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社区(精选12篇)
绿色科技社区 篇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绿色社区创建的探讨-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社区创建过程中,大学生在社区进行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渠道实例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高校社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和作用.
作 者:曹洁真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社会实践 高校绿色社区绿色科技社区 篇2
科技的高度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而地球资源在开采、利用中不断被浪费, 同时也造成诸多环境问题。随着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 环境保护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使人类有良好的生存条件, 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和完善绿色社区建设。绿色社区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微观模式, 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有效载体, 是现代城市社区文化的集中呈现, 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1]。
1 绿色社区建设背景
1.1 国际背景
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正以一种危险的方式汇聚, 严重威胁全球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稳定。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了解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将变得更加重要。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气候变化给城市及其不断增长的人口带来了挑战。
从1950年至2011年, 全球城市人口增长了5倍。2010年, 世界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2010—2020年间, 全球人口增长的95%将是城市居民。当一些城市呈现收缩态势时, 许多中心城区却见证了快速且基本上毫无控制的人口增长, 创造了快速城市化的基本模式, 而这种增长模式大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如果城市无视目前和未来对资源的需求以及气候变化对未来的影响而快速扩张, 城市中的居民及其财产将遭遇具有广泛破坏性和损害性的灾害风险。在思考全球新城、新区发展时, 应将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这样的政策方向将为我们提供大量机遇;但这些机遇要求我们以全新的方式思考未来, 将各级政府和城市社区的各组成部分联系起来。
1.2 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发展战略。近五年, 在国家战略指引下, 大部分城市已经认识到绿色城市 (区) 建设的重要性, 并把生态/绿色城市 (区) 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些城市已经或正在进行生态/绿色城市 (区) 的规划和建设实践。
另一方面, 国家大力提倡进行更高级的新型城市化探索与实践。新型城市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以和谐社会为方向, 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 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2]。
长期以来, 建筑量的大幅增加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用地供需矛盾尖锐、建筑耗水耗电量增加、建筑材料浪费、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等。日益严峻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建筑转型的重要性。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我国经济增长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与质量。因此, 绿色建筑在建筑业中的推进势在必行。
2 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及绿色建筑的关系
2.1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居民身心健康, 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3]。其中,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是条件和基础, 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与根本所在, 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 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 达到“人和”。
2.2 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 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4]。绿色社区的目的是建设以人为本、健康宜居的环境, 建立市民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监督的稳定体系, 进而控制各类公众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并提高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3 绿色建筑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4 关系解读
绿色社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规划中将在管理体制、政策配套、技术、标准、新建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等方面大胆创新和突破, 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以统筹集约绿色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开展绿色道路及绿道网建设, 启动绿色交通, 综合利用环境, 实现由绿色建筑单体到区域化发展。在发展思路上, 注重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市政设施之间资源共享, 推行低增量成本、平民化绿色建筑;在推进路径上, 从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建设到绿色社区, 再到绿色城区,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推进。
绿色社区是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以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空间、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区等为主要建设对象, 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形成“安全、健康、高效”的城市, 体现人与建筑和谐、城市与环境和谐的城区典范。
3 绿色社区建设体系
3.1 目的和意义
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 推进绿色交通及绿色配套设施建设, 实现新能源与建筑一体化, 建立完善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 结合各地现状条件, 研究制定绿色社区建设规划的建设体系发展框架。制定绿色社区的建设体系, 使其能在一个完整、系统的建设程序指引下合理、有序发展, 降低建设成本, 加快社区建设步伐, 带动绿色生态新城整体建设。
3.2 绿色建筑
3.2.1 建筑类型
根据地块用地性质可分为公共建筑、混合功能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的投资主体一般为政府, 住宅建筑的投资主体一般为企业 (保障性住房除外) , 而工业建筑在绿色建筑方面刚刚起步, 标准也相对严格, 实施难度较一般建筑更大 (见表1) 。
3.2.2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在做到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的同时,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以期达到降低能耗、增效环保的最大效果。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的绿色施工方法及相关措施如表2所示。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除了采取相关绿色施工方法以外, 也应当根据各类标准, 制定相应的施工能耗评价体系。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2针对性和全面性原则;3指标体系结构要具有动态性;4前瞻性和引导性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
制定施工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工程达到绿色施工标准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针对施工阶段可操作性强的施工能耗评价指标体系, 是对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监控评价体系的完善, 为最终建立绿色施工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开展施工能耗评价可为政府或承包商建立绿色施工行为准则, 在理论的基础上明确被社会广泛接受的绿色施工概念和原则, 为开展绿色施工提供指导和方向。
3.3 绿色市政
市政系统的“绿色”建立于两个基本理念。
1) 以资源与能源的循环再生重建自然化的生产模式
面对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继续大量消费资源能源是地球难以承受的, 放弃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也是不公平的, 唯有寻求一种符合自然有机规律和适合城市自身特色的生产模式, 达成资源互补、最大循环、和谐共存、自我维持和修补等目标, 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生态的平衡并可持续发展。
2) 以更高效、优化、生态的系统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3R原则 (Reduce、Reuse、Recycle) 已被人们熟知和广泛接受, 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城市规划层面工作着眼点不应仅局限于物质经济的生产—回收—再生产循环模式, 而应主要在于中观层面的社会体系建设模式上, 在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社会消费体系和人文生态体系均可得到良好的体现。
绿色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 (包括数量、位置、规模等) 需尊重客观规律, 并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例如使用非常规水资源和可再生能源, 减少传统资源的使用量, 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物排放, 并提倡能源综合利用, 效率优化。
另外, 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绿色建设模式应强制提高公共基础设施 (施工和运营中) 的能源节约潜力, 并注重对城市景观的保护和空间的集约利用。
最后, 管理模式和公共政策方面, 应当重视需求方管理和流域综合管理, 施行典型示范、强制实施和鼓励推动相结合的管理政策, 并加强环保行为宣传。
3.4 绿色交通
3.4.1 慢行交通规划
慢行交通主要为自行车和步行交通, 是环保节能的“绿色”交通方式, 具有无污染、噪声低、机动灵活等优点, 应合理引导。绿色社区慢行交通应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居民的短距离出行;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接驳;居民的休闲、健身。
3.4.2 静态交通规划
1) 社区内规划开发多样停车设施。
2) 绿色停车场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 例如:停车场水泥地面为透水地面或者植草砖;提倡停车场内每个车位间栽植各种树木, 代替以往停车场的停车线;采用地下或者立体停车场, 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停车场建设必须使用环保材料等。
3.4.3 低能耗、新能源车辆应用
1)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应用。
2) 完善加油站、加气站的布局规划, 以满足清洁能源车辆补充动力燃料的需要, 同时结合防护绿地种植相应植物, 隔离并减少废气、汽油味、汽车尾气等, 打造生态加油站, 注意环境保护。
3) 建设绿色洗车场, 使用非传统水源作为洗车用水, 同时洗车废水采用自处理的方式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5 绿色建设管理
3.5.1 政府支持
政府对绿色社区开发建设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住区的建设速度及实现程度, 目前已实施相关政策所涵盖的范围有限, 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必定可以大力推动绿色社区的发展进程。可考虑的相关政策支持如下。
1) 不计容积率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使用的采光井、通风井、烟道位于地面的部分, 均列为不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并计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中;计容积率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使用的采光井、通风井、烟道位于地面的部分, 列为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由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分摊。
2)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 设置地方示范工程补贴。
3) 骑楼、过街楼的底层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临街楼房、挑廊下的底层用作公共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不论其是否有柱、是否有围护结构, 均不计算建筑面积。不封闭时, 若上盖高度大于二个自然层, 架空通廊不计算建筑面积, 空中花园不计算建筑面积;悬挂于建筑主体结构外侧的外挂式花池和空调机位不计算建筑面积。
4) 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 具体可从专项补贴、物业税减半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适当提高容积率、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方面着手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5) 设立绿色建筑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和管理活动, 包括绿色建筑有关研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绿色建筑咨询费用、项目认定评审费用等, 同时对绿色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标准制定、试点和示范工程、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应用与宣传普及等工作进行奖励和扶持。
3.5.2 技术支持
绿色社区建设不仅需要政策支持, 还需要相关技术支持。
1)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立项文件绿色专篇编制指南和审查要点》立项及方案设计阶段要求示范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者设计方案中设绿色建筑专篇。
2)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指南》项目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求设计文件应当符合绿色建筑有关标准, 经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通过, 并为设计人员和审图人员提供技术指引。
3)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方案编制指南及审查要点》在施工招标和施工过程中要求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但目前缺少绿色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标准和审查技术标准, 以此支撑项目绿色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审查。
4)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施工监理指引》施工监理阶段要求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制定的绿色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及绿色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监督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执行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施工方案。
5)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竣工验收标准》竣工验收阶段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绿色建筑验收。
6) 制定《社区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指引》运行阶段要求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进行维护和管理。
4 结语
绿色生活的基层载体就是社区, 但生态环境的恶化已逐渐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稳健发展。我国目前的绿色社区建设尚有很多不足, 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改变观念, 确定一个全方位的绿色社区构建体系。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绿色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将绿色社区构建工作纳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才能使经济发展更适应新时期的大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与提高, 整个社会开始追求更为舒适的生存空间。绿色社区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推进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以及提升城市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少培.绿色智能居住小区初探[EB/OL].http://www.xs-it.com, 2002-11-29.
[2]杨迺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J].学术论坛, 2012 (6) :133-137.
[3]张林英, 周永章, 温春阳, 等.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J].生态科学, 2005 (3) :273-277.
社区的绿色之梦 篇3
在中国广西省桂林市东岸枫景小区管理处,人们可以看到一份《社区植物认养》通知,通知呼吁小区居民特别是小朋友认养植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认识和对生态的保护。每位社区居民都可以报名领养小区内喜欢的植物,有关部门将会在树上悬挂认养者的姓名,并标明植物名称、科目、原产地等内容。
东岸枫景小区共有居民997户,此次推广认养的主要植物物种约30种左右,其中 乔木20种,灌木7种,藤本5种,草本随季节增减,主体以桂花树,竹,枫树,冬青等为主。 目前已实现认养230株。
“该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居民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意识,也让小朋友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身边的植物和环境。”记者了解到,认养人不需缴纳任何费用,植物的修剪、施肥、杀虫等日常养护仍然由小区管理处的专业人员负责。届时,管理处还会将植物的名称、类别、别名、科名和生长习性等科普知识标示出来,供居民学习和参观,也会聘请专业人员为居民讲解相关知识,并指导认养人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等养护管理。
关于兴安社区创建绿色社区工作 篇4
情况报告
兴安社区成立于2003年4月,地处瑞丽市城区中心地段,管辖范围东起瑞江路,西至人民南路;南起团结路,北至南卯街。辖区面积0.84平方公里。本地居民户1016户3066人,流动人口有2492户4308人。社区自2005年5月被授予省级“绿色社区”的称号以来,社区“两委”始终按照省级绿色社区的标准和要求,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现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自查情况予以书面报告。
一、工作机构健全
社区“两委”成立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担任,副组长由主任担任,成员由居民小组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主任由大学生村官专职副主任担任,成员由社区分管卫生和精神文明工作等相关的同志组成。同时,每个居民小组有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监督员,负责日常创绿工作的监督。并且,社区“两委”根据人员的调整变化,及时补齐配全领导小组成员,切实保证工作机构健全,从而保证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深入、持久、稳步推进。
二、工作计划明确
有计划才会有方向,才会有目标,才能避免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被动,赢得工作的主动。所以,社区“两委”非常重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计划,每一届社区“两委”班子都要深入调研,充分讨论,认真研究,反复酝酿,科学决策,及时制定、修改出台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很强的工作计划、社区居民卫生制度、文明公约等制度或规定。保证了社区居民、行业、驻区单位企业共同重视、共同参与创建绿色社区工作,在创建绿色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建绿色社区献策献力。
三、工作措施得力
社区“两委”把握关键环节,把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的浓厚氛围日渐营造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而,要有效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的各项工作,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举办“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宣传栏,而且适时更换内容。二是举行环保节能知识讲座。2010年4月23下午,我们邀请市环保局郑副局长、综合科李科长举行环保节能知识讲座,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企业负责人70多人聆听了讲座。三是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居民区、超市附近等闹市区发放“提倡环保节能、营造绿色社区”的宣传单。多渠道、广角度的宣传,增强了居民群众、驻区单位、企业创建绿色社区的意识和参与的自觉行动。
(二)卫生工作全面推进,区容区貌日渐绿化美化 净化城市街净道卫生。我们每年都要组织联防队员、退伍老兵、共产党员、巾帼志愿者打扫辖区街道、楼道、庭院的卫生,保持街道、生活区经常性的清洁,进一步美化了社区环境卫生。按时领取并及时发放灭鼠药,耐心向居民介绍其使用方法。有效开展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工作。2010年我们召开“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工作大会”,一方面,传达了上级关于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另一方面,举行了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知识专题讲座,印发了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单。做好狂犬防控工作。我们及时召开居民小组长会议,传达上级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粘贴通知搞好宣传,鼓动养犬的主人带犬到兽医站打预防针,统计上报养犬的数量。搞好经常性的卫生知识宣传。我们利用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广泛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创绿色工作以来,举办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栏22期、发放宣传资料7000多份、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咨询6次。迎接各级工作组的检查。先后接受省、州、市、镇卫生工作检查组到社区检查卫生工作,通过检查,社区卫生工作得到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三)禁毒防艾工作深入推进,社区禁毒环境日渐净化 我们始终坚持禁毒人民战争人人有责的理念,持之以恒的把禁毒防艾工作作为创建绿色社区的一项主要内容抓紧抓好。
着力开展社区戒毒、康复试点工作。注重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从思想上转化、心里上输导、物质上帮扶、政策上倾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几年来,我们坚持以6.26、10.26为契机,深入辖区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展出禁毒防艾展板102板;举行“禁毒防艾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宣讲活动1场次,发放《不让毒品进我家倡议书》200余份。先后两次开展兴边富民工程防止艾滋病项目培训会,接受培训人员200人、发放安全套600盒、免费实施HIV检测24人、讲解禁毒防艾知识3课时。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加深了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让“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此外,协助派出所开展禁吸戒毒工作。
(四)社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绿色社区形象在社区文化中更加提升
我们始终把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坚持每天按时开放社区活动中心,为居民群众提供球类、棋类等文体活动器材、设施及开水,方便居民自觉参与各自喜欢的文体活动。适时组织各种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积极举办文艺联欢会。先后举办了以科普知识为主线的文艺晚会;“感恩思进”文艺联欢会;与市幼儿园、环保局共同举办了以环保节能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联欢会;与友邻社区举行了“夕阳无限好”文艺联欢会等。组织队伍参加市委宣传部、妇联、工会、体育局等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一系列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充实了居民的精神世界、展现了社区的良好风采,并多次获奖。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3月,社区被授予州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社区”,同年4月,社区被授予市级“文明社区”。
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工作计划,得力的工作措施,保证了我们创建绿色社区的工作始终能够深入、持久、稳步推进,效果明显。
江滨花园社区创绿色社区工作计划 篇5
1、组织一到二次的自愿者清洁活动,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营造社区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氛围,全面参与到打造最清洁社区的活动中来。
2、出两期关于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黑板报。
3、加强对经营商户的管理,特别是门前的卫生保洁和绿化带里的白色垃圾。
4、组织一次低碳生活环保活动。
5、开展一次打造绿色社区、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保意
识。
第二季度“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1、重点推进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组织工作人员、保洁员学习培训,制作宣传资料。
2、组织一次万人市民清洁活动。
3、出一期环境保护宣传板报,更新宣传窗环保信息。
4、开展一次绿色社区知识讲座。
5、加强对经营商户的管理,特别是门前的卫生保洁和绿化带里的白色垃圾。
第三季度“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1、开展一次最清洁商铺与最清洁楼道的评比。
2、出一期环境保护宣传板报,更新宣传窗环保信息。
3、开展一次打造绿色社区、夏季防蚊秘籍知识讲座。
4、加强对经营商户的管理,特别是门前的卫生保洁和绿化带里的白色垃圾。
5、开展环保家庭评比活动。
第四季度“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1、开展一次最清洁商铺与最清洁楼道的评比。
2、出一期环境保护宣传板报,更新宣传窗环保信息。
3、开展一次打造绿色社区、警钟为水而鸣知识讲座。
创建绿色社区总结 篇6
搞好创建工作必须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只有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实现创建“绿色小区”的目标。环保宣传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有效手段,在居委和小区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带动下,小区在开展绿色环保创建中,从宣传教育入手,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相关书籍报刊供居民阅读以及楼道宣传栏等阵地,有的放矢地组织宣传环境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绿色小区知晓率达到90%。我物业也积极配合结合房地局关于“政治高空抛物”有关文件,制定了相关宣传提醒,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使“绿色小区”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净化环境。
1、针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宣传并要求居民垃圾袋装化,现在垃圾袋装化达到100%,无乱扔乱倒现象。建筑垃圾统一堆放,由环卫所统一运送。小区还在各个门洞口安装了分类垃圾桶,垃圾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和有序,可回收垃圾回收率95%以上。
2、解决废旧电池和脱排油烟机油腻处理和回收问题。居委在小区两个大门口分别安置了废旧电池回收箱,使居民的环保意识更加深入。居委还为居民发放脱排油烟机集油杯,回收废油。因为脱排油烟机中废油倒入下水道会使下水道管壁增厚、堵塞管道,现将此废油回收即可减少污染环境,又可利用该废油加工成肥皂等产品,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3、全面优化节能减排,围绕《虹口嘉苑绿色小区节能、节水、节电管理制度》,我物业在楼道内走廊全部使用节能灯产品,在电梯轿厢内试用了快半年的led环保节能灯产品,节能效果明显改善。居委也按照政府补贴规定,向居民发放节能灯200多个,并大力宣传节能减排,得到很多居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三、抓绿化管理,大力加强环境整治。
倡导绿色,首先就要保护好现有的绿化带。随着人们的观念更新,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化意识的增强,居住环境的要求得到大幅度的美化和提高。我物业在小区绿化地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浇水、除杂草、整理工作。在保护绿色的同时,江湾镇街道及虹口嘉苑业主委员会为此也做了很大的贡献,在小区绿化里新添了一些植物及草坪,并加强养护和修剪,还在草坪及绿化带安置了“爱护绿化”的提醒告示牌,收到了预期效果,不仅“绿”了小区,同时也体现了相关部门团结融洽,为小区和居民办了好事、实事,小区的绿化、美化、净化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篇7
1 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1.1 评价表征作用
通过绿色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对社区的资源利用、能源节约、环境质量、社区模式等作出全面的评价, 有利于评价表征社区的绿色化发展水平。
1.2 指导指引作用
科学、合理、全面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为政府部门的绿色社区评价管理和发展决策提供指导和借鉴, 为居民的购房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为社区的环境规划与生态设计提供指导, 为社区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1.3 刺激推动作用
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有助于刺激社区的绿色化竞争, 有助于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有助于推动社区以及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并最终有助于推动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LEED评估体系为例, 其除了宣传绿色建筑的各种潜在好处外, 还告诉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将更加物有所值, 并有较高的投资回报。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使绿色建筑的市场价值不断提升, 这样将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推动市场转型[2]。
2 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应把社区的绿色化发展视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 指标体系的设置不仅要能反映社区的资源能源节约水平、人居环境舒适程度, 还要有一定的指标反映社区的社会人文发展、绿色文明意识。同时, 根据社区绿色发展的系统结构分出层次, 指标体系由多个层次的指标层构成。
2.2 可行性原则
在设计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 在考虑相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 可行性尤为重要。既要防止指标过于繁杂, 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 又要防止过于简单, 同时要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3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在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指标选取过程中, 指标的定义、具体的准则和要求、分值权重等都必须有科学依据, 整体操作要规范, 便于进行有效的横向与纵向比较、评价与预测。
2.4 导向性原则
无论是数据还是指标体系, 都传递一种信息, 信息的结构和效率可能直接影响着决策。因此任何一种指标体系的设置, 在实施中都将起到引导和导向作用。通过本指标体系, 将有助于指引社区的环境规划、生态设计和绿色化建设。
3 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能科学、合理、综合、全面地衡量社区的绿色化发展水平, 本研究采用了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构建方法。在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 既选取反映资源、能源、环境属性的指标, 还选取了适当的具有社会人文属性、经济属性的指标。绿色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 (A层) 、因子层 (B层) 、指标层 (C层) 三个层次, 其基本内容为:目标层 (A层) 为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9个因子层 (B层) 为土地利用与选址、社区模式、绿化、社区街道交通、水资源环境、能源、建材资源、生活垃圾管理和环境质量, 指标层 (C层) 为前提条件17个和得分指标54个, 并在指标层下设具体的准则和要求。
3.1 土地利用与选址 (B1)
土地利用与选址是绿色社区的首要问题。土地利用与选址的不当将有可能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生态环境的破坏、交通出行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进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
美国的“新城市主义” (New Urbanism) 非常重视“公交导向开发”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 因为“在美国, 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分之一要归因于交通, 而交通又大部分归因于私人汽车的使用”[3]。此外, “工宿平衡”的理念也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其要求缩小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距离, 减少远距离钟摆式通勤带来的能耗、污染、身体疲累等不利影响。过分强调功能分区, 即每一个功能分区的用地都将会是单一与固定的, 造成城市商业和居住彼此分离, 商业区、居住区沦为了“孤岛”, 从而产生大量长距离的出行路径。国外研究认为, 距离工作地点在8km之外的人有72%从来不会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4]。绿色社区的土地利用与选址包括了3个前提条件以及6项得分指标 (见表1) 。
3.2 社区模式 (B2)
社区模式是绿色社区极其重要的问题。社区模式的不当将有可能导致对居民的购物、休闲、健身、教育、医疗、就业、安全等带来不便, 增加交通的出行, 增加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导致社区人际交往的隔阂与封闭, 人文环境不良, 以及社区规划设计特色的单一化, 社区管理效果不佳, 绿色文明意识不高等问题, 从而降低生活质量。社区模式包括10个得分指标 (见表2) 。
这里需要重点对以下三个指标进行阐述说明:
3.2.1 混合居住。
其要求建筑类型多元化、建筑面积多元化、房主年龄群体多元化、收入层次多元化。目的是帮助改善社会的分层隔阂状况, 增进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的业主之间的交流, 促进社会的进步。
3.2.2 当地食物生产。
其要求利用社区空旷的空间建设社区农场, 并鼓励利用社区花园、住宅的前后方或院落、阳台、屋顶种植生产食物。目的是为了提供新鲜食物, 增加工作岗位, 扩大绿色空间, 减少化肥、杀虫剂和食品包装的使用, 促进社区交流[5]。
3.2.3 公众参与。
其要求公众能参与社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且投诉机构设立畅通、效果良好。没有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决策者无法实现可持续社区的发展目标。一些学者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比喻为“城市杠杆”, 当大量公众参与可持续实践时, 这种效果会非常明显[6]。
3.3 绿化 (B3)
绿化是社区的绿色网络。居民通过绿色空间亲近大自然, 生态绿地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污染、缓解热岛效应、降低建筑能耗、降低风速、减少噪音等功能, 并增加社会交往活动, 有助于身心愉悦健康。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户家庭在面积55m2的屋顶上选择景天科植物进行绿化, 每次下雨可以保持80%的水分, 减少了最终流向拉法耶特河的水量[4]。绿化包括2个前提条件以及5项得分指标 (见表3) 。
3.4 社区街道交通 (B4)
出行是每个居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包括对外的交通出行和社区内的交通出行。对于社区这个尺度而言, 对外交通的评价与社区的选址密切相关, 主要是考虑外部交通出行的多样灵活方便, 鼓励通过公交优先、绿色出行达到交通节能。社区内部的街道交通设计应以人为本, 创建“适于步行”的社区。“适于步行”的社区带来很多好处:资源利用更加持续, 社会交往增加, 加强了体育锻炼, 减少了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7]。小街道有着亲人的尺度, 尤其是和行道树结合在一起时, 这种吸引力有助于提高社区的活力[8]。总的来说, 社区街道交通系统应尽量做到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地表径流、保障行人安全、增加社区居民的社会交往。社区街道交通包括以下6项得分指标 (见表4) 。
3.5 水资源环境 (B5)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是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是评价社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安全饮用水的缺乏给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国外研究表明,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5亿例与水有关的疾病出现, 导致500万至1000万人死亡。安全饮用水的的缺乏每天导致10-20000小孩夭折[9]。因此, 在保证水质安全的前提下, “开源、节流、保护”应该是绿色社区的水资源环境系统的关键措施。要遵循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 并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 合理设计和建设社区的水资源环境系统[10]。缺水地区和淡水资源丰富地区对中水利用的要求不尽相同, 多雨地区和降雨量少的地区对雨水收集利用的具体要求也不尽不同,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方案, 达到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绿色社区的水资源环境系统主要包括3个前提条件以及7项得分指标 (见表5) 。
3.6 能源 (B6)
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对绿色社区而言, 节能主要分为交通节能和建筑节能。社区对外交通节能和社区内部交通节能在前文已有论述, 本部分主要针对社区的建筑节能。建筑物的建设和维护占世界能源需求的很大比例。根据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提供的数据, 美国的建筑物占到了美国总能源需求的36%、总水量需求的12%和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0%。建筑节能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它包含利用自然资源、创造“高舒适、低能耗”建筑的诸多方面, 是绿色居住建筑的核心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建筑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和采暖空调设备的选择, 也与建筑或单体建筑的总体规划、建筑布局、建筑设计及环境绿化等有密切的联系。绿色社区的能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前提条件以及5项得分指标 (见表6) 。
3.7 建材资源 (B7)
建材资源的采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大。绿色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宜采用资源能源耗用少、性能优良、耐久性好、可循环利用的建筑结构体系、建筑材料与制品, 建材的选择和使用要遵循“3R”原则 (“reduce、reuse、recycle”, 即减量、重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 。绿色社区的建材资源指标体系包括1个前提条件以及6项得分指标 (见表7) 。
3.8 生活垃圾管理 (B8)
每一个社区和人类的居住点都面临着生活垃圾管理的问题。传统的固体废物注重末端治理, 只注重清除垃圾而不是预防垃圾的产生;其忽略了四个方面:源头减量、重复利用、循环再生和回收利用[11]。垃圾的回收和堆肥在高密度的社区中更加方便。垃圾分类收集将使大约75%的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或者是用作肥料[4]。基于此, 不仅应重视对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收集, 更应重视对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分类, 进而要鼓励对生活垃圾及废弃物采取回收利用和就地消化 (堆肥) 。生活垃圾管理指标体系包括3项得分指标 (见表8) 。
3.9 环境质量 (B9)
人居环境舒适是绿色社区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内涵, 包括室内的环境质量和室外 (社区) 的环境质量。绿色社区不能是以牺牲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来换取资源能源的节约, 而应是两者兼顾, 或者说在保证居住环境舒适性的前提下去节约资源能源,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绿色社区的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包括5个前提条件以及6项得分指标 (见表9) 。
4 结语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综合全面地优化构建了包含9个因子和若干指标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限于篇幅, 本文无法详细论述各指标的选取目的、具体准则要求和评价指南。本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 重视资源能源的节约。具体体现为“四节”, 即: (1) 节地 (土地利用) ; (2) 节水 (水资源环境) ; (3) 节能 (包括能源、选址中的对外交通节能和街道交通中的内部交通节能) ; (4) 节材 (建材资源) 。
(2) 重视人居环境的舒适。具体体现在: (1) 环境质量; (2) 绿化; (3) 生态保护 (土地利用与选址) ; (4) 社区街道交通中的部分指标, 如安全舒适的人行道; (5) 生活垃圾管理中的部分指标, 如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 (6) 社区模式中的部分指标, 如生活配套设施。
(3) 重视社会人文气氛的提升。主要体现为混合居住、室内外康体设施、绿色开放空间、安全舒适的人行道等指标。
(4) 重视绿色文明意识的培育。如社区模式中的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教育等指标。
(5) 既有反映资源、能源、环境属性的指标, 也有适当的具有社会人文属性、经济属性的指标, 还有兼具多种属性的指标;指标选取方面体现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比特利.绿色城市主义——欧洲城市的经验[M].邹越, 李吉涛,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TOPENERGY.绿色建筑论坛.绿色建筑评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Greenhouse Gases[M].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May, 2008
[4]弗里德曼.住宅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社区的规划与设计[M].刘星, 晃艳, 刘珊珊, 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5]KOTSCHI J, MULLER-SAMANN K.The Role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s—a Scoping Study, IFOAM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Movements) [EB/OL].http://www.environmentportal.in/content/269047/the-roleof-organic-agriculture-in-mitigating-climate-change-ascoping-study/, 2012-5-20
[6]REES W.Achieving sustainable:Reform or Transformation?[J].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1995 (9) :343-341
[7]WALKABLE COMMUNITIES, INC.Welcome to Walkable Communities, Inc.[EB/OL], www.walkable.org, 2012-5-10
[8]格林, 凯利特.小街道与绿色社区——社区与环境设计[M].范锐星, 梁蕾,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9]GLEICK P.Making every drop count[J].Scientific American, 2001, 284 (2) :40-46
[10]裴烨青.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东华大学, 2007:25
科技驱动绿色未来 篇8
作为一汽-大众奥迪举办的一项大型环保主题活动和企业回馈社会的公益平台,本届“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活动以“驶向未来的力量”为主题,立足行业、着眼未来地将关注点投向前沿环保科技,前往内蒙古阿拉善盟,一起探寻正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先锋科技力量,共同探讨和展望低碳环保的未来汽车交通生活。
低碳环保与社会责任
从活动中也让我收获颇多,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到了汽车中的环保理念,环保不在是个大而空的话题,而是从细微入手,持之以恒换来的。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日久见功力。这些用在奥迪对造车的环保理念上也是非常恰当。对于一个成功的汽车厂商来说,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是绝对不可缺失的,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了解到奥迪是怎么样从一些大家并不在意的小细节上来展现其所秉承的环保理念。
首先,使用高效的动力与传动系统是关键的第一步,用最少的能耗换来最多的行驶里程。比如通过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最新一代奥迪驾驶模式选项增加了高效模式,尽最大可能节省燃油并主动引导驾驶者采用更加经济的驾驶风格。自动启/停装置看似不起眼,但算下来在长时间内也能为车辆节省下不少的燃油消耗。车身的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的优化,也是减少能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减轻了车辆自身的负重,降低了车辆行驶中的空气阻力,自然会起到降低油耗的作用。就是这些看上去微乎其微的地方,奥迪不断地对它们做出优化,只有将车辆每个部件的能耗都降下来,才能实现整车能耗的降低。不仅体现了奥迪环保低碳的造车理念,也真正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对环保做出的贡献,并且今后还会逐渐的由燃油车型向混动再到最终的电动车型逐步进化。
此次活动中分别以环保汽车科技和环保公益发展为主题的两场互动论坛同期举行,一汽-大众奥迪还邀请到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奥迪品牌环保大使吕植,博世起动/停止系统副总裁Thies(田思奇)等汽车行业和环保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大家共同探讨汽车高效科技与科技环保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人、车、社会和谐发展的未来交通生活。
沙漠里的绿色希望
在本届“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上,全新奥迪A6L、新奥迪A4L和奥迪Q5 hybrid quattro这三款环保产品成为了“绿色驾驶技巧竞赛”的试驾车型。奥迪A6L作为首款配备发动机启/停系统和能量回收装置的国产车型,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使燃油消耗降低0.4L/100km;同样采用这项技术的奥迪A4L,在拥有优异动力的同时也表现出同级别最优的高效性能。而代表了当前奥迪全混合动力技术最高水准的奥迪Q5 hybrid quattro,通过动力系统的5种工作方式,真正达到在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的完美平衡。此外,现场展示的两款代表奥迪电动科技前沿成果的领先车型——奥迪A1 e-tron和奥迪A3 e-tron也成为吸引众人目光的一大亮点。
今年的奥迪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的阿拉善之行,让我们了解到了当地科技绿化、沙漠治理的现状,共同探寻沙漠里的绿色科技。在这里,绵延15公里的防沙灌木林带筑起了阻挡沙漠继续东移的“绿色屏障”,苍茫沙漠中的这道绿色分界线,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感受到了心灵震撼的同时。而水源在沙漠中的弥足珍贵,也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到节水滴灌等环保科技对于沙漠绿化的重要意义。
创建绿色社区申报材料 篇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创建浙江省绿色社区的要求,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标,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建设美好家园为重心,努力营造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体活动活跃,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特制定以下创建省绿色社区的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创建绿色社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创文明城市三连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响应市政府创建森林城市的号召,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建绿色社区是提高和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减少污染,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创建绿色社区是提高住宅小区的品位,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知名度和开发商的知名度。
二、绿色社区目标
1、组织一支队伍:环保志愿者队伍
2、建立二个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
3、建立三个宣传设施:环境宣传窗、环境宣传教育标志牌、环境公益广告牌
4、抓好四个工作重点:绿化达标、治污达标、绿色生活达标、完整的档案资料。
三、主要措施
建立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由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居民代表等分工负责的共创机构。
1、成立组织。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有: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小区居民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主要的职责是审议创建绿色社区计划,研究、讨论、协调、解决在创建绿色社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员主要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监督居民的文明行动。
2、宣传教育。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的意义等,在社区内悬挂横幅,向居民分发倡议书,开展以创建绿色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书画摄影比赛,成立绿色环保宣传队,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开展创建绿色环保家庭活动,利用宣传窗宣传环保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开展绿色社区宣传活动使居民认识到参与绿色社区活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篇10
为了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巩固2008-2009绿色社区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和建设水平,根据云南省省级“绿色社区”及**市市级“绿色社区”的考评标准要求,结合东门社区实际,在县委政府、环保局、建设局,卫生局的统一安排下,结合东门社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09-2010年“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一、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目的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结合“三项”整治,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营造整洁优美生活环境。
二、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环境管理方面
1、创建领导机构,社区分管领导抓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并有专人具体负责。
2、建有完整的环保档案、资料。
3、编写具体的绿色社区创建及发展计划和创建工作总结。
4、成立一支环卫工人队伍,能经常性地开展环卫工作,并在社区内设置环境监督员。
5、制订绿色社区公民行为规范,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
6、落实绿色社区环保活动的经费。
(二)、环境建设方面
1、尽可能杜绝噪声扰民现象,力争经治理使社区内固定噪声源达到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在小区内设置
禁鸣标志,车辆进入小区禁止鸣号。
2、争取社区内的餐饮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油烟净化器和污水隔油池建造率100%。
3、新建小区绿地面积达35%以上,改建、扩建小区绿地面积达25%以上,无侵占绿地现象。
4、社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安全收集并处置废日关灯管等危险废品;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5、设立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产所及器械设施。
6、力争社区污染源达标排放,居民对绿色社区满意率达到70%以上。
(三)环境宣传方面
1、设立环境宣传橱窗、宣传栏、警示牌、管理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摆放环境报刊和环境书籍。
2、社区每年开展3次环保科普知识培训讲座。
3、社区居民对保护七彩云南和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
(四)环境行为方面
1、能组织调解环境污染矛盾纠纷。
2、积极推广居民使用新型节水、节电、节能技术以及绿色无氟冰箱等绿色产品。
3、提倡居民使用购物袋、无磷洗衣粉、拒绝白色污染和一次性餐具,倡导绿色消费生活。
4、引导居民关心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爱护社区内的绿地、树木和绿化设施。
5、培养居民不放养家禽、不乱倒乱扔垃圾等环保行为习惯。
三、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具体时间安排
(一)制定方案阶段:5月31日前完成。成立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20日前完成。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县七彩办(县环保局法规宣传科办公室),统一研究解决,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三)自查申请阶段:10月20日前完成。社区自查合格后,向县七彩办(县环保局法规宣传科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
(四)检查验收阶段:11月30日前完成。县七彩办(县环保局法规宣教科办公室)检查组通过检查档案、现场抽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检查验收。
创建“绿色社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一是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加强领导,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创建标准和时间表,使创建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是及时进行总结,加强交流,并将创建活动信息及时上报县七彩办(县环保局法规宣教科办公室),以保证“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顺利有序的展开。
东门社区居委会
北京奥运:绿色、科技、人文 篇11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当“Beijing”一词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口中说出时,在场的中国申奥代表团成员激动得热泪直流——北京获得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全世界的中国人都沸腾起来了,欢呼不已。
北京市政府以“新北京、新奥运”为战略构想,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制定了《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拉开了奥运筹备工作的序幕。随着“金镶玉”奖牌、“北京欢迎你”奥运福娃、“鸟巢”“水立方”等场馆一一面世,中国在奥运筹备上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每一步都充分贯彻了“绿色、科技、人文”理念。
2008年8月8日,北京这座融合了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城市,将把她独特的魅力展示给全世界的人民。
学科链接
1. 地理
奥运会参加国家(高考大纲要求的八个国家)的首都与北京的气候差异及成因,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各自区时的计算等。
2. 历史
(1) 北京在各朝代的城市布局特点及其反映出来的政治特征。
(2) 北京作为故都的历史沿革及原因。
(3) 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3. 政治
(1) 高擎“绿色奥运”旗帜,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奥运”就是要让北京奥运插上现代科学技术的翅膀。
(3) “人文奥运”是对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4)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
练练手
1.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
A. 区域性和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 专业性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 世界性和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 区域性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 奥运会场馆内,80%至90%的路灯将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奥运村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将供应90%的洗浴用水。专家认为,如果这些技术普及,我国一年可节约用电600多亿度,接近三峡电站全年的发电量。这启示人们
①必须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利用②必须充分重视太阳能的价值和交换价值③要抓住时机调整好能源产品结构④必须提高开发太阳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 ①③B. ①④
C. ③④D. ①②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庆祝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北京石景山“华联”超市门口悬挂了一条横幅:“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无偿献血活动”。它的旁边贴着一张宣传画(见图1),上写“只需小小勇气,造福人人万家”。
材料二: 截至2008年3月6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超过100万。2008北京奥运志愿者标志如图2所示,画面中心是两个火红的相扣的心形,象征着志愿者以诚挚的热情与运动员、奥林匹克大家庭及所有宾客心连心。
(1) 宣传画“只需小小勇气,造福人人万家”体现了什么哲理?
(2) 联系材料二,指出“志愿者在奉献中寻找快乐,并在快乐中奉献”蕴涵的哲理。
参考答案
1. B2. A
3. (1) 体现的哲理: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科技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 篇12
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这些增长和进步给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转变关于地球的观念(1993年)》报告中指出:“环境问题首先是一种人类理解和价值观的合成物的结果,而这些理解和价值观决定着个体同时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态度和行为……环境问题的利害关系和挑战不仅仅是维护自然,更重要的是对继续人类进步给予重要的物质支持”。
早在1896年,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斯万提·阿兰尼亚斯就预言了地球今天面临的气候危机。根据他的计算,大气中的CO2增加1倍,全球气温就会平均上升2~6℃。100多年过去了,他的计算结果正与今天的气候模型相吻合,这个预言已被全球迅速变暖的现实所证明。当今的科学家们发现,20世纪,地球年平均升温0.74℃,且大部分升温发生在1970年以后。与此同时,大气中的CO2浓度比200年前高出了40%。自2000年以来,因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破坏森林而形成的CO2每年正以超过2%的速度增加。相反,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吸收的CO2量却在不断减少,剩下的CO2将永久地长存于大气中。另外,气候变暖已经导致各种气候异常情况和天气现象愈加极端,例如:飓风更多,干旱地区更缺水,沙漠化愈来愈严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根据我国《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科学报告中分析:“近百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和全球趋势基本一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与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相近。但是,随着气候变暖,近50年来,我国沿海的海平面不断上升,年均上升2.5 mm,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正像金融危机是人们透支消费的结果一样,气候危机是人类透支地球资源的结果。如果人类不重视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地球将毁灭并非危言耸听。
2 绿色建筑的勃兴
在2009年末召开的丹麦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国际能源机构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各国都在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并且都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改变依赖传统能源、传统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技术、传统原材料的做法。这些措施对遏制地球暖化有好处和帮助,对各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建筑行业中,近年来,国际上绿色建筑的兴起,就是人类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反思和有力实践。
2.1 内涵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其科学内涵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采用、安装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因此,绿色建筑的概念不仅限于用能效率最高,而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2 成效
据统计,绿色建筑与既有建筑相比,耗能可以降低70%~80%。同时,达到节能60%标准的建筑,虽然要在原来的建筑造价基础上再增加15~20个百分点,但是增加的造价预计在5~8年的时间内就可以收回。
目前,发达国家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评估准则已经逐步形成体系并不断完善,而且发达国家近年来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比如,美国的LEES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的生态建筑导则LNB、英国的BREEM评估体系、澳大利亚的NABERS、加拿大的GBTools、挪威的Eco Profile和法国的ESCALE等。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和示范,源于政府支持开展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例如,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最新数据表明,美国总共有大约121例通过了认证的绿色建筑,另有1 400例正在规划或建设之中。在今后的5年内,美国50%的新建筑将是绿色建筑,而5%的现存建筑将被改造为绿色建筑。欧盟推动了“焦耳2”行动计划,在多个欧盟国家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示范,以验证太阳能利用技术、地热能和水能利用技术等绿色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效果。
已有的典型绿色建筑有: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办公楼,Integer公司率先在英国设计建造的首栋Integer示范房屋,美国皮兹堡的CCI中心,英国新国会大厦项目,德国采用太阳能发电、热泵、氢气贮能器及多种隔热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建造的“旋转式太阳能房屋”等。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m2,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而既有建筑近400亿m2,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绿色建筑,取得了一定成效。2005年7月,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实施,是我国重视、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和里程碑。
2.3 科技进步是关键
科技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涉及人们生产、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主要有以下一些科技成果,奠定了绿色建筑的坚实基础。
2.3.1 高性能计算机
近年来,高性能计算机(HPC)技术及应用飞速发展,高性能计算正从科学工程计算向经济和商业各个领域扩展,承担起更多的社会服务任务。由于HPC发展策略、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进入新的跃变时期,千万亿次级高性能计算系统已经成为现实。其对于绿色建筑的意义是,从过去追求“高性能”走向实现“高效能”。其效能不仅包括绿色建筑的高性能,还包括生产成本与时间、运行、维护成本,以生产者和用户能获得效益进行衡量;其可以解决平衡的体系结构、高效率、高计算密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关键技术问题。
2.3.2 网格
网格(Grid)实际上是继传统因特网和Web之后的第三个科技应用大浪潮。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有利于创新实践。
2.3.3 太阳能
太阳能为再生能源中的一种,具有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续性。人类社会很早就认识太阳能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人类已经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特殊太阳能装置。近年来,人们对太阳能利用的技术已日渐成熟,如热利用和发电。
2.3.4 中水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称之为中水。
2.3.5 绿色建材
(1)水泥。高强度、长寿命、低环境负荷是当代水泥材料的发展方向。我国水泥材料基础研究的重点是水泥本身的高性能化:一是提高水泥熟料的胶凝性;二是合理活化处理工业废弃物;三是大幅提高水泥应用过程中的水泥基材料耐久性,延长建筑物安全使用寿命。
(2)平板玻璃。近年来,我国在建筑用平板玻璃熔窑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上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全氧燃烧熔窑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为浮法玻璃生产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卫生陶瓷。在卫生陶瓷的生产工艺技术发展趋势上,基本做到: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化生产,减少“三废”对环境污染,同时对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工艺进行研究。另外,配合产品的附加功能,进一步提高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
(4)墙体材料。发达国家在广泛使用绿色墙体材料的基础上,向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利用工业废渣、节约能耗、使产品系列化与配套化方向发展。同时,还不断开发出一大批多功能新型绿色墙体材料。
3 他山之石
各国根据各自的特点,按照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了实践示范。比较典型的家庭住宅建筑如: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的BRE和Integer等众多公司合作,结合可持续发展、智能科技及创意建筑的三大原则,在英国建造了著名的Integer绿色住宅样板房。该建筑为一幢3层木结构住宅,从利用地热和防火安全考虑,3间卧室设在底层,第二层为起居室,内分客厅、餐厅和厨房区,第三层为书房、活动室和热泵间。为增加空间视觉,第三层的书房和活动室内墙采用调光玻璃。建筑物围护结构达到英国建筑节能设计最新标准(外墙K值为0.3,屋面为0.16,楼板为0.45,窗采用LOW-E双玻)。外窗设有可遥控的百叶窗,户内门窗上部还设有可调节风口。
该建筑坡屋顶面采用玻璃幕墙架空封闭,其顶面开设天窗并安装了2个约1 m2太阳能热水装置;两端天沟设置雨水集中管,并通过中间水循环管道再循环利用雨水。其底部设有一层可开启的银白色隔热遮阳绝缘层。建筑物基础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外墙和地板为旧房回收废料,墙体保温采用由废纸纤维制成的保温材料。
此外,屋内的家用电器也是节能产品,例如冰箱保温层用真空保温技术,脱排油烟机用电可根据烟气排放量自行调节,洗碗器可控制在电费半价时间区运行,浴缸水位、温度可自动调控。据测算,该建筑比传统建筑节能50%,节水3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60%供热需求。
4 结语
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城市建筑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经典的绿色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结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展示了人类未来绿色建筑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舒俭民,等.全球环境问题[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
[3]中国科学院.2006高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中国科学院.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绿色科技社区】推荐阅读:
中国绿色科技的机会09-16
关于申报太原市绿色转型科技成果06-11
塘口军民共建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简介05-25
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管理实施细则08-22
第四单元 环保科技第一课绿色建筑教案09-30
绿色社区05-15
绿色社区申报材料08-29
社区绿色网吧制度10-21
金福社区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05-11
绿色文明进社区策划方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