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方法

2024-09-16

常规方法(共12篇)

常规方法 篇1

0 引言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 合理地选用测井方法, 可以详细研究钻孔地质剖面, 为探测油田提供所必需的数据, 如油层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和渗透率等, 还可以为研究钻孔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规的测井方法和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1 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的应用

碳氧比能谱测井是一种脉冲中子测井方法。其探测深度较浅, 主要用于套管井测井, 克服了目前电测井不能用于评价套管井中地层含油性的困难。

1.1 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 石油是碳氢化合物, 不含氧元素;而水是氢氧化合物, 不含碳元素。所以在含油岩层中碳元素的含量比在含水岩层中多, 而在含水岩层中氧元素的含量比在含油岩层中多。利用这个基本原理, 向地层发射快中子 (14Me V) , 同时记录分析快中子与地层中元素发生非弹性散射作用而产生的γ射线能谱。碳氧等多种元素受到快中子非弹性散射作用后, 将以发射γ射线的形式使自己的能级退降到原来的稳态。因为每种元素所释放的γ射线的能量不同, 我们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γ射线的能量, 来确定某种元素的存在, 此能量的γ射线称为该元素的特征γ射线。碳元素的特征γ射线的能量是4.43Me V, 氧元素的特征γ射线的能量是6.13Me V, 如此的能量差别很容易将两种γ射线区别开来。其他元素如硅、钙、氮等也会受到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作用而发射γ射线, 但它们或是特征γ射线能量与碳、氧元素发射的能量不同, 或是反应几率小, 或是在地层中的含量少, 在能谱中不作重点分析。所以分析非弹性散射γ射线的能谱, 便可以知道碳氧两种元素的相对含量, 得到碳氧值, 再根据碳氧值的高低推断含油饱和度的大小。

1.2 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应用

碳氧比能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世界兴起的一种脉冲中子测井方法, 在我国以大庆为代表的测井工作者率先进行了对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研究, 经过数年努力, 测井工作者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不懈努力, 现在已经获得一大批技术成果, 不断改进和发展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目前存在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主要有:NP系列碳氧比能谱测井仪、COR型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伴随粒子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小直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仪器经历了由点测到连续测量, 由耐低温到耐高温, 由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 由单晶到双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特别是COR型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具有工作稳定性和测定数据精确性等特点, 在多口油田中都采用了这种测井仪器;还有小直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缩小了中子发生器的直径, 中子爆发的截止时间比原来缩短, 实现了锐截止, 在一口井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测量, 具有独特优势。

人们利用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对γ射线能谱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依据数据分析油层和水层以及油层剩余油饱和度, 然后广泛应用于油田的开发。比如:1) 通过碳氧比关系式确定井中剩余油的饱和度;2) 通过测量含油砂岩和含水砂岩的碳氧比确定油层被水层淹没的位置, 划分水淹层;3) 通过测定两地之间油、水含量变化, 监测油、水运移情况, 为进一步挖井采油提供了方向;4) 根据达西定律, 分析一个储集层的平面径向流的稳态流, 求出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 进一步求出产层产能。

另外, 测井工作者在碳氧比能谱测井实践中完善了勘测程序, 提高了数据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我国测井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人们将会研制出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测井工程。

2 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测井法及应用

目前我国许多油田的注水井压力逐年上升, 要在不卸压的情况下, 用电缆测井是难以获取相关资料。因此, 掌握注水剖的测井技术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简单介绍了注水剖面测井的一种新技术——存储式同位素示踪测井, 并分析了测井资料的应用效果, 简单阐明了该技术在注水剖面测井中的优越性。

2.1 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法的原理

存储式同位素示踪测井仪下井前与地面PC机通过通信接口联接, 由PC机井下仪器发送命令设置测井各项参数, 示踪仪定时启动测井工作。示踪仪中的同位素释放器采用爆炸式释放, 点火头定时引燃, 在密闭仓体内产生高能气体推动活塞运动, 在连杆的带动下, 上下活塞一起运动, 同位素从释放器仓体中排出。仪器的γ、温度、接箍3个探头获取的信号经各自的信号处理电路分别进入微处理器相应的端口, 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完成数据采集、存储。测井结束后, 地面PC机与井下仪器联接, 进行数据的读取、处理。

2.2 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

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法在测井中的应用有:1) 在超高压注水中取得动态注水资料:比如为了了解一口井的注水状况, 利用存储式同位素示踪测井仪进行施工, 可以顺利取得该井的注水剖面资料, 如水的静温、流温和升温曲线;2) 准确确定注水剖面:利用温度和γ射线具有很好的匹配关系, 通过同位素示踪γ射线确定注水剖面;3) 为油井配注调剖采取工艺措施提供依据:比如为了搞清某井在高压注水条件下地层的吸水状况,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从注水剖面曲线、井温曲线和其他资料的综合分析, 确定这口井是否存在单层吸水的严重状况, 以便及时采取调剖措施。

3 结论

本文选取了碳氧比能谱测井法和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法两种常规的测井方法, 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和采集的资料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为了减少钻井取心工作量, 提高勘探速度, 降低勘探成本, 紧密围绕油田勘探和开发主题, 我们还要掌握更多先进的油田测井方法, 这是油田勘探工程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李振英.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 2004.

[2]夏文豪.冀东油田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9.

[3]何艳.谱分析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 2005.

[4]邓模, 瞿国英, 蔡忠贤.常规测井方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裂缝[J].地质学刊, 2009 (1) .

常规方法 篇2

讲授法是各学科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讲授法也是信息技术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基本方法。

讲授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有讲述、讲解两种形式。前者指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生动地描绘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等过程及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后者指教师向学生较严密地解释、论证概念、原理、联系等。

讲授法成功的基本要求是: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2)内容安排要合乎信息技术知识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3)语言要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避免照本宣科。2.交流式教学法

交流式教学法采取案例研究、角色扮演、问题解决、分析调查、实验操作、设计讨论等多种方式教授新知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思维和合作态度,关心应用并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交流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要求;

(2)阅读、查找资料或通过实验操作,自学新知识;(3)开展交流活动,促进能力培养;(4)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掌握技能。3.复习教学法

及时进行一次复习巩固,遗忘的数量就会明显减少。在实际教学中,复习巩固都是多次进行的。但复习的方法更为重要。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记忆行之有效的条件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引起强烈的学习动机,强调理解的记忆,即信息的加工,要多途径地输入信息,强调思考。

常规的复习方法主要有新课前的引入复习、边讲课边练习、课后复习、小结性复习、应用理解性复习等。

(二)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 1.媒体演示讲解法

运用媒体演示讲解法的基本要求:

(1)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或听清楚演示的对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比较鲜明的表象;

(2)在演示讲解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演示的对象与操作过程,注意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抓住本质与内在联系;

(3)演示要尽可能让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与过程,增强演示讲解的效果;

(4)通过演示与讲解的有机配合,不使学生停留在事物与过程的表面,而是尽快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概念,理解操作原理;

(5)媒体的演示要适时、适当,媒体的选择应该围绕着教学知识进行。2.实践仿效教学法

建立关键词表达式,如何缩小查询范围等,教师在实践中,已经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实践仿效教学法具有内在的教育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它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3.发现(探究)教学法

发现(探究)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实际上它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把学生当做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其基本过程是: 4.需求驱动教学法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方法 篇3

【关键词】常规教育;小班; 幼儿

由于小班幼儿第一次由家庭个体到幼儿园集体,行为习惯比较散漫,没有集体规则意识。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常规教育直接影响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那么,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呢?

一、做好前期工作,让幼儿信任老师,是培养常规第一步

1.做好新生家访

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到幼儿园学习,环境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会让幼儿感到没有安全感,焦虑、恐惧。从而会导致幼儿出现各种各样的激烈行为,如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这些种种行为,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出现,开学前期老师可以进行新生家纺,通过家访让老师对幼儿性格特点和家庭環境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消除幼儿对老师陌生感,产生信任并喜爱老师,从而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

2.开展新生适应性训练

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可在开学前开展新生适应性训练。帮助幼儿熟悉班级、幼儿园及同伴。

二、设立的规则要清晰明确,教师要求统一

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弱,所以设立的常规应该是幼儿能够理解的,并能够容易操作的。例如:玩好玩具要送回玩具篮里;喝水时要用两只手等等。同时班级的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制定出适合本班的常规要求。并且在常规训练时,老师们的要求要统一。

三、采取多种教育形式,随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1.创设拟人化的情境,激起幼儿的童心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想象力丰富,他们往往看待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如果教师有时抓住幼儿这个年龄特点把有些事物拟人化, 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利用儿歌、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常规的兴趣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听儿歌、故事,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将一些常规内容编成儿歌、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从儿歌、故事中学习常规内容,从而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如玩玩具时,可以教孩子念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跟你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脏了给你洗一洗。”这样慢慢的幼儿就会爱护玩具,把玩具当成自己的朋友。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每次游戏时幼儿积极性都很高。如训练幼儿自己穿衣服,可以开展穿衣服比赛,提高幼儿积极性。

3.让幼儿参与到规制定中,增加幼儿的责任感

为了督促小班幼儿遵守班级常规,提高他们积极性。可以通过让幼儿自己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增强其责任感提高积极性。

4.教师要用自身行为幼儿树立榜样

小班幼儿年龄小,模仿力强。俗话说“孩子就是老师的影子”,有时能从孩子身上看出班级老师的整体素质。老师的一些习惯或话语都会给幼儿的常规带来不良影响,比如幼儿中午睡觉时要求安静,老师却在与人聊天,这样也会激起幼儿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如果都很安静的睡觉,那么想说话的幼儿也会打消念头的。

5.正面教导,表扬为主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幼儿有了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与表扬,他会便自信、更快乐,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所以老师应该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引导幼儿,这样幼儿更易接受。

四、把教学活动和常规教育随机联合起来

组织幼儿活动时教师要善于发现,灵活变通,做到“教无定时、教无定法”。比如,开学时,我发现我班孩子们经常为点小事起冲突,如抢玩具、打人、推人,看到其他的小朋友跌倒了,哭了,也是漠不关心,毫无表情。根据这种现象我班就开展了主题活动《抱抱》。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之间学会了情感表达,友好相处。

五、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遵守生活常规的习惯

幼儿常规培养不光是班级老师的事,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只有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常规教育得到最好效果。对小班幼儿家长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孩子平时在幼儿园的表现”。所以,等开学一段时间后,幼儿的情绪都稳定了,我们老师可以开个全班家长会。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向家长介绍下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对家长提出有关幼儿常规养成的要求,如在家锻炼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能力。平时也可以通过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和家长沟通,还可以利用家园联系栏,班级QQ群和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常规的培养对孩子的重要性,及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只有做到了家园配合,才能巩固良好的常规。

总之,常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而不是束缚幼儿。所以良好的常规既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作为幼儿老师,要有爱心、耐心,要给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成长空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常规测井方法识别水淹层 篇4

关键词:水淹层,常规测井方法,地层压力测试,阵列感应测井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来说, 测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水淹层的解释精度。以某油田为例, 目前80%以上的区块都处于高含水状态。高含水的特点, 使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 高含水的区域和低含水的区域分布无序, 使得挖潜剩余油难度增大, 措施效果变差, 也难定井的井位。要克服这两个困难, 必须要搞好控水稳油, 打好高效调整井。无论哪种对策, 前提都是要弄清地下油水的分布情况, 确定剩余油富集区域。因此识别水淹层的储层位置及水淹程度也成为重点关注课题。

水淹层的动态过程十分复杂, 加之多层合采合注等因素影响, 使水淹过程变得较为复杂, 进一步加大了对水淹层的解释难度, 从现实情况来看, 解释方法的研究是解决水淹层分级解释的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1 测井系列

常规测井曲线可识别储层的物性、岩性、电性以及含油性, 通过对测得目标井四性的研究分析, 结合邻井资料, 利用RFT测试的地层压力, 可判断水淹储层;利用阵列感应测井技术, 也可识别储层是否水淹。

2 水淹层定性评判依据

根据测井曲线特征, 在判定结论前, 应掌握邻井储层吸水情况, 同时了解邻井的采油情况, 关注含水率。解释储层是否水淹, 应对邻井相应层位是否注水有一定了解, 继而搞清目标井与注水井构造位置关系。

储层水淹在物理和化学上会有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在测井曲线上也有显示, 物性、含油性、矿化度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在裸眼井的常规测井中, 包括电性 (双感应-八侧向、双侧向测井) 、岩性 (自然伽马、自然电位) 、孔隙度 (声波、补测密度、补测中子) 测井方法, 通过研究水淹后这些曲线特征的变化来定性判别水淹部位, 并结合动态资料可以克服单纯依靠静态资料解释的缺陷, 通过对邻井注水井情况, 结合井的构造位置, 以此确定水淹层位和程度。

3 水淹层的测井曲线特征

首先, 在电阻率曲线方面, 物性好的油层一般表现为电阻率高值, 孔隙度大, 含油饱和度高。当地层注入污水后, 出现储层电阻率下降, 并且电阻率数值下降的程度随水淹程度增大而增大;当渗透层是水层时, 深、中感应和八侧向电阻率曲线径向上显示增阻侵入特征, 渗透层为油层时, 深、中感应和八侧向电阻率曲线径向显示减阻侵入, 当油层水淹后, 深、中感应和八侧向电阻率会出现增阻侵入特征;其次, 在自然电位曲线方面, 当淡水水淹时, 水淹部位出现泥岩基线偏移, 当污水水淹时, 基线偏移不明显或无偏移 (见图1) , 自然电位基线偏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水淹前后地层水矿化度的比值和储层物性的差异程度;自然伽马数值局部出现明显的增大畸变现象, 这是水淹较重的指示之一 (见图2) ;通过进行地层压力测试方法, 地层压力下降是判断水淹层的依据, 例图一中的测得的RFT地层压力结果, 图中部的地层压力系数小于下部, 可初步判定中部储层相比下部储层更易水淹, 试油结论与解释结论吻合;通过阵列感应测井的应用, 核磁共振测井相应特征, 也可作为识别水淹层的依据。

4 结语

各油田在进入注水井的开发中后期, 在长时间的水驱作用下, 大部分区块进入了中、高含水阶段。能否准确识别水淹储层位置及水淹程度直接影响着射孔投产和作业生产, 因此在利用常规测井项目识别水淹层的同时, 也可将测井新技术运用其中, 本文主要针对常规测井曲线资料, 总结了判断水淹层的基本方法, 希望对水淹层的解释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雍世和, 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7.

[2]欧阳健.石油测井解释与储层描述[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 04.

初中历史常规教学方法的认识 篇5

1活动中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喜悦,共同提高阅读水平。

2汲取小说的艺术营养,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认识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同时也要认识到小说的局限性。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多媒体播放《好汉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名著《水浒》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三、指导阅读名著《水浒》:

1小说篇幅过长课堂无法完成阅读,因此阅读原著《水浒》应提前一个月左右且以课后自读为主,但阅读方法很重要,下面介绍几种阅读方法:

1)阅读原著之前,学生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也可看《水浒》电视剧,以便对《水浒》有个初步了解。

2)阅读原著时,应以略读为主精读为辅,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作品基本结构,了解每个人物的辛酸史,知道他们被逼上梁山的原因。

3)做读书笔记a)摘抄原文中精彩语句、片段。b)为故事情节列提纲。

4)、探究性阅读:学生在了解小说写作背景、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2师:在历代封建统治者眼中,“造反”即是大逆不道,也为人们所不齿,但《水浒》的作者施耐庵却为这些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的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得他们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同学们已看了小说,你们知道哪些英雄人物及他们的绰号?

3学生活动: 林冲:豹子头;鲁智深:花和尚;武松:行者;吴用:智多星;李逵:黑旋风;宋江:及时雨;杨志:青面兽;孙二娘:母夜叉;白胜:白日鼠;李俊:混江龙„„

4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说明大家都认真看了小说。《水浒》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以北宋末年宋江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们被逼而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反抗官府,最后竟接受招安并最终瓦解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小说还把英雄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翻译时将它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英雄

人物,你最欣赏谁?请把他(她)的故事讲出来,并说明理由

4学生活动:学生可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回答。

a)林冲——情节: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棒打洪教头等。性格: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b)鲁智深——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性格:急躁莽撞、好打抱不平、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c)武松——情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性格: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可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d)李逵——情节: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杀虎救母、元夜闹东京等。性格:粗鲁豪放、天真、坦诚、毫无心计、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e)宋江——情节:私放晁盖、三打祝家庄、怒杀阎婆惜等。性格:谦逊深沉、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5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评出表述最精彩的优胜者,激发学习兴趣。

6教师当堂进行多元性评价,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师:《水浒》的结构很独特,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语言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水浒》是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作品也存在着不足,如滥杀无辜、歧视妇女否定她们对爱情的追求等,我们在阅读时应加以鉴别和摒弃。作者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赞扬了梁山英雄身上所具

有的共性即“义”,他们的“义”与我们今天一些人的“哥们义气”是不同的,我们要加以区别。我们社会是法制社会,我们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

四、作业设计

1出有关《水浒》的黑板报:

a)《水浒》中人物与之相应的故事情节。

b)梁山众多好汉及其绰号。

c)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

2演讲《水浒》中的故事进行比赛

学生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就是老师自己一味的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是老师的“一言堂”教学。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就是采用讲述法、讲解法为主。教师很少和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互动,很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少采用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课堂无法改变教学气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增加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

新课标改革以后对历史教学课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能够重新认识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变就显得非常重要。老师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认识、改革,新课标要求老师积极进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历史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课堂内容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标理念的贯彻,首先要求历史老师精心的备课、做好课堂设计。初中历史老师怎样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受到学生的欢迎呢?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研读课本、了解学生,然后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合适的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的潜力,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师生有效的互动,激发学生那种探索历史知识宝库的欲望,让历史知识在学生眼前飞扬,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课堂教学的 方法很多,任何一节课都会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要 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一节课都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何让传统的教学方法焕发新的活力?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老师。历史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历史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历史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综合使用,以达到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每一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综合考虑,认真备好每一节历史课。

古诗词教学中巧用常规方法 篇6

古诗词,具有无穷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每个中国人不宜错过的灵魂驿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古诗词,对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增强鉴赏能力,深刻感悟人生,大有裨益。故此,有效整合各具特色的古诗词常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内容,是整合部分常规方法巧用实践。

一.学习兴趣巧激发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结果有质的不同。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词,教师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会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激励发愤学习,促进系统学习,将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执教《望庐山瀑布》时,采用“兴趣巧激发法”。新课导入用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布,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远看银泉飞下谷。”激趣,使学生产生对瀑布的兴趣,再导读回忆有关瀑布的语段,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

二.时代背景巧渗透

背景是理解的前提。“诗出有因”,诗歌是诗人的心声,总有时代烙印。古诗词距我们遥遥千载,用现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解读,很难透彻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古诗词教学恰当渗透时代背景,探求成诗缘由,有利于消除时空隔膜。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当下和平时代的孩子,无法体会颠沛流离、失地光复后诗人悲喜交加的心情。为解决这些疑难,笔者详细介绍“安史之乱”和当时关中饥荒、民不聊生等情况后,学生对诗文理解更加深刻,皆惊呼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三.主题内容巧点拨

主题内容是文字的纲领。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对小学生而言,全面理解并非易事。为了便于学生把握主题内容,找准关键字词点,巧妙点拨后,对领悟诗意有醍醐灌顶之效。因为字词是古诗肌体的“建筑材料”,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均来源于此。故抓住“点”来巧拨,无需赘述,即可拨开学生心中迷云,以见天日。如张籍的《秋思》,“点”准诗题中的“思”字预测、探究古诗大意,紧盯“思”直接奠定古诗感情基调;巧拨“临发开封”这个细节,一睹“复恐说不尽”的栩栩如生心态,实现意形相融;同时感悟作者:道尽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皆有此传神之能……

四.诗情画意巧入境

诗情画意是诗词的灵魂。有的古诗比较难懂,有时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只要求他们死记硬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古诗失去兴趣。但巧用有效方法,创设多种情境,拉近古诗与生活的距离,使他们易读、乐诵也是可能的。如《送元二使安西》等送别诗,播放《送别》等哀怨低沉的曲子,加上充满离愁别绪的声情并茂范读,一下子把学生带进回首伤心情难别的情境中,再配以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表演,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达成“触景生情”的效果,加深了对诗词的感悟,促进了记忆。

五.拓展迁移巧训练

拓展迁移是习得的延伸。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会画古诗词,让古诗与美术有机融合,不仅使孩子明白诗意,还通过绘画、赏画训练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视角,使诗意、画意相得益彰。有不少古诗词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画面感,让人一看字表,就能在脑海里勾勒出或沉郁、或华丽、或灵动的画面。这样的诗词,可让学生根据对诗意的感知和理解,自由、随意地涂画,动笔创作一幅画。如杜甫的《绝句》不仅是描写春色的好诗,更是一幅生机勃勃、情味隽永的春色图。授后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诗句变成图画,把“诗”与“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意境,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内容,实现“触笔画情”巧延伸。

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古诗词特点,整合常规策略,巧妙运用有效教法,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古诗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常规公交票价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篇7

关键词:运输经济,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三角模糊数,公交票价,评价指标体系

公交票价的制定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政府财政补贴,而且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结构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公交票价能够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目前,国内外许多文献对公交票价制定的基本方法以及公共交通票价制定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唐威介绍了公共交通票价机制的基本内涵,并将公交票价机制细分为制定机制、执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同时对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3个城市的公交票价制定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刘淑永、董兴武从公共交通的社会属性出发,综合考虑了政策、居民收入以及公交企业经营成本等因素,提出了制定公交票价应遵循的原则。沈贤德研究了公交票价制定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公共交通票价形成体系规范。关蕾从准公共物品定价的角度切入,构建了社会福利最大化、企业盈亏平衡的不同公共交通最优定价理论模型,并基于X效率理论提出了两层分线路补贴计量模型。王殿海、吴娟等人建立了交通需求与票价的关系模型,并在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利润、盈亏平衡、最大社会效益3种定价方案。Ralf Borndorfer等人站在公交企业的角度,以追求最大化需求、收入、利润和社会福利等为目标对公共交通票价系统进行优化,并提出了基于用户离散选择模型的非线性优化方法来解决城市票价系统优化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对于公交票价制定模型和机制等相关内容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仍缺乏公交票价方案评价方面的研究。公交票价方案评价主要是用来评判票价方案是否符合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要求,对公共交通票价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公交票价方案提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公交票价方案进行评价,得出最优票价方案。

1 公交票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影响公交票价制定的因素

对于常规公交票价,居民、公交企业、政府三方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待(见图1)。居民希望公交的服务质量和其所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高于公交票价的价值,且两者间的差距越大越好;公交企业希望所制定的票价能使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政府希望通过适当票价体系的建立来完善城市交通结构,提高城市公交分担率,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同时,也希望提供的财政补贴合理适当。

1.1.1 居民要求利益最大化

常规公交票价的制定与城市居民收入密切相关,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发展中国家的交通支出一般占城市家庭收入的5%~10%。

城市居民要求公交低票价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更好的服务,如准点、舒适。城市部分居民选择私家车出行主要在于公交车辆难以保障出行的准时性,在上下班高峰期,车厢内拥挤不堪,路面交通拥堵严重,这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而且难以保证乘坐的舒适性。

显然,合理票价的制定对居民是否选择公交出行具有重大影响。若票价制定过低,满足了居民低票价的要求,但难以达到舒适性的目的;票价偏高,则加大了城市中低阶层的负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因此,公交票价的制定需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来尽量满足居民的需求。

1.1.2 公交企业要求收益最大化

公共交通具有二重性,因其票价的制定不仅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公益性事业,同时也需要考虑公交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进一步发展能力。

目前,因实行低票价政策,我国各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性亏损均由政府负担,政府补贴方式有多种,如按人公里数补贴、车公里数补贴等。而企业内部的营利性亏损由企业自身来予以解决,显然,公交企业自身财政负担较大,许多企业通过跑空车、公路上“飞车”、刷空卡等非法手段来增加车公里数和刷卡的人头数,进而获取更多的财政补贴。

因此,合理票价的制定不仅能够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杜绝部分公交企业的投机取巧行为。

1.1.3 政府希望激活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出行形式,政府期待通过合理的票价来提高公共交通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的分担率,促进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希望公交票价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减少政府对公交补贴的财政负担。

政府票价补贴的基本公式为:票价补贴额=(理论票价—政策性亏损票价)—税、费减免额。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政府要减少财政负担,必须要提高公交票价。

显然,对于公交票价的制定,政府也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它希望降低票价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它又寄希望于提高公交票价来减少财政负担。

1.2 公交票价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城市常规公交票价制定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来权衡居民、企业、政府三方利益。因此,本文将分别立足于居民、企业、政府三方利益,构建常规公交票价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模型

2.1 定性指标的模糊化处理

从图2可知,常规公交票价评价指标既有确定性的定量指标,也有大量难以用精确值来描述的定性指标,若采用模糊评价,将会使原本定量的指标变得模糊化,势必会加大评价过程的主观性。因此,本文将引入一种能合理描述确定性指标值和不确定模糊指标值的模型,即三角模糊数。

定义:设有实数集R=(-+)上的任何一个模糊数x,经过专家打分,l和 u分别为某一属性(如优、良、中等)上模糊数的上限和下限,m为可能性最大的值,那么三角模糊数用(l,m,u)表示。

文中所提出的指标值均可用三角模糊数表示,其中,当l=u时,表示确定性指标;l≠u时,则表示不确定性指标。

2.2 原始数据的处理

由于每个指标均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原始数据存在量纲和数量级的差异,不便作进一步的比较。因此,在计算关联度之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主要处理方式有初值化和均值化2种方法。

初值化是用同一列数列中的第一个数据除以后面所有数据,得到一个各列数据相对于第一个数据存在倍数关系的数列,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增长较为稳定的数据;均值化是先分别求出各个原始数列的平均值,再用数列的所有数据除以该数列的平均数,即可得到一个各列数据与各列数列平均值存在倍数关系的数列。一般来说,均值化处理比较适合于没有明显升降优势现象的数据处理。由于常规公交票价评价指标取值没有一定的规律,文章将采用均值化处理。

2.3 计算关联系数

将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参考数列x0={x0(1),x0(2),,x0(n)},设关联度分析中经过无量化纲处理后的被比较的数列记为xi,可表示为

xi=[xi(1),xi(2),,xi(n)]Τ;i=1,2,…,m.

式中:n为数列中数据长度,即评价指标数;m为数列个数,即待评方案数。

关联度分析实质上是动态发展态势的比较分析。主要用来比较参考数列与各比较数列曲线形象的相似程度,若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曲线形状接近,则两者之间的关联度较大;反之,则其关联度小。因此,可以用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差值大小作为关联度的衡量标准。

将第k个指标(k=1,2,…,n)在不同方案中的值与对应参考数列标准指标值差值的绝对值记为:Δik=|x0(k)-xi(k)|。对于第k个指标,记m个方案中的m个Δik中的最小绝对值和最大绝对值分别为Δik(min)和Δik(max),对于n个评价指标,又记作n个Δik(min)中的最小值为Δ(min),最大值为Δ(max)。此时,Δ(min)和Δ(max)即为n个评价指标在m个方案中绝对差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即可得到第k个指标值与对应参考数列的标准指标值在i方案中的关联程度(即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δi(k)=Δ(min)+ρΔ(max)Δik+ρΔ(max)i=1,2,,m

;k=1,2,…,n. (1)式中:ρ[0,1]为分辩系数,引入它是为了减少极值对计算的影响,采用过程中需根据各序列间的关联程度来选择,一般取ρ≤0.5较为恰当。

显然,从式(1)中可以看出,关联系数反映了最优参考数列与被比较数列的紧密程度,且0<δi(k)≤1。

2.4 求解关联度

关联系数表示的是各指标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关联程度,由于每一个方案对应的关联系数很多,不便于比较,为此,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进而通过对同一方案中各关联系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各方案的绝对关联度。其计算公式为ri=k=1nWkδi(k).(2)式中:ri为第i个方案中的指标值对最佳参考值的灰色加权关联度,Wk为第k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

2.5 评价结果分析

由于相对于理想对象的评价对象关联度ri是一个三角模糊数,难以对各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进行直接评价。因此,可采用三角模糊数的判断规则,即方案s的关联度大于其他所有方案关联度的可能性ps[C(s)C(1),C(2),,C(S)]来判断。若有ps[C(s)C(1),C(2),,C(S)]=max{ps[C(s)C(1),C(2),,C(S)]}s=1,2,,S,则方案s为最优方案。

3 实例分析

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倡导调整公交票价,实行公交低票价政策。其中深圳市政府发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提出 “建立合理的公交票价水平、优化票价、实行公交换乘优惠、实行低票价的补贴机制和公共交通换乘优惠”,因此,本文将以深圳市常规公交票价调整方案为例,对上文所提出的公交票价评价指标体系和选取的评价方法进行验证。深圳市常规公交票价具体调整方案如表1所示。

深圳市公交票价制定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减轻居民负担、公交企业年营运成本与收益、公交分担率、政府财政补贴几方面因素。根据各方案相对应的指标值建立灰色矩阵,如表2所示。

将以上表格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根据式(1)计算各指标值相对于最优参考值的关联度系数(其中ρ取0.3),得到关联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

通过式(2)得r1=(0.743 2,0.744 3,0.745 4),r2=(0.749 3,0.749 5,0.749 7),r3=(0.771 0,0.771 4,0.771 7),根据三角模糊数的比较规则可知r3>r2>r1,即方案3为最优方案。

为了验证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公交票价评价的有效性,本文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上述3种公交票价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将两者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由于综合模糊评价应用较为普遍,这里就不再阐述其评价过程。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获得各方案的最终评分为r1=0.47,r2=0.56,r3=0.64。即r3>r2>r1,因此,方案3为最佳方案。

4 结 论

本文根据公共交通的特点,在考虑公共交通票价制定因素的情况下,构建了公交票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公共交通票价方案进行评价,具体结论为:

1)构建了涵盖居民、公交企业和政府最高利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评价,找到使三者利益关系趋于平衡的最佳方案。

2)采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易得到最优方案,且能够显示出指标值与最佳参考值之间的差距,直观揭示了各评价指标的利弊,为公交管理部门的政策指导提供依据。在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时引入了一个最佳参考值,该参考值是根据深圳市绿色交通发展目标以及近年来公交企业的相关数据统计进行确定的,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

3)将定性指标进行了定量处理。采用三角模糊数不仅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且能够使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参与评价过程的计算,使评价结果更趋合理。

参考文献

[1]刘淑永,董兴武.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制定的多因素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9(10):21-24.

[2]沈贤德.公共交通票价形成体系规范的探讨[J].经济研究,2006(7):21-22.

[3]关蕾.城市公交票价定价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交通大学,2007.

[4]王殿海,吴娟,栗红强.典型线路公共汽车票价确定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0(12):10-12

[5]周爱莲,李旭宏,毛海军.基于模糊物元可拓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案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9(11):112-115.

[6]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工民建中常规砼养护方法分析 篇8

砼的养护一般采用湿润养护、封闭式养护和自然养护三种。但是前者在发生时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 在水源紧缺、气候干燥的地区很难实现这种方法下的砼养护, 于是在另一种探索中, 沿用了国外砼工程中使用较多养护方式, 封闭式养护。现在简单说说二者的优劣:

1 湿润养护

在砼的施工中, 湿润养护是在常温条件下, 较为省力的养护方法。对砼在浇筑完毕后再对其进行养护, 施工规范明确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及砼浇水的对采用养护时间,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盐水泥拌制的砼, 不得少于7天,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掺渗性要求的砼, 不得少于14天,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通过对其化学性质的界定, 在时间上掌握对其浇水的规律, 应保持其在适应温度下的物理功能, 是运用一般的湿润养护对常规砼进行保护的基本条件。这样, 在空气湿度和水有规律蒸发的情况下, 保证其在施工中的作用才是最主要的, 不然任何的一个操作失误, 都有可能影响砼的质量, 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甚至可能影响最终的建筑质量。

通过实践表明正常的砼养护要在砼表面覆盖稻草和或者麻袋等有助于保护的设施再对其浇水, 才能使其保持湿润状态, 已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上所述为砼养护在一般条件下的最佳办法分析, 是在一般性城市都能实现的方法, 也是运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2 封闭式养护

目前, 国外的砼养护方式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和先进, 是在一般经济条件下能够实现的养护方法。在国内, 虽然混凝土使用的起步比较早, 但是发展滞后, 导致材料的种类和化学变性的可能性还达不到要求, 所以这种养护方法只能在部分地区推广。

砼养护材料的最大特点是, 可节省劳力和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将其喷涂在施工完毕的混凝土表面, 也就相当于给混凝土加上了一层防护, 使砼本身与外界隔离, 保护其化学可用性, 也就达到了养护的目的。从有关资料来看, 常规砼本身的材料和质量, 与其养护材料在化学反应上的关系, 是建筑施工人员所关心的切身技术问题, 也是在砼养护中自然而且不可少的课题。所以在选择砼养护材料上, 不仅需要考虑其基本的物理反应, 也要考虑它们可能的化学反应。就此, 可以举出的砼养护材料具体为以下4类:以石蜡为主要成分的养护材料;以氯化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养护材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养护材料;以醋酸乙烯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养护材料。

以上所列4种, 均为材料所给。在保护砼的化学功能中, 前两者在实践中所显示的, 对砼的收缩性、抗压强度及保水能力均有更好效果, 相比于湿润养护, 封闭式养护所选材料的要求更高, 方法较之也相对繁琐, 但是在真正实现保护其化学功能而言, 明显有更突出的让人欣慰的效果。国外目前已经在建筑施工中普遍运用这种方法, 相信在信息化时代快速更替的今天, 我国实现建筑领域材料变革的突破, 也会是早晚的事。

以上两种方法, 在混凝土的养护中都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效果较为理想的方法, 但是牵扯到比较大的建筑工程, 依靠普通浇筑用水以及麻袋或稻草显然在特定温度、空气湿度条件下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砼养护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突破, 才能在更大的建筑理想中发挥其基础性工业建设的角色。以下在其第三种养护方法, 自然养护中, 就会谈到其在青海工程实现养护的案例, 也能为化学工作者提供进一步分析的实例。

3 自然养护

自然养护是砼养护的一般养护方法, 即覆盖洒水养护塑料薄膜养护。在青海电动机轴承改造技术中, 在砼养护的护理过程里, 塑料薄膜成本较高, 而覆盖洒水养护却被单纯洒水代替, 两种养护方法在对混凝土的养护中, 都耗费了过多的、不必要的社会资源, 还会导致建筑工程本身的进展缓慢, 所以在施工选择中, 技术人员有效避开了单纯洒水浇筑混凝土的方法, 而采用滴水养护, 在改变砼工程中其本身因材料特点而造成的必然浪费, 也能实现浇筑技术的突破, 在砼养护达到了预期结果的同时, 也能获得由此产生的增值效应。在结合机器对混凝土收浆时技术人员发现, 轴承的内部有安装有密封装置, 这样就避免了外部灰尘及杂质的进入, 确保了内部的完全清洁;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轴承的运转长度, 实现了其寿命的延长。这样一看, 滴水养护在资源节约和材料最优使用上, 较之单纯洒水养护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在《建筑施工手册》中提到, 大面积结构建筑养护应使用蓄水养护。蓄水养护在大面积结构建筑中, 容易使相邻的构建浸水湿润, 不仅不能使砼养护达到好的效果, 还有可能导致其发生泛碱现象。对于覆盖洒水养护和蓄水养护的带来的消极影响, 由滴水养护带来的积极效果而被我们敏感地发现, 指出。

以上所述三种养护方法, 均是在国内国外被建筑学界关于砼养护方法广泛认可和采用的, 在考虑了混凝土本身的化学性质, 在进行物理实践以后在建筑领域实现其价值的有效过程和尝试。在砼养护的过程中使用的隔膜设施, 在浇筑中使用的节省资源, 减少不必要经济损失的方法, 即滴水养护, 也在现实中使用, 并且在有关部门和建筑单位的推广下, 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它们都是在砼养护中能够为建筑企业带来技术革新的、仍然不断在创新的理论根据。真理是在实践中获得检验的, 建筑工程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兴盛的直接体现, 也是国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反映, 从混凝土的养护出发, 从小做起, 从细微做起, 见微知著, 在不断发现中提出质疑, 在质疑中完成对以前探索的补充和否定, 并有效提出更好、更新、更搞笑的理学名论, 是实现国家自身技术飞跃的理论前提。在如今的混凝土施工中, 我们不但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案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还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响应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要求, 用科学的方法来满足这项技术突飞猛进的要求。

用砼养护材料养护砼是一项有价值的技术, 它的使用和推广, 是反映建筑工业动态进步的一个标志。而砼养护的技术仍然在实现新的突破, 以获得更精细的生产技术进步, 在不断实现的建筑领域新的信号带来之前, 我们有理由相信, 砼养护的基础工程的完善是建设Modern社会的基石, 在实现GDP年增长率的同时, 也要看到数字反映下, 人们应该拥有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砼养护已经在我国实现了从方法论到技术革命的突破, 但是其理论建设的完善度仍然与众多学科一样并不齐全, 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在已有成果的前提下不断开拓创新, 为获得更宝贵的科学经验付出更多努力。在这里, 也希望其养护方法得到有关部门的推广和发展。

摘要:砼养护是砼试件的标准养护, 在服务行业, 包括公路交通、铁路、桥梁、公民建筑、水利、水电、科研单位等都有着广泛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该设备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混凝土设备, 在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就砼养护的方法问题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湿润养护,封闭式养护,自然养护

参考文献

[1]张公正.浅谈砼养护材料的应用和强度影响[J].安徽建筑, 2002.

[2]李波.常规砼养护方法在青海工程中的应用[J].西北电力技术, 2004.

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常规 篇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当前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所拓展, 不仅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关注幼儿心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 培养幼儿良好常规就显得责无旁贷。

1 现今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1) 生活常规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薄弱,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依赖性强。幼儿在进餐、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等方面明明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就是不愿动手, 偏要等老师帮忙, 甚至连吃桔子、香蕉等容易剥皮的水果, 也要老师完成。

(2) 学习常规中幼儿定性不足, 注意力分散, 不受约束。幼儿对上课没有概念, 活动中难以安静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 有的幼儿注意力会游离于活动之外, 做与活动无关的事, 静不下来坐不住, 下座位、坐姿不端、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聊天等, 影响教师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3) 游戏常规中幼儿规则意识比较模糊, 不能很好与他人合作, 起哄、缺乏耐心、利己心理较重。游戏时随心所欲, 遇到问题不能协商解决, 常常不经别人的允许, 插手他人的游戏。有的幼儿不能按要求整理、收拾游戏材料, 动作无序, 造成游戏秩序混乱。

2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形成诱因

(1) 如今绝大多数家庭是六个大人忙一个孩子, 宠爱自然是无以复加。生活起居上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大小事物全由家长无条件包办代替, 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动手锻炼, 自我服务的机会, 久而久之, 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致使孩子比较娇气、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2) 家长主观意识不强, 认为孩子年龄小, 专注力不够是正常现象, 着重了自由, 忽略了行为习惯的要求, 对孩子的自由散漫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幼儿没有真正了解遵守规则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干扰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 独生子女都比较好强好胜, 常常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明辨事理, 所以与同伴交往存在问题, 如为什么不能碰撞他人?取放游戏材料时为什么要有序等待等。另外, 游戏规则与玩法由老师全盘制定, 忽视了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 淡化了幼儿游戏的主观愿望。

3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纵观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我们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征, 通过多种方法, 多种途径, 持之以恒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帮助幼儿建立良好常规, 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3.1 榜样激励, 力量无穷

榜样示范是运用正面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引导幼儿模仿, 让幼儿主动、自觉地学习。

(1) 以教师为榜样。教师自身必须以身作则, 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 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如:为了让孩子懂得入园与老师、同伴问好是应有的礼貌, 教师应热情的接待孩子, 主动向孩子问好;要求孩子坐姿端正, 教师先要身姿挺拔、端坐如钟;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教师就要认真听完幼儿的讲话, 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事情。老师只有做到言行一致, 幼儿才会与老师拉近距离, 并将其作为榜样, 不断进步。

(2) 以幼儿为榜样。幼儿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当班里的某个小朋友常规习惯特别好得的时候就及时的加以表扬, 并鼓励其他幼儿向她 (他) 那样做或做的更好, 既增强幼儿自信心的同时又使良好的常规得以强化和巩固。如:早操锻炼中个别幼儿懒散, 动作拖拉, 教师可请幼儿发表意见, 一起制订早操规则:要求早操动作到位、有力, 并跟随音乐节奏卡准动作, 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也可请做操认真、规范的幼儿做“领操宝贝”。这样一来, 有效调动幼儿做操的积极性。幼儿在亲历亲为中, 逐渐理解规则、内化规则, 从而自觉遵守规则。为了争当“领操宝贝”, 孩子们做操精神抖擞, 保障了早操活动的有序、有趣和有效。

(3) 同班孩子互相学习。幼儿的年龄小, 日常生活经验有限, 提供给幼儿具体的行动方法比教师的说教更容易让幼儿接受, 而且常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某某小朋友小手洗得多干净”、“谁谁把玩具放得整齐有序”、“她 (他) 衣服穿得又快又好”等, 老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 立即就会有其他幼儿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因此, 老师应做个有心人, 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

3.2 文学作品, 通俗易记

(1) 儿歌的妙用。儿歌短小精悍, 琅琅上口, 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 教师可用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如: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 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牙齿变得白又美。”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漱口动作。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状况和各环节的情况, 随机编念儿歌, 唤起幼儿良好的情感, 帮助幼儿记住常规的要求。

(2) 以故事形式强化幼儿常规。听故事是幼儿喜爱的活动而且注意时间较长, 教师可以把一日生活常规要求渗透到故事中, 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情节有趣、富有教育内涵的故事作为教材, 让幼儿明白应该怎样做, 不该怎样做。例如:通过故事《小猪变干净了》来帮助幼儿养成勤洗手、勤洗澡、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等良好的盥洗习惯;通过故事《爱学习的小山羊》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集体活动常规。

3.3 游戏活动, 寓教于乐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各方面学习的主要途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 非常简单, 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我们更能深刻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所以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加入游戏环节来激发幼儿的注意力。

(1) 教学游戏———例如:“对对碰”游戏, 小班幼儿认识自己的照片;中班孩子认识自己的姓名;大班孩子会书写自己的名字, 将这些标记贴在晨检袋、杯架、毛巾架和小床上, 促使幼儿很快的记住了自己的标记, 学会区分日常物品。

(2) 区域游戏———如:“益智区”用勺子舀豆豆练习“舀”的动作;“巧手区”给鞋子模型系鞋带, 练习系鞋带的技巧与动作要领。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 让幼儿在玩中学, 自觉地、潜移默化的得到常规的培养。

3.4 音乐渗透, 有趣生动

在实践中, 教幼儿遵守一些规则时, 音乐能够起很大的作用。音乐的节奏快慢能与不同的行为和不同速度形成对应能够引起和控制人的行为, 幼儿对音乐是有较高的感受性的。如:区域游戏结束时, 播放《小玩具》的音乐, 让幼儿听到音乐响起就自觉地整理材料, 等音乐换到欢快时, 幼儿的材料就要整理结束, 跟着老师做律动;听到《小鸟找家》的音乐, 小朋友会自觉扮小鸟状“飞”至各自的座位;利用简单的拍手游戏, 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自然地集中注意力;午睡时, 使用比较柔和的轻音乐, 如:《摇篮曲》、《孩子入睡》、《小夜曲》等, 幼儿听到后也会很快放松休息了。

3.5 行为练习, 巩固常规

教师可将生活常规的内容以直观生动的方法, 让幼儿理解生活常规内容, 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帮助幼儿练习巩固, 形成动力定型。

(1) 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行为练习———例如:通过区域活动“娃娃家”,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帮助娃娃穿脱衣服, 将衣裤穿戴整齐, 帮助娃娃折叠衣物, 帮助娃娃把凌乱的娃娃家收拾干净整齐, 促进幼儿生活卫生能力的提高。

(2) 特意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例如:入厕时, 个别男生总是在厕所拥挤打闹, 尿常常撒在便池的外边, 很不卫生。我们就在孩子站立的地方距离相隔贴上小脚印, 幼儿就会主动踩在小脚印上;在便池的上方贴上“小花”, 让男生给花儿“浇水”, 孩子们感觉新奇, 欣然按老师期许的去做, 男生入厕“脏、乱、差”的问题迎刃而解。

3.6 随机教育, 契机多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时时会出现各种状况, 而这些状况中就蕴涵着教育的内容, 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 老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 实施随机教育。随机教育的类型有:

(1) 集体教育———例如:让幼儿懂得保护牙齿并配合医生进行氟化泡沫预防龋齿的操作, 我们设计健康活动《小熊看牙医》, 通过活动, 让幼儿了解预防龋齿的重要性, 还懂得怎样配合牙医的操作。

(2) 个别教育———如:某个幼儿有吸吮手指的习惯, 我们用游戏方式告诉幼儿吸吮手指造成的不良后果, 教育幼儿保护手指, 做个爱清洁的好孩子。这样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3.7 家园配合, 形成合力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 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可以利用接送谈话时间、电话, 专家讲座等一些现代通讯设备, 向家长宣传常规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使家长普遍重视孩子在家中的常规教育, 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力的尝试。在家中, 有意识的和孩子做一些培养专注力的游戏, 如:手工小制作、阅读绘本、数学游戏等, 既增进亲子间的情感又培养了孩子的耐心。

总之, 良好的常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靠教师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和幼儿坚持不懈的练习, 更需要家园同心, 家庭与幼儿园的一致配合来实现。我们只有注重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 孩子们才能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愉快健康地成长。

摘要: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良好的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 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因而幼儿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 教师就要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常规的培养,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和规定。

关键词:常规培养,方法,措施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韩静.《教育前沿》, 2006 (6) .

锅炉检验的常规检验检测方法分析 篇10

1 锅炉检验的重要性

锅炉作为一种承压设备, 在运行过程中, 受压元件会一直受到高温高压的水蒸汽的影响和作用, 加上外部高温火焰辐射以及高热烟气的冲刷, 很可能会出现腐蚀、变形、磨损、泄露等故障和问题, 还可能出现结渣、堵灰等现象,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很可能出现爆管或者爆炸事故, 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还可能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通过锅炉的常规检验, 可以将锅炉生产中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确保锅炉生产的安全。

2 锅炉检验的内容

锅炉检验包括了多方面内容, 根据检验的对象不同, 检验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检验人员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检验对象来确定检验的手段, 这样才能够保证锅炉检验的科学性。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 一般来说, 锅炉的检验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 而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 内部检验。

内部检验, 主要是针对锅炉内部设备的检验, 是指在锅炉停炉、放水以及冷却、通风后, 对其进行的的一系列检验工作。检验的内容, 主要是对可能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判断, 如是否存在过热、泄露、裂纹、变形、过度磨损等。在检验前, 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如拆除可能对检验造成影响的给水装置、排污装置、汽水挡板等, 并且准备相应的照明电源。如果锅炉体积较大, 需要搭建脚手架, 则应该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看护, 以保证检验的安全性。对于发现的问题, 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重视起来, 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 对于故障较为严重的锅炉, 要根据实际情况, 判断其是否应该停止运行。

2.2 外部检验。

外部检验可以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进行, 主要是针对锅炉本体以及安全附件等的检验, 如查看手孔处是否存在漏水、漏汽现象, 气阀门以及水阀门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安全附件是否灵敏等。同时, 要落实岗位责任制, 切实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在充分保证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 通过宏观的检验方法, 对锅炉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 得出相应的结论, 确保锅炉的有效运行。

2.3 水压检验。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看, 我国对于锅炉的各项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锅炉的水压设计必须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对锅炉内部受压部件的强度以及严密性等进行检验。水压检验的主要内容, 包括压力值的设置、检测环境要求、处理意见等。

3 锅炉检验检测的常用方法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锅炉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 目测观察法。

目测观察法是指直接利用人的肉眼, 对锅炉的外观进行检查,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如磨损、裂纹、变性、腐蚀等。这种方法是锅炉检验中最为简单, 同时也是最为直接的方法, 但是对于检验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在观察中, 如果发现锅炉壁板中出现了细小的裂纹, 可以使用砂纸对其进行打磨, 然后取10%左右的硝酸溶液进行浸蚀, 擦拭干净后, 再进行观察。如果怀疑板边锈蚀位置存在缺陷, 可以清除表面的水沟与铁锈, 使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然后利用放大镜观察。

3.2 锤击检测法。

锤击检测法, 是指使用利用重量约为0.5kg的小锤, 敲击锅炉表面, 通过敲击的声音、锤体的振动情况等, 对锅炉的金属缺陷、松动现象以及裂缝等进行判断。小锤应该为一侧圆头, 一侧尖头, 木料手柄。在检测时, 利用小锤敲击锅炉的锅筒和炉胆, 如果敲击声音清脆, 则表示锅炉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如果敲击声音浑浊、迟钝, 则表示锅炉内部可能出现腐蚀;如果敲击声音沉闷, 则说明锅炉内部水垢堆积较为严重, 或者存在夹灰或者夹层的现象, 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3.3 白粉煤油检查法。

在利用锤击法判断出锅炉中存在金属裂缝后, 为了明确裂缝的位置、长度等, 可以利用白粉煤油检查法。在检查之前, 需要利用砂纸或者纱布等, 将裂纹表面擦拭干净, 取10%的硝酸溶液或者硫酸溶液进行侵蚀, 待其自然干燥后, 在表面涂抹一层煤油, 等待约20-30min, 然后将煤油擦拭干净, 在裂纹附近涂抹一层白粉。最后, 利用小锤敲击金属裂纹的位置, 如果裂纹中的煤油透过了白粉, 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裂纹的长度和走向。

3.4 灯光检查法。

灯管检查法主要是沿金属表面, 利用灯光进行照射, 如果存在腐蚀现象, 则灯光下会出现黑色的斑点;如果金属表面存在鼓包现象, 则鼓包位置在灯管下会产生极高的光亮度;如果金属表面存在裂纹, 则在灯光的照射下, 会呈现出一条黑线。因此, 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及时发现集箱、锅筒以及管道中存在的不均匀腐蚀问题, 并对是否存在变形、裂缝等缺陷进行判断, 然后针对检验的结果, 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做到防患于未然。

3.5 超声波检测。

利用超声波探伤技术, 可以及时发现锅炉表面存在的缺陷, 或者焊缝中是否存在裂纹等。从目前来看, 超声波检测属于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测方法, 虽然成熟度相对较低, 但是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避免对锅炉的影响, 需要合理选择超声波探伤的时间、方法以及频率等, 假如工件不符合检验的条件, 则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耦合方法和耦合剂进行合理确定, 提高超声波探伤的灵敏度和精确性, 得出准确的探伤结果。

3.6 磁粉检测技术。

主要是利用磁现象, 对铁磁性材料以及锅炉工件的表面进行缺陷检测, 尤其是在对工件表面的气孔、夹渣、裂纹等, 具有更佳的检测效果。但是, 这种方法不能对工件表面的划伤、针孔式缺陷等进行检测, 也不能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或者非铁磁性材料进行检测。因此, 需要结合锅炉的实际情况, 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利用, 做好缺陷的评定, 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

结束语

总之, 做好锅炉的检验工作, 不仅直接关系着锅炉的运行安全, 而且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检测中, 应该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确保锅炉检测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邢国良.锅炉检验的重要性、检验基本内容与常用检测方法[J].科技创业家, 2013 (20) :219.

[2]曲渤, 周恒洋, 于业伟.分析锅炉检验的内容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J].企业导报, 2013 (5) :295.

常规方法 篇11

全国经济普查取得了大量丰富、全面的统计资料,要将这些资料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决策信息,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及企业决策与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就必须对这些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此,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比较简便的分析方法,希望对统计报告的写作者有所帮助,以便在确定选题之后,能够依据这些方法,迅速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及本质。

■ 分组分析法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部分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是把总体中具有不同性质的单位区分开,把性质相同的单位合并在一起,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性和组与组之间资料的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运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进行统计分组的前提,在特定的研究目的下选择合适的分组标志对于达到统计研究的目的至关重要。因此,在确定统计分组指标时,应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那些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特征、有实际意义的分组标志。通过分组应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划分现象的类型;第二,反映现象的内部结构;第三,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经济普查资料的分组主要有两类:一是按反映单位属性的品质标志分组;二是按普查的数量标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主要有:单位类别、地区、行业、登记注册类型、隶属关系、控股情况、开业时间、营业状态,以及工业企业规模类型、限额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等。按数量标志分组主要有:从业人员数、企业实收资本、固定资产、全年营业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财务指标、企业产值、产品销售额等生产指标等。在经济普查中,可进行大量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分组。

将若干个有密切联系的分组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总体内部构成。在经济品质的分组体系中,既有品质标志分组,也有数量标志分组,既有平行分组,也有复合分组。经济普查数据提供了多种分组加工的可能,应当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具体确定。

■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旨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的方法。

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按比较对象内容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综合评价)。单项比较是指比较某种总体现象某一方面、某一局部,可以是单独一个统计指标,也可以是反映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若干指标,将不同的分组从总体上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比较是指对总体或若于方面的全面评价比较。

按比较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是通过对国家间、地区间、行业间、经济类型间、隶属关系间、不同单位间同一时间有关指标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而纵向对比是通过对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状况的对比,以反映其动态发展变化情况。

在进行对比分析时,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对比标准选择得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另外,运用对比分析法时,一定要注意同质性事物的可比性,不得把不同质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所谓同质性,就是对比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指标的口径范围是否一致。在运用普查资料与历史资料对比时,更要注意资料的口径范围。

■ 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指被研究总体内各部分与整体进行对比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可以说明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和使用各环节以及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揭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变化规律。

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结构相对指标=总体某部分的数值/总体总量×100%

分析总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计算比例相对指标,以反映总体中某一部分为另一部分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在利用经济普查资料开展经济结构分析时,主要应对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及行业内部结构、企业规模类型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资料。

结构分析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但在实际经济分析时,考虑到我国经济体制目前正处在转轨时期,许多比例关系非常不稳定,因此分析比例结构时,不能就数字论数字,应联系多方面和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平均分析法

平均分析法是运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反映同质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可用于同一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或单位间的对比,还可用于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平均分析法的主要作用有二:第一,利用平均指标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单位等之间的差异程度,比用总量指标对比更具有说服力。第二,利用平均指标对比某些经济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说明其发展趋势和规律。

常用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总和除以总体单位个数后所得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指标。平均数是综合指标,它的特点是将总体内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它只能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掩盖了在平均数后各单位的差异。

用平均数指标分析问题时必须与测算标志的变动度相结合。而标志变动度是反映总体单位之间在某数量标志上的差异大小。二者相结合才能对客观事物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并找出差距,查明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来说,标志变动度越小,平均数指标的代表性越强。测度标志变动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全距与全距系数、平均差与平均差系数、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平均分析法要结合各种分组和指标对比来进行。比如分析不同地区的平均从业人数、固定资产量等;不同行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平均从业人数等。总之,所有普查数量指标都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组用单位数来平均,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 强度分析法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种有密切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之比值,用以说明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

强度相对数=某一总体总量/另一有联系的总体总量

经济普查资料结合一些其他指标如人口、土地面积等,可以产生很多强度指标。这些强度相对指标分析的内容通常涉及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情况。比如:不同地区的每万人医院数量、学校数量、体育场馆数量,每百平方公里加油站数量、银行网点数量等。

强度分析若与对比分析结合起来,反映的问题就更加深入。比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强度指标的结果,可以找出差距、寻求原因,提出改进目标等。

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共有44例、女性共有36例,各占总数的55.0%、45.0%;年龄在19—6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36.8±5.2)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调查。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仪器为桂林华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的HT—2000型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条、离心机、显微镜、酒精灯等,所采用的试剂主要有冰醋酸等。

1.2.2 标本采集

按照统一标准于清晨取患者的空腹尿液,留取新鲜中段尿液标本,盛在洁净有盖的尿杯中,在常温下保存。

1.2.3 尿常规检验

传统手工镜检法:首先采用热醋酸碱法检测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含量,并记录好检测结果;然后取10mL尿液标本,放于离心机中,以15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后将清液清除,保留沉渣0.2mL搅拌均匀,以试管吸取适量置于镜检片上,检测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红细胞及白细胞含量,同样记录好检测结果。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首先采用试管取20mL尿液标本,然后将试纸条放入尿液标本中,3—4s后取出,以干净纱布吸取剩余尿液,置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中,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检测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红细胞及白细胞含量,并记录好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传统手工镜检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6.3%、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6.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3.8%、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3.8%、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2.5%;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上的常见检查项目,通过尿常规检验,可以比较准确和可靠地判断患者的代谢情况和肾功能状况。尿检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尿液标本自身、检测仪器、试剂以及检验方法等。传统手工镜检法是最为常用的尿常规检验方法,其经大量临床验证,检验结果比较准确;但其缺点是对尿液标本的要求较高,容易受标本采集、保存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则是一种新型尿常规检验方法,其具有尿液标本量需求少、操作简单快速、检验效果好等优点;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在实际应用之时容易受环境、药物及检测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鉴于两者各有优缺点,所以临床上常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尿检。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手工镜检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6.3%、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6.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3.8%、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3.8%、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2.5%;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两种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各有优势,其结果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可联合两种方法共同对患者进行尿检,从而提高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洪丽.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3:47-48.

[2]郑德亮.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69.

[3]孔瑞微,赵文凤.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177-178.

[4]韦绍卫.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03:53-54.

上一篇:三维生产管理下一篇:社会化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