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

2024-08-10

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精选11篇)

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 篇1

1 漳州地区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部, 属夏热冬暖地区。2003年《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2003) 开始实施, 漳州地区着力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及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通过制定建筑节能实施方案、推广应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开展建筑节能宣传, 以及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建筑节能呈良性发展势头。然而, 受政策、观念、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 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1 节能观念有失偏颇

部分建设单位等责任主体的相关人员对建筑节能存在误解, 认为其增加设计、施工、质量监管工作量, 节能建材价格比普通建材高, 从而增加建设投资。这些观点片面地从眼前利益出发, 没能完全理解建筑节能的真正内涵, 忽略计算建筑节能的全寿命成本, 因而在实施建筑节能工作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1.2 对节能产品的认识和开发不足

(1) 对建筑节能材料缺乏了解和认识, 存在建筑节能产品生产与应用脱节的现象, 如门窗材质多选择普通塑钢窗, 缺乏对热反射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门窗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单位使用节能建材的积极性。

(2) 认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存在质量通病未能被很好地解决, 如外墙多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由于受原材料、生产养护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影响, 外墙易开裂, 建设单位担心由此带来建筑质量问题, 致使新型节能墙材难以推广。

(3) 节能新材料、新技术缺乏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支持, 停留在“产、供、销”低水平模式。

1.3 缺乏行之有效的节能检测技术

虽然在设计阶段均能保证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目标要求, 但并不能保证建筑物建造完成后也能达到相关节能要求。为获取判定建筑节能是否达标的最关键指标“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 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在测试中存在代表性测点难以确定、测试时间长等缺点, 难以迅速和全面地确定建筑小区内所有建筑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值,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节能工作的规范发展。

1.4 规划设计方面对建筑节能考虑欠缺

居住建筑在漳州市建设项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其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广大市民居住生活品质。大多数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 虽考虑到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绿化景观, 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 然而却忽视建筑节能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如对日照分析不透彻, 往往致使住宅的所处方位仅与周围的有关参照物相一致 (如道路) , 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或是忽视了小区自然通风要求, 容易产生“热岛效应”, 进而增加了住宅能耗。

2 推进建筑节能的总体思路

(1) 大力宣传建筑节能。

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 提高公众监督意识。推广开展建筑节能评估、标识, 施行国家建筑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建筑标识, 加以量化, 增强可比性, 让公众更容易了解建筑物的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提升公众建筑节能的意识。

(2) 转变职能, 探索管理机制创新。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深入调查研究, 确实解决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 探索管理机制创新,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特别是当前由行政审批向备案管理模式的转变, 应着重发挥审批机构、质量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管作用,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把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3) 建筑节能与规划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规划与设计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前沿阶段, 应结合漳州市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群众的生活习惯, 将建筑节能与小区规划、户型设计等有机结合, 不能一味追求造型和景观设计, 需力求观念创新、贴近生活、精心设计, 降低建筑能耗, 如采取合理的功能分区、建筑朝向、门窗设计、自然通风和遮阳形式等, 让广大市民从中体验到建筑节能设计带来的实惠, 提高居住品质。

(4) 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研发。

一是要摆脱“产、供、销”低水平模式, 把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建材及先进适用成套技术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摆上“产、学、研”单位的重要议程, 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 组织科研机构、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对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攻关。二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节能材料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攻关, 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和施工方法, 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加速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逐步向经济、新型、多功能、多品种的方向发展。

(5) 加快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推广应用新技术工作, 对明确符合国家、省建设技术政策要求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节能技术标准的成熟技术或产品, 不得在使用中设置各种关卡。对属于限制淘汰的产品, 不得在过程中应用, 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政企互动, 积极推广使用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抗风性、抗变形性、环保、隔音、防污、保温、隔热的特殊建筑节能材料, 以降低建筑使用能耗, 如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LED照明、智能遮阳及门窗自控系统、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综合利用等节能产品和技术。

(6) 着力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 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建设领域特别是建筑节能产业方面, 不仅仅是围绕建筑物墙体、楼面、遮阳等建筑围护系统, 以及空调、照明等设备系统开展建筑节能, 还应加强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7) 提高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检测能力。

由于建筑节能不涉及结构安全, 且靠眼看、手摸又检查不出来, 特别是在加强施工过程的节能质量控制以及竣工建筑工程进行抽查检测时, 方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应提高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检测能力, 科学利用建筑能耗快速检测设备, 为客观公正地监督和评价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确保居住建筑的节能质量和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8) 强化行业指导的作用。

充分发挥土木学会、勘察设计协会和工程质量协会的作用, 强化行业指导。一是通过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等形式, 建立供需双方的交流平台, 拓展建筑节能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空间, 实现项目对接。二是组织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研讨,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四是规范各方的行为, 创造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

(9) 深入贯彻执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笔者认为当前需主要做好经济激励和表彰鼓励两方面工作。政府应当带头安排民用建筑节能资金, 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抓紧制定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享受税收优惠配套政策措施。对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以提高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在当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 建筑节能是城市建设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是建筑行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应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探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新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争取早日全面完成节能50%的政策目标。

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 篇2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若干意见》(陕政发〔2006〕30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方案》(待发)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和

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确保我市今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节能减排工作现状

2006年我市万元GDP能耗预计为0.98吨标准煤,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预计为941.71千瓦小时,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为1.15吨标准煤,分别比去年降低5%、5.5和6.5左右。化学需氧量排放预计11.7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预计9.83万吨,分别比去年降低4.9%和10.9。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去年省上给我市核算的万元GDP能耗基数为1.03吨标准煤,远远低于全省的水平,因此节能空间较小;二是根据初步预计我市今年万元GDP能耗降低了5左右,但是,距完成“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25的节能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每年平均降低能耗应在5.6以上)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007年我市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是:发挥节能减排等专项规划的作用,以国家支持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为重点,以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中心,狠抓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清洁生产工作,切实完成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

2007年我市节能主要指标(预测)为:万元GDP能耗0.92吨标准煤,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预计为901.38千瓦小时,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7吨标准煤,降幅要达到5.6以上。减排主要指标(预测)为:化学需氧量排放11.1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8.85万吨。

三、重点工作

(一)发挥专项规划作用,指导节能减排工作。

研究制定《**市建设节约型城市中长期规划》、《**市发展循环经济中长期规划》、《**市节能规划》和《**市减排规划》。通过专业人员调查研究,为我市提供一个明晰的、科学的、有项目支撑的规划,全面指导我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围绕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抓好节能项目建设。

利用中欧能源环境项目办确认我市为“提高中国中小型锅炉能源效率”试点城市的契机,适时推广工业锅炉(炉窑)改造工程;积极支持四个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引导和尝试冷热电联产项目;开展水泥行业余热余压的利用;推进西玛电机等企业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支持以建筑垃圾、页岩等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和墙体材料的节能项目;推广路灯、景观灯节能改造等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关带头节约能源;发展太阳能、水电站、垃圾发电、秸秆发电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工程;加强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积极组织上报节能备选项目,争取国家、省上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清洁生产工作。

根据国家、省有关发展清洁生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细则。组织好重点用能企业、重点排污企业、环保企业及清洁生产有关中介机构的培训工作,了解清洁生产方面的法规、政策、技术及中介机构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开展清洁生产的认定和审核工作。

(四)抓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一要突出抓好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对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80家高耗能企业,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跟踪和指导。二要坚决淘汰小造纸、小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保留企业要继续支持其改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保证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三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耗能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

(五)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组织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拟组织五家企业作为合同能源项目试点,积极支持研发机构对节能产品的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投资力度,通过技术手段达到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减排的目的。

四、保障措施:

(一)继续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指标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及重点用能企业。坚持能耗考核公报制度。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加大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力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积极组织上报节能备选项目,争取国家、省上的资金支持。二是向市政府申请专项资金,来弥补相关职能部门资金上的不足。三是市发改委列出一块专项经费,支持节能减排的直接投资项目、平台项目、投融资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

(三)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监测、服务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依法开展节能减排执法和监察。成立**市

节能和减排监察监测中心,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节能降耗方面政策信息,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采用市场化运作,培育节能减排中介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技术推广交流活动和各种宣传培训活动。

(四)加强统计、计量和能效标识认定管理。完善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建立能够反映我市节能减排实际的统计体系。

(五)加强组织领导。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 篇3

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现状分析

1994年建设部成立了节能工作协调小组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开始有组织地制定建筑节能政策并予以实施。《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确立了开展建筑节能的目标、阶段与任务;建设部多次下发关于实施建筑节能标准的通知,推动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1997年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将节能确立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第一次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合理利用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节约能源、鼓励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节能法》的颁布对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建筑节能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为了贯彻执行《节能法》和推动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的实施,2000年2月18日,建设部颁发了76号部长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对建设项目有关建筑节能的审批、设计、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及运营管理各个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处罚措施。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相关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缺乏系统的针对建筑节能的法律。我国目前没有专门对建筑节能立法,相关的法律中也缺少关于建筑节能的具体规定。因此,建筑节能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第二,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我国建筑节能领域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多是由建设部制定的一些办法、规定和通知等,在具体运用中难以产生法律效力,缺乏对行为主体的法律制约,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动与监管力度远远不够。第三,有关法律法规滞后。我国目前执行的一些法律法规还是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由于时空差异已出现适用范围有误、规定内容过时等问题,急需补充和修订。第四,法规体系结构不完善。目前《建筑法》中关于建筑节能的规定存在空白,而国务院也没有出台相应的行政法规,建筑节能法规在结构上还很不完善,法规体系尚未形成。

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构想

针对我国建筑节能法规的现状和问题,分别对四个法律文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从内容和结构上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修改《节能法》的建议。《节能法》作为国家能源节约方面的根本法律,对建筑节能工作有总体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对《节能法》中建筑节能相关规定的修改意见如下:一是扩大《节能法》的调整范围,把建筑的终端能源消耗纳入其中,并作为重点调整对象之一;二是强制措施和奖励机制相结合,将市场调节机制、政府调控机制、社会调整机制结合起来,为建筑节能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提供法律依据。

修改《建筑法》的建议。《建筑法》作为建筑业的根本法律,是调整建设领域各项活动的法律基础,必然要为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法律依据,而现行的《建筑法》中缺少建筑節能的相关内容。因此,建议借修改《建筑法》之机,在《建筑法》中增加有关建筑节能的条款,这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迫切要求。

制定《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建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部门规章,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了法律效力不足的缺陷。因此建议加快制定和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由国务院颁布,以改变目前建筑节能领域行政法规缺位的现状,从而完善建筑节能的法律依据,提高执法效力。

修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建议。2000年建设部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对推动各地的建筑节能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须对其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等方面进行修改,以适应在民用建筑节能中开展各项具体工作的需要。主要修订意见有:调整适用范围,使其不仅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还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成为三个气候带通用的部门规章;增加调整对象,除加强对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的规定外,应增加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既有建筑节能目标、融资渠道、考核验收体系等内容;对违反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进行细化,加强规定的执行力度。

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 篇4

我国有8亿农民, 每年新建农村建筑面积约9亿M2, 几乎占全国建筑总量的一半, 绝大多数农村采用耗能高、毁地地严重的实心粘土砖, 建造的房屋都是高能耗建筑。如何把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已推进20年的墙材革新和节能建筑推广工作推向农村, 建成节能省地型农材住宅, 以进一步节约土地、保护耕地, 并提高农民居住舒适程度和生活水平, 提高农房质量, 让广大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 享受到新墙材应用和建筑节能的好处, 是各级政府和墙改建设部门落实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

鉴于在新农村建设中, 推广应用新墙材替代实心粘土砖建造节能建筑, 迁涉到土地政策、生态环保、农业生产、资源条件、装备技术、村镇规划、社区建设和设计施工等社会方方面面, 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多方面合作, 多部门联合推进。

首先要以政策法规为先导, 因地制宜分层次的制定适合农村实际情况, 包括行政、经济、技术各方面内容相互配套的政策措施, 以引导、鼓励农民自觉主动采用节能、节土的新墙材, 建造安全、舒适方便的节能住宅, 为此, 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在行政规定方面

(1) 要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把逐步限制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 积极采用新墙材建造节能建筑, 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 按照农村不同类型的建筑, 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墙改和建筑节能工作。首先对规划范围内的农村公共设施和建筑, 以及移民建镇政府集中开发的农民住宅, 先行采用新墙材建造节能建筑, 继而再逐步推向农民成片集中联建住宅, 以及新建、扩建、改建的农民建筑;

(2) 制定《农村推广应用新墙材建造节能建筑的有关规定》, 根据各地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 规定在5~8年内分阶段地逐步限制实心粘土砖, 推广应用新墙材建造节能建筑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并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 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例如:乡镇政府要制定严格审批宅基地的规定, 国土部门要重点查处粘土砖企业违法用地和非法开采行为;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粘土烧结砖企业排污检测, 并依法查处超标污染的行为;建设部门要组织编制不同类型农房和住宅的设计施工技术规程和图集, 并组织施工队伍技术培训和工程质量监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负责组织对农房新墙材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查等等。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监管严密的工作制度, 责成分管的政府领导负责, 并将各项工作要求切实落实到基层和有关工作人员;

(3) 对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 要制定限产指标, 严格控制取土范围和规模, 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擅自在耕地上取土;

(4) 禁止向新建、扩建、改建实心粘土砖的生产项目供地, 限制向空心粘土砖生产项目供地, 对违反规定的, 不予办理用地和采矿登记手续, 仃止发放土地使用证;

(5) 要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环境监督执法, 依法处罚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6) 要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严格推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加强农村建筑市场监管, 禁止质量未达标的墙体材料产品进入农村建筑市场销售。

2 在经济政策方面

为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和使用, 鼓励发展和应用新墙材建造节能建筑, 在投资、税收、价格等经济政策上要制定堵、疏并重的调控措施。

(1) 国家在按排节能减排专项补贴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时, 要加大对开发技术含量高、适用新农村建筑的新型墙材产品的支持力度;

(2) 对目前各地列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中的新墙材生产线示范项目和采用新墙材成片集中建设的节能示范住宅和试点工程, 可根据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颁布的财综[2007]77号文《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 给予一定补贴;

(3) 对于经过有关部门认定列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的农房新墙材产品享受按增值税缴纳税额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4) 经济发达地区, 在新农村建设中由政府移民建镇, 采用新墙材集中建造节能住宅的, 参照先行地区的经验, 采取免收或少收建房费的办法, 鼓励和吸引农民利用原有旧房土地置换新房, 以减轻农民负担, 并加速小城镇建设和新墙材与节能建筑推广的步伐;

(5) 在有条件地区鼓励由农村信用合作社统一向银行按揭贷款, 农民分期向信用合作社付款的方式, 购买房地产商采用新墙材成片开发的节能建筑, 以减轻农民集中付款的负担, 并有助于推广新墙材节能建筑;

(6) 对生产实心粘土砖、瓦产品, 一律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不得采取简易办法减征或免征增值税;

(7) 在农房建设中除农民个人自建住房外, 其它“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均按财综[2007]77号文《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收缴“新墙材发展专项基金”。

3 在技术支撑方面

为保证向农村推广应用质量可靠、技术成熟、价格适中、施工简

易的新墙材产品和安全方便的节能建筑, 一面要对现有农材新墙材制定和完善产品和应用技术标准, 并强化技术标准的执行和监管, 逐步建立农房设计、施工、验收的标准化体系;一面要积极开发研究结合当地资源, 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新墙材产品, 设计建造符合当地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的节能住宅。

(1) 对于全国通用的新墙材产品, 要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对于地方性较强、适合当地农民住房实际情况的特殊墙材产品, 地方建材或建设主管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补订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 完善农房墙材产品的标准化体系;

(2) 各地要组织力量制订适合当地农村住房功能要求的新墙材节能建筑设计、施工技术规程和图集, 包括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档次的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样板图等, 以供农民各取所需;

(3) 要加强力量和加大投入, 组织开发研究利用农村资源, 适合农村节能住宅特点, 产品性能得到保证的新型墙材产品和应用技术, 包括简便的施工技术, 以尽快改变目前广大农村新墙材产品单一, 有些地区仅仅以粘土空心砖或混凝土砌块 (砖) 一统天下的局面;

(4) 进一步提高新墙材产品生产技术,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乡镇企业装备制造水平和工艺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 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含量和规模档次;

(5) 加强新墙材产品示范生产线和农村节能建筑试点工程建设, 通过示范生产线和试点工程展示新墙材产品的高质量和优良性能, 以及节能建筑的优越性, 引导农民自觉主动购买性能良好的优质新墙材产品, 建造安全舒适的节能住宅;

(6) 大力开展农村建筑施工队伍技术培训, 系统讲解新墙材性能特点、施工技术和方法, 经考试合格, 方可持证上岗;

(7) 按照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对农用新墙材产品质量和农房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和检查, 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确保农村新墙材产品和节能建筑安全可靠。

摘要: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采取的政策措施应包括行政法规、经济政策以及技术支持。

关键词:墙体材料,节能建筑,行政法规,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城市环境 (装饰) 照明规范》

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 篇5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

结合国家最新政策,针对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建筑业的巨大需求,阐述了绿色建筑相关理念,介绍了环保部履约中心项目在推行绿色建筑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绿色施工的概念,介绍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集成技术为体现绿色施工的要求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展望了我国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

保护环境,追求能源再利用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建筑顺应了这种时代要求,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全文介绍了绿色低碳建筑的概念与特征,随后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建筑能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最后本文分析了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强绿色低碳建筑的宣传,提高绿色低碳建筑市场需求是关键。

节能减排与低碳建筑

在当前低碳经济的形势下,低碳建筑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正被国人接受,我国作为一个能耗和排放大国,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发展低碳建筑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这已经成为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该文根据我国建筑能耗和排放现状,从建筑节能的角度分析了发展低碳建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合适我国国情的低碳建筑发展策略,为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节能减排——绿色建筑从节能墙体谈起

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建筑行业谈起,介绍了节能墙体的结构性能、构造、优缺点和墙体的物理、热工性能。

节能减排 加快实施建筑节能步伐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使能源消耗明显增加。而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随之而来的是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急剧增加。由此可见,实施建筑节能和减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已迫在眉睫。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减排、适宜居住绿色农宅设计策略研究——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为例

为研究降低农村建筑能耗,提高居住舒适度的适宜性绿色农宅设计策略,特选取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浙江桐庐分水镇百岁坊村农宅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测量、调研,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农民居住现状、生活方式与能耗。根据地形、气候,提出具有当地农村特色的、结合节能各项措施的建筑设计方案。经ecotect日照、pkpm节能软件验证,该方案节约能耗78.56%,居住适宜,具有推广价值。

建筑工程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技术探讨 篇6

【关键词】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技术

0.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和国计民生发展紧密相连。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原材料大多数是自然界中生长周期很长的物质,这样不但对建筑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同时能源消耗也越来越严重[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行业开始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环保的墙体保温材料,这样在整个建筑体系中,充分利用墙板本身的保温性能,形成围护结构的保温体系,且由于这种新型节能保温材料的优点,使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下面本文就对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技术进行简单的探讨。

1.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

现今市场上的建筑节能材料有20多种,依据材料自身的特性,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龙骨石膏板和钢丝网架火芯板等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韧性大、质量轻、保温特性好的优点,非常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效果;煤炭烧结砖类型的墙体材料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这几种材料耗能均很低,且在建筑完工之时,用到的原材料数量要比传统的实心砖少[2]。与此同时,石膏板、纤维水泥夹板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更新促进了墙材系统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缺乏轻板、复合板材质的新型材料,同时新型材料技术很新颖,而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较低,致使产品档次就很低,使得墙体新型材料发展非常缓慢,但是新型的墙体材料不仅能够降低工程工期,还能节省砂浆数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研究。

对建筑节能进行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能够让人们注重节能,这样不但能够对自然资源节约,同时还能够对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减少污染,为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进行改善,造福人类。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建筑节能材料的研究。

2.建筑新型节能墙体保温技术

在建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常常会采用混凝土和砂石等较重物质进行项目设计,而合理选用新型材料对建筑墙体进行保温设计,能够有效节约建筑面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市场上新型的节能墙体保温技术主要有三种:外墙外保温技术、外墙内保温技术以及内外混合型保温技术,这三种技术成为我国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3]。下面本文就对这三种技术分别进行分析:

2.1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物技能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在建筑建设中也广泛应用了外墙外保温技术。其中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可以适度的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从而对建筑物的寿命延长。由于这项技术是在建筑结构的外侧对保温层进行设置,在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导致其结构发生变形,这项技术就会对其产生的应力降低。同时空气中有害物质对对其结构产生的侵害,也会有所减少。②预防热桥的产生,同时避免其发生开裂或者结露问题。并且在正常的情况下,墙体内部的冷凝问题也不会发生,从而对其潮湿问题改善。③外墙外保温技术的蓄热能力结构层,是在墙体内侧设置的,不稳定热作用于室内的时候,那么其室内的温度就会持续的出现上升或者下降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墙体就会对热量进行吸收或者释放,所以有对于室温稳定性的保持非常有利[4]。④对房屋面积的有效使用率进行了提升,据统计当房屋主体结构改变为实心砖墙以后,用户使用面积平均增加了2.4m2左右,其经济效益较好,和内保温有所不同,外保温能够避免二次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⑤外墙外保温技术使用范围广,不管是新建建筑,还是扩建建筑,均可以使用,特别是在进行旧房改造的时候,不但不需要进行搬迁,同时也不会对用户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其大幅度节省能源,让取暖成本大大下降。

2.2建筑外墙内保温技术

这项技术是在施工过程中,在建筑外墙结构的内部添加一层加温层,现今主要的内保温技术包括有: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加抗砂浆压入网格布、加强水泥复合聚苯保温板以及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等等。关于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造价低,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方便、灵活,在确保建筑工程进度同时,还能够节能,缩减居室取暖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都能够让房间热度提高等。外墙内保温技术应用时间久,大约在21世纪初期约有90%以上的工程都采用这项技术,但是这项技术也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缺点:

①因为其只是在墙体内贴上保温材料,对墙体主体结构厚度进行了增加,占用大量使用面积,从而对其用户的使用面积有所缩减。②不能解决“热桥”问题。其中“热桥”问题也就是指在墙体的内外交界处、门窗洞以及框架梁等部位,建立散热通道[5]。在其围护结构的内部对混凝土以及导热性能很高的金属等位置进行了包括,在这一部位和相邻部位相比偏高,也就成为了传热的桥梁,即为 “热桥”。利用红外线技术能够清晰地看到很多热量流向室外,就外墙内保温技术而言,很难避免“热桥”现象。③建筑墙体内部、外部很容易形成温度差,进而破坏墙体结构,致使保温板裂缝。因为昼夜以及季节的变化,外墙体会受到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出现热胀冷缩现象,而外墙结构的种种变化使得内保温板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上,于是,就产生了裂缝。④严重影响用户进行二次维修,并且在内墙中悬挂物件,那么墙体的保温结构就很容易受到破坏。目前,我国节能要求有所提高,保温技术已经不能对其要求满足,且内保温技术存在明显的缺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被外墙外保温技术取代[6]。

2.3建筑内外混合保温技术

所谓内外混合保温技术,就是把外墙外保温技术和外墙内保温技术综合运用,当外界环节需要时,采用外墙保温技术,相反,则采用内保温技术。这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弥补了外墙外保温技术致使建筑材料损坏的缺点,同时也避免了外墙内保温技术保温性能不强的劣势。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由于材料的混合运用让整个墙体的不同部位很容易发生动态,且巨大的温差使得墙体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形,出现更大更深的裂缝,进而减少建筑物的使用期限[7]。由于这种技术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基本不采用这种技术。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能源也越来越紧缺,故建筑节能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科技的发展让建筑技能墙体保温材料越来越耐用、便宜,新的材料不仅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且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但是由于外墙内保温和外墙混合保温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缺点,现今在建筑施工中多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并且根据每层变化、柔性释放应力的规则,在选用材料和施工方法时,必须达到保温、抗裂的目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新型节能材料,让外墙保温技术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以真正实现建筑节能。 [科]

【参考文献】

[1]白宪臣,张献萍.建筑节能改造中内保温构造技术的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2):198-199.

[2]饶梅.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325-326.

[3]王伟超,李壮文.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3(13):225-226.

[4]张林.议建筑墙体的保温节能材料及技术[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3(6):154-155.

[5]刘祎.建筑墙体的节能保温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284-285.

[6]王漾,于江,王万江.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四川建材,2008(5):417-418.

建筑节能发展趋势及建议 篇7

1973年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以前,许多发达国家建筑领域浪费能源的现象也是相当严重的。能源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发达国家很多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能源关系到国家的存亡、经济的兴衰,而建筑用能源竟占到整个国家全部能耗的30%~40%。由此可见,抓紧建筑节能建设,就可以减少外汇支出,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改善贸易平衡,促进居民就业,这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节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至在建筑总面积持续增加的条件下,建筑总能耗却持续趋于减少,即单位建筑能源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1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工作是从新建建筑开始的,这是因为新建建筑节能工作较易组织,所以起步较早。但是,现有建筑毕竟要比新建建筑多的多,只有在以建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大规模地展开以后,才能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所以已建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不久也随即跟上,在已建建筑中,一般说来,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发展较早,工业建筑居后;在民用建筑中公寓建筑及独户、联户住宅开展较早,公共建筑稍后。为了节省投资,旧房节省改造往往与房屋维修、扩建、改建工作相结合。由于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的比例较大,因此很多国家建筑节能工作都是以节约采暖能耗为重点。

1.1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1.1.1 选择发展适当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纷繁众多的技术体系,许多公司拥有自己的专有技术,尽管这些做法都有可靠的节能效果,但其档次、造价、材料、工艺、性能等却各不相同,建筑物造价和施工方法也有很大差别。为了做到合理使用,对于各种卓有成效的节能措施,在实际选用时必须考虑工程对象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当地气候、建筑体系,采暖系统、施工时间、地方习惯和业主意图等多方面的因素,经过方案比较,作出选择。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的选用适当的技术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1.2 优先选用投资少、节能率高的技术

在开展节能工作的初期,采用的最广泛的还是需要投资不多,但节能效果明显的简易技术,首先是门窗密封技术,由于门窗密封费用少,操作简便,居民可以自己动手完成而且节能效果很好,采用面最为广泛;其次是设置房间恒温控制系统,只需在房间通风处设置温度控制器,并与入户供热阀门联动即可,也较容易,安设后还改善了房间的热舒适性。再次是屋顶保温。此外锅炉效率对节能关系也很大,换上高效锅炉并加强对锅炉的检验,节能效果显著。

目前市场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从建筑方面出发作好外墙面及容易产生冷桥部位的保温。但是节能工作发展下去,就越来越需要采用综合技术,如增加门窗的气密性,采用高效节能玻璃,增强外墙的保温性能等综合措施,目前就出现了如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和中空玻璃等高效节能玻璃。

1.1.3 重视组织节能示范建筑

中国研究和开发建筑节能技术已多年,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至今仍在不断组织节能示范建筑。在国家的安排、支持下,许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结合本身的建筑节能技术开发计划,纷纷建筑节能示范建筑,以实验研究新的节能技术,并进行测试分析。示范建筑作用很大,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可得到推广新技术,传播新知识的效果。

1.1.4 发展建筑节能测试及计算技术

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建筑节能的效果要通过测试检验,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出能耗数据。到目前为止,已研究开发出多种实验室的测试方法和设备。目前,多种建筑能耗计算软件,可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建筑设计数据和热工测试结果,算出消耗的采暖空调用能源,并进行经济分析。但是,建筑物能耗毕竟是一个实际的,动态的过程,仅仅依靠实验室或热力部门的数据,对节能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瓶颈作用。因此,对已建成建筑物的能耗测定的研究道路还依然漫长,仍需继续努力。

1.2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目标

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多方面的困难,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第一个建筑节能标准主要停留在试点阶段。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改善居住条件等问题的高度重视。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由建筑类型逐步推广,从居住建筑开始,其次抓公共建筑,然后是工业建筑;从新建建筑开始,接着是近期必须改造的,热环境很差的结露建筑和危旧建筑,然后才是其他保温隔热条件不良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同供热系统节能同步进行。

为了改善和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近年来中国建造了大量的住宅。因此,目前建筑节能的目标主要是住宅建筑,其次为集体宿舍、旅馆、招待所、托幼建筑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供人们居住使用。因此,在这类建筑中对室温和空气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居住建筑在总建筑中所占比重很大,而住宅建筑约占居住建筑的92%。

2 采暖居住建筑的耗热量构成及节点的重要部位

根据中国统计数字表明,建筑物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约占73%~77%;其次为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约占23%~27%。在传热耗热量所占的份额中,外墙约占23%~34%,;窗户约占23%~25%;楼梯间隔墙约占6%~11%;屋顶约占7%~8%;;阳台门下部约占2%~3%;户门约占2%~3%;地面约占2%。窗户的传热耗热量与空气渗透耗热量相加,约占全部耗热量的50%。

由上述可见,窗户是节能的薄弱环节,是节能的重点部位,改善建筑物窗户(包括阳台门)的保温性能和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是节能的关键措施。但是,加强窗户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是以保证室内最低限度的换气次数为限度的。窗户过于密闭,室内空气质量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也会使窗户造价提高。因此窗户的气密性达到II级和III级即可。

3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

3.1 外墙

中国的节能措施特别是中国新疆地区,目前主要是加强外墙的保温。由于受经济的影响,以前大量采用的370厚粘土实心砖墙,虽然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而改用多孔粘土砖墙,但其保温性能仍然达不到令人满意的节能要求。

3.2 门窗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技术措施的不断更新,单框三玻、四腔三密封塑钢窗已被大量用于节能建筑中来。

3.3 采暖

建筑供暖节能不能仅仅止步于热计量或者温控阀。其实,建筑节能是否等于热计量,目前还是一个业内广泛探讨的、争论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几年里供热节能应从以下2点着手:a)整个城市的供热布局和热源结构的选择与优化,采用高效锅炉—高温输送—区域换热—中低温输送—用户供热的模式;b)发展新能源供暖。

以上2种办法,很大程度上取决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地源热泵系统,如果不能与热电联产结合,如果不能与蓄冷蓄热技术结合,达不到削峰填谷的目的,所谓节能只能是一句空谈。

4 节能设计思路

4.1 保温复合节能墙体

复合节能墙体通常由绝热材料与传统墙体材料或某些新型墙体材料复合而成。如果绝热材料复合在建筑物外墙的内侧,则称为内保温复合墙体。混凝土现浇或预制品的外墙,内浇外砌或砖混结构的外砖墙,以及诸如承重多孔砖外墙等其他承重外墙。空气也是一种优良的保温材料。因此,在建筑物中常用材料围成的空气隔离层,不但可以保温隔热。

4.2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

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篇8

一、发展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建筑能耗高、建设规模较大、节能型建筑比例小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典型特点。也正因如此, 我国发展建筑节能的潜力也是极为巨大的。目前, 建筑节能诚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同样亦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发展建筑节能具有很多重要意义,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 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历几千年,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业始终不断发展。进入现代社会, 由于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 尤其是建筑能耗的不断增加, 人们普遍将目光集中于建筑节能, 希望通过建筑节能的发展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在国外, 很多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已然得到很好发展, 其中尤以德国、日本、美国为甚。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要想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必须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发展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二) 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随着工业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 大气污染情况也在逐步加剧。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清晰认识到,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发展工业是错误的做法, 在工业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减少能源消耗。在建筑行业中, 很多国家也日益注重建筑节能。而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大力发展建筑节能确实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为洁净、清新。

(三) 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 发展至今俨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应始终关注, 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不断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促进更多开发商不遗余力的参与到建筑节能事业当中。总而言之, 建筑节能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在建筑节能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及政策建议

(一) 政府在建筑节能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

在上述论述中提及到: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建筑面积也在成倍增长。尤其是21世纪之后, 我国的建筑面积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令人乍舌的地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建筑能耗过高问题也日益凸显, 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基于此种情况, 我国政府也在建筑节能方面制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但取得的效果仍不是非常明显。政府在我国建筑节能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引导者角色。建筑节能究竟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政府需要科学把握。政府对建筑节能发展方向的把握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 (2) 支持者角色。建筑节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如若政府在建筑节能发展中无法予以足够支持, 那么建筑节能也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 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节能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建筑节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那么, 在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方面政府究竟应制定哪些政策呢?综合已有研究,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在建筑节能方面制定如下政策:

1. 财政补贴方面的建议

建筑能耗高、建设规模较大、节能型建筑比例小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典型特点。也正因如此, 我国发展建筑节能的潜力也是极为巨大的。目前, 建筑节能诚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同样亦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表明, 建筑节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标准的住宅建筑, 其成本也不过是每平米增加一百元左右。提高建筑节能标准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开发商的建筑成本, 但这种建筑成本的增加也是开发商完全可以接受的。为鼓励开发商积极投入建筑节能事业, 政府应鼓励开发商大面积进行建筑节能建设, 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政府可对开发商进行财政补贴, 补贴其在建筑节能提升方面所花费的资金。除此之外, 对于建筑节能做得较好的开发商, 国家也可以在税收方面予以一定减少, 鼓励更多开发商积极投入到建筑技能事业中去。

2. 政府采购方面的建议

政府采购是促进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这一点在很多相关研究中已然得到充分证明。为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 建议在政府采购方面制定一系列有效政策。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在政府采购中不断加大对建筑技能产品的认证力度。众所周知, 建筑节能产品是指与建筑节能相关的产品。目前, 世界上很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已认证了几千个与建筑节能相关的产品。基于此种情况, 我国政府在未来应不断加强对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力度,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也应积极采购建筑节能产品, 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产品及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

第二, 有效推进政府建筑节能采购工作。我国应该在建筑节能采购工作方面制定出详细规章制度, 并形成统一标准。在该标准的指引下, 引导政府更为科学的采购相关建筑节能产品。在实施之初, 可采用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 再总结经验, 对其进一步进行扩宽。

3. 税收政策方面的建议

目前, 很多国家和地区均不约而同以税收为手段促进建筑节能发展。在我国, 为促进建筑节能的更好发展, 政府可在如下几种税种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 消费税。所谓消费税是政府为更好体现消费政策所制定的一种税种。消费税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调节不良的消费结构, 让消费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目前,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已尝试征收能源消费税, 希冀能以此调节能源消费结构。我国也同样可以效仿, 例如, 政府可对石化能源征收消费税, 通过该消费税的征收促进建筑厂商及居民将目光更多集中于地热能、太阳能、风能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等。

第二, 城市维护建设税。业内人士均明晰, 城市维护建设税为专款专用。该税种的征收主要运用于城市的建设以及维护。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 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能效。不过, 在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主要基于如下三种税种征收: (1) 营业税; (2) 消费税; (3) 增值税。当上述三个税种得以减免时, 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同时需要减免。因此, 我国目前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率也相对较低。为更好促进建筑节能发展, 我国政府应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能源耗费有效结合起来, 实施单独征收。这样的做法更利于促进建筑节能发展。

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在历史上, 我国曾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调节税。该税种后被取消。为更好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发展, 建议政府将该税种重新恢复, 并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构建, 让其更好适应于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4. 技术发展方面的建议

建筑技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依赖于建筑技能技术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更好发展, 政府在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方面也应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对专注于建筑节能技术创新的企业和公司国家应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政府可组织相关企业到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建筑节能技术, 并引导其对相关建筑节能技术积极进行学习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 研发出独属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 将其更好的应用于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除此之外, 政府还应积极鼓励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积极参与节能技术研发, 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最好的做法就是引导相关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利用二者的资金和技术优势, 更好促进建筑节能技术发展。

5. 公共政策方面的建议

为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国家应积极鼓励居民购买节能建筑、住宅。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性, 我国很多民众并未真正认识到节能建筑的本质内涵。因此, 在购买住宅时, 也往往会因为嫌弃节能住宅价格太高而放弃购买。这样的情况存在是不利于节能建筑发展的, 是不利于我国未来建筑节能发展的。基于此种情况, 国家应通过相关政策的颁布, 引导更多媒体积极报道节能建筑, 让人们更多认识到节能建筑的好处, 从而踊跃购买节能建筑。除此之外, 对于购买节能住宅的居民, 政府也可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 减轻居民购买节能住宅的负担。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定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三、结语

新时期建筑节能政策的价值诉求更加强烈。在未来,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任务还很艰巨。总而言之, 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节能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建筑节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中应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角色, 在税收政策、财政补贴及政府采购等方面均应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关政策, 进而通过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 不断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劲, 孙平.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演进规律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06) .

[2]邹礅, 张永胜.中国与新加坡建筑节能政策比较研究[J].科学之友, 2010 (05) .

[3]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分析[J].聚氨酯, 2009 (03) .

[4]张劲, 鲁永奇, 杨树凡, 王丽娟, 唐羽.辽宁省建筑节能政策透析[J].节能与环保, 2006 (01) .

[5]宋琳琳.我国建筑节能政策变迁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 2015 (03) .

[6]陆媛媛, 孟鑫.吉林省建筑节能政策分析与框架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12) .

[7]宋琳琳.政策网络理论对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意义[J].铜业工程, 2012 (01) .

[8]宋琳琳, 孙萍.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分析——行动者、网络结构与网络互动[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9]瞿焱, 尚建兵.长三角地区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实证研究[J].经济师, 2009 (11) .

对宁夏建筑节能的几点建议 篇9

从2001年起, 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情况, 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分地区、分阶段梯次推进50%的节能标准。建设厅成立了“宁夏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领导小组”,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都相继建立了相应的机构, 将建筑节能管理工作贯穿于全区建设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2001年起, 建立了建筑节能施工图专项审查制度, 2003年开始实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 2004年以后, 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列入全区建设工程综合执法大检查的内容。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引进、研发及推广应用, 完善建筑节能相关配套技术标准和施工规程。到2005年底, 全区节能建筑面积达800万m2, 建成了一批区级、部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示范工程面积约60万m2。

目前, 全区新建民用建筑全部实施50%的节能标准, 新建居住节能建筑约占新建居住建筑总量的70%左右。开始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试点示范工程, 全区建筑节能政策和技术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2 对建筑节能的建议

2.1 充实和完善建筑节能工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机构建设, 完善建筑节能机构设置。将对宁夏建设厅建筑节能领导小组作进一步调整和扩充, 确立以省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形式, 负责协调全省的建筑节能工作, 建立对各县 (市) 、区政府节能工作目标考核制度, 实施年度目标管理。并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建筑节能和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2.2 加大建筑节能政策配套

加快我省建筑节能立法工作, 并从制度上保证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实施, 保证建筑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 完善建筑节能的技术保障体系

加大对建筑节能配套技术的研究, 有效保障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推进。目前实施建筑节能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节能保温措施, 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而目前外墙保温技术体系不多, 还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通过组织编制适用于本省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施工规程, 验评规范和评估体系, 组织相关技术培训, 定期发布鼓励推广应用、限制和淘汰建筑节能的产品和技术目录等措施, 从技术上保障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进行。

2.4 强化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日常监管

通过设置节能单项验收和开展节能效果检测、认定等形式, 尤其要在设计阶段建立评估制度, 在验收阶段建立检测制度, 从行政管理上保障建筑节能工作有效实施和建筑节能措施的到位。

2.5 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宣传和培训

从不同层面加大对建筑节能的宣传和培训。对大众层面: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建筑节能宣传, 通过开展建筑节能大奖赛、建筑节能知识大奖赛和建设新产品、技术交流会等活动, 大力宣传建筑节能, 营造全社会建筑节能的氛围。对从业人员:加强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标准与专业技术等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并与职效、技术晋升挂钩, 使参加专业知识的更新教育培训作为每一位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通过技术培训, 提高大家掌握和应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应知和应用能力。

2.6 启动创建“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试点

以启动创建“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试点工作为抓手, 通过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小区和公共建筑开展创建“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试点工作, 探索如何在城市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建设、使用管理过程中实施“资源节约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经验, 取得基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域气候特征等自然条件的建筑技术指标体系, 以全面引导我省建筑、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水平, 提升建筑的品质。

2.7 注重建筑节能工程实体的质量控制

坚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 对建筑节能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质量监督、材料控制、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2.8 重视建筑节能的科研和立法工作

节能工作任重道远, 应该重视建筑节能的科研和立法工作, 政府应加大建筑节能方面科研工作的投入, 加快建筑节能行政立法及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3 结束语

建筑空调节能措施的几点建议 篇10

空调在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 也在消耗大量的能源, 其发展方向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应用和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1 空调能耗现状

目前, 现有的400亿平方米的城乡建筑中, 95%仍然属于高能耗的建筑, 许多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在国内兴建的采用中央空调的场所普遍存在着高能耗问题。一般来说, 空调耗能占到建筑能耗的50-60%, 由于空调设计时其负荷均按最高环境温度设计, 而最高环境温度对一个城市来说也只是一个月, 所以绝大多数空调系统 (主机、冷冻水泵风机等) 大部分时间处于“大马拉小车”的运行状态, 这就造成了资源的很大浪费。

与国内建筑发展相对应的是空调市场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 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空调市场, 占全世界空调市场利用率的12%。空调的快速普及带来了新的能耗问题。新增电厂的装机容量基本被中央空调的装机容量消化掉了。总电量中的比重仍呈上升的趋势, 空调用电已经直接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关于能耗、节能技术的建议

针对以上在能耗方面存在的问题, 空调的节能方向主要应该从设备, 设计和系统运行三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要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效比。

加强空调用能方式的研究。目前新型用能方式很多, 科研、企业和高校要联合起来加强空调节能系统的开发研究, 推广普及节能新技术, 让大家接受、掌握, 特要注重节能理念的推广。

制冷设备制造厂家要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 不断提高制冷设备的能效比。最近几年数码涡旋技术, 变频技术都是提高设备能效比的方法。设备能效比在过去的五年里得到厂家足够的重视, 数值已经有所提高, 南方有些厂家已经达到5-6。今年在空调系统已经强制实施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和《冷水机组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对房间空调器, 单元式机组和冷水机组规定了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以及超前能效限定值, 指出了节能的方向, 这是我国为提高空调产品的能效比所取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业主、投资方对采用新型节能措施的认识。尽量采用有效的节能措施和设备。

总之, 要想使中央空调系统彻底改变能耗的问题, 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利用中央空调的节能器, 使系统运行在最经济的状态下, 节电率可达20%以上, 而且保护功能全面, 并且具有投资回收期短, 效率高的特点。

3 提高节能设技水平

空调能耗仍比较高, 还表现在系统设计不合理。由于目前我国建设规模大, 建设周期短, 空调系统的设计更要做到精心设计、合理设计、优化设计;提高业主、投资方对采用新型节能措施的认识。设计要想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减少循环水泵电机的能耗, 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循环水泵耗电量非常大, 其水泵的耗电量占整个空调系统耗电量的15-30%, 所以水泵节能非常重要, 其节能潜力也很大。

3.2 减少风机电耗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包括空调风机、排风机。这些设备的电耗占空调系统耗电量的75%, 所以其节能的潜力也就是最大的。使用智能变频风机将定风量控制改为变风量控制, 降低送风的风速, 减少噪音, 末端风机改为变风量控制系统, 可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及室内要求参数的改变自动调节空调送风量, 达到最小送风量时调节送风温度, 最大限度的减少风机动力以节约能源。室内无过冷或过热的现象, 由此可减少空调负荷约5-30%。

3.3 水系统采用变流量模糊控制变频节能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中, 冷却水泵, 冷冻水泵和冷却塔风机的容量是按照建筑物最大设计热负荷选定的, 且留有10-15%的余量。在一年四季中, 系统长期在固定的最大水流量下工作, 由于季节、昼夜采用负荷的不断变化, 空调实际的热负荷绝大多数时间内远比设计负荷低, 所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调节水泵电机的转速, 就可以连续地改变水泵的扬程, 大幅度降低水系统的能耗。

3.4 使用智能控制系统。目前的中央空调大多数未设空调自控, 其设备投入运行均由人工完成。这使得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极为不便, 能耗大大增加。若加装空调智能的自控系统, 即使是最简单的启停控制, 也可大大节省空调能耗, 另外也容易实现空调末端温度的灵活设置。

3.5 同时在空调用能上一定要安装独立计量表, 才能真正计算比较空调耗能数据。

加强暖通设计师的培训, 真正提高节能技术水平和节能意识。在空调冷负荷确定、设备选择及水系统形式等方面充分分析节能措施。准确计算逐时空调冷负荷、确定冷机搭配、冷水循环泵和热水循环泵分别设置、空调水系统尽量采用变流量系统等。达到减小系统能耗, 提高效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空调技术节能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4 节能重在后期运行管理、

随着建筑节能及环保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建筑耗能的主要部分, 空调行业的节能环保发展迫在眉睫。除了从建筑设计、空调设备、安装施工上要注意以外, 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后期的运行管理。暖通系统耗能一直占到了总建筑耗能的65%, 城市中高达75%的温室效应废气也由建筑内耗能系统所造成。目前的制冷行业从建筑设计到空调设备本身到安装施工都有针对节能的标准和独立的监管系统, 但仍有欠缺的是空调安装好后的运行环节。投资费用有限、运行管理水平低等因素也制约了节能效果。根据测算, 具有良好的运行管理的中央空调系统可轻松节能10%—20%。

很多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欠缺对制冷系统的专业知识, 因此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这与空调运行管理的欠缺和空调能耗没有被独立计量有关。控制建筑耗能设备能耗, 用能一定要用计量表, 对于大型建筑, 需要单独安装空调机房用表。有了计量, 才能体现出高能耗和节能的真实效果。

尽管空调设备现已都有完善的自动控制设备系统, 但由于空调系统的运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需要专业运行人员按照气温来调节, 减少不必要的运行, 从而保障系统的合理运用。

空调系统安装完之后, 一定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系统调试, 制定经济合理的运行方案和节能运行策略, 加强运行维护保养, 减少设备和系统的能耗。

另外空调清洗并不是简单清洗风管水管, 定期清洗空调除了能保证室内空气品质, 同时也能够降低能耗。以换热器为例, 换热器如有太多的灰尘, 会大大影响其工作效率, 使得在一定的功率下并不能达到制冷效果, 因此会加大功率。而清洗后的换热器, 自然可以高效运转并降低能耗。

以制冷系统中的冷却塔为例, 冷却塔的多个机组可以按照季节并不同时运行, 但有的物业公司一年四季均开启所有的冷却塔系统, 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国内的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向星级酒店学习其建筑内能耗设备的运行管理经验。由于酒店属于高能耗建筑, 其所带来的能耗费用直接关系到酒店的收入, 因此, 高档酒店对于本身的设备运行有相关的人员培训和管理标准水平较高。

以上是我对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几点建议, 一点拙见供大家参考。让我们大家一起重视空调的节能降耗工作, 在创造室内舒适环境的同时, 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建筑空调成为创造室内舒适环境、保证生产工艺, 提高工作效率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然而空调在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 也在消耗大量的能源, 其发展方向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应用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内容。因此分析空调的能耗现状, 有利于采取节能措施的实施。

民用建筑节能和建议 篇11

绿色建筑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东能源危机, 90年代在西方各国发展成熟, 并建立了各种绿色评估系统。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即引入了绿色建筑的概念, 但直到2005年10月, 才拉开由国家主导的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战略进程。

对于绿色建筑这个新生事物, 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确的定义。原建设部 (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给出的定义是: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 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 (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 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 (能源、土地、水、材料) 、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更多地考虑了建筑物和建筑材料对使用者的影响, 以及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可能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造成的影响。绿色地产开发非常符合当前政府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开发理念, 绿色地产开发是构成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

在西方国家, 绿色建筑是从节能建筑开始的。绿色建筑是节能建筑的拓展和升级。我国最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 但直到2008年10月1日, 国家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开始实施, 才将建筑节能作为国家的强制性规定在全国全面推广。但是, 目前很多开发商并没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推行建筑节能, 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迫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而且存在偷工减料、私自降低设计标准的行为。

3 房地产开发商绿色建筑理念缺失的原因

目前, 政府和企业都把绿色建筑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 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到现在为止仍不成熟。肩负着社会大部分建造任务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存在着绿色建筑理念的缺失问题。

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很多, 归结如下:

(1) 房地产开发商的观念问题。中国的开发商远没有承担更大、更远社会责任的觉悟基础。没有利益的驱动, 房地产开发商是很难主动去开发绿色建筑的。一般的开发商认识不够, 只是着眼于追逐眼前的利润, 这反映了很多开发商社会责任的缺失。

(2) 消费者对绿色节能的意识不够。房价节节攀高, 老百姓一筹莫展。增加建筑节能设计势必会造成建筑成本增加, 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去为此买单。从长远来看, 节能建筑是为消费者省钱的, 但消费者并不清楚节能技术在未来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收益。

(3) 建筑节能势必延长工期, 增加开发成本, 影响开发商资金的回笼。绿色节能建筑后期的收益不可能归于开发商, 开发商只能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节能住宅的价格一般比普通住宅要增加5%~7%, 而要达到真正高舒适度、低能耗、微能耗或者零能耗的绿色住宅, 售价比普通住宅高800元/m2 (各地区存在差异) 。开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成本增加毋庸置疑的, 房地产开发商对成本增加的过高估计也是其不愿意开发绿色建筑的原因之一。

(4) 绿色节能技术的落后。无论是绿色节能材料, 还是绿色节能技术, 我国都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欠缺。技术落后是我国推广绿色节能建筑遇到的很大障碍。我国建筑市场中缺乏一些施工技术好的工人, 有些进口节能材料也由于缺乏施工技术, 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5) 在房屋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验收方面, 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节能建筑项目增加的设计费用不多, 设计时间却很长, 很多设计师不愿意做节能设计。在施工阶段, 部分承包商为了获取利润, 没有严格按照质量标准采购, 施工质量也不严格。监理不严, 以致于节能工程部分施工质量差, 达不到设计的节能效果。

(6) 从国家层面来讲, 绿色建筑推广宣传不够, 节能推广监管不严, 缺乏激励措施。与绿色节能相关的法律还非常不完善, 国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够, 绿色节能技术和设备也比较滞后, 相关的技术工人培训也比较缺乏, 导致效率低下和成本的提高。

4 推广绿色节能建筑的对策与建议

4.1 其他国家推广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的经验

20世纪的能源危机让西方各国惊恐不安。他们在制定一定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 加大了节能建筑的宣传力度, 让建筑的消费者认识到环境破坏、能源浪费的危害性, 认识到节能建筑投资的长远的投资收益和社会回报, 从根本上刺激了消费者对节能建筑的主动需求, 从而形成了一个节能建筑的市场。但是, 单靠消费者的意识是很难迅速推动建筑节能的推广的, 政府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和经济激励措施便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最终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制性手段来全面推广。

英国公布的新建筑规范规定:英国建筑商在承建的新建筑中必须安装节能节水设施, 新建的商业建筑和民居必须采用节能设施, 使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40%。在荷兰, 绿色建筑主要是由企业去推动的, 政府在其中起到了鼓励、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在新加坡, 政府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概念, 并将绿色建筑纳入法令, 授权国家发展部为新建或重修的建筑物制定最基本的环境可持续性标准, 以全面提倡绿色建筑。

4.2 我国推广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刺激了国内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已经达到28%, 对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了在我国全面推进节能建筑、绿色建筑, 需要在以下诸多方面做出努力:

(1) 加强绿色建筑宣传。考虑建筑物的整个寿命周期, 发动公众对节约能源、节省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等观念的讨论。传输绿色建筑的先进理念, 提高公众使用可持续建筑的意识, 培养绿色建筑的需求市场。

(2) 加强房地产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感, 宣传绿色节能建筑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机遇。无论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还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等, 都应该认识到绿色建筑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的, 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必须的, 缺乏绿色理念的企业早晚会被淘汰的。

(3) 加强对专业工种以及建筑工人的业务培训。在使用现代化的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过程中, 应对专业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在多数情况下, 建筑施工质量之所以无法提高, 就是因为许多建筑工人缺乏专业知识, 造成其实际操作能力无法达到要求。

(4) 加强示范项目的推广和宣传。特别是公共机构的建筑, 应率先做到符合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标准, 让公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绿色节能建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5)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加大对绿色节能领域科技的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 研究符合中国不同地区的绿色节能技术和机器设备。

(6)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及建筑规范, 根据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要求, 通过立法来不断提高建筑节能的标准。对于绿色建筑, 虽然目前还不能依靠法律来强制实施, 但也要通过国家政策来加以宣传和推广。

(7) 加强国家对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建设, 对违反国家节能条例的企业和个人, 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以及相关法律的制裁条款, 对于违规违法行为绝不姑息。

(8) 除了国家的立法监控以及制裁外, 还要加强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激励措施。对于采用绿色节能技术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可以在税收、贷款、土地、水费、电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以抵消其因利用新技术而增加的部分成本。

(9) 在绿色节能建筑的实施初期, 国家可以对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和设备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直接进行现金补贴, 即靠国家来为建筑的“绿色”部分买单, 以提高其积极性, 加速绿色建筑理念的宣传和绿色节能技术设备的推广。

(10) 加强绿色建筑认证和评估体系的建设。推进等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和调动房地产开发商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快速发展, 提高我国绿色建筑整体水平, 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

5 结语

绿色建筑有益于人的健康、工作效率的提高。绿色建筑是一种理性的需求, 有助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绿色建筑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 还能为房地产开发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的奥运场馆、奥运村已经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标杆, 这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对我国的建筑市场将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绿色建筑将推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亮, 王桂花.绿色建筑:房地产发展新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7) :23-24.

[2]田淑芬.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 2005, (12) :80-82.

[3]吴昊.“绿色”理念:时髦背后的缺失[EB/OL].http://www.china-crb.cn/HTML/2005/arr/20062867.html, 2009-07-23.

[4]曹薇薇, 吴林.标准将出, 机制尚缺中国绿色建筑起跑欠东风[N].中国房地产报, 2005-11-28.

[5]仇保兴.推广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EB/OL].http://www.cin.gov.cn/hydt/200806/t20080630_174318.htm, 2009-07-23.

[6]刘晓天, 任涛, 张宬.我国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探索与研究[N].http://www.cngbn.com/rdzt/show.asp?id=1968, 2009-07-23.

上一篇:就业现状下一篇:建筑设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