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国菜

2024-08-02

世界各国的国菜(共6篇)

世界各国的国菜 篇1

世界卫生组织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全球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成为交通事故的“头号杀手”。

鉴于酒后驾车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世界各国都将其列入整顿交通秩序的重点打击对象,不但制定了相当严格的极限规定,而且还给予严厉的处罚,违章罚款、吊销驾驶执照、直至判刑坐牢。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广为宣传,用血的教训向人们敲响警钟,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为了宣传交通安全,一些国家还发行了以禁止酒后驾驶为主题的邮票,这些邮票构思独特,设计新颖,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司机酒后驾车的严重后果,深刻地揭示了禁酒在驾驶生涯中的重要性,借以引起社会、家庭和司机对禁酒的共鸣。

土耳其:“禁止酒后驾驶”邮票

土耳其发行的《交通安全》邮票中,其中有一枚是“禁止酒后驾驶”,画面以高速公路为背景,一个倾斜的酒杯被撞得支离破碎,红色的碎片如同鲜血一般,让人触目惊心。也给司机朋友敲响了警钟,如果经不起美酒的诱惑,饮酒之后还要驾车,其后果必然会导致魂断轮下的血淋淋的惨剧。

法国:“喝酒还是开车,请君选择”邮票

法国发行的《交通安全运动》邮票上,喝醉酒的司机已经分不清东西南北,稀里糊涂地开着飞车,一头撞到巨大的酒杯上,用夸张的手法揭示了邮票的主题:“喝酒还是开车,请君选择”。

匈牙利:“严禁酒后驾驶”邮票

在匈牙利发行的《交通安全》邮票中,其中一枚是“严禁酒后驾驶”,票图中间是一个盛满红酒的酒杯和一个直立的酒瓶,背景是行驶着的汽车以及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一名驾驶员的手伸向酒杯,而另一只手果断地拦住了这只“违法之手”,制止了他的冒险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了酒后驾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邮票上鲜红的标语和醒目的红色箭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告诉人们酒后驾驶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车祸猛于虎,酒后驾驶更是引发车祸的主要原因之一。严惩酒后驾车的违章行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交通管理工作,既要加强宣传和惩罚的力度以及完善约束机制,又要全社会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严厉打击酒后驾驶这个“头号杀手”。希望所有的司机朋友时刻牢记: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千万不要酒后驾车!

国菜:饮食文化的明珠 篇2

历史悠久,盛名天下

意大利是一个美食家的国家,在饮食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如同他们的时装、艺术,总是精心制作。意大利的风味菜肴可与著名的法国大菜媲美,意大利菜给人的印象是传统、朴实,不少菜肴源远流长,一代传一代。意大利菜系非常丰富,菜品成千上万,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比萨饼和意大利粉,它的海鲜和甜品都闻名遐迩。源远流长的意大利餐,对欧美国家的餐饮产生了深厚影响,并发展多种派系,故有”西餐之母”之美称。

最负盛名是”佛罗伦萨牛排”,名为牛排,实为牛肉饼。味美可口,又嫩又香。用制作牛排的肉牛,都是用天然饲料喂养的。这种牛排的历史与著名的古城佛罗伦萨的历史一样悠久。

法国菜是西方国家最负盛名的一种,而“巴黎牛排油炸土豆丝”又被誉为这个美食大国的国菜,每次都会被端上国宴台面。这菜妙在牛排半生半熟,肉呈红色,鲜美可口,土豆丝焦熟适度,嚼起来满口香气,风味独特。法国国宴上还常有名菜-烤蜗牛,它的制作很特别:将蜗牛肉同葱、蒜、洋葱一起捣细,拌以黄油,调味之后,把肉塞回壳内,放在特制的瓷盘里,送进烤箱里烤。食用时油还冒着泡,香气扑鼻。

日本是个历史悠久的“食鱼的民族”。日本捕鱼量居世界第一,日本的“洒西米”生鱼片独占鳌头,被誉为国菜。生鱼片是由金枪鱼、比目鱼、乌贼等切制而成的,这些切成透明状的鱼片,细薄如纸,吃时蘸着芥茉和其他作料,细细咀嚼,味道鲜美。笔者任驻日本使馆一等秘书期间,与外务省仪典官商谈中国领导人访日时,他们常以自豪的口气说,日方拟以“洒西米”、“天麸罗”、“寿司”等国菜招待中国客人。

印度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他们做菜喜欢用各种调料,最多是“咖喱粉”。事实上,走遍印度,很难找到“咖喱牛肉”,由于宗教原因,占人口大多数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他们把牛奉为神灵,穆斯林教徒则不吃猪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冲突的导火索。

在咖喱菜已流行全球的今天,印度人仍然尽享各种用姜黄、胡椒、辣椒、茴香、豆蔻、丁香、肉桂、生姜等几十种香料制成的酱汁烹煮出来的美味佳肴。

在印度,对混合型的香料叫“马撒拉”,似乎比咖喱更能准确地说明印度香料口味的特点。譬如说马撒拉小吃、马撒拉茶、马撒拉方便面。

印度有一道菜是烤鸡,其声誉犹如北京烤鸭。他们把鸡腿、鸡块涂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香气四溢,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民族大菜,广为食用

烤全羊可谓阿拉伯国家和民族的大菜,黎巴嫩、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等国宴席上的首选是烤全羊,埃及的烤全羊做法很别致,将小羊羔除去头脚,掏空内脏,在腹内塞满大米、葡萄干、橄榄、松子等,调料后架在火上烤熟食用,香喷喷的烤全羊像北京烤鸭一样,表皮油亮,香气四溢,让人大开吃戒。摩洛哥烤全羊肉嫩味美,遐迩闻名。

烤牛肉被誉为巴西国菜,在巴西烤肉店比比皆是。烤肉广为食用。烤牛肉不加调料,只在牛肉表面撒点食盐。烤的牛肉表层油脂渗出,外面焦黄,里面鲜嫩。人们称烤牛肉为“大菜”,烧烤“小菜”则有烤鸡腿、烤鸡心、烤猪脊、烤猪排等。这些年,中国人也愈来愈频繁地光顾巴西烤肉店了。

阿根廷是全球食牛肉最多的国家:平均每个阿根廷人每年食六十八公斤牛肉。据说,几乎有百分之三十的阿根廷人每天都吃牛肉。就是说,平均每个月中有十七天阿根廷人都吃牛肉。而其中大多数食牛肉是午餐时间。面包粉牛排是阿根廷名菜。根说选择面包粉牛排为家中主要饭菜者甚多。很多人在饭店会点面包粉牛排为主菜。阿根廷至今还是全球第一食牛肉大国。

古司古司是摩洛哥的一种主副食合一,荤素搭配的大菜。制作是在一个深口大盘里装上北非的米食及粗粒小麦粉,用鸡汁蒸熟后轻敷陈年奶油再蒸,反复三次,鸡汁、奶油入渗后将各式肉类、蔬果、汤汁淋上,米饭最后看起来黄橙橙的,古司古司吃到口里感觉松松软软,口感甚佳。今天人们在超市可买到现成的袋装原料,不过很多家庭主妇仍喜欢自己制作。虽然摩洛哥人仍旧保持传统的“手抓饭”习惯,但很多人早就已经使用碗碟和刀叉来享用古司古司了。

特产写照,一品多食

一个国家的国菜,其用料来自本国本民族的特产。其菜肴制作与其特有农产品息息相关。墨西哥国菜是一盘盘玉米美食。人们用玉米面烤出的薄饼称为“托尔蒂亚”,用玉米卷裹着鸡丝、沙拉、洋葱、辣椒等,下油锅炸过的玉米卷称“达科”,吃起来香脆可口。用玉米叶包裹的玉米粽子,里面有馅拌鸡或猪肉、干果、青菜。玉米宴为他们自豪的国宴。最高档的“达科”干脆用蝗虫做馅,“蓬索”是用玉米粒加鱼、肉熬成的鲜汤。另外,在这个神奇的国家,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有着久远的食用历史,用它做成的大菜也是墨西哥国宴上招待外国贵宾的一道主菜。

哥伦比亚有一道名叫“桑高乔”(Sancocho)的汤菜,用鸡肉、羊肉和牛肉放进大砂锅一起煮,加上土豆、蔬菜、木薯、嫩玉米和香蕉一起煨煮,鲜美的味道,人人称赞。当地印第安人有吃大臀蚂蚁的嗜好,烤蚂蚁也成为这个国家的名菜。

乌干达的香蕉大如长瓜,每个有一斤以上。国菜为“马托基”的香蕉饭。这是国宴的主菜。烤得香喷喷的香蕉点心,鲜美可口。一品香蕉,多种食法,让人大开眼界。

蚕豆是埃及的“国菜”,是人们食用最多的食品之一。吃食蚕豆的花样很多,最常见的有四种,焖烂蚕豆、油炸蚕豆饼、炖蚕豆和焖豆芽。

焖烂蚕豆是一种最普通的、带有浓厚辣味的小菜,制作的方法:将蚕豆挑选干净,放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放入大蒜、洋葱,搅拌一下,然后放在文火上蒸煮。食用时,加些新鲜的柠檬汁、橄榄油、奶油或黄油和嫩绿的香菜叶,有时放上奶和煮鸡蛋等一起捣碎拌匀。焖烂蚕豆和牛奶,几乎是埃及人早餐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尤其是在冬天和斋月里,更受欢迎。油炸蚕豆饼也很有名气,埃及人叫它“塔阿米耶”。做法是,把蚕豆浸泡一夜,放在臼中捣碎,加上碎欧芹、葱头、蒜和薄荷干,也可以加些韭菜,搅拌均匀,炸至深黄色,外焦而内嫩。如果在饼中加点肉末,在奶油中炸,味道就更加鲜美。炖蚕豆,埃及人叫“比萨拉”,制作时也需将蚕豆浸泡一夜,然后加入锦蔡叶、少量蒜和薄荷,放进锅里加适量的水,炖熟后盛入盘中,上面再入奶油、炸葱头一起食用。焖豆芽的做法是将蚕豆泡出芽,然后加盐和调料焖。有人加上西红柿一起炖,也有人加入奶油和埃及甜菜叶一起炒着吃。

nlc202309041309

挪威海域处于大西洋暖流和北极寒流交汇处,自古以来是欧洲著名的渔场,有三文鱼故乡之称。熏制三文鱼,鳟鱼和腌渍鲑鱼片在挪威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而且您还有可能发现美味新鲜的鳕鱼,鲶鱼和大比目鱼等鱼。鱼食是挪威人喜爱享用的美味。

“腓秀雅杂”更胜一筹

烤肉是巴西人最喜爱的风味佳肴,巴西烤肉店不仅本国随处可见,世界各地都能找到, 巴西烤肉很有名,而”腓秀雅杂”更胜一筹。

巴西是南美洲饮食文化最丰富多彩的国家之一,巴西食品之所以花样繁多风味独特,是因为它荟萃了葡萄牙人、非洲人及印第安人食品的精华。

巴西国菜“腓秀雅杂”值得品尝。腓秀雅杂(Feijoada)这个名词来自葡萄牙文一种叫“腓让”(feijao)的黑豆。巴西人把当地特产的黑豆以及除大豆以外的豆类统统称之为“腓让”,他们把黑豆和大米一块儿蒸成豆饭,然后把牛肉、鸡肉或猪肉和黑豆混在一起烧制成菜,称作“腓秀雅杂”。

在巴西菜馆中最具特色的一道菜便是“全套腓秀雅杂”(FeijoadaCompleta)。此菜的用料是牛肉干、熏香肠、咸猪肉、猪耳朵、猪手、猪尾巴、猪舌和黑豆,再加上盐、香料、香草和甘蓝菜,装在陶罐里用文火焖煮两三小时,等熟后再撒上木薯粉、橙子片,传统的吃法是与大米饭拌食。这道菜一出锅,香气扑鼻,鲜美无比,深受大众欢迎,故而被视为巴西的国菜。

美国感恩节的火鸡是节日的一道大菜。人们将火鸡肚内填满用核桃仁、玉米渣、香肠、洋葱、葡萄干等碎末做成的馅。填好后在鸡肚子表面刷上食油,然后用火烤。烤成内嫩外酥,油光光的,吃时再浇点肉汁,香气四溢。

很早时期俄国的王公贵族们纷纷仿效巴黎的烹饪和饮食方式,演变至今,俄罗斯人的饮食文化也多种多样。俄罗斯的谢肉节十分有趣。每年二月底三月初全俄罗斯欢庆为期七天的谢肉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唱至肠断,舞到地倒……当然春饼、“极品”黑面包、大白鲟鱼、黑鱼籽酱、梭鱼馅饺子、伏特加酒等是少不了的。

红菜汤被誉为乌克兰最有特色的国菜。它用新鲜的甜菜根、肉、卷心菜、西红柿、番茄酱、胡萝卜、土豆、洋葱等为选材。做法是将肉切块,用油翻炒至变色,加水炖煮一小时以上。然后将甜菜根、胡萝卜、土豆、洋葱等放入锅中,加入番茄酱,用葵花籽油翻炒,加入少量肉汤炖十分钟左右即可。

红菜汤已有悠久的历史。它被誉为乌克兰灵魂食物。甜菜根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1683年红菜汤的主要原料甜菜根从波兰引入乌克兰,从此红菜汤在此“安家落户”。乌克兰还为红菜汤发行过邮票。

罗马尼亚的“灌尔玛”被誉为国菜。举国上下,从普通农家至国家领导人宴请嘉宾无不招待这道菜。

国菜故事 非同寻常

巴西“腓秀雅杂”的由来众说纷纭。相传最早出现于16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起源于一种奴隶吃的饭菜。奴隶们把主人丢弃不吃的猪爪、猪耳、猪下水拿来加点盐和黑豆、大米一起烩煮,当作果腹的美食。有一次,黑豆杂烩煮熟后一开锅香气四溢,主人闻到后好奇地尝了一口,觉得味道极佳,从此他们自己也爱上这道菜了,后来又被推广到了社会上,逐渐成了全民皆爱的佳肴。而且堂皇地成了巴西人飨客的名菜。

在腓秀雅杂专卖餐馆里,走进餐厅,你会看到白色餐桌上放着一排七八个热气腾腾的大黑陶罐,下方标明不同猪杂碎名称的杂烩,旁边站着一位身穿当年奴隶侍女服装的黑人妇女殷勤地为你服务。食客可随意选食陶罐中的各式杂烩,自取自添,直至酒足饭饱。

巴西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首题为《我偏爱的腓秀雅杂》的诗中写道:吃了如此味美的腓秀雅杂,一个人还能要求什么别的享受?

西班牙国宴的美味佳肴,很受欢迎。西班牙的“海鲜饭”举世闻名。所谓海鲜饭就是把海鲜、肉类和蔬菜同大米一起加工而成,海鲜饭最初于13世纪起源西班牙沿海渔村,后来传入内陆省份。据说哥伦布曾在西班牙国王为他举行的盛大宴会上谈起他一次遭遇飓风袭击,弃船逃生至穆尔佳迪小岛吃渔民的海鲜饭的经历,并称它为“救命饭”,国王当即下令嘉奖小岛渔民。此后宫廷御厨前往该岛取经,学会烹调海鲜饭,并从此用它招待国宾。西班牙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中部,是一个久负盛名的都市,其什锦米饭佳肴在1994年欧盟峰会在西班牙举行期间被列入宴请各国元首的菜谱。

荷兰的国菜是胡萝卜、马铃薯、洋葱三种一锅煮的杂烩菜。“杂烩菜”算不得美味佳肴,但是它却是荷兰的国菜,每年10月3日,荷兰国民家家烹食国菜。国菜中包含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574年西班牙侵略荷兰,荷兰战略要地莱顿被西军团团包围。荷兰领袖给城内军民一封信,要求坚守待援。但因航道太浅,荷兰的舰队等待了3个月也进不了莱顿港。城内军民坚守城池,弹尽粮绝,而援兵仍是迟迟不到,正在这山穷水尽,全城军民快要饿死的时候,天降大雨,河水陡涨数米,荷兰舰队顺利开到城边,西班牙军队不战而溃。城内人冲出城门与援军会师。他们到处搜寻西军营地食物,但是只找到一些马铃薯、胡萝卜和洋葱。人们将这三种菜倒进大锅里一起烩煮,然后发给每人一份充饥,莱顿人吃了这大锅菜,都说这是“平生最好吃的菜”。战后,国家法定这道菜为国菜,每年10月3日家家煮食,以示不忘历史。

国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菜肴中的佼佼者,是经久不衰的名菜,烹饪艺术的代表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灿烂的明珠。

世界各国的禁止酒后驾车邮票 篇3

葡萄牙:“严禁酒后开车”邮票

葡萄牙发行的《严禁酒后开车》的邮票,图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酒杯图案,下部为表示停止的“STOP”警示图案,中间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变幻,就好像喝醉酒以后视线模糊不清、晕晕忽忽的感觉,形象地表达了“喝酒导致事故”的含义。邮票中的文字也同样表达了“喝酒还是驾车,要谨慎选择”的意思。

意大利:“交通事故”邮票

意大利发行的《交通事故》邮票上,我们看到了酒后开车造成的严重后果:一位警察正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肇事汽车撞倒了一位行人,还在继续迷迷糊糊往前开,最后撞到一棵大树旁才停下,血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酒后驾车,害人又害己。

以色列:“交通安全”邮票

以色列发行的《交通安全》邮票,采用的是漫画手法。图案上一辆轿车的前轮已经冲出悬崖,驾车的司机已经是酒后失态、醉眼昏花,他一只手操纵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却依旧还高举着一个酒杯,都这样了,还惦记着喝酒呢!真是一个“酒麻木”!如果再不悬崖勒车,那可就真是要粉身碎骨了。

德国:“禁止酒后开车”邮票

英国“国菜”之炸鱼和薯条 篇4

炸鱼和薯条可不是从一开始就相依相随的。大约在19世纪中期,伦敦街头巷尾都只出售单份的炸鱼,或是煮熟的土豆。据记载,炸鱼是在17世纪由犹太移民从西班牙或者葡萄牙带来英国的。到1837年左右维多利亚时代开始广泛流传。伦敦郡委会的卫生官员Shirley Murphy在1906年宣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在1851年,伦敦只有少数几家的炸鱼店;然而到了1861年,增加到了300多家。最初的炸鱼是由一些做油炸食品的厨师购买渔夫卖剩下的鱼而制成的,这些店面基本都处在环境较差的地区。伦敦苏荷区被认为是炸鱼的起源地,当地的犹太社区是最早的“炸鱼运营商”。炸鱼店在19世纪50和60年代逐渐流行起来,遍布伦敦许多地方。油炸较其他烹饪方式相比,能更好地保持鱼肉的新鲜度。1859年著名的大厨Alexis Soyer的传记中有这样的描述:“谁能相信这些戴着手套的高贵的先生们在这些昏暗的场所吃着两便士一份的炸鱼!仿佛吃着最美味的食物一般!”这样的场景在当时的英国并不鲜见。

其实在炸鱼风靡英国的同期,煎或者炸土豆也逐渐俘获了食者的芳心。这种来自法国的简单味美的食物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了英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进入城市工作或者生活,也同时开始寻找一种新的、便捷而又营养的饮食方式。烤土豆应运而生。当时的许多妇女都在工厂工作,她们带着烤熟的土豆在休息的时候当做正餐吃。当时社会上无论贫富都是烤土豆的忠实食客,但是主要的消费还是来自工人阶级和较贫穷的人。除了烤,油炸也是土豆的常见做法之一。炸土豆的配方在任何一本、甚至最廉价的食谱里都能被找到。不过最初的炸土豆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薯条的模样。在1848至1849年间出版的《现代主妇》一书中简单地将炸土豆的做法描述为“将土豆在热油里炸一下,撒一点盐”;而1854年的《西林烹饪》中,则提到了“土豆要被切成细条,平底锅里盛放大约2英寸的油并烧热,而且要持续翻动,以免土豆条黏在一块儿”。暂可判断,此时,被我们所熟知的薯条算是真正的诞生了。

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从事炸鱼行业的厨师们从何时接纳了薯条的加入,可大致推算其产生的年代在19世纪中晚期。兰开夏郡奥尔德姆市的一些纺织品工厂里,人们开始将炸鱼和薯条合并为一道菜;同期,在伦敦也有这样的新尝试。英国北部一些地区也开始尝试这种新吃法。至今也不清楚到底在何时何地,是谁初创了炸鱼和薯条的完美结合。到了20世纪初,英格兰很少有地方见不到炸鱼和薯条的身影,它们的流行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比如伦敦售卖炸鱼和薯条的店从1888年的250家猛增到1906年的1200家。到了近代的1949年,炸鱼和薯条被正式认定为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分支之一。香喷喷的薯条上被撒上盐、滴上少许醋,和新鲜多汁的炸鱼一起慢慢成为英国的国标。

虽然炸鱼和薯条声名大振,可是它们的客户群只是社会较为底层的劳动人民。比如在英国城市利兹,很少有炸鱼和薯条店开在市中心,甚至大路边上也极少看到售卖的店面,只有在市郊和小镇才多见。中产阶级聚集的地区也鲜少见到炸鱼和薯条的身影。但情况也不都是这样,如伍斯特市、布里斯托市随处可见炸鱼和薯条;伯明翰市虽然店面也较多,但多数还是在穷人较多的地区。为什么无论从营养、口味还是价格上都亲民的炸鱼和薯条会受到这样的偏见?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社会女性的不平等地位。19世纪许多妇女迫于生计从事纺织、棉产品工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且每天都需工作8小时以上。一天的工作下来,女工通常筋疲力尽到无法照顾丈夫孩子的家庭生活,于是炸鱼和薯条这样方便的食物变成了他们的晚餐:街边的外带或者冷冻食物再加热成了工人阶级饭桌上的常客。但在当时的观点看来,女性应该以家庭为生活重心,洗衣做饭、相夫教子。这让当时一些思想保守的中产阶级觉得低廉的炸鱼和薯条是一种“伤风败俗”的食物,让工人阶级原有的价值观被扭曲且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对其十分不齿。

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任何阶级都无暇顾及食物的高贵与否。“一战”末期,市民和士兵都食用炸鱼和薯条,它们不仅制作方便、原料充足,营养也足够丰富。不过,鱼和土豆这两种食物无论在捕捉种植、还是制作消费方面都从未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直到1917至1918年的产业发展,才有人开始重视鱼和薯条这两种食物的重要性。首先,土豆在20世纪早已被英国人当做不可或缺的主食。对阳光、气温、土壤要求都不高的土豆不仅成熟周期短,而且成熟之后可以留在地里一段时间,也不存在特别的农忙期,更不易受战争的殃及。因此可以说,土豆是战时的最佳食物,营养丰富且不需要繁琐的烹饪方式。其次是渔业的振兴。当时英国的渔业已经扩张到了北极圈,也是一项“极限工作”:不仅需要驾驶拖网渔船行驶相当长的时间,还要进行深海作业,气候也相当的寒冷。但就是这样的渔业成为20世纪直到“二战”期间英国经济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还带动了一系列的副产业,如造船、铁路、煤矿业以及制冰。除此之外,就业问题也大幅度解决,渔业成了当时英国就业人数第6多的行业。到了第二次大战期间,渔民成了皇家海军的得力助手,帮助扫除鱼雷;有些老船员还组建了商船舰队,在贸易的同时帮助作战。甚至有些渔民还当起了临时救援队。所以在战争期间从事渔业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据记载,渔民死伤人数比当时煤矿业工人死伤人数要多许多。当然,英勇的渔民也得到了海军和历史学家的认可。在严酷的战争年代,廉价营养的鱼不仅成了人民的口粮,渔业维持了经济的发展,也为战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世界各国对醉酒驾车的处罚 篇5

为此, 世界各国对于酒后驾车都颁布制定了各种交规法令。其目的只有—个, 就是禁止酒后驾车, 确保他人的人身安全及道路交通安全秩序。

一、日本酒驾——处3年以下徒刑

根据日本新颁布的交通法规定, 要更加严惩酒后驾车、恶性逃逸以及隐瞒饮酒经历的驾车者。对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比以前则成倍加重, 均为3年以下徒刑及50万日元以下罚款, 相当于此前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对于醉酒驾车者的处罚则更是升格到5年以下徒刑, 及100万日元以下罚款的标准。

同时规定, 凡对饮酒驾车者提供车辆的人, 同乘者和供酒人都要处以相应的惩罚。如, 对于同乘者和供酒人, 如果驾车者发生醉酒驾车, 他们都要被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罚款;但如果驾车者属于饮酒驾车, 也会受到处以2年以下徒刑或30万日元罚款。与此同时, 对酒后驾驶中屡有出现的撞人肇事逃跑者, 其处罚条款也成倍提升到两罪并罚的15年上限。

二、新加坡酒驾——累犯处10年监禁

新加坡对任何驾车者在酒精或药物影响下, 不能正确控制车辆而驾驶, 或意图驾驶机动车辆者, 均处6个月以下徒刑或1 000~5 000新元罚金;再犯或连续犯处12个月以下徒刑, 并处3 000~10 000新元罚金。

同时也对任何驾车者在酒精或药物影响下, 不能正确控制车辆而有可能驾驶车辆但尚未驾驶者, 处3个月以下徒刑或500~2 000新元罚金;再犯或连续犯处6个月以下徒刑, 并处1 000~5 000新元罚金。醉酒驾驶初犯者将受到1 000~5 000新元的罚款, 或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一年, 并处罚金3 000~10 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 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三、俄罗斯酒驾——5年内重犯者处终身禁驾

俄罗斯《反酗酒法》中规定, 凡驾车者酒后行车或在行车过程中饮酒如系初犯, 取消1~3年驾驶资格, 但如系重犯者则会受到3~5年不许开车的处罚。对于那些因饮酒造成交通事故的驾车者, 则分别给予判刑5年以内、罚款、吊销行车执照、剥夺终身驾驶权利等处罚。驾车者酒精含量超过每百毫升50毫克, 将被关3个星期禁闭, 初犯者吊销驾驶证1年, 5年内重犯者终身禁驾。

四、挪威酒驾——重犯处60天监禁

对于酒后驾车系初犯者处21天拘留, 没收驾驶证3年;重犯者处60天监禁及3 300美元罚款。同时, 对任何驾车者上路开车, 凡被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5%, 一律关3个星期禁闭, 初犯者吊销驾照1年, 5年内重犯者永远吊销驾照。还有一条特别的法规, 准许法官判醉酒驾车者每年入狱1个月时间, 若继续违反则时间将会持续为20年。

五、瑞典酒驾——驾照吊销1~3年

瑞典对于驾车者体内酒精含量超过50毫克/100毫升, 则被吊销驾驶执照1~12个月;若超过150毫克/100毫升, 则被吊销驾驶执照1~3年。在瑞典, 驾车者哪怕只是饮用了2罐啤酒后开车, 若被发现就得交出执照, 并收到一张出庭应讯的传票。若法官判决驾车者醉酒驾驶的罪名成立, 驾车者将会被送入复员中心, 改过自新时间至少一个月。

六、美国酒驾——吊销驾照

检测驾车者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6%时, 无条件吊销其驾照, 并将酒后开车的驾车者送到医疗部门, 专门看护那些住院的交通事故受害者。在洛杉矶酒后驾车若被发现, 除受到相应处罚外, 还要自费300美元在车内安装酒精检测装置。这种电子装置对酒味非常敏感, 只要车内有酒味车就无法发动。

加利福尼亚对酒后开车的普通处理是罚款、罚扫大街等。若罚后照喝不误, 便去参观城内的停尸房, 让其参观车祸中死亡者的解剖全过程。

七、德国酒驾——自由刑或罚金

德国酒后驾车则按照体内酒精浓度高低而适用于不同的法律。若血液中酒精浓度低于0.08%的正常驾驶者不予处罚;酒精浓度在0.08%~0.11%则视为行政犯, 处于500马克以下罚金;血液中酒精浓度在0.11%以上的驾驶者, 或虽未达到此酒精浓度但有具体危险行为时, 德国刑法规定又分为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两类, 分别处于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与处于5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凡是未满21岁或者尚在实习期的驾车者, 一旦抽检发现血液中含有酒精成分, 无论是否达到法定的酒精浓度标准, 均视为酒后驾车, 并将处于125欧元和扣2分的处罚。同时, 将其实习期从2年延长到4年, 并强制参加交通法规培训班, 直至毕业才能重新拿回驾照。

八、澳大利亚酒驾——重犯处10年徒刑

澳大利亚一向认为酒后驾车是一项犯罪行为, 轻者罚款扣分, 较严重的当场吊销驾照, 如造成人员伤亡则将面临牢狱之灾。交通法律规定, 血液中酒精含量每毫升超过0.05毫克就算酒后驾车, 大致相当于一小瓶啤酒或一杯红酒的量, 而新见习驾车者则必须严格遵守滴酒不沾, 公共汽车驾车者和载重卡车司机的血液酒精含量每毫升不得超过0.02毫克。

2009年4月出台一项新的法律, 驾车人体内酒精含量如每毫升超过0.1毫克, 将被当场吊销驾驶执照, 对醉酒驾车者系初犯罚款10美元, 如果重犯要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同时还把驾车者的姓名刊登在《酒司机》报纸“酒醉与入狱”专栏的大标题下曝光示众。

九、西班牙酒驾——刑事处罚

西班牙交通法规对于酒后驾车者, 近年来逐渐加重了处罚。2007年西班牙议会修改了道路安全法规, 将酒后驾车列入刑事处罚范围。按照西班牙的现行法规, 如果司机的呼气酒精含量超过每毫升0.25毫克, 那就属于酒后驾车。对于职业司机和驾龄1年以下的新手来说, 这一要求则更加严格, 呼气的酒精含量不能超过每毫升0.15毫克。

交通执法人员在进行道路车辆检查时, 如发现司机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高于每毫升0.6毫克, 那就不管有否造成交通事故, 驾车司机都会面临刑事处罚, 都将被判处3~6个月的监禁, 或者处以高额罚款加上31~90天的社区劳动, 同时吊销驾照1~4年。如果因酒后驾驶酿成事故, 司机还会被追加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在审理与酒后驾车有关的案件时, 如果司机能主动认罪受罚, 在公诉方无异议的前提下, 可以获得减刑1/3的宽大处理。

十、英国酒驾——吊销驾照109年

英国对于酒后驾车者的处罚, 属于酗酒开车初犯者吊销驾照1年, 而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 外加1 000英镑罚款。在10年内若3次被判酒后驾车罪名成立, 法院将对他的屡教不改判吊销驾驶证109年, 酒后发生事故者将终身不能再开车, 并在经济上还将受到重罚。

世界各国环保战略计划的对比分析 篇6

一、自然灾害高频率爆发, 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浪潮

据统计:2006年7月14日登录的4号台风“碧利斯”, 危害波及了6个省份, 造成了843人死亡。同年, 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这一年因灾死亡3186人, 紧急转移安置1384.5万人 (次) ;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1.3千公顷, 其中绝收面积5408.9千公顷, 倒塌房屋193.3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

针对目前岌岌可危的自然环境, 世界各国都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 建立紧急预案措施。应对时代的步伐, 以及潮流的呼喊, “低碳经济”的浪潮席卷而来。这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也是取得多国相继步入“低碳经济”的重要原因。

二、对于世界渐缺能源, 各国相制定节能规划的战略目标及其保障措施

1、日本

在2006年5月就发布《新国家能源战略》, 确定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 “即获得每单位GDP所消耗的最终能源指数由1973年的159下降到2003年的100, 减少了37%。到2030年的目标是指数达到70, 较2003年减少30%“的总体目标。

日本通过采取构筑节省能源技术战略的环保规划及保障措施, 在各个相关领域全部设立节能目标及细小的完成步骤, 同时推进多元化的科技人员及技术攻关工作的开发与合作。目前“节能音乐会”、“节约生活大型展览会”已经在日本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全民节能的朝代人们通过宣传节能的演出, 出演一堂又一堂生动的节能课程。并且大量生产节能灯泡、节水洗衣机和洗碗机、节能冰箱、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产品, 开源节流。虽然, 当前日本敌不过自然灾害带来的危机, 但日本民族行之有效的环保政策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却不得不让人叹服。

2、美国

自2008年开始, 美国开始在新的能源法案中将每年夏令时的时间延长两个月, 这种充分利用日光、节约能源的举措为美国每天节约10万桶石油。2009年, 奥巴马总统在美国能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 开始制定《家电节能标准草案》。这套全面推动美国节能减排的措施, 推进冰箱、洗碗机等厨房家电及工业锅炉等冷暖家电设备的节能化。同时, 美国奥巴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下重点推进了智能电网项目的建立, 美国计划拨款110亿美元建立智能电网基础设施, 包括铺设或更新3000英里输电线路, 并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能电表。这些利用高科技的技术不仅是的美国节约了成本,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甚至, 以惠而浦为代表的国际家电制造商认为:“在高效家电产品、电力运营者及家庭最终消费者之间建立更为强大的内在联系, 将带来巨大的益处, 这种信息连接技术非常重要。”这些对我国等其他发达及发展中国家都有积极的影响。

3、中国

“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这是庄严的承诺, 同时也是十分沉重的责任。”这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重诺, 我国在面对环境危机的状态下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向低碳经济转型;从政府到各企业到广大群众都积极响应。对于环境问题, 我国主要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污染者付费的政策、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三方面进行加强。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 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

综上所述, 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毋庸置疑。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和思维方式又各有不同。像美国, 多采取高科技手段进行研发, 从科技的道路走环境节约型的方向;而日本等民族则是运用本国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把环保的道路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而我国在党中央政府的领导下, 进行积极的探索, 制定相关政策进行规划, 切实的步入“低碳生活”。目前, 对于高科技这一方向, 我国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综合各国优势, 充分结合我国国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对我国经济增长, 以及构建和谐地球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说:“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 世界将迎来第四次浪潮, 即低碳化浪潮。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2010年8月开始, 我国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能源问题日益紧逼, 由能源问题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酸雨危害、核辐射、泥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频出现, 最近大家都在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地球到底怎么了?”, 是不是2012真的要到来了?本文针对现代的环境问题以及世界各国的环保规划进行简要对比分析, 着重突出我国的环保规划和意义。

关键词:环保,节能减排,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於方:《美国环保战略规划-环境科学年会》,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2010年。

[2]门丽霞、孟微微、许俊霞:《绿色行动——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11。

[3]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Marcia Aronoff, 美国环保协会战略规划与中国合作前景, 人民网, 2005年。

[4]2011-2013年中国环保设备设计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中国工业网, 2011年。

[5]郭方:《关于国土整治与环境保护的战略问题》, 《世界科学》, 2004年。

上一篇: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下一篇:参数化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