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

2024-08-26

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精选7篇)

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 篇1

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进程中, 正处于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建筑以及用地性质在不断变化, 城市新旧城区交替发展, 城市规划方面的具体业务量也有所上涨。这导致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同时也不能够满足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根本需求。基于土地生态适应性方面进行分析:利用系统的更新功能, 对城市规划信息进行及时维护, 为城市提供真实性的综合分析;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 为城市规划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发展奠定基础;利用系统的便利功能, 方便决策开展。

1 城市规划的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城市化进程得到发展, 数字化以及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整个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城市规划以及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同时也是促进城市规划以及管理方面科学、合理性的关键内容[1]。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对于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编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对于整个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城市规划编制是指根据国家的城市发展建设方针以及城市的自然条件与建设条件, 保证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保证区域内部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城市产业以及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善。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一方面为城市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包括详细规划。在总体规划方面需要进行分区规划, 并最终回归到详细规划当中, 同时在详细规划方面又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

2 生态土地适应性分析

2.1 土地适应性分析概述

对土地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分析, 是对某地区域环境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对城市的土地布局作出一个理性的评判与分析。土地生态适应性分析的工作重点是针对某一块土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要充分了解到每一块土地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并评价出土地的使用顺序以及开发的具体方法是否合乎规范。通常情况下来看, 生态土地适应性分析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生态因子组合法以及地图重叠法, 下文对两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2.2 生态土地适应性的分析方法

2.2.1 生态因子组合法

生态因子组合法主要由层次组合法与非层次组合法构成, 其中层次组合法是指利用单组因子信息对土地的适宜程度进行评价, 随后再将单组的因子转化为全新性质的因子, 并与其它因子再次进行组合, 综合最后的结果, 对生态土地做出最终的评判;与此相反的评价方法就是非层次组合法[2]。经过实践证实, 针对性质较为复杂的土地来说, 利用层次组合法更加快捷便利, 结果的准确性也更高, 而非层次组合法仅适用于一些性质比较简单的土地类型。

2.2.2 地图重叠法

与生态因子组合法相比, 地图重叠法的优势是更加具有直观性, 能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 计算出生态土地适应性的评价结果。然而地图重叠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如将地图重叠起来, 从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等权相加。然而在实际生活中, 每一种因素都存在多元性, 最后的评价结果也不应该是相一致的。同时地图重叠法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对结果进行标注, 这种方法比较繁琐, 体现在地图中很难分辨出颜色的深浅。

3 生态土地适应性分析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生态土地适应性分析, 能够对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现在每个城市都在发展工业化, 兴建其大量的工厂。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给环境带来严峻的考验, 比如在开发过程中排放的废气超标、未经过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等, 都会对城市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3]。而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生态土地适应性分析, 可以根据每块土地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性质做出判断, 了解到每块土地适合发展什么工作, 协调好土地的发展, 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4 结语

城市的迅速发展使生态适宜性评价越来越重要, 也逐渐成为了相关研究的要点, 而对于土地生态适宜度而言, 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希望掌握的科学数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对于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对生态土地进行深入的分析, 才能寻求出最科学的发展方式。本文对城市规划以及生态土地适应性分析做出介绍,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 能够充分运用生态土地适应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让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钟惠红, 李洪斌, 周贱平, 等.佛山市区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6 (03) :182-186.

[2]田紫倩, 刘青林.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多样性对生态园林建设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1, 13 (01) :131-136.

[3]卞阿娜, 王文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的研究进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5 (04) :201-209.

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 篇2

1 研究区概况

笔者于2014年9月对撂荒土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994年前该荒废地曾是防城区滩头村二队村民的聚居地。1994年间,该村的土地被征用,政府意在商品房建筑开发。但由于资金不足,该地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利用,仍有75亩的土地荒废。开发前,该处主要种植桉树。该地区属防城区往港口区方向,金花茶(218省道)大道东侧,离大道不足1km,交通便利,其西边有北部湾支流流经,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废弃地地势平坦,杂草分布均匀,初步判断养分状况均衡。但是,地表土由于长时间撂荒,较为结实,土层厚度低,具体位置见图1。

2 研究区采样布点及项目分析方法

2.1 采样点的分布

研究区面积为75亩,采用蛇形采样,采样深度为0~20cm,采样点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2.2 土样的制备与实验方法

1)土样的制备:对采集的土样迅速带回实验室进行自然风干,根据测定项目需要,土样分别过20目、60目、100目筛备用。

2)实验方法。土壤碱解氮的测定采用扩散法、土壤速效磷的测定采用钼锑抗法、土壤速效钾的测定采用乙酸铵溶液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外加热法、土壤质地的测定采用比重计法[1,2,3,4]。

图1 研究区位置

图2 研究区及采样布点情况

2.3 数据处理

1)图像处理:用稻歌截防城港底图,根据调查内容,用GIS软件将研究区位置在图上显示,并按实时采样情况绘出采样点分布图。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在地图学、测量学、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能够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AreGIS软件是目前GIS应用较为广泛的软件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笔者通过此软件绘制出采样区及其布点情况。

2)实验数据: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 2009的程序统计处理。

3 评价因子选取

依据防城港市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以及主导性、稳定性(稳定评价因素:气候、地形、地质等,较稳定评价因素:水文状况、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地、有机质含量等,不稳定因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等)、差异性、独立性、针对性、现实性标准,经过比较分析,与专家交流探讨选取了灌溉条件、交通条件、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8个对研究区域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因子。

4 土地适宜性分类标准的确定

目前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5年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该土地适宜性分类是一种阐明性分类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种类的土地适宜性分类,其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系统运用土地适宜性纲(order)、土地适宜性级(class)、土地适宜性亚级(subclass)、土地适宜性单元(unit)四级分类制。四级分类法如表1所示。

表1 FAO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5]

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上述适宜性等级的划分规范,确定农业土地适宜性分类为四级: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分别以S1、S2、S3、N表示。

5 评价因子分级与评价

综合研究地区内主要农作物、树种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参考已有的研究,将每一评价因子划分为若干个等级,表示因子对农业土地综合用途的适宜性程度,分为4类:非常适宜、比较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相应的用S1,S2,S3和N表示,各评价因子评定等级的临界值及专家打分值如表2[5]。

表2 评价因子的适应性等级

6 单因子评价

根据单因子评价标准得出宜农土地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如表3所示。

表3 评价区域的土地性状描述及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

由表3可知,在评价的8个因子中,其中高度适宜有交通条件和表层土质地,中度适宜有灌溉条件、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勉强适宜有有效土层厚度及速效磷,不适宜的有速效钾。依据最小因子适宜等级评价,该评价单元评定N级,即不适宜种植[5,6]。

7 讨论与分析

依据防城港市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以及主导性、稳定性、差异性、独立性、针对性、现实性标准。在这里的稳定性包括稳定评价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质等),较稳定评价因素(包括水文状况、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地、有机质含量等),不稳定因素(包括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等)。

从这些因子来看,依据专家打分及讨论情况,认为交通条件、灌溉条件、土壤质地是优先条件,其次是土层厚度、有机质,第三是土壤速效氮磷钾。原因在于优先条件是土地利用的先决条件,是基础;其次是土地的生产潜力条件;第三是土壤的养分现状,属于不稳定因素,所占权重较低,对于土壤养分来说如果养分不足可以通过人为施入。

依据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按照土地对大田作物、牧草等利用方式的限制性种类、强度和需要特殊改良的管理措施等情况,以及长期作为某种利用方式而导致土地退化的危险性,土地共分8个潜力级,其中Ⅰ至Ⅳ级对农作物、改良草地、天然草地及林地均适宜,只是有部分因子受到一定的限制,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以及人为措施进行复垦改良[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尚好,可划为较适用种植范围。

8 建议

依据单因子评价结果,该评价区域评定为N级。但由于引起单因子适宜等级下降的为较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仍具有土地生产潜力。根据评价区域特征及周边环境,由图1可知,周边居民区较多,且有较多乡村小路经过以及有主干公路,所以,该区域如果建造休闲草坪或者绿化是比较理想的用途。

参考文献

[1]童娟,谢春梅.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1(9):60-61.

[2]鲍士旦.土壤农明化分析[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889-2004,土壤速效钾与缓效钾含量的测定[S].2005.

[4]林大仪.土壤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5]刘黎明.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 篇3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 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 在人类的活动影响下, 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方式必然发生变化。所谓土地利用, 指的就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亦发生改变, 因此, 土地利用就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那么, 土地利用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利用土地、创造财富, 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二是指利用土地, 改善环境, 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土地利用的实质是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和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为纽带和接口藕合而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土地合理利用, 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谋求最高的土地利用率和最高的生产率, 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和良好的环境, 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的合理与否, 取决于上地利用的方式是否与上地的自然特性, 以及最终要达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目标相和谐统一。从这一点上说,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就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 生态-经济-社会适宜性在时间上能不断延续。因此, 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对制订上地利用规划,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土地配置是一个转换用途和或对土地做实体性改变的社会过程。由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因而土地配置的目的和途径也千差万别。土地配置实质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生态等在内的综合性问题。土地优化配置, 应该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 通过土地的最优分配和最佳使用, 合理组织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 协调人地关系, 以期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土地优化配置理论研究土地本身物质形式或能量形式、竞分者开发者、利用者、分配者以及竞分规范的合理结构, 使土地利用朝着更为持续、协调、优化的方向发展。就土地优化配置研究的内涵而言,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社会经济诸物质要素在自然环境上的投影, 是由其经济职能的分化带动形态上的分化造成的。土地优化配置需要研究并确定有限的土地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比例, 以及各类用地内部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用地比例, 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2.2土地空间布局优化。由于影响土地及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 如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等, 具有空间地域差异。也就是说, 不同的土地对指定用途具有不同的适宜性、限制性。所以, 土地优化配置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土地的空间分异规律, 调整土地利用布局, 使土地空间布局逐渐趋于合理化。2.3土地集约配置。土地集约配置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标志。在我国,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在于更有效地利用既有的土地资源, 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对土地从下部到上部进行立体空间的多维开发。2.4土地优化配置效益。土地优化配置效益主要研究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根据比较利益原则, 合理布局, 提高土地配置的全面效益, 即确定每块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和利用方式, 发挥其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二是要发挥土地配置的结构效益, 即发挥各用地项目之间的互补互济的综合效益。

3 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的土地优化配置方法

3.1 极限条件法。极限条件法是基于系统工程中的“木桶原理”, 即分类单元的最终质量取决于条件最差的因子的质量, 即以所有参评因子中最低的单项因子评价等级作为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等级。模型为:式中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最终分值;为第i评价单元第j参评因子的分值。3.2评价因素加权指数和法。评价因素加权指数和法是一种综合定量的比较方法, 对土地潜力评价中的评价因子, 概括它们相互之间的重要性分别给定一定的量化值, 然后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将这些数据加以综合, 产生总的土地性能指数。最后, 将这些指数进行适当的划分, 并与各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数相比较, 对土地质量作出等级评定。目前方法很多, 此处采用专家评分法即通过专家系统由有经验的若干土地评价方面的专家分别对各指标打分, 经过综合、整理、归纳, 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得到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3.3评价因素加权指数和法。土地适宜等的评定方法采用加权指数和法, 该法是根据不同的评价因素对土地质量的作用或限制强度的不同, 给定与该因素作用相对应的权重和评级指数, 然后利用各评价单元的各个评价因素资料确定该单元各评价因素的评价指数, 以加权指数和求得各评价单元的总分值, 根据总分值来确定评价单元的土地适宜等。3.4数字化仪法。此种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先进的图形面积量算方法, 也是今后面积量算的发展趋势。它将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引入到资源研究中来, 不仅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处理精度高的特点, 而且可以将量算的结果值自动存贮, 并进行有关处理和分析。任何一个连续曲线围成的一个封闭图斑, 都必须通过数字化仪点入计算机中, 变成为一级离散数据围成的多边形。该系统包括两部分组成, 即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包括有数据采集管理软件、计算软件、平差软件、制表软件、分类软件、查错的纠错软件及统计分析软件等, 整个量算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靠软件实现的。硬件系统由一台图形数字化仪和一台微型计算机所组成。图形数字化仪有两类, 一类是手扶式数字化仪, 另一类为扫描式数字化仪。

4 土地适宜性评的分析

4.1 评价对象、系统及单元的确定。农用地系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及养殖水面等。根据本村土地资源实际情况, 针对全村宜耕、宜园、宜林类农用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根据该评价目的, 确定本次评价的对象为土地利用现状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及未利用地。遵循综合性与主导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差异性与可比性、针对性与持续利用原则进行评价。评价系统由农用地适宜类和适宜等二级组成, 农用地适宜类分为宜耕、宜园、宜林类, 共3类。宜耕、宜园和宜林类农用地均分为3等, 1、2、3等地分别表示高、中和低产农用地。4.2评价因素选择、分级指标及权重的确定。遵循主导性、稳定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原则。选择对各类农用地质量影响最显著的、性质较稳定且可度量的、从现有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农业区划等资料中可获得数据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根据各类农用地对各评价因子的具体要求及素心村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 确定宜耕、宜园和宜林类农用地评价因素的极限指标、指标分级和指数赋值,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4.3评价单元适宜类、等的确定及其面积量算统计。采用极限条件法确定土地适宜类.通过将各评价单元的诸评价因素值与各适宜类的极限指标进行逐一比较, 依次评价各单元是否宜耕、宜园、宜林。采用评价因素加权指数和法计算各单元评价因素的加权指数和。根据各适宜类单元评价因素加权指数和的频数分布规律分别确定的各适宜类的分等指标为:a.宜耕类农用地的1.2, 3等地划分指标分别为>270, 270-}-240和<240;c.宜园类农用地的1, 2, 3等地划分指标分别为>250, 250-230和<230;d.宜林类农用地的1, 2, 3等地划分指标分别为>250, 250-220和<220, 将各单元的评价因素加权指数和与分等指标相比较, 分别确定各适宜类单元的土地适宜等。

5 结论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 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共建和谐社会的方略,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农村建设, 是从统筹城乡发展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部署。在这个过程中, 如何把新农村建设与土地利用结合起来, 通过科学配置农村土地, 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目的。

摘要: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农村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进行的土地优化配置。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优化配置,地适宜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倪绍祥.近年来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2]孙文盛.管好用好国土资源是对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支持-在重庆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 2006.

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 篇4

为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水平, 实现国土资源决策、管理现代化而开发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它可以改变传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方式, 准确、快速地掌握国土资源现状、潜力、变化规律和利用状况, 科学规划、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当务之急, 也是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搞好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既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 我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发展

我国较系统的土地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荒地资源考察研究。这一时期的土地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 多为定性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了两套荒地评价分类系统, 一个是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拟定的全国荒地分类系统, 采用区、副区、等、级的4级分类对全国荒地进行了评价和分类;另一个是中科院综考会提出的土地类、土地亚类、土地等、土地组的4级分类系统。这个体系没有社会和经济的分析, 只是一种自然评价。综合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评价系统, 评价的范围已由荒地发展到了整个农用地。随着国外评价方法和系统的引入, 此时主要形成了两个全国性的土地评价系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区域性和单项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赵松乔、戴旭以水热条件相对一致的自然地带为零级单位, 对黑龙江、内蒙古两地进行了在同一自然地带内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探讨。余显芳以风害、寒害和旱害为主要限制因素, 将海南岛宜胶地划分为3大区、15个类型, 以热量、辐射、土壤、宜割胶天数和平均产量为评价因素, 把海南的宜胶地划分为3个等级。

3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既有自然属性, 也包括社会属性。土地资源评价是对土地特性进行质量鉴别, 指出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限制性和限制程度以及生产潜力、经济效益等。它是土地资源调查和研究中的核心工作, 必须建立在对土地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土地质量的特点是它的多面性, 不同的用途对土地的质量鉴定的侧重面不同, 甚至差别很大。如为工程建设服务, 就着重于对土地的承载力进行鉴定;为农业生产服务, 则主要对土地的生产力进行鉴定。因此土地评价是针对具体的服务目的, 对土地的生产建设的意义、目标及价值具有权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视, 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 强调要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用途实行管制,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按照《土地管理法》,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审批、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执法检查等, 都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查, 实施规划已贯穿于土地管理工作的始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和充分有效的利用, 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支撑, 满足新形势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要求, 就成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为土地规划、农地转用、土地征用、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执法监察等工作提供依据。

4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对指定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 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 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宜性评价, 通过评价阐明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水产养殖等各业生产以及适宜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 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经营水平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 以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作为鉴定指标, 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对各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 从而对土地的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当土地类别发生改变时, 就要对其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5 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面向具体地块进行评价, 它以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为基础, 提取评价标准, 建立评价规则, 创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规则库。系统根据规则库中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规则对所有地块进行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绘制按土地适宜性分类显示的地图。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 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最适生态位采用典型样点调查方法确定。典型样点的调查可采用用地分类的调查样点, 以地块为单位布设, 然后对各个生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结合该指标的类型, 分别确定其最适值, 作为相应土地利用类型的最适生态位。

基于降雨量、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地貌类型等指标构建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特征向量, 利用基于模糊贴近度分析方法研究其适宜性评价成果。该评价结果更有利于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并且由于考虑土地生态指标, 如距离关键生态地段的距离等, 从而使得靠近生态保护地或生态脆弱区从事非生态土地利用的适宜性结果相应较自然条件评价结果低。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生态经济适宜度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客观评价体系, 避免了不合理土地利用行为造成对区域生态环境不利影响。基于此方法构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 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 能够有效减轻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提高土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 能够有效减轻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实现信息化管理。

摘要:通过对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技术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经济指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并基于此方法构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 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 能够有效减轻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提高土地评价客观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适宜性评价,生态经济,土地资源评价

参考文献

[1]孙希华, 侯西勇.长清县土地生产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 2002, 2:89-93.[1]孙希华, 侯西勇.长清县土地生产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 2002, 2:89-93.

[2]刘耀林, 焦利民.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30 (4) :283-287.[2]刘耀林, 焦利民.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30 (4) :283-287.

[3]程吉宏, 王晶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 2002, 112 (28) :52-54.[3]程吉宏, 王晶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 2002, 112 (28) :52-54.

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 篇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用地,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对土地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鉴定,并阐述土地的适宜性及其程度的过程。着眼于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适宜性的理论、系统分析以及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探讨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方法与应用,将计算智能理论引入土地评价领域,借助智能地理计算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而科学快速合理地评价土地适宜性。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土地评价无论在体系上还是方法上都日趋走向成熟。圭尔夫大学的Moss以加拿大生态土地分类作为土地评议单元,通过分析土地系统内部的各种地理过程及过程反应,建立数学模型,将气候和土壤的生产潜力相结合进行土地的生态评价(Moss,1985);Steiner F,McSherry L,JillCohen对流经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Gila河流域分流憩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低密度住宅用地4种类型分别进行评价(Steiner F,2000);Kalogirou S结合使用GIS和专家系统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并开发了LEIGIS软件(Kalogirou S,2002)等。

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我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起步较晚,比较综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9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等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土地适宜性评价得以迅速发展并有新的拓展。例如,尹启后,何劲耘对四川省涪陵市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尹启后等,1995);杨国栋、贾成前等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高速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杨国栋等,2002);王全,徐建刚等对南京市高淳新区进行了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王全等,2005)等。

3 BP神经网络分类实验分析

3.1 资料收集和软件准备

采用的资料为湖北省松滋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质图、地形地貌图等社会经济文献资料。BP神经网络分类程序采用国家863项目课题五———智能地理计算并行技术与中间件中的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主要采用C++进行开发,利用gdal类库进行矢量数据的操作,利用QT类库进行界面设计。BP神经网络分类程序使用开源的GIS软件QGIS作为宿主程序,自身作为插件进行应用。程序分为训练测试及分类两个模块。土地适宜性评价BP神经网络分类的路线图,如图1所示。

3.2 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设计

3.2.1 输入层的确定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性,进行土地适宜性分类时不需要预先确定指标权重体系,土地因子对不同用地的影响规律可由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样本的学习取得。因此可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子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的神经元。

3.2.2 输出层的确定

将土地的适宜程度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我们用1,2,3,4这4个连续变化的实数代表适宜程度的量化,故输出层可用一个神经元来表示。

3.2.3 隐含层的确定

隐含神经元只具有计算意义,其数目没有严格的规定。一个公认的指导原则是在没有其他经验知识时,符合给定样本的最简单(规模最小)的网络就是最好的选择,这相当于是样本点的偏差在允许范围条件下用最平滑的函数去逼近未知的非线性映射。

3.3 实验分析

试验以湖北省松滋市宜旱地适宜性评价为例说明。根据研究区土地资源和数据源特点,选取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耕层厚度、地形坡度、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这8个影响因子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测试属性。为了计算方便,采用这8个属性值量化后的值进行计算,每个属性量化值分布从0~100。对于因子等级的划分以及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均以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这4个等级来表示(表1)。

3.3.1 数据预处理

试验采用湖北省松滋市的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地块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其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利用现状中的地块单元相对来说其单元内各种条件比较一致,另外也方便评价结果的应用。整个实验区地块数总共有4763个,随机选取60%的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另外40%的样本作为测试样本,来评定精度(图2)。

3.3.2 BP网络模型结构

针对湖北省松滋市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构造如图3所示的BP神经网络模型。

3.3.3 训练与测试

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首先要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其基本过程如图4所示。

程序默认状态是样本训练状态,设置最大训练次数为1000次,训练/测试后,保存网络,得到BP网络结构图。

3.3.4 土地适宜性分类

点击程序主页面中的分类功能,得到土地适宜性BP人工神经网络分类结果,如图5所示。训练精度值高达93%。

3.4 试验结论

试验选取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pH值、耕层厚度、地形坡度、全氮、有效磷、速效钾8个影响因子,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获得了高达93%的精度,验证了其可行性。但是本模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

(1)训练样本数量的限制。如果要保证网络模型的精度,往往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此次研究采用的相关数据存在欠缺。

(2)学习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利用此次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时,BP算法每训练完一次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学习速率太小造成的。虽然可以通过采用LM算法加以改进,但是如果学习速率设置过大,网络可能不收敛。

(3)由于研究的时间有限,笔者在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和程序设计上只提供了简单的演示功能,尚未进行数据库的深入研究,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

4 结语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优越性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模式识别和区域分类领域正发挥着强大优势,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智能地理计算为背景,以土地适宜性评价实现过程为核心,将GIS技术与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对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利用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湖北省松滋市宜旱地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摘要:指出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研究专题,通过评价可以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及土地开发和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现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以往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办法。

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 篇6

关键词:GIS,耕地适宜性,层次分析法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随着GIS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土地适宜性评价很快成为其重要的应用领域。GIS重要的分析功能——空间分析、叠加分析和统计等可以效地支持土地适宜性等多因素评。相对于传统的纯数值评价方法,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有简洁、直观、易操作和快速等特点, 极大地提高了评价效率。

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它的数量及质量都影响着地方的粮食生产, 而目前各地正处在工业化, 城市化的进程中, 耕地资源日益受到来自工业和城市的用地的经济冲突, 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不可逆转, 因此, 如何高效、集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以南宁市隆安县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为研究区域, 建设用地、工矿用地等不作分析。利用航片影像和全国土地二调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土地相关空间数据包括地形、水源等专题数据, 根据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地形坡度、地形坡向、土壤质地、交通条件、灌溉条件等作为评价因子, 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 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依此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进行叠加分析, 得出耕地适宜性等级图;本文拟采用定性适宜性指标的评价方法, 对研究区适宜性评价进行四级评价:耕地种植最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不适宜区。对土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 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方案, 进行土地利用分区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隆安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管辖, 位于中国广西的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 地处东经107°21'~108°6', 北纬22°51'~23°21',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77千米, 南北最大纵距56千米, 面积2277平方公里, 人口38万。县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1.6摄氏度, 极端最高气温40.4摄氏度, 极端最低气温-2.1摄氏度。境内湿润多雨, 雨量集中, 日照充足。根据地貌类型, 全县可分为北部和南部为土质丘陵及低山, 右江两岸为河谷平原, 自东部较为开阔, 西部逐渐过渡为喀斯特峰丛洼地。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文本数据来源主要有隆安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2005年) , 广西土壤分布图及广西DEM遥感影像;自然形状要素及社会经济要素来源于隆安县志和隆安县统计年鉴 (2009)

2.2 研究方法

本文以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为基础, 将GIS技术, 统计模型和评价方法三者有机结合。首先对隆安县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分析处理, 取其部分图斑作为评价因子, 并结合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根据隆安县实际情况建立指标体系, 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 最后生成隆安县耕地适宜性等级图。

2.3 评价因子选取及确定

耕地是一个气候、地貌、土壤、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的复合系统。它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地貌因素和土壤因素。气候因素:水热因子决定农作物的品种、熟制,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耕地的生产能力和可利用程度, 是评价耕地的基本影响因子。地貌因素:包括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侵蚀程度等因子。在很大强度上决定着耕地利用的方向和强度、农田基本建设水平和投资强度、耕地基本性状和生产能力的改造所需要的技术设施及可开发利用程度等。土壤因素:土壤是植物根系活动的场所, 具有提供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其他生长条件的能力。土壤因子是评价耕地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评价耕地的最基本因子。根据不同评价目的, 在评价中着重考虑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p 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速效营养元素的含量及水分状况等因子。评价耕地的所有这些影响因素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所有的评价。因为不同评价的空间尺度、时间跨度和不同的评价目的的情况下, 耕地评价的因子是不同的。

从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土地系统特征出发, 根据掌握的现有资料和数据, 在遵循选取评价因子的基本原则上, 确定6个评价因子。其中, 水源条件、交通情况和区位条件的数据来至基于二调数据的隆安县土地利用图斑;地形坡度和地形坡向由隆安县的DEM计算而得;土壤质地由广西土壤数据提取而得。由于掌握数据中, 研究区内各个评价单元的积温和降雨量大体一致, 所以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对≥10°积温和降雨量两个指标不予考虑。 (表1) 。

2.4 计算评价因子权重值

权重表示评价因子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或贡献率。不同的因素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千差万别, 也关系到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因素权重的确定是整个评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将一个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 再通过两两因素的对比, 定量表示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 最后确定诸因素排序结果。

通过两两比较评价法则, 采用0-9标度作为判断矩阵标度, 构造判断矩阵取值。有了这些标度后, 可以对指标层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根据从研究区域的特点以及掌握资料数据出发, 依据专家打分法, 构建如下的判断矩阵R。

为保证为了度量该判断矩阵R有满意的一致性, 及保证该矩阵的可信度, 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即要计算一致性指标CI,

得到CI=0.0142<1, 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算出权重w= (0.2583, 0.0681, 0.3373, 0.1326, 0.0950, 0.1086) 。

最后再根据多准则决策方法中的简单加权法

式中:Ri为第i个因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数, Wi为第i个因子的相对权重, Ui为第i个因子的土地适宜度分值。

求算出最终的隆安县耕地土地适宜性等级。

3 隆安县耕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上述的评价因子基础数据、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 根据专家系统的建议, 得到如下评价结果。如图1、图2。

全县耕地总面积为332 k㎡, 最适宜、中度适宜和勉强适宜所占比重达到了98%, 可见, 隆安县的自然、社会、经济各方面条件都能满足耕地的要求。

其中最适宜耕地的土地面积为36.188 k㎡, 主要分布在右江河谷两岸, 自西向东分别为雁江镇、城厢镇、那桐镇, 占总面积的10.9%。上述地区位于右江河谷平原, 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 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较高, 土壤相对较肥沃, 地势平坦, 水源条件充足。中度适宜耕地的土地面积为189.904k㎡, 所占比重最大, 为57.2%, 在隆安县各个乡镇均有分布, 这些地区土壤类型多样, 有一定的土层厚度, 乔建镇和南圩镇水源条件是主要的影响因子;丁当镇及城厢镇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 地形坡度是主要的限制因子。勉强适宜耕地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城厢镇、丁当镇以北, 隆安县的西部, 都结乡、布泉乡、南圩镇、乔建镇和屏山乡, 面积为99.268k㎡, 占总面积的29.9%。这些地区土壤质地开始有壤土、粘土逐渐过渡到砂土、砾土, 土层深度较浅, 有机质偏低;地形也逐渐由平原过度为缓丘, 再到喀斯特峰丛;交通上, 水源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些地区, 已经是多个限制因子在综合的制约着评价的结果。不适宜耕地的土地面积较小, 为6.64k㎡, 占总面积的2%。其分布在布泉乡的西部, 该地区以过渡为喀斯特山区, 以裸露的灰岩为主, 地形坡度相对陡峭, 多以地下暗河为主, 地表水很少, 道路十分不便, 因此, 该地区的耕地土地的适宜性很差。

4 结语

(1) 本研究以隆安县的耕地作为评价目标, 使评价目标更具体化。评价结果表明隆安县的现有耕地的土地适宜性程度较大, 受单一限制因子影响区域较多, 因此, 改善某一因子可以提高耕地的质量。同时, 在一些受多限制因子的地区, 可以因地制宜, 提高最适宜S1地区的耕地利用率, 保持其整体质量;积极发展中等适宜S2和勉强适宜S3地区, 引进先进生产力技术, 针对其限制因子来改善、调节土地的生态系统能力, 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不适宜N地区, 努力提高后备耕地储量, 进而创造最大的耕地效益。

(2) 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仍需完善。本文在评价因子上多采用静态的、单一性的因子, 缺乏动态的、复合性的因子, 如土壤、地形等, 而缺乏土壤环境、空气环境及经济等因子, 使评价结果很难全面指导研究区发展。

(3) 本研究以GIS作为主要技术手段作为研究工具, 克服了传统手工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 准确度不高、周期长的弊端。同时, 土地适宜性评价区域性, 多维性的特点, 能够与GIS的相关技术充分结合, 使之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陈颖, 吴柏清, 邹卓阳, 王广杰.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四川马尔康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4) :100-103.

[2]杜红悦, 李京.土地农用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以攀枝花市为例[J].资源科学, 2001, 23 (5) :41-45.

[3]侯西勇, 岳艳珍, 于贵瑞, 何洪林.基于GIS华北—辽东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性评价[J].资源科学, 2007, 29 (4) :201-207.

[4]胡小华, 陆诗雷, 骆昌鑫, 郑定.GIS支持的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 1995, 9 (5) :33-37.

[5]李晓静, 胡振琪, 杨帆.西南丘陵区耕地土地适宜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7:332-334.

[6]刘秀忠, 谢爱良.区域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以临沂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 2008, 15 (1) :176-178.

[7]孙玲, 张妙玲.利用AEZ和ARC/INFO软件系统进行农用的土地适应性评价[J].计算机农业应用, 1996, 1:18-22.

[8]王飞, 刑世和.区域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农业网络信息, 2006, 1:32-39.

[9]徐永辉, 陈文瑞.土地适宜性评价关键问题探讨[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7 (1) :13-15.

烟台市土地适宜性分析 篇7

1 思路及方法

结合林业、环保、住建、农业、旅游、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规划, 选取地形坡度、重要生态功能区、水域、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5个土地资源开发建设的限制性因子, 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计算机辅助等技术, 进一步以公里网细分区域的数据采集法, 在空间上逐一划定各开发限制因子的限制区域的空间范围和规模, 确定各限制性因子主导下的适宜开发建设区域和不适宜开发建设区域的土地资源规模和空间布局。在单因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确定多限制因子限制下的土地资源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范围和规模, 划分适宜性级别。

2 基于单一限制性因子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2.1 基于地形坡度

按照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土地的地形坡度确定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 将地形坡度小于6°的土地划定为一等适宜区、地形坡度6°-15°土地划定为二等适宜区、地形坡度15°-25°土地划定为三等适宜区、地形坡度大于25°土地划定为不适宜区。

经评价, 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基于地形坡度因子的土地开发建设一等适宜区面积为82 043 hm2、二等适宜区面积为6921.79 hm2、三等适宜区面积为3 365.16 hm2、不适宜区面积为3 033.89 hm2, 占区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8.02%、27.01%、13.13%、11.84%。其中, 一等适宜区主要集中在江南城区内良风江东面、G322国道的西北面, 吴圩社区的南面, 平洞村的西面, 坛白村、永红村和明阳农场;二等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康宁村、吴圩社区和永红村的北面、平垌村的东面;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规划区东侧的凤凰岭, 西侧的高峰岭周边。

2.2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按照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土地是否位于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确定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 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的区域划定为不适宜区、其余区域划定为适宜区。

经评价, 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区因子的土地开发建设适宜区面积17 573.83 hm2、一般适宜区面积为6 298.17 hm2, 不适宜区面积1 755.25 hm2, 占区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8.57%、24.58%、6.85%。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那德村北面的七坡林场周围区域。

2.3 水资源保护

水域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等。按照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土地是否属于水域确定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 将水域划定为不适宜区、其余区域划定为适宜区。

经评价, 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基于水域因子的土地开发建设适宜区面积25 348.64 hm2、不适宜区面积278.62 hm2, 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98.91%、1.09%。其中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邕江支流和康宁水库。

2.4 区位条件

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是指依托机场带来的区位优势、明阳工业园现有的工业产业布局, 发展具有临空指向型产业和相关产业集群, 进而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特色经济区。按照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土地的与核心开发区域的距离确定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 将距离吴圩机场或明阳工业园区小于1 500 m划定为高适宜区、距离吴圩机场或明阳工业园区1 500~3 000 m划定为中适宜区、距吴圩机场或明阳工业园区3 000 m以上划定为低适宜区。

经评价, 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基于区位条件的土地开发建设最适宜区面积7 785.91 hm2、较适宜区面积4 728.01 hm2、一般适宜区面积13 113.31 hm2, 占区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0.38%、18.45%、51.17%。其中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吴圩社区、明阳农场以及永红村、坛白村北面。

2.5 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包括区域内的高速、国道、二级公路等主要的道路分布情况。按照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土地距离等级道路的距离确定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 将距离等级道路小于2 000 m划定为最适宜区、距等级道路2 000~3 000 m划定为较适宜区、距等级道路3 000 m以上划定为一般适宜区。

经评价, 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基于交通条件的土地开发建设最适宜区面积12 309.45 hm2、较适宜区面积8 917.87 hm2、一般适宜区面积4 399.93 hm2, 占区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8.03%、34.80%、17.17%。其中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南防铁路、南友 (322线国道) 公路、邕钦 (325线国道) 公路、南友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涉及吴圩社区、明阳农场、永红村和坛白村等区域。

3 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基于地形坡度、城镇区位、交通便捷度、物流便利度等4个单一限制性因子,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评价体系包含评价指标、分类条件、指标分值、指标权重。其中, 指标权重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指标分值采用特尔斐法, 根据评价指标在某一分类条件下对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程度确定, 赋值范围0~5分, 分值越高表明该地块的适宜程度越高, 反之越低。

根据图形赋值运算结果, 划分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等3个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其中大于3.5分为高度适宜等级, 主要分布在G322国道的两侧、吴圩社区、明阳社区、明阳农场四周2.5 km以内;大于2小于等于3.5分为中度适宜等级, 主要紧邻高度适宜区向四周延伸2 km, 主要分布在康宁村、吴圩社区和永红村的北面、平垌村的西面;小于等于2为低度适宜等级, 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东侧的凤凰岭, 西侧的高峰岭周边, 如图1所示。

4 结论和建议

经研究, 南宁市空港经济区的土地资源高度适宜开发建设的面积为6 655.25 hm2, 中度适宜开发建设的面积为9 170.69 hm2, 低度适宜开发建设的面积为5 349.55 hm2, 适宜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1 175.49 hm2。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南宁市空港经济区土地资源具有较大的建设用地开发潜力。

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开展, 可以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拓展发展空间, 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针对本研究提出以下的建议。

(1) 对于研究区域高度适宜建设和中度适宜建设的土地, 应进一步加强该区域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在不破坏区域内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可考虑增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使建设用地的规模效益达到最大化[4]。

(2) 对于研究区域低度适宜建设的土地, 尽量不要搞大型建设和规划, 重点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 重点保护生态敏感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 搞好生态建设, 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张东明, 吕翠华.GIS支持下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测绘通报, 2010:62-64.

[2]方晓丽.杭州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08.

[3]张一晶.GIS支持下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以景宁县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 2008.

上一篇:声发射技术检验下一篇:高中地理实验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