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论文(精选9篇)
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论文 篇1
前言
伴随着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 商业化的混凝土开始在工程施工项目上得到广泛运用, 但由于它的坍落度, 如不做及时处理, 就会在施工过程显现出开裂问题, 该文章就材料原因、施工安全、气候问题等方面, 探讨其出问题的原因, 从而制定对应的工程措施。
1 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
1.1 商品混凝土材料质量的不稳定导致的开裂
在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材料的考究, 因为材料的不合格会出现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 所以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不断的研究和考验, 在其中都需要很多的检测和管理, 在进进行改善的时候都要做好各个程序上的事。这些情况体现在很小的事情上, 比如一个水泥上的问题, 就能牵扯到很大的问题上。如果水泥的不合格就会造成混凝土的不合格, 那就是最基本材料的不合格, 也是属于基础设施设备的不合格, 基础不好就会导致建设的项目不能够完整的完成, 其中需要对材料不断的考量, 不然小则出现裂缝等, 大则毁了整个工程的建设。
1.2 养护期间的塑性开裂和干燥开裂
在工程施工时常常会伴随着裂缝的出现。在混凝土进行搅拌后, 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加快, 物质分子慢慢形成, 而出现收缩现象, 称之塑性收缩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刮风天气易于出现。干燥收缩裂缝是指混凝土施工中, 加入的水游离蒸发后, 在混凝土内部留下许多毛细孔, 混凝土因此产生体积收缩而形成的裂缝。塑性沉降裂缝在工程的建设中常常出现, 会由于操作不当出现很多程度上的裂缝, 那么这种就是其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每当有这种情况时, 就需要对其物质非常熟悉和有及其操作中的状况。
1.3 使用期间的锈蚀开裂和碱骨料原因造成的开裂
在作用的过程中显现的故障首要包含钢材生锈腐蚀变大所变的裂痕、媒介和酸类腐蚀气体液体导致的裂痕、反映导致的裂痕和反复运动影响下受伤累积导致的劳累裂痕。锈蚀裂缝具体说的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实际使用当中如果所处环境不佳的时候, 由于铁锈而出现膨胀, 继而对周围的混凝土有着力的作用, 使得其膨胀开裂。如果在出现裂缝时候不能够及时的处理, 就会导致更大是问题出现, 其中盐类及酸类能够让裂缝变得越来越大, 以至于直接的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完成性, 在这时候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工程的进展, 不能够出现小问题。
1.4 结构物受荷载造成的开裂
通常是由于结构物受到荷载作用, 导致当构件中的主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或主拉应变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 混凝土产生裂缝。此类裂缝的最大特点是:它大多出现在组成部分或零件的承担拉力区或剪拉区, 受弯零件在正、负弯矩最大区段时是竖向状, 在斜截面时位于剪应力最大区域大多是斜向状;当钢筋承担的重量与屈服应力相等时, 会产生顺着钢筋的纵向状裂纹。
2 商品混凝土开裂的防治措施
2.1 加强商品混凝土的材料选择
商品混凝土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一些细度 (fineness) 大的水泥, 其原因是水泥颗粒太细, 水化迅速, 且收缩量大, 容易造成开裂现象;而论混凝土成分, 当以粗骨料最好, 砂子次之, 而通常收缩变形大部分都是出现在水泥掺和料的混合浆体与砂浆上。因而, 在动工与简性许可的情景下, 尽力加强石头数目, 减少砂率, 减少使水量, 对降低干枯紧缩缝隙和提升沙石料的整体稳固性、增强与持久性都是有益的。砂运用了精细模式比较广的中砂;运用外来资源或者材料。经过添加粉煤灰来把水温变低, 避免出现干裂。运用加有防止凝固的添加剂, 能控制与遇水化合, 让速度变慢, 降低由于水温变高而造成的凝固。在施工当中掺加其膨胀剂, 这样抵消其混凝土它在硬化当中出现的这个收缩应力。 (下转第149页)
2.2 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方面防治措施
灌注混凝土的进程为不间断的进程, 施工进程当中或许会遇到雨天, 天晴抑或历经黑夜或白天, 因此混凝土灌注的施工技术须伴随时间抑或气候发生改变, 不存在原封不动的施工办法与施工规则。
(1) 在施工养护方面的防治措施
场地保护不合适是引起水泥干裂的重要因素, 产品水泥开工对场地的湿润性需求比旧的场地混合水泥好很多, 维护的时间也要早, 这是方式水泥干裂的重要方式。养生护理的合理步骤为在刚开始涂抹之后, 马上采用保鲜膜将其遮掩, 防止其水分蒸发, 结合混凝土本身的水分从而使得其起到一个湿润的状态。当再一次抹光, 把薄膜给弄开, 结束后还要盖回去。
(2) 在施工时的防治措施
工作的时候, 需要开始工作前看看模板是否符合刚度要求, 结合不能松散。水平支撑必须合适以及牢固, 一定要保证其不发生移动。混凝土夯实之后可以用塑料布盖紧, 同时, 要使塑料布上有水滴以便更好地养护, 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要用凉水不停地搅拌以使其温度下降。振捣要密实, 并采用二次振捣技术。
商品混凝土往往经专用卡车运载、泵送浇捣, 其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良好, 凝结耗时颇长。如果不将之二次振捣以及数次抹面, 其表层势必会产生缝隙。运用二次震动能解除因为物体下沉而造成的分层现象, 从而阻止由于堵水产生的渠道, 完善阻止表面构成, 提升水泥以及防水性能。进行二次以上抹面时, 要灵活掌握水泥初凝的时间, 早晚浇灌可能迟一点, 阴天浇灌可能迟一点, 晴天浇灌特别夏季浇灌会早一点, 也就是要在混凝土刚刚初凝时进行二次抹面, 这个抹面的时机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不早也不迟, 早了混凝土效果不好, 迟了收光抹不动甚至裂缝已经产生了。
使用不正确额方式就会出现工程出现豆腐渣的情况, 俗称的豆腐渣就是因为工作不严谨不够质量才会出现的问题, 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不均匀以及使用的时候会不好用。振动捣实混凝土时, 在其楼板较为薄弱的情况下, 一定不能采取拖拉的形式, 也不能用拍打的手段取代该项程序, 振动捣实应当保持均匀, 振捣遗漏、欠缺或过量等情况都应当尽力避免, 还要注意把握作业时间。
3 结语
总而言之, 对商品混凝土的开裂的防治要从源头抓起, 在发现开裂的时候, 需要及时的按照措施进行防治, 从而减少裂缝的数量, 进而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乃俊.对商品混凝土裂缝原因的预防与对策[J].工业C, 2015 (47)
[2]张春艳.哈尔滨地区商品混凝土构建早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 2012 (5)
[3]叶伟强.混凝土搅拌站对商品混凝土裂缝原因的预防与对策[J].四川水泥, 2015 (8)
[4]刘振鹏, 薛涛.房建工程中商品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 2014 (17)
[5]吕敦苗.论商品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 2012 (17)
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论文 篇2
5.1材料
在材料方面,应从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和掺和料四个环节对裂缝进行控制。
5.1.1水泥
在水泥的选材环节上,主要从水泥品种的选择、水泥用量的确定以及水泥技术指标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控制。在选择水泥品种时,应尽可能优先采用水化热低、大厂旋窑生产的优质水泥,且不宜使用早强水泥。在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一条重要措施。对水泥技术指标的要求,在细度上,要求水泥不宜过细,比表面积控制在4000cm2/g为宜。此外还应控制对体积安定性有较大影响的游离石灰、三氧化硫和游离氧化镁的含量,以及水化速度快,水化热高,需水量大,体积收缩大的铝酸三钙(规范规定不超过8%),而且还要严格控制水泥中含碱量(以Na2O计)不应大于0.6%。
5.1.2砂石方面的要求见表1。
外加剂在外加剂中,对混凝土抗裂有重要影响的有膨胀剂、减水剂和防裂复合型外加剂。膨胀剂可在水化和硬化阶段本身既可产生膨胀,也可与水泥中其他成分反应产生膨胀,以补偿混凝土硬化的体积收缩。同时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使之更加密实,所以它是一种较理想的结构抗裂防渗外加剂。目前工程中较为常用的膨胀剂有U型膨胀剂(生熟明矾、石膏等组成)、复合膨胀剂(CEA)、铝酸钙膨胀剂(AEA-高强熟料、天然明矾石、石膏)、EA-L膨胀剂(生明矾石、石膏等组成)。减水剂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大坍落度和控制坍落度损失,赋予混凝土高密实度和优异施工性能,而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减水剂有普通减水剂、AE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高效能AE减水剂。由于地铁混凝土强度不能太高,所以只能选择普通减水剂与AE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防裂复合型外加剂主要有防裂型FS系列混凝土外加剂,其中防裂型FS-H混凝土复合剂可用于地铁混凝土中,因它具有降低水化热,补偿混凝土冷缩的特点,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抗渗能力。
5.1.4掺和料
目前在抗裂方面最为常用的掺和料是粉煤灰。由于粉煤灰的颗粒呈圆球状,加入到混凝土中后,能起到润滑作用,可显著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在满足强度要求下可代替部分水泥,以降低水化热,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从而增加地铁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我国水泥产量世界第一,粉煤灰的排放量也占首位,充分地利用粉煤灰资源的意义深远、前景广阔。
5.2施工
在施工中,施工环境、参数控制、施工注意事项、拆模时间及养护都会影响到地铁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此方面研究较多[5]~[7],不赘述。
5.3结构设计
当混凝土直接承受外部作用或自身变形受到限制时,将引起相应部位垂直主拉应力方向的微细裂纹扩展,直到形成引起地铁渗漏的宏观裂缝。混凝土自应力、预应力对拉应力效应有抵消作用,普通钢筋对宏观裂缝有阻断与约束作用,不同种类或直径的纤维对不同尺度裂纹的扩展有限制作用。所以针对具体的工程,在进行地铁混凝土抗裂设计时,首先需要弄清造成拉应力产生的因素及分布特征,然后分别设计预应力筋解决荷载平衡与整体传力问题,设计普通钢筋缓解拉应力局部峰值,同时以试验为指导,加入经济性与抗裂性都较好的一种或几种不同直径的纤维解决细观与微观裂纹的扩展问题。这些结构设计实质上是增强混凝土的自防水功能,因为地铁混凝土的抗裂的最终目的是防渗,所以结构设计是和抗裂的最终目标紧密联系的。
6结论
1)地铁混凝土开裂是因为受到两类荷载的作用:第一类是由外荷载作用而引起的裂缝,即结构性裂缝;第二类是由变形变化而引起的裂缝,即非结构性裂缝。
2)由于地铁工程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所以环境条件是造成开裂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以温度与湿度场的影响最大。
3)基于地铁混凝土开裂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本文提出一套分别从选材、施工和结构设计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的措施。
4)目前国内已在选材与施工方面做了大量地研究,但在抗裂机理方面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在各主要影响因素下应力场的研究,以及预应力筋和纤维混凝土抗裂效果与机理的研究尚不成熟,有待作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国藩,李树瑶,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何克文.地铁主体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J].新型建筑材料,2004,(5).
【4】张庆贺.地铁与轻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5】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6】崔玖江.施工技术北京地铁新线工程地下结构[J].防水技术,2004,33(3):9~13.
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论文 篇3
摘要:加气混凝土砌块具备密度小、保温隔热性能好、隔音等长处,在新型墙体材料中得到普遍的采用,在框架结构建造中,成为替换粘土实心砖砌筑填充墙的主要材料。本文就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优缺点及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裂缝;防治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绿色节能建筑的深入人心,加气混凝土砌块被建筑工程广泛使用。但因加气块是一种高分散多孔结构的硅酸盐建筑材料,内部孔隙率高;其孔结构内部大口径小,导湿与解湿性差,这种特性使传统的抹灰砂浆容易开裂、空鼓。
那么加气块墙体开裂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有没有防治的措施,来缓解甚至抑制加气块墙面的开裂呢?
根据在工地现场的实践经验,加气块墙面開裂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普通粘土实心砖等传统墙体材料相比的优缺点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优点:
(1)自重小: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密度大约为500kg/m2.600kg/m2,只有实心粘土砖的1/2~1/3,大大减轻墙体自重,对结构的负荷减小了,由此可降低工程综合造价。
(2)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大约为0.08lW/(m.K)~0.29W/(m.K),只有普通粘土砖的1/5~1/8左右,保温性能大大优于粘土砖、灰砂砖等传统墙体材料,其原因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引气剂,使其内部形成大量封闭的微小气孔,这些封闭的微小气孔中含有热惰性的空气,提高了制品的保温隔热性能。
(3)隔声性能良好: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存在大量的气孔,其隔声性能显明好于实心的墙体材料。
(4)施工方便:由于砌块的规格比普通砖大得多;而分量又比较轻,因此砌筑墙体的时候效力大大提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凸起的可加工性,可钻、刨、锯、钉等,便于加工成异型砌块,适应不同模数墙体的施工。同时便于开槽敷设管线,而且可以直接在墙面上装置膨胀管,为后续的装备安装、装潢装修等带来便利。
加气混凝土砌块存在的缺点:
(1)强度偏低:个别只有2.5MPa~4.0MPa,因此不实用于承重墙。
(2)收缩大:收缩包含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燥收缩值为0.3mm/m~0.5mm/m,是普通粘土砖的4倍,线膨胀系数约为8×10-6mm/(m.℃),也比普通粘土砖大得多,导致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缩变形和温度变形比较大。
(3)吸水性强,导湿性差:加气混凝土砌块气孔率通常达到70%~80%,但多数气孔呈封闭状,导致其吸水率高,而且吸水后水分易关闭于气孔中。同时封闭状的气孔减慢了其吸水速度,使其吸水过程变得很长能力到达饱和。
(4)与砂浆的粘结性差: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性强,因此容易将砂浆中的水分夺走,导致砂浆粘结性变差、水化不良,导致粉刷层空鼓等。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优点是其得以代替普通粘土砖成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主要原因,而其缺陷则是导致其开裂的主要原因,在一定水平上阻碍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我省的推广应用。
2、 首先从设计入手
设计过程中,预防加气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设计者可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各种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尽量避免加气块墙体开裂。
3、其次从材料自身分析。
由于加气块的主要成份之一是粉煤灰,粉煤灰的抗干缩能力差,干缩率一般在0.4~0.8%。据有关试验证明,在28d内,粉煤灰的干缩完成50%,45d后,加气块干缩基本稳定。可见加气块的早期收缩是很大的,这为日后墙面砂浆的开裂埋下了隐患。所以控制材料的使用时间是相当有必要的。
此外我们曾在施工现场做了一次试验,在加气块上开一个小洞,灌满水,半小时后,水被吸干。此试验说明了加气块的吸水率也是相当大的,这将严重削弱墙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粘结性,再加上砌块墙体相对来说砌筑难度大,工人施工不当,饱满度不符合要求等等,这些都是日后加气块墙面会出现裂缝的因素。
在用户的投诉中我们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夏天砌筑的加气块墙体,多数到来年的春天,裂缝会大量出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这种开裂跟温差变形有直接关系。这些墙体经过秋冬冷缩,春天热胀,产生了墙面开裂。当然这种热胀冷缩的能力和材料自身的干缩、孔隙率有关。
4、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分析
(1)在墙体上开凿水电管槽,挠动墙体,致使水平灰缝产生裂缝。
(2)我们都知道,在加气块墙高中度都要增设一腰梁,且在转角处设置构造柱,该腰梁及构造柱的模板如果安装方式不当,会挠动已经砌筑好的墙体,导致墙体水平竖向缝开裂。
那么针这上述这些原因,我们如何来防治裂缝的产生呢?
1、控制龄期,满足自然养护28天以上,让其材料在未被使用的情况下充分干缩。当然这就要从生产厂家着手了,或者在工地现场能有足够大的仓库,提前准备材料。
2、改变腰梁及构造柱的立模方式。采用对墙体水平挠动较小的方法抑制抹灰前的裂缝。
3、水电管线安装时,严格按照管线布置方案,并采用手提式角向磨光机进行开槽,开槽深度不得超过砌体壁厚的2/3,同时也不得过浅导致管线无法完全嵌入槽内。填孔采用比例约为1:3~1:4的掺加了聚丙烯短纤维的砂浆,并抹压密实。
小结:
施工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开裂的防治 篇4
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很多, 目前已有较多的论述与研究, 基本形成共识。但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开裂的现象, 以及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尚未引起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 分析裂缝的原因, 找出防治措施, 减轻裂缝所造成的危害, 是工程界一直关注的问题。
1 施工方面造成的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预防
(1)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集料级配不良, 将造成混凝土中粗细集料聚集, 混凝土拌合物“夹生”, 形成强度与变形的薄弱区域;集料含泥量超标, 将造成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集料界面粘结不良, 产生初期内部微裂缝;施工中计量不准, 将直接影响混凝土性能。上述原因都可导致混凝土产生不规则网状裂缝。
(2) 混凝土浇注间断时间较长, 再浇注时未按施工缝处理, 新旧混凝土由于结合不良和收缩不一致, 在接茬处形成一条不规则的裂缝。因此, 必须合理安排浇注顺序和部位, 避免施工中随意浇注, 致使有些部位间断时间较长。一旦出现因停电、机械故障、气候突变、停料等原因使混凝土浇注作业中断, 应严格按施工缝处理。
(3) 混凝土浇注速度过快, 容易在浇注后1~2h在板与墙、梁, 梁与柱交接部位产生裂缝。因此, 在浇注与柱或墙整体连接的梁或板时, 应在柱或墙浇注完成后停歇1~1.5h, 使其获得初步沉实, 再继续浇注梁或板的混凝土。
(4)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漏振, 出现蜂窝、孔洞疏松等缺陷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形成各种受力裂缝的起点。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或振捣不均匀, 粗骨料下沉, 水泥浆上浮, 易产生表面较细、无规律性裂缝。因此, 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出现质量缺陷时及时采取补强措施。
(5) 踩踏已绑扎的上层钢筋, 使承受负弯矩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加大, 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 形成沿构件支承边缘垂直于受力钢筋的裂缝;混凝土的下沉被构件较密钢筋所阻, 形成沿钢筋通长或断续的裂缝。因此, 构件顶部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直径不宜过细, 施工时禁止踩踏钢筋, 必要时增设马凳或改善马凳形式;钢筋较密时应采取措施, 以确保浇注质量。
(6) 模板刚度不够、支撑下沉或局部失稳, 造成已浇注成型的构件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混凝土尚未建立足够强度之前, 过早拆模或受到模板被振动的影响, 容易产生相应的受力裂缝;木模板受潮膨胀上拱, 使混凝土板面产生上宽下窄的裂缝。因此, 必须按规范要求和设计计算要求, 规范地设置模板及支撑,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避免施工运输通道等的强烈振动现象, 避免使用过分干燥的木材制作模板。
(7) 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方法不当, 尤其是当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不利条件下, 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太快, 失水速度大于混凝土的泌水速度, 混凝土在表面收缩和内部约束作用下, 薄弱的结硬表面就会形成较细、较浅、纵横交错、无规律性的干缩裂缝;混凝土早期受冻, 会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缝、空鼓或局部剥落现象。因此, 不能忽视对新浇混凝土的遮盖、挡风、加湿等养护措施, 以及必要的冬季施工措施。
2 混凝土裂缝治理原则
(1) 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 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使用要求和开裂情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
(2) 裂缝治理应着重消除造成裂缝的因素, 并考虑温度收缩应力较长时间的影响避免处理后再出现新的裂缝。
(3) 处理后应能保证结构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耐久性以及防水、抗渗、保温、隔热等建筑功能, 并尽可能保持原结构的外观, 防止进一步损伤结构和构件。
(4) 采用的处理方法应从实际出发, 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 要考虑技术上和施工条件的可能性, 力求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 混凝土裂缝治理方法
当裂缝对结构受力影响不大时, 为了满足美观和使用要求, 提高构件的耐久性, 可采用表面修补、填充密封和压力灌浆等方法进行治理。
3.1 表面修补法
(1) 表面涂刷。此方法适用于表面发丝裂缝且数量不多的情况。即在开裂的混凝土表面涂刷水泥浆、油漆、沥青、环氧树脂浆液等, 阻塞细小裂缝, 减少渗漏, 防止钢筋锈蚀, 满足美观要求等。施工程序为:清洁处理表面※去除油渍污垢※用丙酮或二甲苯擦洗 (涂刷环氧树脂时) ※干燥※反复涂刷涂料 (以1mm厚度为宜) 。
(2) 环氧浆液粘贴玻璃丝布。此方法通常用于屋面板等对防渗有较高要求的构件。即在开裂处用环氧树脂胶料或环氧焦油胶料粘贴1~2层玻璃丝布。
(3) 表面抹灰。此方法适用于局部表面裂缝较多的情况。即在开裂处采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平, 施工前应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刷洗基层, 结合面保持湿润, 抹完后应养护。
(4) 扒钉铆合。此方法适用于壁厚大截面结构构件的裂缝处理, 可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即在裂缝两侧一定距离钻孔, 将扒钉两端插入孔内, 用环氧树脂砂浆等无收缩型砂浆灌入孔内锚固。扒钉可采用薄扁钢或钢筋制作, 既可单面设置, 也可双侧设置, 扒钉的长度、位置、方向应根据裂缝外形合理分布, 使对裂缝的铆紧力分布于整个结构物上。
3.2 填充密封法
此方法适用于修补独立的、裂缝宽度较大的稳定性裂缝或活动性裂缝的处理。即沿裂缝凿成凹槽, 槽内嵌入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对稳定性裂缝, 槽内嵌入普通水泥砂浆、膨胀砂浆、环氧胶泥等刚性材料密封;对活动性裂缝, 槽内嵌入聚氯乙烯胶泥、聚氨酯、沥青油膏、合成橡胶等柔性材料密封。表面做砂浆保护层或不做保护层
施工时, 槽内混凝土面应凿毛、修理平整并清洗干净, 嵌填时槽内保持干燥, 槽内表面涂刷与嵌填材料性质相同的稀释涂料。活动性裂缝可仅在两侧涂刷, 槽底铺一层塑料薄膜、蜡纸、油毡等隔离缓冲层, 以防填料与槽底混凝土粘合, 形成应力集中将填料撕裂。然后用抹子或刮刀将填料嵌入槽内压实, 表面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活动性裂缝可不做保护层) 。在侧面或顶面嵌填时, 应使用托板逐段嵌入压实, 待凝固后再将托板去掉。
3.3 压力灌浆法
此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防渗要求的裂缝处理。即通过压力将胶结浆液灌入混凝土缝内, 对裂缝进行粘合、封闭和补强的方法。目前, 常用的有水泥灌浆法和化学灌浆法。
(1) 水泥灌浆法。水泥灌浆法一般用于大体积构筑物较宽、较长裂缝的修补。主要施工程序为:钻孔※冲洗※止浆及堵漏※埋管※试水※灌浆。除浅孔采用骑缝孔外, 一般钻孔轴线与裂缝呈30°~45°斜角, 孔深应穿过裂缝面。冲洗干净后, 在裂缝表面用1∶ (1~2) 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涂抹。灌浆管安装前, 应在外壁裹上旧棉絮并用麻丝缠紧, 然后旋入孔中, 并将孔口管壁周围孔隙塞紧, 用水泥砂浆封堵, 以防冒浆或灌浆管从孔口脱出。试水采用0.1~0.2MPa压力水, 先采取灌浆孔压水、排水孔排水的方法检查管路和裂缝畅通情况, 然后关闭排水孔, 检查止浆堵漏效果并湿润裂缝面, 以利于粘结。灌浆采用P·O 42.5水泥, 水灰比宜为0.3~0.6, 为控制凝固时间可加入促凝、缓凝等外加剂, 灌浆压力一般为0.3~0.5MPa。压完浆孔内应充满灰浆, 并填入湿净砂用棒捣实。
(2) 化学灌浆法。与水泥灌浆相比, 化学灌浆具有黏度低、可灌性好、收缩小、较高的粘结强度和一定的弹性等优点, 恢复结构整体性的效果好, 适用于柱、梁、桁架等构件各种裂缝的修补以及堵漏、防渗处理。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的性质、缝宽和干燥情况选用, 其中环氧树脂浆液由于施工操作方便、材料来源广、成本低, 应用最广。
4 结语
混凝土结构是由多种材料经拌和、浇注、振捣、养护后成型的, 是一种非均质的弹塑性材料, 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但抗拉强度较低。从理论上讲, 混凝土是带裂缝工作的, 但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可见裂缝。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很多尤其是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或重视程度不够而造成的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的现象目前仍较为普遍, 并且对裂缝的处理方法也不够完善。对此,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采取相应的、合理的措施, 控制裂缝的产生与发展, 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
摘要:论述了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或重视程度不够而造成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常见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治理
参考文献
[1]浩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9.
混凝土散水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 篇5
散水作为保护墙身和基础的重要构造措施, 其施工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然而, 工程竣工一段时间后, 混凝土散水常出现裂缝, 导致散水出现渗水现象, 久而久之, 使建筑物地基发生沉降, 给工程造成安全隐患。
2 原因分析
导致混凝土散水开裂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点。
2.1 土方回填质量不合格
1) 基底未清理干净。回填前未将基底表面的垃圾或树根等杂物清理干净, 未将基层处理平整, 导致土方回填不实, 在承受外力作用时, 易造成散水局部沉陷, 引发裂缝。
2) 回填土料不符合要求。a.土方回填过程, 未对土料含水率进行检验, 而采用过干或过湿的土料进行回填, 当含水率过大时, 土料易粘结成团, 形成“橡皮土”, 造成施工无法进行;当含水率过小时, 土料过于松散, 不易夯实。b.土块粒径过大 (>50 mm) , 此种情况下, 土料分层回填后, 土块颗粒间隙较大, 造成回填土压实系数不符合要求。
3) 回填土未分层夯实。施工过程未逐层对回填土进行夯实处理, 或夯实遍数过少。
4) 室外管道安装施工过程, 对建筑物四周土方进行二次开挖, 由于开挖的管沟壁作业面狭窄, 且部分预埋管道质地脆弱, 影响和制约了土方回填的质量[1]。
2.2 散水施工方法不合理
一些工程, 采用先做散水, 后抹勒脚, 将外墙抹灰层置于散水之上, 当建筑物下沉时, 外墙勒脚与散水发生相对位移, 使散水受剪, 引起开裂[2]。
2.3 沉降缝和伸缩缝设置不当
1) 散水与建筑物主体间未设置沉降缝, 建筑主体下沉, 使混凝土散水受剪开裂。
2) 散水横向伸缩缝设置不合理。a.混凝土散水伸缩缝留置间距过大;b.伸缩缝填充材料不符合要求, 工程中由于使用的填嵌材料脆性强, 易开裂、老化脱落, 起不到防水作用, 待雨水渗入散水后, 经冬季冻胀, 造成散水开裂。
2.4 落水口设置不当
建筑物雨水管落水口紧邻散水伸缩缝设置, 且未采取有组织排水形式, 伸缩缝在落水长期冲击和浸泡下, 易造成雨水渗入散水, 对散水质量产生影响[3]。
2.5 散水宽度过小
当散水宽度不足时, 水不能落在散水上, 而直接渗入地基, 诱发建筑物沉降, 引发散水裂缝。
2.6 散水标高和坡度不符合要求
当散水标高和坡度过小时, 雨水不能及时排走, 散水在经受雨水长时间浸泡后, 常导致建筑物基础沉降, 散水开裂。
3 混凝土散水裂缝危害
混凝土散水裂缝的出现, 不仅影响房屋整体观感, 更对混凝土结构的实体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1) 增加人们心理负担。混凝土散水一旦开裂, 裂缝常常随时间进一步发展, 导致散水开裂显著, 甚至引起室内非结构构件的局部损坏, 破坏建筑结构原有造型, 降低观感, 同时, 混凝土散水裂缝常让人们联想到安全质量隐患, 无形中增加人们心理压力, 影响生活质量。
2) 影响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混凝土散水开裂后, 雨水沿缝隙渗入地下, 一方面造成结构主体和基础遭受雨水浸泡, 对建筑结构的防水性能造成破坏;另一方面,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受潮后, 发生锈蚀, 体积增大, 易造成混凝土保护层胀裂, 进一步加剧钢筋的锈蚀, 影响结构耐久性。同时, 钢筋保护层胀裂减小了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粘结力,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 大大减弱了原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 改变了结构整体受力性能, 对结构安全使用性能产生影响。
3) 影响结构刚度。混凝土散水开裂降低了结构的刚度, 使得结构变形增加, 对非结构性建筑部件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
4 防治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 经分析探讨, 分别制订如下几点防治措施。
4.1 控制土方回填质量
1) 清理基层表面的垃圾和杂物, 并对基层进行平整化处理。
2) 根据回填土料特性, 利用晾晒和浇水湿润等手段, 控制回填土料的含水率, 确保含水率在控制范围内。
3) 基土回填后, 分层进行夯实, 每层虚铺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和机具性能确定, 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不应小于0.9。
4.2 改进散水施工方法
由于先做散水后做勒脚, 可导致勒脚破坏和散水开裂, 因此施工中应先做勒脚, 后做散水, 并在墙面和散水交接处设置沉降缝, 避免因建筑物主体沉降造成混凝土散水开裂[2]。
4.3 合理设置伸缩缝
现浇混凝土散水沿长度方向和转角处 (45°方向) 设置伸缩缝, 间距不大于10 m, 缝宽20 mm, 缝由挤塑板预先留出, 表面打硅酮耐候胶。
4.4 落水管设置排水弯头
在落水管下部设排水弯头, 避免雨水流入伸缩缝内[3]。
4.5 优化散水宽度
GB 50037-20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规定散水的宽度宜为600 mm~1 000 mm, 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 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 mm~300 mm。
文献[4]在考虑风力影响情况下, 给出了合理散水宽度:当建筑物采用有组织排水时, 3层及3层以下建筑物的散水宽度取600 mm~800 mm, 3层及3层以上取值不小于800 mm。当建筑物采用无组织排水时, 3层及3层以下建筑散水宽度取800 mm~1 000 mm, 3层以上取值不小于1 000 mm。
结合工程实际, 可知建筑物越高, 受风力影响越大, 其对散水宽度的要求越高, 因此在确定散水合理宽度时, 应考虑建筑物高度的影响。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 散水外缘必定要超出檐口线投影位置, 否则雨水不能及时排出, 渗入地基, 可见, 此种情况下, 不仅需考虑建筑物高度影响, 还需考虑檐口线位置。因此, 建筑物散水宽度可按如下方法确定:
1) 当建筑物采用有组织排水时, 3层及3层以下建筑物的散水宽度取600 mm~800 mm, 3层及3层以上取值不小于800 mm。
2) 当建筑物采用无组织排水时, 3层及3层以下建筑散水宽度取800 mm~1 000 mm, 3层以上取值不小于1 000 mm, 且宽出檐口线200 mm~300 mm。
4.6 保证散水标高和坡度
散水向外排水坡度不小于3%, 且其外缘应高于室外地坪50 mm。
5 结语
本文分别从土方回填、散水施工方法、沉降缝和伸缩缝的设置、落水口的布设、散水的宽度以及散水坡度和标高等几个方面, 对散水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上述原因, 制订了预防现浇混凝土散水开裂的措施, 从源头上控制了散水开裂的问题, 保证了散水的施工质量。
摘要:分析了现浇混凝土散水开裂的原因, 包括土方回填质量不合格, 施工方法不合理, 沉降缝、伸缩缝和落水口设置不当, 散水宽度和标高不符合要求等内容, 针对各施工环节出现的问题, 制订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以确保散水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散水,开裂,原因,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健.对房屋散水断裂下沉的分析与治理[J].山西建筑, 2011, 37 (5) :93-94.
[2]孙光庆.常用散水做法分析[J].建筑工人, 1996 (2) :28-29.
[3]张培臣.混凝土散水裂缝的原因和预防[J].建筑工人, 1998 (9) :35.
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论文 篇6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原因,防治
墙体材料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 占有很大比例。整体用量占到近五成, 产值和造价分别占到三成左右。所以, 墙体材料的质量、性能、发展方向不仅对建筑的质量、造价等各方面起着很大的影响, 而且对整个行业的发展, 连带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节约的风气的影响下, 加气材料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 我们依然发现, 加气材料在实际的使用当中由于墙体材料的质量问题, 设计和施工人员对墙体材料的使用环境、标准、工艺的不了解导致墙体的由于自身的开裂引起渗漏的现象不断增多。因此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质量非常的有意义。
1 加气墙体材料开裂的原因
1.1 结构、施工工艺
现在社会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已经深入人心, 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使加气混凝土等一些列新材料得到了比较快的推广。各行业也纷纷推出了新的标准、图集等。可是我国设计、施工分开的产业结构将设计单位放到了被动的认识地位, 导致对新材料的认识、探索都在不断的进行当中。这就使设计师对材料的掌握程度不够, 容易造成设计缺陷、施工营造单位对加气材料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实心砖的认识之上。对施工时的高度、等等缺乏现场经验, 导致墙体易于开裂。
1.2 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裂缝开裂
(1) 使用过程中使用缺棱掉角的块材、对施工过程中的块材进行随意的砍、剁, 不同砌块混用, 龄期的不足使加气混凝土砌块容易产生墙体开裂现象。
(2) 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块材的干燥性, 往往由于淋雨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块材潮湿, 那么在砌筑完成后, 容易因为块材的干缩导致裂缝开展。
(3) 砌筑过程中砂浆并不是设计要求的, 并不是和加气混凝土配合使用的。
(4) 砌筑过程的排列不合理、接茬等问题没有处理好。砌缝厚薄不均。应力集中等。砂浆不饱满、保水性、和易性差, 日砌筑高度过大, 等等。均容易造成墙体的开裂。
(5) 铺灰时的面积过大, 砂浆易失去塑性, 灰缝不密实, 造成墙体开裂。
(6) 砌体与构造柱之间的拉结钢筋布置出现问题, 当砌筑至距梁底300mm时, 砌体间隔不够或者顶砌不密实造成的开裂。
2 防治措施
2.1 重点控制原材料———砌块的质量
(1) 砌块的生产材料必须严格控制, 其主要粘结剂———水泥必须遵照不同品牌、不同品种水泥不混用的原则。
(2) 严格遵守《蒸压加气砌块》标准并执行, 在砌块的生产尺寸上细心控制, 防止出现因为自身的尺寸不合格导致的墙体开裂。控制养护期达到28天的硬性要求。
(3) 产品的强度等级必须一样, 同时选择同一厂家, 同种材质的产品, 保证其配合比、收缩值一定。
(4) 注意砌块在运输、堆放时的防水工作。
(5) 在用作外墙的填充时, 选用06级别的以上的产品, 因其密度大, 干缩值较小。
2.2 对设计水平增加要求
(1) 砌块与墙柱的结合处, 必须用拉结筋对其进行加固, 防止收缩开裂。以此防止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收缩裂缝。
(2) 因为当砌体的高度和长度增加时, 会在自身内部产生变形叠加值, 所以对于高度超过4m, (墙厚>180mm) 时, 在墙体中间增设腰梁, 长度方向上超过5m, 需增设构造柱。其措施可以有效分割墙体。
(3) 在窗台处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以抵抗砌体在此处的收缩裂缝。在未设置圈梁的门窗洞口上部, 过粱的边角处亦易发生裂缝, 所以, 此处应加长混凝土现浇带取代短过粱。
(4) 外墙的雨罩、线脚、窗台、出檐、等应做泛水处理, 以免积水。管道穿墙要做好防水、防渗, 暗管不得水平开槽, 要竖向预埋。
(5) 采用聚合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对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缝隙进行加强, 然后再抹灰的处理方法对应墙体的开裂。
2.3 着重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 当干容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材质等不同时, 砌块不能混砌。
(2) 砌筑前应在合适位置设定皮数杆, 在墙根部预先浇筑一定高度的与墙体同厚的混凝土找平层。
(3) 施工时注意砌块的含水率控制在10%—15%, 含水深度8—10mm为宜。饱和水或浇水过量的砌块不得使用。
(4) 砌筑时灰缝要做到横平竖直, 上下层十字错缝, 转角处应相互咬搓砌筑。
(5) 墙体施工缝处必须砌成斜槎, 斜槎长度应不小于高度的2/3。
(6) 砌筑时, 不得在砌体上搁置脚手架, 墙体预埋件应先预埋、预留, 不得在已砌好的墙体中开槽打洞。
(7) 着重加强养护措施。
3结束语
加气混凝土因其良好的施工特性而逐步得到人们的认识和使用。但是使用的过程中因有些注意不到的地方而造成了施工质量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今后的行业发展中需要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完善设计施工过程, 亦要对产品的性质不断的进行改良。才能为建筑材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前进中稳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论文 篇7
1 结构性裂缝
1.1 产生原因
结构性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类型:设计方面, 由于设计不当原因导致的墙体裂缝, 具体包括设计差错、结构荷载计算遗漏、构造不合理等原因。房屋设计是房屋施工的前提和基础, 合理的房屋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墙体裂缝, 不合理的房屋设计削弱了砌体的整体承载能力。墙体内的管线埋设, 采用包心砌法, 这些减少了砌体截面面积, 破坏了砌体整体性, 最终降低了砌体承载能力。施工材料方面, 由于施工中偷工减料, 使用不符合规定劣次施工材料, 如砖及砂浆强度等级低等造成组砌砂浆不饱满, 砌筑砂浆不饱满, 组砌不符合要求, 从而影响砌体承载能力。使用不当, 在日常使用当中, 由于房屋都有其专门的设计用处, 在日常使用私自改变房屋用途, 加大房屋使用荷载, 增加振动力, 也有可能对墙体产生影响。
1.2 裂缝防治措施
1.2.1 进行合理施工设计。
使得建筑物有一个合理的截面荷载能力, 针对荷载较大而建筑物截面相对不足这一问题时, 可通过提高砖和砂浆强度等级的办法来增强荷载力, 也可通过采用配筋砌体或在大梁、屋架支座处设计钢筋砼垫块的方式来增强荷载力。
1.2.2 卸载。
针对荷载过大而砌体强度相对较低时, 对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 可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砼梁来减轻下部的压力, 或减轻上部结构进行拆除以减轻其自重, 也可以在原有大梁下设置砖墙、砖柱, 承接上部传下来的荷载, 使裂缝墙体免受更大的压力。
1.2.3 结构加固补强。
对于荷载过大致使墙体已经产生裂缝的情况下, 由于截面较小而产生的承载力不足问题, 可对产生裂缝的墙体加大其截面尺寸, 从而增强其承载力。具体措施有:增设附壁柱;在已列砌体外灌注钢筋砼夹板;将已经出现裂缝的砖墙改为钢筋砼墙、柱等。
2 温差裂缝
温差裂缝一般是指随着温度的变化裂缝的宽度有所增减的房屋裂缝。温差裂缝产生的位置一般在房屋顶层端部或门窗洞口部位, 并呈对角、八字形状, 形状特征是上宽下窄。
2.1 产生原因
2.1.1 粘土砖砌体与砼物理性能的差异。
由于砼与砖砌体两者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 砼的为:10×10-6) , 砖砌体的为5×10-6。在温度的作用下, 砼产生的热胀冷缩变形比砖墙产生的热胀冷缩变形大, 这种情况将会导致二者之间有产生相对位移, 使建筑物截面突变, 从而使房屋端部砖墙产生内在的拉力和剪力, 产生裂缝。
2.1.2 施工不当。
裂缝的产生与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关系, 施工质量较好, 砌体的强度高, 相应的抗拉、抗剪能力就较强, 裂缝就不易产生或较为轻微, 反之, 裂缝则有可能比较严重。
2.1.3 温差大小是裂缝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当建筑物受热不均, 亦可产生裂缝。
裂缝的大小一般与温差成正比, 温差越大裂缝较大, 反之温差减小裂缝也随之减小;屋面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大, 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小。
2.2 防治措施
2.2.1 对建筑物做好隔热处理。
可在钢筋砼屋盖上设置良好的架空保温隔热层。防止建筑物因受热不均而引起温差裂缝。
2.2.2 减少屋面伸缩间距。
一般每隔6m设置柔性分格缝, 屋面圈梁伸缩缝的间距一般不宜超过30m, 在预制屋面板的板边圈梁、墙体之间留出适当的伸缩缝, 以便砼构件自由伸缩。
2.2.3 在房屋墙顶与两端屋盖之间设置水平活动缝, 一般用1:3石灰砂浆进行浇注。
3 地基沉降裂缝
地基沉降裂缝一般是指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房屋的底层, 高则可达到一到两层, 裂缝的形态是下宽上窄, 严重时可导致房屋倾斜等问题。裂缝一般在房屋端部、门窗洞口对角产生斜缝、八字缝及水平包角缝, 该种裂缝随着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加剧, 逐渐延伸。
3.1 产生原因
通过分析研究得知, 地基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地基土质软硬不均, 当建筑物占地较大地基地质不均时, 随着建筑物的增高, 在强大压力之下则可能由此而产生沉降。地基处理不当, 建筑物自身有着极大的重力, 对地基有着较大的附加应力, 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变形较大的软弱地基要进行加固处理, 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另外, 由于地下水不稳定原因亦可引起地基沉降不均。周围某些环境的变化如抽地下水, 自然降水等原因, 导致地下水位变化, 水位升高或降低等均可导致地基沉降不均。
3.2 防治措施
3.2.1 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结构比例, 使建
筑物不应过大, 建筑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 纵墙拉通, 避免转折多变。建筑立面尽量保持持平, 尽量避免高低落差, 门窗不应开设过大, 这样会降低墙体的承载力。使房屋建筑刚度中心与质量重心保持一致,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房屋自身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3.2.2 使新旧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
样可以避免新建房屋在原来既有应力的基础上对地基产生新的附加应力而引起不均匀沉降。
3.2.3 增强门窗洞口抗拉抗剪的强度。
由于门窗的开设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砌体的承载力, 针对这一情况可在门窗洞口两边设置钢筋砼门框, 并可在砌体内配置适量钢筋。
3.2.4 对房屋进行正确使用, 避免因房屋
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裂缝, 由于房屋的承载力都是按照一定的使用功能设计的, 若超过这个限度, 则有可能对房屋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房屋竣工后, 不宜随意改变、增大使用荷载或任意加大地面厚度。
4 结语
综上, 砖混多层结构建筑砌体开裂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防治措施也不局限于以上。随着建筑种类的增加及新型施工材料的研制, 房屋砌体裂缝问题会有所改善。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文章写作不到之处望行业同仁多多指正, 在今后的时间里亦会再接再厉, 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争取为我国在砖混多层结构建筑砌体开裂防治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建筑物由于长期使用及风吹日晒, 加之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蚀, 往往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开裂、毁损、脱落等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 以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防治为研究主体, 分别从地基不均匀沉降, 温差, 结构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砖混结构,房屋建筑,墙体,开裂,防治
参考文献
[1]燕锐, 艾忠秋.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17期.
[2]杨宇.墙体砌筑后出现裂缝及控制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02期.
[3]胡武国.浅谈多层住宅墙体裂缝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年06期.
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论文 篇8
1 墙面空鼓、开裂的主要特征
墙面空鼓、开裂的主要特征有4种:一是窗台面空鼓,窗台下两侧出现“八”字裂缝;二是混凝土框架柱与填充墙交接处出现裂缝,梁、板与墙体交接处出现裂缝;三是墙体抹灰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缝和空鼓;四是墙体抹灰面出现大面积龟裂,但不空鼓。
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抹灰层开裂的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本身干缩产生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制成后的硬化过程中,会因水分蒸发而产生体积收缩,收缩时会在墙体内部产生一定的应力,当这种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与抗剪强度时,墙体就会产生开裂。而在实际生产到施工过程中,有时砌块龄期不足就出厂并用于施工,且龄期很难检查和控制,这也是造成墙体开裂的原因之一。
2.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热胀冷缩引起的裂缝
由于砌块、砂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当外界气温变化时,墙体各部分变形量不同,导致处于约束状态下的墙体内产生程度不一的变形,使薄弱处墙体开裂。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热胀冷缩后,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砌体交界处会产生裂缝。
2.3 砌体下沉引起的裂缝
在砌体自身重量的作用下,随着砌筑砂浆的干结和水分的蒸发,砌体本身将有细微的沉降,造成梁底与砌体的交界处出现水平裂缝,水平裂缝往往沿梁长方向呈贯通状。
2.4 施工因素的影响
(1)砌筑工人的技术水平的差别造成砌筑质量不稳定,是造成墙体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砂浆强度低、砌块表面浮灰等污物未处理干净、砌筑时铺灰过长,均会造成砂浆与砌块的黏结力差。此外,砌块出厂存放时间不够,在砌块体积收缩尚未完成就上墙砌筑,产生收缩裂缝。砌块排列不合理,上下二皮砌块竖缝搭砌小于砌块高的1/3或90 mm,没有按照规定在水平灰缝中设置拉结筋或钢筋网片,导致裂缝产生。
(2)由于管理不严谨,工序安排不合理,产品保护意识差,造成后序工作人员对已完成的墙体肆意踩踏而导致裂缝。例如,构造柱模板安装时,为了抢进度,往往墙体完成后立即开始安装模板,而且不能很好地保护墙体,而导致墙体松动或移位;水电管线不是随墙体砌筑的同时埋设,而是在墙体成型后随意打凿,使墙体被严重破坏。
(3)砌体完成后未间隔合理的时间便进行抹灰,由于砌体收缩变形带动抹灰开裂。
(4)抹灰前基层未清理干净,在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形成隔离层,降低了底灰砂浆的黏结力,很容易造成空鼓、开裂、脱落现象。
(5)抹灰前基层湿润不充分,造成砂浆中水分过早、过多地被墙体吸收,使抹灰层不能充分水化,而在获得强度之前形成空鼓、裂缝。
(6)—次抹灰过厚,没有分层抹灰,导致抹灰本身的重量大于或等于初始附着力,易造成抹灰层空鼓、开裂、脱落。
2.5 设计因素的影响
(1)砌块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建筑物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沉降缝的间距、圈梁和过梁及抗震构造措施等超过混凝土空心规范的限值,导致墙体开裂。
(2)屋面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受温度应力影响而产生的水平推力对墙体造成的危害。
(3)没有针对砌体抗剪、抗弯能力差的特点,将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提高和采取措施提高砌块的黏结力。
(4)特殊部位墙体构造措施不完善,如过梁、构造柱、顶层檐口与圈梁,砌体与框架柱、梁连接处等没有采取合理的技术处理措施。
3 预防墙体抹灰空鼓和开裂的措施
3.1 墙体构造控制措施
(1)在框架柱和剪力墙与墙体交接处,沿墙高每600 mm设置2φ6 mm拉结筋,长度为700 mm,且不得小于墙长的1/5,伸入柱和剪力墙不得小于200 mm。
(2)当墙长超过5 m时,在墙体中部设置构造柱,且沿构造柱高每600 mm设置2φ6 mm拉结筋,长度为700 mm,且不得小于墙长的1/5,伸入构造柱不得小于200 mm。
(3)当墙高超过4 m时,在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不但增加了墙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还可以减少因墙体过高而产生的沉降,从而避免墙体开裂。
(4)在砌筑砌体的转角处时,每隔三皮砌块设置每边长度不小于1 000 mm的拉接筋,以防止砌体转角处产生纵向开裂。
(5)在门窗洞口两侧砌块设置一孔蕊柱,蕊柱必须锚固在上下层的圈梁内,以增强墙体的抗剪强度;在门窗洞顶上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且过梁伸入墙体的长度不得小于250 mm;同时,在窗台处设置钢筋混凝土窗台梁,并提高窗台下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以减少由于应力差引起的裂缝。
(6)在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柱、墙和梁结构交接处设置加强钢网片(10 mm×10 mm),加强网片的宽度为300 mm,每边搭接宽度为150 mm。钢网片与砌体及钢筋混凝土柱、墙和梁结构连接牢固,并通过钢网片将砂浆层与砌体及混凝土结构黏结成整体,使钢网片能传递应力。
3.2 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1)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的要求,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得小于28 d。在材料进场前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达到28 d以上龄期的要求,对每批砌块都应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产品质量。
(2)砌筑及抹灰砂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和配合比,砂浆配制时应按配合比计量下料,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的水泥,禁止用脱水的石灰膏代替熟石灰膏,以保证砌筑和抹灰砂浆的质量。
(3)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用完,天气干燥、炎热的情况下,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和3 h内用完,杜绝凝结后的砂浆重新搅拌后再用。
3.3 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
3.3.1 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检查墙体拉结筋的数量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浇水湿润,禁止潮湿和龄期不足的砌块用于砌筑墙体。
(3)砌筑墙体前的1~2d,应将砌体与结构相接的部位洒水湿润,保证砌体与结构黏结牢固。
(4)砌筑采用“披灰挤浆”方式,先用瓦刀在砌块底面的周肋上满披灰浆,铺灰长度为2~3m,再在待砌的砌块端头满披头灰,然后双手搬运砌块,进行挤浆砌筑。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不得出现丢缝、瞎缝、开裂和黏结不牢等现象,以避免墙面渗水和开裂,以利于墙面粉刷和装饰。
(5)砌块砌筑时应坚持对孔、错缝搭砌、反砌的原则,即上皮砌块的孔对准下皮砌块的孔,上、下皮砌块的壁、肋可较好地传递竖向荷载,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上、下皮砌块要错开搭接砌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 mm;砌块有孔的一面应朝下,无孔的一面应朝上,这样易于铺设砂浆,确保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
(6)为了避免新砌体压缩变形过大,严格控制日砌筑高度,每天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5 m内。当砌体砌筑至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7 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7)加强对水电工的培训,强化水电规范化施工,施工时要密切和水电工人配合,能够预埋的管道要及时预埋,防止在成品墙上乱砸乱敲,杜绝各种水电管线横穿过成品墙。各种电器管线紧竖向沿砌块孔洞穿过,横向从梁底混凝土现浇带中穿过,插座、开关处横放一块异型辅助砌块,当插座、开关安装好后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实。如果确实要在墙上开洞(槽)时,应采用切割机切割线槽砖块和线盒的办法,线管、线盒安装好后,用C15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填实。
(8)砌筑好的墙体,做好墙的保护,避免碰撞。
3.3.2 抹灰工程质量控制
抹灰作业应在墙体砌筑完成至少稳定一段时间后(至少30 d)方可进行,严禁墙体砌筑完成后立即进行抹灰。顶层抹灰应在屋面保温层,隔热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以减轻温差的影响。外墙抹灰宜结构封顶后,并在墙体干缩基本稳定后施工,防止墙体收缩变形带动抹灰开裂。
(1)在抹灰施工前,检查砌体质量,砌体与梁、柱交接处是否按规定设置钢丝网片,对于墙体通缝、瞎缝要勾实,检查预留洞口是否按要求补好,以及其他特殊部位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是否满足要求等。
(2)在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填补墙上沟槽、孔洞、破损砌块、不饱满的灰缝等。
(3)在抹灰施工一天前,根据天气情况可适量给墙体洒水,每天不少于2次,以确保墙体湿润。
(4)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抹底灰,一般需冲完筋2 h后抹底灰,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抹灰时先薄薄抹一层,不得漏抹,要用力压使砂浆挤入细小缝隙内,接着分层装档压实抹平至与标筋一致,再用靠尺板垂直水平刮找一遍,并用木抹子搓毛。当底层灰至六七成干时,可开始抹罩面灰(如果底灰过干,应用水润湿)。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黏结牢固,底层的抹灰强度不得低于面层的抹灰强度。
(5)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在抹灰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抹灰厚度,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 mm时,应采取设置加强钢丝网片等措施进行加强处理。
(6)加强抹灰层的养护,待抹灰层终凝后应洒水养护,以保证抹灰层充分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 d。
4 结语
为了预防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抹灰层出现空鼓、开裂、脱落等现象,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抹灰的特殊性出发,应对材料进场、砌筑、抹灰等每一个环节,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认真执行有关规范、规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措施,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抹灰质量一定能够提高。
参考文献
[1]GB 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JGJ/T 220-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S].
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论文 篇9
关键词:砌块墙体,裂缝,加气混凝土砌块
引言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墙体材料, 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施工较为简便, 价格低廉, 是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比较适宜的、能以单一材料方式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墙体材料, 在泰州地区普遍用于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建筑。但是, 由于砌块的强度等级低、吸水率高、收缩变形大, 目前泰州地区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中, 还是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与墙面抹灰工艺, 经常出现墙体裂缝, 并引起墙面抹灰空鼓、开裂及墙体渗漏等质量问题。因此, 提高墙体工程质量, 制定系列的防治技术措施, 已成为建设主管部门及业主、开发商共同关注的问题。
1 墙体裂缝的成因
造成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 既有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干缩变形方面的原因, 也有设计构造、材料及施工质量、工程管理方面的原因。
1.1 温度裂缝
由于日照及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 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 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 就会产生墙体温度裂缝, 如框架梁下沿砌块顶部的水平裂缝、门窗洞边的角裂缝等都属于这一类。
1.2 干缩裂缝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随其内部含水量的降低, 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 其结果是导致砌块墙体开裂。这类裂缝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 裂缝程度也比较严重, 如墙体的垂直裂缝、阶梯形裂缝、窗台边斜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裂缝等。
1.3 由于设计构造原因产生的裂缝
(1) 非承重砌块墙体是后填充的围护结构, 在墙体过长、过高时, 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 引起开裂。
(2) 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 未采取合理的连接构造措施, 引起开裂。
(3) 与水接触的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 引起开裂渗漏。
1.4 由于砌筑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
(1) 砌块缺棱掉角, 对非标准砌块随意砍凿后砌筑, 用不同块材混砌, 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砌筑, 容易引起墙体开裂。
(2) 砌块砌筑施工时, 如果砌块被雨淋湿或砌块本身的含水量过大, 墙体会因干缩造成开裂。
(3) 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
(4) 砌块排列不合理, 未按规定接槎砌筑, 水平、竖缝厚薄不均且砂浆不饱满, 砂浆和易性差、保水性差, 日砌筑高度过大等, 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
(5) 砂浆铺灰面过大、铺灰长度超长时, 砂浆易失去塑性, 造成灰缝 (尤其是竖缝) 不密实。
(6) 砌体与混凝土柱之间没有加拉接钢筋或拉接不牢固;砌筑至距梁底300 mm时, 砌体间隔时间不够或顶砌不密实。
(7) 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嵌缝及防水处理不当, 容易引起接缝处开裂渗漏。
(8) 墙体开槽、预留孔洞、穿墙套管等部位填补处理不当, 引起局部开裂。
1.5 墙面抹灰不合适造成的裂缝
(1) 抹灰砂浆采用普通抹灰砂浆, 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 由于一般砂浆与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较大, 因砂浆自身收缩产生开裂。
(2) 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基层未采用界面剂处理, 因抹灰砂浆的保水性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引起砂浆开裂。
(3) 抹灰一次成活, 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 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
(4) 对框架柱、梁与砌体之间不同材料的结合部, 未采取防裂措施。
(5) 夏季施工抹灰后失水过快, 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 致使砂浆失去粘结力。
2 控制墙体开裂的施工技术措施
2.1 砌块材料
(1) 砌块块材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指标的进场复验报告。
(2) 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 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2 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
(1) 采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 应使用配套的专用砌筑砂浆或抹面砂浆。施工时, 砌筑砂浆、抹面砂桨及砂浆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2) 砌筑砂浆采用普通砂浆时, 砂浆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 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3) 抹面砂浆采用普通砂浆时, 砂浆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 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GB 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的规定。
2.3 砌块墙体的施工技术措施
砌块砌体施工应遵循GB 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并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 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倾倒, 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 堆放高度≯2 m, 并防止雨淋。
(2) 砌体的养护期应≮28 d。
(3) 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 应提前1~2 d浇水湿润砌块, 砌体含水率≯15 %, 并采用干砌方法砌筑。在高温季节砌筑时, 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湿润。
(4) 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 其高度宜≮200 mm。
(5) 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 也不得与其他型号的砖、砌块混砌。
(6) 墙体的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完成砌筑, 对不能同时砌筑的临时间断处, 应砌成斜槎。
(7)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应与砌块皮数相符合, 其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 砌体砌筑时, 应严格控制砌体的水平度和平整度, 错缝搭砌, 搭砌长度不小于1/3的砌块长度, 不能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通缝≯2皮。
(9) 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 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5 mm, 竖向灰缝宽度宜为20 mm, 砂浆的饱满度应≥80 %。砌筑后, 宜对水平缝、垂直缝进行勾缝, 勾缝深度为3~5 mm。
(10)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应留一定空隙, 并至少间隔7 d后, 再采用侧砖、立砖或砌块斜砌挤紧, 倾斜度宜为60°左右, 并用砌筑砂浆填塞饱满。
2.4 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与密封
(1) 应预先在墙体中预留出门窗洞口, 最后再安装门窗框。
(2) 安装塑钢、铝合金门窗时, 应在门窗洞两侧的墙体上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C 15混凝土块, 然后用尼龙锚柱或射钉将塑钢、铝合金门窗连接铁件与混凝土砌块固定。
(3) 塑钢、铝合金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采用PU发泡剂进行填塞, 并在切割成深5~8 mm槽口后, 用砂浆将内外填嵌密实, 达到规定强度后用建筑密封胶封口。
2.5 墙体暗敷管线
(1) 水电管线 (包括穿墙套管、线盒、插座等) 的暗敷, 必须待墙体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 其中要开的槽、洞与墙面的夹角宜≯45°, 深度宜不大于1/3的墙厚度。
(2) 敷设管线后的沟槽、穿墙套管和预埋件等, 应使用1∶3的水泥砂浆填实, 并低于墙面约2 mm, 再用粘结剂补平。并沿槽长及洞口周边, 外贴宽度>100 mm的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2.6 墙面抹灰施工
(1) 在外墙抹灰施工前, 应先将门窗框、护栏等安装好, 并将墙上的孔洞堵塞密实。
(2) 室内墙面、门洞口的阳角, 应采用1∶2的水泥砂浆做暗护角, 其高度应≮2 m, 每侧宽度应≮50 mm。
(3) 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 应采用防水砂浆。
(4) 抹灰前, 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 对砌块的缺棱掉角、灰缝不饱满等缺陷要进行填补。若采用普通砂浆抹灰, 应将墙面洒水湿润, 但墙面不应挂有水。
(5) 采用普通砂浆抹灰时, 宜在基层表面涂刷专用界面剂, 以利于基层与抹灰砂浆粘结牢固。
(6) 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 分层抹灰, 一般底灰厚度宜控制在8 mm以内并压实;找平层及面层抹灰应有适当的间隔时间, 且底灰强度不得高于找平层和面层的抹灰强度。当抹灰总厚度≥35 mm时, 应采用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并对外墙抹灰做相应的分格缝。
(7) 夏季在外墙抹灰时, 宜采用篷布遮阳, 避免在暴晒条件下抹灰;冬季则应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
(8) 为了防止抹灰层开裂, 宜在抹底灰后喷洒防裂剂。
(9) 对于填充墙与砌体结合部, 应在其内外两侧敷设宽度≮200 mm的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 绷紧后分别固定在混凝土与砌体的底灰上, 以保证网片粘结牢固。
(10) 要防止各抹灰层发生快干、水冲、撞击和震动损害, 做好砂浆凝结后的养护工作, 一般宜在抹灰层上喷养护剂养护。
2.7 防止墙体开裂的加强措施
(1) 门窗过梁与窗台板的做法、墙体洞口及附墙固定件的做法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门窗洞口过大时, 宜在门窗两侧设置防裂构造柱。
(2) 当填充墙体超长、超高时, 应设置防裂构造柱或配筋带。
(3) 在内外墙面的抹灰砂浆中掺加杜拉纤维或丹强丝。
(4) 当外墙采用普通抹灰砂浆时, 在砂浆中敷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