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2024-07-14

世界各国的儿童节(精选11篇)

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篇1

“走进留守儿童的世界, 我的心是快乐的。我熟悉了他们的声音, 看惯了他们的眼神。那表情里的音乐、小说、诗歌和散文是我怎么也读不厌的。对他们的爱已深深根植于我的心里, 他们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愿悲伤着他们的悲伤, 幸福着他们的幸福……”这是我作为留守儿童代理妈妈的心声。

在和他们一起度过的日子里, 我倾注了我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做到这些不是容易的事, 但我没放弃过对他们的爱。我知道, 他们是非常特殊的群体, 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需要关怀, 更需要爱。

当我成为他们的代理妈妈的时候, 首先开展了心理教育。当时的留守儿童中有许多孩子不听代理家长的话, 个性非常古怪, 在学校显得孤僻。我没有急于去教育他们, 而是先让孩子去认领或者种一棵“倾诉树”, 在这棵树下, 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说出来, 同时还设立了“代理妈妈知心信箱”, 让孩子把心中的委屈痛快地表达出来。

在我所任班主任的一个班中, 有个男生, 他和自己的姑妈生活, 但是姑妈平时很忙, 没有多余的时间管他的生活和学习。可是他的自理能力差, 洗衣不会, 做饭不会, 卫生习惯、学习习惯都很差。更严重的是学习成绩一天天下滑, 发展到后来根本不做作业。于是, 我和他的姑妈进行了交流, 了解了他的情况。我找他谈心, 每天都过问他在家学习是否有困难, 都做了些什么家务活。我经常去他家, 教他洗自己的衣物, 教他做简单的饭菜。特别是在学习上, 我给他辅导功课, 给他鼓励, 让他树立自信心, 勇敢地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我把他的进步都记在我的日志上, 并经常在班上表扬他。渐渐地, 他的许多坏习惯不见了, 更可喜的是, 他不再不写作业, 回答问题也积极了。作为代理妈妈的我, 这是多么欣慰啊。

还有一个低年级的女孩子, 她的父母在她3岁的时候就去打工了。她总是对我说, 爸爸妈妈每年都说回来过年, 可为什么每次都骗她。我知道说教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只有让她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无私和父母博大的爱才能让她释怀。我先让她打亲情电话, 倾诉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当她听到父母也非常想她, 要她听爷爷奶奶的话的时候, 她哭得很伤心。过后我告诉她, 父母一定很爱你们姐弟, 他们在辛苦的为你们挣钱啊……从那以后, 当他们缺少衣物, 想买学习用品的时候, 我都给予资助;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 我就给他们讲解, 辅导作业。同时我让她和所有的留守儿童一起, 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她的知识, 使她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 淡化她对父母的思念。

作为教师, 我让他们在学习上即使没有父母的督促, 也能独立学习, 勤动脑筋。上课听讲要注意方法, 在没有人陪伴着复习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品德教育方面, 我也非常重视。大多数孩子都有不良品行:不诚实、做错事善于撒谎、自私、乱花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经常家访, 与孩子的代理家长交流, 共同督促孩子, 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学校的教师一道, 从行动上真正关心他们, 爱他们, 用身边的、书中的感人故事去打动他们, 教育他们, 改变他们。从一点一滴中去改, 肯定他们看似不起眼的进步, 鼓励他们做得更好。在课余时间, 我让孩子在“留守儿童之家”听歌、看书、做游戏。参加体育活动, 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 让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培养自己的爱好、特长。

我们相信, 留守儿童在大家的关怀下, 在“快乐家园”和“亲情港湾”的帮助下, 会健康成长的。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成功的教师是用一百种方法教一个孩子, 不是用一种方法教一百个孩子。”对留守儿童更应如此, 我倾注了我全部的爱, 和关心他们的人共同努力, 把可爱的孩子带到健康向上的道路上。

注:该教师被评为县级十佳代理家长称号。

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篇2

Origin

Origin 起因:The ICD had its origin in the World Conference for the Wellbeingof Children(世界儿童福利大会)in Geneva, Switzerland in 1925. 1925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It is not clear as to(关于)why June 1 was chosen as the ICD:one theory has it that the Chinese consul-general总领事 in San Francisco (USA) gathered a number of Chinese orphans to celebrate the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in 1925, which happened to be on June 1 that year, and also coincided with the conference in Geneva.

更多儿童父亲端午节环境日英语作文

www.yingyu.com/yingyuxuexi/yingyuzuowen/

儿童父亲端午节环境日英语知识作文专题

www.yingyu.com/zhuanti//fd527.htm

各国不同的儿童节 篇3

对孩子们来说,儿童节是最令他们开心的节日之一。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在6月1日这天过儿童节。事实上,世界各地在不同的日子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各个国家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孩子们庆祝这特别的一天。儿童节在不同国家的来历也大不相同。

However, the two most well-known ones are Universal Childrens Day and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Universal Childrens Day is on November 20 each year. It is introduc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in 1954 to encourage all countrie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welfare1 of children around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is on June 1st of every year. It is set by the world conference in 1925. On this day, speeches are made and activities are held for the welfare of children in many countries.

但是,人们普遍最熟悉的是世界儿童节和国际儿童节。世界儿童节在每年的11月20日。这个节日是联合国在1954年为了鼓励各国增进对孩子的理解和增加孩子福祉而专门设立的。国际儿童节在每年的6月1日。它是在1925年举行的世界大会上确定的。许多国家在6月1日会进行关于儿童福祉的演讲和庆祝活动。

In China, people celebrate childrens day on June 1st. It is formally known as“the June 1s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Its an official holiday in our country, so children can have a one-day break on this day. Many cinemas, parks and museums are opened for free for all kids on this special day. Campings and trips are also organized for the children to enjoy the day. Special children programs are on TV and radio. In some places, children put performances on the street. Wearing new and beautiful clothes, children dance and sing. Celebration parties are also held by elementary schools for young kids. On the holiday, kids may also be given lucky money from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在中国,人们在6月1日这一天庆祝儿童节。节日的正式名称为“六一国际儿童节”。在我们国家,儿童节是一个法定假日,孩子们在这一天可以不用上课。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许多电影院、公园和博物馆都会对孩子们免费开放。大人们会组织孩子们宿营和外出旅游,让他们开心地玩一天。电视和广播都会播出儿童节特别节目。在一些地方,孩子们还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上街载歌载舞。小学也会为孩子们举行一些庆祝派对。在这一天,孩子们有可能还会收到来自家人和朋友们的红包。

In America, Childrens Day is still not a fixed date on the national level. Along the history, the dates have changed constantly2. But one thing is certain: Many places in America celebrate Childrens Day in the meaning of religion3. Kids are the presents of God. People want to bring up their children as Gods will.

在美国,儿童节还算不上一个全国统一的固定节。在美国历史上,儿童节的日期几经变迁,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许多地方庆祝儿童节都有自身的宗教意义。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人们想按照上帝的意愿将孩子抚养成人。

The Japanese have two days for their children: Boys Day on May 5 and Girls Day on March 3. On May 5, families with boys hang colorful kites in the shape of fish. In Japanese culture, fish means courage and strength. The Japanese wishes their boys to be brave and strong in this way. On Girls Day, the family usually put a set of dolls in kimono4 in the house, wishing girls healthy growth and happiness.

日本的孩子有两个特别的节日:一个是5月5日的男孩节,另一个是3月3日的女孩节。在5月5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会挂起许多鱼形的风筝。在日本文化中,鲤鱼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让孩子长得英勇健壮的期望。家长在女孩节这一天会将一系列穿着漂亮和服的玩具娃娃摆放在女孩房间里,他们希望自己家的女孩儿们健康成长、美满幸福。

Whatever the dates and the activities,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one common wish on this day—they wish their children to be healthy and happy. In another word, the holiday is a day to show adults love, care and hope for children.

鲁迅笔下的儿童世界 篇4

鲁迅先生投笔从文首先关注的是人。人, 成为他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的价值归宿。他说“国人之自觉至, 个性张, 沙聚之邦, 由是转为人国。……人立而后凡事举。”鲁迅先生的梦想让中国人结束几千年非人的状态, 而像真正的人一样生活于世界。这在他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有所体现。他对长幼秩序进行了颠覆, 所论的都是道德, 然而, 综观他的道德观与伦理学说, 最突出的是鲜明的“人”的出发点和“人”的立场。“‘中国的圣人之徒’, 最恨人动摇他的两样东西。一样不必说, 也与我辈绝不相干;一样便是他的伦常, 我辈却不免发几句议论, 所以株连牵扯, 很得了许多‘铲伦常’, ‘禽兽行’之类的恶名。他们以为父对于子, 有绝对的权利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 当然无所不可, 儿子有话, 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鲁迅先生认为后起的生命, 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 更近完全, 因此也更有价值, 更可宝贵, 前者的生命, 应完全相反, 他的散文名作《风筝》明确提出了以幼者为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开头纵笔描写风筝时节的风光,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 不但不爱, 并且嫌恶它, 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的玩艺。作者这样写反衬叙事主体“我”曾经粗暴地打击小兄弟放风筝兴趣的不合理。小兄弟那时大概十岁内外吧, “多病, 瘦得不堪, 然而最喜欢风筝, 自己买不起, 我又不许放, 他只得长着小嘴, 呆看着空中出神, 他的这些, 在我看来都是笑柄, 可鄙地。”这段描写, 已经使读者很同情这位小兄弟了, 接着而来的事情更突出了这位弱小者的被损坏形象。“我”因为多日不很看见他了, 但记得曾经他在后院拾苦竹, 便悟出他是躲在堆积杂物的小屋里做风筝, 一推开门, 果然在尘封的杂物堆里发现了他, 蝴蝶风筝的竹骨放在旁边, 小风轮也将要完工。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 文中的“我”显然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把放风筝这种正常的娱乐活动, 看作是没有出息的孩子的娱乐活动, 不但自己不爱放, 而且不许小兄弟放。一旦发现他私下里做风筝, 就以兄长的威风加以摧残。而“我”思想的终于觉醒, 是在中年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之后。《风筝》中的自省之情写得非常真切, 作者将“诗”与现实结合, 一再更深切地表达出他的儿童教育思想。

赤子之心:理性与情感的交融

儿童, 是一个个个体的存在, 他们体态各异, 性情不同, 命运各异。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称他们为“孩子”。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 也以自己的视角为我们刻画出了双喜, 阿发这几个聪明、活泼、能干的农村孩子形象。

双喜, 阿发和其他的几个孩子, 为了能让小亲戚迅哥儿赶去赵庄看社戏, 便借了六一公公的船, 并以种种理由说服迅哥儿的外祖母和母亲, 消除他们的迟疑与担忧:“我写包票, 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在双喜的劝说下, 大人们终于同意了。孩子们便一哄的出了门。跳下船, 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 向赵庄飞奔。………戏台上一个老旦唱个不停, 叫人厌烦, 大家又在双喜的提议下, 回转船头, 路上经过罗汉豆田, 双喜他们便要请我的客。为了能让迅哥儿吃到好的罗汉豆, 阿发要求“偷”他家的。还是双喜想的周到, 以为再多偷, 阿发娘是要哭骂的, 于是大伙又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摘了一大捧, 那当然是一顿美餐了。迅哥儿到后来还念念不忘的说:“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在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与其说鲁迅不忘那顿好豆, 倒不如说他是永远惦念双喜, 阿发这群小朋友一片赤诚的深情。在作者的笔下, 这些童年回忆中, “童年”是小说叙述的本“事”。

儿童视角:叙述童心的方式选择

儿童视角是以儿童的感知方式、认知方式以及儿童的价值观和精神导向观察叙事情景中的人和事。由于小说本质的虚构性、视角自身的设定性, 儿童视角呈现出的特点, 是受制于作为写作主体的小说家的“儿童观”的。在逐渐被看成有别于成年人的特殊社会群体的过程中, 儿童也逐渐变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符码意义上的象征体系。

实际上,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可能或早或晚, 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到来:他不断拨开时光的迷雾, 重返孩提时代。对童年的回忆潜藏于男男女女的心底, 无论他身处何时何地, 也无论这回忆是甜蜜, 是苦涩还是疼痛。到过绍兴鲁迅故居的人都知道, 所谓百草园者, 只不过是住宅后面一个极普通的小园子, 既无亭台楼阁, 亦非曲径通幽, 所有的只是几畦蔬菜和一些野草。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回忆体散文中, 却被描写的极富情趣, 这就是感情的存在。儿童不像成年人那样身处一个由习俗, 偏见, 虚伪以及全盘接受所构成的牢笼中, 他们具有某些成年人所不具有的天赋, 在对周围的人, 事进行价值判断时充满着纯粹的热情以及童年的坦率和公正, 这使他们摆脱了成人世界的利益驱动和复杂性, 有可能对世界做出更人性化的判断。

摘要: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是他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拓荒者的身份开辟新路, 在前人没有走过的土地上, 为现代文学构筑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他的“以幼者为本位”, 让幼者“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的儿童观, 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解读儿童世界的风景 篇5

从2012年开始,应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之邀约,我担任“新父母晨诵”栏目主持人,由我选取不同教育家的家庭教育名言进行对话与解读,每天早晨在网络上与千千万万父母们共同阅读和分享。在确定的第一批教育家名单中,理所当然地就有蒙台梭利。就这样开始了持续两年的蒙台梭利阅读之旅。

首选蒙台梭利,除了因为她对儿童研究的贡献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她的著作中,不断地出现“新教育”的概念,读来十分亲切。

1870年,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一个军人家庭。作为独生女,她得到父母的深爱,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6岁时,她获得了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毕业以后,作为精神病临床医生,她对身心缺陷儿童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1898年的一次会议上,她明确提出了“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的论断,从医学开始走进教育。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与人文素养,31岁的她再次进入罗马大学,学习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并在著名人类学家塞吉的指导下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的一个贫民窟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她每天与来自贫苦家庭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让他们学会了礼貌、独立、自理、自尊,并且在智力活动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孩子被称为“神奇的儿童”。

1909年,根据三年探索的实践,蒙台梭利写成的《运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正式出版。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奠定了她在幼儿教育研究领域的地位。许多国家纷纷以“儿童之家”为蓝本建立蒙台梭利学校。她一生写了许多著作,如《童年的秘密》《发现儿童》《家庭中的儿童》《有吸收力的心灵》《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中的自发活动》《开发人类的潜能》等。她本人于1949、1950和1951年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在教育史上,蒙台梭利是第一位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教育家。此前,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开创了自然教育的传统,提出尊重儿童的个性。福禄贝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且提出了“让我们与儿童一起生活”的重要主张。但是,是蒙台梭利天才地发现了儿童具有完全不同于生理胚胎的“心理胚胎”和身心发展的“敏感期”,提出教育必须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的生命力量,必须“让我们的儿童自己生活”。她发明的一系列训练儿童感觉系统的教具,至今仍然在许多幼儿园使用,她关于自由与纪律的理论,关于教师与父母角色的论述,也充满着睿智与机敏。

走进,才会理解;走进,才会尊敬。我在许多场合说过,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完全被发现。虽然蒙台梭利已经开始走进儿童的世界,发现并解读了这个世界的部分瑰丽风景,但是,相对来说,这只是冰山一角。让我们沿着她的足迹,继续努力走进儿童的世界吧。

把“自然的儿童”还给世界 篇6

———泰戈尔《渡口》

儿时在田野中长大的我,至始至终感觉到大自然给予我内心成长的强大力量,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纷呈、感受大自然给予地球诗意的美丽……

从事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后,发现城市中的孩子,物质生活是富裕的,知识见识是丰富的,但远离大自然,他们感受不到大自然的快乐、自由、鲜活,他们对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没有概念,他们也不能理解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自己的孩子四岁时与我一起看电影,他看到繁华的东京感叹“这城市太好看了,我喜欢这个地方! ”我感到惊讶,在看到自然环境优美的意大利风景时,我特意问他“这个城市你喜欢吗?”“不喜欢,没有漂亮的灯。不好看,只有山。”4岁的孩子觉得霓虹灯下的城市最漂亮! 也有从事城市景观设计的朋友告诉我们,现代人已经习惯了认为整齐划一的绿化是美观的,却忘记了纯天然、无人工干预的自然界才更能让人回味与感动。

曾看到关于最后的香格里拉———不丹的书中提到,为了让国民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不丹国王要求所有的国民从小感受和尊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每年种植树木; 学校让孩子徒步游学,途中捡拾垃圾宣传环境保护,孩子们说捡拾垃圾和徒步游学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国家是多么的美丽,垃圾是多么地破坏环境和生态。正是这样的教育,让不丹成为了全球人心中最后的香格里拉。

这些内心成长的历程不是书本上、课堂的学习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体会、感受、探索、顿悟。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感知不到大自然的美,他们也就不能理解保护大自然的意义。

我一直坚信: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的宝藏,这不仅仅是指世界万物的丰富奇妙,更是指人类科学研究发现的无界无穷。这个宝藏是文化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生命文明发展的摇篮。物理学家观察到一粒沙是由众多微观粒子组成,“一粒沙中的世界”显现了宇宙万物的规律。而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天真的预示》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即永恒。”这是他从自然中感悟的、对宇宙奥秘与人类心灵的写照。释迦摩尼也曾说“一粒沙中有三千大千世界”。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发现和挖掘大自然这一宝藏。我们的知识源自于大自然,我们的文明来源于大自然,我们的未来也依赖于大自然。如果一个儿童能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与探索,他必然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也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他也将从内心深处接纳并践行生态文明。我想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引导儿童去关注、探究和领悟大自然,帮助儿童、尤其是城市中的儿童建立与大自然的情感连接。

童诗:基于儿童世界的言语生长 篇7

一、探寻———童诗的价值溯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低年段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儿歌、童谣)的创作,是发展学生语言,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1. 童诗,荡涤学生心灵的旋律

诗是飞舞的歌,诗是跳动的生命。

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诗是最富有灵性和美感的一种形式。简洁的语言,明快的节奏,丰富的想象,蕴藏了深刻的寓意,体现了无限意境。如《家》这首童诗: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首小诗洋溢着浓浓的儿童趣味,当教师将小诗呈现给学生时,学生一下就被这活泼欢快的诗句吸引了,兴致勃勃地读起来。通过反复口诵心惟,学生借助文字逐步走进童诗中,体会到白云、鸟儿、种子小鱼等世间万物其实都有家,大自然就是万物的家,小朋友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中,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读完这首小诗,有的学生竟激动地喊道:“老师,我爱我们的家!”“老师,我还知道其他小动物和植物的家!花园是蝴蝶的家/学校也是我们的家!”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瞬间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道:“蓝天是风儿的家。”“池塘是青蛙的家。”“泥土是蚯蚓的家。“森林是松鼠的家。”……瞧,诗中的美深深感染了孩子,他们已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去寻找和感受大自然的美。

孩子阅读童诗、创作童诗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的过程。学生阅读童诗时,感受着深邃的哲理美,奇特的幻境美,语言的流畅美,节奏的韵律美,生活的质朴美,始终沉醉在诗意的氛围中。用心观察、仔细聆听,他们会不禁惊奇地感慨:春雨是那样的神奇,可爱的雪娃娃是那样的淘气,还有美丽的柳树阿姨,善良的青蛙弟弟,原来大自然中的语言是那么丰富,大自然中还蕴藏着那么多有趣的故事。

2. 童诗,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诗是想象盛开的花朵。

诗中跳跃的思维,奇特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的源泉。想象成了学生与诗人最好的沟通和对话方式。学生借助童诗,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体悟、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触摸世界的跳动。如阅读《雨点一诗:雨点落在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在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在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在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诗中描述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等不同地点时的不同姿态,形象而生动,活泼而富有童趣。学生阅读这首童诗时,可引导他们体味:为什么雨点落在池塘、江河、海洋里的样子都不一样呢?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思绪随着雨点洒落。有的说:“池塘里的水是静止不动的,雨点落进去就像在睡觉。”有的说:“大海上波浪翻滚,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不停地跳跃。小溪的水是慢慢地流着雨点就在悠闲地散步。”有的竟然联想到这样的诗句:“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跳舞。”“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唱歌。”“雨点落在柳枝上在柳枝上荡秋千。”听,这是多么动听的语言,这是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想象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想象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学生创新的灵感从想象中迸发出来,学生成了创造的主人。

3. 童诗,尊重学生特点的言语实践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孩子的天性就是诗。

童诗是最富有儿童味和语文味的言语样式。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低年段让学生进行写童诗、童谣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增强写作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的天性是诗。童诗、童谣中朗朗上口的语言,回环往复的韵律节奏感,活泼短小的形式,他们最容易接受。他们处于花一样的年龄,充满着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和憧憬。他们常常会感慨:“太阳公公真勤劳,每天都要爬大山,东边上来,西边下。”“白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白兔,一会儿变个棉花糖。”“月亮上只有嫦娥姐姐和玉兔,她们多孤单!”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无忌童言,不经意间却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这是多么质朴而又可贵的习作啊!作为教师应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和培育,引导学生尽情抒发感受、表现生活,让诗歌的种子在学生幼小的生命里萌芽,开花。你将发现诗会成为他们敞开心扉,释放真情的窗口;诗会成为学生对生活体验最自然、最真实的记录。

二、散步———开启儿童诗意成长之旅

画家克利有一句名言:“画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这最符合儿童的心境,不带有任何预想,只是用渴望的画笔在纸上无意识地画着线条和形状,这些线条到了某一时刻就变得有意识起来,于是一种制约和秩序开始产生,画画就是这么简单,其实,儿童的言语表达也可以这么简单。

1. 取道范文,读中悟法,体验蕴藏之美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从而使他们的“表象能力逐渐得到增强”。小学生作文起步之初进行模仿性操练,将达到迁移内化的效果。童诗的形式自由灵活,或错落有致,或回环往复,或一唱三叹等,这些形式的变化,通过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内化诗歌的特殊表达方式,并模仿形式迁移练写。如《水乡歌》这首童诗,教师先让学生反复练读,感受诗的韵律,接着启发学生思考:水乡还有什么多呢?能不能像诗中那样说一说?经过小组成员的交流补充,学生们跃跃欲试,有的说:“水乡什么多/树多/千棵树,万棵树/大树一棵连一棵/就像绿色小哨兵。”有的说:“水乡什么多/桥多/千座桥,万个拱/小桥一座连一座/连接水乡新生活。”还有的说:“水乡什么多/鱼多/千条鱼,万条鱼/鱼儿一群又一群/游来游去真快活。”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刚才你们说得很精彩,如果把你们说的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很美的诗歌了,老师来朗诵一遍。”此时,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诵着,学生听着这流畅的旋律,优美的语言,一颗爱诗,乐于写诗的种子正悄悄播下。

2. 就文取材,抓“白”想象,发现生活之美

童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设计的情节跨度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有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如学习《摇篮》时:可抓住空白启发学生想象,为什么蓝天是星星的摇篮?还有什么是谁的摇篮?你能不能也创作一首《摇篮》?学生个个兴趣高昂,他们这样写道:

“草原是摇篮/摇着羊宝宝/太阳柔柔照/羊宝宝睡着了/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哗哗响/鸟宝宝睡着了/泥土是摇篮/摇着花宝宝/水儿轻轻洒/花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船宝宝/浪花轻轻翻/船宝宝睡着了/宇宙是摇篮/摇着星宝宝/流星悄悄划/星宝宝睡着了。/星期天是摇篮/摇着小宝宝/鸟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当笔者好奇地问这个学生:“为什么星期天是宝宝的摇篮呢?”他认真地回答:“因为我喜欢星期天,星期天没有作业,可以尽情地玩,尽情地看动画片。”这稚嫩的语言却表现了学生发自肺腑的心声,学生在诗中敞开心扉,自由抒发情怀,学生的真实感受都在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倾泻……

3. 善于捕捉,个性创造,抒写心灵之美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当他们不知不觉中踏上诗意之旅后,便会用好奇的双眼去观察,敏感的心灵去体验,捕捉世界的真善美,记录下生活的独特感受,笔尖就会流淌出一首首优美的小诗。

如一个学生看到人们居住的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写下了《我是一只小小鸟》这首童诗:

“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让天变得更蓝/让云变得更白/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让我的家———树林变得更绿/让大自然的空气更清新/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让小溪变得更清/让小鱼欢快地在水中嬉戏。”

无暇的童心,纯朴的童真,顺着诗的美妙的旋律自然流淌。在诗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眼中对生活的感悟;在诗中,我们倾听到了发自内心最真挚的语言;在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个个性飞扬的鲜活生命。

三、分享———徜徉于诗化的国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给学生以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一次诗歌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终止,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赞许,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次成功,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当他们用诗自由书写童年,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时,他们便会由衷感到作诗的快乐。

童诗讲评时,从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的原则出发,对学生诗歌中的点滴成功之处都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写得好的诗作,让小作者上台朗读;对于一般的诗作,力求从中找出写得有特色的词、句、段让大家品味,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鼓励。同时还可在班内创作诗刊,全班征名,将每次优秀诗作分别装订成册,冠以《新芽》《春笋》等名称,供全班同学、同年级同学、家长欣赏;将优秀的诗歌推荐到报刊社发表。当学生听到自己的诗作被教师朗读时,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当学生看到诗作发表时,会觉得无比的自豪。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写作成功的快乐,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写诗热情。

让语文课堂回归儿童的世界 篇8

一、创设儿童“嬉乐”的情境

在王笑梅看来, 嬉乐不是一味的娱乐, 而是顺应儿童天性的寓教于乐。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 他们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 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乐此不疲。说到玩儿, 古代的儿童似乎比现在的孩子更会“嬉乐”:“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草地、丛林、荷塘、田野, 无一不是他们嬉乐的家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顺应儿童的这一天性, 结合实际不失时机地创设嬉乐情景, 让他们爱上语文。

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 我让学生们自由结合, 分组创编这一课本剧。课堂上时间不够用, 课间活动来凑, 有的小组甚至利用晚上在学生家里排练。学生的二度创作令人惊叹, 无论道具的制作和呈现, 表情、动作、语言的综合运用, 都体现出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的鼓动下, 学生们用一年的时间编了一本儿童情景剧集锦, 含《狐假虎威》《三袋麦子》《林冲棒打洪教头》《三顾茅庐》等四十多篇课文。小学教材大多文质兼美, 图文并茂, 很多童话、神话、历史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都可以组织学生们演一演、玩一玩。此外, 猜成语动作表演、成语接龙、先游戏再习作等实践活动, 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

二、激发儿童想象的情怀

事实上, 哪一个儿童的心灵不闪耀着童话的光泽呢?现行各版本小语教材中, 童话类占有很大比例, 编者正是关切到孩子的切身体会和特点才选取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教学这类课文, 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特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把一个个美妙的故事、一段段有趣的文字, 还原成一组组鲜活而丰富的画面。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云房子》一课, 深受启发。课堂上, 老师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 而是带领学生饶有兴趣地扮演角色读课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想象课文的意境, 教师和学生合作把《云房子》改编成云房子和小鸟的一组对话。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是, 教师鼓励他们给每一句话加上一幅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一幅幅极具想象力的儿童画配上富有童趣的对话, 让《云房子》无意间成为一篇精美的绘本作品。这位教师懂儿童, 她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这篇课文, 赋予课文新的内涵, 让学生收获了想象的果实。对于孩童来说, 有的时候文字是抽象的,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画面的感觉印记要远远高于文字。通过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 就能很好地将“话”与“画”有效融合,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趣, 继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统一。

三、唤醒儿童自由的本性

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是一种童性哲学。而这种哲学, 需要我们用心审视, 倍加珍爱。民主、平等的氛围才会更加和谐, 真诚、友善的课堂才会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真正的自由本性。

学生喜欢玩, 喜欢新鲜的事物, 喜欢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学生喜欢电影《宝葫芦的秘密》中的那位刘老师, 喜欢《师恩难忘》中那位爱给孩子讲故事的田老师, 总之, 只要是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自由的老师他们都喜欢。我和孩子们建立起“甜甜的语文”伙伴QQ群, 节假日约他们一道出去游玩, 平时多倾听他们家长里短的烦恼, “师生伙伴共同体”这种特殊的关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这个时候我发现, 不想让学生表达都做不到。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 小宇在座位上画画, 小宇对美术的迷恋丝毫不亚于文中的法布尔。我利用一节校本课, 让小宇、同学们、我一起来真诚地讨论这件关于学习兴趣和习惯的问题。于是, 《给小宇的建议》便成为那天晚上的小练笔。让小宇在班里举办画展, 在黑板报的一角给小宇留一块展示台, 请小宇的同桌定时提醒他, 课堂上多安排小宇回答问题……同学们的建议文笔流畅, 观点可爱且富有童趣, 对小宇更多的是包容和关心, 大家对班中的“小宇现象”更是引发了持续的热议。基于孩子的需求和教材的特点, 我注意不断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广玉兰》, 我把孩子们带到校园里去实地观察数世同堂的玉兰花;教学《螳螂捕蝉》, 我和他们一道去演绎其中的剧中角色;教学《三打白骨精》, 我给他们讲述我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情景;教学《三亚落日》, 我把精心制作的课件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篇9

一、对话:儿童独特的待物方式

儿童天然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成人的待物方式。只须随意观察儿童的自由活动,就能发现这一点。譬如椅子,成人往往以椅子为休息的工具,而不太关注其他可能的功能或意义。但儿童眼中的物品却往往脱离了这种限定。幼儿园的孩子喜欢推着馒头在椅子上滚来滚去;或者故意从椅子上滑下去,然后“哎哟,哎哟”地爬到椅子上,如此反复,以此逗得同伴哈哈大笑;或者把椅子排成一排,然后换不同的方向把椅子推过来推过去,模拟“开火车”;或者把椅子排在一起,在椅子上跑来跑去,假装在“过桥”;或者兴高采烈地边唱歌边前后摇晃椅子,仿佛椅子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怡然自得……丰子恺在其作品中亦多处描绘类似的情形:如孩子给椅子穿鞋子;把洋钱凿个洞,用线穿起来挂在头颈上作为装饰品;把一粒花生米掰成两瓣,把附连着胚粒的一瓣的下端咬去一点,将其视作“老头子”并立在桌上,然后邀人观看“花生米老头子”吃酒……

由上面这样一些现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儿童似乎总是能超越于成人的文化限定。儿童被包裹在成人文化之中,儿童周遭的物品几乎都由成人设计、摆放并限定其功能,这些物品被“绑定”在成人文化所赋予的意义范围之内,有着确定的意义。但儿童以他们的方式超越了这种限定,并给世界上的物品赋予了另一些意义。

儿童为何有不同于成人的待物方式呢?丰子恺认为,这是因为儿童有“绝缘”的眼。“所谓绝缘,就是对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使其事物之对于外物,像不良导体的玻璃的对于电流,断绝关系,所以名为绝缘。”[1]是“绝缘”的眼,使得孩子眼中的洋钱“是洋钱自己的独立的存在,不是作为事物的代价、贫富的标准的洋钱;是无用的洋钱,不是可以换物的洋钱”。[2]“对于食物、用品,小孩子的看法也都是用这‘绝缘’的眼的。”[3]

丰子恺的比喻道出了儿童行为背后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儿童涉世不深、不谙世故,所以可以不受成人规则约束。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原因。更为根本的原因来自儿童本身的认知特性:他们具有整体的感知方式。儿童“把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动用所有的感官来知觉,属于一种视觉、听觉和动觉思维的方式”。[4]儿童不是单独用眼或手在与物相遇,而是以自己的生命整体来观照世界:当儿童用手接触物时,其实“双手在梦想”;[5]当儿童在看时,儿童也很可能在听、在触摸……实际上,通过双手,通过梦想,儿童的身心,作为一个整体,在对物的奥秘进行探索。

整体性的感知方式更像是儿童与世界建立感性、直接、真切的对话关系的方式。马丁·布伯曾经提出“我—你”关系这一概念,其特性就是,“我”和物都是作为整体而相遇的。比如“我”凝神观照树的时候,“与我相遇的绝非树之灵魂或精神,而正是不可分割的树本身”。[6]

儿童与物建立的关系本质上正是一种“我—你”关系。凭着上文所述观察印象,我们已经可以断定,儿童是以整体的感知方式来关照物;而物本身也作为整体与儿童相遇。无论是人造物还是天然生成之物,都不再被限制于有限的文化意义中,而是纯物理层面的物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物在儿童面前展现了自身的本真性。儿童没有带任何狭义的文化限定(也就是所谓的“涉世未深”),而是带着开放性来看待物;而这种遇见,也往往会使物本身向儿童显露出来,日常生活中被遮蔽在成人文化意义中的物理特性,如大小、颜色、形状等,都被释放出来了。在这种直接的、整体的相遇中,物与儿童都是开放的,因而儿童会从物中获得更多,同时也给予物以更丰富的意义。比如前文所讲的椅子、花生米,就在儿童的想象和游戏中生发出了新的文化意义。在“我—你”关系中,看起来好像是儿童在赋予意义,但我们却又不能否认物同时也在给予。儿童与物的相互性是如此自然而然,以至于我们很难说清那些意义究竟是儿童自己生发出来的,还是这些物给予儿童的。

二、“我—你”关系:儿童与世界的精神融合

儿童把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折腾那些椅子、花生米、洋钱之上,这种所谓的“我—你”关系是不是毫无价值的、徒劳的呢?恰恰相反。正如蒙塔古所说:“儿童仰看天上的浮云和地上的蚂蚁,都是学习。”[7]布伯亦明确指出,“我—你”关系是一种原初性关系,初民和孩童与世界之间都是这种关系。儿童在母体之内时,与宇宙是相容的,但出了母体之后,儿童就脱离了与自然的融合状态,要一步步通过创造之路,逐步建立与世界的精神融合(关系)。那么这种“精神融合”又包含怎样的意涵呢?

首先,显而易见的是,籍着“绝缘”的眼,儿童以整个身心来把握周遭物理世界的各种物理特性。儿童对于世界的感受是整体性的,尽管更多地依赖着某种直观性,但是这种直观性也可能会直达某种本质。对具体物理特性的把握,成为儿童建构关于世界的物理经验、建构自我的重要基础。就人类发展的历程而言,对物的客观性的追求,始终是人建构世界观念的基础之一。儿童对物的自然、客观属性的偏好和追求,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同样也是儿童建构世界观念的基础。杜威就曾经指出:“无论小孩或成人,通过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就可以学会评判自然之美及其秩序,并且尊重真正的成就;与此同时,他也在为自己控制环境打下基础。”[8]儿童自身对世界所赋予的意义,并不是支离破碎的,它会逐渐构成儿童自己关于世界的种种理论。维果茨基曾指出:“学前儿童……自己会创立理论,创立完整的关于世界和物体起源的理论。他自己试图解释一系列事物的依从性和相互关系。”[9]皮亚杰的理论亦指出,儿童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自身的物理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

其次,儿童与物建构的“我—你”关系还包含了审美的文化价值。儿童天然的感知方式与艺术家的感受方式是相似的。有研究表明,“5~7岁的幼儿有着自然的速度感、平衡感和和谐感,有着自由、灵活与非自我意识的情感,他们与许多创造性的艺术家一样,带着一种自由的情感去观察与感知周围的世界”。[10]在丰子恺看来,“绝缘的眼,可以看出事物的本身的美,可以发见奇妙的比拟”,[11]其实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最高贵的心”。[12]因此丰子恺认为,只有这种“绝缘”的眼睛使人通往美丽的艺术世界。儿童那“绝缘”的眼,使得他们可以跟艺术家一样,“都具有一种浓厚的对话意识,他们不仅像普通人一样进行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特别擅长于人与物的对话,甚至还可以在内心展开丰富的物与物的对话”。[13]

透过法国艺术家萨贺芬的艺术创作生活,或许我们更能理解与自然物的直接对话能力与艺术创作的关联。白天,萨贺芬不过是一个乡下的钟点工,整天做着洗衣、做饭等杂事维持生计。但一到夜晚,她的世界就全然不同了,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中。萨贺芬的作品,呈现的几乎都是自然的元素,树叶、花朵、果实……任何观看萨贺芬作品的人,应该都能够感受到萨贺芬在绘画过程中所渗透的情感,每一片叶片都是流动的,仿佛有无尽的力量在向你涌来,然而它们又不只是向你涌来,它们四处涌动,让你的心灵无法不受到震撼。这样强烈而自然的流动感,可以使任何已经坠入日常的麻木和狭隘之中的心灵,再次体验到生命以及无生命的宇宙万物的能量流动是何其伟大和自然而然。一个邋遢、没有受过教育的妇人为何能够创作出这样的艺术?她异于常人之处,或许正是在于她怀着真正的“绝缘”的眼,促使她敬畏自然和神,与自然万物亲近、对话。在自然之中,她可以感受到宽慰和快乐,或许,正是因为她有“绝缘”的眼,她的精神才同自然建立起强烈的情感,她才能以更为超越的形式展现宇宙生命中的那种能量和生命的流动性。

个体在儿童时期凭借“绝缘”的眼所获得的审美体验,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许多卓有成就的人在回忆童年时,都意识到幼时与自然的这种交融状态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林语堂就说:“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的,没有人是走错的。”[14]“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智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15]“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简朴的农家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16]事实上,儿童与物之间的对话和交融状态,就好比是苏东坡所说的“游于物之外”,“就是不把对象化局限于具体的某物,更不要把对象化的要求变成对某物的占有欲”。[17]

透过儿童与物的对话,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儿童凭着与生俱来的感知方式和创造方式,在积极地与外部世界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和互动既使得这个世界多了一层又一层新奇有趣的意义,同时也使得儿童能够获得关于世界、关于自我、关于美的经验和知识。儿童与物的对话过程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3][11][12]丰陈宝,丰一吟,丰元草编.丰子恺文集2·艺术卷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250,251,251,250,250.

[4]边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5][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91-92.

[6][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3.

[7][美]厄内斯特·波伊尔著.王晓平等译校.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

[8][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5.

[9][苏]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72.

[10][13]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17,141.

[14][15][16]薛原.童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64,65,65.

对话: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 篇10

【对话一】(4岁9个月)

牧牧:爸爸,我们玩个游戏吧。

爸爸:好呀,玩什么游戏呢?

牧牧:我当猎人,你当坏人,好不好?

爸爸:嗯……不好。我想当猎人,你当坏人吧。行不行?

牧牧:那——我们换个游戏吧!

儿童主动提出游戏的需求,是其游戏水平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当儿童主动寻求游戏伙伴时,他是有选择的。换句话说,儿童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将要选择的游戏对象是配合的、默契的,这样游戏才有可能玩下去。然而,对话中事件并不是按照儿童预想的模式继续下去的,成人采取了抑制游戏愿望的方式引导儿童进行思考。作为成人,不仅要敢于和儿童一起面对困惑,更要乐意和善于与儿童一起玩哲学游戏。[2]在此段对话中,儿童对游戏过程的体验没有得到即时满足,儿童“在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产生煎熬心灵的焦虑”[3]。这时,儿童就采用规避的方法,试图转移和避免扮演在既定游戏中的“丑”和“恶”的社会角色。就儿童的游戏愿望而言,他们通常会选择“美”与“善”的社会角色,这是个体在实现自我意志的社会适应中所采取的主动行为。就经验而言,对话时儿童所具有的经验是:(1)听过并理解相关故事,其中的主人公角色代表“美”与“善”;(2)儿童提出游戏要求时,成人会基本满足儿童对游戏角色的优先选择权。因而,一旦这种游戏的优先选择权利丧失,儿童在主观上就必然会考量游戏角色的心理认同,必然会拒绝接受或规避选择“丑”与“恶”的游戏角色。从这一观点出发,儿童认识世界的哲学本质是向善的。

【对话二】(4岁11个月)

牧牧:爸爸,我小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年轻呀?

爸爸:是呀。

牧牧:那妈妈呢?

爸爸:也是。

牧牧:那你小的时候,你妈妈是不是也很年轻呀?

爸爸:当然了。

牧牧:那妈妈的妈妈呢?

爸爸:你可以问一下。

牧牧:(走到外婆身边)外婆,我妈妈小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年轻呀?

外婆:是的。

牧牧:那等我长大的时候,你们就不年轻了,对吧?

外婆:牧牧真聪明。

牧牧:那到时候你们都去哪里了?

成长的话题是儿童面临的所有人生问题中的重要哲学主题。儿童出于本真及求知的欲望对大千世界发出的提问、儿童以灵性通达的思维给予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哲学“爱智慧”的本质。[4]对话中,“小时候”是一个相对的时空概念,它意味着“我在长大”。然而当“我”在长大的过程中,“我”身边的大人将会怎样呢?在儿童早期的生活中,儿童会借鉴成人的观点并寻求以成人为参照,构建自己的成长过程。“年轻”这个词在对话中的使用,就是对成人观点的借鉴。儿童之所以借鉴成人的语词来表达自己对成长的理解,就是为了在成人世界的生活空间中,努力拓展属于儿童的自我空间。而且,对于成人生活空间延续的认识,也增强了儿童对拓展自身空间的一种灵敏的自信。因此,在对话中,儿童既表达了对成人空间的认同(爸爸、妈妈很年轻),也深切地认识到自我空间拓展的机会(那等我长大的时候,你们就不年轻了)。当儿童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空间在逐步拓展和延伸时,下一个与之相关的深刻哲学问题就是:生和死。

【对话三】(4岁10个月,在客厅里玩,从茶几抽屉里找到几枚硬币)

牧牧:爸爸,你值100块钱。

爸爸:那妈妈呢?

牧牧:10块钱。

爸爸:那你值几块钱?

牧牧:我值1块钱。

爸爸:为什么?

牧牧:(转头对妈妈说)妈妈,爸爸值100块钱,我和你没有他贵。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爸爸卖掉。

妈妈:那卖掉不就没有爸爸了吗?

牧牧:我们可以再找一个新爸爸。

妈妈:为什么?

牧牧:因为爸爸上班,天天都不回家。

妈妈:那好吧。我们现在就把爸爸卖掉。

牧牧:不行!那样的话,我就没有爸爸了。

儿童对人的价值判断是直接经验性的,而且这种价值判断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它必须以某种具体可见的实物(在对话之前儿童无意间的发现)进行类比。应该看到,“钱”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实物,这种认识与体验是直观的、真实的。儿童用“钱”的数量来表达人的价值,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借用“钱”的标准来衡量与自己相关的社会关系。儿童的哲学不仅导源于严肃的困惑,同样也蕴涵在游戏式的提问之中。[5]当儿童用游戏的口吻表达或近或远的家庭人际关系时,儿童巧妙地运用了自己的哲学智慧,把问题产生的根源,抛向了成人(父亲角色)。并在看似无意的表达中,让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和修正。而当成人洞察儿童的用心,以游戏的坚定口吻答应儿童去“执行”时,儿童再也保持不住,那种最朴素的等量价值代换关系就立刻被瓦解了。

【对话四】(4岁7个月)

牧牧:妈妈,下次奶奶再打电话的时候,要是跟你说:“快带你女儿回老家吧。我把小狗送走了,这样你女儿就不害怕了。”我们就回老家吧。

妈妈:好的。但要是奶奶家还有小狗怎么办?

牧牧:你可以告诉奶奶:“你不知道你家宝宝怕狗吗?”

妈妈:那好吧。

牧牧: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天天回老家了。

儿童为什么会借助成人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意愿呢?在儿童生活的真实世界中,有其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存在,而借助于成人的手段,则可以获取其内在的真正目的。成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从而忽略过去的问题,却往往成为儿童思考的对象。[6]对于儿童的思考,“成人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推敲,不只是给予所谓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哲学的秘密。”[7]就这段对话中,她既想回老家看望奶奶,但又担心小狗会吓到她。于是,她就采用虚拟的、想象的方式表达自己潜在的、持久的意愿,借助成人来实现自己的情感满足。儿童对智慧的探求不仅表现在困惑和发问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试图解决问题方面。[8]需要说明的是,儿童应该是喜欢小动物的,但为什么她却很怕呢?原来,在其更早期的经历中,有一次消极的心理体验:曾与叔叔家的姐姐一起出门玩,遇到一条体型较大的狗。狗在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冲她大叫,把她吓哭了。这种体验,让她产生了矛盾的状态:既想经常地和父母一起回老家看望奶奶,和姐姐一起玩,但又担心村子里的大狗会冲她大叫,甚至联想到奶奶家的小狗也对她造成类似的害怕体验。并且,儿童运用第三人称来描述一件看似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试图通过客观地表述来掩饰或掩盖自己对狗的害怕情绪。所以,当奶奶和妈妈打电话时,她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这个情景,并将自己的矛盾心理与解决方式表达了出来。

【对话五】(4岁9个月)

牧牧:呜——

爸爸:别喊了。声音太难听了。你可不可以有好听的声音呀?

牧牧:你不知道我是在学狼叫吗?

爸爸:学狼叫干什么?

牧牧:你不知道灰太狼都是这样叫的吗?

爸爸:可是狼叫有一点儿不好听。

牧牧:那好吧。我学喜羊羊叫可以吧?

爸爸:可以。

牧牧:咩——可是我觉得喜羊羊叫的声音不好听。

爸爸:嗯。好像也不太好听。

牧牧:那我还是学灰太狼叫吧。呜——

儿童哲学常常是游戏,概念的游戏。[9]而游戏对儿童来说是自我愉悦的。儿童通过模仿游戏,实现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与表达。儿童在欣赏动画片时,对动物的拟人化认识是非常熟悉的,而且近乎痴迷的。每个拟人化的形象投射到儿童的意识中,都会给全心投入的儿童带来愉悦的游戏体验。当儿童把模仿习得的经验展现在成人面前时,其关注点也许并不在成人的认同和赞赏,而在于已有经验的再现与强化。这时,成人的干预或许会让儿童开始感到无所适从而去争辩,继而又尝试“妥协”成人,但最终还是坚持自己原先的行为。从儿童角度去看,我在做我的事情,如果成人不和我一起玩,我也希望成人能够让我玩。而从成人角度去看,儿童的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不妥当的”和“不被允许的”,只有成人认为是好的、妥当的和被允许的才可以去做。然而,儿童有自己“聪明”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尝试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如果结果并不是很好,再折返到原点,去做自己喜欢做的,而成人这时也就可以默许自己的行为了。这,就是儿童的行动哲学。

【对话六】(4岁6个月)

妈妈:宝宝,你是牧牧还是言言?

牧牧:牧牧。

妈妈:贝贝,你是言言还是牧牧?

牧牧:言言。

妈妈:你叫刘牧言还是叫于牧言?

牧牧:于牧言。

妈妈:为什么?

牧牧:因为我在幼儿园,李老师和小朋友就是这样叫我的!

妈妈:那在家里呢?

牧牧:在家里你和爸爸可以叫我牧牧呀。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引发了儿童在姓名问题上的关注和坚持。姓名代表人对自我概念的表达。姓名作为社会交往中必须的群体或个体的代表符号,是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10]它是一个从符号化到概念化的内化过程。就儿童而言,在其早期家庭生活中,乳名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如牧牧、言言,对话中表达了成人与儿童用名字做游戏时的相互愉悦,带有明显的亲昵感和游戏性。成人对儿童乳名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可以是轻松随意的,甚至是略带戏谑性的。但真正代表自我概念的只有一个:合法化的姓名,即专名(学籍名或户籍名)。姓名是一种为满足人们社会交往需要而产生的符号。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会以轻率的态度来对待姓名问题。[11]儿童亦是如此。当儿童进入一个规范的社会群体或机构如幼儿园,重视他人(如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姓名的认同和同伴交往中对群体伙伴的指认,使得儿童内化了自己的姓名概念,并把姓名的使用作为与同伴和成人交流的一种必然的社会归属和自我实现方式。这是儿童在适应过程中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钱雨.儿童哲学的意义——马修斯与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观辨析.学前教育研究,2009(9)

[2]武建芬,古秀蓉,韩春红.走进儿童的哲学世界.上海教育科研,2005(9)

[3]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38

[4]巫秋云.哲学与幼童——儿童是个哲学家.当代学前教育,2008(4)

[5]武建芬,古秀蓉,韩春红.走进儿童的哲学世界.上海教育科研,2005(9)

[6]刘晓东著.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44

[7]巫秋云.哲学与幼童——儿童是个哲学家.当代学前教育,2008(4)

[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53

[9]武建芬,古秀蓉,韩春红.走进儿童的哲学世界.上海教育科研,2005(9)

[10]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动画片中儿童世界的探寻 篇11

中国最早研究动画片的艺术家是万氏兄弟, 他们从一开始就提出“中国的活动漫画应有中国的人物形象”这样的观念, 其作品在主题、造型、情节、风格上, 都蕴含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情。或许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中国动画片多取材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如神话传说等, 集中反映传统文化。好人和坏人的角色往往黑白分明、忠奸立见。中国动画片强调作品的教育作用, 希望通过作品对儿童进行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的教育。有代表性的如《大闹天空》、《哪吒闹海》、《小兵张嘎》等。[1]

2 在孩子眼中动画片的魅力

2.1 动画画面的生动唯美

孩子们喜欢美丽生动的东西, 要能激起他们兴趣的色彩、音效、动作、和活灵活现的各种场景, 那才是孩子们的天堂。动画片几乎都赋予了动物或者植物以人的特点, 或都长有人的眼睛耳朵嘴巴, 或都会像人一样说话, 与人有相同的情绪和思考方式。[2]这便是孩子们喜欢动画片的原因, 因为在幼小孩子的世界里, 不能很准确的分辨出本我和他人, 在他们看来, 周围的事物都是与自己一样被赋予了生命的, 他们会为洋娃娃吃饭, 会给玩具熊找朋友, 甚至连他们的玩具车也被他们认为是有妈妈和兄弟的。于是, 这就促使动画片中的画面场景都需要生动起来, 才能满足孩子们内心世界的需要。

2.2 动画人物的性格

动画人物往往取材于孩子的生活世界中, 贪吃的大脸猫, 聪明的一休哥, 见义勇为的奥特曼……这些角色都是孩子们所喜爱的, 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个天真的孩子们性格的缩影。[3]孩子是一个纯真的个体, 他能够真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不管是可贵的优点还是成人所定义的缺点, 他们都敢于尽情的表达, 就像动画片中的人物一样, 毫不遮掩。孩子们看动画片, 似乎都是在看自己, 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 想要追寻的和需要改正的, 每一个都是孩子性格的真实反映。

2.3 故事情节的美好与夸张

在儿童的动画片中, 作者们还经常注意喜剧情节的安排和大团圆的结局。例如《千与千寻》中恶婆婆本是一个反面的角色, 但对于她的巨人儿子却展现了一片爱子之心, 这使得恶婆婆看来不再那么讨厌, 而是具有了那么一点动人的母性, 而后来她的儿子变成了一只小老鼠, 也成为影片的一个喜剧笑点。夸张与幻想是人类想象力的特点, 而想象力更是孩子所具备的一份难得的天赋。动画片中适当的夸张不仅能吸引孩子的兴趣, 更是与儿童思想中的梦幻与新奇达成建立了切合点。在孩子们的动画片中, 应该注意有一些美好的东西, 我们可以展现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但是也不能忘记要给孩子们播下一些善良的种子, 让他们时刻出现惊喜, 让他们去体会社会的宽容和温暖, 让他们分辨善恶的同时, 也学会感恩, 感受生活的美好。

3 动画片与儿童的关系

3.1 动画片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展现

儿童由于对自然世界的不够成熟的认识, 因此他们敢于梦想, 或把自己想象成超人, 或是仙女、精灵、怪兽……所有的一切, 便构成了动画片中的人物和场景。所谓幻想, 就是指真实世界里不存在的事, 既然不存在, 也就没有对错的问题。例如在《怪物公司》中, 怪物们庆祝生日是选择去高级的日本料理店, 店里由八爪怪兽当服务员、怪兽们要开车上班也要遵守交通制度、绿色独眼怪兽上班前要带隐形眼镜。这些怪物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但又是以独特的方式来表现, 于是观众感到亲切与理解之外, 也觉得新鲜有趣。这都说明了给与角色合理的动机, 并在儿童幻想的世界里提取灵感, 想象力就会像天空中的风筝, 可以任意飞扬但也有依循的方向。

3.2 儿童对动画片的学习、体会与感受

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现实中可能会一遍遍的模拟动画人物的表现, 或者一人分饰几个角色, 或者几个人共同分担集中角色, 并且, 这些角色之间进行了相互交往:战斗、拯救、关心、逗乐是他们经常借动画伙伴而发生的主题。孩子们喜欢卡通, 是因为在卡通世界里, 他们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 弥补了现实生活的缺撼。

3.3 儿童与动画片的伙伴关系

现代幼儿的生活世界与动画片是形影不离的。一方面, 电视的大范围普及、电视节目内容的空前丰富、城市人群之间交往日益减少以及家长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等诸多因素存在,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电视或者更准确说是动画片在幼儿生活中地位的加重。另一方面, 各个商家为了促进自己的利益收入, 寻求各种渠道来推广电视卡通形象, 诸如多拉A梦的卡通照片、存钱罐, 奥特曼的衣服、鞋子系列等等, 可以说动画片已融入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一个卡通人物可以有多种形式展现在儿童的面前, 这又加深了孩子对动画片的强化和依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社会中, 在缺乏同龄交流的现代儿童世界, 在充满想象和向往、渴望交往的儿童时代, 儿童需要一种手段, 需要有平复他们内心渴望的对象。否则, 在现实的催促下, 在孤独的笼罩下, 儿童可能会渐渐失去原初状态的真、善、美, 走到一个忘却理想、忘却想象的世界中。动画片可以成为帮助儿童追求理想生命状态的工具, 它是一种适合儿童表达理想生命的艺术形式。为什么成人并不喜欢动画片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呆太久了, 他们已经无法或者不愿去理解和体验所谓的理想和虚幻。而幼儿则不用刻意去追求现实, 动画片便成为一种对应于他们生命发展的艺术。

摘要: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从动画片的发展渊源、动画片在孩子眼中的魅力, 以及孩子在接触动画、感受动画时的正确态度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 同时还对儿童与动画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

关键词:动画片,儿童,伙伴关系,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唐晓娟.幼儿与动画[D].南京师范大学院硕士论文, 2001年;

[2]余文蕙, 周燕.中、日、美三国儿童动画片内容的分析和比较[J].幼儿教育, 2006 (6) :13-16;

上一篇:长壁采煤方法下一篇:同步顶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