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分析论文(通用12篇)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1
1. 引言
任何句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1]。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 如文法规则、符号集、知识库等[2]。由于计算机只能对有限符号集上的有限长度的符号序列进行决定性的计算, 构建形式体系, 即规定所用的各种符号, 规定把符号连成合法序列的句法, 规定合法的符号串如何表示特定问题领域的语义, 该过程常面临语法结构分析方面的歧义。利用规则与统计结合起来的句法分析方法可以解决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过程中存在的一部分歧义问题, 比如:词性歧义、生词引起的歧义、并列结构歧义、介词短语的附着对象歧义、代词的指代歧义、句子连词歧义等。歧义的解决无疑可以对进一步的自然语言理解提供强有利的帮助。而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是消解句子歧义的有力手段。
2. 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的语法分析
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是上下文无关语法的一种扩展, 一个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是一个四元组:
其中Vn是非终结符的集合;Vt是终结符的集合;S是语法的开始符号;P是一组带有概率信息的产生式的集合, 每条产生式形如[Ni→ξi, P (Ni→ξi) ], ξi是终结符号和非终结符号组成的符号串, P (Ni→ξi) 是产生式的概率[2], 并且概率分布满足概率一致性限制:
文法中的每条规则的概率, 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估计:
其中A→ξ是一特定规则, γ是任意结构, C (.) 表示规则的使用次数。例如计算下面规则中的P (A→ξ)
在此例中, NP→N的概率计算方法如下:
规则使用次数的获取最简单的途径是使用句子已得到刨析的语料库, 这样的语料库叫做树库[3]。例如从树库中统计出NP→N使用次数为1000, 而NP→N, NP→NP的NP, NP→VP的使用次数之和为6000, 则可以指派NP→N的概率为1/6。
在分析句子有歧义情况下, 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可给句子每个树形图一个概率。概率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非终极符号的结点, r表示由该非终极符号扩充的规则, p表示规则r的概率, T表示树形图, P表示整个树形图的概率。比较不同树形图的概率, 合法的句子赋以较大的概率, 不合法句子赋以较小的概率, 从而进行歧义的消解。
例子sentence=”John sold the fish bones.”
观察这三棵语法树, 具有这三个树形图结构的句子意思完全不同, T1中的the fish bones为一个名词短语, 具有树形图T1的句子大意为John出售鱼骨头具有树形图T2的句子大意为John把骨头出售给鱼, 具有树形图T1的句子则把bones分析成鱼的种类或者名字, 整句大意为John出售名为骨的鱼。同样的一个英语句子得到了三种不同的分析结果, 像T3这样的分析结果是毫无意义的, 而采取概率分析法计算各个树形图的概率后, 我们得到的句法分析将会是有效的。
比较概率我们有P (T1) >P (T2) >P (T3) , 因此句子sentence=”John sold the fish bone.”最可能的结构是树形图T1。这个结论恰好与我们的直觉是一致的。该方法也可称消解歧义的“选优法”, 形式地说, 概率最大的树形图T (S) =maxP (T) , 即这种歧义消解的实质是:从句子分析所得若干个树形图选出概率最大的那一个作为正确分析结果。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是歧义消解的有力手段。
3. 单词类别引入语法分析
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在分析句子时有三个假设前提条件:位置无关性假设 (子结点的概率与该子结点所直接管辖的字符串在句子中的位置无关) 上下文无关性假设 (子结点的概率与不受该子结点直接管辖的其他符号串无关) 和祖先结点无关性假设 (子结点的概率与支配该结点的所有祖先结点的概率无关) 。然而自然语言具有创造性, 自动学习的语料库难以保证获取的语法规则没有例外, 语料库中总会有新的语法现象超过已经确定的语法系统的规定。短语的搭配很大程度上由短语的词汇成分决定[4]。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本身存在着结构依存和词汇依存的问题。下面是动词词汇明显影响使用规则的概率分布例子。
这些语言事实是对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分析句子的巨大挑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在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中引入词汇信息, 即采取词汇中心词表示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
4. PP-附着判定
中心词的确定影响剖析树的分析效率。例如一个名词短语中心词是最主要的名词。如:“the August merchandise trade deficit”中心词就是deficit, 如果剖析树某一结点使用了规则S→NP VP, 那么该结点的中心词就是VP。词汇统计分析一般采用两种统计方式, 分别如下:
把公式2.1稍作变换得到词汇化的树形图概率计算方法:
例如在句子“Moscow sent more than 100, 000 soldiers into Afghanistan.”中, 介词短语 (PP) “into Afghanistan”或者附着于名词短语 (NP) “more than 100, 000 soldiers”, 或者附着于动词短语 (VP) “sent” (单独的动词也可以看成一个动词短语) , 这里存在PP-附着问题。
在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中, 这种PP-附着的判定要在这两个规则之间选择:NP→NP PP (PP附着于NP) 和VP→VP PP (PP附着于VP) 。这两个规则的概率依赖于训练语料库。在训练语料库中, NP附着和VP附着的统计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 在三个训练语料库中, “PP附着于NP”都处于优先地位。根据这样的统计结果, 我们应该选择PP附着于NP, 也就是选择PP“into Afghanistan”附着于NP“more than 10, 000 soldiers”这个结果。但是, 在我们上面的句子中, 介词短语“into Afghanistan”的正确附着却应该是动词短语VP (sent) , 这是因为这个VP“sent”往往要求一个表示方向的介词短语PP, 而介词短语“into Afghanistan”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显然不能处理这样的词汇依存问题。在引入词汇化信息后, 可以通过公式3.1计算PP (into) 分别修饰父结点VP (sent) 和父结点NP (soldiers) 的概率。
同样利用公式3.2和公式3.3可以计算带有中心词规则的概率和整个树形图的概率。引入词汇化信息后, 上下文无关语法的句法歧义消除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
5. 结束语
影响自然语言的理解的因素是全方面的综合性因素, 目前基于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的句法分析研究虽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这种句法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多的限制, 因此目前的上下文无关语法有两大方面需要突破:一是考虑如何结合上下文作为语境的提示。很多时候句子所处的语境会影响自然语言理解的方向和深度, 句子的上下文所提示的内容就是一种语境, 离开了句子所处的语境, 孤立地理解自然语言就显得含混或模棱两可, 上下文的语境以某种方式引导着自然语言理解的方向。二是按照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扩展的上下文无关文法分析句子, 句法和语义都是句子分析排歧中不可缺少的, 在句法分析时可以将语义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歧义消解, 增强上下文无关语法的削歧能力, 从而更高效地实现其句法分析。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陈火旺等.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1
[3]Charniak, E, 1997.Statistic parsing with a context-free grammar and word statistics[R].In AAAI-97, Menlo Park, AAAI Press.
[4]Feng Zhiwei.Probabilistic Grammar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2005, No.2.
[5]祝庚。一种自然语言理解语法分析其的算法及实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6, 13 (3) :21~25.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2
引言
复词“左右”“上下”除了用于表示空间义外,还可以表示概数义。在表示概数义时,两词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可以根据语感和习以为常的话语规则来区分,但对于把汉语当目的语的学习者来说则是一个难点。
一、“左右”“上下”表示概数意义的情况
(一)“左右”“上下”在时间域内表示概数义
1.“左右”“上下”用在时间点后表概数意义
a.“左右”可以用在时间点后面表示概数义
(1)上午七时[左右],日军全部进入一一五师设伏地区。(《中共十大元帅》)
(2)早在公元705年[左右],我国就有了“敦煌星图”。(《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总结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发现,“左右”可以与“分、时、天、月、年”等表示时间点的词连用,表达概数意义,表示在时间点以前或在时间点以后。
b.“上下”一般不用在时间点后面表示概数义遍检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没有发现“上下”用在时间点后表概数的语料。
2.“左右”“上下”用在时间段后表示概数意义
a.“左右”用在时间段后表示概数意义
(3)他拍照签名就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直到我们不得不去记者招待会,人们都疯狂了。(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4)如果说太阳在宇宙中已经生活了50亿年[左右]的话,那么,在这个漫长的年代里,它绕着银河系中心只转了20圈左右。(《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左右”与时间段连用,表示略长于或略短于表达的时间段,与“左右”连用表示概数意义的时间段,可长可短,较为灵活。
b.“上下”与时间段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5)所以,行书从产生到现在,[上下]一千多年,一直盛行不衰。(《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6)可是反映的生活却无限广阔,[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都可以在同一个舞台上表现出来。(《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3.不与事件、节日之类表示时间的词语连用
(7)到珍珠港事变[前后],除这一个师装备完成外,并增加了英印军第十七师等。(《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
(二)“左右”“上下”在数量域内表示概数义
1.“左右”“上下”与事物数目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a.“左右”与事物数目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8)初步统计,已经产生危害或引起人们注意的大气污染物就有100种[左右]。(《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9)例如质量为太阳20倍[左右]的恒星,在这个稳定的主序星阶段,将成为亮度和温度很高的蓝巨星。(《中国儿童百科全书》)b.“上下”与事物数目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10)龙虾体长一般有20-40厘米,体重500克[上下]。(《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1)但1999年以来,中国水稻每亩平均单产一直在420公斤[上下]徘徊。(《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2)与对手的比分差距几乎都在20分[上下]。(《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一般可以用“上下”来表示概数的,皆可以用“左右”表示,如上文中的“体重500克[左右]”“水稻每亩平均单产420公斤[左右]”。但是,用“左右”表示概数意义的不一定可以用“上下”表示,例如上文中“已经产生危害或引起人们注意的大气污染物就有100种[上下]*”、“质量为太阳20倍[上下]的恒星*”,这种表达是明显不正确的。
2.“左右”“上下”与百分数分数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a.“左右”与百分数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13)同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了50%[左右]。(《周恩来传》)
(14)抗日战争以前,我国现代工业产值只不过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左右]。(《周恩来传》)
b.“上下”与百分数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15)艾滋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还有一些国家的患病率已经在总人口1%[上下]徘徊。(《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6)投票率最低为32%,英国次之,为38%,法国也只有50%[上下]。(《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3.“上下”“左右”与距离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a.“左右”与距离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17)世界第一大城墨西哥城,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每年下沉10厘米[左右]。(《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8)不过,翼龙有两支长达2米[左右]的前肢,展开时能够飞翔。(《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b.“上下”与距离连用表示概数意义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上下”不能用于表示距离方面的概数意义。张豫峰(2004)也认为,“上下”不能用于表示距离方面的.概数意义。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存在用“上下”约指距离的例子:
(19)过了黄庄,汽车开到三十里上下,原野闪旋,列树退却,村舍出没。(俞平伯《进城》)
(20)直着嗓子叫喊的声音,沿河一里上下都听得见。(张爱玲《连环套》)在表达距离方面的概数意义时,用“左右”比较多,用“上下”较少。
4.“左右”“上下”与年龄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a.“左右”与年龄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21)那时,我12岁[左右]。我不知道去那里干什么,他们让我转身,向前走,再走回来。(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22)它繁殖力强,3岁[左右]就能产仔,因而数量较多。(《中国儿童百科全书》)b.“上下”与年龄连用表示概数意义
(23)他走上街头,看到70岁[上下]的老人,就拉住他们。(《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4)据介绍,“小白桦”舞蹈团女演员的年龄应在20岁[上下]。(《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一般来说,数量域中,可以用“高低、大小”修饰的词语也可以用“上下”修饰,表示概数意义,如文中提到的“平均每亩单产、比分差距、患病率、投票率、年龄”等。在表示年龄时,10岁以下一般不用“上下”,如“三岁上下”这样的表达,虽不存在语法上的错误,但并不符合母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一般可以用“上下”修饰的词语,也可以用“左右”修饰。尽管“上下”和“左右”基本可以通用,但是“左右”的使用更频繁,更容易接受。
总的来说,“左右”和“上下”在时间域和数量域内都可以表示概数意义,但是“左右”比“上下”的使用频率更高,使用范围更广。
二、“左右”“上下”表示概数意义差异的原因
(一)“左右”比“上下”更早用于表示概数意义大约从汉代起,“左右”就出现了用在数量结构后面表概数的用法。例如:
(25)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丑,夭折早死。(东汉·史论《论衡》)
(二)“左右”相较于“上下”方位性弱,模糊性强 “左右”在表示空间概念时,如果参照物发生变化,则“左右”表示的方位和范围就会有所变化。“左右”表示方位可以是参照物本身的左边和右边,也可以是参照物自身以外的左侧和右侧;表示范围可以表示参照物的周围。
(三)“左右”“上下”的词化
杨吉春(2007)在《汉语反义复词研究》中提出,“在分析反义复词词化程度的等级时,是考察反义词组最初词化为反义复词时呈现出来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与词化前有何差异。
结语
“左右”“上下”都可以表示时间域的概数意义,“左右”可以用于时间点,也可以用于时间段,“上下”不能用于时间点,只能用于跨度较大的时间段。在数量域中,一般可以用“上下”修饰的词语也可以用“左右”修饰。尽管“上下”和“左右”基本可以通用,但是“左右”的使用更频繁,更容易接受。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3
文化建筑的重要功能就是让大众在使用时可以得到愉悦的审美感,所以为建筑设计一个好的艺术环境非常重要。文化建筑的艺术环境是目前环境文化信息传达系统的一大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审美;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文化建筑
建筑的名称与建筑功能有关,对人们有教育意义的建筑便是文化建筑。如各式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与美术馆等,还有一些史上有名的学院、文化遗迹等。文化建筑的特性是其中加入了人的活动。文化领域中的建筑环境设计在整个建筑环境设计中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凡是涉及到文化活动的建筑,在设计时就需注重设计环境的文化氛围。加入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在设计中最有魅力。
(二)设计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建筑环境
现代,人们在室内外环境设计方面很注重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它既要在视觉方面有所突破又要注意工程的技术含量,当然也不能忽视对声、光、热等物理方面的问题,更要给建筑中注入文化的因素,让其给人在心灵上打造一种意境。建筑环境的艺术效果是由该环境内部的物体包括花草树木,实体建筑等来合理配置形成的。 也可将环境设计的艺术氛围理解为是人们在设计时就注意建筑环境本身的艺术含量,以及其内部的各种物品的色彩变幻所导致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等。
(三) 审美
审美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使人们在面对一处美景时所自然流露出的一种对美景的知、情、意的心灵活动。审美可以当成一门学科来对待,主要来研究以及阐释人们在面对不同美景时的性倾向的整个心理活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是人们面对外界事物的主观感受。每个人在面对同一美景时绝不是同一种感受但也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设计建筑环境的艺术氛围时要注意将人们面对美景在心灵感应上的共性加入进去,将多种化的艺术设计方法运用进去并将其综合起来,使人们在面对该环境设计时可以有共鸣。
二、目前建筑在文化氛围建设上的审美
(一)大众化的审美观念
信息社会下的文化设计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人们在室内外设计中越来越注重其中的文化含量,这种蕴含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产品特点是,较浅显、易复制、拥有一定的模式、便于批量化进行生产等。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的文化也包含了大众文化的特性。 旧的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体系建立之初就消失殆尽;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文化需求也日益暴露出多样化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多样性需要得到保护。
(二)发散式的信息传播方式
环境艺术氛围对人们的视觉冲击往往会打破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更能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从而将以往的信息传递模式打破,从自上而下变成发散式传播。这种方式打破了文化传播时个体、群体之间的空间界限,将直接的交流方式变成便捷性的方式。文化传播不再是群体间流转传播,而是同时性传播到各个社会群体。文化传播时对人们的视觉冲击上不再是直线性的而是以“网”形式在很广阔的环境内部传递。人们不再是单线式生活维度,而是群体性的人员关系网中的一个,人们之间的交往会向深层次以及变异性转化。
(三)文化传播的模糊特点
人们在感受环境所传达的艺术信息时往往得出的结论是很模糊的,在难以明确表示的地方通常是由感知的主体自我描述以及补充,所以得到的信息量较大。当然,最终可以被吸收的信息量与接受信息的个体息息相关。传递信息的模糊性是文化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其所具有的一种特性,人作为室内设计的主体,在研究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往往会有大量的模糊概念,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斥着大量模糊性思维的有机体,精准的语言是很难将那些思维表达出来的。人们在进行室内外设计时往往是抓住重点来进行,将其中的一些次要部分忽视掉,因为这门学科包含的因素非常繁复,难以运用精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建筑语言本身所代表的含义也是模糊的,一个语言符号往往可以表述多重含义,而不是一一相互对应的关系,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建筑语言符号总是会有不同的理解。
(四)直观的审美知觉
人们在设计文化建筑时通常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为目的,因为“看”是人的感知中最重要的一项,它是人们对整个环境设计最直接的认知与听听觉相较优势更明显。人们在感受建筑设计的文化氛围时通常是以视觉作为感知通道,这种感知方式的有点不仅是直观性强、让人直接理解建筑文化感性的一面,而且从图像上直接认识建筑的形象。我们将建筑文化视觉和听觉单项认知关系转为视觉---图像和听觉---语言的双重认知关系,也就将视觉与听觉的比较转化为语言与图像的比较,这样就拿那个将优势尽显无疑。
三、建筑的文化氛围的表述
(一)艺术造型
人们在塑造建筑的环境艺术时需要将其有两种关联方式表述出来,具象以及抽象。具象就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将文化形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抽取出来进行变形以及重新组合等,然后让其以载体的形式出现,连接人们对建筑文化的审美观点。抽象关联为人们在理解空间的艺术意境时提供一份联想认知。
(二)色彩
建筑环境在运用色彩来打造艺术氛围时,要注意色彩的本身的明亮度、纯粹性,还要将人对色彩的感官认识考虑进去。使用色彩来展现一个社会的时代浪潮,将人们对色彩的追求意识展现出来。色彩的快速转化也就成了当代文化建筑审美的重点。
(三)光环境
人们在感受建筑的文化氛围时,光线的变换总能引起第一感知。因此将光线调整到最佳,易引起人对环境的共鸣。随着时间的变动,阳光会有不同的光影出现,不同气候的光影也会让建筑空间层次突出以及富有节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各式各样的人工光被创造出来,运用在建筑环境中显得十分灵动,产生的效果也是多样的。
文化建筑对光的审美要求是建筑所表达的光的意境要与建筑内人的心理感情相一致。人们对光的需求已不仅是为了满足照明或指示更多是给光赋予一定的文化韵味。人们在富含文化韵味的光环境中体味到精神生活的重要信息以及律动的生命能量。
(四)材质的多样化
文化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单一材料难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因此在室内外设计中运用多种材料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在材质的选用上需要有对冲性。后工业化社会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以及规则对人们的约束力日渐放松,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人们急切的想打破目前的教条式环境。这种心理驱使下人们在选择文化建筑材料时往往向多样化的对比形式发展。
四、建筑的文化意境
(一)文化建筑的文化意味
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被称为文化建筑,其往往将社会文化的意境体现出来。文化建筑所体现的信念以及理想往往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文化建筑所担负的责任有了新的变化,公众教育的意义尤为浓厚。往往以各式各样的专题讲座体现,并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建筑的标志
文化建筑所表达的文化意境,通常是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沉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往往是文化建筑。如,美国的“白宫”和法国的“凯旋门”以及英国的“大笨钟”、印度的“泰姬陵”和埃及的“金字塔”等,这些建筑作为该国的文化标志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中。
五、 结语
人们在面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观念不同,其对文化认知深度以及信息的交流质量也各不相同。人们设计文化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增大信息的通达程度,让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环境休闲化倾向分析[J].华中建筑,2011(10)
[2]黄骏,林燕.展览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江西科学,2010(04)
[3]王宇洁,仲利强.当代文化建筑中的艺术空间设计[J].中外建筑,2011(04)
摘要:
文化建筑的重要功能就是让大众在使用时可以得到愉悦的审美感,所以为建筑设计一个好的艺术环境非常重要。文化建筑的艺术环境是目前环境文化信息传达系统的一大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审美;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文化建筑
建筑的名称与建筑功能有关,对人们有教育意义的建筑便是文化建筑。如各式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与美术馆等,还有一些史上有名的学院、文化遗迹等。文化建筑的特性是其中加入了人的活动。文化领域中的建筑环境设计在整个建筑环境设计中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凡是涉及到文化活动的建筑,在设计时就需注重设计环境的文化氛围。加入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在设计中最有魅力。
(二)设计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建筑环境
现代,人们在室内外环境设计方面很注重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它既要在视觉方面有所突破又要注意工程的技术含量,当然也不能忽视对声、光、热等物理方面的问题,更要给建筑中注入文化的因素,让其给人在心灵上打造一种意境。建筑环境的艺术效果是由该环境内部的物体包括花草树木,实体建筑等来合理配置形成的。 也可将环境设计的艺术氛围理解为是人们在设计时就注意建筑环境本身的艺术含量,以及其内部的各种物品的色彩变幻所导致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等。
(三) 审美
审美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使人们在面对一处美景时所自然流露出的一种对美景的知、情、意的心灵活动。审美可以当成一门学科来对待,主要来研究以及阐释人们在面对不同美景时的性倾向的整个心理活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是人们面对外界事物的主观感受。每个人在面对同一美景时绝不是同一种感受但也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设计建筑环境的艺术氛围时要注意将人们面对美景在心灵感应上的共性加入进去,将多种化的艺术设计方法运用进去并将其综合起来,使人们在面对该环境设计时可以有共鸣。
二、目前建筑在文化氛围建设上的审美
(一)大众化的审美观念
信息社会下的文化设计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人们在室内外设计中越来越注重其中的文化含量,这种蕴含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产品特点是,较浅显、易复制、拥有一定的模式、便于批量化进行生产等。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的文化也包含了大众文化的特性。 旧的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体系建立之初就消失殆尽;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文化需求也日益暴露出多样化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多样性需要得到保护。
(二)发散式的信息传播方式
环境艺术氛围对人们的视觉冲击往往会打破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更能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从而将以往的信息传递模式打破,从自上而下变成发散式传播。这种方式打破了文化传播时个体、群体之间的空间界限,将直接的交流方式变成便捷性的方式。文化传播不再是群体间流转传播,而是同时性传播到各个社会群体。文化传播时对人们的视觉冲击上不再是直线性的而是以“网”形式在很广阔的环境内部传递。人们不再是单线式生活维度,而是群体性的人员关系网中的一个,人们之间的交往会向深层次以及变异性转化。
(三)文化传播的模糊特点
人们在感受环境所传达的艺术信息时往往得出的结论是很模糊的,在难以明确表示的地方通常是由感知的主体自我描述以及补充,所以得到的信息量较大。当然,最终可以被吸收的信息量与接受信息的个体息息相关。传递信息的模糊性是文化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其所具有的一种特性,人作为室内设计的主体,在研究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往往会有大量的模糊概念,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斥着大量模糊性思维的有机体,精准的语言是很难将那些思维表达出来的。人们在进行室内外设计时往往是抓住重点来进行,将其中的一些次要部分忽视掉,因为这门学科包含的因素非常繁复,难以运用精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建筑语言本身所代表的含义也是模糊的,一个语言符号往往可以表述多重含义,而不是一一相互对应的关系,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建筑语言符号总是会有不同的理解。
(四)直观的审美知觉
人们在设计文化建筑时通常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为目的,因为“看”是人的感知中最重要的一项,它是人们对整个环境设计最直接的认知与听听觉相较优势更明显。人们在感受建筑设计的文化氛围时通常是以视觉作为感知通道,这种感知方式的有点不仅是直观性强、让人直接理解建筑文化感性的一面,而且从图像上直接认识建筑的形象。我们将建筑文化视觉和听觉单项认知关系转为视觉---图像和听觉---语言的双重认知关系,也就将视觉与听觉的比较转化为语言与图像的比较,这样就拿那个将优势尽显无疑。
三、建筑的文化氛围的表述
(一)艺术造型
人们在塑造建筑的环境艺术时需要将其有两种关联方式表述出来,具象以及抽象。具象就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将文化形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抽取出来进行变形以及重新组合等,然后让其以载体的形式出现,连接人们对建筑文化的审美观点。抽象关联为人们在理解空间的艺术意境时提供一份联想认知。
(二)色彩
建筑环境在运用色彩来打造艺术氛围时,要注意色彩的本身的明亮度、纯粹性,还要将人对色彩的感官认识考虑进去。使用色彩来展现一个社会的时代浪潮,将人们对色彩的追求意识展现出来。色彩的快速转化也就成了当代文化建筑审美的重点。
(三)光环境
人们在感受建筑的文化氛围时,光线的变换总能引起第一感知。因此将光线调整到最佳,易引起人对环境的共鸣。随着时间的变动,阳光会有不同的光影出现,不同气候的光影也会让建筑空间层次突出以及富有节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各式各样的人工光被创造出来,运用在建筑环境中显得十分灵动,产生的效果也是多样的。
文化建筑对光的审美要求是建筑所表达的光的意境要与建筑内人的心理感情相一致。人们对光的需求已不仅是为了满足照明或指示更多是给光赋予一定的文化韵味。人们在富含文化韵味的光环境中体味到精神生活的重要信息以及律动的生命能量。
(四)材质的多样化
文化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单一材料难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因此在室内外设计中运用多种材料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在材质的选用上需要有对冲性。后工业化社会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以及规则对人们的约束力日渐放松,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人们急切的想打破目前的教条式环境。这种心理驱使下人们在选择文化建筑材料时往往向多样化的对比形式发展。
四、建筑的文化意境
(一)文化建筑的文化意味
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被称为文化建筑,其往往将社会文化的意境体现出来。文化建筑所体现的信念以及理想往往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文化建筑所担负的责任有了新的变化,公众教育的意义尤为浓厚。往往以各式各样的专题讲座体现,并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建筑的标志
文化建筑所表达的文化意境,通常是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沉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往往是文化建筑。如,美国的“白宫”和法国的“凯旋门”以及英国的“大笨钟”、印度的“泰姬陵”和埃及的“金字塔”等,这些建筑作为该国的文化标志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中。
五、 结语
人们在面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观念不同,其对文化认知深度以及信息的交流质量也各不相同。人们设计文化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增大信息的通达程度,让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环境休闲化倾向分析[J].华中建筑,2011(10)
[2]黄骏,林燕.展览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江西科学,2010(04)
[3]王宇洁,仲利强.当代文化建筑中的艺术空间设计[J].中外建筑,2011(04)
摘要:
文化建筑的重要功能就是让大众在使用时可以得到愉悦的审美感,所以为建筑设计一个好的艺术环境非常重要。文化建筑的艺术环境是目前环境文化信息传达系统的一大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审美;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文化建筑
建筑的名称与建筑功能有关,对人们有教育意义的建筑便是文化建筑。如各式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与美术馆等,还有一些史上有名的学院、文化遗迹等。文化建筑的特性是其中加入了人的活动。文化领域中的建筑环境设计在整个建筑环境设计中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凡是涉及到文化活动的建筑,在设计时就需注重设计环境的文化氛围。加入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在设计中最有魅力。
(二)设计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建筑环境
现代,人们在室内外环境设计方面很注重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它既要在视觉方面有所突破又要注意工程的技术含量,当然也不能忽视对声、光、热等物理方面的问题,更要给建筑中注入文化的因素,让其给人在心灵上打造一种意境。建筑环境的艺术效果是由该环境内部的物体包括花草树木,实体建筑等来合理配置形成的。 也可将环境设计的艺术氛围理解为是人们在设计时就注意建筑环境本身的艺术含量,以及其内部的各种物品的色彩变幻所导致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等。
(三) 审美
审美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使人们在面对一处美景时所自然流露出的一种对美景的知、情、意的心灵活动。审美可以当成一门学科来对待,主要来研究以及阐释人们在面对不同美景时的性倾向的整个心理活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是人们面对外界事物的主观感受。每个人在面对同一美景时绝不是同一种感受但也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设计建筑环境的艺术氛围时要注意将人们面对美景在心灵感应上的共性加入进去,将多种化的艺术设计方法运用进去并将其综合起来,使人们在面对该环境设计时可以有共鸣。
二、目前建筑在文化氛围建设上的审美
(一)大众化的审美观念
信息社会下的文化设计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人们在室内外设计中越来越注重其中的文化含量,这种蕴含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产品特点是,较浅显、易复制、拥有一定的模式、便于批量化进行生产等。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的文化也包含了大众文化的特性。 旧的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体系建立之初就消失殆尽;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文化需求也日益暴露出多样化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多样性需要得到保护。
(二)发散式的信息传播方式
环境艺术氛围对人们的视觉冲击往往会打破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更能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从而将以往的信息传递模式打破,从自上而下变成发散式传播。这种方式打破了文化传播时个体、群体之间的空间界限,将直接的交流方式变成便捷性的方式。文化传播不再是群体间流转传播,而是同时性传播到各个社会群体。文化传播时对人们的视觉冲击上不再是直线性的而是以“网”形式在很广阔的环境内部传递。人们不再是单线式生活维度,而是群体性的人员关系网中的一个,人们之间的交往会向深层次以及变异性转化。
(三)文化传播的模糊特点
人们在感受环境所传达的艺术信息时往往得出的结论是很模糊的,在难以明确表示的地方通常是由感知的主体自我描述以及补充,所以得到的信息量较大。当然,最终可以被吸收的信息量与接受信息的个体息息相关。传递信息的模糊性是文化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其所具有的一种特性,人作为室内设计的主体,在研究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往往会有大量的模糊概念,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斥着大量模糊性思维的有机体,精准的语言是很难将那些思维表达出来的。人们在进行室内外设计时往往是抓住重点来进行,将其中的一些次要部分忽视掉,因为这门学科包含的因素非常繁复,难以运用精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建筑语言本身所代表的含义也是模糊的,一个语言符号往往可以表述多重含义,而不是一一相互对应的关系,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建筑语言符号总是会有不同的理解。
(四)直观的审美知觉
人们在设计文化建筑时通常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为目的,因为“看”是人的感知中最重要的一项,它是人们对整个环境设计最直接的认知与听听觉相较优势更明显。人们在感受建筑设计的文化氛围时通常是以视觉作为感知通道,这种感知方式的有点不仅是直观性强、让人直接理解建筑文化感性的一面,而且从图像上直接认识建筑的形象。我们将建筑文化视觉和听觉单项认知关系转为视觉---图像和听觉---语言的双重认知关系,也就将视觉与听觉的比较转化为语言与图像的比较,这样就拿那个将优势尽显无疑。
三、建筑的文化氛围的表述
(一)艺术造型
人们在塑造建筑的环境艺术时需要将其有两种关联方式表述出来,具象以及抽象。具象就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将文化形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抽取出来进行变形以及重新组合等,然后让其以载体的形式出现,连接人们对建筑文化的审美观点。抽象关联为人们在理解空间的艺术意境时提供一份联想认知。
(二)色彩
建筑环境在运用色彩来打造艺术氛围时,要注意色彩的本身的明亮度、纯粹性,还要将人对色彩的感官认识考虑进去。使用色彩来展现一个社会的时代浪潮,将人们对色彩的追求意识展现出来。色彩的快速转化也就成了当代文化建筑审美的重点。
(三)光环境
人们在感受建筑的文化氛围时,光线的变换总能引起第一感知。因此将光线调整到最佳,易引起人对环境的共鸣。随着时间的变动,阳光会有不同的光影出现,不同气候的光影也会让建筑空间层次突出以及富有节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各式各样的人工光被创造出来,运用在建筑环境中显得十分灵动,产生的效果也是多样的。
文化建筑对光的审美要求是建筑所表达的光的意境要与建筑内人的心理感情相一致。人们对光的需求已不仅是为了满足照明或指示更多是给光赋予一定的文化韵味。人们在富含文化韵味的光环境中体味到精神生活的重要信息以及律动的生命能量。
(四)材质的多样化
文化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单一材料难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因此在室内外设计中运用多种材料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在材质的选用上需要有对冲性。后工业化社会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以及规则对人们的约束力日渐放松,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人们急切的想打破目前的教条式环境。这种心理驱使下人们在选择文化建筑材料时往往向多样化的对比形式发展。
四、建筑的文化意境
(一)文化建筑的文化意味
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被称为文化建筑,其往往将社会文化的意境体现出来。文化建筑所体现的信念以及理想往往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文化建筑所担负的责任有了新的变化,公众教育的意义尤为浓厚。往往以各式各样的专题讲座体现,并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建筑的标志
文化建筑所表达的文化意境,通常是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沉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往往是文化建筑。如,美国的“白宫”和法国的“凯旋门”以及英国的“大笨钟”、印度的“泰姬陵”和埃及的“金字塔”等,这些建筑作为该国的文化标志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中。
五、 结语
人们在面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观念不同,其对文化认知深度以及信息的交流质量也各不相同。人们设计文化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增大信息的通达程度,让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环境休闲化倾向分析[J].华中建筑,2011(10)
[2]黄骏,林燕.展览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江西科学,2010(04)
龙洞水库上下坝址比选分析 篇4
坝址的选择是新建水库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工程量、工程造价。通过坝址比选, 能够确定对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坝址。
2 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坝址选择概述
水电工程坝址指的是在规划开发的河段上修建挡水建筑物的区段或场所。坝址选择的目的是在几个可能的坝址中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选择出一个综合指标优良的坝址, 并以此作为大坝枢纽的建设场所。水电工程坝址选择的合理性能够直接决定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效益, 同时还能够对枢纽工程以及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影响。在所有水利水电站建设中, 都需要进行坝址选择, 只有在明确坝址的基础上, 才能够顺利开展坝线、坝型选择。
在坝址选择中, 一般需要通过对坝址进行比选, 具体而言, 首先需要在规划开发的梯级河段上选定建坝的河段;然后拟定多个可供比选的坝址, 并进行坝址比选。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首先需要进行坝址初步比选, 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坝址, 然后在对坝址的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确定水利水电站坝址。
另外, 在坝址选择方面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坝址应该尽量远离活动断裂, 并且避开滑坡体, 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活断层及大断层从坝基通过, 减轻地震危害;同时, 还应该避开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条件。 (2) 对于泄洪规模巨大或中低水头的河床式水电站坝址, 可以考虑选择河谷宽阔坝址, 如果有通航条件, 则还应该选择地形和水流条件适合的、能够满足通航条件的坝址。
3 工程概况
工程区位于思南县城以西的青杠坡镇老根茶村附近, 拟建河流为黄山河 (坝址处) →蜂王河→六池河→乌江西岸, 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
工程区内二叠系下统梁山组 (P1l) , 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 (S2h) 、奥陶系下统大湾组 (O1d) 上部、桐梓组下段 (O1t1) 、地层岩性为页岩、泥质粉砂岩、钙质页岩, 为非可溶岩组, 为隔水层, 其余栖霞组 (P1q) 、茅口组 (P1m) , 奥陶系中统宝塔组 (O2b) 、十字铺组 (O2s) 碳酸盐岩均为含水岩组。
根据工程区地下水调查, 地下水按赋存条件有三种类型:孔隙水、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区域内地表分水岭与地下分水岭基本一致, 区域内局部地段存在小规模的崩塌现象, 自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
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 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无晚近期地震活动, 属低频区, 该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4 工程地质条件
4.1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库区出露第四系 (Q) 、志留系中统 (S2) 、奥陶系下统 (O1) 地层。
第四系推测堆积物厚度0~10m。基岩为:灰色、灰绿色、灰黄色、紫红色砂质页岩, 粉砂质页岩, 泥岩夹少量硅质及石英砂岩, 疙瘩状灰岩, 泥灰岩、泥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
库区位于平场乡背斜的倾伏端, 在区域性构造应力的作用下, 库区的小褶皱, 小断层非常发育。
水库存在沿库首河弯地块沿石牛栏组 (S1s) 、奥陶系中上统宝塔组 (O2b) 、十字铺组 (O2s) 等瘤状泥质灰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等可溶岩渗漏的可能;无邻谷渗漏和断层破碎带及岩溶管道渗漏问题;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库岸稳定, 水库成库条件较好;存在较大耕地淹没问题。存在水库两岸交通问题。
4.2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上坝址为相对缓丘圆顶山, 地形零乱破碎, 为低山缓丘剥蚀性地貌。坝址处河谷自然宽高比为4.6:1, 为不对称的“U”字型河谷。坝区为低山缓丘剥蚀性地貌。下坝址地形坡度约35°, 河谷为不对称“U”型斜向河谷, 河床自然宽高比B/H=2.9:1。
上下坝址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残坡积堆积, 河床冲积堆积;基岩出露地层为宝塔组、十字铺组、奥陶系下统湄潭组;岩性为紫红色中至厚层细晶含泥质灰岩, 灰岩, 泥质灰岩、黑色钙质页岩、灰色粉砂质页岩。
上坝址左岸发育一背斜纵贯坝区, 属不对称褶曲。坝区发育断层有:F1、F2、F3、F4、F5。发育有 (1) ~ (4) 节理裂隙。河床直流段方向N300E, 坝轴线方向S600E, 岩层产状:背斜北西翼倾向3200~3500, 倾角350~500;南东翼倾向1200~1400。倾角200~600。下坝址左岸近平行于河床发育一背斜, 走向呈北东-南西方向N38°E, 背斜轴部通过左岸高程约630.0~635.0m范围, 其北西翼产状约为357°∠51°, 南东翼产状约为187°∠60°, 背斜核部及两翼地层为湄潭组第一段 (O1m1) 页岩。该背斜与断层f1共同作用造成左岸坡岩体结构破碎, 构造影响带强风化深度较大。
第四系残坡积、河床冲积层、宝塔组、灰岩、十字铺组, 灰岩、基岩强风化层, 背斜轴、断层破碎带、构造裂隙张开段、灰岩溶蚀带等为相对含水层。奥陶系下统湄潭组 (O1m) 上部粉砂质页岩, 顶部夹少量石英砂岩, 相对隔水层。岩溶发育甚微。
上下坝址两坝肩均存在沿灰岩、基岩强风化层、背斜轴、断层破碎带、构造裂隙张开段、灰岩溶蚀带等渗漏问题。
坝址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断层、构造裂隙较发育, 岩体以风化剥蚀为主, 结构面充填粘泥普遍。
5 坝址方案比较
上、下两坝址综合比较见表1。
由表1可得知:
(1) 下坝址缺点:可从钻孔资料可知, 下坝址左右岸强风化深度较大, 覆盖层较厚, 岩体完整性较差, 裂隙发育, 坝基开挖量相对较大, 且开挖存在不利地质条件。下坝址不适宜建刚性坝及面板坝, 且粘土斜墙土石 (堆石) 坝所需粘土料场运距较远, 下坝址防渗处理难度较大, 工程投资较大, 不具备可行性。
(2) 上坝址缺点:天然河谷宽高比较大, 坝轴线较长;通过钻探揭露, 其强风化深度一般, 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构造较发育, 水位地质条件较复杂;右坝肩宝塔十字铺组 (O2s+b) 灰岩与湄潭组第三段 (O1m3) 页岩之间层间溶蚀现象较为发育, 存在溶蚀通道的可能性, 需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处理。
通过比较, 上坝址综合条件较下坝址优越, 故推荐上坝址。
6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可见, 上坝址综合条件较下坝址优越同, 上、下坝址施工条件相当, 相应投资也较大, 根据综合分析比选, 推荐上坝址。
参考文献
[1]冯峰.四川鸭嘴坝址右岸滑坡对坝址选择影响的分析[J].山西建筑, 2010 (25) :26~27.
[2]徐主深.利洞电站引水管线布置方案比较[J].甘肃科技纵横, 2011 (01) :195~196.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5
一、开发利用情况
1,水库本区取水口以上为山区,土地类型主要以林地和灌木林,无居民区和其他用水功能要求;取水口,取水口以下现状有两件引水工程,均为无调节取水,没有其他取用水户,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
2、补水区取水口以上及取水口至西米河与更戞河汇口区间均为林区,无农田灌溉和其他取用水户。
二、影响分析
1、立觉河水库坝址以下全部纳入灌区用水规划以内,实行水库与现有水利工程联合供水,减水河段按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预留生态用水,保证河道不断流,能够维持减水河段基本的生态用水要求,灌溉回归水回归芒胆河,去水对下游取用水户和生态环境影响甚微。
2、补水区取水后,使减水河段的水资源量、水资源时空分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河道的纳污能力有较大影响,鉴于取水口至更戞河汇口区间无工、农田用水和人畜用水等点、面污染源,取水口按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预留生态用水,保证减水河段的基本生态用水,由于取水造成水文情势的改变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对其他用水户没有影响。
生态流量的确定方法和保障措施
1、生态流量的确定以水资源论证导则推荐的方法进行确定,流量按取水口断面多年平均流
量的10%计算。
2、初蓄期生态流量采用逐级导流的方式下泄,保持河段不断流或断流时间过长;运行期生
基于上下文的中文分词方法 篇6
关键词:中文分词;基于上下文;信息检索
中图分类号:TP31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Context-based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Method
Shi Feng1,Chen Shan2
(1.Linyi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Registration Center,Linyi276000,China;2.School of Media,Linyi University,Linyi276005,China)
Abstract:Chinese automatic word segmentation is a basic task in the area of Chinese Information Search Engine.After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techniques used in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word segmentation,this arithmetic which is based on finding the longest repeated string in text can cutting words accuractely.
Keywords: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Context-based;Information retrieval
一、分词方法概述
目前比较通用的分词办法是基于词典和语法规则的分词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第一类方法应用词典匹配、汉语词法或其它汉语语言知识进行分词,其原理是将文档中的字符串与词典中的词条进行逐一匹配,如果词典中找到某个字符串,则匹配成功,可以切分,否则不予切分。如:逐词遍历法、最大匹配法、最小分词方法等。这类方法简单、分词效率较高,但汉语语言现象复杂丰富,语法规则十分笼统复杂,新的词语和技术用语不断出现,以及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处理的复杂性,使的这种分词方法受到很大的挑战。词典的完备性、规则的一致性等问题使其难以适应开放的大规模文本的分词处理。下面介绍一种基于上下文的分词方法,它采用词频统计的方法,完全不需要词典和语法句法规则和语义信息。其原理是根据字符在文档中出現的统计频率决定其是否构成词。它不仅适用于中文文本的索引项提取,还可以应用到日文韩文等亚洲文字的处理,以及英文短语的“绑定”。
二、基于上下文的分词方法
对一个具体的文档而言,用词相对封闭,能表征文本主题的往往是一些高频词条。基于上下文词频统计的分词就是使用统计的方法直接从文档中抽取高频词条,然后过滤掉一些无意义的词条,从而得到索引项。
(一)抽取最长重复字串
每一个句子与本文档中其它所有句子做比较,抽取最长重复字串。如:假定一个文档由下面四个句子组成:(1)在搜索引擎中;(2)中文搜索引擎的开发和应用;(3)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元搜索引擎;(4)在元搜索引擎中搜索信息。
首先,用句子(1)分别和其他3个句子比较,抽取出“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中”,然后用句子(2)和剩余2个自己比较,抽取出“搜索引擎”“开发”,最后用句子(3)和最后一个句子比较,抽取出“元搜索引擎”。
最后我们得到的最长重复字串为“搜索引擎(TF=4)”“搜索引擎中(TF=2)”“开发(TF=2)”“元搜索引擎(TF=2)”。这种方法得到的候选主题词个数远远小于用2元语法切分得到的词的个数(本例为27个)。这主要是它应用了文档的上下文信息,把很多没有意义的字串过滤掉,从而大大减小了提取主题词的难度,增加了分词的准确度。
这种方法虽然存在把一些合法的主题词漏掉的机会,比如“中文搜索引擎”,但是主题词往往在很多句子中出现,因此通过文档中所有句子的互相比较,这些主题词是可以被抽取的。
这种最长重复字串抽取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K*K),这里N是文档中的句子个数,K是最长句子中的字数。
(二)初始词表的过滤
通过上面的过程获得的初始词表中,有很多字串并不是有意义的词语,可以通过下面的规则进行过滤:(1)去掉那些表示日期或者数字的字段,比如“九八年五月”“一千二百”。(2)过滤掉那些以“是”、“在”、“的”等开头的词条,和以“的”等结尾的词条。(3)检测这些词,如果A为B的字串,并且A和B的词频相差较大,去掉词频较小的那些字串。这里为字串词频的比率设定一个阈值,假设为10,如果文档中“元搜索引擎”词频为32,“搜索引擎”词频为3,“搜索引擎中”词频为2,则去掉“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中”。
(三)提取索引项
我们把经过过滤后的所有字串都作为索引项。根据TF*IDF计算词汇在文本中的权重,以确定词汇在文本中的重要程度。
三、与其他分词方法的比较
(一)与基于词典和语法规则分词方法的比较
这种自动分词方法实现简单,不需要使用词典和语法规则;查全率最高,对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用名词能够有效地提取;同时,它的适应性强,能够用这种方法实现对日文韩文等亚洲文字和英文短语的处理。
它的缺点在于索引冗余大。
(二)与单汉字标引方法比较
单汉字标引的效率低,子表索引库所占空间很大,由于标引单位是没有意义的汉字,所以会造成查准率不高。
这种分词方法和单汉字标引方法相比,降低了查全率,但是由于满足查询条件的文档很多,所以用户更加关心查准率。
(三)与2元切分方法的比较
这种分词方法提高了查准率,使用2元切分方法可能会检索到一些并不相关的文档,这种分词方法大大提高了查准率。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7
疏水系统是热力发电厂中的一个重要系统, 其运行状况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到全厂热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若电厂接入的疏水系统存在问题, 轻者会造成振动、水击事故的发生, 重者会损坏管道与设备, 当前国内已经发生过好多起, 由于汽机本体疏水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性是当前各发电厂主要系统配置的主要参照指标。对于疏水逐级自流系统的热经济性而言, 其属于一种低级系统, 改进这种系统的热经济性, 可在系统中加疏水泵来实现。但对于不同疏水方式通常只有0.5%~1.5%的热经济性变化范围。在选择系统的疏水方式时, 可通过比较技术经济指标来确定。虽然疏水逐级自流方式的实际热经济性并不好, 但基于其系统具有简单、可靠、投资小的优点, 并且易于维护, 因此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 汽机概述
某热力发电厂采用了国外进口机组, 这种机组的特点是双缸双排气以及中间自热, 可产生超高压, 其操作为反动式, 并且高中压布置为合缸对称式。
3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问题的出现
电厂运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盘车电流在0A至145A之间晃动, 于是用听针进行了细听, 发现有摩擦声存在于高中压缸轴封处, 并且重音同步于转子转动。存在连续杂音, 高中压缸有较大温差显示于盘面, 怀疑汽轮机中有疏水流入, 把汽轮机的实际疏水开大后, 温差有逐步增大的倾向, 于是把全部本体疏水都做了关闭处理, 对真空进行了破坏, 把循环水泵与盘车都停止, 开始闷缸, 通过一段时间的闷缸处理, 上下缸温差开始逐步下降。
4 温差大的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大量的设计图纸与多次进行现场考察, 人们发现造成机组上下缸温差大, 主要是由于没有合理的布置疏水, 没有按照逐级疏水的原则进行疏水。如图1所示, 由于A侧主汽门具有很高的疏水压力, 而导管的实际疏水压力相对较低, A点实际压力比导管疏水入口处的实际压力高, 这样会导致从导管中流出疏水困难, 引发疏水倒流, 造成疏水由导管疏水管道流流向了汽轮机, 以致出现汽机上下缸温差过大现象, 引发盘车电流晃动急剧, 盘车比较困难。
5 解决措施
把单个疏水扩容器接入到导管疏水与调节级高压缸疏水, 然后再让水流向凝汽器, 不连接A侧主汽门前疏水, 具体如图2所示, 这样可把水倒流现象杜绝, 由于高压缸具有较高的疏水参数, 若水直接流入凝汽器会增大热损失, 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应调节, 让疏水手动阀在汽机启、停时开启, 高压外缸疏水的高排管道的疏水排水通过高排逆止阀, 一旦启动高排逆止阀。高压外缸疏水向高压缸汇入进行排气, 再热后流入中压缸进行做功, 这样可以使排向凝汽器的热负荷减少, 还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排入凝汽器疏水的实际温度高, 导致损失能量。值得注意的是主汽门前疏水A, B侧以及高旁阀门前的位置仍保持原来的不发生变化。
6 结束语
总之, 对于热电厂的整个热力系统而言, 其中比较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疏水系统, 若在疏水系统出现故障后, 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处理, 疏水系统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因此, 为更好的保障发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就需要发电厂的相关工作人员科学、合理的规划疏水系统, 有效控制汽机运行中上、下缸的温度, 让此温差处于正常范围内, 避免误差过大现象的出现, 这样才能促进汽机热经济性的提高, 更好的保障发电厂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孟哲.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南科技, 2013 (12) :109.
[2]常兵.汽机启动过程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2) :6.
[3]胡延海, 黑鹏, 尹全胜, 潘洪.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与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09) :324-325.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8
东辽河上游辽源段流经辽源市、东辽县城区, 是辽源市工业污染物的主要受纳水体;而东辽河下游四平段仅流经公主岭市, 且农业面积较大, 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约为辽源段的4.5倍, 农业施肥量明显高于辽源段, 非点源污染特征存在差异;因此, 对比分析东辽河上下游非点源污染情况, 研究其异同之处, 对东辽河整体的非点源污染特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本文运用径流分割法, 估算了东辽河下游四平段的非点源污染负荷, 分析其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规律;并且与东辽河辽源段相比较, 综合研究东辽河上下游非点源污染特征, 为东辽河水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1 东辽河概况
东辽河是辽河上游左侧的大支流, 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的萨哈岭, 吉林省境内长321 km, 流域面积10 136 km2, 是辽河重要组成部分。东辽河上下游以二龙山水库为界, 上游为萨哈岭至二龙山水库, 下游为二龙山水库至四双大桥断面, 该断面为吉林省的跨界断面, 如图1所示。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5.2℃, 冬季冰封期长 (一般为11~12月, 1~3月) , 年平均降水量为641.6 mm左右, 主要集中在6、7、8月份, 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3], 为丰水期;枯水期为1、2、11、12月份, 其余月份为平水期。
东辽河流域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养殖重点区域, 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5%。上、下游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164 000、777 000 ha (1 ha=0.01 km2) 左右, 下游约为上游的5倍;上、下游农用化肥施用量分别为142 326、558 693 t左右, 下游约为上游的4倍。
2 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径流分割法
非点源污染估算模型分为机制性模型和功能性模型。机制性模型主要有SWAT模型[4]、HSPF模型[5]等;功能性模型主要有径流分割法[6]、水量水质法[7]、平均浓度法[8]等。其中径流分割法, 是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通过河流水文资料的特点分割开来, 认为非点源污染主要是由非枯水期地表径流引起的, 枯水季节的水质污染主要由点源污染引起, 直接在河流的控制断面对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9]。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L非为非点源污染负荷, t/a;L总为断面总污染负荷, t/a;D为转换系数;Qi为枯水期i月的日均流量, m3/s;Ci为枯水期i月污染物的监测浓度, mg/L;ti为枯水期i月的天数, d;L月为非点源月负荷, t/m;当月的日均污染负荷, t/d;t为当月的天数, d。
2.2 数据来源
选取四双大桥断面估算2006~2010年COD和氨氮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四双大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来自监测站监测数据, 其对应的水文站———王奔水文站的水文数据来自双辽市水文局, 降水资料来自四平市气象资料。
3 非点源COD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3.1 年际对比分析
如表1所示, 东辽河下游非点源COD占比在61%~83%之间, 2010年占比最大, 为82.92%, 2006年占比最小, 为61.14%。因此, 下游非点源COD污染负荷占比较大, 主要污染为非点源污染。
注:*上游数据来源于《东辽河辽源段非点源污染估算与变化规律分析》。
分析显示, 下游非点源COD占比整体高于上游 (50%~65%) , 这一方面是因为下游四平段的点源负荷较小, 仅为上游的三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 农作物种植面积是辽源段的4.5倍, 化肥施用量是辽源段的4倍, 因此受纳了更多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所以, 与上游辽源段相比, 下游四平段的非点源COD污染更重。
3.2 年内对比分析
东辽河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 夏季汛期降雨量多, 其它月份降雨量较少;而非点源污染主要是由于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导致, 因此, 降雨量的年内分布不均必然影响非点源的年内分布不均。因此有必要分析下游四平段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年内分布与降水量、流量的关系, 与上游辽源段作对比分析, 综合研究东辽河的非点源污染特征。
3.2.1 年内分布对比
注:*上游数据来源于《东辽河辽源段非点源污染估算与变化规律分析》。
数据显示, 东辽河下游四平段非点源COD负荷年内分布不均, 非点源COD占比较高月份为7、8月, 分别为32.50%、26.85%。这两个月占全年总量的59.35%;其次为4月份和6月份, 分别为10.20%、13.72%, 其中6~8月份非点源COD污染负荷占比为73.07%, 数据说明东辽河下游四平段非点源COD污染主要在夏季汛期, 高峰为7月, 如表2所示。上游非点源COD负荷6~8月占比为70.74%, 非点源COD污染主要在夏季汛期, 7月为高峰期[2], 如表2所示。对比发现, 东辽河上下游非点源COD负荷的年内分布具有相似性, 非点源COD负荷均受夏季汛期的影响较大, 高峰均为7月份。
3.2.2 年内分布与降水量、流量关系的对比
如图2、图3所示, 东辽河下游非点源COD负荷的年内分布规律基本与同时期的降水量、流量一致, 存在较大的相关性。非点源COD高峰为7、8月;降水量、流量的峰值也为7、8月份, 出现的时间相同, 这是因为降雨径流的冲刷是产生非点源污染的原动力, 7月份降水量大, 导致非点源COD也大。4月份非点源COD略高于3月份和5月份, 这是因为东辽河四平段冬季冰封期降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在, 不形成地表径流, 非点源污染没有进入水体, 4月份温度升高, 冰雪逐渐融化形成地表径流从而携带冰封期的COD进入水体造成非点源污染, 导致非点源COD负荷4月份比3月份和5月份高。
上游非点源COD负荷与降水量、流量一致, 非点源COD负荷高峰为7月[2], 如图2、图3所示。对比分析表明, 东辽河上下游非点源COD负荷的年内分布均与降水量、流量一致, 峰值均为7月份。
4 非点源氨氮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4.1 年际对比分析
如表3所示, 东辽河下游非点源氨氮占比在55%~69%之间, 2010年占比最大, 为68.44%, 2007年占比最小, 为55.31%。可以看出, 下游非点源氨氮污染负荷占比较大, 主要污染为非点源污染。上游非点源氨氮负荷占比一般为30%~55%[2], 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 下游非点源氨氮占比整体高于上游, 与上游辽源段相比, 下游四平段的非点源氨氮污染更重, 是东辽河水污染治理的关键。
4.2 年内对比分析
4.2.1 年内对比分析
数据显示, 东辽河下游四平段非点源氨氮负荷年内分布也不均。但与COD不同的是, 东辽河下游非点源氨氮占比较高月份为4月、8月, 分别为20.32%、52.92%, 这两个月份总共占比为73.24%, 这表明东辽河下游非点源氨氮污染负荷一年内出现两次高峰, 即春汛和夏汛, 如图4所示。与上游的非点源氨氮年内分布[10]作对比, 发现, 上下游非点源氨氮一年均有两次高峰, 但下游峰值较上游推后1个月。
注:*上游数据来源于《东辽河辽源段非点源污染估算与变化规律分析》。
4.2.2 年内分布与降水量、流量关系的对比
对比分析东辽河上下游非点源氨氮负荷与降水量、流量的关系, 结果如图5、图6所示, 东辽河下游非点源氨氮有4月、8月两次高峰, 其中, 4月高峰一方面是因为冬季冰封期农田秸秆腐烂、动物粪便、生活垃圾等产生的氨氮积累在冰雪中, 4月份温度升高, 冰雪融化, 氨氮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另一方面是因为春季农业施肥造成的非点源污染。8月高峰是因为该时期大量施用的农业化肥随着8月份的大量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导致该时期非点源氨氮高峰。与非点源COD不同的是, 非点源氨氮与降水量、流量不是很一致, 虽然降雨量、流量峰值在7月, 但氨氮峰值在8月, 氨氮峰值滞后了1个月。
上游非点源氨氮的月际变化与降水量、流量一致, 降雨量、流量峰值在7月[2], 氨氮峰值也为7月, 如图5、图6所示。对比分析发现, 东辽河上、下游非点源氨氮负荷的月际变化与降水量、流量的关系有所区别, 上游非点源氨氮负荷变化与降水量、流量一致, 但下游非点源氨氮峰值滞后1个月。
4.3 东辽河下游非点源氨氮高峰滞后原因分析
4.3.1 下游氨氮峰值滞后COD峰值原因分析
辽源市、四平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如表4所示。该地区种植的一年一熟的春玉米生长时间长, 一般宜轻施拔节肥, 重施穗肥, 在8月份进入抽穗期[10]。玉米抽穗期对养分、水分、温度、光照要求最多的时期, 追肥以氮肥为主。8月份正是东辽河下游四平段降雨量较多的时候, 大量的降雨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大量氮肥进入东辽河, 造成非点源氨氮污染严重, 形成非点源氨氮高峰。而7月份然降雨量、流量虽然最多, 但此时施用的氮肥很少, 所以非点源氨氮负荷也很少, 形成不了氨氮高峰。而四平段非点源COD来源广泛, 不仅来源于农药化肥, 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牧养殖等对非点源COD的影响也很大, 非点源COD负荷与降水量、流量保持一致, 降水量、流量高峰在7月, 因此非点源COD高峰为7月份。
4.3.2 下游氨氮峰值滞后上游氨氮峰值原因分析
李杰等人研究表明东辽河上游辽源段非点源氨氮的峰值在7月份, 与降水量、流量的变化一致[2]。但本文研究表明, 东辽河下游四平段非点源氨氮峰值在8月, 与降水量、流量不一致。导致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东辽河上游辽源段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少, 8月份的氮肥施用量少, 导致8月份非点源氨氮负荷少。2006~2009年四平段的玉米播种面积基本上是辽源段的4.5倍左右, 氮肥施用量是辽源段的3倍左右, 具体如表4所示, 从而辽源段非点源氨氮受农业活动影响小, 8月份农业非点源氨氮来源少, 氨氮主要还是来源于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 受降雨量的影响, 从而非点源氨氮高峰在7月份而不是8月份;东辽河四平段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大, 氮肥施用量多, 非点源氨氮主要来源于氮肥的施用, 8月份施用的氮肥多, 尽管降雨量比7月份少, 但峰值依然为8月份。
5 结论
本文采用径流分割法对东辽河下游非点源COD和氨氮负荷进行估算, 分析其变化规律, 并与上游辽源段相比较。结果表明, 下游四平段非点源COD占比在61%~83%之间, 非点源氨氮占比在55%~69%之间, 均高于上游, 非点源污染下游比上游更重。东辽河下游四平段非点源污染负荷月际变化明显, 其中非点源COD受夏季汛期的影响较大, 占比为73.07%;非点源氨氮污染负荷主要受春汛和夏汛的共同影响, 占比总共为73.24%。东辽河上、下游非点源COD负荷与降水量、流量一致, 峰值均为7月份。东辽河上游非点源氨氮峰值与降水量、流量一致, 峰值7月份;受8月份玉米主产区施肥的影响, 下游非点源氨氮负荷与降水量、流量不一致, 峰值为8月, 比非点源COD峰值时间滞后1月。由于下游玉米种植面积大、施肥量大, 下游非点源氨氮峰值比上游非点源氨氮峰值滞后1个月。
本研究表明, 非点源污染是影响东辽河水质的主要因素, 控制非点源污染排放是改善其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而非点源污染受玉米种植的影响大, 要控制非点源污染, 必须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减少肥料投入量, 控制农田径流污染。
参考文献
[1] 杨光, 陈阳, 程雪源, 等.东辽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农业与技术, 2011;31 (5) :84—88Yang G, Chen Y, Cheng X Y, et al.The main problems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Dongliao River watershed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Agriculture&Technology, 2011;31 (5) :84—88
[2] 李杰, 余麟, 许君雨, 等.东辽河辽源段非点源污染估算与变化规律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13 (29) :8691—8696Li J, Yu L, Xu J Y, et al.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stimation and variation analysis in east liao river liaoyuan segment.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13;13 (29) :8691—8696
[3] 孙丽娜, 卢文喜, 杨青春, 等.东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中国环境科学, 2013;33 (8) :1459—1467Sun L N, Lu W X, Yang Q C, et al.Effect of future land use caused change on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Dongliao River watershed.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3;33 (8) :1459—1467
[4] 张永勇, 王中根, 于磊, 等.SWAT水质模块的扩展及其在海河流域典型区的应用.资源科学, 2009;31 (1) :94—100Zhang Y Y, Wang Z G, Yu L, et al.Extended water quality module of SWA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ai river basin.Resources Science, 2009;31 (1) :94—100
[5] 张恒, 曾凡棠, 房怀阳, 等.基于HSPF及回归模型的淡水河流域非点源负荷计算.环境科学学报, 2012;32 (4) :856—864Zhang H, Zeng F T, Fang H Y, et al.Estimating nonpoint pollution loading from the Danshui catchment based on HSPF and regression mode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32 (4) :856—864
[6] 施为光, 凌文州.用实测资料计算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以四川清平水库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6;5 (3) :82—86Shi W G, Li W Z.To calculate the pollutant load of nonpoint sources in basin by surveyed data.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1996;5 (3) :82—86
[7] 黄国如, 姚锡良, 胡海英.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核算方法研究.水电能源科学, 2011;29 (11) :28—32Huang G R, Yao X L, Hu H Y.Research on method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calculation.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 2011;29 (11) :28—32
[8] 李怀恩.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平均浓度法及其应用.环境科学学报, 2000;20 (4) :397—400Li H E.Mean concentration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nonpoint source load and its applica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0;20 (4) :397—400
[9] 杨育红, 阎百兴, 沈波, 等.第二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负荷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28 (1) :161—165Yang Y H, Yan B X, Shen B, et al.Study on load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basin.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09;28 (1) :161—165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9
一、当今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分析
钢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过低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然而要加快整合兼并的力度, 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按照经济学基本原理, 供给与需求在自由市场中是相互协调趋于均衡的。我国尚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 有别于已经发展完成的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所我国目前对钢材的需求大部分都来自基础建设, 这些基建用钢材技术含量不很高, 即企业A与企业B都有能力生产, 这部分导致了钢铁产业进入壁垒较低。所谓进入壁垒, 一个常见的定义是任何阻碍企业即刻进入某一市场的因素。Bain发现进入壁垒主要有以下三种成因:绝对成本优势;要达到规模经济需要很大的资本支出;产品差异化。由此不难看出, 我国钢材产品需求集中, 导致供给者之间产品差异化程度小, 因此无法形成有力的市场进入壁垒。再从成本来看, 钢铁产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产业, 铁矿石、电力、焦炭、石油等外部资源构成了钢铁成本的最大部分, 生产设备、专利技术等企业内部资源并不能主宰成本。而外部资源的获取对各钢铁企业来说, 虽不绝对相同, 如大企业在铁矿石原料方面有不少优势, 但其差异也不足以构成严格的进入壁垒。至于规模经济壁垒, 在我国钢铁产业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 就更难形成了。我国4000余家钢铁企业, 达到世界上普遍认同的规模经济水平的屈指可数。可见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并未运行于规模经济水平, 也就是说, 规模经济带来的生产、管理、销售等收益在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现阶段, 并不显著。所以, 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现象目前来说既有产生根源也有一定的存在理由。笔者根据2008年前6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做了大致推算得出了我国2008年钢铁产业集中度指标C4指数仅为23.9%。
以上对集中度的考量一部分说明了我国钢铁产业的问题, 即钢铁产业集中度低, 以及进入壁垒低导致的产业利润低假说。然而这一判定较为主观同时存在着一些可能疏漏的问题。正如Brozen所指出的, 以上判定需要建立在市场已经达到均衡的情况下。以1951年Bain对美国42个产业的研究结果来说, 高集中度产业 (C8>70%, 如汽车产业、香烟产业、钢铁产业等) 的平均利润要比低集中度产业 (C8<70%, 如鞋业、啤酒产业、水果罐头产业等) 的平均利润高4.3%。然而Brozen后来发现, 这一差距在1950年代中期已经缩小到了1.1%。在评判我国钢铁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绩效的时候, 亦应当考虑这一问题。现阶段钢铁产业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很大程度地促成了现在的产业结构。因此基于短期绩效考量的SCP模型来分析, 且一口否定它, 并非十分恰当。不是高集中度带来高利润, 而是长期进入壁垒带来高利润, 并伴随高集中度。
二、上下游产业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影响
钢铁产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涉及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产业。对我国钢铁产业来说, 铁矿石价格飞涨已经成为迫使我国钢铁生产成本多年据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虽然中国钢铁工业仍具有低价焦煤、焦炭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但这些优势正在被国际和国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所抵消。我国自有铁矿石资源从数量和品位上来说, 相对于钢铁生产需求来说, 都远远不足。因此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的铁矿石, 都需要依赖进口。2003年至今, 我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因此也导致了直接铁矿石价格从2003年开始猛增, 其中2004年较前年增长了18.6%, 2005年71.5%, 2006年19%, 2007年9.5%。然而, 铁矿石产业在所有的矿产业中, 是集中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它的产业集中度在世界范围内都一直在不断提高。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铁矿资源超过4000亿吨, 预测储量可能超过8000亿吨, 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南非、乌克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巴西和澳大利亚拥有铁矿石的品味最高。面对广而分散的中国钢铁企业, 国外的寡占产业结构在铁矿石价格方面, 就占领了主导权。截至2008年的连续几年铁矿石价格暴涨为世界铁矿石寡头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甚至明显拉动了一国的经济。例如, 由于中国对铁矿石的强大需求, 2008年第二季度, 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利润猛增14.3%。数据显示, 单这一效应就使澳大利亚2008年全年的出口收入增加20%。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10
国际河流是世界各国开展水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国际河流是指流经不同主权国家领土的河流,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63条国际河流[2]。据1978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提交的《国际河流登记》,国际河流的流域面积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47%,全球约有40%的人口生活在国际河流流域内,有44个国家至少80%的土地面积位于国际河流流域内[3]。国际河流具有跨主权国家和总量有限性的特性,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会引起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早在1972年,联合国就已发出警告——水资源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国际河流水资源问题将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及全球的重大国际问题。
过去50年中,由水资源引发的507件冲突个案中,有37件具有暴力性质,其中21件演变成军事冲突,有18件是在以色列和其邻国之间发生的[4]。已有的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共享调节机制可以有效应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冲突问题。根据机制设计理论[5],水资源的初始分配是建立整个利益调节机制的第一步。但不幸的是,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最易在各流域国之间产生利害冲突[2,6],尤其是在上下游型的国际河流中,不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极可能引发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水资源分配引发的冲突主要有水量分配以及水质分配两个方面,国内关于这类冲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陆河流的水资源分配问题[7,8,9]。国外方面,相关研究非常多,如文献10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尼罗河流域的水资源冲突问题。但目前还缺乏对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冲突的形成机理的研究,笔者将通过构建博弈模型,从水量和水质分配角度分析上下游型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冲突问题。
1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博弈要素
描述水资源分配冲突行为的一种典型方法是对策论模型,可以根据博弈论原理建立水资源分配模型,对流域冲突各方采纳的自利行为及不同对策带来的结果进行分析[10]。为构建本文所需博弈模型,首先对模型的要素进行界定:
a. 参与博弈的局中人有n个。一条上下游型国际河流要流经多个不同主权国家,这些国家即是参与水资源分配博弈的局中人。
b. Si(i=1,2,…,n)为各局中人的战略集合。Si={si}代表第i个局中人所有可选择的战略组合,si表示第i个局中人的一个特定战略。在本文的博弈中,Si是指各局中人对连续型变量qi、q′i及Wi进行选择形成的所有策略的集合。qi为局中人直接从河道取水量,q′i为地下水开发、节水等其他取水量,q0为生态需水量,Wi为局中人排污量。河流水资源总量为Q。
c. 局中人信息。在该博弈中,假定各地区的直接取水量、其他取水量和排污量等都是参与人的共同知识,各局中人按上下游地理位置顺序,根据其他局中人的策略和支付,即对取水量和排污量的选择,来对本地区的直接取水量、其他取水量和排污量进行决策,因而这是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d. Li为各局中人的支付函数。Li(qi,q′i,Wi)=Ri-Ci-C′i-C″i,Ri(qi+q′i,Wi)为各局中人取水效益,与取水总量qi+q′i以及排污量Wi呈正相关关系;Ci(qi,θi,q
第i国水资源分配流程详见图1。
2两国水资源分配博弈模型
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政府性”,即不存在更高层次的权力机构可以对各分配主体的行为进行限制,这是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区别于国内河流水资源分配的主要特点之一。国家政府也是符合理性人假设的经济主体,其采取行为的目标是实现各自国家利益最大化。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博弈中,不受行为限制的局中人更加自由,本文假定局中人可以自由取水、排污,不考虑其行为对下游地区的水量水质。同时,为便于分析,本文假定在上下游型的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博弈中,局中人只有两个:上游国家i=1与下游国家i=2。
各局中人的收益函数为:
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的另一个特征是行为不对称特征,上游国家的取水排污行为可以影响下游国家来水的水量水质,但下游国家不能影响上游国家。每个参与博弈的局中人都是理性的,其决策的目标是最大化自身利益。在该模型中,局中人1先行决策,确定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取水量和排污量,局中人2再根据上游来水情况确定最优取水量和排污量:
求得q
求得q
因此得到最优策略组合:
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即为:
在这个策略组合中,局中人的行为不受到限制,可以随意取水、排污,对取水量、排污量作自我约束会降低取水收益,同时增加取水成本,显然会劣于最优战略组合。即:
a. 无论局中人2选择何种策略s2,先行采取行动的局中人1采取任意非均衡策略s1获得的收益均小于其采取均衡策略s
b. 在局中人1先行采取均衡策略s
在符合理性假设的情况下,任意局中人没有动机采取任何偏离均衡策略的劣策略,而只会专注于均衡策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3两国水资源分配冲突的分析
在该模型中,下游国家的取水收益受到上游国家取水用水行为的影响。国际河流水资源具有总量有限性以及流动性等特征,因而上游国家取水增加使得下游国家可取水量必然减少,上游国家的排污行为将导致下游国家水质变差,下游国家的取水成本必然增加,最终体现在下游国家取水收益减少。
a. 在丰水年份,上下游国家都有充足的取水来源,总水量Q-q0≥q
治污要付出治污成本C″i(qi+q′i,μi,λi),随着治污技术μi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λi的提高,治污成本C″i(qi+q′i,μi,λi)将下降。但提高治污技术μi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λi要增加相应的投入,在水量充足并且自由取水、排污的情况下,处于上游的局中人1没有理由需要增加这些投入,多取水、少治污、多排污的方式对上游国家更有利。
上游国家采取均衡策略s
b. 在相对缺水年份,Q-q0<q
c. 在绝对缺水年份,总水量Q<q
各分配主体的随意取水排污行为一方面给友好的国家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威胁国际河流的水生态环境,不利于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必须对分配主体的行为进行限制。天然形成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下游国家在水资源分配博弈中的弱势地位,由于不存在更高层次权力机构对上游国家取水行为的限制,下游国家在水资源分配冲突中往往只得通过利用国际舆论、吸引第三方势力介入或是加强与上游国家的各种渠道的合作等方式来实现限制上游国家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和提升本国的水资源分配利益。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等的变化会导致均衡需水量q
4结 语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导致不同国家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上的矛盾冲突增加,这些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水量分配以及上游排污问题上。在“无政府”的环境中,上游国家的行为不受限制,因而可以致力于采取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策略自由排污、取水,但同时会影响到下游国家的取水利益而引发上下游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分配冲突。在丰水年份,冲突主要集中在上游排污问题上,在缺水年份,冲突则来源于水量分配不均以及上游排污两个方面。上游国家按照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需求,多取水、少治污、多排污,导致下游国家来水水质下降而要付出额外的取水成本。在缺水年份,上游国家的行为不仅不利于下游国家最大利益的实现,甚至可能最终导致流域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水质与水量分配的冲突是水资源分配的主要冲突问题,流域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分配与该流域水权市场和排污权市场的运作密切相关[9],构建有效运作的完善水市场可以应对水资源分配的有效途径。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结构存在差异,针对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冲突问题建立国际水市场必然存在诸多难点和瓶颈,而这一问题也将成为未来研究国际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热点之一。
由于冲突不利于国际关系的发展,在实际的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实践中,分配主体会尽可能减少冲突,比如国家之间为了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而产生的国家利他行为,或者第三方势力以维护世界和平的名义的干预行为等都可能会影响到水资源分配的结果而协调冲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水资源分配将如何进行,水资源分配冲突如何被协调,将是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WOUTERS P K,VINOGRADOV S,ALLAN A,et al.Sha-ring transboundary waters: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eq-uitable entitlement:the legal assessment model[M].Par-is:UNESCO,2005:6.
[2]WOLF A T.Criteria for equitable allocations:the heart ofinternational water conflict[J].Natural Resources Fo-rum,1999,23:3-30.
[3]刘登伟,李戈.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发展趋势[J].水利发展研究,2010(5):69-74.
[4]王正旭.水资源危机与国际关系[J].水利发展研究,2004(5):52-55.
[5]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言专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1-60.
[6]何大明,苟俊华,KUNG H T.国际河流(湖泊)水资源的竞争利用、冲突和求解[J].地理学报,1999,54(增刊):38-441.
[7]孔珂.水市场的博弈分析[J].水利学报,2005,36(4):491-495.
[8]尹云松,孟枫平,糜仲春.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分配双重冲突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36-140.
[9]刘文强,孙永广,顾树华,等.水资源分配冲突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16-25.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11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1款引入了上下文解释的方法。第31条第3款(c) 项(以下“(c)项”)指出:应与上下文一并考虑者包括“适用于缔约方间关系之任何有关国际法规则”。可见“有关国际法规则”是解释条约时,作为待解释条约“上下文”一部分考虑的规则。由于“有关国际法规则”属于“非WTO规则”。(c)项解释方法属于以“非WTO规则”解释WTO规则的方法。国际法委员会认为(c) 项体现了条约解释中“体系整合”的理念,因为国际法规则不是真空中的规则,在解释某一条约时,不应当将其看作孤立的个体,而应当在一个由“有关国际法规则”构成的整体语境下理解。这一观点在“欧共体大型民用飞机案”中得到了上诉机构的支持。
一、相关WTO案例分析
笔者检索了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中涉及(c)项的案例,成果如下:
(一)美国海虾案
早期经典的案子是“美国海虾案”,上诉机构在脚注中援引(c)项,认为解释GATT第20条例外时,应从一般国际法原则中寻求解释方面的指导。同时,为了确定第20条第(g)款中的“自然资源”和“可用竭的”这些词的含义,上诉机构引用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认为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保护生物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判定生物资源属于20条(g)款中规定的可用竭的自然资源。这些国际条约并非是WTO所有成员方都参加的条约,但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WTO成员方的共同意志,因而被用于解释GATT协议中“可用竭的自然资源”。
(二) 欧共体生物技术案
本案中,欧共体辩称它禁止进口转基因生物的做法是正当的,并通过(c)项引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生物安全议定书》来解释其条约义务。专家组认为这些条约不满足“适用于缔约方间关系”这一条件。专家组认为,“缔约方”不是指争端各方,而是指WTO所有成员方,即待解释条约的所有缔约方必须已经成为“有关国际法规则”的缔约方。由于美国未成为这些条约中任一条约的缔约方,所以这些条约不属于“有关国际法规则”。这一结论与“美国海虾案”产生矛盾,体现了(c)项含义模糊性引发的解释不一致的问题。
(三)中国稀土出口措施案
该案中,在解释第20条(g)项例外时,专家组采用了(c)项的方法,认为应当考虑适用于WTO成员的“一般国际法原则”,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国家主权原则。专家组将“对自然资源的国家主权原则”作为解释第20条(g)款的“有关国际法规则”,同时认为“保护自然资源”与“发展经济”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目标,因此保护自然资源的目标也应以不违反WTO义务的方式实现,这正是在尊重国家自然资源主权的立场上对GATT1994第20条(g)项进行的解释。专家组认为,中国有能力行使国家主权,应当履行WTO项下的义务,制定协调多项政策目标的综合性政策。
(四)欧共体大型民用飞机案
上诉机构认为,在认定存在“补贴”时,不能以欧盟与美国的《关于适用<民用航空器协议>的协定》(以下“1992协定”)作为解释《反补贴协定》下“补贴”或“benefit”一词的“有关国际法规则”。上诉机构认为(c)项的运用要求“有关国际法规则”与待解释规则具有“相关性”,而1992协定不符合“相关性”要求。1992协定是欧盟与美国基于WTO协议、针对双方就“支持措施”的分歧达成的补偿协议,但并未涉及“补贴”或“benefit”一词的定义。 此外,SCM协定限制的是给被补贴者带来“特殊利益”的财政支持,但通过1992协定无法判断政府贷款是否比一般商业贷款更为优惠。因此,1992协定在此是“不相关的”。
(五)中国诉美国双反措施案
在“中国诉美国双反措施案案”中,在解释“public body”一词时,中国认为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家责任草案”属于(c)项下的“有关国际规则”,“public body”应当参照草案第五条来解释,即国有经济体基于法律授权而行使政府权力时的行为才可归责于国家。
虽然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最终都没有采用(c)项的解释方法,但其对(c)项的分析值得关注。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分别考察了草案是否属于“适用于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规则”和“相关性”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专家组认为草案本身不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以前经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援引的草案条款,一些是作为与WTO规则相悖的规定被援引,因此草案不构成“有关国际法规则”。这个观点受到上诉机构的批评,上诉机构只要草案的条款被专家组或上诉机构援引来阐述WTO规则的含义,不管它是与WTO规则一致还是相悖,都表明了它们属于“有关国际法规则”。
关于相关性的问题,专家组认为草案第55条规定了特别法优先的原则,因此SCM协定第1条第1款相对于草案可被视为特别法草案在此处不具有相关性,不构成“有关国际法规则”。上诉机构对专家组关于草案第55条性质的分析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第55条涉及的是条约适用问题,即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关系到用哪种规定解决争议;而本案涉及的不是以草案规定代替SCM协定适用的问题,而是可否将草案有关规定作为“有关国际法规则”用于SCM协定的解释。草案第55条非条约解释规则,与研究“用于解释条约的规则”的“相关性”问题无关。
二、(c)项作用之综合评述
(c)项在WTO争端解决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至少没有成为首选的解释工具,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c)项本身含义不清,影响了它的实际效用。笔者观察到,专家组或上诉机构在运用到(c)项时,往往要先针对约文本身的争议问题进行大段讨论。争端双方运用(c)项解释WTO涵盖协定的案例很多,但如果对争议问题的处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专家组或上诉机构往往会基于司法经济原则等理由回避掉对(c)项的适用。
第二,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2款(条约的相关协定)、第31条第3款(a)(b)项(嗣后一致协定或实践)、第32条(准备材料)均涉及非WTO规则在WTO解释中的运用,这些条款与(c)项所涵盖的规则之间有重合性,一些可以通过(c)项引入的国际法规则,往往也可以通过上述其他条款引入。比如在“欧共体冻鸡肉”案中,专家组认为无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国际公约》是通过第31条第1款还是第31条第2款(b)项,或是通过(c)项引入,都不影响专家组依HS解释条约的结果,专家组最终决定使用第31条第2款(b)项作为解释工具。理论上讲,(c)项也是可以适用的,只是被功能相近的条款取代了而已。
三、结语
WTO协议并不自成封闭的怪圈,必须将其与浩瀚的非WTO国际法规则结合解读。然而由于31条第3款(c)项本身用语的模糊性,“有关国际法规则”的范围和参考程度都存在争议。在具体案例中运用该解释方法时,法官的自由裁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在WTO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一致的做法。根据对WTO相关案例的研究,第31条第3款(c)项在WTO争端解决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至少没有成为专家组和上诉机构首选的解释工具。但是31条第3款(c)项本身包含了“体系整合”的理念,它通过将“有关国际法规则”作为待解释WTO协议的“上下文”,实现WTO协议与“规范性环境”有效整合,该解释方法的这一效用是必须充分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秀梅. 试论国际法之不成体系问题——兼及国际法规则的冲突与协调[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1):15
[2]周仲海等译. 国际公法规则之冲突—WTO法与其他国际法规则如何联系[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50
[4]陈儒丹. 非WTO协议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J]. 法学. 2009(2):10
上下文分析论文 篇12
“上下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伤害作为工伤认定范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上下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伤害虽然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为是工伤的范围, 但是对于“怎样认定上下班途中”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的争议却不少。我国关于“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经历了一个从严到宽, 再适当从严的发展路径, 下面做简要回顾:
1、《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已失效)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是1996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现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发布的部门规章, 该《办法》对于“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相关规定体现在第八条第一款第 (九) 项上:“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 …… (九) 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 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从该规定中可以看出, 对于“上下班途中”的认定是非常严格的, 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上下班的规定时间”, 二是“上下班的必经路线”。在实践中这样的规定过于严苛是显而易见的, 就上下班的规定时间是因人而异的, 每个人上下班的时间以及路途上花费的时间是不同的, 况且提早上班和迟延下班的情况比比皆是, 每个人上下班所选取的交通方式也是差异很大的, 并且也不排除由于天气、道路交通状况等原因变换路线的可能性, 所以实践中对于“必经路线”、“规定时间”的限制阻碍了劳动者通过工伤保险来分散职业风险的机会, 不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发挥工伤保险制度的作用。
2、《工伤保险条例》 (2004年)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 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 (以下简称原《条例》) 出台以后, 对于上下班途中遭受伤害的规定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扩张, 取消了一系列的限制, 直接规定为“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 …… (六) 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3、《工伤保险条例》 (2011年)
2011年1月1日新颁布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 (以下简称新《条例》) 对于“上下班途中”工伤的认定做了进一步整合, 交通事故的范围不仅限于机动车。原《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修改为“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纵观以上关于职工“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沿革, 可以发现我国的规定越来越趋于平衡和合理, 但是, 自2004年取消了上下班途中的限制性规定虽然带来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扩张和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灵活性, 却也在工伤认定中发生的各种情形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不断发生争议。
本文就以“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为例, 结合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意在表达“上下班途中”的解释所带来一些思考。
二、两个典型案例分析
1、翟恒芝、邹依兰诉肥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行政确认案
在本案 (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的答复》 (2008年8月22日[2008]行他字第2号) 文件) 的审理中, 对于“邹平回济南的住房能否认定为上下班途中”产生了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邹平的宿舍和济南的住房都是他的固定住处, 况且事故发生时是周五, 邹平下班回济南的住房和家人团聚是情理中的事情, 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 (六) 项的规定, 应当认定为工伤;另一种意见认为, “上下班途中”通常是指工作场所和固定住所之间的合理路线, 对于邹平的而言, 其公司宿舍为其工作结束后的长期居住地, 因而应当是下班以后正常的去处, 其合理路线也应当是工作场所到宿舍, 故邹平去济南住所不属于工伤。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将此案争议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了请示 (详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翟恒芝、邹依兰诉肥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行政确认一案的请示 (2007年8月24日鲁高法函[2007]35号) 》) , 并在请示中说明其倾向上述第一种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在答复中表明:“经研究认为, 如邹平确系下班直接回其在济南的住所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 (六) 项的规定。”
纵观本案, 我们可以发现, 本案是对于“上下班途中”最重要的起点和终点的认定产生了分歧, 一般说来, 工作场所和住所就是职工“上下班途中”的两个起始点, 为了上班从住所去往工作场所以及下班之后从工作场所离开回到住所之间的合理路途就是“上下班途中”,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一点, 就是这个“途中”的确定是取决于起点和终点的选择的, 一旦对于起点或终点的认定出现分歧, 对于员工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就会产生分歧。
从山东省高院的倾向性意见中, 我们可以看出在“上下班途中”的认定问题上, 法院对将“邹平回到其济南的住处而不是宿舍”认定为工伤是持肯定态度的, 宿舍是下班的终点, 济南的住处也是下班的终点, 因而此路途中的伤害就是工伤。我国并没有对“上下班途中”有明确的解释, 山东省高院的倾向性意见是结合案情不对“住所”进行过细的区分, 不仅包括固定住所 (本案中的公司宿舍) , 还包括非固定住所 (本案中的济南住所) 。
对比最高院的答复, 我认为最高院的答复在肯定了山东省高院对于“住所”的解释之外, 又考虑到了工伤认定的体系性和目的性, 玄机就在于答复中的“直接”二字。推理最高院的答复意旨, 即如果说邹平“并非直接”回到济南住所就不应当认定为工伤。那么这样强调“直接”的原因何在呢?
首先, 上下班途中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属于工伤认定的范围, 那么对于工伤认定的各个规定之间必然有一种体系性的连接, 以达到立法的连贯性。从工伤最基本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三要素出发, 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显然是“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延伸, 但离开工作场所不是以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无限接近于住所, 并且也不是以一种下班终结的行为导向所形成的途中也就不应当认为是下班途中, 因为此时当事人的行为已经与工作的延伸无关了。这也是为什么最高院的答复中要强调“直接”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 我们知道工伤保险的立法目的在新《条例》的第一条就有明确规定:“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制定本条例。”仍然可以知道工伤保险是非常强调“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 工伤保险的目的还是保障那些因为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的特定主体的利益的, 因而, 当特定主体的行为超出了因为工作原因和必要延伸的行为而变成了另外的行为并且已经不符合该制度目的的时候, 就已经不能被工伤保险制度保护了。这是最高院强调“直接”的第二个原因。
所以, 最高院将答复重点放在邹平是否是“直接”回济南住所就达到了两个效果:其一是认定邹平的济南住所这种“非固定住所”是住所, 并且这之间的合理路线是“上下班途中”。其二是对邹平回到济南住所的方式做出了限制, 如果其中有使得下班行为的终结提前出现的因素, 那么就不能算作是“直接”, 进而就不是下班途中, 不能认定为工伤。
2、安徽省六安市城区某公司诉六安市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行政确认案
对于此案 (详见《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 (皖府法[2008]46号) 文件) ,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国法秘复函[2008]375号) 中答复到:“请示中反映的职工李某从单位宿舍至其父母家的情形,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
此案的出现, 和上一案件作比较, 不得不说具有现实意义, 当下班途中所指向的“住所”存在众多选择时, 争议也在所难免, 暂且不说此案真正的司法诉讼结果怎样, 纵观整个案情, 此案的争议焦点和论证过程就存在问题:
首先, 案件中的安徽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关于上下班途中受伤认定工伤问题的复函》能否作为裁判的直接依据?
我个人认为欠妥。原因有两个:第一, 这个复函是由省的劳社厅做出的, 在效力上既不是地方性法规, 也不是地方政府规章, 充其量是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但仍存在商榷的余地;第二, 这个复函是一个具体行政行为, 不具有反复适用的效力, 对于该复函所针对的案件可能适用, 但是对于本案而言能否适用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 该案的争议焦点到底是什么?
从案情中我们看到不同意见体现的是对“李某的父母家到底算不算下班途中合理路线的终点——住所”的争议, 双方僵持不下。在我看来, 此案的争议焦点并不在于此, 反倒是和上一案件有异曲同工之妙, 争议焦点在于“李某是不是下班‘直接’返回住所”。
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 将第一个案子中最高人民法院的答复意见应用到本案, 我们就可以得出完全不同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意见 (客观来讲, 第一个案子的答复意见同样不具有普遍适用力, 不能成为本案的直接裁判依据, 此处仅为学术探讨) 。理由有以下几点: (1) 暂且不论李某的父母家是否是工伤认定意义上的住所, 李某都有一个下班回到其宿舍的行为, 上述不同意见中相同的部分是李某的宿舍确定是“住所”, 那么其下班行为就已经终结。 (2) 李某去父母家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工作的必要延伸, 其下班的行为导向不是去父母家, 而是回宿舍。 (3) 其去父母家是回到宿舍之后才接到放假的通知, 此时去父母家的行为是放假要与其团聚的另外的目的的行为。综合以上几点理由, 李某去其父母家的行为不是“直接”回到住所的行为, 李某先回到宿舍已经将下班行为终结, 故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复函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 我的推理认为其有政策导向的考虑, 并且是基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 这样, “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上下班途中”的主张就顺势体现了出来。但本案焦点已经不在此, 李某已经出现了下班行为的终结却一味放宽合理限制, 就会脱离工伤保险本来立法目的中的“对因工作原因产生风险的规避”的初衷。设想如果相同情形下李某下班直接回父母家时发生事故, 那这一定会被认定为工伤。而对于超出工伤保险制度所能规避的其他风险则应由其它负有保护责任的社会机制承担才是适宜的。
三、结语
总之, 以“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的探讨仅仅是工伤认定范围中的上下班途中认定中的一小方面, 对于其完善还任重道远。经过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 我个人认为, “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以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无限接近, 并且也没有出现下班行为的终结”情形应当认定为上下班途中。当然, 实践中发生的情形各不相同, 还需要我们结合案情和工伤保险制度的体系安排与立法目的具体分析。
摘要:《工伤保险条例》中对于工伤认定的规定中, “上下班途中”的解释一直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 在司法实践中也会出现不少争议。本文以新《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为背景, 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 重点对“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伤认定,上下班途中,非固定居所
参考文献
[1]崔巍, 宋锦生.工伤认定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行政法学研究, 2005 (2) :125.
[2]梁三利.取消职工上下班途中事故伤害工伤认定应慎行[J].法学, 2009 (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