性诱监测

2024-07-24

性诱监测(精选5篇)

性诱监测 篇1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一种间歇性暴发的暴食性害虫, 食性极杂, 寄主范围广。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类、瓜果类蔬菜及芦笋等作物, 近年来在平湖市普遍发生为害[1,2]。在夏秋蔬菜上为害较重, 局部区域内大发生, 虫口密度高, 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为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发生与危害[3,4], 2011年对斜纹夜蛾监测与防治进行了初步探究, 具体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应用性诱剂预测法监测成虫发生规律试验

在6—10月, 在曹桥、新仓、广陈、新埭、林埭、独山港及市病虫测报站共设立了斜纹夜蛾性诱剂监测点进行定点监测。监测方法是在蔬菜田中放置诱捕器, 诱捕器中安装上添加斜纹夜蛾性诱剂这种特殊的仿生化合物的诱芯, 在诱捕器下部放置装水的大可乐瓶, 定期查看可乐瓶中诱捕到的斜纹夜蛾数量, 以此来观察成虫数量消长, 监测成虫发生规律。

1.2 防治斜纹夜蛾药剂选择试验

试验地设在平湖市当湖街道塘桥村, 供试作物品种为扁叶青。试验共设7个处理, 分别为24%氰氟虫腙悬浮剂700倍液 (A) , 10%茚虫威·虫酰肼1 500倍液 (B) , 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 (C) , 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 (D) , 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 (E) , 3%阿维菌素水乳剂1 000倍液 (F) , 以喷清水为对照 (CK) 。于2011年9月21日傍晚喷药, 喷药时斜纹夜蛾正处于2龄高峰期。

2 结果与分析

对各监测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6—10月间, 共出现3个蛾峰, 分别为7月19日、8月18日和9月13日 (表1) 。

防治药剂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 d, 以处理A效果最好, 防效为86.43%;其次是处理C, 防效为85.10%;处理F防效为75.33%。药后5 d, 各药剂处理的校正防效均有所提高, 仍以处理A为最好, 达98.64%;其次为处理D, 校正防效达97.24%;其余供试药剂防效均在92.30%~96.15%, 处理F校正防效为85.13%。药后8 d, 各供试药剂校正防效均在88.56%以上, 处理F校正防效下降至76.79% (表2) 。

注:表中数据为单个诱捕器单日蛾量。

3 结论与讨论

斜纹夜蛾的防治时间最好掌握在2龄幼虫始盛期前施药, 通过性诱剂诱捕法监测成虫消长数据得出成虫高峰日, 结合斜纹夜蛾不同虫态发育历期表, 应在成虫高峰后3~9 d内防治。总体来看, 此次供试药剂在试验过程中均表现均优于对照药剂, 均具有推广价值。其中24%氰氟虫腙悬浮剂700倍液处理表现最好, 其次是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处理。对照药剂阿维菌素由于多年使用, 而且一季作物多次施用, 抗药性成倍增长, 防治效果逐年下降, 加大浓度防治效果仍不理想。

通过斜纹夜蛾性诱剂预测法监测成虫发生规律技术的不断完善, 监测技术逐渐成熟。全年在6—10月共出现3个明显斜纹夜蛾蛾峰, 分别为7月19日、8月18日和9月13日。根据斜纹夜蛾不同虫态发育历期规律、天气、作物生长等因素, 共发2次斜纹夜蛾防治指导意见, 防治时间分别为7月24—26日和8月23—26日, 防治指导药剂均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

摘要:应用性诱剂预测法监测斜纹夜蛾发生规律, 根据其发生规律进行药剂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在6—10月间共出现3个蛾峰, 分别为7月19日、8月18日、9月13日, 因此防治时间掌握在2龄幼虫始盛期前施;供试药剂中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24%氰氟虫腙悬浮剂700倍液及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较好。

关键词:斜纹夜蛾,性诱剂,发生规律,药剂筛选

参考文献

[1]周小萍, 肖青秀, 林森, 等.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示范总结[J].湖北植保, 2010 (4) :52-53.

[2]周忠实.斜纹夜蛾种群控制的研究概况[J].昆虫知识, 2009 (3) :354-361.

[3]邹永辉, 张华.斜纹夜蛾性诱剂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8) :129-130.

[4]朱海燕, 马友华.性诱剂防治蔬菜斜纹夜蛾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0) :10745-10746, 10750.

性诱监测 篇2

(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本文使用性诱剂诱捕器对南湖公园内兴安落叶松鞘蛾进行了监测与防治实验。结果表明,今年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期为5月24日~6月6日,高峰期在5月30日前后。防治方面,性诱剂诱捕器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鞘蛾;性诱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32

兴安落叶松鞘蛾,麦蛾总科鞘蛾科,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的局部地区。1年1代,多以第三龄幼虫,少数以第二龄幼虫越冬;越冬场所多在短枝上、小枝基部、树皮粗糙处及开裂处等。翌春4月下旬,当落叶松萌芽、吐绿时,越冬幼虫苏醒,经第三次蜕皮后,开始对新叶进行取食;出蛰盛期通常在5月初,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

早春,遭鞘蛾为害的落叶松林,最初呈现一片灰白色,而后是一片桔黄色,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长春市落叶松大面积纯林有多处分布,如南湖公园内,在南湖大桥东侧,南湖宾馆,南湖中街绿化带。落叶松鞘蛾每年都有发生。因其发生早,数量大,为害期短,且多为林地树高20米以上,而我市所用功率最大防治机械的极限射程为15米,无法达到全面的防治,所以化学防治难度很大,有死角。南湖公园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药品进行防治,但防治效果一般,无法在一个为害期内完成所有落叶松的防治。而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但落叶松鞘蛾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对人畜及天敌的危害都是相当大的。为了寻找更有效而且环保的防治方法,对性诱剂进行了防治效果实验。

1实验材料

进口兴安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有效成分为顺-5-癸烯醇(Z5-10BOH),橡皮塞诱心,三角粘胶式诱捕器。

2实验地点

长春市南湖公园落叶松片林。

3落叶松基本情况

人工林,平均胸径18厘米,平均高度20米。树冠高度5~20米,枝叶集中分布在8~12米的高度范围内。

4实验方法

在南湖公园内选取两块落叶松纯林(分别位于工农大路围墙内片林,4号门附近片林),每块林地分别挂5个性诱剂诱捕器及1个无诱心空白诱捕器做对照。每个诱捕器间距25米,悬挂高度见表1。分别对每个诱捕器进行了编号,1~6号悬挂于工农大路围墙内落叶松片林,悬挂方式采用的是直线型。7~12号悬挂于4号门附近落叶松片林,悬挂方式采用的是“Z”字型。其中2号和10号分别为空白对照。每天记录一次诱捕的成虫数量并更换粘虫板。

5调查结果

根据每个诱捕器日平均诱虫数量得出曲线如图1,今年兴安落叶松鞘蛾在长春的羽化期为5月24日~6月6日,高峰期于5月30日前后出现。单个诱捕器总诱虫量见图2,羽化期内单个诱捕器总诱虫数量最多为1691头,平均诱虫数1263.7头/器。空白对照内未发现落叶松鞘蛾成虫。因为落叶松枝叶集中分布在8~12米的高度范围内,而这个高度也是兴安落叶松鞘蛾集中羽化的高度。根据表1与图2对比,诱捕器越接近这个高度,诱捕成虫的数量越多,诱捕的效果越好。每头落叶松鞘蛾雌蛾平均产卵30枚,所以单个诱捕器的实际防治幼虫数量应为37911头/器。可见性诱剂诱捕器对落叶松鞘蛾成虫的诱捕效果很明显,利用性诱剂诱捕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落叶松鞘蛾性诱剂诱捕器对比化学防治,不但操作简单,可在羽化期前进行悬挂,而且对人畜安全无害,对环境无破坏。不仅防治效果明显,而且可对落叶松鞘蛾发生量及发生时间进行监测并且对指导下一防治季需要防治的重点区域和需求悬挂诱捕器的数量具有预测功能。在新植保方针的指引下,性诱剂防治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方法,在将来的兴安落叶松鞘蛾防治上是一种趋势。

诱心的药性挥发可以持续一个羽化季,但由于鞘蛾的数量大,单个粘板的粘虫数量远低于总诱虫量,需要经常更换粘板。可以改用其他形式的诱捕器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漏斗式诱捕器。

参考文献

[1]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738-739.

[2]刘修英,姜中华,等.兴安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对成虫的监测与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8,(05).

性诱监测 篇3

关键词:性诱,灯诱,大螟,监测技术

水稻大螟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为水稻常发性、次要害虫, 常零星危害或以在田边危害为主, 在防治上常兼治或被忽略。近年来,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的流转, 单家独户精细化耕作方式减少, 农田小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芜湖稻区大螟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并逐渐由常发性的次要害虫发展成为目前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在部分稻作田块的危害已接近或超过其他害虫[1,2,3]。为研究和验证水稻大螟性诱监测应用效果, 探讨大螟测报专用性诱剂及诱捕工具的效果, 不断提高和改进大螟监测质量和预报水平, 2013年笔者开展了水稻大螟的性诱和灯诱监测技术对比试验研究[4],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地概况

监测地点设在芜湖县六郎镇咸保村 (单季稻区) 和陶辛镇沙墩村 (早中晚稻混栽区) 。监测试验田选择在远离村庄、集中连片种植当地主要作物 (午季为小麦和油菜, 夏秋季为水稻) 且比较空旷的田块, 试验田面积大于0.33 hm2。监测对象:水稻大螟。

1.2 监测处理

采用性诱和灯诱2个处理, 2次重复。性诱:大螟采用飞蛾类通用型性诱监测器和相应的性诱剂诱芯 (监测器和诱芯均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诱捕器为塑料圆钟罩型, 外壳高 (31.5±0.5) cm, 外径 (16.0±0.5) cm, 内径 (15.0±0.5) cm;集虫漏斗高 (20.4±0.5) cm, 上口内径 (1.8±0.5) cm, 下口内径 (14.5±0.5) cm;诱芯为PVC毛细管, 长度 (80±5) mm, 外径 (1.6±0.2) mm, 内径 (0.8±0.1) mm, 橡皮头为脱硫天然橡胶, 长度 (14±1) mm;实心部分直径 (5±1) mm, 长 (5±1) mm。诱芯杆长 (12.7±0.5) cm, 诱芯每隔30 d更换1次。灯诱: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作对照, 型号JDAO-III (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 诱集光源主波长365 nm, 20 W黑光灯管。

1.3 监测方法

诱捕器放置在试验田中, 每块田各放置3个, 相距50 m, 呈正三角形放置, 每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 m, 大螟诱捕器高度离地1 m;虫情测报灯放置在性诱捕器的同一区域, 但两者相距300 m以上。

监测时间为4月25日至8月31日, 每日查虫时间为10:00, 在整个监测期逐日记录性诱诱获数量, 用适当口径的网篓套住诱捕器下口, 将诱获的蛾子取出带出田外掩埋。虫情测报灯按常规监测方法使用 (晚上自动开灯, 白天自动关灯) 和分类记载, 同时记载当晚天气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诱与灯诱针对性比较

大螟所采用的飞蛾类通用型性诱监测器和相应的性诱剂诱芯均能准确地诱测到相应的监测对象, 且针对性强, 专用诱芯只诱到相应的对象害虫。

2.2 性诱与灯诱诱虫量比较

整个监测期间的性诱和灯诱诱蛾总量见表1。可以看出, 大螟全期诱蛾总量无论性诱和灯诱, 混栽区沙墩监测点都明显多于单季稻区咸保监测点。单个性诱诱捕器诱蛾量均明显少于自动虫情测报灯。咸保点和沙墩点单个性诱诱捕器平均诱蛾总量分别占灯诱诱蛾总量的30.9%和34.2%, 且比率较接近。

2.3 监测情况与田间实际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对大螟蛾线峰值划分, 1代灯诱和性诱蛾发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分别在4月下旬、5月中旬和5月下旬;2代在6月中旬、7月上旬和7月下旬;3代在8月上旬、8月中旬和8月下旬, 与田间实际发生也较吻合。

3 结论与讨论

(1) 大螟采用的飞蛾类通用型性诱监测器和相应的性诱剂诱芯均能准确地诱测到相应的监测对象。针对性强, 检虫时无需分类,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量。

(2) 性诱与灯诱相比, 两者虽然都能较准确地诱测到蛾的发生峰期, 但通过2个监测点的各代诱蛾量来看, 由于性诱诱蛾数量显著少于灯诱 (大螟性诱总量占灯诱总量的30.9%~34.2%, 因此性诱预测峰期没有灯诱明显, 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性诱没有灯诱监测准确[5]。

(3) 在发生程度重的情况下性诱也能准确预测发生期, 但发生程度轻的情况下监测效果差。该试验中咸保监测点属于纯单季稻区, 沙墩监测点为早中晚稻混栽, 大螟的发生程度沙墩点均重于咸保点, 因此沙墩性诱发生期的峰谷较明显。

(4) 试验受条件限制, 对气候因素的影响没有作相关分析, 2013年7—8月晴热高温天气较往年突出, 2、3代诱虫量占全期诱蛾总量比例明显低于1代, 除与当代虫源基数有关外, 可能还与高温相关。

(5) 性诱单只诱捕器全期诱量可观, 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 不需电源, 不受地理限制, 并可重复使用, 除用于监测外, 可大力推广在防治中使用, 不仅能够诱杀成虫, 减少产卵量, 达到减轻危害的效果, 而且能减少农药的使用, 防止环境污染, 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6]。

(6) 试验用飞蛾类通用型性诱监测器诱进的蛾子没有杀死装置, 用于防治时无须天天检虫, 蛾子会自然死亡, 但用于监测需每天检虫, 检虫时蛾子飞舞, 不利计数, 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张琳, 王伟民, 胡永, 等.不同药剂对水稻大螟的防效试验[J].中国稻米, 2011 (4) :66-67.

[2]徐丽娜, 李昌春, 胡本进, 等.中国大螟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4) :244-248.

[3]姜海平, 阚李斌, 陈迎春, 等.水稻大螟性诱剂应用于测报的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 2012 (6) :46-49.

[4]张昌年, 许佳君, 刘敏, 等.性诱剂在水稻螟虫测报上的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 2012 (4) :125-126.

[5]蔡国梁, 张华旦, 王华弟, 等.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 2005 (9) :5-7.

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材料为:性诱剂 (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作物为棉花。试验对象为斜纹夜蛾。试验区位于无为县福渡镇棉花主产区的张庙村, 西靠公路, 北依水面, 东南为林区, 试验区相对集中独立, 周边均为成片的棉花。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 分别为试验区、对照区、未防治区。试验区按15枚/hm2的密度安放性诱剂, 性诱剂放置在离棉花顶心20 cm处 (适时调整) , 对斜纹夜蛾基本不作用药专治 (2011年因棉铃虫虫量高, 在防治棉铃虫时, 对斜纹夜蛾也有兼治作用) , 试验区面积16 hm2;离试验区300 m左右处, 选择3块田作对照区, 防治按农户常规用药;在对照区选择50 m2田角不进行药剂防治作未防治区。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每隔5 d, 对试验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间5个诱捕器进行观察, 记录诱捕的蛾量, 并对每个点调查20株棉花, 记录卵块数、虫窝数、虫量;对照区每块田选2个点, 每个点选择25株, 调查卵块数、虫窝数、虫量, 5 d调查1次;每个代别结束, 调查试验区、对照区、不防治区叶片危害率;另外, 还需详细记录对照区农户用药情况[3,4]。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蛾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 5只诱捕器6月22日至9月30日共诱捕斜纹夜蛾雄蛾15 439头, 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天诱蛾31头,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点诱捕蛾量高, 中间点诱捕蛾量最低。根据代别看, 1代最高诱蛾量为7月2—6日, 平均每天诱蛾24头;2代最高诱蛾量为7月27—31日, 平均每天诱蛾75头;3代最高诱蛾量为8月26—30日, 平均每天诱蛾97头;4代最高诱蛾量为9月15—19日, 平均每天诱蛾21头。从6月27日至9月30日诱蛾量变化看, 每代高峰期较明显, 但3代蛾量高于4代, 符合2011年田间3代发生较重的趋势, 诱蛾高峰期与2010年相比, 普遍推迟10 d左右。

2.2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危害

由表2可以看出, 试验区斜纹夜蛾2、3、4代累计落卵量为5块/百株, 累计残留虫量为42头/百株, 而对照区累计落卵量为12块/百株, 累计残留虫量为62头/百株, 卵量差异明显, 对照区高于试验区, 但虫量差异不明显。

由表3可以看出, 至9月底, 试验区危害率为0.066 3%, 对照区危害率为0.194 1%, 未防治区危害率为0.270 3%, 三者差异明显, 未防治区危害率高, 分别是试验区与对照区的4.1、1.4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较好, 5只诱捕器6月27日至9月30日共诱捕斜纹夜蛾雄蛾15 439头, 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天诱蛾31头, 试验区斜纹夜蛾2、3、4代累计落卵量为5块/百株, 较对照区和未防治区低。至9月底, 试验区的危害率为0.066 3%, 对照区的危害率为0.194 1%, 未防治区的危害率为0.270 3%, 三者差异明显, 未防治区危害率高, 分别是试验区与对照区的4.1、1.4倍。

注:表中数据均为百株平均数。

2011年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较2010年明显,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11年无为县斜纹夜蛾呈中等偏轻发生, 较2010年高一个等级;二是防控面积加大, 2011年诱捕面积为16 hm2, 2010年只有10 hm2;三是棉铃虫发生较2010年重, 田间幼虫量大, 3~4代平均用药2次左右, 用药次数增加, 对试验区斜纹夜蛾产生兼治作用[5,6]。试验区与对照区田间虫量差异不明显, 主要是因为对照区防治次数高, 根据农户田间用药记录统计, 7—9月每块田用氟铃脲防治斜纹夜蛾7~9次。

摘要: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效果较好, 5只诱捕器6月27日至9月30日共诱捕斜纹夜蛾雄蛾15 439头, 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天诱蛾31头, 试验区斜纹夜蛾2、3、4代累计落卵量为5块/百株, 较对照区和未防治区低。至9月底, 试验区危害率为0.066 3%, 对照区危害率为0.194 1%, 未防治区危害率为0.270 3%, 三者差异明显, 未防治区危害率高, 分别是试验区与对照区的4.1、1.4倍。

关键词:性诱剂,斜纹夜蛾,棉花,危害率,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积秀, 纪翠红, 黄培枝, 等.斜纹夜蛾性诱剂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 2011 (6) :203-204.

[2]徐爱仙, 周志程, 龚伟, 等.应用性诱剂监测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发生动态初探[J].湖北植保, 2012 (1) :58-60.

[3]朱海燕, 马友华.性诱剂防治蔬菜斜纹夜蛾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0) :10741-10746, 10750.

[4]姚士桐, 郑永利.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夜间的诱集数量动态[J].浙江农业科学, 2010 (6) :1330-1331.

[5]石桥德, 宾莉, 王华生, 等.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的控制效果及使用技术研究[J].广西植保, 2009, 22 (S1) :12-14.

性诱剂防治茶尺蠖效果试验初报 篇5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对象和茶树品种的选择

试验防治对象:茶尺蠖 (Ectropis oblique Prout) 。

供试茶树品种:3次试验均为龙井43, 11龄茶树, 茶园茶尺蠖虫口密度、植株长势和日常管理基本一致。

1.2 环境或栽培条件

试验地位黄质沙壤土, 偏酸性, 肥力中等, 茶园有修剪的茶树枝条覆盖。

2 试验材料及处理

2.1 不同性诱剂诱芯示范试验

第1次试验处理设:中捷橡胶诱芯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对照 (英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橡胶诱芯) ;空白 (供调查幼虫防效用) 。

第2次试验处理设:中捷毛细管诱芯A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捷毛细管诱芯B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捷毛细管诱芯C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对照 (英格尔橡胶诱芯) 。

2.2 不同诱捕器形状试验

三角型诱捕器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有孔瓶式诱捕器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船型诱捕器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3 试验方法和时间

试验随机排列, 每个处理挂置诱捕器5个, 诱捕器间距为50m, 诱捕器底端高作物顶端10cm。

第1次不同诱芯试验时间在6月14日, 第2次不同诱芯试验试验时间为7月11日, 不同诱捕器形状试验时间为6月14日。

4 调查方法、时间

4.1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1.1 调查时间和次数

第1次不同诱芯试验后1d、3d、7d、14d观察诱捕成虫数量, 共调查4次。并在试验后14d调查幼虫数量, 计算防治效果。

第2次不同诱芯试验后1d、3d、7d、14d观察诱捕成虫数量, 共调查4次。

不同形状诱捕器试验后1d、3d、7d、14d观察诱捕成虫数量, 共调查4次。

4.1.2 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检查各诱捕器胶板上雄蛾数量, 检查完毕后用镊子将胶板上的雄虫清除, 第1次不同诱芯试验调查幼虫数量时每小区1个样点, 每个样点目测调查10m茶蓬上的幼虫数量。

4.1.3 防效计算方法

第1次不同诱芯试验调查幼虫防治效果计算方法执行:

防治效果 (%) =[ (处理前虫口基数-处理后虫口数量) /处理前虫口基数]×100%

4.2 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观察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

4.3 观察对茶树和其他节肢动物的影响

5 结果与分析

5.1 第1次不同诱芯试验

据调查结果表明, 14d诱捕数量累计平均每个诱到虫量中捷橡胶诱芯为7.6头, 低于英格尔橡胶诱芯的14.8头, 低48.6%, 中捷橡胶诱芯对幼虫防治效果为24.8%, 而对照英格尔橡胶诱芯为23.4%, 均有一定减少, 具体见表1、2。

5.2 不同诱芯第2次试验

据调查结果表明, 14d诱捕数量以中捷毛细管C最多, 平均每个102.5头,

比对照处理英格尔橡胶诱芯每个55.6头, 增84.4%, 中捷毛细管A、中捷毛细管B的14d诱捕数量分别为9.55头、17.0头, 比对照处理英格尔橡胶诱芯减少82.8%、69.4%, 具体见表3。

5.3 不同形状诱捕器试验

由图结果看出不同形状诱捕器诱捕成虫结果船型>三角型>干式, 14d诱捕数量以船型最高每个12.4头, 三角形次之8.8头, 干式最少仅0.2头, 效果最差。观察发现瓶式诱捕器只能诱导很少量茶尺蠖, 茶尺蠖翅膀较大, 有善于爬行静息时翅膀都是平展开, 瓶式诱捕器的进口相对来说较小茶尺蠖不容易进去所致。

5.4 对茶树和其他生物的直接影响

据观察上述处理对茶树未见药害, 对飞鸟等天敌未见影响, 对茶园中捕食性昆虫、蜘蛛等的初步观察未见影响。试验区所采的原料加工的成品茶从感官上未有异常。

注:△为三角形, 干为瓶式。

6 结论和讨论

性诱剂诱捕茶尺蠖诱芯以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毛细管C效果最好, 但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橡胶诱芯低于对照英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橡胶诱芯,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橡胶诱芯防治茶尺蠖幼虫效果与对照英格尔公司相当, 可以在生产中使用和进一步示范。

不同形状诱捕器诱捕茶尺蠖效果以船型最好, 三角形次之, 有孔瓶式效果较差 (如图1) 。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性诱剂毛细管C+船型诱捕器防治幼虫效果值得进一步试验。

摘要:性诱剂防治茶尺蠖试验结果表明, 橡胶诱芯以英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较好, 14d诱虫量达14.8头, 毛细管诱芯以北京中捷四方科技有限公司毛细管C最好, 14d诱虫量102.5头, 诱虫器形状以船型效果最好14d诱虫量12.4头, 三角形次之8.8头, 干式最少0.2头。

关键词:茶尺蠖,性诱剂,效果,试验

参考文献

[1]胡萃, 朱俊庆, 叶恭银, 等.茶尺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4:1-205.

上一篇:农林生物专业论文下一篇:宽带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