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分布

2024-08-09

血流分布(共4篇)

血流分布 篇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提高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而它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和分级。膀胱镜活检虽为诊断膀胱肿瘤的金标准, 但其操作复杂且有创, 对伴有大量血尿、膀胱炎症、尿道狭窄等病例有困难或禁忌。近年来, 有作者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对肿瘤做出分期和分级诊断, 但由于它在显示小肿瘤, 特别是低流速的肿瘤新生血管方面仍然受到限制, 因此效果不甚理想[1,2]。SonoVue是新一代超声造影剂, 具有更良好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对小肿瘤特别是低流速的肿瘤新生血管的检测[3,4]。本研究运用SonoVue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血流显像分析膀胱肿瘤的血流分布特征, 探讨其在膀胱肿瘤的分期和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02~2005-12检查30例38个经临床确诊并预行经尿道切除或膀胱全切的膀胱肿瘤患者。其中,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48~90岁, 平均69岁。肿瘤最大直径5.0cm, 最小0.8cm。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设备 Kretz

530D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0~5.0MHz;美国GE公司LOGIQ 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2.5~4.0MHz宽频带线阵探头, 设置速度范围-14~14cm/s, 壁滤波则设为最合适。

1.3 检查方法

取耻骨上方扫查, 首先用灰阶超声重点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后方有无声影, 改变体位可否移动。随后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和周围血流分布情况、用脉冲多普勒对血流进行测定, 反复测量搏动性血流的阻力指数 (RI) 和最大流速 (Vmax) , 调整θ≤60°, 以病灶内所测及的最高血流速度的一组数据作为统计资料。选取清晰的血管切面后注射造影剂, 当膀胱壁血管显示信号时, 主要观察肿瘤血管分布, 并对增强后的所选血管进行脉冲多普勒取样和测定。将动态成像资料及静态图像储存于仪器内置硬盘中。分析时将动、静态图像反复回放, 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根据膀胱肿瘤内血流分布特点评价肿瘤的分级, 当出现异议时, 需经讨论达成共识。同时记录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内血流开始增强时间、增强达到峰值时间、增强总持续时间。

造影剂选用Bracco SonoVue, 每瓶为25mg无菌、无热原的白色冻干粉末。用法为SonoVue 25mg中加入5ml生理盐水, 用力晃动30s后用20G注射器抽取2.4ml混悬液, 注射入肘部浅静脉, 注射时间30 s, 每1ml混悬液中含8μl的六氟化硫 (SF6) 微泡。

1.4 病理分期、分级标准

依据国际联合抗癌协会 (UICC) 拟订TNM膀胱肿瘤标准进行病理分期: T1期: 侵犯黏膜固有层;T2期: 侵犯浅肌层;T3期: 侵犯深肌层;T4期: 侵犯到膀胱壁周围脂肪组织, 有盆腔转移;病理分级依据肿瘤细胞分化恶性程度由低到高分为Ⅰ、Ⅱ、Ⅲ级。

1.5 肿瘤内血管分级标准

造影剂注射前后根据膀胱肿瘤内血流丰富程度和分布特点将肿瘤血管分为四级: 0级: 无信号型, 肿瘤内部未检测到血流信号;Ⅰ级: 肿瘤内局限型, 病灶内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Ⅱ级: 肿瘤内部长线状血流信号;Ⅲ级: 肿瘤内部分支状血流信号[5]。

2结果

29例37个病灶为移行上皮癌, 其中病理分级Ⅰ级9个癌灶, Ⅱ级17个, Ⅲ级11个。肿瘤分期: T1期有27个癌灶, T2 期7个, T3期3个 (表1) 。另外1例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 未做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 病理证实为间叶性肉瘤。

2.1 造影剂注射前后膀胱肿瘤的血流显像比较

注射造影剂前, 10个病灶未检测到血流信号, 其余27个病灶中12个为Ⅰ级血流信号, 10个Ⅱ级血流信号, 5个Ⅲ级血流信号。注射造影剂后, 所有病灶均探及血流信号, 其中Ⅲ级血流信号22个病灶 (图1, 2) , Ⅱ级10个 (图3, 4) , Ⅰ级5个, 其中2个彩色多普勒亦呈I级, 造影后血流显示更清晰 (图5, 6) 。另1例病理证实为膀胱间叶性肉瘤的CDFI表现为内部少许短线状血流信号, 测量一动脉呈高速高阻型, 实时动态灰阶造影11s开始显像, 清晰显示大量造影增强信号由基底快速进入肿瘤, 局部壁全层受侵, 瘤体不均匀增强并多发小的未充盈低回声灶 (图7, 8) 。

2.2 膀胱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表现

2.2.1 造影剂注射前后膀胱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分期及血流分级变化

注射造影剂后, 肿瘤1.0cm以下组血流分级明显<1.0cm以上组。而注射造影剂前, 肿瘤的大小与血流分级之间无明显差异 (P>0.05) 。肿瘤病理分级高的癌灶存在有较高血流分级现象, 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T3 和T2 期肿瘤中也具有血流分级相对较高、T1期血流分级相对较低现象, 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2.2.2 不同大小肿瘤频谱Doppler血流参数比较

肿瘤越大血流速度越高, 而阻力指数RI则越低, 但三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表2) 。

2.2.3 膀胱肿瘤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造影增强过程中时相变化的比较

超声造影过程病理分期 (T2、T3) 高的肿瘤增强开始时间、达峰时间较病理分期 (T1) 低的为早, 而增强持续时间短, 二者之间的三个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均P<0.01;表3) ;肿瘤病理分级高的 (Ⅱ、Ⅲ级) 增强开始、达峰时间存在较早现象, 但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但增强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分级低者 (P<0.01;表3) 。

3讨论

3.1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的作用

程天江等[6]研究表明,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对于显示膀胱肿瘤内的血供和判断恶性程度具有重要价值。但当膀胱癌肿块直径<30mm时, 基底部未能检出血流, 提示异常血流检出与肿瘤大小有关系, 即由于病灶小, 血管增生和血流增加不明显, 彩色血流及血流频谱检出困难。

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不足。目前, 经周围静脉超声造影的新技术有多种, 如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反向脉冲谐频成像、间歇延迟成像等, 可以用于脏器实质的灰阶对比增强, 观察病变内微循环的变化, 但上述新技术的应用需要有特殊的造影软件的支持,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超声造影检查的普及。本研究在利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 应用造影剂SonoVue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膀胱肿瘤中的作用, 分析膀胱肿瘤的血流分布特征及造影增强过程中时相的变化, 进而评价其在膀胱肿瘤的分期和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2 注射造影剂后膀胱肿瘤的血流显像

造影前10个病灶未显示血流信号, 注射造影剂后, 病灶内彩色多普勒信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膀胱肿瘤血流显示率100%。提示: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更能反映膀胱肿瘤内的血供情况。

3.3 注射造影剂后膀胱肿瘤病理分级、分期及肿瘤大小的血流分级变化

膀胱肿瘤内血流丰富程度也许与肿瘤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有关[5]。膀胱肿瘤的血流形态主要有点状或短棒状、长线状 (Ⅱ级血流信号) 和分支状 (Ⅲ级血流信号) 三种类型。其中, 后两种类型均可显示出血流源于肿瘤基底部的膀胱壁内[7]。而观测肿瘤血管在膀胱壁的分布范围能客观地反应出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 这要比二维超声更直观、更敏感, 同样也有助于浅表肿瘤分期判断的准确性[8]。基础研究也表明肿瘤组织中的血管数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血管数高于浅表性肿瘤[9]。采用二维图像特征与血流分布特点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好地进行肿瘤超声分期, 且肿瘤越大, 准确性越高[10]。本组彩色多普勒造影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高的癌灶存在有血流分级增高的趋势, 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单诗山等[11]的研究显示: 经直肠腔内法<1.0cm的肿瘤中央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肿瘤基底部血流信号不明显, >1.0cm的肿瘤基底部和肿瘤内均可见血流信号, 呈迂曲树枝状。本组资料显示, 注射造影剂后, 肿瘤在>1.0cm组血流分级明显提高, 肿瘤的大小与其血流分级在<1.0cm组与>1.0cm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3.4 造影后不同大小肿瘤频谱Doppler血流参数比较

本组所有的肿瘤均记录到多普勒频谱, RI受角度影响较小。结果显示较大的肿瘤RI值相对较低, 较小的肿瘤相对较高。可能与较大肿瘤的高血流分级相对较高, 肿瘤血管呈多分支状, 末梢血液循环相对丰富有关。

3.5 膀胱肿瘤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造影增强过程中时相的变化

本组结果显示病理分期、分级高的肿瘤增强开始、达峰时间早, 增强持续时间短。这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肝癌病灶内血流增强达峰的时间较肝良性病变为早, 增强持续时间短的表现相似[12]。因此, 膀胱肿瘤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导致超声造影的时相变化, 这是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不能表现的特征, 可为超声对膀胱肿瘤的分期分级提供新的依据。

3.6 膀胱肿瘤灰阶造影的应用及观察时机选择

本组对1例病理证实为膀胱间叶性肉瘤病灶行实时动态灰阶造影检查, 清晰显示局部壁全层增强受侵, 瘤体不均匀增强并小的低回声坏死灶。实时灰阶造影是利用膀胱癌的强化程度来区分和判断膀胱癌的浸润程度和范围, 从而对膀胱癌进行分期, 它判断膀胱癌浸润程度的准确性为93.75%, 使超声造影发挥了与CT、MRI强化扫描的相同作用[13]。然而, 相对于灰阶造影, 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不需要有特殊的造影软件的支持, 因此较易普及, 但造影后的“开花状”伪像和闪烁伪像可能影响对血流的观察。针对这一不足, 在峰值增强期后的下降期, “开花状”伪像有所减弱, 宜作为最佳的观察时机。

总之,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显著提高了膀胱肿瘤的血流显示率, 但其血流分布特征尚不能预计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级和分期。由于本研究病例较少, 没有良性膀胱肿块做对照, 没有对超声造影在膀胱疾病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用进行研究。因此, 超声造影过程中时相变化对膀胱肿瘤的分期、分级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的血流分布特征, 探讨其在膀胱肿瘤的分期和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38个临床确诊并预行经尿道切除或膀胱全切的膀胱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比较造影前后肿瘤血流显示强度的变化, 分析肿瘤的血流分布特点以及造影增强过程中时相变化与病理分期、分级和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结果:注射造影剂后, 膀胱肿瘤血流显示率为100%;肿瘤<1.0 cm组与>1.0 cm组其血流分级有明显差异 (P<0.01) 。肿瘤病理分级与分期与血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病理分期高的T2、T3期肿瘤开始增强、达峰时间较T1期为早, 而且增强持续时间短, 二者之间三个参数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肿瘤病理分级高的 (Ⅱ、Ⅲ级) 开始增强、达峰时间存在较早现象,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增强持续时间短, 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显著提高膀胱肿瘤的血流显示率, 但其血流分布特征尚不能预计膀胱肿瘤的病理分期和分级。

关键词:超声,彩色多普勒,造影剂,膀胱肿瘤

血流分布 篇2

关键词:抗菌药,抗药性, 细菌,血流感染

近年来, 随着创伤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以及广谱抗菌药物、激素的广泛应用, 血流感染 (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 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由于其病死率高, 危害严重, 及时有效控制血流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 现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1月发生的575例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参照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1]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体温>38 ℃或<36 ℃, 可伴有寒战, 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1) 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 (2) 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 (3) 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4) 收缩压<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 或较原收缩压下降40 mm Hg (5.3 kPa) 以上; (5) 血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或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

1.2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575例血流感染患者, 其中男378例 (65.7%) , 女197例 (34.3%) 。年龄1 d~99岁, 平均 (49±24) 岁;老年患者 (>60岁) 245例, 新生儿41例 (37例为早产儿) 。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575例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药敏试验结果、科室分布, 记录所有患者的基本情況、原发病、长期用药 (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史、重大手术及外伤史, 创伤性侵袭性操作检查及治疗等。

1.3.1 患者均采用VITEK系统 (BioMerieux, 法国) 及常规生化试验进行菌种鉴定。

同一患者分离的相同菌株不重复记录。

1.3.2 我院采用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抗菌药物纸片及培养基。

抗菌药物纸片有头孢西丁、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头孢克洛、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他啶、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夫西地酸、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克林霉素、四环素、利福平、高浓度庆大霉素 (120 μg) 。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E试验试条为瑞典AB BIODISK公司产品。

1.3.3 药敏试验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 (Kirby-Bauer, K-B) 进行药敏试验, 培养基为M-H培养基。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CLSI) 2007年的标准判定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 的鉴别,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2004年推荐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 以头孢西丁代替苯唑西林检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为质控菌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CLSI) 推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纸片筛选法和酶抑制剂增强纸片确证法进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的WHONET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575例患者均有发热, 多呈中等度以上发热, 伴明显畏寒、寒战239例, 肝脾肿大249例, 皮疹105例, 迁徙病灶138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183例, 死亡73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者391例, 白细胞计数<4.0×109者57例。376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 其中糖尿病97例, 血液病88例, 恶性肿瘤49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35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1例, 外伤后25例,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4例, 肝硬化18例, 肝移植术后14例, 风湿性疾病8例, 艾滋病1例。患者中深静脉置管203例, 机械通气83例,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23例, 腹膜透析8例。

2.2 病原菌分布

575例患者共分离出645株病原菌 (同一患者多次分离的同种菌株只计首次分离株) , 病原菌主要分布在血液科、重症监护病房 (ICU)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 、感染内科、肝胆外科和新生儿科等 (见表1) 。

645株病原菌中, 革兰阴性菌338株 (占52.4%) , 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糖非发酵菌 (鲍曼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 、阴沟肠杆菌、人苍白杆菌等。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6.4%和19.7%。革兰阳性菌267株 (占41.4%) , 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40株 (占6.2%) , 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 (见表2) 。

血液科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38株, 占27.1%) 及肺炎克雷伯菌 (21株, 占25.9%) ;ICU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糖非发酵菌 (28株, 占43.8%)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3株, 占12.9%) 、肠球菌 (10株, 占40%) ;RICU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3株, 占18.5%) ;新生儿科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 (15株, 占21.1%) 和肺炎克雷伯菌 (11株, 占13.6%) 。

2.3 药敏试验结果

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如下。

2.3.1 革兰阳性菌

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MRSA检出率为54.8% (17/31, 2例未做药敏试验) ;17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 MRCNS检出率为89.3% (159/178) 。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 其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和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SCNS) , 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 (见表3) 。

2.3.2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中,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最为敏感, 其次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他啶;非发酵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其次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10%, 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上述药物 (除了头孢哌酮/舒巴坦) 的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 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 (9.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最严重, 除1株未做药敏试验外, 9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全部耐药 (见表4) 。

注: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SCNS=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注:-表示未做该药的药敏试验

3 讨论

血流感染是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所引起的感染, 患者住院时间长、花费多、病死率高。本组资料表明, 我院近5年收治的575例血流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645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阴性菌仍占大多数 (52.4%) , 与近年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协助组 (CHINET) 所监测的结果一致[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葡萄糖非发酵菌。其中大肠埃希菌是血液科发生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高于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 分别为46.4%和19.7%, 未发现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仍然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葡萄糖非发酵菌中,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 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 (9.1%)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 表现为多重耐药,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亦达18.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另一种多重耐药菌, 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本组9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全部耐药, 其中有4株对美罗培南耐药。ICU发生葡萄糖非发酵菌血流感染 (28/ 64) 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科室 (其他36株葡萄糖非发酵菌分布在非ICU的15个科室) 。近年来, 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检出率逐年增多, 这与使用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雾化器、体外循环器、血液透析、各种插管及长期大量使用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有关, 从而使非发酵菌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3,4,5,6]。

有报道近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导致的血流感染发病率有所增多[7]。本组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78株 (27.6%) , 亦是我院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尤其是RICU和新生儿科。这与近期国内文献报道败血症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致[8]。这是由于败血症患儿通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 如肺炎、皮肤脐部感染等容易发生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的血流感染。RICU中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增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广谱抗菌药物有关[9]。MRCNS检出率为89.3%, MRSA的检出率为54.8%, 与2006年上海地区MRCNS (82.3%) 及MRSA (64.6%) 检出率相近[10]。MRSA和MRCNS对青霉素、哌拉西林、红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药呈多重耐药, 其中MRSA的耐药率高于MRCNS。因此, 考虑到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的可能时, 经验用药应首选糖肽类抗菌药物。

血流分布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0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18例感染败血症新生患儿, 该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参考新的败血症诊断标准[1], 其中有143例新生患儿年龄在1~60天, 有48例新生患儿年龄在61~120天, 另外有27例新生患儿是早产儿。

1.2 测定方法

1.2.1 病原菌的测定

对于确诊为败血症感染的新生患儿中, 首先测定患儿的体温, 当患儿体温>38.5℃时, 在没使用抗生素治疗前, 使用无菌操作对患儿的血液抽取两管, 然后立即送至检验分离, 首先在自动血液培养仪上采用不间断进行需氧菌菌株培养, 然后根据仪器的指示灯, 给予菌株的转种, 然后涂片, 染色, 检测出新生儿败血症血液感染中的菌株, 采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

1.2.2 耐药性的测定

采用2007年的药敏试验测定的K-B法测定, 当抑菌环上出现截平现象, 为D-试验阳性。而抑菌环形状保持不变, 则判为D-试验阴性[2]。

2 结果

根据测定的结果 (详见表1) , 在血液标本病原菌的测定中, 病原菌总阳性率18.5%, 在测出来的菌株中检出114例病原菌有91.2%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有7.4%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病原菌的耐药性的结果:在测定的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测定中,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常用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青霉素以及红霉素的耐药性>85.2%, 而对万古霉素以及头孢三代有较高的敏感性, 在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测定中, 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呋辛有较高的耐药性, 然而其高敏感性主要是对亚胺培南以及头孢三代类的药物。

3 讨论

新生儿的血液感染中较为严重的就是败血症的感染, 其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高。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认为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病原菌种类最多的就是革兰氏阳性球菌, 而在革兰氏阳性球菌中最多的是葡萄球菌[3]。而在本实验的研究调查中得出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患儿中较多的是表皮葡萄球菌, 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及溶血葡萄球菌等。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力极为低下, 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创伤性的治疗, 导致病原菌的粘附。近年来有关新生儿治疗的研究提出如何降低创伤性治疗带来的感染风险[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常用抗菌药物中如氨苄西林青霉素以及红霉素的耐药性>85.2%, 而对万古霉素以及头孢三代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本实验研究中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以大肠埃希菌较多, 其次是克雷伯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而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 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容易产生较高的耐药性[5]。氨苄西林青霉素以及红霉素有很高的耐药性, 在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测定中, 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呋辛有较高的耐药性, 然而其高敏感性主要是对亚胺培南以及头孢三代类的药物。

综上所述, 在新生儿血液感染, 尤其是新生儿败血症的的感染中发现,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球菌, 对抗菌药的耐药性以及敏感性的测定, 对于临床医生的用药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控制葡萄球菌属在医院内的感染, 进一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3-236.

[2]詹燏.葡萄球菌属D试验阳性率调查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5) :2029-2030.

[3]黄翠雯, 周晓光, 黄嘉言.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9) :1071-1073.

[4]孙丽芳, 马东礼, 赵瑞珍, 等.深圳地区儿童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 (8) :1335-1337.

血流分布 篇4

关键词:血流感染,血液净化治疗,菌群分布,耐药性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7月本院内科ICU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分析其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其与血液净化治疗的相关性, 分析其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特点,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本院内科ICU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218例, 其中2014年8月-2015年7月 (第一观察年限) 102例, 2015年8月-2016年7月 (第二观察年限) 116例, 均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平均置管时间 (11.0±4.7) d。送检全血标本共436例次, 分离出阳性菌35株。第一观察年限和第二观察年限患者的年龄、性别、主要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相关标准

医院感染的血流感染 (blood stream infection, BSI) 定义为入院48 h后抽血进行血培养, 结果呈阳性。BSI包括败血症和菌血症, 是指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流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培养可获阳性结果。此研究分析的病例均符合以上院内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行血液净化治疗; (2) 排除入科时已诊断为败血症或菌血症者[1,2,3,4]。

1.3 方法

对分离出阳性菌35株血流感染患者的致感染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同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病原学检查:在给予抗感染药物之前抽取双份血培养 (同时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培养) , 1份由血管内导管取血10 m L, 1份由外周静脉取血10 m L, 在血培养申请单和培养瓶上标记取血部位。培养使用全自动细菌培养分析仪BACT/ALERT 3D及配套试剂;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大肠埃希氏菌 (ATCC35218)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9213) 、屎肠球菌 (ATCC29212) ,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全自动细菌坚定药敏系统PHOENIX100及配套试剂。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8例患者发生新发血流感染者35例, 占比16.06%, 第二观察年限内发生率较第一观察年限有明显下降 (P<0.05) , 见表1。2014年8月-2015年7月分离出的致病菌构成以真菌及G-杆菌为主, 前三位的致病菌分别为:念珠菌属、鲍曼氏/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铜绿假单胞菌和屎肠球菌并列;2015年8月-2016年7月分离出的致病菌构成以G+球菌及真菌为主, 前三位的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属、屎肠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明显上升, 见表2。第一观察年限耐药率为38.10% (8/21) , 第二观察年限耐药率为57.14% (8/14) , 第一观察年限和第二观察年限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 见表3、4。

3 讨论

回顾性分析表1结果可见, 2014年8月-2016年7月本院内科ICU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 新发相关血流感染的概率在第一观察年限和第二观察年限分别是20.59%和12.07%, 第二观察年限内发生率较第一观察年限有明显下降 (P<0.05) , 这归功于在外在因素上多种措施的有力实施。其中包括在穿刺置管前用酒精脱脂后严格消毒, 减少隐藏在穿刺部位皮脂腺、汗腺和皮肤皱褶处的细菌随穿刺进人血液;穿刺过程术者必须穿手术衣, 扩大无菌铺巾范围;血液净化治疗操作前、中、后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用肝素冲管术后换药处理;定期更换穿刺部位等[5,6,7]。目前本科室内尚未开展抗生素封管措施, 以抗生素封管来预防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尚未明确[8,9,10,11]。

回顾性分析表2~4可见, 2014年8月-2015年7月分离出的致病菌构成以真菌及G-杆菌为主, 前三位的致病菌分别为:念珠菌属、鲍曼氏/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铜绿假单胞菌和屎肠球菌并列。近年来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 与文献[3]报道一致。真菌感染率高可能与近年来使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体内正常菌群、发生菌群失调、促进真菌生长有关。2015年8月-2016年7月分离出的致病菌构成以G+球菌及真菌主, 前三位的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属、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明显上升, 且3株MRSA, 1株B-LAC (+) , 原因考虑可能与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广泛使用有关。对于严重危及生命且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在未取得病原学结果前, 抗感染治疗尽可能覆盖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然后可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12,13,14,15,16]。笔者认为应将万古霉素作为ICU患者预防性用药使用, 可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注:S敏感, R耐药

注:S敏感, R耐药

上一篇:正态分布模型下一篇:主诊医师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