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

2024-10-03

教育常识(精选12篇)

教育常识 篇1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谈教育理想,认为包括四个方面:调和世界观与人生观、担负起将来的文化、培养独立不惧之精神和培养安贫乐道之志趣。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聊大学,认为“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心的最后堡垒”。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说人文,认为大学是滋养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殿堂,大学更应该是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一个高地,一个标杆。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告诫学生,“如果你想改变一切,从你自己开始”。强调理想之重要、人文之可贵、改变自身之迫切,都是一些常识。但其价值,并不因其是常识而有所减弱。

今天社会最稀缺的其实就是常识。常识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常识,集中表现为现在大学生已经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这两天有报道,大连一个女孩考上了青岛的一所大学,开学仅仅一星期,就给家里寄去一大包脏衣服和7双袜子。这可谓是生活常识缺失的典型。

还有一种则是思想的常识。这在今天表现得更为普遍,也更为严重。并不是说现代人特别是大学生,不知道道德、理想、人性、人文这些名词,而是指他们不太相信这些常识的价值。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常识已经显得迂腐,已经跟不上社会形势,坚守这样的常识注定只能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只能在遥远的地方眺望成功人士。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成功决定一切的社会,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而成功更被狭义地理解为拥有权力和财富。于是我们看到,大学已经成为江湖,职场已经成为官场,官场已经成为市场,而市场更是成为“粪场”,大家“易粪相食”,互相谴责而又互相作恶。

常识缺失是极其可怕的。并不否认,社会包罗万象,但糜烂不是社会的全部。这个社会有着不思进取的“富二代”,也有着积极可为的“保安哥”;有着没有风骨只有媚骨、没有人性只有奴性的人,也有“明媚的女子”、“丰盈的男子”。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对理想的追求,失去对道德的坚守。如果一个社会真的没有人相信常识,没有人坚守常识,那这个社会也真的成了“失败社会”。

大学是思想的源泉,是国家的智库,也应该是社会的净土,大学更应该进行一场常识教育。不仅要反复告诉学生们,这个社会有一些常识需要知道,需要坚守;更要让学生们看到,坚守这些常识有价值有意义。师长们应该带头坚持常识、实践常识。如果校长带头把权力看得比学术还重要,把利益看得比道德还重要,那再问学生大学是什么、上大学为什么,就显得十分虚伪而可笑。

常识之可贵,不在其高深,而在其价值之恒远。某种意义上,常识比知识更重要。

教育常识 篇2

汽车安全的小常识:停车场注意

1、速度一定要慢,礼让行人。(也显出国人的素质)

2、礼让前后左右车,牢记此时出事各附一半责任。

3、倒车一定要回头看,再加左摆头看另一边一两次。

4、自己有路权时,可轻按喇叭提示对方。

汽车安全的小常识:左转注意

1、牢记此时出事,责任全在我,一定一定要看清楚对面车的情况后再动,不要理会后面车的催促、用”S”方法,把车向左转一点,再把方向盘摆正,一般用一次就可以观察到对面了。

2、判断对面车况,千万别相信对方信号灯,一定等对方所有车道的车明显减速或转头(对方右转)。

3、晚上左转要看两遍左边行人线上是否有人再转。

4、左转从小路进入主路或从主路进入小路,很难等到对面无车、所以要看准时机,和靠近自己的车都打好招呼、很慢的前进,要看清一个车道上的车,再向前开。

汽车安全的小常识:雨雪天注意

1、雨雪天开车车距一定要保持多些、速度要慢。

2、雪地驾车最重要原则是慢,在10—40KM/hr之间,慢行减速,轻踩刹车、转弯前一定减速到10KM/hr左右,依靠惯性转弯、转弯时绝对不能踩刹车,脚要放在油门上,但不要踩,只有当抓地力不够时,再轻踩油门。

3、雪天车道之间有未化的雪,不要换线,不要超车(包括高速)、如果必须换线,换线时绝对不要踩刹车,容易失控、换线时速要控制在40KM/hr以内,然后依靠惯性换线、控制车速,踩刹车一定要轻柔,前后车距要留够。

4、冬天打火困难时,打火同时时轻踩油门。

5、去超市买雨雪天用的车窗外用喷剂去除外面雨雾,买内用的喷剂除内窗的雾气。

路口注意事项:

1、从小路进主路时,要以对方车距6秒为原则。

2、自己左转时稍等一下右转车,自己右转时稍等一下左转车,防止对方转弯过大转到自己的线上。

3、看到左右车都减速时,也马上减速,可能行人过马路。

4、车到路口,车在路口要起步时,养成习惯左,中,右看一眼,防备他人闯红灯。

5、小路进大路右转和红灯右转,看好一辆车,紧追该车右转很安全、但要防止其它车道的车换线、所以当第一道没车,第二道有车时,就看准第二道车之后右转。

6、把黄灯当红灯、用路口行人灯做参考、当行人灯是通行时,可放心过路口,当行人灯是不通行时,脚离开油门,自然减速,这给自己和后车都留下很多反应时间来在黄灯出现时停车、路口无行人指示灯时,以时间判断,绿灯刚亮不久,可以过,绿灯亮了很久,脚离开油门,准备等黄灯刹车。

汽车安全的小常识:车祸后处理顺序

1、抄对方车牌,如对方逃跑,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情况。

2、不要管车,马上找证人,记下姓名和电话号码。

3、如果小事故,照相并查验车况,路况。大事故报警。

4、如是私了:换资料,记下对方驾照号,保险号,保险公司名、如对方认错,画事故图,并对方驾照上相同的.签字。

5、如报警,看清警察给自己的报告,如与事实出入,尽量当时改好、找好自己的拖车公司以防黑拖车。

其他注意事项:

1、开车前方视野不开阔时,比如弯道,上下坡,一定要减速慢行。

2、开车无论多慢,都不能低头看地图。

3、心情不好,生病,酒后,平时睡眠时间和打磕睡时,不要开车。

4、离卡车等大车远些,也不要在其左右开、防大车上掉东西,轮胎松等突发事件、并且大车还挡视线,其卷起的沙石对自己的车玻璃不好。

5、不要相信别人的信号灯,包括单线上前车的左转或右转灯,要以实际的减速和转头来判断。

6、平时行车,保持>2秒车距。

7、上坡停车和雨雪天停车,要保持与前车较长距离。

8、高速变线和两条道以上的大路变线,路检查盲点两次,防止他人同时变线。

9、喇叭是一个很好的自我保护的工具、如在停车场,经过有动的趋向的车前,就快速按两下喇叭,提醒人家一下、如看到转弯车要转了,但距离很近了,也可以鸣两下喇叭,提醒一下它、如看到前面危险的变线的车,按两下提醒一下、等左转时,看到闯黄灯和红灯的,按一下、当然,在路口碰上走神的车,轻按两下提醒他一下

常识教育的意义 篇3

我们过去特别强调专业学习需要同时伴以课余的大量相关知识阅读。但专业学习只是教育的一种功能,此外还有养成人格、促进独立思考之能力、培养共同生活或参与公共生活之情意与能力、传承历史文化等多重功能,这些都离不开对各学科基本常识的阅读学习,即对蕴含、承继和体现了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人文、社科和科学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及其经典文献典籍的学习和阅读。这其实便是“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乃至教育本身的最重要功能之一。质言之,常识教育牵涉以下重大命题: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人类社会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塑造基本社会共识;传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学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

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个体和技术官僚,乃至于螺丝钉式的现代“部件人”(工具主义个体),或为学术而学术,为科技而科技,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常识教育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与制度的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福祉。

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但此一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换言之,通识教育或常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

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专家亦必须具备“小通人”的相关常识,即先成为基本自由个体,然后才是专家和成就专家之学。“大通人”则不敢苛求所有个体,而且“大通人”亦可或亦须有一二专家之学,而有专家之成就业绩,或因专家而给自己和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福祉。专家之学不必苛求所有个体,“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便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的整体品质和水平。教育兴,则国家兴。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常识教育既着眼于人的个体福祉,又着眼于社会的共同福祉,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作为—事实上,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才是有效的。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分则两败,合则两利。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关键媒介,便在于对这种秉承和凝聚了人类最优秀思想文化精华结晶的各学科经典理论知识的常识教育。当然,常识本身亦是值得分析拷问的一个概念,譬如,需要什么样的常识?谁的常识?常识是否会变化?凡此种种等等。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文化战略命题。

但毫无疑问,好的常识都体现在人类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里面,某种意义上,这些都是人类最聪明的头脑,在继承和总结人类全体智慧的历史精粹的基础上,进行苦心孤诣的创造的成果,是个人创造,更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所以,无论我们必须对常识抱有何种的质疑,和需要对常识进行更深入的辨析拷问,首要的工作却仍然是对各种经典著作和常识本身的阅读、学习和反思(在此过程中不能排斥其他思想文化流派,不能定于一尊,而必须遵循学术自由,多元并包之原则)。就其具体做法而言,则要求我们一方面归纳整理各种学问的经典理论知识,合零为整,予以经济而有效率的学习(这需要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体制安排,以及相关教科书、学术著作与课堂教学等的配合);另一方面更需要尽量多阅读各种基本经典原著(课外阅读),而常识教育书目则能在此过程中为一助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好。

严格地讲,所有的学科门类和知识都是有价值和有用的,知识的存在或被创造出来,本来就是为了应付和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或是应付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此而言,所有的学科门类都可以归入到常识教育中来。但这里仍须区分专业教育与常识教育。对常识教育而言,关注点尤其在与促进个体心理精神成熟和参与共同或公共生活的情意能力,所以更多涉及基本的人文常识和社科常识,以及一定的科学常识等,尤其是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因为人文素养看似无形无用,扪之而无形,扣之而无声,实际上则其声息都渗透、沉淀和内化于个体的最深沉的精神情意之中,并在无形中巨大地影响了个体的生活和情感。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有无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高低如何,其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生活就会完全不一样。质言之,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重点关注人的心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公共生活,其他的专业之学等,则交由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种种社会教育去完成。

在常识教育中发展幼儿智力初探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智力发展,常识教育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 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 如何丰富他们的知识, 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 启发他们的求知欲, 发展他们的智力, 这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的实践, 使我体会到, 常识教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谈谈我在大班常识教育中如何发展幼儿智力的一些尝试。

一、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钥匙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了好奇心。他们喜欢看看、摸摸, 还会向大人提出各种问题。这种好奇心是幼儿求知欲的萌芽, 教师应给予极大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我经常注意了解幼儿对什么感兴趣, 他们想知道一些什么, 从而来选择和丰富常识教育的内容。但是, 在日常生活中, 有些事物是幼儿经常接触的, 却不是都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 “声音”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 可孩子们往往不会加以注意。为了引导幼儿关心了解周围的事物, 我就有意识地拿了一面鼓, 敲给孩子们听, 然后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听到了敲鼓的声音。”接着我让幼儿再仔细地听听周围有些什么声音, 孩子们一下子就注意地听起来。有的说, 听到小鸟叫的吱吱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有的说, 听到汽车笛笛的喇叭声和自来水哗哗的流水声; 还有的说, 听到了手风琴的乐曲声和老师的说话声。孩子们听到周围这么多的声音高兴极了。我一边问他们声音是怎么来的, 一边让他们看物体的振动。接着, 我向他们介绍了人们怎样想出各种办法使物体振动, 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知识。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 孩子学得主动、积极。

在日常生活中, 我发现孩子对有些事物不但不感到兴趣, 而且厌恶或害怕。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 如故事、儿歌、谜语、小实验等来解除幼儿的顾虑, 引起幼儿对这些事物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入门, 是幼儿扩大视野、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动力。许多科学家往往是对某一事物入了迷, 以惊人的毅力, 从事科学研究, 然后才取得巨大的成功的。所以说,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二、观察是获得知识的基础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 也是幼儿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人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思维也就缺乏厚实的基础。对于幼儿来说, 我们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给他们多少知识, 而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为他们以后获得大量的知识打下基础。幼儿的观察往往受注意力不稳定的影响而缺乏持久性, 同时, 他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 而忽视事物的本质。因此, 培养幼儿认真地、仔细地观察, 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 我教会幼儿有顺序地观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 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从整体到局部等等。如认识月季花, 先让幼儿从总体上分清根、茎、叶、花朵等几个部分, 然后再分别仔细观察各个部分。又如, 认识鸽子, 教会幼儿先分清鸽子的头部、身体及尾部, 然后再分别仔细观察各个部分。这样, 孩子在看鸽子头部时, 不仅看出鸽子有一对眼睛, 有一只尖尖的嘴巴, 还有白色的鼻孔, 在观察鸽子身上羽毛的时候, 他们还能区别出细小的羽毛和大羽毛, 大羽毛中间还有一根硬硬的毛管。

其次, 还要教会幼儿进行比较性的观察。通过比较性观察, 培养他们分析综合的能力。例如, 在给幼儿观察鸽子以后, 我们组织幼儿去湿地公园专门观察鸟类。孩子们观察了各种各样的鸟, 并且进行了分析、比较。他们概括出鸟的一般特征:鸟都是由蛋孵出来的, 身上有一对翅膀, 还长着柔软的羽毛, 身体下面都有两只脚, 能在空中飞翔。同时, 孩子也比较出鸟类中还有差别。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 我在常识教育中, 积极创造条件, 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 培养幼儿感知的能力。让幼儿对所要认识的事物能看看、听听、摸摸、捏捏、嗅嗅、尝尝。孩子通过各方面的感受, 对事物的认识更为深刻了。实践使我体会到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 不仅使幼儿获得了知识, 而且活跃了他们的思想, 使孩子们变得更加聪明起来了。

三、启发是引导孩子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怎样使孩子从小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这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课题。我在常识教育中, 比较重视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思维。此外, 我还经常在课后向幼儿提出些问题。

我还十分注意支持孩子们提问, 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 积极加以引导。例如, 在观察蚯蚓的时候, 孩子们提出: “蚯蚓有头吗?”有的孩子说: “有两个头, ”有的说:“有一个头, ”还有的说: “蚯蚓没有头。”我就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 最后他们发现蚯蚓只有一个头。有一个孩子问, “泥土这么硬, 蚯蚓身体这么软, 它怎么会钻洞呢?”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说: “蚯蚓头是尖的, 象钉子一样, 所以能钻到泥土里去把泥土松好。”我启发孩子们注意观察蚯蚓吃什么、拉什么。在我的引导下, 他们终于发现原来蚯蚓是靠吃、拉泥土来松土的。孩子们积极地动脑筋, 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一次, 在认识火车以后, 孩子们又问“火车为什么要分一节一节车厢, 而不是连起来很长的一节车厢呢?”“火车为什么要在铁轨上开?”“为什么铁轨下还要铺木头和石子?”等等。孩子们的提问是他们积极思维的表现, 不能压抑他们, 也不能简单地说:“你们长大了就会知道, ”应该积极鼓励和启发他们提问, 并尽可能地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以鼓励他们积极思维。

通过实践教学, 孩子们的知识丰富了, 对周围事物发生了兴趣, 思维也活跃了, 求知欲也更加强烈。我常常发现孩子回到家里也很有兴趣地做各种小实验。有的幼儿在小实验中发现大小相同的瓶子里装了容量不同的水, 敲出来的声音不同的;有的幼儿在家里敲着大小不同的饼干箱, 发现它们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孩子们把家里做的小实验都高兴地在第二天来园时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消防安全教育常识 篇5

2、如逃生必经路线充满烟雾,要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脸部,防止或减少吸入有毒烟气,并低姿势或葡匐前进。

3、选择逃生路线,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简便、最安全的通道。如楼层起火时,先选用安全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等,如果这些通道已被烟火切断,再考虑利用楼顶窗口、阳台和落水管、避雷线等脱险。

4、有时,楼梯虽然已着火,但火势不大,这时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裹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虽然人可能受点轻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早下决心,不要犹豫不决,否则,火越烧越大,就会失去逃生的机会。

5、如果楼梯烧断,可以通过房屋上的窗口、阳台、落水管或利用竹竿等逃生;一旦各种通道都被切断,火势较大,一时又无人救援,可以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退到未着火的房间,用湿棉被、毛毯、衣物等将门窗缝隙封堵,防止烟雾窜入。有条件时,要不断向门窗上泼水降温,延缓火势蔓延,等待救援。如果烟雾太浓,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并尽量避免大声呼叫,防止烟气中毒;火场上人声嘈杂,能见度差,叫喊时楼下人不一定听到,可以用打手电筒、抛出小东西等方法发出求救信号。

6、如果正常通道均被烟火切断,其他方法都无效,火势又逼近,也不要仓促跳楼,有可能的话,先在室内牢固的物体上拴上绳子,如无绳子也可用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然后,顺着绳子或布条往下滑,下到安全楼层或地面上。但必须保证安全系数和绳子或布条有足够的长度。

7、如果时间来不及,需要跳楼时,可先往地上抛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以增加缓冲,且应注意不要站在窗台上往下跳,可用手扒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落下,这样,既可保证双脚先着地,又能缩短高度。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篇6

“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样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原本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应该是非职业的,它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

第二个方面就是情感,也就是“美育”。现在在学校里,已经不怎么讲美育了,尽管学生会被迫去上很多类似于钢琴、舞蹈、美术等特长班,实际上这些特长班是将美育的范畴狭窄理解了,甚至是完全违背了美育的初衷。审美教育不是培养技能,而是培养一颗丰富的心灵和感受人生之美、大自然之美的能力。内心的感受,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怎样丰富内心生活,从我个人来讲,我特别受益的是阅读和写作。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期间,我读的书就不只限于哲学,当时我也读了很多的文学书,只要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学名著,我基本都看了。通过经典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丰富,生活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现在出版业十分发达,每年会出版大量的书,我认为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畅销书。现在比较可悲的是很多人读书是跟着媒体走,跟着排行榜走——不能说全部畅销书都是不好的,但和经过历史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来比,它们的含金量要低得多。读书是自己的精神生活,应该自己去选择,不应该随大流,我主张读经典著作时,要读原著,少读二手的、三手的书,所谓的“解读”、“感悟”、“心得”和原著完全不是一回事。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基本上把时间都花在教科书上,花在教辅上,离原著越来越远。很多人都会觉得,阅读人文经典著作,是学者的事情,而写作是作家的事。其实原本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应该是非职业的,它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我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一个人的全部财富,其实就是生活,通过写日记,我发现它们都是我的财富,哪怕是苦恼、痛苦和困难,通过写作也都会变成我的财富。比如我讨厌一个人,心里很愤怒,通过写作,我把他变成了一个标本,我通过他去认识人性、认识社会,我所讨厌的人也成了我的精神财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写作,使你成为你的经历的主人,而非奴隶,这种认识和心态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我们不应给教育树立很多目标,只要顺势生长就好了,生长得好,你就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第三个方面就是道德。道德的教育,不应该仅限于行为的规范和意识形态的教育,道德的根本是什么?是同情心。同情心是道德的开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但是,你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你不能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简单来说,你完全可以利己,但是不能损人,对于损人的行为要制止,这就是正义。

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道德就是仁慈,你不但不能损人,还要能助人,别人有痛苦的时候,你要去帮助别人,去解除别人的痛苦。善良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不善良,没有同情心,我们可以说他不是人。如果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同情心,普遍不善良,或者说不敢善良,那我觉得这个社会不是人呆的地方,不适合人居住。

在道德方面,除了同情心,人的尊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有做人尊严的人,就是一个灵魂高贵的人,现在的“高贵”,往往是用物质来衡量,成为地产商卖房子时最为频繁使用的词汇。人身上是有神性的,有灵魂的,人生中更重要的生活是灵魂的生活,而不是肉体的生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人生的使命就是要照料好你的灵魂,让你的灵魂处在一种宁静的崇高的状态。其实,所谓信仰也就是要重视灵魂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人真正高贵的地方是人是有灵魂的,人在精神上应该是高贵的,应该做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

从精神素质的几个方面联系到教育上,人的智力品质、情感品质、道德品质其实是人所共有的,教育就是要给它们一个合适的环境,这些禀赋都会自然地生长。我们不应给教育树立很多目标,只要顺势生长就好了,生长得好,你就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我非常赞同罗素的一句话,他说由本性优良的男女来组成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好社会。如果我们教育的基础打得好,健康成长的一代成为社会的主体,这个社会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好,但是现在的情况恐怕很可怕,刚好相反,以现行的教育制度,将来的社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会比现在更差,还是更好,都是很成问题的。

延伸阅读

在利益面前,常识岂可随处颠覆

文/白岩松(央视主持人)

我们曾经有过颠覆常识的时代。

比如说一亩土地能产多少粮食?其实它基本上是个常识,它应该在一定的公斤数里浮动。但奇怪的是,居然在一个荒唐的年代里,报纸上能登出放卫星一亩产多少的天文数字,很多人还真信,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政治可以扭曲常识吗?在我们这个国家的确扭曲过。文化大革命的疯狂也来自于很多对常识的颠覆。那些荒唐时代的荒唐做法我们姑且不谈,现在这个时代里,常识是不是被很好地维护着?不一定是。

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排毒养颜专家,在中国很多媒体上宣扬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然后推荐他的食谱。当时我听了之后觉得很不靠谱,老祖宗吃了千百年这些东西过来的,如果说这些东西不能吃了,这里一定有隐情,这是常识。但为什么我们的媒体会给他时间给他空间,让他发表这些明显违反常识的东西?我们的大医学家在哪里?为什么不出来驳斥这种明显的伪常识?

后来这个所谓专家被台湾抓了回去,判了刑,这个时候你突然明白,原来在利益面前常识是可以随处颠覆的。过去颠覆常识是因为政治,现在颠覆常识有些开始是因为利益。

在我们生活中,1+1=2时常被人说成1+1=3。很多人面对媒体,说的那些空话、套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但是为什么连他自己都不信的东西他会说呢?因为这样对他有利。

因此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或许算知识分子的人,如果不能把捍卫常识当成自己的一个目标的话,我觉得是很可怕的。

教育常识 篇7

《上海教育》:还记得前几年您与王策三教授有关教育的争论, 在教育界内和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几年基础教育话题的争论与批判愈加热闹。但我有一个感觉, 教育专家声音小了, 外边的人声音和意见都大了?

钟启泉:现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话题很多, 相关舆论很多, 媒体对同一件事情可以反复炒作几年, 把教育当成新闻, 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言论。我觉得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还没有普及基本的教育常识, 没把教育当成专业, 以为人人都可以是专家。如果从现实谈起, 我们周围还缺乏基本的基础教育规范, 对教育话语揉捏得汪洋恣肆, 已经到了非常令人吃惊的程度。更为可怕的是, 在这其中充斥着我们“最优秀”的中小学校长、特级教师这些教育人士的身影。我觉得讨论基础教育, 现在只能从基础教育的性质开始, 要大家知道所言何物, 就像孔子说的“正名”, 西方哲学的下定义, 这些都是讨论问题的第一步。

《上海教育》:记得您曾经批评过这几年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名牌中小学纷纷提出口号, 要把中小学建设成培养拔尖型、创新性人才的基地的现象, 您不认同基础教育中的这些做法吗?

钟启泉:这些口号你觉得美国的哈佛大学敢说吗?我只谈谈常识, 可以再举几个近年来印象很深的例子。有一所名校在每年例行的垄断性招生之余提出一个教育口号:办“卓然独立, 越而胜己”的卓越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世界教育论坛”上提出了“全民教育行动框架”, 要求“所有的学习者都有权接受卓越的基础教育”。国际教育界对卓越教育的界定很清晰, 使每位学生能达到他们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是达到, 而不是超越, 是每位学生获得卓越的基础教育, 而不是卓尔不群的“少数精英”。还有另一位名气极大的校长在一段视频上说:学生是分两种人的, 所以学校也分两种。言下之意她们学校的宗旨是培养领袖, 其他学校培养劳动者。这位名校长对普通高中的性质功能和定位都模糊了。

我们已在大众教育的时代

《上海教育》:您能谈谈您对基础教育是如何描述的?

钟启泉:我们都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学会求知等“四个学会”, 后来他们又加了一个学会, “学会改变”。我们都需要学会改变, 顺应时代的发展, 我想这是对基础教育发展最好的概括。今天已经不是精英教育时代了, 而是大众教育时代。这是1985年在法国举行的一次国际教育会议所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概念, 保障每个人的学习权利已经成了基本人权。基础教育的第一大特性是公共性, 教育具有公共的使命, 要实行“有教无类”, 使每一个人得到应当的发展, 这也是每一个人的追求。第二个特性是基础性, 基础性是指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一定是培养国家公民基本修养与核心素养。学校里教的, 学生学的都是基础性的东西, 不是专业教育。

北京大学招办主任秦春华先生在2013年2月《光明日报》上写了《看美国教育要有中国视角》一文, 几个月后作者全文改名为《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误读》发在自己的博客上, 被大量转载。文中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是美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大学。“ (美国) 但从根本上说, 生源多样性是为富裕阶层的教育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 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自然, 这样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 在价值观上也就符合美国有钱人的利益了。”其二是中国基础教育不能学美国, 因为美国是培养合格公民, 中国老百姓望子成龙, 公立教育要满足功利。“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教育观不一样。美国人的教育观是通过教育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是一种公民教育。中国人的教育观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出人头地, 其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强。所以中国人一方面特别强调受教育权利的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另一方面, 又特别强调教育质量的差异和教育质量的竞争——只有我现在受的教育比你好, 才能保证我将来在社会上比你强。这是一种相互矛盾的思维, 但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历史和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

一边是北大强调中国教育特殊性, 美国教育不公平, 另一边是基础教育学校拼命大学化。前年我参加某地区一个教育论坛, 一位名校长作为经验报告说:我校年年升学率提升, 说明课程领导力提高了。我反问他:“对不起, 你是凭着牌子抢生源, 和课程领导力有什么关系呢?”理论混乱造成了不以为耻, 理直气壮地搞应试。另一位校长介绍说学校开发了三百多门校本课程, 说明学校课程领导力很强, 云云。我请他当场拿出课程目录单。我敢说这些课程从教育观点上看大部分是垃圾。

《上海教育》:所以您反对教育内的“豪言壮语, 花言巧语”。

钟启泉:我们一些中学光盯着国外学校有多少课程, 反映了在我们的学校中存在着严重的狂躁。事实上, 这些国外的“精英高中”, 他们现有的数百门课程是经历多少年办学、在历史上逐步开发而来。这还是回到开头所说, 大家没把开发课程当回事, 认为人人都是专家。中学离开了基础教育的定位, 把基础教育办成专业教育, 把大学课程下放中学, 中学大学化等等, 接着就有生造概念, “豪言壮语, 花言巧语”。这种脱离教育的行为和语言, 最终损害了教育的专业性, 造成教育领域内外都缺乏对教育专业起码的敬畏感与责任感。

基础教育, 需要回到实事求是

《上海教育》:刚才说了很多现象, 作为教育研究者, 您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钟启泉:回到实事求是, 围绕基础教育性质功能做点事情。第一个问题是课程。前面谈了学校校本课程的混乱, 有些也不是学校的问题, 比如对于三类课程的划分, 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边界本身就有重叠交叉。一所学校课程开发只要抓住两组课程:一组是学科与活动划分的课程, 另一组是必修与选修的划分。学科课程, 其以知识概念编制;另一组活动课程, 则以活动概念编制。我们人为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学科教学有主科副科之分。音、体、美学得差点无所谓, 语、数、外学不好就要你命, 那么对帕瓦罗蒂来说, 音乐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课程只要是列为基础课程, 都应该是等价等值的,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所以我们的学科教学目标应该是层级化的, 可以分为四个层级:第一个层次是从兴趣开始;第二个层次是思考判断表达;第三个层次是各种技能, 各种观察、实验技能;最后的层次才是知识点。一步一步慢慢来, 所以我才说应试教育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反教育。

什么是好的课程?我随教育部代表团考察奥地利基础教育, 我们参观了一所奥地利的中学, 他们的课程设计给我一个最大的印象就是“简约”, 简单但是清晰有效。校长对学校的课程十分自豪, 所有的文本都是本校教师开发, 课程结构呈现单条线, 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相关课程, 学校非常重视但是课时并不多。第二部分是有关人文素养, 包括语文、历史、地理、逻辑学、心理学、宗教等, 他们的语文是一门母语加上三门外语。第三部分是专长课程, 主要就是绘画油画与舞蹈芭蕾。这是一所普通的学校, 面向所有的学生, 奥地利也是一个小国, 甚至都不属于我们比较教育研究的国家范围, 但他们的课程简约, 突出基础性, 非常有特色。

第二个问题是, 基础教育需要有基础研究。教育的基础研究并不是要中学教师去研究华东师大、北师大教授研究的东西, 教育学院研究的和大学研究的也应该不一样。现在搞研究的人很多, 论文很多但是缺乏基础研究。教师不研究教材, 不研究儿童, 教育研究等于自杀。比如, 我们的儿童研究领域是受凯洛夫教育理论负面影响的重灾区, 原因非常好笑, 因为凯洛夫的政敌是一位儿童研究专家, 所以儿童研究就成了当时苏联的资产阶级伪科学, 我们就这样把历史的偶然完完整整地继承了下来。再比如, 对教材的研究, 要从研究课标开始, 新课程强调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是什么?一是成就标准, 给每个年级制订达到什么高度的标准;二是内容标准,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高度, 选择所需要的内容;三是机会标准, 达到怎么样的平台, 用怎样机制手段达成。所以课程标准的高度和内容可以是不一样的, 需要与时俱进。这种变化就需要我们校长教师们研究。

《上海教育》:教育的未来是否可以依靠科技的进步?比如最近很热的慕课, 您怎么看?

钟启泉:谈到慕课, 首先它具有双重性。慕课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更宽广的眼界和更大的自由度, 可以给课堂转型带来新的动力, 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人际互动的价值。我想起凡是技术手段有更新的阶段, 都会有一种声音出来说新的技术会翻转课堂, 但是每一次的结局都是不可能的。技术终究是手段, 我所看到的慕课离“转型”还很远。比如, 现在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 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 而是相对保守。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 教育上需要把握基础的东西, 新的技术不能代替课堂教学, 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因为教育需要两个过程:一个是认知发展和概念建构的过程, 另一个是集体形成集团思维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产生认知矛盾, 推动集团思维不断递进。没有思维碰撞, 教育就无法完成。此外, 慕课的火爆在我们这还有另一层被应试教育利用的原因。所谓名牌中学教案, 在其他学校用甚至西部地区用, 那么教师还有作用吗, 教育还需要考虑班级情况吗?教育需要当面交流, 课堂是不可复制的, 这都是教育常识。所以, 某些慕课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课堂搬家, 应试教育精致化、普及化。

《上海教育》:所以最后还是要谈到应试教育的危害。

钟启泉:应试教育的本质是反教育。有一次我在学校听课, 一节高二数学课做题, 只有一个学生解出来, 但是他是悄悄地做出来, 并不声张。我问他为什么, 他对我倒也坦承, 说怕将来高考会增加一批敌人——知识要垄断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岂止他一个人, 我们的很多校长教师都是这样思考教育的——“本校习题不得外泄”, 这不就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吗?所以很多人在口头上反对, 但是在心里还没看清危害。我觉得对应试教育我们应该有一个坚决的态度。最近正开展的新优质学校我觉得出发点非常好, “办家门口的好学校”是一句真正实施教育公平非常好的口号。不过, 如果从逻辑上说, 冠上“新”这个字, 那还是承认原来那些重点学校“名牌”学校是优质的。这可能是推行新优质学校一种避免争论的策略性做法。但是如果新优质学校要继续发展, 要继续推广, 那就必然会面临两个标准的挑战:新优质学校不争资源, 但是“老优质”学校还在抢资源, 在这样双重标准的影响下, 建设教育公平与提升素质教育之路会走得很难。应该下决心把原来的“名牌”学校纳入进来, 新老之间各有优势, 各有问题, 让他们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但首先一定是要有一个公平的舞台, 要有一个标准, 大家不能抢生源。我最近翻译了日本学者佐藤学的一本观察研究世界各国学习共同体的著作。尽管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还是世界范围内最顽固的应试教育集中区, 但也在开始变化, 脚踏实地地去做, 学校就会不一样。佐藤学观察的3000所学校都是二三流, 但是改变之后都成为一流。

教育常识 篇8

一、生命教育在辩证唯物论中的渗透

(一) 在讲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的原因, 即“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时, 可将思想政治教材上有关于最初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现在生物形成方面的素材进一步延伸, 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生命。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一步步形成的。这些最初生命又经长期的进化, 最终发展为今天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其他生命一样,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界的主宰。人类在追求和满足自身的需要时, 必须学会保护我们的“亲戚”, 而不是剥夺它们的生命。

(二) 在讲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原因, 即“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时, 可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1.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 必须学会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否则, 我们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 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生命教育在唯物辩证法中的融合

(一) 在讲解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 可以带领学生追溯生命的内涵:人生是个逐次经历诞生、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临终、死亡的旅程。人一旦出生, 就必然走向死亡, 所以, 时间就是生命, 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而生命历程中的每个阶段, 都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一个高中生, 为提升自己生命价值, 应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

(二) 在讲解事物联系普遍性的三个表现, 即“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时, 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我”的概念。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这样一个公式:I+WE=FullyI (我+我们=完整的我) 。也就是说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 只有融入“我们”的我, 才是完整的我。要学会与自己的父母、老师及周围环境相处, 在良好的社会关系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三) 在讲解“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和“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两框的方法论意义”, 即“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 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才能提高人们实践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要树立全局观念, 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时, 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挫折问题:失败要找出原因, 成功要总结经验。同时, 一个人必须全面地看待自己,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这样才能清楚地认清自己。然后, 我们以长处为支点可以变得自信, 弥补不足可以变得成熟、完善。

(四) 在讲解“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框的指导意义, 即“在个人成长中, 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时, 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思考以下两点:1.重视内外因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正所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当然, 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正所谓“一个好汉, 三个帮”。2.要学会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于好事, 我们要“不以善小而不为”,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对于结果难料的事, 我们要掌握分寸, 尽量避免引起意料之外的麻烦;对于坏事, 我们要“不以恶小而为之”, 绝不沾染。

教育常识 篇9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教育部门、司法部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逐渐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的启蒙法律教育,从理论指导方面弥补了青少年法制工作的空白。但普及小学生法律常识教育工作并没有如设想般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仅停留在文字宣传工作上,并没有真正开展长期性、基础性、实用性的法律常识课程,相关小学生法律常识教育教材资源相当匮乏,青少年普法工作完全处于理论层面,缺乏广泛的实践。

经过本科研团队充分的图书馆资源检索、市场和学校图书资源调查后发现:在现在的小学课程教育中,涉及法律知识普及方面内容的课本仅有《品德与社会》。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又名《品德与社会》)课程一至六年级共12册课本,12册课本包含有154节课内容,其中仅有6节课程与法律有关(含生活中的规则、安全等内容)。在这6节课程中,有3节内容是关于规则的讲解,规则主要涉及:家庭生活规则、学校生活规则、社会生活规则。其中的社会生活规则,包括“红灯停绿灯行”、“保护山林”等与法律相关,但是内容点到即止,表现方式不够活泼,方法单一。此外,还有1节内容关于交通安全、1节关于危险自救、1节关于生活中的民主。由此可见,小学现有课程涉及法律的内容非常少。

以上实证研究表明,学校不够重视,或是授课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明显。小学生在法律运用、维护权益和遵纪情况方面实践性不强,运用程度不高,这体现了加大小学生法律常识教育程度的必要性、针对性与紧迫性。

另外,立足于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视角,目前其就业出路大都局限于法律部门的职位,而没有填补社会对法律教育专职人员稀缺的空白,没有发现法律教育这块工作领域。法学专业毕业生长期的低就业率反映出了法学职业教育的片面性,没有实现探索新就业方向的目标。所以,研究小学生法律常识教育的同时拓展了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出路,更能发挥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

因此,在极度缺乏法律常识教育实践与指导的情形下,探索小学生法律常识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迫在眉睫。

二、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旨在针对北京市小学开展法律常识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与落实方案,通过编撰《法律在身边———小学法律常识课》系列教材与教案,深入北京市小学开展课程试讲活动,深刻总结小学法制教育新模式探求试点工作,提出有实际借鉴意义的意见书,提交至教育部或北京市教育局听取其意见,同时将教案推广出去为各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为国家推广青少年法制教育规划提供一种可行性的模式,并对社会关注小学生初级法制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对小学开展法律常识课程的调研报告”,通过前期的调研,制作详细、专业的调研报告,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问题归纳、资料总结、改革建议等,主要针对北京市已经开展的小学法制教育课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为后期团队创新法制教育课程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法律在身边———小学法律常识课》系列教材”,建立在团队具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落实与实践在小学开展法律常识课程项目,团队将自行编写四套针对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法律常识教材,通过有趣的故事、通俗的讲解、启发性的问题、深刻的总结来全面展示小学生的法制初级教育模式,为后期团队进入小学试讲提供可参考的材料。

“《法律在身边———小学法律常识课》系列教案”,在开发设计《法律在身边———小学法律常识课》系列教材的基础上,配套设计了每一本教材的教案,为推广小学法律常识教育提供参考性的文件,让该法制教育模式易被借鉴,并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深入小学开展法律常识教育试讲活动”,该活动是帮助团队实践前期的工作设想,试点落实调研报告中解决我国小学法制教育现状中的问题,通过试讲的方式深入校园、深入班级、贴近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对法制教育模式的需求。并让学生学习团队设计的教材与教案,通过定期的培训,总结团队的法制教育新模式的成果,探求新模式的运用前景。

“对小学法律常识教育的建议书”,通过前期调研,后期社会实践,团队可深刻总结对于北京市小学法律常识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新模式探求意义,从而向国家教育部或北京市教育局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小学法制教育深入推广模式,切实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通过实践的方法落到实处,而不是一纸空文,真切希望对全国开展小学法律常识教育课程规划提供可借鉴之处。

三、本项目的开展情况

首先,我们通过前期调查及理论分析,了解了北京市小学的法律常识教育现状。

其次,通过了解、分析小学4-5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当前社会需要,我们已经研究、编写出一本适合小学教学的法律常识教材,即《法律在身边———小学法律常识课》。教材内容以法律及安全知识为主,内容涉及:交通法律及安全(如乘车需系安全带、禁止酒后驾车、禁止闯红灯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问题处理(如购买货物需开收据发票、遇到假冒伪劣产品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宪法权力义务(如肖像权、纳税义务)等。教材形式将大量结合实际生活,以贴近学生的经历为主旨,在课本中设计了一个主人公“小律”,以漫画讲故事的形式,传达法律常识教育,避免了繁杂冗长的传统法条教学、理论教学。

再次,我们已结合编写的教材,编写出配套的讲义,用于教师讲课参考。讲义编写的主旨是“以生活化的方式将法律安全知识转变成孩子们内在的意识”。讲课方式灵活而生动,如讲案例、讲故事、带领孩子们表演情景剧、绘制图画、参观游览(如观看火警灭火过程)、观看视频影片等方式。讲课过程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学习,让他们能轻松愉快地学到这些生活中很有用的知识。更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所学告诉身边的人(如家长),从而扩大普法的覆盖面。

教育常识 篇10

从这点来看, 美国独立与《常识》中的一些思想密不可分。美国独立时的思想, 又必然与当代美国精神有不可否认的联系, 这样推演, 我们完全能够以更长远的线索思考《常识》对美国及美国人的影响。本文, 笔者想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 共和思想, 主要表现在对英国君主政体的猛烈抨击和对美国政权形式的设计。潘恩透析了当时英国的政体中三个角色, 即国王、上议院、下议院, 认为国王、上议院分别是君主政体、贵族政治的残余, 而下议院虽然体现了新的共和政体成分, 但由于人的地位和津贴均是由国王授予的, 故下议院实质已经被国王垄断, 这意味着君权侵害了共和, 是一种“自杀”。国王的话虽然不再从其口中直接传达下去, 反倒通过议会“加固”, 以法令的形式交付给人民, 更加冠冕堂皇。

潘恩把自由和平等举得很高, 他不能理解竟然要把一个人的地位捧得高出其余的人很多。这种思想在战前十分实用, 并被潘恩以最有力的语句根深蒂固于所有美国人的意识中, 尽管这一思想不是他们的原创。这也是美国未设国王, 直接跳过封建步入一个当时最先进的意识形态的一种助力。所以笔者看来, 共和思想是美国精神的支柱。

第二, 法治政府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 潘恩是最早将社会与政府加以区分的思想家之一, 他对政府起源问题的论证充满智慧。潘恩认为, 政府是“由于人们德行的软弱无力而有必要采取的治理世界的方式”, 并表明, 自由和安全是政府的意图和目的。这种区分为今后政治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正因为政府和社会的不同, 于是有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区分, 当人民结合成的社会联合体失去其应有功能时, 为了避免邪恶, 需要升级为一种特别设计的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在潘恩看来是以法律来保护人们的自由和安全的。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政府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十分务实的政府, 使人觉得目标明确。并且标准透明, 因为法律构建了政府机构的行动准则。

第三, 中立思想。潘恩高呼北美独立, 从北美的利益上分析很多原因, 其中一条就是“避开欧洲的各种纷争”。欧洲王国林立的状态决定其不能长期保持和平, 如果从属英国, 北美自然会沦落为英国政治上的砝码, 为脱离这种命运, 北美只有同欧洲的各部分保持不偏不倚的关系。我认为, 这种思想一直是美国处理与欧洲大陆关系的一个基本点。

第四, 霸道的行为方式。潘恩质疑“一个大陆怎么可能永远受一个岛屿的统治?”, 岛国就不是国家?岛国就弱于大陆国家吗?这种逻辑我不能苟同, 国家不分大小。美国是抱着很强的优越心态立国的, 这群世界各地的移民很多是带着“重新来过”的心态到达这块新大陆的, 他们尝试他们认为先进的价值观, 这类人骨子里的勇气很多来自于自信, 这种过分自信自然又导致他们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冲动, 甚至不惜以武力逼人。

所以说, 美国人的这种逻辑和霸道的行为方式不是没有渊源的。

潘恩虽出生于英国, 但在常年漂泊和对初生的北美奔走呼号的过程中, 和那时所有的移民一样, 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逻辑和思想, 也是美国精神最本质的特色。美国独立后, 潘恩的思想和其地位远不及战时, 由于他不信仰上帝, 鼓吹自然之神而受人排挤, 甚至曾被西奥多·罗斯福扣了“下流、渺小的无神论者”的帽子, 但这不影响其历史地位。《常识》这本伴随美国独立的小册子, 除了是战争胜利的思想武器, 无疑也是美国国家精神和行动逻辑的根源。因此, 读懂美国, 不能不读《常识》。

摘要:《常识》译成中文仅仅九十四页, 由四篇论文构成, 每篇读起来都像极了演说词, 批判很犀利, 号召很有力, 指引的方向很明确, 让人向往。很难让人相信他的作者, 托马斯·潘恩, 当时只是一个长期漂泊, 大部分时间靠做紧身胸衣谋生, 出生于英国的年轻人。

学校教育,更需要常识还是创新? 篇11

有人说,要创新。现在的学校教育的确不能适应社会了,应该用时代的阳光、时代的节奏,甚至世界的视野、人类的文化来变革教育,所以要创新。乍一看有道理,但是一推敲也有问题。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在基础教育阶段所读教材所受教育与他们后来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之间相隔遥远,那时恐怕也没有很多人去研究各种各样的教育创新。问题就在这里,表面没有去搞所谓的创新,实际上却培养出了真正的创新人才。

我并不反对创新,真正的创新总是那么激动人心。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非要创新不可,譬如小孩学习走路、中国人吃饭的工具、学生握笔的姿势,甚至孩子的心智发育、习惯养成、品德情操等?实际上,这些都需要按照规律慢慢教化,怕就怕一“创新”打乱了正常的秩序。教育更需要的是常识,遵循教育常识比一天到晚叫喊创新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不切实际的创新和为了创新而创新以及伪创新不仅耽搁学校的发展,而且可能伤害一代人,影响的可能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遵循教育常识就是不要随随便便去搞“教育创新”。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朱清时卸任时说:“不要问我做了什么,而要问我没做什么。”他主政科大的十年坚持不扩招,坚持教育质量为主,保持学校纯洁的学术氛围。这是在遵循办学常识,没有创新。

刚刚到达退休年龄的魏书生说:“回忆12年来局长兼书记的工作经历,我个人没有提出新的理念,我无非就是帮助机关干部、师生员工反复温习这些常识。”“大多数人民群众认可的常识,大多数师生愿意接受的常识,常常就是符合规律的、科学的人间大道。对这些常识,我们一定要坚守、坚守再坚守,决不动摇。”

不知道有多少人认同当前的学校教育最需要的就是常识。许许多多的学校不是创新不够,而是创新太多了,太能创新了,投入创新的精力过度了。教育其实是纯朴的、朴素的、朴实的!

当老师就是要下课堂教书,一个老师只有把学生教好才叫好老师,这是常识。

学生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需要活动需要聊天需要轻轻松松,这是常识。

很多学生比老师聪明,多数学生将来会比老师发展得好,没有必要从头讲到尾,这是常识。

分数暂时不高的学生将来不一定差,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一样可以有大作为,这是常识。

没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无论在学生面前如何伪装,终究逃不出学生历史的眼光,这是常识。

学生需要鼓励鼓励再鼓励,发现发现再发现,这是常识。

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这是常识。

快乐的老师才能带出快乐的学生,智慧、豁达、上进的老师更能带出同样的学生,这是常识。

养成好习惯,学生会一生受益;养成坏习惯,学生贻害终生,这是常识。

把这些常识做好了,学生还教不好吗?基础教育还需要那么多创新吗?“搞教育要永远守住平常心”,“智慧越高的才越反对折腾,越明白平常心是世间大道”,“做一件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要对别人不公平,也不要对自己不公平;别希望别人不正常,也别让自己不正常”。魏书生的话语再次体现了他的作为真正教育家的智慧。

安全养鸡用药常识 篇12

(1) 痢特灵不宜饮水

痢特灵几乎不溶于水, 易在水中沉淀, 药物分布不均匀, 因此容易导致痢特灵中毒。正确的投喂方法是, 在饲料中加入0.01%~0.02%的痢特灵, 对预防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病等有很好的效果。使用时药量要准确, 混合要均匀。首次投喂注意观察鸡群变化。

(2) 高锰酸钾不宜拌料

高锰酸钾溶于水后释放出新生态氧, 具有很好的消毒作用。用于饮水浓度为0.02%~0.03%, 而且应现配现用, 不可拌料使用。高锰酸钾与甲醛混合可用于蒸气薰蒸消毒法, 其用量为每空间14g高锰酸钾加28ml福尔马林。

2 养鸡用药的十大误区

在长期的门诊工作中, 经常发现养鸡户在购药、用药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影响了药物的使用效果。现将实践中易出现的误区

(1) 重视对症治疗。应该先判明是什么病, 然后才能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如造成肉鸡呼吸道症状的原因以大肠杆菌居多, 用恩诺沙星疗效甚佳。中医云“急则治其表, 缓则治其里”, “标本兼治”, 故用药前要考虑清楚主从关系。

(2) 重视商品名, 不重视成份。同一种药物, 不同生产厂家生产, 可能会有不同的商品名, 要查明成份, 才能合理用药。

(3) 重视药品的价格, 不重视含量。这一点让有些药商钻了空子, 以较低价格出售有效含量低的药物, 表面上售价比有效含量高的药品便宜, 所以养鸡户爱买。

(4) 急于求成、轻信某些厂家的宣传, 一些标明“用本品提高产蛋率20%或用本品提高增重13%”等的药物, 多是一些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酵母、促生长剂 (如哇乙醇) 之类。如用全价饲料时, 根本没有必要添加以上产品, 用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5) 重用药, 不重视饲养条件的改善。有些养鸡户饲养肉鸡, 特别是饲养时间长和临出售前, 提供的饲养条件特别恶劣, 造成疫病不断, 用各种药也不见好转。

(6) 重治疗、轻防疫。某蛋鸡场连续饲养5批鸡, 每批鸡到一定时候出现呼吸道病, 后经技术人员指导, 修改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程序, 便不再发生此种状况。

(7) 重视死亡率的上升, 忽视生产性能的下降。当鸡只死亡率迅速上升时, 能够立刻引起养鸡户的重视, 使患病鸡得到及时的治疗, 但如果鸡长期患慢性病, 如白痢、慢性呼吸道病等造成的蛋鸡产蛋率缓慢下降, 肉鸡的生长减缓等情况却得不到重视, 结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8) 用抗生素时, 不考虑对疫苗的影响。生产实践中由于免疫同时使用抗生素造成免疫失败的例子较多, 以庆大霉素混入MD疫苗内防疫, 造成免疫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9) 用药不考虑抗药性的发生。生产实践中就曾有一个养鸡户, 养第一批肉鸡用“杜球”控制球虫, 效果很好。以后每批鸡都用此药, 结果到第6批鸡时暴发了球虫病。

(10) 随意加大用药量。当养殖户侥幸将某一种药用量加大使用后未出现问题且疗效甚好之后, 就可能出现用任何药物都想加量的情况, 结果造成药物中毒。

3 安全高效用药的十要点

(1) 明确用药的目的是预防还是治疗, 或是控制继发感染, 针对的是何种疾病。

(2) 明确所用药物的有效成份。

(3) 明确所用药物的种类, 使用该类药有什么禁忌和注意事项, 比如肾脏有问题时不宜用磺胺类药物。

(4) 明确用药的途径, 饮水、拌料、肌注还是喷雾, 该药是否适合这种用法。如饮水用的药物可溶性如何, 喷雾用的药物是否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等。

(5) 明确药物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生产厂家。

(6) 明确用药的剂量。由于用错剂量造成的药物中毒时有发生, 尤其是鸡敏感的一些药物更应引起重视。当鸡由于疾病或天气原因, 造成耗料或饮水反常时, 要按每1kg体重考虑用药, 不要仍按拌料或混入水中之比例。

(7) 明确每单位成品药中的有效含量。

(8) 明确用药时间, 如一个疗程3-4d, 就要坚持用够3-4d。

(9) 观察用药效果。依靠完整的生产记录来判断用药是否有效, 以决定延长用药时间还是更换所用药品。

(10) 做好用药记录。记录用药前的症状、用药剂量、方式、用药后的反应等情况, 以备用药参考。

4 药物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鸡的生理和药理学特点不同于家畜, 决定了其用药特点, 在兽医临诊上应引起注意。

(1) 鸡多采用群体给药方法, 在剂量上给予鸡只药物时一般按其体重来推算, 除了家畜专用药物外, 只有家畜用量的1~20%, 一个疗程为4d左右。

(2) 注意饲料和饮水添加药物的标量。据报道, 3~4周龄的雏鸡24小时平均饮水量为体重的18~20%, 饮水量与饲料量的比例为2:1, 即加到饲料中的药物应为饮水浓度的2倍。

(3) 注意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与饲料、饮水中添加量的换算。如雏鸡使用某药物口服量为每千克体重12mg, 每日2次, 换算成饮水给药量, 在没有环境温度应激的条件下, 雏鸡平均24小时饮水量为体重的20%, 一天每只鸡每千克体重用药12mg×2=24mg, 相当于200ml饮水中应加入药物24mg, 即相当于0.012%。

(4) 鸡一般在宰前10d左右应停止给药, 以保证产品无药物残留。

(5) 鸡缺乏充分的胆酯酶储备, 对抗胆碱酯酶药, 如有机磷酸酯类非常敏感, 所以驱线虫时最好选用左咪唑、酚噻嗪。苯并咪唑类安全性较好的驱线虫药物, 禁用敌百虫。

上一篇:权力的舆论弱势下一篇: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