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监测(共8篇)
常规监测 篇1
摘要:目的:了解血站环境卫生消毒执行的实际效果, 以便更好地预防血液污染及献血者感染。方法:采用常规监测和目标监测两种方法对采血室空气、采血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常规监测和目标监测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纯靠常规监测, 意义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应增加目标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保证血站环境卫生消毒效果, 从而减少血液污染及献血者感染。
关键词:消毒效果,目标监测
血站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是预防血液污染和献血者感染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和用血者安全。为了解献血场所消毒工作实际情况, 采用常规监测和目标监测两种方法对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采血室空气、采血人员手、物体表面。
1.2 常规监测
由各采血点质量监督员每月送检。
1.3 目标监测
由质管科专职人员, 对常规监测对象进行针对性采样检测。
1.4 监测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 (2002版) 及《全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血站部分) 》进行采样和标本处理, 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及《全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血站部分) 》判定结果。
1.5 统计方法
两种监测方法合格率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监测采血人员手合格率为94.6%和目标监测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20.12, P<0.01) , 空气菌检合格率为92.2%和目标监测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27.84, P<0.01) , 物体表面合格率为86.3%和目标监测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16.52, P<0.01)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本次目标监测结果显示采血环境空气、采血人员手及物体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均远低于常规监测, 两种方法监测结果差异显著, 表明献血场所实际工作中消毒执行情况不理想。单纯靠常规监测, 意义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应适当增加目标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从而减少血液污染及献血者感染。
3.1 目标监测能真实反映血站环境污染程度
常规监测是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即消毒后、操作前采样, 环境处于静态。虽然监测结果令人满意, 但却不是日常献血场所消毒质量的真实反映[1], 它只是一个消毒灭菌效果的结果, 即某种消毒因子对某种消毒对象达到了某种消毒水平[2]。而目标监测是质管科专职人员对献血场所环境动态情况下针对性采样, 它能真实反映日常工作中献血环境受污染的程度、消毒工作的薄弱环节, 为有效控制献血者及血液污染提供依据。作好献血环境的消毒、采血人员手的卫生管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献血者和血液污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3.2 管理措施
通过问题目标监测、充分发挥卫生学监测的监督、威慑、指导、检查作用[3], 并将目标监测结果及时反馈, 让血站工作人员认识到献血环境污染的程度直接影响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 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的慎独性、连续性及重要性[4]。通过监测结果的反馈, 纠正消毒灭菌与隔离工作中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及采血人员的不良习惯, 使消毒灭菌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采血人员手与献血者及血液接触频率最高。如采血人员手监测不合格, 及时查找可能的原因:对洗手不够重视, 献血场所洗手肥皂潮湿、未悬挂、洗手水龙头为手拧式等。应该及时加以培训, 使之认识到手污染是造成献血者感染和血液污染的重要途径, 正确的洗手方法、指征的掌握、洗手设施的合理性是保证洗手质量的先决条件[5]。
参考文献
[1]刘仲梅, 李荡, 金淑杰.医院消毒工作中的目标监测与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1) :48-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S].2002.2-194.
[3]唐丽萍, 董丽华, 李巍.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污染原因分析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1) :54.
[4]孙玉霞, 郭凯, 聂柔佳.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8) :768-769.
[5]段宏宪, 赵樱桃, 亢峰, 等.医院消毒工作中目标监测与常规监测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0) :1886-1887.
常规监测 篇2
对南京城区屋面雨水径流及某住宅小区的雨水调节池水质做了分析测定,发现屋面初期径流污染很严重,最大值能够达到CODCT 290.08mg/L,NH+3 -N 5.47μg/L,浊度220.5NTU.采用混凝-砂滤工艺对调节池雨水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硫酸铝作为混凝剂时,其最佳投加量为25mg/L,此时CODCT的去除率为85.14%,浊度的`去除率为88.79%,TP的去除率为63.18%.后续选用0.5mm粒径石英砂过滤混凝沉淀后水,处理后出水水质均值分别为浊度7.5 NTU,TP 0.07mg/L,NH+3 -N 3.68mg/L,CODCT27.04mg/L,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水质要求.
作 者:吴正刚 江浩 解静静 Wu Zhenggang Jiang Hao Xie Jingjing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8 33(5) 分类号:X832 关键词:初期径流 雨水利用 混凝 砂滤★ 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对比试验研究
★ 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论文
★ 杜仲引种试验研究
★ 试验员个人技术总结
★ 东西方评价方法论对比研究
★ 复合式/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中试试验对比研究
★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 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
活性污泥法常规监测项目的探讨 篇3
1 反映处理流量的项目有进水量, 回流污泥量和是剩余污泥量
回流污泥量:调节回流污泥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曝气池内的MLSS的相对稳定, 而污水处理厂的回流量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 因此在进水水质水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实际上是根据每日测定的SV值为依据, 通过调整剩余污泥量来达到维持污泥回流量固定的目的。在进水水量发生大的波动时就需要调整回流量, 以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不因进水量的增大或减少而出现大的波动。
剩余污泥排放:随着累计处理水量的不断增加, 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量也不断增长, MLSS值和SV值都会升高。为了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相对稳定, 必须将增加的污泥量及时排出, 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应大致等于污泥的增长量。排放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曝气池内MLSS值的波动, 剩余污泥排放量与采用的活性污泥法及进水水质有关。
2 反映处理效果的项目有进出水的CODcr、SS、BOD5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
CODcr和BOD5, 由于BOD5分析周期较长, 实际上多以CODcr分析结果指导生产, 如果进水CODcr超标, 就应当采取降低进水量, 加大污泥回流量, 提高充氧效率等措施, 以免对生物处理系统造成冲击和保证出水水质, 如果进水CODcr偏低, 就应当增加进水量, 减少污水污泥回流量和减少风机运转台数, 降低充氧效率的措施,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动力浪费。SS:二沉池SS增加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1进水量突然增加, 使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升高, 导致上升流速加大, 影响活性污泥的正常沉降, 水流夹带污泥碎片经出水堰溢出, 处理办法是充分发挥调节池的作用, 使进水尽可能均衡。2.2曝气池MISS高, 二沉池泥水界面接近水面, 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 处理办法是加大回流量。2.3二沉池出现反硝化现象, 处理办法是加大回流量, 缩短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
3 反映污泥状况的项目:DO、SV、SVI、MLSS及生物镜检
DO:是影响流活性污泥微生物最关键的因素。DO过低, 好氧微生物代谢下降, 污泥发黑发臭, 易滋生丝状菌产生污泥膨胀、影响出水水质;DO过高, 氧的转移速率降低, 活性污泥会进入自身氧化阶段, 会增加动力消耗。
MLSS:为保证处理效果, 曝气池内的MLSS相对稳定。要把增加的污泥量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才能保证活性污泥有较高的活性。
SV:MLSS测定需时较长, SV可作为评定MLSS值的指标, SV值可以通过增减剩余污泥排放量来加以调节。SV与进水量有关。剩余污泥排放量偏小时、污泥沉降比上升, 进水量会增大、沉降比会降低。
SVI:判断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生物镜检:据原、后生物钟属和数量、可大体上判断出污水净化的程度和活性污泥的状态。
4 反映污泥环境和营养的项目:水温、PH、氮、磷
水温:好氧活性污泥微生物能正常生活活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15~30℃
PH: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最适宜PH值为6.5~8.5
氨氮和磷:理论上微生物对氮、磷需要量按BOD5:N:P=100:5:1
实际上曝气池进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含量分别为10mg/L和5mg/L, 即可满足微生物对氮、磷的需要。
结果与讨论:
大庆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通过对常规项目的监测, 指导工艺运行, 总结经验, 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摘要: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 其日常监测项目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工艺运行提供参数, 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关键词:常规监测,运行参数,出水达标
参考文献
[1]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2]微生物学.
常规监测 篇4
无菌是指在产品上不存在任何存活的微生物的状态。灭菌就是杀灭细菌及其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孢子等一切形式的微生物的过程。
大量研究证明,物理和化学因子对于微生物的杀灭遵循指数法则。随着灭菌作用时间的延长,产品上的微生物数量级近似于线性的下降。但是,任何产品经过任何灭菌过程,其携带的微生物始终有一定的存活概率。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灭菌方法可以绝对保证无菌,而只能将存活概率降低到极低水平。《ISO11135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的确认和常规控制》规定了无菌医疗器械的带菌概率需在10-6cfu以下,该概率被称为为无菌保证水平(Sterile Assurance Level,SAL)。
2 环氧乙烷灭菌
环氧乙烷作为一种广谱低温灭菌剂,目前在世界各国广泛的应用于医院和工业领域。据统计,有50%以上的生产厂商选用环氧乙烷对其医疗器械产品进行灭菌。
环氧乙烷又称作氧化乙烯,分子式为C2H4O,分子量为44.05,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和穿透性,可以穿过微孔,到达产品深层,从而大大提高了灭菌效果。
一般认为,环氧乙烷的灭菌原理为其能与微生物蛋白质、DNA和RNA发生非特异性烷基化反应,使微生物失去了新陈代谢所需的基本反应基而死亡。
影响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因素通常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环氧乙烷浓度和时间。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导致气体分子活动加剧,从而提高了环氧乙烷的灭菌效率。然而,在超过一定温度以后,灭菌效率的上升不明显。而且,过高的温度也可能对产品造成损害。因此,通常选用的灭菌温度为40˚C~60˚C。
水是烷基化反应的反应剂,能打开环氧乙烷的环氧基团以使烷基化反应能顺利进行。另外,水能够加速环氧乙烷的穿透,提高灭菌效率。研究证明,湿度对于环氧乙烷灭菌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比较理想的湿度范围是40%~80%,如湿度低于30%,容易导致灭菌失败。
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环氧乙烷的浓度升高可使灭菌效率提高。当然,过高的浓度并不能无限提高效率,反而会增加无谓的成本支出。当浓度大于500mg/L时,灭菌效率的提高已不明显。然而,考虑到环氧乙烷气体的损失,如水解和产品对气体的吸收,实际选择的浓度一般需高于理想作用浓度。
气体灭菌并非迅速的灭菌方式,而需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灭菌效果。以上各参数的选择及产品、包装、装载形式等各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所需灭菌时间的变化。
3 传统无菌检验的局限性
传统的监测方法为无菌检验,即抽取灭菌后的产品在无菌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培养,观察培养结果以确定该灭菌过程的有效性。然而,该种方式虽然能比较准确的反应被检测产品的带菌情况,但其在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监控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存在以下的局限性。
无菌检验是一个抽检过程,其有效性建立在其抽样的合理性上。然而,由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影响因素很多、整个负载的均一性不高,无法找到可靠的抽样方案以准确反映整个负载的灭菌效果。
另外,无菌检验还有结果等待周期长、投入设备和人力大、报废产品成本高等缺点,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不是灭菌质量控制的理想方法。
4 生物监测
要寻找适合的灭菌监控手段,首先需了解影响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灭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产品上负载的微生物的抗力和数量,是影响灭菌效率的关键因素。通常,由于对于原材料的来源和微生物的数量有严格要求,加上对于储存和生产车间的洁净要求(不同产品有不同要求),在灭菌前所携带的微生物的数量是有限的。生物监测使用所携带微生物的数量和抗力都远大于实际生物负载的生物指示剂,与生物负载处于相同或更难灭菌的环境中(如将生物指示剂放置于过程挑战设备{Process Challenge Device}中)同时进行灭菌,然后观察生物指示剂中微生物的杀灭情况,来判断整个负载的有效性。图1解释了生物指示剂监控整个负载并可靠反映其效果的原理:当生物指示剂被杀灭的时候,生物负载早已被杀灭了。
5 生物指示剂
当前用于灭菌效果验证和监测的生物指示剂,主要有菌片、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和芽孢悬浮液等几种形式。
菌片因其价格便宜而应用广泛。在灭菌结束后,将菌片转移至配制好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至少7天后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判断灭菌效果。
3M Attest™系列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是将菌片和培养基集成在一个塑料小瓶中,在灭菌结束后,从瓶外捏破装有培养基的玻璃安瓿,使培养液充分浸润内置的菌片,经培养后观察其变色情况或荧光反应来判断灭菌效果。
与菌片相比,3MAttest™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有以下优点:
(1)菌片灭菌后培养过程繁琐,需经历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灭菌、无菌转移和培养等一系列过程;而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含内置无菌培养液,操作简便,大大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培训过程。
(2)菌片无菌转移过程中,如试样被污染,则培养结果存在假阳性的可能。而假阳性是很难判断的,因此一旦出现阳性,整批产品需重新进行灭菌,耗时耗力。而自含式生物指示剂采用密闭结构,其盖中的过滤材料能透过环氧乙烷气体和水蒸气,可有效的阻隔微生物的侵入,避免假阳性的出现。
(3)菌片的培养时间较长,至少需要7天培养时间。而Attest普通型生物指示剂只需2天,快速型生物指示剂只需4小时培养时间,即能反映灭菌效果,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企业日渐增强的快速供给的要求。
(4)通过颜色变化或荧光反应来判断培养结果,相比通过混浊与否来观察更明确、更容易判断。
6 验证和常规监测
根据ISO11135规定,不能由随后的产品检验和试验来充分证实其结果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灭菌过程就是这种特殊过程,通过前面的论述可知,包括无菌检验在内的产品检验方法无法充分证明其结果——即无菌保证水平——的达到。对于这样的工艺过程,必须进行预先的验证和日常的监控。
灭菌验证,即是通过物理和生物实验的方法,证明所设定的灭菌工艺过程及参数,能够保证产品灭菌工艺要求的达到。ISO11135规定,验证必须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而且,一旦发生可能影响最终灭菌效果的改变——如更换包装、改变装载顺序等——发生时,必须进行验证。验证的过程通常牵涉企业众多部门,步骤繁多,耗时较长。简要的验证流程如下:
(1)验证前准备
需要制定验证方案,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来实施整个验证。对于产品灭菌的适用性、包装、灭菌剂、加湿蒸汽、生物指示剂等的适用性均需进行验证并形成文件。
(2)安装验证
需要验证的内容包括设备的相关资料和附件是否齐全、安装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主要计量器具进行校验等。计量器具的校验必须首先进行。
(3)运行验证(试运行)
设备安装后,应按操作说明书启动设备,确定设备是否能在预期的设计范围内准确的运行,并能达到各项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对于预处理区,需验证其空载状态下的温湿度均匀性;对于灭菌柜室,需验证其空载状态下的温度均匀性。
(4)物理性能验证
在满载状态下,验证设备达到预期工艺参数的能力。对于预处理区,需验证其满载状态下的温湿度均匀性;对于灭菌柜室,需验证其满载状态下的温度均匀性。
(5)微生物性能验证
可以认为,之前的验证目的在于确保设备主体及其他辅助用品能够满足工艺要求。而微生物性能验证的目的在于,在这样的条件下,寻找并证明能够满足灭菌工艺要求——10-6无菌保证水平——的工艺参数。
在选定的温度、相对湿度和环氧乙烷浓度的条件下,能将生物指示剂的存活概率降低到10-6或以下的气体作用时间,就是所需寻找的工艺参数。工业上,通常用半周期法来确定所需的灭菌时间。通过将灭菌时间依次减半,直至找到最短灭菌时间——即刚好能将生物指示剂杀灭的时间。用该时间重复两次灭菌过程,需全部阴性。由于根据《ISO11138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的规定,用于环氧乙烷灭菌验证和监测用的生物指示剂的最小菌量需达到1.0×106,该最短灭菌时间的两倍,即为能满足灭菌要求的气体作用时间,如图2所示。
需要提醒的是,半周期法虽然是最简便的方法,却并不是最可靠的。由于严格来讲,对于生物指示剂的杀灭曲线是未知的,半周期法的结果只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所以,有条件的企业,应该选用更严格、更可靠的存活曲线法或部分阴性法。
验证时生物指示剂需摆放在整个负载最难灭菌的部位,并应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全面反应灭菌柜室内各位置的灭菌效果。对于生物指示剂的摆放数量,ISO11135有如下的推荐:
·柜室体积达到5m3时,至少20支
·柜室体积5m3~10m3时,每增加1m3,增加2支
·柜室体积>10m3时,每增加2m3,增加2支
常规监测用于对验证后的日常灭菌过程进行监测,控制产品放行。建议使用的生物指示剂的数量通常为验证时的一半。
7 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由于经费的限制及认识的不足,对于工业上灭菌流程的规范,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验证的不科学
“一招鲜”的验证方法,在国内还十分常见。所谓“一招鲜”,就是只对一种产品、一台设备、一个装载方式进行验证,然后将这套灭菌工艺用于所有的产品、设备和装载方式。
这主要是由于对验证的认识不足导致的。验证得到的灭菌参数只能用于该次验证的灭菌工艺,因为不同的产品、设备、装载等因素,都会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对于不同的灭菌过程,没有任何一套灭菌参数是可以确保灭菌效果的。必须对任何不同的灭菌过程分别的进行验证,确定有科学依据的、可确保灭菌效果的灭菌参数。
另外,有很多企业未严格遵守ISO标准规定的验证流程,文件系统的不规范、对于设备的验证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
(2)常规监测的不重视
对于经过验证的灭菌过程,很多企业在日常的灭菌流程上,选择了参数放行、化学监测或无菌检验的方法来放行产品。以上这些控制方式,对于工业环氧乙烷灭菌来说,都是不充分的。
影响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因素很多且相互关联,控制起来十分困难。
例如,湿度就是一个多变因素。即使经过了有效的预处理,由于环境湿度的不稳定、抽真空湿度损失等原因,灭菌作用过程中分散到每个包裹的湿度仍是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如使用混合环氧乙烷气体,由于气体的均匀性的不稳定,实际作用在产品上的环氧乙烷浓度也是很难精确计算和控制的。另外,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影响着环氧乙烷灭菌的有效性。因此,即使通过验证确定了参数,仍旧要对日常的灭菌进行常规监测,确认灭菌实际有效后才能放行。
化学指示剂是通过灭菌过程对于化学物品的作用导致的化学变化,来模拟生物指示剂的灭活。然而,化学指示剂并不能代替生物指示剂的作用,最终能确定整个负载灭菌效果只有生物监测。
(3)生物指示剂的选择和用法不当
用作灭菌验证和常规监测的生物指示剂,需谨慎的选择。性能符合ISO11138的规定并获得上市许可,是选择生物指示剂的基本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如无菌产品将最终出口,所选择的生物指示剂也需满足该国的要求并获得认可。
对于生物指示剂的使用,目前也存在着用量不足和用法不当等问题。
在灭菌柜室中使用足够多的生物指示剂进行全面的监测是必须的。然而,出于成本的考虑,一些企业未使用足够多的生物指示剂进行验证和常规监测。其实,这样所得的结果是不够可靠的。因为无论是在验证还是常规监测时,只有全面监控整个灭菌柜室的情况,才能使所得灭菌参数真正能够保证灭菌的有效性。
另有一些企业,在验证和常规监测时使用不同的生物指示剂或混用不同品牌的生物指示剂。由于不同的生物指示剂的菌量和抗力有所不同,这对于验证和常规监测的一致性是有影响的。
将生物指示剂放在最难灭菌部位,也是至关重要的。PCD为灭菌过程对生物指示剂的杀灭提供最大挑战,是保证生物监测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对PCD的可靠性,亦需进行验证。
8 总结
由于环氧乙烷灭菌的过程复杂、导致其失败的原因很多,并且没有经典的参数配置可以适用于各种情况,为了保证灭菌的质量,对其进行严格的验证和常规监测是必要的。
生物监测覆盖了整个负荷,并能确实保证SAL的达到,是唯一能够全面确保灭菌效果的监测方式。
常规监测 篇5
常用于水质监测的方法分别有以下几种:自动监测技术、应急监测技术和常规监测技术;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时实行的监测步骤为:监测单元以流域为主, 监测基础是优化断面, 并运用有效的连续自动分析技术, 通过手工采样和实验室技术的有机结合, 实现三种监测技术的高度配合运用。而自动监测技术是我国水质监测技术水平中的高级技术, 主要应用于某地区水系所包含的河流和湖泊等水域实行的高效、连续监测, 并能够通过监测的过程中分析出该水系的水质特征, 以及水质变化的特点, 最后整理出符合实际的监测报告, 为整体的水质监测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该技术还处于试用阶段, 尚未能够充分实现其应用功能[1]。
2 当前地表水水质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指标不明确
当前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要求的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体中含有的无机、有机离子及微生物, 无机离子中主要监测对象为重金属, 通过这三个指标的含量来判断该水体的综合性能, 但是不同水体的特性不同, 缺乏针对性的监测将可能导致监测结果出现误差, 从而无法准确反映出水质特征。从水质污染严重的水体来看, 污染的原因多样, 如果得不到准确的监测结果则无法实行有效的处理, 加上水体的污染源多被有机物污染, 但是实际监测过程中很难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实行监测, 从而无法实行针对性治理, 一定程度上严重危害了地表水的用水安全, 也对水资源利用造成了浪费。
2.2 地表水水质监测技术不高
由于当前应用于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的技术仍以上世纪80 年代的监测技术为主, 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水质监测要求, 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工业产业等企业所排出的污染物也会不同, 成分更是多样, 监测技术未改进则无法监测出水质中含有的污染物, 进而无法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
2.3 环境污染情况多变
社会经济的发展, 意味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得到明显提升,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 但是企业在生产中效益越高, 所采用的原料就会越多, 原料使用后所排出的废弃物会对地表水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工业快速发展前期, 企业尚未认识到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存在酸雨或者雾霾、沙尘暴等环境污染时, 地表水的污染已愈发严重, 进而影响到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
3 地表水水质监测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完善水质监测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水质监测管理体系, 规范水质监测工作的行为;接着, 制定出合理的监测计划, 提出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监测指标, 开展监测工作前, 还需要对当地的水系、包括涉及的地质环境进行实地探访, 了解该地区地表水的污染源, 从而制定出具备针对性的监测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针对性监测指标、监测时间和监测报告等内容;最后是要求监测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监测体系中的工作要求开展工作, 确保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为地区不同, 水系的污染源和受到污染程度不同, 只有开展针对性的水质监测工作, 才能通过准确的监测指标确定水质中各个成分的含量, 进而准确分析当地水质情况, 从而能够为该地区处理地表水污染的策划提出有效的参考数据, 基于此, 建立起完善的水质监测管理体系十分必要[2]。
3.2 提升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决定水质监测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 因此, 加强监测工作人员技能的考核, 评定其职业素养十分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可以定期为工作人员开展水质监测专业技术培训, 让监测人员了解当前所能运用到的先进技术, 加强其专业知识的储备, 并在培训结束后请工作人员结合自身所管理的水系特点, 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地表水水质监测计划, 以培养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 比如:如何开展“以流域为中心”的监测网络管理体系等。录用新的工作人员, 或者培训工作人员过程中, 需要对每个人的职业素养进行考核, 要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符合工作要求才允许加入水质监测队伍, 考核内容可包括: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的27 项指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的23 项指标内容等。
3.3 提升监测技术的开发水平
为了达到当前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的要求, 需要拥有先进的监测技术才能保证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因此, 提升水质监测技术水平十分必要。 (1) 提升技术水平, 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参与技术研讨会, 并购置符合标准的监测设备, 保证其能够对水质中的污染成分进行有效区分, 进而探讨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 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的过程中, 需要严格执行监测工作准则, 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开展有效的监测工作, 如开展全面的监测手段, 包括污染源控制、自动与人工监测相结合, 其中自动监测可以应用于总有机碳、TN和溶解氧等项目的监测; (3) 是运用针对性监测技术, 以提升整体的监测水平;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高效完成水质监测任务, 如具有一定污染特点的水质监测, 包括毒性大和化学成分复杂等需要实行人工监测等针对性监测。
4 结语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 会存在诸多原因影响到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监测技术水平不高、监测指标不明确以及污染情况多变的, 基于此, 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监测工作管理体系, 注重监测技术的开发和投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摘要:为保证当前地表水用水的安全性, 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认识到水质常规监测的重要性, 合理运用先进监测技术, 找出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而提出相应的有效解决对策, 进一步完善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工作的内容。
关键词: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
参考文献
[1]王茹.地表水的常规监测项目进展与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 (09) :168.
常规监测 篇6
1 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情况来看,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 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水质监测技术落后、环境动态变化影响大等问题, 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不到位, 很难更好地控制水污染问题。
1.1 缺乏明确的目标
我国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注重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无机离子含量、微生物含量三个指标, 注重水质的综合性能, 并无针对性。这样一来, 在检测地表水水质“24项指标”过程中, 很难发现实质问题, 这对于解决水污染问题来说, 十分不利。就我国目前地表水水质污染情况来看, 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有机物污染。在常规监测过程中, 很难对有机物进行有效监测, 这就导致一些水污染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从而造成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不利于当前水资源利用。同时, 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以“重金属综合指标监测为主, 无机离子、微生物监测为辅的制度体系”为水质监测标准。这种制度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已经过时, 不利于地表水水质检测。
1.2 水质监测技术落后
当前, 我国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技术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 这种过时的技术根本无法满足当下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业企业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 新的污染物也在不断产生。老旧设备根本无法完成水质监测, 难以达到解决水污染问题的目的, 因此, 必须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监测。
1.3 环境动态变化影响大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目标, 提高工业产值,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 导致环境问题频频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虽然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但原本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导致一些自然条件发生变化, 一些地区出现酸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这对于地表水水质影响较大, 同时对监测设备的影响也较大, 导致监测效果难以很好地实现。
2 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建立监测管理制度
在监测地表水水质时, 要根据区域的不同情况,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由于地表水所处的区域不同, 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物的性质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 有针对性地监测水质, 可以更好地发现地区水质中存在的问题, 对更好解决水污染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必须切实建立地表水监测管理制度, 以实现对地表水水质的有效监测。
2.2 注重监测人员的专业性技能培训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人在地表水水质监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实现对地表水水质更好的监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必须注重监测工作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加强监测人员的专业性技能培训, 让监测人员掌握专业性监测知识, 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监测效果。除此之外, 在培养专业性监测人员的同时, 也要加强其职业道德水平建设, 让监测人员具备责任意识, 以便更好地完成水质监测工作。
2.3 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力度
技术手段落后、缺乏专业的设备对地表水监测工作十分不利。因此, 要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力度, 研发科技含量更高的监测设备, 使之能够对当下新的污染物进行有效识别, 更好地解决地表水水质存在的问题。同时, 在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 要注意转变传统的工作方法, 根据当下工作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地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 完成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 注重监测效率和监测效果, 实现监测目标。
2.4 关注自然环境对监测工作的影响
地表水水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通常来说, 在监测水质时, 要及时关注天气情况, 避免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时, 要事先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条件, 将自然环境这一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保证监测工作的效果, 为地表水水质的监测提供参考和依据。
3 结束语
总之, 水资源问题关系到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 在开展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时, 要注意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更好地实现地表水水质监测目标, 切实推进地表水水质保护工作, 使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陈雷雷.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的常见问题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5 (08) :247.
常规监测 篇7
某市是某省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雾霾现象从无到有,逐渐进入了某市市民的视野,成为困扰该城市市民的重要环境问题。而雾霾的形成与PM2.5密切相关。
为了实时掌握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该市结合城区地域、城市布局设置了6个常规大气环境监测点。常规监测点配备大气环境因子自动监测设备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将数据反馈给环保局,这对环境保护管理及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近几年该市的环境保护局网站环境空气实时发布系统显示,PM2.5已取代SO2成为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也说明了PM2.5在某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贡献的重要性。
实时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主要依赖于监测点的布局选址。本文通过收集该市6个监测点PM2.5长期监测数据,结合当地气象、地理等因素分析各监测点PM2.5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统计学原理分析监测点布局选址与PM2.5数据的联系,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能力角度提出监测点优化调整方案。
2 基本情况
本文引用该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常规自动监测点2013年全年每天污染因子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2.1 城市大气污染因子分析
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环境空气常规监测因子有SO2、NO2、O3、CO、PM10、PM2.5。
某市属于工业城市,主要有工厂企业排污[1,2]、交通汽车尾气排污[3,4]、城市建筑施工建设排污[5,6,7]三大类型,根据各类型可能排放的污染因子,本文简单归纳总结为:
工业污染型因子:SO2、NO2、PM10、PM2.5。
汽车尾气型因子:NO2、CO、PM10、PM2.5、O3。
建筑施工型因子:PM10、PM2.5。
2.2 常规大气监测点设置
某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在市城区范围共设置了6个常规监测点,分别是环保监测站、河西水厂、市四中、市九中、古亭山、柳东小学,覆盖4个城区及工业新区,大体位置见下图1。从该图可以看出各监测点与某市相关工业片区组团的分布关系。各监测点的特征见图1。
2.3 当地气候气象
该市盛行南北风,少有东西风,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市区静风频率较高。多年平均气温21.1℃,极端最高气温39.0℃,极端最低气温-0.3℃,年平均降雨量为1502.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3%,日最大降水量233.6 mm,年均日照时数1518.5 h。风频最大的风向分布为北西北风,频率10%,其次是东北和南风,频率9%,静风频率为26%,常年平均风速1.6 m/s。表1是某市近20年气候统计资料表。图2为该市1993~2012年多年风玫瑰图。
2013年该市全年风速在1.2~1.5 m/s范围内变化,各月变化不大;气温在10.4~29.4℃范围内变化,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湿度在53.2~75.7%范围内变化,秋冬季湿度较低,春夏季湿度较大;气压在825~1009 h Pa范围内变化,夏秋季较低,冬春季较高[8]。
3 结果与分析
3.1 PM2.5时间变化特征
把各监测点PM2.5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纵向分析统计,以研究PM2.5时间变化特征。经计算,某市6个监测点PM2.5月均浓度结果见图3。
从PM2.5月均浓度变化图表可知:
(1)6个监测点PM2.52013年月均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峰值出现在3、10、12月,环保监测站的最高值出现在12月;河西水厂的最高值出现在10月;市四中的最高值出现在12月;市九中的最高值出现在12月;古亭山的最高值出现在10月;柳东小学的最高值出现在12月;(2)谷值出现在7月。春季至夏季,月均浓度监测值下行;夏季至秋冬,月均浓度监测值上行。(3)PM2.5峰、谷值特征可以从该市地理以及气象因素找到原因:冬季,该市盛行偏北风,而有一工业园处于该市城区冬季主导风的上风向,工业排污结合气象条件造就峰值;夏季,该市盛行偏南风,监测点不在工业区的下风向,受工业排污影响较小,而且夏季多雨,降雨进一步减少了空气中的颗粒物,因此造就了谷值。综上所述,PM2.5监测数据的峰、谷值体现了监测点布局与气象条件综合影响。
(2)各点同月监测值差别不大,说明某市城区PM2.5总体分布水平基本一致。市九中的年均值更高一些,最低的为古亭山。考虑市九中附近大型工业企业较多,PM2.5值较高;而远离市中心的古亭山、柳东小学的PM2.5值水平比较低;位于市中心的环保监测站、河西水厂、市四中监测值处于中间。这说明,PM2.5监测数据的表现基本上与监测点布局特点相对应。
经计算分析,某市6个监测点PM2.5日均浓度频率分布见下图4,从PM2.5日均浓度频率分布图可知:
(1)六个监测点PM2.5浓度样本频率分布均呈右偏分布,即均值大于中位数。该右偏分布情况说明2013年某市PM2.5浓度处于低水平,该年该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水平良好。
(2)从监测值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图可以看到,古亭山(橘黄色线)和柳东小学(粉色线)的分布峰度要大一些,市九中(绿色线)峰度最低,说明远离市中心的古亭山、柳东小学监测数据日均波动要大于附近有较多大型工业企业的市九中,也反映出:PM2.5日均监测数据的波动与监测点布局存在关联。
3.2 PM2.5空间分布特征
把各监测点PM2.5在空间分布的情况进行横向分析统计,以研究PM2.5空间分布特征。
3.2.1 PM2.5空间排序
利用统计公式计算得各监测点PM2.52013年均浓度值、标准差见图5。
由图5可知,6个点PM2.5年均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市九中、市四中、河西水厂、环保监测站、柳东小学、古亭山。结合图1分析,市九中、市四中、河西水厂监测点均靠近工业区并处于工业区夏季主导风(偏南风)或冬季主导风(偏北风)的下风向;环保监测站、柳东小学则远离工业区;古亭山虽靠近工业区,但不在夏季主导风(偏南风)或冬季主导风(偏北风)的下风向,受工业区影响较轻。综上所述,PM2.5数据空间排序与监测点布局相关。
3.2.2 PM2.5空间分布差异性
由3.1分析可知,6个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对6个监测点的PM2.5浓度年均值和年方差进行差异性检验,即:均值,方差σ1=σ2=Λ=σ6[9],显示出6个监测点整体的均值和方差整体存在差异性,见表2。
注:以上数值为差异性检验的P值,当P值小于10%,说明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比较六个监测点PM2.5浓度的年均值和年方差在10%显著水平上的差异性。P值大于10%意味这两个监测站在该指标上可视为均等。环保监测站的PM2.5日均浓度均值与河西水厂、市四中基本一致,方差(PM2.5日均浓度的波动情况)与市四中、古亭山基本一致。可见,环保监测站与市四中两个监测点区别性不大,这与两者的地理位置相近有关。河西水厂的均值和方差与柳东小学相似,且两者均处于某市市区较为外围的区域。市四中的方差与古亭山、柳东小学的相似。市九中与其他监测点在均值和方差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古亭山与柳东小学均值和方差可视为一致。这说明,PM2.5数据空间差异表现与监测点布局特点相一致。
3.3 PM2.5影响因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某市2013年PM2.5时空特点,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造成PM2.5时空特点的内、外成因。其中,外因分析是通过分析气象条件与PM2.5的关系揭示气象条件对PM2.5的影响;内因分析是通过分析工厂企业排污、交通汽车尾气排污、城市建筑施工排污三大类型所排特征因子与PM2.5的关系揭示污染源项空间分布特点对各监测点PM2.5的影响。分析方法采用相关系数法研究,取相关系数绝对值后0~0.09为没有相关性,0.1~0.3为弱相关,0.3~0.5为中等相关,0.5~1.0为强相关[10]。
研究采用统计学的相关关系进行内、外因分析。相关关系指数量型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ov(X,Y)是X与Y的协方差,V(X)是X的方差,V(Y)是Y的方差。协方差Cov(X,Y)定义作:
相关系数ρ在±1之间取值,如果ρ≠0,则称X和Y为相关的;若ρ=0,则称X和Y不线性相关。当ρ=±1时,X和Y互为线性函数关系;如果ρ>0,则称X和Y正相关;如果ρ<0,则称X和Y负相关。当0<ρ<1时,X和Y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而ρ的值就是对这种线性相关程度的数值度量,|ρ|越接近1,表明X和Y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强,一般来说,取绝对值后,0~0.09为没有相关性,0.1~0.3为弱相关,0.3~0.5为中等相关,0.5~1.0为强相关。
3.3.1 外因分析(气象条件与PM2.5关系分析)
利用公式(1)和(2)计算,得到某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气象条件与PM2.5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见下表3。
注:(1)柳东小学气站2013年气象仪处于调试阶段,气象数据不正常。(2)市四中风速、湿度和古亭山气压因气象仪出现故障导致相关气象数据缺失较多造成异常值。
由表2可知,除四中外,其它各点PM2.5与风速、气温、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风速、气温、湿度增大,PM2.5反而减小),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风速加大,有利于颗粒物的扩散,因而颗粒物浓度有所降低;气温加大,空气湍流加强,有利于颗粒物的扩散,因而颗粒物浓度有所降低;湿度加大,空气中水分含量增加,有利于颗粒物吸水变重后沉降,因而颗粒物浓度有所降低;气压增大,不利于颗粒物的扩散,因而颗粒物浓度会有所增大。这与常识分析基本相符。
由于各监测点均处于市区内,气象条件差别不大,因此各点PM2.5与气象指标(风速、气温、温度和气压)的相关系数大体相近(即在气象条件方面,监测点布局对PM2.5数据区别表现不明显),绝对值都未超过0.5,在0.3~0.5之间,属于中等相关。各指标比较而言,PM2.5与气压的相关系数最高。虽然单个气象因素与PM2.5的相关系数不高,但是风速较低、气温较低、温度较低、气压较高的环境还是与PM2.5浓度走高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3.3.2 内因分析(排污源项与PM2.5关系分析)
利用公式(1)和(2)计算,得到某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PM2.5与其它污染因子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见表4。
注:河西水厂SO2、O3,市九中O3,古亭山SO2的部分监测数据因仪器故障原因缺失造成数列数值不统一从而出现异常值。
相较于气象因素的低相关系数,PM2.5与其它常规污染因子的相关系数较高。除O3外,其他因子与PM2.5的相关系数基本大于0.5(除了一些异常值)。PM2.5与PM10的相关系数最高,相关性在0.8~0.9水平上。此外,PM2.5与SO2、NO2、CO的相关程度也差不多,在0.5~0.7水平上。具体分析如下:
(1)PM2.5与PM10相关系数高,因为两者监测内容一致,但PM2.5为直径更加微小的颗粒。PM2.5监测值大则PM10监测值大;若PM10监测值大则有两种情况:(1)PM10监测值大,但PM2.5监测值小,则两者的相关性不高;(2)PM10监测值大,PM2.5监测值也大,则两者的相关性高。两者的相关性属于第(2)种情况,即PM2.5在PM10的比例较大。
(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除PM10、PM2.5因子外,工业污染型因子主要有SO2、NO2;汽车尾气型因子主要有NO2、CO(由上面分析可知,O3与PM2.5相关性较弱,这里不予考虑)。因两种类型因子都含有NO2,用NO2作为因子很难对工业、汽车尾气源项进行区分,故将SO2作为工业污染型特征因子、CO作为汽车尾气型因子特征因子与PM2.5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若PM2.5浓度与SO2的相关系数大于PM2.5与CO的相关系数,说明该监测点受工业污染大于汽车尾气影响,环境空气影响源项以工业源为主。(2)若PM2.5浓度与SO2的相关系数与PM2.5与CO的相关系数相接近,说明该监测点受工业污染与汽车尾气影响相当,环境空气影响源项为工业和汽车尾气的综合源。(3)若PM2.5浓度与SO2的相关系数小于PM2.5与CO的相关系数,说明该监测点受工业污染小于汽车尾气影响,环境空气影响源项以汽车尾气源为主。
以此进行归纳分析可知,除城市扬尘外,环保监测站、市九中、柳东小学监测点环境空气源项以工业污染型为主;市四中监测点环境空气源项以汽车尾气型为主。
4 优化监测点布局选址
通过对2013年某市6个环境空气常规自动监测点全年监测数据的研究统计,笔者发现了一些特征规律:(1)总体情况:全年某市PM2.5浓度大多数天数还是低水平的,而且全市各监测点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时间变化特征:夏季浓度最低且波动最小,春、冬季浓度高且波动距离均高;PM2.5日均浓度春季变化周期约7~10天、冬季变化周期约14~18天。(3)空间分布特征:市区内的监测点浓度较市区外的高,临近工业片区的监测点浓度更高。
通过内、外因相关性分析可得:(1)外因气象条件:PM2.5与风速、气温、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高,绝对值在0.3~0.5之间。(2)内因污染源项:PM2.5数据与其它常规污染因子(除O3外)数据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其中PM2.5与PM10相关系数最高,相关性在0.8~0.9水平上;PM2.5与SO2、NO2、CO的相关程度在0.5~0.7水平上。(3)综合影响:PM2.5与其它常规污染因子(内因)的相关系数值大于PM2.5与气象条件因子(外因)的相关系数值;说明某市PM2.5浓度数据受内因影响要大于外因。
在监测点布局与PM2.5监测数据关系方面:(1)各点PM2.5浓度数据与气象指标中风速、气温、温度和气压的相关系数均大体相近,这说明,在气象条件(外因)方面,监测点布局对PM2.5数据区别表现不明显。(2)在环保监测站、市四中、市九中这些监测点上,PM2.5排污源项的指向性基本上还是与监测点所处的环境特点相符合,即不同的监测点,由于其所处环境排污源项不同,使得PM2.5数据在内因表现上出现差别。这说明,在排污源项方面,监测点布局对PM2.5数据区别表现较明显。因此要想通过改变影响因素提高监测点数据的实效性,人为改变外因(气象条件)的难度很大,只能采取改变内因的方式(即改变监测点的选址或优化监测点布局)进行。
从图1分析可知,该市现有的监测点基本布置于相应城区的中部地带,其监测数据代表着当地的平均值,仅能反映区域环境空气的平均水平,可以满足日常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需要,但各点之间缺乏联系,所得数据相对独立,数据的扩展应用面较窄,如不能反映临近工业区的居民区环境质量,也无法对工业区偷排废气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在现有环境空气监测能力有限等情况下,有的放矢、抓住要害,通过优化监测点布局选址,拓展监测点的应用功能,对工业片区实行有效的监控,同时构建相互联系的监测网络,对环境空气预警预报工作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结合该市实际,从环境空气预警预报方面着手,在遵循不改变监测点数量、同时兼顾4个城区及工业新区环境监测需要的原则下,保留环保监测站位置(可以反映市中心的空气质量,不用调整);因现状秋、冬季监测数据比其它季节更为突出,考虑到城市汽车尾气随着机动车流量增大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日益显著的作用,将其余监测点调整至各城区所涉及工业区及居民区相邻区域的冬季主导风(偏北风)的下风向处、毗邻主干路网的居民区或学校内(选择居民区或学校,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具体见图6。
由图6分析,优化后的6个监测点具体分为中心点和外围点2类,中心点与外围点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监测网络。该网络具有以下作用:
(1)空气质量预报:日常情况时,外围监测点因毗邻工业区,受临近企业排污影响,其监测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为该片区空气质量的较差值;而市中心监测点远离工业区,其监测数据基本代表市中心空气质量的较优值;利用插值分析可以绘制市区空气质量数据浓度分布大致的等值线图,市区其它地方的空气质量数据可以利用等值线图综合插值估算出来。
(2)环境风险预警:当某个监测点数据出现异常,在排除设备故障引起的原因后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可能的环境风险问题,通过采取企业污染排查等应急措施,及时遏制事态的发展,减轻环境风险影响。
5 结论
通过分析某市6个监测点2013年全年PM2.5监测数据,可得到该市PM2.5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内外因对PM2.5的影响,同时也发现了监测点布局与监测数据之间的关系:
(1)因各监测点均处于市区,气象条件大致相同,因此各监测点PM2.5月均浓度曲线及变化趋势均相似,即在时间分布上,监测布局不影响PM2.5月均数据变化,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如何选点,PM2.5月均数据变化趋势总体相同;但监测布局的不同,对监测点的PM2.5日均数据波动会有影响:处于市郊的监测点本底环境较好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造成监测数据的波动性要大于市区的监测点。
(2)监测布局在PM2.5数据空间差异上表现明显:市区的监测点监测数据要高于市郊的,临近工业区的监测点监测数据要高于远离工业区的。这主要是因为布局不同,所处的环境排污源项不同,从而造成PM2.5数据的差异。
由此可见,监测点的布局,在设置之前就已经对PM2.5数据的表现有所预期了。从该市现有监测点布局来看,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仅能满足日常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需要,在环保管理上看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该市城市规划、工业布局、路网结构等情况,笔者提出了监测点布局的优化方案,将监测点分中心点和外围点2类,外围点布置在毗邻工业区、主干路网主导风向下风向的居民区内或学校内,中心点选在市中心有代表性的地方,这样会形成一个覆盖市区、连接工业区、代表居民关心和环保关注同时兼具环境预报、风险预警功能的监测网络。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政府部门如何利用所得的大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而利用自动监测点长期数据研究分析,优化监测点布局,从而获取更优质的数据,更有助于环保决策,也为环保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佟伟钢.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19.
[2]刘松华,周静.苏州市大气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因子分担率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5):119-123.
[3]华爱红,李丽,丁国良.浅谈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7(4):158.
[4]吴国正,马丽萍,贺克雕.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J].广东化工,2007,34(5):67-68.
[5]赵文平.建筑施工场地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4(4):79-80.
[6]赵普生,冯银厂,金晶,等.建筑施工扬尘特征与监控指标[J].环境科学学报,2009,29(8):1618-1623.
[7]张晶,胡春玲,任庆.城市扬尘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8,34(2):4-6.
[8]某市统计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9]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77-278.
常规监测 篇8
1.1 对象
兰州市七里河区所有纳入计划免疫的儿童, 随即抽取198例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其五苗接种率。
1.2 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报告及时率
2007年全年应收到各接种点接种率报表198份, 实收到198份。1~12月6次报表的及时率分别为:90.90%、100.00%、100.00%、96.97%、100.00%、93.94%。全年共收到及时报表192份, 年度平均报告及时率为96.97%。
2.2 接种率
2007年全区BCG、OPV、DPT、MV、HBV及首针HBV (HBV1) 的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34%、98.77%、89.95%、99.13%、94.74%、92.36%。依据兰州市七里河区统计局公布的总人口数及流动人口修正系数0.15 (根据城区流动及农村超生的具体情况确定) 来计算, 全区估计接种儿童数为3 695人, 以此计算出BCG、OPV、DPT、MV、HBV、HBV1的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0.40%、96.19%、90.00%、97.62%、94.76%、89.52%。
2.3 接种率的监测及评价
2.3.1 差值 (D) 评价通过比较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之间的
差距 (D=│估算接种率-报告接种率│) , 可得出BCG的D值为0.089 4, OPV的D值为0.025 3, DPT的D值为0.000 5, MV的D值为0.015 1, HBV的D值为0.000 2, HBV1的D值为0.028 4。可见, OPV、DPT、MV、HBV及HBV1的D值均小于0.05, 从而判定上报接种率可信;BCG的D值虽大于0.05, 但不排除上报接种率可信。2.3.2比值 (R) 评价通过比较各种疫苗的应种人数, 判断报告接种率有无逻辑错误, R=3 MV (或BCG) /OPV (DPT或HBV)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R1=3 BCG/OPV=1.259, R2=3 BCG/DPT=1.293, R3=3 BCG/HBV=1.057, R4=3 MV/OPV=1.010, R5=3 MV/DPT=1.038, R6=3 MV/HBV=0.848。可见, R4、R6取值在0.95~1.05之间, 从而判定上报接种率可信;其余R值虽均不在0.95~1.05之间, 但不排除报告接种率可信。
2.3.3 图表评价 (见表1、表2) HBV1接种率为89.
52%, 基本达到了计划免疫的要求, 但是要更好地在人群中形成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屏障,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HBV1的及时接种率[1]。
由此可见, 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提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地完成相关报表, 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3 结论
通过监测系统报告, 兰州市七里河区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在2007年达到较高水平, BCG、HBV、OPV、DPT和MV的报告接种率均>89.00%。
接种率是评价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何在报告接种率的高水平状况下对接种率做出科学的评价, 是计划免疫管理的课题之一[2]。按照目前统一的常规方法评价结果:我区儿童的估算接种率为89.52%~97.62%。通过D值及R值评价, 提示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疫苗接种率报告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各街道及乡镇进行抽样评估后的结果可看出, 报告接种率与抽查接种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预防接种单位以为各街道之间流动接种情况较普遍, 另一方面, 统计局提供的各街道包括居委会的总人口数与各街道医疗单位承包居委会的总人口数也有出入, 因此, 用各街道固定的人数 (由统计局提供) 来评估动态的接种情况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而用全区汇总数据进行评估, 则能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各个预防接种单位普遍存在对接种率报告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从而造成报表迟报、数据不准确、出现逻辑错误等情况。另外, 由于对接种率报表的填报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 因此要求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 并要求人员应相对固定, 基层防保人员更换较频繁也是影响接种率报告质量的一个原因。
各接种点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重点地开展工作, 不断完善接种率报告系统, 提高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使接种率报告工作真正对兰州市七里河区计划免疫管理及提高免疫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