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伦敦奥运会

2024-08-26

第30届伦敦奥运会(共7篇)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篇1

奥运圣火在伦敦的夜色中升腾,又在伦敦的夜色中落下。期间,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运动健儿遵循着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宗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运动奇迹,实现着全人类的光荣与梦想。我国体育健儿在举世瞩目的第30届奥运会上,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崇高荣誉,中华民族为之自豪和骄傲。

奥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盛会,超越了文化、种族和信仰的界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走过100多年的风雨历程,她向世界传递的精神与主题始终如一:获胜并不是全部的价值诉求,在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平等友爱的旗帜下,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展现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才是真谛所在。奥运会带给人们的思索是:

追求自由与平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当奥运的圣火在“伦敦碗”燃起,人们惊奇地发现,肤色和文化的不同,并不是人性互通的障碍。追逐自由、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是东西方的共性。在运动赛场上,运动员们抛却信仰差异、贫富、等级观念,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展示着技艺和力量,走进同一赛场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人的价值得到极大的体现。没有战争的残酷,没有种族的歧视,没有贫穷的差别,正因为奥林匹克实现了全人类自由平等的愿望,才使得这项赛事具有无穷的魅力。联想起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其关键也是倡导“以人为本”,她适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代表着人类的精神本质,因而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只要我们工作中深刻领会、正确把握,定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公平、公正、公开是实现光荣与梦想的唯一途径。赛场上要想取得辉煌的成绩,第一是通过奋勇拼搏和不懈的努力;第二是充分利用科技的进步;第三是合理利用规则和要求。如果采取不正当手段或投机取巧谋取名次,不但会受到相关体育组织的处罚,还会受到世人的谴责。因为它严重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联想起社会发展和政治经济生活中,所提倡的诚信、守法、规范经营,与奥林匹克精神是惊人的相似。如果靠耍小聪明,甚至欺骗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在体育赛场会被取消比赛资格,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则会带来社会的不公平,进而给社会和民族带来伤害,后患无穷。

追求永无止境,进步靠自强不息。奥运圣火的熄灭,并不代表运动竞争的停止,而是新一轮比赛的开始。成绩只是代表了过去,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才会实现体育比赛的更高、更快、更强。我们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还要踏踏实实工作,戒除骄傲和躁动,踏踏实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任何松懈和自满,都会带来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奥运圣火在世人的欢呼声中徐徐熄灭。欢庆胜利之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总结成绩,分析不足,制定更加宏伟的目标,在勤奋中提高,在科学发展中进步。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喜迎丰收的日子里,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阿基中学第30届冬季运动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阿猛镇党委、政府,向本次运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全体教职工表示真挚的问候!向参加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致以诚挚的祝福!阿基中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抢抓机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和学风校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我们镇党委、政府也为中学取得的成绩而深感欣慰。多年来,我们竭尽全力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阿基中学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阿基中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我坚信,阿基中学全体师生将秉承几十年的办学底蕴,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勤学上进的优良传统,学校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希望,阿基中学的领导班子能够更加励精图治;老师能够更加爱岗敬业;学生更加勤奋好学。将运动场上团结拼搏、不甘落后的精神传承到学习工作中。老师们,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拼搏铸就辉煌”,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未来几天的比

赛中,希望各位参赛运动员要遵守纪律,服从裁判,要发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运动场上比思想、比作风、比纪律、比技术,赛出成绩、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友谊,充分展现我们阿基中学的精神风貌,力争使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希望全体裁判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恪守职守,严于律己,为创造优秀成绩提供可靠保障;希望大会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热情服务,以你们细致的服务,维护好赛场纪律,保证赛场安全,让赛场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成为和谐文明的乐园,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重镇、教育强镇而作出贡献!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子400m栏参加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方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子400m栏参赛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及BMI指数特征

李相如等[1] (1996年) 、崔喜灿[2] (2000年) 、黄建军[3] (2003年) 、宋广林[4] (2006年) 、刘学[5] (2008年) 、张建华[6] (2012年) 的研究显示, 在现今世界竞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趋势偏大。最佳竞技年龄与竞技年龄段都增大、延长是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标志, 就此意味着在世界大赛中将有更多“大龄”运动员出现。表1所示, 运动员平均年龄为 (25.88±2.95) 岁, 源于所有个体, 所以在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中也能显示出大龄特征。本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女子400m栏上, 金、银、铜牌获得者的年龄分别为31岁、28岁和26岁。值得一提的是, 31岁的俄罗斯女子400m栏参赛选手安特尤科在本届奥运会上摘得400m栏金牌, 还有29岁的美国女子400m栏参赛选手德莫斯在本届奥运会上摘得银牌, 是名副其实的“老将”级运动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在超过25岁后就不再占有优势, 但“老将”仍然能在日益激烈的竞技中争金夺银,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完成技术动作的经济性会有明显的提高。但心理稳定性的增强和所累积的大赛经验, 也是“老将”仍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竞技水平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赛运动员身高平均为 (174.25±4.89) cm, 身高最高的为180cm, 最小的为165cm, 本届女子400m栏决赛阶段的运动员身高整体并不高。根据400m栏高规则, 运动员身体重心高于栏高时, 运动员可以减少攻栏时间, 加大步长。跨栏项群运动员身高呈现高大化特征, 一方面, 可以加快全程速度, 并减少全程步幅;另一方面, 身体高大致使身体重心提高, 攻栏可以改为跑栏, 减少全程步幅, 加大步长。

在体重方面, 女子400m栏运动员平均体重为 (63.88±6.62) kg, 因个体身高所致体重有个体差异, 体重最大的为75kg, 最小的也有54kg。与身高因素相结合, 本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女子400m栏运动员的平均BMI指数[Body Mass Index, 体重 (kg) /身高 (m) 2]为 (20.99±1.41) m, 说明大部分运动员处于标准以及偏瘦状态。 (见表1)

2.2 对女子400m栏进行各赛次成绩稳定性的分析

总体来看, 在表2中, 女子400m栏运动员在赛季中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 个人成绩有所突破。在预、半、决等三个赛次中的极差值为2.72。说明女子400m栏前8名运动员在预赛阶段中的成绩较集中, 决赛成绩离散度最大, 运动员整体发挥较好, 但个别运动员出现了赛季竞技状态最佳表现。400m栏对运动员体能要求相当高, 当运动员进入决赛阶段时, 运动员体能消耗已经很大, 但决赛是比拼最终结果, 对体能要求很高。决赛阶段运动员的成绩离散程度最大, 这就进一步表明了运动员成绩的好与差, 与压力的大小、体能的消耗成一定正比关系。压力对运动员来讲是主观意识的一种反映[7]。当运动员产生压力时, 是意识到运动表现的“机会”呈现出“唯一性”[8]。当运动员压力增加时, 运动员会产生着急、焦虑的情绪, 从而引起生理性紧张反应 (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 , 而这时大多数运动员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起跑反应和完成运动技术的任务上, 而是把注意力转向无关任务的信息上。根据干扰理论假说[9]:力产生的干扰信息转移了注意的方向, 导致运动的过程被破坏, 随即产生反应迟钝、技术犯规或发挥失常。从平均数来看, 三个赛次的平均数为54.23s, 运动员在决赛阶段的平均成绩最低, 为54.01s, 预赛阶段的最高, 为54.48s, 运动员成绩好与差的表现, 这可能是由于赛次阶段的重要性所导致的结果。从标准差来看, 三个赛次阶段的平均标准差为0.7118, 而决赛阶段成绩的标准差最大, 为1.081, 表明女子400m栏前8名运动员决赛成绩的离散程度最大, 即成绩参差不齐, 分布范围广, 成绩处于凌乱状态, 说明个别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有好有坏;半决赛成绩的标准差最小为0.519, 说明在半决赛中运动员成绩比较集中, 成绩分布范围较小, 成绩稳定性好, 但运动员发挥一般。

变异系数是反映运动员在整个赛季中成绩离散度大小的一组无名相对数。变异系数是指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的百分比, 其变异系数= (标准差/算术平均数) ×100%。女子400m栏前8名运动员半预赛成绩的离散度最小, 为0.9579%, 决赛成绩的离散度最大, 为2.0017%, 说明运动员在半决赛阶段的成绩比较集中, 决赛阶段的成绩分散广, 比较凌乱。

从极差值、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反映出了, 运动员在决赛阶段整体发挥较好, 其次是半决赛阶段, 因为决赛阶段是要运动员发挥出最佳竞技状态的时期, 却整体发挥较好, 个别运动员处于发挥失常。在高赛次高级别比赛中, 对于运动员来说, 压力是主观意识的反映[7]。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 比赛级别越高, 运动员在无形中的压力越大, 致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容易受到影响, 导致发挥失常。即使是奥运会, 同一名运动员在预赛、半决赛、决赛的目标和任务是不一样的, 所承受的压力也就不相同。总体来说, 竞赛压力是造成运动员在各赛次中发挥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若不考虑赛次因素, 决赛阶段的运动员整体发挥最好, 半决赛阶段运动员整体发挥一般, 也许是当唯一机会摆在眼前时, 会给运动员产生一种心理压力, 使大多数运动员出现了“Choking”现象。运动训练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目标, 继而将其已获得的竞技能力通过参加比赛表现出来。因此, 参训者的理想和追求是参加比赛、表现竞技水平, 也是实现动员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世界性大赛中, 人们首先追求的是金牌, 其次是胜负和名次[10]。当运动员意识到比赛结果的重要性与“我”相关时, 便付出更大的努力来确保运动技术执行过程的正确性。一旦运动员有意识地控制任务的执行过程, 运动技能的自动化过程可能会因有意识的控制受阻, 引起执行任务失败, 即努力的悖理效应 (the Paradoxical Effectof Effort) [11]。 (见表2)

3 结论与建议

(1) 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田径项目女子400m栏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为 (25.87±2.95) 岁, 整体平均年龄并不大, 但奖牌获得者年龄处于“大龄”运动员队伍之中。合理有效的制定运动员训练计划与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 尽可能将运动员的竞技寿命延长。 (2) 女子400m栏参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在 (174.25±4.89) cm。比赛中取胜的重要筹码是运动员自身条件的优势, 建议身高因素在选材时需做考虑, 选拔具有一定先天优势的“苗子”。 (3) 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田径女子400m栏项目比赛中, 大部分运动员在三个赛次中发挥逐次提升。三个赛次中运动员成绩发挥率呈现出“低—中—高”状, 说明运动员在赛次中发挥正常, 并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这与运动员对赛次中发挥情况的重要性相吻合, 正好适应运动员在不同赛次的发挥情况。建议在力量训练中加强跨栏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的训练, 提高运动员核心区稳定性, 并将身体的能力控制好;技术训练中要按照比赛需要从难、从严训练, 提高跨栏项目运动员的发挥率。

摘要: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田径项目女子400m栏决赛参赛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成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并培养运动员尽快进入比赛状态的能力, 并制定出运动员参加大赛的训练周期计划, 使运动员在竞赛阶段表现出个人最佳竞技状态。

关键词:奥运会,30届,女子400m栏,竞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相如, 葛青, 王朝平.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最竞技年龄特征新变化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1996, 32 (9) :52-53.

[2]崔喜灿.关于我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对比研究[J].体育科学, 2000, 20 (3) :38-40.

[3]黄建军.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3, 24 (6) :64-66.

[4]宋广林, 孙健.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J].体育学刊, 2006, 13 (4) :128-130.

[5]刘学.奥运会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变化特征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5 (6) :43-45.

[6]张建华, 赵鑫, 张建.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投掷项目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及竞技表现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12, 48 (3) :33-38.

[7]王进.运动竞赛关键时刻的“发挥失常”:压力下“Choking”现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76.

[8]BAUMEISTER R F·SHOWERS C J.A reviews of paradoxical performance effects:choking under pressure in sports and mental tests[J].Eur J Soc Psychol, 1986, 16 (4) :361-383.

[9]DANIEI M.The choke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J].School C o a c h, 1981, 13:75-79.

[10]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65.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篇4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8月6日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跳马。观察对象为进入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录像观察法反复观看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跳马决赛的录像, 对决赛选手的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基本情况

从奥运会男子体操跳马前8名决赛的运动员基本情况可知, 加入决赛的8名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64 cm, 身高最高的是来自英国的托马斯, 年龄最大的是来自西班牙的波特拉·佩雷斯, 今年28岁, 最小的是来自韩国梁鹤善、乌克兰阿迪洛维夫和美国米库拉克, 他们均为20岁, 其他选手都在21~25之间。这8名选手曾都有很强的实力, 过去在世界大赛中取得过很好的成绩, 其中, 韩国的梁鹤善、美国的米库拉克、英国的托马斯都为过去的冠军获得者。

2.2 运动员成绩与名次分析

通过运动员成绩可以看出, 进入跳马决赛的8名运动员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在运动员所选择的16套动作中, 动作难度在7.0以上的有10套, 动作难度6.6的有5套, 只有一个动作难度为6.2, 这说明各国运动员技术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 其中韩国的梁鹤善、俄罗斯的阿布里亚其、乌克兰的阿迪洛维夫两个动作难度都在7.0以上, 这说明想要夺得冠军, 必须得有2个动作难度在7.0以上。英国的托马斯、罗马尼亚的科兹其和西班牙的佩雷斯动作难度比较低而且完成的并不理想, 托马斯甚至在第二次试跳失败, 因此, 这3名没有获得更好的名次, 但是英国选手托马斯在比该届奥运会跳马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平均身高高出16 cm的情况下闯入跳马决赛并且在第一跳能够获得16.366的高分实属不易。相反, 韩国的梁鹤善凭借其合适的身材特别是完成动作难度大、完成质量比较高而摘得桂冠。

通过对运动员成绩进行统计显示, 第2名和第3名与冠军的差距分别为0.134分、0.217分, 可见, 参赛的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还是不大的, 特别是俄罗斯选手阿布里亚其, 他在第二跳选择的动作难度比第一跳的动作难度更大, 说明他在跳马这方面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前3名运动员当中, 只有韩国的梁鹤善第二跳比第一跳完成的好, 甚至在决赛的8名运动员中也只有美国的米库拉克和梁鹤善第二跳比第一跳完成的好, 这说明在类似于跳马的项目中, 取胜的关键在于完成动作的稳定性。

统计发现, 在跳马决赛运动员16套动作中, 站稳的有5人次, 占31.25%, 坐地1人次, 占6.25%, 落地走一小步10人次, 占62.5%, 从统计中可见, 在该届奥运会跳马项目的决赛中, 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很高, 达到93.75%, 失败的几率很小。占6.25%, 但是做到落地极为稳定的运动员少之又少, 所以, 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只有靠实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技术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2.3 运动员动作类型分析

对参加决赛的8名运动员所跳的动作统计得知, 跳马比赛动作主要集中在前手翻类、侧手翻类、踺子类三大类。前手翻类6人次, 占37.5%, 侧手翻类7人次, 占43.75%, 踺子类3人次, 占18.75%。这说明现在各国运动员掌握的动作类型主要集中在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 根据近几年我国运动员参加的国际大赛中的跳马动作设计调研显示, 在30人次我国运动员掌握这三种类型动作, 选择侧手翻类型的运动员较多, 有22人次, 占73.33%。与奥运会比赛体操跳马单项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统计数字显示7人次, 占43.75%相比, 目前我国在这中类型的跳马动作上有相当大的优势, 有利于我国跳马项目的健康发展。

选择前手翻类的运动员占第二位, 有6人, 占30人次的20%。与奥运会比赛体操跳马决赛前8名运动员选择此类动作的37.5%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 这应当引起教练员的注意, 应该合理发展此类动作。

选择踺子类的运动员比较少, 只有2人次, 占30人次的6.68%。与该次奥运会体操比赛前八名运动员选择此类动作的18.75相比, 差距明显, 自李小鹏跳之后, 我国跳马运动员在此类动作上不甚偏爱。

跳马落地情况标志着整个动作的完成, 也是最后评定跳马质量的重要因素, 它关系着运动员动作得分的高低。跳马落地稳定性比任何体操项目落地稳定性都更难控制, 落地站稳率一般都比较低。根据近几年我国运动员参加的国际大赛中跳马动作统计, 在30套动作中, 有4人次站稳, 站稳率13.33%, 还是不错的。但是与奥运会前8名决赛运动的稳定性统计31, 25%相比, 还有一定的差距。站不稳的仍然占多数, 有26人次, 占86.67%。因此, 加强落地稳定性的训练, 提高跳马落地稳定率仍然是我国广大教练员、运动员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

从该届奥运会的形势来看, 我国的体操对手人数和队伍正在不断地增加, 除了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传统对手以外, 美国、日韩都将是我国体操未来的竞争对手。该次大赛上, 韩国选手在东京世锦赛后又拿下跳马冠军, 日本选手内村航平近几年连续夺得男子体操全能冠军。对此, 近几年日韩的体操项目进步越来越快, 如不引起重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国的体操地位将受到强烈冲击。

3 结论

(1) 在该届奥运会跳马决赛的8名运动员中, 主要选择了3种类型动作, 即前手翻类、侧手翻类、踺子类。前手翻类6人次, 占37.5%, 侧手翻类7人次, 占43.75%, 踺子类3人次, 占18.75%。说明他们的技术水平高, 动作类型全。

(2) 在跳马决赛的八名运动员中, 落地稳定性比较高, 达到31.25%。与我国近几年参加世界大赛的运动员的稳定率13.33%相比, 我国运动员明显落后, 加强稳定性的训练, 提高跳马比赛的落地稳定率仍然是我国广大教练员、运动员长期面临的间距任务。

(3) 在跳马比赛中, 心理因素是取得比赛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4) 在该届跳马决赛中, 前五名运动员的成绩都在16分以上, 前3名运动员的动作难度都在7.0以上。说明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提高动作完成质量, 要想夺得冠军就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系数的难度上。

摘要:男子跳马项目历来都是我国的优势项目, 在往年世界大赛中都取得过比较好的成绩, 但是近10年在世界大赛中, 滑坡比较明显, 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 在此项目上我国没有运动员进入到前8名。失利表明, 我国跳马项目的优势已受到严重挑战, 各国运动员的技术和完成情况都有了很大地提高。该文通过录像观察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跳马比赛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当今国外跳马运动员对我国运动员的优势所在, 为我国跳马项目在今后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男子跳马,第30届奥运会,比赛情况分析

参考文献

[1]姚吉庆.论竞技体操跳马落地稳定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74-76.

[2]张涵劲.对21世纪世界男自己跳马发展趋势的探讨[J].体育科学, 2000 (5) :43-45.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篇5

近年来, 随着中国自身的篮球联赛CBA开展的越来越好, 代表中国篮球最高水平的国家队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先是2008年的奥运会, 中国男篮虽然没能突破历史最好成绩, 但是通过自己的顽强比赛作风和明星球员的良好发挥, 使中国男篮与以往相比有较大进步, 在家门口交了一份还算让人满意的答卷。然而时隔4年, 在队中仅仅缺少姚明一人的情况下, 中国队在伦敦奥运会的男篮比赛中, 不仅5场全负, 更是在多项数据统计上, 创造了中国男篮的历史“之最”。或许有的人把这个问题归结与姚明的退役, 但是核心球员的退役不能掩盖所有的问题。因此, 本文的相关技术调查研究就是基于此展开, 希望通过中美男篮移动投篮技术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 从理论上阐述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进攻上暴露出的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和美国男篮与对手的比赛录像。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防守发展下的移动投篮技术

目前世界篮球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快速、准确、全面、灵活、适用”, 并在激烈对抗下进行的, 为了创造更多自己得分的机会,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控制对方得分的机会, 攻守双方都采用了一切手段和活动。随着防守技术的发展以及运动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防守队员对进攻队员的封盖和对空间的控制, 大大降低了球员的进攻效率。根据篮球竞赛中攻守平衡的原理, 攻中有守、守中有攻,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因此如何采用更为合理的进攻方式, 破坏防守队员的压迫式防守, 是进攻队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防守不断飞速提高的同时, 投篮得分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篮球技术包括投篮、传接球、运球和持球突破、抢篮板球、防守等项。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从移动方式说, 可分为原地投篮、行进投篮和跳起空中投篮。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迅速, 在防守不断飞速提高的同时, 进攻的手段也日趋多样化。比赛中, 只有通过有球和无球队员的积极跑动才能更好的撕破对手的防守, 本文提到的移动投篮是按投篮的移动方式进行分类, 并对中美男篮比赛中使用移动投篮技术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国内有关篮球投篮技术的文献, 经分析得出, 大量学者对篮球投篮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篮球投篮技术训练、教学, 以及投篮命中率等几个方面, 其中没有涉及篮球移动投篮技术的研究。

3.2 移动投篮技术运用结果分析

3.2.1 移动投篮技术运用的次数和成功率

通过表1、2、3研究分析, 中国男篮、美国男篮小组赛使用移动投篮技术的次数和命中率分别为:中国223次, 命中率37.2%;美国273次, 命中率51.6%。其中中国男篮在阵地进攻和内线球员使用次数上要高于美国男篮, 而美国男篮在移动进攻和外线球员使用次数上远远高于中国男篮。可以看出, 两队的战术应用是有区别的, 但是对比命中率发现美国男篮在各个环节都要强于中国男篮, 美国男篮的进攻多运用移动投篮技术, 成功率较高。同时通过录像观察法, 研究其原因可以发现, 美国男篮作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球队之一, 无论从球员的个人进攻还是球队的整体进攻, 效率都是非常的高。球员通过高超的个人能力可以获得很多的得分机会, 并且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 运用多种技术完成进攻, 使整体进攻也更加流畅。而在中国男篮的比赛中, 由于整体进攻手段较单一, 中国队员的进攻手段多是在同伴的掩护和策应下, 采取原地投篮方式, 移动投篮进攻命中率不高所以根据表3结果表明, 美国男篮在比赛中使用移动投篮技术的次数要多于中国男篮且成功率高。

3.2.2 移动投篮技术运用的位置

通过表3可以看出, 中国男篮比赛中内线球员使用该技术103次, 外线球员使用120次。结合比赛录像观察可以发现, 中国男篮的进攻以内线球员为主, 当内线进攻时受到的防守压力比较大时, 再转移外线组织进攻, 所以使用移动投篮技术的命中率不高。在表3中还可以看出, 美国男篮比赛中内线球员使用该技术67次, 外线球员使用206次。同时在录像观察后可以发现, 美国男篮的进攻主要以移动投篮的方式, 通过有球和无球队员的跑动撕开对手的防守, 因而在对手的高强度防守下, 球员使用移动投篮技术,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对中国男篮比赛进行进一步研究, 表3显示内线球员使用该技术103次, 频率比较高, 不过通过录像观察, 中国男篮的内线球员是进攻的核心, 并且内线球员易建联和王治郅也是中国男篮水平最高的球员, 外线队员运用此技术较多的中国球员分别是王仕鹏和陈江华, 而这两名球员也是国家队的外线核心队员。因此在中国男篮比赛中, 高水平运动员运用移动投篮技术占多数。

3.2.3 移动投篮技术运用的新发展

在数据表中, 本文增加了移动投篮技术在阵地和移动进攻中使用次数的统计, 这种分类统计也反映了在防守不断加强情况下进攻手段的多样化。在表3中看出, 中国男篮使用阵地移动投篮技术166次, 美国男篮使用64次;中国男篮使用移动进攻投篮技术57次, 美国男篮使用209次。同时对比中美男篮的比赛录像, 可以发现中国男篮主要依靠内线的进攻来获取得分, 突破和穿插配合更是少之又少, 过分依赖内线的打法造成了球队的进攻手段单一, 进攻捉襟见肘。而美国男篮球员则通过突破、无球的跑动和掩护改变场上局势, 外线球员充分利用脚步, 破坏对方球员防守, 争取得分的机会。目前世界篮球强队一般都具有进攻内外结合的特点, 通过球队整体的移动来吸引对手扩大防线, 使其它的运、投、突技术得以更好的发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中美两国男篮比赛研究分析可以看出, 移动投篮技术使用的分布和次数能够反映球队的整体进攻水平, 水平越高的球队运用该技术的次数越多, 成功率越高。并且移动投篮技术的使用在美国男篮球员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中国男篮比赛中阵地进攻和内线球员使用该技术的次数多, 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 中国男篮在场上很少能突破进对方的内线, 中锋也是拉到外围去投篮。这种打法就使得中国队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而缺点却暴露出来, 最终导致了大比分的失利。而这次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进攻让人失望, 这也反映了球队的进攻手段单一, 过分依赖内线, 内外线进攻几乎断裂, 没有形成整体进攻体系。这说明中国篮球进攻体系的发展, 相对于欧美强队, 还处于一定的落后阶段。根据攻守平衡的篮球竞技规律, 在防守发展的同时, 进攻技术也要得到很好的重视, 并且通过个别进攻技术的提高, 以点带面, 使中国篮球的整体进攻手段更加多样化, 从而促进中国篮球水平的长远发展。

4.2 建议

随着现代篮球比赛的高速度、高强度、高空优势、超强体能的对抗, 篮球技战术在质量上以及数量上都到达了一个从没有过的高度。移动投篮技术运用的提高在现代篮球运动中, 不仅可以提高球队的整体进攻效率, 而且丰富了球队的进攻体系。所以在篮球的教学和训练中, 移动投篮技术应该加强训练, 每一次训练课中都要求强化这个动作的训练, 由简单到有一定难度, 循序渐进, 训练中的重点就是脚步动作与整体的配合。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规范的训练后, 队员可以正确掌握移动投篮技术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2]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3]贾军.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失利原因分析及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1) .

[4]周冰.近三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 (4) .

[5]陈二军.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 (7) .

[6]陈振东.中国男篮与对手小前锋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以第30届奥运会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 2013 (5) .

[7]高治.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和对手抢攻战术运用的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 2013 (3) .

[8]张玮.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四强球队对新规则下进攻适应性的对比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3 (5) .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篇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26-30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历届奥运会官网、中国知网等查阅和收集有关文献。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数据进行筛选统计。

2 第26-30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奖牌变化分析

随着时代的变迁,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不仅代表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更突出一个国家的体育竞技实力。通常采用奖牌数、金牌数和排名来比较和评价各国的整体竞技水平,而且它们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可以反映各国的竞技实力[1]。因此,通过对近5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金牌数、奖牌数及排名增长率进行统计来分析各主办国竞技实力变化。由表1可知,近5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通过主办奥运会使本国的金牌数、奖牌数、排名得到提升(美国除外),澳大利亚的金牌数增长率最高(高达77.78%),中国的奖牌数量增长率最明显,中国和美国的排名提高率最大。结果表明了本土参加比赛能够提高本国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夺得金牌的机率,体现出国家的整体竞技实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那些整体竞技实力较落后的国家的竞技实力增加幅度较明显,如澳大利亚金牌增长率达77.78%,奖牌数增长率达41.46%,国家排名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竞技实力相对强的国家,获得金牌数、奖牌数的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小,如美国金牌数增加18.92%,奖牌数降低6.48%。通过分析可知,第26-30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得到充分的挖掘,表现出本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竞争力大幅度提高。总而言之,第26-30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奖牌数、金牌数及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奖牌总数下降),主办国的奖牌数、金牌数及排名增长率与该国以前的竞技水平成负相关,主办国原来竞技水平高,金牌数、奖牌数及排名增长率相对较小,而原来竞技水平低,金牌数、奖牌数及排名增长率相对较高。

3 金牌数量增长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增加资金投入

美国在申奥成功后,美国奥委会决定拨款0.36亿美元,加强对运动员的训练,同时还制订了两年训练计划,拨款0.08亿美元重点支持20个优势项目协会的发展,打破了政府不对体育拨款的惯例。2010-2013年美国奥委会分别支出1.479亿美元、1.323亿美元和1.907亿美元资助竞技体育的发展,美国奥委会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资金投入越来越多。澳大利亚提出“奥林匹克运动员计划”,加大了对运动员培养的资金投入,如1996-2000年共计拨款1.898亿澳元,1998、1999年拨款就高达0.37亿澳元,澳大利亚对竞技体育的资金投入史无前例。相反,在基本无望夺取奖牌的项目上,如乒乓球、羽毛球、花样游泳等,则投入运动员培养经费减少。英国在申办奥运会成功后,2006~2008年将拨款0.653亿英镑用于备战北京奥运会,其中2006-2007年拨款0.17亿英镑,2007~2008年拨款0.232亿英镑,2008-2009年拨款0.251亿英镑,另外,2009-2012年英国体育理事会投资2.213亿英镑,2013-2016年投资2.272亿英镑。为了推动英国顶尖运动员的培训发展,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榜第八,2012伦敦奥运会奖牌榜第四的目标,英国又再次增加了2亿英镑的奥运会预算,加上1亿英镑的私人赞助和3亿英镑国家彩票资助,总计达到增资6亿英镑[3]。我国申奥成功后,从2001-2008年对北京奥运会直接、间接和新增的总投资约5200亿人民币,平均每天投入约2亿人民币。其中北京奥运会预计投入约2800亿人民币,比赛场馆等设施建设直接投入约280亿人民币;奥运会新增设施投入约1000亿人民币;环境保护、交通其他间接投入约1400亿人民币[2]。中国科技部启动“奥运科技行动计划”7年来,支持了1200个多科技项目的研发,社会总投资约36亿人民币,中央拨款约11亿人民币,参与科技人员约4万人[4]。

3.2 国家领导重视,制定奥运政策

中国申奥成功后,为了继续保持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排名前列,制定了《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2001-2010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21世纪我国在重大国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全面部署竞技体育的发展重点;把握竞技体育的竞争本质,挖掘夺金运动项目,提高国家整体竞技水平;完善“举国体制”,实施科学化管理机制,构建多元化竞赛保证体系,加大技术创新,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构建“科、训、医”一体化训练体系,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全面提高我国在世界体育的竞争力,在奥运赛场上再创辉煌,比赛成绩、奥运会金牌数量显著提高[8]。

3.3 提高奖励幅度

各国申奥成功后,获得奖牌运动员的奖励幅度普遍提高,但奖励幅度相差较大。如澳大利亚以前奖励金牌运动员2.25万美元,奖励银牌运动员1.35万美元,奖励铜牌运动员0.675万美元,但提高了对悉尼奥运会冠军的奖励,由以前的2.25万美元提高到7.5万美元,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激情,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发挥本土比赛优势[5]。为了备战雅典奥运会,希腊也提高了奖牌获得者的奖励,如奖励金牌运动员20.267万美元,奖励银牌运动员14.08万美元,奖励铜牌运动员7.787万美元;不仅如此,夺得奖牌的优秀运动员还可能有机会获得国家提供的陆空军、海军及海关等工作,这就意味着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就业问题得到解决,运动员没有回顾之忧[6]。韩国拳击协会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提出奥运会金牌奖金由0.1亿韩元提高到1亿韩元,提高后奖励额达到原来的10倍,教练也将同时得到丰厚的奖金;韩国优秀运动员还可以在一次性支付和终身退休金之间选择,退休金为奖励金牌运动员923美元/月、奖励银牌运动员692美元/月、奖励铜牌运动员484美元/月[7]。

3.4 挖掘优势项目,发展潜优势项目

1996年美国决定在第26届奥运会前采取充分发挥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的战略,以在世界性大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夺金项目,这一战略在当届奥运会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田径和游泳这两个主要优势项目比巴塞罗那奥运会增加了3枚金牌,篮球和网球等运动项目比巴塞罗那奥运会增加了4枚金牌。澳大利亚在2000年奥运会前也采取了充分发挥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的战略,同样运动员也在本土赛场上展示出了高超的竞技能力,创造了辉煌的佳绩,如游泳和马术等运动项目为澳大利亚增添了7枚金牌,17枚奖牌。中国在高度重视奥运会夺金运动项目的基础上,采取了“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挖掘和拓展优势项目,发展和突破潜优势项目,形成新的增长点”[8],同样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如体操、游泳、射击等优势项目为中国新增19枚金牌,37枚奖牌。

3.5 发挥本国优势

马红宇等对异地比赛环境进行研究,总结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与运动员的应激反应有关,减少赛场氛围对运动员的刺激及提高对赛场气氛的认知是适应赛场的关键[9]。张莉清对本土参赛的特征、参赛目标的多元性及参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观众的数量和赛场气氛会给本土运动员增添信心,媒体的频繁采访和大量报道可能影响参赛运动员正常参赛,对场地、器材的适应都可为本土运动员提供有利的比赛条件[10]。如雅典奥运会,希腊运动员就是通过本国参赛的竞争优势,利用中国运动员的失误,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意外的获得了男子双人3米板金牌。另外,希腊竞走运动员安塔娜西亚•特索梅莱卡利用熟悉的赛道的优势,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以个人最好成绩夺得20公里竞走冠军。当然,本国参赛也可能由于运动员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家乡父老的期望会给运动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6 聘请国外教练或派出运动员其他国家训练

为备战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的曲棍球、击剑等23个项目、27支国家队聘请了61位教练(不包括短期聘请的教练),使中国的皮划艇、自行车、自由式滑雪等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11]。澳大利亚也同样花费巨资聘请外国教练,其中游泳、射箭、赛艇、体操等运动项目分别聘请了俄罗斯、韩国、德国、美国、中国等优秀教练,使澳大利亚的游泳、赛艇、体操等运动项目的水平大大提高。另外,中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在苏联训练,刘翔在美国莱斯大学进行康复训练,俄罗斯优秀游泳运动员长年在澳大利亚训练,南非女子游泳运动员长期在美国训练,菲律宾、伊朗等国家运动员到德国进行训练等等,都使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充分说明了向外国学习的重要性。

3.7 提高运动装备的科技含量

在运动装备方面,为了避免其他国家仿造,美国在奥运会比赛前才将自行车队设计的重量最轻、阻力最小按照运动员身材设计的超级自行车公之于众。澳大利亚在筹备悉尼奥运会的过程中,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辅助仪器来帮助优秀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如在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设立高原训练房,对游泳、跳水项目应用动作技术录像分析系统,对赛艇运动员应用特殊的训练镜等[5]。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优秀短跑运动员约翰逊穿着耐克公司特制跑鞋,连夺得2枚金牌;在悉尼奥运会中,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索普身穿新型“鲨鱼皮”泳衣,连夺3枚金牌;加拿大优秀短跑运动员贝利穿着新型“带钉子的袜子”跑鞋,夺得世界冠军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运动装备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的重要性。

4 结论

4.1 第26-30届奥运会主办国获得金牌数量、奖牌数量及排名相比上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金牌增加幅度与主办国的竞技实力有关,澳大利亚金牌增长率最大,美国的金牌增长最小。

4.2 第26-30届奥运会主办国加大了资金投入和获奖运动员的奖励幅度,激发了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4.3 第26-30届奥运会主办国通过发挥本国优势、聘请国外教练或派出运动员到发达国家训练、增加运动设施和装备的科技含量等方式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比赛氛围和训练条件,为本国运动员获得奖牌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田麦久.2001-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施策略[Z].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2001.

[2]陶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投入关系问题的理性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29.

[3]郝海亭.英国增加投入备战2008和2012奥运会[EB/OL].(2006-8-14)[2015-10-21].http://www.sportinfo.net.cn/show/title.aspx?TID=18414.html

[4]刘娜.奥运投入知多少[J].中国商界(上月刊),2008,8:72-74.

[5]马铁.各国备战悉尼奥运会采取的主要措施[EB/OL].(2000-7-18)[2015-10-19].http://www.sportinfo.net.cn/show/title.aspx?TID=19259.html.

[6]汪颖.各国奥运会金牌增长主要因素分析[EB/OL].(2012-4-28)[2015-10-21].http://www.sportinfo.net.cn/show/title.aspx?TID=19992.html.

[7]侯海波.索契冬奥会诸强实力变化及冬奥备战新趋[EB/OL].(2014-12-15)[2015-10-21].http://www.sportinfo.net.cn/show/title.aspx?TID=30012.html.

[8]杨桦.竞技体育与奥运会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04.

[9]马红宇,田麦久.易地参赛环境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38.

[10]张莉清.本土参赛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2):61-70.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篇7

1.1、研究对象

第30届奥运会田径男子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CNKI、万方数据库与本文相关的文章10余篇。数据来源第30届奥运会官网(http://www.london2012.com/athletics/)。

(2)数理统计法。

首先运用Excel 2003对收集的初始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其次录入SPSS 11.5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前 8 名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年龄分析

(1)前8名径赛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年龄分析。

径赛是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各项目能量消耗功能形式不同,对身体形态的要求也各异。身高是反映运动员骨骼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作为选材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见表1,在身高上,男子前8名运动员身高排在前五位的有11米栏>200米>400米栏>4400米>00米;倒数五位依次为20公里竞走>50公里竞走>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

体重是运动员产生力量、对抗阻力的来源,过重过轻都会影响比赛成绩。影响体重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还有营养、饮食、卫生人种、气候等条件容易造成体重的变化,特别是饮食、训练的控制男子前8名运动员体重前5的有:110米栏、100米、400米栏、410米、200米, 后几位的有20公里竞走、1500米、50公里竞走、1000米、5000米、马拉松。

克托莱指数(体重 / 身高×1000),计算出运动员在一定身高条件下合理的体重范围(每厘米身高的体重值),进而评价运动员的骨骼、肌肉的发展程度及其肥胖程度。径赛男子前8名克托莱指数排序前五位为100米、4100米、110米栏、400米栏、200米,后五位为10000米、20公里竞走、5000米、50公里竞走、马拉松。

年龄是运动员经验的反映指标,能够进入决赛的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一套取胜法宝,在奖牌争夺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基本技、战术没有太大差异,主要是心理素质的比拼,运动员参赛越多在关键时刻心理稳定性就高,经验也更丰富,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径赛男子前8名运动员年龄排在前五位分别是马拉松、50公里竞走、400米栏、100米、3000米障碍 , 后五位分 别是4400米1500米、20公里竞走、400米、800米。径赛男前8名运动员各项指标不存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要优秀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也不存在差距。

(2)前8名田赛运动员年龄和身体形态分析。

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跳跃类项目要求运动员爆发力强,空间位置控制感好,身体线条均匀。投掷项目除了要求爆发力强外,还需要运动员具备产生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的能力。

注:田赛奖牌总人数 27 人,前 8 名 72 人,为了便于统计把十项全能纳入田赛项目。

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由表可以看出,田赛男子前8名运动员各项目身高依次为铁饼196cm>铅球194cm>跳高192cm>标枪188cm>链球188cm>撑杆跳高187cm>跳远187cm>三级跳远187cm。男子前8名运动员体重大小为铅球140kg>铁饼124kg>链球114kg>标枪91kg>撑杆跳高79kg>跳远79kg>三级跳远77kg>跳高76kg。男子前8名运动员各项 目平均克 托莱指数 依次为铅 球723>铁饼631>链球605>标枪483>撑杆跳高421>跳远420>三级跳远411>跳高396。男子前8名运动员各项目平均年龄依次为链球33岁>铁饼31岁>铅球28岁>标枪27岁>撑杆跳高27岁>三级跳远2岁>跳远26岁>跳高25岁。

3、结论

上一篇:赛前心理下一篇:生物医学工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