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及对策论文

2024-09-07

机制及对策论文(精选12篇)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的关键。尤其是在目前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企业要想保持不断创新的持续力,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来推动创新活动的进行。

企业创新活动是企业的根本性活动,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创新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必须要有一定的运行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而这种机制就是企业的创新机制。我们可以对企业创新机制进行这样的概念界定:企业创新机制是指创新动力的产生及其作用于创新主体而产生创新行为的机理,以及企业创新活动与各种动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互动关系[1]。

一、中国企业创新现状分析

创新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企业只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条件和动力。在当前激烈的内外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机遇。20世纪90年代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确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些甚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与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比较,中国企业特别是在以培养核心竞争力为主的企业创新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劣势。

国际上一般使用R&D投入占销售额的比率来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研发投入。一般认为,若R&D含量低于1%,企业会因创新能力低而无法生存,2%则勉强维持,5%以上的企业才有活力和竞争力[2]。而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的支出只占其销售收入的0.71%。除此之外,中国规模以上企业仅有71.9%开展科技活动,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只有38.4%。企业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71%的大中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3]。这就使得中国企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

中国企业的创新力之所以不强,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新意识淡薄。中国的很多企业创新意识淡薄。直到现在,在很多企业中,重技改、轻创新,重产品、轻技术,重销售、轻研发的现象还较普遍,部分企业对产品结构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持续优化不够重视,还有不少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技术创新机构,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只有38.4%。不少企业认为,不创新,企业并不一定死亡。这种观念和意识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2.企业创新投入仍显不足。目前,中国企业资金主要用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和营销等方面,而专门用于创新的资金,比如说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则显得不足。目前,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0.75%,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创新投入不够,导致了创新能力较差。

3.企业创新人才短缺。近几年来,中国企业虽然逐渐重视了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据统计,目前中国科技人员仅为美国的1/15、日本的1/60,企业中的科技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8%,而与我们相邻的日本却高达30%[3]。中国企业中企业创新型人才不足,企业成员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

4.企业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机制不完善将会对企业创新存在多个方面的影响: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缺乏,如奖励不到位等,会影响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如研发部门与营销、生产部门不能有效合作,产学研结合机制尚未完善等,都会影响到创新的顺利实施。

除此之外,企业创新文化和相关制度体系的缺乏、企业对创新的保护力度弱、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场环境不规范、风险投资渠道不畅、科研机构和企业相脱节,以及中介机构不能给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等,都是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原因。

二、企业创新机制分析

企业创新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机制的驱动作用下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企业创新机制可以分为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两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由多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形成了创新机制的主体框架。

(一)企业创新的外部机制

企业创新的外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技术进步和政府支持[4]。

1. 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围绕市场的需求展开。而对市场需求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在价格、效用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为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以适时地向顾客提供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2. 市场竞争。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企业创新的直接驱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并且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创新成果更容易被学习和模仿,因而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不断创新。

3. 技术进步。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几乎在所有的行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都在不断地缩短。谁能首先抓住新的技术研发趋势,尤其是对传统技术起着破坏性作用的替代技术,首先推出新的产品,谁就能够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因而,技术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创新。

4. 政府支持。

仅有以上这些诱因作为企业创新的动力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的法律保障、财政税收支持、金融支持、行业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创新愿景转变为创新实践。

(二)企业创新的内部机制

企业创新的内部动力存在于企业创新系统内部,主要包括利益驱动、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内部激励和部门协同等。

1. 利益驱动。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和根本目标。而在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市场状态下,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来扩大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利润水平。因此,利益驱动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最主要内在推动力,它在所有内在动力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企业经营和创新活动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起作用。

2. 企业家创新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由渴望新事物、渴求变革和追求成就感的内在心理动因所激起和驱动的企业经营者的开拓进取精神[5]。创新不是企业的守成活动,而是企业家追求卓越、积极开拓的结果,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它促使企业家不满足企业的现状,在利益驱动下,不断地寻求和发现创新的机会,主动对现有产品、服务、市场、工艺和技术等进行变革和创新,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以创新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3. 创新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由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群体规范及其表现形式。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感染和推动作用。

4. 内部激励。

激励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力杠杆,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各个方面。企业通过制定刺激性的创新鼓励政策,以及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给以丰厚的物质奖励和多样的精神鼓励,来提高员工钻研技术、开发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助动力。

5. 部门协同。

企业的生产部门、研发中心等企业职能部门,通过部门协同机制来合理化配置企业有限的创新资源,来提供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并且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在内部创新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创新积极性,不断适时调配各种资源,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三)企业创新驱动力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企业创新的外部机制中,各个驱动力要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首先,市场需求的变动会改变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推动技术水平的进步,也会促进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最终带来竞争压力的缓解;其次,政策支持会增加市场需求,改变市场竞争的压力,并带来科技水平的提升。

企业内部的各驱动力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因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等具有一定的作用。利益驱动则会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促进企业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并且会对企业文化和创新激励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企业文化又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扬。同时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创新激励、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利益驱动。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也对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这些内、外部驱动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企业的创新机制,共同作用于创新活动,产出创新成果,共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页图1所示)。

三、提升企业创新的对策

(一)大力培育企业创新环境

要构建中国企业的创新机制,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内部,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理念,倡导敢于创新、敢于求变的思想,在企业内部形成强烈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外部,政府要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制定扶持、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政府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融资、税收、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出口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此外,政府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培育和健全交易市场、技术咨询市场、风险投资市场,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加强企业的创新投入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投入是关键,仅靠政府是不够的,必须面向市场,采取多途径筹集科技资金,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第一,可增加对企业创新的专项拨款,扩大对企业创新项目的科技贷款额度;第二,降低企业的税收,允许将企业创新的投入作税前列支,以逐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国际上1%的一般标准;第三,可拓宽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创建风险投资的资本市场。社会资本主要有个人资本、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和公司资本。对个人资本,可以通过风险投资基金的个人风险组织形式,建立有保障的个人投资收益机制吸纳这部分资本。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吸纳,可以在区域的范围内,适当放松保险公司资金、养老资金和捐献基金使用的限制,允许部分保险资金以直接产业投资的形式进行。

(三)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扩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建立学习型组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吸纳和留住人才,避免人才外流。同时,要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带头人和骨干,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科技企业家队伍。在此基础上,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在研究与开发第一线担当重任。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与评价体系。鼓励创新型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等要素投资入股并参与分配,引导企业重奖创新有功人员,实行科技人员报酬与科研成果水平、实际贡献挂钩。

结论

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而创新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机制是否完善。在中国当前的条件下,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创新机制,积极发挥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内部激励机制等创新驱动力在创新实施中的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对企业的创新提供相应的支持,不断完善对企业创新的外部支撑体系,以保证企业创新的顺利进行。

摘要:企业创新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完善性。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创新现状,以及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外部驱动力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创新机制模型,并提出了提升中国企业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创新机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玲,杨雪莲.企业创新机制浅析[J].现代商业,2009,(32):44-48.

[2]余凤翥.转型期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问题的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08,(8):9-10.

[3]华斌.中国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因素[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3):36-39.

[4]王维,张铁男.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催化机理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9,(12):67-69.

[5]Sierdjan Koster,Shailendra Kumar Rai.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developing country:A case study of India[J].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2008,(17):117-137.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2

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最前端,决定着反洗钱监控系统操作中可疑交易监测的成效及操作人员可疑交易分析的质量。由于港澳台地区的地沿性特点突出,导致金融机构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上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增加了反洗钱执行机构的履职难度,也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机制的建议。

一、客户身份识别概要

客户身份识别,也称“了解你的客户”或者“客户尽职调查”,是指金融企业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了解和关注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实际受益人等。客户身份识别机制主要包括识别的法律要求、识别的情形、识别的主要措施、资料及交易记录的保存及风险等级划分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客户的身份识别,金融机构可以:

(一)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防止犯罪资金渗透至金融交易

(二)及时发现和科学判断涉嫌违法犯罪的可疑交易。

(三)保证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为执法机关调查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提供必要信息。

二、当前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涉港澳台客户的身份识别存在技术障碍。由于地缘因素,珠三角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涉港澳台及涉外客户的保单业务数量不断攀升,在客户身份识别上面临的操作障碍也越发增多。港澳居民的有效身份证件为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该证由公安部委托香港、澳门中国旅行社受理通行证申请,并授权广东省公安厅审批、签发,而现行的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只是专门针对我国居民身份信息核查而开发的,无法对涉外金融业务(含涉港澳台业务)客户身份进行识别。一旦投保意愿产生,保险机构由于工作指导相对分散,并缺乏有效的计算机系统支持,在客户身份识别过程中往往无所适从地给客户造成不便,或触及监管底线,甚至在投保过程中出现法律风险。

第二,银保渠道客户身份识别信息采集质量相对差。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银代渠道的保险业务发展迅猛,但在银代渠道路的投保单中,只有触及对投保人生存调查及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核保措施规定的保单,保险机构才会主动采集投保人的相关信息。除此之外的其他保单,保险机构通常由银行代为采集客户身份识别资料,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此类投保单上比如身份证有效期,国籍等相关信息漏填的比较多,职业类别的信息的真实性也相对较差。银行对柜员和客户经理的客户沟通培训主要为如何营销产品,挽留客户,很少涉及客户身份识别内容,保险机构的渠道管理人员同样欠缺客户身份识别意识和工作技巧。银行采集客户身份基本信息主要依靠客户主动提供,客户通常不愿意如实提供职业信息,银行出于对便捷服务的考虑,也不会要求客

户提供相关辅助性证明文件。在禁止保险公司进行银行驻点营销后,由于缺乏对银行柜员的监管,银行柜员出于录单方便,甚至出现同一代理销售网点的所有客户的职业项目填写几乎完全一致的问题。

第三,各金融机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口径不统一,反洗钱相关信息无法共享。部分金融机构对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性、自觉性不强。银行业的划分标准内容相对充实,口径相对统一,参考因素多,可操作性强,金融机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较为简单且口径不统一,内容稍显单薄,对于持续的监控和管理缺乏详细的操作。由于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不统一,直接影响了监管部门对客户风险等级信息的统计分析及反洗钱黑名单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进而对建立行之有效的客户洗钱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客户洗钱风险预警平台造成影响。

三、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完善措施

第一,因地制宜出台与时俱进的措施,多方合作,逐步过渡到往来内地通行证网上可查。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是由广东省公安厅审批、签发的,监管部门应加强与公安厅的合作,在现有业务系统基础上增设查询功能并开放给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使用,通过互联网核实往来内地的港澳台人士的身份信息。而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实现互联网核查的过度期间,监管当局应对保险机构涉外保单业务(含涉港澳台业务)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给出更明确的窗口指导,将散于各类指导性文件中关于涉外(含涉港澳台)保单的客户身份识

别的规定予以归整,并针对珠三角地区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地出台一些与时俱进的措施,以期指导涉外保单业务(含涉港澳台业务)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开展。例如,由于香港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好,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产妇选择到香港生育的现象十分普遍,人寿保险中这些(涉港)小孩作为保险标的或受益人的保单业务也逐年增长,对此类业务的识别,反洗钱系统应该将小孩出生证上父母的资料作为辅助性的识别因素。

第二,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明确代理银行在客户身份识别中的义务。监管机构应在归纳分析国内外最新的洗钱案例及相关应对措施的基础上,定期组织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负责反洗钱操作的人员进行提升培训。从而保持金融行业整个反洗钱队伍及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先进性,清除信息共享障碍,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信息传播的滞后性而进行洗钱活动。保险机构应该加强代理渠道的客户经理及银行柜员对客户身份识别内容的培训,提升其客户身份识别的意识和工作技巧。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制定完整规范的识别细则。与此同时,保险机构应该将客户身份识别的义务进一步明确到委托代理合同中去,明确提出代理银行对客户职业、联系方式、地址、资金来源等关键信息的证据佐证和核实义务。例如:对触及一定标准以及投保人为“个体”、“杂货商”、“无业”、“公务员”等模糊、敏感职业的保单业务,要求代理机构协助采集投保人的收入证明,完税凭证等辅助性资料;对对于

个别客户的严重不配合行为,代理银行应坚决不与之建立业务关系,并将相关信息反映给保险机构,必要时将其作为可疑行为报送人民银行。这有利于营造反洗钱的社会舆论氛围,鼓励社会公众支持反洗钱工作。

第三,通过监管部门牵头,制定统一的行业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并在落实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实行行业内反洗钱信息共享。客户风险等级管理,既是保险机构落实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有效防范客户利用投保行为进行洗钱活动的有效途径,又是保险机构贯彻“风险为本”的原则要求。统一的风险划分标准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客户洗钱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客户洗钱风险预警平台的必然选择。监管部门应该按照投保人的特点或投保目的,并结合业务、行业、地域、背景(是否为本国或外国政要)等因素制定统一的定量或定性指标,要求各保险机构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作相应调整,要求保险公司对被列入高风险类别的客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对于被列入中等风险类别的客户,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审核,更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分析其投保目的,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是否有变化。划分标准统一后,在落实信息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行业内客户风险等级信息共享,将黑名单管理系统与各保险机构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有效链接,建立行之有效的客户洗钱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客户洗钱风险预警平台,进而降低识别成本,提高识别质量。

恒丰银行西安分行夏天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3

高校科技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项目评审机制问题。项目评审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中国的各类项目评审都处于严重的暗箱操作状态,有人甚至称项目评审为合法分钱的游戏。如果把中国当年发表的全部SCI、EI论文作一个统计,看有多少成果是得到各类资助的,很有可能出现戏剧性场景。如果再考察一下,近20年所有国家重大项目的投入产出,相信人们会对当下的评审机制产生严重怀疑。人文社会科学则更具戏剧性。从横向上说,那些得到资助的成果在当年总成果的数量中肯定是少数的。从纵向上说,那些得到资助的成果的质量很多也远比不上获资助者没有得到资助时的成名作,甚至也比不上同类没有得到资助的成果的质量。这样,项目评审的最终结局是:国家的初衷与实际的结果南辕北辙,这说明我们的项目评审在制度设计层面就存在严重缺失。其次,我国的各类项目评审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除非共识项目外,同类研究只能有一个项目中标。这种认识误区导致我国科研基金的利用效率严重低下。

由于我国项目评审机制存在着问题,高校项目申报者在申报过程中过分夸大研究能力。有的项目申报者为了把项目弄到手,在没有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把一些根本无法参与研究的成员(研究能力很强,相关前期研究成果较多)加到课题组中来,有些则夸大自己的研究、组织能力。这样,虽然所申报的项目被立项,但因孤军奋战或研究能力有限而无法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2.结项程序和制约机制问题。现行的组织鉴定单位只是形式主体,被鉴定单位既推荐专家、又支付鉴定费,构成了鉴定工作的行为主体。虽然项目可能没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或者是研究成果质量达不到结项要求,但因有专家鉴定意见而不得不结项。不遵守结项程序,就会产生恶性两极:一部分研究能力弱的人但因有社会关系而虚假申报、虚假鉴定结项;一部分没有社会关系的人为了申报中标而在申报时把自己根本不会使用的研究方法、无法深入研究的内容都填写上,结果因无法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而结不了项。不仅如此,高校项目管理中大多还缺乏结项制约机制,导致有的项目负责人连年立项却不见其结项,有的项目经费用得所剩无几而研究工作还未开始。

3.成果评价及转化机制问题。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主要由政府部门组织、主持和操作,专家处于行政导向和部分当事人直接间接的压力下难以独立公正地行使职责,评价中对科研费用的使用效益和成果转化效益有所忽视。发明专利审查由政府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以行政审批的方式进行。论文数、成果数和专利数等成为政府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考核或排名的重要依据,不少人为谋生、获奖和晋升而科研,缺乏推广成果的动力和压力。有数字表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实现产业化不足5%,在这些转化的科技成果中,2/3以上的靠科技人员自己联系和实施转化,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仅占10%左右。产学研结合机制由于缺乏普遍有效的措施,已面临多方面制约:一是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创新产品的市场前景难以准确预知,联盟各方在各自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上难以平衡;三是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容易引发信用问题。

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对策

科技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创新,在于其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造福于人类。因此,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要有利于培育与发展全社会创新体系,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持续创新。

1.建立申诉机制,保障创新性项目及时获得资助。目前我国部分科研项目管理仍禁止申诉,即使允许申诉,也设置了事实上难以跨越的障碍,使得项目申报者即使敢于申诉,最终要付出的申诉成本也高得不可企及。因此,要保证评审公正,就应该允许个人申诉,而且在申诉后,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公开申诉和答辩的机会,甚至可以把申诉提交给全国更大范围内的同行进行讨论,使创新性项目在第一时间得到政府的支持。

2.改静态立项为动态立项和静态立项相结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和共性技术瓶颈问题,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立项;曾承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单位必须在项目鉴定或验收后方可继续予以支持,对由于人为因素造成项目执行不力的单位,三年内不受理其申报项目;将先进适用、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专项予以安排;对于高新技术领域骨干企业解决关键技术瓶颈的自主创新项目可以连续支持,但以往承担的产业化项目和攻关项目必须鉴定验收或有阶段性成果后方可连续予以支持。

3. 加强项目全程管理,督促项目组按计划研究。首先,项目立项伊始,科研管理部门就要与科研人员签订“项目完成协议”。对于在项目计划期限内完不成研究任务的,除要求其全部退还资助及配套经费外,还可规定其三年甚至五年内不得申报项目。这样加强了项目组成员的责任心,保证项目如期完成,又可有效防止项目申报时夸大虚报。其次,项目获准立项后, 科研管理人员应将立项通知及项目管理办法及时通知并转发给项目组,并立即召开所有项目负责人会议,讲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督促项目组严格遵守各级立项的规章制度,消除他们“申请难,结题易”的思想,并要求项目负责人组织成员学习, 认真领会, 从而保证课题研究计划的及时顺利开展。再次,课题开题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定时监督检查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特别是做好中期检查工作,以在督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如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在每年的某一时段对本校所有科研课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督促, 要求课题主持人填写一份《课题中期检查报告》上报科研管理部门。查促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进度是否按项目合同书所预计的时间进行, 原设计方案是否改动, 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 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安排, 课题进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 是否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协调解决等。对那些即将到完成期限而又未按计划完成的课题负责人要提出警告,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对确实存在困难者, 设法为其完成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关支持; 对于那些超过期限又没有完成的课题, 应立即终止其研究工作, 收回课题经费; 对课题立项后半年内未启动或一年内无进展的课题,以及在研究工作中不如实履行协议者, 均撤消其课题并收回研究经费, 且在规定年限内不允许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此外,还要对课题主持人给予批评教育, 并把课题完成情况与课题负责人的职称评定、晋升和年终考评等挂钩, 增强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感,从而保证立项课题按时完成。

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在评价目的、内容、主体和方法等方面偏离了新课程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阻碍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具体来说,传统教师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1. 强调管理功能,忽视激励功能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采用绩效式评价制度,是泰勒式的以目标为核心, 以指标体系为基本形式的评价。

2. 淡化主体地位,忽视主体功能

我国目前的教师评价认为,评价不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单纯把教师视为评价对象。从价值取向而言,总体上淡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体功能。

3.评价欠客观科学,评价方法传统单一

传统的教师评价,只是当作一种对教师的管理手段,采用的评价方法多是单一的定量方法,把教师复杂而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僵死化、简单化、教条化和表面化。

4.评价注重成绩,教师缺乏专业自信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上对于课改期望值错位等原因, 形成了偏重于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局面, 而教师还没有完全掌握新的专业技能, 这就与“新课程改革”的高要求形成矛盾, 致使教师普遍缺乏新课程下的专业自信和专业能力。

因此,在构建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应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相结合

一般说来,基础性目标和教师的名誉及利益是相关的。评价要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工作态度、工作量和履职情况等教师基础性目标进行考核。发展性目标是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反馈,改进或完善教师的教学,明确个人的发展需求和相应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以促进其完成目前的任务或达到将来的目标。从而使教师的基础性目标考核与教师的发展性目标评价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既在短期内完成学校的目标任务,又有利于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2.评价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了体现奖惩,而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评价要依据现代教育教学前沿的教师评价理论、依据当地校情,要根据当前教师队伍普遍现状,力求使评价内容与新形势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吻合,力图避免提出的评价标准过高或过低及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要对不同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使教师处在同一可比的评价基础上,努力做到评价标准的公平和公正。

3.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自我评价能较充分发挥被评者的主观能动性,被评者易生成尊重感、信任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人评价,对被评者来说是被动的、外在的,尤其是不客观的他人评价,易挫伤被评者的自尊心,自觉不自觉地“培养”评价者和被评者的不良作风和不良行为,也将弱化人们在心理上对教育评价价值和意义的认同。因此要减少或停止那些弄虚作假的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授意的他人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易引起被评者的心灵震撼,毒害着被评者的灵魂,因此评价中做好做到二者的有效结合。

4. 通常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通常的教师评价工作,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和评比,评价人员往往只注意教师的工作结果而忽视工作过程。在发展性教师工作体系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但也不能废弃结果评价。评价既要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表现和绩效结果,更要注重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评价过程真正融合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过程。评价既要肯定教师工作最终取得的成绩,激励教师继续钻研教育教学工作,更要关注教师工作、学习的发展导向,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应力避传统教师评价的弊端,要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校师资队伍状况,立足现实,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构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开路。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5

依法行政是效能建设的内在要求。如何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依法行政,使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文章-http:///文

秘114网帮您找文章]是新时期摆在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务员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当前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政效能投诉受理工作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行政效能投诉办理效率不高,工作开展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顾此失彼。

2、行政效能投诉受理体制不健全。投诉受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社会关注多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协调的部门和单位很多,由于目前在机构设置、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效能的充分发挥。

3、行政效能投诉受理监督机制不规范。投诉机构由于受自身工作职能的限制,存在认定依据难,取证难,原来制定的规范执法服务单位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规范不能很准确地反映实际问题的情况。

二、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受理工作机制。

1、加强领导。成立行政效能投诉受理工作领导小组,把行政效能投诉受理工作作为重点工程,狠抓不放,明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单位行政效能建设负主要责任。

2、强化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部署全年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将行政效能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以促进行政效能建设的有序开展。

3、完善机制。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为强化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行政效能建设的责任意识,加强机关内部运行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落实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限时办结制、全程服务代理制等八项管理制度。对有悖于《行政许可法》及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着力抓好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各“窗口”单位职责,为外来投资者和市民提供“一个窗口收件,一个窗口出件,一个窗口收费”的“一站式”便捷服务,真正使其成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群众利益”的典范。

(二)、建立健全行政效能投诉受理体制。

1、设立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构,负责受理投资者和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损行政效能行为的投诉。出台《行政效能投诉工作暂行办法》,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投诉中心的职责、受理内容以及投诉热线电话,在办证大厅和各重点单位设立投诉信箱,方便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投诉。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明查暗访,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的意见,并与信访部门、办证大厅以及重点整治单位加强联系,深入企业、基层单位、窗口部门走访检查,对投诉反映的问题,坚持“有诉必理,有理必果”。

2、健全投诉受理的上下联动体制。建立行政效能投诉受理登记制度、上级交办或转办案件办理制度和自办案件办理汇报制度。明确规定在接到举报投诉的当天进行初步核实,一周内将办理结果反馈给举报投诉人;在办理过程中,行政效能投诉机构要对转办、交办情况及时进行跟踪,督促上报办理情况,确保信访投诉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三)规范行政效能投诉受理的监督机制。

1、注重发挥党委、政府督查、督办部门和行政效能投诉受理中心的整体合力,切实抓好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事项的专项督查督办,及时查处和曝光一批典型的投诉案件。各级行政效能投诉受理中心每年要组织一次检查,并通报结果。运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监察和审计部门的专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跟踪查、反复查,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2、严肃责任追究,提高监督效果。加大对损害投资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促进行政效能建设。为严肃责任追究,我县从细微之处入手,制定并下发了《信丰县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行为规范》。依照责任追究办法,不断加大力度,对乱收费、失职渎职、办事推诿、刁难投资者等损害投资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6

摘 要:教师队伍水平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实施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具有客观必然性。实施教师退出机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转变传统观念;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拓宽教师退出后再就业渠道等。

关键词: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41-03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教师队伍的水平对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强校政策,在教师招聘中采取高标准、严要求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优秀教师。据教育部发布统计公报,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从2010年的134.3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44.0万人,规模增长较快。高校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造成出口不畅,影响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为试点开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1994年清华大学提出“非升即走”政策,从1994-2002年,中初级教师调出近300人[1]。1999年1月北京大学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2003年提出不升即离。根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5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推进“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走得掉”的工作机制;2007年深圳大学提出建立退出机制、实行科学管理等;2009年东北师范大学规定对新聘用博士和博士后期内考核不合格将被退出;201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提出实施教师退出机制,1名教师因学生不满意其教学效果而被下课。

现实表明:世界各国非常重视高校教师的退出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师职位终身制、依据各自文化背景和制度进行推进[2]。从我国看,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虽然各高校已深刻认识到教师退出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成效并不显著。2013年8月,教育部召开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高校人事管理改革”会议,会上专家提出要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教师退出机制。因此,研究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教师退出的含义

要实施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则需要明确高校教师退出的含义。高校教师的退出有两层含义:一是退出教师岗位(即系统内退出),二是退出学校(即系统外退出)。退出教师岗位是指教师由教学科研岗位退到非教学岗位,通过培训和继续学习,在具备胜任岗位能力后可以重新回到教师岗位或转岗分流到本单位其他岗位;退出学校是指教师退出高校编制,进入其他社会单位。

在理解教师退出时,也可以从退出原因角度分为自然退出和非自然退出。自然退出如退休、调离、意外死亡等;非自然退出如解聘、辞聘等。

为做好高校教师的退出工作,需要确定高校教师的任职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认为,好的教师队伍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因此,高校教师应具有的任职标准包括:合格的师德、端正的学风、健全的人格、较高的业务水平。

三、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实施难的原因

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高校教师退出机制难以有效实施原因是多方面的。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认为进入高等学校任教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是人才合理流动的这个环节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高校教师已经实行了聘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打破“终身制”的束缚。因此,许多高校教师认为聘任了就应在高校工作一辈子,如果高校将他退出教师岗位则会想不通,从而产生抗拒心理而拒不执行高校的退出决定。

2.受绩效考核的影响

绩效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各高校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出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一定的考评程序,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造成难以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实施退出。

一是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问题。高校教师岗位可分为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3类,因此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应各有侧重,不能一刀切[3]。在实践中,有的高校并没有考虑到教师岗位不同则绩效考核应各有侧重,忽视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复杂性、滞后性、综合性等,为省事采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这样造成高校部分教师教学上敷衍了事、科研上急功近利,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和创新精神,形成表面的学术繁荣。依据这样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得出的考核结果难以作为高校教师退出的依据。

二是绩效考核过程存在问题。在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一般高校的普遍做法是综合专家、同行、学生等评价得出。在具体考核中,有的教师为评高分在课堂中不按大纲授课,讲一些与课程无关的笑话取悦学生以获取高分,对犯错误学生不敢严格要求,考试时缩减范围,监考时不严格执行考场纪律等。在科研工作中有的教师为获较多科研成果进行学术造假,投入科研方面的精力较多以获取较高业绩得分。结果使得有些在教学中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执行学校规定的教师可能得不到学生好评,有些在科研上严谨、钻研的教师取得业绩得分并不多。这为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带来一定影响。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一些高校对教师退出机制进行了多年探索,实际上“非升即走”、“非升即转”的做法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这种做法是学校领导搞政绩工程。从目前看,高校实施教师退出机制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高校教师退出所在学校后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不能由个人带走或转到其他单位。因此,在学校工作多年、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做出贡献的教师,考虑到退出后不能享受退休金、医疗保险等现实,使其不愿意离开所在的学校。

4.退出后再就业存在难度

新股发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 影响股票价值的主要因素

正常影响股票价值的因素主要包括:

1) 主营业务收入和未来增长率。

2) 发行规模和行业属性:流通盘小、垄断行业、业内龙头的股价相对较高。

3) 市盈率和未来现金流贴现:股价=市盈率*利润 (通过行业平均市盈率和估计的利润就能估计出股票价格) ;股价=股票未来所有预期现金流的贴现值;但这两种方法的前提是公司每年正常派息。

4) 宏观经济及政策、二级市场的牛熊和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新股发行价也是以此为基础, 所以一、二级市场差距应该不大。但近年来新股破发不断, 拟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和承销机构能够从高价发行上市的过程中获取巨大利益, 因此过度包装、哄抬发行价格的现象普遍;而二级市场投资者在股价跌破发行价的过程中蒙受了巨大损失, 与躺在新上市公司账面上大量无明确投资需求的超募资金形成了鲜明对比, 监管和自律也形同虚设。如海普瑞发行价为148元/股, 对应73倍市盈率, 但上市后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突然大幅下降, 不到一年, 股价被腰斩。究其原因, 是现行新股发行机制本身的弊端和新股发行过程中的利益链条造成的。

2 造成新股高价发行的原因

1) 新股定价发行制度为“价高者得”:

在询价申报中的高报价者以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按比例配售, 无须用高价购买股份, 既保住了网下配售资格 (报价过低则无法购入新股) , 也为保荐机构捧了场, 使得一些机构敢于报出高价。

2) 证监会定位不明, 不愿放权:

全国几万家企业要上市, 审批和上市后监督仅靠证监会肯定忙不过来。就算每年上市200家, 大多数企业头发等白了也上不了。证监会既要制定规则又要执行规则, 难免有收受利益之嫌, 象重庆啤酒、海普瑞等上市公司的明显违规最后都不了了之。

3) 上市公司:

高发行价可提高公司声誉, 并带来巨额超募资金, 高管通过闪辞套现。

4) 保荐人、承销商:

以各种方式提前入股拟上市公司, 既可按高发行价比例抽取更多佣金, 又取得发行价与入股价的差额。高报价符合券商的共同利益, 各大券容易互相勾结, 相互抬轿, 千方百计粉饰上市公司业绩, 造成了新股发行的“三高”泡沫。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律师事务所等各大中介, 也都希望新股高价发行, 从而获得不菲的中介费。而保荐机构不需承担被保荐公司的后续风险, 相关法律均没有规定承销商和发行人对新股高价发行承担任何责任, 只是不断提醒要本着勤勉尽职、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原则确定新股发行价格, 但道德在巨大经济利益面前则显得渺小。由于承销商能够从高价发行中获取最大利益, 却不必承担任何后果, 哪怕新股上市后破发甚至退市, 承销商与发行人的利益都丝毫不会受到影响。

5) 基金等机构询价对象成为帮凶:

如出价过低会被直接劝退, 而出价再高也是按发行价认购成功, 之后在二级市场拉抬后由散户接手。

3 解决方案

1) 新股网下配售中标价格改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 报价越高虽然申购成功的概率增加, 但申购成本也越高, 二级市场上的收益会减少。报价过低则可能申购失败, 而非现在的高。为了避免单一投资者报价过高而全部垄断网下新股配售权利, 可规定单一机构投资者获得份额不超过流通股比例的2%。我国中小投资者居多类似香港, 可借鉴香港的累计投标和公开认购混合的招股机制。这种机制一定程序上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也达到了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对发行定价的主导作用。其具体做法是:混合机制的股份分配方式;定价过程;回拨机制;超额配售权和后市支持。所谓回拨机制, 即在股票发行时, 有机构投资者决定发行价格, 由散户决定股票在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之间的股票分配比例。如果机构投资者确定的价格偏低, 散户可通过超高认购率使机构投资者配售的量减少直至为零;如果机构投资者确定的价格过高, 散户认购率降低使大量股票高价配售给机构投资者。超额配售权 (“绿鞋”) 是指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 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可按同一发行价格向投资者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 的股份。在增发包销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 日内, 主承销商有权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 或者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 分配给对此超额发售部分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主承销商在未动用自有资金的情况下, 通过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可以平衡市场对该股票的供求, 起到稳定市价的作用。

2) 增加新股定价约束条款:如发行市盈率不得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5%、市净率不超过10倍、市销率不超过10倍、发行价格不得超过同期二级市场可比股票价格的120%、PEG (市盈率除以每股收益增长率) 不得超过3倍、超募比例小于200%、上市高管和公司限售股10年解禁等。

3) 证监会审批监管放权:效仿美国设立多层次的证交所, 将审批、日常监督、退市权力下放给交易所:从审批制逐步过度到注册制, 拟上市企业符合条件后向交易所申请注册, 就可以上市, 证监会有否决权;也可把中小板或者创业板直接下放到地方去, 比如以省为单位或者以地区为单位、以市为单位, 融资和流通就限在本地区, 它的买卖也受辖区的限制, 这样简单、容易, 也能保证透明度。这样证监像人行一样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制度法规制定建设和宏观调控上。

4) 保荐人、券商追责, 简化中小投资者集体向上市公司和券商索赔程序, 严格退市制度:提取佣金的30%~50%作为风险保证金, 如果没有发生违规行为, 风险保证金可分三年等比例地归还。保荐人要定期披露其本人和直系亲属的财产情况, 让其财产处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一旦发现保荐人以各种方式参股拟上市公司、与股评勾结、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 则永久行业禁入、没收全部违法所得。严格限制资产重组, 防范壳资源遭遇爆炒, 采用股价退市法、市值退市法、成交量退市法等市场化手段, 投资者用脚投票, 让垃圾公司直接退市。

5) 询价对象多元化且不同机构之间比例合理。不仅包括券商、基金、保险公司、私募基金、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 规定覆盖到80%以上的询价机构范围才是有效询价。还可将学者、散户投资者等纳入到询价对象中来, 后者不必购买新股, 后者报价的平均值作为新股定价的比较基准, 如果询价对象的报价较基准报价高很多, 可取消发行。对不同类型的询价对象设定一个权重范围, 例如设定公募基金参与申购的家数在15%~40%之间, 如果超出这个区间, 则视为无效询价。

6) 分流打新资金:新股批量发行、批量上市可防止同一笔资金多次申购新股; 另外鉴于许多打新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的, 要提高沪深上市风险低收益稳定的公司债、可转债、国债等的规模和流动性, 分流一部分新股申购资金, 从而降低新股发行价格。

7) 鼓励现金分红:上市公司分红意识淡漠, 让长期投资者心灰意冷而参与了市场差价的搏杀。应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 逐渐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 使新股“三高”现象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4 结语

新股发行“三高”现象很多年了, 其本质是发行制度不完善, 上市公司、主承销商和各中介共同谋取短期利益最大化, 是以套牢中小投资者、透支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空间, 剥夺更多中小企业融资机会, 并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证券市场投机盛行为代价的。应该拿出勇气, 从根本上完善新股发行机制和法规, 斩断新股发行过程中的利益链条, 严格惩戒, 共同营造良好的发行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莉.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会计, 2012 (10) .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8

一、我国财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1. 财政监督工作体系不健全, 工作制度不完善。

目前, 我国主要有《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行政处罚法》、《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财政监督作出了适当要求和规定, 尚未出台专门的财政监督管理办法。目前, 在各部门制定的财政监督政策中, 执法主体职责交叉、相互妥协、相互抵触, 监督内容重叠、监督对象基本相同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财政监督工作与审计监督工作和税务稽查工作相比, 还比较落后, 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财政监督职能还没有得到有效确定和充分发挥。无法更好地承担财政监督职责,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财经工作发展的瓶颈。

2. 财政监督的监督职能发挥不足。

财政监督检查方式分为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当前, 由于我国财政监督工作起步较晚, 计划经济的烙印较深, 财政监督仍以直接检查和事后监督为主, 主要是针对事后的被检查单位报表、账簿结果进行处理, 缺乏事前、事中监督。

3. 财政部门内部业务管理模式不统一。

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专司财政监督工作的财政部财政监督司自1994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才得以正式明确。至今, 财政部门内部管理中还存在部门功能交叉、财政监督管理程序不规范、监督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和县、市、区工作标准以及对监督对象的要求尚未统一等问题。从前期调研来看, 许多地区财政部门内部科室设置混乱, 有的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设定岗位, 有的按照预算单位划片管理设定岗位, 有的按照资金性质 (分为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 设定岗位, 处室内部的制衡机制不完善;另外, 不同科室对监督单位预算编制、预算调整、指标结转等预算管理行为标准和监督对象的要求也不统一。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造成了监督部门工作的被动, 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违法乱纪的空间。

4. 监督执法队伍力量不足, 监督能力较弱。

财政监督人员的素质水平是财政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国财政人员对外部的监督较多, 对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较少, 对监督对象的日常监督不足, 集中性和事后监督检查多, 事前、事中监督较少。当前, 大多数财政业务管理人员对政策理论掌握得较好, 但却缺乏财务检查经验;财政专职监督人员虽然在财务检查方面经验丰富, 却对财政运行缺乏深入了解。因此, 财政整体监督能力不足, 财政监督力度有待加大。另外, 对相关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理时, 很少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行政、党纪和法律责任, 致使违法现象缺乏威慑力。

二、改善我国财政监督机制的对策

1. 加快财政监督立法, 完善财政监督法律体系。

2005年,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是财政监督立法上的重要战略举措, 它的实施, 为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当前, 我国财政监督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还不能满足新时期财政监督工作的需要, 为此, 政府要加快确定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 对财政、审计等财政监督部门规定其完整的监督职能, 赋予其一定的法律责任和权力, 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 使监督人员执法过程有法可依。

2. 加强财政监督的监督职能。

要加强财政监督的监督职能, 提高监督检查效果, 在检查中不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改进监管措施。对于检查出来的违规违纪问题, 还要对其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财政监督检查成果库, 进一步落实追踪问效制、责任追究制等奖惩制度, 将其直接与责任人的升职、薪酬挂钩, 以此对预犯罪人员起到警示作用;继续完善财政监督宣传交流制度, 总结交流监督工作经验, 注意做到企业、政府、社会相关组织的多向业务交流, 建立成果利用共享机制。

3. 提高财政监督机构执法人员的素质。

财政监督机构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 依法进行财政监督, 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作用, 提高财务监督工作质量, 保障监督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外, 还要选拔一批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人员充实到监督队伍中, 加强对于财政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 不断更新其财政监督知识, 提高其自身专业水平和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

当前通货紧缩形成机制及对策分析 篇9

关键词:通货紧缩,产能过剩,流动性,美元

一、通货紧缩的判定及对经济的影响

1、通货紧缩的界定

自2011 年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有所放缓,产出增速和物价水平进入明显的下行通道,特别是2015 年1月公布CPI的数值0.8%创5 年来新低后,通货紧缩这一表述就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与各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中。

根据IMF对通货紧缩定义:“通货紧缩是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来衡量的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所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一般是指6 个月以上(2 个季度)的持续下降。事实上PPI已经连续44 个月为负,说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缩紧缩。

2、通货紧缩的影响

通货紧缩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它的正面效应表现为持续的物价下跌及低利率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投资及消费成本降低等;但与通货紧缩的正面效应相比,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大得多,危害性也更强。通货紧缩的危害性主要有下述几方面。

(1)导致经济衰退。通货紧缩情况下,物价普遍持续下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调,企业的利润逐渐减少直至亏损。企业投资意愿降低,将减产或停产,这样就抑制了经济增长。物价普遍持续下跌使得实际利率提高,对债权人有利,而不利于债务人。债务人通常是社会上的生产者或者投资者,债务负担的加重使他们减少生产或投资活动,从而也抑制了经济增长。另外,物价下跌导致企业利润降低,从而减少生产,企业生产规模缩小,进而导致工人的失业率上升,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大。

(2)导致财富缩水及财富再分配效应。在通货紧缩情况下,企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随之减少;企业为了维持生产不得不增加负债,负债的增加进一步使企业的资产下降;企业资产下降则意味着企业净值下降,企业财富减少。另外,通货紧缩使得实际利率上升,债务人实际偿还的金额增加,还款负担加重,导致社会财富从债务人向债权人转移。

(3)导致失业率上升。一方面,通货紧缩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所带动的就业机会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利润减少,使生产者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减产或停产导致失业人员增加。

(4)导致金融风险增大。通货紧缩下的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经济实体借贷难度加大,偿债能力减弱,延期偿债及无力偿债风险增大。实体经济风险传导至金融领域,导致金融风险增大。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社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只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解决问题。事实上是这样吗?费里德曼曾提出直升机撒钱理论,但那样会引发恶性通胀,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

二、近年来通货紧缩形成原因

1、“需求冲击”及其影响

全球总需求不足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的重要原因。从外部环境看,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6年多时间,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

需求不足实际上与产能过剩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由于包括外需在内的需求不足,导致我国产能过剩严重,目前产能过剩的行业除包括传统高耗能产业(电解铝、钢铁、纺织、电力、钛合金、煤炭、铜冶炼以及水泥等)之外,还包括新兴产业中的光伏太阳能、风电及多晶硅等。此外房地产去库存化形势严峻,到今年10 月底全国商品房等待售面积86832 万平米,比两年前库存增加了一半。

2、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发生变化

广义货币供应量M2 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基础货币MB(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二是货币乘数R。

M2≌MB×R

其中△MB=△FE+△DC。

即基础货币等于外汇占款和国内信贷量二者之和。外汇储备过去十多年一直稳定增长,也是过去十多年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如今,这种主要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终结了(顺差在不断缩小,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在缩小),只能依赖信贷投放和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所以从去年11 月开始,已连续六次降息降准,于今年6 月29 日,取消商业银行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限制。

但在连续降准降息之后,资金面依然紧张,理财产品利率较高,原因何在?关键问题在于增加的信贷投放,能不能形成有效贷款?由于企业对经济运营形成了一个不良预期,连续44 个月PPI为负,所以企业缺乏投资的积极性,银行找企业贷款,但企业不愿意贷款,也不愿意投资。银行不敢给小企业贷,怕贷出去以后无法还钱,缺乏抵押物,也缺乏信任。拿到贷款后,有的国企不投资,有的财政资金躺在账上,即所谓的赖政庸政现象频发,所以现在想扩大M2的投放也比较困难。

3、近四年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一种紧缩的政策

从历史数据来看,1991—2010 年的20 年间,我国M2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0.5% ,GDP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0.3%,M2 增速为GDP增速的2 倍,20 年的数据表明了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在经济快速成长期,M2 增速保持在GDP增速的2 倍左右是合理的。长期高于2 倍,会出现通货膨胀;长期低于2 倍,则会出现通货紧缩。反观我国2011—2014 年,M2 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3.5%,比此前20 年的增速陡降7 个百分点,一年就少了几万亿货币的投放。今年上半年M2 的增长速度又下降至11.8%,比前四年又进一步下降。近4 年多来,经济增速放缓与M2 增速的大幅度下降有直接关系。

4、美国加息预期,美元走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自2013 年底,美国退出量化宽松,酝酿加息,是全球金融动荡的重要因素。自2011 年以来,美元步入升值周期,截至2015 年3 月10 日,美元指数升至98 点,创下11年新高,美元走强通过两个渠道产生货币冲击。

(1)美元作为全球计价货币的价格传导效应。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都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周期与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形成负相关关系。美元强势周期启动,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的过程中,美元升值效应将通过“进口—购进价格—PPI—CPI”的渠道影响价格总水平,从而可能会加剧未来一段时间的通缩压力。

(2)美元升值引发的全球货币供给冲击。鉴于美元在全球流动性方面的主导作用,一旦美联储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之后,全球的货币基数将由停滞转为下降,势必导致全球总体“资金池”水位下降。事实上,在1980—1985 年和1995—2001 年的两轮美元升值周期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形,即经济从萎缩逐渐恢复,进入重新增长区间,利率周期步入加息周期,同时美元、美债收益率双双回升。据估计,美联储加息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收紧2.3 万亿美元流动性,如果利率经过几年从0%提高到4%左右,就相当于全球收紧9.2 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在全球新的美元环境中,本轮通货紧缩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三、对策建议

对于中国经济当前的通缩压力应区分不同性质的通缩,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政策着力点要把短期的需求管理和中长期的供给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通缩时期”要素成本和生产成本下降带来的好处,趋利避害,加快金融、财税、要素等重点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通过“优质产能”置换“落后产能”以及“新供给”替代“老供给”,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1、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精准发力。以推动税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营改增”扩围、消费税的调整、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政策、涉企收费的清理、预算管理改革框架的出台、专项转移支付的合并整顿等六大政策的落地。同时建立和完善以居民财产、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直接税税制,同时强化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功能,综合运用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等方式,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措施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战略。要改善产能过剩局面,关键在于投资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财政政策只有与货币政策相配合才能更好发挥效果。应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政策监管与窗口指导实施微调,适时降息或降准,稳定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活力。

2、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机制改革

要把深化价格改革和稳定物价总水平结合起来,进一步凸显各类生产要素价格改革的分量。对生产要素价格的改革规划,不能再久拖不决。要理顺天然气、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加快完善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明确要素价格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尽快放开一批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时在土地、技术、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改革的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要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3、积极推动创新投资布局

当前,一些政策仍偏重于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硬投资,而忽略了技术创新、研发投资、人力资本方面的软投资,这很可能只关照了短期的经济增长,由此可能导致长期经济竞争力和增长质量下降,所以投资动力的转换是增长动力转换的前提。

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围绕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新兴产业展开了新一轮增长竞赛,纷纷推出各自的创新增长战略。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向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先进制造业、人力资本,特别是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技术平台等领域的投资和投入力度,提升创新资本存量。

4、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储备

以“新供给”替代“老供给”。为对冲经济下行和通缩下行压力,可储备一批既兼顾当下,又着眼长远的重大项目,通过“优质产能”置换“落后产能”、“新供给”替代“老供给”,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1)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一是要加快民航及新一代空管系统建设、城际快速轨道网络、城市公共交通、油气管道及储气库建设、下一代信息技术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等。二是正式启动“十三五”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预研,前瞻性地制定“2030 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构建联通国内外海运水运网、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航空网、通信光缆网,形成互联互通的总体布局。三是建设四大基地和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在中西部建立一批国家能源基地;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四是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支持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高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2)围绕“一带一路”做成若干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项目,落实早期收获成果。鼓励国内企业和沿线内陆沿边地区依托现有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通过合作、合资等灵活方式,在境外合作建立产业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各种类型产业合作区。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产业转移和资本输出带动全球贸易布局、投资布局、生产布局的重新调整,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全面对接全球价值链。

参考文献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10

关键词:土地收储,运行管理机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土地成为稀有资源, 同时蕴藏着巨大的利益。大片的土地被征用建造公用设施。不过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土地制度和房地产开发制度的作用下, 政府的收购储备土地制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收购土地引起的民事纠纷也越来越频繁。相关部门怎样有效地进行土地收储运行管理, 这是当前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

1 关于土地收储运行机制的综述

1.1 我国土地收储机制的发展历程

由于我国有一段时间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改革开放发展时间较短, 所以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的起步和发展与国外比起来要晚得多。据资料记载,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首先出现于香港。后来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 这在我国土地收储制度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府逐渐开始高度重视土地收储的问题, 并在后来的“土地收储制度研讨会”上向全国展示了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城市, 供大家借鉴、学习, 杭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各地政府都把土地收储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管理作为首要问题来抓, 各地纷纷建立了土地收储中心, 来主管土地的收购储备。

1.2 土地收储运行主要模式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总结为两种:

(1) 政府完全不介入, 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来运行管理。管理的特点主要是土地储备机构根据自己的收购计划和当地政府对土地交易中的一些规范和要求与被收购方沟通, 确定土地收购价格, 按照约定由储备机构支付收购金取得土地, 并按照现行规定, 办理土地过户手续。然后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按照自己的意愿, 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 将土地进行建商品房等经济行为的投资。

(2) 由政府介入, 按照行政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来运行管理。管理的特点主要是收购土地的范围、性质等相关要求由政府行政法规规定。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根据城市规划的用地需求, 用招标、拍卖方式对土地进行出让, 由购买方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价高者得地的机制来操作。

2 土地收储运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土地收储运行的情况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 比如一些地方不断发生被购方的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 “钉子户”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探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土地储备制度缺乏法律支撑

纵观所有关于土地收储管理的法律, 目前在国内基本上可以说是空白。1999年实施的《土地管理法》中, 只是针对土地的性质、用地标准等一些简单的名词给予一定的法律解释, 而对于民众关心的, 也是最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的问题, 如政府如何建立土地储备机制、怎样行使土地统一收购权以及在运行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并没有合理的司法解释。土地收储制度没有具体的法律支撑。这样就埋下了很多隐患, 比如储备中心违规操作时采取怎样的手段去管制、被收购方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去维护等等。

2.2 收购资金不足、土地收购价标准低

土地在古代是被当做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现在赋予土地的意义也大致如此。土地收购、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 动辄几百、上千万。这些巨额资金从哪里来, 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实际和发展来看, 土地收购储备机构 (公司) 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一些政府项目经费划拨启动资金的方式筹备收购资金的首付款。这种只靠银行贷款的方式, 没有采取上市公司那种有效的融资手段, 造成收购资金有限, 同时有利息增加的风险, 自然就会提高收购成本, 再加上后期的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亏本情况时有发生。另外, 土地价格欠合理, 主要表现在收购时的低价和拍卖时的高价上, 这样运转使土地出现巨大的利润, 造成地产商纷纷囤地, 坐观市场,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2.3 部门协调配合不够

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涉及很多方面, 因此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对土地收购储备工作至关重要。一般的政府程序是, 要实行土地收购储备时, 由城建部门负责选址, 规划部门出具规划方案, 国土资源局和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拟订征收方案和储备计划等。结果往往是各部门之间没有充分准备, 也没有相互沟通, 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 不仅浪费了时间, 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2.4 土地储备的分红和补偿制度不完善

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在购买土地时, 需要对被收购方进行补偿, 目前的补偿形式主要有新建商品房的交换和现金。由于大部分的用地都是由政府公开招标、拍卖的, 在政府的主导下, 土地收购方制订的补偿标准往往比较低, 甚至有补偿不到位的现象, 所以会造成被收购方对补偿金额不满意, 这就产生了闻名中国的“钉子户”。还有就是征地农民进入城市以后, 子女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等都没有具体的措施予以保障。由此看来, 目前的补偿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此以外, 在实际操作中, 各地政府普遍缺少自有资金, 土地收储基金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也没有一家公司来经营管理土地, 造成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益分配, 也没有建立股份制来让补偿方购买股份以达到分红的目的。而且, 征用机制也不完善, 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程序, 给社会的印象就是政府出于城市规划的需要, 就可以随意征用土地, 而且这种公共设施用地的补偿标准低, 弄得民众怨声载道。

3 解决土地收储运行机制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土地收储运行机制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 因土地而产生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也已存在, 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好这个问题, 是摆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是必须回答而且必须回答正确的难题。对此情况, 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健全土地收储机制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建立完善的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收购储备程序, 加强对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土地市场和土地储备、土地利用等有关情况的分析和整理, 及时准确地制订好土地征收计划、土地收购计划、土地储备计划和土地开发计划。

(1) 明确土地收购储备部门的公共职能。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是一种公共服务机构, 其设立的初衷是维护公众的利益, 更好地规划用地, 而不是成为地产企业的帮凶, 助推房价。

(2) 关于储备土地运行管理规范的建立。强制性统一收购、拍卖政策是发挥调控土地市场和实现土地资产增值的前提。只有这样, 才能使政府在调控土地市场供需上有主动权, 避免出现多头供地的现象, 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近年来, 由于购买土地产生的暴利驱使许多开发商疯狂买地、囤地。考虑到一些储备期较长的土地, 可以改变用途进行出租、抵押等, 以防止出现新的土地闲置或浪费现象。

(3) 对政府的公开拍卖程序、考察购买方的资质方面应该进行全面的监督, 确保公平。只有有能力的公司得到土地, 才能很好地完成土地开发, 避免造成烂尾工程。

3.2 扩大土地收购储备范围

一是要加强对优质土地的储备。实行土地收购储备, 是政府将土地作为商品进行市场流通, 因此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是土地收购储备的核心目标。对黄金地段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块要多做收购储备。二是要加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征收。应加强对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征收, 比如一些闲置的土地, 政府可以采取统一收购, 作为招商引资的用地需求。

3.3 拓宽土地收储融资渠道

针对收储土地时资金来源单一且风险大的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 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按年度划转一定比例存入土地收购储备资金专户, 专项用于土地收购储备。

(2) 按照《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鼓励商业银行进入土地收购储备融资领域, 开展抵押贷款业务。

(3) 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基金, 探索采用市场运作模式, 向社会筹集收储资金。

3.4 完善土地的分红和补偿机制

由于土地收购的基本特征具有强制性, 收购价格以补偿为基础, 所以要充分考虑土地发展权引起的土地增值。收购行为应保证完全的民事平等行为, 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购买。除此以外, 补偿、拆迁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进行认真梳理, 使补偿方案能够充分反映民情, 多方利益均衡分享。切实落实“公开制度”。做到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公开、补偿金额公开, 并接受审计监督与被购土地方的监督。制订合理的补偿价格。要按照“既确保失地农民不因失地而影响原有生活水平, 又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 使土地被购方从经济上得到足额的经济补偿。对于一些不愿意接受现金补偿的, 土地收储机构应该积极探索其他补偿方法, 比如房屋安置、招工安置、投资入股安置、社会保险安置、建立安置发展区等。

4 结束语

实施土地收购储备是一个牵涉多方利益、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 要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不断完善机制, 严格依法执行, 要坚持有利于落实政府对土地的统一收购权、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土地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原则, 清理并解决不利于政府统一收购土地、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保证土地储备工作制度和土地储备工作的健康发展。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补偿机制的合理,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土地收储运行管理机制会让更多人受益。

参考文献

[1]雷炜.土地储备运作机制与对策研究——以金华市本级为例[J].管理学报, 2008, (05) .

[2]杨松柏.从法律视角谈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必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2) .

[3]卢海阳, 李明月.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问题及其建议[J].管理科学文摘, 2008, (03) .

[4]安其.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5]徐东云.土地制度和农村制度的相关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03) .

[6]母小曼, 任宏.试论土地储备风险及防范[J].中国流通经济, 2006, (05) .

[7]王小映.我国城镇土地收购储备的内涵、性质和特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4, (03) .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11

一、共赢机制尚未完善

共赢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在校企合作的起步阶段,曾经在较长时间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难以实现共赢这一点上。曾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所谓校企合作的过程纯粹是学校获益、企业付出的过程。在诸多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基础不牢固、合作不稳定、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仍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有些甚至还比较严重。说到底,仍然是共赢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收益不对等。当这种不对等所呈现的差距比较明显时,必然对合作的成效与前景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具有绝对的经营自主权,而且获取利益的最高目标是永恒的。作为力主校企合作的职业学校,由于受到种种限制,相对于企业,实际上完全属于弱势群体,要真正实现对等共赢,付出的努力无疑是非常大的。但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主动承认这种差距,同时寻找问题的原因所在,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一如既往地做出努力,才能争取合作的主动权。尤其是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不能停留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的简单层面上,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挖掘有效的合作领域,如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参与技术开发、开展科研合作等,让企业感受到在多方面的确有“利”可图。除此之外,学校要做到四个主动:主动走出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主动加大宣传,让企业深入了解职业教育,了解职业学校,理解校企合作及其意义;主动深入调研,发现企业需求,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方式;主动发展自己,不断增强学校实力,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创造机遇和条件。

二、融合机制有待深化

校企合作的真正目标和最高境界应该是“水乳交融、共同育人”。

客观地讲,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即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以打造毕业生与未来工作岗位的“零对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校企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这种融合既体现于双方不同的观念、文化、情感、利益等诸多方面,更要体现于合作育人的整个过程。如何实现这种融合的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不断拓展与深化,需要校企双方通过长期的、多方面的交流互动,共同努力。如定期相互走访,开展宣传,人员交叉任职,进行双向培训,共建实训基地,拓展技术合作等,无疑都是促进融合的有效举措。在合作育人的过程中,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培养方案的实施,从教学环节到课程设置,从师资配备到素质提高,从理论教学到技能训练,从知识学习到品德培养,都要由双方共同完成。除此之外,双方可共同推荐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学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双方合作为可能进入企业就业的学生开设专门课程及训练项目。还可以开办企业冠名班,为企业实行订单培养。对入校就读的企业员工及其子弟,实行一定优惠政策。当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在学校设立奖励基金,或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向学校捐赠实训设备,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协助学校培训“双师型”教师等方式,促进师生对企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其为企业服务、到企业就业的自豪感,从而加速、加深双方的融合。

三、责任机制应该落实

由于校企合作的特殊性,尤其在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完全是学校有求于企业,只能提建议,不能提要求,更谈不上要求企业负什么责任。因此,责任机制的落实往往比较困难。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化以及学校主动权的扩大,为责任机制的落实创造了一定条件。我们必须认识到,为了实现全面育人、科学育人、和谐育人,不仅要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来明确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更要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协议来规范双方的行为。落实责任机制的好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为合作健康发展提供责任保障,促进育人过程顺利开展,保证育人目标得以实现。②在具体过程与细节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脱节,不扯皮。③当出现问题时,责任明确,易于判定与解决。④促进合作的良性循环,利于合作的拓展与深化。当然,责任机制的落实必须以责、权、利分明,客观、公正为前提,以诚信为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方条件对等、一致认可的责任机制。

四、评价机制必须建立

评价机制的建立,既是对校企合作成果、效益的检验,也是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与促进。就现状而言,由于学校和企业都具有性质、结构多元的特点,而校企合作的模式又多种多样,合作的深浅程度亦各不相同,加之不同类别的专业各自具有的特殊性,使得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遭遇多重障碍。目前能够得以实现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方面,甚至只体现于某些双方合作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上,评价的重点是学生获取技能的情况。一般都采用校企双方共同评价的方式,但企业参与评价容易流于形式。从长远来看,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完善。一是评价内容不仅包括教学质量,还应包括校企合作的全部目标及过程,在办学、育人质量及就业方面的合作情况当然要成为评价的主体内容。与此同时,合作创新与发展的内容也应纳入评价体系。二是在目前情况下,由双方评价的方式也要继续完善,学校的评价要做得更细致、更全面,而企业也要充分参与评价。就未来而言,只有校企双方参与评价是不够的,应该逐步建立起既有校企双方参与评价,又有政府及社会团体参与评价的机制。三是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从校企合作的实际出发,科学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新的发展方向,找出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校企合作水平持续提高。

五、促进机制还需加强

与十多年前相比,我国为适应职业教育需要而兴起的校企合作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外的先进经验相比,差距仍然不小。纵观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合作层次还缺乏深度,合作成效还不够稳定,地域及校际之间还存在差异,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缺少积极性等,必须依靠促进机制的加强来逐步解决。促进机制的加强,一要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学校要继续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增强实力,主动出击,尤其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争取校企合作的主动权。二要靠企业的主动参与。企业首先要切实认识到,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途径,尤其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争取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技术进步、项目研究等方面的优先支持,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规划及制度的完善,让校企合作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三要靠政府的统筹协调。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协调、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机制及对策论文 篇12

1.1建立对企业管理者选拔任用的竞争激励机制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通过企业家市场配置企业经营者, 形成无任期级别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对管理者的选拔任用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 采用员工民主评议、组织推荐, 个人自荐, 由资产所有者考试、考核、组织答辩后, 择优聘任, 使经营者从官员型或者学者型转向企业家型。

1.2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1.2.1 物质激励机制

物质激励最关键的是要完善企业管理者的收入分配制度, 使企业管理者的责、权、利一致化。

首先要界定高校中的企业管理者的利益, 把他们的利益与一般管理人员和一般劳动者的利益区分开来, 实事求是地根据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创新能力、经营绩效设计报酬, 切实提高管理者的收入水平;其次, 报酬形式应该多样化, 使高校对企业经营者亨有一定的企业剩余收入。

在建立物质激励机制时, 要注意将近期激励和远期激励相结合。一方面, 要建立对主要管理者物质利益的近期激励机制。近期物质利益包括:年薪、在位消费、奖金、离退休金。

年薪。主要用于维护管理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 一般按聘任合同, 规定一个与管理者高级劳动相适应的固定数额, 这部分收入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不宜过大, 以3-5倍为宜。

在位消费。这是高校所有者赋予企业管理者的特殊权力。包括公司为管理者提供的公司内外的消费权力, 如舒适的办公条件、专门的餐厅、停车场、报销与参加业务有关的各类费用等。在位消费在一般情况下与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有正相关关系。

奖金。管理者是从事风险事业的人, 管理者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投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并承担风险。因此, 理应以奖金的形式获取相应的风险报酬, 而这部分报酬成为其全部收入的主要部分。奖金作为风险报酬必须与经营业绩密切挂钩, 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可衡量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以确认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进行有效激励。

高退休金。管理者在位时, 一方面要谋求在位的经济收益, 另一方面也在谋求退休后的安全保障。建立高退休金制度可以保证优秀管理者退休后仍能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准, 可以消除管理者的后顾之忧, 使之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并谋求企业的长期效益。

另一方面, 要建立对企业管理者以产权为目标的远期激励机制, 这主要是指股权激励。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 管理者必须在完成目标利润的前提下, 才能按一定比例购买 (或受赠) 股票, 并应规定管理者持股总数占企业股本总数的比重, 以及股票转让的期限;第二, 要有完善、规范的股票市场。

1.2.2 精神激励机制

管理权限激励。赋予管理者与其职责相应的管理自主权, 有助于激发他内在的潜力、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施展他的报负, 因此, 是一种较好的激励。

社会地位激励。管理者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保持和提高社会地位是管理者追求的重要目标, 也是管理者成长发展的需要。在政治地位方面, 要让管理者的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发言权, 参与国家大事;在经济地位方面, 要提高管理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应与他的贡献成正相关, 让真正作出贡献的管理者先富起来;在社会声望方面, 要改变传统观念, 树立管理者在人们心目中的新形象, 认识他们的特殊劳动, 大力宣传为社会、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管理者, 并授予各类荣誉称号, 营造一种尊重管理者的社会氛围, 克服管理者的“官本位”倾向, 使管理者以自己的职业为荣, 从而激发出企业家献身企业的决心, 管理好企业的信心。

目标导向激励。为企业管理者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也是一种较好的精神激励方式。管理者都希望事业成功, 并不断发展, 强烈的成就感和喜欢向风险挑战是大多数管理者的性格。

2建立对企业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2.1外部约束

外部约束机制主要来自于健全的市场竞争制度、法律制度和道德。

市场竞争约束。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自然法则, 它既可以对管理者形成激励, 也可以进行有效的约束。通过市场形成经理人员的市场价值, 而经理人员市场价值的高低又是企业董事会选聘企业管理者和决定给付他们的报酬和各种待遇的首要依据。所以, 管理者在经理市场上人力资本价值的升降, 会对管理者形成潜在的压力和动力, 竞争使劣质管理者失去其职位。对失业或降级的担忧和对自己市场声誉的维护会促使管理者以提高业绩来增加自身的价值和声誉, 以求更大发展。

法律约束。法律约束是刚性的、强制性的。管理者必须严格服从法律约束, 否则将受到制裁。只是我国现有的法律还不完善, 法制还不健全, 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道德约束。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包括社会公德、企业道德 (职业道德) 和管理者个人道德。社会公告制约着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道德制约着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要格守信用, 以诚为本, 尊重消费者, 注意产品质量等;个人道德更加制约着企业家的行为。道德约束是无形的, 但具有很强的内在约束力。

2.2内部约束

责任约束。有权就有责。管理者拥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就要对自主决策机构的结果承担责任, 这就构成了对管理者的重要约束因素。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主要承担的责任有: (1) 对所有者和债权人负责; (2) 对消费者 (顾客) 负责; (3) 对本企业职工负责; (4) 对国家负责; (5) 对社会负责。

财务约束。财务约束主要是通过预决算管理来实现的, 企业在运营中要按预期收入总量来计划自己的财务支出, 预期支出要受预期收入的约束。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情况来看, 财务约束的刚性还不够, 这有待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使企业能真正自负盈亏, 才能实现财务约束的硬化。

监督约束。就目前而言, 企业监督约束方式主要有: (1)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督, 这主要对公司制企业而言; (2) 监事会监督, 对公司制企业, 企业管理者要受公司监事会监督;对一般国有企业, 是由国务院授权监督机构向企业派出监事会实施监督; (3) 职工民主管理监督;公司制企业主要采用职工董事和监事制度进行监督, 国有企业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监督。

2.3自我约束

企业管理者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论,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要自觉地用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 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地理教学必须寓教于乐下一篇:法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