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交通事故

2024-10-03

校园交通事故(精选12篇)

校园交通事故 篇1

1 研究背景

我国自1978 年来, 在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双重作用下, 高校招生计划逐年扩大, 在校学生数量呈直线上升; 另一方面, 经济不断发展, 人们的出行方式也由轿车、自行车等逐步取代过去单一的步行方式, 导致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问题———校园拥挤、交通问题、噪声污染以及安全隐患等; 再加上大学校园的发展慢慢趋于城市化、开放化, 与国外高校不同的是, 国外虽大多为开放式设计, 但校园自身与周围早已融合, 在建设规划初期就做出了方案, 所以避免了我国高校的很多问题。相反, 在我国高校功能体系中, 大学教学、研究生教学等交织在一起, 功能变得复杂, 人们的行为更是多样化, 校园交通事故不断出现, 使得交通、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建设较早, 面积有限。目前枫林校区在校学生7 000 余人, 教职工1 500 多人, 师生间有着相同的时间表。在上下课高峰期, 行人及车辆容易出现拥堵, 形成人车洪流。各种节假日、开学或校庆期间情况更甚, 加剧了学校的交通压力, 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 学校也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来应对这一问题, 导致问题不断加深, 这对和谐校园的发展来说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大学校园犹如一个微缩的社会, 虽不及城市系统的复杂, 但在机动化的推动下, 校园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 机动化让校园交通拥堵、环境噪声以及安全隐患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的发展。本文将从学校本身的需求出发, 针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总结归纳原因, 在交通规划方面提出自己的优化策略及方案, 能对学校建设、交通优化有一定意义, 改善我们的校园环境[2]。

2 交通调查

2. 1 校园空间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校园规划为: 南临枫林西大道, 其他三个方向均为城市用地, 校园大致沿东西方向展开, 道路呈网状分布。

2. 2 校园出入口及外部交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南面为学校出入口, 城市主干道枫林西大道于南侧, 该路是连接高新工业园区与市区的主要道路, 交通状况较为复杂, 人流量较大。该出入口作为唯一出入口, 车辆与人流混行。学校固定车流主要包括: 私人轿车、校车、食堂用车, 此外节假日、开学或大型活动期间等临时车辆; 人流主要包括学生、教职工及校外人员等。由此可看出, 出入口交通量大, 交通行为复杂。

2. 3 学校功能分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内, 现有格局功能主要分为教学区、学生公寓区、教师公寓区、体育运动区及后勤服务区。教学区主要位于校区东部、中部, 包括综合教学楼、各院系办公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共10 栋。

学校功能分区较为合理。教学区与生活区紧邻, 避免学生上下课路程较长; 后勤服务区位于学生公寓旁, 方便学生用餐; 但学生上下课、后勤集中在几条学校主要干路上, 造成上下课期间, 学生与车辆的人车混行, 且学校规划不到位, 某些车主随意停车, 更加深了学校的交通问题。

2. 4 交通流线

1) 机动车流线。私家车主要路线是, 从正门进入前广场, 环绕教学区后, 最终到达理科楼、九号教学楼及各院系大楼停车区, 途经范围几乎遍布全校, 这种随意性的停车模式对学校的交通、安全稳态造成很大影响, 同时也带来了噪声、空气等问题。校车的路线较为单一, 白天停靠在图书馆门前青蓝路段, 在在此此等等候候学学生、教师乘坐; 晚上停在学苑一路研究生公寓区。食堂用车主要从学校大门, 经青蓝路到食堂。

2) 非机动车流线。学生上下课、吃饭活动集中在学生公寓区、体育运动区、教学区等。上课途经流线, 从女寝区出发, 经后勤服务区, 沿知行路到达大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九号教学楼等; 从男寝区出发, 沿青蓝路、学苑一、二、三路到达大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理科楼和文化会堂等。下课途经流线呈大范围网格型分布。以九号教学楼、理科楼为起点, 各食堂、各寝室楼为终点, 在各条道路上都形成大量人流; 有些学生也会选择从建工楼前的步道往返。

3) 综合流线。综合考虑流线时, 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人流、车流在大学校园交通系统中作为一个整体, 两者必须结合考虑, 不能顾此失彼。而通过比较人流、车流可以发现, 两者流线几乎完全重合, 在青蓝路、学苑一、二、三路的问题尤为突出。

3 调查及布局

3. 1 停车场调查

经调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的集中停车场很少, 学校目前规划有100 余个停车位, 这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目前的停车需求, 这也导致学校普遍存在乱停车的问题。

3. 2 校园停车状况

校园内停车主要集中在教学区, 以九号教学楼、理科楼旁居多, 教学区旁虽然布置了停车位, 但供不应求, 且存在乱停车的问题。此外, 在学校每条干道上都有沿路停靠的私家车, 其中不少停车影响正常的人行。特别是节假日、开学校庆、各种大学活动期间, 食堂、音乐楼、文化大礼堂附近停放的车辆络绎不绝, 造成交通拥堵。

3. 3 校园停车管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目前采用交通暂行管理条例, 车辆出行采用学校发放的通行证。经调查一共发放了300 张左右。据相关数据显示, 除去开学节假日等交通繁忙期间, 正常情况下学校每天车流量在600 辆左右。

4 交通优化

4. 1 出入口优化

南面出入口与城市干道直接相连, 没有任何缓冲空间, 在机动车出校时, 校门口是三岔路口, 交通复杂, 易造成拥堵。同济大学正南门也曾有过类似境况, 在改造过程中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保留原校门, 仅拆除两侧围墙, 将新校门置于后面, 原校门形成“导流岛”, 形成了较为顺畅的汽车回旋场地, 这个方法值得我校借鉴。

对出入车辆进行限时进出。限定后勤区、生活区、外访车辆在限定时段内进校, 与上学高峰期人流、教师车流错开。

对于教职工上下班车辆进行限时、方向限定、限定停放区域。首先划分学校停放区域, 大致可分为: 禁止停靠区、可停靠区、限时段停靠区。学生公寓区为避免人车交通事故, 划分为禁止停靠区; 教学区附近一般依附停车场地, 划分为可停靠区域; 而其他地段作为学生上课的必经之路, 划分为限时停靠区, 且上下课高峰期, 设置路障禁止停车。另外, 还可限定车流方向, 在教学高峰期时段, 车流进入校园后, 车流主导方向往东面教学区推进, 避免与西面学生上课人流交叉; 其他较为畅通的时段, 可以允许车辆根据空缺车位选择停放。

4. 2 道路网优化

1) 车行道。道路的通行能力是解决校园交通问题的重要核心[3]。目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内, 各道路间人车混行现象严重, 基本上机动车在每条道路上任意行驶。所以目前要解决校内交通混乱的问题, 在优化的过程中, 进行适度的人车分流是重中之重, 要建立起便利的交通模式。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的道路交通优化, 可采用: 主干道与各机动车入口相连, 采取校园环形流线, 环线之间联系各功能区; 次干道设计为尽端式道路, 但能到达各主要建筑物, 与尽端式道路连接的是步行道路。通过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线的调查及综合考虑, 可将校园内的环形道路设计为以下几条: 南校门→青蓝路→学苑一路; 南校门→青蓝路→学苑二路→体育馆前路; 南校门→青蓝路→学苑三路→知行路; 南校门→青蓝路→学苑四路; 南校门→青蓝路→东区化工楼。

2) 优化后道路。原有路网结构与优化后的车行道, 构成了校园内新的道路网结构。车行环路是校内机动车的指定路线, 但是学苑二路图书馆至体育馆路段、学苑三路小红楼至知行路段, 应实施限时停放, 在上下课高峰期应该禁止机动车通行, 仅作为人行道。其他次干道为人车共行道, 尽量设置为尽端式, 减少机动车过多的穿行。

5 结语

通过对大学校园交通系统的调研分析, 发现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交通安全问题, 并结合相关大学校园案例研究得出, 要改善校园内交通问题, 应从交通管理、校园出入口、内部道路网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但是只在现有条件、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下, 还应充分发挥校院师生的参与性,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在整体性原则基础上, 让每部分与其他部分相协调, 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交通氛围。

参考文献

[1]刘慧娟.大学校园交通系统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裴文祥.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校园交通优化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林臻.机动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校园交通的优化策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7.

校园交通事故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动员广大师生共同参与为抓手,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交通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文明交通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师生与家长更加直观地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明白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参与文明交通安全宣传,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周边的群众,让社会上更多人做到“珍惜生命,文明出行”

三、组织领导

组长:孙海东(副校长)

副组长:徐升(政教主任)

赵慧琴(大队辅导员)

成员:各班教师

四、实施步骤及安排

1、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开展热火朝天的“文明交通进校园平安之路我来行”的活动。大队部代表全体学生做国旗下主题讲话,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表明认真遵守交通规则的决心。

2、第二阶段:学习阶段。广泛宣传发动,了解本实施方案,使这次的整治行动人人皆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人人不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3、第三阶段:实践阶段。认真开展交通安全活动,争做交通文明使者,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文明交通意识。

五、活动开展具体内容

1、主题内容:围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这一活动主题,重点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一)宣传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八大文明交通行为:(1)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2)是过马路要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过,没信号灯要确认安全再通过;(3)是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不乱穿马路(4)是不跨越或者依坐马路隔离设施;(5)是未满12周岁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马路;(6)是不要乘坐无牌无证的机动车或三轮车;(7)是乘公共汽车时不把头手伸在窗外。

(二)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等文明交通行为。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氛围。

(一)利用校园广播站、主题活动、升旗仪式讲话等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学校的醒目位置挂横幅进行宣传,使师生家喻户晓。

(二)组织学生开展“安全交通进万家,出入平安你我他”的宣传活动,学生佩戴“文明交通小天使”的红色绶带,在校园门口以分发传单、朗读交通安全儿歌等形式,向家长、路人宣传文明交通知识。

3、挖掘家长资源,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一)聘请一名交警作学校的交通安全辅导员;上一节交通安全教育课,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行为以及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学生要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不闯红灯,不翻越栏杆,不乱穿马路。

(二)安排学生到十字路口与交警零距离接触,(利用周日家长带孩子)通过观察亲身感受交警叔叔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敬交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感。

(三)在学校中开展“家长送我上学校,我给家长提个醒”的“小手拉大手”活动,由学生对接送自己的家长、长辈的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把交通安全宣传延伸到每一个家庭,使文明交通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情景教育”活动。县交警组织幼儿园小朋友在园内通过开展“模拟交通路口”游戏,扮演不同

校园伤害事故的警示与对策 篇3

在此,笔者收集整理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校园伤害案例,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教育和警示,以期全社会齐心合力,深入学习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宁。

一、校园伤害事故的类型及典型案例

(一)校外人员的侵害

这类伤害事故对学生的危害最大,而且难以防范,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往往伴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大都是个别不法分子选择将学校作为报复社会的目标,将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儿童作为攻击对象而引发的恶性案件。

案例:福建南平实验小学凶杀案

2010年3月23日早晨,凶手郑民生携带一把尖刀从家里窜至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门口。7时25分许,郑民生见校门口聚集了数十名等候入校的学生,便先后抓住13个小学生,持刀朝他们的胸、腹等要害部位猛刺,其中8名均因血管、脏器被锐器切断、刺破,造成大出血死亡,另有5名构成重伤。郑民生因恋爱多次受挫,图谋报复泄愤,恐对成年人行凶难以得逞,即萌生了杀害小学生之恶念。法院以郑民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学校设施、设备和物品不安全、管理不规范引发的伤害

学校的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包括学校的楼房、墙体、道路、场地、运动器械、床铺、课桌椅以及电力、消防设施设备等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管理、维护不当,比如危房没有及时维修倒塌压死压伤学生,由于管理不当导致学校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事故,消防设施不合格,致使发生火灾时学生受伤、死亡,学校电线、开关损坏漏电导致学生触电等伤害事故。

另外,学校提供的食品、药品、饮用水、教学用具或者其他物品不合格,如学校食堂提供的食品不合格导致学生食物中毒,校医务室提供的药品因过期、伪劣等问题导致学生受伤害,化学实验器材不合格导致学生做实验时发生事故等。

案例:学校未装路灯学生摔成残疾

蒋某是江西省鄱阳县某初中学生。2006年9月3日凌晨3时许,蒋某在去学校公厕小便时,因学校未安装路灯且路面坡度较大不慎摔倒,导致身体多处受伤住院,共花费1.3万余元,并造成八级伤残。蒋某将学校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依法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即在通往厕所的道路上,尤其是路面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段,应当提供充足的照明设施,以避免学生由于夜间上厕所可能遭遇的危险。但学校并未履行相关职责,没有尽到应有的管理义务,应对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责任;原告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不够,对事故的发生应负次要责任。据此,判决学校赔偿蒋某经济损失3.3万元。

(三)教师的侵害

教师的侵害主要表现为在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生管理中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以及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甚至利用工作之便对儿童实施猥亵乃至强奸等犯罪行为。

案例:一小学教师强奸猥亵7名幼女数十次被执行死刑

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鲍某某利用教师身份,以辅导学习、打扫卫生、打乒乓球等名义,猥亵、奸淫方某某等7名幼女共计数十次,并且拍摄该6名被害女学生的裸照或者被奸淫的照片、视频。

法院认为,被告人鲍某某奸淫不满14周岁幼女,其行为已构成强奸罪;猥亵不满14周岁幼女,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情节极其恶劣,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极大。2013年5月29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核准,罪犯鲍某某被依法执行死刑。

(四)学生之间的伤害

未成年学生天性顽皮、好动,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对事物的预见和判断能力有限,往往容易在嬉戏玩耍、追逐打闹间造成对方的伤害。

案例:恶作剧吓病同学遭赔偿

2002年4月,河南省淇县某中学杨某等几名学生在操场上发现一条死蛇。杨某将蛇扔到了王某的面前,王某拾起蛇后将蛇挂到了杨某的脖子上,王某的举动使杨某精神受到刺激。杨某先后到该县精神病医院、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1.1万余元,后被鉴定患了精神分裂症。杨某将王某告上法庭,后法院判决王某及其监护人赔偿杨某各项损失1.6万多元。

(五)儿童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

学生违法违纪实施具有危险性行为、擅自离校或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或因学生自杀、自残等导致的伤害事故。

案例:隐瞒病情致死亡学生家长自担责

某中学高一学生张某在400米跑测试中突然倒地昏迷不醒,教师及时将其送往医院,但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查明张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其为了顺利被该中学录取故意隐瞒了病情,而且为了不使学校发觉,坚持参加了体育测试。

本次事故中,张某死亡是由于自身健康原因所致,学校没有过错,所以学校不应承担责任;张某和家长为了被学校录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应承担全部责任。

二、校园伤害事故的应对策略

这些校园伤害事故警示我们,中小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危险意识性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全社会都要对未成年人予以充分关爱和特殊保护,尤其学校、家庭和政府部门应遵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云南省學校安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切实履行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防范校园伤害事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改变育人理念,改善教育方式和方法。

(二)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学校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学校各部门和教师在校期间各个方面、各个时间段,甚至各个场合的安全工作职责,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特别要重视制订食品卫生、楼道疏散等各类安全应急制度和有关家长安全教育监管方面的制度,使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有效覆盖到学生校内校外的各个时段、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

(三)加强安全教育。安全事故重在预防,学校和监护人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墙报、校报、广播、国旗下讲话、班会、警校共建等载体,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周”“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教育活动。要不厌其烦地根据季节特点开展预防传染病、森林防火、防溺水、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活动安全教育,以及在家和校外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利用“家长学校”“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安全教育,切实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监护意识,实现家校共育目标。

(四)重视活动安全管理。一是外出活动要准备充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条规定,学校组织儿童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组织外出活动,一定要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对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责任人及应急措施等做好充分计划和安排。要尽可能地配备足够的教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状况开展活动。要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等,及时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并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安排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体质特殊或有疾病的儿童给予适当的照顾;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学生体能训练,不要开展超越学生耐力的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锻炼活动,以防事故的发生。三是要重视和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和在活动中的机体反应敏捷度,杜绝一些可预防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界定 篇4

关键词: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特征,分类

近年来, 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有关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等问题, 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拟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 就学生校园事故的概念、特征、分类等相关法律问题做些探讨, 以期推动对校园事故问题的研究。

一、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

关于“学生校园伤害事故”, 很多学者在其论述中有不同之称谓, 但表述上的不一致并不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 对法律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对校园伤害事故形成一个大概的认识。笔者认为根据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第2条所界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即“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 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 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据此,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时空范围限定在学校负有教育管理责任的各种场合。学生伤害事故的损害后果, 限于在校学生受到人身伤害, 如果仅造成学生财产损失, 不属于于校园伤害事故, 该侵权行为与其他发生在校外的侵害财产权的行为在性质上并无不同, 应按一般侵权处理。

二、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特征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既属于一般人身伤害的范畴, 又有其自身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

(一) 侵害对象的特定性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受害人”只限于在校学生。《办法》第37条第2款规定:“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上述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根据这一解释, 《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 (含特殊教育学校)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就读的受教育者。另根据《办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在学校注册的其他受教育者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的伤害事故, 参照本办法处理。”本款规定中的“在学校注册的其他受教育者”, 是指在全日制学校中就读的非全日制学生, 如业余生、函授生等。概而言之, 《办法》中“学生”的范围主要指第37条所称学校的全日制就读的学生, 还包括“参照处理”的幼儿园幼儿、全日制学校中就读非全日制学生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学生。

(二) 加害主体的不特定性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加害主体包括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其他学生、校外人员等。这些行为人基于故意或过失, 均有可能造成在校学生受到伤害, 从而引发校园伤害事故。当然, 在有些场合, 并无具体的加害人, 而是由于自然因素、设施老化、学生的特殊体质等原因, 也有可能引发校园伤害事故。

(三) 损害地点的特定性

损害发生的地点也是特定的, 即伤害行为或结果发生在学校负有管理、保护责任的区域内。那么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地点是否一定在校园里面?答案是否定的。校园伤害故事并不局限于校园, 也有可能发生在校园外。只要学校对此负有一定的管理和教育的义务, 就不应该排除在校园事故之外。一般情况下, 如教室、宿舍、图书馆、体育场馆等都属于校园内的场所, 而在有的情况下, 由于学校疏于管理致使学生外出受伤、班级组织爬山老师未尽照顾责任致使学生摔、组织学生外出实习、写生、参观博物馆、校外春游等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在此期间都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此时事故发生的地点虽然是在学校外, 但也都是在学校应该实施监督、管理、保护职责的场所, 所以都是属于校园的范围之内。

(四) 损害时间的特定性

损害发生的时间是特定的, 即损害必须发生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办法》第13条规定, 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 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 以及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 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休学学生在休学期间、已退学学生, 因其在“特定期间”内己脱离学校的教育管理, 不具有学生的学籍, 因此不能成为校园伤害事故的主体, 则不属于《办法》所调整的范畴。

三、学生校园作害事故的类型

划分校园伤害事故的类型, 有助于厘清责任主体, 界定责任范围, 明确责任形式, 为及时准确的处理校园伤害事故创造条件。校园伤害事故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分类, 从承担法律责任主体角度可以将校园伤害事故分为:

(一) 学校责任事故。

它是学校由于过失, 未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而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包括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有明显的不安全因素;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学校教职工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中违反有关要求及操作规程;学校组织课外活动时未进行安全教育或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学校统一提供的食品、饮用水不符合安全及卫生标准等。

(二) 学校意外事故。

它是指学生在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它包括由于自然因素及不可抗力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特异体质、疾病, 学校和学生自身不了解或难以了解而引发的事故等。

(三) 学生责任事故。

学生责任事故, 是指学生由于过错, 造成自身或他人人身伤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事故。《办法》第10条规定了学生及其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形。

(四) 第三方责任事故。

是指第三人因其侵权行为或物件造成学生人身伤害, 依法由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事故。《办法》第11条、第14条规定了第三人承担责任的情形。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相信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研究必然得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岐、杨光磊:《校园事故侵权责任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年3月第1期。

[2]杨秀朝:《学生伤害事故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3]高菲:《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看大学生安全教育》, 《法制与社会》, 2008年第7期。

校园交通标语 篇5

2、安全开车是大事,文明走路非小节

3、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

4、“四不放过”是准绳

5、遵守交规,善待生命。

6、红灯停,停出文明驾车规章;绿灯行,行出安全行驶保障。

7、高速公路,行驶适速。

8、机动车应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停放。

9、爬高爬低安全第一

10、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11、行人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

12、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交规等于零

13、红灯亮了不要急,歇歇脚后慢慢骑

14、戴上安全帽,安全身旁绕;系上安全带,安全随时在。

15、强化交通设施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16、同行十年平安路,再筑生命防护线

17、遵守路权,你我安全、

18、旅途可以寂寞,人生不可孤单行车关爱自己,走路礼让他人

19、驾车最高守则,让一点就通。

20、争当文明“驶”者,莫做违章“醉”人。

21、最上道,醉上道;醉上道,最上道

22、事故如虎防范需及早

23、创造首都良好交通环境。

24、交通主管部门对驾驶培训学校等实行资格管理。

25、安全意识 时时具备不可忘 文明之道 刻刻铭记你我心

26、大车小车不必争,注意安全才是真。

27、醉(罪在酒中

28、红绿灯下见文明,黄白线间现公德

29、同为行车人,相见礼为先。

30、酒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

31、温馨红黄绿,和谐伴君行。

32、天天出行人人礼让,日日安全路路通畅

33、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你平安才有全家欢。

34、树立文明意识,搞好交通秩序

35、红绿灯下讲文明,斑马线上知荣辱

36、你让我让,路路通畅

37、行车多礼让,行人优先行、

38、您是河源的客人,您是遵章守规的楷模

39、安全与幸福携手 文明与美丽同行

40、宁肯事前思防备,决不事后徒伤悲。

41、相会有缘,相让有礼。

42、安全投入保证及时到位,事故预防做到准确超前。

43、横过马路左右看红停绿行保平安

44、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道路交通安全。

45、雨天雪天雾天,限制车速行驶。

46、开车喝了酒,喜事变忧愁

47、交通信号:信号灯、标志、标线和交警的指挥。

48、居安思危,莫忘交规

49、交通规则要遵守,莫将生命丢街头

50、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

51、遵守交通信号,遵守交通标志,遵守交通标线

52、迈文明步子,开安全车子,做礼让君子,过平安日子

53、反思事故教训,总结安全经验。

54、礼让平安行,冲撞祸根生。

55、何愁路途多遥远,遵守法规保平安

56、开车不系安全带,牛头马面在等待、

57、道路连着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58、戴上安全帽,安全身旁绕;系上安全带,安全随时在。

59、超载超速,事故之源。

60、戴上安全帽,安全身旁绕;系上安全带,安全随时在、

61、安全投入保证及时到位

62、安全是的效益,平安是全家的福气。

63、上班早出十分钟,路上安全有保证。

64、大车让小车,小车让大车,车车相让;大人帮儿童,儿童帮老人,人人相帮。

65、全力投入春运交通安全竞赛活动,打胜新年交通安全第一仗!

66、金玉有值,生命无价,遵守交法,平安一生。

67、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68、安全生产年年好 经营效益步步高

69、交岔路口,看清再走

70、谨慎驾驶,保证安全

71、交通法规血凝成,自觉遵守保平安。

72、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交通事故不得了

73、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4、警惕安全在 麻痹事故来

75、醉酒一失足成千古恨,遵章三思行有百年福。

76、安全带是生命带,红绿灯是文明灯

77、来往车辆看仔细,安全意识要牢记

78、莫让文明缺失,别用生命赶路。

79、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安全是快乐生活的根本。

80、安全出行,拐弯打铃

81、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

82、孩童路边走,成人要牵手。

83、心存侥幸,必遭不幸

84、交通文明两相连,大众安全一线牵

85、戴上安全帽,安全身旁绕;系上安全带,安全随时在。

86、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87、开车喝了酒,喜事变忧愁

88、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89、心头常亮红绿灯,安全行驶伴人生

90、最高时速低于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高速公路。

91、车行万里路,走好每一步。

92、醉”与碎相连,“抢”与险相伴。

93、一生无事故,合家都幸福。

94、虽为坦途——超速者戒;纵有捷径——乱穿者止

95、维护交通安全,关爱生命久远。

96、交通标志百百款,重点是你看不看、

97、上学放学过马路,交通法规要记住;先戴安全小黄帽,再把大拇指儿翘。

98、法规在心中,平安在手中。

99、安全为天措施必先行

100、心系安全,平安一生

101、交通安全抛脑后,交通事故在前头

10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请您注意交通安全。

103、家有老小责任担双肩,路有风雨安全记心间。

104、违章超载 得不偿失

105、机动车的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

106、开文明车、行平安路、回幸福家

107、骑车不戴安全帽,阴曹地府去报到

108、交通安全的标语口号

109、你慢一点我慢一点,文明的步伐快一点;你让一点我让一点,舒心的笑容多一点;你讲安全我讲安全,美好生活到永远

110、我为瑞安交通添光彩!

111、来也平安,去也平安,来去平安,父母心安

112、珍爱他人生命,请勿超员超载

113、斑马线安全线生命线

114、贪一时之快,危险跟著来、

115、一人出车全家念,一人平安全家福。

116、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117、宣传交通法规,提高交通文明意识

118、酒后驾车罚款重;肇事丧命亲人痛。

119、做谦让君子,享平安日子。

120、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交规等于零

121、不以快慢论英雄,文明行车最光荣。

122、大事小事不如不出事,早到快到不如安全到

123、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减少交通事故。

124、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125、违章是事故的先导

126、时时刻刻文明礼让,分分秒秒平安通畅。

127、安全之行始于足下,幸福之旅尽在掌中

128、减速慢行勿争先,关照生命到永远。

129、交通安全抛脑后,交通事故在前头

130、全力投入春运交通安全竞赛活动,打胜新年交通安全第一仗!

131、维护交通安全,关爱生命久远。

132、何愁路途多遥远,遵守法规保平安

133、红灯绿灯平安灯,实线虚线生命线。

134、威风不在车速高,安全才是第一招

135、文明出行安全可靠

136、安全出行,拐弯打铃

137、头戴小黄帽上学必不可少

138、狭路相逢“让”者胜

139、遵守交规,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40、支线让干线,抢行起祸端。

141、遵章人三思行有百年福

142、讲究交通公德,遵守交通法规

143、严是爱,松是害,发生事故祸三代

144、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共筑幸福美好家园。

145、平安出行每一步,关爱生命每一天;交通安全心中记,幸福生活比蜜甜

146、违章是事故的先导

147、请不要把斑马线当成起跑线。

148、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你平安才有全家欢。

149、不怕有患 就怕无防

150、机动车号牌应当按照规定悬挂并保持清晰、完整。

151、头脑绷紧安全弦,行车系上安全带。

152、手中方向盘,生命支配点;握好方向盘,幸福在眼前

153、醉(罪)在酒中,毁(悔)在杯中 十次肇事九次快,莫和死神去比赛

154、安全乐四季,健康福百年

155、关爱孩子从起步开始。

156、相会有缘,相让有礼。

157、快一点危险丛生,缓一秒风平浪静

158、告别交通违章,建设交通文明。

159、认真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

160、宁可走远路,也不闯马路、

161、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162、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

163、戴好小黄帽,走好人行道。

164、车祸猛如虎,千万莫马虎

165、让道于人,安全于己。

166、行人应在人行道内行走,无人行道的路边行走。

167、礼让三分平安在,抢行一秒后悔迟

168、人人需要文明交通 交通需要人人文明

169、骑车抢行一秒,危险增加十分

170、手中方向盘,生命支配点;握好方向盘,幸福在眼前

171、认真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

172、安全在我心,文明伴我行。

173、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174、贪一时之快,危险跟著来、

175、一次坚定的穿行,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176、行人应在人行道内行走,无人行道的路边行走。

177、交通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协调发展的原则。

178、安全投入保证及时到位,事故预防做到准确超前。

179、好钢靠锻打 安全靠严抓

180、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科学管理道路交通。

181、一家头顶一个天,一人出车一家牵

182、效益源于生产

183、遵守交通规则 让生活更美好

184、交规与安全同在守法与幸福相连

185、倡导文明交通新风尚,争当平安出行守法人。

186、你走,我走,大家走,安全意识心中有;你让,我让,大家让,安全行路有保障

187、一次坚定的穿行,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188、不随意变更车道,不乱停乱靠,不闯红灯

189、别让酒瓶与你一起上路,交通安全须靠你我维护、

190、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

191、不用惧怕摄像头,遵章守规安心走。

192、安全——唱响生命之歌 文明——点燃心灵之窗

193、勿以快慢论英雄,安全行车最光荣。

194、车可修复,人无来生

195、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

196、文明是交通风景线,平安是人生座右铭。

197、快一刻刻刻危险,慢一秒秒秒平安。

198、平安开车是大事 文明走路非小节

199、毁(悔在杯中

200、一日千里不算难,千金难买是安全

201、的浪费是事故,的节约是安全

202、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你平安才有全家欢。

203、安全行车千万里,平安幸福你我他。

204、要让爱车跑,车况要良好;开车别太快,系好安全带;出门要提前,堵车心不烦;行车要礼让,路口多张望;夜行勤变灯,车距要适中;时刻想安全,平安永相伴

205、认真开展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切实维护我市道路交通秩序

206、不追不跑不打闹,平平安安到学校。

207、居安思危,莫忘交规

208、横过马路左右看红停绿行保平安

209、交岔路口,看清再走

210、告别交通违章,建设交通文明。

211、交通安全伴您奔小康

212、违章与事故同在,守纪与安全永存

全国交通安全标语大全经典文案 (60句、

212、交规是个宝,时刻记心上。

213、上班早出十分钟,路上安全有保证。

214、安全、生产“两手”硬 质量、效益有保证

215、握好方向盘,合家大团圆。

全民全国交通安全标语横幅简短最新

215、人行道车莫占,车行道人莫钻

216、的浪费是事故,的节约是安全

217、您是首都的主人,您是文明礼让的楷模。

218、车来人往两相让,山重水复一片天。

219、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

220、文明上路一路和谐,平安回家一家幸福。

221、路好车好安全,慢行快行平安才行

222、疾病从口入,事故由松出。

223、要遵守交规,不要乱行乱停

224、同为行车人,相见礼为先。

225、保障生命和利益、走陆桥,生命有保障,闯马路,危险在身旁、

226、群策群力科学管理,戒骄戒躁杜绝事故

227、进一步将受到谴责,退一步将得到尊重。

228、隐患不除,危机四伏。

229、走路靠边,礼让率先。

230、飞速行车乐一时,一朝落马毁终生。

231、守法的人以教训换流血,违法的.人以流血换教训

232、车外诱惑再多,还是不能“出轨”。

233、超车超速痛快一时,酿成车祸悔恨一生

234、乱停乱放,被拖走的是您的人品。

235、饮酒开车精神恍恍惚惚,拒绝酒驾头脑清清楚楚。

236、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237、安全是父母的寄托,安全是儿女的心愿

校园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案例评析 篇6

2003年4月25日,某小学组织学生到野外春游,学生们都非常高兴,大家排着队跟着老师到野外的小河边。学生们尽情热闹和嬉戏。后来,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自由活动,大家就三五成群地散开了。学生李某发现一种好看的野果,就问其他学生。没有人知道,李某就说:“我先尝尝吧。”于是,李某小心地摘了一粒果吃起来,觉得味道还不错,就又吃了一粒。其他同学看到,也一边摘一边吃起来。后来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好奇地吃起来,而老师并没有制止该种情况。等到下午要返回学校时,凡是吃了果子的学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痛、头晕现象,尤其以李某的情况严重。老师意识到学生可能吃了野果中毒了,于是赶紧将学生送到医院救治。结果因为李某吃得过多而中毒死亡。最后,大家才知道这种野果就是叫水麻桑果的毒果。

点评:该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造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就在于学校或教师在出游的过程中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在发现学生吃野果的时候,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制止学生吃野果的行为,结果造成李某中毒死亡、其他学生不同程度中毒的事故发生。因此,学校及老师没有尽到职责,在他们的教育管理责任范围内是有过错的,属于学校责任事故范围,学校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来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未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导致校园伤害

上海青浦某中学生吴某在中午放学后,约了6名同学一起来到学校最北边的围墙处,在那里玩“射箭游戏”,围墙边满地的植物杆就成了他们“攻击敌人”的最好“武器”。在嬉戏中,同学庄某的“武器”正好射向吴某的右眼,班主任立即找来吴桌的父亲,将其送至医院,吴某为治疗花费了一万余元的医药费。后来因赔偿费用与学校及庄某家长没有协商一致,吴某家长将学校和庄某作为被告起诉至法院。

点评:学生之间的伤害事故,在校园伤害案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这类事故的加害人为另一学生,学校大多认为其不应为这类事故“埋单”。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本案中,吴某在中午放学后,约了6名同学一起来到学校最北边的围墙处,在那里玩“射箭游戏”,对自己和他人的人身都具有一定危险性,学校因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劝阻,结果导致吴某受伤,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学校对围墙边的植物杆未及时清理,且在学生游戏时未及时制止,属管理不当,负次要责任,承担20%的赔偿责任。

教师体罚学生导致校园伤害

小学五年级学生军军因迷恋上网已逃学两天。班主任唐老师了解实情后,利用自己上语文课的时间,罚军军站在讲台边。但军军站在那里并不老实,故意伸出舌头,左右摇晃脑袋,逗得下面的同学忍不住笑出声来。唐老师见状很是气愤,上前推了军军一把,导致军军摔倒在地,右手腕关节处的手骨移位,花去医疗费3200多元,还不得不休学一年。经教育局调解处理,学校赔偿了军军致伤的全部损失。

点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九项还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军军年幼贪玩,逃学上网,作为班主任的唐老师本应对他进行耐心批评教育,促使他认识到错误,逐渐改正缺点和不足,但唐老师却对军军又是罚站又是推搡,致其受伤。由于唐老师系学校工作人员,是代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他体罚军军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依法应由学校承担。

学校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参加的活动导致校园伤害

某市一家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商场,与外资公司合营,重新装修,即将开业。为造声势,他们邀请了社会名流、领导来参加开业庆典仪式,还邀请了附近的某小学鼓号队助威。该商场许诺活动时间为5月18日上午9点到11点,前后两个小时即付学校酬金2000元,学校同意。鼓号队20名学生于18日上午8点40分就到商场门口等候。其中打小鼓的10岁的李某身体虚弱,这几天又在发烧吃药,早上他妈妈已经代他向老师请假了,可是学校找不到人替,非要李某来不可。这天天气气温反常,竟有36℃,身穿厚厚的演奏服背着鼓号的小学生们站在太阳下,大汗淋漓,可还得在老师的督促下,一遍一遍地练习着。就这样在烈日暴晒下,李某突然晕倒,经查为高温导致的急性脑颅出血。后经抢救治疗脱离生命危险,并不得不休学一年。

点评: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的未来更美好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学校重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学校为了某种目的往往不合时宜地安排学生从事与其不相适应的活动。在学校违反规定,让学生从事不宜的劳动、体育活动的情况下,造成学生受到人身伤害的,学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属于典型的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其他活动,而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对此,学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学校是本案事故的赔偿责任主体。

学校设施有疵瑕导致校园伤害

某中学的住宿生唐某到热水房去提水,在其接水时,锅炉发生爆炸。唐某来不及躲避,被开水泼溅到脸上及全身,造成大面积烫伤。学校迅速采取措施,对唐某进行紧急救助和治疗。后该学生脸部和身体留下大面积伤痕。

点评:《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有符合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一款也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另外,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因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论高校校园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篇7

杨立新认为, 校园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 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 造成在校学生人身伤害或者死亡和在校学生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死亡的事故。殷红敏认为,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就是指取得高校学籍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意外的损失或者灾祸。本文认为, 高校校园伤害事故是指由于高等学校或者第三人的故意和过失, 造成在校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二、高校校园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是引起高校校园事故的概率较高的因素之一。典型的是体育课、物理或者化学实验课等这类有一定危险性的教学活动中。在此类教学活动中, 如果教师没有提醒学生, 危险的存在或者学生不听警告, 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还有就是大学生自发的活动。当今高校校园就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 各种学生组织、社团、协会等等应有尽有。高校为了丰富大学校园生活, 往往尽力支持这些活动, 但是往往只是在经济上予以支持, 而没有指导老师。学生在这种平台上尽情的展现自我的同时也带来的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 有危险动作的表演活动等。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警惕心理。在高风险教学活动开始前, 要告知学生活动的范围, 并时刻监视学生的举动以免发生意外。比如, 在体育课上, 教师应当详细介绍体育器材的适用规范, 并示范操作。在学生操作时, 应当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在物理化学实验课堂上, 教师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应当告知学生危险操作的后果。

2、定期对各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高等教育机构有义务为在校学生提供有安全保障的、不会伤害期人身安全的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和各类生活设施。学生在主观上是基于对高校各项设备设施的信赖, 才会进行各项活动, 比如说去教室上课、去实验室实验、在体育场打球等。如果这些设施不符合安全标准都会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

在新生入学之前, 学校要对本校各项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 符合验收标准才能开学;请专业人士对学校的相关设备设施进行评估, 制定定期检查的时间表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设立学生意见箱, 对学生及时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解决。因为学生是在这些设施中学习和生活的人, 他们能最先发现安全问题也最有发言权。淘汰落后的设备, 升级安全性能更高的设备, 比如, 淘汰老化的用电线路, 防治因电路老化引起的火灾。

3、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力度

高校是个人口密集的地方, 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动辄上万人。人多的地方, 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安全都是头等大事。很可能引起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传染病事故等。学校餐厅的餐具消毒设备很难清洗一些病原体, 很容易在学生之间传染。还有就是学校商店卖出的食物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之一。据了解,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后勤集团, 学生的餐厅都承包给了外面的餐饮公司, 学校行政部门对饮食卫生的监督工作非常松散, 很容易出现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或由食品卫生引发的各种疾病。

高校管理层要设置专门的行政组织专项整治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定期对学校餐厅、餐馆、出售食品的商店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轻微问题可以予以警告剥夺期校内营业资格的处罚, 违法犯罪的移交卫生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理。学生组织中设立监督站接受学生对餐厅食品卫生的投诉, 投诉过多的, 高校应当更换餐饮服务公司。

4、加强校园安保工作

由于大学校园的开放性, 除学校和受害大学生以外的任何对在校大学生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个人和组织都有可能对在校大学生造成人身伤害。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有保卫部门, 有的是住校警务室、有的是聘请的保安公司。但是这些在岗的门卫大都是已退休的大爷、大妈, 甚至是临时工, 有些则是因待遇低不安心工作, 更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 缺乏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技能。

高校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 社会上任何人员都可以进入, 都有机会接触到在校大学生。这给高校安保工作带来了挑战。学校应当聘请青壮年人担任学校门卫工作, 在上岗之前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 让他们熟练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购置专业的安保器材, 比如警棍、巡逻车辆等, 并培训安保人员熟练运用这些器材。保障能够在侵权事件发生时及时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另外, 加强与所在地公安机关联系, 形成联动机制, 保证侵权行为发生时便是公安机关出警时。

5、设置学生心理咨询室

大学生作为刚刚从未成年人成长为成年人的特殊群体, 在心智方面还不是很成熟, 在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感情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 做出一些自杀自伤的不理智行为。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 加之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 生活环境比较优越, 没有经历过多少挫折, 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较差, 一旦碰到挫折, 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有的甚至轻生。因此, 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 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减压。

基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心智不成熟的特征, 高校应当设置心理咨询室, 由专门的心理老师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问题。另外, 辅导员作为班级负责人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 如果确实无法解决应当尽快通知学校和家长。有学者建议, 高校可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 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帮助大学生解开心结, 缓解压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举行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保持心理健康。

6、建立学生身心信息档案

有学者建议, 应当建立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档案, 包括身体、心理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以便学校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解决突发事件。这个档案可以预防一些特殊体质、特殊疾病、特殊心理情况的学生遭受不必要的人身伤害。比如, 某大学生李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学校就可以在李某参加剧烈体育活动时予以劝阻或者减少其活动量。

综上, 多数的高校校园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防患于未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校应该针对容易造成高校校园伤害事故的各种诱因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 进而防止高校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 高等学校和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陡然增加。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社会矛盾不断增加, 造成高校校园侵权事故频发。本文探讨能够有效预防高校校园侵权的各种防范措施, 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校,伤害事故,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释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殷红敏.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制度的法律探析[J].云南大学学报, 2009 (3) .

基于校园安全的交通组织与管理 篇8

一、校园交通的特征

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大学校园日趋饱和状态,步行的人流、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在校园内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混合交通流,而校园内的交通组织又没有城市交通那么规范有序,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交通暂时瘫痪的现象。

由于大学校园一般使用统一的作息时间表,因此学生和教师在作息时间表的指挥下呈现出阵发性的特点,从而在特定的一些时间点呈现出交通流高峰现象,使交通瘫痪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上高校的对外业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外来车辆出入校园,且外来车辆对高校校园交通管理及停车场情况不熟,校园范围内又无交管执法部门,进入校园后乱行乱停,从而使本已严重饱和的校园交通雪上加霜。

二、校园交通的组织优化

1. 交通优化的指导思想

针对校园交通的上述特征,高校校园交通组织的指导思想应定位在“以人为本”上。“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先进的管理思想,我们在校园交通组织和管理中也应该始终贯穿这一理念,以满足人的最大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优先保证校园内集中、大规模教学活动的交通需求,然后根据各类校园的规模、布局,选择合理有效的交通系统,实现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的相互协调。

2. 交通系统的优化

(1)老校区的组织优化

虽然现在南京很多高校都已设置了新校区,但仍有大量的老校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仍在使用中,而这些老校区大多数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棋盘式道路网布局,即人车共处于同一个水平标高上。对于老校区,要想对道路重新规划“进行加宽”可能很难实现,但可通过诸如将步行道穿插在绿化之中、在校园内实行道路定时限制机动车通行等措施来实现对现有通行方式的调整,从而创造一个步行者优先空间。

(2)新校区的组织优化

对于新建校区,可以构建步行交通系统。建立步行者优先空间并不意味着杜绝机动车行驶,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以行人为导向的,人车和谐共存和发展”的校园环境。例如:尽量考虑构成环行道路网,将机动车道安排在人流比较集中的核心区以外,形成环行或半环行道路,再引出若干尽端式支路,通向各建筑物;将校园主体建筑群和核心区安排为步行优先区,在步行空间与其他功能区之间利用绿化台阶等手段,设立足够的缓冲带,创造一个安全有序、互不干扰的交通系统。

三、校园交通的安全管理

良好规划的实现离不开合理的管理,校园的交通安全是高校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交通管理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因为高校的保卫部门并无执法权,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1. 建立健全校园交通管理制度

学校应根据各自校园所处的地理环境、校园面积、学生数量、道路状况和机动车的容量等特点,将道路交通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引入校园,在校园内执行以国家法律为主、学校制度为补充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定校园交通管理制度,对校园机动车的行驶路线、行驶速度、停车要求作相应的制约,这样才能在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加强管理力度,有效控制外来车辆,及时处理、纠正违章行驶、停车的行为,减少校园交通安全隐患。

2. 改变校园交通管理方法

学校交通管理部门应改变交通管理方法,从以往的静态管理为主逐渐向动态管理转变。具体可通过和当地公安交管部门的合作,建立交警驻校制,学校配备相应的辅警,增加校园交通巡逻力量,及时发现、制止、纠正违章行为;对主要交通要道、路口,在上下班(课)高峰期,应定人定岗,加强岗位责任制;加强对学校交通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投入,通过聘请道路安全专家来校勘察设计道路标志线,对交叉路口、教学馆门前、食堂、花园过道等行人集中通过的地段都设置斑马线,完善安全设施,在校园道路上安装限制机动车车速的减速栏等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校园交通安全。

通过对进入校园的外来车辆采取办证收费措施,有效限制社会闲散车辆进入校园和穿行校园。同时,通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重要交通地点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对道路车辆运行情况、路面交通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校园交通管理的智能化。

3. 加强校园交通安全宣传。

交通安全宣传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开办固定的交通安全类节目及栏目,利用交通事故图片、光碟等资料,结合学生的交通行为特点、交通参与心理,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和意识入手,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学习氛围,提高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知识和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车辆管理部门应协调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机构,共同开展以创建“交通安全文明教育学校”和“平安校园”为主题内容的实践活动,全面推动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高质量、多层次、全方位地发展。此外,应定期组织学校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来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避免校园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高校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研场所,保持其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校园秩序是必需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合理地对校园交通进行组织优化,加强高校校园的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体高校师生长期共同构建和维护。

参考文献

[1]何炳泉.大学校园规划中的道路交通组织[J].新建筑, 2003, 08.

[2]黄世雄.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的思索[J].教育管理, 2010.

[3]梁永明.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重点课题选编[C].2007.

校园交通事故 篇9

关键词: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发展历程研究,经验总结

一、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及重要地位

(一) 内涵

目前, 关于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定义有很多种, 如“氛围说”、“补充说”以及“综合说”等, 笔者较赞成“综合说”, 即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 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 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这一学说较综合地概括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很好地为校园文化正身。

(二) 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 特色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引领作用举足轻重, 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对大学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主要源于以下三点:

1. 政策引导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高校办得好坏, 不在规模大小, 关键是要办出特色, 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刘延东国务委员在高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大学要办出特色, 特色就是质量, 特色就是优势, 特色就是竞争力;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专门设立了“特色项目”, 并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 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

2.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对一所大学而言, 教育资源的总需求与教育资源的总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永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效策略。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的时候, 大学理应从自身发展的历史积累、现实条件以及学科所处的地域环境出发, 明确学校自身的优势所在, 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所以, 高校集中优势兵力, 创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是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

3.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显示

大学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是当代教育学和管理学新近的聚焦点及研究成果, 研究显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就是大学内部所特有的文化, 特色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大学发展、壮大的软实力。

二、大连交通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发展历程研究

大连交通大学拥有54年的办学历史和传统, 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从1956年至1966年为学校的初创时期, 学校的创办者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经受住了三年自然灾害困难的严峻考验, 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 使学校从无到有, 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从1966年至1976年为“文革”时期, 学校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浩劫, 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 广大教职员工依然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维系了学校的命脉。从1977年至1985年, 学校进入全面恢复和提高时期。这期间, 学校相继出台了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恢复中得到发展, 在发展中得到提升。从1986年至2000年为学校夯实基础阶段。这期间,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 始终坚持“服务铁路”的办学方向, 不断拓展学科专业, 学校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服务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大学。2000年至今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0年学校由铁道部划转辽宁省管理后, 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办学之路。大胆改革, 积极创新, 扩大了办学规模, 提升了办学实力;2004年, 经教育部批准, 大连铁道学院成功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现了几代大连交大人的梦想。在这一时期,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实现了内涵建设的飞跃发展。先后迎来了建校50年华诞及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并在评估中取得优秀;在建设科技创新团队,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办学特色日益鲜明, 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大连交通大学始终坚持“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的特色化办学理念, 并且力争这种办学理念他校“学之不像、移之不活。”如今大连交大人的精气神蕴含着几代人的奋发与努力, 薪火传承五十四载, 具有大交大特色的文化基因在历史的沉浮和遴选之下, 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与光芒, 渗透在每个交大人的血液之中。

建校以来的各个不同时期, 学校始终遵循教育规律、秉承办学传统, 精心培育校园文化, 使之成为学校前进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大连交通大学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经验总结

(一)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创新性思维模式。

要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就要有创新性的思维模式, 努力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化优势。

1. 创新性思维模式建立在敏锐的政策解读及果敢的行动能力基础之上

根据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要求, 贯彻落实《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中紧缺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工程的战略需求, 学校率先在省内乃至全国进行这种“传统专业+软件工程”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拓展了学生的就业空间, 使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 创新性思维模式需要立足学校实际, 有所为有所不为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 也是构建学校办学特色的根本性策略。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大学, 也是原铁路高校中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大学。所以, 学校十分重视服务轨道交通的特色创新平台建设, 使其成为学校的看家本领与品牌优势。

(二)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合理规划。

学校在每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期都注重规划,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找准了在不同发展时期的自身位置, 准确定位, 制定和实施了与其相适应的发展规划。确保规划工作做到科学严谨、突出特色、操作性强。

(三)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准确的定位。

大连交通大学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定位, 以立足辽宁, 服务区域经济, 发展铁路市场, 积极面向全国作为服务定位。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走以内涵建设为主的道路, 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 “明德求索, 锲而不舍”, 把学校建设成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多科性大学。

(四)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得力的宣传策略。

信息时代, 酒香不怕巷子深已不适合快速发展的社会, 学校的发展也需要借助宣传手段让外界知道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强大的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地对一所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进行宣传,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1. 对内宣传。

学校通过交大新闻网、交大校报、交大广播台、橱窗等宣传媒介进行对内宣传, 使学校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快速有效地了解学校的发展进程, 并参与其中献计献策。

2. 对外宣传。

学校与省市主要新闻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 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快速及时地播报学校重大事件, 如《光明日报》、《大连日报》等多次刊发学校特色化办学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 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华楠.论校园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 2000.9:15~16.

[2]李泽.高校办学特色之我见[J].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2001 (11) .100.

校园交通事故 篇10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危害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安全如同矿山、交通安全一样,不应也不能出问题,一旦出问题就可能是大问题,就可能是伤及人的生命安全的问题。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后果不仅直接造成学生的人身伤亡和损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进而产生畏惧心理;对于受教育者家庭来说,更是苦不堪言,悲痛欲绝;对于育人机构———学校来说,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活动被打乱,学校声誉受损,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和经济压力。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诱因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过失和疏忽,又有客观上的条件限制和不可抗力。也就是说任何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单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使然。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意识淡薄。

无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个人和家长,在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方面表现得都较为淡薄。有些学校片面强调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注重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学校安全工作及其防范举措,认为只要不出大事就没有事,对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缺乏有力监督和保障,使一些原本可能避免的校园伤害案件不断发生。另外,中小学生由于生性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好奇心强,且处在身心发展的低级阶段,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

2. 安全管理疏漏。

绝大多数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疏忽和纰漏,这是校园安全事故出现的又一诱因。如一些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存在着明显的不安全隐患,校舍管理不严、食堂不达标、体育器材和实验设备老化、教学仪器设备未能及时修复等,致使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损害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3. 安全教育滞后。

学校安全保护意识缺乏,安全制度不健全,更缺乏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教育。很多学校往往是出了事情才会想到对主体进行安全教育和演习,疏不知已为之过晚。更有些学校打着安全教育的幌子,蒙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安全教育完全流于形式,这些都为校园事故的发生留下了潜在的隐患。

4. 安全法规现盲点。

校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涉及多方面的责任。目前,我国也仅有一部专门针对此类事故进行法律规定的条文,即《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里面对不同情况下的学生伤害事故进行了大体上责任的划分。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细节问题并未作出明确的解释和介绍,尤其是对于一些多原因事件,并未提出明确的责任归类,出现法律法规上的盲点和漏洞。

三、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防范举措

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带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给受教育者个人带来了严重的人身伤害,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对该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和在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坚决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应首先建立和完善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如保安制度、值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要对学校的建筑物和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避免各种危害学生事故的发生,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在校园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其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远离各种危险,积极主动地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构建安全工作网络,营造健康社会环境。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通力合作。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保护其身心健康和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社会各界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构建社会安全网络,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大环境。

3. 健全安全法制体系,提高教育立法质量。

用法律手段规范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校园事故中的责任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除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之外,我们迫切需要出台一部专门为校园安全事故作出详细规定和责任归属的法律条文,以便参照执行,公正合理地处理各类校园伤害案件。同时,利用法律手段,督促和要求学校及受教育者家庭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保证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身权利。

综上所述,校园安全事故不可小视。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和建设者,他们的安全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希望中小学校园、学生远离危险,远离伤害,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中小学校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个体认知水平比较低, 安全意识淡薄, 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安全事故。剖析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保证校园安全, 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敏.浅谈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责任承担[J].魅力中国, 2009, (10) .

[2]余孝忠.校园安全事故透视[N].记者观察, 2001-07-15.

[3]张惠屏, 崔霞.校园安全事故谁担责?[N].深圳商报, 2004-08-24.

[4]王利, 郭昉.校园安全的现状和应对办法[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 .

校园伤害事故中侵权责任归责研究 篇11

摘 要:近年来,我国校园伤害事故案件频发,例如交通安全事故案件、中毒案件、踩踏案件等,有关案件发生的数量也逐年递增。校园侵权问题已近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我国目前有关校园侵权的立法及制度尚存在诸多不完善和亟待改进之处,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学校和学生这对关系的法律性质,存在较大的分歧,而如何界定这对关系的法律性质对确定校园伤害事故中责任的归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和学生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确定校园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并对正确处理和规避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提出可行的建议,以完善我国校园侵权防范体系的构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校园侵权;归责原则;过错推定;公平责任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律界定,即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律概念,法定范围;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和分析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和学生的关系的性质,通过比较相关学说,得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教育,管理,保护的关系,从而明确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和学生法律关系的性质;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在有关校园伤害事故中的核心问题即归责原则的探讨。得出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导,兼顾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在特殊侵权情况下,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也可以适用,但必须符合法律的明确规定,作为解决校园侵权的归责原则的正确思路。第四部分作为本文论述的最后一个部分,主要是对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与防范提出可行的,有效的立法建议与对策措施。从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能力,完善校园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同时更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校园伤害事故概述

(一)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

校园伤害事故,就是在校园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人身伤害事故。①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2条规定“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该条即是对校园伤害事故的定义。

(二)校园伤害事故的范围

校园伤害事故的主体是学生,而对于学生二字如何界定需要作进一步的解释。首先,学生伤害事故的主体必须是在校就读的学生,非在校就读学生发生的事故不在此范围。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37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学生应当是全日制的中小学在校就读学生,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视为在校学生。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范围,应当限于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②并且大学生多数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要高于中小学生。因此,大学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义务应低于中小学校。

在学生伤害事故的空间范围的界定上,不能仅仅认为发生在校园之内,还应当包含对校园空间的扩展部分。例如学校组织管理活动③中的校外活动,当然,校外人员未经许可在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在学生伤害事故不在此范畴内,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学生伤害事故一般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权受到损害,导致其受伤、残疾或者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确定事故是否为学生伤害事故的关键,是看事故是否是发生在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范围之内。由上所述,校园伤害事故是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的统一,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二、校园伤害事故责任的性质

校园伤害事故中,学生和学校法律关系的定性在理论界存在多种学说,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学说:

(1)监护委托说,监护委托说认为学校和学生的监护人之间存在委托与被委托关系。学校作为承担在校学生监护责任的受托人,学生的监护人作为委托人,从而使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成为了一种监护和被监护关系。在此种情况下,监护责任可以因约定而移转,而学校是在校学生监护责任的受托人。即此说认为在校园伤害案件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经委托后的监护与被监护关系。④

(2)特别权力关系说,此学说是大陆法系国家调整公立学校与学生关系的主导学说。在此学说下,学校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往往是不平等的,公立学校有权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对在校学生的权利通过单方实施某种命令或强制做出种种限制,而公立学校的学生只能服从此种限制,然而学校作为民事主体,与学生在民法上具有同样平等的法律地位,且“特别权力”关系说过分赋予学校的单方面管理命令的权利,这种学说的不足之处在于,过分的强调公法的权力关系容易引发很多问题,现在社会赋予很多社会力量自主办学权,并确定了学校的民事法律地位,学校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以行政权力行使者的身份出现。⑤

(3)教育、管理、保护关系。此学说是有关学校和学生法律关系性质的主流学说。它的核心观点是监护人与学校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委托教育管理关系,这种关系不能等同或代替监护关系⑥。未成年人学生监护人的监护责任不因学生的入学而转移给学校,学校对学生所负担的义务并非监护义务,而是教育管理义务,因学校的过错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其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义务而造成学生伤害的,学校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三、校园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一)校园伤害事故归责原则概述

归责,即责任的归属。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据以确定侵权民事责任由行为人承担的理由、标准或者最终决定性根本要素,是贯穿于整个侵权行为法之中,并對各个侵权法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是司法机关处理侵权纠纷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⑦因此,明确校园侵权事故的归责原则,是明确学校和学生和第三人在校园伤害事故中的责任承担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校园交通事故 篇12

一、校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 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阅历, 认知能力不强。没能系统的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能维护自身的安全。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维权意识淡薄, 加之自控能力差, 遇事易冲动, 不计后果。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 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的学生普遍心理素质差, 抗挫折能力弱, 但思维敏感。一旦遇到挫折, 易产生心理障碍, 甚至引起心理扭曲, 产生消极情绪, 产生不应该发生的严重的后果。

2、学校方面的原因

(1) 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不完善。有的学校的教室、宿舍、阳台、体育器材、教学用具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2]设施陈旧老化或设计不符合安全要求, 未能及时修复和拆除, 从而带来事故。学校在制度建设和管理上也不是很完善, 制度建设和管理体系不健全。大多数的管理者缺乏必要的自我危机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有的学校没有健全的门卫登记制度, 社会上的闲杂人员随意的进出校园, 容易造成不良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2) 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 没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 责任心不强, 不能对学生尽职尽责。有的教师不能平等的对待学生, 看不起学习成绩不好的或者有缺点的学生, 言语上侮辱他们, 不尊重他们的人格, 时不时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易造成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教学中, 教师易忽视学生的安全教育。

3、家庭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家长将对子女的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 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交流。有些家长知识水平不高, 不知如何去引导孩子的教育, 难以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过分的宠爱孩子使其养成许多不好的习惯:逞强好胜、不能吃亏、性格偏执脆弱。一旦他们遇到失败和挫折, 往往易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是过激行为。

4、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媒体上充斥着一些不良的信息:暴力、色情、犯罪。容易使涉世不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 他们为了寻求刺激而盲目模仿, 从而引发各种校园伤害事故。

二、校园伤害事故的预防策略

1、学生自身方面

青少年学生要多开阔视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社会阅历, 提升认知水平。通过多种途径认真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 还要增强自制力, 胸怀宽阔, 培养责任意识, 遇事冷静, 做事考虑后果:没必要用暴力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就不去伤害他人;面对有诱惑力的危险性活动要果断放弃。认真学习安全消防知识, 掌握自护自救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是自己在伤害问题上由一个消极的承受者变成为积极的预防者。

2、学校方面

(1) 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堵塞管理上的一切漏洞, 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3]学校管理部门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场地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修复, 消除安全隐患, 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对未及时处理的安全隐患,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提示。学校要不断地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加强制度体系的建设, 加大执行的力度。

(2) 学校可以以讲座、防灾自救演习等多种灵活的方式, 向学生普及安全防护知识, 进行防火、防电、防溺水等各种安全自救的训练,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 依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3) 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对学生有责任意识。平等对待学生, 不辱骂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在组织校外活动时,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认真组织、科学管理、现场指挥, 以免对学生造成伤害。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增强法律意识, 积极地参加各种自救技能的培训, 在教学活动中维护学生的安全。

3、家庭方面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对他们进行常识性的安全教育, 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技能。家长还应与学校多联系, 多方面的了解子女, 以便对他们悉心指导, 循循善诱使他们明白在学校哪些能做, 哪些不能做, 帮助他们分析、思考问题。同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的力度,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遇事冷静, 认真考虑后果。

4、社会方面

政府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校园周边的社会环境, 降低社会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4]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净化校园周边的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监控,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 帮助学生绿色上网, 同时还应加强和完善校园安全立法, 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 保护学生的健康发展。

校园伤害事故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各方面要各尽其职, 通力合作, 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切实保护好每个学生的安全, 将校园里的伤害事故减少到最低, 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安全的校园环境, 让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杨山林.校园伤害事故预防体系的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0:123—124.

上一篇:监控运用下一篇:中医整体老年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