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思想

2024-06-05

乐教思想(共12篇)

乐教思想 篇1

孔子是一位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功能的教育家, 他强调音乐在陶冶性情、促进教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习孔子的“乐教”思想, 以古促今、古为今用, 可以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修养, 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一、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表达情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先秦时期,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论著《乐记·乐本篇》中讲“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 也说明了这一点。

《音乐鉴赏》不能单纯地只注重聆听、只播放音像资料就万事大吉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感染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教学中把音乐的美育思想贯穿其中, 使学生完成对美的感受与欣赏后作出鉴赏与评价, 通过音乐的艺术熏陶培养美的感情与情操, 进而形成和发展审美的精神世界, 这是美育教育的任务。因此, 选择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作品的分析, 使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表现风格等, 引发思想感情上的共鸣;针对不同风格的作品也要使学生在美的旋律、美的意境中, 提高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视听, 逐渐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至关重要, 通过引导、分析、讲解、提高来培养学生在美的旋律和意境中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逐步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真正懂得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真、善、美。

古琴是一件大家并不十分熟悉的乐器, 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它。然而, 这却是在孔子时期便已盛行的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 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位居“琴、棋、书、画”之首。关于古琴有着各种传说: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以一首《凤求凰》追求才女卓文君, 被传为佳话;诸葛亮空城弹琴退数万雄兵, 又展示了古琴的另一种力量。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 要达到这样的意境, 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 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只有通过对古琴知识的介绍以及作品的欣赏, 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提高审美情趣。

二、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孔子办学以培养“君子”为宗旨, 他说:“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 其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 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 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 都渐渐形成君子风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 德育渗透功能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 其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易于展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音乐教材中内容大多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 树立远大理想, 继承革命传统, 尊敬师长, 互相友爱等, 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当牢固树立德育意识, 以教材为内容, 以课堂为阵地, 认真钻研、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 抒发美好的感情, 让学生在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鉴赏》不仅要使学生了解音乐常识, 学会欣赏音乐作品, 更要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 感受和传达真、善、美的真谛, 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净化。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广泛地接触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中外音乐作品,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讲解和对世界各国优秀作曲家及时代背景介绍, 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启发,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而逐步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例如, 声乐作品《松花江上》是张寒晖于1936年11月创作的, 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 由于亲眼目睹了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 流亡关内, 耳边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 于是谱写出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 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 唱出悲愤交加的声音。类似的作品都有着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应就其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给学生作以介绍,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 教师具有的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质、治学态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要具备多元素养和多元文化知识:一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文化素养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悉所教学科, 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不断以新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二是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大学生精力充沛, 求知欲强、视野开阔, 新的想法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学的发展显现出不断综合和相互渗透的趋势, 科学知识本身是相互联系的。素质教育实践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所以, 教师应当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努力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这样才能满足当代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源泉。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现代教育更是要求教师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 以自身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举止,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因此, 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愉快、新颖、平等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来实现教育的目标, 这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 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艺术教育是灵魂的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鉴赏》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面对的学生多、范围广, 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 触及学生的灵魂, 使学生的心灵发生莫大的变化, 进而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一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因此, 我们应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 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为开创公共艺术教育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包含许多符合教学规律的、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合理因素。《音乐鉴赏》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教学体会出发, 浅谈孔子“乐教”思想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启发, 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关键词:“乐教”思想,公共艺术教育,《音乐鉴赏》

参考文献

[1]聂振斌.儒学与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 2006.

[2]褚斌杰.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绪红霞.孔子的“乐教”思想及其对音乐教学的启示.当代教育科学, 2003, (13) .

乐教思想 篇2

――中年级作文教学尝试

一提“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三年级学生尤其畏惧作文。能 否攻克这种心理障碍,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为此,我把它视为教学重点加以研究。我认定:只要遵循学生 的认识规律,培养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 学就能获得成功。我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先“扶”后“放”,练好“写段”。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三年级作文要侧重训练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 踏踏实实地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尚未掌握写一段话的`技能时,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坡度,架 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

我的第一节作文课从听记训练开始:我讲述《刘源源练字》两遍,然后理清这段话的三层意思:(1)源源 的字写不好;(2)爸爸(刘少奇)教导、鼓励她;(3)源源的字写好了。学生先练习口述, 再用笔记下。只 要文句通顺,能写清三层意思的都给高分。“啊,作文这么容易!”孩子们不怕了。我再让他们仿效着写了《 我学钢笔字》、《我学作文》。三次练习浅近易学,很快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我作“画龙点睛”的小结: 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口”,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一点也不难。孩子们喜欢作文了。

接着,我教学生依照课文的重点段仿写,把中心意思写清楚,内容写具体。例如:学《晨读》,仿第一段 的“时、地、人、事”四要素写来校早读的欢愉;学《三味书屋》,仿写《我们的教室》……

训练有具体内容,又有亲身体验,学生易写、乐写,一改过去“难写”、“苦写”的状况。我再言传身教 ,带领学生一起投入艰苦的劳动,去换取写作成功的喜悦。

二、循序渐进:组“段”成“篇”,写好“放胆文”。

在学生掌握了写段的方法后,我遵照“从易到难”的原则,从“局部到整体”进行“篇”的训练。

(1)组“段”成“篇”。写了片段《我睡不着了》、《啊, 水族馆》、《快乐的一刻》,就教学生把若 干个“段”组织起来,汇集成篇――《快乐的秋游》。系列作文《讨厌的苍蝇》、《想好了办法》、《消灭苍 蝇》这三个片段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我指导学生把它们汇编成《灭蝇大战》,既展现了小学生课余生活的 一个侧面,又培养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 篇3

关键词 孔子 乐教 乐得其道 述而不作 礼乐交错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09-02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信息科技的变革,学界提出了E-learning,C-learning,U-learning等学习方式的创新,更有甚者,为了突出信息文明对工业文明“三中心”教育方式的超越,提出了系统的G-learning变革理念。G-learning作为一种倡导“绿色学习”的观念,强调信息文明境遇下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倡导回归到人类轴心时代古典的人文智慧。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音乐教育者,正是立足于信息时代绿色教育的视野,深入探讨孔子的乐教思想,力图为当前音乐教育传承古典乐教智慧提供参考。下面,本文具体从“乐得其道:乐教之宗旨”“述而不作:乐教之传承”“礼乐交错:乐教之实践”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系统回答孔子乐教的宗旨、传承以及具体实践方法等问题。

一、乐得其道:乐教之宗旨

其一,乐教的审美本质是一种中和之美。《乐记·乐本》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人的内在心灵本来应该是安静不动的,这是本性;但由于人与外物交往,内心有所感动,随之产生了情,音乐正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但过于沉迷音乐,甚至被一些不良的音乐所熏陶、引导,并会出现“乐之失,奢”的流弊。因此,一方面肯定音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看到音乐的不良影响,导向儒家“仁义之道”,所以,孔子乐教中强调的是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这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也契合了孔子人生中庸之境的追求。

其二,君子成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孔子十分注重学习对于成就君子的重要作用,他在《论语·阳货》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在孔子的六经君子成人教育中,乐教既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在次第上,又代表了君子成人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就是说,儿童的教育,应该随顺自然,通过诗,兴起其美好的情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应该通过礼的社会规范来对情感进行理性的约束,从而适应社会秩序对人的要求,最终,教育的完成还需要实施乐教,让理性回归到情感,实现情理的和谐交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君子人格的实现也是快乐人生的达成,所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礼记·乐记》)。

其三,理想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乐记·乐施篇》云:“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在《论语·阳货》篇,还专门讲述了一个孔子和弟子子游讨论乐教治理社会的故事:“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菀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二、述而不作:乐教之传承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为老彭”。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他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从司马迁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一,孔子视野中的“乐”与“诗”“礼”是相互配合的一个整体,诗配上了音乐,并合上一定的礼数,从而,可以运用于祭祀、朝会、宴享等场合。孔子的此种乐教观念是对更久远的歌乐舞一体的声教传统的传承,它是巫师通过自己的语音符号(歌)、身体动作(舞),再合上一定的音乐符号(乐)用以沟通神人的方式。《尚书·舜典》中也对此一体化的声教传统做了记载:“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其二,孔子在删诗正乐的过程中,尽管从形式上的一体化以及内容的采编上延续了传统,述而不作,但在具体的“删”“采”的过程中,也通过自身言传身教的阐释,凸显了自身推举的仁义之道,所谓“《雅》《颂》各得其所”,这样,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同时,孔子的仁义之道也能立基于传统文化之上,获得教育的公共平台,具有了强大的现实文教功能。

孔子不仅删诗正乐,自身也是一个音乐发烧友,十分喜爱音乐,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因此,孔子乐教对传统的传承就不仅体现在以上孔子删诗正乐的工作中,还体现在他对古典音乐的具体修习实践中,在《论语》中,就有多次这样的记载,试举几例: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在这里通过抒发对《韶》乐、《武》乐的欣赏感言,道出了美和善的关系,突出了儒家乐教之教人向善的旨归。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这里,生动地叙述了孔子从音乐开始到结束的审美体验,体现了孔子对音乐的喜爱。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韶》乐是当时贵族中流行的古乐,孔子这段话不仅说明了其对古代音乐的痴迷,同时,也说明了孔子具有很高的音乐古典素养。

孔子自身对传统音乐的修习以及删诗正乐的文化整理工作,延续了古典的乐教传统,充实了传统乐教的仁义生命。

三、礼乐交错:乐教之实践

孔子一生用力于教育,启迪人心,改变社会,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具体在孔子的乐教实践中,他强调“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因材施教”,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礼乐交错”,音乐教育应该是一个整体。“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是孔子整个教育共享的原则,“礼乐交错”则突出了乐教的独有特色。

孔子在具体的乐教实践中,还非常强调礼与乐的结合,发挥礼乐的整体效用,实现君子人格的养成。《礼记·文王世子》中这样记载周代的乐教思想:“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乐记》也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在这里,礼乐都是培养一个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孔子的乐教中,不是强调音乐知识、音乐技巧的专业性的教育,而是恭敬而温文的人格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乐教思想 篇4

一、《荀子》、《吕氏春秋》、《周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其乐教思想

《荀子》[1]中的《乐论》篇主要针对墨子的“非乐”思想的批判, 阐述了音乐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性。它首先从音乐起源于人的情感出发, 认为“夫乐者, 乐也, 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故人不能无乐”。音乐是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乐则必发于声音, 形于动静”, 也就是说, 人高兴时通过嗟叹歌咏等声音和手舞足蹈的动作表达其内心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够使人产生善心, 远离邪恶之气。然后又进一步论述了欣赏雅颂之乐对于调节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 雅颂之乐用于宗庙中可以培养人的礼让的情感, 用于战争中可以鼓舞士兵杀敌的士气, 不论是在宗庙、家庭、乡里族党中, 雅颂之乐都能使人之间和睦相处, 所以“故乐者, 天下之大齐也, 中和之纪也”。最后通过论述中正平和之乐和妖艳淫邪之乐的区别, 得出中正平和的严肃音乐, 才能使百姓和睦, 安居乐业, 军队力量强大, 国家安定发展。而妖艳淫邪的音乐使人放纵散漫、鄙陋低贱, 国家混乱不堪, 导致国家败亡, “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 危削侮辱之本也”。由此提出推崇礼乐制度的重要性, 肯定了先王制礼作乐的原则, 否定墨子的“非乐”思想。

《吕氏春秋》[2]首先从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天道观”出发, 来论述音乐的起源问题, 从而肯定乐教的重要性的。它认为“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 本于太一”。也就是说音乐起源于“太一”, “太一”就是“道”, “太一”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太一产生天地, 天地产生阴阳的变化, “万物所出, 造于太一”、“声出于和, 和出于适”, 先王制定音乐也是从这个原则出发的。从音乐和“道”的关系来阐述“道”对于从事音乐的人的重要性。即“务乐有术, 必由平出。平出于公, 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 其可与言乐乎”, 也就是说一切完美的音乐都是欢快的音乐, 而欢快的音乐都是由最精妙的、无法用语言描绘的“道”生成平和的境界而产生的。“道”在处理政事、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故能以一听政者, 乐君臣, 知远近, 说黔首, 合宗亲;能以一治其身者, 免于灾, 终其寿, 全其天;能以一治其国者, 奸邪去, 贤者至, 成大化;能以一治天下者, 寒暑适, 风雨时, 为圣人”。然后从音乐的“适中”角度论述音乐的审美标准, 作者认为和谐完美的音乐应该“以适听适则和也。乐无太, 平和者是也”。最后论述音乐与政治、道德的相互依附关系, “凡音乐, 通乎政而遗风平俗者也”、“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故先王之制礼乐也, 非特以欢耳目, 极口腹之欲也, 将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 也就是说音乐与政治是相通的, 它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也不只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 而是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周礼》[3]中的乐教思想主要围绕周王制礼作乐的原则来展开论述的, 突出了“礼”的重要性, 主要阐述了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瞽矇、视瞭、典同、磬师、钟师、笙师、镈师等乐官的职责, 他们分工精细, 各司其职, 分别在大学、小学教学以及祭祀、宴飨仪式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其中大司乐是掌管大学的教学法规, 他是职位最高的乐官, 选拔有道艺和德行的乐官到大学执教。以乐德教国子“中、和、袛、庸、孝、友”六种德行,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以乐舞教国子六代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乐德、乐语、乐舞分别代表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从课程的设置上来看, 当时的音乐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把乐德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 乐语和乐舞分别培养的是国子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专业表演技能, 也就是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大师掌管审定六律、六吕分别和五声、八音配合是否和谐。他教瞽矇掌握“风、雅、颂、赋、比、兴”六种诗的表现形式, 使受教育者把六德作为立身之本。在大祭祀、大宴飨时他率领乐队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礼仪演奏乐器。

二、《荀子》、《吕氏春秋》、《周礼》中的乐教思想均体现了“和”的审美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讲中庸之道, “和”的概念在史伯之前早已出现, 且已蕴涵一与多的关系, 有和谐、协调之义。季礼赞美“五声和, 八风平”, 医和强调“乃忘平和, 君子弗听也”, 晏婴要求音乐能使人“心平德和”, 伶州鸠强调“乐从和, 和从平”、“声不和平, 非宗官之所司也”, 他们都以“和平”、“平和”为审美准则, 推崇“平和”的古乐、“德音”, 而贬斥不平和的新声、“淫声。”[4]史伯对于“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的思想, 可以理解为“和“是促进事物不断发展的对立因素的统一, “同”则是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 而事物的生成发展, 正是在不同东西的组合、配合中才能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5]孔子赞美《关雎》时说:“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他是从表现情感的角度来体现他的“和”的审美观念。《荀子》、《吕氏春秋》、《周礼》这三篇典籍从不同角度论述乐教思想, 均体现了“和”的审美思想, 肯定了礼乐结合的重要性, 也阐述了和谐的音乐对于稳定国家统治, 民众团结和睦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荀子》首先从音乐表达情感的角度来论述它的“和”审美思想, 音乐能培养人和顺的性情, 从而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 也就是说只有中正平和的音乐才能使百姓和睦相处, 安居乐业, 不至于流离失所。然后从礼和乐的功能不同来论述和谐的音乐能使人心和谐, “且乐也者, 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 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 礼别异。”最后从音乐演奏的角度论述乐音和谐的重要性, “声乐之象:鼓大丽, 钟统实, 磬廉制, 竽笙肃和, 筦籥发猛, 埙篪翁博, 瑟易良, 琴妇好, 歌清尽, 舞意天道兼”、“尽筋骨之力以要钟鼓俯会之节, 而靡有悖逆者, 众积意謘謘乎”, 真正体现出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音乐形式的完美结合, 和谐程度达到了好像有人谆谆教导过一样, 这样的音乐才是神圣之乐、绝妙之乐。

《吕氏春秋》首先从音乐起源于“太一”这个观点来论述它的“和”审美思想的, 它认为音乐来源于“太一”, 而“太一”产生了阴阳的变化, 由此产生了和谐的声音。也就是说音乐是天地和谐、阴阳调和的产物, “凡乐, 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大乐的欢欣产生于平和的“道”境界中, “大乐, 君臣、父子、长少之所以欢欣而说也。欢欣生于平, 平生于道”, 这个不可名状的“道”在治理国家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能够使君臣快乐、和睦、修身养性, 一统天下。然后围绕“适音”进行论述, 它认为心情愉快的前提是心情平和, 要想心情平和就必须有合适宜的行为, 就是要以遵循事物发展的情理来修身养性, “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乐, 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 和心在于行适”。音乐的声音也要以适中为标准, “夫音亦有适”, 声音过大、过小、过清、过浊都不合适宜, 以平和的心情欣赏适中的音乐就是和谐的音乐, 音乐以追求平正和谐的艺术境界为标准。

《周礼》首先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来阐述音乐的“和谐”之美。强调了“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对塑造和谐音乐及安邦定国的重要性, 如“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 以致鬼、神、示, 以和邦国, 以谐万民, 以安宾客, 以说远人, 以作动物”、“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 六代乐舞在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演奏时, 分别用不同的调式, 都要用五声、八音相协调, 乐官中的小师掌管六代乐舞声音的节奏, 并使其相互谐和, 乐官中的典同掌管六律、六同的谐和, 所有乐器的声音要符合十二律标准, 不合标准的, 要调整乐器的声音以达到和谐。然后从音乐的内容上, 对于建国后制定的音乐也有规定的标准, 如“凡建国, 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也就是说对于淫乱之声、亡国之声、哀乐过度之声、惰慢不恭之声一律禁止, 要制定哀乐适度的音乐, 这和孔子提出的“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

三、《荀子》、《吕氏春秋》、《周礼》的乐教思想中突出了“德行品质”的重要性

《荀子》首先从提倡礼乐反对淫乐的角度来加强道德修养的。它认为只有礼乐才是正道之乐, 能够感人至深, 具有移风易俗之功能, 能够使百姓和睦, 天下太平, 而郑卫之音的淫乐会使天下大乱, 先王要通过修养德行来订正音乐, 才能使天下和顺, “先王恶其乱也, 故修其行, 正其乐, 而天下顺焉”、“故乐行行而志清, 礼修而行成, 耳目聪明, 血气和平,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然后从君子和小人欣赏音乐的不同目的来阐述乐教思想的, 它认为“乐者, 乐也。君子乐得其道, 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 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 则惑而不乐。故乐者, 所以道乐也, 金石丝竹, 所以道德也”。最后通过礼和乐的不同功能来论述君子提倡乐教, 正是他自守道德的表现, 即“君子明乐, 乃其德也”。

《吕氏春秋》首先从礼乐的政治教化功能来阐述道德的重要性, “凡音乐, 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故先王之制礼乐也, 非特以欢耳目, 极口腹之欲也, 将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然后从音乐的起源和音乐的表现功能来论证音乐与德行的关系, 音乐由人心生, 人心中的感受是通过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音乐的内涵表现出来的, 君子和小人的志趣、君臣的贤明都可以在音乐中表现出来的, “察其风而知其志, 观其志而知其德”。最后通过郑卫之音对国家的危害来阐述君子修养德行、端正品德作为制定音乐的前提和根本, 如“郑卫之音、桑间之音, 此乱国之所好, 衰德之所说”、“故君子反道以修德, 正德以出乐, 和乐以成顺”。

《周礼》中非常重视乐德教育, 把音乐中的“德行品质”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把有道艺和有德行作为选拔乐官的重要标准, 死后还可以尊为乐祖, “凡有道者、有德者, 使教焉, 死则以为乐祖”。在国学教育中, 把乐德课作为一门首要的课程, 把培养贵族子弟的德行品质作为重要的目标。乐德课的内容包括“中、和、袛、庸、孝、友”, 其中“中”通“忠”, 就是忠诚, “和”就是刚柔适中, “袛”就是恭敬, “庸”就是有原则, “孝”就是孝顺, 善事父母, “友”和睦兄弟, 也就是通过乐德课的学习, 培养贵族子弟忠诚、刚柔适中、恭敬、有原则、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六种德行品质, 把六德作为立身之本。

结论

《荀子》、《吕氏春秋》、《周礼》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乐教思想, 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德行品质的关系、礼乐的关系、音乐的“和”的审美思想等, 不但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而且对研究当今的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95-210.

[2]张双棣, 张万彬, 殷国光, 陈涛译注.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 2007:47-61.

[3]徐正英, 常佩雨译注.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 2014:477-510.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54-55.

塑造自我 爱生乐教 篇5

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母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设》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公开课。这堂课使得听课的领导、教师,“都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听完课后,一位教师向历史教师问了一个问题:“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里有三个数字:30年,一节课,15分钟。这数字构成了教师生涯。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的就是这种孜孜不倦、默默无闻的终生努力。我,虽然是只有二十年教龄的小学教师,也是这样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即使高效率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没有使我厌倦自己的工作。我总是满怀激情,不断的塑造自我,爱生乐教。,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完善道德人格,培养文明行为。

一、为自己订立不断前进的目标,与时惧进,人们常说,教育工作是“良心”工作,教师的工作是无法量定的,无法用统一标准规定的,它主要依赖的是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常常这样对自己说,你把24小时都花在学生身上,也不觉得多。当然,我也有家庭,而且,我的责任感、事业心也不是能用花多少时间来衡量的。主要是经常自我检查一下:我是一位好教师吗?学生喜欢我吗?我是否对学生尽心尽力了?我是否把主要的精力、心思放到教育上去了?“为人师表”、“误人子弟”这些古人流传下来形容教育事业的话的分量。是使我保持自身不断努力的动力。为了能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缸水,因此我不断探索教育,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如:计算机培训,新课改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增加“内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有创新意识,永葆教学青春”。

二、努力向别人学习,用先进的经验与自身对照。教师职业是“个体性的劳动,群体性的成果。”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都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而学生的成长则又依赖众多教师的辛勤劳动。每个教师的个体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当众多教师的辛勤劳动形成合力时,才能产生最大的效应。因此,我与同事之间形成了团结互助、友爱合作的良好关系,与同事真诚相见、切磋互通。我常以别的老师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作为“镜子”,照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促使自己时时保持清醒头脑、不妄自菲薄,不盲目自大。

三、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心永驻。坚持“爱的教育,学生第一”的教育观,热爱学生,不以恶语相伤,更不变相体罚。那是因为我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因此,我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课间十分钟,留心观察学生是否做了不安全的活动,一旦发现,马上教育制止他们的行为,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乐教、趣学 篇6

【关键词】英语课堂 创造环境 激发热情

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均要富有趣味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用英语交流的欲望,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周围事物的显著变化唤起,无意注意占主要优势,因此在教授新知识前一定要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教学句型“What is your favorite---? It is….”时,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物品如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红色的帽子,背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全班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 Am I beautiful today?看到这一情境学生兴奋的回答:“Yes ,you are very beautiful.”然后教师指着衣服说:“This is my coat ,It is red .”指着书包和帽子说:“They are my bag and cap . They are red too. Now ,can you guess what is my favorite color?”指着红色的衣服、帽子书包引导学生回答:“Red”教师马上肯定说:“Yes, you are very clever, my favorite color is red .”学生看到教师的一身打扮,听到肯定的答案,精神马上集中起来,然后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只需提供一个让学生相互交际的环境,给予他们一些不同的颜色或物品进行句型操练就行了,那么这个要求学会提句型就“不攻而破了。

二、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如:

1.“Guessing game”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竞猜活动中启发学生思维的成分也逐渐加大,低年级可采用猜物并说名称的方式,如:教师拿出一张单词卡片,请一位同学做动作,其他同学根据动作猜出所学过的单词;高年级则应加大思维力度,采用描述猜动物的方式,如:让学生根据“It has four legs , It lives on a farm, It is white, It eats grass.”等描述展开综合推理和想象等思维活动,或在教师提供狗、狮子、猪、等动物图片中选择正确答案。

2.“Drawing”活动,让学生画画涂涂,动手,动脑,边画边说,画所学的知识,说说画什么,说说所用的颜色,把学过的多种知识结合起来,内容形式丰富又有趣。如,在教学My clothes时,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画出衬衫、毛衣、裤子、连衣裙等衣物,与此同时,我还让他们根据指令给这些衣服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把这些衣物画在桌子上、椅子上或挂在绳子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发挥学生想象力,训练学生在头脑中将英文单词与相应的图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分辨、记忆单词的能力。

3.“Rest time”活动,小学生注意保持时间短,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当他们精神集中到一定时间后,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疲劳感,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这时可设计一个休息环节,由教师说学生做动作,如“Sleep–-Ding Ling Ling —Wake up —Wash you face—Brush—you–teeth—Say‘Hello, Goodmorning —Smile--eat……”说是休息,其实是巧妙的将学与休息结合在一起,即调整了学生情绪,又复习了旧知识。另外还可以采用英语歌曲,边唱边做动作的形式来调节学生注意力。

三、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英语是一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课,要成功,“开口”是第一要素。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建立融洽的师生平等协作关系,这样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主动性。

例如:让唱歌好的同学教唱英语歌;让发音准的同学经常带领全班同学读英语;让擅长于绘画的学生在黑板上画画;或让某些学得慢的同学作些简单的表演动作。在他们创造性的表演中,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运用多种媒体,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这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关键。交际性的语言操练、情境对话、角色表演、看图叙述、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等都是启发思维、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方法。

学习情景对话、课文时,我们可以采用PPT、录像录音,视、听、说的方法:先完整地边看PPT边听录音,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主张自由描述PPT图片,或就图片内容根据录音内容回答问题,最后综合成整体,创造性地描述课文,这样学生不仅充分培养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学习兴趣盎然,培养了语言交际的能力。

低年级学习句型时,可先让他们就图片、挂图内容,说出尽可能多的句子。开始时可能是一、两句,渐渐地就能说到五六句。这个活动过程,既巩固学过的知识,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新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富有爱心和幽默感,具有自如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乐教思想 篇7

儒家学派诞生于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 普遍认为创始人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但儒家乐教思想的观点并非均是自孔子之后才开始出现。孔子一生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 甚至有人认为儒家的学说实际上是“周公作之, 孔子述之, 荀卿传之”。[1]

一般认为:儒家主张仁与礼、美与善、情与礼的统一[2], 重视音乐, 认为它具有巨大的伦理教育作用和社会政治作用[3]。事实上, 从夏商周三代的乐教行为中, 已经隐约可以看到儒家乐教思想的影子。

一、上古三代蕴藏的儒家乐教思想理念

(一) 音乐阶级性的出现

从夏开始,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音乐的阶级性也开始逐渐显现。礼乐的内容从氏族社会时期主要用于图腾祭祀等礼仪活动, 进而转向对王权统治和对君主的歌颂, 礼乐的职能由与社会生产活动和氏族生存相联系转变为满足王室贵族享乐生活的需要和神权统治, 新的“礼”与“乐”都是以王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夏、商、周三代音乐中的杰出代表作《大夏》《大濩》《大武》分别歌颂了大禹、商汤、武王三位帝王的历史功绩, 在这里, 音乐已经成为帝王领袖为自己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工具, 而不仅作为社会图腾和祈祷祭祀时的礼仪。这一转变, 反映了私有制确立以后音乐内容产生了质的变化。

(二) 音乐政治性的显现

通过礼乐教化, 可以强化国家的统治职能。自殷商开始, 除了继续强化夏朝国家的镇压、征伐职能外, 在意识形态方面建立起一套神权政治的体系, 把上帝、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观念加以大肆宣扬。虽说是“殷因于夏礼”, 祭祀等巫术活动的繁复却大大超过夏代, 巫活动主要由被认为能够沟通神人关系的神职人员来实行, 凡祭祀等“礼”, 举行时必然要伴以歌舞。周代灭商之后, 很快便建立了礼乐制度, 西周文化建设最突出的事件之一是完整的宫廷礼乐制度的建立, 礼乐制度中, 乐被重新确立了它的社会交往功能, 以规范不同社会地位的贵族在天人交通中的宗法秩序以及社会交往中上下尊卑的行为准则。[4]随着宗教神秘色彩的褪去, 周代祭祀日渐制度化、仪式化, 开始成为政治的附庸。[5]

(三) 音乐教育地位的提升

夏代教育的特征为“以射造士”, 主要培养善射的武士, 在训练时常伴有鼓乐, 以鼓舞受训者的士气。《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大乐之野, 夏后启于此舞九伐。”商代的学校是学习关于祭祀、军事、乐舞和文字的知识技能, 《礼记》有商代“率民以事神”的记载;《左传》有“国之大事, 唯祀与戎”的追记。周代学校的学习内容是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教受到高度重视, 乐教的内容抓主要包括诗歌、音乐、舞蹈。

西周时期出现了专职的音乐教育机构——大司乐, 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 凡礼必乐, 崇礼重乐, 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的性质。乐教的主要内容有乐德、乐语、乐舞等方面的教习, 西周的音乐教育, 蕴含了后期儒家乐教思想的某些特点, 为儒家乐教思想中强调人的本体化、内涵培养、人格完善提供了发展趋向[6]。

但是, 在孔子之前, 不管是宗教神学主义, 还是礼乐观念, 均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思想体系, 它们只能算是儒家乐教思想的前奏。

二、上古三代儒家乐教思想未成体系的原因

夏、商、周三代, 统治阶级开始看到礼乐教化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并为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从殷商时期出现了司职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儒, 但直到春秋之前都未能形成儒家乐教思想体系。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儒家乐教思想的形成和儒的出现必然有一定的联系, 但并非主要原因。在儒未出现之前, 自然很难谈到儒家乐教思想, 但即使社会上出现了儒, 儒和儒家乐教思想的产生依然有很大的距离。儒作为一种掌管礼乐文化的高等阶层, 发展到儒家乐教思想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那礼乐文化知识必须从统治阶层走向民间, 而事实上, 直至周公制礼之后, 还强调“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周统治者在各诸侯国颁行雅乐, 并采取了禁止各地方音乐混淆雅乐的政策, 使得雅乐的风行只局限于社会上层。对于居于社会下层并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庶人来说, 礼和乐与他们毫不相干。而且从实际情况来进行推断, 庶人地位低下, 并且整日忙于生产劳动, 一来不具备贵族的身份, 二来也不具备享受礼的物质条件, 因而也不可能按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 礼也不是为他们而设立的, 他们也不知道雅乐为何物。就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商业基本上没有发展, 交通也极度不发达, 不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不畅, 各诸侯国及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也十分有限, 礼乐文化缺乏广阔的传播途径, 处于萌芽阶段音乐思想只能在社会高层小范围内沟通交流, 无法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反观孔子所处的历史时期, 周王室衰微, 大权旁落, 整个王朝的统治开始形成了列国纷争的局面, 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被打破, 思想的发展摆脱了社会统治阶级的桎梏, 呈现自由化、全面化的发展态势。社会的变迁使得一部分掌握礼乐文化知识的贵族官吏已经学术经典流落民间, 导致了私学的出现, 为儒家乐教思想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结语

上古三代, 已经出现了儒家乐教思想的一些观点理念, 礼乐的内容从氏族社会时期主要用于图腾祭祀等礼仪活动, 转向对王权统治和对君主的歌颂, 礼乐的职能由与社会生产活动和氏族生存相联系转变为满足王室贵族享乐生活的需要和神权统治, 音乐的政治性、阶级性、教育性越来越被统治阶级所重视。但受社会各种思想、理念的束缚, 礼乐文化知识仅仅在统治阶层上层风行, 受经济条件制约, 各诸侯国及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也十分有限, 礼乐文化缺乏广阔的传播途径, 故而难以形成完备的乐教思想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88.21.

[2]刘丽芳.王琴纳.中国世界音乐教育[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8.

[3]李纯一.先秦音乐史 (修订版)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4]蒋青, 管建华, 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

[5]王青.礼乐文化嬗变中的鲁国祭祀[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乐教思想 篇8

一、儒家诗教乐教思想

儒家教育兼重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儒家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亦是一种艺术的境界,其“诗教”、“乐教”的重要艺术教育功能是陶冶性情,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卓越的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是儒家教育的追求。道德与艺术也是紧密联系的,冯友兰先生说:“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徐复观先生也指出:“由孔子所显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1]他们的论述都揭示了儒家教育重视艺术教育和把艺术与道德高度统一起来的特征。儒家艺术教育主要是“诗教”和“乐教”。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孔子尤为重视“乐教”,告诫弟子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甚至认为乐在某种意义上更可以体现善与美(道德与艺术)的统一。他赞叹韶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矣。”(《八佾》)他听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而且无限地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深寓乐感的“六艺”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培养具有艺术精神的、有完全人格的君子是其追求。

钱穆先生说:“中国艺术亦一种人生艺术,即情意艺术,故与中国传统教育精神亦相通。”[2]儒家教育思想注重艺术精神的培养,自孔子始就开展“诗教”、“乐教”,宋代理学教育就极力推崇和大肆渲染“孔颜乐处”和“圣贤气象”的精神追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这是孔子之乐。孔子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是颜子之乐。周敦颐首次将两者融合,提出“孔颜乐处”。朱熹在《论语集注》注释这两章时说:“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鼓励学者“从事于博文约礼之诲,以至于欲罢不能而竭其才,则庶乎有以得之矣”。这就是要追求一种自我超越、安贫乐道、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是享受生活的艺术精神。宋代儒家教育还追求“圣贤气象”。王炳照教授认为“气象”,是指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所构成的综合性的人格形象,朱熹所谓“容貌词气,乃德之符也”。朱熹等理学家所宣示的“圣贤气象”,就是将他们所推崇的圣贤的人格形象展示出来,以之作为人们仰慕和仿效的典型榜样。“孔颜乐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圣贤气象”则是一种外在的人格形象的表彰。由内而外是儒家艺术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儒家诗教乐教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艺术精神培养的启示

1.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种,教育的艺术化与人生的艺术化也是人文精神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新开展还包括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发展,儒家视人生为艺术精神在当代的发展,即人生的艺术化。教育是为人生,大学为人生而教育,也为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以公民的福利为鹄。艺术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3]大学教育也应该是艺术的,教育当超越技术论,迈向艺术与意义的世界。大学教育可以始于艺术精神的形成,止于大学生的艺术人生。蔡元培先生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从广义上说,美的都是艺术的。我们用艺术眼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建设美的生活,也是艺术人生的表现。

2. 艺术精神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幸福的条件,除了物质性的要素外,还包含精神要素,且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精神要素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人生幸福与其说是物质享受的满足,毋宁说是精神感受的愉悦,人生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愉悦的心理感受。众多的教授、学者,正是依靠着丰富而高雅的情趣,增强了从淡泊的生活中汲取和享受美的能力,从苦心孤诣的学术研究中,获得了情感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从而感受到生活的诗意和人生的幸福。学者们的理性思考对于人生来说也是具有“美学价值”的,理性的沉思能够给人以愉悦的享受,而且是最愉悦的享受,“其获得的不依赖于外在物质条件的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4]

3. 视人生为艺术,追求人生的艺术化。

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各有不同,与其审美情趣密切相关。情趣是驱使人们从事某种事业的激情和动力的源泉。所谓审美情趣,是指人们鉴赏美与创造美的情感和兴趣,它是人们爱美之心的体现,是一种高雅的情趣。这种情趣在美化生活、改善心性及诗化人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要使学生拥有艺术精神,就应该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高雅的情趣能使人独具慧眼,发现蕴涵于生活中的美,善于发现生活之海洋中的宝石和贝壳,欣赏、享受它的美,并形成美好的记忆。有此情趣的人,能自觉地脱离低级趣味,积极创造和谐幸福的人生,这也是人生艺术化的实现。

朱光潜先生说,人生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个体生命就是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他说,生活好比作文章,“文章忌俗滥,生命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现出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5]朱光潜先生探讨了艺术和人生的关系问题,认为人生是多方面而相互和谐的整体,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联。他说:“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也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他说,情趣在物我交感共鸣中产生,它是生生不息的,是生命的气象。人生的艺术化,让我们在生活中知道看重什么,看轻什么。在看重一件事物时,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知道摆脱。艺术化的人生知所取,尤其知所舍。艺术的人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严肃,在摆脱时见出豁达。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6]

无论我们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有追求生活艺术化的需求。领导追求领导艺术,教师追求教学艺术,体育竞技也追求艺术,期望达到技术精湛、动作与美妙融为一体,达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就连参加体力劳动的大众也追求生活的情趣化,如各种劳动号子,既能体现劳动人民的性格,也能体现其精神面貌。另外,饮食业也是如此,拉面如丝、飞刀削面、调香醇美酒等说是饮食,又何尝不是在进行艺术表演,关键在于我们的欣赏。朱光潜先生说:“慢慢走,欣赏啊!”他提出人生的艺术化,认为“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人生的艺术化,说的是“化境”,化境就是恰到好处的,与“中庸”是相通的。“化境”的追求还包含有“内化”,即化身外之学为身同之学,学识智慧化为潜意识,化为本能、生性、本色,化为爱好与习惯、快乐与内在要求,化为审美的快乐与满足。艺术化的人生,就是“诚于中而形于外”,随心所欲不逾矩,“治大国如烹小鲜”。

摘要:儒家以“诗教”、“乐教”为凭借实施“艺术教育”, 培养君子人格的艺术精神, 以期养成“圣贤气象”。艺术精神的养成对个体的发展与完善意义重大, 儒家“诗教”、“乐教”的艺术教育实践, 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儒家,诗教,乐教,当代大学生,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上海:三联书店, 2001:177.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 6.

[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87-188.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92.

历史课堂中“乐教乐学”的尝试 篇9

一、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实践证明:一位教师成功的原因固然有很多, 但有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那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亦即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这是突破“瓶颈”的重要措施之一。

1.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接受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

一个照本宣科的教师当然是最差劲的教师。“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 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美国学者贺拉斯曼的这句名言鞭挞了灌输教学模式, 也向我们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乐教乐学”教学法的主旨即在于充分尊重学生,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地意识到历史学习对他们一生的作用, 以便在快乐和愉悦中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所以, 教师一定要深挖教材, 力争使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相一致, 遵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原则。

2. 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努力营造尊重别人、尊重知识的氛围。

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 讲授法、讨论法、演讲法、写小论文等多种课型要交错进行, 使学生常听常新。再加上高中生的思维特征表现为善于探索发现, 有较强的思维力和批判力, 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对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李鸿章、彼得一世等, 对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体用之争、工业革命等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和评析,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 促使其进行以发现、判断、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学习, 发展学生的能力, 提高教学的效果。

另外,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演讲, 时间为5―6分钟, 内容或评述人物事件, 或讲述自己的困惑、心得。尽管演讲的时间短, 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添民主的氛围, 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多种方式的学习策略

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乐教乐学”教学法的特色在于以情动人, 在尝试这种教学法的过程中, 我们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 让学生学会调查, 学会获取和运用资料。

人们一般把历史看成一门很“死”的学科, 认为学历史要记性好, 要靠背功。这不能说全无道理, 但却未能看到历史学科的本质。事实上, 历史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 历史教育是典型的情感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 以“声情并茂”达到动之以情的做法, 效果是明显的;在此基础上, 如果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去体悟领会, 更能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客观地说, 每一件历史事实都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情感体现的做法, 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科学的。但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仍要尽力挖掘那些与今天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直接关系且易于直接观察的内容, 如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个人崇拜;还有学生特别感兴趣且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容,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涉及多学科知识的文化史部分。采用的手段是利用调查和资料阐述, 最后以剪报和心得的方式在课堂上交流、发表。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变成了真正的指导者, 学生的主体地位则被凸现出来。

2. 让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 学会用自己的立场说话, 学会批判, 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

对历史的认识是否深刻, 理解是否到位, 仅依据占有的材料的丰富性是不够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和见识。显然, 中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乐教乐学教学法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个性, “乐”在这里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当代社会, 合作与交流是两大特征。试想, 一位学生的资料再多, 如果不合作, 不交流, 那么, 既不能锻炼生存的能力, 也不能开阔思路拓展视野。因此, 必须学会用自己的立场说话, 学会批判, 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

三、加强理性思维, 贯通理论和现实

西周乐教音乐教学原则研究 篇10

尽管在古今中外的诸多教育理论中, 对音乐教学原则的论述都各有侧重, 但是也存在一些共识, 它们都体现着音乐教学活动的共性和规律。笔者将一般教学原则与音乐教学原则一起综合起来分析, 不仅注意到一般教学原则的普遍指导意义, 又充分考虑到了音乐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西周乐教中所体现出来的音乐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运用生动的音乐形象,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本身就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倾向性, 每个时代的音乐教育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在西周统治者看来, 礼乐制度是统治西周最有力的“软刀子”, 他们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在文化教育上奉行“以礼造士”、“以乐造士”的政策, 在学校中, “礼”、“乐”也是六艺教育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在“六乐”中的《大武》这部作品, 歌颂了武王伐纣的历史性战功, 场面宏伟、气势磅礴, 这是艺术化了的民族历史的再现形式, 也是当时周人学习自己民族的历史知识、培养共同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如今音乐教育的很多特质亦是从西周之前就已传承下来, 音乐教育自身的继承性就决定了这一点。

西周的礼乐教育人才从内在和外在共同培养, 从“教之以事”的行为和“化成于心”的观念的培养方式一起入手, 将“乐”与“德”紧紧捆绑在一起, 甚至将“德”升华到了审美的阶段, 达到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观念意识与情感体验的高度契合, 从而达到“以乐教和”的教育目的。正如《礼记·文王世子》中所记载的“乐所以修内也, 礼所以修外也”, 这显然超过了我们今日所说的“德育”的境界。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又称循序渐进原则, 要求学校中的教学都必须严格按照其逻辑顺序系统、连贯地循序渐进,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西周乐教的系统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制系统

学校的教育体制是体现西周乐教系统性的最主要的内容。西周的学制系统相当严谨完善, 也正因为如此, 使得西周乐教显得系统而有序。西周乐教按其体制可分为国学和乡学。其中,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而设的, 位于王都及诸侯国都, 按入学者的年龄和程度分设大学和小学。乡学与国学相对, 设于王都郊外, 在乡学中, 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载:“乡有庠, 州有序, 党有校, 闾有塾。”这是按地域以及人口的分布来分配的, 不仅照顾到学校的合理分配, 还照顾到各个地区就近上学的问题。这样严谨系统的教学体制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顺序性, 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二) 教学内容

西周乐教的系统性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也有所体现。在国学中, 其主要教育内容包括“三德”、“三行”、“六艺”、“六仪”, 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在具体教学中, 人们的学习内容需根据年龄的阶段性特征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礼记·内则》记“十有二年, 学乐, 诵诗, 舞《韶》;成童, 舞《象》, 学射御;二十而冠, 始学礼”。孩子在十二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器乐、诵读诗书, 乐舞的内容为《韶》;十五岁成童之时学习的乐舞内容则为《象》, 并开始学习骑马射箭了;等到二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礼。很明显, 当时的人们已经注意到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 并且已经能够根据音乐教育心理来设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了。除此之外, 教学的内容还会按照季节来制定, 《礼记·王制》中提到“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 春夏学干戈, 秋冬学羽龠, 春诵夏弦。”他们在春秋教习礼乐, 而冬夏则教习诗书;春夏时节学习干戈防御, 秋冬季节学习羽龠乐器等等, 这些都是顺应时节气候而循序渐进地进行的。

(三) 乐官制度

西周的乐官制度是保证教学系统连贯地进行、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另一个重要保障。《周礼·春官宗伯》中详细记载了:“大司乐, 中大夫二人。乐师, 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周礼·地官司徒》也有记载说:“鼓人, 中士六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舞师, 下士二人、胥四人、舞徒四十人。”其中, 大司乐、乐师、鼓人、舞师都是西周的乐官。这些记载都较为详细地说明了西周乐教关于乐官的情况, 不仅写明了乐官的职位、职责, 并且标明了乐官的人数。各类不同的器乐、舞蹈等都有专门的乐官负责教学, 保证了教学的专业质量。

三、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西周乐教的发展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其乐教内容上。

西周乐教的主要内容包括“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在“乐德之教”中, 使学习者通过雅乐的熏陶来规范行为、提高其思想性, 而行乐者在奏乐的活动中, 也会把以德为美的审美意识向内升华为一种审美情感体验。在“乐语之教”中, 可以通过诗乐活动来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无论是唱诗还是听诗, 无论是引发还是问答, 都积极引发了参与活动主体的思考, 都包含了赋、比、兴的审美情感体验。在“乐舞”之教中, 其教育功能更是同时兼备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周人通过乐舞中奏乐、行舞等多种艺术表演的实践, 将形体律动与音乐结合, 将诗歌与音乐结合, 在审美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不仅如此, 通过对乐舞教学实施中礼仪规范和相关历史内容的学习, 以及对乐舞表演中各个要素的学习 (包括节奏、乐律、旋律等) , 逐渐培养起学生对感知与理性的把握, 建立起一个内化的知觉模式, 从而达到智育的目的。由此可见, 西周乐教是教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四、小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们常常会回溯往事, 这并非是好古, 而是为了事今;人们常常在实践的过程中借鉴历史, 这也并非意味着复古, 而是为了图今。在西周乐教中, 音乐艺术是每个学子都需要学习的内容。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更是周人娱乐社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行乐的过程中, 这种特别的气氛和环境和经过陶冶感发而产生的愉悦情感, 不仅与形体动作、器乐伴奏还有诗歌弦诵相得益彰, 并且在心理上同样也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获得了情感的愉悦, 最终达到了审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3]邓启铜.周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4]谭钟琪.《乐记》与中国古代的乐教[J].文艺论丛, 2005 (2) .

乐教善教 点亮心灵 篇11

紧张往往与充实相连,繁忙总能让人感觉时间的飞逝。转眼间,我已在教师岗位上度过了第六个教师节。从小怀揣着一颗教师梦进入师范类院校学习,在经过大学四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已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有一定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的准教师。有幸在毕业时来到家乡,成为西宁市教师队伍的一员,开始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

我是一名民族中学的教师,每天除了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其他时间一般都用在学生的身上,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监督他们的卫生和纪律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生活情况……几乎全部精力都投放到学生的身上。但每天面对学生,我们的学生,我心中充满爱!因为他们是民族未来崛起的希望。今天的他们,怀着一颗渴求知识的心,走进回中,进入课堂,像是夜空里的星星,黑暗中的火种,将要汇聚成灿烂的星空,燃烧出美丽的图景。每当走上讲台,每当写下板书,每当执起教鞭,我都会心潮澎湃。因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对于改变个人、改变家庭,乃至改变整个社会命运的无限的希冀。

耕耘的两个年头里,在各界领导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更令人欣慰的是:结识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学生,我不仅是他们学习上的老师,更是他们生活上的朋友。这也是我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应该是这样。多给学生一份关爱,点亮学生心灵,乐教善教,自己也就多一份收获。

一、关爱学生,乐教善教,就是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的思想和品德,知识和才能,情感和意志,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甚至对某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所持的态度和处理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培养一个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我们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头发长了,我们要引导他们去修剪;学生的衣服脏了,要督促他们清洗,更换……但是在做这些事情之前,我们更应该检查一下自己。学校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靠师生共同努力而取得的。我们经常这样讲“从捡起身边的垃圾做起,捡起一片垃圾就是捡起文明,丢掉一片垃圾就是丢掉自己的品质”,只有我们教师亲自动手,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教育引导我们的学生,学生才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关爱学生,乐教善教,更应该尊重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个性特点都不一样,因此,他们对爱的需求方式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我们只有了解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变化,对症下药,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并接受我们的关爱。所以,作为人文化的教育,我们每一位老师,更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动态,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关爱学生,乐教善教,就是要信任学生。

学校是一个大环境,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面,不同的班级、不同民族的学生都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只有各班级、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各担己任,我们的学校才会更加美好。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在学会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中,使人格得到完善。

四、关爱学生,乐教善教,就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知识是靠日积月累而得到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更应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每天挤出一点时间看书学习,或参加培训学习班,提高自己业务,积少成多,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地更新自我,充实自我,才能赶上时代的新潮流,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

五、关爱学生,乐教善教,就要勤于反省自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教师可以把学生当作一面镜子 ,善于从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中,检查自己、审视自己,寻找自己在思想、工作和行为上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进。同时,在学生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德,也值得教师学习。学生年龄虽小,在道德理论和文化知识方面远不如老师,但他们朴实、善良,有一颗纯洁和童心。与他们接触,会发现许多道德品行上的闪光点,如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热爱劳动,风义勇为等等。教师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社会的不断变化与进步,给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多的内涵和诠释,教师要胜任新时期下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教师,一个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沟通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桥梁,要用自己的善良、公正与责任去撑起一片明净的天空,以春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去灌溉学生的心田,点亮学生心灵。同时,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漫长而艰巨的,我们应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动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培养学生,乐教善教,做个称职尽责的好教师。

物理乐教与乐学的反思和探索 篇12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 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 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的学习, 不以学习为负担以学习为享受, 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知识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由此我们是否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 才想学、乐学, 才能学好物理。因此,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那怎么样来乐教和让学生乐学呢?

一、营造有利于“乐学”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想学”

课堂氛围对教学的影响无时不在。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如沐春风, 和谐愉快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不良的课堂氛围沉闷压抑, 使教者无味, 学者无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关键之一。而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传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将枯燥的课堂变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这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从教师的角度看, 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 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应该是快乐的。教师的情绪容易感染学生, 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 打开书本进行教学时, 学生会感到压抑, 从而使得心里产生逆反情绪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 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 学生会倍感亲切, 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 会使学生思路活跃, 更有效的接受信息的输入。

(2) 幽默语言的情感渲染, 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

讲课时教师用语诙谐幽默, 能使学生产生一种顺向心理, 形成和谐的教学情境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 建立一种平等的、开放的朋友关系,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有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训斥学生 , 以为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实际上是破坏了学生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学生心情不畅, 又怎样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呢?总之, 良好的情境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

(3) 实现角色转换

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 共同完成的过程, 师生关系是融洽的, 心理是相容的, 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完成的教育目标上。

(4) 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

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富有情感地讲课, 要善于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 创设某种教学情境, 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其中的情感, 这样学生感到情趣盎然, 同时加深了对定律的理解和记忆。

二、挖掘使学生“乐学”的学科潜力, 使学生“爱学”

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本学科的兴趣呈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 它使人积极主动, 心情愉快, 全神贯注地学习, 不以学习为负担, 反以学习为享受, 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 物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并非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中, 他们通过日常生活和以往学习积累的有关知识的经验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 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气功大师睡钉床上, 而不受伤;踩在鸡蛋上, 而蛋不破;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发现鱼会变大, 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蝙蝠为什么能在黑暗中飞行而不撞墙?这些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 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2) 制造学习上的悬念

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 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 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同时渴望得到明确的答复, 在这样的渴求中老师稍加分析会收到明显效果, 起到化冗长的讲授为积极的探索的作用, 老师讲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3) 使用物理历史趣闻

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 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对于青少年来说, 其特点十分鲜明, 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 在物理教教中穿插历史上的物理奇闻逸事, 再配上跌宕起伏的悬念, 这样对他们来说既开心又能学到知识, 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通过对物理学史的介绍, 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激励学生献身人类科学事业, 净化心灵, 寻求揭示物理学的金钥匙。

(4) 趣味性

趣味性能很快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些饱含趣味性的材料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能很快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5) 创设情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建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从经验、平常、习惯的基础上感兴趣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教师做有心人, 通过合理创设情境, 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机车转向架下一篇: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