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布

2024-10-26

自然分布(精选9篇)

自然分布 篇1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只增不减。在影响人类的各类灾害中洪涝、风暴、地震、干旱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破坏性最大,地震、风暴、旱灾、流行病等灾害的影响范围较广,而由地震、风暴、洪水以及流行病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常年位居首位,目前全球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仍是洪水、地震和风暴[1]。

“一带一路”21世纪新型经济战略构想于2013年9月由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首次提出,此次构想主要提出了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型经济发展战略,代表了现代经济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诉求[2]。战略计划涉及人数高达44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63%,涉及国家地区经济总量共计超过21万亿美元[3]。此次经济构想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潜在效益是巨大、神秘的,而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有些甚至超过了一个国家一年来的GDP[4]。为进一步促进此次战略构想的顺利实施,必然要考虑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相关安全研究问题。

目前国内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灾害统计研究仍较欠缺,而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统计结果对灾害预测、防灾救灾以及经济安全发展等方面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就需要去补充这方面的研究和统计工作,因此对1990-2010年20年间“一带一路”所经国家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分布特征做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并给出不同地区减灾措施及对策。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灾害数据来自全球灾害数据库(EM-DAT)和自然灾害数据库,统计数据的年代范围为1990-2010年。EM-DAT灾害数据库在国家尺度灾害管理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该数据库以事件进行记录,便于自然灾害事件的统计分析工作。自然灾害数据库主要来源于所有公开可靠的资料,统计灾害数据较为完备详实,对于自然灾害特征分布的研究和分析有较大参考价值。本文利用这两个灾害数据库对“一带一路”沿线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1.2 数据与方法

直接从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因灾死亡和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情况等对1990-2010年“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首先分析“一带一路”总体灾害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灾害分布情况及影响。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是两个表征自然灾害影响程度的关键性指标,本文也重点围绕这两项关键性指标做了灾害情况的详细统计分析。按照不同国家的不同地理位置进行分区研究,将“一带一路”划分成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等亚洲区域及中东欧地区。另外,非洲国家中只有埃及位于“一带一路”沿线上,且埃及紧邻西亚地区,其气候及灾害分布情况与西亚地区相似,在本文中将埃及划分到西亚地区一同讨论。

本文重点对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做统计分析,所提及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风暴(主要包括台风、飓风等)、干旱、极端温度等气象灾害,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而森林火灾、流行性疾病等自然灾害相对影响较小,在文中也会略有涉及。

2 全球及“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总体特征

根据数据库记录的1990-2010年间全球的7 200余次自然灾害数据显示,自然灾害年均发生360.8次,其中亚洲发生的灾害数量居首位,占全球灾害的35.5%,21.9%的灾害发生在非洲,北美洲和欧洲发生的灾害次数分别占全球的16.7%和14.5%。在“一带一路”国家发生3 003次灾害中,有2 333次属于与气象相关灾害,占“一带一路”国家灾害发生次数总数的77.7%。洪涝灾害发生次数占总体的37.7%,风暴类灾害约占24.1%,地震、泥石流、极端温度、干旱分别占了10.1%、7.8%、6.0%、3.0%。流行性疾病占比7.3%,其余自然灾害合计约合4%。从死亡人数情况来看,地震造成死亡人数居首位,超过了死亡总人数的58%,风暴和洪涝灾害分别占27%、8%。地震也是目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20年间共计超过4 500亿美元经济财产受到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39%,其次是洪水灾害和风暴灾害分别占31%和13%。目前全球灾害数据显示,地震和洪涝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占主要地位,分别占39.9%和31.9%,热带气旋等风暴灾害占13.3%,干旱和极端温度占9.3%,其他灾害占5.6%。

从地区数据来看,亚洲地区发生次数占“一带一路”沿线总数的84%,中东欧地区占15.2%。“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包括失踪)人数超过100万人,受灾人数超过37.5亿人,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6 138亿美元,表1为具体的数据。从发生次数来看,由灾害发生饼图显示(图1),洪涝发生1 131次,约占总次数的37.6%。风暴、地震、泥石流、流行病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均超过了200次。其中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超过了6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59.0%,可见地震灾害的危害性仍位居首位。由台风、龙卷、干旱、洪涝、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达到39.8万,占总死亡人数的39.1%。从直接经济损失来看,气象灾害和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5 807.9亿美元,占总经济损失的94.6%。

根据各年份灾害发生次数统计图(图2),1990-2010年自然灾害总体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区间伴随波动。灾害发生次数由1990年的84次增加至2000年的225次,2001-2010年间发生次数增长缓慢,但基数较大。

20年中有15年的死亡人数超过1万,其中2004年和2008年因灾死亡人数最多,分别为234 509人、390 041人,分别是20年死亡人数平均值的4.4倍、7.3倍。受灾人数年平均为1.97亿人,2002年受灾人数最多,高达6.48亿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年均323.04亿美元,2008年的经济损失约为2 335.9亿美元,为20年的最大值。

由图3显示,每年7、8月份为灾害的多发期,这与“一带一路”国家大多处于北半球相关,7、8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降水较多季节,暴雨、洪涝、风暴等灾害数量增多,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的灾害数量也相应增多。

3 不同地区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

由灾害数据统计出各地区的主要灾害(表2)、各地区最主要的两个灾害分布情况见图4。

3.1 东亚地区

在“一带一路”战略线路中,东亚仅有中国、蒙古在内。中国作为发起国,构建和完善“一带一路”经济带必不可少,“一带一路”又是东亚各国双边关系的“发动机”和“稳定器”[5],研究东亚国家的自然灾害情况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有重大意义。

东亚地区季风气候十分显著,冬天气候较为温润舒适,夏季以闷热多雨为主。地形错综复杂,东部到西部海拔逐渐升高,最突出的属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它构成了该地区独有的高山高原气候。由于一直受到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震带的强烈作用和影响,地震和火山爆发在东亚频发。在夏秋两季该地区易受到台风突然袭击,东亚各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自然灾害的猛烈冲击和制约[6]。如图5显示,东亚1990-2010年发生灾害次数约为491次,超过19万人因灾死亡,造成4 110多亿美元经济损失,其中地震灾害最严重,累计已有15万余人死亡,超过了灾害总死亡人口80%,洪灾仅次于地震,超过了总死亡人数的12%,风暴类灾害致死约占4.7%,其余自然灾害合占3.3%。从直接经济损失角度分析,地震仍占首位,其次是洪涝灾害占了近三分之一。就东亚整个区域而言,地震是东亚破坏程度最大的自然灾害,2008年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县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导致超过6万余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1.7万余人失踪,以及8 400多亿元人民币经济财产损失。此次特大破坏性地震还对地表造成了严重破坏,直接触发了区域性的滑坡、山崩、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区域性生态系统的安全维护构成了致命威胁。而地震带的分散性分布造成中国西部的地震频发,对于工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工厂选址时尽量避开地震带区域。

沿海地区台风频发常引发暴雨、洪涝灾害,若防范不及时将造成农田及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西北内陆影响最大的灾害是干旱,水资源的匮乏造成人畜饮水的严重缺乏,对于工农业的持续发展较为不利。

3.2 中亚地区

从“古代丝绸之路”发展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是中国对外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自“一带一路”2013年实施以来,中国开始注重与中亚打造新战略三大支柱[7],但中亚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各国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会保障能力不够健全,灾害的防范能力也较为有限,灾害的发生对其经济的影响是十分致命的。

20年间中亚沿线国家发生150余次自然灾害,年均发生灾害次数约7.85次,因灾死亡三千余人,约831万人受灾,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达到21.3亿美元。由图6显示,中亚发生自然灾害的次数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少,洪涝占据灾害首要位置,期间共发生45次,造成1 670余人死亡,80多万人受灾,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7.38亿美元,地震、干旱受灾人数也超过了25万人。中亚各国主要采用的还是一种“俄罗斯模式”[8]的灾害管理体制,但基础设施还达不到该体制相关要求,受灾情况比较严重。

中亚地区以温带草原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燥酷热,水汽蒸发量大。2000年8月-2001年8月,乌兹别克斯坦持续大旱,共计6万余人受灾,人畜饮水困难极为凸显,加上植被较少,突遇洪涝时损失十分惨重。1992年5月25日,塔吉克斯坦因突发暴雨引发洪水,1 300余人死亡,6.3万人在这次洪水中受灾,洪水造成的损失也达到了3亿多美元。

中亚地区洪水灾害一定程度上受过度干旱引发,干旱造成地质疏松,若突遇稍强降水,泥石流和洪涝等次生灾害就可能发生。干旱的最直接原因是持续高温,沙漠在这里广泛分布,日最高温度可能超过60℃,加上中亚常年受到战乱不利影响,经济医疗发展落后,传染病多发也是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南亚地区

南亚是连接中国与西亚、非洲、乃至欧洲地区的必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推行以来,得到了南亚各国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目前南亚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双边加强。2016年5月11日下午中国首辆名为“兰州号”的南亚国际公铁联运货车已经顺利开行,“一带一路”巩固了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大大促进中国与南亚各国间文化、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稳定发展[9]。但南亚毗邻印度洋,受大风、暴雨、洪水影响较为严重,研究这些灾害的特征分布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年间南亚共发生各类灾害624余次,年均发生灾害31.2余次,因灾致死超过24万人,经济损失超过五百亿美元。图7显示,洪水和风暴仍是南亚地区的主要灾害,发生次数均超过100次,占灾害总数的60.4%。地震、洪水、风暴、极端温度致死人数均超过了1万人,仅地震就造成15万余人死亡,这与南亚部分地区位于地震带有关。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达到了265亿美元。而风暴、干旱、地震等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均超过100亿美元。

南亚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和风暴,夏季受到印度夏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诸多水汽的影响,容易产生暴雨灾害[10]。2015年12月2日,印度太米尔纳德邦突受这个世纪最强暴雨袭击,大范围的洪涝灾害由此引发,灾害造成数千民众流离失所,大多数工厂倒闭,而作为印度首府的钦奈国际机场也在此次重大暴雨中被迫长期停运。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吹向印度半岛,降水较少,易形成干旱。由巨灾造成的破坏与损失更加无法估量,统计20年间南亚巨灾[11]发生就有13次。

3.4 西亚地区

西亚地理位置处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位置,其次它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三洲的关键枢纽[12]。西亚以盛产石油、天然气等宝贵的矿产资源为主,是世界上的石油主产地。“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局势,并实现两地经济贸易的共同繁荣和优势互补,以促进各区域经济贸易的和谐稳固发展[13]。研究该地区的灾害情况也是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必要过程。

西亚1990-2010年近20年间发生大小灾害次数总数约为306次,因灾致死人数超过12万人,约9千万人受伤,5.4亿美元经济财产受到损失。由图8显示,其中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最多,洪涝灾害次之,其中地震导致的死亡人口占总数的94%。从直接经济损失的角度来看,地震总损失超过3亿美元,占总经济损失比例60%,洪涝、旱灾、风暴等灾害依次占17.8%,12.9%,7.6%。

西亚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较少,沙漠气候广泛分布,偏北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温少雨,水资源的匮乏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因此灌溉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大作用。虽然西亚全年高温少雨,却不易造成旱灾,造成较严重灾害影响的是地震灾害。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突发6.6级大地震,约有2.6万人在本次地震中死去,3万人受伤,灾后重建设施高达数千万美元。

西亚与中亚都表现为一种高温干旱的气候,但是由于西亚储存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经济水平较中亚偏高,居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好,但在非居住区的环境依然恶劣,高温、缺水仍是较普遍现象,对于经济的发展也较为不利。

3.5 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亚洲地区主要的经济体集中地[14]。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双边关系,促进国家与地区相互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友好和谐发展,研究东南亚地区的灾害特征分布必不可少。

“一带一路”涉及了11个东南亚国家,国土覆盖面积高达449.47万平方公里。东南亚国家20年间发生自然灾害860余次,占亚洲灾害总数34.6%,年平均发生灾害约43次,超过46万人在灾害中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超过了489亿美元。如图9显示,该地区自然灾害以洪水和风暴为主,占东南亚总灾害比例的65.8%。

20年间东南亚发生巨灾5次。2004年12月26日发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9.0级地震最为严重,地震还引发了海啸,本次灾害造成超过29.2万人死亡(包含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美元。

由于该地区受极端天气影响,引起了泥石流和洪水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数量增多。2010年10月,东南亚连遭台风袭击,泰国近四分之三领土被洪水侵袭,超过81万公顷农田受灾,大量稻田颗粒无收。由于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连接地带,地震灾害对该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20年间发生的70余次地震中,超过18.8万人死亡,约754万人受伤,约115.3亿美元的经济受到损失。

3.6 中东欧地区

中东欧属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扩展区域地带。自2013年战略提出实施以来,中国同中东欧十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600亿美元,6年间出口额增长了65.9%[15]。研究中东欧地区自然灾害特征分布,对推进中国和中东欧地区经济贸易发展有绝对的促进作用。

近20年间中东欧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约450次,因灾致死超过1.2万人,造成234.2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高温、洪涝、风暴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总人数的76.8%,风暴次之,占43.0%。从直接经济损失角度分析,洪涝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严重,累计超过120亿美元,其次由干旱和风暴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相当,各约占10%,其余自然灾害(高温、森林火灾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加起来不超过3.7%。由图10显示,1990-1994年5年间灾害发生次数较少,1994年以后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明显上升,但后三个五年范围内灾害发生频率较为均衡,推测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会有很大关联。

中东欧地区冬冷夏热,年均温度差较大,降雨量偏少,突发性的地震较少,但高温、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较多。2007年7月15日匈牙利遭受高温袭击,气温曾高达40摄氏度。连续一周的高温热浪袭击下,匈牙利大约有500人死于这次热浪,高温导致上千人在一周内中暑并诱导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的突发,此次高温热浪还触发了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塞尔维亚由于受到这次的高温热浪袭击的影响,庄稼减产超过30%。正是由于中东欧国家年温差较大,极端天气成为该地区较为严重的灾害,夏季高温袭击以及北部冬季持续低温,对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该地区人口众多,流行性疾病也偶有发生,平均每年有178人因流行性疾病而丧生。

4 各地区减灾措施及对策

东亚地区由于地震灾害多发,对建筑物的破坏力大,在新建厂房等建筑物时需考虑抗震因素。在沿海地区需注意台风的影响,定期检查抗风及排水设施情况。西北内陆地区需实行多级利用的策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将有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中亚、西亚地区受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干燥酷热,干旱时常发生,水资源匮乏成为该地区最大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这是较为有效方法之一。在雨季该地区也易发生洪涝灾害,伴随的泥石流滑坡灾害也较多,在建厂时请注意避开山体,在地势平坦处修建厂房。该地区交通运输条件也不佳,建议在经济发达地区(或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建设项目。

南亚、东南亚地区气候湿润,易受到暴雨、洪涝、台风的影响,在开展经济建设时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处,防止受到洪涝侵袭。在建筑物方面要注意防台风,避免设备露天安置;该地区属于地震带上,建筑物抗震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中东欧地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等极端天气灾害发生较多,在发展经济时要设立温度调节设备,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在厂址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避风和防洪,进而减少经济损失。

5 结论

1)“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研究统计了战略带上具体的灾害分布,对促进“一带一路”构想的安全实施具有现实性意义。各地区灾害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集中在冬夏两季,以洪水、地震为主要灾害,其他灾害则呈现出区域性分散特征,这与全球主要灾害影响情况类似。

2)地震是东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其次风暴、洪水造成的损失也较为严重。而东南亚、南亚受恶劣气候条件及地震带影响,易受到地震、风暴、洪水、海啸的袭击。

3)中亚、西亚地区灾害以干旱为主。中亚降水量的严重不均衡极易形成干旱和洪涝,这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西亚干燥少雨,突出表现为热带性沙漠气候,加上部分区域地震板块活动较为活跃,地震发生次数频繁。

4)中东欧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较大,夏季酷热,冬季多雨湿润,灾害以高温和洪水为主;中东欧北部由于纬度原因,低温灾害较多,但影响相对较小。

自然分布 篇2

近年来的找矿进展显示,我国至少存在2种以上成因类型的自然铜矿床(矿化带):火山-沉积碎屑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等,其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和新疆天山地区.以湘西九曲湾(麻阳)铜矿和滇东北沿河铜矿为例,结合国外典型自然铜矿床(矿化带),分析了自然铜的成矿学特征及形成条件.通过对比分析沉积砂岩铜矿(硫化物)与自然铜矿的`成矿学特征,认为自然铜成矿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孔隙度丰富而适宜的储矿岩石;②水-岩反应中有利于含铜岩石的萃取和运移的浅成低温热液(卤水);③贫硫富生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还原障壁带.研究显示,自然铜形成于碱性贫硫的还原环境中,生物有机质对自然铜的成矿起重要作用,相对封闭的成矿环境、独特的流体性质对自然铜起保护作用.我国南方的自然铜矿床一般显示出层控、浅成低温及生物有机质参与成矿等特点.最后探讨了自然铜矿床在我国的找矿勘探前景.

作 者:曾乔松 陈广浩 王核 ZENG Qiao-song CHEN Guang-hao WANG He 作者单位:曾乔松,ZENG Qiao-song(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陈广浩,王核,CHEN Guang-hao,WANG He(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自然分布 篇3

截止2009年底, 江西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 省级自然保护区22个, 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 县级自然保护区146个, 其中市县级保护区数量占全省总数的82.02%, 面积占全省保护区总面积的61.0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级保护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加, 如何进行合理的空间配置, 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自然保护区建设, 已经成为保护区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9]。其中小型保护区在保护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10], 但目前保护区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 综合各个层次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方面的研究开展相对较少, 本文采用地理集中指数、最近邻指数和连接度指数法进行评价, 并以各保护区与相邻保护区的最近距离为依据, 重点对江西省已建的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 以期从景观尺度为江西自然保护区的选设和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提高区域森林植被及重点保护物种保护成效。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处理

利用GIS软件Arc GIS 10.0, 结合环保部《江西省自然保护区名录 (截止2009年底) 》及相关文献资料, 进行分析归纳, 将每个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后, 分别叠加于行政区划底图上, 最后提取各自然保护区的空间信息, 因自然保护区区域的不规则性, 自然保护区间的距离以各自然保护区重心间的距离表示, 获得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情况。

1.2 评价体系

1.2.1 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11], 分析保护区在市际尺度上的分布特征。

(1) 式中G表示保护区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市的保护区数;n为地级市总数;T为保护区总数;G0表示保护区平均分布于各市时地理集中指数, 若G>G0, 说明保护区呈集中分布, 反之则说明保护区呈分散分布。

1.2.2 最近邻指数。

最近邻指数是指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临近程度的地理指标[12], 分析保护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 、 (3) 、 (4) 式中:MNND为自然保护区与其最近相邻保护区间的平均最小距离;ENND为在假定随机分布前提条件下, MNND的期望值。NND (i) 是斑块i与距其最近相邻斑块间的最小距离;N为自然保护区的数目;d为全省自然保护区的密度。NNI为最近邻指数, 当NNI=1时, 保护区呈随机分布;当NNI<1时, 保护区有聚集分布趋势, 当NNI>1时, 保护区有均匀分布趋势。

2.2.3 连接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5) 式中:PX为连接度指数, A (i) 为自然保护区i的面积。PX取值为0~1, PX值越大, 则表明自然保护区的连接度越好[13,14]。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的市际分布特征

如图1所示, 江西省11地级市共拥有178个自然保护区, 但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特征。保护区数量最多的是赣州、九江、吉安和宜春, 都超过25个, 最少的是萍乡、新余和鹰潭, 都少于5个, 平均每个地级市拥有保护区16.18个。密度最高的是九江, 达到18.62个/万km2, 最低的是抚州, 为3.72个/万km2。从保护区数量和密度来看, 九江都以显著优势位列江西第一, 而抚州、萍乡、新余和鹰潭则都位列最后。经计算, 江西省保护区地理集中指数G=37.84。假设每个城市拥有相同的保护区数, 即x=178/11=16.18, 则保护区地理集中指数G0=30.15, G>G0表明在市际尺度上, 保护区分布比较集中。

2.2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Arc GIS 10.0, 对各保护区与相邻保护区的最小距离进行计算, 其平均最小距离 (MNND) 为15.93km;最近的两个保护区之间的最小距离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棋棠山县级自然保护区之间的最邻近距离最小为4.19 km;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岩泉省级自然保护区之间的最邻近距离最大, 为57.18 km。图2表明, 最小距离在5~30 km的保护区数量最多, 占保护区总量的86.52%。在全省区域水平上, 江西省保护区的最小距离指数 (NNI) 为0.83, 表明目前保护区呈聚集分布;连接度指数 (PX) 为0.79, 说明在全省水平上保护区的空间隔离程度较小, 表现出有一定的聚集性。

2.3 基于距离的江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格局

在Arc GIS 10.0中, 以各保护区与相邻保护区的最小距离为权重, 进行插值渲染 (图3) 。由图3可知,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在赣北、赣西南地区呈现聚集分布, 其集聚数量达97个, 占总数的54.50%, 分别形成了上饶、景德镇、九江和吉安为中心的汇聚区域;而在赣东南地区则呈现离散分布, 各保护区之间连接度相对较差。综合保护区分布特征, 江西省保护区在鄱阳湖平原呈聚集分布, 其次沿武夷山脉和罗霄山脉分布, 而隔离程度最大的区域其主要位于江西省的东南部山区, 大多处于省界附近。

2.4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综合江西省保护区分布特征, 影响江西省保护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 是资源因素。江西省自然保护区主要分部在自然资源丰富及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的鄱阳湖平原、江河流域及武夷、罗霄山脉, 它是决定某一地区能否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根本因素。其次, 是社会因素。综合经济、社会等因素, 隔离程度最小的区域位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北部平原及江河流域;而隔离程度最大的区域则主要集中在江西省的南部山区, 经济和地理条件较为复杂, 又大多处于省界附近。社会因素突出反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干扰, 以及人们采取行动、实施保护的驱动力, 从而直接影响保护区的建立。同时, 在保护区的基础建设投入, 人员配置及协调支持工作等许多方面, 地方政府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对于孤立的生境岛屿, 异质种群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 传统的以单个、孤立保护区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并不能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1,15]。在广泛的时空尺度上保护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各组成成分, 建立一个整体的保护网络, 已成为保护生物学家和生态学者的共识[16]。

自然分布 篇4

8月至8月,对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疣鼻天鹅的分布现状和迁徙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疣鼻天鹅主要分布于乌兰诺尔核心区,通常4月初开始迁来,迁徙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数量最多时达68只,少数迁徙个体停留到7月10日.繁殖个体通常10月下旬迁离,秋季未见其他迁徙个体路过保护区.柄息地的缩减和退化以及旅游、捕捞、拣鸟蛋、狩猎等为疣鼻天鹅的`主要受胁因素,保护区应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 者:赵格日乐图 刘松涛 格日乐朝克图 李国海 崔国发 ZHAO Gerelt LIU Song-tao Gerelchaokt LI Guo-hai CUI Guo-fa 作者单位:赵格日乐图,ZHAO Gerelt(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刘松涛,格日乐朝克图,李国海,LIU Song-tao,Gerelchaokt,LI Guo-hai(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蒙古,海拉尔,021008)

崔国发,CUI Guo-fa(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

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判读技巧 篇5

纵观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地理试题, 有关垂直自然带谱的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掌握常见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了解有关垂直自然带谱试题的备考方向, 对于学生的备考十分重要。

一、图形分类

1.有关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图

1山体所在 纬度———相同高度, 不同纬度。

相同高度的山体, 纬度越低, 自然带谱越复杂, 所以图1中自然带谱比图2复杂。

2山体 海 拔———相 同 纬 度, 不 同 高 度 (如图3) 。

纬度相当的山体, 海拔越高, 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 (如图4) 。

相对高度越大, 自然带谱越复杂, 所以图4中山体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有关自然带垂直分布的示意图 (如图5)

1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 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2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一般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二、考题回顾

例1 (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 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6, 回答问题。

玻利维亚 ()

A.东邻巴西, 西临太平洋

B.受寒流影响, 多雾少雨

C.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

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解析】图示玻利维亚东邻巴西, 西邻秘鲁和智利;因山脉阻隔, 不受寒流影响;平原城市很少;西南部海拔高, 纬度低, 所以垂直带谱复杂。故选C。

【答案】C

例2 (2013年高考上海地理卷)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图7) , 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 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 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 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 并判断哪 幅图的山 脉所处纬 度位置较低。

(2) 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 并说明原因。

(3) 乙图中, 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 坡度基本相同, 气温大致相当, 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 说明其原因。

【解析】第 (1) 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自然带谱的差异可以从自 然带的多少、山麓基带的不同、相同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不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7:乙图中山脉自然带更加丰富;乙图中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 而甲图中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 甲图中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中山脉低, 说明甲图中山脉所在地纬度高 (也可以从山麓基带的类型得出甲图中山脉所在的纬度高) 。

第 (2) 题考查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同一自然带, 在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在阴坡高。图示山脉南坡是阳坡, 由于阳坡热量较高, 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第 (3) 题考查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积雪冰川带下限 (即雪线) 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 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图示山脉南坡为迎风坡, 降水量较大, 因此雪线较低。

【答案】 (1) 差异:1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加丰富;2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 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3相同类型的自然带, 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 (任答两点即可) 乙图山脉。

(2) 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 南坡是阳坡, 由于阳坡热量较高, 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3) 该山脉位于南半球, 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为迎风坡, 降水量较大, 因此雪线较低。

三、判读技巧

1.通过山体自然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该山体所在的温度带 (也可以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基带的范围)

所谓基带, 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 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若某山体底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 则该山体位于温带地区。

2.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 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冰雪量大, 融化慢, 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冰雪量小, 融化快, 因此雪线高) 。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 可以判断阳坡和阴坡, 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 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边, 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 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 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图8所示。

4.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和相对高度

通常, 自然带数量越多, 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 纬度低的高大山岭的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 其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相对高度大的一侧, 自然带的数量要多于相对高度小的一侧。

5.根据不同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 判断山坡坡向和阳坡、阴坡

1东西走向的山体———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 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 。

2南北走向的山体 (温带地区) ———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 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 (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 但气温稍低, 而背风坡降水量比迎风坡少, 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 背风坡海拔要高于迎风坡, 故同一自然带在背风坡分布的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图9所示。

四、能力测试

读四川省某 山地垂直 自然带分 布示意图 (图10) , 回答1~2题。

1. (改编) 1自然带的分布西侧高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迎风坡 B.背风坡

C.阴坡 D.海拔高

2.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改编)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有研究表明, 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图11示意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读图11, 完成3~4题。

3.据图11判断 ()

A.若此图为北半球, 则山地林线南坡高于北坡

B.若此图为南半球, 则山地林线南坡高于北坡

C.若此图为南半球, 阳坡就是南坡D.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

4.影响全球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首要因素是 ()

A.山地海拔 B.光照强度

C.最冷月平均气温 D.最热月平均气温

5.图12是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哪座山脉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

(2) 图12中字母B和D分别是哪种坡向?

(3) 分析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 以及B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

(4) 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 甲山云杉林的分布海拔较低, 分析其主要原因。

(5) 甲山A坡没有云 杉林, 简析其主 要原因。

6.读阿尔卑斯山、博格达峰、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图13) , 回答下列各题。

(1) 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雪线的高低, 并简析其原因。

(2) 判断阿尔卑斯山南坡和北坡雪线的高低, 并简析其原因。

(3) 判断博格达峰A、B两坡哪个是南坡。

(4) 简要分析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自然带分布海拔 高的为阳坡, 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 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

2.B由题可知, 该山地位于四川省,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甲地位于夏 季风的迎 风坡, 雨热充足, 且位于落叶阔叶林以下热量条件更好的区域, 所以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A准确解读图中纬度和海拔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若为北半球, 林线南坡高, 靠近赤道的一侧为阳坡;南半球则反之。

4.D图11中显示纬度越低的山地林线海拔越高, 说明气温是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首要因素。而材料中告知“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 而植物生长期是气温较高的时期, 故首要影响因素是最热月平均气温, 而不是年平均气温。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中“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的含义。

5. (1) 乙山脉。

(2) B为北坡, D为南坡。

(3) D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B坡:纬度高;迎风坡, 降水量大。

(4) 甲山纬度较高, 温度较低。

(5)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受周围山地阻挡, 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水分条件较差。

6. (1) 南坡低。原因:南坡为迎风坡, 降水多, 积雪多。

(2) 南坡高。原因:南、北坡降水差异不大, 但南坡纬度低且为向阳坡, 温度高。

(3) A坡。

(4)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导致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

自然分布 篇6

1 自然概况

九龙山位于浙、闽、赣三省毗邻地带的遂昌县西南部, 东经118°48′~118°55′, 北纬28°14′~28°24′, 1983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浙江省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个代表类型。平均海拔在1 000m以上, 主峰海拔1 724.2m, 为浙江省第4高峰, 面积3万公顷, 它是钱塘江和瓯江水系的源头。九龙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 相对湿度大。年均气温16.2℃, 极端最高气温36.5℃, 极端最低气温-10.5℃, 年降雨量1 855.6mm, 相对湿度80%, 年日照时数1 925h, 土壤为中亚热带山地红黄壤。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地形复杂, 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 有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

2 调查方法

调查前, 查阅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资料, 初步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位置和调查路线。调查方法分别采取直接计数、样方法进行详细记录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范围、生境与生长情况, 并采集标本, 组织鉴定, 建档保存。

3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浙江九龙山自然分布

经调查, 根据1999年8月4日国务院公布《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第一批) 》统计[1], 九龙山天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9种, 分属12科18属, 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种, 南方红豆杉 (Taxus mairei) 在九龙山枫树洋、龙门坞、九龙坑等地海拔1 000~1 400m山坡谷地有小片群状分布, 约35hm2共275株;伯乐树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在九龙山七树坑口、上寮坑、外九龙、外北坪海拔600~1 300m山谷常绿阔叶次生林中, 约0.7hm2共15株。二级保护的有17种, 如福建柏 (Fokienia hodginsii) 在九龙山的外北坪、内阴坑海拔800~1 200m的西南面山谷常绿阔叶林中有分布, 约12hm2共1 500多株;白豆杉 (Pseudotaxus chienii) 在九龙山的山坡内阴坑外九龙海拔740~1 400m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下有零星生长, 约3.1hm2共2 500株;榧树 (Torreya grandis) 在九龙山生于海拔200~800m的较阴湿凉爽的山坡、山谷或路边, 约12.2hm2共235株;长叶榧 (T.jackii) 在九龙山泗州庙、南坡插坑, 海拔600~1 000m山谷常绿阔叶次生林中, 约1hm2共30株, 其中1株高超过20m, 胸径60cm;连香树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在九龙山内阴坑海拔1 300m有3株, 其中1株大树高达30m, 胸径80cm, 另在外九龙海拔1 170m处调查发现1株;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在九龙山海拔1 000m龙门坞、内外九龙坑等地, 约52.7hm2共30株;闽楠 (Phoebe bournei) 分布在海拔800~1 400m的九龙山内阴坑、枫树洋等地, 约22.1hm2共260株;山豆根 (Euchresta japonica) 分布在海拔700~1 300m的九龙山内阴坑、龙门坞、内外九龙坑等地, 约42.1hm2共1 340株;野大豆 (Glycine soja) 分布在海拔600~1 200m的九龙山内阴坑、枫树洋、龙门坞、内外九龙坑等地, 约126.8hm2共1 380株;花榈木 (Ormosia henryi) 在九龙山多见于800m谷地、山坡林中, 约82.5hm2共960株;鹅掌楸 (Liliodendron chinense) 在海拔800~1 400m的九龙山内阴坑、枫树洋、龙门坞、内外九龙坑等常绿、落叶阔叶林中, 约2.1hm2共360株, 其中1株高达35m, 胸径75cm;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在九龙山的枫树洋、大洋坳海拔750~1 500m山地, 约6 700hm2共7.856 7万株;毛红椿 (Toona ciliata) 在九龙山泗州庙、岩坪大岩前岭海拔600~1 000m谷地, 约1.1hm2共23株;香果树 (Emmenopterys henryi) 在九龙山内阴坑、枫树洋、内外九龙坑海拔700~1 350m山谷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林中, 约8.2hm2共950株;蛛网萼 (Platycrater arguta) 分布在海拔900~1 200m的内外九龙坑等地, 约152.1hm2共1 770株;长序榆 (Ulmus elongata) 在九龙山岩坪屁垅海拔750~1 000m的山谷沟边或山坡下部小片分布, 约0.6hm2共37株;榉树 (Zelkova schneideriana) 在九龙山的外九龙海拔500~800m的山坡谷地针阔混交林中或林缘, 共15株。

4 九龙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评价

在九龙山自然分布的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 有的是重要作物的野生种群和有遗传价值的近缘种, 多数种类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经济用途[2,3]。

4.1 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植物

白豆杉、长叶榧、伯乐树、连香树、鹅掌楸等均属孑遗植物, 对古植物区系、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气候、古地理的发生和变迁等研究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白豆杉、长叶榧、伯乐树、闽楠和毛红椿等为我国特有种, 这些植物在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4.2 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

树形美观或叶形奇特的适宜作行道树和园景树有福建柏、樟树、连香树、鹅掌楸、长序榆等;珍稀观花植物有伯乐树、厚朴、凹叶厚朴、香果树和蛛网萼等;重要的观果植物有白豆杉、南方红豆杉等。

4.3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

在九龙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 有不少种类是高级或特种用材树种, 如榉树、花榈木、南方红豆杉、福建柏、樟树、闽楠和香果树等;重要的药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厚朴、花榈木、野大豆等;其他如榧树、野大豆是重要作物的野生种群和有遗传价值的近缘种。

5 建议

调查表明, 有12科18属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九龙山自然分布。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这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不仅种类丰富, 还有广泛的用途和巨大价值。九龙山在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自然保护区的一件大事。但保护区基础建设薄弱, 资金投入有限, 建议有关部门应从抓紧建设、加强管理、增加投入3个方面加强实施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同时, 九龙山也是一个旅游景点, 应当协调好开展旅游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间的关系。为此, 目前应重点做好硬件设施建设、专人负责管理、宣传教育工作, 这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以有效就地保护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 》出版[J].植物杂志, 1999 (5) :3-11.

[2]张若蕙.浙江珍稀濒危植物[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自然分布 篇7

山地由于其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成为多种生物物种生存、繁衍和保存下来的种质库,山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历来为生态学家所关注【1,2】。海拔影响山地物种分布的非生物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等,因此,是影响山地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3,4】。

1 云中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概况

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处于东经117°36′36″~l17°44′24″,北纬25°16′40″~25°20′40″,位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北部,福田、感德和桃舟3乡交界处,距离县城公路110 km,总面积3 915.4 hm2。

云中山是戴云山脉东南的延伸,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境多为中生代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地貌以中山为主,地势兀突,地形复杂,峰峦迭障,海拔最低为270 m,海拔最高处主峰太华尖达1 600 m,是安溪最高峰,大部分山地海拔400~900 m。以主峰太华山为主山脉,北部聚雨汇入晋江,是晋江源头之一,南部聚雨汇入格溪,再流入九龙江,成为九龙江源头之一。该区是安溪县西北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本区处于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具有典型的多雾高温等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9.9℃,1月份均温11.3℃,7月份均温28.0℃,极端最低气温-5.8℃,极端最高气温39.7℃,积温5 403.3℃,年均降雨量约1 619.2 mm,全年无霜期295 d,年平均相对湿度79%~83%。土壤以砖红壤为主,林地土层深浅不一,通常厚达80 cm以上,腐殖质层较明显,厚约10~15 cm,地表枯枝落叶层厚2~8cm,土壤呈酸性反应,同时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海拔800 m以下主要是山地砖红壤,暗红壤,800~1000 m主要是黄红壤,1 000 m以上多为山地黄壤。红壤和黄红壤所占比例较大,肥力较高。

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水热资源丰富,境内山高林密,沟壑幽深,生境多样,适宜各种植物生长,为安溪县现存的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据调查,野生维管植物共152科496属939(含变种、变型)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44属68种,裸子植物7科8属9种,被子植物l16科444属862种。

2 研究方法

本文的调查数据是依托2001年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考察。于2001.1.3~2001.1.18进行外业调查。根据群落类型、范围、分布面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计考察样方。乔木树种样方面积10 m×10 m,灌木树种样方面积10 m×10 m,草本层样方面积为1 m×1 m。为保证调查所需的精度,每个群落至少设置5个样方。实地调查的内容包括:植物群落名称,郁闭度,地貌(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类型;调查记载样方中乔木、灌木物种的名称、个体数、直径、高度和盖度,草本植物的名称、个体数(或丛数)、高度和盖度。

3 植物资源

3.1 主要植被类型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带性原生性植被类型。按《中国植被》的区划系统,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区域。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经考察的植被类型主要有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竹林灌丛6个植被型,丝栗栲林(Form.Castanopsis fargesii)、钩栲+南岭栲林(Form.Castanopsis tibena+C.fordii)、青冈林(Form.Cyclobalanopsis glauca)、福建青冈林(Form Cyclobalanopsis chungii)、红楠林(Form.Machilusthunbergii)、红楠+大叶苦石栎林(Form.Machilusthunbergii+Lithocarpus paihengii)、罗浮栲林(Form.Castanopsis Fabri)、木荷林(Form.Schima superba)、阿丁枫林(Form Altinia chinensis)、华南吴茱萸林(Form.Euodia austrosinensis)、水青冈林(Form.Fagus longipetiolata)、檫树林(Form.Sassafras tzumu)、南方红豆杉+红楠林(Form.Taxus chinensis+Castanopsistibetana+Machilus thunbergii)、马尾松+枫香林(Form.Pinus massoniana+Liguidmbar formosana)、马尾松林(Form Pinus massoniana)、黄山松林(Form pinus taiwanensis)、杉木林(Form.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林(Form.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ubescens)、石竹林(Form.Phyllostachs nuda)、满山红灌丛(Form.Rhododendron mariesii)等20个群系【5】。

3.2 物种组成

3.2.1 常绿阔叶林

云中山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在1 300 m以下,主要优势种为壳斗科的丝栗栲、青冈、福建青冈、钩栲、南岭栲、红楠、大叶苦石栎、罗浮栲、木荷等。调查中发现,海拔270~500 m处群系主要类型及其特征有:(1)丝栗栲-面杆竹-华山姜+狗脊群丛。乔木层可分为2个亚层,第1层高15~17 m,平均胸径16 cm,伴生种有南岭栲、木荷、沉水樟、南酸枣、野茉莉;第2层高6~8 m,主要有建楠、鹅掌柴、木荷等。(2)青冈-鼠刺-狗脊群丛。乔木层可分为2个亚层,第1亚层高12~15 m,建群种青冈平均高度15 m,平均胸径10 cm,伴生种有南岭栲和南酸枣;第2亚层高6~8 m,主要有青冈、黄瑞木、水团花。(3)福建青冈-溪畔杜鹃-芒萁群丛。乔木层高约14m,平均胸径14 cm左右,伴生种有米槠、丝栗栲及马尾松。

海拔800~1 200 m主要群系及其特征有:(1)钩栲+南岭栲-箬叶竹-中华里白群丛。乔木层高6~11 m,平均胸径达16 cm,由钩栲和南岭栲形成共建种,二者各占乔木总数量的20%左右,伴生有罗浮栲、米槠、甜槠、榄叶石栎、椤木石楠、广东润楠。(2)红楠-百日青-日本蛇根草群丛。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第1亚层高17~20 m,平均胸径30cm左右;第2亚层高12~15 m,主要有红楠和少叶黄杞,平均胸径10 cm左右。(3)红楠+大叶苦石栎-马银花-狗脊蕨群丛。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第1亚层高12~15 m,由红楠和大叶苦石栎组成共建种,另伴生有两广石栎、深山含笑、福建山樱花、木荷;第2亚层高6 m左右,主要有甜槠、百日青、凤凰润楠等。(4)木荷-矩圆叶鼠刺+马银花-狗脊蕨群丛。乔木层高约13 m,主要以木荷为主,其胸径平均达20 cm,多度占立木总数的60%,伴生种为罗浮栲、大叶苦石栎、深山含笑、红楠。

海拔1 200~1 300 m主要群系及其特征有:(1)阿丁枫-矩圆叶鼠刺-里白群丛。乔木层高10 m左右,平均胸径约20 cm,建群种阿丁枫多度占立木总数的40%,伴生种有深山含笑、木荷、红楠、东南山茶、木莲等。(2)罗浮栲-羊舌树-芒萁群丛。乔木层高22 m以下,建群种罗浮栲在100 m2内有立木10株,平均高度18 m,平均胸径30 cm,伴生种有木荷、红楠、福建青冈、硬斗石栎、水青冈。3.2.2落叶阔叶林在亚热带湿润区域,落叶阔叶林不是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但其在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该保护区内零星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有两个类型,一类是亚热带中山落叶阔叶林,另一类是丘陵低山落叶阔叶林。两类群落的特征均明显区别于常绿阔叶林:群落外貌黄绿色,季相变化明显。主要群丛类型及特征有:(1)华南吴茱萸-金毛狗群丛。群落样地位海拔365 m的东北向下坡,乔木层总盖度50%,层高18 m以下,上层木为华南吴茱萸;下层木高12 m以下,还分布有南岭栲、笔罗子等。(2)檫树-黄瑞木-芒萁群丛。样地海拔980 m的太华山东北中坡。乔木层盖度为50%,高不超过6m,且多由萌芽条发育而成,建群种檫树在100 m2内有立木18株,平均胸径约6 cm,尚有山苍子、交让木、野漆树、阿丁枫拟赤杨伴生其间。(3)水青冈-弯蒴杜鹃-里白群丛。样地海拔1 050 m、太华山北坡。乔木层可分为2个亚层,第1亚层高13~18 m,建群种水青冈独具优势,平均胸径为30cm;第2亚层高6~10 m,主要有红楠、青冈、椤木石楠、猴欢喜。

3.2.3 针阔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是中亚热带次生类型,原生类型受破坏后,喜光的针叶树侵入,逐步形成针阔混交林。主要群丛类型及特征有:(1)南方红豆杉+钩栲+红楠林-箬叶竹-狗脊群丛。样地海拔1 030 m,太华山北坡,群落外貌暗绿,林冠参差不齐。乔木层高4~12 m,胸径5~30 cm,可分为2个亚层,第1亚层高8~12 m,由南方红豆杉、钩栲和红楠组成共建种,平均胸径为15 cm;第2亚层高4~7 m,分布有南方红豆杉、红楠、青冈、木荷、杨梅。(2)马尾松+枫香林-南方迷-芒群丛。样地海拔1 100 m,东北坡。群落外貌以翠绿为主,嵌有红、黄色彩,林冠较稀疏。乔木层高4~8 m,胸径5~20 cm,主要为马尾松和枫香。

3.2.4 常绿针叶林

针叶林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植被型。在该保护区主要是暖性的常绿针叶林。主要的群丛及特征有:(1)马尾松-映山红-芒萁群丛位于太华山海拔1 300 m南坡,群落结构较简单,林冠松散、呈翠绿色。乔木层高5-8m,可分2个亚层,第1亚层由马尾松组成,高约8 m,平均胸径12 cm;第2亚层高5~6 m,分布有马尾松、木荷、枫香等。(2)黄山松群丛。样地海拔1 320 m,群落外貌整齐,总盖度70%左右。在100 m2内有立木12株,平均高1.6 m,最高2 m,平均胸径6 cm,伴生种有乌饭、黄瑞木、羊舌树等。(3)杉木-金毛狗群丛。样地海拔350 m,北坡。因其为人工杉木林,群落层次分明,总郁闭度85%左右。乔木层以杉木占绝对优势,密度为15株/100 m2,平均树高12 m,平均胸径15 cm。

3.2.5 竹林

竹林是由某种竹类构成单优势的群落,属阔叶林型植被组内一个独立的植被型。竹林的群落结构、植物种类组成、外貌和地理分布等特征都很特殊,形成一种木本状多年生常绿植物群落类型。主要的群丛有(1)毛竹-粗叶榕-乌毛蕨群丛;(2)石竹-毛冬青-苔草群丛。

3.2.6 灌丛

满山红-百山祖玉山竹群丛位于太华山顶海拔1 600 m处。外貌黄绿,植株多分枝,生长密集,顶部较平整。灌木层高达1 m,盖度65%左右,以落叶树种满山红为优势种,伴生有黄山松、华丽杜鹃、映山红、乌饭、厚叶厚皮香、石斑木等。

4 植被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4.1 植被垂直带谱

植被从低海拔至高海拔依次可划分出灌丛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常绿针叶林。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海拔最低处270 m,最高峰的太华尖海拔1 600 m。相对高差1 330 m。据初步考察结果,云中山植被分布的主要垂直带谱:在海拔1300 m以下广泛分布着典型山地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种有丝栗栲、青冈、福建青冈、钩栲、南岭栲、红楠、大叶苦石栎、木荷、阿丁枫、罗浮栲等;落叶阔叶林分成中山落叶阔叶林和丘陵低山落叶阔叶林两大类型,在海拔360~1 100 m内零星分布,主要以枫香、华南吴茱萸、檫树、水青冈等为建群种;马尾松与黄山松的分布界限为海拔1 300 m,黄山松分布于1 300~1 600 m,在海拔1 300 m以下分布着马尾松以及杉木林、毛竹林、石竹林;南方红豆杉及百日青的分布约局限于区内海拔900~1150 m处;中山灌丛一般出现在海拔1 400~1 600 m的山顶。

4.2 交错重叠的植被垂直带谱

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分界常出现交错镶嵌现象,某些优势建群种生态幅度大,可跨两个山地垂直带。常绿阔叶林是云中山垂直带的基带,分布幅度很广。以马尾松,杉木、竹林(毛竹林、石竹林)为主的针叶林与常绿阔叶林分布的范围十分相近,也在海拔270~1 300 m之间。虽然缺少各种植被类型在各海拔梯度的分布信息,但从云中山保护区这种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的现象,可以初步推断,由于诸如森林经营、城镇扩张等人类活动多集中于低海拔地区,使得阔叶树多年以来逐步被以杉木、松木为主的用材林、防护林等人工林所取代。一般来说,在800 m以下的山地,地带性植被的阔叶树的分布相对较少。如本区以青冈林为优势种的群落主要分布在平缓山坡。以森林经营为主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此,如杉木林,因其速生丰产,成为人工影响最为深刻的树种之一,有研究表明,武夷山山区800 m以内的低山丘陵的杉木占了其总数的90%以上,而800 m以上,则呈零星分布。马尾松林的分布除了和杉木在低海拔有相似之处外(多为人工林),它还常与阔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林,有着更宽的海拔分布范围。而800 m以上,人类活动受到海拔高度的限制,不便的交通等因素显然提高了森林经营的成本,因此阔叶树的地带性优势地位在这一范围内得以体现。种类也更加丰富。此次调查的9个常绿阔叶林样方中有6个群落的海拔均在1000 m以上。

云中山自然保护植被随海拔高度的分布而形成的垂直带谱只是其生物多样性的一个表现,今后应在加大力度保护的基础上,重视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调查研究,更为清晰地了解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各地形因素的分布特征,与此同时在科考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摘要:在野外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安溪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资源的现状,系统介绍了该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物种组成。发现该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垂直分布特征,但其植被垂直带谱出现较为明显交错镶嵌现象,尤其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有着相同的垂直分布范围出现重叠,表明了地带性植被的优势地位正在被以人工经营的针叶林所取代。因此,以植被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当成为今后保护区研究和建设的一项重点,使其特有的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安溪,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带谱

参考文献

[1]朱彪,陈安平,刘增力,方精云.南岭东西段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的比较[J].生物多样性,2004,12(1):53-62.

[2]Dolezal,J.and Srutek,M.2002.Altitudinal changes i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mountain-temperate veget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Western Carpathians.Plant Ecology,158:201-221

[3]赵淑清,方精云,宗占江等.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J].生物多样性,2004,12(1):164-173.

自然分布 篇8

关键词:历山自然保护区,鸡桑,特征,分布点

山西省在1981年至1986年,组织了为期6年的桑树资源调查工作,采集到桑树标本276份,选出135份并压制了标本,经鉴定有5个桑种和1个变种,即鲁桑19份,白桑63份,山桑29份,华桑9份,蒙桑9份,鬼桑4份。此项工作基本上查清了我省一些桑品种的特性,为发展全省蚕桑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1]。之后,我省中条山东部历山自然保护区陆续发现野生种质资源鸡桑品种类型,填补了本省桑树资源的一项空白[2]。北方蚕区陕西、河北、山东等省有鸡桑品种,得知我省中条山区有该品种后,笔者亲自实地调查,并且采集压制了标本。这里将本品种地理区域分布点、形态特征和主要用途作一介绍。

1 山西鸡桑品种的分布地点

该品种产于中条山东段垣曲县马家河村狄院沟,海拔高度820 m处。马家河村是历山镇政府所在地。这一地区野生桑树种质资源较多,马家河860 m处龙庙沟有山桑、鬼桑品种,狄院沟、龙庙沟也有毛蒙桑品种,当地农户养蚕栽桑有家桑品种,本人调查发现野生资源也有桑树的鲁桑、白桑品种,野生家桑在历山自然保护区的七十二混沟数量很多。

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称历(山)云(蒙山)自然保护区,它是我省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物种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垣曲、沁水、阳城、翼城四县毗邻地界,总面积24 800 hm2,其中核心区7 350 hm2。东经111°51′10″~112°6′,北纬35°16′30″~35°22′30″,核心保护区两处,一处为七十二混沟无人区万亩原始森林,二处为云蒙山核心保护区。主峰舜王坪海拔2 321 m,是中条山的最高峰,云蒙山次之,海拔1 951.4 m。“七十二混沟”原始森林名闻九州,素有“山西天然植物园”、“华北瑰宝”、“植物基因库”称号。植物以高、大、古、稀、多绝称[3]。本保护区除有种类繁多的温暖性地带树种外,还分布有一些我省稀有树种和亚热带树种,充分体现了该区处于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的特点。历山自然园林是我国华北地区独一无二的原始森林,现在垣曲历山自然生态旅游区是国家级历山自然保护区、中条山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4A级风景区。

调查发现,鸡桑喜生于向阳山坡,悬崖陡壁上或低山丘陵,沟边灌丛中,石灰岩山地尤多。据《实用桑树育种学》介绍,本桑种产于中国和琉球群岛,分布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等省,生于海拔250~1500 m。《中国桑树栽培学》介绍陕西省也有此品种。

2 山西鸡桑品种的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灌高2~3 m。树皮灰褐色,纵裂。枝条细长而直,小枝被疏毛。叶卵形或卵圆形,全叶或裂叶,间有深裂,长6~15 cm,宽4~10 cm,先端急尖或渐尖;锯齿粗,齿端无芒尖;叶基部浅心形或截形,稀不规则3~5裂,上面粗糙密被刺毛,下面幼时疏被智囊团柔毛,老叶两面无毛;叶柄长1.5~4 cm;托叶膜质,早落。花单性异株;花序腋生,柄细长有毛;雄花序长1.5~3 cm,宽5~8 mm,雄花序圆柱体,垂形;雄花花被裂片4,绿色,雄蕊4,花丝内弯或直伸;退化雌蕊陀螺形;雌花序长约1 cm,雌花花被裂片4,暗绿色;长花柱,花柱长约4 mm,柱头2裂,与花柱近等长,或花柱长于柱头,柱头内侧密生小毛,宿存。聚花果球形或短椭圆形,长1~2 cm,成熟时红色或暗紫黑色,附永久性花柱,多汁、味甜。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抗风力强。

山西野生桑树种质资源品种分类情况是:桑树(家桑)、华桑花柱极短,蒙桑、鸡桑、山桑、鬼桑花柱明显,叶柄可长达6 cm。山桑、鬼桑原分类为蒙桑的变种,其后分类学把鬼桑列为蒙桑的变种,蒙桑、山桑分成两个品种。桑树(家桑)按栽培种分为鲁桑、白桑品种。山西鸡桑和蒙桑、山桑的主要区别特征有:鸡桑齿端无芒刺尖,叶上面粗糙,密被刺毛。叶片全叶或裂叶,间有深裂。蒙桑齿端芒刺尖,刺尖长2.5~3 mm,叶两面无毛,叶无缺裂,稀幼时浅至深裂。山桑齿端不为芒刺尖,叶下面密被灰色柔毛,叶深裂。蒙桑、山桑柱头内侧具突起,而鸡桑柱头内侧具毛。

3 野生桑树鸡桑的主要用途

山西省的野生桑种并同栽培种主要有鲁桑、白桑、山桑;野生种太岳山区面积分布较多,品种有蒙桑、华桑、鬼桑等;中条山区有蒙桑、鬼桑、鸡桑等。鬼桑为蒙桑的变种,山西省确定已知有6个桑种和一个变种。科学探索不断发现,或许我省仍然有其它桑种质资源类型。

野生桑树未经人工驯化改良,在自然界自己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些桑种及类型经过长期大自然选择,有较强的适应性。它们中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及优良性状,如华桑叶形大、叶肉厚、生长快;蒙桑、山桑耐寒、耐旱、耐瘠;而鸡桑主要是耐阴湿、发根力强。这些桑种与栽培种形态特征、特性、亲缘关系有较大差异,若选作亲本与现行栽培良种杂交,让其某些特有性状得到遗传,可创造出新的品种及类型。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东省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浙江省蚕桑研究所在育种方面就有典型事例。

鸡桑品种参考有关资料一般用途是:茎皮纤维造纸;果酿酒,种籽榨油;根皮药用,止疼、活血、消炎。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作为全国桑育种研究的机构之一,建有北方蚕区最大的桑树种质资源圃,并且特别重视野生亲缘种的保护,新发现鸡桑品种为育种学准备了试验材料,它将维持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如在黄土高原生态桑开发研究领域尽可能发挥作用。

当地群众统称野生桑为荆桑,野生桑具备实生桑的基本性质,一般实生桑用途有可供采集种籽、繁育砧木用的种子桑,培育制作农具用的叉桑和扁担桑,培养木材为主的材用桑。中条山东部阳城、沁水、垣曲县是山西栽桑养蚕最多的三个县,尤其阳城、沁水是老蚕区,实生桑的上述用途在这一区域内极为普遍。

参考文献

[1]闫和健,武怀庆.山西蚕业志[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292.

[2]石和平.山西历山野生动植物[M].北京:国际炎黄出版社,2003:169.

自然分布 篇9

1 自然概况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皖鄂两省三县(岳西、霍山、英山)交界处的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境内,地理位置介于116°02′20″~116°10′53″E,30°57′20″~31°06′10″N之间,总面积为12300 hm2,其中核心区2120 hm2,缓冲区2840 hm2,试验区7340 hm2。1991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接纳为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是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建设管理的示范性森林生态类资源管理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大别山主峰分水岭主段,海拔在500~1721 m之间,其最高峰多枝尖海拔1721.4 m。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江淮气旋与梅雨控制以及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影响,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雨量1700 mm。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区系复杂,生物资源丰富,几乎囊括了大别山所有的生物种群和植被类型,保存有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和一批珍稀、古老孑遗物种。境内有高等植物1 4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大别山区典型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种类繁多的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同时保护区还是淮河流域磨子潭水库和佛子岭水库的重要水源涵养区。

2 时间与方法

作者于2006~2008年先后5次(每次5~6 d)在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商城肥鲵进行了资源调查和生态学观察,并对商城肥鲵几个分布点的部分生态因子进行了监测。根据鹞落坪的地理地貌特征以及有尾两栖类动物生境选择的特点,选择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主要河流进行资源调查,主要调查的地点为:包家河(500~600 m)、总铺河(500~850 m)、小石屋冲(600~900 m)、门坎岭(800~1000 m)、大石屋冲(900~1200 m)、黄栗园河(600~1100 m),磨子尖(1000~1300 m)、小岐岭(1200~1400 m)等(图1)。对其它的一些小的溪流也进行随机调查,同时还通过访问保护区的技术人员和当地居民以收集更多商城肥鲵的资料。在各工作区内采用路线法沿着小溪逆流而上寻找商城肥鲵,用路线统计法统计商城肥鲵的数量,同时测量商城肥鲵栖息地的部分生态因子,还随时观察记录各栖息点内的基底类型、动物分布情况等。由于商城肥鲵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潜居在石缝中或石头下面,晚上出来活动觅食,因此资源调查及数量统计主要集中在晚上进行,而生态因子的监测则主要在白天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布区域及资源现状

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以及访问调查发现,虽然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商城肥鲵,但只有在黄栗园河、大石屋冲和小石屋冲三个地点发现有商城肥鲵的栖息(图1斜阴影区域),因此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商城肥鲵分布区及其狭窄,显示出“斑块化”和“破碎化”的特点,且分布数量较少(表1)。通过数量统计发现,黄栗园河是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商城肥鲵的主要栖息地。

*注:数量统计为每天发现商城肥鲵个体的平均数

3.2 栖息地生境分析

通过对商城肥鲵栖息地生境观察和部分生态因子的测量,发现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城肥鲵的栖息地具有以下特点(表2):

3.2.1 保护区内商城肥鲵栖息地的海拔高度介于600~1200 m之间,而在过高或过低的海拔地区都未见到有商城肥鲵的分布;栖息地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少,距村庄的直线距离在500 m以上,距农田的直线距离至少为1000 m,基本没有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

3.2.2商城肥鲵的分布点属于流体生境,通过对水体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商城肥鲵多会选择一些河道坡度较小,两岸植物茂密,终年有地面水,且水流充足,水质洁净,水流速度相对较慢的水坑里栖息活动,水坑面积有大有小,一般在1~20 m2之间,水坑内水体清澈见底,水深一般为10~30 cm,水质呈弱酸性,pH在5.4~6.0之间,在河道内还分布着其他一些小的水生动物如小鱼,小虾,水生蠕虫等。

3.2.3 商城肥鲵栖息地水体的底部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在石块的下面是细小的灰褐色的砂质。这种水体系统为商城肥鲵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大小石块为商城肥鲵的遮蔽物,白天常躲避在这些石块下面。在寻找商城肥鲵的过程中,掀开大石块激起的砂质的颜色和商城肥鲵的体色基本一致,商城肥鲵被发现时一般静止不动,当水体变的澄清后才逃跑,可见商城肥鲵长期生存在这一水体环境中形成了特有的砂灰色的保护色。

3.3 生活习性的观察

商城肥鲵为终生水栖的有尾两栖动物,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潜居在石缝中或石块下面,晚上出来活动觅食。我们在考察时也发现有成体在白天活动的,但时间往往较为短暂,且只是在石块的边缘处作短暂的活动,随即又退进石缝中,天色变暗以后,商城肥鲵即从石缝里爬出来觅食。其觅食的方式也较特殊,大部分情况下是“守株待兔”型,以逆着水流的方向静卧于水坑底部等待,一旦出现顺水而下的水生小动物,即突然前冲咬住猎物,然后慢慢吞下,但在野外观察中我们偶尔也能发现商城肥鲵在水坑边缘活动捕食。通过对8只活体“剖胃法”观察鉴定胃容物,发现商城肥鲵主要的食物为小鱼、小泥鳅和水生蠕虫,但胃内也发现有蚯蚓和昆虫的幼虫。

4 讨论

4.1 生境分析

商城肥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仅仅分布于河南、安徽、湖北3省交界的大别山区狭窄地带,不仅分布范围狭窄,而且成体数很少[1,2]。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城肥鲵主要分布在黄栗园河、小石屋冲、大石屋冲三块区域,其海拔高度介于600~1200 m之间,海拔过高的地区水流湍急,河流内环境变化快,不利于商城肥鲵的生存和繁衍,海拔过低的地区,人为干扰活动较明显,所以也没有商城肥鲵栖息。在这三个斑块中又以黄栗园河分布的数量最多,也是鹞落坪商城肥鲵的主要栖息地,大石屋冲和小石屋冲这两个地点距黄栗园河较远,栖息的数量也明显少于黄栗园河,因此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商城肥鲵分布区及其狭窄,显示出“斑块化”和“破碎化”的特点。

所谓的“斑块化”和“破碎化”是指一个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变成很多总面积较小的小斑块,斑块之间被与过去不同的背景基质所隔离,包围着生境片断的景观,对原有生境的物种并不适合,物种不易扩散,残存的斑块可以看作生境的岛屿[3,4]。由图1可以看出,鹞落坪商城肥鲵三个分布点的水系是相互连通的,由此可推断,在很久以前这个区域内的河流中都应该有商城肥鲵的栖息,而且是连续分布的,但目前只存在这三个生境斑块,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这三个区域之中大约平均每隔500 m左右就有人为修建的许多公路,水坝和人工水渠,阻断了正常的水系沟通,这种人为干扰势必影响商城肥鲵分布的连续性;第二,在这三个区域之间分布着许多村庄、农田,人为活动明显加强,各种生活垃圾和农药等废弃物污染了商城肥鲵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商城肥鲵的生存范围日益缩小;第三,人为的毁林开荒、建造房舍、石材开采、旅游开发等经济活动直接破坏了三个斑块之间的环境。

4.2 资源保护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大面积消失,生境日趋破碎化,生境总面积逐渐减少,残留生境斑块面积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且各生境斑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5,6,7,8]。商城肥鲵在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区内适宜商城肥鲵生存的生境面积逐渐缩小,生境消失和破碎化严重影响这种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而商城肥鲵是我国有尾两栖动物中分布极为狭窄的特有种,是研究我国有尾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物种的演化和形成,动物地理学等基础理论中不可多得的材料,有必要加强对这种珍稀动物的保护。

从鹞落坪的资源现状分析,栖息环境不断破坏和现存数量的逐渐减少,预示着该物种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人为活动的干扰是威胁商城肥鲵生存的主要原因,而当地很多群众对这种动物还不是很了解,多数人把商城肥鲵误认为是细痣疣螈(当地人俗称“狼狼狗”)或幼年娃娃鱼而人为的捕捉,严重威胁了商城肥鲵在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存状况。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商城肥鲵资源,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2.1尽快把商城肥鲵列入重点保护动物的范畴。目前相关的法律在栖息地破碎化方面尚存在盲点,因此从确保商城肥鲵的生存繁衍的要求出发,当前应在其重点分布区域抢救性地建立一批保护区,实行抢救性的保护。2008年7月,河南省已经将商城肥鲵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在商城县建立了商城肥鲵自然保护区(商政[2008]32号文件),而毗邻的安徽省和湖北省该项工作明显滞后,因此三省应该尽快联动起来,相互协调,建立范围更大的商城肥鲵自然保护区,以加强对该物种的有效保护;同时可以考虑申报国家级商城肥鲵自然保护区。

4.2.2 重新合理划定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功能范围。保护区内部功能区的合理划分是自然资源保护与科学管理的基础。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城肥鲵分布的三个斑块均处在试验区和缓冲区内,不属于核心区范围,特别是黄栗园河完全处在试验区(图1),因此从维护商城肥鲵种群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出发,有必要重新对保护区内部的功能区重新进行划分,将商城肥鲵的栖息地划到核心区内。同时要适度开发保护区资源,走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的道路,禁止掠夺性开发,克服破坏性干扰,维护区内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尤其是必须重视保护区之间的廊道、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接等工作,完善保护区体系建设。对可能对栖息地造成影响的大型工程设施(包括水坝、道路等)的建设,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禁止在商城肥鲵的栖息地内开展任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确保该物种不会灭绝。

4.2.3 加强宣传,促进全民保护意识。只有强化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让当地群众明白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实现“全民保护”,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4.2.4 加强对商城肥鲵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有关部门要筹措资金,加强商城肥鲵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繁殖生态学的研究,进行人工饲养和人工繁殖的试验,这样才能增加个体数量和提高种群密度。

摘要:20062008年在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商城肥鲵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商城肥鲵栖息地的部分生态因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的黄栗园河、大石屋冲和小石屋冲三个地点发现有商城肥鲵的栖息,其栖息地海拔介于6001200 m之间,分布数量较少,对栖息地的生境有着严格的要求,且显示出“斑块化”和“破碎化”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了保护区目前所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保护商城肥鲵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鹞落坪,商城肥鲵,资源分布,生境选择,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费梁,瞿文元,吴淑辉.我国小鲵科一新属新种的描述校识码[J].动物学研究,1985,6(4):389~404

[2]蔡三元.商城肥鲵的生态观察与资源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5(2):203~205

[3]陈化鹏,高中信主编.野生动物生态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2:85~88

[4]魏辅文,冯祚建,王祖望.野生动物对生境选择的研究概况[J].动物学杂志,1998,33(4):48~52

[5]吴金梅,王明刚.野生动物栖息地亟法律保护[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3):87~90

[6]李时,宋明.生态旅游开发导致生境破碎化问题的对策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81~82

[7]于凤兰,陆宇燕.中国特有两栖类受威胁现状分析[J].四川动物,2006,25(2):323~325

【自然分布】推荐阅读:

真菌分布07-17

污染分布10-14

强度分布10-20

分布设计05-09

文献分布05-20

组分分布05-21

分布决策05-22

内容分布05-27

生物分布06-05

干旱分布06-15

上一篇:生物防火下一篇:区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