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社区(精选9篇)
绿色社区 篇1
0 引言
科技的高度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而地球资源在开采、利用中不断被浪费, 同时也造成诸多环境问题。随着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 环境保护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使人类有良好的生存条件, 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和完善绿色社区建设。绿色社区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微观模式, 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有效载体, 是现代城市社区文化的集中呈现, 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1]。
1 绿色社区建设背景
1.1 国际背景
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正以一种危险的方式汇聚, 严重威胁全球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稳定。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了解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将变得更加重要。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气候变化给城市及其不断增长的人口带来了挑战。
从1950年至2011年, 全球城市人口增长了5倍。2010年, 世界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2010—2020年间, 全球人口增长的95%将是城市居民。当一些城市呈现收缩态势时, 许多中心城区却见证了快速且基本上毫无控制的人口增长, 创造了快速城市化的基本模式, 而这种增长模式大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如果城市无视目前和未来对资源的需求以及气候变化对未来的影响而快速扩张, 城市中的居民及其财产将遭遇具有广泛破坏性和损害性的灾害风险。在思考全球新城、新区发展时, 应将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这样的政策方向将为我们提供大量机遇;但这些机遇要求我们以全新的方式思考未来, 将各级政府和城市社区的各组成部分联系起来。
1.2 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发展战略。近五年, 在国家战略指引下, 大部分城市已经认识到绿色城市 (区) 建设的重要性, 并把生态/绿色城市 (区) 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些城市已经或正在进行生态/绿色城市 (区) 的规划和建设实践。
另一方面, 国家大力提倡进行更高级的新型城市化探索与实践。新型城市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以和谐社会为方向, 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 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2]。
长期以来, 建筑量的大幅增加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用地供需矛盾尖锐、建筑耗水耗电量增加、建筑材料浪费、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等。日益严峻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建筑转型的重要性。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我国经济增长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与质量。因此, 绿色建筑在建筑业中的推进势在必行。
2 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及绿色建筑的关系
2.1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居民身心健康, 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3]。其中,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是条件和基础, 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与根本所在, 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 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 达到“人和”。
2.2 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 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4]。绿色社区的目的是建设以人为本、健康宜居的环境, 建立市民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监督的稳定体系, 进而控制各类公众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并提高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3 绿色建筑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4 关系解读
绿色社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规划中将在管理体制、政策配套、技术、标准、新建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等方面大胆创新和突破, 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以统筹集约绿色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开展绿色道路及绿道网建设, 启动绿色交通, 综合利用环境, 实现由绿色建筑单体到区域化发展。在发展思路上, 注重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市政设施之间资源共享, 推行低增量成本、平民化绿色建筑;在推进路径上, 从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建设到绿色社区, 再到绿色城区,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推进。
绿色社区是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以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空间、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区等为主要建设对象, 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形成“安全、健康、高效”的城市, 体现人与建筑和谐、城市与环境和谐的城区典范。
3 绿色社区建设体系
3.1 目的和意义
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 推进绿色交通及绿色配套设施建设, 实现新能源与建筑一体化, 建立完善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 结合各地现状条件, 研究制定绿色社区建设规划的建设体系发展框架。制定绿色社区的建设体系, 使其能在一个完整、系统的建设程序指引下合理、有序发展, 降低建设成本, 加快社区建设步伐, 带动绿色生态新城整体建设。
3.2 绿色建筑
3.2.1 建筑类型
根据地块用地性质可分为公共建筑、混合功能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的投资主体一般为政府, 住宅建筑的投资主体一般为企业 (保障性住房除外) , 而工业建筑在绿色建筑方面刚刚起步, 标准也相对严格, 实施难度较一般建筑更大 (见表1) 。
3.2.2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在做到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的同时,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以期达到降低能耗、增效环保的最大效果。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的绿色施工方法及相关措施如表2所示。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除了采取相关绿色施工方法以外, 也应当根据各类标准, 制定相应的施工能耗评价体系。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2针对性和全面性原则;3指标体系结构要具有动态性;4前瞻性和引导性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
制定施工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工程达到绿色施工标准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针对施工阶段可操作性强的施工能耗评价指标体系, 是对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监控评价体系的完善, 为最终建立绿色施工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开展施工能耗评价可为政府或承包商建立绿色施工行为准则, 在理论的基础上明确被社会广泛接受的绿色施工概念和原则, 为开展绿色施工提供指导和方向。
3.3 绿色市政
市政系统的“绿色”建立于两个基本理念。
1) 以资源与能源的循环再生重建自然化的生产模式
面对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继续大量消费资源能源是地球难以承受的, 放弃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也是不公平的, 唯有寻求一种符合自然有机规律和适合城市自身特色的生产模式, 达成资源互补、最大循环、和谐共存、自我维持和修补等目标, 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生态的平衡并可持续发展。
2) 以更高效、优化、生态的系统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3R原则 (Reduce、Reuse、Recycle) 已被人们熟知和广泛接受, 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城市规划层面工作着眼点不应仅局限于物质经济的生产—回收—再生产循环模式, 而应主要在于中观层面的社会体系建设模式上, 在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社会消费体系和人文生态体系均可得到良好的体现。
绿色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 (包括数量、位置、规模等) 需尊重客观规律, 并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例如使用非常规水资源和可再生能源, 减少传统资源的使用量, 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物排放, 并提倡能源综合利用, 效率优化。
另外, 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绿色建设模式应强制提高公共基础设施 (施工和运营中) 的能源节约潜力, 并注重对城市景观的保护和空间的集约利用。
最后, 管理模式和公共政策方面, 应当重视需求方管理和流域综合管理, 施行典型示范、强制实施和鼓励推动相结合的管理政策, 并加强环保行为宣传。
3.4 绿色交通
3.4.1 慢行交通规划
慢行交通主要为自行车和步行交通, 是环保节能的“绿色”交通方式, 具有无污染、噪声低、机动灵活等优点, 应合理引导。绿色社区慢行交通应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居民的短距离出行;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接驳;居民的休闲、健身。
3.4.2 静态交通规划
1) 社区内规划开发多样停车设施。
2) 绿色停车场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 例如:停车场水泥地面为透水地面或者植草砖;提倡停车场内每个车位间栽植各种树木, 代替以往停车场的停车线;采用地下或者立体停车场, 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停车场建设必须使用环保材料等。
3.4.3 低能耗、新能源车辆应用
1)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应用。
2) 完善加油站、加气站的布局规划, 以满足清洁能源车辆补充动力燃料的需要, 同时结合防护绿地种植相应植物, 隔离并减少废气、汽油味、汽车尾气等, 打造生态加油站, 注意环境保护。
3) 建设绿色洗车场, 使用非传统水源作为洗车用水, 同时洗车废水采用自处理的方式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5 绿色建设管理
3.5.1 政府支持
政府对绿色社区开发建设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住区的建设速度及实现程度, 目前已实施相关政策所涵盖的范围有限, 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必定可以大力推动绿色社区的发展进程。可考虑的相关政策支持如下。
1) 不计容积率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使用的采光井、通风井、烟道位于地面的部分, 均列为不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并计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中;计容积率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使用的采光井、通风井、烟道位于地面的部分, 列为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由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分摊。
2)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 设置地方示范工程补贴。
3) 骑楼、过街楼的底层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临街楼房、挑廊下的底层用作公共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不论其是否有柱、是否有围护结构, 均不计算建筑面积。不封闭时, 若上盖高度大于二个自然层, 架空通廊不计算建筑面积, 空中花园不计算建筑面积;悬挂于建筑主体结构外侧的外挂式花池和空调机位不计算建筑面积。
4) 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 具体可从专项补贴、物业税减半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适当提高容积率、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方面着手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5) 设立绿色建筑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和管理活动, 包括绿色建筑有关研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绿色建筑咨询费用、项目认定评审费用等, 同时对绿色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标准制定、试点和示范工程、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应用与宣传普及等工作进行奖励和扶持。
3.5.2 技术支持
绿色社区建设不仅需要政策支持, 还需要相关技术支持。
1)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立项文件绿色专篇编制指南和审查要点》立项及方案设计阶段要求示范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者设计方案中设绿色建筑专篇。
2)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指南》项目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求设计文件应当符合绿色建筑有关标准, 经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通过, 并为设计人员和审图人员提供技术指引。
3)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方案编制指南及审查要点》在施工招标和施工过程中要求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但目前缺少绿色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标准和审查技术标准, 以此支撑项目绿色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审查。
4)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施工监理指引》施工监理阶段要求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制定的绿色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及绿色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监督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执行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施工方案。
5)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竣工验收标准》竣工验收阶段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绿色建筑验收。
6)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指引》运行阶段要求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进行维护和管理。
4 结语
绿色生活的基层载体就是社区, 但生态环境的恶化已逐渐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稳健发展。我国目前的绿色社区建设尚有很多不足, 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改变观念, 确定一个全方位的绿色社区构建体系。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绿色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将绿色社区构建工作纳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才能使经济发展更适应新时期的大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与提高, 整个社会开始追求更为舒适的生存空间。绿色社区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推进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以及提升城市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少培.绿色智能居住小区初探[EB/OL].http://www.xs-it.com, 2002-11-29.
[2]杨迺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J].学术论坛, 2012 (6) :133-137.
[3]张林英, 周永章, 温春阳, 等.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J].生态科学, 2005 (3) :273-277.
[4]陈建国.我国绿色社区建设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2004.
绿色社区 篇2
创建绿色社区,对于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都有需要改变的地方,我以一个身体力行者的经历,建议大家可以尝试多改变一下日常生活习惯。恰好,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最近在全国启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他们为大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绿色生活建议,大家不妨在生活中多做一些这样的健康尝试。
比如少用化学合成清洁剂,可以采用哪些代用品呢?如选用含天然成分的驱虫剂保存衣物;用米汤、面汤洗碗;不使用漂白粉及含磷洗衣粉;用湿布蘸食用碱或苏打粉,清洁油污较重的厨房;用牙膏清洁浴房玻璃及洁具。
使用什么碗和碟,其实也很有讲究,使用一些不含有害成分的煮食用具,如土沙锅、玻璃、不锈钢等;而铝制品可能渗出一些有害物质于食物内;选用餐具最好选不上色的玻璃、陶、瓷等制品,避免使用含铅的有色碗碟及镀金银餐具;筷子则要使用没有油漆的,尽可能使用竹筷,因为竹子的成材期比树木成材期短,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减少废物、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这样的小事是容易首先在家庭推广的,它不仅能让我们有意识地从普通生活细节中参与环保,还能省钱,实实在在地得到乐趣。如纸张可以用两面,塑料袋可多次使用,汽水罐可变成笔筒。其实只要肯花心思,“废物”还可变成日用品甚至工艺品。今后有条件,小区内或几个小区之间可以搞个休息日家庭闲置品自由交换市场,大家可以用自家闲置的东西换别人家的东西,充分体会市场经济最初以物易物的乐趣。
在节约能源方面,更是大有讲究,用太阳能热水器比用其他的热水器更省能源,也更省钱。除此之外,热能电器、光能电器、动能电器、声能电器的节能之道都各有窍门。如空调,尽量少用或用电风扇替代,电风扇耗电量只是空调的1/20;定期清洗隔离网;把空调温度调至25℃左右;用冰箱,不把温度调得很低;确保冰箱柜门紧闭;尽量一次取放足够的物品,减少开关冰箱门的次数;做饭时盖好锅盖,以保存热能;使用电热水器洗浴时,夏天应调至35℃,冬天调至40℃;用淋浴代替浴缸沐浴,可省电67%;在使用洗发液和浴液时,最好关闭热水器。在光能电器方面,尽量使用自然光;尽量使用荧光灯或其他节能灯,一般钨丝灯消耗的能源90%会变成热能,只有10%转化为光;而用节能灯,既可使屋内光线充足,又可节省75%的电力,并且比普通灯泡耐用5~10倍;另外经常清洁灯泡、灯管和其他照明设备。在节能方面,热能电器耗电量大,光能、动能次之,所以节省能源应先从热能电器做起。
金星花园社区整治环境卫生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整治环境卫生,建设优美整洁、健康文明、和谐舒适的纳溪,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和应尽的责任。每个市民都要发扬主人翁精神,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卫生管理员、卫生监督员、卫生宣传员。我们的口号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为此,金星花园社区发出如下下倡议:
一、全民动员起来,彻底搞好环境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
二、自家垃圾自家清,每日清扫天天清。
三、不乱倒垃圾污物,不从家里往外扔垃圾、倒污水。一定要装袋倒入垃圾箱。严禁焚烧垃圾杂物。
四、门前三包责任明:一包门前每天清扫;二包门前无污水;三包门前绿化树。
五、人人养好良好的卫生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烟头等废弃物,不随地大小便。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等垃圾,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筒里。
六、爱护一花一草一木,不摘取枝叶花草,不在公共绿地内抛洒废物。
七、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和乱张贴广告。所有广告经社区同意后,张贴在指定的位置。
八、不在过道内堆放杂物,不在门前堆垃圾,不在门前乱摆摊位。
九、经营户门前货物摆放整齐,范围不超过划定的区域,高度不超过1.5米。
十、经营户门前不能私自乱搭建雨棚,雨棚要统一规划,整齐美观。
十一、严禁在消防栓、电器和其它公共设施内摆放货物。
十二、严禁在门前道路上停放机动车辆、自行车、上下货物。货物要即下即入户,即上即走,保障道路畅通。
十三、爱护所有的公共设施,不得损坏和随意改变位置。
十四、家里有养宠物的居民要及时清理宠物粪便,拴好宠物,按时防疫接种。
十五、爱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制止他人不乱扔垃圾。
居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心连心,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居民,营造优美环境,建设和谐家园。用我们的热情和行动,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让天更蓝、水更清,花更红,叶更绿,地更净,家更美,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舒适,共同打造健康文明、和谐美好的社区新形象!
金星花园社区居委会
绿色社区 篇3
家住马里兰州的菜农玛德艾尔是“社区互助农业”的最早参与者之一。每周三的清晨,她和家人将刚从自家农场采摘下来的各种蔬菜进行简单处理后,分装28个包装袋,每个袋中都装有七八种应季蔬菜,然后驾车将这些蔬菜运送到60公里外的阿灵顿市,这里是玛德艾尔在弗吉尼亚州的4个供货点之一。在这里,玛德艾尔有28位合作客户,当天上午,这28位客户就会按时取走玛德艾尔为他们准备的新鲜蔬菜。
参加“社区互助农业”非常简单,参与者只要每年向蔬菜种植者提供一笔资金,菜农就可以一年内定期、定量地将各种应季蔬菜送到每一位参与者指定的地点。例如,玛德艾尔的近百个客户每年开春各投资350美元,供玛德艾尔购买菜种、雇用必要的人员管理5.7公顷菜地等一系列开销。每天采摘后,玛德艾尔分别进行包装,然后分别送到不同的客户手里。不过,蔬菜种植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一旦遭遇自然灾害,需要客户与菜农共同承担。
玛德艾尔认为,“社区互助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得益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发达的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丰富产品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农业污染问题,使人忧心忡忡。而“社区互助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利用环保措施,生产出“绿色蔬菜”,让客户吃着放心。不仅如此,客户还能了解到自己所吃的蔬菜产自哪块地,是如何种植出来的以及土地本身的情况等。所以,尽管客户事先不知道每周的蔬菜种类,菜农送来的菜或许看上去没有超级市场里销售的漂亮,但他们都知道拿到手里的是真正的“绿色蔬菜”。
浅谈绿色社区的节水技术 篇4
绿色建筑可分为住宅和公共建筑。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住宅, 需要有特色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专业的物业管理等, 其中节水和调整用水结构是一个重要环节。在2003年, 我国城市用水量比例已经达到了11.9%, 而在1980年仅仅为2%[2]。因此, 如何有效地缓解居民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和改善用水效率是关键问题。
1 国内外住宅的节水技术比较
所有的节水措施均应该从减少消耗, 以及扩大现有水资源的范围这两个方面去着手。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节水产品的普及
节水产品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节水从末端处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室内节水设备主要包括马桶和水龙头等。卫生间作为用水主体, 其污水排放量占住宅污水排放总量的40%。目前, 我国的节水型马桶普遍为单键 (6L) 或双键 (3L/6L) 控制的虹吸冲洗型或直接冲洗型马桶。然而在国外, 节水型马桶的发展包括:一是通过降低消耗和改进管理水平来提高卫生间的设备效率, 甚至直接将洗手的废水或管道的排水用于马桶的冲水;二是装修卫生间时把粪便管与尿管分离, 从而利用以堆肥;三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来提供卫生间的电气控制。
室外节水设备主要指社区里面的绿化灌溉。在我国, 新建社区的绿化率必须占总用地面积的30%, 重建的为25%。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 较少的洪水灌溉不利于植物生长, 也不经济, 于是用于农业灌溉的滴灌和喷雾技术引入城市。滴灌比较节水, 尤其是使用非传统水资源的情况下, 水直接与土壤接触, 没有喷洒在空气中, 同时避免了人接触回用水的危险。另一方面, 它也受到一些技术问题的困扰, 如滴灌系统管道的机械破坏、腐蚀和管道内部的水锤破坏问题等等。如今, 移动式和半固定式的喷雾和微喷雾灌溉在我国都比较受欢迎的, 因为住宅社区里的绿地是人们休闲运动的一个地方, 该方式的灌溉法占地少, 操作方便, 运行成本低, 自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除了推广滴灌以外, 低压灌溉和土壤湿度测定仪, 也逐步趋向节能与自动化控制。
1.2 中水处理及回用
中水处理及回用是增加废水的利用率一个有效的方法。中水占了城市污水与家庭排放污水总量的60%~70%。它的处理方法与污水处理厂的传统应用工艺相同, 如:生物接触氧化法 (Bio-contact Oxidation) 、生物转盘 (RBC) 、曝气生物滤池 (BAF) 、活性污泥法 (SBR) , 以及一些新工艺, 如: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 、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 (Bio-fluidized Bed Reactor) [3]、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ASS) [4]等等。但这些技术, 也有它们的局限性。为了确保回用水的水质, 需要先进的生物处理方法, 例如:人工湿地, 膜生物反应器 (MBR) 等。
人工湿地、膜生物反应器 (MBR) 较常用于构建居住社区的污水处理厂现场。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湿地, 有许多具有除污能力的植物生长在其中, 例如芦苇、菖蒲、鸭舌草和美人蕉等。它利用植物和媒介, 对中水起到过滤去污的作用, 无需人工管理而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人工湿地, 尤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下径流系统, 对中水进行充分的生物分解处理过程。然而, 膜生物反应器 (MBR) 不仅能解决在冬季时, 大面积的湿地由于缺少养护所产生的问题, 而且能将水质稳定的生活污水直接处理回用。除此以外, 膜生物反应器 (MBR) 普遍应用于美国和日本, 是由于它另外一个优点——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以及实现可编程控制器 (PLC) [5]。随着新型膜材料的发展, 主要的投资问题和膜污染问题也将会被逐步解决。
1.3 雨水利用
雨水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有供水设施以前, 它曾经被用作为一种重要的饮用水源。随着城市化和文明化的快速发展, 雨水被白白地排放浪费掉了。然而, 在上个世纪时, 德国、日本和以色列就已经十分重视雨水的利用。他们开发利用雨水作为灌溉和非饮用水, 以控制自然水体污染和缓解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措施。过滤与储存是目前世界各地常用的利用雨水的方法。
1.4 再生水源的开发
再生水是一种在污水处理厂里面通过混凝、沉降、过滤、反渗透、颗粒活性炭吸附和紫外线消毒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处理过的污水, 其质量应符合污水回用的要求, 通常比现场回用水系统要好。区域内循环, 使得单向流动的污水可用作一种非饮用水资源。在美国, 根据其处理流程与内所含大肠杆菌总数值, 可将再生水分为ABCD四个等级, 用户根据他们的使用需求, 选择不同等级的再生水[6]。2003年, 北京的再生水的产量已经达到了80万吨, 并主要提供给市政工程及工业工程。在我国, 由于回用供应系统还没有纳入城市规划, 分项使用再生水暂时无法实现。
2 中国住宅社区节水存在的问题
对比起国外, 我国在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于理念的普及和措施的执行。
2.1 观念转变
一个储水工程的效率和造价需要考虑当地相关的影响因素, 包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目标群体的生活习惯和调节池的大小。居民所使用的调节池的容积, 是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变化用水量来确定的, 但是水量平衡计算大多是在总体规划之后然而水景的容积大小一般是在规划布局期间已经确定下来了, 因此水景的蓄水量是有限的, 很有可能并不能满足居民用水的需要。相应地, 在外国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 先确定项目的目标, 然后落实执行, 从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到设计文件, 都必须遵照这些目标按步骤实施。
2.2 技术措施
通过北京市研究所的环境保护分析在规定居住区域内居民超过1万人, 或者回用水需求平均每天超过750万吨的区域, 才启动回用水建设工程项目[7]。因此污水回用工程并没有适用于所有的社区。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应根据其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估拟定其节水方案, 应用的技术也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条件状况, 如经济、环境影响、技术标准和公众接受度等。
2.3 再生水质量
废水回用在近年来快速发展, 其处理技术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尤其是安全方面和遇到紧急状况时, 缺少指导的标准和应急预案。水质指标只涉及到大肠杆菌, 没有生物学指标、病毒指标和病原菌指标等等。当中水和雨水共同处理, 或者再生水用于灌溉和水景, 将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2.4 技术标准
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参数, 并不适合于中水处理, 因为中水含有大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AS) , 温度更高, 且碱性比生活污水要大。而且在这种处理过程中, 对植物生长有用的营养物质—氮和磷, 也被——并去除掉了。我国已发表了一些标准, 如:《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 (CJ164-2002)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 50336-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02) 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35-2002) , 并颁布了关于住宅和道路雨水利用的工程技术规范, 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有关中水处理的技术参考标准。
除此以外, 经济水平也制约了技术的实施。在中国, 绿色建筑较传统的建筑相比, 每立方米大约增加了400元的成本, 其中10%是由于节水。若开发商不能够接管物业管理, 前期的投资可能收不回来。
3 绿色社区的发展方向
目前, 我国绿色社区正在起步阶段, 需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分为三个等级, 其目的是根据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水平, 构建别具特色的本土建筑。资源的多方向利用, 以及产品技术的集成化、系列化和标准化也满足了绿色建筑的特色要求: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环保与卫生。建筑作为我国的耗能大户, 节能任务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也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S].2006, 3.
[2]我国节水技术的方针政策.2005, 4, 21.
[3]节水新技术和典型例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ASS) 处理及回用社区住宅的废水[J].水和废水处理工程, 2001.
[5]开发和应用膜生物反应器 (MBR) 于污水处理[J].水和废水处理工程, 2002.
[6]水回收和再利用的标准[S].华盛顿的国家卫生部门, 1997, 9.
关于兴安社区创建绿色社区工作 篇5
情况报告
兴安社区成立于2003年4月,地处瑞丽市城区中心地段,管辖范围东起瑞江路,西至人民南路;南起团结路,北至南卯街。辖区面积0.84平方公里。本地居民户1016户3066人,流动人口有2492户4308人。社区自2005年5月被授予省级“绿色社区”的称号以来,社区“两委”始终按照省级绿色社区的标准和要求,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现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自查情况予以书面报告。
一、工作机构健全
社区“两委”成立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担任,副组长由主任担任,成员由居民小组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主任由大学生村官专职副主任担任,成员由社区分管卫生和精神文明工作等相关的同志组成。同时,每个居民小组有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监督员,负责日常创绿工作的监督。并且,社区“两委”根据人员的调整变化,及时补齐配全领导小组成员,切实保证工作机构健全,从而保证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深入、持久、稳步推进。
二、工作计划明确
有计划才会有方向,才会有目标,才能避免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被动,赢得工作的主动。所以,社区“两委”非常重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计划,每一届社区“两委”班子都要深入调研,充分讨论,认真研究,反复酝酿,科学决策,及时制定、修改出台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很强的工作计划、社区居民卫生制度、文明公约等制度或规定。保证了社区居民、行业、驻区单位企业共同重视、共同参与创建绿色社区工作,在创建绿色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建绿色社区献策献力。
三、工作措施得力
社区“两委”把握关键环节,把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的浓厚氛围日渐营造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而,要有效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的各项工作,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举办“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宣传栏,而且适时更换内容。二是举行环保节能知识讲座。2010年4月23下午,我们邀请市环保局郑副局长、综合科李科长举行环保节能知识讲座,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企业负责人70多人聆听了讲座。三是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居民区、超市附近等闹市区发放“提倡环保节能、营造绿色社区”的宣传单。多渠道、广角度的宣传,增强了居民群众、驻区单位、企业创建绿色社区的意识和参与的自觉行动。
(二)卫生工作全面推进,区容区貌日渐绿化美化 净化城市街净道卫生。我们每年都要组织联防队员、退伍老兵、共产党员、巾帼志愿者打扫辖区街道、楼道、庭院的卫生,保持街道、生活区经常性的清洁,进一步美化了社区环境卫生。按时领取并及时发放灭鼠药,耐心向居民介绍其使用方法。有效开展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工作。2010年我们召开“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工作大会”,一方面,传达了上级关于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另一方面,举行了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知识专题讲座,印发了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单。做好狂犬防控工作。我们及时召开居民小组长会议,传达上级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粘贴通知搞好宣传,鼓动养犬的主人带犬到兽医站打预防针,统计上报养犬的数量。搞好经常性的卫生知识宣传。我们利用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广泛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创绿色工作以来,举办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栏22期、发放宣传资料7000多份、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咨询6次。迎接各级工作组的检查。先后接受省、州、市、镇卫生工作检查组到社区检查卫生工作,通过检查,社区卫生工作得到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三)禁毒防艾工作深入推进,社区禁毒环境日渐净化 我们始终坚持禁毒人民战争人人有责的理念,持之以恒的把禁毒防艾工作作为创建绿色社区的一项主要内容抓紧抓好。
着力开展社区戒毒、康复试点工作。注重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从思想上转化、心里上输导、物质上帮扶、政策上倾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几年来,我们坚持以6.26、10.26为契机,深入辖区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展出禁毒防艾展板102板;举行“禁毒防艾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宣讲活动1场次,发放《不让毒品进我家倡议书》200余份。先后两次开展兴边富民工程防止艾滋病项目培训会,接受培训人员200人、发放安全套600盒、免费实施HIV检测24人、讲解禁毒防艾知识3课时。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加深了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让“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此外,协助派出所开展禁吸戒毒工作。
(四)社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绿色社区形象在社区文化中更加提升
我们始终把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坚持每天按时开放社区活动中心,为居民群众提供球类、棋类等文体活动器材、设施及开水,方便居民自觉参与各自喜欢的文体活动。适时组织各种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积极举办文艺联欢会。先后举办了以科普知识为主线的文艺晚会;“感恩思进”文艺联欢会;与市幼儿园、环保局共同举办了以环保节能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联欢会;与友邻社区举行了“夕阳无限好”文艺联欢会等。组织队伍参加市委宣传部、妇联、工会、体育局等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一系列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充实了居民的精神世界、展现了社区的良好风采,并多次获奖。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3月,社区被授予州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社区”,同年4月,社区被授予市级“文明社区”。
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工作计划,得力的工作措施,保证了我们创建绿色社区的工作始终能够深入、持久、稳步推进,效果明显。
让自然和社区成为绿色教育的课堂 篇6
关键词:自然,社区,绿色教育
一、走进自然, 感知自然之乐
大自然是幼儿学习、增长知识得天独厚的课堂。我园是处于社区内的一所幼儿园, 我们带领幼儿一起走进所在的社区, 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一下子油然而生。于是, 我们开展了丰富有趣的探索活动:他们轻轻走进草丛, 用自己的手指小心地、轻轻地翻开草丛、花朵、绿叶。草根下, 他们发现了小蜗牛的足迹, 于是, 孩子们通过寻找、观察, 交流, 轻松愉快地获得了有关蜗牛的感觉经验, 还体验到了自己找蜗牛、认识蜗牛的成功感受。在一次社区活动中, 我带着孩子们去寻找社区里的各种花草、树木。在一棵大树脚下, 孩子们发现了成群的蚂蚁, 兴趣极高。于是, 我们便和孩子一起走进小小蚂蚁的王国里, 开始了又一轮新的探索。我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这些“小邻居”, 在几天的观察和记录中, 孩子们发现:蚂蚁看上去都差不多, 其实长得是不一样的, 有的颜色是黑的, 有的带点褐色;有的头大一些, 有的肚子有点瘦;甚至蚂蚁们爬行的速度也都不一样……在这样不断走进的过程中, 一个奇特的“蚂蚁微型社会”、一种奇特的各司其职的生活方式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班级活动中。
这样与大自然、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幼儿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直观性的知识, 而且还能够养成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的习惯, 感受到了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二、了解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
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幼儿天生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 在郊游活动中渗透绿色教育, 胜于一切说教。
郊游踏青是我们经常开展的活动, 在活动前, 我们引导孩子带上塑料袋, 既让孩子放吃下来的瓜皮果壳, 又让孩子放进捡到的垃圾, 让孩子知道整洁的环境需要有人来维护, 并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在与家人外出游玩时, 孩子们也能争当环保宣传员, 带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维护整洁的环境。
寓教于乐对于幼儿来说很重要, 因此我们围绕环保纪念日, 开展了新颖有趣的活动, 借助多种手段丰富幼儿的自然知识、环保知识, 增强环保意识。例如:3月12日植树节, 我班开展了“保护树木, 保护绿色”的主题活动, 让幼儿了解树木的作用和砍伐树木的后果;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我们通过故事讲述、视频、纪录片的欣赏, 让幼儿了解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 懂得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另外, 还请幼儿用灵巧的小手剪出可爱的动物、植物, 绘出蓝天、白云, 共同装饰“春来啦”主题墙, 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更让幼儿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在“6•15世界环境日”活动中, 我们开展了“保护家园”的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 让幼儿知道环保要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
三、结合教材, 了解环保方法
绿色教育, 环保教育相辅相成。在教学中, 我们引导幼儿参与环保活动, 激发幼儿探索环保科学的兴趣, 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在“我是环保小卫士”这一科学活动中, 我们分别中了两盆植物, 一盆定时浇水, 一盆不浇水, 让孩子观察数日后两盆植物的变化。发现定时浇水的植物生长得很好, 没有浇到水的那盆, 渐渐枯萎、耷拉下了脑袋, 从而知道水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另一个实验, 我们用两个盆, 分别装入清水和污染水, 每个盆里都放入三条小鱼苗, 观察鱼苗的变化。第二天, 清水盆里的鱼苗正常游动, 污水盆里的鱼苗已经肚子朝天, 浮在水面上。接着让孩子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带着问题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污水对生物生存是有危害的。那么怎样能把污水变得干净呢?我们带领孩子参观了污水处理厂, 让孩子了解污水变清水的过程。并组织孩子观看有关水的科教片, 知道地球上水的珍贵, 淡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世界上很多国家还处于缺水的状态, 还有很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从而让他们知道保护水源、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小手拉大手, 体验环保之乐
阳光明媚的三月,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动手植树、护树, 树立起环保意识, 共同营造绿色的家园!平时, 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牛奶盒, 酸奶瓶, 鸡蛋托等废旧物品, 把它们再次利用, 做成各种有趣、新颖、立体的教玩具, 既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 又可以节省材料, 还可以减少污染。另外, 我们还创设了“小小种植园”、“爱心养殖角”, 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养殖各种动、植物, 观察它们的变化和生长过程, 进一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的关系。通过亲自照料, 孩子们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也能更加主动地去关心和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秋收季节, 为了让孩子体验丰收的乐趣、大自然的神奇, 我们与附近的种植园取得了联系, 组织家长和小朋友进行亲子采摘活动, 让孩子们从幼儿园走向社会, 走进自然, 使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享受了阳光的沐浴、浓浓的亲子之情。孩子们还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义。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重要纽带, 也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呼吁“小手拉大手、环保一起走!”
绿色教育, 任重道远, 让美丽的大自然和社区成为绿色教育的课堂,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奏响绿色的乐章。
参考文献
[1]余清臣.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教育学报, 2011 (07/06) .
[2]胡雪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3 (04) .
[3]苑秀华.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成长.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2 (4) .
[4]许广凤.大自然是幼儿的乐园.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6 (1-1) .
绿色社区 篇7
绿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学科。它企图突破传统经济学理论, 希望通过价值观念和计算指标的改变, 革新经济决策、行动的功利特征和伦理道德属性, 构建生态社会, 最终实现人类的持久福利和幸福度的提高。城镇化则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 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实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一国城镇化路径的选择, 关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各要素与人的社会互动, 决定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 保障人整体福利的实现, 体现国家治理的价值理念。在传统经济学理念的主导下, 中国的城镇化路径选择突显经济利益取向, 与社会福利实现矛盾突出。针对当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试图以绿色经济学的理念, 为中国现有城镇化路径的优化选择、实现社会各部分关系的协调并进、打造“绿色社区”与构建生态社会提供参考。
一、绿色经济学在中国
鉴于绿色经济学在国内的研究较少, 笔者对其在国内的发展进行概述。
(一) 绿色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相比传统经济学“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依据, 关注经济领域, 强调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 主张通过自由竞争和全球化的手段追求经济利益, 把生态系统当作人类实现财富积累的手段, 实现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 绿色经济学则“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础, 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全面发展, 以提高人的幸福度为目标, 主张采用适当保护、经济地方化的手段, 力图建立生态社会”。
此外, 它更强调社会各部分的互不侵犯、协调互惠, 关注各部分内在价值的实现, 以最终达到各部分利益平衡和整体的稳定,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为各国和世界治理提供新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
(二) 绿色经济学在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近些年取得的成就举世共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推进, 一方面, 民众对民主权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的要求愈来愈高;另一方面, 由于过于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民众对国家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需及时转变经营理念, 调整政策措施, 进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宣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与绿色经济学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如都关注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绿色经济学把生态作为人类行动的出发点, 倡导关注生态本身的价值, 力求在人与生态的互动中实现双向共赢。“科学发展观”仍是以人类为中心, 倡导“以人为本”, 尽管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侧重人合理地利用生态来实现单向发展。由此看出,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仍较难摆脱传统经济学的思维影响。此外, 绿色经济学主张“地方化”, 落实地方自治、建设社区、实施民主, 这与威权统治下的中国政治也产生冲突。
二、从绿色经济学看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
城镇化是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经济学观念的倡导下, 中国的城镇化在一定时期内规模迅速扩大、城镇人口猛增。有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末, 全国共有建制城市655座,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2座, 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当年全国GDP的62.7%。从表面上看, 中国城镇化成绩斐然。但在这些数据的背后, 却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凸显, 社会发展严重“瘸腿”, 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面临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双重挑战。
笔者试图以绿色经济学的理念, 为转变中国城镇化困境、优化城镇化路径选择、打造“绿色社区”和构建生态社会提出几点设想。
(一) 避免过度重视工商, 维护农业发展空间
农业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国的城镇化追求城镇规模扩张, 一方面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大量占用农业土地, 导致自然环境失调, 农业生存空间被挤占, 生产能力受到威胁, 不能提供足够的农产品, 现代农业的发展却造成土壤、水被腐蚀和污染, 生物种群灭绝, 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农产品食品安全受挑战, 人的健康亦遭损害。另一方面, 相比工业、商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空间受限, 农村失业人口随之上升, 他们涌入城市, 成为城市难民, 影响社会协调。
绿色经济学强调可持续的农业路径, 认为空气、水、土壤、矿石等自然资本以及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生产和幸福的源泉。据此, 在城镇化进程中, 政府应平衡农业、工业、商业的发展比重, 合理划分并维护各种类用地空间, 尊重农业系统的自身价值, 协调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 保障农业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 避免追求表层形象, 注重内部和谐绿色
中国尚处于转型时期, 城镇化为了体现速度, 一味追求城镇数量和规模的“硬形式”增长, 忽视城镇内部的“软环境”改善:各类环境污染加剧;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健全, 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 不能享受市民待遇;文化多样性在城镇化进程中被慢慢消磨, 不同群体相容度下降, “信任、规则、鼓励、互助”的社会资本急剧减少, 进而导致城镇居民与农民的对立, 城镇内部各群体对立。城镇化不仅没有为民众带来实惠, 反而挤占民众生存空间, 破坏民众社会福利, 加剧社会结构分化, 制约文化生存繁荣, 影响生态绿色平衡。
绿色经济学强调地方规模适当, 不宜过大, 以免挤占社会各要素的生存空间, 利于实现人的最大福利。据此, 城镇化路径选择应结合当地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 尽可能对农村进行就地改造, 既节约成本、满足当地民众对生活改善与自身发展的要求, 又尊重生态环境, 保留文化多样性, 使城镇建设独具特色, 避免千篇一律和不必要的纠纷与浪费。
(三) 避免中央过多干涉, 实现地方充分自治
有学者把中国的体制总结为“分权式威权制”, 主要特点即“中央对政治、人事权的高度集中与在行政、经济控制权方面向地方高度放权相结合”, 目的在于保证地方对中央的绝对服从。在这种体制下, 一方面, 中央政府的指标设定和政策意图更多基于对宏观环境的把握和国家整体需求, 在具体实施上缺乏相对弹性;另一方面, 中国区域差异巨大, 城镇化实现要考虑多种模式, 因地制宜, 但地方政府为满足自身利益, 会盲目落实中央政策, 以迎合中央要求, 结果导致民众在地方治理议题上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加之目前中国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与事权的分配非对称, 地方承担的社会职能多, 但财政融资渠道单一, 进而阻碍公共服务的落实, 地方政府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和激起社会不满、群体性事件的主体, 危及治理安全。
绿色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的“地方化”, 鼓励地方生产和地方消费, 发行地方货币, 发展中小型企业,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实现最大化政治权力的下放、推进民主进程。据此, 中国城镇化在选择路径时, 应给予地方充分的自治权, 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机构团体的优势, 扩宽民众公共参与空间;适当发行地方市政债券、建设地方性银行、允许民间融资以拓宽融资渠道, 让民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 自己发展自己的城镇与社区。
(四) 避免恶性竞争, 实现流动共享
目前, 中国地方政府借城镇化建设为名, 治理日趋“公司化”以谋求自身利益, 国有企业资源与利益垄断严重, 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被挤占;户籍制度限制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发展空间, 造成板层冻结, 社会僵化而缺乏活力。
绿色经济学尽管限制全球化, 但并不反对地方竞争与资源流动。相反, 它更加注重通过竞争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鼓励一定地方范围内产品生产尽可能的多样化和高效, 由更多的公司分享市场;鼓励技术、信息的全球化交流与合作, 促进地方经济的竞争力的提高;倡导制定法律和制度限制大公司的垄断地位。据此, 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上应改进户籍制度, 打破地方界限, 实现人力资本流动, 拓宽人力资源空间;规范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打破国有企业地方性垄断, 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促进良性竞争, 增强社会活力。
结语
绿色经济学从生态中心主义出发, 强调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融合, 维护人的持续福利和行为的共同利益。借鉴其理念指导中国的城镇化, 能一定地保证社会各要素内在价值的充分展现, 打造和谐安宁的“绿色社区”, 构建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良性互动的生态社会。
参考文献
[1]Molly S.C.and Miriam K.1999.Green economics:beyond supply and demand to meeting people‘s needs.Aberystwyth:Green AuditBooks.p189.
[2]沈和.当前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与破解之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1, (3) .
[3]许成钢.地方竞争的困境[G]//胡舒立.中国2012:寻找真实的成长.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1.
绿色社区 篇8
一、项目概况
龙悦居三期位于深圳市龙华拓展区0008地块, 属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整个小区由6栋26~28层住宅 (约16.8万m2) 、半地下商业及公共配套设施 (约0.68万m2) 、两层停车库组成, 4002户住宅包括35 m2、50 m2和70 m2共3种套型。住宅主体结构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 预制装配式采用PC外挂墙板体系, 外墙、楼梯、走廊采用预制构件, 由工厂生产后在施工现场装配式 (图1) 。
二、设计理念和方法
1. 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及规模化应用
将住宅的3种套型作为基本模块进行设计, 集合建筑设计、室内装修、构件设计、部品设计各种条件。外墙预制构件作为模块的基本元素, 其尺寸标准化、种类最少化、样式简洁化, 可大大减少工业化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 减少施工误差, 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对模块的精细化设计和组合交通模块的优化设计来实现标准的组合单元以及楼栋。整个小区6栋楼 (12个单元) 仅2个标准层平面, 其交通空间完全一致, 柱网尺寸标准统一, 套型模块的组合形式相同, 形成标准化的外墙、楼梯、外廊构件和连接方式, 满足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设计 (图2, 图3) 。
在满足规划设计要点的前提下, 融入工业化模块设计理念的标准化单元, 通过简单的复制, 达到成规模的总体规划布局, 有利于工厂规模化生产、运输、施工。考虑到住宅产业化全过程, 单个产品成本非常高, 只有产品形成规模时, 才能符合高效、集约的工业化生产, 才能实现项目标准化、工业化的最大价值。
2. 工业化理念
本项目工业化设计理念包括构件设计标准化、连接节点简单、模块组合多样化、模具数量最少化、生产制作简易化、安装施工简单化、运输方便高效化以及维护更换通用化。
本项目中, 为提高外墙防水性能选择外墙进行预制, 为减少工程现浇难度选择楼梯和走廊进行预制。
在总图规划中, 各楼栋沿用地周边布置, 退让的用地部分结合周边道路设置成工业化施工预留场地, 以满足预制外墙、外廊阳台、楼梯等构件堆放、吊装等需求。
在满足使用功能需要的前提下, 标准层平面设计规整、对称, 外墙无凹凸, 标准开间符合模数化设计要求, 平面通过标准模块组合形成, 最大限度满足了工业化对建筑平面的要求。项目共设计典型外墙PC构件3种、预制走廊构件3种和预制楼梯构件1种, 实现了预制PC种类最少化、模具种类最少化的设计目标, 并为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维护提供条件, 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工业化规模应用带来的成本优势。
在保证立面美观、大方的前提下, 预制PC外墙立面开洞 (阳台及窗) 尺寸大小统一, 墙面选择光整预制面设分隔线条;建筑外饰面使用涂料, 通过色彩变化塑造简洁大方的立面效果;简洁的构件表面, 大大降低了预制阶段对工艺和工期的要求, 降低了构件成本;外廊及栏杆亦采用标准化生产、现场装配的方式进行施工 (图4~图6) 。
3. 绿色节能设计
本项目场地大致呈长方形, 天然丘陵地形整体上南高、北低。规划设计将6栋高层住宅沿地块周边布置, 结合中心庭院形成围合式布局。一条顺应城市路网的空间轴线将地块内的保留自然山体和园林景观联系在一起, 有效利用原始山体改造为登山公园, 与公共园林绿地组建优美的、富有层次感的和谐社区。
住宅建筑主体以南偏东30°的夹角迎向过渡季和夏季主导风向, 以营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实现低成本的绿色建筑。
半地下室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并与地面的园林景观相互渗透、紧密结合, 形成生态型的阳光地下车库。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大大降低, 节约了资金。
本项目还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人工湿地、雨水收集等技术完善的绿色技术, 达到了国家绿色建筑设计一星级、三星级 (1栋) 的标准, 最大程度满足了节能、节材、节地、节水等方面的要求 (图7) 。
三、项目实现目标
1. 建造速度加快
预制外墙外立面一次成型, 无需作二次防水施工, 保温施工结合内装修一次施工完成, 节省了建筑外立面装饰施工时间, 同时由于门窗框采用预埋安装, 门窗施工安装时间也大幅减少。据项目实施结果统计, 本项目总工期为24个月, 较常规施工交付时间提前6个月, 缩短工期近20%。
2. 节能减排明显
预制构件在工厂采用循环水养护, 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大钢模施工, 大幅降低对木模板的消耗;一体化装修设计和精装修交楼, 降低了二次用户装修产生的垃圾污染和装修材料浪费;装配式建造能耗较常规降低约10%。按现场实施情况测算, 本项目节约施工用水约30%, 预计节约水资源8万m3, 节约木模板用量约27.5%, 预计节约木材用量约230 m3, 减少建筑垃圾用量约20%, 预计少产生建筑垃圾约1 700吨。
3. 建筑质量提升
预制混凝土外墙构件在工厂生产, 通过程序养护, 其强度高、密实度好, 具备很好的自防水性能, 门窗主框在工厂预制时进行埋设到位, 与墙体连接牢固, 按万科已建成同类型工业化项目质量反馈统计, 此类建筑外墙和门窗洞口的渗漏投诉率几乎为零, 基本杜绝了常规工程质量外墙、门窗渗漏通病的发生;一体化装修设计使装修设计更合理, 统一精装修交付便于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 保证装修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标准化的装修和户内配置更好地保障了装修质量。
4. 建造成本可控
绿色社区 篇9
该项目绿色建筑技术策略主要有:
设计能耗:每年69.4k W·h/m2 (普通建筑能耗的40%左右) ;
碳排放目标 (按使用化石能源计算) :每年42.7~60kg CO2/m2 (普通建筑碳排放的50%左右) 。
(一) 集中空调 (采暖) 系统
1、冷热源
(1) 冷源形式采用了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高温冷水机组, 热源形式采用了发电利用后地热尾水换热。
(2) 选用一台600k W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冷水供、回水温度17.5℃/21℃, 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0℃/35℃, 热源水进、出水温度75℃/65℃;选用两台300k W的换热器, 热源一次水进、出水温度75℃/65℃, 系统二次水供、回水温度54℃/44℃。
(3) 溶液调湿系统夏季处理湿负荷及部分显热负荷, 冬季处理部分新风热负荷及实现系统加湿。
2、地热水系统
根据本项目乃至本地块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分析, 确定以深层地热水的中温段服务空调系统冷热源。
(1) 地热水流量100m3/h, 出水温度85℃。
(2) 供冷季 (供热季) , 地热水处理后先经过低温发电机组, 进、出水温度85℃/75℃;后进入吸收式冷水机组 (空调换热器) , 进、出水温度75℃/65℃;再进入泳池热水换热器, 进、出水温度65℃/60℃;60℃的尾水供本地块其它建筑 (住宅) 冬季采暖, 利用后以12℃回灌。
3、冷却水系统
项目周边具备人工湖, 经对湖体结构、水质、湖水吸排热模拟计算等分析论证, 确定热水型吸收式高温冷水机组采用湖水进行冷却, 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0℃/35℃。
4、末端系统
(1) 水系统采用两管制。
(2) 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3) 房间及走道设置了干式风机盘管系统、被动式冷梁系统、地面辐射及散热器采暖系统、预冷 (热) 型热泵式溶液调湿变风量新风系统。
(4) 部分独立大空间采用单区变风量的全空气空调系统, 设置热回收型热泵式溶液调湿空气处理机组。
坑道风模拟分析:采用CFD模拟手段, 指导坑道风设计, 可减少此部分供冷能耗约10%, 见图1。
(二) 太阳能热水
供水范围:淋浴用水、盥洗用水。
热源:太阳能节能环保。
(三) 游泳池节能技术
热源:空气源热泵技术, 节能环保, 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夜间泳池表面覆盖保温, 减少热量损失1/6;池壁和池底增设保温隔热层, 减少由于传热造成的热损失。
(四) 高效照明设备
通过照明软件, 分析不同灯具对照明能耗的影响, 采用高效照明设备。按照不同房间的功能类型设置不同的控制系统。
通过感光检测系统的实时检测掌控当前房间内的实时照明情况, 对灯光实行分区域分级控制, 满足室内光照条件。
(五) 绿建措施
可再生能源 (地热) :减少一次化石类能源消耗;高温冷水:提高COP40%;湖水冷却:节能、环保;温、湿度独立控制:节能、舒适;变风量:节约风机能耗, 窗磁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 排风热回收;直流无刷风机盘管:节约电力, 地面采暖、冷梁——不消耗电力;坑道风:减少空调开启时间, 水系统分项计量, 一次泵变流量;软件辅助设计:BIM设计、坑道风模拟、室外风环境模拟、室内气流组织模拟, 高效暖通空调设备, 高效照明设备, 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水等。
结语
【绿色社区】推荐阅读:
绿色科技社区08-28
绿色社区申报材料08-29
社区绿色网吧制度10-21
绿色社区汇报材料11-24
金福社区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05-11
江滨花园社区创绿色社区工作计划07-09
绿色社区建设体系研究12-06
绿色文明进社区策划方案09-05
永和县滨河社区创建绿色社区自评报告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