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与留学外交

2024-06-08

出国留学与留学外交(共8篇)

出国留学与留学外交 篇1

摘要:作为“非传统安全”的一个新兴领域,留学安全及其所涉及的范围逐步扩展并渐入人们视野。随着中国大陆出国留学人员数量突破220万人,涉及有关留学安全问题的种类、事件和案例与日俱增。构建“中国留学安全战略”是应对这种趋势的必要措施,是保障我国出国留学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留学人才,非传统安全,留学安全,战略构建

一、“非传统安全”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20世纪末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等一系列基本概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新的重要的变化;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安全威胁的来源、安全的主体以及维护安全所需要采取的政策、手段和措施等,都被重新加以讨论和审视,并得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全球化的客观背景,研究者将安全议题从传统的军事领域逐步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留学、环境、信息等诸多“非传统安全”的领域。

(一)“非传统安全”概念辨析

一个时期以来,众多研究者针对“非传统安全”的概念和定义以及涉及的主要内容先后发表了多种意见和观点。一般认为,“非传统安全”是由非政治和非军事因素所引发、直接影响甚至威胁本国和别国乃至地区与全球发展、稳定和安全的跨国性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一种新安全观和新的安全研究领域。其基本内容包含: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人才安全、民族分裂问题、宗教极端主义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教育安全问题、武器扩散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流行疾病问题、人口安全问题、毒品走私问题、非法移民问题、海盗问题以及洗钱问题等[1]。“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首先,非传统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传统安全概念扩展、延伸而来的,也是对传统安全概念的拓展、完善、修正和补充;其次,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互转化的可能;第三,正是基于两者之间的这种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也要考虑动员包括应对传统安全威胁的手段在内的各种必要手段和工具,从而建立起一个针对两种不同安全体系的、服务服从于两条战线的、综合性的安全保障体系。

(二)“非传统安全”的主要特征

综合众多学界研究者的观点和意见,笔者归纳出“非传统安全”大致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 多元性———包括安全领域和涉及范围的多元性、安全主体的多元性和防范与治理手段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特点决定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和关联性。非传统安全的各领域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某一领域的安全问题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可能引发、诱发其他领域的危机和破坏效应的扩大或加剧。就行为主体而言,非传统安全可以分解为个体安全、群体安全、国内社会安全、国际社会安全、人类安全等多元层面;非传统安全危险的来源也可以相应地分解为个体、群体、国内非政府组织、跨国组织机构、自然力量等多种非国家性质的行为体。

2. 社会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大多源于社会内部结构,以和平、发展、建设为核心。它们首先威胁的是国家内部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公民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生存和安全,且具有较大的社会破坏性。因此,非传统安全直接反映出的是国际政治中的社会安全问题,间接反映或影响的是国家之间的安全关系。

3. 跨国性———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来源和影响都是跨国界的,一般涉及两个以上或多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国民行为方式以至自然环境等。国内安全、国际安全和全球安全的界限由此出现了相互交叉和界限模糊的趋势。全球化使得一国的国内安全更多受到国际安全的影响,同时国内安全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外溢到国际社会;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的跨国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复杂、敏感,界限日益模糊。

4. 广泛性———非传统安全问题不但包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同时,也包括公民的生存、全球的繁荣;不但包括一国内部的安全问题,而且还包括跨国界的全球性安全问题;它不像军事安全、政治安全那样自成体系,而是相互交织在一个比较广泛的社会大系统中,某一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往往牵涉到安全的其他层面和问题;各种安全问题之间相互影响、融合、制约、补充,从而构成了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安全系统。

5. 隐蔽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大多是潜在的、小规模的、日积月累的、可预见的问题。只有当某类安全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甚至呈爆发的临界状态,才可能表现出导致“国家级”的威胁或危害,也才有可能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高度。“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作用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有一个爆发临界点。在某些情况下,有些问题由于没有到达即将爆发的“临界点”,而经常为社会和人们所忽视。

6. 危险性———非传统安全大都属于社会安全、自然人安全、人类安全、全球安全等,其主体多为非国家的行为体,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目前也应该或必须依赖“国家”这个行为体。相对于传统安全,由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体和来源一般比较隐蔽,因此在某个局部、某个时点产生的破坏性,就有可能超过许多国家行为体,甚至会使一般的传统安全手段无效,从而增大其潜在的危险性。

二、“非传统安全”研究对中国留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安全的概念和领域已经不可避免地超越了传统的束缚,延伸到军事安全以外更加宽广的范围。同时,也促使国内学者进一步思考各种社会因素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安全和人的安全概念,开始注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注意协调国家利益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非传统安全理论更加成熟和丰富。

(一)中国留学事业繁荣发展

1978年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中国大陆的出国留学人员总量快速增长,目前中国留学生已经遍布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教育部2012年2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1年底,中国大陆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有224.51万人(次)。截至2011年底,中国大陆以留学身份出国,并仍在境外的留学人员约有142.67万人,其中约110.88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约有81.84万人,约占学成后留学人员的72.02%。2011年度中国大陆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33.97万人,其中国家公派人数约1.28万人,单位公派人数约1.21万人,自费留学人数约31.48万人。2011年度中国大陆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约18.62万人;其中,国家公派人数约0.93万人,单位公派人数约0.77万人,自费留学人数约16.92万人。另据2011年11月14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在2010-2011学年度,共有15.7558万名中国大陆学生在美国的学院和大学留学,占在全美国际学生总数的21.8%,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2]。

(二)“非传统安全”研究对中国留学事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伴随着出国留学规模的不断增长,涉及“非传统安全”的留学安全问题日益彰显;因留学安全问题给国家安全、人才安全以及留学人员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和损失与日俱增。在我国经济尚欠发达、民主政治改革尚待进一步深入完善的今天,我国留学文化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留学人员大量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容易产生行为方式上的崇外主义倾向;二是西方文化的霸权行径,容易使留学人员产生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倾向;三是社会转型期思想上的盲目性,使留学人员容易产生信仰上的多元化和离散化。加快建立“中国留学安全战略体系”对于我国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保障我国留学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增长,对于不断提高留学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1世纪初是中国和平建设以及出国留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留学发展需要安定团结、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内环境,更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不可否认,冷战结束以后,我国的国际安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与各个留学目的国的关系都得到发展,传统安全的威胁在降低。但是,包括留学安全在内的经济、社会、教育、环境等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却日益凸显,并成为中国的新威胁。对此,需要我们准确做出判断,并及时调整安全战略,以新安全观应对新威胁。因此,研究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于中国留学事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必要并具有重要意义。

三、“留学安全”概念的扩展、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作为“非传统安全”的新领域,留学安全及其所涉及的范围逐步扩展,有关留学安全问题的种类、事件和案例与日俱增,针对“留学安全”的研究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且已成为影响中国家长和学生出国留学决策的因素之一。

(一)“留学安全”概念的扩展

2006年,苗丹国首次提出“留学人才安全”的概念(1)。其相关文章指出,所谓“留学人才安全”是指“在不威胁、不损害留学人员输出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出国留学人员合理、适度跨国流动”的一种状态。2009年,苗丹国提出“中国留学生课题安全”的新概念,即中国留学生在留学目的国家所从事的任何学术研究,都不应涉及有可能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的内容;应避免以我国国家战略、能源、气候、矿山、地质构造等外国研究者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的高度敏感领域为研究对象,以免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危害。2012年初,苗丹国又进一步提出了留学政治安全、留学文化安全和留学学历学位安全等概念。前两个概念还需要研究者共同的阐述、定位与定性,而“留学学历学位安全”则在现实中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正常的出国留学活动。

(二)“留学安全”的主要内容

就主权国家而言,“留学安全”可以表述为,其国民的出国留学活动不应对本国的任何领域造成任何威胁和危险。与其他涉及安全的概念一样,留学安全也包含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指主权国家的出国留学活动现状不存在威胁,即该国留学人员群体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客观上指留学人员个体的生存状态,即留学者于留学期间在心理上不存在恐惧、害怕和担心等。

狭义的“留学安全”是指学生、学者在境外留学或访问研究期间的生活和学习不受到威胁性干涉或危险性影响的一种状态。除了传统观点认定的地震、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等,目前“留学安全”已从单纯的“人身财产安全”内涵,扩展至留学生的心理安全及学习安全等更宽泛的范畴,包含留学人才安全、留学文化安全、留学课题安全、学历学位安全、留学政治安全等更加宽泛、更加重要的内容。

对于广大中国留学人员而言,“安全留学”可以概括为:在实施出国留学的全过程中,既要遵循留学目的国相应的生活准则、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也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国家法律、不危害中国国家利益,从而比较顺畅地达到“留学安全”之目标。

综上所述,当代“留学安全”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留学人员的人身和个人财产安全,不受刑事犯罪威胁,不参与刑事犯罪,不从事危害国家利益的活动,留学目的国政局稳定、环境安全、食品安全,身心健康、居住状况适宜,工作期间不受剥削、不受歧视或偏见,预防留学中介陷阱、识别非法无证学校、警惕“问题学位”证书,对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有制度性的应急保障措施,所从事的任何学术研究的课题均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危害国家利益,能够有效地为自己的祖国工作或服务等。

(三)“留学安全”的基本特征

“留学安全”问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与他国之间的教育交流而产生的。“留学安全”是一种特殊的安全形态,相对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的直接性、表面性而言,“留学安全”有其固有的特征,并具体表现在4个基本方面。

1. 隐蔽性———国家安全不同程度地包含了状态、力量和意志3个层面的内涵,具有层次性、动态性、多维性、模糊性等特征,同时又代表一种安全能力。与国家安全的其他系统相区别,留学安全属于软安全,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资源,系深层次安全;它是建立在价值观念、社会制度、行为准则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比硬力量更加隐蔽,也更难于控制和防范[3]。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非常注重留学教育的作用,并借此积极推行“留学教育帝国主义”战略。但是,这种教育侵略,不是在打破生活常态下进行的,它的破坏性也不如传统的军事侵略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同时,它也不像传统国家安全那样,侵犯和威胁手段是明确的、直接的、可以观察的,而是有一个长期隐蔽的积累过程。

2. 复杂性———留学安全的复杂性特点源于留学安全本身界定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防范和抵御留学安全的长期性,即留学安全防卫不具有短时性的特点。传统的军事侵略要受财力、物力、人力以及国际舆论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它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而基于长时间、大规模、宽领域、多渠道的留学活动对公众的影响却无处不在。留学安全的复杂性还表现在非应时性方面,只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强弱程度不同而已。另外,在维护留学安全的空间方面也具有复杂性。传统的国家安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它守护的是有形的国土,有明确的疆域界限。非传统视野中的留学安全维护的是一种无形的、较难划界和不易感知的文化空间,守护这种空间的难度比传统的疆域界限更大,更不易掌握。

3. 渗透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坐标是国家利益。西方对话语权的长期霸占和掌握,使他们拥有将利益和道德进行随意阐释的特殊权力。西方对中国崛起的强烈抵触,会不断地逐渐渗透到包括留学活动的大量国际事务中,并直接或间接危害中国留学安全。“教育帝国主义”正是利用全球化的契机,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多渠道、全方位的发动教育攻势,表现出一种“强渗透性”的特点。

4. 广泛性———众所周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出国留学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曾于2012年2月面向国内中部地区一所二本院校本专科学生进行过一次《留学意向问卷调查》,在回复的有效问卷中,有出国留学愿望的学生占到94.44%;其中“有强烈愿望”者占全部“有留学意向者”的15.69%。由此可见,出国留学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何等的深入人心。一个时期以来,影响大学生和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安全状态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且多变,留学安全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定,“留学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时至今日,“留学安全”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同时还面临着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实践问题,对此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四、构建“中国留学安全战略”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一)构建“中国留学安全战略”体系的主要内容

1. 对于中国留学人员而言,所谓“安全留学”可以扼要地概括为:实施出国留学活动的人员在确保人身财产不受到威胁的前提下,既要遵循留学目的国相应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也必须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其行为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利益,进而顺畅地达到“留学安全”保障下的学历学位与学业之目标。

2. 中国留学人才安全———我国留学人才流失的相对状态与绝对程度以及降低“流失率”的政策措施。

3. 留学学历学位安全———防范留学中介陷阱、识别非法无证学校、拒绝“问题学位”证书,以便学生获得的境外学历达到“真实、合法、有效”的状态。

4. 留学课题安全———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所从事的任何研究、课题、论文和讨论等,都不应以损害、危害中国国家利益为前提和条件。

5. 留学政治安全———我国留学人员不应从事、参与可以或可能给中国国家利益以及留学目的国造成威胁的任何政治性活动。

6. 中国留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不受刑事犯罪威胁和不参与刑事犯罪、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和其他人身伤害事故。

7. 留学文化安全———在留学网络安全、留学文化安全和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安全等方面,不受到任何伤害和威胁。

(二)构建“中国留学安全战略”的基本思路

中国留学安全战略从属于国家安全战略,并服从于国家整个留学事业的有序发展,服务于广大留学人员的多种安全需求,维护留学人员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构建中国留学安全战略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 不断强化留学安全战略观念,即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所突破,着力营造良好的留学安全环境,打造关注和维护留学安全的氛围。留学人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高层次的国际化留学人才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综合素质等,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状况。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留学安全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留学人才的先决条件。

2. 适当加大留学安全教育的力度,积极深化留学安全的教育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地布局和配置各级各类留学安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针对出国留学生群体特点的国情和人格教育,重视培养留学生与他人协作以及自我防范的安全能力。

3. 不断促进国家高层次留学人才队伍的建设,将其视为参与国际竞争的精英、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战略资源。特别是通过留学事业的发展,重点加强关系到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的紧缺人才、战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断提升某些关键领域的留学人才竞争力,进而带动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确保国家重点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应加快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战略储备,培养一大批熟悉国际国内形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层次专家与优秀企业家等。

4. 完善留学安全服务与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能够及时应对各类留学安全问题的留学安全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级人才安全预警机制。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尽快建立适合国情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留学安全警戒机制;建立“教育在先、防范在前、责任到人”的留学人才安全和留学风险防范的相关制度,从制度层面加强规范和制约,防患于未然。

5. 尽快建立涉及留学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并切实可行的留学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为我国广大留学人员群体搭建一个坚实牢固的留学安全防火墙,织就一张科学严密的留学安全防范网。

参考文献

[1]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04).

[2]张大卫.中国在美学生达十五万七千居国际首位[EB/OL].中新网,2011-11-15.

[3]沈洪波.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06).

出国留学与留学外交 篇2

请留意并仔细阅读外交部网站、中国领事服务网上发布的“海外安全”等旅行提醒信息,充分了解留学国家的基本情况及最新安全状况。

二、妥善保管护照、签证、入学通知书、健康证明、人身保险等证件和文件,并留存复印件,以备不时之需。

三、注意住所安全。

检查租住房屋门窗安全锁闭情况。回到住所后应立即锁闭房门,栓好保险。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检查房屋内是否安装了必要的消防设施。掌握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基本自救技能。

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了解所在城市治安较差区域,尽量避免前往相关区域。如所在国治安状况不佳,应尽量少出门,少去人多而杂的`地方。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出行安全。少携带现金,不露财,不显富。减少夜行,结伴外出,不搭陌生人车,也不轻易让陌生人搭车。避免在不安全的海域、水域游泳,尽量结伴活动并配带救生设备。

五、遵守当地法律和校纪校规。

专心学业,洁身自好,不出入不良场所。尊重所在国宗教、民族、风俗习惯,事先了解当地举止、衣着、饮食、拍照等禁忌,举止文明,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展现中国留学生高素质文明形象。

六、保持良好心态。

留学的“利”与“弊” 篇3

一、学生的看法和经历

1. 留学有“利”也有“弊”

某大学博士生珍珍 (化名) 2011年从美国作交换生回来, 她认为留学有“利”也有“弊”。首先, 留学的“利”。一是留学可以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毕竟, 我国国内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差异很大, 通过留学可吸纳崭新的思想观念, 学习先进的科研方法。二是留学可置身于国外美丽的蓝天和白云之下, 呼吸新鲜的空气, 身体健康, 心情舒畅。三是留学能更多接触非常注重礼貌的外国人, 从而提升自我修养。留学的“弊”。一是留学需要很强的适应能力, 以适应国外的语言、气候、环境、风俗、饮食等。例如, 中国人大都爱吃热乎乎的米饭和馒头, 国外的冷饮和面包, 中国人吃不习惯, 所以要试着自己买菜做饭。二是留学需要很强大的内心世界, 以适应国外的寂寞生活。例如, 一个留学生在国外既没有相熟的亲戚, 也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 时间久了, 会感到孤单和寂寞。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适应这种孤寂的生活, 那么就要重新考虑是否要留学。

2. 留学要三思而后行

某女留学生七年前在父母的坚决反对下毅然选择留学, 好不容易英语获得高分并申请了一所不错的学校, 可一到国外才发现自己不仅不适应那里的教育方式, 更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毫无兴趣。为了不让父母看不起, 她硬着头皮学完了全部课程。可当她回国时, 发现自己的许多同学都已研究生毕业并找到理想的工作, 而自己的父母已是满头白发, 她不禁潸然泪下, 追问自己这几年到底错过了什么?可见, 留学要三思而后行。

二、家长的看法

1. 低龄留学生从思想和观念上远离了父母和国家

一位母亲, 她的孩子在加拿大留学, 她认为留学很好。她说:“留学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 如此一来, 孩子内心很快乐, 学习的自觉性也比较强, 特别喜欢自己看书, 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带有研究的性质, 所以学生不得不看书。但这位母亲还是有一些忧虑。她说:“我觉得, 孩子离我越来越远。”的确, 低龄留学生渐渐融入国外文化, 慢慢远离本国文化, 进而从思想和观念上远离了父母和国家。

2. 为逃避国内教育模式和疲劳生活而移民、留学

自从果果 (化名) 进入北京某小学就读后, 果果的母亲发现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早上6点钟起床做早饭, 7点30分将孩子送到学校, 然后自己去上班, 不到15点又要忙着去学校接孩子。由于早退, 她被单位领导批评了好几次。回家后, 果果的母亲便要忙着接收各位老师发来的短信——各科家庭作业内容。接下来, 果果的母亲要一边辅导果果写三科作业 (语文、数学、英语) , 一边做晚餐。一般情况下, 果果在19点30分之前很难完成这些作业, 所以果果的母亲通常让果果先完成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 晚餐后再进行英语听力训练。

果果的母亲是一位职业女性, 她每天工作非常忙碌, 希望回家后有时间休息, 听听音乐, 看看电视。但自从孩子上小学后, 不仅没时间休息, 更没时间听音乐、看电视。因为每天辅导完孩子的学习就20点30分左右了, 这时又该为孩子晚上的洗漱而忙碌。等给孩子读完睡前故事, 孩子睡着了, 已经21点30分左右, 精疲力竭的母亲开始做自己白天没完成的工作。

其实, 自上小学后, 果果的成绩一直排在班里的中等偏上。一次, 果果因为粗心大意 (一个拼音的声调忘了标注, 一道题忘了做) , 语文考了97分。为此, 果果的父亲很生气, 还打了果果。看到果果被打哭, 母亲和父亲争吵起来。母亲认为父亲对果果太苛刻, 而父亲觉得对果果就要严格要求。因为总也考不了第一, 果果认为自己很丢脸, 所以不想去上学。

渐渐地, 果果的母亲感到疲惫不堪, 她希望移民到国外, 让孩子在国外学习, 以逃避国内的教育模式和疲劳生活。

三、专家的看法

1. 留学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在清华大学教授何晋秋看来:留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值得肯定, 但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家长对留学的选择带有一定盲目性, 跟风现象严重。家长既不了解国外的教育, 也不清楚该如何培养孩子。二是家长被不正规中介误导, 对招生学校没有清楚的认识。

出国留学与留学外交 篇4

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出国留学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国内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学习的窗口,旨在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理念及管理模式,力争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事实证明,西方教育培养理念的引入、全英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其国际化视野全方位拓展,国际交往能力进一步提升,出国意向也更为明确。据部分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其官网公布的毕业生去向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出国留学深造已逐渐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毕业去向的首要选择。

二、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出国留学规划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留学规划指导。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虽然都注重为学生提供各类海外长短期交流的机会,并通过开展讲座、沙龙等进行留学规划指导,但大多缺乏针对性、系统性,鲜有办学单位能够成立留学指导中心或配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部分办学单位也尝试过依托留学中介对学生进行留学指导,但中介资质参差不齐,缺乏监管,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并不以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指导中存在大量问题。因此,学生在准备出国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系统的留学规划指导。

2.缺乏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引导。中外合作办学在引入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同时,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校园。相比于传统院校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更容易受西方道德观念、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西方的自由化思潮对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影响也更大。但是,相比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教学方面的投入,中外合作办学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引导要薄弱很多,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被“西化”,价值观不坚定,大批优秀留学生放弃回国,继续留在国外发展[2]。

3.缺乏国外生活的适应性教育。目前,国外适应已成为留学生当前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国内优秀学生在申请到国外名校后由于适应困难、无法完成学业的案例屡见不鲜。虽然中外合作办学引入了国外大量的教育理念,学生相比普通大学生也更容易适应,但是国内外文化、生活习俗的差异还是给部分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障碍。而对于培养单位及学生本人,目前大家更为关注的是能否出去、如何出去,对于出去后的适应问题却关注较少,从而为学生出国后顺利完成学业埋下隐患。

4.缺乏相关研究理论成果。目前关于大学生学业规划方面的研究主要分布于考研、就业两块,出国留学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其相关理论成果也都集中在出国留学政策、留学动机及影响因素方面,关于留学规划指导仅限于由各类留学机构编制的留学指导书籍。此类书籍水平层次不齐,主要内容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区域的留学攻略,没有立足于学生个体发展。系统的出国留学规划与指导书籍罕见,各高校教材也鲜有涉及。

三、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出国留学规划与指导体系研究

1.思想教育引导体系。(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防止学生思想被全盘“西化”,在对学生进行出国留学指导时,应重点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活跃、综合素质强、接触西方文化较多的特点,完善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授课模式,增加讨论课程比重,强化课堂互动环节,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授课效果[3]。同时,要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运用新媒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认识中西文化冲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引导学生端正留学动机。引导学生站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理性评估留学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留学成本、留学期间的实际生活状态、国家政策导向等深层次问题,端正留学动机,制定切实可行的留学计划,呼吁学生理性选择留学道路。对于为逃避就业出国留学的学生,引导其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结合有效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盲目跟风出国的学生,引导其弄清楚自己最想追求的是什么,选择合适自己的出路。(3)引导学生回国报效祖国。无论在何种背景、机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一定要做到爱国!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拥有一颗爱国心。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出国留学规划与指导体系应注重国家认同感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3]。鼓励和引导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服务祖国,为谱写中国梦留学篇章贡献中外合作办学力量。

2.学业规划与指导体系。(1)专业机构的设置。整合学校信息资源和师资力量,与相关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校级或者院级“留学指导中心”,加强专、兼职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留学政策、留学规划、留学地域及学校选择、文书撰写、留学手续及办理程序等为学生提供咨询与指导服务。(2)课程与教材建设。开设《留学规划与指导》素质公选课,针对性地为同学提供系统指导,同时重视《留学规划与指导》系列教材的汇编,为课程提供支持。通过课程与教材建设,从是否出国、留学国家选择、留学规划、留学准备、留学申请等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对出国留学进行规划与指导。(3)实施分阶段留学指导。分阶段为学生提供留学指导:前期引导学生了解出国留学概况,明确自身留学意愿;中期引导学生在语言、出国考试(托福、雅思、GRE、GMAT等)、GPA、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方面做好准备与提升工作;后期进行留学地域及学校选择、文书撰写、申请指导等方面的指导。(4)全方位的留学支持。从社会、高校、朋辈三个层面构建留学支持体系。社会层面,邀请驻华使领馆文化处、签证官、专业中介机构等开展专题讲座;高校层面,邀请海外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为学生开展招生宣讲会,为学生提供与海外院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机会,并邀请海归背景教师与学生们进行座谈,分享留学经历;朋辈层面,组织成功留学学生撰写留学攻略与经典案例,分享申请及留学过程中的经验。

3.出国适应支持体系。(1)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教育。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教育,通过文化类课程、沙龙、讲座、书籍,为学生提供留学国家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教学模式等相关信息,对比中西方文化在哲学、文化精神、思维方式、培养理念、宗教信仰、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理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各自存在的价值,以促进学生适应留学学校的学习与生活。(2)提供网络心理援助。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出国留学生在海外提供心理援助;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时效性、隐私性,积极传播心理健康普及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辅助手段,实现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心理疏导,帮助留学生勇敢应对挫折与挑战,释放心理压力,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4]。(3)建立有效的朋辈支持体系。有效的朋辈支持体系能让出国后的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留学生活。同一批留学的同学在留学生涯中可以相互照顾、相互鼓励、共同进步;高年级留学生可以为低年级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按照地域建立海外校友会,定期组织联谊活动,还可以促进海外学生间的交流与相互支持。

摘要: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大部分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通过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出国留学规划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从思想教育、学业规划、适应三个方面构建支持体系,以求更好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出国留学规划与指导工作。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出国留学规划与指导

参考文献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504.

[2]任婷婷.中国留学人员流失原因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杜鹏.中外合作办学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1,(01):94-95.

留学生与近代陶瓷美术教育 篇5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民国时期受西方的影响, 中国许多人留学国外, 学习各种专业, 留学既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也是传播知识的一种手段。在近代文化输送的过程中, 留学生的作用是巨大的。20世纪初, 有较多的海外留学生为了“科学救国”“实业报国”“教育救国”回到国内。陶瓷业的张浩、邹如圭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他们回国后对近代陶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二、留学生与近代陶瓷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 中国传统陶瓷技艺教育的历史

中国传统的陶瓷技艺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父传子、传男不传女的家庭模式方式传授、另一种是以带徒授业方式传授。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持续了几千年, 正是这种专门的学艺方式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众多精美绝伦的陶瓷产品生产于手工作坊, 并且出口海外, 同时, 也影响着世界陶瓷的发展。随着西方经济和现代陶瓷文化的崛起, 我国陶瓷的外销之路受到了打击。传统作坊式的技艺教育和制瓷模式已不能与西方的陶瓷教育观念和大机械化的陶瓷生产相抗衡。因此, 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传承方式逐渐被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取而代之。

(二) 留学生与近代陶瓷教育思想的形成

鉴于此, 一些关心陶瓷艺术及行业发展的留学生, 开始了极力挽救陶瓷产业的举措。他们大多是日本学成回国的窑业毕业生, 回国后对本国的陶瓷技艺教育的现状感到担忧, 同时也有了自己新的思考。他们认为中国的陶瓷产品要与西方的陶瓷争夺市场, 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艺术的教育方法, 培养出能够熟练掌握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毕竟, 陶瓷艺术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产物。陶瓷艺术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工艺技能, 中国近代陶瓷教育是以陶瓷实业学堂的形式展开。

1910年, 江西瓷业公司在鄱阳县 (旧称波阳) 分厂附设教育机构, 称为陶业学堂。创办学校的目的是训练和培养操作新式机器以及烧窑技术人员, 教学宗旨是“养成明白学理, 精进技术之人才, 以改良陶业也”。1这与清末实业教育总的宗旨是一致的, 学堂参照“癸卯学制”, 采用小班制教学制度, 并附设艺徒班, 第一期只招收八人来学习各科, 学制5年, 注重数、理、化等学科, 在窑业技术方面, 校内聘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窑业系的毕业生张浩、邹如圭等人为教师, 教授专门课程, 并亲手训练操作新式机器及烧窑之技术人员。在美术方面, 1911年聘请了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著名画家潘陶宇和擅长书法和绘画的邓碧珊来教授画瓷与写意画。可以看出陶业学堂的课程安排不仅注重窑业技术方面和绘画理论的学习, 而且也兼顾了数理化相关学科的了解与掌握。陶业学堂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陶瓷教育的进入了全面革新时期。

(三) 景德镇陶瓷教育中近代陶瓷美术教育的出现

历史上的景德镇陶瓷教育主要是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教育方式为主, 当近代陶瓷教育的观念也一点一点地渗入到近代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中, 1916年, 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景德镇便设立了分校, 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学校主要以培养成瓷和画瓷之技术人才为目的, 在班级的设置上分别办饰瓷班 (陶瓷美术) 和成瓷班 (陶瓷制造) 。而近代陶瓷教育尤其重视图案的装饰设计和创新, 课程设置了绘画、装饰等专业课程。可以看出, 陶瓷美术教育的出现成为近代陶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留学生在近代陶瓷美术教育中推行的措施

(一) 陶瓷教育中美术课程的设置

中国近代陶瓷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借鉴日本的教学内容, 不但注重提高文化素质、艺术水平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训练, 而且根据专业特点, 同时注重相关文化课的了解与掌握, 这和中国传统陶瓷技艺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课程设置上更加的丰富, 有普通的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课。专业课主要包括素描、西画、国画、山水、人物、花鸟、图案、青花、粉彩、古彩等。从专业课的安排来看, 不仅开设了传统的中国画的绘画技艺, 同时, 也把西方的绘画方法融入到专业教学中。

(二)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与西方绘画理论的融合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对于绘画的方法是讲究气韵、追求意境, 而西方绘画理论则以科学原理的具象绘画方式去研究焦点透视、空间、色彩、光影等内容, 让画面更加的逼真。

艺术贵在创新, “珠山八友”之一的邓碧珊在绘画的钻研过程中逐渐的掌握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光影关系和体积感。并应用于陶瓷绘画中, 他在传统彩绘瓷器技法的基础上, 吸取西洋写实画技法, 把两种技法相互融合在自己的瓷板画中, 正因为他善于大胆借鉴又能够融会贯通, 他的瓷板画写实且生动传神, 笔墨细微精到, 颇具宋画遗风。而整个画面构图简洁秀美, 设色工整清丽, 具有西方绘画风格, 同时, 他首创九宫格放像, 而这种创新对近代陶瓷彩绘有着不小的启迪和影响。

(三) 陶瓷美术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1916年, 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景德镇开设了分校, 命名为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分校, 校址设在毕家上弄原御窑厂西南部, 校长由张浩兼任, 汤有光当任教务长。学校主要从事绘瓷教学, 先办饰瓷班 (陶瓷美术) , 又办成瓷班 (陶瓷制造) 。在课程的设置中有基本课程, 专业课程, 另外还有工厂实习课程。在授课教师中, 专业教师大多数是校本部的毕业新秀, 也有部分为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家, 如徐京丹, 陈宗瑜, 周筱松, 其中周筱松老师编有两种教材, 一是美术基础知识, 一是画稿, 水平都较高, 在当时全国有一定的影响。2学生每周一半时间在课堂, 一半的时间在工厂, 开始直接创造产值, 学生所制作的成品可出售, 售后价值概归学生。3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专业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绘画方法和技巧, 实践操作也能逐渐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由此可见, 陶瓷美术教育在陶瓷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近代陶瓷美术教育培养的毕业生

(一) “珠山八友”中接受陶瓷教育后的艺术成就

“珠山八友”中的程意亭、汪野亭、刘雨岑三位陶瓷大师分别考入了近代陶瓷学校学习, 并师从名家潘陶宇及张晓耕学习山水和花鸟。他们的作品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在陶瓷艺术加以弘扬和发展, 并且与“八友”其它成员共创“瓷上文人画。三人的艺术造诣各有千秋, 汪野亭率先运用“通景山水”章法装饰瓶类制品, 开创了20世纪初景德镇粉彩山水装饰章法的新风。程意亭擅长绘画花鸟, 他的作品融入了西画明暗透视之术, 色彩浓丽、构图别致且不落俗套、自创新貌的艺术特色。1925年至193年是他创作的旺盛时期, 而刘雨岑也擅长花鸟, 他的作品极其工细, 以工笔手法绘出的《雄鸡》《蝉》等花鸟草虫类瓷板画, 画工精美, 栩栩如生, 并创“水点桃花”技法。

(二) 景德镇陶瓷美术的发展方向

景德镇陶瓷美术的发展在我国近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慢慢改变, 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瓷是代表了近代景德镇陶瓷美术发展的趋势, 新粉彩瓷艺和传统粉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再作为瓷器的辅助功能而出现, 而以“画”为主体, 采用传统中国画的形式, 有题款和印章, 同时, 采用西洋和东洋的釉彩, 让画面的色彩艳丽, 是釉彩工艺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 它将景德镇陶瓷美术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是在共同采用传统的“粉彩”这一绘瓷技法, 充分运用传统的中国画来装饰美化瓷器的过程中形成的。

(三) 民国景德镇陶瓷作品在世界上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器, 颇富盛名的当属粉彩瓷, 在这一时期粉彩瓷的陶瓷作品创作集中在珠山八友之中, 他们的作品是继承我国优秀景德镇陶瓷传统的基础上, 汲取民间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营养, 以扬州八怪为典范, 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 容纳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 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 投入瓷艺创作中, 1915年, 王大凡创作的人物画大瓷板《富贵寿考》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这不仅为古今中外驰名的景德镇绘瓷事业赢得了国际荣誉, 而且也为景德镇瓷业的振兴添上了光辉的一笔。

综上所述, 随着东西方文化不断进行交融和碰撞, 传统陶瓷彩绘的表现方法和造型观念以及审美情趣都随着时代意识的变迁越发的活跃。在中国传统陶瓷技艺教育向学校教育演变的过程中, 留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入回国, 为近代的陶瓷教育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 为我国近代的陶瓷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材。为促进中国近代陶瓷业振兴起到了一个划时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镇寿.艰难的历程:从中国陶业学堂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年表.陶瓷学院报.2012

[2]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李松杰.练崇潮.近代中国陶瓷教育的嬗变和传承[J]沧桑.2011

出国留学与留学外交 篇6

一、“改革”话语下的政治参与:留学生群体的产生

严格来讲, 中国的留学教育是从兴办洋务开始的。洋务运动时期, 中国的留学教育处于起步阶段, 自上而下的官家留学是这一时期留学教育的特点, 少数民间自费留学生不能成为主流群体, 留学生此时的政治诉求也只是“改革”。鸦片战争后,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农民起义的增多, 清朝统治危机进一步深化, 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必须向西方国家学习一些先进的本领, 而这个统治要继续下去, 必须与洋人打交道”[3]38, 必须“改革”。19世纪60年代, 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 中国社会兴起以自强为图谋、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这也是一次“改革”。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 清政府决定派学生去欧美学习。1872—1875年, 在容闳等人的推动下, 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幼童赴美留学。这些幼童在美国勤奋学习, 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由于政治等复杂问题, 幼童的留学教育中断, 他们也于1881年分成三批回国。这批幼童后来大都成为了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在吸取幼童留美事件的经验及教训后, 清政府陆续派出了陆军留欧生及海军留欧生。这些军事留学生在欧洲国家勤奋学习, 大部分人成绩优良。在这批留学生中, 除了产生一批军事将领外, 还出现了思想家严复、语言学家马建忠、翻译家陈季同等。留欧生回国后被清廷授予了一定的官阶、军职。除了名正言顺的留学生外, 清政府的驻外使领群体可以看成特殊的留学生群体。他们基本上都是旧式文人, 刚开始时抵触西方文化, 经过实地考察后, 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 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军事设备、政治制度、教育文化、商业文明等方面向中国进行了传播。在洋务运动时期, 除了官派留学生外, 还有教会捐助的留学生及民间自费留学生。自费留学生人数少, 零星分布在世界各国。这些留学生大多是在传教士的带领下:出国留学的。一些自费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对国外的东西就有所了解, 所以他们在留学期间比较容易接受西方的思想文化。自费留学生中不乏名人, 孙中山 (此时, 孙尚未转化为革命者) 、颜惠庆、辜鸿铭等都是自费留学生。这个时期的留学生, 出国前的身份不一, 对西方世界的认知度也不尽相同。有些是旧式文人, 他们对西方事物一无所知, 有些人出生在华侨家庭, 对西方事物有些了解, 但他们在国外所学都是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留学改变了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状态及价值观念。此时, 留学生的政治诉求只是对清廷的政治制度进行修补, 或通过先进的科技文化来维持清朝的统治。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以群体的力量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这就表明, 留学生群体产生了, 虽然新型群体的力量不够壮大,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它在留学的进程中不断地塑造自己。

二、“革命”话语下的政治参与:留学生群体的发展

20世纪初,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 群体力量进一步壮大。此时, 留学生已经不满足对物器文化的追求, 于是把视角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 “政治留学”便成了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他们的政治参与也由“改革”转为“革命”。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清政府痛定思痛, 决心学习西方。1901年后, 清政府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 将鼓励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1904年, 日俄战争爆发。次年, 日本取得胜利, 这令中国人吃惊不小, 日本成为许多欲出洋留学人的首选目标。一批批青年离别家乡, 东渡日本。在浩浩荡荡的赴日留学的队伍中, 有刚离开私塾大门的书生和各类专业学堂的高才生, 有考察游历的官宦贵胄, 也有亡命日本的保皇党、革命党。至此, 以留日为中心的第一次留学大潮出现, 1906年前后, 赴日留学者达两万多人。这股留日潮泥沙俱下, 清政府并未制定明确的留日生的资格, 自费留日生的条件更为宽松, 手续较为简便。留日生爱国热情高, 大多数人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留学期间, 他们饱尝日本人的侮辱, 感于祖国的落后, 很少沉溺于学业, 而是整日奔走, 忙于国家之兴亡, “革命”成了他们首当其冲的政治诉求。1905年,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 许多留日生加入了该组织, 成为反清革命的骨干力量。留日生回国后, 积极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发动武装起义, 最后“辛亥革命”取得暂时性的成功。孙中山充分肯定了留日生的作用:“本党从前在日本组织同盟会所得的会员, 不过一万多学生, 他们回国之后到各省去宣传, 便收辛亥年武昌起义登高一呼, 全国响应, 不到半年全国就统一的大效果。”[4]285在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的同时, 清政府向欧洲国家也派出了大批的留学生, “法国、德国派遣的留学生之多, 达到了惊人的程度”[5]20。与此同时, 清政府也向美国派出了留学生, 自费留美生日渐增多。1909年开始的“庚款留美”助推了留美教育的发展。留欧美生与留日生不同, 他们少了一份虚嚣之气, 多了一份沉稳之态。他们在国外勤奋学习, 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留欧、留美学生中涌现了一批社会名人, 如政治家马君武、中国地质学的创始人丁文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与蒋梦麟、外交家顾维钧、文学家胡适、国学大师赵元任等。这些留欧、留美生在中国教育及科技的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第一次留学大潮时期的留学生既延续了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风格, 也与它有不同之处。这两个时期的留学生都抱有“救亡图存”的思想, 并都在国外学习近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但第一次留学大潮中的留学群体有了更浓的“革命”色彩。许多留日生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并积极地组织及参与反清运动。一些留欧生、留美生也受到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影响, 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留学生群体在留学进程不断发展的结果。

三、“继续革命”话语下的政治参与:留学生群体的成熟

1912年, 清朝灭亡, 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民国时期的留学生群体不断地壮大, 逐渐成熟,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马克思主义为留学生群体注入了新的血液, “政治”的特征显著。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继续革命”则成了留学生群体在这个时期参与政治的具体体现。民国初期的留学政策较清末更系统完善, 推动了留学教育的发展。1915年前后, 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的第二次留学大潮出现。虽然清政府被推翻了, 但是“庚款留美”依然继续进行, 民国初年的留美热潮也出现了。仅清华学校自1912年至1929年, 一共派出了1200多名留美学生[1]93。与此同时, 北洋政府还向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派遣了留学生。辛亥革命期间, 日本的留学生人数锐减, 民国初年得到了恢复。这个时期的留日生与清末时的一样, 都非常积极地参与政治运动;留英生也依然延续着清末的作风, 沉静学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与留苏热的出现, 给中国留学生群体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工读主义的推动下, 许多青年试图寻找一种“劳工神圣”式的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理想, 他们认为法兰西是自由民主的发源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1919年开始, 1921年基本结束, 这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已达到1600多人[6]43。留法生们一边工作, 一边学习, 生活俭朴。他们切实地体验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 对资本主义制度恨之甚深。他们在法国研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 关注西欧工人运动, 并积极地投身共产主义运动。这批留法生中出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 如蔡和森、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赵世炎等。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党中央分批派出了多名留学生赴苏联学习。1924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成功。孙中山提出了“以俄为师”及“继续革命”的口号。在这个口号下, 许多人赴苏学习。他们基本上是学革命理论与军事知识的。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背景下, 国民党对这批留学生及原先的留学生进行整合, 扩大了自身的资源, 他们开始北伐, 并获得了胜利。1928年, 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此时,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也逐渐开始, 南京国民政府与之较量了22年。国民政府对留学政策作了调整, 提高了留学资格, 加强了留学生的管理。这个时期, 留美教育呈现起起落落的波浪形发展状态。1929—1932年间, 留美人数大幅度下降, 1933—1937年间, 留美人数慢慢回升。与此同时, “庚款留英”开始兴起。从1933年到1947年, “庚款留英”董事会先后举办了九届“庚款留英”公费生考试, 共派出193名学生[7]1928。1937年, 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留学教育的步伐慢了下来。这个时期出国留学的人数同其他时期相比大为减少。国民政府出于培养战时人才的需要, 限制了文科生出国。这个时期出国留学的人大部分成才。抗战胜利后, 美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许多青年把美国当成了自己的留学目标, 留美热逐渐形成。留学美国的途径多种多样, 留学类别主要是公费和自费。这个时期,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获得胜利, 许多留学生的政治诉求得以体现。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的留学, 我们发现留学生群体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 革命思想融入到留学生群体当中。除了国民党整合留学生资源进行“继续革命”外, 许多有留学经历的共产党人形成了领导核心, 他们投身于中国革命, 历经长期的斗争, 最后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建立了新生的政权。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 有机结合, 贯穿了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无论是哪种“革命”都是留学生群体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自我选择的结果。至此, 历经了“改革”、“革命”、“继续革命”三个阶段的留学生群体知识结构焕然一新, 精神风貌良好, 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这些足以表明, 近代留学生群体已经成熟。

参考文献

[1]李喜所.近代中国留美教育[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0.

[2]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中华书局, 2007.

[3]贾春增.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变革[M].华文出版社, 1996.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第11卷) [Z].中华书局, 1986.

[5]赵鹏飞.知识分子的历史足迹[M].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0.

[6]郑名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Z].山西高校出版社, 1994.

出国留学与留学外交 篇7

关键词:留学服务贸易,逆差,经济,汉语经济价值

1 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潜在的发展商机、博大的中华文化及中国高校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国际化程度深化等外因与内因的合力作用促成了留学服务贸易迅速崛起。大量海外留学生来中国高校学习, 且呈逐年递增态势, 同时, 中国出国留学规模也持续扩大,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与全球经济交融更紧密。留学生在国际交往中有着特殊的身份,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有最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是描述中国的高效信息源, 其传播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效果胜过官方宣传;出国留学生是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生力军, 不可避免地将汉语、文化背景、生活习性等渗透到留学目的国, 是中国国际形象的直接表现群, 对于中国和各留学目的国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分析

2.1 中国来华留学服务贸易分析

来华留学服务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将教育推进国际轨道的核心内容之一。改革前, 中国的国际环境以及经济的缓慢发展阻碍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留学生来源的结构很单一, 仅仅停留在与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府层面的交流, 以加强友好合作, 而不属于出口贸易。1950年到1978年间, 来华留学生累计为12800名, 培养费用几乎全部以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的形式承担 (章新胜, 2004) 。改革后, 中国对留学教育政策做出调整, 允许部分高等院校接收自费来华留学生, 自费生的数量从1979年的300余名发展到2011年的266924名, 增加了近889倍, 目前, 自费生所占的比例超过91%, 而总的留学生接收规模也出现空前的发展。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中国凭借经济发展的奇迹优势吸引来华留学生规模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留学生的吸收量也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在加入WTO后, 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7.8%, 年均净增长人数达21860人, 在2004年出现历史增速最高值42.63%, 此后由于总人口的基数增大而导致增速保持相对稳定, 2009年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到6.6%, 但总数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1年, 来华留学生的总量达292611人。现以最近六年来华留学规模增长幅度与GDP名义年增长率 (扣除通货碰撞因素) 的数据分析为例, 以图1来说明两者变化的相关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提供的数据以及《统计年鉴》 (2011年版) 。

利用CORREL函数得出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与GDP名义年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89, 表示两者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即中国GDP增长越快, 经济总量增加,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企业青睐于具有中国学习经历或者生活背景的雇员, 许多年轻的外国人瞄准中国市场商机, 因此, 来华留学生的规模随之扩大, 对留学生的来源国别、层次类别等都有影响。就生源结构来看, 国别数和接收单位数也逐年创新高, 从建国初期有限的几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 现已遍布全球五大洲。2011年的来华留学生分别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 分布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660所高校和教学科研机构中学习。自中国加入WTO跻身成为国际舞台重要的成员后, 世界各国尤其是毗邻国家注重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 再加上地缘优势, 周围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急剧上升, 亚洲国家的留学生占了绝大部分, 并居五大洲主体地位, 尤其是韩、日、越几个汉字文化圈国家。中国贸易圈的扩大使得欧美两大洲的来华留学生不断上升, 尤以美国最为突出, 来自美国的留学生的人数在2001-2007年期间一直排列第三, 2008-2011年排为第二, 2011年约占总人数的8%。

2.2 中国出国留学服务贸易分析

在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主要通过外交途径向海外选派留学生, 出国留学对象的80%属于公派进修和访问学者 (魏浩, 籍颖 , 赵春明, 2010) , 严格来说, 不完全属于国际贸易的行为。但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中国放宽出国留学政策, 出国接受正规的学历教育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在90年代形成规模, 尤其是入世后, 中国亟需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经营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出国留学的人数迅速增长, 大多以自费留学为主, 形成一股强大的留学热潮。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 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每年约以20%的速度递增, 2011年出国的总人数近34万, 已居全球首位, 且出现低龄化倾向, 而据其保守估计, 2011年的留学经济达600亿人民币。另外, 随着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显著提高, 回国的人数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 近5年, 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的比例分别为30.6%, 38.5%, 47.2%, 47.3%, 54.8%, 其中, 高层次的留学回国人数的比例有所提高。现以2004-2011年, 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回国人数以及GDP总量变化的情况为例, 见图2。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以及《统计年鉴》 (2011年版) 。

利用CORREL函数得出出国留学人数、留学回国人数分别和GDP总量的相关系数均为0.97, 表明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受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据一般规律, 人均GDP达4000美元时, 海外人才的回归出现转折。据世界银行统计, 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433美元, 人才回归趋势也很明显。整体来说, 一方面,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个人出国留学提供了经济承担能力, 另一方面,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回国的高素质人才的建设, 海归人员带回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 对国内经济的贡献不可估量。据统计, 中国科学院85.3%的院士是留学回国人员,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超77%有海外留学经历, 由海归人员创办的企业数超万家, 推动中国经济在各新兴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芳, 2012) 。

3 中国留学服务贸易逆差对汉语经济价值提升的影响

中国留学服务贸易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促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来华留学生人数和出国留学人数的规模都有较大增长, 且前者在数量上从2005年起反超后者, 但金融危机爆发后, 英美等发达国家为提振本国经济, 放开签证政策, 并加以其他优惠政策和服务招揽中国留学生, 再者, 汇率兑换的优势使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在近两年又超来华留学生, 在贸易量上由顺差转为逆差。

从贸易额来看, 外汇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始终存在巨大逆差。尽管来华留学生的自费生比例在提高, 给中国经济创造了一定收益, 但与中国自费出国留学的费用相比, 完全不属于同一收费水准。发达国家以其经济发展和先进教育水平的优势吸引了中国绝大多数学生, 对中国留学生征收高额费用, 比其本国学生多征收1~3倍的学费, 以同样获取硕士学位为例, 发达国家的学费是中国对来华留学生所收取学费的4~10倍, 而近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各国高校又普遍提高了学费标准, 且降低了资助覆盖的比例 (韩琪, 王建坤, 2012) , 加之发达国家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其他成本, 造成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的进口金额大量外流。以各留学咨询机构提供的学费为参考, 以人民币计量, 自费留学去美国约8~25万, 去英国8~20万, 去加拿大10~14万, 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约11~20万, 若以平均每人每年10~15万来计算, 加上人均10万/年的生活费粗略估算, 2011年中国约31万人自费出国, 则至少约有620亿~775亿的留学资金流向国外。而来华留学生按《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以人均2~3万学费, 加上生活费人均5~6万计算, 2011年, 中国留学服务贸易出口额约134亿~160亿, 进出口贸易差额至少达486亿~615亿元。可见, 与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和优势的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的逆差极其明显。

改善这一逆差的关键是发挥其优势。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为中国留学服务贸易带来了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来华留学生的规模逐年扩大得益于中国经济已占据全球“明星”地位, 贸易伙伴呈多元化发展, 宛如磁石, “来华热” 迅速掀起, 为中国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在此前提下, 中国需要提升留学教育服务和产品质量, 改善教育投资机制和留学教育制度,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形象, 针对已有和潜在的留学生资源充分发挥其优势。

中国在汉语学科上具有绝对的资源禀赋优势, 尤其是当前汉字文化圈国家的生源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 完全可以模拟发达国家对留学生实施预备教育这一成熟做法, 对汉语水平考试进行科学合理地测试, 提高到如同托福、雅思等语言门槛水平, 以帮助留学生适应中国高校的学习, 且其母语对汉语学习有正迁移作用, 易于完成专业知识体系的语言转化。而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来华留学生逐年上升的情形, 其携带的语言文化与中国环境存在巨大差异, 如汉语与印欧语系就有天壤之别。作为留学教育服务提供方, 中国应积极探索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态度, 正确把握其汉语学习动机, 帮助其顺利渡过汉语启蒙与文化适应的阶段, 如各高校可安排相应的文化对接活动, 在教学服务上借鉴国际先进的模式, 尤其在不具备强大优势的领域, 引进国外优秀的师资或出国留学回归的人才, 让该领域或项目实现英文授课常态化, 一方面借机培育国内有潜质的教师, 另一方面深化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 提高国际竞争力, 消除国外潜在留学生的语言担忧, 吸引高端层次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换句话说, 英语授课既能彰显中国教育有能力与国际接轨, 又能帮助来华留学生过渡到转向对汉语的自主需求, 毕竟在中国留学多以输出中国汉语和文化为主, 尤其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影响力的提高, 以及全球“汉语热”的影响, 更易激发来华留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直接促进汉语的经济价值提高。

此外, 中国不能停留在低端的对外汉语教学项目, 各高校要优化设置特色专业学科, 利用在中医学、基因组研究等具有吸引力专业的优势, 开拓具有各学科特色的强势领域, 形成教育品牌效应。另外, 中国在经济改革中摸索出来的发展道路、经济奇迹萌生的独特模式、在经济危机中表现出的复苏能力以及具有“中国元素”的社会、法律、金融等话题都为全球学术界的课题研究提出新的视角, 引起各国高层次人才的兴趣, 中国留学服务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实施相应地语言策略来提升汉语的经济价值, 从而使汉语在海外的语言地位提升, 中国出国留学生在语言使用和选择上具有一定民族优越感, 进而在留学目的国传播汉语和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大增。

在留学服务贸易进口方面, 短期看来, 中国需要学习目的国语言以融入当地文化, 完成原有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的转换, 对于之前在中国投入的资本全部转移到国外, 反作用于汉语经济价值的提升。但以发展的眼光看, 出国留学的投资是种人力资本投资, 具有周期性。根据Theodore Schultz (1982) 的实证分析结果, 教育投资所增加的后期利润比一般物质资本带来的利润要高出14倍。因此在出国留学人数与留学回国人数双增长的情况下, 中国的综合国力助长海外留学生对汉语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再加上孔子学院为满足各国的汉语需求而扎根全球的助推力, 使得汉语被带入世界话语体系, 进一步扩大了出国留学生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力和冲击力, 长远来说, 这种逆差对汉语经济价值提升有利, 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在争取海归人员时, 中国应拓展教育体系, 优化配置国内教学资源吸引海外高素质人才, 并制定鼓励性措施引导出国留学生回国发展, 增加中国人力资本存量。

4 结语

中国经济的崛起, 为其留学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之而来, 来华留学生语言态度发生积极转变, 汉语学习人数剧增, 教育开放程度更加深化, 海归逐年递增,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相比, 尚存很大差距, 留学服务贸易的逆差现象明显。

根据留学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 中国政府应采取相应策略, 一方面, 进一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利用快速增长的经济支撑, 收窄留学服务进口, 重视海归人员, 减少人力资本的流失, 实施人才保障。另一方面, 加强汉语国际推广, 发挥海外留学生对汉语进行二次传播所产生的语言网络外部效应, 潜移默化传播汉语和汉文化国粹的自主性, 继而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国内, 优化设置特色专业学科, 打造语言文化产业品牌, 全面提升汉语经济价值, 实现留学服务贸易健康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建树, 张木森.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及成本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9, (3) .

[2]韩琪, 王建坤.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探讨[J].国际贸易, 2012, (4) .

[3]李芳.中国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现状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 2012, (2) .

[4]任荣.从语言的经济价值角度谈英文商标词的设计原则[J].外语教学, 2002, 23 (5) .

[5]魏浩, 籍颖, 赵春明.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国际竞争力[J].国际经济合作, 2010, (1) .

[6]袁俏玲.英语语言的经济价值[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2 (3) .

[7]张鹂.商务英语的语言价值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1, 10 (3) .

[8]周红.从语言的经济价值角度看我国的外语教育[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2 (4) .

[9]作者不详 (2010) :『来华留学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民日报.

留学生与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 篇8

正是中国近代留学生群体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中国近代科学文化,他们在中国近代科学社团文化、科学期刊文化、科研机构文化和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经过西方文化洗礼而拥有共同范式的中国近代科技留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科学共同体,充分展示了作为中国近代科学家角色的地位与作用,他们通过各种科学技术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形成与近代中国社会其他部分的协调发展关系,并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一)留学生是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建设有百年的历史,而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建设开始的。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历史不过50年,而在20世纪前半叶的这50年中,充当中国近代科学家社会角色主体的是1891~1920年间出生的两代留学生,他们也是中国最早的两代科学家,其中又以东南沿海各省出生的留学生居多,江苏、浙江和广东位居三甲,他们在国内主要是在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完成大学的本科教育。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留学生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40年代出国深造,其中到美国求学者高居榜首。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留学生约半数获得博士学位,而1946~1956年是回国人数最多的10年,回国后大多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学术性较强的部门工作。

(二)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科学社团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始于留学生在海外创建的科学社团,而随着留学生群体的回国,他们把科学社团带回了中国并创建新的科学社团,开始在中国传播科学文化。中国20世纪的几乎所有科学社团都是由中国近代留学生创建并担任会长、理事长、书记等要职,影响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政方针。中国近代几乎所有科学技术类主流学术刊物都由留学生创办。

(三)留学生开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高等教育

中国近代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的局面,建立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发展中国科学文化可持续性的有生力量。除教会大学之外,中国近代高校的理工科院系几乎都是由留学生创建;留学生广泛地在中国近代高校开展科学教育,这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步的特质和传播科学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中国近代留学生主导了大学科学技术课程体系的形成和教科书的编写;他们担当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的主要管理职能,上至国家层面的行政长官,下至大学校长、院长、系主任;由于留学生的使然,中国近代高校师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由中国近代留学生领导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代名校完全可以与当时欧美的二流大学相媲美。

(四)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研究体制

中国近代留学生创建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研究体制,它意味着近代中国社会对科学家共同体及其活动和价值的正式承认,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了国家体制的保证。首先,他们建立起国立性质的科研机构,构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建制,代表着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主导方向和最高水平,如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都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其次,他们开创了建立中国近代高校科研体制的先河,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他们早期建立的科研机构多是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性研究机构。再次,他们开创了设立民营企业科研组织的先河,充当着中国近代“工业实验室”的角色,既有面向企业生产问题的研究,也有非常基础性质的科学问题研究。

(五)留学生推动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步伐

中国近代留学生通过科学技术体制建设,把世界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传播和扩散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与角落,把中国近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步伐:农业科技促使传统农业的转型;医学改进了传统医疗观念;化工技术给民族工业起飞插上了金翅膀;军事技术仿佛给孱弱的中华肌体注入了强心剂;科学文化的普及促使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和民众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事实上,中国近代留学生还把触角伸向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政界,如北洋政府先后更换了32届内阁,历任内阁阁员中有51.37%的人为海归出身;1948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名人传》中收录了198名国民党党政军要人,有留学经历的占了44.4%;[1]中共1921年的成立大会12位代表,2/3是归国留学生。[2]

二留学生是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留学生是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这个命题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国近代留学生继续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二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在新时期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一)中国近代留学生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核心领导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科学技术事业基本是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而各种科学技术体制的核心领导依然是由中国近代留学生来担当。新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建设对中国近代留学生的依赖,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这从中国近代科技留学生普遍到耄耋之年才从一线岗位退休就可窥管见豹。

中国近代留学生进一步强化了在科学技术价值观层面的贡献,从各种角度宣扬科学技术的普世价值;同时,中国近代留学生在科学技术器物层面的巨大成就,科学技术所显示出来的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不仅使得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构成中国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且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大行其道,外化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准则。

(二)中国现代留学生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与西方的学术交流基本中断,而在此期间,主要是中国近代留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支撑着国家支离破碎的科学文化事业。十年“文革”结束,中国迅速恢复了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工作,过去30多年到海外留学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以往所有的留学生人数:1872~1978年百余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万,而1978~2011年间,中国共送出了224.51万留学生。[3]

同时,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的优惠政策,使得大批留学生学成回国,近几年从2009年海归人数突破10万人,2010年达到13.48万人,2011年18.62万人,创历史新高,他们回国后充实到了中国科技、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正是这一批新的中国现代留学生迅速接过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大旗,更加集中精力在器物、体制、价值等层面全面推进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批中国现代留学生的回归,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科学技术事业就难以取得目前的辉煌成就,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也难以达到今天能够与西方发达国家充分交流的高度。

三留学生是中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留学生角度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考察,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而且对于中国当代和未来科学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留学活动依然是中国未来科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已30多年,然而,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是出于传统发展阶段、依附发展阶段还是内源发展阶段仍有争论。在新中国前30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中国曾把自己长期摆在“内源发展”阶段的位置上,导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决策的失误,科学文化建设走向了封闭甚至倒退。客观地说,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建设还很不完善,中国科学技术内部自我创新的能力不足,中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就是实现中国科学技术由依附发展阶段向内源发展阶段的过渡和转型,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其中新生的中国留学生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唯有他们的参加,才能加快和完成这次转型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派出和引进海外留学生依然是中国当代和未来科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这种战略选择不是一时之举,而应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长期的持续战略选择。如果说中国近代留学生当初是带着“拯救中国”的使命回国服务,那么中国当代留学生就是带着“创业中国”的使命回国服务。

(二)多元化发展是中国未来科学文化建设的优化途径

近代留学生参与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科学文化建设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既表现在社团组织、教育体制和研究机构等多种形式上,也表现在各种形式内部也呈现多元化态势,而科学技术价值观的表述也各具特色。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是未来中国科学文化与时俱进的优选道路。

推进科学技术体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无论是在科学社团和科学教育方面,还是在科研机构方面,都应该加大和加强民间、民营和地方的范围与力量,放松政策要求,充分调动民间与地方办社团、办教育和搞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放宽对科学社团、科学教育和科研机构的集中控制与管理,给予科学社团更多的社会职能和学术职能,给予民营和地方高校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和自我生存责任,有效地引进国外教育资源,鼓励更多的“工业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让科学技术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让科学技术体制得到合理的优化,让科学技术活动获得有序、高效的运行,从而在多元性的科学文化引领下,实现极大地提高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其中,积极的海外留学生派遣和引进政策的实施才能保证中国科技体制文化建设的多元化与先进性。

(三)规范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中国科学文化建设

从科学文化的本质属性来看,科学技术体制的规范化建设是第一性的,本土化建设是第二性的,本土化建设是为规范化建设服务的。比如创设科学技术的中文语言体系一直伴随着中国近代的整个科学文化建设进程,任何科学技术术语的中文表达都带有中国本土语言的色彩,科学技术术语的中文表达必然与西文表达存在差异[4],中国近代留学生们的努力工作是尽可能缩小这种差异,但终究差异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本土化的痕迹依然体现。

我们既要反对中国科学文化的虚无主义,也要反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全盘西化,但更要防止过分强调中国科学文化的本土化建设而违背中国科学文化的规范化建设,特别是避免民族主义主导下的科学文化的本土化倾向。

摘要:中国近代留学生作为中国近代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体系;中国近代留学生群体继续引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造就的新一代海归留学生把中国现代科学文化事业提升到世界文化发展的平台;留学生群体对于中国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仍将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留学活动依然是中国未来科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科学文化

参考文献

[1]傅润华.中国当代名人传[M].台北:世界文化服务社,1948.

[2]李梁,董书华.瞩目第十代“海归”官员[N].南方周末,2005-04-14.

[3]中国成世界上最大留学生生源国?90%以上属自费[EB/OL].[2012-10-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917/c1001-19027586.html.人民网.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职能下一篇:城市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