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运用

2024-10-03

监控运用(精选11篇)

监控运用 篇1

目前, 很多城市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还处在普查和督促的阶段, 管理和监控模式较为落后, 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事故的处理即事后查处上, 而在事前预防和监控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城市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 为此, 通过网格化管理技术集成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和应用GIS、GPS等多种技术和各类业务平台, 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地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严密监控,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城市规模不断增大, 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频繁, 一些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源有明显向城市整体区域扩散的趋势, 由此产生的火灾、爆炸和中毒等重大灾害事故也时有发生, 严重危及了城市安全。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泄漏事故, 造成2 500人死亡, 3 000人濒临死亡, 12.5万人不同程度地遭到毒害, 约有10万人终身残疾, 损失数百亿美元。2004年4月16日, 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 15万人紧急疏散。大量事实表明, 造成重大工业事故和灾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危险物品的固有性质有关, 又与设备、设施或场所中实际存在的危险物品的数量有关。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和灾害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引起国际社会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害 (major hazards) ”“重大危害设施 (国内通常称为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等概念。

运用网格化技术监控重大隐患

网格化管理法就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网络地图的技术, 以单位面积为基本单位, 将区域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络状单元, 由相应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 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管理责任人, 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加强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城市安全体系, 构建平安城市是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是安监部门的神圣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是以城市的基本情况、各类设备设施为基础, 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 对城市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安全生产问题及时反馈、处置、解决, 以维护城市安全。因此, 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网格化为依托, 努力把城市网格化管理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特别是与监控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结合起来, 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工程。

城市网格化应用管理平台是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平台, 该平台是一个基础的、可扩充的综合平台, 包括网格化管理业务需要的通用子系统, 为网格化管理的业务系统提供基础功能支撑。当前一些城市已应用该平台进行城市管理, 在该平台基础之上, 可以根据安全生产和城市发展需要, 扩展网格化业务系统, 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动态化和管理责任明确化的目的。

管理对象数字化

管理单元网格化、管理部件数字化是构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服务全方位、全覆盖空间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安全生产领域, 管理部件就是危险源和事故隐患。通过网格化实施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监控, 应该根据地域相关、便于问责和单元完整、适度规模的原则, 将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网格划分不是等面积机械地划分网格单元, 而是综合考虑网格内事故发生频率、部件数量、面积大小、企业数量、人口密度、监管员职责便于落实等因素, 然后将若干个单元网格组成若干个管理区。同时, 每个管理区安排2~3名专兼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员巡查, 同时对其中的重大危险源采用数字和视频监控, 实现24h动态监控。

在此基础上, 通过重大危险源普查或申报, 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可以掌握重大危险源分布、分类及其安全状况, 从而对事故预防做到心中有数, 重点突出。同时对辖区内所有的安全生产重点单位、设备设施进行拉网式勘测普查、定位标图, 按照不同功能, 划分为若干大类和小类, 赋予每个部件相应的代码, 标注在相应的单元网格图中。通过电子地图, 对周边一些醒目设施和标志物进行定位, 作为部件的参照物, 同时方便、快捷、直观地展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总体概况以及发生事故后抢险、救援等信息, 为应急救援及时准确地决策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

业务流程规范化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安全生产创新, 关键是要优化政府和部门监管的业务流程和程序。

优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流程规定了对“城市部件、安全生产事件”管理的主责部门、次责部门和处理流程, 以及处理“部件、事件”的时限, 形成了职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指挥”“监督”两个协同体系, 使所有的部门都在指挥、监督的系统中整合起来, 发挥协同效应, 形成高效能的管理。

在网格化管理系统中, 网格化监管员以及视频数字监控设备发现问题后, 可以立即通过手持式移动终端和通信终端, 将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核实立案后, 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迅速将相关案件网上批转到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难易程度、紧急程度, 提出处置意见, 并将事件处理任务交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街 (乡镇) , 在消除事故隐患后, 结案数据和事故情况上报监控中心, 并根据情况在外网门户公布。

应用网格化管理实施安全生产监管, 监控城市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有助于避免事故发生, 实现管理有序和社会和谐。对政府来说, 在安全生产管理监管服务过程中, 可以做到“责任清、数据明、协调快、决策准、服务好”。对于企业来说, 可以实现“操作规范、信息共享、协同作业”;对于公众来说, 可以“反映情况方便, 请求援助快捷, 应急救援及时”。而且, 通过提高事后处置效率, 降低损失;加强事前规划、事中监管, 减少事故发生, 长远来说, 能够真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极大地降低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 并为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安全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整合管理资源

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 要坚持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和软硬件资源、管理资源和服务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的思路, 在综合利用现有政务中心、监管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网络、政务外网等资源的基础上, 建立既符合网格化管理运行需要的专网, 又充分考虑城域网运行的网络体系。

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上, 可以根据现有情况, 整合现有110联动、市 (区) 长专线、市 (区) 长信箱、政府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和安监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管理资源和硬件资源以及社区建设中的成果和资源, 努力构建方便实用、经济高效的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在视频监控方面, 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作用, 整合公安部门、环保部门和企业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 为政府应急指挥和救援, 为安全监管部门共享共用资源发挥效益。同时还可以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安监系统网站上开通“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安全生产隐患举报”栏目, 市民可通过上网投诉、举报、查询隐患整改情况等, 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共同管理城市的格局。

在人力资源的整合上, 可以将原有的社区义务消防员、交通协管员、城市管理协管员、治安管理员等进行整合, 重新培训上岗, 作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系统的专兼职信息采集员。资源的整合, 可以较好地解决过去政府部门管理资源利用存在的“纵向充分利用、横向协同不足”的问题。

网格化管理的特性

网格化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等特点。

信息化

网格化管理集成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整合和应用GIS、GPS等多种技术和各类业务平台, 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实现了技术支撑体制、体制保障技术应用的良性互动;支撑了整个系统流程再造;支撑了精确、敏捷管理方式的实现, 实现了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信息 (包括多媒体信息) 长期和动态的监控管理, 带动了监管部门管理效率的提高。

标准化

通过网格化管理工作, 将形成一系列标准规范:单元网格划分及编码规则、城市部件和安全生产事件分类与编码规则、地理编码 (地理信息) 等3个方面标准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等标准。各地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都可以在统一标准的指导下进行, 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具有较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能够相互兼容, 实现国家、省、市和区 (县) 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兼容, 便于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便于各地各系统的交流和扩展。

精细化

安全生产要从细节抓起, 网格化管理也要从细节做起, 实现精细型管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使监管部门掌握了安全生产重点对象的情况, 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网格化管理将城市管理部件、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准确定位并编码, 通过安全监管员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和数字视频全过程监控, 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种安全生产管理部件和事件信息, 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各类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专项普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而且可以及时处理问题, 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有效防止各种安全事故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从而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动态化

在网格化管理中, 通过网格监管员动态实时的主动巡查、信息实时采集传输、视频监视系统的实时信号传输;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动态实时的监督、指挥处理;加上动态、实时的反馈评价体系, 使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监控能够实时掌握现场情况, 由被动转向主动、由静态转向动态。

网格化管理将在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方面迈出一大步, 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其在系统分析、功能设计、组织设计、方法设计、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管理对象精确化动态化、统计与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都将会迈出一大步。

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网格化管理技术, 实现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实现了安全生产可查询、可视化、可量测、可监控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在创新城市的建设中,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造性地解决城市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优化管理流程, 为监控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持续有效地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动态的问题, 建立了长效机制。最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问题, 使城市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政府效能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

监控运用 篇2

关于轨道车监控装置和机车信号运用、维护的建议

按照铁道部的.要求,从2003年开始,逐步在轨道车(作业车、大型养路机械)上安装了监控装置和机车信号设备.经过几年的运用,虽为保证安全生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作 者:邓正安 Deng Zhengan 作者单位:河南中原铁道车辆实业有限公司,450052,郑州刊 名:铁道通信信号英文刊名: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年,卷(期):201046(1)分类号:U2关键词:

监控运用 篇3

[关键词]自我提问法;高中数学;解题;自我监控

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只注重知识内容的积累或单纯的记忆。所关注的只是解题的结果的对与错和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不能自主检查和评价思维过程及方法的合理性。没有养成主动监控、调节自身思维过程的习惯,即没有实现解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这道题你是怎么做?”“答案书上是这样写的。”“老师上课你讲的我都听明白了。可我自己却不会做。”“老师。我题目做了不少。可为什么数学成绩就是不理想?”“老师,你帮我检查一下我的解题过程,看看哪儿错了?”这些情况表明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自我监控能力还比较低。

在通常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方法的解决倾向于暗示答案。学生容易错失学习怎样思考问题的机会。也容易依赖教师的提问和启发。以至于离开了教师的指引就不能独立地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题目。不利于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教师示范自我提问法,实现解题的自我监控

开始的时候。教师有必要指导和监控学生进行数学解题活动。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和对策。接下来发展为学生自发地监控自己的解题过程。从而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进行自主学习,必须懂得监控、评价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自我监控可以促使我们依据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地概括、整合。它是对已有知识的升华。能够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研究表明。自我提问法是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讲述:当我们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时。同学们平时往往拿起来就写。写完就和其他同学对答案或等着老师来讲解。有错误时也会偶然回头看看解题的过程。但大多是在无意识或意识不是很明确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习惯不利于提高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属于被动学习。为了使同学们能明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调整解题策略。保证解题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把解题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提问自己。

下面由老师示范如何在解题过程中就这些问题进行自我提问。

我们以下面的题目为例。尝试着问自己。并回答这些问题

已知函数f(x)=(x-c)2在x=2处有极大值。求实数c的值。

示范:

(1)审题阶段

读完这道题,我们先弄清几个问题:

①已知条件是什么?(函数f(x)=x(x-c)2在x=2处有极大值)

②未知条件是什么?(实数c的值)

③已知条件可以直接确定未知量吗?(已知条件不能直接求出未知量,要通过变形来求)

④可以分解为几个小问题?(要求实数c的值,必须要先求导,再利用在x=2处有极大值列条件)

通过这样的自我提问。我们对这道题的题意有了明确的认识。并已分析出解这类题日的有效策略了。

弹性理论在车险业务监控上的运用 篇4

一、目前财产保险机动车保险现状

1、重业务规模, 轻业务质量。产险公司迫于业务指标的压力, 往往一味地追求业务规模总量, 而疏于业务质量监控, “捡到篮子都是菜”, 尤其是部分代理公司和营销员为了佣金个人利益, 隐瞒客户一些重要信息, 把大批垃圾客户投向保险公司, 给保险公司赔付背上沉重的负担。

2、营销渠道多元化, 业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 各产险公司为了追求车险业务的高速增长, 普遍采用多渠道市场渗透战略, 即直销、专 (兼) 业代理公司、个人营销、电话营销、4S车商代理、交叉销售、银保合作、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渠道, 这样一来, 各渠道业务来源良莠不齐, 有的质量较好, 有的质量较差。

二、造成机动车保险业务现状的原因

1、由车险而进入市场的竞争战略。较早成立的人保、太保、平安三大公司已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 但新成立的公司为了进入市场, 往往由车险作为切入点, 采用产品集中化战略, 即主要开展车险业务, 以提高公司的影响力。

2、车险业务是主要业务来源。众所周之, 开展非车险业务如:财产险、船舶险、工程险、货运险、意外险等, 需要具有资金、人才、分保、渠道、人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新开办的公司往往很难具备, 而机动车保险又是强制保险, 因此各家的公司都不遗余力抢滩夺地, 有的甚至不计成本、违规操作、恶性竞争, 结果造成业务质量低下, 拉动了赔付率上升。

3、缺乏精细管理、监控不力。对产险公司而言, 保费收入是资产, 但保险赔付具有滞后性, 随着保费入账, 在末了责任期内将要产生赔款, 如果资产质量不高, 后期赔付压力就会增大。而有些公司往往核保把关不严, 风险评估不细, “病从口入”, 而且产险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工具, 对业务质量实施动态监控, 从而对承保进行动态指导, 形成恶性循环, 而结果往往是期末才能显现出来。

4、营销渠道没有细分、实施差异化战略。不同渠道来源的业务质量是不同的, 如电话营销是分散性业务, 信息相对公开、对称, 出险率分散平均;而有的资信不良的代理公司为了片面追求佣金, 故意把一些赔付率高的客户投向保险公司;有的4S店车商代理故意扩大修理次数、扩大修理范围, 使赔付率居高不下。对于上述状况, 产险公司应分门别类加上甄别, 实施差异化战略, 即建立业务规模、赔付率、手续费比例、激励政策一整套方案进行渠道管理。

三、弹性理论在车险上的运用

1、弹性理论综述

弹性是指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 以需求价格弹性为例,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 即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分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如用P代表价格, Qd代表需求量, △P, △Qd代表价格和需求量的增量, Ed为需求价格弹性。则Ed的计算公式如下:

从上述可以看出, Ed可以表达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2、弹性理论在车险监控上的运用

把弹性理论引入到车险赔款与保费增长的相对关系上, 可以表述为:车险业务弹性即赔款变化相对于保费变化的反应程度,

即:

由该公式可以看出, 保费变化后, 可以导致多大程度的赔款变化, 如果以每月计算, 即以每月作为弧弹性, 就可以清楚地描绘出每月车险业务弹性, 从而监控业务与赔款的匹配关系, 对业务具有一般指导意义。

3、运用弹性理论监控车险业务的必要性

弹性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改变了车险业务粗放式经营的弊端。上述公式表明, 以每月作为弧弹性, 就可以清晰地描绘出弹性波动, 当IEI下降时, 说明业务质量好, 当IEI上升时, 说明赔款上升, 业务质量, 从而对各营销渠道的营销政策实时进行调整, 从而保证车险业务与赔偿的良好匹配。

4、案例分析

某汽车4S店销售现代、雪铁龙、一汽大众等系列车辆, 与人保财险建立了合作关系, 根据2008年1月-12月销售业绩, 计算并绘制出精算赔付弹性曲线。

从弹性曲线图可以看出

(1) 1-3月份, 销售量基本接近, 但赔付率逐月上升, 业务质量显下降趋势。

(2) 4-8月份, 弹性曲线平缓, 业务质量较好。

(3) 9月份出现异常, 弹性达到6.70, 业务质量显著下隆, 10-10月份又趋于正常。

根据上述弹性曲线保险公司可以与4S店共同分析:车辆出险频率、维修金额、车辆损失部位等, 共同开展防灾防损工作, 提高承保质量, 实现保险公司与4S店的双赢长期合作。

四、如何运用弹性理论进行车险监控

1、运用弹性理论要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匹配

车险弹性绝对值偏低, 固然对业务质量有利, 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如果公司在某段时间内, 实行市场份额领先的战略, 则不能过分要求E偏低, 而要求全面权衡, 尽管有些车辆暂时E偏高, 也不要轻易舍弃。

2、要分别建立产品线、营销渠道弹性模型, 加以业务监控

(1) 产品线弹性模型。既根据车险产品线:家庭自用车、党政 (事业单位) 机关、企业自备车、营业用车等, 分别建立弹性模型, 一方面进行业务监控、提升盈利能力, 一方面可以制定产品线差异化营销策略。

(2) 营销渠道弹性模型。既根据不同的营销渠道:直销、车商4S店代理、专 (兼) 业代理公司、个人营销、电话营销、交叉销售、银保合作、电子商务等分别建立弹性模型, 监控业务质量, 判断其业务优劣, 提升渠道管理能力, 实施营销渠道差异策略。

五、运用弹性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赔款偶然性和大数法则的关系, 不能教条化

车险的费率是根据大数法则原理统计精算出来的, 它需要庞大的车险事件样本空间, 而在一段时间内, 车辆出险又具有偶然性, 因此, 我们要对车险弹性曲线进行监控, 但不能太教条。

2、注意数据积累, 描绘一个时段的弹性曲线, 对车险监控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

监控运用 篇5

工程质量控制现场材料监督管理中的运用

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是工程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的管理工作。高速公路的工程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从源头抓起,明确现场材料监督的程序,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质量监管,针对目前影响工程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工程材料质量监管的现场管理、加工过程管理等。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或图片抓拍,保证工程材料的现场加工过程的规范管理。

为了加强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系统,确保准确、及时、高效地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材料质量现场监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特此提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工程材料预制的现场管理及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监控系统。对车辆运输工程材料的进场的图片抓拍与材料存放、加工关键环节的图像监控,将图片及图像传输至现场监理和业主的管理部门,建立对工程材料的监控手段和分析依据,从而督促施工的一线人员加强质量意识,提高操作水平,增强责任感。

一、工程质量控制中材料控制存在的问题:

借助我们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实施经验,结合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所遇到的主要矛盾,梳理出以下几点在工程质量控制中搅拌场材料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

1、搅拌场材料的质量问题

2、搅拌场材料配合比控制问题

3、搅拌场废料及环境问题

4、搅拌场材料库存管理问题

5、项目工程进度的影响问题

6、搅拌场材料安全管理问题

二、建立指导思想及设计目标:

严格遵循《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等国家及部委相关规范,系统设计安全实用、稳定可靠、维护简单,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给业主节省设备、软件投资及后期使用费用。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现场材料加工地点分布不均,如果按照传统的监控模式设计本方案,势必无法把整个监控网点集中监控、统一管理。由于基于IP技术的网络远程监控已经普及,所以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远程监控统一管理。即为通过互联网集中监控管理,用以达到及时了解整个监控网点的现场情况,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有关情况,保护该监控点工作人员的人身和工程材料加工过程管理及材料存放安全管理的目的。

建立施工现场材料进出场抓拍图片,材料存放、加工过程重点控制的固定图像监控和加工现场环境全方位的的全景图像监控系统,建立监理单位和业主的集中管理的监控平台,实现被监控点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实时传送监控管理中心,实现图片及图像资料固定时间段保存,同时可对图片及图像片断备份另存。

三、遵循的设计原则

系统要求设备具有24小时连续工作的能力、稳定可靠性高,且由于图像的数据流量较大,因而在庞大复杂的监控系统中,为保障多路视频的实时发送、画质的高分辨率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对各组成部分产品的数字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工程材料现场加工场所监控点距离偏远,位置分散,且现场环境也较复杂,因此,视频信号的传输也就成为整个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现在,很多解决方案都是采用光纤专网来传输视频信号,这种解决方案虽然具有图像清晰度高、延时小等特点,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无论是租用运营商的专网光纤还是自行铺设专用光纤费用都非常高,而且安装技术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组网灵活性不高。

利用现有的互联网网络资源,采用数字压缩和传输技术,实现远程图像的传输、播放和存储是目前应用较多、也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案。近几年,宽带网络普及速度很快,互联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利用互联网络来传输视频图像提供了基础。使用IP网络来传输视频图像具有费用低、易于扩容、组网方便、配置灵活、施工周期短等特点。现在已经有很多案例采用了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传输方案,根据使用的效果来看是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

综上所述,在设计整个系统时,我们应以技术先进、系统实用、结构合理、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系统设计的出发点。

四、注意系统设计中主要问题的解决

针对工程质量控制中材料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所有解决,这也是工程质量控制中材料控制的难点。

1、搅拌场材料的质量问题: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主要建设材料为路基及路面施工中的搅拌材料,搅拌材料中包含的不同大小的颗粒石料、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同颗粒的沙料和水等等。由于不同的铺装要求,必须采用不同材料的搅拌,所以在机械化搅拌铺装材料时,监控材料的用料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针对搅拌场的存储材料进行用料监控,必须达到通过监视器用肉眼分辨用料的大小,所以只有通过三可变的高倍数摄像机来解决此问题。

2、搅拌场材料配合比控制问题

材料配合比控制作为高数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材料配合比现在均为机械化制动控制的,搅拌场核心控制室中有搅拌控制器,简单的操作可在控制室中安装监控探头,直接在控制面板上监视实时的搅拌配合比。复杂的操作可通过计算家接入搅拌控制器的单片机直接读取数据叠加在视频监视画面上,即可实施监视搅拌数据,也可存为质量控制的后期评估材料之一。

3、搅拌场废料及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西藏自治区高速公路建设就首次引入环境监理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的控制和管理。高速公路建设中特别是搅拌场会产生较多的拌合废料,如何安全合理的处理这些废料就成了对搅拌场环境控制的重点了,所以必须对搅拌场的高炉废料口及周边环境以及进出搅拌场出入口进行监控。

4、搅拌场材料库存管理问题 在现有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下,材料的使用,也是成为项目施工中资金支付的计算依据之一,也是对项目变更中材料核算的依据之一,同时还是对计算降低能源损耗的参考依据之一,加强施工材料的现场及进出监控也是施工单位对内加强管理的有效监管手段。为了更好的监控施工材料的进出以及保障施工材料的正常损耗,必须针对搅拌场的出入口进行监控,同时对进出车辆进行控制,载重货车一律通过专用通道,由电子汽车衡对其出入进行称重管理,汽车衡的称重仪表接入计算机,称重数据与电子抓拍称重车辆的图片进行叠加的同时,进入后台数据统计管理。

5、项目工程进度的影响问题

合理的材料存储量有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合理的搅拌场堆放区域管理,通过计算机对进入搅拌场的石料、水泥、沙料等的数量管理,同时对弈高速公路的项目进度与消耗的基础材料的基本比例强化对施工进度的控制。通过搅拌场的区域广角监控解决此问题。

6、搅拌场材料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生产中的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同时加强场区的防盗等其它安全工作,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所以对它们加强对搅拌场的安全监控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场区四周的边界监控,可以起到基本的搅拌场区域安全管理。

五、总结:

以上只是针对在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中对材料质量监管的主要问题的注意事项的一些浅谈,其实在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中还有很多管理问题和技术难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解决。例如在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中,建设初期一般情况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和无人区,通讯的问题是一大难题,不能仅仅是局限在有线网络的只用上,也可以考虑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在线路的带宽问题上,也不能仅仅采用实时传输的思路,也可以考虑在业主认可降低实施费用的情况下,采用时间段的监控方式。

在项目的最后同样需要完整将监控工程项目的其它工程技术要求一一详细的设计:如:监控中心机房工程、供电要求、UPS系统要求、照明系统要求、接地系统要求、监控机房静电泄放系统要求、监控机房及设备防雷等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管理百科全书》徐帮学2003年11月

监控运用 篇6

关键词: GPS定位系统;监控管理;意见

1.车载GPS监控系统概述

车载GPS监控系统是一款用于对汽车及其设备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的高科技系统,它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现代通信技術于一身。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GPS信号接收机安装在车辆上,通过其去接收位置信息,之后再利用无线通信将位置信息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传递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会根据接收到的相关信息通过GIS显示,并且做出及时的处理。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对车辆位置和状态进行监控,达到对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的目的。

2.车辆监控管理工作中对车载GPS定位系统的要求

为了保证车队管理部门对车辆的安全以及车辆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并且高效率的运行,针对车辆监控管理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对车载GPS定位系统提出如下的要求:

2.1实时性

通常在车辆的监控管理工作中,为了保证每个时刻车队车辆的准确位置,促进车辆监控管理工作的稳定进行,必须要求车载GPS定位系统能够对被监控的车辆进行实时的定位,以便在任一时刻都能够准确知道车队车辆的具体位置。

2.2稳定性

车队对车辆的监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只有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才能够使该系统的可靠性有所保障,所以在车辆监控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求车载GPS定位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转,能够为车辆监控定位提供稳定的位置信息。

2.3方便快捷

由于车辆监控中心使用该系统的工作人员并不都是GIS专业人员或者计算机专业人员,所以需要系统的设计尽可能的直观并且易于操作,这样才能够帮助用户更加快速并且熟练地掌握该系统,使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2.4多地点监控

通常车辆管理部门的监控中心并不是只有主监控中心一个点,除了主监控中心外一般还有多个监控中心,所以就要求车载GPS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多点监控,也就是说能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就算很远的监控中心也能够对被监控的车辆进行实时的监控。

3.车载GPS定位系统在车辆监控管理中的作用

车载GPS定位系统在车辆监控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监控车辆是否超速。

第二,能够监控驾驶者是否在疲劳驾驶。

第三,GPS定位系统能够授权管理并且保证管理的独立性。系统能够为每个用户分配相互独立的管理账号,满足各个行业独立管理的需求。

第四,在车内安装摄像头的用户能够时刻掌握车辆的超载情况。

第五,利用图片分析,能够初略监督和检测司机是否私自带客。

第六,利用GPS定位系统的报警监听和语音对话功能,能够实现被监控车辆与监控端的信息交流和语音调度。除此之外,GPS定位系统的语音播报功能还能够帮助监控中心群发语音信息达到喊话广播的效果,同时GPS定位系统的调度功能还能够帮助监控中心发布文字信息以及书面的通知,这样驾驶者就能够通过显示屏看到并回复这些信息。

第七,GPS定位系统能够随时查询被记录的行驶和报警信息以及任意一天的行车记录。

4.意见和建议

4.1政策的支持和推动

对于GPS监控系统的优惠以及扶持活动是推动其工作的重要因素,如对于车辆安装了GPS的车载终端、顾客或者企业主动要求使用GPS系统的情况给予相应的优惠,比如资金补助、降低通讯费用,达到调动用户的积极性的目的。

4.2增强宣传和教育培训的力度

在GPS的使用过程中,有些驾驶员因为担心这项高科技产品会对其进行长期的监控,而对GPS卫星的定位系统产生抗拒心理。同时,驾驶员有一些不熟悉具体的操作,使得其使用起来有很大障碍,所以,必须对驾驶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操作水平。对于GPS系统所带来的便利应进行大力宣传,并且消除驾驶员的担心。让他们明白推广GPS卫星定位系统是为了他们的行车安全。

4.3完善对于车辆GPS的监控系统的管理体系

安装了GPS监控系统平台的车辆,在进入道路的运输市场之前,要对运营商进行资质认证,在建成之后,也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验收。保证每年做一次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则坚决不能进到和退出道路的运输市场。指导GPS的车辆监控系统的运营商和道路的运输企业要签订安装使用的协议。对于平台的系统更新、运行的费用、硬件的维护等要列出具体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提高GPS车辆监控系统的平台的运营商的服务新水平,比如,健全、简化车辆GPS的监控平台中存在的维修和使用过程,完善设备的性能,对于用户的要求要给予及时处理,对于安装用户定期的回访其使用效果等等。

4.4扩展和更新车辆GPS的功能

通过对需要GPS的用户的车载工程提供行驶导航、车辆调度、图像回传、加装硬盘来实现全程录像等功能,来提高经营者对于科技带来的便利亲身感受,行业的管理部门以及运输部门能够更加准确、迅速的了解车辆的真实情况,提高GPS卫星系统的监控效果,成为用户离不开的实用品。

5.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车载GPS定位系统,实现了对被监控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调度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管理部门对车辆调度与指挥的效率,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在不同的指挥中心定位指挥被监控的车辆。不仅如此,在车载GPS定位系统的辅助下,能够利用GPS的空间定位功能使城市电子地图数据和车辆的GPS位置信号以及城市影像数据相叠加,实现对车辆进行及时、准确的定位。充分发挥GPS监控系统在行业安全监管的作用,促进行业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参考文献:

[1]张志军,王东,王晓华.车载定位系统在车辆监控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2009,2(6):123-125

监控运用 篇7

关键词:电力监控,10kV供配电设计应用

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是电力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在变配电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 并做好电力方面的检测工作。从本质上说电力监控属于结构复杂的监控系统, 对于变配电监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工业智能化电力监控为案例,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提出10kV供配电系统三遥 (遥测、遥信、遥控) 需求之后, 为提高工业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必然须在供配电工程设计中增加电力监控系统。

一、电力监控系统的特点及结构

(一) 特点

模块化、智能化是电力监控系统的主要特征, 其主要体现在监控系统的软、硬件等方面。具体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监控系统的智能控制终端、远程智能通讯控制器均是16位微机组装而成, 这种系统具有处理速度快、使用性能高的优势。 (2) ICU与CPU并行, 采集效果好, 系统冗余度高, 能够使得通讯误码率大幅度降低[1]。 (3) 每个小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独立进行, 不会对彼此造成过多的干扰, 这有利于监控系统的模块化, 大大降低了电力工程的资金投入。 (4) 电力监控系统能够配备电插拔, 这对系统的维护创造优势。

(二) 构成

(1) 控制中心:操作台的结构部件包括了主控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备用电源等, 且配置了电源、遥控、指示灯的开关。 (2) 通信管理机: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能直接与现场所有的装置进行通信和数据解析, 具有当地存储功能, 采集数据可通过各种通讯协议 (如CDT、MODBUS、DNP等) 和通讯介质 (以太网、RS-232/485等) 与监控后台和调度通信, 实现后台监控功能。 (3) 以太网。 (4) 数据收集设备:监控表、监控装置、保护装置。一般一个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包含1024个ICU, 这对于系统的扩展是很有帮助的[2]。 (5) 监控软件。

二、电力监控运用于供配电设计

工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电力监控系统在企业10kV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变得更加广泛, 采用工业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的用户, 其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自动化水平、节能水平、事故分析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 设计原理

1. 先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将三相电流、零序电流及电压转换成对应的模拟测量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由 CPU 读入各通道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并与各保护参数整定值比较判断电动机和线路是否发生故障。若有故障发生,则控制相应的控制逻辑功能。

2. 通过装置面板上的“就地 / 远方”选择开关选择电动机或线路的控制方式。对于电动机综合管理单元,在“就地”控制方式下,通过面板上的“启动”和“停止”按键对电动机进行启停控制;对于线路综合管理单元则可以通过面板上“合闸”和“跳闸”按键对线路进行控制。在“远方”控制方式下,面板“启动”(“合闸”)和“停止”(“跳闸”)按键操作无效。此时,可以选择装置菜单中的“通讯控制”方式,可分别通过端子输入和通讯对电动机或线路进行控制。

3. 通过输入信号硬接线方式选择就地 / 远方控制。通过装置的输入端子进行就地 / 远方控制选择,在“就地”控制方式下,由屏柜上的就地启停按钮对电动机进行启停控制或对线路进行跳合闸控制。在“远方”控制方式下,选择装置菜单中的“通讯控制”方式,可分别通过端子输入和通讯对电动机进行启停控制或对线路进行跳合闸控制。

(二) 设计功能

21世纪以来, 全球化的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电力作为主要能源之一, 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 对电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变电站的管理方式存在管理手段低下、信息少精度差、自动控制和调节手段不全、事故预警缺乏和事故处理不当等多种弊端, 智能化电能管理系统能把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设备和运行状况置于毫秒级、周波级的连续精确的监视控制保护, 提供变配电系统极详尽的数据采集、运行监视、事故预警、事故记录和分析、电能质量监视和控制、自动控制、继电保护、节能等功能。

简单地说, 在供配电工程设计时, 因用户的使用需求, 应考虑使用电能管理系统, 并配置有以下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用电管理、电能质量管理、事故记录与分析管理、事故预警管理、运行优化管理、设备检修维护管理、保护装置管理、遥控、自动控制管理、需量控制管理、节能增效管理、网络互联, 等等。

三、供配电设计时常见的故障预防

在电力监控系统运用于供配电设计过程中, 应该积极考虑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这一问题。充分用好电能管理系统, 使得供配电系统运行更稳定、更可靠。在设计过程中, 除了正确地配置好供配电系统的10kV、0.4kV电气设备以外, 还应利用电能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 当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 能及时起到保护作用, 把损失减到最低。

简单地说, 供配电系统中设计有电力监控系统, 当发生故障时, 监控系统有如下的保护:电动机保护、限时速断保护、启动超时保护、堵转保护、过电流保护、TE保护、过负荷保护、不平衡保护、零序保护、零序过流接地保护、漏电流保护、断相保护、相序保护、工艺连锁、低电压保护、欠流保护、欠功率保护、过电压保护、温度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后加速保护, 并利用软件, 实现各种保护定值的查看、修改、保存、上载、下载、故障记录、报警、数据统计与制表打印等。

四、结论

电力监控在10kV供配电设计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设计时应结合用户的需求和供电系统的规模, 合理配置好电力监控系统, 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现电力的节能增效, 实现供配电系统自动化。

参考文献

[1]周进.电力监控在10kv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J].东南大学学报, 2008, 40 (20) .

监控运用 篇8

现代民用航空发动机普遍采用远程监控系统用于发动机健康管理和故障分析。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机载ACARS系统 (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 将飞行数据自动地传送到地面站, 随后地面站将数据传送给航空公司或发动机厂商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远程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性的特点, 飞机起飞后30分钟内监控人员即可获得发动机参数。

1 发动机远程监控系统在发动机机队管理方面的作用实例

1.1 发动机远程监控系统在发动机健康管理方面作用突出,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 航空公司机队规模逐步扩大。对于几十甚至上百架规模的机队, 监控人员每天获得的发动机监控数据量非常庞大, 单纯依靠盯每台发动机的参数趋势, 耗时太长、效率低, 这个时候, 就需要使用远程监控系统的QUERY (排队) 功能, 对发动机主要参数进行排序处理, 进行排序发动机的主要参数应包括发动机起飞EGT裕度、发动机巡航滑油压力、发动机振动值等。监控人员应重点关注排序后数据最大和最小两端的发动机参数是否有超限或不正常的参数漂移。如对发动机振动值进行排队, 并选取与整个发动机振动值关联度最大的风扇段振动值进行排序, 能够快速找出振动值最大的发动机1 (如表1) , 这时监控人员就能快速判断出需配平的发动机进行配平, 从而降低机队振动最高发动机的振动值, 经常对发动机机队的振动值进行“消峰”处理可保证机队发动机振动值保持比较低的水平, 对在翼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延长有很大的作用。又如通过对发动机巡航滑油压力的排队, 可以快速地甄别出机队发动机滑油油路堵塞和滑油泵的性能异常的事件, 往往可以在机组报告故障前介入排故工作。

1.2 发动机远程监控系统在发动机起飞性能监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动机起飞温度是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当夏季气温高或发动机老化性能衰退时, 发动机起飞排温将显著升高, 防止发动机超温是一项重要的监控工作。以B737-NG机队的CFM56-7B发动机为例, 通常发动机排温与大气温度、起飞海拔高度及减推力比率有表2关系。

例如:从监控系统数据中得到某一台发动机起飞时数据:外界温度20℃, 海拔1150英尺、全推力起飞温度900℃, 其对应的EGTM为10℃。则可推算外界温度升高至30℃时, 其余外界条件不变时EGT (predicted) =900+3* (30-20) =930℃。

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性能曲线AB, 该发动机性能已有所衰减, 如果继续衰减到最上部那条虚线, 这时使用全推力起飞将不能保证在外界气温达到FRT温度前, 发动机起飞排温在EGT红线之内。

所以为防止发动机超温, 要注意:

①每日首个航班, 冷发起飞EGT裕度比热发低, 性能差的发动机更易超温, 建议增加15分钟左右的发动机暖车时间。②对性能差的发动机, 建议机组在运行条件允许时, 采用输入假设高气温的方式进行减推力起飞。减推力起飞对降低起飞EGT作用非常显著。③水洗发动机, 也能获得一定的发动机性能恢复。

2 运用发动机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实例

2.1 监控人员发现某双发飞机的两台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上升, 最高至增加4.5%FF, 同时核心转速N2下降1%左右。考虑两台发动机的共用总温信号TAT参与执行VBV活门开度、高、低压涡轮间隙控制, 这些部件控制不准确, 将导致发动机效率下降。监控人员决定更换TAT传感器, 从图2可看出更换TAT传感器后燃油消耗回归至正常水平。

2.2 监控人员发现某台发动机的DELTA EGT大幅上升, 说明发动机性能快速下降了。在排除传感器故障的可能性后, 决定对发动机进行全面内窥, 结果发现高压涡轮叶片顶部的罩环板脱落了一片, 附近罩环板也有脱落的可能。燃气从高压涡轮叶片顶部渗漏导致发动机效率大幅降低。最后更换了该发动机, 防止了发动机的进一步损伤和不安全事件发生。

现代民航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很长, 经统计首次翻修前的在翼使用时间超过2万飞行小时, 跨度超过8年。在这期间要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行必须进行有效的状态监控。

民航发动机性能监控系统的核心工作在于及时发现和修正不正常的发动机参数漂移, 保障发动机正常工作。发动机性能监控与发动机内窥检查、滑油系统磁堵检查是防止航空发动机空中停车三大重要手段。随着监控方法的不断优化, 它提供的信息也会越来越及时和准确, 远程监控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摘要:民用航空发动机远程监控是进行发动机性能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机队管理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监控方法的不断优化, 远程监控系统的作用会越来越凸显。

关键词:民用航空发动机,远程监控系统,机队管理,故障诊断

参考文献

[1]GE Aviation Engine Condition Monitoring.2010年7月.

[2]单晓明, 宋云峰, 黄金泉, 仇小杰, 鲁峰.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航空发动机状态监视[J].航空动力学报, 2009 (10) .

监控运用 篇9

1 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中的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中的应用现阶段主要表现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它的应用加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通过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监控,对施工现场操作人员起到了施工过程的监督及威慑作用;增强现场安全监管力度,起到了杜绝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作用。

1)在施工现场每日安全会议中的应用。

施工现场要求每天必须召开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例会,视频监控系统的出现,使项目安全例会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有针对性,它记录了施工现场1 d的施工情况,通过对录像内容的整理,使安全例会的内容不再空洞,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增加了安全监管的范围。

施工现场的安全主要依靠项目管理人员的监管及现场工人的自律,现场作业点多面广,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及违章行为不能及时消除的现象,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监控,可有效增加监控面,及时制止安全隐患及违章行为的发生。

3)是安全奖罚的重要依据。

安全奖罚是目前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施工现场中,经常有因安全奖罚出现的争执,视频监控录像为安全奖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在班组安全活动中的应用。

班组安全活动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要求3 d~5 d进行一次,主要由各施工班组对几天工作中的安全情况各自做一小结,通过组织工人观看视频监控录像,可使班组安全活动更生动,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更实在、更具威慑作用。

2 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中的安装

视频监控系统制作及安装较简单,在网上即可查到,具有一定的电气及电脑知识的人员即可制作安装,一般由石河子市广联建筑公司技术部门策划系统,现场项目人员自己动手制作安装,可节省近1/2的费用。

2.1 视频监控方案一

1)系统组成。

本系统采用4台手动调焦CCD黑白摄像机为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通过视频线缆连接到控制室的四画面黑白分割器,通过分割器再连接到14寸黑白监视器组成基本系统。如需要还可接入磁带录像机录像,监控人员通过监视器对现场重点部位进行监视。

2)系统特点。

本系统采用CCD黑白摄像机为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主要是考虑CCD黑白摄像机具有造价低、清晰度高、显像照度低的特点。采用手动调焦具有接线简单的特点,可将监控面调到较佳状态。四画面分割器可将4路视频图像在一个显示器上同时显示,也可单独显示某一画面。适合一般现场的监控。系统建好后,值班人员可通过监视器上显示的四画面监控现场情况。

3)器件选择及技术要求见表1。

2.2 视频监控方案二

1)系统组成。

本系统采用4台手动调焦CCD黑白摄像机为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通过视频线缆连接到控制室的4路200 G硬盘录像机,通过硬盘录像机再连接到14寸黑白监视器组成基本系统。监控人员通过监视器对现场重点部位进行监视或录像。

2)系统特点。

本系统采用CCD黑白摄像机为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主要是考虑CCD黑白摄像机具有造价低、清晰度高、显像照度低的特点。采用手动调焦具有接线简单的特点,可将监控面调到较佳状态。4路200 G硬盘录像机可将4路视频图像在一个显示器上同时显示,也可单独显示某一画面,并可录制7 d的现场图像,适合要求较高现场的监控。系统建好后,值班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器上显示的四画面监控现场情况,并可进行录像。

3)器件选择及技术要求见表2。

2.3 视频监控系统现场安装与调试

1)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的布置应根据现场需监控的对象具体情况设定。

2)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的电源线应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中一并考虑。

3)现场监控室宜与值班室设在一起。

4)安装与调试一般应在系统设计人员指导下进行。

2.4 视频监控系统使用与维护

1)使用人员与操作人员应进行一定的培训。

2)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3)当发生图像不清时应检查摄像机镜面是否污染。

4)当发生故障时应请专业人员处理。

5)当系统完成任务时,应及时拆除并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

监控运用 篇10

1 计算概述和关键技术分析

1.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计算模式, 主要是利用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网络存储以及效用计算和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的网络技术。一般广义的云计算是指一种服务的交付与使用模式, 通常指通过网络按照需求和易扩展的方式进行获得所需服务。而狭义的云计算通常是指依据IT的基础设施进行交付与使用模式, 通常是需要通过网络, 并按照所需和易扩展的方式进行获得所需的硬件和平台以及软件等资源。

云计算技术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服务:第一, 软件即服务, 这是基于云计算平台而开发的各类应用服务, 同时提供一种应用的框架;第二, 平台即服务, 这是为用户提供具有研发的中间软件平台, 主要提供应用的程序开发和数据库以及应用服务器等等服务, 最终提供一个集成的环境;第三, 和基础设施即服务, 这是由底层的硬件与虚拟资源池等构成, 一般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存储资源与虚拟化服务器等等服务, 为软件的应用提高环境。

云计算技术是互联网上具有高度的整合计算资源能力, 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制定工作体系结构, 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进行。其工作架构图如图1所示。

1.2 云计算关键技术分析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技术主要有虚拟化和分布式资源管理以及海量分布式存储与并行编程模式等等, 只有掌握其核心技术才能更加有力的发展其应用。

虚拟化技术, 它是云计算计算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虚拟化的技术发展将原来的物理资源进行替换, 从而呈现给用户的一个具有物理资源相同的功能和接口。一般虚拟化技术依据不同的对象, 一般可以分为操作系统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等。

分布式的资源管理技术, 是一种在多节点之间进行的, 根据节点出现的状况进行将信号转移, 从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技术。这种技术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分布式存储技术, 为了是运算时具有可靠性和经济性, 云计算采取了一种分布式的存储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采用冗余的存储方式进行保证存储的数据具有可靠性, 从而弥补了硬件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

并行编程模式, 主要是为了高效地、合理地利用云计算的所有资源, 从而使用户体验更轻松的服务, 所以云计算的编程模型需要有一种并行的模式进行, 从而使人们从云平台获取最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云平台管理技术, 它是云计算技术的核心管理平台经常被称作云计算的“神经网络”, 它主要是通过这些云平台的管理技术将大量的工作进行协调, 从而更加方便地进行各种业务的部署和开通, 同时对于发生系统故障时, 它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进行实现云平台的可管理和可运营以及弹性伸缩。

2 云计算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2.1 云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优势分析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实现用户的终端即网络, 也就是摄像机的即插即用, 同时满足了随需配置的需求, 即VSaa S功能。一般用户自己的所需进行配置存储空间, 并且录像计划和移动应用实现了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进行随意访问。

另外实时视频是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特征, 这就需要用户对网络的带宽和存储的必须有较高的要求。而云计算技术的存储解决方案实现了用户的较大存储空间。同时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化和负载均衡以及网格计算等技术在后端进行部署, 从而将极大地解决了用户存储的问题。

由于智能化的发展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但是智能分析一直是业内人士讨论的热点, 用户利用云计算的巨大的虚拟计算能力进行对视频的海量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 例如, 人脸统计和计数以及基于特征的快速搜索等智能功能。一般这种技术称为架构即服务 (Iaa S) , 一般在Iaa S之上,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网络视频监控可以为用户提供易于扩展的海量存储空间和无可限量的计算能力, 这是传统的监控系统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 对于视频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这种基于云平台的数据安全的服务 (Paa S) , 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的一些网络摄像机监控中的一些安全的问题。这种云计算技术主要通过在网络层采用IPSec或者在传输层采用TLS对传输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在应用层采用S/MIME机制的端到端加密, 传输过程中采用RSA对对话进行加密, 而传输的内容则可以采用DES、3DES、AES等算法加密。

2.2 基于云架构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由于视频监控系统中, 前端集成了众多的视频感知设备, 同时需要能够大量存储数据的能力, 并且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和搜索以及数据挖掘等相当多的复杂计算, 所以这就需要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与信息存储能力。由于此种条件下的需求, “云计算”模式正好满足了现代监控的需求, 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分配。

基于云计算的视频监控系统一般主要分为四个层面:数据采集层、传输层、和支撑层以及应用层。一般云平台的服务主要位于整个监控系统体系架构的支撑层和应用层, 其结构设计图如图2所示。

一般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视频的信息采集和简单的一些处理。首先, 通过VSaa S将监控的摄像头视频信号进行统一接入到平台之中, 然后, 通过互联网进行将信号体现出来。而支撑层主要是负责整个平台的基础资源、基础管理、基础软件系统、视频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以及数据挖掘和分析等内容。一般基础资源主要包括物理的资源与虚拟资源, 通过云存储的计算方式进行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基础软件系统主要包括Web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消息服务以及数据库服务等内容;基础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和任务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同时还包括部署管理和监控管理以及计费管理等主要功能。一般支撑层主要是对外提供平台即服务与基础设施即服务等功能。而应用层主要是依据用户的不同情况, 进行相关服务的组合, 从而体现一个完整的子服务系统来满足用户。一般在云计算平台中主要提供视频监控即服务, 也就是通常说的VSaa S。并且为用户解决了用户多样化的终端访问等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尤其在安防中, 云计算技术和视频监控的结合, 使得现代视频监控系统等到了更加完整的体现, 同时,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为今后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思考, 要想更好地发展云计算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 还需要我们的专业人士不断努力和尝试。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其应用也是非常广泛, 尤其在安防领域, 这一技术已经等到了较快的应用和发展。该文主要分析云计算技术的特点, 并对其相关的技术进行探讨, 同时对云计算技术在视频监控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视频监控,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丽萍, 刘立程.改进的基于Ganglia的网格监测系统[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6, 23 (1) :85-89.

[2]陆建伟.云计算网络资源调度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J].科技信息, 2011 (15) .

[3]崔云飞, 李艺, 李昀等.基于SOA的云计算体系结构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4]韩秀枝.基于云计算设计平台的电子商务安全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8) :125-127.

监控运用 篇11

姚坊泵站设有4台10kV同步电机(装机总容量为3 600kW),1台800kVA站用变,1回10kV进线。改造前,姚坊泵站采取人工现场手动分散控制方式,值班人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控制、保护、测量及信号系统磨损、老化严重。随着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日益广泛运用,PLC取代传统继电器实现控制成为必然,因此采用PLC对泵站监控系统进行改造。

1 PLC采集的信息收集

1.1 I/O信号采集内容

姚坊泵站PLC的I/O信号按类型主要分为开关量、模拟量和RS-485数据等。

(1)机组模拟量输入:供水压力、线圈温度、铁芯温度、轴承温度、快速闸门开度等。

(2)机组开关量输入:快速闸门开闭、电磁阀开闭、开关合分、排水开关、风机正常等。

(3)机组开关量输出:主开关合跳、排水泵开关、风机开关、电动蝶阀开关等。

(4)公共信号模拟量输入:前池水位、高压柜电压/电流、低压柜电压/电流。

(5)公共信号开关量输入:高压柜开关合分、低压柜开关合分等。

(6)公共信号量输出:高压柜开关合跳、低压柜开关合跳等。

(7)RS-485数据:定子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度、母线电流、电机保护(过流、过压、过负荷、励磁消失等)、高压线路保护(速断、过流和过负荷保护)、定值输入等。

1.2 计算各类型参数点数

计算各类型参数点数是为了统计各类模块的数量。计算各类型参数点数时,一般按类型进行统计,对于公共信号和机组信号可分别进行统计,见表1。

2 PLC系统配置

2.1 系统硬件配置

姚坊泵站参数较多,选用了Modicon TSX Premium57PLC。PLC程序可在编程器上或PC机上进行编写,编程方式有指令码编程和梯形图编程。此处选用在PC机上用梯形图进行编程的方式。配置PLC硬件时,选取相应机架、CPU、电源模块、开入/开出模块、模入/模出模块等。完成PLC硬件配置后,各机架和模块都有了自己的位置编号,机架从左到右分别为0、1、2…8。编号的目的是为了辨别各模件的地址,以方便编程时对相应的点号编码,从而便于识别。

2.2 系统软件配置

系统软件配置的主要作用是对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计数器、模拟量输入、RS-485数据等进行必要的设定,以满足编程要求。开关量输入如图1所示。

进行梯形图编程时,把%IO.3.0.0作为一个开关量输入点,其中%IO代表开关量输入,3代表#3槽位,0.0代表输入模块硬件的具体输入点,如接1号点的位号为1.0。输入点读入后,把它赋值给PLC内部寄存器。编程时,寄存器用%M表示,%M后的数字代表第几个内部寄存器,%M1即为第一个内部寄存器。

3 泵站开停机控制流程

3.1 泵站开机控制流程

泵站开机前,需确保没有电气故障(主要通过保护装置反映),各部分温度适合开机,油位、励磁正常。在确定开机条件满足后,通过LCU调试键启动快速闸门;待闸门开到位后,使冷却风机运行,冷却水电磁阀打开。以上步骤都完成后便可开泵运行。泵站开机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3.2 泵站停机控制流程

泵站停机一般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先发停泵指令,LCU控制断路器分闸,关闭供水泵、冷却风机、节制闸门,最后在无负荷时停机。

4 泵站抽水量算法及控制策略

4.1 水泵的工作特点及抽水量算法

根据水泵的性能曲线,水泵的总抽水扬程H与其抽水流量Q间有一定关系,即:

水泵要把水送到某高程,不仅需要提升净扬程,还要克服管路阻力。水泵需要扬程H需的表达式:

式中,H净为水泵抽水的净扬程;S为进出口流道的阻力参数。

水泵需要扬程曲线与水泵扬程-流量性能曲线的交点为水泵的实际工作点,即:

H净亦为水泵抽水时进出口的水位差,在实际中相对容易测算。式(3)可转化为:

由式(4)可推算出流量计算曲线,如图4所示。

根据图4,采用直接线性插值法可得出需要的流量为:

式中,Qa为所求的流量;H*为当前的水位差。

求出流量后,可计算出抽水量:

4.2 控制策略

排灌泵站排水时,水泵的控制系统基础模型为:

式中,A为管网(管道和泵站前池)中驻留水水面的有效面积;dh/dt为进水池水位的变化率;Qmt (t)为流入管网的当前流量;Qm(t)为泵站当前出水流量。

模型中,A为管网参数,与水位、管网结构有关,很难掌握确切值;Qm(t)也是随机变量,因此,仅以式(7)作为控制依据是无法实现闭环控制的。当引入管道的流量与管道充满度具有定量的对应关系(即Qmt(t)=B·h(t))后,有:

式中,B、C为常数。

利用水位h(t)实现闭环控制可达到快速逼近和跟踪来水流量的目的。对于泵站水泵,根据工艺理论,管道充满度与流量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按进水管口径和抽水电机数设定水位标高。以4台抽水电机为例,当水位在H1时,管道充满度对应的管道流量等于1台水泵的流量,此时开启#1水泵(运行1台水泵);当水位达到H2时,管道充满度对应的管道流量等于2台水泵的流量,开启#2水泵(运行2台水泵);当水位到达H3时,开启#3水泵(运行3台水泵);当水位到达H4时,开启#4水泵(运行4台水泵),此时泵站达到预期的满负荷运转。反之,当水位降到H3时,关闭#4水泵(运行3台水泵);当水位降到H2时,关闭#3水泵(运行2台水泵);当水位降到H1时,关闭#2水泵(运行1台水泵);当水位降到H0时,关闭#1水泵(水泵全关)。

5 结束语

姚坊泵站采用PLC进行控制后,不仅提高了设备监控的可靠性,而且使得设备的检修维护十分方便快捷,大幅提高提高了泵站的综合自动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庆,李仕文.大型泵站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J].海河水利,2003(5):43,44

[2]唐友亮,朱荣生,李伟斌,等.泵站监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3,10(4):39,40

[3]欧阳道生,杨小青.大型泵站的自动化监控系统[J].电工技术,2004(8):82-85

[4]范道宇.微机控制励磁在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6(6):19-22

[5]张旭.中国泵站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4):210,211

[6]储训,陈履.大型泵站建设和更新改造对策[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

[7]吴忠胜,丁元洲.试论泵站自动化及其现实意义[J].山东水利,2001(1):44,45

[8]梅瑞松,杨富昌.我国泵站工程的现状和发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3(1):21-23

【监控运用】推荐阅读:

医疗监控07-15

消防监控05-14

汽车监控05-16

监控作用05-24

输液监控05-25

监控机房06-01

监控通信06-02

农业监控06-03

矿山监控06-04

监控计算06-04

上一篇:新华书店连锁经营下一篇:校园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