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事故

2024-09-13

校园安全事故(共12篇)

校园安全事故 篇1

近年来, 校园安全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 各级各类政府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如配备了保安、加强警戒、食堂检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 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 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了校园安全水平, 然而在众多的安全教育中, 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如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效防范校园踩踏事故的教育, 如果各级教育部门不加以重视, 极有可能引发事故。而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存在多方面原因, 笔者以T市B小学为例, 提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联动, 做到有效预防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一、B小学的例子

B小学是T市久负盛名的学校, 建校至今已有百年之久, 在本地区家喻户晓。学校位于市中心, 校园风景优美, 师资力量雄厚, 教学质量突出, 学校有学生2000多人, 两幢教学楼, 该学校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都比较突出, 获得很多荣誉。它在校园安全方面也非常重视, 如每天在学生上学时配备全副武装的保安, 值班领导亲自到场, 放学时先由班主任整队, 按次序下楼, 然后到教学楼前面学校划定的区域内等待, 再由保安打开校门让家长领回或是学生自行回家, 高低年级错时放学 (相差5分钟) 。可见, B学校的校园安全工作是认真负责的, 也比较规范, 无愧于一所名校的称号。然而在一个大雨天, 笔者去这所学校接孩子时, 却发现了一些问题。

那是一个下大雨的下午, 很多家长都去学校接孩子, 包括一些原来让孩子自行回家的家长也早早来到学校, 都在校门口等待, 当保安准时开门时, 等待已久的家长蜂拥而入, 在楼梯上和一些自行回家的孩子发生严重拥堵:一边是急于下楼回家的孩子, 一边是急于上楼领孩子的家长, 一时进退两难, 场面非常混乱, 而班主任没有随孩子一起下楼, 楼梯上也看不到其他值班教师的身影, 雨天路滑, 如果一旦有学生摔倒而人群拥挤的话, 就会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当然, 所幸那天没有人摔倒, 也没有发生事故。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祸患常积于忽微。”B学校作为一所地方名校, 很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来上学, 每班都在50人以上, 人满为患, 因此,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则容易引发事故。

二、有效防范校园踩踏事故的对策

1. 领导要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做好防范工作, 要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要亲自督查, 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时应亲临现场, 掌握学校的实时动态, 及时发现一些隐患, 以杜绝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其他一些安全事故相比, 校园踩踏事故相对发生几率较低, 因此往往没有引起学校领导足够的重视, 但是, 一旦发生, 则影响巨大, 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 加强管理, 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有效杜绝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如在特殊天气时要多派人员进行疏导, 一方面可以观察情况, 另一方面可以维持秩序;尽量让学生在教室等候, 让来校的家长先把孩子领回, 避开人流高峰, 减少拥堵;科学设置班级, 不要让年龄相差悬殊的学生在一幢楼里 (比如一年级和六年级) , 因为这些学生在身高、体重等各方面相差较大, 容易发生恃强凌弱现象, 如果在拥挤时发生推搡, 容易发生事故。此外, 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只是听取学校的汇报, 或是通过开会、看资料, 应经常到学校视察, 尤其在学校上学、放学时, 在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时, 更要实地观察、调研, 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 为指导全市学校的安全工作, 提供必要的帮助。

2. 要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笔者发现, 近年去学校接送孩子的家长以老年人居多, 这些银发一族非常辛苦, 既要接送孩子, 还要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务, 且老年人往往行动比较迟缓, 安全意识淡薄;有些年轻的家长则是从单位跑出来, 接了孩子后还要急着上班, 而危险往往就是由于着急才引发的, 因此, 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是第一位的, 让他们明白:校园安全事故并不只是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火灾等, 楼梯也可能是危险的地方, 要遵守学校规定, 同时通过自身行动, 言传身教影响其子女。

3. 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生的天性喜欢嬉戏打闹, 奔跑追逐, 这在平地上可能不成问题, 但是在上下楼梯时却是绝对禁止的, 轻则造成个体摔倒受伤, 重则引发群体性踩踏事故, 因此, 要教导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走, 要懂得礼让, 禁止推搡打闹或是恶作剧, 例如发生在湖南的踩踏事故就是由学生恶作剧引发的。学校要把校园踩踏事故的成因、危害及有效预防的知识传授给全体学生, 如当发觉人群朝自己方向涌来时, 应该马上避到一旁;若不慎陷入人群中, 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千万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也千万不要逆流而行, 这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人多时不要贸然弯腰系鞋带, 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去捡;如果有可能, 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1]学校还可通过观看录像等方式, 让每位学生受到深刻教育并烂熟于心, 这对他终生将会受益无穷的。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生命不保, 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守的教育准则, 一所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 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中小学生的健康安全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 校园理应是孩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学校哪怕存在一点细微疏忽, 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2]因此, 学校、家长和孩子都要认真对待, 以实际行动, 维护校园安全, 校园踩踏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如何预防踩踏事故, http://www.douban.com/note/129594602/.

[2]苏晓洲, 黄兴华.湘乡踩踏事故8名学生遇难[N].北京日报, 20091209.

校园安全事故 篇2

校园火灾案例

案例一

2000年3月27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万发乡中学一栋40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平房学生宿舍发生火灾。大火烧毁了12间学生宿舍,共415平方米。4名学生在火灾中丧生,11名学生被烧成重伤。这是近十年来,吉林省伤亡最惨重的一起校园火灾。

案例二

2002年6月9日晚23时半,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羊街镇三元庄村小学发生火灾。寻甸县公安局接报后立即出动派出所民警和消防大队官兵赶赴现场扑救。由于起火房屋为土木结构旧房,过火较快,扑救工作难度较大,至次日2时半大火才被扑灭,从火场中救出9名学生。大火将住宿在该校同一宿舍内的8名男学生烧死,烧毁面积约330平方米的教室4间,学生宿舍7间。

2002年6月9日晚,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羊街镇三元庄小学发生火灾,住校的8名男生被活活烧死。9月22日,这所小学的原校长余长所涉嫌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被提起公诉。

酿成悲剧的原因,一是由于学生所住的宿舍是年久失修的危房,火灾隐患突出;二是学校救援不力,在校的老师甚至忙着抬家具而忘了救学生。校舍为新中国成立前建设的老房子,死亡者为寄宿的学生,最大14岁,最小7岁。

起诉书指出,“被告人余长所违反寻甸县教育局和羊街镇教管不准小学生上晚自习的规定,组织小学生上晚自习,并在明知该校五凤楼系危房的情况下,仍组织该校部分小学生在五凤楼内住宿,管理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了火灾发生后学生被烧死这一严重后果。

余长所及他所聘请的律师则认为,此次火灾系人为纵火。危房情况已经向上级作了报告,并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校长应无责任;组织学生上晚自习只是违反行政规定,并不是违法行为。火灾发生后,公安机关查明,原三元庄小学的一位年轻教师对学校不满纵火酿成了悲剧。案例三

2008年4月22日下午15时55分,位于河南郑州大学路与航海路交叉口向南100米处,郑州航院南校区内学生宿舍三层宿舍楼发生火灾,郑州消防支队二七二中队立即出动3部水罐车1部抢险救援车赶往现场进行扑救。现场学生宿舍3楼其中一间宿舍着火,产生了大量的烟雾,宿舍内着火面积达十多平方米,宿舍内有着大量的书籍,衣物与被褥,并迅速被引燃蔓延。

引发火灾的原因是使用热水器烧水致使电线超负荷运转引燃一旁的书籍造成的。

案例四

2008年5月6日下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一栋学生公寓的一间宿舍发生火灾,上千名女生被及时疏散。据了解,事发时该宿舍无人。民大1号学生公寓6层601宿舍发生火灾,浓烟迅速顺楼道蔓延,少数女生发觉后,最先撤离到楼外。

据学校宣传部透露,当时正值上课时间,部分学生并未回到宿舍,火灾发生时,立即引发楼道内的报警装置自动报警,校方随即报警。数分钟后,双榆树消防队的6辆消防车赶到。消防员强行打开601宿舍被锁的房门,展开扑救。此时,6层以上楼层均笼罩在浓烟中。多名学校保安挨宿舍敲门检查,与消防员一同疏散学生,学生从电梯和楼道分批有序撤离。目击者称,至少上千名学生被安全疏散。几分钟后,火势被迅速扑灭。

火灾原因系宿舍内接线板电线路短路,引燃床头布帘所致。

校园安全之溺水事故案例

2006年7月12日,四川省自贡市第十五中学6名初一学生在水库玩耍时发生溺水不幸死亡。

2006年7月11日下午,浙江省缙云县壶镇小学4名小学学生和湖川小学1名学生溺水身亡。

2006年7月5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李台乡永安村小学4名学生在渭河边游泳时溺水死亡。

2006年6月29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湖乡杜圩小学2名学生在村附近池塘洗澡时溺水死亡。同日,水湖镇农场小学初二学生和前圩小学学生2人在闫小圩组附近池塘溺水身亡。29日晨5时许被发现落入新街村18号楼附近积水沟内死亡。

2006年6月28日,新疆巴音职业技术学院1名学生游泳时溺水身亡。

2006年6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五拉斯特乡寄宿制学校1名初二学生放学后在一深水坑中游泳时溺水身亡。

2006年6月27日,北京市通州区柴厂屯小学1名四年级学生于放学途中在永乐店镇熬硝营村南口路旁水坑内溺水死亡。

2006年6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第五中学1名学生在大渠边玩耍时擅自下水游泳溺水身亡。

2006年6月18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沣惠初中2名学生在校外溺水身亡。

2006年6月18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王家村小学3名四年级小学生相约离家外出玩耍,在该区千河镇黄家崖村采石场一挖沙水坑戏水时,不幸溺水身亡。

2006年6月18日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后方初中一年级4名学生在学校附近水塘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2006年6月1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恩溢学校1名五年级学生在游泳池游泳时溺水身亡。

2006年 6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常乐镇车板小学3名小学生在村附近的江边玩耍时不幸落水身亡

2006年6月7日下午,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一小22名学生(12名男生、10名女生)一起到乌烈村不远的昌化江玩水。男生在下游游泳,女生在上游涉水到河中心沙洲玩耍。当她们手拉手从沙洲下游另一处涉水回来时,由于河水较深,水流较急,10名女生在过河时被水冲走,两名获救,8名不幸溺水死亡。

2006年6月4日下午北京市房山区交道中心校和交道中学3名学生结伴到小清河游泳,因水情不明,3人不幸溺水死亡。

2006年6月1日海南省儋州市雅星中心学校新村小学3名女生到离村三公里的山塘水库游泳,溺水死亡。

2006年5月31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况场小学3名男生放学后,在回家途中私自到双河水库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校园伤害事故特点与预防 篇3

一、校园伤害事故特点

校园伤害事故基本有以下特征:

1.突发性。校园伤害事故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对象都是无法预知的、令人猝不及防的,存在不可预知性。

2.纠纷性。校园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就涉及利益纠纷,多以因学生权益受到侵害而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纠纷居多,最典型的纠纷是经济赔偿问题。

3.紧迫性。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应急处理,以降低对学校及伤害对象的损害。

4.放射性。校园伤害事故容易引起新闻媒体、一般民众及教育部门等关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社会关注既有典型的法律意义,又有对“受害”一方当事人的同情,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可能是因其难以回避的角色和身份,因此,学校必须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处理。

二、常见校园伤害事故分类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列举了12种学校学生受伤害的情形: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3.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4.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5.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6.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7.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8.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9.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10.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11.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12.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三、校园伤害事故预防

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校园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不幸,同时,对学校将造成不良的影响,学校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事故发生的防范上,制定科学、合理、详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各处室和教师在校期间各个方面、各个时间段,甚至各个场合的安全工作职责,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特别要重视制定好门卫、食品卫生、楼道疏散、设施设备管理、女宿舍楼管理等各类安全制度和有关家长安全教育监管方面的制度,使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有效覆盖到学生校内校外的各个时段、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

2.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安全事故重在预防,学校和监护人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会等载体,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开展防震等演练活动,根据季节特点开展预防传染病、防火、防溺水、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安全教活动育,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强校门管理,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校园,推广使用电子监控、自动报警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强防范。

3.重视活动安全管理。要根据学生身心状况开展活动,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开展超乎学生耐力的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锻炼活动,以防事故的发生。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对体质特殊或有疾病的儿童给予适当的照顾。大型活动、外出活动要准备充分。组织大型活动、外出活动时,一定要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对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责任人及应急措施等做好充分计划和安排。要尽可能地配备足够的教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4.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教育法》规定:“如果明知校舍或其他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为此,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学校校舍、电器、用水、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及校园周边环境,保证学生的饮水、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预防各种疾病在校内传播流行,保证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和体育活动的安全等。发现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一定要及时维修和整改,对危险场所或尚未消除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场地要设置警示标牌、采取有效安全保卫措施,绝不让学生因有安全隐患的危险设施设备而发生伤害事故。及时化解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存在的矛盾,预防矛盾激化,防止诱发校园伤害。另外,对校内及学校周边的精神疾病患者,也要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时造成校园暴力的发生。

5.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对学生严、宽结合,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侮辱、歧视学生。加强教师理想、道德、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指导,预防校园性侵害,教师上课期间不得随意让学生离开课堂,放学后不得留学生,不能在宿舍等相对封闭的空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或辅导。

6.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由于学校公用经费一般比较紧张,在大的伤害事故发生时无法赔偿。因此,要做好校方责任险、学生平安险等工作,即使伤害事故发生了,也可由保险公司负责部分赔偿,降低学校的赔偿份额,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校园安全事故 篇4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危害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安全如同矿山、交通安全一样,不应也不能出问题,一旦出问题就可能是大问题,就可能是伤及人的生命安全的问题。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后果不仅直接造成学生的人身伤亡和损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进而产生畏惧心理;对于受教育者家庭来说,更是苦不堪言,悲痛欲绝;对于育人机构———学校来说,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活动被打乱,学校声誉受损,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和经济压力。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诱因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过失和疏忽,又有客观上的条件限制和不可抗力。也就是说任何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单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使然。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意识淡薄。

无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个人和家长,在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方面表现得都较为淡薄。有些学校片面强调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注重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学校安全工作及其防范举措,认为只要不出大事就没有事,对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缺乏有力监督和保障,使一些原本可能避免的校园伤害案件不断发生。另外,中小学生由于生性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好奇心强,且处在身心发展的低级阶段,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

2. 安全管理疏漏。

绝大多数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疏忽和纰漏,这是校园安全事故出现的又一诱因。如一些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存在着明显的不安全隐患,校舍管理不严、食堂不达标、体育器材和实验设备老化、教学仪器设备未能及时修复等,致使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损害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3. 安全教育滞后。

学校安全保护意识缺乏,安全制度不健全,更缺乏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教育。很多学校往往是出了事情才会想到对主体进行安全教育和演习,疏不知已为之过晚。更有些学校打着安全教育的幌子,蒙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安全教育完全流于形式,这些都为校园事故的发生留下了潜在的隐患。

4. 安全法规现盲点。

校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涉及多方面的责任。目前,我国也仅有一部专门针对此类事故进行法律规定的条文,即《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里面对不同情况下的学生伤害事故进行了大体上责任的划分。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细节问题并未作出明确的解释和介绍,尤其是对于一些多原因事件,并未提出明确的责任归类,出现法律法规上的盲点和漏洞。

三、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防范举措

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带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给受教育者个人带来了严重的人身伤害,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对该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和在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坚决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应首先建立和完善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如保安制度、值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要对学校的建筑物和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避免各种危害学生事故的发生,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在校园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其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远离各种危险,积极主动地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构建安全工作网络,营造健康社会环境。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通力合作。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保护其身心健康和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社会各界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构建社会安全网络,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大环境。

3. 健全安全法制体系,提高教育立法质量。

用法律手段规范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校园事故中的责任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除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之外,我们迫切需要出台一部专门为校园安全事故作出详细规定和责任归属的法律条文,以便参照执行,公正合理地处理各类校园伤害案件。同时,利用法律手段,督促和要求学校及受教育者家庭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保证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身权利。

综上所述,校园安全事故不可小视。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和建设者,他们的安全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希望中小学校园、学生远离危险,远离伤害,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中小学校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个体认知水平比较低, 安全意识淡薄, 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安全事故。剖析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保证校园安全, 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敏.浅谈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责任承担[J].魅力中国, 2009, (10) .

[2]余孝忠.校园安全事故透视[N].记者观察, 2001-07-15.

[3]张惠屏, 崔霞.校园安全事故谁担责?[N].深圳商报, 2004-08-24.

[4]王利, 郭昉.校园安全的现状和应对办法[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 .

校园安全事故案例 篇5

时代的警钟在向我们呼唤,危险时时演绎,络绎的人生里,我们需要安全!安全重如泰山,尤其对我们中小学生而言,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虚的,是飘渺的,是幻想的!然而,我们却时常能看到一些有关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报导。

——题记

事例一:学校踩踏事故

《昆明9.26踩踏事件》

2014年9月26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两人重伤。昆明明通小学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教育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实验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2014年9月26日下午2点30分左右,当时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正集体结束午休,从休息的楼层下楼返回教室。一名学生回忆称,午休室门口有两个长约3米的棉花垫,很多学生出于好奇,上前击打,致棉花垫翻倒在地,将一些学生压在下面。后面的同学不知道有人被盖住了,就踩了上去,同学们有的哭、有的喊、有的叫,现场一片混乱,由此引发事件。该学生称,当时现场有老师。根据事发的时候,出来的学生的跟我介绍,当时两点多钟的时候,有一批学生午休结束从2楼正往1楼走,他们有几个学生就在楼道旁边发现了这两个床垫,他们就有人就是去触碰这两个床垫,结果在触碰的过程中这两个床垫忽然就倒地,把学生就绊倒了,这时候后面还有正在下楼的学生,不断从三楼、二楼往一楼走,下面的学生绊倒后,上面的学生又继续往下走,这时候就造成了非常不幸的踩踏的事故。[到当天下午5点,受伤学生已全部送往医院,其他学生也陆续被家长接走。

从1楼楼梯堵到5、6楼一位目击事发经过的二年级小学生王嘉(化名)告诉记者,午休楼住有一、二年级各五个班的学生,每个班有50至60多人。学校午休后2点响起上课预备铃,学生们准备离开午休楼上课。她从5楼走下,当走到1楼出口处看到有5人在一张有床垫大小、黄色海绵垫子上玩闹,有的用脚踢有的用手打垫子,玩闹过程中后续下楼的学生被在宿舍楼道出口处玩闹的学生堵住。楼梯口较窄,无法散开。“有些同学赶着写作业,下楼时速度很快,几乎是跑着的”,不宽的楼梯道瞬间挤满了人,前面陆续有学生倒下,后

面不清楚情况的学生又跑下楼,人群拥堵至5、6楼都无法动弹。哭声和喊声在午休楼的楼梯道里此起彼伏。

事故原因:2014年9月26日下午,明通小学体育教师将两块体育教学使用的海绵垫子(长200厘米、宽150厘米、厚30厘米)临时靠墙放置于学生午休宿舍楼一楼单元过道处。

9月26日14时许,学校起床铃拉响后,明通小学一、二年级午休学生起床后返回各班教室上课,学生在下楼过程中,由于靠墙的其中一块海绵垫平倒于一楼过道,造成通道不畅,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情况不明,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学生严重伤亡。

事故处理:经查明,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坚、盘龙区政府副区长陆佳在校园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严重失职等问题,昆明市纪委监察局决定给予二人停职检查:2014年9月29日,昆明市公安机关对该校校长李岚、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杨霖、体育老师李鹏程三人,以涉嫌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依法刑事拘留:盘龙区委决研究决定,给予盘龙区教育局局长李谦、盘龙区拓东街道办事处分管安全生产的副主任石玉、明通小学校长李岚停职检查;免去盘龙区教育局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李章副局长职务、免去盘龙区明通小学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杨霖副校长职务。

保险赔偿:记者28日从中国大地保险云南分公司获悉,每名身亡学生可获得最少80万元赔偿金。学生们涉及的保险赔偿分2部分:昆明市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统一购买的校方责任险;学生家长自愿购买的学生平安保险。理赔工作正在开展中。

《四川通江小学生踩踏事故》

2005 年 10 月 25 日,晚上 8 :00 左右,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某镇中心小学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导致该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 8 个学生死亡,27 人受伤住院。

中心校一共有近2000 名学生,发生踩踏事故的是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教学楼,死伤的孩子都是下晚自习的住宿生,而起因则是孩子搞恶作剧。发生事故的现场是二楼的楼梯处。这个楼梯大约有 1.5 米 宽,从上到下有 10 级台阶,二楼和三楼的 500 名学生都要经过这个楼梯上下楼。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的晚上 7 :50,学生下了晚自习开始下楼回宿舍。当走到二楼的这个楼梯口时,突然有人开始大喊“屈飞来了!”。原来,就在这起踩踏事故发生前一周,该镇小学有一个叫屈飞的孩子误喝农药导致死亡,所以那天晚上当有人喊屈飞来了的时候,大家便有些害怕,争相拥挤。有的同学就被挤倒在二楼的楼梯上,而踩踏事故也就因此而发生了。

法律评析:最近一个时期因教学设施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内蒙古、江西、四川都因楼道狭窄、灯光昏暗发生踩踏事故,重点是各学校楼梯、走廊、护栏存在问题等。因此,教师要对学生集体活动上下楼进行巡查和疏散,以确保学生不会出现拥挤、踩踏事故。

除此之外,学校要定期检查校内的楼梯、走廊、护栏的设计和体育设施、教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楼道、走廊及其他通道是否安全通畅。

各类学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教育孩子在学校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打闹、追逐。放学时要适当错开时间,避免学生拥挤。目前,一些学校放学时间已错开,学生放学由班主任统一带队,并护送至校门前。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对学校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维修、更换前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设置警示标志。学校无力解决或者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学校应当在校内高地、水池、楼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者采取防护设施。

第三十二条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晚自习学生没有离校之前,学校应当有负责人和教师值班、巡查。

这次踩踏事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学生搞恶作剧,引起大家的恐慌而发生的。但是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与教学楼里的灯非常昏暗,照明不好有关,这些因素导致学生们拥挤之后看不清情况,造成严重的踩踏事故。

学校说灯光昏暗的原因是当天电压低,是客观原因。但是据了解,这座教学楼的二楼和三楼一共有 6 个班级 500 多名学生,而大家放学后只有这一个楼梯可以下楼。校方解释说,其实他们也意识到了危险,但是这么多年从来没出过什么事故,所以也就一直没有着手解决。

闹鬼的恶作剧和电灯的昏暗引起了学生的恐慌,通道设置的不合理使拥挤的学生不断倒下。而让大家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几百人同时下楼,而且又是在晚间,却只有一名老师在场呢?唯一在场的老师,也被学生们挤倒在楼梯上,当其他老师从外面赶来的时候,踩踏事情已经发生了。

但是如果当时能有老师在场维持秩序,也不会导致那么严重的后果。按

照规定,学生上晚自习必须要有教师陪同,可当时 6 个班的孩子上课,为什么却只有一位老师在场呢?其他班级的老师哪里去了呢?这是值得思考的!

面对质疑,这个小学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解释说,这个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几大因素,一是学校校长安全意识薄弱,二是学校管理缺位,三是防范措施不力。

校方承认他们的管理确实存在着漏洞,事发后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心里咨询,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在上下楼楼道都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疏通,还安上了一些警示牌警示标语。

该中心小学校长已经接受调查,通江县教育文化局局长已被免职。预防与对策:在这个事件中有 8 个学生失去性命。应该说校园安全是这几年来一直议论的一个话题,而且校园安全似乎包含着方方面面,学生在学校里所有可能受到伤害的地方,都是学校应该注意的地方。作为学校来讲,学校的安全工作是由谁来负责?

(1)校长负责制。从学校本身来说,安全事故必须由校长直接来抓,这是保障和基础。(2)教师参与。这项工作要让每个老师都意识到,学生的安全保卫的细节工作是由每个老师来完成的。(3)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放到细节当中去。关于在学校里发生的安全事件,作为学校包括教育主管部门要承担行政责任,有的人会被免职,其次学校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但最关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事例二:教师体罚事故

《六个耳光浑身是血,教导主任怎能如此暴力?》

2013年6月29日,都市晚间新闻播放了题为“六个耳光浑身是血,教导主任怎能如此暴力?”的新闻,自此,一起关于学校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

事件的经过:2013年6月28日上午10:30-11:10,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期末考试,当时为上午的最后一堂考试时间,A校长和B主任到考场巡视时,某班考场的监考老师正在处理考场内学生违纪事件(考场内考生C同学将往后传的三张试卷揉成了纸团),B主任看到C同学不接受批评后在考场内扇了他一耳光。后怕影响考场内的考生,将C同学喊到了考场外的走廊,因C同学不接受教育,B主任又扇了他几耳光(B主任说3-4耳光)。C同学当场流了鼻血,B主任意识到出手过重,第一时间带领C

同学进行了止血处理,观察无碍后送其返回了考场,并交代了监考老师(C同学班主任),本堂考试结束后妥善做好该学生的思想工作。

考试结束后,六年级考生按照规定全部离校返家,C同学是学校住宿生,其父亲来校帮孩子拿行李,发现孩子衣领上有血迹,C同学告诉其父亲被老师打至流鼻血的经过,C同学的父亲非常气愤,第一时间找到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反复沟通解释后并未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C同学的父亲随后又找学校的领导要求处理被打事件,扬言要学校出两万元钱,否则誓不罢休,学校行政人员出面劝解,但因各类考务工作繁忙,加上组织召开会议,此事件学校没有协调处理达到化解矛盾的最终结果。

中午12点多,C同学的父亲和他的一位朋友(孩子的干爹)冲到学校教导处,在B主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扇了B主任一耳光。经多方协调沟通未果。另外,还有罚学生吞食大粪的、蹲着听课的、耳膜打穿孔的、舔他人屁屁的、打180个耳光的、逼学生活吞苍蝇的、当众脱裤子的等等。使学生喝药、上吊、割腕、跳楼致死。

所做的工作:学校针对此事件已经召开了行政会,学校再次与C同学的父亲沟通,B主任的妻子(同一学校的教师)通过与C同学的母亲沟通,带领孩子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体罚未对C同学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经过与家长的商议,B主任预交了1000元医药费,负责C同学后期留院观察,但C同学的父亲仍然对事件的处理不满意,诉求孩子被打事件经济上的赔偿。

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禁止体罚学生认识不深,体罚事实存在。对学生实施体罚违背国家法律。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而这项法律的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也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局三令五申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禁体罚学生,B主任仍然我行我素,对学生进行体罚,应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是一种极端愚昧、变态的非正常行为。

2、学校对体罚学生现象重视不够,处理不及时。B主任体罚学生的事实引起家长的不满后,虽然家长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体罚出现问题后学校领导没有从事实出发,严肃处理,甚至持各种理由袒护教师,没有认清事态发展的形势,记者到校采访时,没有注意确立良好的舆论导向,致使事件的处理不及时。

3、家长的蛮横无知,增加了事件处理的难度。据了解,C同学的父亲经常与社会上的人拉帮结派,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C同学在校多次违纪违规事件的处理,其父亲都敷衍了事,没有正面解决问题。C同学父亲的蛮横无知和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加上家长对老师动手一事惊动了当地派出所,让

学校与家长对此事件的沟通陷入僵局。思考及建议:

1、“差”生有待全社会共同关注。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C同学在校多次违纪违规,有打伤学生后家长赔付医药费事件,有半夜翻墙偷西瓜被学校记过事件,是什么样的环境让一个小学六年的孩子如此漠视教育,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屡教不改,当然这一些不仅仅是教育的责任。但我们教育的方式和责任是否到位了呢?

2、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重视。分析近段系统出现的几起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对学生违纪违规事件,我们在关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同时,老师单纯用暴力解决显然是大忌,也不能解决问题。而不少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为何会选择暴力的方式需引起我们的深思。教师属于高压力群体,除了要面对来自个人家庭方面的问题,也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备课、批改作业、进修学习等。同时,也和社会其它职业人群一样,面临竞争、学历教育、职称评定等,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就往往会以暴力的方式发泄出来。

3、妥善化解矛盾需迅速处置到位。目前,针对此事件的处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责令学校迅速召开校领导班子会、行政例会,做好后续工作。相继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向全体老师通报此事,责成B主任写出书面道歉向家长公开赔礼道歉,学校出面与家长协调沟通,确保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并将此事及后续处理情况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的文件精神,近期对B主任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案例三:学校校车事故

《湖南校车翻入水塘》

2014年7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市一辆幼儿园校车翻入一个水塘,致使11名师生全部遇难,其中包括8名放学回家的幼儿。这一惨痛事件再次刺痛了社会大众对校车安全的神经。

现场:幼儿园校车翻入水塘:10日下午5点左右,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侨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的一辆校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经过长沙岳麓区含浦街道干子村时翻入水塘。在事故现场,记者注意到,马路边每隔几百米就有维持秩序的交警。事发现场的水塘四周挤满了遇难者家属和当地群众以及救援人员。

遇难者家属刘某说:“通常小孩是4点半至5点到家,可是当天到了6点还没见到小孩回来。我立即给老师和司机打电话,结果全部打不通。”预感不妙的刘某赶紧联系其他家长。与此同时,一个村民看到了水塘里若隐若现的汽车

尾灯,于是立即报警,有关部门这才开始排查校车是否翻入了水塘。

11人遇难,含8名幼儿:事故发生后,长沙市、湘潭市也立即联合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救援。在救援潜水员仔细排查后,11日1点35分,事故校车的落水位置最终确定。凌晨3点左右,事故车辆终于被打捞出来,是一辆黄色的普通7座面包车,车顶装有报警灯,前挡风玻璃已破碎。

法医当场从车里找到9具遗体,包括1个司机和8个幼儿。有的幼儿身上还背着书包。凌晨4点,另外两名随车老师的遗体也被找到。

追问:校车是否超载? 核载7人,实载15人:校车事故一出,不少网民的第一反应便是质疑“该车是否超载”。记者梳理以往的校车安全事故发现,校车“人挤人”、学生“插筷子”现象很是普遍。

记者采访发现,事故校车为核载7人的面包车改装而成,事发前,事故车在前一个站点卸载了4名幼儿,事发时车上仍载客11人,实际共载客15人,超载近一倍。

11日下午,湖南省政府召开专门发布会,通报事故初查原因,校车超载、未按审定路线行驶为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位遇难幼儿家属表示,这个幼儿园的校车本身性能就不太好,平时也经常超载,一般要搭载15个人左右。而且,当地属于湘潭与长沙交界的乡下,没有交警监管。“因为农村没条件,即使知道超载也只能让小孩坐这种车。”

记者看到,事故现场是一条不宽的石子路,崎岖不平,靠近水塘的地方没有任何护栏,也没有任何警示标志。“这样的道路条件明显不适合校车行驶,但幼儿园开办至少5年了,也没有关部门来管。”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幼儿园合规吗? 系民办幼儿园,有资质:据幼儿园内告示栏贴出的简介,乐乐旺幼儿园创办于2005年,是一所民办幼儿园,于2011年12月晋升为“雨湖区一类幼儿园”。现有5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80名,教职工12名。这所幼儿园一个月的幼托费为338元,幼儿园原定于7月15日放暑假,但暑假中仍会有一些农忙的家庭将孩子放在幼儿园托管。

司机有资质吗? 上岗仅几天,线路不熟:湘潭市有关部门透露,11日上午,湖南省召开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紧急视频会议介绍,经初步调查,事发校车的司机上岗仅几天时间,对校车行驶线路不熟悉,缺乏必要的校车驾驶培训。

短评:鲜花凋零,生命逝去,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校车安全警钟。

此次校车安全事故与之前很多校车安全事故较为相似。司机缺乏必要的驾驶培训,超载问题依然严重。这次涉事幼儿园校车作为一辆核载7人的小型面包车,事故发生时却搭载了11人。

事故很多时候看似偶然,但常常隐含着必然。按照有关规定,校车是不

允许超载的,但据多位遇难者家属和附近村民反映,此次涉事幼儿园校车平时经常超载超员运行。对此,教育、交通等相关部门是否尽到了监管责任?防堵校车安全漏洞,是否只做了“表面文章”?

时值暑期学校放假,但防堵校车安全漏洞绝不能“放假”。血淋淋的事故提醒我们,校车安全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校车的质量和运行情况需要行充分评估,驾驶员身体状况、思想状态需要摸底,加大校车安全运行监管与问责力度,使校车安全法规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移动校舍”安全。

《山东校车被埋11幼儿遇难 母亲失控:让我再抱抱孩子》

据新华社电 2014年11月19日8时许,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四村机场连接线附近,一辆货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致12人死亡,其中11人为儿童(另一人为面包车司机),另有3名儿童受轻伤。

涉事面包车为当地一所幼儿园负责人所雇用,属8座面包车,事发时实载15人。涉事货车属运沙车,也涉嫌超载。目前,山东省安监局等部门正调查事故原因,涉事幼儿园负责人、货车司机及面包车车主已被警方控制。面包车几乎整车被黄沙掩埋。

昨日下午,事发地附近的一位村民介绍,他在现场看见,一辆装满黄沙的大货车侧翻后,倾压在一辆灰色面包车上。面包车只露出一个车头和半边窗户,几乎整个车身都被黄沙埋住,面包车顶被压扁,车门都被压脱落了。事发地附近一商店老板称,“面包车里当时有很多小孩。”;据网友拍摄的现场图片可见,大货车的车斗正好压在面包车顶部,面包车严重变形,车身三分之二被黄沙掩盖,车顶被压凹,右侧车门脱离车身。

附近多位村民称,出车祸的面包车,是潮水四村幼儿园拉学生的车,车内孩子来自周边村庄,事发时,面包车正载着孩子去上学。

随后不断有孩子家长赶来。上述村民说,一位母亲不断重复着“让我再抱抱孩子”。

事发后,当地至少调用了三辆挖掘机和一辆起重机,将面包车车顶、货车车斗里的黄沙移除,并将两车分离。

山东蓬莱警方介绍,发生事故的面包车为幼儿园雇用,属8座面包车,实载15人。蓬莱市委宣传部通报称,车内15人分别为1名司机和14名幼儿。“附近只这家幼儿园有校车”

潮水三村一村民称,出事的潮水四村幼儿园已开办了八九年。他说,园长是三村村民,“学校规模还挺大,有三十来个教职员工”。

今年6岁的霖霖是蓬莱市潮水镇峰山朱家村人,村子距离出事的幼儿园约

10多里地。霖霖与村里五六个孩子一起,就读于潮水四村幼儿园。

平日里,这辆金杯面包车到达峰山朱家村村头,是6点40分。昨晚,霖霖的舅舅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冬天到了,天气寒冷,幼儿园改了上下学时间,“从今天早上起改的,改成了7点10分”。早上7点10分不到,霖霖像往常一样出门前往村头,上了面包车。8点左右,车祸的消息就传到了其舅舅的耳朵里。

霖霖舅舅称,平时,这辆校车由一男一女轮流驾驶。“他俩是夫妻,搞出租的,家里还有一辆车,平时谁有空谁就接送孩子”。

而当初之所以看中这家幼儿园,是因为附近只有这家幼儿园“提供校车接送”。每个月,霖霖父母都要交给幼儿园150块钱的校车接送费。

“当时没考虑校车安全问题,怎么就没放心里去呢?”电话里,霖霖的舅舅不断重复念叨这句话。

案例四:中小学生溺水事故

盘点近年中小学生溺水事件:2014年2月22日下午,平遥县6名儿童放学后结伴滑冰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其中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为5岁;2014年3月16日,在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发生了一起3名小学生落水、其中2名不幸溺亡的事件;4月24日(星期四)18时许,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村小学六年级一班6名学生自行结伴在杞麓湖划船玩耍时落水溺亡;4月25日(星期五)13时许,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横峰二中2名初中生到水库游泳时溺亡;4月26日(星期六)15时30分许,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宁州街道办事处甸尾小学2名学生在公路旁一新挖沟渠中游泳时溺亡;4月27日(星期日)12时许,山西省忻州市第十一中学4名初三年级学生在云中河戏水时溺亡; 5月30日,湖南韶山青沟里水库发生一起溺水事故,两名初中女生与同学郊游,在水库游野泳不幸溺亡。当地一中学初二年级5名女生因其中一人心情不好,相约散心野炊。堤上还残留一箱空啤酒瓶,四五条黄瓜及一些熟食空袋子;5月31日下午放学后,广元市某小学四名小学生(3女1男)溺水身亡;6月8日中午,15岁的江西籍男孩张某和几个老乡去龙湾永中天柱寺水库游玩时,不顾水库的警示标志提示,私自下水游泳。不一会儿,悲剧就发生了,张某开始体力不支下沉,同伴见状立即报警,但等到民警赶到时,张某已经溺水身亡。

从上面数据看出,天气越炎热,溺水事故就越多,六月溺水身亡的特别多,有时甚至一天内几许溺水事故,一天内溺水身亡的人多达十多个。溺水事故中死亡的多数是小孩、中小学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又做到了什么?

呼吁各位家长: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孩子嫌自己唠叨!一定要时时刻刻提醒孩子,教育孩子,看管好孩子。特别要注意孩子的动向、去向,有结伴游泳迹象的要及时制止和教育。

社会、学校现在对预防溺水的宣传教育可以说是大张旗鼓了,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但仍然有个别学生不听教育,不信教育,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看到有小孩学生在江河水库边玩耍游泳时能善意提醒,最好是能阻止。只有全社会参与,热心关注关心下一代,才能最低限度的减少不应有的伤亡。

案例五:校园食品不安全造成的学生伤害

寿光市纪台镇第二中学小学部57名学生在食堂就餐后中毒。

2014年9月12日,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第二中学小学部57名学生,在食堂就餐后中毒,其中6名学生一直未愈进京治疗(本报11月1日报道)。11月5日上午,几名学生转院至天坛医院治疗。

据家长赵先生介绍,6名学生症状相似,间歇性发作头痛、腹痛、视力模糊。其中5人在307医院住院,多日未见明显好转。“医生说没有病因,无法对症下药。”11月5日上午,5名学生出院,其中4人转至北京天坛医院治疗。“在京治疗期间,先后有2名学生回家。”

昨天下午,天坛医院内,寿光市食药监局、教育局和学校等部门相关人员将一份检测报告交给家长。报告显示9月12日中午,纪台镇第二中学在校就餐学生1761人,午餐为冬瓜汤、小咸鱼和馒头。

下午3点30分,有4名学生发生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症状,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胃炎。随后,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公开询问,共有57人出现身体不适。

报告称,食物中毒具体原因为学校馒头机突发机械故障,导致机油泄漏(齿轮箱泄漏,已被公安机关查封),造成部分学生食用矿物油污染的馒头后,出现呕吐、肠胃不适等症状。报告发布日期为11月3日,加盖寿光市食药监局公章。

由于呕吐物及食品留样化验结果,各项病毒均未超标,赵先生据此质疑报告的准确性,“医生说,现有技术难以检测是机油的哪种成分造成中毒,因此,当时的呕吐物检测是重要依据”。

昨天下午,天坛医院门诊部医生对家长表示,一名学生的影像学报告已经得出,病人患有脱髓鞘症,需待进一步检测,确定是否需要治疗。“脱髓鞘症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且较易复发。”医生表示,造成该病症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食物中毒引起。

广西发生两起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之一:灌阳上百学生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原因为饮水所致。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邓振福)2014年9月15日下午,灌阳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将两名疑似食物中毒学生送上救护车,然后转到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9月13日,灌阳县民族中学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上百学生身体不适送医院就诊,其中48人住院,6人转到桂林市大医院救治。事发后,当地相关部门立即展开救治和调查,出现症状的学生大都喝了名为“优氧活泉”的桶装水。9月14日,厂家负责人唐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被灌阳县警方刑事拘留。截至9月19日下午,该校仍有8名学生在医院治疗,其余均已返校。

9月15日下午,南国早报记者来到灌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病房内,看到学生秦某躺在病床上。秦某说,9月13日下午1时多,他吃完中午饭来到教室喝了桶装水,没过多久头痛肚子也痛了。他被送到灌阳县人民医院后就晕了过去,经过救治才醒了过来。

在病房内,学生刘某说,当天中午他只吃了面包喝了牛奶,回教室喝水时觉得桶装水有一股味道,后来就肚子痛还发烧。据该院内一科和内六科医生介绍,9月13日下午,两个科接诊了100多名身体不适的学生,都来自灌阳县民族中学。

灌阳县委宣传部的通报显示,此事件初步认定为疑似桶装饮用水异味引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合并群体性癔症,具体结果有待进一步检验和调查。当天下午,记者驱车来到全州龙岩洞金健六化多氧活性水厂探访,附近村民透露,该水厂所用水源与村民家一样,都是用同一根水管供应的自来水。9月13日晚,全州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已责令该厂停止生产和销售并封存部分桶装水产品。9月14日,该厂负责人唐某及一名销售人员被灌阳县警方叫去配合调查。当天,唐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被灌阳县警方刑事拘留,该销售员也因涉嫌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被警方取保候审。

之二:四川小学生餐后疑似中毒 盘点近年食物中毒事件。2014年4月13日中午,成都新都区新繁镇龙安二小的数十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吃过午饭后,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出现了头晕、呕吐、肚子疼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

随后,学校将症状较严重(11人)和不太明显的69名学生,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和检查,幸无大碍。截至昨晚9点半,所有学生都已出院回家。学校负责人称,学校食堂的食材都是统一配送,食品安全认证等材料齐全,“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系食物中毒。

事发后,当地疾控、食药监等部门已介入调查,疑似“肇事”的饭菜已被取样化验,调查结果仍在等待中。

盘点近年食物中毒事件:2004 年 3 月,信阳市罗山县楠杆初中 21 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原因为食用了没有炒熟的芸豆,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呕吐、腹疼;2004 年 9 月,安阳市林州市桂林镇第一初级中学发生食物中毒,中毒 26 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经调查,为食用霉变大米所致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2004 年 9 月,安阳市安阳县白璧镇中棉所子弟小学发生食物中毒,发病 47 例,原因认定为食用未充分加工熟透的芸豆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法律评析:我国不仅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范了学校饮食卫生,同时,我国还制定了《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从更详细、更周到的角度使学校饮食卫生有法可依,具体规定有:

第七条学生集体用餐生产经营人员应按规定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学生营养餐生产经营单位除应符合上款要求外,还应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士),或经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厨师须经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学生集体用餐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严禁使用《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用的食品制售学生普通餐、学生营养餐和学生课间餐。食品包装材料或容器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规定,膳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学生集体用餐不得直接供应未经加热的仪器制售凉拌生食菜肴,要保证卫生质量。

学生营养餐每份所含的热能和营养素达到营养要求,学生营养餐的烹调应注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学生课间餐的食品每份应当单独包装。

第九条实行学生集体用餐的中小学校应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学生用餐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应重视学生对饭菜质量的要求,发生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积极采取控制措施。

学生订购集体用餐时,应当确认生产经营者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订购学生营养餐时,应确认卫生许可证注有“学生营养餐”的许可项目,不得订购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者的学生普通餐、学生营养餐和学生课间餐。

学校应当设有学生洗手、餐具清洗设备和符合卫生标准的饭菜暂存场所。

负责分发学生集体用餐食品的人员每年要进行体检。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人员,不得进行学生集体用餐的分装、发放工作。

在上述几起案例中,大多是因为学校缺乏对饮食卫生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的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师生集体中毒。因此,学校负有很大责任。受害人有权要求事故责任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教师在此类案件中,应当加强对学生饮食安全的教育,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对学校有关管理者进行法律培训,帮助学校管理者提高安全意识。

案例六:校园火灾事故

《校园火灾案例》

盘点近年校园火灾事件:2003年12月2日早上6时49分,北京交通大学18号楼6层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起火原因是学生使用“热得快”将水烧干所致,此次火灾共烧毁4张床、4床被褥和一些日用品等;2003年2月20日凌晨5时,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男生宿舍4栋三楼一寝室突发大火,火借风势瞬时吞噬了整个三楼22间寝室。7时10分,大火基本被扑灭,3楼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2003年2月11日,中央民族大学8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经调查为宿舍内私拉电线所致;2002年12月1日晚,位于南京老虎桥附近的南大成教院宿舍楼电线老化引起发生大火,宿舍内的学生衣物等贵重物品均被付之一炬,损失惨重;2002年6月9日晚23时半,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羊街镇三元庄村小学发生火灾。大火将住宿在该校同一宿舍内的8名男学生烧死,烧毁面积约330平方米的教室4间,学生宿舍7间;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造成8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死亡,25人受伤。这是自1999年发生夏令营火灾并造成19名儿童死亡以来发生的另一起校园火灾惨剧。火灾是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的沙发后引起的,消防部门的官员称,这幢建筑里的火警装置和灭火器都不能正常使用,校方和有关当局应对此负责;2000年3月27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万发乡中学一栋400平方米的砖瓦结构的平房学生宿舍发生火灾。大火烧毁了12间学生宿舍,共415平方米。四名初中生在火灾中丧生,11名学生被烧成重伤。这是近十年来,吉林省伤亡最惨重的一起校园火灾;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中心学校学生侯应香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火灾损失烧死学生21人,伤2人,烧毁宿舍2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1994 年 12 月 31 日吉林某大学教学楼一学生在室内吸烟,将用后未熄灭的火柴棒,随手扔在木质地板上,掉进地板的窟窿里,引燃地板下的可燃物酿成火灾。火灾烧毁教室 19 间、语音室 1 间、阶梯教室 1 间,过火面积 955平米。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校园内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违章用火用电、电气

线路老化、人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所致,校园内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给国家和个人财产造成损失,甚至危急生命,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校园安全和校园各项秩序。防范校园火灾是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当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管理部门工作得力、措施落实,我校的消防安全形势处于良好状态,但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吸取其他学校火灾事故教训,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时刻敲醒消防安全的警钟,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我做起,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各项制度,认真整改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只有做到警钟常鸣,才能确保校园长治久安。

案例七:交通事故

事故回顾:交通事故中死亡学生占三成左右。如今的小孩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样放养?道理很明白:尽管马路越来越宽,但车流越来越急,孩子们走在路上却危机四伏。据统计,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学生暑期仅次于溺水的第二大杀手。

就在2011年6月9日,博爱一路沙溪金逸豪庭小区门前路口,骑着自行车的初一男生被“巨无霸”车辆撞倒,头部遭碾压,当场死亡。肇事车逃逸,肇事司机当晚向交警部门自首。现场的血腥程度令人惨不忍睹。

暑假是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高发区。2011年7月10日中午,放假在家的小榄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李,在联丰社区幸福路的出租屋附近与一名邻居在马路边嬉戏,两人在追逐过程中跑到马路中间,被一辆从广丰路往环镇西路行驶的轿车碰撞到,小李受伤倒地,当即被送往小榄人民医院救治。据了解,2011年7月1日以来,小榄镇发生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4宗,造成4人受伤。

市交警五大队民警介绍,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死亡人数的三成左右。

现场走访:常见小孩在马路边嬉戏追逐。记者近日路经大涌、火炬区时,发现镇区外来人员密集的地方,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在大涌镇中心附近的一些道路,没有行车道界线,行人、摩托车、自行车混杂着走在路中间,而其中不乏学生模样的。

城区的路况相对好一些。但记者在起湾村、库充、紫马岭等城中村看到,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在马路边嬉戏追逐。而在较窄的道上,仍时不时有运货的小货车呼啸而过。

城区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70多所,学校比较密集,城区交警大队宣教

科负责人介绍,每年暑假前,交警部门都会做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比如派民警去学校上课、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还联合教办发给《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和学生暑期的注意事项。”今年到目前为止,城区(东区、石岐区、西区、南区)还未出现涉及学生暑假出行的交通事故。“去年暑假发生了几起,都是坐在家长的车上,出现轻微碰撞。”

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多发于镇区,尤其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相对较高。小榄交警五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榄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暑假,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将远在家乡的子女接到中山团聚,但平日却没时间照顾。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交通意识相对淡薄,若在马路上追逐、嬉戏玩闹,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就很大。而对于本地人员子女来说,有学生会偷偷骑大人的电动车或摩托车,无证驾驶上路,“这也非常危险。”

交警提醒:切忌让子女无证开车上路。交警部门表示,较大的十字路口都是事故多发区。家长、老师要时刻提醒孩子做到交通安全几个‘不能’:不能横穿马路;不能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上、下班高峰时过马路要左右看,注意观察红绿灯,行走时避免一心两用,不能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不能打伞骑车、不能脱手骑车、不能骑快车、不能与机动车抢道、不能平行骑车。

特别是中小学生切不可无证、超速、超载、不戴安全头盔驾驶机动车;不要搭乘超载、安全技术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不满12周岁的学生禁止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不准骑电动自行车。

“中学生由于身体较小,对超载的摩托车操控心有余力不足,加上未经专门的驾驶培训,技术不熟练,安全驾驶的意识较差,往往比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时,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出行安全教育与管束,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防护意识,管好、锁好家里的机动车,以免孩子偷骑发生交通事故,确保他们出行安全。

案例八:校园恐怖事件

近年来,针对学生和儿童的伤害案屡见发生,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昔日在凶手面前倒下和受伤的孩子.《3.18学生砍人事件》

2015年3月18日中午,杭州建德市寿昌中学发生一起持刀砍人事件,学生胡某某砍伤了3名同班同学后跑出教室,从教学楼4楼走廊坠落。记者19日了解到,事件中受伤的4名学生目前均在医院接受救治,寿昌中学昨天也全面恢复上课。

肇事学生可能有精神异常倾向。据了解,这起砍人事件发生于3月18日下午1点左右,当时是寿昌中学的午睡时间。高一(5)班内一切都很平静,学生们都在午休,突然,男生胡某某毫无征兆地从教室座位上站了起来,抽刀砍伤了3名同班同学的后颈部。之后,胡某某马上跑出教室,从教室所在的教学楼4楼跳下。

记者了解到,肇事学生胡某某的父母于2001年离婚,在这之后,他便一直由叔叔抚养长大。胡某某平时性格较为孤僻,同时容易出现暴躁情况。另外,还有人反映说,胡某某的父亲是智障人员。经过初步分析,警方认为肇事学生胡某某可能有精神异常倾向,不排除系精神因素异常引发肇事肇祸。目前,公安部门准备在胡某某伤情稳定之后,对他进行精神鉴定。

寿昌中学复课,学生接受多次心理辅导。学校里发生了如此“恐怖”的事件,对学生们所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可想而知。寿昌中学徐副校长告诉记者,事故发生之后,高一(5)班的40多名学生全部停课,“除了受伤被送往医院的学生外,我们组织其余学生全部撤离,给他们换了一个教室,同时安排学校的心理老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好好安抚他们的情绪。”

盘点近年校园恐怖事件:湖北十堰一男子砍学生事件。2014年9月1日上午十时四十左右,湖北十堰一犯罪嫌疑人陈严富,持刀将郧西县东方小学教师刘红青砍伤,并砍死砍伤9名学生,现已致3人死亡,6人在抢救,犯罪嫌疑人跳楼自杀;2010年3月23日7时20分左右,正逢孩子上学时间,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造成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伤的严重后果;2010年4月12日16时30分左右,广西合浦县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发生凶杀事件,2名死者中一名为8岁小学生,另一名为老年女性;2010年4月28日下午15时,广东湛江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行凶事件,一男子持刀砍伤15名学生和一名为保护学生而与歹徒搏斗的老师;2010年4月29日上午9时40分,一名失业人员进入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伤31人(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其中5人伤势较重)的严重事故;2010年4月30日7点40分,山东潍坊一男子骑摩托车携带铁锤、汽油,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2010年5月12日,陕西南郑幼儿园,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村民吴焕明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和2名成年人死亡,另有11名学生受伤,其中2名儿童伤势严重。死亡的7名儿童为5男2女,2名成人为幼儿园教师吴红英及其母亲。犯罪嫌疑人吴焕明行凶后返回家中自杀身亡。

案例九: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学校和幼儿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本应该是片祥和、充满生机的土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时常会发生一些悲哀的事情。学生经常面临人身伤害的威胁,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中,渗透到每一个活动中。教师应当从这些案例中得到警示,保证幼儿、中小学生安全。

课堂本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但是某些行为经常威胁学生的安全,如教师体罚学生,体育课上猝死,实验课上烫伤烧伤,等等。

案例 3-1:自然课实验器皿爆炸,师生受伤害。2005 年的一天,石家庄市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准备上自然课,学生们在为获取新知识而高兴的时候,悲剧发生了。老师将一个装有酒精的实验器皿搬到该校仪器室的门口,准备做实验。学生便围绕在老师周围观看,同时几个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好奇心也围了过来。突然“砰”的一声,酒精器皿发生了爆炸,顿时火花四溅,老师、五年级学生曾丹、郭娟、高虎、范相明、周虎,围观的低年级学生伍凯婷和另一名儿童身上着火,其他学生都哭叫着往外逃。受伤的老师和学生被及时送到医院,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在学生们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并且也带来了肉体上的伤害。

案例 3-2:生物实验课,违规操作酿火灾。2006 年星期三下午,某中学有一节生物课。在这节课上,同学们要通过实验了解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淀粉的。

上课了,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大家注意安全,注意操作规程,但同学们眼瞧着绿叶在无色的酒精中,经过隔水加热,由绿色变成黄白色,而酒精却由无色变成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色,感到太美了!太神奇了!一位男同学兴奋得忘记了教师的嘱咐,伸手去拿装有碧绿碧绿酒精的小烧杯,想看个仔细。没想到烧杯很烫。这位男同学本能地迅速把手缩回来,结果却把酒精洒在实验桌上,溅在了酒精灯的火焰上。酒精燃烧了,桌面上的书本被引燃了。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火焰吓呆了。

学生小红看到实验桌着火了,立即跑上前去扑救。一位同学也迅速端来一盆水,泼在桌上。书本上的火灭了,但桌上燃烧的酒精却没有熄灭反而飞溅起来,溅到小红的围巾上。就这样,燃烧着的酒精又引燃了小红脖子上的红色尼龙纱巾。纱巾很快熔化了,粘在了她的脖子上。这时,无论小红怎么抓怎么拽都无济于事。老师在一片惊叫声中,冲过去,迅速抄起水盆中的那块大抹布,捂在了小红的脖子上。

案例 3-3:跳起接球跌伤引起的事故。这是在南京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事故。下午课外活动时,高一学生在大操场踢足球,学生王某踢得高兴,接

一高球时,跳了起来,一不小心却跌倒了,后脑勺着地。同学把他扶起来,未见有明显外伤,王某也没在意,休息一会儿又接着踢直至下课。放学时,王某感到头晕,就打车回家了。到家后更感到头晕,便叫表哥给他吃一点药,又怕父母说他,特别嘱咐表哥不要告诉其父母。第二天 , 他仍到校上课 , 也没和同学说起头晕,下午有体育课,他又和同学一起踢球,踢着踢着,晕得更厉害了。此 时老师才知道王某头一天摔倒的事,即将他送至附近医院 , 后又转至脑科医院 , 发现王某脑中积血很多 , 一面抢救 , 一面通知家长 , 但最后王某不幸死于脑积血并发症。

课间课外大多处于教师的视线之外,学生容易做一些危险的动作,很可能引发事故。因此教师在平时班会以及其他班级活动中,应提醒学生提高警惕,增强危险意识:课间活动要做到一讲安全,二讲文明;课间活动应尽量到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活动强度要适当,不做强烈的或具有危险性质的活动;活动方式要简便易行,注意安全;课间严禁进行篮、足、排等球类活动;值日生发现本年级学生不文明、不安全行为,应立即制止,必要时向教师反应;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不做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情;一旦发生意外,及 时与老师、家长取得联系。

„„

看着这一段段惨痛的经历,我们不禁开始颤抖,开始哭泣,开始落泪„„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当我想象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时,忍不住的辛酸。曾经或许他是个很优异的孩子,全家人以他为傲,可是却因为一场意外而结束了自己年幼的生命;或许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会把别人的门玻璃打碎,但是总是有他的地方就欢声笑语,可是现在这笑声已成了哭泣声;或许他是一个正做着许多美好的梦,有着数不清的理想,有着天一般的高标,要努力去实现,不过却再也无法努力了„„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

不要因为一次的贪玩,一时的好奇,而去做一些永远都不能的挽回的事。不要让因为自己的事,而让养育自己的父母亲,每天以泪洗面。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自己的父母的着想。难道怀胎十月,养你十几年,得来的就是一滴滴眼泪吗?好好想想人生之路还很漫长,你们愿意就这样离去吗?五彩缤纷发世界,难道就不想看了吗?生成命诚可贵,不知道,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在此,我们向社会上所有的人提出倡议,保护我们的孩子,关爱我们的学生吧!

经验介绍

1《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 踩踏事件接连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怎样在人多的活动中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呢?

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

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

2.《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来源: 法律快车网

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下面就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浅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现状

按初略的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都在十万左右,中小学生的比例接近15%。

二、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成因分析

(一)从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分析。

1、活泼好动,自控力差。这种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他们在通行公路和街道时,或互相追逐戏嬉或在马路上捉迷藏、行走路线变化无常,不顾前后左右,不理车辆行人,任意穿行,极具突然性,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

2、交通行为活动频繁。中小学生交通活动的路线虽不复杂,但是每日需数趟往返通行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街道和公路。另外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还经常上路嬉耍,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

3、交通活动特点明显。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性强,且基本上都是集体行动。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又正逢机关单位上下班,是车辆行人的高峰期,机动车流、自行车流、人流和学生流迅速交汇,交通环境立刻复杂起来。由于他们正处在成长阶段,身体和大脑发育还很不健全,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较差,同时,从一起起涉及少年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也不难看出,少年儿童缺乏应有的交通安全常识,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好奇心强,喜欢冒险。中小学生思维简单,思想单纯,求知欲望强烈,易于产生盲目的冲动和冒险行为。如与车辆赛跑,追车扒车,骑车追逐戏嬉,胡钻乱窜,低头猛拐,骑车撒把等行为,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2.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中小学生处在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知识面窄,对违章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预料。在交通活动中,往往充满幼稚的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过马路就立即横穿,令正常行驶的车辆防不胜防。在现实交通活动中,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和不稳定、贪玩心理造成了大量的交通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从中小学生交通参与方式分析。

一是不满12岁的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一〉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未满12周岁少年儿童,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都未成熟,难以处置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骑自行车上、下学参与交通,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而学校对此疏于管理。

二是摩托车的家庭化。许多的家长利用摩托车接送孩子上、放学,一部分人不考领驾照,不戴安全头盔,这些家长连自身的安全都保证不了,更谈不上能保证学生的安全。

三是从校车的运行技术条件分析。目前乡村学校接送学生的车辆大都是客运中巴、自备小面包车,有的甚至还出现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车、未经安全检测和不符合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的情况,危害十分严重。

四是从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状况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举足轻重的一环。然而,现状是,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还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部分小学虽设立思想品德课,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且多不作考试要求。中学基本上不设交通安全课,只是偶尔请交通警察到校给学生们讲讲法规。学生在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未能打好交通安全知识的基础。

三、预防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对策

目前,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人数较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因而,如何卓有成效地预防和控制威胁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最危险因素——道路交通事故,不仅已成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政府要尽关爱之责。政府要将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纳入长期化和程序化的规划中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加以实施。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因此,在宣传贯彻新的交通安全法活动中,政府部门应主动牵头,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健全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逐级明确责任人。形成人人关心道路交

通秩序,个个投身压事故保安全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学校要尽培训之责。《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教育的内容。交通安全是一门学问,不可能听几次安全教育课就能全部听懂,对交通法规的各项规定,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因而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培养中小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交通安全绝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而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地去遵守,去落实到行动中,要达到这个目的,离开教育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

(三)家长要尽养育之责。家长应为未成年孩子避险承担责任。既要放手锻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的应急处理和避险的能力;又要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知识,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交通心理,良好的交通意识,正确的交通行为,促使其面对不同险情时具备相应的自救能力。有专家建议,家长不要让10岁以下儿童单独过马路,家长应带领孩子过马路直至他们掌握了安全步行的技能和判断能力。与此同时,家长还应明白言教不如身教的道理,出行时时时处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以身作则。

(四)驾驶员要尽把关之责。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虽很复杂,但在道路交通安全这一系统工程中,驾驶员是基础和源头,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则是毋庸置疑的。驾驶员素质问题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安全管理制度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其他工作做的再多、再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也可能会功亏一篑。而驾驶员素质的提高,决不仅仅是驾驶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安全意识的养成。许多道路交通事故的教训表明,驾驶员安全知识的缺乏和安全意识的淡薄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目前,驾车不系安全带、打手机、聊天等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非常普遍;让行理念和充分考虑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驾驶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还没有形成;更多的学车者进驾校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更快地拿到驾驶证,而忽视安全驾驶知识的学习,客观上仍存在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引导驾驶员树立安全第一、珍爱生命的良好职业素质,树立良好的驾驶习惯,已成为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避免交通事故、确保行车安全的当务之急。为此,交通部将在多年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从培养驾驶员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入手,全面加强驾驶员培训工作,进一步夯实道路交通安全的首道防线。(五)交警要尽监管之责。在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设置完善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前的道路上施划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在学校周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上学、放学时段的临时停车泊位,方便接送学生车辆停放。

(六)交通城建要尽治理之责。交通、城建部门要尽快改善中小学生安全步

行的环境,对影响安全步行的因素,步行区和车道的照明、安全穿越马路的标志以及人行道的设施等进行改进。

总之,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必须要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形成一个系统工程,应纳入政府重要工作的一部分,努力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3.《浅谈学校暴力事件的分析与处理》

一、可能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恐怖分子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对社会不满的极端分子的恶性行为、歹徒在被追捕过程中的威胁性行为、因严重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报复性行为、精神病人的严重失控行为等。

二、事件的预防:

1、由符合条件的专职保安担任门卫,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2、加强对校内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员的管理。为确保学校安全,具有精神异常症状的人员必须在正规的精神卫生部门进行鉴定,一旦确诊为精神病人,学校应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帮助照顾。

3.对可能引发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4.加强对师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积极组织师生进行防范暴力事件预案的演习,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

三、事件的处理:

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务必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处理:

1、报警。可按紧急报警按钮或拨打110报警电话。

2、选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身体强壮的老师与犯罪嫌疑人进行劝说,以拖延时间。

3.保护有关对象及全体学生,将保护者护送到安全处。

4.一日发生伤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家长或亲属。

5.保护现场,做好当事人和见证人的书面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配合警方调查。

6.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作善后处理。

4.《浅析未成年人身心矛盾》

(1)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因此,过剩的精力常常用之不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的犯罪活动中。

(2)兴奋性高和控制力低的矛盾。由于未成年人生理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

(3)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现在,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生理上的突飞猛进,尤其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性意识、性冲动,性体验等接踵而至,这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惑或疑虑,产生各种神秘不安的复杂心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成熟却明显滞后。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为因生理成熟产生的种种困惑解难释疑,无法合理地为自己减轻心理的重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成人感逐渐增强,对于内心的困惑和疑虑不愿轻易向他们吐露,于是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闭锁。未成年人处于这种自我封闭之中在心理上与成年人产生隔阂,不愿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因而产生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感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希望与人交往,希望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地位,希望能在同龄人中出类拨萃,以维护自尊。因而人际交往的需要较为强烈,这种在心理上既感到孤独,又渴望交往的矛盾,可能使青少年陷于苦恼的境地。他们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却希望与同龄伙伴拉帮结伙,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出外寻找“友谊”。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认知狭窄、片面,分不清是非美丑,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容易被人引诱,上当受骗,稀里糊涂地就加入犯罪团伙,不知不觉地就走上犯罪道路。

(4)好奇心强和辨别是非能力低的矛盾。未成年人对一切感到新奇,对自己不了解的现象,不理解的问题都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许多社会现象和科学的准则还没有自己定型的见解和观点,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地影响,看问题时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自己认为正确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知识就不加考虑的片面接受,以致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的不良亚文化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

(5)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的自我

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的自我,并认为理想的自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未成年人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另外,家庭结构的缺陷:简单粗暴、期望过高、缺乏情感沟通、家庭过于贫困;学校教育的缺失: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效果不佳;文化市场的失控等因素。

5.《打造平安校园要做好“四字”文章》

作者:王忠义/湖南省武冈市头堂乡中心学校

打造平安校园,必须做好“育”、“预”、“防”、“处”四字文章。“育”即教育。这是确保校园平安的根本。要把抓安全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李岚清同志早就说过:“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学校要成立安全教育领导小组,行政一把手要带头抓、亲自抓,各处、室负责人,特别是班主任要重点抓。要常抓不懈,抓落实。要不厌其烦,做到月月讲、天天讲。安全课堂上讲,班会讲,学生大会上讲。做到千般叮咛,万般嘱咐,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预”即预见。安全问题很多是可预见,可避免的。比如坐落在山坡的学校,要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坐落在低洼处的要防洪水;旧建筑要防垮塌;破损的门窗、玻璃要防掉落;食堂要防投毒、防食物霉变„„学校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绷紧校园安全这根弦,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安全问题上,尽可能往坏处想,“勿以事小而不为”,安全无小事,出了事就是大事。“防”即防范。安全问题既可预见,便可防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是确保校园平安的关键。一是常排查。排查安全隐患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定期查是按计划、有规律地查;不定期查,是根据当前情况(时令、气候、天气等),根据感觉(有时表现为灵感)重点查,有针对性地查。排查不要流于形式,不要走过场,不要留盲区,留死角。二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这至关重要。查出问题不采取措施等于白查。查出安全隐患了,该停用的停用,该封闭的封闭,该拆除的拆除,该设置警示的设置警示,一句话,千万马虎不得。笔者看到一则新闻:2013年10月8日,广西灵山县某中学初二女生黄某上课时被从天花板上掉落的风扇砸伤,法院判校方负全责。旋转着的吊扇掉落之前,肯定是有老化迹象的。我们的老师只要多一个心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处”即处理。事故如果发生了,要妥善处理。如果有人员伤亡,抢救生命要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保护现场,保留有关证据,采取最有力措施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要及时上报情况,不逃避责任,不隐瞒事实真相。事后处理要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既要讲理,也要讲情。

6.《帮学生走出心灵的阴影》

作者:连军强/河北省武安市第七中学

在一个班级中,有时会有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他们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也不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不健全的个性特点。对这些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影。

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因为学生的生理有某方面的缺陷。这些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常感到别人在用异样的眼光注视着自己;他们不愿与人交往,用冷漠来掩饰内心的孤独;他们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里,对外界有很强的戒备心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变得敏感而又孤僻。有些学生虽然没有生理上的缺陷,但仅仅因为相貌不出众或者家庭不富裕就产生了自卑心理,从而导致行为的异常。

二是因为学生是在一个不正常的环境里长大的。在单亲或者充满暴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灵容易发生扭曲。生活环境的不协调,会使他们以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世界。在溺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经不起任何挫折,总是自以为是,当遇到挫折后就一蹶不振。研究表明,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会畏首畏尾,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会充满敌意,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会过分自责,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缺乏爱心。

三是因为学生经历了一些特殊的经历或偶然的变故。家庭的破裂、意外的伤害、同学间的误解等都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发生异常。尤其是到了青春发育期,随着生理的变化,学生心理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老师、家长如果不做好引导工作,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付出更多的关爱。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理细微的变化,也要善于帮助那些学生走出阴影,使学生的个性品质能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帮助这些特殊的个体呢?

首先,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到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家访,也可以询问其他学生,最有效的途径是直接找学生本人谈话。个别谈话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方式,也是融洽师生感情最简洁有效的方法。通过交谈,班主任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行为施加积极影响,才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对一些学生不便直接讲述的内容,教师不应勉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有关情况。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其次,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产生心理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因人而异。对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爱心去融化他们冰冻的心灵。不要总把他们看成是需要照顾的对象,不要处处都考虑到他们的缺陷。其实,把他们当成一个正常人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对具有强烈自卑感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信心。此外,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在磨练中不断完善自己。对在生活中很少得到关爱的同学,要用具体行动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可能会有逆反心理和抵触行为,这时,班主任更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他们,感化他们。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能感动一个人。对在家庭里得到太多关爱的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同时,最好能结合家长对他们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才能让学生有所转变。

第三,班主任必须付出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能时冷时热,甚至半途而废。教师面对的是一颗颗不成熟的,同时又是可塑的心灵,他们的思想、行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未知的变数。他们心灵滋生的畸形枝条,教师要及时进行修剪,使他们能健康成长。塑造健全的个性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摆脱不良心理的影响。

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责任研究 篇6

【关键词】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归责原则

一、未成年人校园伤害现状

我国中小学的未成年学生是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主要保护对象。我们所说的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中的学校仅指中小学校,不包括高等学校。安徽金寨纳入了国家营养餐改善计划,但是教育局招标企业统一配送。某所学校配送的营养餐中的苹果几乎没有一个是好的。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大翻斗运煤货车与当地幼儿园接送车迎面相撞,造成19人死亡。湖南娄底市幼稚园校车翻车致4名幼儿死亡。“毒校服”事件也是近期爆出的一起危害学生健康的事件,上海多所学校涉及此事件,此次共抽查了22批次学生校服产品,覆盖上海市主要生产企业,有6批次被检测为不合格,合格率仅为73%,其中1款产品有致癌成分。目前对于校服生产标准,尚无统一定论,因此只要是服装厂都可以生产,其结果直接导致了校服质量不一,学校如不能把好关,结果只会危害学生身体健康。浙江温岭幼儿园教师颜艳红因“一时好玩”在该园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同时让另一名教师用手机拍下,之后该视频被上传到网上,引起网友的愤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一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人死亡、7人受伤。

二、校园伤害事故的归责

权法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因为归责原则不仅能指导法官处理案件,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民法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着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由谁承担、免责条件是什么、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等各方面。归责原则是指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权益的损害后,如何确定损失由哪方承担。它主要包含三个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责任属于侵权责任的范畴,研究此类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其意义就在于当未成年学生在校园里受到伤害或者造成他人伤害时,究竟是否应该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或客观存在的伤害事实、公平理念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确定谁作为校园事故的责任承担者。由于未成年学生在校园受到伤害的情形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学术界对于学校责任如何确定以及应遵循的原则一直存在争议,既有支持过错责任原则,也有支持无过错责任原则,甚至还有支持公平责任原则的观点。

过错责任即当行为人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合法权益损害时主观有过错,那么,行为人应该对受害人的损失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民事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是包含在过错责任之中的一种责任,意思是当行为人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合法权益损害时,首先推定行为人是有过错的,如果行为人主张自己不存在过错,那么他就要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举证,否则行为人也要对受害人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即严格责任,意思是无论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是否存在过错,均应对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损失承担民事责任。所谓公平责任,就是当行为人以及受害人双方都不存在过错,由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行为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行为人所给予的并不是赔偿,而是补偿。

未成年学生在幼儿园或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其监护关系并未发生转移,法定的监护人是家长而非学校。学校仅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无监护义务。所以,在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案件中,认定学校是否有过错,就要证明学校在实施教育、管理和保护行为时是否存在疏于职责的过失或者重大过失,也就是说学校是否违反了《教育法》规定的对未成年学生应尽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学校、幼儿园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校受到伤害,承担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即当伤害发生时首先推定学校是存在过错的,对于伤害所造成的损失由学校承担,如果学校认为自己不存在过错,则需要举证证明。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或幼儿园的责任力度,对于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校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即对于校园伤害事故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关键看学校是否存在过错,如果学校存在过错,对于给未成年学生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由学校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王泽鉴.侵权行为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

[2]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界定 篇7

关键词: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特征,分类

近年来, 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有关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等问题, 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拟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 就学生校园事故的概念、特征、分类等相关法律问题做些探讨, 以期推动对校园事故问题的研究。

一、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

关于“学生校园伤害事故”, 很多学者在其论述中有不同之称谓, 但表述上的不一致并不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 对法律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对校园伤害事故形成一个大概的认识。笔者认为根据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第2条所界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即“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 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 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据此,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时空范围限定在学校负有教育管理责任的各种场合。学生伤害事故的损害后果, 限于在校学生受到人身伤害, 如果仅造成学生财产损失, 不属于于校园伤害事故, 该侵权行为与其他发生在校外的侵害财产权的行为在性质上并无不同, 应按一般侵权处理。

二、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特征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既属于一般人身伤害的范畴, 又有其自身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

(一) 侵害对象的特定性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受害人”只限于在校学生。《办法》第37条第2款规定:“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上述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根据这一解释, 《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 (含特殊教育学校)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就读的受教育者。另根据《办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在学校注册的其他受教育者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的伤害事故, 参照本办法处理。”本款规定中的“在学校注册的其他受教育者”, 是指在全日制学校中就读的非全日制学生, 如业余生、函授生等。概而言之, 《办法》中“学生”的范围主要指第37条所称学校的全日制就读的学生, 还包括“参照处理”的幼儿园幼儿、全日制学校中就读非全日制学生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学生。

(二) 加害主体的不特定性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加害主体包括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其他学生、校外人员等。这些行为人基于故意或过失, 均有可能造成在校学生受到伤害, 从而引发校园伤害事故。当然, 在有些场合, 并无具体的加害人, 而是由于自然因素、设施老化、学生的特殊体质等原因, 也有可能引发校园伤害事故。

(三) 损害地点的特定性

损害发生的地点也是特定的, 即伤害行为或结果发生在学校负有管理、保护责任的区域内。那么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地点是否一定在校园里面?答案是否定的。校园伤害故事并不局限于校园, 也有可能发生在校园外。只要学校对此负有一定的管理和教育的义务, 就不应该排除在校园事故之外。一般情况下, 如教室、宿舍、图书馆、体育场馆等都属于校园内的场所, 而在有的情况下, 由于学校疏于管理致使学生外出受伤、班级组织爬山老师未尽照顾责任致使学生摔、组织学生外出实习、写生、参观博物馆、校外春游等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在此期间都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此时事故发生的地点虽然是在学校外, 但也都是在学校应该实施监督、管理、保护职责的场所, 所以都是属于校园的范围之内。

(四) 损害时间的特定性

损害发生的时间是特定的, 即损害必须发生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办法》第13条规定, 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 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 以及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 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休学学生在休学期间、已退学学生, 因其在“特定期间”内己脱离学校的教育管理, 不具有学生的学籍, 因此不能成为校园伤害事故的主体, 则不属于《办法》所调整的范畴。

三、学生校园作害事故的类型

划分校园伤害事故的类型, 有助于厘清责任主体, 界定责任范围, 明确责任形式, 为及时准确的处理校园伤害事故创造条件。校园伤害事故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分类, 从承担法律责任主体角度可以将校园伤害事故分为:

(一) 学校责任事故。

它是学校由于过失, 未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而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包括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有明显的不安全因素;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学校教职工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中违反有关要求及操作规程;学校组织课外活动时未进行安全教育或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学校统一提供的食品、饮用水不符合安全及卫生标准等。

(二) 学校意外事故。

它是指学生在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它包括由于自然因素及不可抗力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特异体质、疾病, 学校和学生自身不了解或难以了解而引发的事故等。

(三) 学生责任事故。

学生责任事故, 是指学生由于过错, 造成自身或他人人身伤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事故。《办法》第10条规定了学生及其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形。

(四) 第三方责任事故。

是指第三人因其侵权行为或物件造成学生人身伤害, 依法由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事故。《办法》第11条、第14条规定了第三人承担责任的情形。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相信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研究必然得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岐、杨光磊:《校园事故侵权责任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年3月第1期。

[2]杨秀朝:《学生伤害事故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3]高菲:《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看大学生安全教育》, 《法制与社会》, 2008年第7期。

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篇8

一、学校设施方面的原因造成伤害事故

百年大计, 教育为先。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 在一些地区, 有的学校的教学楼还是危楼, 有的甚至被鉴定成D级的危楼还在使用。这些危楼年久失修, 配套的设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比如楼道狭窄、扶手不牢固, 在紧急疏散或者下课学生拥挤的时候, 可能造成踩踏事件和楼梯、扶手坍塌事故。对于这样的学校, 全社会、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呼吁相关部门进行拆除改建。毕竟学生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没有什么比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更重要。

二、学校管理方面原因造成伤害事故

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漏洞或者不严以及对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力, 也是导致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学校应该有一套科学严格的制度来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 合理科学的管理, 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伤害事故的风险。比如, 课间严禁学生追逐打闹, 体育课期间要求教师全程监管学生的活动, 禁止学生在学校门口购买各种存在卫生问题的食品, 学校对食堂工作进行有效监管, 学校内的机动车要严格限制, 来访人员要实行登记制度, 等等。而现有的情况是, 有的学校不能合理地建章立制, 没有严格的门卫制度、饮食卫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制度等, 致使管理出现漏洞,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个别学校的饮食卫生管理混乱, 卫生条件差, 有时学校提供给学生的食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可能引发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此外, 个别校园内交通管理混乱, 进入学校车辆太多, 且不按照规定的线路和限定的速度行驶, 容易引发事故。总之, 有些学校虽然有较完备的规章制度, 但未能严格执行, 存在很多隐患。

三、教师职业道德问题造成的伤害事故

小学生年龄小, 身体智力发育不成熟, 因此, 在教师面前是弱势群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是文明的培育者, 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但不可否认, 有时可能有害群之马乘虚而入。近些年, 教师伤害学生的丑闻也曾见诸报端。在为孩子感到痛心的同时, 更为有这样的同行而感到耻辱。教师作为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 一定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之后再上岗。对于胆敢伤害学生的教师, 一定要依法进行惩处, 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 要让教师在孩子们眼里变得更加可敬和神圣。

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管理出现漏洞造成伤害事故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 责任心不够强或者组织管理上出现漏洞, 因而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比如, 体育教学过程中, 没有安排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就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而造成伤害;在体操类教学中, 没有进行安全有效的保护措施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在球类运动中, 教师没能事先安排技术教学就进行剧烈的对抗性练习和比赛而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带领孩子们进行野炊、春游活动的时候, 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而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这些, 都是本可以避免的伤害事故。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充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五、学生自身粗心大意造成伤害事故

由于学生年龄段的原因, 他们大多活泼好动。在课间, 学生经常会追逐打闹, 有时可能由此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对于这类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学校要安排教师在课间对学生进行监管和教育, 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另外, 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强势学生欺负殴打弱势学生造成的伤害事故, 也是不可忽视的现象。对于此类事件, 教师要加强教育, 并且积极要求家长配合。

六、个别学生自残造成的伤害

学生自残事故已经不是新鲜事, 对于这类学生, 教师要及早发现, 及早进行心理干预。这要求每位教师要有师德, 有爱心, 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学生,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 将悲剧扼杀在萌芽阶段。

七、不可预见的意外原因造成的伤害

不可预见的意外原因, 包括流行性疾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对此, 学校应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合作, 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让学生学会科学处理突发事件, 提高自身的安全保护能力。

八、结束语

孩子是人类的未来, 是祖国的花朵。由于孩子自身的年龄段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家长的原因等等, 有时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事故。因此, 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现象, 针对实际情况研究有效的解决措施,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充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释义及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杨安定, 吴志宏.中小学生伤亡事故案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陈本亮, 吴仁华.法制在学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

校园安全事故 篇9

一、校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 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阅历, 认知能力不强。没能系统的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能维护自身的安全。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维权意识淡薄, 加之自控能力差, 遇事易冲动, 不计后果。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 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的学生普遍心理素质差, 抗挫折能力弱, 但思维敏感。一旦遇到挫折, 易产生心理障碍, 甚至引起心理扭曲, 产生消极情绪, 产生不应该发生的严重的后果。

2、学校方面的原因

(1) 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不完善。有的学校的教室、宿舍、阳台、体育器材、教学用具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2]设施陈旧老化或设计不符合安全要求, 未能及时修复和拆除, 从而带来事故。学校在制度建设和管理上也不是很完善, 制度建设和管理体系不健全。大多数的管理者缺乏必要的自我危机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有的学校没有健全的门卫登记制度, 社会上的闲杂人员随意的进出校园, 容易造成不良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2) 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 没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 责任心不强, 不能对学生尽职尽责。有的教师不能平等的对待学生, 看不起学习成绩不好的或者有缺点的学生, 言语上侮辱他们, 不尊重他们的人格, 时不时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易造成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教学中, 教师易忽视学生的安全教育。

3、家庭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家长将对子女的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 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交流。有些家长知识水平不高, 不知如何去引导孩子的教育, 难以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过分的宠爱孩子使其养成许多不好的习惯:逞强好胜、不能吃亏、性格偏执脆弱。一旦他们遇到失败和挫折, 往往易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是过激行为。

4、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媒体上充斥着一些不良的信息:暴力、色情、犯罪。容易使涉世不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 他们为了寻求刺激而盲目模仿, 从而引发各种校园伤害事故。

二、校园伤害事故的预防策略

1、学生自身方面

青少年学生要多开阔视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社会阅历, 提升认知水平。通过多种途径认真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 还要增强自制力, 胸怀宽阔, 培养责任意识, 遇事冷静, 做事考虑后果:没必要用暴力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就不去伤害他人;面对有诱惑力的危险性活动要果断放弃。认真学习安全消防知识, 掌握自护自救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是自己在伤害问题上由一个消极的承受者变成为积极的预防者。

2、学校方面

(1) 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堵塞管理上的一切漏洞, 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3]学校管理部门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场地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修复, 消除安全隐患, 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对未及时处理的安全隐患,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提示。学校要不断地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加强制度体系的建设, 加大执行的力度。

(2) 学校可以以讲座、防灾自救演习等多种灵活的方式, 向学生普及安全防护知识, 进行防火、防电、防溺水等各种安全自救的训练,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 依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3) 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对学生有责任意识。平等对待学生, 不辱骂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在组织校外活动时,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认真组织、科学管理、现场指挥, 以免对学生造成伤害。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增强法律意识, 积极地参加各种自救技能的培训, 在教学活动中维护学生的安全。

3、家庭方面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对他们进行常识性的安全教育, 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技能。家长还应与学校多联系, 多方面的了解子女, 以便对他们悉心指导, 循循善诱使他们明白在学校哪些能做, 哪些不能做, 帮助他们分析、思考问题。同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的力度,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遇事冷静, 认真考虑后果。

4、社会方面

政府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校园周边的社会环境, 降低社会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4]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净化校园周边的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监控,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 帮助学生绿色上网, 同时还应加强和完善校园安全立法, 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 保护学生的健康发展。

校园伤害事故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各方面要各尽其职, 通力合作, 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切实保护好每个学生的安全, 将校园里的伤害事故减少到最低, 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安全的校园环境, 让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杨山林.校园伤害事故预防体系的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0:123—124.

校园安全事故 篇10

目前, 我国的全民安全意识虽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还不甚理想, 尤其是在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 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将直接决定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我国煤矿事故频发, 每年约有四五千人因煤矿事故而死亡。分析前人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和事故模式理论的研究发现其研究都是在输出结果为事故发生的前提下构建的事故致因模型, 而这并没有真正反映出最终模型结果的本质, 从而在模型的整个流程中也就存在很大的缺陷。基于此, 由事故的本质原因出发, 深入研究事故致因理论, 以双重结果为模型输出, 由因致果, 由果至因双向构建事故模式模型, 并根据实际事故分析不断细化模型, 最终实现对煤矿事故的有效控制, 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进一步确保煤矿职工的人生安全。

1 我国近三年的煤矿现状

通过分析我国近三年的煤矿现状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都在明显下降, 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2007年、2006年分别同比下降20.2%和20.1%, 但我国的煤矿现状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很多, 例如2006年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50倍。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努力将我国的煤矿现状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见表1)

2 基于安全意识和双重责任结果的事故致因模型

2.1 煤矿事故的模式理论

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 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 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这就要求对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根据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确定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物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环节的原因是我国煤矿事故的直接原因。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于人的素质、训练、教育等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当他满足一定条件时, 就会发生事故。不安全的环境也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 主要是指:a.自然环境的异常;b.生产环境的不良。同时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因素, 而物的不安全因素又会在客观上造成人出现不安全行为的条件。物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 客观上一经出现隐患, 人主观上又表现了不安全行为, 就会立即导致事故的发生。

2.1.2 间接原因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 管理上的缺陷主要是:a.技术缺陷;b.劳动组织不合理;c.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d.没有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e.教育培养不够, 缺乏安全知识等。这些都将间接导致事故发生。

2.1.3 本质原因

通过上述原因分析, 我们可以认识到导致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是安全意识问题安全意识不仅体现在人的身上、同时体现在管理的身上。管理的问题又是导致物的原因的关键所在, 最终我们可以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都归结到安全意识上面, 确立了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是安全意识缺乏。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 必须将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2.2 双重事故结果分析

从宏观上可知由于现在的技术水平有限, 事故的发生除了可避免的一类外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一类也就是技术水平外的事故的发生。这也就决定事故最终的归类是责任事故, 还是责任外事故两重结果, 我们将事故结果分为三类输出:责任结果, 责任和责任外交叉结果即交叉结果以及责任外结果。

2.3 事故模式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如图1的模型:

3 基于上述事故模式模型的事故分析

3.1 2001年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4.6”瓦斯爆炸事故

3.1.1 事故过程、人员伤亡以及事故损失

2001年4月6日四点班, 在四石门采区生产区域有4个单位, 分别是综采二队在41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出煤、综掘一队在施工总回风下山延伸、掘三队采用炮掘施工轨道下山延伸;综掘三队施工延伸皮带下山, 事故前, 由于瓦斯浓度大, 瓦斯浓度比较高, 部分职工在横川附近清理溜子、皮带。21时25分, 矿调度室值班员李继龙接到掘进三队工人尚桂岭在井下四泵房汇报, 他听到一声巨响, 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四石门轨道下山、采区总回风下山及41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等区域, 造成38人死亡, 16人受伤, 其中重伤7人, 直接经济损失136万元。下面运用提出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对此次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3.1.2 直接原因

41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 在掘进的过程中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及时采取瓦斯抽放措施, 致使工作面瓦斯时常超限。事故当班415掘进工作面的局扇没有正常运行, 造成瓦斯积聚, 并达到爆炸界限, 电气失爆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1.3 间接原因

a.陈家山煤矿生产区域全部集中在四采区, 而四采区下山部分在没有构成主要通风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回采和掘进回采巷道, 违反原《煤矿安全规程》第118条“在准备采区时, 必须在采区内构成通风系统以后, 方可开掘其它巷道。”的规定。且生产布局不合理的集中。在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有规定。

b.41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达8m3/min,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四台风机和四趟风筒为其供风, 在4月1日采用边掘边抽措施前已掘进巷道180米,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150条关于“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 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 应采取瓦斯抽放措施。”的规定。为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规定:“严禁使用三台以上 (含三台) 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c.虽然按有关规定在四采区的三个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安设了瓦斯监控系统, 但瓦斯监控系统不能实施超限断电, 且瓦斯传感器严重失修, 不能正确反映瓦斯的变化情况。矿井也未按《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第25条的规定报送瓦斯监测日报。

d.矿井入井人员携带的是过滤式自救器, 违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101条关于“突出矿井每一入井人员, 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 (压缩氧和化学氧) 自救器”的规定。

3.1.4 主要原因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井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管理不善, 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

综上所述, 认定这起瓦斯爆炸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3.2 2007年8月17日山东新泰的煤矿溃水事故

3.2.1 事故过程、人员伤亡以及事故损失

8月16日至18日, 煤矿溃水事件发生前后两三天, 华源矿业集团所在地新泰市的柴汶河上游突降大暴雨,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17日凌晨2时至下午15时, 从而导致山洪暴发, 柴汶河水位暴涨并漫溢, 冲毁了约65m的柴汶河河岸。矿井迅速被淹, 湍急的水流冲击力极大, 避灾路线均被水流堵死, 要想从垂直深度达1100多米的矿井下逃生到井口, 距离是11000多米, 井深路远, 道路难行, 矿工逃生极为困难, 最后, 有170多名矿工丧生。下面运用提出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对此次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3.2.2 主要原因

由于环境因素突变, 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岸垮塌、溃水淹井, 最终导致事故发生。这一原因导致的是责任外事故, 属于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

3.2.3 次要原因

除了自然灾害, 另外一个导致事故的因素是华源公司接到险情汇报后, 在调度室指挥的矿井负责人对溃水淹井灾害认识不足, 未及时做出停产撤人命令, 延误了人员撤离时机, 致使部分有望逃生人员未能及时撤离。这一原因是安全意识导致的管理方面的缺陷, 最终导致的是责任事故。故应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惩处。

综上所述, 该溃水事故应被认定为责任于责任外的交叉事故。

4 结论

在事故模式理论基础上, 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层次性的分析, 构建了我国煤矿事故模式模型, 这是的创新之处。根据模型, 认为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是导致我国煤矿事故不断发生的本质原因。安全意识影响着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 其中管理的缺陷与物的不安全因素共同构成引发煤矿事故的隐患。同时,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是导致事故的发生直接原因。另外, 环境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通过对两起典型煤矿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现状, 并在前人对我国事故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了更实际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 基于安全意识和双重责任结果明确了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本质原因。并运用该模型对两例煤矿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验证其适用性。

关键词:安全意识,责任事故,交叉事故,煤矿事故致因理论

参考文献

[1]韩斌君, 俞秀宝.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J].煤炭工程, 2006 (, 9) .

[2]林柏泉.安全学原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安全生产年鉴, 2005-2006[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校园安全事故 篇11

一、校园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校园学生伤害事故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既可能发生在校园内,也可能发生在校园外;既可能发生在上学及上课期间,也可能发生在下课及放学期间,还可能发生在假期里等等。

从现实来看,校内学生伤害事故主要有三大原因:由于学校设施、设备不安全、建筑物倒塌等造成学生人身伤害;教职员在教育活动中由于故意或过失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学生之间因不当游戏、斗殴造成学生伤害。具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事故类型。(1)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期间的运动伤害。由于体育教师未能按体育课的教学规程,或学生未能掌握运动的要领而引起的运动伤害。(2)课余伤害。如课间休息时,学生之间嬉闹玩耍、推搡打闹引起的伤害,学生下楼时拥挤踩踏引起的群死群伤。受社会不良影响在校结成团伙,团伙之间在校斗殴而引起的伤害等等。(3)课堂事故。如物理、化学实验教师未能按照实验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学生,或师生冲突、学生的恶作剧等引起的伤害。(4)课外活动事故。(5)教学设施老化、破旧或者不齐全而引起的学生伤害事故。(6)学校提供的食品、饮用水引起学生伤害事故。(7)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引起的伤害事故。(8)学生的特异体质或特异疾病学校知道而未加预防引起的学生事故。(9)由校外第三人引发的学校有过错的学生伤害事故。

二、校园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

一直以来社会上有这样一个说法,认为学生在学校期间,家长对孩子的监护权发生了转移,只要孩子到了学校,学校就应当承担完全的监护责任。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学校承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而不承担监护职责。按照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强调是三重保护,即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保护。在学校方没有任何主观过错的情况下,校园内发生的一些人身伤害事件可能属于一种完全的意外,所以没有人必须为其承担过错(侵权)责任。

三、校园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建议

1. 坚持以防范为主的处理方针。建立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场地、形式、内容的安全防范。如教师在选择立定跳远的场地时最好不要在水泥场地进行训练。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安全事故预案制。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教师应该立即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处理校园安全事故要注意合情、合理、合法,做到以人为本,以得到受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使事故得到圆满的解决。

2.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应坚持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和及时、妥善处理原则。我国的教育法、教师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民法通则、最高院有关司法解释等都有相应的或类似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更为事故处理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事故处理要求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认定造成事故的原因,同时在依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之时也不能要求学校履行法律规定以外的职责。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学校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和学生自身的行为以及第三人的行为。在赔偿问题上,要根据责任认定依法赔偿,不能脱离损害后果的实际需要而提出不切实际的巨额索赔,也不应超出责任方的实际能力。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救治受伤害学生,把伤害后果降到最低限度,要及时处理事故善后。

3. 建立、完善学校事故责任保险制度。学校有必要参加社会责任保险,把由于学校疏忽或过失造成的学生的人身损害,在法律上应由学校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一些国家推行的校园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社会化值得借鉴。如美国一些州的法令规定,学区教育委员会援助那些在学校事故中负有责任并负责赔偿的教师。德国则把学校事故纳入到法律规定的事故之中,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儿童都在事故保险的保护之列,一旦学生发生人身伤害,即可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护及帮助。

室内燃气安全事故剖析与安全对策 篇12

关键词:户内燃气事故,CO中毒,爆炸

1 前言

随着城市燃气的快速发展、供气范围的不断扩大、用户数量的增长, 与燃气有关的各类风险因素不断增加, 用气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户内燃气事故屡有发生, 且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的防止户内燃气事故的发生, 改变燃气安全管理多注重“事后过程”, 缺少预见性的现状, 有必要对户内天然气事故的原因、规律、危害进行分析, 并找出安全隐患与户内事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实施户内天然气风险评估, 并逐步建立燃气风险管理体系, 使安全管理从事故一调查一整治一再事故的事后处理的被动循环, 改变为事先分析、预测、主动防范及控制分析的管理, 从而最终保证燃气企业的安全管理朝着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使燃气事故及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2 室内燃气安全事故的特点及其类型

2.1 室内燃气事故的特点

2.1.1 突发性。

燃气事故发生往往都很突然, 根本意识不到, 这使得居民用户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的防范。

2.1.2 危害性。

燃气事故发生后, 不管是中毒还是发生爆炸, 都会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 尤其是发生爆炸时损失巨大。

2.1.3 社会性。

燃气泄漏会污染空气、水源;发生爆炸事故不仅造成用户自己的财产损失生命安全, 还会影响邻居的财产损失生命安全。

2.1.4 复杂性。

燃气事故中的火灾、爆炸及中毒, 往往还伴随着机械伤害、腐蚀伤害、高温灼伤等, 给救治伤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2 室内燃气事故的类型

2.2.1 CO中毒。

引起CO中毒的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工煤气泄漏引起的。由于人工煤气中含有CO, 泄漏后极易引起CO中毒;二是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的CO未排出室内, 在室内大量积聚, 引起CO中毒。

2.2.2 燃气爆炸。

燃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 当燃气达到一定浓度时, 就会形成有爆炸危险的混合气体, 这种气体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爆炸的破坏力与混合气体的体积、浓度和房屋结构有关。爆炸造成的损失与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冲击波。

3 事故原因分析

3.1 燃气用户灶具连接胶管过长、老化和脱落。

一般, 灶具连接胶管不能超过2m, 中间不能有接头, 不能直接穿墙, 穿墙必须加钢套管, 胶管套入燃气管道和燃具接口后应用喉箍紧固, 凡使用超过两年以上的胶管必须更换新的胶管。用户在使用燃气过程中, 胶管过长, 可能会造成气体压力不足, 点不着火;胶管管径过大, 容易脱落, 造成燃气泄漏, 引起爆炸或中毒。胶管长期处于温度较高状态下工作, 极易老化、龟裂, 发生倔气, 不经常对胶管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胶管, 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2 燃气燃烧不完全产生CO。

对于嵌入式灶具, 进风口被封闭在橱柜内, 容易造成燃烧不完全;对于燃气热水器来讲, 同样会由于室内空气量不足造成燃烧不完全, 使室内积聚大量的CO, 造成中毒事故。直排式热水器将烟气直接排入室内, 烟气中的CO极易造成用户中毒。

3.3 燃具没有安装熄火保护装置。

部分燃气灶和燃气热水器没有安装熄火保护装置, 当燃气火焰由于自然因素熄灭时或者由于用户没有关好燃具阀门时, 会造成燃气泄漏, 遇到明火, 引起爆炸事故。

3.4 私自拆、改燃气设施。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 (建设部10号令) 第26条规定, 使用燃气管道设施的单位和个人, 不得擅自拆、改燃气设施和用具, 并不得擅自抽取或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使用燃气。有些用户出于家庭装修的需要, 把燃气管道、燃气表等设施私自改变位置, 容易使管道连接不好, 造成漏气;把燃气设施进行隐蔽包装, 在燃气发生泄漏时不易察觉, 也会引起安全事故。部分用户为了盗气, 拆下燃气表, 直接将胶管连接到供气立管, 遇到燃气部门检查, 再临时接上燃气表, 很容易造成燃气大量泄漏, 危及燃气用户及相邻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3.5 违反规范安装燃气设施。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1993) (2001版) “燃气应用”中规定, 室内燃气管道不得穿越易燃易爆的配电间、烟道、进风道等地方;燃气管道严禁引入卧室, 立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或厕所中;用户计量装置宜安装在非燃结构的室内通风良好处, 严禁安装在卧室、浴室、危险品和易燃物品堆放处。违反以上规定安装燃气管道和计量仪表, 会留下安全隐患。一旦燃气泄漏, 将不能及时排到室外, 造成爆炸或中毒事故。

4 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4.1 存在问题

燃气的户内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燃气企业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我们还应注意到燃气安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素质水平。就目前户内燃气安全形势而言, 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 燃气法规、标准建设亟待加强和完善;企业、用户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待进一步明确;燃气器具安装市场的规范以及安全装置的推广应用和后期维护保养都缺乏相应的规范化管理;一些用户的安全和责任观念淡薄;受员工素质和用户配合程度的影响, 燃气企业在户内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果上还存在差距;燃气企业对燃气户内安全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缺少完整的事故统计资料等。

4.2 对策建议

4.2.1 加强宣传教育

室内燃气事故不断发生, 很重要的原因是用户缺少安全意识, 对于能引起燃气安全事故的隐患不知道或者没有在意。如果用户能清楚知道引起燃气安全事故原因, 经常检查室内的燃气设施, 可以大幅度减少燃气事故。因此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技术, 还应积极开展燃气安全进社区、进学校的等活动, 以进行燃气安全、防护、救护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要将燃气安全知识印发到千家万户, 做到家喻户晓, 及时发现解决室内各种影响安全用气的因素。除此之外针对户内燃气事故的季节性特点, 实行安全提示和警示, 加强用户安全防范意识。

4.2.2 加强对居民用户燃气设施的检查

燃气供应企业必须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对用户的燃气管道设备进行检查, 并进行维修维护, 发现问题应协调用户及时解决, 防止由于解决不及时出现安全事故。唯有如此才能及时把燃气管道的先天性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4.2.3 加强燃气安全事故法规的建设

首先应该明确燃气供应商和用户对户内燃气设施的管理界限;明确燃气供应商和用户的安全管理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及相应的责任人。比如燃气供应商应保证燃气的质量和户内设施的完好;用户应购买合格的器具和软管并按规定的使用期限进行更换。其次推行和完善燃气具安装及维修许可制度, 规范安装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 以保证安装维修质量和使用安全。

4.2.4 积极推广安全保护措施

有些事故隐患用户可能很难察觉, 可以采用一些高科技产品, 确保用户的安全。例如对于使用燃气热水器的用户, 热水器处应具有熄火保护装置和不完全燃烧保护装置, 应采用强制排风式热水器, 及时把烟气中的CO排到室外, 避免造成中毒事故。还可以安装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和自动切断装置来确保室内用气的安全性。

5 结束语

户内燃气事故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 因而在解决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思想意识、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工程质量、经济与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企业宣传服务方面的问题;还有用户使用方面的问题。总之, 燃气的户内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技术、管理和法律等诸多方面。所以, 要解决好户内安全问题就需要燃气用户、企业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功能安全测试下一篇:高校内部控制及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