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

2024-06-05

服务大局(精选12篇)

服务大局 篇1

天津铁路运输检察院以深学理论、转变观念为先导, 以深化改革、转变身份为动力, 以确保办案质量、提高执法水平为落脚点, 夯实基层基础, 加大办案力度, 强化法律监督, 为北京铁路局“模范铁路局”、“平安京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有力的服务了天津铁路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提出了天津铁检精神

在我院恢复重建后31年的历程中, 我们深刻认识到:检察工作“文化观念先行”,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开展工作的基石, 是检察干警必须具备的软实力, 而一支有战斗力的检察队伍的打造必须要有精神支撑, 必须要在队伍思想观念塑造上有过人之处, 我们结合本院实际, 提出了“务实、创新、包容、和谐、规范”的铁检精神, 并将这10个字的理念贯穿于铁检工作的方方面面, 思想上重视, 方式上多样, 内容上丰富, 切实发挥了铁检精神的凝聚、教育和引领作用, 切实提升了检察队伍的文化素养和软实力, 使“天津铁检精神”真正内化为干警的共同愿景和精神支柱, 外化为全体人员的行为准则, “十一五”期间先后有侦监科、公诉科、监所科等科室获北京铁路局优秀政法基层单位、北京市检察院先进检察单位等集体荣誉, 在首届全国铁路运输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和侦查监督优秀检察官业务竞赛中, 孙希全和宋立刚两位同志分获优秀公诉人、优秀侦查监督能手称号, 孙希全同时获优秀论文奖, 宋立刚还在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竞赛中荣获“全国侦查监督优秀检察官”称号, 同时获“优秀案件汇报与答辩”等两个单项奖励。

理顺了总体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的理顺对于搞好检察工作非常重要, “十一五”期间我院经过认真思考、深入研究, 特别是认真学习天津市院的主要工作思路和于世平检察长的重点讲话精神, 并结合工作实际, 提出了“111”总体发展思路, 即一个目标、一个途径、一个载体。

一个目标是指“将建立最早的铁路检察院建设成为一流检察院”的发展目标。

一个途径是指“规范上质量、巩固抓提高、深化求发展”。结合市院重点工作的要求, 努力克服思想松懈、精神萎靡、等待观望、不思进取、甘于平庸、敷衍塞责等问题,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把抓工作部署落实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 不断深化新形势下铁检基层院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法律监督工作机制和检务保障工作机制, 突出铁检亮点、形成铁检特色、干出铁检水平, 促进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创新发展。

一个载体是指“强基础、达标准、创先进”专项活动, 依托于这一活动, 我们接下来要用1-2年时间夯实基础, 3-4年时间达到优秀标准, 第5年实现整体跨入铁检系统先进行列。

“111”总体思路的提出为我院整体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理清了头绪, 为改革后与天津市院各项工作无缝对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完善了管理工作机制

市院“四三四四”最后一个“四”, 指的是要大力强化“四个保障”。作为基层院, 我院结合实际, 在政务管理、队伍建设、检务保障、案件管理考核上立足于建立制度、落实招法以确保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有效化, 并形成了初步的管理体系。

政务管理上, 我院制定了涉及院务会议召开、印鉴管理、公文处理、保密、统计、档案等12个方面的制度, 初步实现了政务管理的规范化。

队伍建设上, 我院制定了涉及党组会议、干部管理、教育培训、司法警察警衔管理等8个方面的制度, 并总结了领导班子建设中的“一求二讲三位四互”、党组生活会中的“三阶段工作法”、思想组织工作的“四个抓手”等有效招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运用, 初步实现了组织保障的科学化。

财务、技术和警务保障上, 我院先后制定了涉及财务管理、公务出差、服装、低值易耗品管理、网络终端管理、全程录音录像、视频会议服务、警务区管理、协助侦查等36个方面的制度, 并总结了法警工作中“三用”、“三服”和“五动”的工作做法, 初步实现了检务保障的现代化。

在案件管理考评中, 首先, 根据北京市相关部门的要求成立了案件管理办公室 (临时成立, 正式编制待向天津市院请示后上报解决) , 并制定了《天津铁路运输检察院案件管理工作办法》, 力争尽快适应新的案件管理要求, 其次, 在案件管理考评中, 制定了《案件质量标准》、《案件质量考核办法》、《检察业务工作内部协调、配合、预警、监督机制实施办法》、《六项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 《案件质量标准》详细规定了案件办理的A、B、C、D4个质量档次, 《案件质量考核办法》详细规定了案件质量考核工作的流程, 《检察业务工作内部协调、配合、预警、监督机制实施办法》、《六项工作考核实施办法》为案件考评管理的开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如《六项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规定:如办理案件年内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最终评定为A类案件的, 以个案为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 如被评定为D类案件则予以处罚, 确保了案件管理考评的有效化。

履行了法律监督职能

针对铁路检察机关监督点少、面窄的现状, 我院立足于铁路特点、铁检特色, 积极开展特色监督,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站车交接监督。“十一五”期间, 我院始终坚持每年至少两次上车开展站车交接监督, 先后对T253、1521、D41、K213次等列车随车监督, 重点对旅客列车上发生案件后, 列车乘警是否及时完成调查取证、是否将行为人及有关材料就近规范移交列车运行前方车站派出所开展专项监督, 结合实际办案总结出了独具铁检特色的“站车交接四步骤监督法”, 同时起草了站车交接检察监督规范性文件, 我院的经验做法被最高检 (2012) 高检铁发16号文件转发并在全系统推广。

二是积极开展另案处理案件监督。我院对2006年以来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案件中另案处理的人员进行了全面梳理, 对另案处理的40人进行了摸底跟踪, 对另案处理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总结, 在此基础上, 草拟了《另案处理监督工作办法》、《另案处理监督工作内部联系制度》, 待与公安机关沟通, 力争早日会签。

三是积极开展审判监督。一方面, 认真开展量刑建议工作, 2011年至今先后对154案提出量刑建议, 均被审判机关采纳;另一方面, 探索开展类案判决差异性监督, 我院对2006年以来法院判缓案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对情节、数额等量刑情节差异不大的类案的判决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了审判机关在缓刑的裁量和确定上存在过于自由、标准不一等问题, 为此我院与法院进行了专门沟通, 提出了针对性的监督意见, 有效制约了法院自由裁量权的适用。

四是积极开展监管场所的检察监督, 我院多年来一直坚持365天工作日满岗检察制度和重大节假日期间24小时驻所检察制度, 并总结提炼了监所检察工作中的“四环节监督”, 截至到2012年11月25日已实现驻所检察安全无事故、干警无违法违纪6190天。

发挥了服务大局作用

第一, 服务“保增长”大局, 维护铁路运输秩序。我院充分发挥铁检机关在打击涉铁刑事犯罪中的职能优势, 制定并实施《关于在天津铁路治安重点地区集中整治行动中发挥检察职能的工作方案》, 以涉铁多发性犯罪为打击重点, 连续3年开展打击涉铁侵财型犯罪专项活动, 在专项活动中始终坚持灵活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并重、重点打击与专项预防相结合的“三个原则”和“六项机制”等有效工作做法。经过努力, 涉铁犯罪特别是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十一五”期间共审查移送审查批捕案件542件1080人, 批捕506件1000人, 其中盗窃案件389件774人, 2011年至今共审查移送审查批捕案件127件193人, 批捕109件162人, 主要犯罪类型包括盗窃案件75件117人、涉票犯罪13案14人、毒品犯罪9案10人。

第二, 服务“保民生”大局, 严厉打击涉票犯罪。我院制定并实施了打击涉票犯罪的“四项举措”。一是侦捕对口联系协作, 通过建立与公安对口部门的动态联系, 掌握打击涉票犯罪的即时情况。二是及时介入, 针对特殊案件加大提前介入力度, 规范证据的提取和事实的认定。三是快捕快诉, 鉴于倒卖车票犯罪发案多集中在春运和重大节假日期间, 容易引起社会关注, 为求打击效果最大化, 对公安机关报捕、移诉的涉票案件, 我院严格审查, 及时审结, 这一做法得到了铁检厅的积极肯定。四是年度分析, 连续3年坚持每年底对上年度涉票犯罪人员构成进行归类、对犯罪特点进行归纳、对判决结果进行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类案的捕诉临界点, 切实指导了办案。“十一五”期间, 公诉部门共审查移送审查起诉案件533件1188人, 提起公诉518件1155人, 其中涉票案件21件36人, 2011年至今共审查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67件287人, 提起公诉154件263人, 主要犯罪类型包括涉票案件13件16人, 毒品犯罪12案13人, 盗窃犯罪105案184人。

第三, 服务“保稳定”大局, 加强矛盾排查化解。我院立足于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在信访工作、刑事和解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上成效显著。一是“三问清三告诉一跟踪”工作机制, 努力实现了来信不转化为来访、初次访不转化为重复访、个体访不转化为集体访、本地访不转化为越级访的“四不转化”目标。二是积极探索在轻微刑事案件中开展刑事和解工作, 并探索出了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所属单位、舆论媒体多方参与联动的“立体和解”工作机制, 2011年至今共对5件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

第四, 服务铁路建设大局, 坚持“三立三全”, 确保“一安双优”。为搞好北京铁路局重大工程建设职务犯罪预防、实现“资金安全、干部优秀、工程优质” (简称“一安双优”) 的目标, 我院总结并实施了“三立三全”的工作方法, 这一经验做法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2010年第9期) 、最高检铁检厅 (《铁路运输检察工作情况》第10期) 专报刊发。一是树立大局观念全员参与, 即自觉把铁检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纳入北京铁路局的整体党风廉政建设体系中, 围绕铁路重点工程建设转变观念、摸清底数、制定措施, 形成检企齐抓预防的合力。如2009年我院会同铁检分院、北京铁路局对津滨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拆迁工作开展调研, 实地考察, 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发现犯罪的易发点、预防的薄弱点, 采取座谈、发放材料等方式为工程指挥部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全程同步, 即积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 开展全程同步预防, 以参建人员、建设资金、建设质量为对象分别在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前进行重点预防。2010年我院先后同与津滨铁路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部签署了检企共创“平安工程”备忘录, 这一做法被铁道部纪委作为模式在全路推广。三是创立新的模式全面融入, 即与路局党委、纪委、各重点建设工程指挥部建立了预防信息联系制度, 变静态预防为动态预防, 通过实行定人联系、定事联系、定期联系实现预防工作“点、线、面”的互动。以定事联系为例, 只要管内建设单位有招投标事宜, 投标方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自动开通, 自该项服务开通以来我院先后提供行贿查询20次。“十一五”期间与已签署备忘录的共建单位共电话联系124次, 开展专门座谈16次, 2011年至今共电话联系20余次, 专门座谈4次。

服务大局 篇2

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十堰市科协二届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二00五年工作回顾

2005年,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协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己任,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实施“科学素质工程”,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出现了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团体内部联动协调的可喜局面。

一、服务公众,科普工作特色鲜明

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农村科普、城市科普、青少年科普和科普展教工作协调发展。

农村科普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共发展科技示范户600户、科技示范村8个、科技示范乡镇4个;举办农业科普讲座、报告会18场次,听众达3600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00场次,受众达4.5万人次;放映农业科技影视片30部、120场次,观众达2.6万人次;巩固发展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0处,面积达400余亩;推广蔬菜、柑桔、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6项,种植面积3000余亩;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32场次,参加的科技人员6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册),接受科技咨询和现场科技服务的农民8000余人次;联系科技扶贫村9个,帮扶资金6万余元,发展农村经济技术项目12个,使每个帮扶村农民人平增收150元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顺利启动,以郧县科协为重点,全市科协系统2005年开展引导性培训1347人,技能培训751人,转移就业561人。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城市科普增添亮点。市科协通过举办全市社区科普站长培训班,开展市级科普文明社区创建及科教进社区活动,促进了城市科普工作的扎实开展。茅箭区、张湾区及丹江口市科协组织社区科普站举办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讲座26场次,听众2000余人次;开展社区科普展览、居民生活常识咨询服务和生存技能培训62期次,受众2.4万人次;城区18个社区科普站累计刊出科普宣传栏54期,观看者达2万余人次。在搞好社区日常性科普活动的同时,市科协会同茅箭区科协组织燕林、东岳、龚家湾、火车站4个社区开展科普文艺演出活动,为社区科普增添了亮点,受到各界群众的好评和省科协的肯定。茅箭区科协和张湾区科协金建朝同志分别被省科协推荐为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青少年科普成果丰硕。在创建科普示范学校的同时,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充分发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的作用,联合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育工作者科技创新活动、青少年“科学月”、校园科普报告会、科技夏令营、智力七巧板等科普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5届全国教育工作者科技创新活动中,我市中小学生的科学发明、科技论文、科学实践活动、科幻画4个项目荣获省级奖项174项,获市级奖项359项,教育工作者的科教论文和科教制作项目获国家级奖项2项(占全省获此奖的50),获省级奖项97项,获市级奖项217项。

科技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市科技馆充分发挥中心馆的作用,精心协调展品资源,指导和带动6座县级科技馆发挥展教功能,开展科普展教活动。全市7座科技馆全年共举办《建设节约型社会》、《反对邪教关爱生命》等15个项目的展览,举办馆内展览15场次,馆外巡展20场次,累计接待观众20万人次。在全省第五次科技馆工作会议上,市科技馆、丹江口市科技馆被评为先进集体;丹江口市科技馆规范化建设顺利通过省科协组织的验收并授牌。与此同时,在省科协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市科技馆创建全省区域性科普展教中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之中,2005年,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虚拟展厅、声光电展厅改造、布展均已完成。通过创建工作,将大力提升我市科普展教的品位和档次,为市民提供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的科普教育场所。

重点科普活动有声有色。全市科协系统在2005年全国科普日和科技周活动中,共组织面向社会各界群众的重点科普活动80余项,参加活动的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900余人次,受到科普教育的领导干部、农民群众、城市居民、企业职工、青少年学生达20万人次,市科协分别获得全省科技周活动先进单位和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我们还结合十堰实际,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独具特色的青少年“科学月”活动和“我为科普办实事”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了中国科协和省科协、省教育厅的肯定。

二、注重活动,学会工作成效显著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篇3

经历四大阶段总结七条经验

大会授予了红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等33名同志“全国纺织思想文化建设功勋人物”荣誉称号;授予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玉川等87名同志“全国纺织思想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并进行了表彰。

王天凯指出,在近日刚刚结束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对此,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结合行业实际,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求真务实、广泛合作。”

会上,王天凯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从1978年开始拨乱反正到改革起步十年的科学化探索阶段;从1983年到1992年的开启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阶段;第三是从1993年到2002年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阶段;第四阶段是从2003年至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阶段。

此外,王天凯还总结了30年来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基本经验:一是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工作;二是始终坚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纺织发展大局;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纺织职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四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推动思想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五是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六是始终坚持重在建设;七是始终坚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全行业的力量。他说,中纺政研会作为组织和推动全行业思想文化建设的社会团体,紧紧围绕纺织行业发展大局,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认真落实党在各个时期提出来的系列方针政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结合时代性、群众性及行业特色,凝聚了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王天凯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凝聚全行业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关键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战略部署上来。

王天凯指出,要牢牢把握主题,深刻理解和时刻牢记我们党坚定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要紧紧抓住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聚集点、着力点、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通过思想文化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打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石,把职工的人生梦想、企业发展梦和纺织强国梦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在实现纺织强国梦中,充分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建功立业。王天凯强调,要围绕纺织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服务纺织发展大局的能力。要以推进纺织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为重点,组织好思想文化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拓展工作的覆盖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是着力点。当前纺织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社会问题互相影响,要积极应对这种趋势,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要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纺织企业文化建设,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管理理念武装员工头脑,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员工行为,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和完善思想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面对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思想文化建设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变成企业的发展优势。

杜钰洲在大会致辞中向中纺政研会建会30周年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了中纺政研会30年来立足于我国纺织产业的现代化建设,致力于加强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建设,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活动,为推进纺织强国建设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希望中纺政研会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探索创新、开拓进取,为纺织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马生国等33位同志“全国纺织思想文化建设功勋人物”荣誉称号;授予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王玉川等87位同志“全国纺织思想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服务大局促进就业 篇4

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 就业指标超均衡进度完成

今年1-6月河东区实现新增就业20654人 (市下达就业指标4万人) , 完成全年指标的51.6%,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认定就业困难人员4411人, 其中零就业家庭人员2489人, 全部得到了安置。开展“春风行动”、“暖春行动”帮扶外来务工人员就业, 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较大型的招聘活动31场, 进场单位980余户, 提供岗位近6200余个, 1800余人达成了就业意向。全面启动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对创业人员融资难问题给予帮助和支持。免费提供创业能力测评及创业培训, 上半年组织创业测评742人, 对760人进行了创业培训。围绕素质就业开展各类培训, 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向培训2532人次, 指导辖区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275人次。

(二) 社会保障稳步推进

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 与区社险中心联合成立了社保扩面工作推动领导组, 抽调专人分成五个小组专门负责扩面推动工作, 注重信息资源共享, 针对商贸城和亿元楼宇内个体工商户、外来务工人员、中断缴费人群和劳务派遣等重点人群, 积极有效地开展扩面工作。截止6月份, 从区社险结算数据看:城职养老保险缴费14.77万人, 城职医疗保险缴费17.57万人, 工伤保险缴费17.73万人, 生育保险缴费17.06万人, 失业保险缴费14.62万人, 城居医疗保险缴费12.61万人, 城居养老保险完成151人。此项指标为年底节点考核。

(三) 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严格做好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工作, 新录用公务员52名, 招聘教师、医护人员等事业单位人员183人。抓好干部任免、考核工作。统筹安排全区公务员在职培训,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全区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和“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为20179人调整规范津贴补贴, 经费共计1.5亿元。狠抓作风建设, 针对全区个别工作人员在绩效管理察访核验中出现违纪情况, 会同区纪委、区绩效考核办等有关单位, 进行了严肃的处理整顿, 年度考核定为基本称职等次。

(四) 人才工作取得成效

以“2014年河东区人才服务月”为契机, 围绕人才服务“六个一”, 创新服务模式,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帮扶活动。“组织一次评比”———配合区委组织部完成河东区第三届专业技术突出贡献人才评选, 7个领域20名专技人员通过了终审考察;“进行一次走访”———走访帅超科技园并组织召开人才服务季谈会, 解决非公企业人才问题10余项;“举办一堂讲座”———面向非公企业开设职评政策讲座, 为区内20余家非公企业40余名专技人员讲解职称政策;“组织一场咨询”———邀请市局相关负责同志来河东区讲解人才政策;“刊登一组问答”———在《天津日报·今日河东》开辟6期人才政策问答专栏, 赢得社会广泛关注;“编撰一本手册”———编纂了河东区人才政策宣传手册, 积极宣传全区人才政策。同时, 积极参与“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高层次人才选拔申报工作, 并实现了全区131一层次人选零的突破。职称工作方面进一步落实打破地域、身份限制报评职称政策, 职称评审向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倾斜。2013年从我区申报职称的人员中共有128人取得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其中高级21人 (含正高3人) 、中级57人、初级54人。总体通过率90%。2014年上半年共有67人申报认定职称, 其中中级3人、初级64人。

(五) 严格落实职工增收工作

积极落实增收政策, 最低工资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1680元, 月增资180元, 增幅达12%。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上半年审查备案工资集体协议243份, 覆盖企业2271户, 覆盖职工28657人。一季度区企业劳动报酬总额6.36亿元, 比去年增长46%。

(六) 维权工作扎实开展

上半年劳动合同备案17613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立案共受理劳动争议369件, 其中立案处理285件, 不予受理84件。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察立案73件, 追回拖欠工资1.78万元, 补缴社会保险12.6万, 确保用工合法、规范、有序。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 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当前, 就业主要面临三重压力, 一是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 每年从7月份开始, 促进离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转移到人力社保部门, 就业压力增大;二是全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但由于国家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通道, 所以经济走势整体上对就业的拉动不会太明显, 就业仍然处于结构调整状态;三是对于中心城区来讲,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微观和局部活力的释放, 创业不足和民营经济不活跃将限制就业增长的空间。

(二) 社保扩面工作难度加大

河东区是老工业区,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改革, 大批国有企业退出、东移、破产, 参保人员流失严重, 给社保扩面征缴带来一定影响。虽然我局针对重点人群加大了工作力度, 做了大量工作, 但外来务工人群结构复杂, 流动性强, 还停留在需求性参保阶段, 等待、观望的比较多, 政策效果尚未显现。坐落在我区的四大托管中心管理的参保缴费人员, 当前已进入退休高峰期, 新增参保人数低于新增退休人数。

(三) 劳动争议维权难度加大

随着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调整, 案件呈现数量多、标的大、复杂化的趋势。主要是由于职工预期过高, 企业经营者对调解解决争议存有疑虑, 害怕其他职工效仿, 造成连锁反应。另一方面, 劳动监察工作难度加大, 虽然我区成立了社保扩面联合执法办公室, 但由于相关程序市局还在规范调整之中, 导致很多案件难以执行。

下半年工作举措

(一) 积极开发岗位稳定就业

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契机, 依托全区的大项目、好项目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 实现经济就业同步增长。加强与经济管理和招商引资部门的协调协作, 合力推进河东区民营企业发展, 积极跟进新项目。把稳定就业作为政府、企业的共同责任, 严格落实企业稳岗政策, 实施就业监测和失业预警机制。统筹全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和驻区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促进全民创业, 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解决创业人员资金瓶颈问题。

(二) 着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依托全区的社会保险扩面领导小组, 继续开展基层参保资源调查, 依法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商贸城、亿元楼宇内用人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参保, 确保完成社保扩面参保指标。对拒不为职工办理参保手续的, 我们将充分发挥社保缴费联合执法办公室作用, 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严格依法依规做出处理。

(三)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

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 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 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柔性举措, 大力引进重点项目、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巩固“人才服务月”活动成果, 集中开展职称评审、继续教育、人才引进和项目对接等人才人事政策服务。

(四) 狠抓公务员队伍建设

健全公务员管理机制, 做好公务员考录、培训、任免及交流登记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 积极稳妥推进河东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利用公务员调任平台, 拓展用人视野,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狠抓公务员作风建设, 引导全区公务员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为民服务,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五) 确保职工增收目标完成

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做好低收入企业调研活动。加强企业劳动报酬总额目标考核, 配合区有关部门做好企业劳动报酬总额指标的分解下达、考核督导和统计通报工作, 确保增收目标的完成。

(六)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检察服务大局 篇5

段军 杨文龙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崇商重企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是龙潭区工业腾飞的现实需要和根本选择,要像崇文重教一样去崇商重企。崇商重企的号角已在龙潭区吹起,我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又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不断深化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找准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把崇商重企的先进理念践行于具体日常工作中,努力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刻认识检察机关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意义 首先,服务企业发展,是检察机关围绕工作大局,为第一要务服务的客观要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执政兴国的一第要务,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发展的广义范畴中,发展经济显得最为重要。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工业经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企业的发展壮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任,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服务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重要使

1命,是检察机关为第一要务服务的客观要求。其次,服务企业发展,是检察机关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行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现社会和谐离不开经济作支撑。崇商重企,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富民强市、解决所有困难和问题的根本举措。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专政工具,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执法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是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建设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再次,服务企业发展,是检察机关体现价值取向,更好地发挥职能的本身需要。实践证明,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执法部门,不能脱离党的中心工作而强调独立行使检察权。检察机关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努力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才能有所作为,充满活力,实现最大的价值取向。两级检察机关必须置检察工作于大局之中,进一步认识到“爱护企业就是爱护自己”,“发展企业就是发展自己”,树立为企业主动服务,优质服务,开放服务,全面服务的新观念,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朋友”,维权中的“靠山”,把各项工作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确保检察工作始终与大局合拍、同步,使检察机关充分释放能量,在服务大局工作中不断发展自己。

二、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作用 检察机关在服务崇商重企活动中,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检察职能,找准检察工作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全情服务企业发展。

(一)立足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持严打态势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严重刑事和职务犯罪,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检察机关依法保护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加大对涉及侵害企业案件的办案力度。如发生在工业园区,破坏工业园区正常生产秩序的盗窃、侵占、挪用企业财产、假冒企业注册商标和专利、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等各类刑事案件,坚持提前介入,依法快捕快诉,确保案件在检察环节的畅通。其次,要积极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务之便,而侵害企业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的经济犯罪案件,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行为造成企业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案件。坚决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坚决堵住向企业乱张的“黑口”,切实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再次,要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治安整治力度。针对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及时向党委和有

关单位提出专项打击和综合治理的建议,以减少治安隐患,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同时,要深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际成效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二)立足为企业维护合法的权益,加强诉讼监督不动摇。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是检察机关依法保护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要在确保自身公正执法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监督意识,延伸监督触角,强化监督措施,积极开展立案、侦查、审判等专项监督。对该立案而未立案查处的涉及企业的案件和对涉及企业的案件处理不公的,坚决依法提出纠正,并跟踪到位。对企业法人代表或管理人员受到无端举报或诬告陷害的,要及时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查处,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和改革热情。要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依法受理侵犯企业和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坚决纠正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维护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坚决摒弃执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依法平等地保护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的合法权益给予平等的司法保护。

立足本职 开拓创新 服务大局 篇6

一、积极深化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胡锦涛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兴区档案局要继续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切实发挥档案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新农村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我们继续以增强基层档案意识,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为重点,为农村档案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把村级档案工作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主动围绕大局、贴近中心,完善农业农村档案管理长效机制,探索契合农民需求的档案服务方式,坚持抓好农村劳动力档案和农民技能培训档案建设,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服务;着力抓好土地承包、荒山承包、村务公开、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义务教育档案建设,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服务;切实抓好农村特色档案、农村小城镇建设档案、新农村规划档案,为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是继续加大对村级档案的监督和培训工作力度,举办村级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班,制发有关文件,明确培训内容、方法和受训对象,要求各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村级档案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示范村”的作用,以点带面,扩大成果,提升管理水平。

三是我们在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同时,把建立村民档案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探索和新举措,我们继续开展《建立村民档案工作研究》的科研课题项目,就村民档案在农民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作用及问题进行调研和探讨,围绕为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等问题,建立土地承包、税费改革、退耕还林、劳动力就业、医疗、养老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方面的档案,最终使农村家庭建档不断深入农户、贴近农户、服务农户。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试点引路、统一标准、一户一档、集中管理的办法,加大培训力度,深入镇村开展业务指导,使村民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目前我区已有380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民档案,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区52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民档案。

二、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工作努力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大兴服务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档案部门, 我们要切实把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档案工作。要充分认识做好社区档案工作对规范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社区、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作用,切实抓好社区档案工作,让档案工作走进每个社区,为社区进行居民管理、居民医疗保健、居民再就业、居民各项保险服务。我们要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继续加强社区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档案服务“三进社区”活动,即:档案法制宣传进社区、档案业务指导进社区、档案利用服务进社区。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大兴区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在已完成71个社区的建档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社区档案发展不平衡、档案保管条件较差、文件资料收集不齐和整理还不够规范的问题。组织社区档案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结合社区档案工作实际,组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档案员开展如何规范社区档案管理,发挥社区档案服务作用的有关情况调查。要进一步做好社区各类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建立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利用率更高的社区档案。在巩固规范管理成果的同时,开展示范社区档案案卷目录计算机管理试点工作。

三、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胡锦涛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利用好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面向全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展览与宣传,促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形成,促进公民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是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内容,配合全区中心工作,举办不同特色的展览。努力挖掘馆藏档案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结合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特点,举办实物及照片陈列展。现展室有实物档案91件,反映了我区不同历史时期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我们将随着馆藏的丰富,及时调整、补充展品;挖掘馆藏资源,突出特色,编辑制作固定展览“大兴区区史展”, 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从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兴革命斗争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等方面真实的展现大兴的历史、发展、变革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实,从大兴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介绍大兴的发展变化,记录大兴的过去、现在及展望未来;在档案馆楼道内设置“共建美好大兴”文明礼仪展,从职业礼仪、生活礼仪、社会礼仪、农村礼仪、学校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介绍文明礼仪知识。

二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广泛宣传活动。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全区中小学生和各界人士来馆参观,给他们讲解档案知识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让更多的人走进档案来了解大兴、热爱大兴,让人们又多一种,学习礼仪、崇尚文明的渠道;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继续开展各种展览的巡展活动,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乡镇进行巡回展出,增强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大兴,起到积极作用;在档案法宣传日开展上街宣传和咨询活动,并组织全区各立档单位利用展板和板报设立宣传站,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

四、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创新性地开展现行文件利用工作

服务大局 篇7

林业统计工作作为林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林业建设的综合反映和林业管理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 也是林业发展的“温度计”、“监测仪”, 是提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的重要筹码。近几年来宁德市林业统计工作在省林业厅关心、支持和指导下, 在市各级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林业统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有力支持林业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以提高统计质量为中心, 全力服务林业中心工作

林业统计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林业统计数据质量。针对以往林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差等问题, 宁德市进一步加大统计工作中规范数据采集和评估分析的工作力度, 有效提升了全市林业统计数据质量。一是严格数据采集。主要把好“二个关”:一抓源头关。对各县上报的数据从严把关、逐一核对, 认真审核。对明显错误的数据, 及时打电话求证, 如果是人为的录入失误, 立即要求更正。对于数据与去年或上个月统计情况起伏较大的, 要求查清事实, 并实行相关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签字及单位盖章后上报, 做到数据有根有据。二抓审核关。对于各县上报的统计数据, 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会审把关, 经确认无误后, 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签字, 组织统计汇总。同时, 及时将统计的数据与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对比较, 切实防止虚报、漏报情况发生, 确保林业部门和统计局数据相一致。二是认真评估分析。做到“三结合”, 即结合林业的发展现状、林业存在的问题和林业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做到每季度提出评估报告, 每年度提出统计分析, 特别是重点加大对营林生产、林业产值等主要数据的计算机和人工逻辑审核力度, 确保数据真实可靠、逻辑严密。同时, 通过加强统计分析, 实现了全面客观反映林业工作实际, 为及时发现林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 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意见和办法,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在2011年“大造林”工作中, 通过各地统计报表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分析, 及时发现各地在造林绿化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大造林”任务量大, 营林上报数据的时间与统计不同步, 造成数据偏差,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造林面积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二是各县上报的营林数据未经验收, 只是大致的数据, 经过后期的检查验收后, 数据发生变化, 甚至出现减小的情况;三是由于气候条件差, 加上自然灾害、苗木质量等因素, 影响了造林成活率, 需要“秋造秋补”, 加大了造林难度;四是“大造林”任务重, 时间紧, 为了及早完成造林任务, 部分县市存在虚报、谎报数据的情况。为此, 宁德市迅速组织部署造林绿化“回头看”工作, 及时将自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 进而在全市再次掀起加快造林绿化工作热潮, 为确保如期完成“大造林”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以林业产业作为抓手, 着力凸现林业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 林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特别是随着林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林业产业的内涵不断丰富, 由过去单纯的木材生产, 向木本粮油、木本药材、生物质能源、森林旅游等方面加速拓展。及时、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宁德市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是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林业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通过对省统计局向宁德市提供的2008年、2009年林业产业总产值及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相关数据的对比, 发现按照省统计核算, 2008年、2009年宁德市林业第一、第二产业产值分别为92亿元和126.8亿元, 而宁德市统计上报数据仅为53.5亿元和56亿元。在分析中发现, 各级林业部门在统计林业产业产值中还存在漏统计和少统计的情况, 主要有:一是第一产业中的“茶、食用菌、竹笋和山野菜种植”在统计口径上还存在差异;二是第二产业中涉及到社会化较为广泛的木竹藤家具制造、木竹浆造纸、木制工艺品等, 有的认为属于工业范畴, 有的则认为是农业范畴, 统计口径不一, 造成行业统计不全, 部分加工产值漏统计;三是第三产业只统计林业系统管辖范围, 没有统计全社会产值;四是各县 (市、区) 担忧今年的大幅增长, 影响往后的产值比增, 不敢上报数据。对此, 宁德市及时根据省林业厅闽林计财[2011]150号文件精神, 督促各县 (市、区) 积极与当地统计局联系, 认真查找差距原因, 坚持实事求是, 做到 “应统则统, 应报则报”。 2011年度宁德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03.7亿, 同比增加227.5%, 位居全省第一。林业在宁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进一步显现和提升。

三、以提升队伍素质为重点, 努力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是林业统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宁德市在加强以计财科股长为统计负责人, 市县两级和国有林场设置专职统计人员, 林业企业配备兼职统计人员的林业统计队伍建设的同时, 始终高度重视林业统计人员素质提升, 主要采取“三个抓”:一抓认识。进一步加大林业改革发展形势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不断提升广大统计人员对林业统计工作目的意义的认识, 切实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依法履职的自觉性, 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意识, 努力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积极的态度, 在平凡的统计岗位上争创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二抓业务。切实强化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力度, 每年均组织开展由各县 (市、区) 相关领导及统计人员参加的统计业务培训, 及时传达省厅和统计部门有关会议精神和相关规定, 注重加强对新实施的统计制度、新增统计指标的解答和分析, 明确界定每个指标的定义和指标统计的范围, 同时, 结合组织开展经验交流等举措, 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抓检查。结合省林业厅、市统计局相关检查要求,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 及时发现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 促进统计工作的改进和水平的提高。

四、以统计制度建设为保障, 促进统计工作规范管理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是做好统计工作的保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 紧密结合市林业统计工作实际, 制定下发了《宁德市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林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 健全了林业统计工作的各项制度规定, 规范了统计数据采集、审核、报送工作流程, 严格了统计资料管理、原始记录归档和数据保存等措施, 实现了统计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同时, 将统计工作纳入全局量化目标考核内容, 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级统计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

五、加强部门协同配合, 完善林业统计工作机制

林业行业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加强相互协调配合, 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 宁德市全面推行“内部密切配合、对外沟通协作”的统计工作机制。首先, 针对营造林工作涉及的造林面积大、类型多的实际, 加强与营林、统计等部门的配合, 认真掌握各指标的界定标准, 做到造林面积与营林上报面积相一致, 做到全面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各地年度造林绿化成果, 有效提高国家对营造林实际综合核查核实率。其次, 加强与各县 (市、区) 林业局、林场、企业以及办公室、防火等相关部门的配合, 做到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 互相支持, 及时提供统计所需要的原始凭证和资料, 保证统计数据的采集渠道畅通。再次, 加快业务或专业口的统计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实现信息互补共享, 并实行会签制或集中审核制度, 有效避免数出多门。

服务大局 篇8

一、领导重视, 保障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局有着近50多年的经营历史, 由于行业的特点, 作业区域和人员相对稳定, 各项基础工作也比较扎实完善。尽管如此, 我局各级领导从未放弃管理的细化和完善, 在生产经营不断取得优良成绩的同时, 始终不放松审计的监督检查, 并把内部审计做为完善企业管理,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1. 重视审计报告。

每年, 我们开展的审计项目都出具了审计报告, 对报告中指出的不足和建议, 领导都非常重视, 及时做出重要指示, 提出整改要求, 审计报告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影响力有了显著提高。

2. 总结表彰审计工作。

在审计工作中, 我局内审人员积极努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为了总结经验, 局年度都要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进行鼓励表彰, 树立了正气, 坚定了信心, 调动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3. 重视企业内审队伍建设。

目前在全局范围内的分公司及控股公司完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29名, 从业资格人员具有大专学历23名, 占总人数79.31%, 助理级以上职称26名, 占总人数89.65%。今年, 我们还在局属李楼矿成功举办了审计交流研讨活动, 15个参与单位结合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 为相互研讨和交流工作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统筹项目安排精心组织实施

年初, 我们根据全局经营计划,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审计工作, 统筹安排审计项目, 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

1. 明确审计重点。

为防范经营风险, 我们每年都结合实际明确审计工作重点, 确定审计开展领域, 细化规范各领域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审查关注点。

2. 规范了审计程序。

根据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我们在审计时对过程、步骤、内容进行了规范。⑴下达审计通知书。一般情况提前7天, 特殊情况下, 可在实施审计时送达。审计通知书具体包括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目的及审计范围、审计时间、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相关资料和需要协助工作内容、参与审计小组名单、审计机构负责人签发并注明日期等项内容。⑵进驻展开审计。一是问询及调查。采用问卷和实地访询两种形式。调查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情况, 了解职工对单位经营管理的看法, 查询与预算执行有关的各种信息。在询问调查中, 为更多的了解和广泛地调查, 我们还邀请了单位部分职工代表和主要业务部室的骨干参与座谈。二是重点抽查实地检验。在询问调查的基础上, 我们对重点事项、敏感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确定重点抽查对象和审查内容, 涉及与实物资产进行核对的, 我们还组织专业审计小组进行现场检验, 主要包括账证相对、账物相对、物证相对和物资质量核对。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时, 我们重点检验制度规定与实际操作是否有差距, 并把单位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严肃性和准确性做为内控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综合进行评价。⑶编制审计报告。实施审计结束后, 规定在7日内编制出具审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审计依据、审计评价以及审计建议等, 为严肃审计责任, 在报告中我们还列明了参审人员和责任范围。⑷强化了后续审计。对审计重点揭示的不足、管理建议及领导批示意见, 我们及时反馈被审计单位, 明确整改时间, 一般确定20日内报局审计部, 审计部对上报材料进行甄别分类, 对关注事项进行后续跟踪。涉及一些专业特点很强的事项如工程设计规划、火工材料控制、机器设备的质量运行等, 我们还组成了多部门参加的联合审计小组参与审计。几年来, 按计划完成了多项跟踪审计, 后续跟踪审计达100%。

三、完善管理实施规范审计

由于我局属矿山企业, 主要工序是地下矿石开采和矿石磨选, 结合规范要求我们先后制订完善预算效益考核审计、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审计和后续审计等项管理制度, 规范了审计环节, 明确了开展此项审计的程序、方法和内容。

四、审计中坚持了“四个”原则

1. 坚持秉公办事、依法审计原则。

在审计过程中, 强调了审计人员要依法审计, 具有良好思想素质, 要有按照制度规定分析和判断经济业务正确与否的技术水平。

2. 坚持尊重客观、实事求是原则。

在审计时, 我们及时了解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做到不盲目定性下结论, 特别是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 我们及时结合实际, 进行冷静思考。理智理解把握企业改革发展和滥用职权贪污腐化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做到了揭示问题有事实做依据,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3. 坚持加强交流、及时沟通原则。

对审计发现的不足, 及时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 对即将发表的管理建议进行复核, 查看其可行性、可靠性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我们有良好的交流基础, 大家在探讨中进一步加强了管理, 达成了共识。

4. 坚持相互尊重、学会宽容原则。

我们审计人员在严格把握和坚持原则的情况下, 努力做到了“四要四不要”即:要静心听取对方的阐述, 讲清情况、说明缘由, 不要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要尊重对方换位思考, 不要强加于人形成彼此对立;要积极寻找企业利益的共同点, 剖析问题的切入点, 不要横加指责, 猜疑蔑视;要保持坦诚公平宽容长远, 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出口“伤人”, 从而保证了我局审计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氛围, 提高了审计效率。

五、对内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审计工作就其职能性质而言就是对他人工作的监督审查, 也是对企业管理制度运行质量的检验, 从实际开展情况看, 在进行审计时触及的方方面面比较多, 因此我们审计揭示问题、指出不足和提出审计建议一定要抓主要方面, 突出审计重点。本人认为审计工作要想有积极的成效, 要想有所作为就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并努力扎实做好。

1. 审计要有利于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

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改进、管理制度的薄弱环节得到及时充实和完善。因此, 审计就要十分注重企业和谐建设, 否则就会产生矛盾激化, 审计提出的建议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采纳和整改。

2. 审计要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审计质量集中体现在我们审计发现问题的真实性, 纠正的可行性, 整改的可操作性。要诚恳的向职工请教, 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 避免审计思路出现偏差, 促进审计质量不断提高。

3. 审计要有利于建议整改更加高效。

服务大局 篇9

一、抓立制更加适用, 效能考核制度不断健全

提升效能的根本在于抓好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适用”。围绕这一思路, 海永乡不断健全各项效能制度, 给制度注入活力, 丰富其内涵。

海永乡原有的规章制度大多已沿用数年, 其中一些早已滞后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实际。为此, 效能督查指挥组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对不适用的制度予以废止;对缺乏针对性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对过于模糊、不便操作的制度进行细化、量化, 并制定配套措施, 共修订和完善各类制度30多项近200条。同时, 针对村、大队、企事业单位出台富有个性的考核细则。

制定完善了《海永乡绩效考核办法》, 从日常工作考核、指挥组考核、年终考核三方面对全乡干部进行考核, 特别是对于工作日午间禁酒、信访首问负责制等人民群众较为关注的以及为人民办实事的行为进行专项考核, 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 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 最大限度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抓机制更加创新, 用人制度不断完善

海永要大踏步前进, 就必须充分发挥干部作用。为了大踏步地跟上海永发展的节奏, 为有效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励机制, 提升工作效能, 更好地促进海永的发展, 乡党委政府果断创新用人机制, 突破原有制度障碍。海永将全乡干部纳入一体化管理考评体系;连续几年在全乡公推公选优秀中层干部出任乡长经济助理;针对全乡重点工作建立7大工作指挥组, 设立组长一名和组员若干。全乡干部根据自身特长和工作需要竞聘上岗, 采取个人申报、竞岗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研究任用等一套完整的流程;一经录用, 聘期1年, 享受相应待遇。乡党委政府为“能干事、干好事、干大事”的干部搭建平台, 让他们在工作中充分施展才华, 使他们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唯才是用, 破格提拔有为之才。海永乡有条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有为才有位”,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促进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效实现, 从而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合理运用考核结果, 对经考核评价确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政人才, 适时提拔、委以重任。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充分运用考核结果, 在同等条件下, 年度考核结果优秀的实行优先提拔。2012年, 机关干部中就有两名年轻干部考入市级单位工作。

通过创新用人机制, 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了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海永形成了“干部人人上讲台, 海永处处是战场”这样一个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抓学习更加给力, 学习型机关建设成效彰显

建设学习型机关的根源在于党组织必须具备强大的学习力, 而提高学习力的着力点在于提高每个个体的学习欲望。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勤于学习是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基本要求。近年来, 海永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学习、创建学习型领导团队作为推动全乡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海永乡每位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以及在海永的优秀投资客商每年都会在“海永大讲坛”, 给全乡干部上一堂“专业课”。在学习型领导团队的带领下, 全乡党员干部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有了极大提升, 学习参与热情高涨, 每次“海永大讲坛”都座无虚席。

每月的最后一天或者项目督查后, 乡效能指挥组都会安排给全乡党员干部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行动反思课”。反思总结内容, 既包括不足之处, 也包括值得推广的工作方式方法, 并由各部门、各指挥组进行现场交流, 值班领导点评。这样, 整个乡镇机关以文字化的反思材料为基础, 以“海永大讲坛”的共享交流平台, 以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弥补个体的自我工作局限性, 激发团队无限的活力空间, “1加1”有可能不只是收获“2”, 可能是“3”“4”, 甚至更多, 当更多的1参与其中, 更多的智慧火花碰撞, 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效能学习建设也就有了更好的载体。

四、抓督查更加坚决, 督查实效不断提升

良好的竞争机制, 需要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海永乡以激励机制的执行和落实为重点, 成立效能督查指挥组, 直属乡党委管辖, 不断强化督查。效能督查组根据年初对每个干部的职能目标和重点工作目标的考核要求, 按月明确工作计划、工作进度、工作标准, 严格执行月度报告、季度抽查、半年小结、年终考核的监督检查制度。在具体考核过程中, 强调公平性与透明性, 每月、每季度定时在政务公开栏公布干部考核结果;每个月效能督查组都会对全乡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从整体情况和各指挥组个体情况两方面进行分析, 查找未完成的工作, 分析原因, 并根据党委政府的全年工作目标提出下阶段的要求。围绕2012年海永乡的项目建设, 效能督查组每周都去项目工地进行巡查, 海永一共才9平方公里, 督查组每巡查一次就跑遍了海永乡每个角落, 每个项目现场, 做到对全乡工作了如指掌, 对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一清二楚。针对项目的进度, 效能督查组还通过文字、数据、照片等实际资料来展示每个项目前后两个月的对比情况, 把具体的信息、动态、经验及时收集掌握并加以整理做成多媒体, 及时向党委政府进行汇报, 以督促各指挥组和每一位工作人员全身心地投入。

五、抓考核更加务实, 效能竞赛热情高

为提高各指挥组工作效能, 奖励先进, 鞭策落后, 营造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 海永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效能竞赛组织评比领导组, 全面开展指挥组效能竞赛。

每个指挥组在月初制定出本月的工作计划, 月底由效能督查指挥组到项目进行实地专项督查, 综合考虑各指挥组的工作成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完成时间节点、民主测评、是否影响稳定因素等评比条件, 每月评出先进指挥组一个、末位指挥组一个及工作实绩末2位成员, 公示上墙, 让鼓励和鞭策时时记在干部心中。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奖金和提拔任用之中, 增强了考核对于干部的“紧箍咒”作用。

通过这种指挥组竞赛、考核, 海永所有的干部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落后就要挨打、消极就是犯罪”的观念深入人心, 总是想方设法完成工作任务, 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工作热潮。

服务大局 篇10

认清形势, 明确目标, 扎实做好2011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

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俗话说“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2011年必定是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水平的关键之年。大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天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天津市就业工作会议及滨海新区、工委有关会议精神,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按照“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的部署要求, 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 以“53233”工程为抓手, 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抓民生、促发展、保稳定, 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大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工作措施是:围绕一个中心, 抓住三个环节, 实现四大突破, 做好八项工作。

(一) 围绕一个中心

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首善区”这一中心, 按照天津市委、滨海新区区委和工委关于“推动各项工作提升新水平、再上新台阶”的工作部署, 全面提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 确保人力社保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 抓住三个环节

一要抓住促进就业政策的新举措, 积极扩大和稳定就业。以市级各项就业政策为依托, 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加大就业服务的工作力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

二要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遇, 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贯彻《社会保险法》,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确保城镇职工五大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6%。继续抓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 扩大学校社会保险覆盖面, 力争中小学生参保率达到92%。

三要抓住完善社会管理的新趋势,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 完善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实现劳动监察“网格化”,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体化”。

(三) 实现四大突破

一是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实现新突破。年内建成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超过600平方米、近期开设10个专业、中长期开设20余个专业的大港就业训练实训基地, 深入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使其成为滨海新区首家“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实训机构。

二是农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重点开展大港地区被征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企业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和大中专院校学生技能实训等工作, 力争到年末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000人, 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2600人。

三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新突破。比照天津市现行对城镇失业人员的补贴政策, 按照合同期限给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含被征地农民) 的企业一次性保险补贴政策, 积极做好用人单位与大龄职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补贴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工作。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中当年新招用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 对贷款金额不超过20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贷款利息, 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予以贴息。

四是帮扶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新突破。对辖区内有创业意愿并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给予免费创业培训及创业服务, 并按经营期限给予自谋职业补助费;对申请贷款额度在5万元以下并属微利、劳动密集型的项目, 给予2年贷款贴息, 2年以后仍需资金支持的可给予10万元循环贷款。

(四) 做好八项工作

1. 扩大就业规模, 提高就业质量

计划全年新增就业2.1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重点在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着力增加就业总量。结合大港功能定位, 对新增重大项目、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不同人力资源需求进行深入调研, 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逐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 促进就业总量增加。

二是着力统筹城乡就业。依照管委会《关于印发大港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若干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 将帮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 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 支持企业吸纳就业, 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三是着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机制, 为创业者提供有力支持。到2011年底, 形成1000万元担保贷款基金, 放贷资金总量达到5000万元。完成创业培训2500人以上, 创业成功800人以上, 带动就业4000人以上, 推介创业项目50个。

四是着力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围绕大港就业训练实训基地建设, 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参与职业培训, 积极开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定向培训工作。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 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和单项职业能力考核。

五是着力稳定就业局势。对因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影响生产经营但通过调整工时、轮岗培训等办法不裁员的企业, 给予转岗培训补贴和3至6个月的岗位补贴;对单位开展内训所发生的培训教育费用, 据实给予最高不超过上年度单位失业保险缴费部分四分之一的补贴;对参保单位与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给予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要整顿劳务派遣市场, 严格落实同工同酬、同岗同险, 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

2. 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以贯彻《社会保险法》为契机,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能力,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

一要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落实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 严格落实扩面目标责任制, 以第三产业、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劳务派遣组织和新建项目为扩面重点, 以农民工和新增就业人员为重点人群, 加大征缴力度, 实现应保尽保。力争年末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6.72万人,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5.82万人,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到0.9万人。医疗保险参保达到39.25万人,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到19.3万人, 农民工医疗工伤综合保险参保1.35万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到18.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达到14.8万人, 生育保险参保达到14.1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达到13万人。

二要着力提高保障待遇水平。一是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一二级医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10%和5%, 门 (急) 诊医疗费用起付标准由800元降低为600元;二是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的特殊生活困难人员, 延长失业保险金发放期限;三是对进行失业登记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失业补助金;四是按照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提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伤残补助金标准。

三要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以示范镇建设为契机, 抓好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工作, 为打造拥有“薪金”“股金”、“租金”和社会保障金的“四金”农民做出积极努力。

3. 千方百计促进职工增加收入

一是着力促进职工增加收入。全面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2011年增收计划, 实现城镇单位劳动报酬总额增长15%, 促进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逐步提高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严格执行工资指导线, 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

二是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全面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加强工资协议履行情况监督检查, 促进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力争到年底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达到800户, 覆盖职工2.6万人。

4. 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是规范劳动关系管理。完成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集体合同“彩虹计划”, 争取到年末建会企业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合同备案3.5万人。扎实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2户, 年末达到102户, 和谐园区达到2家。

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坚持“三步式”执法, 做好日常巡视检查, 扩大书面审查范围, 指导企业建章立制、依法用工。深入开展工资支付、保险扩面、合同签订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专项监察, 维护劳动者权益。对建筑工地、困难企业等违法易发敏感区域及行业, 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 做到早介入、早应对、早化解。

三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加强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 协同工会在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完善镇 (街)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按照“简单案件简易审、复杂案件合议审、集体案件优先审”的原则, 分类办案、提高效率, 法定时效内结案率达到100%。

5.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完善镇 (街) 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功能, 行政村建站年内实现全覆盖。建立大港地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 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门户网站, 进一步推进行政业务网上经办。

6.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 严格依法办事。真正做到为人正派, 堂堂正正做人;勤政为民, 兢兢业业做事;廉洁自律, 干干净净做官;落实问政, 规规矩矩行政。

7. 强化信访维稳工作

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 健全和完善信访应急处置机制, 加大群体性事件苗头和隐患的排除力度, 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

8.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不断提高干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和推进事业发展的能力;重点加强对镇 (街) 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树立劳动保障队伍良好形象。

提高宣传实效服务环保大局 篇11

“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

开拓环保宣传阵地,提升环保宣传品位,扩大环保宣传力度,把环保理念升华为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体系意识,提升公众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这将成为新时期环保宣传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如何来执行?新形势下环保宣教工作如何才能做好?结合广东环保宣传实践,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思考。

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创新新闻舆情工作方式

新闻宣传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进环保中心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把新闻宣传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环保宣教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有效提高宣传效果,进一步服务环保大局,有效履行环保“喉舌”的职责。

建章立制是保障宣传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东通过建立健全信息报送、舆情搜索等制度,针对各种热点、敏感环境事件制定相应宣传应对措施;制定实施分级采访、立体采访、交叉采访等方法,经常主动走基层、到一线,密切联系基层、深入挖掘新闻、积极争取作为,2013年在省内外媒体刊发各类稿件300多条。同时,广东每年开展环保好新闻评选活动,鼓励记者多写、多发环保新闻,不但加强了与记者的联系,也促进日常宣传取得较好成绩。

精心策划,组织召开各类主题新闻发布会可以有效提升宣传影响力。新闻发布会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方式,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伴随而来的,必定是媒体轰炸式、立体式的全面报道,非常利于环保机构树立形象,落实政务公开。2013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以下简称“省环保厅”)共组织了7场各类新闻发布会、集中采访、吹风会等,特别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中,及时召开发布会,起到了公开信息、稳定民心的作用。以2013年7月发生在广西和广东两省的跨界水体污染事故为例,省环保厅及时成立新闻组,通过组织新闻发布会,集中采访,结合新闻通稿等手段,才逐步平息前期因信息混乱造成的公众恐慌等现象。

搭建立体式宣传平台也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宣传工作仅仅保留在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上是不够的,还要在互联网、移动通信上搭建宣传平台。广东早在2011年世界环境日前夕,就在腾讯、新浪网上开通了“南粤绿声”微博。微博结合当前环保工作重点和环保舆情工作,开通了“舆情曝光”和“有奖转发”等栏目,线下还积极组织粉丝进行联谊、社区宣传等活动。由于宣传形式新颖,极具趣味性,目前,微博粉丝已超15万人。

利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提高宣传实效

环保宣传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善于运用社会化、市场化的手段,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扩大效果,长久、高效地发展下去。

一方面我们要发动社会力量,联合壮大环保宣传。以每年各地都要举行的6·5世界环境日活动为例,若有官方自行组织策划活动,未尝不可,但其影响效果是有限的,最终极有可能变成官方自编自导自演。近年来,省环保厅在各类宣传活动中,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环保社团、企事业单位等的联合、联动,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发动公众,实现扩大宣传效果的目的。2013年,总计约有20多个省直部门、30多家媒体、110多个环保社团参加了省环保厅组织的社会宣传活动,而且公众宣传活动基本实现由环保社团承担主体工作。

另一方面,要善用市场资源,实现环保、企业的双赢。环保宣传需要资金、物质的保障,企业也需要以环保公益活动来树立负责任企业的形象,两者互相结合,找到切入点和平衡点,就能实现双赢。2012年,省环保厅联合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举办的环保进万家活动及联合省文联、省作协、中国电信举办首届“广东环境文化节”,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活动期间,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千余名员工奔赴广东全省各地级市100多个绿色社区,开展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并以身作则践行环保行为;中国电信将数百万条环保短信发至用户手机上,宣传环保理念,并协助开展环保诗歌、环保漫画、环保歌曲征集等公益宣传活动,影响力、覆盖面都是空前的。

拓展阵地与外延,丰富宣传工作抓手

长期以来,环保宣传往往是单向式的,过于直接、简单,新形势下环保宣传要创新形式,加强渗透,拓展外延。

首先要扶持企业环保自律,拓展宣教外延。以扶持行业协会、社团的自发环保社会管理,推进企业环保自律,是广东创新环保宣教形式的新探索。2012年,省环保厅启动了“环保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建企业环保自律体系”项目,联合安利集团、沃尔玛、神华集团、省电镀协会等单位发起组建了省环保社会责任企业联盟,倡导企业环保自律。项目在广州番禺区、东莞市开展了试点,建设环保自律体系,通过协会建立行规公约让企业在行政部门、业界同行及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下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真正树立环保自觉、真正做到诚信守法。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入选了省社工委的省第二批社会创新观察项目,省环保厅也将其作为广东环保部门改革创新环境监管的一项重大措施。

其次是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构建文化平台。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以环保绿化心灵,日益成为环境宣教工作的重要着力点。2012年初广东创新宣传形式,计划五年内在全省范围建立5000多个环境文化宣传橱窗,截止至今已建立橱窗2000个,这些橱窗遍布全省各重点监控企业、公园和街道等人群众多的地方,两年的实践证明,此宣传形式收到了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良好宣传效果。

服务大局 篇12

关键词:后勤,信息,信息工作

一、提高认识, 发挥信息服务大局的作用

随着高校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信息工作不再局限于通报本部门的工作情况, 越来越多的是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 把握时机, 推动工作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作为信息员, 只有不断提高认识, 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大局和本部门的中心任务, 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 积极反映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思路、新经验、新问题, 努力使报送的信息贴近各级领导了解情况、分析形势、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需要, 才能切实做好领导的“眼睛”和“耳朵”, 发挥信息服务大局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四情”。通过准确把握“上情”, 认真了解学校党委、行政的工作思路、重点工作,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准确把握“下情”,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形成有问题、有分析、有价值的信息, 为开展各项工作开启思路。准确把握“内情”, 宣传推介典型, 向后勤党政领导报送后勤改革发展中的新成就、新典型、新经验。准确把握“外情”, 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 开阔视野, 增长才智。

同时还需要我们及时向本部门分管领导和党政主要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汇报内容不仅仅是各项业务工作情况, 还要注意汇报有关信息工作的进展情况, 让领导能够及时获知信息工作的最新动态, 并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 为信息工作的顺利、长足发展提供坚强地组织保证和必要的资源支持。

二、拓展信息来源, 确保信息报送数量

信息员要对国家、学校和本系统涉及业务、管理、会议、活动、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信息做出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 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 关注政策点

积极参会阅文, 关注国家、学校和有关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发布的最新文件, 做到及时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新政策、新规定及领导的意图, 从中挖掘“站位高”的信息, 对重大方针、政策和改革方案的出台迅速做出反应。

例如:伴随着后勤各项工作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校节能减排的要求, 后勤大力宣传有关政策法规, 并适时报道后勤采取的水电收费制改革、物业改革等, 帮助教职工了解政策和改革内容, 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从而达到既能顺利实现改革, 又能维护学校稳定之目的。

(二) 注意工作点

围绕上级的要求和结合单位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去写, 及时报送做法、经验和效果的信息。

例如:2007年718大雨给济南和我校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2008年入汛以来, 学校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并做了周密部署, 按照“防大汛、抗大险”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市防汛抗旱的工作部署, 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大局观念,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把防汛抢险作为汛期工作重点, 制定了《山东大学后勤管理处防汛抢险预案》, 成立了山东大学后勤系统防汛抢险指挥部。围绕防汛工作先后以《我校启动防汛抢险预案确保汛期安全》为题, 报送了多条信息, 既促进了防汛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又推动了各单位深入查找防汛存在的问题, 研究解决措施, 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三) 留意时间点

留意重大时间、重大事件的活动, 从中写文章。

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 后勤党委、后勤管理处、后勤工会召开紧急会议, 发出“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致后勤系统全体员工的倡议书, 号召大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尽自己所能, 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来, 并及时报送了相关信息, 截至5月22日, 后勤系统赈灾捐款累计达到49.6229万元。通过抓住抗震救灾这一时间、事件点, 加强对抗震救灾的舆论宣传, 营造团结互助、抗震救灾的氛围;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宣传党和政府抗震救灾方针政策, 鼓舞全体员工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 进一步提高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后勤员工中的认同感, 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 抓住网络点

现在网络发展迅速, 信息量大, 传播速度快, 像搜狐、网易等网站有很多信息要比官方渠道的信息来的快, 我们要善于通过网络手段收集信息。但是网络信息也有缺点, 最主要的就是可信度差, 我们可以通过访问比较正式的网站来印证相关信息, 像教育部网站、新华网、人民网等。

以上的做法是确保有不间断、常流水的信息稿件发出去的重要手段。

三、树立质量意识, 增强信息的有效性

信息报送的数量固然重要, 但质量尤为重要。没有质量的信息就是无效的信息。而衡量信息工作质量高低的标准, 则要看信息工作有效服务程度的高低和作用发挥的大小。作为信息员, 一定要树立质量意识, 进一步把握信息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增强信息的有效性。因此, 我们在捕捉、编写信息稿件时要注重抓重点, 选准突破口, 使信息稿件的针对性、专业性、综合性更强。

应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要数量与质量并重, 宁精勿滥, 宁缺勿多, 每篇信息尽量做到短小精悍, 而且能够较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

2.信息与新闻宣传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内外有别, 对一些不宜公开宣传的情况和消息要通过信息的方式提供给领导参考, 对可以公开报道的, 不仅呈送领导阅知, 而且还送新闻单位予以报道、上网发布。

3.信息工作和调研工作的关系。根据工作重点, 把两者结合起来, 实现优势互补。除随同领导调研外, 还要独自深入基层进行实际调研, 增加“重量级”信息的报送数量。

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信息报送关键是及时、准确。信息员一定要有主动性和超前意识, 尤其是要注意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

2.按上级部门的信息需求要点报送信息。要精心选择那些需要领导了解和领导需要了解的情况, 通过信息的渠道反映上去。同时还要自觉地站在服务工作大局的高度, 对各类信息进行甄别、筛选, 防止不加选择地报送。

3.注重开发综合性信息。要发挥信息“加工厂”的作用, 对搜集到的初级的、零散的信息, 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开发, 提炼升华, 使其成为反映事物全貌的高层次信息。

4.善于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的信息。苗头性、倾向性的信息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势, 对于各级领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要善于从工作中挖掘这类信息, 善于发现新情况, 把握新规律, 为领导提供有新意、有价值的参考。

四、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信息写作水平

信息报送不是简单、白描式地叙述事件, 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学习, 多动脑, 只有“胸中有成竹”了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信息稿件。作为信息员要有不断学习的品质, 紧跟理论创新的步伐,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要及时掌握先进的网络知识和技术, 不断提高业务素养;要锤炼文字功底, 增强综合素质, 不断提高实践素养等等, 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写东西是一件苦差事, 信息员要想写出质量较高的信息, 还要做到“六勤”:腿勤、眼勤、耳勤、口勤、脑勤和手勤。

腿勤就是要到事件的现场去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这样才会真实、富有情感。

有时候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在现场, 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眼勤、耳勤, 多渠道地获取信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对这种方式的深刻描绘。

有些时候基层通讯员的来稿并不能完整反映事件的全貌, 就需要我们口勤, 多咨询,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再好的信息如果不能通过书面文稿传递他人, 也是无用的信息。要写出好的书面信息, 就要勤于笔耕, 这就要求我们手勤, 写多了自然就有灵感了, 就会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孙智明.构建“大信息”工作格局做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信息工作[J].办公室业务, 2008, (3) .

[2]吴敬民.加大统战理论研究力度提升统战宣传信息工作水平———巴彦淖尔市统战理论研究、宣传、信息工作回顾[J].中国统一战线, 2008, (2) .

[3]回顾二十年创业征程展望新世纪信息工作 (河北省委召开第20次信息年会暨开展信息工作20周年纪念大会, 白克明接见与会代表并对河北信息工作提出要求) [J].秘书工作, 2004, (11) .

上一篇: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下一篇:彩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