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底座板施工

2024-09-12

桥梁底座板施工(通用7篇)

桥梁底座板施工 篇1

1 概述

随着国家的铁路大发展, 新建铁路在全国开始了全面的建设, 同时也涌出了大量的新兴技术, 无砟轨道便是其中之一, 无砟轨道由于其轨道平顺性好, 整体性强, 纵向、横向稳定性好, 结构高度低, 几何状态持久, 以及维修量低,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目前在国内已经开始全面使用。

本文总结了西宝客运专线DK608+431.66-DK637+804.31段桥梁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施工工艺。

2 施工工艺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上底座板直接浇筑在桥面混凝土保护层上, 与桥面混凝土保护层间采用预埋钢筋连接。底座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均为HRB335-φ12, 按照不绝缘设计。底座板结构宽度为2800mm, 长度分5100mm、6375mm、6400mm、6625mm四种类型。底座板顶面设置隔离层, 隔离层采用4mm厚的聚丙烯土工布, 每块底座板底座设置2个1000mm×700mm×110mm限位凹槽, 凹槽侧面铺设4块8mm厚的弹性垫板。曲线段超高采用外轨超高方式设置, 并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线性过渡。 (见图1)

2.1 施工流程

底座板工程施工主要工序为:测量放样、套筒连接、钢筋加工及制作、模板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 测量放样

在施工轨道工程底座板之前, 完成CPIII的建网和评估, 采用CPIII控制网测量放出底座板中线、两侧边线。曲线段不考虑中线横移。并使用墨线弹划在桥面上, 作为钢筋绑扎控制界限。

2.3 连接钢筋施工

清理梁面预埋套筒位置的杂物, 将加工好的套筒连接钢筋 (HRB335-φ16) , 与梁面预埋套筒连接, 弯钩水平段方向朝线路中心, 钢筋丝扣拧入长度不小于25mm, 并使用扭矩扳手拧紧, 接头拧紧力矩为80Nm。套筒连接钢筋设计高度梁面以上部分为158 mm, 具体长度根据预埋套筒埋入深度现场进行调整, 但不得小于158 mm。

2.4 钢筋施工

2.4.1 钢筋加工。

底座板HRB335-φ12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依据施工图编制钢筋配料单, 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 确认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施工图要求, 当施工图未提出要求, 应符合以下规定: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 当施工图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 其弯曲直径dm≥5d, 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2.4.2 钢筋安装。

用平板车将加工好的钢筋运至施工点, 采用吊车吊装上桥, 先绑扎底层钢筋网片, 再绑扎上层钢筋网片, 上下层钢筋网片使用N9板凳筋支承。当底座钢

筋与套筒连接钢筋位置冲突时, 适当调整底座钢筋的纵向位置。在绑扎底层钢筋网片前, 在桥面保护层高上按照4个/m2数量进行垫块摆放。当梁面标高与设计标高有偏差时, 调整底座板架力筋, 使底座板钢筋笼上、下层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5 模板施工

底座板模板分横向模板、纵向模板及限位凹槽模板。横向模板设计长度为2800mm, 纵向模板长度分5100mm、6375mm、6400mm、6625mm四种类型, 横向模板为双面板形式。高度与直曲线地段有关。模板采用型钢精制, 限位凹槽模板设计为1000mm×700mm×110mm (不考虑模板厚度) , 模板高度较设计低10mm, 以适应梁面高低不平。高度通过螺栓调节, 模板横向两外侧采用短撑杆支撑在防护墙上, 两内侧采用对撑形式。在桥面设预埋钢件对左右线模板进行独立支撑。横向模板与纵向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模板安装时必须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严密, 不得漏浆;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以确保模板稳定不变形。 (见图3)

为了防止底座板根部漏浆而产生烂根现象, 在模板与桥面接触面之间设置“L”型薄铁皮或钢板外压竹胶板, 且通过调高螺栓顶紧竹胶板工艺解决。

2.6 混凝土施工

2.6.1 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对底座板施工范围进行杂物清理, 同时采用强力吹风机吹除模板范围内的灰土或其他轻质污染物。浇筑前, 提前2小时洒水湿润桥面, 但不得出现明水。

2.6.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搅拌, 混凝土罐车运至工地, 泵车泵送入模, 自由落差小于1m。入模温度应为5℃~30℃, 坍落度宜控制在180mm~200mm左右。

底座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捣固时, 从钢筋的间隙插入, 插入的深度严格控制, 避免破坏滑动层。操作过程中要求“快插慢拔”, 垂直点振, 不得平拉, 不得漏振, 谨防过振, 每点振动时间约20s~30s。

振捣密实后, 采用3m铝合金靠尺刮平, 平整度需达到6mm/4m的要求, 限位凹槽中使用1m铝合金靠尺刮平, 限位凹槽面平整度6mm/4m。曲线地段底座板横坡较大, 在砼坍落度控制在180mm左右, 混凝土摊铺整平过程中须用人工不断补充超高范围内的混凝土, 混凝土初凝前用铁抹刀抹平。

2.6.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 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当温度低于5℃时, 禁止洒水养护, 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养护不小于7天。为保持水分, 现场采用覆盖土工布后洒水, 再在其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散失。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前, 严禁各种车辆在底座板上通行。搬运物品时尽量避免碰撞混凝土边缘, 防止碰损。 (见图4-图5)

结束语

合理的施工方案、良好的制作工艺、严密的现场组织及筹划, 顺畅的物流组织及各工序之间默契的配合, 有助于解决施工中的细节问题, 攻克施工技术难点。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今后的同类工程施工中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通线, 2008:2251-Ⅰ-2.

[2]路基及32m、24m简支梁上无砟轨道设计图 (西宝客专施 (轨) 2) .

[3]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铁建设[2006]158) .

[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4-2010) .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10]241) .

桥梁底座板施工 篇2

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技术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操作便利、操作精度高及具有通用性等特点, 但是无砟轨道的结构尺寸误差及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在该工程底板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工程进度指标、质量标准、机具配置及结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并多次进行试验之后, 决定使用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技术, 该技术的使用使得工程经济效益发挥到了最大。

1 工程简介及施工流程

某铁路特大桥通过工程人员研究决定使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铁路设计时速为350 km/h, 工程无砟轨道桥梁段底座板具体施工流程为:施工前期准备→加工制作梁端并安装连接螺栓→分层铺设滑动层→弹簧板安装→进行钢筋绑扎→浇带连接器, 并用手拧紧螺母→端模和侧模安装→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验收检查→混凝土浇筑 (此时要注意对后浇带不能浇筑) →将后浇带连接螺母松开→进行养护→对底座板温度进行测量→浇筑后浇带混凝土→进行养护→侧向挡块浇筑→最后检查。

2 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结构设计

该工程无砟轨道桥上CRTSⅡ型底座板设计结构主体由混凝土底座板和高强挤塑板两部分构成。从下到上分别为:下层土工布、聚乙烯薄膜、上层土工布 (这三者简称为“两布一膜”) 、混凝土底座板。梁端处预留一段位置为了消除梁端转角施加于底座板的应力, 设计有高强度的挤塑板, 其中两布一膜下层土工布横向使用胶带和梁面做粘结, 纵向使用三条胶带和梁面做粘结, 对高强度挤塑板的下部界面使用胶黏剂和梁面做粘结, 为了使得底座板连续结构顺利实现, 对两端刺底座板的跨梁缝进行连续, 并使用抗剪齿槽和剪力钉在桥梁固定支座上部进行梁体的固结, 最终实现底座板的纵向结构[1]。然后在底座板两端加设侧向挡块, 以稳定底座板的竖向、横向位移及翘曲。最后梁面和底座板间设置“两布一膜”互动层, 其中对于建立齿槽部分则不进行设计, 最终使得两面和底座板之间能够保持滑动状态。图1为该工程无砟轨道结构图。

3 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具体施工技术

3.1 底座板各施工单元的划分

在进行施工之前, 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工程施工工期、施工条件等) , 依据施工组织计划对各施工单元进行划分, 在进行施工单元的划分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施工单元必须按照作业面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 并制定好相邻作业面具体的张拉顺序和施工过程中具体的分工; (2) 对常规区两相邻区间隔不得超过150 m; (3) 在连续梁上不能设置临时端刺, 并且端刺设置一定要有一定的间隔[2]; (4) 对左右线的临时端刺在设置过程中要将两孔梁错开; (5) 剪力齿槽和钢板连接器之间的间距应该小于等于75 m; (6) 硬泡沫板和钢板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等于5 m。

3.2 弹簧板和滑动层的施工

当梁面平整度、梁面高程、中线线位、各相邻梁端高差及所有设标网的工程施工几何要素测量完成并确认无误之后, 就可对底座板进行施工, 在进行施工中, 箱梁各孔滑动层铺设范围是桥梁活动端到建立齿槽边缘, 在梁缝处使用硬泡沫塑料板进行局部滑动层的铺设。在进行滑动层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要使用高压水对桥面进行清洗, 如果在清洗过程中发现防水层出现破裂时, 对破裂处的修补方法应该为:首先对底层的土工布进行对接, 对其中的中间薄膜通常使用溶接的方式, 但是要注意上层土工布不允许进行对接; (2) 在进行土工布订制时, 要保证其宽度符合, 没有破损, 并且梁面应该保证平整无褶皱, 当底座混凝土施工结束之后还应该将多余部分切除; (3) 在铺设硬塑料泡沫板时其结构尺寸均应该符合设计标准, 接缝要置于梁端缝的中间, 并且要保持成阶梯状, 不能存在通缝;要保证梁面粘结的稳定牢固, 严防出现破损, 其顶面还要敷上塑料布。

3.3 钢筋工程施工

3.3.1 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按照工程工期及实际情况, 钢筋笼能提前进行预制或者在现场制作, 因为该工程工期紧, 为了节省时间, 钢筋笼提前在钢筋加工厂进行了预制, 并使用拖车运输, 利用小龙门吊与吊车将钢筋笼吊至桥面, 然后工程人员按照钢筋笼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连接安装, 安装好之后, 要对钢筋绝缘情况作检查, 并将底座板下面的杂物清除干净, 然后做混凝土浇筑准备。

3.3.2 测温电偶和钢筋连机器的安装

在每一个底座板浇筑段均应该安装测温电偶 (通常应该和梁缝保持10 m左右, 安装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稳定性) , 测温电偶用于对结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其次对于钢筋的安装, 首先应该预制钢筋连接器或者在桥下制作钢筋连接器, 安装过程中, 整体进行吊装[3]。另外在进行钢筋连接器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桥梁上进行钢筋绑扎时, 要密切关注侧缝处纵向钢筋受力变化情况, 可预先在防撞墙上将配筋数量、种类标清, 以利于进行材料准备和进行施工; (2) 对剪力齿槽处的钢板和锚固钢筋在进行安装时要注意安装的高度和深度。 (3) 对于后浇带钢板, 在进行安装中要时刻注意钢板变形情况及注意焊缝变化情况, 除此之外, 还要求使用特定的工艺及焊条进行连接, 在后浇带钢板安装结束之后, 要将已锁紧的螺母松开。

3.4 混凝土施工

对底座板的混凝土灌注施工, 通常使用混凝土泵车直接将混凝土泵送入模内, 混凝土泵入模内后, 对前面的混凝土使用人工方法将振捣器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 而后面的混凝土则使用摊铺机进行摊平, 对于较高地段底座板混凝土的施工, 整个摊铺过程中, 要求在人工不断补充混凝土的过程中, 用摊铺机进行两遍压实整平, 最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待整段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 覆盖塑料薄膜和土工布以保湿养护。

3.5 底座板的连接

在进行底座板连接过程中, 应该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 首先进行连接的基本条件是当所有混凝土浇筑段都浇筑结束及轨道基准点的放样完成之后才可进行; (2) 在进行前临时端刺区域连接时要对浇筑段落的温度和长度进行测量, 并做好记录以备用; (3) 对混凝土端刺长度要使用大地测量法进行测量, 使用全站仪对后浇带边的轨道基准点进行测量, 以快速定位其长度; (4) 连接过程中, 在临时端刺区域必须要安装侧向挡块; (5) 对精轧螺纹钢筋进行清洗, 并在螺固螺母上涂上油脂, 对后浇带浮渣做清理, 并准备一定的张拉工具, 主要包括开口扳手、套筒扳手等[4]。连接施工是保证在板内零应力20℃下而做的张拉连接筋的施工, 所有底座板的连接施工都需要在温度较低的24 h内结束, 而底座板通常使用的连接方式有四种。如图2~5所示:

4 结语

在进行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中, 一定要注意在结构高度符合时, 其高程控制尽可能使用负高程, 以方便CRTSⅡ型板进行精调, 其次对于张拉作业交底时要细心负责, 做好张拉协调工作。另外在今后的底座板施工中一定要加强研究变形应力及结构温度力对桥梁的影响, 最终使得建成的桥梁轨道系统和底座板系统更加优质。

[ID:000989]

摘要: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技术不但可在桥梁段底座板进行施工, 而且其还可使用在隧道或路基内支撑层低塑性的混凝土工程, 该技术在某铁路使用了47km, 其中路基支承层36.1 km, 该施工技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本文就该铁路施工中的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的施工技术作了阐述, 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京津城际铁路有限公司.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施组工艺要点[R].北京:京津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2007:14-15.

[2]徐利利, 冯毅.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雷大桥特大桥纵连底座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 2010, 50 (1) :91-92.

[3]杜永昌, 王晓州, 辛维克, 等.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127-128.

桥梁底座板施工 篇3

CRTSⅡ型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是在引进德国博格板的施工技术基础上, 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发展需要及工程特点, 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产化研究,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它具有高精度、高平顺性、高稳定性的显著特点。现已应用于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广客专、沪昆高铁等高速铁路工程, 成为了我国目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的主要施工技术之一。

CRTSⅡ型无砟轨道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垫层、底座板 (或水硬性混凝土支撑层) 等部分组成,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 桥面底座板概述

底座板是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的支撑基础和结构元件, 通过底座板可以作出轨道超高设置。底座板通过由土工布和薄膜构成的滑动层铺设在桥梁上, 底座板宽2.95 m, 直线段平均厚度为200 mm, 曲线地段根据超高设计情况计算确定, 长尾通桥连续, 是一块配置非预应力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板带。底座板通过梁上剪力齿槽内的剪力构件与梁体剪切连接。

3 底座板施工单元划分原则

3.1 施工单元划分

由于桥上CRTS II型板式轨道底座无法一次施工完成, 因此必须划分成几个施工单元, 根据桥的长度和施工组织方案确定施工段长度, 一般为4~5 km, 施工单元的首尾位置应设置端刺或临时端刺, 临时端刺长约800 m, 端刺或临时端刺之间的区段为常规区, 常规区一般最短为3个浇筑段, 长度约480 m。

3.2 临时端刺设置

临时端刺是底座板的一部分, 它在桥上暂时起到了路基上常规端刺的作用。左右线临时端刺起点设置应错开两孔简支梁以上, 临时端刺区应避开连续梁及其前后各相邻两孔简支梁、道岔区。临时端刺设置的优点是:底座板连接必须在两个端刺之间进行, 在长、大桥梁底座板施工过程中, 底座板连接有上千个, 若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完成所有的连接将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设置临时端刺后, 底座板浇注后的连接就无需在两个端刺之间进行 (可在临时端刺和端刺, 临时端刺和端刺之间进行) , 即两临时端刺或临时端刺和端刺之间的底座板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施工单元进行连接施工, 这也意味着可以将整个长桥底座板分成若干独立的施工单元, 无需等到全桥底座板施工完成后, 再开始铺设轨道板, 为后续轨道板铺设赢得宝贵时间。

3.3 后浇带设置

(1) 常规区混凝土浇筑段长度不大于164 m, 即5孔简支梁长度。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强制力传入桥墩, 在两处混凝土浇筑段之间预留50 cm, 设置钢板连接器后浇带 (BL1后浇带) , 其在底座板混凝土浇筑段浇筑时留出, BL1后浇带距离梁端长度不小于5 m。

(2) 当分段长度大于两跨梁时, 底座板与梁端齿槽只进行钢筋连接, 浇筑时预留66 cm宽后浇带, 称之为剪力齿槽后浇带 (BL2) ;当分段长度为一跨时, 底座板在梁端齿槽处一次浇筑。位于浇筑段中心的一个剪力齿槽后浇带 (BL2) 与底座混凝土同时浇筑, 其余简支梁的剪力齿槽后浇带纵连前需要预留不浇筑。此外, 该后浇带左右浇筑段长度差不大于15 m。

(3) 剪力齿槽超过两排时 (如连续梁及其两端各两孔简支梁上) , 齿槽后浇带应与底座混凝土一次浇筑, 并设立BL1后浇带。为保证连续梁及相邻两孔简支梁上BL1尽量关于先浇筑的BL2对称, 可通过设置自由混凝土浇筑段来满足要求, 自由混凝土浇筑段长度不大于80 m。

(4) 距路基常规端刺最近的BL1后浇带与常规端刺的距离不超过80 m。只有当摩擦板长度在70~100 m之间时, 钢板后浇带到常规端刺的距离可以适当加大, 保证后浇带位于桥上。另外, 常规端刺到先浇筑的剪力齿槽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60 m。

(5) 对于大跨度细杆拱而言, 其处理方式同连续梁。即细杆拱及相邻的两孔简支梁上, 剪力齿槽要与底座混凝土一起浇筑, 并设立BL1后浇带。通过在细杆拱上设置一定数量的自由混凝土浇筑段以满足BL1后浇带关于先浇筑的BL2后浇带的对称要求。

(6) 钢筋连接器后浇带与轨道板板缝的距离不小于0.7 m。

4 底座板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底座板施工是在桥梁面经过验收, 防水层施作完成, 并经检测合格后, 底座板施工前应对梁面的杂物、灰尘进行清理, 才能进行底座施工。

4.1 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3)

4.2 安装剪力钉

剪力钉采用HRB335级钢筋与锚固钢板 (Q235级钢板) , 所有剪力钉要测量齿槽的实际深度后加工, 剪力钉钢板位置高于1/2底座板厚度, 保证剪力钉钢板顶面同底座板上层钢筋保持1~2 cm距离。剪力钉安装前要严格检查, 清理剪力齿槽内的杂物和套筒内污物, 确保剪力钉拧入深度 (不小于42 mm) 和拧紧力矩 (MA≥140 Nm) 。锚固板焊缝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CJ18-2003) 等相关规范的规定。

4.3 铺设挤塑板

在梁端各1.45 m范围内铺设一层5 cm厚的挤塑板。铺设前, 用洁净的高压水及高压风冲洗桥面, 确保铺设范围内洁净且无磨损性砂石颗粒。在梁端1.45 m范围满涂刷聚氨酯胶水, 在挤塑板上面采用重物满压1 h, 使之挤塑板与胶水牢固粘结, 保证挤塑板与梁面密贴, 避免出现空鼓现象。高强度挤塑板顶面与梁面加高平台顶面间的允许误差为±2 mm, 同时挤塑板要与加高平台侧边要紧贴, 不得留有空隙。

4.4 铺设两布一膜

两布铺设范围内要清扫洁净且无磨损性砂石颗粒, 根据滑动层铺设位置, 在底座板范围内沿线路纵向两侧及中间各弹出宽30 cm的粘合剂涂刷带, 控制聚氨酯的涂刷范围。

聚氨酯涂刷好后, 马上进行第一层土工布 (厚3 mm) 的铺设, 其铺设范围为桥梁固定端的剪力齿槽内边缘至桥梁活动端梁缝处断开, 铺设应从活动支座梁端开始;第一层土工布铺设完成后, 直接在第一层土工布上铺设聚乙烯薄膜, 其铺设范围为桥梁固定端的剪力齿槽内边缘至相邻桥梁的剪力齿槽外边缘;聚乙烯薄膜铺设好后, 即可开始铺设第二层土工布 (厚2 mm) , 其铺设范围为桥梁固定端的剪力齿槽内边缘至相邻桥梁的剪力齿槽外边缘, 铺设时可用水润湿土工布以利于将土工布吸附在聚乙烯薄膜上。在铺好的滑动层上按间距50 cm的要求梅花形摆放条形垫块 (40×5×4 cm) 。一是防止安装钢筋笼时将滑动层刺穿;二是防止大风将滑动层刮起。

两布一膜施工注意事项: (1) 铺设应平整、无皱褶且无破损, 如发现破损, 应进行更换, 重新铺设。 (2) 底层土工布可对接, 中间薄膜可采取熔接方式, 上层土工布不允许对接。 (3) 土工布订制幅宽宽度为3.05 m, 底座砼施工完成后切除多余部分。 (4) 两布一膜铺设完成后, 在梁端伸缩缝处, 两布一膜的上方铺设一块2.95 m×0.3 m×0.003 m的钢板, 防止混凝土塌陷到伸缩缝中。

4.5 钢筋安装

底座板钢筋采用桥下集中预制和桥上绑扎相结合的方式, 在施工便道允许的情况下, 在桥下进行集中预制, 用专用吊具进行吊装, 要确保运输、吊装过程中钢筋网片不变形, 吊装时要注意钢筋网片的方向。无论桥下预制钢筋笼还是桥上绑扎, 为了确保钢筋定位准确, 都应制作钢筋定位模具, 同时钢筋加工前要对桥面标高进行实测, 根据实测结果, 对钢筋加工尺寸进行调整, 确保底座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钢筋安装前在两布一膜上放置混凝土垫块 (50×5×4 cm, 标号与底座板砼同标号C30砼, 可适当配一根直径6 mm的钢筋或者更细的钢丝, 保证其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折断) , 防止底座板钢筋铺设使滑动层过度受压而破损。垫块梅花状布置, 纵向间隔约80 cm, 保证每延米垫块数量不少于8块, 垫块与滑动层的接触面积控制在0.185 m2/延米。垫块高度应满足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长度0.35~1 m。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采用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相邻两个搭接区段中心间距应大于1.3倍的钢筋搭接长度。纵向钢筋搭接区段应避开梁缝和剪力齿槽后浇带的钢筋加强区域;纵向钢筋搭接区采用外箍筋, 箍筋间距为100 mm;内箍筋与外箍筋交替使用处的纵向钢筋不允许弯折, 应通过调整2~3根箍筋的高度进行过渡处理, 保证纵向钢筋平顺缓和过渡, 同时满足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4.6 模板安装

底座板模板按照一般地段和超高地段两种型式设计, 采用可调组合钢模, 模板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平, 模板内侧采用可调螺杆内支撑, 模板外侧采用可调螺杆对撑, 模板加固间距要根据模板刚度来设置, 确保模板稳固、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变形;模板安设要平顺, 相邻模板错台不超过1 mm, 确保接缝严密。浇筑前, 模板与梁面间的缝隙采用“L”型钢板进行封堵, 采用垫块把封堵钢板顶紧, 确保与模板紧贴, 防止底座板“烂根”现象的发生。

4.7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 除要仔细检查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外, 还要特别注意模型底口封堵是否完好, 所有后浇带螺母是否为松开状态 (不少于3 cm) 。剪力齿槽处方木内撑加固是否稳固, 保证剪力齿槽间距均匀, 符合规范要求, 底座板采用低弹模的C30钢筋混凝土, 浇筑时要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 (一般160 mm左右) , 超高地段地段的坍落度要适当调小一点, 否则振捣时水泥浆从低侧流出, 而且不利于混凝土顶面找平。底座板关键工序是顶面收光拉毛, 顶面收光时应注意标高控制, 底座板混凝土顶面标高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宁低勿高”, 底座板完成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复测, 否则后期轨道板初铺以后底座打磨难度较大。

底座板施工中底座板顶面标高、平整度的控制极其关键, 直接影响到后续工期,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底座板标高的控制中, 往往出现底座板超高, 导致砂浆层厚不足的现象, 一是底座板可能出现正误差;二是轨道板一般按照正误差控制, 一般比设计厚度后3~5 mm, 这样造成正误差的累积, 就可能导致砂浆层厚不足的现象, 控制方法有:一是要尽可能按照设计的底座板顶面标高控制, 甚至比设计低2~3 mm, 消除轨道板的正误差, 能够保证砂浆层的厚度;二是要控制好底座板的平整度, 防止出现局部砂浆厚度不足的状况。

底座板混凝土采用长柄塑料毛刷横向拉毛, 拉毛的好坏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灌注质量有很大影响, 拉毛深度一般控制在1~2 mm, 拉毛太重, 不利于砂浆的流动, 且在灌注过程中, 导致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产生贯穿孔。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 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养护期不低于7 d, 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 MPa以上, 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4.8 底座板连接及后浇注带施工

桥梁底座板后浇带分常规区和临时端刺区后浇带, 常规区后浇带在底座混凝土浇注完成后, 混凝土强度大于15 N/mm2时一次连接并浇注完成;临时端刺区后浇带按要求连接好后, 分两次浇注完成:后浇带的连接和浇注符合下述要求: (1) 底座板后浇带应在钢筋绑扎好之前完成安装。 (2) 常规区和临时端刺区后浇带的连接和浇注按先常规区后临时端刺区的施工顺序。 (3) 连接旃工宜在底座板温度处于20℃~30℃之间进行, 高于30℃时严禁进行连接作业, 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连接完成。 (4) 后浇带螺母连接拧紧时, 必须按要求进行, 严禁将用手和扳手拧紧方式混淆。

底座板连接时砼强度需达到20 MN/mz, 连接操作是围绕并确保板内20℃时零应力状态而进行的后浇带连接筋张拉施工。底座连接施工主要分四种情况:一是新设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二是固定端刺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区;三是既有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四是既有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区。

单元段内的底座板连接施工在单元段内的端刺 (两端或临时端刺或固定端刺) 及常规区底座板全部施工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所有类型单元段底座板的连接施工均应在温差较小的24 h内完成。

4.8.1 新设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

两临时端刺区中的基段LP1按接壤常规区方式布设, 常规区两端及两临时端刺区后浇带按单元段中心对称原则顺序安排其连接施工, 工艺、工序要求如以下几点。

(1) 临时端刺区的基段LP2、LP3、LP4、LP5的基准测量, 于底座板连接前进行, 其结果将作为本单元段临时端刺区与下一个常规区连接时进行张拉计算的基础, 测量时间尽可能与底座板连接时间靠近, 以使连接温度尽可能与测量时的温度接近。

(1) 基段LP2、LP3、LP4、LP5的长度测量。

基段LP2的长度测量:后浇带BLl-J2面向J2后浇带BLl-J1方向的前方, 两者间的距离。

基段LP3、LP4、LP5之间的长度测量:按分段长度进行测量。

(2) 基段LP2、LP3、LP4、LP5的温度测量, 使用预埋的测温电偶测量, 相邻板温不一致时, 按两板长度及温度加权平均计算, 各段长度与对应温度测量于底座板连接前进行一次, 测量结果应准确记录并保存。

(2) 常规区板温测量, 与临时端刺区板温测量一同进行, 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

(3) 底座板钢筋连接工序。

底座板钢筋连接应在板温3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张拉连接时按规定顺序操作, 先部分连接, 再全部连接完成。

1) 临时端刺区中的4个后浇带BL1的预连接, 按后浇带BLl-J4、后浇带BLl-J3、后浇带BLl-J2、后浇带BLl-Jl的顺序将钢筋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

2) 首批连接施工, 先连接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区接壤处KO的前10个常规区后浇带钢筋, 后依次连接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区接壤处KO、后浇带BLl-Jl、后浇带BLl-J2、后浇带BLl-J3的钢筋, 后浇带BLl-J4的钢筋于相邻单元段底座板连接时张拉, 同时后浇带BLl-J2、后浇带BLl-J3的钢筋需进行张拉调整。

连接分三种情况进行。

(1) 当测量板温T<20℃时, 通过计算确定连接钢筋的张拉距离, 其中, 后浇带BLlJ3范围内钢筋张拉距离按后浇带BLl-J2的1/3计, 其余直接按计算结果采用, 此时的拧紧操作应是先用手拧紧, 在此基础上, 钢筋连接器中的非拧紧端螺母按计算结果松开张拉距离, 再用扳手拧紧。

(2) 20℃≤T≤30℃时, 钢筋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螺母即可, 即张拉距离为0。

(3) T>30℃时, 不允许拧紧螺母, 且底座板应采取降温措施, 板温在30℃以下时再连接。

3) 补充连接施工, 连接常规区其余后浇带连接钢筋, 此工序在连接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区接壤处KО、后浇带BLl-J1、后浇带BLl-J2、后浇带BL1-J3之后接续进行, 连接方法同前述第2) 中所述。

(4) 后浇带BL1混凝土浇注。

后浇带钢筋连接完成后应随即进行后浇带混凝士浇注, 浇注范围应包括常规区所有后浇带及两临时端刺区中的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区接壤处KО、后浇带BL1-J1, 浇注工作24 h以内完成, 此工序与后浇带连接应接续施工, 不留间隔时间, 后浇带BLlJ2、后浇带BLl-J3、后浇带BLI-J4于相邻单元段底座板连接后施工。

(5) 后浇带BL2硷施工, 后浇带BL2设于临时端刺区的固定连接处, 分为早期固定连接和后期固定连接, 早期固定连接在单元段底座板钢筋连接完成3~5 d后进行, 位置在基段LP2范围内与基段LP2相邻的两个固定连接后浇带, 两临时端刺区后浇带对称施工, 后期后浇带BL2砼在相邻单元段底座板连接后施工。

4.8.2 固定端刺区+常规区+临时端刺区

此种情况下, 连接工序、工艺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同, 区别是不存在两端刺范围对称连接施工问题。

4.8.3 既有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

其中的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中的方法一致, 既有临时端刺区、新设临时端刺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要对应施工, 同步完成。

(1) 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

1) 既有临时端刺区后浇带BLl-J4、后浇带BLl-J3、后浇带BLl-J2张拉值的确定, 在既有临时端刺区的基段LP2、LP3、LP4、LP5首次基准测量的基础上进行, 该基准测量的方法如“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中所述, 需要再次测量既有临时端刺区的基段LP2、LP3、LP4、LP5的长度及板体温度, 且应于底座板连接前进行, 根据基段LP2、LP3、LP4、LP5第二次温度及长度的测量结果, 对比该临时端刺区的首次基准测量数据, 计算基段LP2、LP3、LP4、LP5温度荷载下的变形值, 以此确定后浇带BLlJ4连接钢筋张拉值并修正后浇带BLl-J3、后浇带BLl-J2钢筋张拉值。

2) 常规区底座板温度测量, 与临时端刺区温度测量同时进行, 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 测量方法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同。

3) 底座板连接钢筋的张拉工序, 连接筋张拉施工方法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要求。

(1) 连接筋张拉预连接施工, 连接范围为既有f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接壤处Kl及所有常规区后浇带BL1, 连接方式为用手拧紧钢筋连接器螺母;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咐端刺的连接对应施工。

(2) 首批连接施工。连接范围为邻靠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接壤处K1的至少10个常规区后浇带BL1, 张拉连接方式及张拉距离根据底座板温度确定, 即按T<20℃、20℃≤T≤30℃、T>30℃计3种情况区分, 各类情况下的连接工艺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要求。

(3) 补充连接施工, 连接范围为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接壤处Kl及常规区所有剩余后浇带BL1, 具体工序要求同第 (2) 条;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对应施工。

(4) 既有临时端刺区后浇带BLl-J4、后浇带BLl-J3、后浇带BL1-J2的调整张拉, 按计算确定的调整张拉值以后浇带BLl-J4→后浇带BL1-J3→后浇带BLl-J2的顺序进行张拉连接, 张拉施工应在连接器螺母原有紧固基础上单端调整螺母并张拉, 不可解开重张。

(2) 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区的连接施工, 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工序、工艺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常规区和新设临时端刺区的连接应与常规区和既有临时端刺的连接对应旅工, 相互对应配合工序如下。

(1) 既有临时端刺区与常规区进行“连接筋张拉预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区的连接则应顺序完成后浇带BLl-J4、后浇带BLl-J3、后浇带BLl-J2、后浇带BLI-J1的钢筋预连接, 其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

(2) 既有临时端刺区与常规区进行“首批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则应完成邻靠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区接壤处KО的前l0个常规区后浇带钢筋, 张披连接方法同“新设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相关部分。

(3) 既有临时端刺区与常规区进行“补充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区的连接则应顺序完成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区接壤处KO、后浇带BLl-Jl、后浇带BL1-J2、后浇带BLl-J3的钢筋连接, 其后配合既有临时端刺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 一同完成剩余常规区后浇带的钢筋连接, 张拉连接方法同“新设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相关部分。

(3) 后浇带BLl-JI砼施工, “既有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模式底座板按上述工序要求完成钢筋连接施工后, 立即对既有临时端刺区中的后浇带BLI-J2、后浇带BLl-J3、后浇带BLl-J4及常规区所有后浇带BLl-J1和既有临时端刺区与常规区的接壤处Kl迸行硷灌注施rT, 连接与硷灌注工序不出问隔时间, 所有砼灌注施工24 h间内完成, 新设临时端刺区中的后浇带BLl-J2、后浇带BLl-J3、后浇带BLl-J4待与后续施工单元段连接施工后再灌注砼。

(4) 后浇带BLl-J2砼旋工, 新设临时端刺区巾部的两个固定连接后浇带BL2施工同“新设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有关要求:既有临时端刺区中的剩余固定连接后浇带BL2砼应于单元段钢筋连接完成10天后进行。

4.8.4 既有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区

(1) 既有临时端刺区后浇带BLl-J4、后浇带BL1-J3、后浇带BL1-J2张拉值的确定, 同前述“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有关要求。

(2) 常规区底座板温度测量, 同前述“新设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区抑有关要求。

(3) 底座板铡筋张拉连接施工, 底座板连接施工同“既有临时端刺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有关要求, 两端开展的“既有临时端刺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应相对于单元段中心对称同步进行。

(4) 后浇带BL1砼施工, “既有临时端刺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区”模式底座板按上述工序要求完成钢筋连接施工后, 立即对两个既有临时端刺区中的后浇带BLI-J2、后浇带BLI-J3、后浇带BLI-J4及常规区所有后浇带BL1和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接壤处Kl进行砼灌注施工, 施工从两端向单元段中心部位相向对称进行, 钢筋连接与砼灌注工序不出间隔时间, 所有砼灌注施工24 h间内完成。

(5) 后浇带BL2砼施工, 既有临时端刺区中的剩余固定连接后浇带BL2砼于单元段钢筋连接完成10 d后进行, 两既有临时端刺区后浇带BL2砼对称灌注, 当天完成。

5 结语

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中要应用到很多新工艺, 存在一些技术难点:一是临时端刺区底座板的施工工艺复杂, 且工序较多, 工序之间有着严格的先后施工顺序, 临时端刺的平面布置、各后浇带的连接先后顺序和质量都涉及到结构安全;二是施工精度要求高, 底座板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5 mm, 平整度要求为7 mm/4 m;三是大超高段底座板成型困难, 混凝土采取泵送施工, 混凝土的坍落度大、自流性能好, 而大超高地段底座板成型困难, 这就需要找到一种既能满足泵送旋工工艺和底座板成型的混凝土配合比;四是技术管理跨度大底座板施工过程中, 有很多工序及工艺涉及到结构安全和工程的使用功能, 必须严格控制好,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本文目的是解决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中的上述技术难点, 提供一种较为可靠的桥梁上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施工方法, 以满足无砟轨道底座板的质量、精度要求。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桥面底座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同时对底座板在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提出了控制措施, 希望为以后底座板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底座板,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桥梁底座板施工 篇4

一、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最高运行速度350Km/h, 无砟轨道类型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桥上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轨道板、CA砂浆调整层及混凝土底座等组成, 其中底座板部分为现浇施工。

无砟轨道施工前, 根据施工管段具体情况将施工管段划分多个施工单元, 每个施工单元包括一个常规区和二个临时端刺区。每个施工单元至少1880米, 一般4~5公里为宜。临时端刺分为5段, 各段之间在跨中采用钢板连接器连接, 在临时端刺区一次命名为K0、J1、J2、J3、J4、K1。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带采用分段浇筑, 在两个混凝土浇筑带之间有后浇混凝土间缝称为后浇带。后浇带分为两种, 一种是钢板连接器后浇带, 宽度为50cm, 分布在常规区和临时端刺区;另一种为剪力齿槽后浇带, 宽度68cm, 分布在临时端刺区和梁端剪力齿槽处。

二、底座板钢筋网加工及安装技术

底座板钢筋网根据不同超高、不同位置和不同梁跨的配筋要求, 在加工场使用胎具集中分段绑扎成型。用拖车运输至桥下, 吊装至桥上指定位置。吊装施工时, 要确保钢筋不破坏两布一膜滑动层和防水层。钢筋笼吊装就位后, 进行钢筋搭接区域的钢筋绑扎。绑扎时要注意到搭接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钢筋笼要安装到定距垫块上边。定距垫块结构尺寸为:厚度4cm、宽度5cm、长度50cm, 定距块材质与底座板混凝土相同, 并配置一根直径为6mm的通长钢筋。

三、底座板钢板连接器的焊接与安装

1. 钢板连接器组装。

在钢板连接器两侧设计为HRB500Φ25的精轧螺纹钢, 两种钢筋的长度均为2.5m。HRB500Φ25钢筋穿过钢板连接器的孔, 必须露出3cm, 焊接采用E502或E506焊条, 焊缝的焊脚长度不小于15mm, 焊接固定。

2. 螺母的处理方法。

后浇带钢板安装完毕后要保证螺母为松开状态, 松开距离距钢板至少为3cm。在浇筑混凝土前采用手不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将螺母拧紧。待混凝土初凝后将螺母松开, 松开距离距钢板至少为3cm。

四、底座板模板施工技术

1. 模板系统设计

(1) 侧模设计。侧模模板采用5mm厚钢板加槽钢制成, 每2m一节, 直线段时用高度为30cm的模板进行施工;曲线段超高时用30cm+30cm的组合模板进行施工。

(2) 后浇带端模设计。后浇带端模采用竹胶板开槽, 保证后浇带精轧螺纹钢筋通过, 开口封堵严实, 制作尺寸不同的端模板适应不同超高地段。后浇带预留缺口宽度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保证后续张拉连接的顺利进行。

2. 模板安装

首先测量放线, 其次安装模板和支撑, 然后安装轨道, 接着模板精调、加固, 最后对轨道的标高进行精调。

五、底座板混凝土浇筑技术

1. 浇筑前每50m3检查一次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扩展度、入模温度指标, 满足要求后方可浇筑并制作标养及同条件养护试件各2组。

2. 混凝土通过泵车直接泵送入模, 按照由模板低边到高边的顺序依次布料,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梁端钢筋搭接密集区用直径30mm振捣棒振捣密实, 严禁漏振。混凝土振捣时, 必须从钢筋的间隙插入, 插入的深度严格控制, 避免破坏滑动层。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快插慢拔, 垂直点振, 不得平拉, 不得漏振, 谨防过振;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每点振动时间约2 0 s~30s。

3. 振动棒的作用范围必须交叉重叠。振捣器不能碰动模板和钢筋, 防止接缝处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或使钢筋骨架出现位移。插入式振捣完成后, 启动整平提浆机对混凝土进行整平;同时人工配合, 对于混凝土过高或过低的部位人工修整到位。混凝土初凝后开动拉毛机进行拉毛, 拉毛深度1.8mm~2.2mm。

六、底座板张拉技术

在确定底座板张拉伸长量时, 首先要明确底座板张拉连接的本质是对底座板结构的“纵连”, 张拉连接完成后可在一个施工单元内进行轨道板的施工。张拉连接的控制要素为:温度、时间、张拉量。

不同温度情况下的张拉量不同, 设计合拢温度为25±5℃, 大于30℃或小于0℃不进行张拉连接。当温度大于20℃小于30℃时无需张拉, 直接进行连接;当温度低于20℃时, 需要计算出对应的张拉量进行张拉, 张拉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Li——第i个连接器的张拉量;T0——零应力温度;Ti——张拉时混凝土温度;αt——张拉系数10-5;Li——第i个张拉连接器的作用长度。

一个底座施工单元内张拉作业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 且左右线同步。

1. K0 (临时端刺起点) 与常规区的张拉及后浇带浇筑

(1) 张拉:底座板温度<锁定温度

A.临时端刺纵连的当天, 从临时端刺的自由端依次拧紧钢板连接器后浇带J4~J1的所有锚固螺母 (不施加预应力的拧紧) , 之后临时端刺才具备了承载能力 (抗拉和抗压) 。

B.接着按构件的温度张拉常规区中靠近临时端刺K0的2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

C.根据张拉行程, 再张拉常规与临时端刺间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K0。

D.根据张拉行程, 先张拉J1再张拉J2, 同时常规区的剩余BL1的张拉可与之同时进行。

E.为了保证临时端刺自由端到钢板连接器后浇带J3区段的摩擦力起作用, 在张拉J1、J2后, 以J2张拉行程的1/3张拉J3。

至此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处的底座板张拉就已经施工完成了。纵连后浇带需在24小时内完成 (温差小) 。另一侧的临时端刺和此方法相同, 可以两侧同时对称进行。

(2) 后浇带浇筑:底座板温度<锁定温度

A.浇筑常规区的所有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和临时端刺中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K0和J1。

B.底座板纵连后, 常规区的齿槽后浇带BL2通常也应该尽可能地进行浇筑, 但是底座板温度<锁定温度时, 常规区的BL2浇筑必须等待一定的时间 (具体按实际温度确定) , 最后一次性浇筑。

C.纵连3~5天后浇筑临时端刺J2处的2个BL2。

至此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处的底座板浇筑就已经施工完成了。另一侧的临时端刺和常规区连接浇筑与此方法相同, 可以两侧同时对称进行。

(3) 张拉:锁定温度≤底座板温度≤30℃

A.临时端刺纵连的当天, 从临时端刺的自由端用扭力扳手依次拧紧钢板连接器后浇带J4~J1的所有锚固螺母。 (扭力扳手的扭矩≥450Nm) 。

B.接着把K0及常规区的所有BL1拧紧 (从K0开始) 。

至此常规区与临时端刺处的底座板张拉就已经施工完成了。纵连后浇带需在24小时内完成 (温差小) 。另一侧的临时端刺和此方法相同, 可以两侧同时对称进行。

(4) 浇筑:锁定温度≤底座板温度≤30℃

A.纵连完成后浇筑常规区的BL1和临时端刺钢板连接器后浇带K0和J1, 以及常规区的齿槽后浇带BL2。

B.纵连3~5天后浇筑临时端刺J2处中部的2个BL2。

至此临时端刺已完成施工并和常规区的底座板完成浇筑。但是临时端刺剩余的后浇带要保持留空直到与下一个常规区的底座板连接完成后才可以浇筑。另一侧的临时端刺和此方法相同, 可以两侧同时对称进行。

2. K1 (临时端刺终点) 与常规区的张拉及浇筑

(1) 张拉:底座板温度<锁定温度

A.根据构件温度, 张拉常规区靠近K1的2个BL1。

B.再根据相应的张拉行程张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之间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K1。

C.依次张拉行程, 张拉J4~J2同时可以张拉常规区的BL1。

(2) 浇筑:底座板温度<锁定温度

A.浇筑临时端刺中K1、J4到J2以及常规区的BL1, 一同浇筑。

B.在等待一定时间 (根据当时温度确定) 后浇筑常规区的BL2。

C.纵连完成10天后, 浇筑临时端刺内所有BL2。

(3) 张拉:锁定温度≤底座板温度≤30℃

从K1开始依次拧紧常规区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螺母, 在拧紧时扭矩应该为450Nm。

(4) 浇筑:锁定温度≤底座板温度≤30℃

A.浇筑常规区的BL1和临时端刺区域内的K1、J4到J2, 以及常规区的所有BL2。

B.纵连3天后浇筑原临时端刺区域内的所有剩余的BL2。

七、结语

桥梁底座板施工 篇5

关键词:CRTSII,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

引言

无砟轨道 (Ballastless track) 又称无砟轨道, 意思是在铁路施工铁路轨道的轨枕用混凝土浇灌, 省去路基铺设路砟的程序。常规的铁路都是通过给路基铺设路砟辅助铁道轨枕分散火车压力, 这种传统的技术的安全性、舒适经济性比较差,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因克服了传统技术的缺点, 一跃成为现今铁路工程技术发展焦点。

1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的工艺流程是底座板施工单元段划分、滑动层及弹簧板的施工、底座板钢筋工程、底座板混凝土施工和底座板连接施工, 这些流程工艺每个环节多有原则和注意事项。

1.1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区段的划分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前, 首先须对其进行施工区段划分。划分底板座施工区段有三种情况, 三种情况常规区的划分顺序变, 变的是临时端刺和永久端刺的顺序, 三种情况的划分都是把底座板施工划分为若干个依次排序的施工单位, 以方便施工的有序性。以临时端刺、常规区和临时端刺的情况为例, 论述底座板施工区段划分的原则。

以上是底座板的施工划分区段的单位示意图, 图中可看出底座板施工划分的各个区段。每个划分单位的长度在四五千米左右, 每个底座板都有相应的钢筋浇带设置。常规区划分的单元不限制长度, 但是至少有10个跨梁的长度, 关于其它的设置须按照相关规范施行。在划分底座板施工区段时须遵守铁路工程施工单位须依据工程作业面提前统一划分、布置施工情况, 两头的临时端刺的设置至少与连续梁有两个孔简支梁的距离, 设置的常规区相邻的后浇带距离小于或者等于150米, 底座板设置的剪力齿槽间距和钢板连接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75米, 并且钢板连接器与硬泡沫之间的距离至少是5米。

1.2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滑动层及弹簧板施工

在对无砟轨道底座板滑动层及弹簧板施工前须首先高压清洗施工面, 检查时若发现防水层有破裂的地方须及时对其进行修补处理。在这个施工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铺设过程中绝对不允许有上层土工布对接的现象出现, 并且土工布的制定幅宽一定要大于3.05米不能有任何破损的痕迹。在铺设弹簧板和滑动层时, 需注意铺设须和梁面粘结平整不能出现褶皱等现象。施工结束后, 多余出来的混凝土部分须及时切除以免妨碍后面施工。整个施工过程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不得私自篡改规格。特别需注意的是施工中接缝与梁端缝的布置, 施工中不能铺设成通缝的形式。

1.3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钢筋施工

1.3.1 钢筋的加工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纵向钢筋的加工, 须根据施工前划分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布置情况确定相邻钢板后浇带之间的底座板长度, 测量缓和曲线上梁面的高程, 用来确定底板座钢筋箍筋和钢筋马镫筋的高度。在所有钢筋加工程序结束后, 须根据钢筋的顺序对其进行编号且标注。

1.3.2 钢筋的安装

钢筋的安装有钢筋笼的安装、剪力筋的安装、钢筋连接器的安装和测温电偶的安装。在安装钢筋笼之前须先对其预制, 预制的要求严格, 须对工程工期的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细致后预制。预制后, 综合考虑钢筋笼的方向和位置考虑成熟后再进行连接。剪力筋往往由于架梁运梁的需要, 除了底座板内的剪力筋在其它地方也会有。在安装时, 需注意根据底座板超高定制剪力筋的长度。安装钢筋连接器最重要的是初期位置定位, 初期位置定位准确后面按照规格进行基本无大问题。在钢筋浇筑完后, 须安装测温电偶对其测量。

1.3.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需注意三个方面分别是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的质量、坍落度的控制, 在施工中定时检测各施工环节的误差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处理, 钢筋绑扎、后浇带质量控制等关键工序须严格控制其质量。

2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重要技术的施工标准

2.1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模板的安装

在安装底座板的模板时, 需注意模板底部的漏浆。若发现有漏浆空隙, 可用砂浆或者海绵条对其填平。模板的安装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的主要技术, 安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须按照《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对其严格控制防止安装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模板的安装有粗调和精调两种调试方式, 粗调的精度须根据相应规定规范在5毫米以内, 在精调时需注意的是顶面高程的误差尽量控制在1毫米以内。

2.2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的关键技术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模板标高控制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若标高控制不准确会造成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砂浆厚度不准。砂浆厚度若不准确, 会影响整个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的质量缩短其运营寿命。因此,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高标控制工序是整个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中的关键工序, 须对其严格把关。把关时须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严格控制:一是对放样点断面加密 (一般为5米) 的控制;二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模板的安装后对可调螺栓和逐段拉线的检查;三是对整平机对每一个变化点辊压的控制;四是对滚筒高度的控制。

3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3.1 安全注意事项

在施工现场设置完善的安全设备, 并且须有至少两名安全人员对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过程中的全程监控。如因工期需要夜间施工, 须设置齐备的照明设施以确保施工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3.2 环保措施

在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结束后, 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遗留的各种固体废弃物进行清除以免污染施工周围的居民环境。在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中, 须注意国家颁布的施工用水规范和机械油料管理避免施工用水污染施工周围的环境。

4 结束语

文章阐述了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施工、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的重要技术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注意事项。比较传统轨道施工技术,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经济性的特点, 未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韩蓉.郑西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 200 9, 35 (29) :276-2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函[2005]754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指南》,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5年.

桥梁底座板施工 篇6

1 设计概况

底座板是CRTSⅡ型轨道板的支承构件,它作为轨道板的基础并且根据线路走向提供正确的超高条件。线路在箱梁上的布置形式见图1。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长大桥上底座板下设计了两布一膜滑动层,可以实现底座板与桥梁间的微量滑移。底座板两侧由C型、D型挡块限制其横向位移,其中D型挡块还起到扣压作用。

曲线地段外轨超高由底座板两侧的不同厚度来实现。

底座板通过预留在桥梁固定端上方,梁面的剪力齿槽和剪力钉与梁体锚固。

2 施工方案

由于底座板施工位于场地狭窄的梁面,钢筋采用在桥下加工厂集中加工制作钢筋笼用汽车运输到桥位附近。汽车吊吊装上桥、就位。混凝土浇筑采用模筑法,汽车泵泵送混凝土上桥,人工配合振捣梁振捣、整平、提浆,具体施工方案见图2。

3 底座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 滑动层

滑动层按两布一膜的铺设分三步进行,分别为粘贴下层土工布,铺设聚乙烯薄膜,铺设上层土工布。其质量控制要点为:1)铺设前清扫干净梁面,不得有破坏滑动层的磨损性颗粒;保证梁面清洁。粘胶涂刷均匀,铺设后及时赶压平整,土工布沿纵向对接,最小长度5 m。2)从桥梁活动端开始铺设PE薄膜,薄膜最小长度5 m,接头处必须熔接。3)从桥梁活动端开始铺设第二层土工布,第二层土工布必须整块铺设不允许对接。4)固定支座上方设有硬塑料泡沫板粘贴在梁面上,活动端梁面的硬塑料泡沫板铺设在PE薄膜上,保持滑动性。

3.2 钢筋

3.2.1 钢筋笼加工

因轨道信号传输的需要,钢筋笼纵横向节点间全部电气绝缘。施工中采用模制塑料卡实现钢筋节点间绝缘。由于曲线超高在底座板上实现,底座板内钢筋笼高度也随之变化。钢筋笼加工质量控制要点为:1)钢筋下料、加工:直径小于20 mm的钢筋,弯曲直径为4倍钢筋直径,直径大于20 mm的钢筋,弯曲直径为7倍钢筋直径。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为4 cm,钢筋搭接区域为3 cm,允许误差为0 cm~+0.5 cm。3)钢筋加工后,分类、编号放置避免混淆,同时要有防雨、防锈措施4)钢筋笼加工在胎具上进行,要保证每个钢筋节点均有塑料卡绝缘,为保证钢筋笼的牢固,可采用塑料扎带在个别节点加强固定5)加工好的钢筋笼,必须按照所在线路里程、左右线位置分别加挂标识牌,并有良好的存放条件。6)钢筋笼吊装、运输必须采用专用吊装架,避免产生过大变形。

3.2.2 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分段制作,每孔32 m梁单线由两片钢筋笼连接而成钢筋笼就位后安装剪力钉,并纵向搭接。钢筋笼的安装过程中重点控制内容包括:1)钢筋笼就位前混凝土垫块安放位置要合理,数量要够。2)钢筋笼就位准确,争取一次到位。3)后浇带连接器安装时要注意保护两布一膜,连接钢板下垫块要安放合适;精扎螺纹钢的预留长度要保证拧上螺帽后还有2 cm的富余量。4)在安装好剪力钉的钢筋笼之间进行钢筋搭接,搭接过程中避免出现个别钢筋头参差不齐而贴模板的现象。5)在安装钢筋笼之间搭接钢筋时,特别要注意搭接钢筋与剪力钉钢筋的绝缘,必要时加垫PE薄膜。6)钢筋笼绝缘检测。

3.2.3 安装剪力筋

底座板在桥梁固定端与梁体锚固,锚固钢筋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方案的成败;而锚固钢筋的施工必须在钢筋笼安放后才能进行,这样造成剪力钉拧紧时剪力钢板与钢筋笼接触,不易拧紧,且剪力钉与钢筋笼的绝缘也不易实现。剪力筋安装中要注意几个问题:1)要凿毛、清理剪力齿槽内的杂物;对预埋套筒的丝扣进行攻丝。2)钢筋笼就位后,使用专用的扭矩扳手把剪力钉拧到规定的深度和扭矩,以扭矩为准(minL1=42 mm,MA=140 N·m)3)检查剪力钉与周围钢筋的绝缘情况,如发现与钢筋有接触的地方采用PE膜隔开,保证绝缘。

3.3 模板

底座板两侧直立面需立模。由于底座板有直线、曲线之分,因此两侧直立面的高度不同,而且梁面标高与设计存在误差,二者叠加起来要求模板的高度从190 mm~530 mm均能实现。可采用不同模数高度的模板组合的形式实现要求的高度。经实战总结,模板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为:1)模板坐标数据。模板设计坐标数据的计算采用轨道板布板软件进行模板顶面高程、平面位置的坐标计算。一般将内侧模板顶面标高减小5 mm~10 mm使用。2)模板根部处理。由于现场桥面标高的误差和不平整,必然导致刚性模板与下部结合的不密贴,从而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下部漏浆,形成烂根现象。

3.4 混凝土

底座板设计为C30高性能混凝土,其质量控制要点为:1)控制好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混凝土实际凝结时间,及时赶压抹面2)为增强CA砂浆与底座板的结合性,采用专门的刷毛工具对混凝土表面刷毛。3)为使混凝土早期不散失水分,在空气干燥时可采取浇筑工作面进行喷雾保湿的办法。在抹面刷毛后注意保温保湿。

3.5 后浇带

后浇带是底座板施工中的临时断开点,为了避免底座板连续施工时混凝土收缩对桥梁、支座、墩台产生不良影响而设置,位于每孔梁跨中。

1)后浇带连接前需要对接茬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同时注意保护下方两布一膜。

2)测温并进行底座板连接。在底座板施工时,每一施工段埋设测温用温差电偶两只。底座板温度如在20℃~30℃之间,直接拧紧后浇带螺母,拧紧力矩为450 N·m;温度在5℃~20℃之间时螺母的拧紧按照张拉距离来控制。

3)绑扎钢筋。后浇带连接合格后需马上绑扎后浇带连接钢筋,钢筋的绑扎要注意各钢筋节点间的电气绝缘。

4)支立模型。后浇带模型的支立特别要注意新旧混凝土接茬的平顺,模型支立的密贴,防止混凝土漏浆。

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新旧混凝土接茬处的振捣,终凝后的混凝土要及时加盖保湿保温养护。

4 结语

CRTSⅡ型无砟板式轨道是一个设计理念先进的系统,而底座板是此项无砟轨道技术的关键部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正处在建设发展的初期,此项技术在京津城际铁路已经成功运用,有可能被推广,如果底座板施工中各工序的质量控制不好,将给后继工序带来严重的影响,给运营维护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只有在施工中不断总结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严把施工质量关才能真正将这个先进的系统做好。

参考文献

桥梁底座板施工 篇7

下面就混凝土底座板施工中张拉程序进行详细论述。

1 第一施工单元张拉连接

1.1 底座板张拉/连接的前提

1) 一个施工单元 (临时端刺+常规区+临时端刺) 中所有混凝土浇筑段完成;2) 轨道基准点放样结束 (注意此时不进行测量) ;3) 张拉/连接前临时端刺区域内浇筑段落要进行长度和温度的测量并记录备用;4) 临时端刺区域内要安装临时侧向挡块;5) 末次混凝土养护2 d后, 并且其强度不小于20 MPa;6) 清洁精轧螺纹钢筋, 锚固螺母涂上油脂;清洁后浇带浮渣, 准备足够的张拉工具。

1.2 量测混凝土浇筑段的长度和温度

当底座板最后一个浇筑段混凝土的强度大于20 MPa, 以及浇筑时间大于2 d后, 测量LP1~LP5 的长度和温度并加以记录。

1.3 张拉距离计算

当混凝土的温度低于20 ℃时, 后浇带i的张拉距离Wi根据下式计算:

Wi= (T0-Ti) ×αT×Lwirk。

1.4 当20 ℃≤混凝土温度≤30 ℃时的连接方法

1) 从两边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 依次按J4, J3, J2, J1的顺序,

先用手拧紧锁紧螺母, 并用开口扳手对其加强, 使锁紧螺母紧贴钢板, 再采用扭矩套筒扳手紧固锚固螺母, 扭矩为450 N·m (下同) , 连接方法见图2。2) 采用同样方法用扳手拧紧K0并从K0开始拧紧常规区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3) 浇筑常规区所有后浇带 (BL1, BL2) 以及K0和J1的混凝土。4) 连接器拧紧3 d后, 浇筑其临时端刺中部紧靠J2的两个剪力齿槽处后浇带的混凝土。

1.5 混凝土温度低于20 ℃时的张拉连接方法

1) 从两边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 依次按J4, J3, J2, J1的顺序, 先用手拧紧锚固螺母, 此时锁紧螺母保持松开状态 (两侧临时端刺对称连接) 。

2) 从常规区中间向临时端刺方向, 用扳手拧紧与临时端刺交界处K0后边10孔梁之内的钢板连接器。此时“拧紧”采用套筒扳手紧固锚固螺母,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张拉长度进行张拉, 将拉力传递到相邻混凝土中, 然后用扭矩扳手拧紧锁紧螺母, 其扭矩力为450 N·m, 使其紧贴钢板。螺母拧紧顺序见图3。

3) 同样的方法用扳手张拉K0。

4) 同样的方法用扳手张拉J1, J2, J3 (J3稍微张拉, 约为J2张拉距离的1/3) , 然后张拉常规区其他剩余的后浇带连接器。

5) 末次张拉结束后浇筑常规区所有后浇带 (BL1及BL2) 以及K0和J1的混凝土, 不同温度情况下浇筑时间间隔如表1所示。

6) 临时端刺连接器拧紧3 d~5 d后, 浇筑其临时端刺中部紧靠J2的两个剪力齿槽处后浇带。

2 与下一 (第二) 施工单元的张拉连接

2.1 量测混凝土浇筑段的长度和温度

第二施工单元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量测混凝土浇筑段的温度和长度, 并再次测量既有临时端刺区的LP2~LP5的长度和温度, 并加以记录 (当和下一个施工单元连接时, LP2的长度L1.1, LP2减少为L1.2, 所以在第一次测量时也应量取L1.2 (L1.2的长度即为J2到其前面的一个剪力齿槽处的距离) , 见图4。

2.2 张拉距离计算

与下一施工单元连接时, 既有临时端刺区后浇带i的张拉距离Wi根据下列公式求出:

ULP, i= (L2, i-L1, i) - (T2, i-T1, i) ×αT×L1, i;

Wi= (T0-Ti) ×αT×Lwirk, i-Un, i

第二施工单元的新临时端刺、新常规区张拉距离的计算详见上述第一施工单元的计算方法, 新常规区标准梁的张拉距离也可从相应表中直接查得。

2.3 混凝土温度20 ℃~30 ℃时的连接方法

1) 从新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 依次按J4, J3, J2, J1的顺序, 先用手拧紧锁紧螺母, 并用开口扳手对其加强, 使锁紧螺母紧贴钢板, 再采用扭矩套筒扳手紧固锚固螺母, 扭矩为450 N·m (下同) 。

2) 同样方法用扳手拧紧K0 (K1) 并从K0 (K1) 开始对称拧紧常规区所有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

3) 浇筑常规区所有后浇带以及浇筑既有临时端刺J2, J3, J4及K1的混凝土和新临时端刺K0和J1的混凝土。

4) 连接器拧紧3 d~5 d后, 浇筑新临时端刺中部紧靠J2的两个固定连接处后浇带的混凝土。

5) 连接器拧紧3 d后, 浇筑既有临时端刺所有的剪力齿槽后浇带 (BL2) 。

2.4 混凝土温度低于20 ℃时的张拉连接方法

1) 从新建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 依次按J4, J3, J2, J1的顺序, 先用手拧紧锚固螺母, 此时锁紧螺母保持松开状态 (两侧临时端刺对称连接) , 既有临时端刺中的J2, J3, J4, K1的锁紧螺母也要保持松开状态。

2) 从常规区中间向临时端刺方向, 用扳手拧紧与临时端刺交界处K0后边320 m内的后浇带连接器 (既有临时端刺为K1后边320 m内的后浇带连接器) 。此时“拧紧”采用套筒扳手紧固锚固螺母,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张拉长度进行张拉, 将拉力传递到相邻混凝土中 (张拉温度不同, 张拉次数有所不同) , 然后用扭矩扳手拧紧锁紧螺母, 其扭矩力为450 N·m, 使其紧贴钢板。

3) 同上用扳手张拉K0 (K1) 。

4) 同上用扳手张拉新建临时端刺中的J1, J2, J3 (J3稍微张拉, 约为J2张拉距离的1/3) , 既有临时端刺中的J2, J3, J4,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张拉长度进行张拉, 将拉力传递到相邻混凝土中, 然后张拉常规区其他剩余的后浇带连接器。

5) 浇筑常规区所有后浇带 (BL1) 以及K0和J1的混凝土, 浇筑既有临时端刺J2, J3, J4及K1的混凝土。

6) 临时端刺连接器拧紧3 d~5 d后, 浇筑其临时端刺中部紧靠J2的两个固定连接处后浇带 (两个BL2) 。

7) 张拉时底座板温度不同时, 浇筑常规区BL2的时间有所不同, 与表1要求相同。

8) 与下一施工段连接10 d后, 浇筑既有临时端刺中的剩余后浇带BL2的混凝土。

工程实践证明, 底座板施工中张拉环节对工程后期运营期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期限, 所以在底座板张拉施工时应加强质量控制, 确保底座板张拉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摘要:结合工作经验, 详细介绍了桥上CRTSⅡ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板施工中的张拉过程, 工程实践证明:底座板施工中张拉环节非常重要, 应加强质量控制, 以确保底座板张拉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CRTSⅡ无砟轨道,底座板,张拉,连接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周年生产技术下一篇:中职CAD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