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潜力(精选9篇)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 篇1
我国人口众多, 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能源消耗强度较高, 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民用建筑高能耗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节能是缓解能源约束, 减轻环境压力, 保障经济安全,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一、民用建筑节能面临的形势
1. 我国的能源发展和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
当前, 我国人口有由农村向城市、由小城市向大中型城市流动的趋势。截至2010年底, 我国城市人口达4.58亿人, 城市化水平达到36.2%, 预计到2015年城市化水平会达到45%;预计“十二五”期间民用建筑能耗会占整个社会能源消耗的50%以上, 全国要节约2.4亿吨标准煤, 其中民用建筑节能要达到1.01亿吨标准煤。民用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一些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得不到大力的推广和使用;绝大多数既有建筑是非节能建筑, 没有供热计量装置, 用户无法自主调节。
目前, 我国的城市新建民用建筑虽然采用了新型建筑材料, 但是在一些地区和城镇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钢筋混凝土和实心粘土砖结构 (每年因此毁坏和占用耕地多大100多万亩) 。在大中型城市, 2007年以前的非节能建筑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列, 是民用建筑能耗的重大组成部分。
2. 民用建设能耗需求大幅提高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 对宅内温度和温度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居民冬季要求集中供暖, 夏季制冷, 据不完全统计每百户家庭的暖气、空调每年约以20%的速度增长, 宾馆、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要求更高, 普遍安装了能耗设备, 负荷偏大, 能耗浪费严重。
3. 随着居民能耗的提高, 环境破坏逐渐严重
我国总体来看, 民用建筑能源使用中排出的CO2大约占总体排放量的1/3, 其中居民住宅大体占2/3, 公共建筑占1/3。从区域上来看, 北方重于南方, 而近年来南方一些城市也提出了冬季供热的需求;从季节上看, 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由此可见, 居民采暖是城市大气的一个主要的污染源。因此, 从源头上减少采暖能耗成为北方城市的首要任务。
二、居民住宅能耗过大的主要原因
1. 建筑结构的缺陷
到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住宅墙体仍多数为实心粘土砖结构, 房顶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或粘土瓦结构, 门窗沿用传统的木制或铝合金, 密封性差且缺乏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 能量损耗严重。
2. 室内系统结构不合理
现在城市集中供暖, 多数居民住宅仍采用单管上下串联和双管上下串联两种方式。一家停用全单元不热, 因此, 为保证其他用户正常取暖, 家中无人也必须将暖气片开放, 浪费极为严重。目前多数建筑仍采用一栋或几栋楼共用一水表, 管网漏水现象严重, 节水洁具得不到推广使用, 污水再生利用率低。
3. 新型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
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虽然在某些大型建筑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应用, 但因受技术、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多数居民仍然停留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初级阶段, 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三、居民住宅的节能新途径
随着经济得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对住宅的要求不单纯停留在原来仅限于对安全感、私密性的要求, 而是更注重于对其灵活性、舒适性和保健性的要求上。在当今能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给节能措施提供了新的途径。
1. 改变住房结构
(1) 改变建筑结构
新建住宅应严格按照现代节能技术要求, 推广使用民用建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不再利用实心粘土砖快, 通过合理设计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利用新型墙体材料, 建筑的公用走廊、楼梯等部位应当安装使用节能灯具和电气控制装置, 鼓励建设具有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建筑, 通过选取合理的可再生能源, 用于取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
(2) 改变布局结构
过去, 对开发商和居民而言, 片面地追求得房率, 即套内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 这就要求尽量减少结构面积和公共交通面积, 造成开发商一味开发低层, 室内结构过于紧凑而采光等效果不好。近几年部分城市对低层建筑不再审批, 要求建设高层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建筑用耕地而且房屋的灵活性、舒适性及保健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 改变室内系统的结构
(1) 改变传统的供暖及制冷方式
随着人类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 许多同仁对供暖制冷系统的改造提出不同的意见。就笔者看来就是以户为单位设置系统, 最为合理的系统形式为:楼内系统采用双管异程;户内可以采用双管也可以采用单管跨越, 并且安装人工调节阀和温控阀, 冬季定为18℃, 最高可调至24℃~25℃;夏季定为28℃, 最低可调至25℃~26℃。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可自动调节, 这样既满足了大多数居民的要求, 又照顾了少数居民的特殊要求, 也符合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2) 供水系统的调整
过去, 我国许多地区为节约用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譬如:提高水价, 加大污水征收力度, 用水定额等。虽然对居民节约用水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对达到我国的节水目标相差甚远。笔者认为采用强行手段和政府补助政策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步伐。加强应用测漏新技术, 降低漏损率, 全面实施城市用水“一户一表”改造。使用新型节水器具, 大力回收中水利用, 避免中水与污水直接混合, 加大污水治理力度, 严格控制污水排放。
3. 以科技进步为先导, 推广使用新能源
新型能源属可再生资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多年来尽管技术上成熟了但因价格所限没能得到大力的推广和使用。政府可以采用政策扶持, 努力降低成本, 大力推广太阳能、地热、风能及生物质能的家庭应用, 做到既节约能源又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但因政策不到位及人类思想意识难以转变的影响, 进展缓慢。但作为国家应是“势在必行”。为此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文件, 国家领导人也分别作了重要批示, 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建立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近年来, 国家注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及时采取了一些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国居住区能耗仅为“十五”期间的80%, 平均年节能率4.4%。本文针对民用建筑节能面临的形势, 民用建筑能耗过高的原因, 就节能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探讨
参考文献
[1]江亿.建筑节能与生活模式[J].建筑学报, 2007 (12) .
[2]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汇编[A].
[3]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001版) [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探讨节能降耗潜力 篇2
摘要:世界上节能降耗的呼声此起彼伏,我国目也将此项措施定为基本国策,本文就中国能源存在问题及节能降耗潜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节能降耗潜力探讨
0 引言
世界上节能降耗的呼声此起彼伏,我国目也将此项措施定为基本国策,本文就中国能源存在问题及节能降耗潜力进行探讨。
1 我国能源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GDP已达到182321亿元,约折合22600多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位居世界第五经济大国。但耗能(石油)却占全球的7%、耗电占世界的13%、耗煤占世界的30%、钢材占世界的28%、铝材占世界的25%、水泥占世界的40%、粮食占世界的25%、棉花占世界的28%。一句话,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万元GDP耗约1.431吨标准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的GDP总量只占世界很小比重,但主要资源的消耗却占世界总量的很大比重。很显然,这是资源、环境对长期以来一直在扭但一直扭不过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的恶性反扑。我们已经实现了连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未来5年,未来20年,未来更长的时期,中国究竟要走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那种照搬西方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之路已行不通。国内资源条件不容许、环境要求不容许,到国际上去进口或开发能源都会遇到阻力,少数发达国家占有绝大部分能源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同时,我国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低端,还是靠拼资源、拼能源维持经济增长,再加上内需乏力,缺乏可持续性。这都使得能源问题不再是简单的“商品短缺”问题,而变成一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如果不改变这种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我国经济社会显然难以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2006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方式,到2020年需要一次能源32亿吨以上标煤,能源消费要比2000年增长2.5倍。“十一五”末,我国原油消费量将达到3.3亿吨至3.5亿吨,缺口为1.5亿吨以上,需进口天然气200亿立方米。2020年原油缺口可能加大到2.5亿吨至2.7亿吨,国家将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在能源紧缺越来越成为经济“瓶颈”、能源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争夺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在保证能源生产、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努力增加产量保障供给,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大力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节能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加强节能降耗考核,健全资源节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能源资源。
我国油气资源缺乏,2003年全国人均石油和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和5%。本来可以到国际上进口油气资源,本来也可以“走出去”用多种方式开发油气资源,但是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迫使我们不得不坚定“主要依靠国内资源”的战略。相比之下,我国煤炭资源要丰富一些,这就是新的能源战略仍提出“煤为基础”的原因。2003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例达到67.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1.5个百分点。“煤为基础”是一个难以在短期内转变的现实。目前煤炭的无序开发,相当程度上是我们缺少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充分估计、缺乏相应的多元化战略安排造成的。”
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资源的损失。仅以大气污染为例,有关部门的统计十分明确:煤炭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是中国最大的大气环境污染源。我国则是目前全球少数几个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还有就是南非、印度等)。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位。国内外研究机构的成果显示,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以2004年全国GDP13.65万亿元计算,损失就在4080亿元至9520亿元之间。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市,2004年的GDP是7450亿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中心主任徐华清介绍说,进入“十五”,特别是近两年,由于部分行业出现了过度投资、发展过热的趋势,造成全国性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消耗迅速增长,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反弹,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13.0%,年均增长率为3.1%,不仅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原定目标难以实现,而且全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也无法实现。其他与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相关的一些污染物,如煤矸石、粉煤灰、废水的排放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专家的观点是,多元化能源战略不仅是保障能源供应的需要,也是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氢能和其他替代能源的发展,都将有望得到有力推动。就可再生能源来说,我国规划是,到2020年使其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目前的7%提高到15%,可替代化石能源4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亿吨,二氧化硫700多万吨。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世界上第五部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国家综合法律。除此之外,政府还将降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进口关税和发电增值税率,制定相应的优惠信贷扶持政策。
2 节能降耗潜力巨大
我国正在为实现减少石油、天然气、煤炭消耗总量的目标而积极努力,并由此推动了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和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热潮。一些经济专家就此分析认为,这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一股新动力。我国面对日益严峻的能耗污染与环境保护课题,正在不断强化科技进步意识与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防止气候变化的长期政策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也为在相关产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我国近一半的能源被工业制造业所消耗,因而制造业成为了节能降耗潜力最大的重点领域。我们要依靠政策性引导,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节能技术,通过不断改造工业制造业高耗能设备,以及更多地采用供热、供气和发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热量回收利用效率。要设计出多种型号具备节能降耗功能的新型涡轮发电机并投入使用,这种发电机可将工厂锅炉产生的多余动能用于发电,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电能,其能源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此外,通过我国企业联合的方式,将工厂产生的余热收集起来,直接提供给其他制造业企业或城市耗能设备。把能源、冶金、化工企业已经建立起由几十家或上百家企业组成且规模不等的热能互动或循环使用联合系统,由计算机进行数字化控制,仅此一项改造就为国家节省电能近20%,年节约开支大量开支。同时还减少了近15%的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排放量。
我们也要将垃圾转换能源的理念视作“生态循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将极大地促进了垃圾焚烧新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生产及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了垃圾和烟气中的有机物燃烧效率和热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了有害物质的生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我们也要普遍建立起废旧物品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体系,为充分利用回收物发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果将平均70%以上的生产与生活垃圾均可有效集中转运到专门的发电厂,并通过附带有环保设备的焚烧锅炉进行第二次能源转换,每年垃圾焚烧节约的能量,将无法估算。
在自然能源开发方面,要不断开发风能、太阳能等传统自然能源的同时,也要努力研究和探索对地热等资源的利用。以往,我国普遍将地热形成的温泉用作沐浴和简单的取暖资源,随着节能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热泵,可利用地热将相对较低的热能集中转化为较高的热能并输往专用设备。同时,根据用户的需要,这种热泵还可与热量蒸发器、空气压缩机或冷凝设备等组装在一起,在少量工作能源的驱动下,便可提供有较高使用价值的热能。也要利用“地冷资源”,开发出收集地冷资源的专用设备,它或许给人们的节能方式带来一种新的变革,即在炎热的夏季利用热泵抽取地下的冷气为房屋制冷。据悉,这些成果已经在瑞典、丹麦、德国等小范围试用,一旦达到在大型办公区、商业建筑中使用的标准,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我国每年能源消耗的近一半用于室内取暖或降温,因此节能型建筑便成为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领域,新型建筑材料将成为专业人员不断研究开发的重点,并使得以往的砖、石、土、木等传统建筑材料被保温、防腐、耐辐射、密封性能优良的混合型建材和各种各样的节能玻璃所取代。建筑研究机构与企业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一代的建筑材料,如建筑用节能保温玻璃,可保证冬天将明媚的阳光吸收到室内,而夏季将高温和紫外线挡在室外;高强度的聚氨酯墙面喷涂材料,则可防止热量透过墙体上看不到的孔隙进行扩散;而高性能门窗和配套的密封组件,可防止热量流失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六个领域建筑节能潜力最大 篇3
北方地区城镇供热计量的改革
北方采暖地区为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地区,秦岭以北的城市年人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户均基本都在2.5吨以上,而秦岭以南没有实行集中供热的城市每年户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一般都在1.5吨以下,相差近一倍,这说明供热计量改革节能潜力巨大。
如果供热也像供电、供水那样,使用多少热付多少费用,根据国际经验,节能率可以达到30%左右,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节能总量将极其巨大。与世界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我国城市具有冬天较冷,夏天较热的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城镇建筑面积约为全国城镇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一,但是却消耗了所有城镇建筑能耗的40%,在这40%中如果能够节能30%,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2006年,我国开始推行强制性的计量表安装。从过去四年的情况来看,供热计量收费面积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2009年更是增长了3倍。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把一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改革以3倍的速度发展,都是一个极快的速度。我相信,我国在对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方面做的比说的要多得多,仅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就可以形成每年节约75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减排200万吨的二氧化碳。而这仅仅是起步阶段,这方面的节能减排潜力非常巨大。
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年要建20亿平方米左右的新建筑,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这是因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预计这一过程还要持续25-30年。
正因如此,我国所有的新建建筑都必须严格按照节能50%或65%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设计阶段从2005年的53%增长到2009年的99%,在施工阶段从21%上升到90%。
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推进,目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基本上已经全部严格执行节能50%以上的标准。但是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施工环节现在还有10%左右的建筑没有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中小城市和村镇还没有启动这项改革,这意味着还有40%左右的建筑没有纳入国家的强制性节能标准管理范围。
据统计,2009年全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近10亿平方米,可形成9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以及减排1800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节能领域。
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大型公共建筑比普通住宅运行能耗高5-10倍,甚至10-20倍。主要原因是很多大型建筑追求外表的华丽以及大量使用集中空调,使得相应的碳排放水平很高。“罩个玻璃罩子、套着钢铁膀子、空着建筑身子”,就是对那些片面追求新、奇、异的高能耗建筑的真实写照,这类建筑己经成为“能源杀手式”的建筑。通过对上海9幢商业楼进行了全年能耗调查的测量结果表明,这9幢商用楼的全年一次耗能量为1.8GJ/(m2a),超过了日本相应商业建筑的节能标准(1.25GJ/(m2a))近43.3%。
公共建筑能耗过大的关键在于这些公用建筑采用了不适当的集中空调技术,经常出现“大马拉小车”的局面,导致能源的无谓消耗。此外,一些建筑在设计方面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比如上海的浦东干部学院,是由温暖地区的国外建筑师设计,学校的主楼像一个大玻璃柱子,冬天不保温,室内冷得发抖,夏天室内教员们在阳光的照射下热得汗流浃背,每年仅电费就高达1600万元,比一般建筑高2-3倍,像这类建筑就要进行强制性改造。
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的推广
我国如果推广城镇住宅全装修,每年可以减少三百亿元的物耗和相应的能源消耗。据测算,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绿色施工方式每平方米能耗可以减少约20%,水耗可以减少63%,木模板消耗量减少87%,产生的施工垃圾量减少91%。正因为如此,要在施工阶段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只能采取全装修办法和装配式施工。
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推广的难点,一是我国有大量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实力和技术力量有限,导致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难以推广;二是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导致成本提高,企业因而缺少积极性;三是技术相对比较复杂。
我国将可采取的主要对策:首先,启动一批大的企业推行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通过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如万科等大型企业已经率先宣布要在全国范围内投资的房地产项目中采取装配式施工和全装修。第二,通过政策鼓励,如北京市已经通过容积率补贴以及城建配套费部分返还政策来鼓励开发商采取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第三,加快标准规范的制定,使得更多新材料、新技术、新的施工办法能够被广大的中小企业所采用。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我国已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相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太阳能热水器的总保有量接近1.5亿平方米,而仅我国的保有量就约占全世界总量的60%-70%,太阳能热水器在建筑中的应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
近几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更重要的是,我国在去年年初推出了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鼓励政策,使得太阳能光电新增装机容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转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应该积极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抓紧标准规范编制工作,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善有关的标准规范。
第二,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的带头效应,计划每年选择20个城市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城市,对每个示范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6000-8000万的一次性奖励。示范城市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建筑必须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有长期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政策等。
第三,加大包括减税、减配套费、奖励容积率等激励政策的实施力度。
第四,加快向农村推广可再生能源适用技术在农房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的示范推广
绿色建筑意义重大,它可以综合性地解决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同时节约空间,可以有效解决室内环保和对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解决人性化生活的问题,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应遵循五项准则。
第一,绿色建筑要有我国的特点,即“因地制宜”,从乡土建筑中学习古人的智慧。我国除了不同气候区的差异性极大以外,一万多年的农耕文明已经积累了无数节约资源、能源的建筑知识。比如陕北、山西的窑洞是冬暖夏凉的覆土式建筑,能耗比普通建筑可以降低70%以上,再比如南方的徽派建筑,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自然通风并利用浅层地热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一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注重建筑的节能,现在只是采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结构来重现古代的智慧。
第二,要采取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在设计、施工、运行、特别是拆除再利用等方面都要使得建筑对环境的干扰达到最小,建筑寿命(因为短视的城市规划和不当的大拆大建)从现在的平均35年也应该提高到100年甚至更长久,延长建筑的寿命就等于节能减排。
第三,低品质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达到最大化。建筑节能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的使用,还必须尽可能采用低品质(低能值转换率)的能源,利用低品质能源进行建筑整体性和基础性调温,比如利用地热能、太阳能或者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基础性调温,而高品质能源来进行局部性、精细性的调温,这将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通则。
第四,要实行全过程控制。建筑节能要达到“四节”性能,就要注重在施工和尤其是长达几十年的运行阶段对建筑进行精心的控制和调节,所以,我国应该建立专业的绿色物业管理,这方面可以启动一个全新的行业。
第五,精专化和系统集成创新将成为绿色建筑技术队伍培育的两个主要方向。绿色建筑涉及专业众多、技术体系非常复杂,越是专门化,越可以在相关领域快速积累知识。绿色建筑比传统设计更加强调专业化分工与协同,必须非常重视设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大学的建筑学科设置也应该符合这样的要求。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专精化的同时也要有相关的专精化技术加以配合,更重要的是要从局部设计走向整体性设计的平衡,使绿色建筑在不同方面都能够和谐一致,发挥应有的节能减排效率。
总之,我国的建筑不能一味追求奢侈、浪费和讲排场,在建筑设计上要恢复我国传统节俭的文化和自然的理念,能够取之有度,同时和谐相处。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 篇4
关键词 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最佳可获得技术
中图分类号 X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01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03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陷入了“国际压力陡然增大”和“国内经济发展现实”的矛盾。一方面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化基础设施还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过程,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还需要一定的爬坡期,相应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还会快速增加。2010年中国的能源消耗为32.5亿t标准煤,约占世界总量的20%,预计到2020年的能源消耗将达到45-48亿t标准煤[1-2]。水泥生产过程会带来一定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约占全球人类活动排放的5%。模型估计显示2050年世界水泥产量将达到36.9亿t,高情景显示2050年产量有可能达到44亿t。全球水泥生产从2000年到2006年增长了54%,同期的排放量从5.6亿t,增加到18.8亿t[3]。
水泥行业是中国的传统基础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已突破18.8亿t,连续25年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年产量超过世界的50%。根据初步测算,2009年水泥部门的能源消耗量约为1.53亿t标准煤,约占当年能源消耗量的5%[4],对于中国未来水泥产量的预测,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5]对中国未来水泥产量有一个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水泥产量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三种不同情景下分别为14.91亿t、18.42亿t和21.84亿t,之后逐步回落,到2030年分别为8.50亿t、11.43亿t和15.99亿t。同时水泥行业节能减排也列入了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水泥企业是重点之一;重点耗能行业能效对标活动水泥行业名列其中;“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水泥余热发电”占据其一,26种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水泥榜上有名等。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了水泥行业未来仍将是耗能大户,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水泥行业节能潜力很大。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在识别了18种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典型技术基础上,以日产5 000 t的生产线作为基准,通过边际减排成本的测算,定量分析了水泥部门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并给出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1 中国水泥企业技术水平和能效概况
目前,中国每t水泥生产的平均热耗和平均电耗分别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5%和10%。据统计,2009年中国水泥产量突破16.48亿t,当年的燃料、电力消耗达到1.86亿t和1 376亿kW?h时[4],为全社会煤炭消耗量的6.62%、电力消耗量的4%,水泥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10亿t, 占全国工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85%以上。可见,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对我国工业整体节能减排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水泥企业众多,技术差异较大,既有一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耗高的立窑生产线,其产能比重已经由2003的72%降低到2005年的55%;还有技术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大大提高了热效率,生产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环保的优点。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2003年仅为20%,2005年提高到40%,2007年55%,2009年达72.7%(见图1)。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水泥行业还具有一定的减排空间。
近年来通过逐步淘汰低能耗的长干法窑和湿法窑等,实现了可观的节能减排量。吨水泥综合能耗已经由2005年的129 kg标煤降低到2009年的104 kg,降低了20%(见图2)。
2 水泥生产节能减排的最佳可获得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泥生产工艺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从最早期间隔式生产的土立窑发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新型干法预分解窑,实现了水泥的连续生产,窑炉单机产量也从10 t/d增加到5 000 t/d以上,更为显著的是水泥生产能耗也大大降低。水泥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包括窑炉工艺、粉磨工艺及过程优化等几个重要方面,并且贯穿原料矿山开采、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等生产工艺全过程。
最佳可获得技术是指最有效、最先进、最节能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并且可以进行实际应用;通过最佳可获得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佳可获得技术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的综合性,包括技术本身、技术的设计、安装、维护及运行;二是技术的可获得性,即在工业生产中可获得实际的、经济的运行;三是技术的最佳,即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取得最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水泥工业最佳可获得技术具有技术的综合性、可获得性和最好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地进行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潜力的分析,本文对水泥工业最佳可获得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到了以下18种典型水泥节能减排技术,见表2。
nlc202309031531
3 中国水泥企业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分析
为了能较为全面地分析我国水泥企业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本文选取了上述18个典型的、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技术进行分析,以下分析均以日产5000 t的生产线作为基准。
3.1 边际减排成本的计算方法
基于上述18个典型技术的实际运行效果,本研究对每个技术都搜集计算了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相关参数。在以下的模型计算中,其基本参数的假设如下:
(1)贷款利率/折现率为12%;
(2)水泥生产线为5 000 t 熟料/日;
(3)年生产时间为300日;
(4)熟料年生产量为1 500 000 t;
(5)标煤排放因子为2.6 tCO2/tce;
(6)电力排放因子为0.770 7 tCO2/MWh;
(7)标准煤单价为1 000元/t;
(8)水泥企业用电价格为0.55元/kWh。
另外,本文在计算年化单位成本时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M=C×d1-1(1+d)n
其中:M为年化单位成本,C为单位投资成本,d为折现率/贷款利率,n为该技术的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的模型和假设,即可计算出该技术的年总成本增量和年总减排量,本文定义的减排成本如下:
减排成本=(使用减排技术后的所有成本)-(基准情景的所有成本)/(基准情景的排放量)-(使用减排技术后的排放量)=(使用减排技术后的成本增量)/使用减排技术后的减排量)
18项水泥节能减排技术的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不难看出,从减排潜力的角度来看,潜力最大的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每生产1 t熟料可以减排
将近1 tCO2;从经济效益上来看,成本节约最多的是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达12.52元/t熟料,而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在经济效益上则排名最后。本研究中将减排量和经济效益两项结合的指标,就是上文提到的减排成本。
3.2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
为了能够更好更直观地体现水泥节能技术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本文采用了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作为分析的工具。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MACC)是评估在特定时间内,一系列减排措施相对于排放基准线减排水平的一种表示方法。它体现的是每个减排措施实现的减排量和减排每tCO2所要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图3是据上述模型计算得到的18种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其中,图中的技术编号是按照减排成本由低到高进行排列的,对应技术如表3所示。
3.3 边际减排成本的分析
通过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选择依据。总体来讲,可以通过不同技术在图中的位置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明显位于横轴下方的负成本的技术,即成本有效的技术;第二类是在横轴附近,属于零成本的技术,即通过较小(近似于0)的成本就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最后一类是位于横轴上方,是正成本的技术,即节能减排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方可实现的技术。
从图1中,可以看到,前13个技术是明显位于横轴下方,说明该13项技术在减排的同时还能节约成本,即是成本有效的减排技术。在这13项技术中,减排成本最低(即减排单位CO2所节省的成本最多)的一项技术是矿山优化开采,减少1 tCO2排放的同时能够节约1 522元成本,是一种极具投资吸引力的技术。同样新型窑尾钢丝胶带提升机(每tCO2减排产生效益777元)、生料立磨粉磨技术(每tCO2减排产生效益613元)、生料辊压机粉磨技术
(每tCO2减排产生效益550元)和矿石输送拖动发电系统(每tCO2减排产生效益505元)等也是有非常可观投资回报的减排技术。
从减排量来看,减排潜力最大的四种技术是水泥生产的碳捕集与封存(CCS)、能耗在线检测和分析管理系统、水泥生产替代燃料和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其中CCS虽然是最具减排潜力的技术,但是其处在边际减排成本的正成本区(横轴上方),需要支付额外成本才能达到减排量的技术,而非属于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的技术,并且前期投资巨大,运行维护成本高,不属于近期优先考虑的技术,不过在长期则具有良好的前景。能耗在线检测和分析管理系统处在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零成本区(即
横轴附近),其减排潜力仅次于CCS,属于中期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而水泥生产替代燃料和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则位于在横轴下方,属于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的技术,是近期应当高度关注和推广的技术。实际上,也是近几年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4 结论和建议
基于本文分析,可以按照节能减排技术的性质将其分成四大类:节能与提高能效技术、能量回收利用技术、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使用技术以及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
(1)本文提及的11种节能与提高能效技术均是成本有效的,但是对于中小水泥企业来说,一次性的大额资本支出对其财务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必要的财政补贴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如目前,国家已经对购买使用高效电机加大了财政补贴力度,对低压高效电机根据功率档次每千瓦分别补贴58元和31元,对高压高效电机每千瓦补贴26元。同时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继续加大升级淘汰力度,作为一个长期工作持续高效执行下去。对于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在政策上给予特殊的支持,如提供低息贷款,降低税收等;对于大型企业政府要加大监督力度,同时适当设置节能减排行政指标。
(2)回收熟料生产过程中的余热,无论是用来供热或发电都是非常现实又节能的措施,但是由于并网难和收费高,使得余热发电技术会遇到实施障碍,需要更多利用市场手段而非行政命令进行推广,其中补贴和贷款政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典型可行的有降低税负水平(例如增值税税率的优惠),给予余热发电优惠电价(差别电价),简化政府贷款(低息/贴息贷款)办理程序和降低门槛。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节能专项资金为节能企业提供补贴,以山东省为例,补贴的标准为每节约1 t标煤给予200元的补贴,若按照山东省2010年产业规划目标,即达到60%的余热发电推广度,则需要财政提供3.1亿元资金的支持,这仅占2006年山东省财政收入的0.17%,具有一定可行性。
nlc202309031531
(3)尽管从技术上讲,水泥生产过程中可以100%地使用替代燃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障碍,如不同替代燃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与传统燃料(如煤)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缺乏替代燃料收集和运输网络以及替代燃料的价格问题等等。需要对适合用来做替代燃料的材料和废弃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并且如何处理和使用这些替代燃料的研发成果应当及时共享,以确保可以大量稳定地使用替代燃料。科学规划,建立健全替代燃料的回收和运输网络,在这过程中适当的补贴也是必不可少的,如现金补贴、税收优惠等。
(4)从技术角度看,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水泥行业的应用不太可能在2020年前实现商业化,如捕集成本过高,我国地质存储潜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以及水泥厂能耗也会增加等问题。因此,不仅要看到CCS的发展前景,更要深刻地认识到发展CCS有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量力而行,加强配套的能力建设。第一,认真分析和评估CCS技术路线,对适合中国发展的CCS技术进行重点研发与示范。第二,应加强CO2储存的研究,对有可能最先作为CO2储存的含油、气、煤的盆地结构的地质进行重点调查研究,对于监测可能、储存潜力、泄漏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第三,增强CCS的风险管理能力,对于CCS技术的各个环节(如捕获、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管理。第四,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引入国外的技术和资金,与全球CCS同行建立联系,跟踪进展、了解动态,交流问题与经验。
(编辑:刘照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际能源署. 世界能源展望2010[M]. OECD/IEA,2010.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 2010[M].Paris:OECD/IEA,2010.]
[2]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2050 China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s Research Group. 2050 China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 Report [M].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9.]
[3]WBCSD,IEA.Cement Technology Roadmap 2009-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s up to 2050[R].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2009.
[4]中国水泥协会. 中国水泥年鉴2010[M]. 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China Cement Association. China Cement Almanac 2010 [M]. Beijing: Jiangsu People Press, 2011.]
[5]史伟,王东. 2009到2050年中国水泥产量预测. 2009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重庆,2009. [Shi Wei, Wang Dong. China Cement Production Forecast from 2009 to 2050.Collection of Papers for China Cement Technology Annual Conuention in 2009 and 11th National Cement Technology Exchamge Conference[C]. Chongqing, 2009.]
[6]汪澜. 论中国水泥工业CO2的减排[J]. 中国水泥,2006,(4):34-36. [Wang Lan. Discussion on Cement Sector CO2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J]. China Cement, 2006,(4):34-36. ]
[7]崔素萍,刘伟. 水泥生产过程CO2减排潜力分析[J]. 中国水泥,2008,(4):57-59. [Cui Suping, Liu Wei.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during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 [J]. China Cement. 2008,(4):57-59. ]
[8]毛紫薇,王灿,陈吉宁. 山东省水泥行业CO2减排关键技术的实施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3):14-18. [Mao Ziwei, Wang Can, Chen Jining.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of Shandong Cement CO2 Key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3): 14-18.]
[9]刘虹,姜克隽. 我国钢铁与水泥行业利用CCS技术市场潜力分析[J]. 中国能源, 2010,32:34-37. [Liu Hong, Jiang Kejun. Market Potential Analysis of CCS Technology in Steel and Cement in China [J]. Chine Energy. 2010,32:34-37. ]
The Potential and Cost Analysi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Dement Sector
浅谈建筑电耗与照明节能潜力 篇5
建筑能耗已成为一个国家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占其总能耗的30-40%,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 上海市建筑能耗为全市总能耗的25.4%。就建筑运行能耗而言, 电力消耗已成为建筑物的主要能耗, 根据我们对上海市公共建筑的调研和统计表明, 高级商场、办公楼和宾馆, 每m2面积的电力装机密量均在50瓦以上, 而从各种公共建筑能耗比例分析来看, 上海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公共建筑的运行能耗以空调能耗为主, 但电气照明与动力能耗也相当高, 尤其是高级商场与办公楼二者占总能耗的50%以上, 因此, 应该重视照明和电梯动力的节能工作。
2 建筑照明现状与节能潜力
2.1 我国建筑照明现状随着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电力发展很快。
1996年全国发电息量已达到10813亿k W h, 但是电力供应不足和效率低下的状况依然比较严峻, 而且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这种状况将继续存在。据估计, 我国年照明用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0%左右, 而且以低效照明为主, 节能潜力很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照明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已成为世界照明灯具的生产大国, 据1995年统计, 照明电器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约5000家。电光源产品有60多个门类3500多个品种, 灯具产品有30多个门类5000多个品种;
1996年电光源年产量已达到55亿只, 其中白炽灯28亿只, 占照明光源产量的51%, 荧光灯4.1亿只 (含紧凑荧光灯1亿只) , 仅占照明光源产量的75%, 荧光灯与白炽灯的比例为1:7。在1亿只紧凑型荧光灯中, 细管径节能荧光灯仅1000万只。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中, 低效高压汞灯约2000万只, 而可替代高压汞灯的高压钠灯仅300万只, 金属卤化物灯只有100万只, 说明在我国照明电光源中, 节能灯仅占很小的份额, 今后应该大力发展节能灯具, 杜绝照明中的浪费能源现象。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的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新建建筑不断崛起, 能源消耗量遂年上升, 照明用电水平也逐年提高, 目前全市拥有的发电机组容量仅为640万kw, 近几年虽有120万k W机组投入运行, 但仍远远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负荷和电量的需要, 预计到2000年全市照明用电量将达到70亿kw h, 如不采取照明节电措施, 势必会造成相当大的用电缺口, 因此, 建筑照明节能势在必行。
2.2 建筑照明节能潜力分析建筑照明节能潜力主要包括电光源
张莉
潜力、镇流电器和传感监控器潜力、灯具潜力以及运行管理潜力等。
3 绿色照明工程
3.1 国际绿色照明为了提高光效、降低能耗和改善环境, 美国环保署于1991年首先提出了“绿色照明设计”, 其具体目标是:
推广使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电光源、照明电器配件以及调光控制件组成的照明系统, 节约照明用电, 减少发电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为此美国先后提出了照明改造内容, 制订了联邦节能法规和建筑节能标准等。日本和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绿色照明规划。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 (C IE) TC 7-03技术委员会的报告, 推广绿色照明工程以来, 欧美16个发达国家的照明电耗变化情况如下:
*平均照明用电占总用电的比例 (%) :1960年13.0, 1975年13.8, 2000年11.0;
*平均照明能量效率 (lm/w) 进步:1960年26, 1980年48, 2000年65;
*人均用电总量 (k W h) :1960年2000, 2000年10000;
*人均照明用电量 (k W h) :1960年264, 2000年1200;
可以看出, 由于推广“绿色照明计划”, 使得平均照明能效有了明显提高, 节能效率显著, 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3.2 我国绿色照明计划我国从1993年开始启动“绿色照明工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 篇6
1 建筑行业的企业创新
建筑业发展至今早已突破国界壁垒, 世界建筑巨头觊觎中国市场, 中国房产新贵则伺机进军海外, 建筑业行业金线不断提升。随着环保、低碳、节能成为建筑业竞争的重要诉求, 行业技术的革新已经迫在眉睫。
革新大势下, “可持续建筑”在建筑业的热度不断提升。从投资产出比角度, 技术改造是针对节能减排可最大程度发挥投资作用、快速产出效益的有效手段。针对技术改造, 笔者曾实地体验过长沙某新型建筑并采访过该建筑的承建商, 该新型建筑采用纯钢结构, 是典型的“可持续建筑”。该项目将建筑进行模块化设计, 工厂化流水线生产, 选用节能环保材料, 综合运用多项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秉持健康、舒适、节能、适用面广、安装快捷、可迁移、持久耐用等特点, 具有建筑能耗只有普通建筑的1/5左右, 20倍于普通建筑的空气净化, 仅产生1%的建筑垃圾等诸多优越性, 超过国家推广要求, 符合住宅产业化政策和发展方向, 被温家宝总理赞誉为第三次建筑革命。
建筑行业应当抓住机遇, 运用钢铁工业技术产品, 实现真正的革新。而对于普通购房者对建筑质量以及建筑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可持续建筑的技术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从整个承建过程中来说, 钢铁工业产品可持续建筑均由一家建筑企业独立完成, 不存在任何转租转包的问题, 联想到前段时间微博名人陈光标发布的十几年来拿到的少的可怜的一手承包的信息, 在目前很多有关房地产和建筑业中出现的很多社会问题, 其实新型技术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规避作用。这样的新型建筑及其建筑技术是非常符合当今国内建筑市场的需求, 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加盟商, 在未来会有更多建筑企业加入到这场技术革新中来。
2 新型的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
新型技术的应用则将成为改革和转型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有效的解读国家政策以及合理的运用新型技术, 才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对于土地的使用则要更加的慎重合理, 卖的高未必会卖的好, 合理的开发和重视土地的二次利用才是根本, 而对于新型技术的利用和重视则可以看出一届地方政府对于整个地区合理规划和发展的态度。对于国家来说, 如果城市发展需要拆迁, 无需像现有的建筑一样变成垃圾, 可以实现异地拆迁, 完全超越绿色建筑标准。世界局势日趋动荡, 冲突和对抗增大, 可持续建筑主体绝大部分为钢材, 等于将我们大量屯积于钢厂难以销售的钢材进行了异地储备, 在人民安全富足生活的前提下, 实现了国家战略资源储备。
变则通, 通则达。国家经济转型背景下, 暂处于粗放消耗能源的中国, 可持续建筑或将引领一场能源节约和储备的革命。
3 具体实现建筑企业革新改造和节能创造的措施
3.1 深入推动禁实与新型发展
要想实现建筑企业的革新改造和节能创造的措施, 关键在于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来实现和规划,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的推动建筑企业的革新改造的实行, 积极的维护制度的颁发, 并且密切的关注时事的发展, 要积极的创新节能, 不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的事物, 创造出能够带给人们最大利益的节能减排的举措。
3.2 稳定的推动已有的建筑节能改造
我们不仅要深入的推动建筑企业的革新改造, 更要全面稳定的实现已有的建筑节能改造, 不能一味的只注重开发新的能源, 也要关注以往已经存在的建筑节能, 在过去的基础上更加稳定的发展新的能源节能。
3.3 积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
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最主要的来源, 也是我们所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一定要谨慎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并且要将环保和节能作为在利用新能源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原则, 这是我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也是在整个建筑实施的过程中, 都要遵循的法则。
3.4 合理的利用保护还未开发的新能源
能源不是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 因此, 能源的保护就更加需要我们的参与, 我们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 不能一味的开采新能源, 我们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 不能让未来的资源被无节制的开采, 我们要充分的照顾到未来的生存。
4 结束语
随着环保、低碳、节能等成为时代的主题, 建筑行业发展的革新改造迫在眉睫, 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主心骨, 不能脱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而单独谋求自身行业的利益。文章从建筑企业的革新改造, 挖掘节能潜力的角度出发, 浅析了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 建筑企业的发展被推向了创新, 结合建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希望建筑企业的发展能够不断的创新, 挖掘节能的潜力, 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的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局面, 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 发展的空间较开放前更大, 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科技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经济发展的模式更加的前卫, 经济市场更加活跃。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在基本保持温饱的情况下, 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基本的生活不能满足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 在拥有较好经济基础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科技, 在全国的各个领域都提倡科技的发展, 带动各个行业的实质性进步。科技的发展, 主要在于创新。所以, 社会各界都大力提倡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时代精神, 不断的通过创新科技发展, 来带动行业经济的发展, 使得行业的发展追寻时代的潮流, 只有不断的创新, 寻找行业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才能摆脱行业发展进入死角, 才能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建筑企业创新,节能减排,发展的未来前景
参考文献
[1]坚持建筑企业革新改造[Z].2002.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 篇7
1.1 国内能耗分析
据《中国统计鉴2012》统计, 2012年我国各种常规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比重为:煤炭68.7%, 石油18.7%, 天然气3.8%, 一次电力 (风、水、核电) 8.9%, 化石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占90%以上[1]。
众所周知,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尤其是煤炭消耗带来的污染, 如雾霾、光化学污染、水体污染等, 已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社会。随着社会发展, 能源需求量急剧上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各国的重大课题。
21世纪至今, 国内各大城市蓬勃发展轨道交通, 而地铁车站建筑能耗非常大, 在各城市能耗巨大的现况下, 已建地铁车站的节能改造尤为重要。
1.2 地铁车站建筑能耗结构特点
地铁车站主要的能耗, 可分为环控系统 (通风空调) , 照明系统 (含工作、事故、广告等) , 屏电 (屏蔽门和电梯) 系统, 给排水系统, 弱电系统和物业等能耗。其中环控系统一般占40-60%, 屏电系统占10-15%, 照明系统占5-10%, 其余为给排水系统, 弱电系统和物业等用电。
2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某车站能耗数据和节能改造分析
2.1 建筑能耗分析
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某车站为例, 分析其建筑能耗。
2.1.1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某车站总建筑面积11305.6m2, 每年总电耗约为800万k W·h, 单位面积年能耗约为700kw/ (m2.a) 。
2.1.2 其建筑总能耗中, 环控系统约占39%, 电扶梯占15%, 照明系统占8%, 其余是照明系统, 弱电系统, 给排水系统和物业等。
2.1.3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目前应用的节能技术有:环控系统按照实时工况调节空调方式, 照明系统采用分区域自动控制系统, 安装屏蔽门系统, 手扶梯采用变频技术等等的节能技术, 能耗相对较低, 应用的技术也较先进。
2.1.4 环控系统设备, 如组合式空调箱、风机、水泵等使用的设备没采用变频技术, 照明系统, 大部分为能耗较高的荧光灯, 而没采用节能灯或LED灯。
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出,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节能可从环控系统、照明系统中重点着手。而环控系统可采用组合式空调箱、风机, 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等变频技术;照明系统可通过采用LED灯, 优化自动控制的方式达到节能的效果。
2.2 节能改造
2.2.1 环控大系统节能改造
在地铁一期工程环控系统中, 因小系统的设备散热热负荷固定、系统容量较小, 采用变频调速的意义不大;而水系统中螺杆式冷水机组具有负荷自动加卸载调节功能, 所以可不对水系统进行改造;另外隧道通风系统的风机正常工况和运营工况下不运行, 只有在区间火灾模式下全速运转, 其节能潜力较小, 也可不作变频考虑。因此在一期工程环控系统中变频节能改造只对大系统而言。
对组合式空调箱, 可采用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电机 (电机功率为22kw) , 自动控制仪器将回风点的温湿度转换为焓值, 与设定的焓值相比较。通过焓差控制变频器来调整空调箱风机的转速, 使车站公共区温度适当, 可避免空调箱全速运行, 达到节能目的。
同样, 对回/排风机也可采用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电机 (电机功率为15 k W) 的类似方案, 达到节能目的。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环控大系统按远期设计的设备容量运行, 必定会造成能耗的浪费, 若采用设备变频技术, 车站内的送排风量将随负荷的升降而变化, 预计整个系统送排风量将比原来减少30%。由泵与风机的相似定律知, 变频时, 电机功率比与转速比的立方成正比, 而风量比与转速比的一次方成正比, 由此可算得电机变频运行能耗为定风量运行时的34%, 则风机可节省用电量约66%。
深圳地铁一般运营时间为06:30-23:30, 环控大系统设备全天运行17h, 组合式空调箱电机功率为22kw, AB两端各两台共4台, 两用两备;回/排风机电机功率为15kw, AB两端各一台共两台。
定风量大系统全天用电量=17× (22×2+15×2) =1258k W·h, 变风量大系统全天用电量=17× (22×2+15×2) ×34%=427.72k W·h, 全天节省用电量=830.28k W·h。
则定风量大系统全年用电量为459170k W?h, 变风量大系统全年用电量为156117.8k W·h, 全年节省用电量为303052k W·h。
按照深圳地铁用电价格表的峰平谷电价 (表1) , 计算得:定风量大系统全年电费为422431元, 变风量大系统全年电费为143627元, 全年节省电费为278804元。
经核算变频节能改造后, 全年大系统可节省用电约30.3万k W·h, 可节省电费约27.9万元左右, 仅需3-4年就可以收回全部变频设备的投资, 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车站全年电耗约为800万k W·h, 则实施大系统的组合式空调箱和回/排风机变频节能改造后, 全年车站将节能3.8%左右。
2.2.2 照明系统LED节能改造
(1) LED简介
LED, 发光二极管, 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 它可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灯具主要优点: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强、环保、节能。发光效率比较:荧光灯50-90LM/W, LED灯50-200 LM/W, 且发光的单色性好, 光谱窄, 无需过滤, 可直接发出有色可见光。荧光灯平均寿命达3-5万小时, LED灯使用寿命达3-5年, 大大降低灯具的维护费用。
(2) 南京地铁LED灯节能改造
南京地铁于2008年在地铁南京站进行LED灯节能改造试验, 将既有的荧光灯更换为LED灯具。
从表2.2可看出采用LED灯具照明后在试验工作面正下方, 照度值和均匀度均满足要求, 且光效增加、功率减少了212W。
(3)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某车站LED节能改造方案
参考南京地铁南京站LED节能改造实验测试结果,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某车站公共区照明系统目前采用的照明灯具就是荧光灯, 若同样采用LED灯节能改造, 节能效果亦非常明显。
按照明系统占8%, 车站公共区照明占照明系统的70%, 全天照明17小时计算, 其全年节电量为800×8%×70%×76.5%×365×17=21.3万度电。而车站全年总电耗约为800万k W·h, 则节能约为全年总电耗的2.7%, 同时预计2-3年收回投资成本。
3 结论
通过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某车站能耗的相关数据, 详细分析了环控系统, 照明系统等能耗情况, 对其进行节能改造。若环控系统的大系统组合式空调箱和风机采用变频技术控制, 其节能效果能达到总能耗的3.8%;车站公共区照明系统改造成LED, 其节能效果能够达到总能耗的2.7%;两种节能改造方案共能实现总能耗5.6%的节能效果。后续研究的展望:
3.1根据深圳的电价政策 (峰谷电价) , 深圳地铁在设计初期, 环控系统可以利用峰谷空调负荷差值, 采用移峰填谷的水/冰蓄冷技术。首先可以降低制冷机设备的最大功率, 第二可以降低电耗成本。但现有线路由于建筑结构没有空余建筑用地满足水/冰蓄冷的基本用地, 所以只能在未来的地铁路线中实现。
3.2 如今深圳的地铁物业正不断的发展, 在环控系统中采用热回收技术, 将获得的能量应用于物业, 其节能将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2[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 篇8
据统计, 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 每平方米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应该是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 国家机关率先实行节能改造, 将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1 数据调查与分析
1.1 调查结果
受广州市墙体改革和建筑节能办公室委托, 重庆大学城环学院对广州地区5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进行能耗调查, 获得了其2006年全年建筑用电数据。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注:空调系统形式“1”代表全空气系统, “2”代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3”代表分体空调。
1.2 能耗分析 (见表2)
注:以上数据来源均是本次调研整理所得。
由表2可以看出广州地区各类公共建筑能耗的差别, 政府办公类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最低, 商场类公建最高, 接近政府办公类的2倍。政府办公建筑比较复杂, 建造时间跨越年代大, 围护结构、照明灯具、空调方式也各不相同。根据能耗调查结果, 地处广州的政府机关办公建筑电耗在80~130kWh/ (m2·a) , 相互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政府机构的特殊职能, 有大规模的计算机房、通信站、指挥中心等功能性房间。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建筑功能的不一样, 有的是纯政府办公楼, 如本次调研的A、B、C三栋公共建筑, 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平均只有97.28kWh/ (m2·a) ;另外两栋公共建筑低层是商场,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平均是118.84kWh/ (m2·a) , 能耗明显比纯机关办公建筑类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纯公务员的工作时间是每周5天每天8h , 而商场营业时间每天长达12h, 且全年营业;同时由于内部发热量大, 空调开启时间也较其他公共建筑长, 广州地区一些商场的制冷机从4月上旬开启运行到12月份;再加上这类建筑部分采用大型的定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 其风机电耗远高于其他形式的空调系统的水泵电耗。
1.3 典型机关办公建筑能耗分析
选取本次调查的建筑代号为C和D两栋机关办公建筑进行能耗分析和对比。
1.3.1 典型机关办公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由图1可以看出, 2006年两栋典型机关办公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最低值出现在2月, 最高值在8月。原因是2月室外气温低且正处新年之际, 公务员拥有一定的假期, 期间办公楼关闭;而8月处夏季高温期, 处各空调运行高峰期, 能耗此时最大。从图1还可看出, D栋商场+办公类建筑月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C栋纯机关办公建筑高, 原因是D栋办公建筑附有商场, 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形式, 且商场的营业时间全天达12h以上, 没有节假日。二者的差值从5月开始增大, 8月达到最大值, 可能是商场中央空调制冷机的投入运行所致。
1.3.2 典型机关办公建筑全年耗电量分布及各项能耗构成
为了进一步了解总耗电量和空调通风等各项耗电量在全年12 个月份的分布规律, 绘制出柱形图 (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于夏季空调系统的使用, 该建筑耗电量在7、8、9月较高, 在12月和1、2、3月较低, 最小的耗电量出现在1、2月, 最大耗电量出现在7、8月份, 而且通风空调能耗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总能耗的变化, 这二者的变化在数值上是基本一致的, 在趋势上是完全一样的。可见照明、设备等电耗是全年基本稳定的, 通风空调的耗电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总耗电量的增加。
为了能够更直观地看出各项能耗对该类建筑能耗的影响, 将各部分能耗绘制成饼图 (见图3) 。机关办公类建筑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办公设备, 照明和办公设备电耗占总电耗的48%以上, 通风空调的耗电量也达到了全年电耗的47%, 可见空调系统和照明、设备的节能在降低该类建筑运行成本方面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 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
2 节能潜力分析
2.1 照明节能潜力分析
本类机关办公建筑照明用电量是10~30kWh/ (m2·a) , 采用节能灯具, 配之以有效的节能意识与节能管理, 该类建筑照明用电可以在目前基础上降低30%。
2.1.1 节能灯具的使用
节能灯如紧凑型荧光灯、细管荧光灯等高效照明灯具, 在相同的亮度下, 其耗电量是白炽灯的25%, 普通荧光灯的90%。从前面的调查结果所知, 广州市很多机关办公建筑仍然大量使用普通荧光灯, 因此采用节能灯具在广州市机关建筑照明方面的节能潜力还是很大的。
2.1.2 减少不必要的照明负荷
很多办公建筑, 不论晴天阴天, 灯具在白天总是开着的。其实在天气晴朗的白天, 如果房间内区不是很大, 在没有阳关直射不需启用内遮阳的情况下, 照度完全可以满足办公要求。这种由于使用者行为习惯造成的能源浪费, 看似很少, 但实际节能潜力很大。
2.2 空调节能潜力分析
2.2.1 建筑热工设计
建筑中, 通过围护结构传热产生的冷负荷占有很大的比例。针对广州市机关办公建筑的具体情况, 在建筑热工设计中, 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考虑。
(1) 控制窗墙比。
从采光、建筑艺术和室内人员感觉角度考虑, 机关办公建筑的窗墙比往往偏高。我们调查的办公建筑中, 绝大部分建筑的窗墙比都是大于0.3。从建筑节能角度, 宜降低窗墙比。日本的节能建筑把窗墙比降低到0.16以下。
(2) 使用Low-E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有色玻璃。
Low-E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有色玻璃等节能品质高的特种玻璃, 其隔热能力强, 能够大大减少由外窗引起的冷负荷。普通玻璃太阳辐射透过率为80%以上, 而茶色玻璃可减少到60%, 反射玻璃可以达到40%。而我们调查的建筑物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普通玻璃。
(3) 采用外遮阳。
内遮阳可以防止太阳的直射, 但也只是把太阳辐射的热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热量, 仍然散发到室内去, 对空调能耗的降低贡献不大。而外遮阳可以有效地把太阳辐射阻挡于室外, 使其不形成室内得热, 可以有效降低室内冷负荷。从表1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机关办公建筑采用的都是内遮阳。
2.2.2 空调系统
该类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一半, 导致该类建筑空调能耗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不合理的建筑设计与建筑通风导致空调能耗过高。调查中发现一部分机关办公建筑使用者一边开窗一边开空调, 使得大量室外热湿空气进入室内, 造成空调系统额外的耗电量。由各种方式 (如开窗通风、机械排风等) 造成的室内外通风换气形成的冷负荷, 有时占总的冷负荷的50%以上。
(2) 不合理的设备选型, 导致空调系统效率过低。这主要针对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机关办公建筑。由于政府机构建筑的重要性, 其空调系统设备在设计选型时, 往往考虑过大的“安全余量”, 与实际运行需求不符, 导致设备长期低效运行, 如风机水泵由于设计偏大, 长期小温差运行。
(3) 不合理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导致空调系统运行时间过长。
比较明显的是商场+机关办公类建筑, 由于商场的存在, 空调系统在下班后和节假日仍需开启, 消耗大量电力。使用分体空调的机关办公建筑, 往往也由于使用者的疏忽, 下班后忘记关空调, 也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2.3 设备节能潜力分析
机关办公楼由于政府机构的特殊职能, 一些功能性房间如计算机房、通讯站等拥有大批电脑设备, 其耗电量可能比一般办公楼大。设备的节能关键在于设备制造厂, 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节能意识和节能管理, 下班之前过“三关”, 关灯、关空调、关办公设备, 这看似一点一滴, 节能潜力却很大, 也是最容易实现的节能方式。
3 结论
(1) 广州地区机关办公楼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范围为80~130kWh/ (m2·a) , 平均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105.90kWh/ (m2·a) , 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43%~55%。
(2) 广州地区的机关办公建筑的空调、照明、设备耗电占了总耗电量的90%以上, 因此, 广州机关办公建筑的节能关键是空调、照明、设备的节能。
摘要:对广州地区5栋机关办公建筑进行了能耗调查, 得到了该类建筑能耗的基本状况, 并对其做了节能潜力分析。
关键词:机关办公建筑,建筑能耗,能耗调研,节能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cin.gov.cn/zcfg/jswj/jskj/200710/t20071026-129954.htm, 2007-10-23.
[2]江亿, 等.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梁珍, 赵加宁, 郭骏, 等.高层办公建筑能耗调查与节能潜力分析[J].节能技术, 2001, 19 (1) :19-22.
[4]蒙慧娟.高层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5]刘方, 陈伟青, 周孝清, 等.广州地区写字楼类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J].建筑科学, 2007, 23 (8) :57-60.
[6]赵建辉, 等.重庆市商场建筑空调能耗的调研与分析[J].制冷与空调, 2005, 增刊:274-276.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 篇9
公共建筑的能耗给能源、环保等事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酒店类建筑是公共建筑中特殊的一类。为了解酒店类建筑的能耗现状及解决酒店能耗大的问题, 很多专家、学者分别对酒店类建筑进行调研及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重庆市5家3星级以上的酒店进行调研, 分别调查了酒店空调系统运行及各项用能状况, 对冷热源系统、水系统、风系统等进行了节能潜力分析, 为解决重庆市酒店类建筑能耗问题提供一些基础性数据。
1 重庆市酒店建筑能耗现状
1.1 酒店建筑能耗范围
在重庆的酒店中, 主要消耗能源类型为电、天然气、油。电占据了主导地位, 主要用于酒店的暖通空调设备 (HVAC) 运行、照明、动力设备以及其他电器设备等;天然气主要用于餐厅、热水供应以及冬季供暖;油只有冬季供暖采用燃油锅炉的一些酒店使用, 在调研的酒店中, 供热锅炉均采用燃气锅炉。
1.2 调研酒店概况
此次共调研了5家酒店, 酒店夏季空调均采用电制冷的冷水机组;冬季采用燃气锅炉制热。表1是此次调研的5家酒店的基本情况。
2 酒店建筑用电特点
2.1 酒店逐月能耗情况
图1为两家代表性酒店一年中各月单位面积用电量变化曲线。从图1可以看到, 重庆的酒店建筑用电呈明显的季节性, 8月份为一年中的用电高峰月, 这主要是由重庆的气候决定的。重庆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 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持续时间长;相应地需要空调降温的时间长。而冬季持续时间较短, 酒店内部发热量也较大, 因此需要供暖天数实际并不很多。调研中发现大多数酒店在6~10月份开启制冷机组空调的天数较多, 这是造成酒店电耗增大的主要原因;3、4、5、11月份是供暖和制冷空调间断运行的过渡月份, 这些月份即使开空调, 也只是白天开启运行一段时间。
图2为代表性酒店一年中逐月的耗气量曲线。E酒店的1#锅炉用于全年供暖、2#锅炉用于全年供热水。从图2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12月到次年2月一般需要供暖, 热水则需要常年供应, 其中每年的12月和次年1月是供暖的高峰期, 供热水耗气量全年变化比较平稳。
2.2 酒店电耗指标
对A、B、C、D、E这5家酒店全年用电量进行统计计算, 得到各自的电耗指标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 调研的5家酒店能耗在100~155kWh/m2间不等, 平均为126kWh/m2。4、5星级酒店的单位耗电指标整体上要高于3星级酒店。投入使用年代较早的酒店, 其单位耗电指标偏高, 例如1989年开业的B酒店, 其单位耗电指标达到了155kWh/m2。除了酒店星级、提供的服务档次不同外, 客房的入住率也是影响其能耗的重要因素。例如A、D酒店平均入住率分别为85%和95%左右, 电耗相差很大。
2.3 酒店能耗构成
以3星级的A酒店和5星级E酒店为例来分析酒店能耗构成。A酒店主要消耗能源类型为电、天然气。将天然气耗气量折合为当量耗电量, 其中电耗占了主导地位, 由图4可以看出该酒店电耗占了总能耗的89%。其电耗主要用于酒店的暖通空调设备 (HVAC) 运行、照明、动力设备以及其他电器设备等;天然气主要用于餐厅、热水供应及冬季供暖。
由图5知, 在A酒店中空调系统用电最多, 占了总用电量的一半, 其次为照明和办公设备等电器用电量, 这三部分占据了酒店耗电的近90%。酒店中的客用电梯及消防电梯能耗占总用电耗量的4%左右。
图6为A酒店空调系统电耗比例图。在空调系统耗电中, 由于重庆供冷季节长, 所以制冷机耗电占了很大部分, 达到了63%;而且由于A酒店采用“单机—双泵—双塔”的运行模式, 因此水泵耗电相对较大, 冷水泵、冷却水泵合计电耗达24%;冷却塔耗电相对来说较小, 仅占3%左右。
图7为E酒店在2005年4月1日~5月15日空调主机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变化。由图7可以看出, 在这期间主机的运行能耗平均占到总空调能耗的60%。
3 节能潜力分析
对于酒店类建筑来说, 其消耗的能源中50%左右为空调系统所消耗。在调研的这5家酒店中, 即使在夏季最热的时候, 也没有一个酒店需要将机组全部开满, 均存在设计冷量过大的问题。因此, 空调系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部分, 以下将根据调研和测试的数据和信息来分析重庆市酒店类建筑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节能潜力。
3.1 冷热源
通过对A酒店夏季运行高峰时期酒店单位面积所需冷量与机组装机供冷量相比较 (见图8) , 酒店实际的运行峰值为设计供冷负荷的60%, 说明该酒店的实际设计冷量偏大, 制冷机配置容量过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机组运行上载率方面, A酒店制冷机组的压缩机上载率最低出现了不到40% (见图9、10) ;D酒店机组常年的运行上载率达不到90%, 大部分维持在75%左右, 而机组的关启也是由外界温度确定, 单台最高负荷一般维持在70%~80%。这样必然导致初投资增大, 制冷设备利用率下降。设计人员应尽量精确计算冷、热负荷, 合理选配冷热源台数和容量大小, 避免装机容量偏大或偏小, 并减少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的时间。
重庆市大多数酒店类建筑采用的都是电制冷的水冷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冷热源组合, 只有很少的建筑采用了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目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冷热源节能技术如冷热电联产、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在实际应用中很少。
3.2 水系统
重庆市酒店类建筑中制冷机组“小温差、大流量”现象仍然存在, 温差过小必然降低了水泵的有效输送效率。在调研测试中很多建筑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在 1~3℃之间, 很少情况能达到额定的5℃的供回水温差。
图11、12为两家典型酒店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3、4、10月的冷冻水温差范围的分布图, 可以看到该建筑冷冻水温差基本上都小于4℃。
水系统节能的主要措施就是防止“小温差、大流量”现象的发生, 但在过渡季节和低负荷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却存在一定的困难, 可行的方法是合理搭配冷水机组和冷水泵, 如一大一小的冷水机组搭配, 可以在最热时同时开启两台机组, 一般的夏季气候下开启一台冷量大的冷水机组, 低负荷情况下开启冷量小的冷水机组;其次, 采用变流量系统, 目前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节能的结论得到了普遍认可, 但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由于对制冷机性能有影响, 需要在使用前进行论证。特别注意的是采取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时, 不宜对冷却水泵也采取变频措施。重庆大学的郭林文等曾对重庆某酒店其进行了连续两天的测试, 该酒店冷水泵和冷却水泵都加装了变频设备, 发现夜间低负荷阶段, 虽然由于冷水流量减少使得冷冻水泵电耗减少了, 但冷却水泵耗电增加了, 水泵总电耗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有所增加, 如图13、14所示。
3.3 风系统
该酒店的全空气系统, 建议采用变风量系统, 还可以利用热交换器回收排风中的能量, 减小新风负荷。如果在系统中设置热交换器, 则最多可节约处理新风耗能量的70%~80%。据日本空调学会提供的计算资料表明, 以单风道定风量系统为基准, 加装全热交换器以后, 夏季8月份可节约冷量约25%, 冬季1月份可节约加热量约50%。
3.4 计费系统
在调研的5家酒店中只有A酒店设立了独立计费, 其余酒店均是“总电表+总气表”模式。5家酒店均没有对空调能耗单独计量, 造成酒店物业管理人员和统计部门对于酒店能耗构成没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设备运行中的能耗不合理状况被掩盖。在收费方式上应尽快摆脱传统的按面积和时间收费, 实施按冷、热计量的收费方式。
3.5 自控系统及运行管理
重庆市的酒店类建筑自控水平很低, 大多数调研建筑都没有 BAS 系统, 很多建筑里制冷机的运行是由人工操作的。同时空调末端风系统和水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 容易造成室内冷热不均的情况。
酒店建筑里的管理人员, 尤其是空调方面的管理人员, 需要定期进行相关培训, 不能机械地根据一些操作“规程”或“手册”来操作制冷系统。例如B酒店的设备管理人员对该酒店的冷却塔运行做了相关的改造, 通过对管道进行调整设置, 使冷却水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每个支管进行喷射并分布均匀, 达到了增强换热的效果, 解决了因水泵设计压力不够造成的冷却水无法正常冷却的问题。
4 总结
(1) 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的5家酒店建筑进行调研, 其能耗在100~155kWh/m2间不等, 平均为126kWh/m2, 与2005年郭林文、王洪卫等对9家三星级以上酒店的调研得到重庆市酒店平均能耗为100kWh/m2结论相近, 酒店平均装机容量为129kWh /m2。
(2) 在调研的酒店中, 空调耗电所占总耗电量的比重最大, 占总电耗的50%左右, 其次为照明和电器耗电, 因此节能潜力最大的也是空调和照明系统。空调电耗中又以制冷机和水泵耗电所占比重较大。
(3) 酒店的供热用气为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2月, 一般在次年的1月达到用电的高峰。逐月用电量随气候变化明显, 6~10月份是用电高峰期, 过渡季节的2、3、11月用电最少。由于酒店星级的不同, 高峰月用电和低谷月用电之比也有显著的差异, 例如3星级的A酒店为3.5, 4星级的C酒店为2.4。
(4) 酒店建筑有其独特的能耗特点, 其影响因素多而复杂。除了天气外, 酒店入住率、星级、建筑年代等都对建筑能耗有较大的影响。
(5) 在夏季供冷或冬季供暖期间, 酒店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根据室外温度确定。6月中旬以后基本是是24h运行的。室外温度偏低时, 开机时间则根据酒店就餐和娱乐时段进行调整。酒店的电耗和空调冷负荷可以明显分成白天和夜间两个阶段, 如何提高酒店空调系统在夜间负荷较低时的能效尤为重要。
(6) 在调研的几家酒店中, 对于客房的温湿度调节和热舒适均较为重视, 例如D酒店考虑到客人的来源地较多, 对热舒适性的要求差异也很大, 供冷和供热工况交替频繁使用的频率较高的情况, 采用了四管制供水方式, 即两根供水管, 两根回水管, 分别供热水和冷水。这种系统型式虽然初投资较高, 但运行很经济, 对室温的调节具有良好的效果。
(7) 在对重庆市酒店类建筑节能潜力分析中, 空调系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部分。从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计费系统、自控系统及运行管理出发, 重庆市酒店类建筑的节能潜力还很大。
参考文献
[1]郭林文, 白雪莲, 孙纯武, 等.重庆市酒店建筑用电量调研与测试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28 (3) :96-98.
[2]余晓平, 黄大勇, 陈三得, 等.重庆某酒店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现状及能耗分析.建筑节能, 2007, 35 (3) :38-41.
[3]余晓平, 付祥钊.重庆市酒店类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J].能源工程, 2007, (6) :65-70.
[4]姜涵, 周智勇, 王晶, 等.重庆市江北区酒店用能现状分析与节能诊断[J].重庆建筑, 2007, (10) :13-16.
[5]郭林文.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评价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 2005.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推荐阅读:
民用建筑节能技术10-17
民用建筑电气节能10-20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05-27
民用建筑结构节能06-29
节能分析民用建筑11-13
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07-14
民用建筑整体节能示范06-19
民用建筑施工节能技术07-29
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08-10
民用建筑的节能措施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