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

2024-08-31

人体生理(精选12篇)

人体生理 篇1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功能活动 (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 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是其中很多知识点枯燥乏味, 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 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厌学心理, 降低了学习效果, 这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学科的学习, 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的探讨。

1 教学初期思想教育

1.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首先在生理学绪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理学并非枯燥乏味, 而是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密切相关, 例如我们兴奋时心跳加快, 天热时会出汗, 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 饥饿时“肚子会叫”, 害羞时脸会红等等都与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有关,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确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强调掌握生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医学生在入学仪式上已郑重宣誓“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如想要学好临床相关知识, 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履行自己的誓言, 则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打好坚实的基础。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只有在掌握了人体正常功能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疾病时人体功能发生的变化及其机制, 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故在教学伊始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人体生理学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水平

2.1 因材施教, 改革教学内容

现在医学专业分类较多, 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精简或完善教学内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人体生理学的知识飞速发展, 教师应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增加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 提高教学质量。如在“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这一节, 教科书中较详尽地介绍了几种跨膜信号传递过程, 这些研究进展对于研究生来讲要求掌握, 但对于本科生来说, 这些知识不应做为重点来讲述, 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将其做为课外知识来学习[1]。

2.2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实验教学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不要忽视实验教学。实验室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及升级, 紧跟理论教材的改革。生理实验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更能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和消化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点, 这样就能将枯燥的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变得生动且容易掌握, 不易忘记。比如, 在蛙心灌流实验中观察一些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当在任氏液中加入肾上腺素时, 心脏出现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的效应;而加入乙酰胆碱时, 心脏表现为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的效应。通过实验课, 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 并且对培养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均有重要意义[2]。

2.3 采用启发式教学

问题教学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 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大学首创, 他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3]。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为辅, 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 处于依赖的被动地位, 大大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PBL教学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设疑提问, 学生思考讨论, 自己寻求答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高校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已在高校中广泛开展[4]。生理学理论性较强, 内容较为枯燥, 传统板书和画图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并且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并结合动画flash课件, 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生理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而将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信息与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知识, 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例如在讲解心脏的泵血过程时, 就可应用flash动画课件来演示这一抽象复杂的生理过程, 使知识信息的传递更加直接,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记忆的效果,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

总之, 作为生理学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生理学的学习, 而且也为他们将来临床医学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璇, 王军, 张丽娟, 等.重视生理学基本概念的讲述,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生理学知识[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 2009:259~260.

[2]王建新, 许存和.生理学实验教学与理论课的联系[J].青海医学院学报, 1994, 15 (3) :43~46.

[3]肖华, 方定志.PBL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15 (11) :1067.

[4]陈卫民, 吴志虹, 李义泽, 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3, 9 (4) :238~239.

人体生理 篇2

一、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

从1628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WillianHarvcy)的《心血运动论》一书的问世开始,生理学便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生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的学科,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理论知识的依据与来源。因此,生理学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生理学实验。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在于学习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本课程是医学和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其他专业学生,选学生理学实验课,将对个人科学素养的提高十分有益。

二、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

1.目的

使学生逐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而掌握获取生理学知识的技能,提高对实验中各种生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与科研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通过书写实验报告,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2、要求

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因此,实验课的要求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1)实验前

生理学实验是在具有生命活性的机体上进行的,实验结果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教师在备课中,明确实验目的要求、统一实验方法步骤、统一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同时要求教师操作熟练。

学生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设计原理、简要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还应复习与本实验有关的理论部分,以提高实验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达到进一步巩固有关理论知识的效果。

(2)实验中

教师传授知识要耐心细致,对学生负责。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理学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一定要教会,一丝不苟,逐步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鼓励学生与指导教师自由交换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丰富想像力、增强探索与创新意识。

学生应认真听教师讲课,按教师要求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生理现象,并对引起生理现象的原因、意义进行分析和思考。

实验用器材、物品要摆放整齐,便于操作。注意保持实验桌面的清洁卫生,随时清除污物。实验桌上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爱护仪器和实验动物,注意节约实验材料。不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他人或他组的仪器用品,公用物品在使用完后应放回原处,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实验。

实验结束前请教师审查实验结果。如有错误,及时补救。未经教师许可,学生不得擅自终止实验或离开实验室。

(3)实验后

学生应将实验用具整理就绪,放回原处。所用手术器械、手术桌和其他手术用品擦洗干净,仪器用干布擦干净。实验用具如有破损或缺少,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作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按教师要求妥善处理实验动物,不可自行处理。尤其不能将未处死的动物(尤其鼠类)随手丢弃。实验后,关闭水源、电源,经教师允许方可离开实验室。

整理实验记录,按教师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并及时交给教师批阅。

教师应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如发现不合要求的应指明问题,退回重写。

三、实验报告的撰写

书写实验报告是生理学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之一,师生都应认真对待,以便为日后撰写科研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实验报告,现将其格式和内容要求简述如下:

1.格式

生理学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

组别

日期

室温

2.内容要求

(1)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应与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致。一次实验课可能完成多个实验,但教师只要求写一两个实验的报告,有的实验要求学生自行命名。这就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实验题目应与报告内容相符,题目的文字要简而明、概括性强。

(2)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应与实验题目密切相关,不写与之无关的内容。文字力求简练。

(3)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应按教师的要求写。一般常规实验不必写,而自行设计的实验必须写明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重要部分,实验过程中所观察或记录的生理指标,都应如实、正确地在实验结果中剪贴、记述或说明。如果要求用描记图表示,则需要将原始记录进行合理的剪贴、加工,并在图的下方写明图号、图名、图注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不得将记录原封不动地附在报告上。如果记录需要用表格形式表示,其两端是开放而不封口的。表号、表名写在表的上方。凡是定量测量资料,均应以正确的单位和数值准确地写在报告上。有些实验结果需要作统计学处理,求出均值、标准差以及显著性检验。为了便于说明和比较,有些实验结果可以列表或绘图表示。

(5)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并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相符合。如果出现矛盾,应分析其中的原因。讨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必须独立完成。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和文字表达能力。报告不应盲目抄袭书本,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但应注意使用专业术语)。提倡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认识,以及需深入探索的课题。

(6)结论

结论是从实验结果和讨论中归纳出来,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语,也是实验所验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简要总结。结论的文字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写好结论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活体解剖技术

生理学实验是以活的动物或人体作为观察对象和实验材料。在动物实验中,活体解剖技术对生理学实验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着重于学习、掌握这些操作技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生理学实验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一般可分为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两类。离体实验法是将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从活的或刚处死的动物体上取出,置于接近正常生理条件的人工环境中,以观察、研究其生理功能。如离体心脏灌流、离体肠段活动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等实验。在体实验法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种。急性在体实验法是动物在麻醉或毁坏脑(或脊髓)的状态下,用手术的方法暴露某一器官,便于观察、研究其机能及变化规律。如在体心脏活动的观察、肾脏泌尿机能的研究等。急性实验法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研究,而且实验后动物不能存活。慢性实验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以完整而清醒的动物为对象的实验方法,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反复观察动物的某一生理机能。此法常需要先在动物体上施行某种无菌外科手术,如胃肠道瘘管术,或在机体的一定部位埋藏电极、切除某一器官等,须待动物恢复健康后方可进行实验。这种实验花费时间较长,动物需要特殊的护理,在基础生理学实验中较少安排。

一、手术器械及其用途

(一)常用手术器械

根据生理学实验的需要,常用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金冠剪、手术镊、眼科剪、蛙类毁髓针、玻璃分针等。

1.手术刀

主要用于切开皮肤或脏器。常用手术刀为刀柄和刀片组合式,也有刀柄和刀片相连的。根据手术的部位与性质,可以选用大小、形状不同的手术刀片。常用的执刀方法有4种:

(1)执弓式

这是一种常用的执刀方法,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于腹部、颈部或股部的皮肤切口。

(2)执笔式

此法用力轻柔而操作精巧,用于切割短小而精确的切口,如解剖神经、血管,作腹膜小切口等。

(3)握持式

常用于切割范围较广、用力较大的切口,如切开较长的皮肤、截肢等。

(4)反挑式

此法多使用刀口向弯曲面的手术刀片,常用于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

2.手术剪

主要用于剪皮肤或肌肉等粗软组织。此外,也可用来分离组织,即利用剪刀的尖端,插入组织间隙,分离无大血管的结缔组织等。手术剪分尖头剪和钝头剪。其尖端还有直、弯之别。生理学实验中常习惯于用弯型手术剪剪毛。另外,还有一种小型手术剪,称眼科剪,主要用于剪血管或神经等柔软组织。眼科剪也有直头与弯头之分。

3、手术镊

主要用于夹持或牵拉切口处的皮肤或肌肉组织。眼科镊用于夹持细软组织。手术镊有圆头、尖头两种,又有直头和弯头、有齿和无齿之别,而且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可根据手术需要选用。通常,有齿镊主要用于夹持较坚韧或较厚的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腱等;无齿镊主要用于夹持较细软的组织,如血管、黏膜等。

4.金冠剪

金冠剪尖端粗短,易于着力,可用于剪开皮肤、内脏、肌肉、骨骼及绳线等。持剪姿势同一般手术剪。

5.毁髓针

专门用来毁坏蛙类脑和脊髓的器械。分为针柄和针部,持针姿势一般采用执笔式。

6.玻璃分针

专用于分离神经与血管的工具。尖端圆滑,直头或弯头,分离时不易损伤神经与血管。玻璃分针尖端容易碰断,使用时要小心,如尖端破碎时会损伤组织,不可再使用。持玻璃分针的姿势同执笔式。

(二)哺乳类动物用手术器械

主要作用是分离组织和止血,不同类型的止血钳又有不同的用途。执止血钳的姿势均与执剪刀的姿势相同。常用止血钳有以下3种:

(1)直止血钳

分长短两种类型,又有有齿和无齿之别。无齿止血钳主要用以夹住浅层出血点,以便止血,也可用于浅部的组织分离。有齿止血钳主要用于强韧组织的止血,提起皮肤等。

(2)弯止血钳

与直型的大同小异,也分长短两种,主要用于深部组织或内脏出血点的止血。

(3)蚊式止血钳(蚊嘴钳)此种止血钳头端细小,又称小止血钳,适用于细嫩组织的止血和分离,不宜钳夹大块或坚硬组织。

2.持针器

主要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持针器的头端较短,口内有槽。使用时,用持针器的尖端夹持缝针近尾端1/3处。

3,咬骨钳

主要用于咬切骨组织,如打开颅腔或骨髓腔等。咬骨钳有剪刀式和小蝶式及双关节咬骨钳,前者适用于剪开骨片,后者适用于咬断骨组织。

4.颅骨钻

颅骨钻有多种类型。主要用于开颅时钻孔。

5,缝针

用于缝合各种组织。缝针有圆针和三棱针两种,又有直型和弯型之别,而且其大小不一。圆针多用于缝合软组织,三棱针用于穿皮固定缝合,弯针用于缝合深部组织。主要用于短期阻断动脉血流,如动脉插管时使用。

二、活体解剖技术

1.动物的选择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狗、猫、兔、大白鼠、小白鼠、豚鼠、鸽、鸭、蟾蜍或蛙等。无论选用哪种动物,均需健康。一般地说,健康的哺乳动物毛色光泽、两眼明亮、眼和鼻五分泌物、鼻端潮而凉、反应灵活、食欲良好。健康的蛙或蟾蜍则皮肤湿润、喜爱活动,静止时后肢蹲坐、前肢支撑、头部和躯干挺起等。

动物种类的选择需根据实验内容而定,使其解剖和生理特点适合于预定实验的要求。如研究主动脉神经传人冲动的作用时,常选用兔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兔的主动脉神经在颈部自成一束,与迷走神经伴行,易于寻找和分离;观察心脏传导组织的电活动时,常选用狗的浦肯野氏纤维及兔的窦房结作为实验材料,因为狗的浦肯野氏纤维在心室内较为粗大,很容易解剖分离。在生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中,合理地选择实验动物,常常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但并非越是高等动物越好。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根据实验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考虑。

2.动物的麻醉

在慢性实验或急性在体实验中,施行手术之前必须将动物麻醉。麻醉可使动物在手术或实验过程中减少疼痛,保持安静,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麻醉剂的种类繁多,作用原理不尽相凤除了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还会引起其他生理机能的变化,因此,在应用时需根据动物的种类以及实验或手术的性质慎重加以选择。麻醉必须适度,过深或过浅均会给手术或实验带来不良影响。麻醉的深浅可从呼吸、某些反射的消失、肌肉的紧张程度和瞳孔的大小加以判断。人们常用刺激角膜以观察角膜反射、夹捏后肢股部肌肉等简易方法了解动物的麻醉深度。适度的麻醉状态是呼吸深慢而平稳,角膜反射与运动反应消失,肌肉松弛。

(1)常用麻醉剂的种类及用法

麻醉剂可分为局部麻醉剂和全身麻醉剂两种。局部麻醉剂0.5%~1.0%盐酸普鲁卡因或2%盐酸可卡因用作皮肤或黏膜表面麻醉。在生理学实验中,多采用全身麻醉剂,如挥发性的乙醚,氟烷和非挥发性的巴比妥类、氨基甲酸乙酯等,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乙醚(ether)是一种呼吸性麻醉剂,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在用乙醚麻醉猫、兔或鼠类时,可将动物放在特制的玻璃钟罩内,同时放人浸有乙醚的脱脂棉,动物在吸人后的15—20 min开始发挥作用。在麻醉狗时,可用特制的麻醉口罩套在动物嘴上,慢慢将乙醚滴在口罩上进行麻醉。

乙醚对呼吸道有刺激黏液分泌的作用,为防止呼吸道堵塞,可用硫酸阿托品皮下或肌肉注射。乙醚麻醉有易于掌握、比较安全和作用时间短等优点,但麻醉后也容易苏醒,需要专人管理麻醉,以防过早苏醒或麻醉过量。

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sodium)适用于各类实验动物。常配制成5%的水溶液。一般由静脉或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作用开始快,一次给药的麻醉有效时间约2~4 h,不需要特殊护理。如在实验中需要补充注射时,可再由静脉注射1/5剂量,仍可维持l~2 h。麻醉过量时,动物可产生严重的呼吸和循环抑制而导致死亡。

硫喷妥钠(pentothalsodium)为淡黄色粉末,水溶液不稳定,一般需在使用前配制,常用的浓度为:2.5%~5%,静脉注射,不宜作皮下或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后作用较快,但苏醒也快,麻醉时间较短,一般约1.5 h。实验过程中可重复注射,以维持麻醉的深度。

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又称乌拉坦或脲酯。氨基甲酸乙酯易溶于水,常用浓度为20%~25%,适用于多数动物:狗、猫、兔多用静脉或腹腔注射,鸟类多用肌肉注射,蛙类用皮下淋巴囊注射。

氯醛糖(ehloralose)溶解度较小,常用浓度为1%,使用前须加热促其溶解,但不可煮沸。常采用静脉或腹腔注射,可维持麻醉状态3~4 h。与氨基甲酸乙酯合并常用于电生理实验中。

非挥发性麻醉剂使用简便,维持时间较长,实验中无需专人照管,麻醉深度也较易掌握,因此为大多数实验室采用。其缺点是苏醒缓慢。

(2)麻醉剂的给药途径及方法

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 淋巴囊注射

3.动物的固定

急性在体实验的手术过程中,必须将麻醉动物稳妥地加以固定,以限制动物的活动,保证实验或手术的顺利进行。一般使用各种动物的头夹和固定绑带将动物固定于手术台上,但随手术部位和实验内容的差别,动物的固定方法也不相同。生理学实验中最常使用的动物固定方法有两种:背位(仰卧位)固定法和腹位(俯卧位)固定法,其中关键性的固定部位是头部和四肢。

(1)背位(仰卧位)固定法

将动物的背部直接接触手术台的固定方法。在呼吸、循环,消化及泌尿等实验中均采用此法。各类哺乳动物(兔、狗、猫等)的背位固定法大同小异,现以免为代表加以说明。

头部的固定:头部的固定通常使用头部固定夹,有兔头夹、猫头夹和狗头夹之分。使用时可将相应的头夹固定于手术台前端的直棒上,然后将已麻醉的动将兔头夹的半圆铁圈由背部夹持于动物的颈部,然后将金属加以固定,但不可过分压迫鼻部,以免影响呼吸。部有一直铁棒,其上有一半圆铁圈,均可上下移动,固定时把内,半圆铁圈的下方,再将直铁棒插入上下颌之间,犬齿之后圈下移,适度地压在动物的鼻梁上,若无动物头夹,也可取线绳代替,将线绳压紧动物的上颌,固定于手术台上,方法简便易行,也可达到固定头部的目的。四肢的固定:在头部固定之后,即可固定四肢,四肢用绑带(或四肢夹)固定。先将绑带按图打活结,再套进动物前肢的腕关节和后肢踝关节,将绑带收紧,后肢的绑带可直接拉紧分别扎于手术台两侧的木钩上。除特殊要求外,前肢的固定方法应为:将两前肢平放在胸部的两侧,再把捆绑前肢的两条绑带从动物背部交叉穿过,并压在对侧前肢的前臂上,最后拉紧绑带,固定于手术台两侧的木钩上。这样即将动物稳妥地固定于手术台上。

(2)腹位(俯卧位)固定法

腹位固定是动物的腹部直接接触手术台的固定方法。这种固定法适用进行脑、脊髓的实验。兔、猫头部的固定常用马蹄形头固定器。其方法是在两侧眼眶下部剪去一小块毛皮,暴露颧骨突,用带1 毫米钻头的骨钻打一个孔,将固定器两侧的尖头金属棒紧紧嵌入小孔内,加以固定,再调节固定器中间的金属棒高度,使其尖端紧嵌在两齿缝之间,旋紧螺旋固定之。如果需要头部上仰,可提高固定器前端的垂直铁柱;如需头部下俯,可将该铁柱放低。

动物四肢的固定同前,用绑带缚紧后直接拉紧固定于手术台两侧的木钩上(或直接用手术台两侧的四肢固定夹夹住),前肢的绑带可不进行交叉。

(3)蛙类固定法

蛙和蟾蜍的固定法也分背位和腹位两种。规范的固定方法是使用蛙腿夹和蛙板,方法较简单。将蛙腿夹套在蛙四肢的腕关节和踝关节处,拉紧四肢插入蛙板上的小孔内即可。如无这些器材,可用大头针将四肢直接钉在木板上。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进行实验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创新意识与钻研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与主动索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设计要求

实验设计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考虑到学生应熟悉常用生理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并掌握动物实验的一般技术,通常安排在实验课的最后几周进行。

教师可预先提出实验设计要求,介绍本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对动物、设备、药品等方面的准备要细致,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需的条件。

学生设计的实验要有创新性。要在原有实验指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提出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选题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的科学依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的方法手段,观察内容和测定指标,预期结果等。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题报告。

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如同申请一项科研课题,应包括:

1.课题名称

所设计实验的题目,要具体、明确、清楚。

2.目的与意义

设计的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何理论或实际意义。

3.基本原理

所设计实验的科学依据。4.动物、器材与药品

所需动物的种类、实验仪器和药品清单。5.进行实验的方法、步骤、观察指标与程序 6,预期结果

验证原理或新的发现。实验设计原则

1.科学公正

科学性是实验设计的核心。所设计的实验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或科学推论,切忌盲目、无任何根据的凭空设想。大胆设想、创新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掌握的坚实基础之上的。对实验的数据处理要客观,实事求是,切忌编造、篡改、弄虚作假。发现与预期结果不符的数据要认真分析,去伪存真。

2.条件一致

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到待测因素本身的条件必须前后一致,尽量避免非受控因素的干扰。如电刺激参数;给药的剂型、剂量;动物的品种、性别、体重;环境温度、湿度等。

3.对照重复

生理实验的目的在于发现某一因素(条件)对机体活动的影响。因此必须有对照进行比较。

对照的基本原则是:除待检测的因素(条件)有所区别外,对照实验与检测实验的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欲证明待测因素(条件)所引起的反应具有某种客观规律性(非偶然发生),那么,实验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只有反复重现的结果才有可信性。真理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4.量效关系

如果待测因素(条件)与某种反应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则二者之间除因果关系外,还应表现出量效关系。如了解药物的作用时,应注意观察不同药物浓度时的反应;观察电刺激与肌肉收缩的关系时,应测试不同刺激强度、频率时肌肉的收缩反应。

5.测试指标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应对测试仪器进行认真的定标。如电子仪器的放大倍数、零点平衡的调节、标准试剂的配置等。

6.统计处理

对获得的实验原始数据或资料应核实、分类整理,开采取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找出规律。通过计算机作出统计表或坐标图和直方图。

7.综合论证

科学结论的取得,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观测某一神经因素的作用时,不仅用刺激的方法,也可用切断、损毁、拮抗药物及受体阻断剂等方法进行验证。另外,有些生理指标受到时间、温度、湿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考虑机体动态的变化。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器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必须用整合的观点去分析实验结果。

[参考选题]

、1、影响心输出量的各种因素

2、温度、体位、呼吸、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3、抗利尿激素对水通透性作用的观察

4、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紧张性的影响

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目的要求

使学生获得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提高组织实施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组织实施步骤

实验准备

实验准备工作,包括动物的选择、药品的配置、仪器的安装与调试等。实验准备应在实验员指导下进行。

实验过程中

实验按计划实施后,应有详细的实验过程记录。记录应及时、完整、精确。要保持记录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及相互合作。在实验过程中一般严格按照实验设计既定方案操作,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直至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实验完成后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写出翔实的实验总结报告。报告格式应包括: 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与参考文献。实验结果中的数据要附必要的图、表或照片。

评定成绩

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谈心脏养生 篇3

关键词:心脏;心率;健康

为了引起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于1999年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是“健康的心,快乐人生”。 世界心脏日的目的是呼吁公众重视心脏疾病的危害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吁人们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使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人人都可以享受愉悦的生活。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心房或心室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我国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60-100次并持续一生,平均每分钟75次,每个心动周期持续0.8s。一个心动周期中,两侧心房首先收缩,持续0.1s,然后心房舒张,持续0.7s。心房进入舒张期时,心室开始收缩,收缩期持续0.3s,随后进入舒张期,持续0.5s。从心室舒张开始到下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开始收缩之间的0.4s,心房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称为全心舒张期。可见,无论是心房还是心室,其舒张期明显长于收缩期。这样使心脏有足够时间接纳又静脉回流的血液,既保证心室有充分的血液充盈,又能让心肌得到充分休息。如果心率增快,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因此,心率增快时,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休息时间相对缩短,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

心动周期的时程因心率而异。心率减慢时,心动周期延长;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心动周期的延长和缩短主要影响心脏的舒张期,收缩期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远远小于舒张期。心率过快或过慢均不利于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在一定范围内,健康成人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但是心率过快时,超过每分钟170~180次,心输出量反而减少,这是由于心率过快导致舒张期缩短而影响心室的充盈使搏出量减少。另一方面心率过慢,低于每分钟40次,心输出量也会减少。这是因为心肌的伸展性小,当心室充盈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充盈量即不再增加,此时舒张期虽然延长,但是心输出量不能相应增加。可见,心跳频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输出量都会减少。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力贮备增大,心脏收缩能力增强。运动员的最大心输出量可增大到安静状态时的8倍。缺乏锻炼或有心脏疾患的人,虽然在安静状态下心输出量能够满足代谢的需要,但因心力储备较小,当体力活动增加时,心输出量不能跟着相应增加,而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目眩等现象。

鉴于以上心脏的生理特点,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心脏:

1、良好充足的睡眠:可使心率减慢,是心脏自我保护措施。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但是对网络成瘾的人群,却得了一些网络疾病,损害了身体的健康,如颈椎病、肩周炎、眼睛干涩、神经衰弱等。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了大脑的休息,还使心脏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休息时可采取半卧式。人体半卧时,下肢、腹部的血液会发生淤积,使血液流入心脏的数量和压力减轻。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这里说的锻炼是指适量的活动,比如每天坚持30分钟的快走或慢跑,循序渐进,还可以跳跳舞、放放風筝、转陀螺等。

3、不吸烟:可减少心肌损害。吸烟除了影响肺部健康,烟草还可损害心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导致心肌肥大、变厚,影响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

4、饮食清淡:可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应少吃煎炸、烧烤等食物以及含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提倡每周最少吃2次鱼;每日摄盐量最好在5克以内;坚持每天进食一些新鲜的瓜果及蔬菜;多吃一些保护心脏的食物,如纤维类食物、大蒜、洋葱、茄子、黄豆等。

5、心情放松: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好的心情可使人容光焕发,长期忧郁或紧张的心情,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冠状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梗死率升高。

人体生理 篇4

1 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概述

新课标要求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要把培养学生成为知识型、技能型、综合型以及创造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而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平台课程。人体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无论是对医学科学的研究还是对体育科学的研究, 都必须离不开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则是人体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是为了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对运动的反应能力及适应过程, 同时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总体来说, 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让学生基本认识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2) 深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和机制; (3) 对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过程当中的生理学原理进行阐明; (4) 研究不同性别、年龄及训练水平的人群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特点。可以说, 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高校体育专业进行科学体育教学和学生进行科学运动训练的必要基础。

2 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2.1 教学内容比较浅

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面非常广泛, 因此其教学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然而目前很多教师都对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的讲述比较浅显, 并没有深入性地对其中的形态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运动生物化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等知识内容进行剖析, 从而使得学生对其的学习也比较表面化, 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2 实验教学过于程式化

在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当中, 实验教学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开展实验教学不但能够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然而目前很多教师都忽视了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在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足, 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过于程式化。再者, 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只是对固有理论进行反复验证和演示, 缺乏比较创新性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与视野,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

2.3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教师对学生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 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过程的评价, 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时仅是对课本中的理论概念死记硬背, 而不去真正深入性地思考与理解知识, 因而造成了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3 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之时, 应当要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前沿性以及联系性的原则, 进一步优化其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宜。具体来说, 实用性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要让学生真正学会灵活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也即是让理论服务于实践、指导于实践;科学性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教材, 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地删减、调整、提炼和精选, 从而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凸出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也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前沿性原则就是应当要在选择教学内容之时更加注重一些理论与概念的创新, 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 不断探寻新的成果和目标;联系性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的知识内容与其他一些相关学科联系起来, 使其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互相衔接,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专业学科体系。

3.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作为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项目之一, 它在实验演示方面不能够过于程式化, 而是应当要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例如, 对于一些实验难度较大、实验条件比较缺乏的实验内容 (如神经干动作电位观察) 来说, 教师可以通过电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 从而让学生熟悉其实验操作过程、掌握其基本实验原理。

3.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应当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不能仅采用试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也不能够仅仅注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 而是应当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例如, 教师可以多对学生以口头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 这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反应能力;或是多考察一下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自主分析能力, 而学生的实验报告就是可以是很好的评价参考。教师只有采用更加全面的考核评价方式, 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

4 结语

综上所述,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措施, 教师应当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来更进一步改善其教学工作,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 蔡文丽.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0 (3) :69-71.

[2]侯亚彬.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学园:教育科研, 2012 (1) :41.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 篇5

(二),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其中重点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难点为神经系统。本次辅导的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重点名词简释;学习建议;同步练习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三章 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 第三节 呼吸系统 【教学内容】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组织结构

二、胸膜和胸膜腔

三、纵隔 【教学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概念;鼻旁窦的名称;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肺的形态、位置、分叶;胸膜、胸膜腔、纵隔的概念 了解:喉的结构、肺的组织结构特点 第四节 泌尿系统 【教学内容】

一、肾

二、输尿管、膀胱、尿道 【教学要求】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的形态和位置、肾单位的组织结构;输尿管的走行、膀胱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尿道的形态特点 第五节 生殖系统 【教学内容】

一、男性生殖器

二、女性生殖器 【教学要求】 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男性生殖器及女性生殖器的特点 第六节 循环系统

【教学内容】

一、心、血管系统

二、淋巴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组成、功能;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心的形态、位置;心腔的结构和瓣膜的功能; 熟悉:心的传导系统;血管的种类与组织结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静脉组成、淋巴系统; 了解:心壁的结构

第七节

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六、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和脑屏障 【教学要求】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神经的组成和成分及分布;脑的分部;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概念;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和它们的连接方式;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躯干四肢痛、温、触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锥体系的组成和功能 熟悉:脑神经的名称和序号;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的循环、脑屏障的概念 了解:脊髓的内部结构;脊神经的分布;脑神经的分布;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锥体外系;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重点名词简释 【上呼吸道】临床上将鼻、咽、喉合称为上呼吸道。【肺门】肺的纵隔面的中间有一凹陷称为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地方。【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在肺门处互相反折延续,围成左右两个密闭的、互不相通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纵隔】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它又是分隔左右胸膜腔的隔障。【肾门】肾之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为肾门,是肾的血管、肾盂、淋巴管和神经进出肾的部位。【肾单位】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膀胱三角】膀胱底部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其粘膜不论在充盈或空虚时均平滑而无皱襞,称此三角区为膀胱三角,是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体循环】起自左心室,当心室收缩时,将含氧及营养物质的动脉血射入主动脉再沿着各级动脉分支运送到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后,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回流至右心房。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的功能是把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把身体各部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运送回心脏,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起自右心室,由体循环回心的静脉血从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后开始肺循环。当心室收缩时,血液自右心室射出,进入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肺泡壁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的功能是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经肺泡排出体外,而吸入肺内的氧则经肺泡进入血液,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冠状循环】心脏本身一套比较完整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循环,对冠心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门静脉】门静脉系是下腔静脉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由肝以外的腹腔不成对脏器的静脉共同汇合组成,最后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为门静脉入肝内。由胃、肠吸收的物质,包括口服的药物,都要经门静脉先输送到肝脏。【硬膜外腔】包在脊髓外面的硬膜称之为硬脊膜,它与椎管壁之间有狭窄的腔隙,称为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和软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脑脊液。【蛛网膜颗粒】在上矢状窦的两侧,蛛网膜向窦内突起,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称为蛛网膜颗粒。【脑脊液的循环】从侧脑室产生的脑脊液,经左右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向下流过中脑水管到第四脑室,然后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到蛛网膜下腔,最后通过蛛网膜颗粒渗入上矢状窦,经颈内静脉等返回心脏。【脑屏障】血液、脑脊液及脑组织细胞三者之间的物质成分交换(包括代谢产物及药物等)是要透过毛细血管上皮、脑室膜、神经胶质及脑细胞膜的过滤渗透作用来进行,这几层膜及上皮结构较紧密,其通透性有一定的限制,许多大分子物质不能穿过进入脑组织细胞,所以起到保障脑的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称为脑屏障。【锥体系】锥体系是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主要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锥体系分为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学习建议

一、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本门课程是在第一学期开课的,很多同学可能还习惯于过去在中学或在中专的学习方法,这样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是电大教学的重要环节。做为电大的学员,同学们必须学会根据自己的工作状况来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来选择文字或音像等形式的辅助教材、选择网上辅导或电话咨询等辅助教学形式;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确定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正因为电大教学更能体现学习的多样性和自主性,所以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求同学们逐渐改变在中学或中专学习时的学习习惯,丢掉依赖电大教学点的教学辅导和依赖老师的讲授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想法,要充分利用电大的各种教学资源,在电大教学服务系统的支持下,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达到学习目标。

二、系统学习教材,把握知识脉络。为了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同学们首先要按教学进度阅读教科书,在阅读的同时从根至梢认真梳理教材内容,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树形的知识结构图,然后再在树干上添枝加叶。

比如学习呼吸系统时,先搞清楚它的组成即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的;再搞清呼吸道的组成即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的。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重点地学习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以及肺的解剖和组织特点。从器官角度讲,肺、气管和支气管是重点;从形态角度讲,大体形态(解剖)是重点,镜下形态(组织结构)则为次。另外与药学专业有关的、与医学临床有关的也应重点学习。只有经过认真梳理的知识在脑子里才能清楚地显现,否则即使脑子里有东西也会混乱不清。

三、采用多种方式突破学习难点。神经系统是一个重点章节,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看书上的插图,以帮助理解。比如躯干四肢浅感觉通路的学习,我们通过图3-73比较容易看出:这个通路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的;三级神经元分别位于脊神经节、脊髓灰质后角和丘脑的外侧核;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是交叉到对侧然后在白质内上行到背侧丘脑的外侧核的;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是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的。建议同学们在记忆一些东西时,可以采用归纳法、列表法、联想法或编成顺口溜。比如熟记脑神经的名称和序,我们可以背诵: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副神、舌下全。此外建议同学们有疑难问题可以利用面授机会直接和老师和同学们讨论,也可以通过网上或电话进行讨论或咨询。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呼吸系统由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2、左肺分___ 叶,右肺分____ 叶。

3、泌尿系统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 是产生尿液的器官。

4、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_______,它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

5、心血管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束和______________束。

二、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填在括号中)

1、关于生殖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都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 B、生殖系统能分泌性激素 C、前列腺属于男性生殖系统 D、卵细胞在卵巢内产生,在子宫内成熟 E、月经周期与卵巢的周期性活动有关

2、输尿管()A、从肾门穿出

B、沿腰大肌前面下降 C、开口于膀胱 D、不能蠕动收缩 E、没有狭窄

3、关于膀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形状随充盈程度的改变而改变 B、位于小骨盆的前部 C、空虚时不超出耻骨联合上缘 D、空虚时顶部高于耻骨联合上缘 E、充盈时顶部高于耻骨联合上缘

4、在肾的冠状切面上,可见:()A、肾锥体 B、肾柱 C、肾小盏 D、肾大盏 E、以上都可见

5、心房和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线是()A、冠状沟 B、前室间沟 C、后间沟 D、左心耳 E、右心耳

6、位于左心室出口的瓣膜是()A、二尖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D、肺动脉瓣 E、以上都不是

7、肌性动脉是指()A、大动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微动脉 E、分布于肌的动脉

8、淋巴管道不包括()A、毛细淋巴管 B、淋巴管 C、淋巴干 D、淋巴结 E、淋巴导管

9、皮肤的附属器不包括()A、表皮 B、毛发 C、汗腺

D、皮脂腺

10、关于脊髓下端的高度,正确的是()A、成人为第一腰椎 B、成人为第二腰椎 C、成人为第三腰椎 D、新生儿为第一腰椎 E、新生儿为第二腰椎

11、植物神经是指()A、躯体神经 B、周围神经 C、脑神经 D、内脏感觉神经 E、内脏运动神经

12、脑不包括()A、脑干 B、间脑 C、小脑 D、大脑 E、脑神经

13、第X对脑神经是()A、动眼神经 B、三叉神经 C、迷走神经 D、副神经 E、面神经

14、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是()A、动眼神经 B、三叉神经 C、面神经 D、外展神经 E、滑车神经

15、锥体系由()A、一级神经元组成 B、二级神经元组成 C、三级神经元组成 D、多级神经元组成 E、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组成

三、名词解释

1、关节

2、腹膜

3、上呼吸道

4、胸膜腔

5、纵隔

6、肾门

7、滤过屏障

8、体循环

9、肺循环

10、卵圆窝

11、硬膜外腔

12、蛛网膜下腔

13、脑屏障

14、锥体系

15、脑干

四、问答题

1、简述肺的位置及形态。

2、气管内异物为什么多坠入右支气管?

3、简述肾的形态、位置及肾单位的结构。

4、说出心脏瓣膜的名称、位置及作用。

5、说出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6、试述四肢躯干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7、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有何区别?

人体生理 篇6

☆“好心情”藏在你的左脑☆

人们都说,有一个好心情最为重要。可好心情源于何处呢?美国科学家一语道破“天机”:人的好心情是与生俱来的,就藏在你的大脑左半球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婴儿呱呱坠地后的72小时内,是决定这个人日后能否成为快乐人的关键期。

研究人员以上千名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发现:会享受生活、自得其乐、朝气勃勃和充满希望等优良品质,都存贮在大脑的左半球里,而右半球存贮的则是忧郁、失望与懊恼。因此,那些悲观、沮丧、忧虑,甚至有自杀倾向的人,其大脑占主导地位的是右半球,而乐观主义者占主导地位的则是左半球。换言之,左脑占优势的人最快乐,而右脑占优势的人则相反。

遗憾的是左脑占主导地位的人只占30%,大多数人(70%)属于右脑优势。看来,大多数人“命中注定不快活”。

那么,“命中注定不快活”的人就只有认命了吗?也不。只要你采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快活就会降临你的身上。具体方法有——

1、勤于社交,每天跟周围的人交换一些愉快的信息,将自身融入集体中去。

2、每天对着镜子冲自己笑2分钟,以锻炼“快活肌肉”。再做10分钟的自我调整活动,或20分钟体操,力争达到身心完全松弛的最佳状态。

3、每天用30分钟来干自己爱干的事。

4、晚上参加舞会,提升脑内的“快活机能”。

5、已婚夫妇过好夫妻生活,定期的夫妻生活能不断地保持血液中有较多的“快活荷尔蒙”,这是一种由脑垂体分泌出来的内啡肽,是激发快乐感的原动力。

☆左脑过用缺乏幸福感☆

不过,左脑虽说是好心情的源头,但不能使用过度,否则就会缺乏幸福感。

你瞧,有的人开公司,虽然腰缠万贯,却忧虑重重,很少有快乐感;有的人起早贪黑,只劳不逸,成天为工作而紧张、焦虑;还有的人事事算计,瞻前顾后,疲惫不堪却毫无价值感……这些现象的实质就在于左脑过用而右脑闲置。

奥妙在于人的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分工:左脑是“自身脑”,与逻辑、理性、功利等密切相关,过多地使用,会使人感受轻松愉快的能力滑坡,产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另外,还可使体内产生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和活性氧,这两种物质的大量持久存在,对人体很有害,乃是诸如失眠、抑郁症等多种心身疾病的诱因之一。而右脑是“祖先的大脑”,与灵感、直觉、音乐与艺术等关系密切。日本和澳大利亚学者发现,使用右脑可以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内啡肽,这种神经生化物质已被证明是能够使人产生幸福感的“脑黄金”。

问题在于人要生存,必须用好左脑,而且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用左脑去看问题和思考生活,从而造成左脑过用。不难明白,为左脑减负的最好办法就是设法调动右脑的积极性,措施有散步、吟唱、垂钓、放眼星空、冥想、做腹式呼吸、健美操、过田园生活、使用幽默语言、回忆美好时光、欣赏古典音乐等。记住:脑功能的健全在于左右脑的平衡,右脑被调动起来之日,就是幸福感临身之时。

☆欣赏她,请盯住她的左脸☆

男性喜欢看美女,除了本能反应外,还有一个妙处。英国科学家耗时5年对200名男性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每天都能凝望漂亮女性的男性,血压相对较低,脉搏跳动较慢,心脏疾病也较少。据测试,男性彬彬有礼地凝视美丽女性10分钟,其健身效果差不多相当于做了30分钟的有氧运动。

那么,美女之美的集中点在何处呢?最近,日本科学家创立了“最新美人学”,认为女性的左半脸比右半脸更迷人。一位叫做佐佐木元贤的美容师发现,多数女性左半脸比右半脸大而丰满。并认为,不管哪种脸型的美女,不看她的左半脸就感觉不出她的美来。

首先,左脸表情丰富、机敏。由于脸部的喜、怒、哀、乐等表情的变化是从左向右移动,因而左半脸更富于感情色彩。其次,多数人爱用右边的牙齿嚼食,故右边的嚼肌和下巴骨发达,相比之下,左脸常给人以匀称和温柔的感觉,流露着爱意和体贴。这也是美女画像大多取女性左脸向前突出姿势的奥秘所在,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堪为典型。佐佐木元贤指出,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神秘迷人,全在于她的左脸温柔美丽。因此,欣赏美女千万别疏忽她的左脸。

☆左耳最爱听甜言蜜语☆

对于热恋中的男女,如果你想与对方悄悄说几句充满激情的话语,而且要取得最佳效果,别忘了一个技巧,那就是对着对方的左耳说。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左耳听到的话最容易令情人动心,因为人类的左耳比右耳更喜爱接纳甜言蜜语。

这一空前的发现与大脑右半部负责处理刺激是一致的,人的左耳由右脑控制,而右脑正是人体控制感情和自身行为的主要器官。研究过程中,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一致认为,用左耳听到的“爱语”和“甜言”更能记得清楚。

有关科学家以62个志愿者为对象,分别对其左耳与右耳讲富于激情的甜言蜜语,然后要求他们回忆并写出听到的话。结果显示,对着左耳说的话能回忆起来的比例为64%,而右耳听到的话能回忆的比例仅为58%,整整少了6个百分点。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左耳对刺激反应更为灵敏,甚至包括了音乐的和弦及曲调。不难想象,如果你的左耳听力受损,对音乐的欣赏力难免会降低。

☆左侧卧保护食道☆

你有食道不适的毛病吗?如果有,在寻找原因时不妨反省一下睡觉的体位:是向左侧卧呢还是向右侧卧?你很可能是后者。

究其奥妙,与胃酸倒流有关。胃酸由胃壁的腺体所分泌,用来杀菌与消化食物。由于食道与胃部相接的肌肉具有强力收缩的作用,胃酸只能乖乖地留在胃里,不能倒流入食道。一旦此处肌肉变得松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胃酸可轻而易举地冲向食道,你便会出现胸部灼热、口中酸苦的不适感觉,严重的还会引起喉咙酸痛、咳嗽、气喘、胸部紧压等症状。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阻止这种不良后果发生,那就是坚持向左侧卧,这是美国匹兹堡爱勒格尼大学研究人员奉献的锦囊妙计。他们对10名胃酸逆流患者的睡觉姿势进行了研究,发现睡觉姿势的影响力不可小视。以食道酸性时间的长短为例,向右侧卧的人最长,而向左侧卧的人最短。道理很简单,睡觉姿势会影响食道与胃部的位置,当你向右侧睡的时候,胃部高于食道,胃酸就容易倒流入食道;当你向左侧卧的时候,胃部低于食道,胃酸就不容易向食道倒流,食道就安全了。

(联系地址:635000 四川省达州卫生学校)

人体生理 篇7

关键词:互联网+,人体生理参数,非接触,视频

0 引言

我国医疗体系不完善, 医疗水平及资源分布不均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医疗设备的弊端逐渐显现。在心率测量方面,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Ag/Agcl电极进行体表心电信息的提取。然而, 电极中的导电胶含有的盐成分可能会渗透到皮肤中, 造成过敏性皮炎。一些体质特殊的患者也可能对这种成分过敏。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传统的测量仪器也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众所周知, 中国是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死于慢性疾病。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保证对生理参数的实时测量, 不能很好的对慢性疾病进行监控。为了改善这些弊端, 完善国内的医疗系统, 一种新的测量系统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进入21世纪, 我国远程医疗建设应用发展迅速, 使非接触式的医疗测量的普及成为可能。所以本系统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让大众身处更为舒适和方便的医疗环境, 这种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测量方式也会广泛受到大家的欢迎。该系统将实现医生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生理参数, 患者也可以没有任何影响的测量出自己的心跳等生理数据。该方法有可能会成为各个医院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测量方法。

1 系统设计

本设计的关键在于寻找生理参数与RGB彩色图像之间的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通过JADE算法分析RGB人脸信息获得人体生理参数。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本系统选用高清摄像头对脸部图像数据进行采集, 然后通过JADE算法分析和处理RGB人脸信息获得人体生理参数, 实现通过视频来采集人体参数数据的目的。之后以互联网为依托将相关参数向医疗机构进行传输, 起到实时监控被测对象健康状况的目的。

2 心跳频率测量原理

2.1 PPG原理

动脉血液对光吸收量的变化会随着动脉博而变化。当心脏收缩时, 外周血管血容量最多, 光吸收量也最大, 检测到的光强度最小;而当心脏舒张时, 外周血管血容量最少, 检测到的光强度最大, 光电接收器检测到的光强度随之呈脉动性变化, 再将该光强度变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将该电信号经放大滤波电路后便可获得容积脉搏血流的变化。

2.2 i PPG原理

皮肤的反射光谱携带了皮肤组织内部结构的信息, 特别是血液的信息。当波长在400nm-700nm范围内, 反射光谱与皮肤组织内血液含量的变化关系为:当血液含量增加时, 皮肤反射光谱强度下降;当血液含量减少时, 皮肤反射光谱强度上升。

3 测量结果仿真

彩色视频图像实际上是多张彩色图片的组合。每张彩色图片可以分离为红、绿、蓝 (R、G、B) 三个分量, R、G、B三色的波长在400nm-700nm之间。当皮肤血液含量减少和增加5%时, R、G、B三色光的反射强度对应着变强和减弱。B变化最大, G次之, R变化最小, 对应的变化值约为:0.3个单位, 0.2个单位, 0.1个单位。因此, 心脏收缩致使皮肤血液含量的变化, 可以在自然光中通过皮肤表面反射回来的R、G、B三色光的变化反映出来。

将视频图像中获得人脸图像, 分离成RGB彩色图像。分析R, G, B, 三色波的波长。数据仿真如图2所示。

4 系统的性能分析

该系统具有以下几种性能:

4.1 实时性

该设计通过网络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 分离出RGB三色头像, 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在当下, 互联网高速发展, 网络摄像头随处可见, 包括自己的手机摄像头都可以完成这种采集人脸信息的功能。所以不仅仅在病房中, 在家里、在大街上, 随时录一段视频都可以传送到分析心率的终端生成自己此时的心率情况。对于持续性的测量可以在病房中或者家中安装摄像头对患者的人脸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医生或者患者可以24小时知道自己的生理信息。

4.2 舒适性

动态心率监护仪在测量时会用夹子, 夹在患者的指尖, 会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对电极中的盐成分过敏。我们的设计采用摄像头采集信息, 简单, 方便, 与患者没有身体上的接触, 所以在身体上不会产生任何的不舒适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生活环境以及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医疗环境也是其中的一种, 所以我们的系统将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4.3 隐私的保密性

本系统要实现实时测量的功能, 所以在一些情况下, 可能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视频采集。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首先, 对于24小时采集视频信息的患者很多都会是在医院住院的患者, 在病房内就不涉及到隐私的问题。第二, 患者在家中24小时采集视频的情况。患者可以自己在一间基本没有什么隐私的卧室内进行采集。我们正在考虑在成像终端只保留患者的脸部信息, 其余部分打上马赛克, 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患者的隐私。

5结语

为了达到设计需求, 该系统涉及到JADE原理, PPG原理, IPPG原理。利用上述原理分析所采集的视频中分离出来的RGB三色图像。动脉血液对光的吸收量随脉搏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得出心跳频率。通过该过程得到的人体生理参数与实际的误差小于0.3%,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所以我们得到的数据几乎就是真实的数据。

参考文献

[1]任克严.基于脉博波的无创血压测量仪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1.

[2]骆文, 刘阳, 熊俊俏.基于光电技术的心率测量仪[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2 (1) :99-101.

[3]王晋.血管硬度测量仪的研制[D].重庆大学, 2003.

[4]李战胜, 万叶丽.基于CC2430的智能心率器的设计[J].电子制作, 2015 (17) :69-70.

人体生理 篇8

1 苏丹首都喀土穆和中国首都北京的气候对比

1.1 丹喀土穆的气候环境

苏丹境内大部分为盆地,南高北低。全年气候分旱、雨两季。全国气候差异较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最热季节气温可达50 ℃。全国年平均气温21 ℃。中北部地区长年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 mm。主要作业区域的旱季是11月至来年的4月份,雨季是5月份至10月中旬。苏丹北部雨季不明显,长年干旱高温。

喀土穆是两条尼罗河的交汇处,有“世界火炉”之称,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为28.7 ℃,最高气温达47.2 ℃,每年3月—11月,持续高温。到了7、8月份雨季,偶尔倾盆大雨,大雨过后,没有下水道的整个城市到处积水。冬季,酷热消失,这时空气清新,能见度高。

1.2 中国北京的气候环境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54″,东经116°23″。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 ℃。1月气温-7~-4 ℃,7月气温25~26 ℃。极端最低-27.4 ℃,极端最高42 ℃以上。北京的冬春季是多风的季节,夏秋季无大风,春季平均风速305 m/s,夏季平均风速183 m/s, 秋季平均风速195 m/s,冬季平均风速256 m/s。 北京地区的年降水量平均600~700 mm。

1.3 喀土穆和北京的天气指标及空气质量对比

见表1。

2 气候因素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2.1 气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气温对人体的生理指标影响非常大。一般地说,温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温度降低酶促反应减弱或停止,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当上升至某一温度时,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此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1]。酶的活力升高,人体的基础代谢就会加快,人体就会表现出各种特征,如指甲和头发长的快等。气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水盐代谢

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1 L,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会大大增加,每天平均出汗量达3~8 L。汗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如果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且未能及时补充,人体就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加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

2.1.2 消化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时,胃肠消化功能相应减退,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

2.1.3 神经系统

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因中枢神经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而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导致人们发生头痛、记忆力减退、烦躁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症状,且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加重[2]。

2.1.4 心血管系统

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水分损失,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容量偏低,以及为增加散热而向扩张的皮肤血管网内输送大量血液,使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大。而且,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心电图异常率会增高[2,3]。

2.1.5 其他

高温可加重肾脏负担,还可降低机体对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耐受度,使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更加明显。高温也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抗体形成受到抑制,抗病能力下降。

2.2 气压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研究表明,气压与人体健康关系尤其密切。气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内氧气的供给,人每天需要大约750 mg的氧气,其中20%为大脑所用。当自然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中氧分压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都随之下降,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从低地登上高山为例,因为气压下降,机体为补偿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现象[4]。

2.3 湿度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任何气温条件下潮湿的空气对人体都是不利的。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黏膜受到刺激。相对湿度通常与气温、气压共同作用于人体。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 ℃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被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燥、疲倦、食欲不振;冬季湿度有时太小,空气过于干燥,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感染,患上感冒。据科学试验,在气温日际变化大于3 ℃、气压日际变化大于10 hPa,相对湿度日际变化大于10%时,关节炎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5]。

2.4 空气质量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一般来说,空气污染指数在100~200之间时,表明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限值,为特定工业区所要求的空气质量;在这个指数期间,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为重污染。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空气污染物中的SO2和氮氧化物等对人体的危害都比较明晰,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 μm以下的固态、液态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较为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肺部的原发损伤,导致心功能受损,降低血氧浓度,加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抑制血细胞的形成。颗粒物的吸收以及可溶性成分从肺组织扩散到心血管系统后,可改变心血管的正常节律[6]。

3 讨论

本文中选择了喀土穆和北京两个城市的气候作为对比,十分具有典型性。两个城市的气候和空气质量差异较大,能够较好地对比出热带气候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从各种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热带环境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比较复杂,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与纬度分布、色光效应,以及个体的差异有很大关系。长期生活在热带环境中的人们,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异常,心电图异常率会增高,神经衰弱综合征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其他症状也会随个体差异而出现。因此,对于长期工作在苏丹热带环境中的人们,应该定期进行体检,普查血压、心电图等,对有神经衰弱倾向的人应给予一定治疗。并且,要对比每年的体检结果,发现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找到出现异常的征兆后,要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处理。

参考文献

[1]许冰,贾爱芳,赵文献.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7):28.

[2]孙品,杨跃林,王仁仪.高温作业工人健康状态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1(1):21-23.

[3]张璐,李世焕,苏树祥,等.高温作业对职业暴露人群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化工劳动保护,2001,22(3):99-101.

[4]荣戎.气压与健康的密切关系[J].医药保健杂志,2005,(12):8-9.

[5]贾忠义.湿度对健康的影响[J].医药与保健,2006,14(5):64.

人体生理 篇9

21世纪是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同时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 这就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 动手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常规的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和实践。确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之大趋势,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的重视, 部分高校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也进行了一些改革[2,3,4,5,6,7],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我们所进行的实验改革内容总结如下, 目的是为了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为培养教学科研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条件。

1. 实验教学管理方面

为实验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建档, 包括预习报告、操作技能、实验效果、实验报告等资料建立档案, 同时利用计算机保存每次学生实验的数据文件, 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其资料作为实验考核评价的依据。

2. 实验教学内容方面

传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忽视各实验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 缺乏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因此在实验的结构和内容上作较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 精简部分陈旧的实验内容, 增添一些综合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实验, 另外在实验项目的开出顺序上作合理的调整和科学的安排。另外, 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 从原有的MS-302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DOS状态下进行实验) 基础上改换成Windows平台的生物信号分析系统, 使学生能与时代发展同步, 同时也使开出的实验质量有所提高。同时随着学科的发展, 增加新的实验内容。

3. 实验教学方法方面

将人体解剖学与人体生理学合为一门课程, 在学习解剖学基础上从生理学实验与解剖学密切相关的特殊性入手, 教师通过亲自演示和指导, 使学生进行多次练习, 达到强化基本操作训练的目的。同时改变“一讲解、二巡查、三批改实验报告”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增加设计实验内容, 让学生自选设计实验, 使得学生在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法及步骤、预期实验结果, 使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各个环节都需动手、动脑, 为学生提供独立发挥实验水平和创造力的机会。另外, 实验室在时间、仪器、实验材料、试剂、实验内容等方面提供全开放的实验室条件, 为学生到实验室开展自选实验提供条件。

4. 实验教学手段方面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理论讲解, 随着实验室建设的完善, 我们增加了幻灯片、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进行活体动物实验之前, 在计算机上先进行模拟实验, 以增加活体实验的成功率。同时在正式活体实验之前能够对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增强了实验的效果。

5. 实验考核方法方面

传统实验考核是在实验结束后在某个实验方面的抽查, 这对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平时实验考核, 在传统的实验考核中, 虽然也占一定的分数比例, 但由于缺乏一套比较完善的评分体系, 因此学生实验的平时成绩缺乏客观公正性。我们对平时实验考核体系进行改革, 具体方案为:建立平时实验的实验步骤考核得分制, 具体分为预习报告、操作技能、实验效果、实验整理、实验报告和老师签名等六项内容 (具体见平时实验考核表, 每次实验, 学生除带必要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工具外, 还必须同时带上平时实验考核表, 格式见表1) 。

同时利用计算机保存每次学生实验的数据文件, 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其资料也作为实验考核评价的依据。平时实验考核的成绩和期末综合实验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总实验成绩。

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管理、考核等多个方面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 我们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实验教学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改革目标, 通过对常规的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和实践, 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邵淑丽, 徐兴军.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教与学.高师理科学刊.2000, 20, (4) :78-79.

[2]倪新强, 陆源.生理学实验CAI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 20, (3) :20-21.

[3]董美蓉, 宋悦宁.对计算机辅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中等医学教育.2000, 18, (2) :42-44.

[4]傅丽容.高师《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生物学杂志.2005, 22, (4) :55-56.

[5]陈形.《人体解剖生理学字》教字改革初探.龙岩学院学报.2007, 25, (2) :86-87.

[6]郭增平.高师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衡水学院学报.2008, 10, (1) :102-104.

人体生理 篇10

1 高职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模糊

目前, 高职院校中口腔、药学、眼视光、检验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 将其作为一门医学基础公共平台课程来设置。众所周知,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基础入门课程, 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 概念繁多,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 其教学理念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基础, 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 因此, 作为一门不直接与工作实践相联系的课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地位显得有些尴尬。一些教师和学生甚至认为本门课程作用不大, 可有可无。

1.2 教材建设落后, 教学内容抽象

高职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脱胎于普通医学院校的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课程。因而, 在教材建设方面, 目前国内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编写体例多数是将原有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叠加和删减。由于编写教师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相关专业岗位需求等方面缺乏分析和研究, 因而在编写时很难做到将原有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 与行业企业岗位脱节, 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仍然是以概念、名词等内容为主, 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训练较少[1]。

1.3 教学学时压缩严重, 理论实践比例不合理

由于上述原因, 合并后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学时较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总教学学时明显压缩了不少, 有些学校压缩比例甚至高达50%,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实验教学环节。由于教学学时减少, 为了保证理论教学, 只好将实验教学部分压缩, 采取的办法包括将一部分解剖课理论内容放到实验课上, 将较费时间的动物实验改为计算机模拟实验等。如此一来, 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比例严重不平衡, 学生缺乏动手的机会, 实验促进理论学习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使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时更觉得困难。

2 如何进行教学改革解决现存的问题

鉴于目前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状况, 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

2.1 明晰岗位需求、确定课程定位

在高职院校, 岗位需求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必备条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虽然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 但是对这门课程的作用其实并不很清楚, 仅仅简单地把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来对待, 有的甚至是为了凑专业课程数而设置的。我们认为, 一个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应由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 充分论证后做出决定。如果觉得这门课程的实际利用价值不大, 还不如干脆不开这门课;如果觉得这门课程十分必要, 可以满足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 那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认真做好相应的教材建设, 并且改革教学方法。

2.2 创新教学内容, 编写适用教材

现有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大部分为多个专业共享教材, 针对面较广, 要适应岗位和专业需求。首先, 我们要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下工夫, 针对具体专业特色选取教学内容, 编写适用教材。例如同样是血液章节, 检验专业的教学内容要侧重于血液组成、性状和各类血细胞特征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临床之间的联系;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则应突出药物在血液中的运输、载脂蛋白以及酸碱度等血液理化性质对药物的影响;而对于眼视光专业则仅需概要介绍本章节即可, 不需深入说明。其次, 在教材建设上, 应注意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学科的有机结合, 而不是简单叠加, 这就需要创新教学内容, 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本专业同仁的共同努力, 召开教材编写研讨会, 反复研讨, 集思广益[2]。

2.3 理论与实践并重, 课内与课外结合

高职院校的学生喜欢操作性强的内容的学习,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不喜欢纯理论的课程内容。如果因为学时少而完全放弃实践内容的教学, 本门课程就会变得很枯燥, 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持久。因此, 我们认为在有限的学时内还是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要给学生适当的动手机会, 例如血压脉搏的测量、血型鉴定和体表骨性肌性标志的触摸这些实验课, 学生就特别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也很高。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表面看起来是浪费了时间, 但如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花这点时间在操作上还是非常值得的。

此外, 我们还应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结合起来, 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例如, 对于像消化系统这部分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就可以以自学为主, 开放实验室观察标本和模型,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总结归纳本章节知识点,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予以解答。教师还可以围绕每章节的主要内容, 布置适量的课前预习题和课后复习题, 以做题带动学生课外阅读教材, 自主学习。

2.4 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常言说, 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自己先得准备好一桶水, 也就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教师自己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很难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 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 反复推敲教材相关内容, 广泛参考国内外有关的资料, 做到对要讲授的内容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言简意赅[3]。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突出重点, 深入浅出。就突出重点而言, 由于教学学时有限, 如果平均分配教学时间, 教师在授课时就难以把主要问题讲透。例如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部分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较难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多花一些时间把知识点分析到位。我们认为在高职教学中应该更重视“浅出”的内涵, 要能够把较为深奥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这是一项很难同时也很费心思的工作。例如在讲授神经和神经纤维的时候, 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根网线, 从外表上看, 它是一根线, 等同于神经;再把网线的胶皮切开, 露出里面的8条细线, 这等同于神经内的一条条神经纤维, 也就是说一根神经内包含着多条神经纤维, 这样一解释, 学生对人体内神经概念的把握就更容易也更准确了。

摘要:从教学实践出发, 探讨高职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践, 以促进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发展, 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青龙, 王秋娟.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体会[J].药学教育, 2003, 19 (4) :34-35.

[2]唐静, 蔡正洪.浅议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与药学课程衔接[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23) :47-48.

人体生理 篇11

关键词 人体解剖生理学 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人体解剖及生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生物科学类、科学教育类、医学类等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巩固和强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①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增强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1 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教学中,实验教学仅被当作验证理论的一种手段,其内容大多是理论教学中的理论或定律的验证,或是现象的观察,缺乏实用性。各个实验之间互相分割、相对独立,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学生的思维也被束缚,局限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和完成实验报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适应新时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适用于传统基本技能的训练,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也难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并轻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在以往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采用灌入式教学,学生仅仅被动地按照课程要求和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很少,缺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启迪学生思维等工作,导致学生实验课兴趣不大,积极性较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循规蹈矩,思维狭隘,缺乏独立观察、分析、组织、探究、综合判断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创新精神,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 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2.1 调整教学方式,重视实验教学过程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根据相关实验项目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实验课的学时并结合实验材料有的放矢地对实验项目重新整合,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实验教学质量得到相应提高。在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富有创新性的互动式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验活动。适时渗透人体解剖生理学前沿知识,整合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实验的讲解和演示,在示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并且要边演示边向学生介绍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清楚整个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基本操作技术,为深入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②教师应加强对实验课前预习准备的布置,给学生拟定预习大纲,布置预习内容,把重点、难点告诉学生,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准备时就能够对所要开展的实验项目目的明确,思考与探究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实验报告的写作是训练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报告不仅是实验过程的承载,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与理论教学的总结。④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应提出明确要求,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意识,同时认真讲解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结果的记录、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实验报告书写的要求。加强对实验报告撰写的指导,及时、耐心地进行辅导和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独立思考,推理思维;杜绝窜改、抄袭实验结果等现象,要求学生真实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允许实验失败,实验报告要实事求是,有科学性;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问题加以说明和讨论,找出解决的方法。

2.2 挖掘实验资源,营造科学教育氛围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时间很有限,既包括解剖学部分又涉及生理学实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资源,对实验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在实验教学中人体各类器官组织的组成与形态、发育与功能等基本知识点通过丰富的实体标本和模型标本、实物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并能收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这种直观形象的真实感有利于完成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日后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生理学实验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动物,实验教学中应根据部分实验内容的相关性和实验动物的一致性进行有机组合。随着社会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团结协作精神已经成为人类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同样,实验内容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也需同学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无论是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还是实验的完善、结论的得出,都需要同学们集思广益,互相完善,团结协作,以求精益求精。通过实验课的培训,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合作态度。

2.3 更新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力是一个学生综合运用把握知识的体现,所有的教育如果最后没能提升一个被教育者的能力,这都是失败的。实验教学不仅要教育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要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从实践的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这样的实验内容新颖、具有挑战性,也体现了专业较为前沿和先进的内容和方法,又与学生所学专业有紧密联系,具有实用性。学生在进行此类实验之前,通过课前预习、资料查阅、组内讨论等,对实验情况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科研成果所转化的实验教学内容往往课本上很难找到现成的操作步骤,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这样充满挑战性的实验内容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激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在实验的过程受到科学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其科学素养。

3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素质教育,比以往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金项目: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GG11026;GG12009);台州学院青年基金(2012QN18)

注释

①②汪朝阳,祝凤荣,张向阳等.实验报告在多元化考核与评价中的功能[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5):119-121.

人体生理 篇12

关键词:人体生理学,教学,兴趣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人体生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 理论知识较深奥、抽象, 很多学生普遍反映生理学难懂、难记、难学, 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因此, 在人体生理学的教学中, 怎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讨并采用了各种教学方法, 比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法, 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等等。为此, 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几点体会。

在讲解人体生理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时, 使之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联系起来, 贴近生活, 使学生易懂。同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具体,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完神经调节后提问:为什么当手指在火苗上停留片刻, 感觉到灼烧时, 就会缩回?在讲到能量代谢中能量的来源时, 可以联系到为什么有些人早上不吃早餐会出现晕倒的现象, 补充葡萄糖类食物后又苏醒了?在讲解完生长激素后提问:侏儒症的病因是什么?等等。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 把生理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在人体生理学的学习中, 有很多概念、生理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这时就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用图表的形式进行比较, 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就可以画出图表, 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其概念、特点、产生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讲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时, 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两者在产生部位、音调、持续时间方面的特点等等。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并且利于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目前, 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更能使人体生理学中抽象、静态、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具体和生动形象。并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采取单纯的口头讲授方法, 学生会觉得深奥难懂, 一头雾水。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上的动画展示, 可使理论变得简单易懂, 明了。如在讲解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时, 展现一幅动画:运动神经纤维产生神经冲动下传到轴突时使其去极化, 使接头前膜的Ca2+通道开放, 此时细胞外液中的Ca2+顺浓度差扩散到轴突末梢内, 立即触发大量囊泡向着接头前膜的方向运动, 直至与接头前膜融合破裂, 此时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会释放进入接头间隙并扩散, 最终与接头后膜上的胆碱能受体结合, 使接头后膜上的钠通道和钾通道开放, 出现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 引起终板膜发生去极化, 产生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叠加以后产生动作电位, 引起肌细胞兴奋。边讲解理论边演示动画, 但讲解与多媒体教学展示动画的时间要分配合理。通过动画的慢放、定格、特写结合一定的讲解, 让学生对抽象的学习内容有直观的感受, 为理论知识的理解打下基础。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复杂的生命运动变得直观生动有趣, 学生易于接受。

人体生理学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关联密切, 其中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学和人体生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此, 在学习人体生理学时都会涉及到这些相关学科的内容, 从而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复习相关的知识, 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大学与以往的学习不同之处是大学生必须学会自学。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与此同时, 教师在讲解新课的时候, 联系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知识, 如在讲解心脏的泵血功能时, 先和学生一起复习心脏的结构, 使学生明确心脏中的左心室, 左心房, 右心室, 右心房等结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种熟悉感, 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它的理论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研究。因此, 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 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必须引起重视。通过实验教学, 可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以及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掌握好实验相关理论知识, 明确实验目的, 课前进行预实验。

2.实验过程中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明确解实验目的后, 再讲解实验原理并演示与操作实验仪器, 然后讲解实验步骤, 并做示范, 实验讲解和示范时间应与学生操作的时间在比例分配上恰到好处。

3.实验结束后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以提高以后实验的效果。

4.实验课后反思:教师认真回顾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的每一步, 并和学生进行交流, 归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总之, 对教师来说, 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积累和学习教学经验, 不断反思, 这样才能提高人体生理学教学质量, 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勤, 吴晓岚, 崔培红, 何晓明, 张力捷, 李开明.PBL教学法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07) :83~84.

[2]潘桂兰, 陈晓东, 庞东卫, 时静华.因材施教提高成人生理学教学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 (03) :64~66.

上一篇:中职教师专业成长下一篇:《广告文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