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站工程

2024-07-07

升压站工程(共9篇)

升压站工程 篇1

1 引言

在国家多部委大力鼓励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的大背景下, 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力度。浙江省政府于2011年6月部署了“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行动计划”, 确定抢建一批共计14个, 装机总容量达793万kW的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目前上述热电联产项目已陆续建成投产。

尽管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在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作为其电力送出配套建设的升压站工程, 由于内部高压电气设备众多, 其电磁环境影响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因此在各地大力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的形势下, 从保护环境和保障公众安全的角度, 对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配套升压站工程的电磁环境水平进行详细的监测和评价, 是很有必要的。

2 基本情况

为全面掌握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配套升压站项目电磁环境影响, 选取了浙江省境内近3年建成投运的3座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配套升压站, 开展电磁环境监测。3座升压站分别由中国大唐集团、浙江能源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三大集团公司出资建设, 站址分布于浙江省内3个不同的地区。

本次监测选取的3座升压站均采用主变户外布置方式, 主变布置在发电机主厂房与220kV配电装置之间。220kV配电装置采用GIS户外布置。升压站内均建有220kV主变压器2台, 备用变1台, 现场监测期间主变压器按设计电压等级正常运行。

3 监测情况

3.1 监测仪器

工频电磁场:工频场强仪 (型号:EFA-300) ;无线电干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 (型号:PMM9010) , 本次监测使用的仪器均通过计量部门检定或校准。

3.2 监测方法

工频电磁场监测依据为HJ681-2013《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 (试行) 》;无线电干扰监测依据为GB/T7349-2002《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1]。

3.3 监测布点

根据升压站高压设备的布置情况, 在升压站220kV配电装置区和主变区围栏外5m处分别布点, 测量距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2,6]。在升压站220kV配电装置区和主变区围栏外距最近带电架构投影外20m处布点, 测量距地面高1.7m处、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值[3,6]。

工频电磁场断面监测路径以高压设备区场界处为起点, 向远离高压设备一侧布置监测点, 测点间距为5m, 测至场界外50m处为止[2]。无线电干扰断面监测选择在工频电磁场断面测试路径上, 以2nm为间距进行布点, 其中n=0, 1, 2, …等正整数, 测量频率为0.5MHz的无线电干扰场强[3]。

3.4 监测结果分析

(1) 在升压站220kV GIS配电装置区四周每侧布置1个监测点, 共布置了12个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 (表1) , 配电装置区四周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1.622kV/m, 远低于工频电场强度4kV/m的标准控制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9.71μT, 远低于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标准控制限值。频率为0.5MHz时, 无线电干扰水平最大值为46.4dB (μV/m) , 低于无线电干扰53dB (μV/m) 的标准限值[1,4]。

(2) 在升压站220kV主变压器区四周, 较短一侧围栏外每侧布设1个监测点, 较长一侧围栏外每侧布置两个监测点, 共布置了18个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 (表2) , 主变周围工频电场强度最大为1.430kV/m, 远低于工频电场强度4kV/m的标准控制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8.07μT, 远低于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标准控制限值。频率为0.5MHz时, 无线电干扰场强最大值为45.8dB (μV/m) , 低于无线电干扰53dB (μV/m) 的标准限值[3,4]。

(3) 升压站围墙外断面监测共布置工频电场监测点10个、工频磁场监测点10个, 无线电干扰监测点7个。监测结果显示 (图1~图3) , 监测断面各测点处场强值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随着与升压站距离的增加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衰减趋势明显, 无线电干扰场强随距离衰减趋势不明显。

4 结语

(1) 所测的3个天然气热电联产220kV升压站周围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低于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和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

(2) 在频率0.5MHz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低于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中规定的53dB (μV/m) 的限值要求。

(3) 不同升压站之间GIS配电装置区和主变压器周围电磁环境水平大体相当;随着与升压站距离的增加,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衰减趋势明显, 无线电干扰场强随距离衰减不明显。

(4) 天然气热电联产升压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其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5 建议

(1) 升压站场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随距离增加衰减明显, 在设计阶段应优化站址选择和站区总平面布置, 尽可能避让或远离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域。

(2) 加强运行期间站内高电压设备和环境保护设施的巡查和维护,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使升压站周围的电磁环境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

(3) 鉴于当前公众对高压输变电项目电磁环境影响关注度较高, 加强天然气热电联产升压站周围公众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 使公众真正了解并接纳该类项目建设, 发挥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环保、经济、节能、可靠、安全的优越性。

摘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近三年内投运的三座220kV天然气热电联产升压站周围电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通过监测结果评价得出了上述升压站周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水平符合标准要求。结果表明:随着与升压站距离的增加,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递减趋势明显, 无线电干扰随距离衰减趋势不明显。天然气热电联产升压站工程对环境的电磁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词:升压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参考文献

[1]杨维耿, 翟国庆.环境电磁监测与评价[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2]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HJ681-2013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 (试行) [S].北京:环境保护部, 2013.

[3]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GB/T7349-2002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S].北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

[4]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S].北京:环境保护部, 2014.

[5]电力部武汉高压研究所, 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

[6]孙涛, 万保权.500kV变电站电磁环境参数测量[J].高电压技术, 2006, 32 (6) :51~55.

升压站工程 篇2

自从2010年06月13日前在天津东郊军电监理项目部,在06月14日来到大港风电监理项目部工作。总监安排我负责110KV升压站土建监理工作,在总监的直接领导下。在监理期间与同事相处、互敬互爱、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与施工方处处都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来严格要求自己,严谨自律、不断学习,树立监理形象,现把在风电升压站工程监理情况汇报如下:

1.在大港风电监理项目部工作期间主要担任升压站基础沉桩及结构建筑施工,包括有综合楼三层框架结构,110KV GIS室、35KV屋内配电、生活消防水泵房及所用电室、汽车库及材料库,事故油池、室外无功补偿装置,电缆沟、厂区路、围墙、砼基础框架结构及建筑工程。在施工监理过程中的其他事物工作,认真熟悉图纸,找出质量控制重点,确定控制目标编制监理细则,明确施工检验,检测和检测频率;以设计、规程规范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公平、公正合理的进行监理。在监理施工期间根据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和项目部的要求,严格履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认真执行有关技术标准、规划和各项法规,以建设质量高、速度快的工程为控制目标,以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为行业标准。在施工监理过程中采取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等工作方法,积极地开展监理工作。在监理过程中以精干的业务知识实事求是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公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从严依法监理,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采取以管为主,以监、帮、促、相结合的原则督促施工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推向新台阶。

2.每天填写好监理日志。

3.坚持巡视和旁站制度,不管天气是炎热还是寒冷,每天坚持现场巡视两次。(上下午各一次)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的情况下整天都在现场进行巡视并做好巡视记录,在巡视过程中随时问题随时解决,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汇报上级处理,基本上做到小事解决,大事汇报,哪里有施工,哪里就有监理,对隐蔽的工程项目基本上做到随时隐蔽随时验收,为施工的工程的工期进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确保了施工工序连续有序的进行,同时也真正体现了为业主尽职尽责,为施工单位服务的精神。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及部位坚持全过程旁站监理并且做好旁站记录。在沉桩工作中为保证沉桩质量,自己只要听到装机响,不管甲方领导什么时候去检查看到我,得到甲方的认可。在做基础施工中按照图纸标高要求割去砼管桩后,为保证浇注砼桩质量先用编织袋装适当干水泥放入要求的标高位置在把绑好的钢筋笼子放下去浇注,这样避免浇灌砼后出现质量问题。4.施工进度及人员控制,工程进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按期竣工和投入使用,因此在监理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提前进行审查,对施工单位不合理的工序安排提出意见,要求合理调整,同时对进度计划施工人员的编制数量能否满足工序施工要求,并且针对其人员数量进行现场核查,如不符立即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增补力量,从而确保了施工进度按计划按计划完成。

5.原材料及试件和半成品质量控制,在监理期间首先对施工单位的进场原材料必须附产品出厂合格证,并及时上报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审查,对按要求的材料,要求施工方立即清除现场不得使用。如在浇注砼桩心时发现配合比中没有加膨胀剂材料与原图纸设计不符,因其及时要求施工单位砼退出现场,直至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后才允许施工。由此在监理过程中对使用的材料以及工程施工中必须得试件,采取跟踪监督,杜绝施工方使用材料时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现象发生。

6.工程验收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是履行监理合同的核心,也是每一位监理人员的目标,为此运用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采取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文件及相关验收标准的要求,反复审阅图纸及相关验收规范文件,对图纸疑问的地方,组织图纸会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事前提醒,事中杜绝,事后返工,坚持有理、有据、严格把关。在施工发现问题通过电话及时与设计请教,如在基础零米下换土时发现楼梯下标高与承台差1.1米按图纸要求是还土,我考虑沉降影响质量及时与设计请教用砖砌筑好池子填C10砼后周围再按照图纸要求一步一步把土填够标高,这样保证下一步施工质量。在框架梁、板、柱施工中的标高几何尺寸及钢筋绑扎等部位验收时,按图纸逐步检查,有时发现梁少肋筋及主梁与次梁的加密套箍数量少和板筋、盖筋尺寸不对等问题用铅笔在图纸上标记,要求施工方负责人及时修改,验收后方可下一步施工。

回顾一年来的现场监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尊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紧紧地抓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主要人员,参与他们的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对每道工序的重要部位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过程中不但做到口勤、腿勤、少讲外行话的同时还对每道工序进行现场指导。大大的降低了少返工或不返工现象;同时也杜绝了事故的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要加倍努力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监理公司增加一份力量。

宋复祁

升压站工程 篇3

1电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概述

1.1电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人为因素, 例如决策、计划、指挥、协调等;材料因素, 例如规格、型号、价格和质量等;机械设备因素, 例如型号、维修保养等;施工工艺及方案因素, 例如施工技术组织方案、技术交底、工艺方法等;环境因素, 例如自然环境、地质勘测、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等;资金因素, 例如数量、结算等。此外, 电力工程项目还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干扰, 例如业主要求变更、领导部门干预等。诸多的干扰因素, 导致电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 建设单位必需高度重视。

1.2电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主要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 因而电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

事前控制。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事前控制, 主要包括施工质量计划预控、施工准备状态预控、施工生产要素预控几方面内容。施工质量计划预控采用《工程物资采购管理实施计划》、《施工质量计划》文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文件等方式, 施工组织设计又是最为常用的质量计划文件。施工准备状态预控, 就是在电力工程项目全面施工开工前需要检查各项施工准备状态, 例如, 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完成情况, 施工分包企业及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经过审核等。施工生产要素预控, 就是对施工人员资格、机械工器具、材料物资质量、施工技术方法、施工设备、施工环境等的预控。

事中控制。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检验检查, 施工质量检测试验, 隐蔽工程施工验收, 施工技术复核, 施工计量管理, 施工例会和质量控制活动等。

事后控制。包括:施工过程质量验收 (检验批质量验收、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 (电力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验收) , 竣工资料验收 (各类报审文件、签证和图表) 。

2工程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BDS风电场位于云南省YA县城东面的山地上, 海拔2970米, 场址位于YA县的前场镇。

升压站总建筑面积:4515.4m2, 终期出线4回, 本工程建成3回, 预留1回;110k 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终期出线6回, 本工程建成3回, 预留3回;主变容量为1×180MVA+1×240;35k V出线8回。无功补偿装置:动态无功补偿2套, 容量均为±22000k VAR。站用变:站用变兼接地变2台, 容量2×900k VA;10k V站用变1台, 容量1×315k VA。

工期:2014年8月1日-2015年3月14日; (同等级变电站建设周期一般为1.5年) ;

2.2 BDS风电场220k V升压站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2.2.1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本项目根据公司的《管理手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有关制度要求, 建立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公司级:施工单位 (人员由公司分管领导、质检部主任、总工等组成) 、监理单位。项目级:工程项目管理部 (人员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专职质检员、技术员等组成) 、监理项目部 (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 ;班组级别:土建施工部、电气施工部 (人员由质检专责、施工队长、小组组长组成) 。

2.2.2质量管理流程。本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实施该项目质量控制流程, 为工程质量控制事前控制实施提供了指导思路。

2.2.3质量管理措施。 (图1) ①本工程工期紧 (实际工期仅为8个月) 、任务重, 工程目标实现对项目管理层提出很高的要求, 公司层高度重视, 积极协调和组织, 公司副总亲自主抓项目采购工作, 项目部将工程质量目标进行细化、量化, 分解到每项工序, 并与员工的工作任务挂钩, 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②组织员工学习中国南方电网基建工程管理一体化相关制度, 以及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其它现行国家标准或电力行业标准, 并强化技术交底制度。特殊工序作业人员经专业培训, 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 确保特殊工序的施工质量。③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查验收制、工序交接验收制和隐蔽工程签证制;严格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计量器具管理) 。严格质量奖惩制度, 实行质量预留金制, 依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把个人经济利益与工程质量联系起来, 对施工质量奖罚分明, 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④对工程中的关键控制项目和质量薄弱环节进行辨识, 提前研究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监控和防范措施。⑤加强工程原材料管理, 未经检验或试验和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严禁投入到工程中使用。⑥在基础施工、电气安装施工工序完成后, 结合工序间的中间检查验收, 对照《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进行工序间的自我测评, 符合要求后, 申请监理工程师验评。⑦施工中, 各级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到现场巡视、检查, 重点检查技术方案的落实、施工作业控制、监视和测量情况、原材料质量、文明施工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监督检查情况要求予以记录备查。

2.2.4工程质量预验收结论。BDS风电场220k V升压站工程施工工艺基本符合要求, 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符合验评规程要求, 验评记录完整, 试验项目齐全, 试验报告记录完整, 质量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及设备损坏事故, 质量合格。

2.3 BDS风电场220k V升压站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尽管本电力工程项目通过了质量验收, 然而在验收过程中一些施工工艺仅是基本符合要求, 一些分项工程也仅是基本合格, 项目工程质量控制中仍存在问题。具体来说, 表现在:

2.3.1施工现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是电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 而且能更好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本项目中, 建设单位委派了工程监理、技术人员以及班组长、安全员等人员, 而在施工单位实际建设工程中, 监理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对工地的管理力度也不足, 没有及时为建设单位提出一些参考决策。加之参与施工的工人很多是农民, 文化素质不高、质量意识淡薄, 对一些管理制度和惩处措施不以理睬。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的时间有限, 没有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一些细小质量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项目验收时反而提出质量瑕疵的原因之一。

2.3.2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生产制度是落实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质量责任的重要依据, 能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本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就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员、质检员存在由施工单位各工种班长兼任的现象, 一些制度形同虚设。加上如前所述的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工人不戴头盔进入工地、设备操作不按流程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而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两次较小的安全事故。

2.3.3电力施工合同执行不规范, 项目质量评定不及时。本电力工程建设单位为电力系统内的新能源开发公司和风力发电公司, 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设单位干预较多, 一些条款没有完全按合同履行, 工程款受到了一定的行政干预。

同时,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 这些工序、中间产品和工程一旦建成投产, 不可能再进行质量检查。本项目中, 由于受到管理机制和水平限制, 对部分工序、工程和中间产品没有做到及时检查, 导致最后凭外表和经验进行质量评定。

2.4 BDS风电场220k V升压站工程质量控制改进对策。首先, 打造优秀的施工人员队伍。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只有鼓励施工人员持续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 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质量意识, 施工人员才能自觉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施工技术等操作, 确保工程质量。

其次, 完善监理细则。本项目中尽管有明确的监理细则和监理目标, 然而在没有系统落实。监理细则应让施工单位和人员全面了解各阶段工程质量要求、检查方式、质量评定及验收等规定, 让施工单位和人员在施工中掌握好工序、技艺, 明白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应如何做。监理人员应结合监理目标, 落实自身责任, 及时参与到施工现场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 及时检查各工序、工程和中间产品质量, 及时作出质量评定。

再次,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制。应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 同时强化领导和责任落实, 只要出现质量问题, 对项目相关人员都要追求责任, 监督项目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最后, 加强合同执行管理。按市场规则来管理电力工程项目, 严格按合同细节执行, 避免个别领导过多的行政干预。

参考文献

[1]李杰.刍议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J].知识经济, 2012 (1) .

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要点论文 篇4

4结束语

在火力发电厂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实际应用中,应总结丰富经验,创新整体工作方式与管理方法,加大整体工作力度,在合理管理的情况下,提升管控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明胜.对电力设备中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分析[J].大陆桥视野,(24):100.

[2]阎永强.井下电气设备接地保护探究[J].能源与节能,(2):12-13,15.

[3]李开放,闫政.浅谈电气设备接地及其运行维护[J].西部皮革,2017(6):22.

[4]罗小文.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研究[J].大科技,(25):224.

[5]田路阳,张竞言.对电力设备中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11):229-230.

[6]李鹏.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206.

[7]王军昌.电气设备接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制作,2015(04):216.

升压站控制系统功能浅析 篇5

关键词:升压站,控制系统,功能

0 引言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快速增长, 人们提出了建立电力生产中心的设想, 即升压站系统, 它是通过电荷电压变换的一个整体系统。升压站一般是把低电压变为高电压, 然后送到更高等级的电压输电系统, 以实现资源共享。为了方便使用, 将大电压变成小电压, 或将小电压变大电压的变电设备。升压站主要是升压, 减小线路电流, 减小电能的损失。

1 传统NCS控制方式

在常规升压站中控制功能全部由NCS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监视、控制, 一般厂用电、低压配电系统及高压变压器组控制功能基本都是由DCS来实现的, 具体如下:

现在高压电气设备与传统模式最大的不同是采用网络微机监控系统NCS作为主要的监控手段而传统方式是采用一对一硬手操控模式, NCS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 节约了大量人力, 同时增强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间隔层、一级网络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站控层二层设备组成了升压站的监控系统, 服务器、工程师站、微机防误系统和操作员站通过网络连接组成了计算机站控层监控系统, 站控层不但具备人机联系界面, 还可以实现升压站管理中心和实现网络电气设备监控, 并可以和调度通信中心通信。若干个监控子系统通过网络连接组成了间隔层, 它是站控层或网络通信失败监控无法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通过间隔层操作可以实现间隔设备的就地操作、监视功能, 站控层与厂局级管理系统SIS实现网络通讯。

目前, NCS已在升压站运行中被广泛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下面我们对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 NCS纳入DCS控制方式

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 国内将他命名为为集散控制系统, 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我们在深入研究电气控制需求后来探讨NCS纳入DCS控制方式, 根据DCS控制系统的特性, 我们进一步设计替代方案。随着控制系统的快速发展, NCS逐渐被DCS系统取代, DCS系统通过IEC61850规约通信后, 升压站的电气量通过MMS接口与DCS系统连接,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模拟量和保护信号通过变送器转换成4~20 m A量送入DCS, 这样DCS就能实现对升压站内所有设备的监视和操作。

3 NCS纳入DCS控制方式比NCS控制方式具备的优势

3.1 造价对比

常规NCS控制方式所需设备如表1所示。

NCS纳入DCS控制方式所需设备如表2:

由以上表对比可以看出, 采用NCS纳入DCS控制方式后, 控制系统造价降低了很多。

3.2 先进性对比

传统升压站的NCS系统必须单独组网, 信息传送必须经过规约转换后才能实现接口通信再送到DCS系统, 时间上无法做到与控制系统时间完全一致, 对事故分析时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升压站中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监控分别在两套不同的系统来实现, 升压站维护成本会非常大且操作复杂, 给后期使用和维护造成很大困难, 而且两套系统信息不互相兼容必须通过规约转换器来实现信息的互通, 增加了投入成本和运行风险。NCS纳入DCS控制方式后, 技术可以实现两个系统兼容, 不需要通信转换既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 减少了系统运行风险同时降低了投入成本, 系统运行更加可靠。

3.3 对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影响对比

常规NCS控制方式在电厂或升压站中已经用了很多年, 因此本文以NCS控制方式为例, 通过传统NCS系统和NCS纳入DCS控制方式对设计、施工和运行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

3.3.1 与调度接口的问题

传统NCS控制系统只能通过专用远动工作站和规约转换器转换成常用的101、104远动规约来实现和调度的通信, 但是由于存在很大的缺点和漏洞被调度所不接受。但是NCS纳入DCS控制方式后, 系统通过监控后台通信装置直接可以实现与调度的互相连接, 实现通信与信息的远传。

3.3.2 信息采集问题

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的功能不但包括升压站的控制、监视, 同时它还是一个信息采集站, 即整个系统与升压站内所有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如故障录波器、保护装置、直流、DCS、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等设备连接, 实现信息在监控系统的监视, 所需数据可以实现存储和实时传递, NCS通过通信接口与电能计量装置互联, 可以实现电能的有功、无功、电压、电流量的传输, 同时利用系统软件可以生成报表供运行人员查阅。

3.3.3 同期问题

由于DCS系统通过变送器采集相关的电压、电流量, 而变送器只能采集电压、电流量的幅值, 而无法获得相位信息, 因此必须装设独立的同期装置来实现断路器的同期。不仅如此, 500千伏3/2接线方式接线较为复杂, 还必须另外装设近区优先法则电压切换装置, 根据升压站线路的运行情况自动切换电压来实现同期和线路的重合闸, 给设计、施工人员工作带来不便;而在NCS中, 这些装置都安装在断路器测控柜中, 产品标准化设计, 成熟可靠。

3.3.4 规约问题

目前, 由于DCS通信存在不稳定等漏洞和国家的管控, 其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一般情况下, DCS系统通信规约的限制对于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开发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不能实现接受电气智能设备的更多电气和模拟量, 所以它的应用较多的用在发电厂的机炉控制方面。反观电气NCS, 厂家的大力开发和现场广泛应用实现了与电气智能设备连接功能全部实现, 而且可以实现各个电气智能设备厂家的不同产品通过接口程序或硬件设备实现无缝连接, 经验丰富;而DCS厂家对智能电气设备不熟悉, 其通信和规约转换又受到限制, 与智能电器设备之间接口和互通有没有较为成熟的借鉴经验, 这对DCS厂家和后期的维护人员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传统NCS控制方式的分析后, 提出了电气NCS纳入DCS控制的方案, 并将两者通过现场应用后进行了对比, 其功能如何实现进行深入研究。在风电场的升压站中如果将所有的控制信息NCS纳入DCS控制, 通过DCS系统完全可以实现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 这种先进的控制方式可以优化系统运行方式, 实现风电场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朴成刚, 郭玉龙, 胡正洪.火力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方向[J].天津电力技术, 2008.

[2]张波, 王金海, 李兴旺, 等.电气监控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 2009.

500kV升压站保护特点分析 篇6

某500kV升压站自投运至今,一直运行良好。该升 压站采用的保护装置大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且各有特点。其与以往的保护装置相比,也有着诸多差异。所以,本文拟通 过详细的分析比较全面掌握该保护系统的功能特点,以便于相关设备维护工作的开展。

13/2接线保护

1.13/2主接线保护配置

首先,所有开关仅配置 单个RCS-921A保护,用以实现 失灵保护及重合闸功能,且单个开关仅配置一个操 作箱。其次,将双套RCS-922保护配置于单个边开关屏柜之上,双套RCS922保护分别作用在中、边开关的跳圈之上。最后,在每条线路之上配置数套RCS925远跳装置,远跳动作由边中失灵保护予以启动,电抗器保护和过电压保护启动远跳。

1.23/2接线失灵保护的跳闸对象

在边断路器的失灵保护动作之后,实现了边断路器所在母线上全部中断路器和断路器的跳开动作,并实现了远方跳闸功能的启动。在启动中断路器的失灵保护动作之后,实现两侧边断路器的跳开动作,并启动对 侧相应的 断路器。需要 注意的是,由于中断路器和边断路器所保护的跳闸对象有所差异,因此失灵保护务必单独跟着断路器进行设置。

1.3断路器失灵保护

由充电保 护、变压器 保护、线路 保护或者 母线保护 来启动边断路 器的失灵 保护 ,在失灵保 护动作之 后 ,接着再跳 该断路器一次 ,并对该母 线上的全 部中断路 器和断路 器进行跳开。 另外 ,对于连接 元件为变 压器或线 路的情况 ,还应当对应地 启动跳闸 继电器跳 各侧的断 路器 ,或者启动 此线路的远 跳。

由充电保护、变压器保护或者线路保护来启动中断路器的失灵保护,在失灵保护动作之后,接着再跳该断路器一次,并对两个边断路器进行跳开。另外,对于连接元件为变压器或线路的情况,还应当对应地启动跳闸继电器跳各侧的断路器,或者启动此线路的远跳。

1.43/2接线死区保护

基于TA的位置和 数量来对 死区范围 进行判定,如图1所示。

TA与断路器之间(图1中TA1与断路器1之间)一旦发生故障,在跳开开关之后,就无法消除故障。由于该类 型的站内故障呈现出电流大、对系统影响较大的特点,且失灵保护 动作通常都有着较长的时延,因此有必要设置相应的死区保 护,以缩短动作响应时 间。其动作逻 辑主要如 下:当装置接 收到TWJ信号和跳闸信号之后,并且死区过流元件动作依旧没有返回,死区保护由死区保护投入控制经整延时予以启动,失灵保护与出口回路保持一致。

1.5瞬时限跳回路

由用户设定决定,瞬时限跳 回路可以 分为三相 及三相限跳、两相跳闸联跳和单相跟跳等方式。瞬时限跳回路的出口接点和对应的保护出口接点一道实现开关的跳开动作。

1.63/2接线重合闸

为了日常检修和维护的方便,应当按照断路器来进行3/2接线重合闸的配置。另外,为了有效降低对系统 的冲击,一定要使两断路器按照顺序重合。需要注意的是,后重合断路器务必先成功重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和发送重合脉冲。

通常情况下,将边断路器作为先合断路器。这是由于边断路器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拒动,实现失灵保护跳相邻母 线,对停电范围不产生负面影响。反之,如果先合中断路器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拒动,就会使该串处于停用状态,对停电范围 产生负面影响。

在由于断路器退出工作或因故检修而使先合 重合闸停 用的状况下,后合重合闸以先合重合闸整定时限动作,以便杜绝日后重合闸整定时限重合,缩短非必要的时延,从而有效 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1.7瞬时单相故障线路两侧重合顺序

如图2所示,一旦线路出现瞬时性单 相接地故 障,首先两侧断路器单相跳开,其断路器重合顺序为:变电站侧1DL→发电厂侧3DL→变电站侧2DL→发电厂侧4DL。

1.8永久性单相故障线路两侧重合顺序

如图3所示,一旦线路出现永久性单 相接地故 障,首先两侧断路器单相跳开,接着重合的是变电站侧1DL断路器,合于故障保护动作跳变电站侧断路器。发电厂侧无重合机会,通过非全相对跳开进行保护。

1.9自动重合闸

对于该500kV升压站来说,所采用的中断路器和边断路器的双套RCS-922装置存在明显的重合闸顺序问题。为了满足现实需要,装置内设置了“闭锁先合”以及“投先合”等开关量输入。

在“先合投入”压板投入的情况下,该升压站装置的重合闸设定为先合重合闸,该方式具有合闸脉冲发送时延较短的特点(合闸脉冲持续120ms)。

启动先合重合闸的 情况下,马上闭合 输出开关 量接点的“闭锁先合”,此接点作 为后合重 合闸的“闭 锁先合”的开 关量输入。

2RCS-921A压板投退

(1)功能压板:投先重、投充电保护、投检修状态、重合方式切换把手。(2)RCS-921A装置面板介绍:图4中,“运行”指示灯为绿色,正常运行装置时,该灯处于长亮状态。“TV断线”指示灯为黄色,在出现电压回路断线的情况下,该灯处于长 亮状态。“充电”指示灯为黄色,完成重合充电的情况下该灯 点亮。“跳A”、“跳B”、“跳C”3个指示灯均为红色,在保护动作出口时点亮,当“信号复归”后立即熄灭。“重合闸”指示灯为红色,在保护重合闸动作的情况下点亮,而当“信号复归”后立即熄灭。

RCS-921A可作为辅助保护装置,实现过电压启动远跳,有着就地判别功能的过压保护和收信直跳。

3结语

升压站GIS选型经济性探讨 篇7

关键词:GIS,H-GIS,经济性,配电装置

0 引言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选型应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遵循有关规程、规范及技术规定, 并根据电力系统边界条件、自然环境特点和运行、检修、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合理制定布置方案和选用设备, 积极慎重地采用新布置、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使配电装置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升压站配电装置选择, 应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情况及环境条件, 因地制宜, 节约用地, 并结合安装、运行、检修要求, 通过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比较最后予以确定[1]。

1 配电装置选型方案

该地区的污秽等级为Ⅳ级, 对设备的防腐蚀性能要求较高, 户外配电装置不予以考虑。220 k V升压站可选用GIS (全封闭组合电器配电装置) 或H-GIS (混合式屋外配电装置) 布置方式。

1.1 配电装置型式简介

1.1.1 全封闭组合电器G IS配电装置

全封闭组合电器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配电装置就是所有间隔包括母线均充满SF6气体并维持一定压力, 仅通过进出线套管与架空进/出线相连。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各元件的带电部分在金属壳体内部连接, 取消了各元件的外部绝缘, 使得配电装置小型化、集成化, 大大减小占地面积, 可以做到免维护。

按GIS是否有建筑物遮蔽, 又分为屋内GIS配电装置和屋外GIS配电装置。建筑物对GIS本体的运行没有影响, 但有建筑物遮蔽后, GIS附属设备的运行条件更好一些, 对暖通的要求也更高。

1.1.2 混合式屋外配电装置

混合式GIS (H-GIS:Hybri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屋外配电装置就是主要的开关设备按不同的主接线和平面布置要求组合在一起, 并由充满SF6气体的密闭容器封闭, 而母线敞露在外, 仍然依靠空气绝缘。

1.2 高压配电装置选型的原则

高压配电装置在设计选型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综合考虑业主的要求, 遵循有关规程、规范及技术规定, 并根据电网条件、自然因素和运行、检修、施工方的要求, 合理制定布局方案和选用设备、材料, 积极慎重地采用新布置、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 使配电装置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维护方便[2]。

在确定配电装置型式时, 应满足以下要求:a) 运行安全和操作巡视方便;b) 降低综合造价;c) 便于安装和检修;d) 节约用地。

由高压配电装置选型原则可知, 影响到配电装置选型的因素有:a) 电气主接线形式和规模;b) 环境和气象条件;c) 场地布置情况;d) 配电装置造价。

2 配电装置选型比较

升压站配电装置的比较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着手, 同时要结合主接线选型方案来进行分析。

2.1 GIS和H-GIS两种型式的技术分析比较

全封闭组合电器 (简称GIS) 在技术上有许多优点:

a) 采用GIS配电装置, 所有设备由绝缘与灭弧性能优异的SF6气体封闭, 可以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事故率低;

b) 运行维护简单方便;

c) 安装周期短, 检修周期长;

d) 最大程度上解决了盐雾、水汽的影响程度;

e) 升压站占地面积大大降低[3]。

但GIS需设置气室分割, 以防止检修隔离开关等设备时SF6气体泄漏。

混合式GIS (简称H-GIS) 屋外配电装置在技术上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升压站内的大多数主要设备可由SF6气体封闭, 因此主要元器件部分拥有与GIS一样的技术优点。

缺点:a) 220 k V母线仍敞开在外, H-GIS方案并没有降低母线的故障率;b) 敞开在外的绝缘子组数未能有效降低, 仍受盐污的危害;c) 其它附属设备也因此屋外布置, 对这些设备的防护等级要求也相应提高;d) 未能有效降低升压站占地面积。

两种高压配电装置型式的技术比较见表1。

2.2 GIS和H-GIS两种型式的经济分析比较

从目前调研结果看, 选用H-GIS屋外配电装置的电站, 主接线一般采用3/2的接线型式。这是由于H-GIS的220 k V母线仍为未封闭的裸导线敞开在外, H-GIS方案并没有降低母线的故障率。如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 仍可能发生母线故障, 将母线上所有的进出线切除。因此, 不考虑“双母线接线结合H-GIS屋外配电装置”的方案, 只考虑3/2接线结合H-GIS屋外配电装置方案。

方案一:3/2接线结合H-GIS屋外配电装置;

方案二:3/2接线结合GIS屋内配电装置。

两种方案的经济性比较见表2。

经对比, 方案一经济性好于方案二。

3 结语

高压配电装置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 应该做到经济合理, 综合考虑运行业绩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GIS和H-GIS各有优缺点, 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550 kV变电站典型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升压站工程 篇8

本文通过对110 k V和220 k V户外升压站的现场监测, 分析了上述两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升压站在各自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距离变化情况。这对人们认识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1 工频电、磁场的测量

1.1 监测对象

此次以水电站升压站为例, 选取110 k V和220 k V2个电压等级的升压站进行现场监测, 升压站及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1.2 监测仪器、监测方法

采用电磁场测量仪, 主机型号为PMM8053B/EHP50C;检测出工频电场强度的下限为10-3 k V/m, 工频磁感应强度的下限为10-6 m T。监测仪器都通过了国家计量部门的校验, 在检定有效期内, 监测单位具有电磁辐射监测资质。

按照《500 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 24—1998)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2—1996) 的规定, 在升压站四周围墙外 (避开进出线) 5 m处各布设4个监测点 (每侧各1个点) , 用来监测站界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以升压站围墙外 (避开进出线) 5 m为起点, 垂直于围墙5 m为间距, 依次外测至30 m处, 用来监测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的断面衰减规律。

1.3 监测条件

在监测期间, 自然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见表2.

在监测期间, 升压站运行工况见表3.

2 监测结果与分析

2.1 站界工频电磁场

升压站站界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现场监测值如表4所示。

注:表4中, E——工频电场强度;B——工频磁感应强度。

从表4中可以看出, 110 k V甲升压站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值在4×10-3~9.6×10-2 k V/m之间, 最大值仅为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限值标准 (4 k V/m) 的2.40%.220 k V乙升压站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值在3.2×10-2~1.86×10-1 k V/m之间, 最大值仅为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限值标准 (4 k V/m) 的4.65%.110 k V甲升压站围墙外工频磁感应强度值在3.1×10-5~2.41×10-4 m T之间, 最大值仅为公众全天影响限值 (0.1 m T) 的0.24%.220 k V乙升压站围墙外工频磁感应强度值在8.1×10-5~3.04×10-4 m T之间, 最大值仅为公众全天影响限值 (0.1 m T) 的0.31%.

2.2 衰减断面工频电磁场

升压站衰减断面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现场监测值详见表5, 工频电场强度随距离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 工频磁感应强度随距离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

从表5和图1中可以看出, 110 k V甲升压站站外工频电场强度在10-3~10-2 k V/m数量级, 它随着与围墙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在距围墙20 m以外已经接近环境本底水平。220 k V乙升压站站外工频电场强度在10-2 k V/m数量级, 它随着与围墙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最终将衰减到环境本底水平。110 k V甲升压站站外工频磁感应强度在10-5 m T数量级, 它随着与围墙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已经接近环境本底水平。220 k V乙升压站站外工频磁感应强度在10-4 m T数量级, 它随着与围墙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最终将衰减到环境本底水平。

总体而言, 升压站站外工频电场强度衰减得较快, 工频磁感应强度衰减得较慢, 这主要是因为站外建筑物和植物等对工频电场强度有较好的衰减作用, 但是, 对工频磁感应强度较弱。

3 结论

分析110 k V和220 k V这2种不同电压等级的户外升压站周围电磁环境的现场监测结果后, 得出如下结论:户外升压站站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水平都较低, 而且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站外工频电场、磁场强度水平全部满足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 不会对邻近居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4 建议

电力企业和环保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消除部分公众对高压输变电设施的误解和恐慌, 正确认知输变电设施产生的电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科学、客观地理解其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

摘要:通过对110 kV、220 kV户外升压站站界和站外衰减断面上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监测, 分析其电磁环境水平和衰减规律。结果表明, 户外升压站对站界电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110 kV户外升压站站外工频电场强度在10-310-2 kV/m数量级, 工频磁感应强度在10-5 mT数量级, 随着与围墙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220 kV户外升压站站外工频电场强度在10-2 kV/m数量级, 工频磁感应强度在10-4 mT数量级, 随着与围墙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升压站,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实测

参考文献

[1]陆继根.辐射环境保护教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2]于丽新, 李超, 杜佳, 等.辽宁省某典型500 kV变电站电磁污染分布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 (6L) :90-94.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 24—1998 500 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

[4]王文兵, 丛俊, 张斌.某新型220 kV变电站周围电磁环境监测及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8, 26 (5) :21-23.

升压站工程 篇9

1.1 NCS系统概述

X电厂网络升压站NCS系统采用国电南瑞科技公司的N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 (NCS) 采用开放的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 整个系统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系统组态灵活, 具有较好的可维修性和可扩性, 并能防止各类计算机病毒侵害造成系统内存数据丢失或系统损坏。

站控层采用冗余的光纤以太网络配置, 网络运行状态自动监测。其中一个网络故障时, 另一个网络承担全部任务。网络配置规模满足工程远期要求, 并留有适当裕度。传送速率及传送距离满足系统监控功能实时性要求, 并具有完善的抗干扰能力。网络通讯规约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站控层集中设置, 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 网络连接站级控制计算机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网络服务器, GPS对时设备, 打印设备等。

间隔层采用双网络分布式测控装置, 按电气间隔设置, 设备布置在网络继电器室。间隔层主要完成监控系统所需的信息量采集、传送功能。站控层设备通过网络获取测控装置采集的信息, 并通过测控装置实现对升压站断路器、刀闸等所有设备的控制。

1.2 NCS远动四遥信息与调度定期核对工作

为保证远动信息系统通道良好及四遥量的准确无误, 按照电网调度要求, 需定期与调度自动化处值班员进行遥测、遥信等四遥信息量核对工作。包括由厂侧检修人员模拟升压站各断路器、刀闸变位及各种报警信号, 送至调度侧, 由调度值班员查看变位信息及报警信息是否正确、时标是否合格等工作。

1.3 NCS远动事故总信号存在的问题

某季度, 在与调度进行远动信息核对工作中, 发现“事故总信号”时标延迟8~10秒, 不能满足信息及时性要求。

2 NCS远动事故总信号分析

2.1 远动事故总信号的用处

所谓事故总信号, 顾名思义, 就是事故情况下的总报警信号, 是专门用来标识事故的。事故总信号, 是调度监控人员用来判断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是确保设备、电网安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信号。

2.2 电厂远动事故总信号旧定义方式

事故总信号的传统定义是开关位置与控制把手位置不对应方式来启动, 传统的远动信息通过RTU装置送至调度侧。2008年经过技术改造, 设立NCS远动终端取代RTU。事故总信号的定义方式也进行了修改, 以实现事故总信号的功能, 暂称此定义方式为旧定义方式。

经过对软、硬件回路的检查, 发现事故总信号旧定义方式较为复杂, 220kV及500kV开关出现变位后, 首先NCS后台收到开关变位信号, 经过内部程序判别, 若非操作员操作开关变位, 则判断为准事故总事件, 并向公用测控屏一的NSD500测控装置发出信号;NSD500测控装置收到信号后, 驱动屏内继电器动作, 继电器变位接点送回NSD500测控装置, 并由测控装置将信息分别送至NCS远动和后台。通过NCS后台, 作为事故总光字报警。通过NCS远动子站, 将事故总信号送至调度侧 (如图1) 。

2.3 远动事故总信号旧定义方式的分析

远动事故总信号旧定义方式, 涉及到NCS后台、NSD测控装置、继电器等诸多装置, 任一装置异常, 将导致事故总信号判断失误。所以决定采用逐个排除法, 查找导致信息时标不准确的根源。

首先, 对继电器进行更换并校验合格, 模拟远动事故总信号, 并记录时标, 发现无明显改善, 排除继电器的异常。

其次, 由于开关及刀闸等信息量通过NSC500装置送至NCS远动后台, 再送至调度侧, 此流程并无时标延迟问题, 所以基本可以排除NSD500装置的异常。

最后, NCS后台运行缓慢而导致事故总信号时标延迟的可能性最大。

NCS后台负责全厂升压站系统模拟量、数字量采集及处理, 并具有监视及报警功能, 还担负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等的正常操作, 倒闸操作和其他必要的操作, 其信息量以万计, 无法简单的通过软、硬件升级来改变远送事故总信号时标延迟的问题。

此外, 远动事故总信号旧定义方式, 涉及到NCS后台、NSD测控装置、继电器等诸多装置, 即使可以将后台事故总信号识别速度提高, 任一装置异常, 将导致事故总信号判断失误, 仍然无法将隐患完全解决。

2.4 远动事故总信号的重新定义

为彻底解决问题, 排除隐患, 最终决定采用其他方法实现远动事故总信号的准确传送。

首先将操作箱开关合后位接点与开关跳闸位置接点串联, 既此两个信号的条件都满足时, 判断为事故总信号应发报警, 此满足了对事故总信号的传统定义。但当线路出现单相重合闸动作, 甚至开关单相偷跳时, 仍需要发出事故总信号, 仅凭借以上两个信号无法实现。针对此, 采用来自就地汇控柜内的三相不一致信号、来自操作箱的保护动作信号, 与以上两个信号并联送入NSD500测控装置, 再经过以太网送至NCS远动装置, 当NCS远动装置收到以上三组并联信号的任一个后, 则逻辑判断为事故总满足, 向调度侧发出事故总信号报警 (如图2) 。

由于厂内事故总信号仅作为报警使用, 并不参与其他闭锁和操作逻辑, 而且时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故仍采用旧的事故总实现方式, 避免对NCS远动装置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而且经过修改, 将厂内和调度两方的事故总分离开, 实现了初衷。

2.5 修改后试验

经过修改, 由检修人员在升压站模拟开关变位及保护动作, 送出远动事故总信号至调度侧, 经调度反馈, 时标大为降低, 完全满足各种要求。

3 结束语

远动事故总信号, 作为厂站端送至调度侧的重要信号, 由于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和升级, 其实现方式面临着优化和改进。正是通过此契机, 对事故总信号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研究和改进, 实现了事故总信号的准确和可靠, 为电网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摘要:X电厂NCS系统采用国电南瑞科技公司的N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事故总信号通过NCS远动工作站送至调度侧。在于调度进行每季度定期遥信、遥测数据核对过程中发现, 远动事故总信号时标不准确, 遂通过对此信号实现方法进行检查和研究, 确定问题根源, 并通过改进方案解决问题, 实现了对X厂升压站NCS远动事故总信号的探讨。

关键词:NCS,远动,事故总信号,调度

参考文献

[1]张保会, 尹项根, 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2]王维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上一篇:深入发展下一篇:短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