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2024-07-01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精选12篇)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学习方式, 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弥补以往学习的不足, 让学生在复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 在复习课中乐此不疲, 提高复习效果。如何组织好毕业总复习, 使学生在复习课中乐此不疲, 提高复习效果呢?结合近几年从事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学实践, 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辨析比较, 对比中找思路

1.概念的比较。在小学数学中, 有许多概念有着形同而神异的现象, 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概念, 教师就要理清概念的内部特征、内在要素和相关概念之间的独特本质, 通过多元比较, 让学生找出概念间的差异, 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 从而加深理解的力度。如在复习“化简比与求比值”时, 通过对其概念的对比, 让学生知道化简比是将一个比化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其结果是一个比;而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数, 其结果是一个数, 可以是整数、小数, 也可以是分数。在复习质数、互质数和分解质因数时, 让学生明白质数是针对一个数而言, 是指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 没有别的因数的数, 是针对其因数的个数这一特征, 如2、3、5、11等;而互质数是针对两个数来说, 是指只有公因数1和本身的两个数, 叫作互质数, 只存在公因数1这一特性, 这两个数不一定是互质数, 可以是质数与质数、质数与合数, 也可以是合数与合数, 如3和7、5和9、15和16等;而分解质因数是指将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 这几个相乘的数必须是质数, 如24=2×2×2×3。

2.应用题的比较。如教学“比一个数多 (少) 几的分数应用题”时, 设计两道题, 学生通过对比就会发现, 同是“比一个数多 (少) 几的分数应用题”, 但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完全不同。

(1) 光明小学原有学生1200人, 新学期开学后, 人数比原来增加了10%, 光明小学现有学生多少人?学生通过审题, 特别是对关键句子“人数比原来增加了10%”的理解, 知道了“人数比原来增加了10%”的意思是现在的人数在原有人数的基础上增加了10%, 原有人数是单位“1”, 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 从而确定此题是属于“比一个数多 (少) 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此题的解题思路是:原有的人数+现在比原来多的人数=现有的总人数, 故而列出算式1200+1200×10%或1200× (1+10%) 。

(2) 光明小学原有学生1200人, 新学期开学后有学生1320人, 现在比原来增加了百分之几?学生通过审题, 知道了题中的已知条件是原有的学生人数和现有的学生人数, 这两个量都是已知的, 题中的关键句子“现在比原来增加了百分之几”, 是指1320比1200多了百分之几?单位“1”是原有的数, 此题属于“比一个数多 (少) 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 此类型题的解题思路是: (多的减少的) ÷单位“1”, 故而列出算式 (1320-1200) ÷1200。

二、以“画”破难, 在画中找答案

在复习中,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有时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弱, 对一些解题方法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有时由于学生审题不认真、马虎, 粗心大意导致出错。这时, 不妨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让学生通过动笔“画”, 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用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 借助图形的直观作用引发联想, 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 最终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为浅, 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如在计算“半圆的周长”时, 总有一部分学生常常只计算圆周长的一半, 而忘了加直径。这时, 我们可让学生先将半圆画出来, 学生就会在自己动手画的同时, 加深对半圆周长的理解和记忆了, 也会大大减少出错的概率。再如, 将一根木料锯成5段, 锯一段用4分钟, 问共需要多长时间?这样的题, 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锯成5段, 实际只锯了4次, 正确列式应是4×4=16。再如, 把一根长3米, 底面的一个边长为5分米的长方体钢材分成3段, 其表面积增加了多少?通过画图, 学生明白实际上是增加了4个底面的面积, 只要先求出一个底面的面积, 再乘以4, 就可算出增加的表面积的大小。

三、开放训练, 在实践中找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服务于生活, 许多数学问题其实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可从身边的问题着手, 在生活中找解题的方法, 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 让学生学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 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如甲、乙、丙三个商店都在促销同一种足球, 足球的标价都是20元, 但促销方式不一样:甲店“买10个送2个”, 乙店“优惠10%”, 丙店“满500元返还现金55元”。学校要购买80个这样的足球, 请算一算, 应该到哪个商店买比较省钱?甲店买10个送2个, 只需买70个, 就可得到84个足球, 故20×70=1400 (元) ;乙店优惠10%, 故20× (1-10%) ×80=1400 (元) ;丙店满500元返还现金55元, 故20×80=1600 (元) , 1600-55×3=1435 (元) 。通过比较, 学生知道到甲店买比较省钱。

四、一题多问, 引导解题思路

在平时的教学中, 有些教师往往只根据题目的要求就题论题, 虽然学生做了大量的题目, 但在考试遇到新题型或只是稍稍变换一下题型, 就不知所措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一题多问的方法, 将多个知识点在同一题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沟通多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促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打破思维定式, 就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如六 (1) 班有女生20人, 男生25人, 在此基本条件下提出问题: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这样的一题多问, 每一问都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而且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思维转化, 选择最简捷的解题思路, 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提高解题的技巧与能力。

五、一题多变, 提高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 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展开, 能加深学生对诸多知识和多种方法的理解和变通,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中习题、例题的潜在功能。在一题多变中, 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题不是孤立的, 而是题题相通的, 碰到任何数学题, 都能找到原先做过的题的影子。一题多变, 可以改变条件, 保留结论;也可以保留条件, 改变结论;或同时改变条件和结论;还可将某项条件和结论互换。如:

①一条路长1200米, 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 第一天修了多少米?

②一条路长1200米, 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 两天共修了多少米?

③一条路长1200米, 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多少米?

④修一条路, 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 修了300米, 这条路有多长?

⑤修一条路, 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 两天共修了700米, 这条路有多长?

⑥修一条路, 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100米, 这条路有多长?

数学的魅力在于“变”, 有“变”才有“活”。通过一题多变, 不但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的应变能力, 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 使学生的思维在“变”中得到锻炼, 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总之, 数学毕业总复习的方法各有千秋, 但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 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学习方式, 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弥补以往学习的不足, 让学生在复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和建构。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篇2

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就快结束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使自己所教科目的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特制定本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

女生21人,本班学生的基础处于中下等水平,优差生基础参差不齐,但还需要继续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优差生差距太大。

2、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

3、还有极少数同学生审题不认真,出现答非所问而导致丢分。

4、有部分同学的书写差乱,影响试卷的整洁和美观。

5、部分同学计算不够认真、细心而导致丢分。以上这些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都说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督促不够。在剩下的时间里一定对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三、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1、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找准原因、对症 1我所教的六年级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20人,下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加强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每一位同学定下年终将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

3、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抓学生基础,既突出优生又要转化一部分后进生,同时也要促进中等生,做到抓两头、促中间。

4、针对本班学生中书写差、乱的现象,强化书写训练,纠正不良习惯;使学生书写有所改观。

5、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尽量让学生多练。

6、加强学生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认真审题,做后复查的做题习惯。

7、加强洋思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强化,在教学中应用,并落实“三清”工作。

四、复习的方法和步骤:

1、在十二月中旬结束本册的教学任务,并转入总复习。

2、以十一册课本为重点,抓住重点、难点、考点复习一遍。力求每一位同学都过关。

3、以课程教材教法研究为线索,认真对小学生在校学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复习。主要包括数的读、写、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应用

题等。

4、通过以上全面系统地复习之后,接着进行考点的复习,主要是典型题型的练习。

5、利用模拟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习惯、以及各种体型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做到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仔细答题、做后复查。

五、复习进度计划表

12月23日——12月27日模拟考试 1月2 日——1月4日复习课本

1月7日——1月9日以教法研究为主进行复习1月10日——1月12日复习几何题型、1月12日——1月13日复习简便计算 1月13日——1月15日复习应用题 1月15日——1月17日模拟试卷的训练 1月18日——考试迎接期末考试

六年级数学科任教师:班李梅

小学数学毕业班总复习的有效策略 篇3

关键词:知识体系;教学教程;分类复习

小学数学毕业班的总复习是建立在数学知识完成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的一种总结,具有一定的归纳性和系统性,是一个温习的过程,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问题的能力。

一、教师和学生要对小学时期的全部数学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和掌握

任何事情的成败都要做到知己知彼,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对小学时期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形成高效的数学知识结构,发掘知识之间的必然关系,找到知识中的关键点,形成立体性思维。在进行具体复习的时候,要保证一定的规律性,循序渐进。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学生也才能较为迅速地融入复习中,掌握复习的节奏。因此,任何新知识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只有重视规律,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才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和透彻。

二、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形成完整的复习教学教程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坚持科学复习体系的前提下,教学效果会得到巨大提升。相反,如果对复习不进行合理的组织,只是简单、机械地进行练习,效果往往不佳,这都是复习计划不科学造成的后果。只有提前做好复习计划,才能保障复习的顺利进行,避免知识点的疏忽和遗漏。在进行计划制订的时候,教师要立足小学阶段,确保复习顺序具有统筹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进行,同时,充分考虑所在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突出,难点准确,使得复习过程在时间上更加合理。对于难度大、很难掌握的知识,要尽量多安排复习的时间;要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复习计划,保证复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彰显针对性。另外,要在计划的前提下,形成全面的复习教程,制订复习的目标、涉及的复习题目以及练习题,这样可以充实课堂内容,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避免枯燥性,达到对时间的充分和有效利用。

三、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系统思维

1.分类整理基础知识,保证基础扎实

鉴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分散性和不集中性,很难自行进行系统的整理,很多知识在大脑中处于十分混杂的状态。在进行复习时,教师要抓好基础,实现对知识的分类整理,巩固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数学概念来讲,它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但是,往往因为它的抽象,使得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安排合理的时间,逐一进行梳理,采取分类的方式,实现对其的巩固和记忆。一旦对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对其理解会更加深刻,为其他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基础知识的复习的时间无需太长,只要理清方向,巩固基础即可,在以后的复习中再进行细化。

2.进行系统的分类复习

在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后,学生应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要进行分类复习,也就是,按照学习内容的不同,进行逐一复习。主要涉及:有关数的客观认识和运算、代数的相关知识、空间与图像等几个部分。简言之,分类复习就是分块复习,而后进行块与块的有效结合,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内心关联。

3.重视对易出错知识的认识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很多相似的问题很难分清实质,因

此,教师要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收集,在总复习阶段进行反复练习和提醒,让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更正。

4.对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复习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将其更加科学、准确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形成数学思维,并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但是,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综合。鉴于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对知识整体运用能力有限,因此,要强化综合性,抓住典型,进行集中训练,使学生对数学题型更加了解和熟悉,加快理解和解题的速度,提升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虽有章法可循,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面向学生,以书本知识为指导,对教材知识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知识结构体系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保证复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全面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使得总复习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小霞.小学数学毕业班总复习用“三抓”[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4):44.

[2]陈丽娟.优化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要做到“三要”[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2):118.

[3]郭菊红.小学數学毕业复习“三关注”[J].甘肃教育,2014(7):58.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篇4

一、充分了解学生、教材, 制定复习计划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复习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 便于形成学习平台.如果大部分掌握不错, 那就可以蜻蜓点水, 反之就火候大一点.

了解教材的整个知识体系对梳理知识点至关重要, 只有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大胆重组教材, 抓准基点展开梳理,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才能走出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有种说法是“平时教学是栽活一棵树, 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 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

二、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1. 复习时应建立基础知识结构网络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 把分散的知识点综合成一个整体, 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 可以整理成表, 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分类与互化, 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

2. 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 不能只抓一点而不顾其余,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综合运用.有些题目,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可以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如解应用题时, 同一道题, 可以看成是工程问题, 也可以看成是归一问题, 还可以看成是比.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 列式不同, 结果相同, 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 还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三、突破重点, 把握住复习中的难点

小学毕业复习中要突破重点、把握难点, 应用题应该是复习中的难点, 在复习中要多下工夫.对应用题的复习, 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分类复习

小学的应用题, 按知识性分类, 可以分为一般应用题, 平均数应用题, 行程问题, 工程问题等;按解题方法可以分为简单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几类.复习时按照一定的标准,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复习, 弄清各种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分类复习完后, 还要进行各种应用题的整合训练, 练习用不同的方法解应用题, 使这部分知识彻底系统化.

2. 分层次学习

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掌握得不好的一类或几类应用题应加大力度训练, 精心设计练习题, 设计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复习内容的层次性, 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把握好“会”“熟”“活”三个阶段, 最后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

四、加强反馈, 注意因材施教

要想做好毕业班的复习工作, 就要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首先要查漏补缺, 使每名学生, 特别是学困生都能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查、自纠、自补.查和补的内容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方面, 还应包括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其次, 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组织不同层次的练习, 提出不同层次的发展要求,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加强学生自觉的反思与质疑

小学生的反思行为往往处于一种下意识的和不自觉的状态.也就是说, 我们的学生还不会反思或者不善于反思.其实, 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 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A.今天老师复习的是什么知识? (整理内化, 构建知识体系) B.我知道了多少? (对照检查, 确定补习方向) C.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课堂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 (质疑提高, 培养创新精神) ……然后有问题的可以举手提问, 师生集体商讨解决.这种课堂空间的安排必然能帮助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 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反思, 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让学生敢想, 更敢说.这样学生不仅能将学到的知识有条不紊地储入到“知识库”, 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提高了学习的信心.

当然, 要做好小学毕业班数学的复习工作, 方法还有很多,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复习方式, 都不能脱离本班的教学实际, 更不能超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只有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 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迁移、归纳,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探索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之演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中国教育学会主办, 2009.4.

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策略 篇5

小学毕业班的总复习是对学生六年来所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一个重构,更是一种提升。这个阶段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任务是否能圆满完成,影响到学生今后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因此上好总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尤其显得重要。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小学数学毕业班的复习课?

1、查漏补缺,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提升。

有些教师常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揣摩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缺陷,设计复习提纲,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研究,忽视了个体的差异。要使复习课有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找出学生的漏缺,并从学生的知识缺漏出发,制定出可行的复习方案,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2、指导梳理知识,优化认知结构。

学生平时学习的知识是零散的,相对独立的。复习时要由浅到深,层次分明地引导学生,把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归类梳理,沟通知识纵向横向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的脉络,融会贯通,使学生重建认知结构,把无序零散的知识变为有序,系统的知识,以体现其知识的系统性。

3、展开自主探究,使枯燥的练习向有趣的练习升华。

科学的复习课应是在教师有效的“点拨激趣”下,组织学生展开自由的、充分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完成的,通过合作互动与作业操作,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强化升华,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学生互动练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能使枯燥的练习变成生动活泼而有趣的练习,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毕业班总复习是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一环,设计练习也是复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复习课的功能之一,旧知的复习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的巩固,更应该着眼于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课的练习不能等同于新授课中的练习,总复习中的习题,概括程度要高,综合性要强,覆盖面要大,要具有适度的挑战性、开放性、应用性;总复习中的习题题量要少、题目要精,除了设计基本题外,还要适当设计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习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篇6

一、 对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大多数教师认为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与遗忘作斗争。我们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大多都是零碎的部件,只有通过复习课的教学,才把这些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机器,可见复习课教学的重要性所在。当前在毕业班数学复习课中,往往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复习并不等于练习。我们的教师总喜欢把复习课教学与练习课教学等同起来,其实不然,练习课教学通过练习重视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是针对某一内容而言;而复习课教学除了一定量的练习以外,更要加强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防止“冷饭重炒”现象的发生。

(2)知识整理并不等于知识回忆。我们教师在上毕业班复习课时往往把基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停留在简单再现层面,即知识回忆阶段;而当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正好是把它们进行沟通的大好时机,一定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过去零散学习的,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和系統化。

(3)全体学生并不等于部分学生。在毕业班复习课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看到提问的学生总是某些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往往绝大多数是优秀学生,他们学习状况自然代表不了全班的学习状况,优等生能正确理解,我们教师就当作全班同学都理解了;优等生提出问题,我们教师就当作是全班同学的问题来解决。这种习惯非常普遍,也正是因为这种小范围的师生互动,促使中下生越来越多。如果学困生在每一节课中都得不到关注,长久下去缺漏的知识越积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难以解决了。

二、毕业班复习教学的基本策略

1、 夯实基础: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教育的着眼点从过去的主要关注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但是,这并不是说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就不重要了。事实上,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仍应是数学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脱离了知识技能的掌握而空谈学生的发展是不切实际的。毕业班数学总复习同样应该把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作为最基本的目标,想方设法加以落实。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要以系统整理知识为主,通常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总复习内容(我们的教材把小学数学的内容划分成六个板块)依次进行复习。在各个板块内容的复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通过精心设计提问、提出复习目标或提供复习线索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回忆和整理学过的知识,而且在复习时要注意突出那些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通过列举条目、画出表格和框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引导学生围绕最核心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把学过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系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复习的知识,获得对这些知识的深刻理解,并熟练地掌握有关技能。这样,才能使总复习的这一基本目标得到真正落实,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注重能力:着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班数学总复习除了应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只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就有可能使总复习演化为低层次的重复操练甚至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而且会使学生产生“熟能生厌”的心理,从而对总复习失去兴趣。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在复习课的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十分重视例题的设计,还要特别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和发展性。既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题和专项练习题,又要有一些变式题、综合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使每道题发挥更大的效益,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路,学会举一反三。

3、 联系生活: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意识

数学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指导生活实践。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是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在总复习时都应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意识。一方面,在复习和整理有关数学知识时,要注意寻找这些知识的实际背景,思考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尽可能从这些实际背景引入复习,再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巩固和应用。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和编制有关复习题时,也可以从生活题材出发,挖掘这些题材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并通过适度的加工使之与小学数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相对应,成为适合小学生解答的数学问题。比如,购物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游戏中的数学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计费问题、有关社会热点活动中的数学问题、环境保护方面的数学问题等。

4、 关注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每个班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如何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这也是总复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通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基础的差异、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和学习习惯的差异等。针对不同情况的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不同的策略。例如,对于知识基础方面的问题,我们可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找出学生知识链上的“脱节”和知识网上的“漏洞”,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进行查漏补缺.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篇7

一、结合梯形面积公式, 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作为教师, 我们大家都清楚, 确定毕业班的复习目标, 需考虑课本考纲要求、社会和学生等三个方面, 课本是教学的主要资源, 是指挥棒.复习时, 必须明确教材要求学生懂得什么知识, 学会什么技能,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融会贯通.所以, 我在进行毕业班数学面积复习课教学时, 全面地分析梳理面积内容在整个小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查阅《教师用书》等资料, 进行教材分析.明白了毕业班学生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以后进入复习的.于是, 在复习中, 就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1. 巧设提问, 激发兴趣, 举一反三

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钥匙, 巧设矛盾, 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与解决矛盾的创造性的过程.因此, 设置矛盾, 揭示矛盾, 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一上课, 我就先提出问题:同学们,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公式, 我相信大家都记熟了.但能不能走捷径, 只记忆一个公式就可以解决所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呢?大家已经学会用正方形的面积单位去量多边形的图形, 并形成了经验, 但可不可以另辟蹊径, 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呢?

我先分别出示:

(1) 三角形面积公式:

(2) 正方形面积公式S=a×a.

(3)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4)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

(5) 梯形面积公式:

然后, 我边提问, 便让学生回答:除三角形外, 其余四种多边形有几个边?为什么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要除以2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可以不除以2呢?其后, 我又边提问, 便让学生回答:三角形和梯形相比, 三角形是否少了一个边, 是否如梯形少了一个上底?如果我们令梯形的上底为零, 即b=0, 那么梯形面积公式是否就变成三角形面积公式?如果我们再令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 高等于宽, 即b=a, h=b, 那么通过多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系与转化是否就变成长方形面积公式?我们进一步令长方形面积公式中的长等于宽, 即a=b, 大家看这五种多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系与转化是否就清晰起来了?懂得了多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系与转化, 我们是否只需要只记住一个多边形面积的公式, 依靠其内在联系与转化就够了!然后, 我又进一步讲, 这才是我们的面积学习, 以内在联系与转化为桥梁的最基础、最基本的第一步.学生们都惊讶了!原来面积学习还这么轻松!其后, 我用例证, 通过剥茧法, 层层剥离, 使学生进一步找到了解决面积问题的许多方法, 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

2. 以梳理知识与解决问题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促进学生能力的系统迁移与提高

数学知识结构严谨, 系统性强, 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 相近的问题和师生之间明确顺畅的交流情境, 以及长期潜移默化的相互理解的思维方式, 为系统梳理新旧知识提供了有力保证,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复习中知识的系统迁移.如:在复习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 由于学生已广泛掌握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不仅学会了用割补法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及不规则多边形计算的策略, 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在梳理知识时, 我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渗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迁移类推做好充分的铺路搭桥等准备工作.为进一步解决圆、扇形面积及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等沟通找出内在联系, 并与帮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铺桥与修路之间的联系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都获得了很大提高.

二、循序渐进, 初步突破了小学面积问题计算的思考途径与计算方法上的困难

1. 小学毕业班数学课复习,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培训

对学生理解问题中的不正确、不全面之处, 通过提问, 归谬延伸等, 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的错误所在, 自觉进行反思纠正, 学会全面、正确地抽象概括小学毕业班数学应掌握的内容与思维方法, 进而发现知识规律.如:在复习中, 针对圆、扇形面积及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面的构成与多少, 意图让学生从多种直观形象的不同思考中, 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理解的?如果怎么样思考就怎么样, 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认为哪种解决办法更好?”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思考创新, 发展数学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 儿童认识的发展要经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复习中, 我加强操作性学习过程训练, 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形成鲜明表象, 在老师指导下, 通过抽象、概括, 形成概念, 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直观感知中, 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如:在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的复习前, 我先让学生自由玩一玩桌上我提供的各种物体, 并微笑着问:“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进行复习教学, 使学生在看似轻松的动手中思考, 在思考中进一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需要掌握的图形, 更体会了“面在体上”这一抽象的几何概念.使他们的动手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我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图形剪开, 拼成长方形.学生发现两者的形态虽然发生生了变化, 但是其面积是相等的.由此再推出并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使原来推导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得到证实.为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表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

2.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等表面积计算时, 我用学生对话的方式来进行线索梳理:

学生A:我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计算公式是……

学生B:我会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C:不规则图形面积怎样算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等表面积如何计算?

如果说学生A提供的仅仅是对旧知识简单回忆的线索, 那么, 学生B提供的就是探索知识生成演变、建立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 亦即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与圆的面积公式, 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C则提供了求不规则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等图形表面积的思路:用规则的图形来逼近不规则的图形和分解复杂图形为简单图形的计算办法.通过复习, 学生体会平面坐标系的本质是位置数量化, 建立起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并为学生初中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好基础.

3. 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 促进学生探索能力与合作交流水平的提高

小学毕业班数学面积的复习与总复习要为学生的探索和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以线索的启发性, 活动的探索性, 习题的挑战性, 思考题的前瞻性等为目标, 给学生探索空间, 真正转变学生的复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知识梳理、课堂活动、练习、问题与思考、综合实践与应用等内容, 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卡通、游戏、表格等方式达到图文结合、数形结合, 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关于圆的面积复习, 我说:关于圆的面积, 请大家先想一想, 如何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你打算怎样研究圆面积的求解方法?本课转化不是难点, 关键是大家如何把圆转化成直线的图形.在帮助绝大多数学生开拓思路, 解决关键难点上开展探究活动.结合学生发言, 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如:“曲线无法变成直线, 转化后的图形会不准确.”我利用课件直观演示, 渗透极限思想.我帮学生分析:

学生方法1:把圆的四边去掉变成正方形 (用一个圆折出了一个内接正方形) , 但我们不知道这4个小面怎样求?

我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引导:剩下的部分的确不太好求, 但大家能想到圆和我们熟悉的正方形最接近, 想通过正方形解决圆的面积, 非常了不起.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看看有没有比正方形更接近圆面积的图形呢?我进一步利用课件演示:

紧接着, 我又分析:

学生方法2:可以在圆上画方块, 如果不足一个方块可以用其他地方的方块来补, 但我们会发现不知道哪个方块补在哪里最合适?

我牢牢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引导:这个学生的研究方法非常独特, 尝试用直线图形代替曲边图形, 而且想到了求图形面积必不可少的面积单位, 其实你们的想法都特别接近历史上的数学大师的想法, 这样的思想在你们今后的大学学习中一定会用到!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看看能否让每一小部分都更接近面积单位呢?我利用课件演示:

话锋一转, 我就直逼学生方法3:

学生方法3:将圆等分成若干份, 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圆周长的一半是平行四边形下面的底, 即πr, 上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另一半.圆周长的一半乘半径 (r) , 不就是圆面积的公式:πr2.

到此时, 同学们恍然大悟, 奥, 原来圆的面积公式是这么来的!然后, 我又提出学生关注的问题:

1.转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怎样推导出公式的?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篇8

一、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教学的现状

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成效将直接影响小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考试成绩。笔者发现, 虽然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不断更新, 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零散, 方法单一。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上, 老师一般采用做试卷、讲解试卷、做练习题、讲解练习题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不断训练复习知识点。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巩固并且加深印象。 然而, 同一个知识点很可能重复出现在多张练习试卷上。这样一来, 导致复习课堂上出现知识零散, 无法串联, 复习没有整体性。试题法往往使得学生沉入题海之中而无法自拔, 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能做过好几遍, 未掌握的知识点又发现不了。由此导致花了大量的时间, 但由于复习方法的单一性, 收获甚微。

2.无法恰到好处地把握讲解时间。

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而导致教学知识点不能及时完成, 复习课的时间遭到压缩, 导致复习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显著。再者, 老师在复习课堂上无法恰到好处地控制好讲解时间与自主复习时间的比例。课堂讲解时间需要精心控制, 讲解时间大概占一堂课的四分之一即可, 重在引导。小学数学内容繁多, 而复习课又不同于平时的教学课程有章节性, 教师必须按照学习的规律认真备课, 循序渐进。

二、提高数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很认真, 但是成绩提高效果不显著, 究其原因, 应归结于学习方法。做事情需要将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提高复习效率。不得当的学习方法不仅浪费学生和老师的时间, 而且学习成绩提高缓慢,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1.查漏补缺, 总结提高。

在对毕业班数学复习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综合模拟题测试, 不断进行数学“复习反馈”, 从而检查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及时改正小学生的错误, 有效避免学习中各种问题累计起来, 每个知识点当堂课弄懂, 学会应用。在复习过程中, 每做一道题, 都要及时对本题的错误情况和出错率、出错原因进行比较详细的记录、了解和分析, 对于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讲解,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和思考问题, 再出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对易错知识点的巩固。

2.收集错题, 反败为胜。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错误, 采取妥善的方法, 让学生今后不再出同样的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 不能怕学生出错就采取简单、武断的态度, 用个“错”字阻碍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脚步。让学生把日常做错的题目收集成册, 用醒目的颜色标注自己错误的地方, 写明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答案, 平时有空就翻开看看, 大大降低再犯同样错误的几率, 日积月累有很大的提高。

3.成果展评, 树立标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复习中教师可以采用成果展评的办法, 在学生中间树立榜样, 让他们互相学习。学生自己做标杆可以激发同龄人争强好胜的心理, 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或引导, 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把某个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在专门的板报上展示出来, 对这位学生是种鼓舞, 对其他学生是种激励。

4.适量调整, 适度提升。

在复习过程中, 我们不要死啃课本。将课本的知识教活, 做到学为用服务, 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很大, 知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比如在将“计算路程”这一知识点复习完之后, 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题目:“请同学们开动脑筋, 试着计算一下从你家到学习的这段路程是多少?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启迪学生, 培养数学思维, 把平常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相关的生活中。同时, 在复习课上, 还要注重教学内容趣味性的凸显。比如在复习二十四时计时法这一知识点的时候, 我们将学生带到公车汽车站牌前, 让学生将二十四时计时法与其他计时法进行比较, 观察它们不同的地方, 有效加深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入知识, 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到处都有用, 并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事物。

总之, 小学生在数学复习过程中, 有计划、有技巧、有方法方向地复习能够使得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反反复复的练习, 由简单到复杂, 一步一个台阶, 各个层次互相结合, 这样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将系统化、全面化, 从而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最终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初中毕业班数学复习的几点思考——教学效率与有效学习有机结合叶金山[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5) .

[2]黄娟.如何提高潜能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分层教学实践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7) .

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之我见 篇9

大纲确立是因人而异,老师不能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学,首先得和学生交流沟通,我们得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譬如有的学生对于列公式比较擅长,但是没有了公式就不知从何处下笔,有些学生看到题目太长就头疼,这些问题,都要注意。老师的责任是巨大的,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课程,还要找到他们的缺点,然后帮助他们加以改正,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交流。而且这个时候,学生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交流更是必不可少,如果一个班有五十个学生,你能够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交流一次,也许就会解决一个学生的问题,那么就是有效果的。当然,不仅仅是与学生交流,家长那边也很重要,学生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有时候真的不一样,最近听说许多学生在校表现优异,但是在家却是让家长头疼,经常迷恋游戏。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优点和薄弱环节,了解他们的心情和外界压力,及时与他们沟通,才能确定一个系统的大纲。

二、确定如何化整为分的数学复习大纲

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不用再把时间花到这个知识点上,最多是花些时间做些小训练,重点是用在克服他们薄弱的环节。主要通过以下几步,首先,分段时间完成任务,因为这样才能够沿着大纲复习,而且不会那么机械,可以灵活的掌握时间的节奏。其次,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这就体现出第一步的交流的重要性了,和学生的交流,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的情况牢牢掌握。最后,对于大纲进行实时的调整和修正,保证大纲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情况。

三、实施确定好的数学复习大纲

在数学复习大纲的实施过程中,既然是一复习为目的,当然不能顾此失彼,千万不能想着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克服薄弱上,要及时的进行知识的巩固,严格按照大纲要求,遇到特殊的情况及时的调整,。

四、培养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教学大纲的确定,要坚持落实好大纲内容,保证按大纲计划的实施,毕业复习是一个系统工作,过程中学生可能因为已经掌握这些知识,而出现懈怠的情况,所以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

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孩子的语气和态度,都应该心平气和。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们的朋友。要让学生们乐于学习,首先要展现你的个人魅力,一个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幽默而不失身份,严格而不苛刻的老师最受喜欢了。如果你只是苛刻的要求学生,这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在数学复习时,要建立奖励制度了,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渴望老师的额表扬的,或许你口头微不足道的一声夸奖,他们会因为这个而开心半天。奖励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除了精神奖励之外,也可以适当拿些物质奖励。就在数学复习时,如何对学生进行奖励,让他们感到自豪,可以通过,一道题目,或者一张试卷,及时的夸赞学生,说这次发挥的比上次好,这么难的题目都能做出来等等。这样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对于复习测验获得前三名的学生,应该给予一点物质的奖励。

学生乐于学习,才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一道很难得数学题目,在你的鼓励和引导下,他花半个小时解决了这道难题,他会非常开心,而且更加自信的做以后的题目。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很少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有时候连简单的家庭作业,也是在家长的监督下才勉勉强强的完成,这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有很大的制约。所以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去学习,乐于学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五、辅导之余安排一些练习

练习是数学成绩提高和知识掌握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课间复习知识以外,还应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练习,数学是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的,除了家庭作业的形式以外,也可以做些适当的课堂练习,或者找一些考试的例题,让他们去做,如果有难度的,建议更要在课堂解决,不要当家庭作业去做。家庭作业,都是以复习一天的学习为主,不需要布置太多的难题,对于难题,应该增加他们在课堂上讨论。对于小升初的毕业考试复习来说,数学的复习,不应该放在题海战术上,建议做一些历年考过的试卷,这些题目都是经典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实战模拟,增加学生感受考试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由于数学是小学的重点学科,所以对于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家长都非常的关注,这无疑给学生们添加了不少的压力,许多家庭对孩子更是采取封闭式的教育,每天除了在学校外,都是在家做各种资料,或者是有些学校为了加大本校的宣传,什么几校联合考试等等,这些封闭的数学辅导班并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学生最重要的还是掌握课堂内学到的基础知识,学生应该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适应初中的数学内容。一味的最求难度和强度,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复习效果,反而增加了负担,导致学生厌学的情绪。

六、结语

做好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可以更好的为即将的初中数学打好基础,也是进行小学数学总结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复习时,要做复习时要安排好复习计划,通过各个方面的学

摘要:小学是踏进中学的预备, 是一切学问的基础, 小学毕业班的成绩, 更是决定孩子将来的中学, 乃至大学的归宿, 所以教师要做好毕业班复习工作。本文通过对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的分析, 提出小学数学复习, 首先要一个明确的大纲, 然后以大纲为中心, 做出一系列的课程安排, 从各个方面全面保证小学毕业班复习效果, 对于其他课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写数学复习,有效复习方法,复习大纲

参考文献

[1]邓秋权.浅谈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 (03)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篇10

一、明确目标,合理整合, 形成系统知识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引导学生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形成知识体系。弥补学习过程中的漏缺, 进行查漏补缺,加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掌握各知识的重点和关键,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复习应通过合理的整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理清知识之间的重点、难点,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链。因而教师在组织复习中要起主导作用,主要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主动获得。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就是在认识、理解知识之间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认知结构,在头脑里将数学知识进行优化,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整理。例如,让学生通过课前看教材试着去整理,依据数学教材的目录,根据数学知识结构合理地去划分知识块,按知识块组织有序的复习并反思哪些方面学得好?哪些知识还需要补缺或再加强学习?再如,在复习有关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分散的数学知识串联成片,沟通整理知识间的联系,结合知识的产生、理解、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概念,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用8×3=24, 4×3=12,4×6=24这三个算式引入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复习,再组织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你发现这三个算式间还有什么联系?学生自然想到3是24和12的公因数,24是8和6的公倍数。由此引导学生: 你还想到与其有联系的哪些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用文字或图示)表示出这部分的知识结构图,从而整理归纳出这部分的相关概念并形成一个知识系统。

二、练习分层,求 联不求偏,努力提升 能力

针对学生而言,教师可分层复习,基础好的同学对一些简单的计算和应用题可少做, 省出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稍有难度的知识上。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复习时放慢进程和速度,以基础知识为复习重点,从易到难。从概念入手, 弄清法则性质和公式,会进行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解方程、解比例,会进行简单的应用题的解答、简单的面积、体积的计算,然后再练习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对学生复习时的练习题要精挑细选,这样既能起巩固作用, 又能达到训练技能的功效,从而强化学生的能力。

针对所学知识来说,必须有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求联系不求偏题。我们可以把内在有联系或有共同之处的知识进行有条理的梳理复习,例如,在复习数的认识这一节时,可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串联起来复习找出这些知识间的共同之处。再如,复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应抓住同一个基本原理:只有在计数单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从而强调得出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可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基础、最核心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和推导过程,再经过逐步深入地利用平移、旋转、转化等方法和策略整理出其他平面图形的公式推导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且还能帮助学生体悟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刻, 理解更深入。

三、实际应用,体验价值, 形成综合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重视练习与实际应用既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也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应用能力的提升。它可以对现实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概括,还可以被现实广泛应用,解决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上的现实问题。在苏教版教材中,每册的总复习中都安排了这样一个“应用广角”,这样的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结合各方面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后,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四则运算知识的学习,解决购物中的数学;借助面积、体积以及纳税、利息等知识解决实际中的购房问题;借助统计、百分数的知识, 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结合人们的生活、消费、国家的工农业的生产增长情况用百分数表示出来,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和我国国情,从而进行国情教育。这样既起到了复习知识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教学思考 篇11

一、在教学总复习时要处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复习就是将以前学过的知识整理后进行再复习,但是这种学习假如是简单地、机械地再重复的话,那学生会产生消沉厌烦心理。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1.在复习时提炼好知识点,把重点知识挖出来,把有关联的要点概括出来,然后再把这些知识点串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如:复习比例的有关知识时,可把比的有关知识,按比例分配等有关知识统一复习。2.要插入与复习知识关系较紧密的新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新的知识,巩固旧知识。我想这样由点到面,由面织成网的复习策略,可以有效地进行总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体现出“精讲多练”的原则

数学教学有它本身的内在特点,特别是在复习时要充分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数学知识的操作性较强,学生只有从具体实践中去领悟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另一方面,在总复习时,不可能讲得面面俱到,只能采取“精讲”的方法。

另外,数学教学中的精讲多练还具体体现在数学的练习中。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例如,在“小数的性质”复习教学中,便设计了这样一组题:请举出所有“0”都能去掉的小数;请举出所有“0”都不能去掉的小数;请举出有的“0”能去掉,有的“0”不能去掉的小数;请举出与0.05大小相等的小数。看到题目,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经过独立思考,每个同学都举了许多符合条件的小数。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还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特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把握复习的程度,达到提高

处于小学结束阶段的总复习期间,学生的基本知识已学完,基本技能也已形成,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优秀生和后进生,那么在总复习时必须考虑到这个现实问题。比如,“一个梯形,上、下底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面积是19.5平方厘米,问:(1)它们的高是多少厘米?(2)以它的上底为长,下底为宽,高为高组成一个长方体,此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此题的两问,则可要求后进生做第一问,优生做第二问。如此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那么学生就会在各自的基础上提高,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

小学毕业班复习是把小学所学的全部主要内容进行一次总的复习,内容很多但是时间少,这就要注意提高复习的效率。一方面复习时要注意抓住重点,有针对性。要对学生还没有确切地理解的知识重加复习,为此,在复习时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和课堂上加强学生的独立作业,及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错误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继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来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五、分层教学,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如何在复习阶段转化学困生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所以在课后,想方设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有点数学基础的学困生的辅导,笔者选了一些优等生一对一的帮扶,平常多和他们聊聊天,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而对那些基础差的后进生,则对他们进行学习思想辅导后,再对他们进行学习知识性的辅导,这样对学困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方法论文 篇12

一、研读教材, 系统整理, 理清教材体系

针对六年级复习课的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研读复习课教材的活动, 结合12册数学的教材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 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

案例: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这课为例, 在教材的呈现上是有关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知识只是两句话。在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5页的第8题中提到: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们通过研读整个数学教材体系之后发现,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安排一课时来学习。我们将有关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对立体图形建立了初步的概念, 然后学习了平面图形相关的知识了解了什么是面积,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 到六年级的时候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从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建立模型, 明白立体图形表面积, 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研读教材的活动, 六年级的数学教师在针对复习板块的教材的理解上更进了一步。

二、解读教材, 细化知识, 把握重难点

1.细分小知识点, 读懂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确定了总的知识框架, 教师需要将每一部分的复习内容进行细化, 同时要读懂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数的认识这部分的复习内容中, 教材先将数分成整数和分数, 再把整数分类成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接着把正整数和零归类成自然数, 并且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如果我们也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去呈现数的整除,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 常见的量, 那么整个内容就可以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

案例:空间与图形部分课时安排《图形的认识》是6课时, 这只是一个总的课时建议, 具体的图形认识这部分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去划分课时。课题组讨论之后, 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线与角,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 第三课时平面图形的面积, 第四课时立体图形的面积, 第五课时立体图形的体积, 第六课时整理巩固图形的认识。

细分课时后, 复习课的目标具体化, 操作起来更加简单。然后在每一个课时的内容具体化, 就能更好地实现复习的目标。

2.解读教材中的练习题, 关注与知识点的匹配

习题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通过初读和细读教材的方式, 结合课程标准, 结合教学目标, 结合复习教材的知识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中习题的部分。

案例:我们还是以常见的量的习题为参考, 教材中只有3道习题, 练习的角度、层次性以及练习的重点明显不具有个体性的特点, 所以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加入其他形式的练习题, 例如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和相应的有关常见的量的解决问题。

补充的习题要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人民币, 在改写的过程中形式也要多样, 有高级单位改成低级单位的也要有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在时间的单位复习中, 也要加入平年、闰年,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知识练习。

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对一些练习不以量为主, 而以质为主, 哪些复习题中重复了, 我们进行整合, 哪些习题的知识面窄了, 我们加以拓宽。让习题的设置更加符合复习课的要求。

三、梳理知识, 满足学生需要, 促进自主认知

从学生角度解读教材, 梳理知识, 考虑学生知识形成线索和学生认知线索, 针对性的利用教材。

在研读教材梳理知识的时候,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学生良好的认识结构可以是个人思考形成的, 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班级交流, 教师指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

案例: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这节复习课时, 我们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教材的编排是先在三年级下册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到了5年级下册再学习其他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根据学生认知结构, 他们虽然会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 但是对平面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每个计算公式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 却不是非常清楚。

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将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和对应的图出示出来以后, 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公式是怎么转化来的。在梳理好知识的联系之后, 再用课件动态的演示出来, 这对部分后进生就能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现出来, 也能更清楚地领会了。那对于部分优等生而言, 再让他们自己去联系圆面积的推导公式和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公式的联系。

从学生方面来说, 我们每一节复习课都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需要。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 将学生分成了三类, 对后进生以基础题为主, 对中等生以提高题为主, 对尖子生以拓展思维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上一篇:空管安全管理下一篇:改革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