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模式

2024-10-06

卫星模式(精选11篇)

卫星模式 篇1

0 引言

中心城市(也称主城)[1,2]指经济区域中综合实力雄厚、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的城市,它通过和区域的互动作用,实现各种要素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本文界定中心城市特指具有单核心的都市圈域中心,它不仅是区域的中心,而且是一定数量的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体的中心,其人口规模一般在100万以上。卫星城市(简称卫星城)的雏形是霍华德在1898年出版的《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中提出的“田园城市”;美国的格拉姆·罗曼·泰勒于1915年在《卫星城市》中形象化的称之为“卫星城市”(satellite city);1924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英国建筑师恩温明确提出了卫星城市的概念;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卫星城市指地处中心城市周边,和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镇[3,4]。本文中界定卫星城为广义的卫星城,包括卧城、半独立的卫星城以及完全独立的卫星城(即新城)。

由于主城—卫星城空间距离小,基本上为20 km~50 km左右,相同的交通模式,其基础设施与主城、卫星城内部交通系统的衔接方式不同,会导致卫星城的可达性有很大的差别,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等的作用也可能完全不同,故仅用“交通模式”来分析、评价主城与卫星城间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是不妥当的。

因此,本文引入了“交通配置模式”概念来表征主城与卫星城间规划的交通标准式样。“配置”指有计划地配备布置,交通配置模式与交通模式概念相比,强调了基础设施的布置问题以及“规划”的因素在内,是主城—卫星城间交通模式以及交通线路与中心城市、卫星城市交通线网衔接方式等内容的综合反映。

1 中心城市—卫星城市间交通模式

结合国内外主城与卫星城间交通模式现状及发展方向,可将其间客运交通模式归纳为以下五类:小汽车、普通公交、快速公交、轻轨模式、快速轨道模式。几种交通模式的主要性能见表1。

2 中心城市—卫星城市间交通配置模式

2.1 中心城市和卫星城交通系统衔接模式

主城—卫星城间交通与主城交通系统的衔接包括两个层次:同种交通方式间的线路和换乘(站点)衔接;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换乘(站点)衔接。

主城与卫星城间交通与主城交通系统的衔接方式主要有向心衔接、内环衔接、外环衔接。

1)向心衔接模式。

向心衔接模式指卫星城与主城间交通线路直接通向主城中心区,终点与中心区交通枢纽衔接(见图1a)),这种衔接模式缩短了主城与卫星城间通行时间,使卫星城与主城间联系更加紧密,在引导人口外迁上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可能将外围交通大量引入中心区,甚至形成穿越之势,对中心区交通影响大,且占用大量的高附加值的土地。

2)内环衔接模式(没有环线的为市区接驳站衔接)。

内环衔接模式指中心城向卫星城辐射的线路连接到内环线,与附近的站点进行换乘衔接,形成典型的放射+环形的城市路网(见图1b))。这样的空间结构,卫星城到中心区距离相比外环衔接方式较近,而且可以将起点和终点都在环线以外的交通截流到环线上,可以有效避免过境交通占用城市内部道路的现象。但此种衔接方式增大了卫星城到达中心区的难度,增加了内环线上的车流交织点,降低了内环线的车速和通过能力。

3)外环衔接模式(没有外环线的为边缘区衔接)。

外环衔接模式指中心城向卫星城辐射的交通线路与城市外环衔接。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模式,一般在外环道路附近设大量的停车场,从卫星城来的小汽车停放在这里,人们换乘公交到达市区目的地,可以避免小汽车大量进入市区(见图1c))。利用原有铁路开行主城—卫星城间的市郊列车,一般不深入市区,起终点站设在市区边缘,在起终点车站上与中心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换乘衔接。

2.2 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间交通配置模式

根据国际、国内大城市与卫星城市间交通模式及与中心城交通系统的衔接方式,主城与卫星城间客运交通配置模式可概括为六大类,每一类包括三种衔接模式和换乘,具体分类见表2。

3 中心城市—卫星城市间交通配置模式确定的内容及过程

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结合主城—卫星城的空间结构及经济关系,尽可能选择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程度高、社会公平性好的可持续发展交通配置模式,并结合地区经济状况,考虑现有交通模式,降低交通建设费用。因此,本文主要从不同的利益方需求出发,建立评价框架,选取最优方案(见图2)。

3.1 乘客对交通模式的需求

大多数出行者首先考虑的是能否迅速准时到达目的地,这是因为人们都希望出行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越短越好。其次考虑出行费用,在主城—卫星城间的客流一般为职工流、学生流等,每天都会出行,交通模式的出行费用过高,乘客将承担不了交通费用,所以出行成本是人们选择交通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良好的交通服务特性可以立足于现有条件,改善人与交通的亲密融合,增强人们的忍耐度,减少交通过程中的事故。

总体来说,从乘客乘车的基本心理、生理需求分析,乘客对交通模式最主要的要求是服务性能良好:经济、迅速、准确、舒适、安全、方便。

3.2 运营方(企业或政府)对交通模式的需求

企业追求产量和效益双重目标。产量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而效益则是企业的核心。要使各种交通模式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产业,各运营企业必然要注重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因此,运营方对交通模式的需求是公司自身运营效益最大化。

3.3 社会对交通模式的需求

1)交通方式的社会影响好,反映在能协调好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

2)社会节约时间成本,反映交通模式对社会经济效益作出的贡献。

3)对城市环境和生态循环的影响小。

4)资源节约。城市交通是各种资源协调发展的统一体,城市交通系统所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土地和能源,发展低土地占用和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模式是唯一的出路。

针对主城—卫星城市交通模式配置选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由于评价主体有着不同的立场,从设施使用者(乘客)、设施经营者(企业或政府)、周围居民(社会)等不同的观点进行评价,加以汇总做出最终判断。通过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客观的评价,得到最佳的方案。

4 结语

交通配置模式的概念不仅容纳了交通模式的含义,同时,也反映了主城—卫星城间交通线路与主城及卫星城交通系统的衔接方式。本文根据国际、国内大城市与卫星城市间交通模式及与中心城交通系统的衔接方式,把卫星城与主城间客运交通配置模式概括为六类十八种,并提出了主城—卫星城间交通配置模式的确定内容和确定过程,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同时本文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指标的具体量化过程以及评价工作的严谨性,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朱熹钢.城市空间有机集中规律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2000(3):47-51.

[2]王兴平,黄兴文.省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与选择——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2,9(3):48-52.

[3]侯景新.论区域规划中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协调布局[J].中国软科学,2002(10):93-97.

[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刘迁.从库里蒂巴的经验思考北京BRT系统建设[J].城市交通,2005,3(1):4-8.

[6]杨敏,陈学武,王炜.大运量快速交通方式选择的综合评价研究[D].国际会议论文,2008.

卫星模式 篇2

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10日)

同志们:

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惠及群众的一项创新工程和民心工程。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经常地、持续不断地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为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手段。X县从2007年起开始建远程教育站点,目前已先后建设了5批210个电信模式站点,配发了196台电脑。今年是中组部远程教育验收年,为了达到远程教育全覆盖的要求,省远程办根据X市山大人稀、电信光纤建设难的实际,给了700个卫星模式站点建设任务,作为电信模式的补充,其中X县100个建设任务。希望各乡镇(场)党委把设备领回去后,迅速与教育部门一起把设备安装好、管理员培训好、作用发挥好。

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管、学、用”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尽快完成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近年来出现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部门对这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有力的推进。从资金匹配、政策支持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倾斜。仅2009年一年,中央财政就向湖北投入了1.1亿的远程教育经费。

二是精心组织,尽快让建好的站点作用发挥出来。要开展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站点是基础,管是关键,学用才是根本和目的。为了使建好的站点真正发挥出作用和效果,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务求实效。下一步,我们将对站点实行星级管理,将从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员工作情况、教学资源开发、学习运行机制、学校应用效果等方面对站点进行考核,并根据评定分数授予不同的星级。

三是加强管理,尽快探索具有特色的管理新路子。远程教育站点推行专人负责管理制,各乡镇党委组织委员既是是本乡镇级远程教育管理员,也是本乡镇远程教育其他站点指导员。能不能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做到远程教育管理与其他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一种检验;能不能勤于思考、开拓创新,积极摸索出管理操作方面的经验,这是对我们学习水平的一种检验。因此,大家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开拓思路,积极实践,努力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新途径,将现代远程教育与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新路子。

卫星模式 篇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卫星城;吸引范围;RP调查;TOD

1.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了缓解城市的自身的压力,避免城市摊大饼式的蔓延,促进其卫星城的发展,引入TOD(公共交通导向性发展模式)的理念,把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卫星城,最终使城市和其周边城镇建立起一种共生、共融的关系。

由于卫星城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也有所差异,因而,在卫星城和中心城区的边缘往往存在一段“结合部”。城市轨道交通要发挥其快速大容量的优势,则要通过增加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各种出行方式的换乘,以达到高效率的交通运行和集约化的土地利用。由于卫星城发展的滞后性,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卫星城周边土地开发程度尚未达到TOD所期望的效果。因此,通过研究卫星城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吸引范围对卫星城的发展和土地开发建设时序具有重要意义。

李向楠[1]利用衰减函数和可达性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单线运营情况下的车站吸引范围进行刻画;王佳,胡列格[2]通过聚集效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常规公交的吸引范围;武倩楠[3]等通过可达一致性理论,通过广义费用函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范围的计算模型;叶益芳[4]研究了单线和网络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对不同接驳方式的合理吸引范围。以上均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内部运营情况的研究,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建设通常是基于客流的,而对于TOD发展模式下的吸引范围研究较少。

由于卫星城的消费水平、人均收入和出行习惯相对中心城区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前期在卫星城涉及的交通站点进行RP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卫星城区域的直接吸引范围和间接吸引范围。

2.城市轨道交通的吸引范围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吸引范围包括直接吸引范围和间接吸引范围。

2.1直接吸引范围

是指是出现者采用步行的方式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分布范围。

2.2间接吸引范围

指通过步行以外的方式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客流区域范围。

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在卫星城内为单线运营,为了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范围,城市轨道交通会有接驳的设施。本文引入站点覆盖思想来界定卫星城内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同时本文只考虑最多进行一次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点直接吸引范围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点间接吸引范围共同构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点吸引范围。

3.直接吸引范围

3.1 直接吸引范围模型

由于出行者对轨道交通出行的选择概率分布是不均匀的,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随着距离的增加,站点对出行者的吸引力出现随距离增加逐渐降低的现象,即其吸引力为其距离的减函数,本文建立倒数函数,描述其衰减过程。

3.2 数据统计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龙泉驿区卫星城内的六个车站交通调查进行分析。其中在中心城和卫星城“结合部”的三个站周边设施仍处于建设阶段,大于85%的受访者均采用公交的接驳方式,统计结果不具参考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卫星城区及其附近的交通车站的步行到站时间累积概率统计。

3.3 结果分析

参考相关文献[2],认为“大多数”可采用80%位的到站距离,即为合理步行范围;“最远处”采用100%位的到站距离,即最大步行范围。由于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将计算的时间换算为距离,并考虑城市内部布局,考虑折减系数,得到直接吸引范围。

4.间接吸引范围

由于自行车的接驳方式与步行有诸多相似之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附近为了满足自行车接驳的需求,普遍设有自行车停车场,因此,自行车的吸引范围不再叙述。本文主要间接吸引范围考虑常规公交接驳的情况。由于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同属公共交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本文利用可达一致性理论考虑常规公交的吸引范围。

4.1 可达性理论

如下图所示,假设A站点为目的站点,是出行目的点D距离最近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B站点为出行起点O距离最近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L1为乘坐城市轨道交通走行的距离,L2为采用常规公交出行的距离;Rwa、Rwb分别为站点A、B站点直接吸引范围半径;Ra、Rb分别为站点A、B站点间接吸引范围半径。考虑到公交站点和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存在一定距离,两者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步行来实现,为简化模型,做如下假设:(1)出行者选择常规公交+步行+城市轨道交通+步行的组合方式;(2)起终点之间常规公交是最为经济的出行方式,且常规公交的票价为一票制,即O点到D点的常规公交出行为换乘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竞争的模式。(3)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吸引范围内常规公交站点均匀分布,即旅客换乘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平均步行距离为步行吸引范围的一半;(4)由于通过常规公交出行到达目的站点后同样需要步行到达D点,故抵消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步行到D点的时间;(5)常规公交可由O点直达D点,无需换乘。

4.2数据统计

在调查中发现,一般在卫星城乘坐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出行的一端通常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这不仅反映了城市轨道交通在长距离上出行的优势,同时反映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卫星城中出行者对公共交通选择方式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卫星城的间接吸引范围充分扩大。超过80%的受访者其常规公交的接驳时间在20分钟的范围内。结合每个车站的调查数据和公式(4),利用SPSS软件计算统计结果(如图3),得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卫星城的吸引范围及其检验结果。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卫星城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吸引范围与轨道周边的土地利用有深刻的互动关系,城市轨道交通对卫星城区的出行有深刻的影响。卫星城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直接吸引范围,与距离有关,随着距离增加,车站的聚集能力逐渐降低,其衰减程度可以用倒数函数表示。卫星城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间接吸引范围与常规公交接驳效率以及车站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有关,符合可达一致性原则。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结论进行分析,模型对统计结果表达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向楠.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 王佳,胡列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吸引范围 [J].系统工程,2010,01:1001-4098(2010)01-0014-05.

[3] 武倩楠,叶霞飞,林小稳.城市轨道交通接驳范围的计算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7:0253-374X(2014)07-1058-06.

卫星模式 篇4

2008年6月9日,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直播卫星“中星9号”后, 按照中央关于直播卫星首先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决定, 至2010年底, 已为1350万“盲区”用户解决了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但我国有4.08亿户家庭, 约两亿多户能够看到节目套数多、接收信号好的电视节目, 还有约2亿户的农村群众只能接收到最多5套无线电视信号。这些地区的广大群众对接收更多套数、更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如何满足这一需求, 已经成为农村广播电视覆盖中最突出的问题。

2011年6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视察广播电视“村村通”时强调:“直播卫星传送中央统一安排的节目, 地面无线覆盖方式可接收当地的节目, 互相不能替代, 二者最好结合起来。”7月3日广电总局确定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渠桥镇、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 对试点工作目标、试点任务、工作要求等进行了要求。截止9月3日, 宁夏试点工作共安装400余户, 预约登记用户500余户。9月4日, 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宁夏银川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对宁夏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至此, 宁夏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2试点地区地面数字电视网建设情况

为确保在试点地区“双模”机顶盒可以接收到稳定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 宁夏广电局在试点地区进行了地面数字电视建设改造工作。

2.1系统架构

本次三个试点地区的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和优化:信源系统、传输分配系统、发射系统。

2.1.1信源系统

信源系统负责进入传输分配网之前的节目信号源的处理工作, 重点包括数字信号接收机、编码器、复用器等主要模块, 如图1所示。信源系统分别在自治区有线电视总前端与地市有线电视分前端, 主要将中央、宁夏、地级市需要传输的节目编码复用后送入传输系统。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要求, 视频编码方式采用MPEG-2, 公共服务内容不加密, 清流传输。

如宁夏741发射台所用信号是经宁夏有线电视总前端将数字卫星接收机接收的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军事农业频道, 与经过编码的宁夏电视台综合频道、公共频道以及银川市电视台公共频道、生活频道共六套节目复用后, 通过专用光缆线路传输至发射台。

2.1.2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负责将信源系统与发射系统之间进行连接。

根据信源与台站间距离, 宁夏三个试点地区地面数字电视信源均采用光纤传输, 将前端复用器输出的ASI信号用ASI光机通过裸光纤传输到发射台 (图2) 。

2.1.3发射系统

传输系统将ASI信号送入数字电视发射机, 经调制、放大、滤波后, 送向天馈系统进行发射。

2.2试点地区地面数字电视网建设

2.2.1建设任务

为了满足直播卫星与地面数字电视“双模”接收的需要, 实现试点地区本地数字电视节目的无线覆盖, 需对宁夏741发射台28频道地面数字电视和石嘴山市沟口发射台21频道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发射系统进行了重新配置, 并新建了固原市三营转播台25频道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

2.2.2发射系统工作模式选择

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7种工作模式如表1所示, 模式1和模式2适合于移动接收;模式3既支持固定接收, 又支持移动接收;模式4和模式5适合复杂城市环境的高码率固定接收;模式6和模式7适合简单城市、郊区及农村环境的甚高码率固定接收。

为保证三个试点地区用户固定接收到高质量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 结合三个试点地区的实际地理情况, 经试算分析, 三个发射台站均采用模式7。

2.2.3发射台站技术参数

宁夏广电局组织专业人员对试点地区的三个发射台站进行了全面勘查, 经测试分析, 最终确定了宁夏741发射台、石嘴山市沟口发射台、固原市三营转播台的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

3直播卫星“双模”机顶盒功能

3.1“双模”机顶盒功能介绍

宁夏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地区使用的“双模”机顶盒, 有以下6大功能:

1.卫星电视接收。可通过定向加密授权方式免费接收中央电视台16套、中央教育台1套、少数民族7套、宁夏卫视共25套卫星电视节目。

2.卫星广播接收。可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少数民族广播与地方广播等17套卫星广播节目。为方便收听和省电, 机顶盒内还安装了一个小喇叭, 用户不用开电视机, 直接用机顶盒就可收听广播节目。

3.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可以免费接收本地节目, 解决用户接收卫星电视和地面电视分别要用两个机顶盒, 或者接收模拟地面电视倒换“AV”设置等对用户带来的操作麻烦, 在直播卫星机顶盒里内置了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两种解调芯片, 统一显示卫星和地面频道的节目菜单软件, 使用户用一个机顶盒就可以同时接收直播卫星节目和当地发射的地面数字电视节目。

4.接收应急广播。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 可分区域实现对用户进行应急广播, 用户机顶盒在待机状态下, 会自动接收应急广播信号并发出报警声音。

5.电话。机顶盒内置了通信模块, 在利用移动机站进行GPRS定位管理外, 通过外接电话机就可以打电话, 实现移动固话。

6.接收数据广播。可以免费收看新闻资讯及涉农的气象、科技、农贸等综合信息服务, 拓宽了农村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 给用户带来方便。

为确保安全和加强管理, 本次试点地区采用的“双模”机顶盒还应用了以下几项保障技术措施:

1.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专用传输技术标准, 机顶盒只能收到我国直播卫星信号。

2.对传输的节目采取加密措施, 对用户实行实名制登记管理, 可管理控制每一个用户、每一个机顶盒、每一套节目。

3.利用移动通信基站进行定位, 确保机顶盒只能在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服务区域使用, 保证了卫星与有线协调发展。

4.收视率调查。通过机顶盒通信数据通道, 采集回传用户收视数据, 可准确了解和掌握用户的收视情况, 为下一步研究和开发针对农村用户的节目提供依据。

3.2“双模”机顶盒内部结构

双模机顶盒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

1.双高频头。机顶盒使用双高频头实现直播卫星信号与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

2.GSM天线、GPRS模块、扩展语音模块。实现移动信号的收发、地理定位、移动固话。

3.CPU及解码模块。广播电视信号解复用、解码与整机运行。

4.智能卡插槽。直播卫星节目解密智能卡插放位置。

5.电源模块。

6.串口。

7.操作面板。

3.3“双模”机顶盒与设备连接

“双模”机顶盒与偏馈卫星天线、八木无线天线分别通过线缆连接, 机顶盒输出的视音频分别与电视机对应端口连接, 连接如图4所示。

4直播卫星机顶盒安装开通流程

4.1不开通电话功能

1.专营点提前在用户销售安装单填写加密卡号信息, 在第一联、第二联上各粘贴1份机顶盒序列号、加密序列号的不干胶条形码标签, 将用户销售安装单的所有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用户信息录入管理系统, 并将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以及对应的加密卡和接收设施提供给服务队伍。

2.服务队伍要确认加密卡、机顶盒与用户销售安装单上的信息对应。

3.服务队伍自带一张用于安装的定位管理卡, 打开机顶盒, 将定位管理卡插入定位模块, 自动将基站信息、机顶盒信息和定位模块信息返回管理中心用户管理系统。

4.管理中心将机顶盒的基站信息与用户管理系统已存基站地理信息进行比对, 审核通过后, 为用户授权, 开通信号, 将定位信息写入加密卡;否则, 不予授权, 并提示位置不匹配信息, 由服务队伍现场确认解决。

5.收视正常后, 服务队伍取出定位管理卡, 盖好机顶盒, 在其侧面骑缝粘贴1份不干胶条形码标签。

6.服务队伍应在信号开通后, 教会用户操作, 并强调不能私自移机、转让、拆卸等要求。

7.在完成安装、开通并经用户确认后, 用户在用户销售安装单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第五联上签字, 并留存第二联。

8.服务队伍凭第一联、第三联和第五联与专营点结算安装费用, 由专营点留存第五联, 并将第一联返回生产企业, 第三联返回地方服务机构。

流程图如图5所示。

4.2开通电话功能

1.专营点提前在用户销售安装单填写加密卡号、电话卡号信息, 在第一联、第二联上各粘贴1份机顶盒序列号、加密序列号的不干胶条形码标签, 将用户销售安装单的所有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用户信息录入管理系统, 并将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以及对应的加密卡和接收设施, 连同相应的电话卡和终端提供给服务队伍。

2.服务队伍要确认加密卡、电话卡、机顶盒与用户销售安装单上的信息对应。

3.服务队伍打开机顶盒, 将电话卡插入定位模块后, 盖好机顶盒, 在其侧面骑缝粘贴1份不干胶条形码标签。

4.用户机顶盒开机后, 自动将基站信息、机顶盒信息和定位模块信息返回管理中心用户管理系统。

5.管理中心将机顶盒的基站信息与用户管理系统已存基站地理信息进行比对, 审核通过后, 为用户授权, 开通信号, 将定位信息写入加密卡;否则, 不予授权, 并提示位置不匹配信息, 由服务队伍现场确认解决。

6.服务队伍应在卫星电视信号和电话开通后, 教会用户操作, 并强调不能私自移机、转让、拆卸等要求。

7.在完成安装、开通并经用户确认后, 用户在用户销售安装单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第五联上签字, 并留存第二联。

8.服务队伍凭第一联、第三联和第五联与专营点结算安装费用, 由专营点留存第五联, 并将第一联返回生产企业, 将第三联返回地方服务机构。

9.生产企业凭第一联与本地电信运营商结算补贴费用。

流程图如图6所示。

5关于直播卫星与无线、有线电视协调发展的思考

5.1制约直播卫星发展的因素

一是节目套数少。目前, 直播卫星只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为农村群众提供的节目只有中央16套、7套少数民族节目、中央教育电视台1套节目和4套地方电视节目, 其他节目尚未开展服务。对一部分已经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农村家庭, 再花钱更新直播卫星设备, 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提供套数多、质量高、内容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是机顶盒价高。目前在宁夏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期间各专卖点销售的直播卫星“双模”机顶盒销售价在550元左右, 这对并不富裕的农村群众来说, 价格偏高, 如没有配套政策支持, 推广较难。

三是卫星山寨机顶盒泛滥。目前虽然国家广电总局已通过对直播卫星信号加密等技术措施打击山寨机顶盒的销售和收看, 可是C波段卫星的节目依然是清流, 直播卫星的加密依然不断被破译, 山寨机顶盒的销售也依旧, 无法从生产源头上取缔卫星山寨机顶盒的生产企业。

5.2对广电有线网络发展的影响

一是直播卫星接收政策调整对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冲击。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中, 安装区域仅限于有线、无线广播电视信号无法覆盖的“盲区”。而本次的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中已扩大到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区域, “户户通”的实施范围明显扩大, 不再受广播电视无线信号的影响, 反而采用双模机顶盒, 能将卫星信号和地面信号统一在一起。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销售在试点期间均由被授权的专卖点进行合法化销售, 以后在全国推广的过程中, 也将进行授权销售, 公民权利的一致性必将导致直播卫星因销售渠道被在城市合法渗透, 导致有线电视网络受到冲击。

二是自身发展空间受限。从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 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从城市逐渐走向农村, 而直播卫星“户户通”的实施, 将制约有线电视向农村延伸发展, 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未来的发展空间受到压缩。

5.3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各环节还不完善

在本次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如:售后服务渠道不通畅、客户服务体系不健全、营销推广体系不成熟、服务考核体系未建立等一些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优化。

一是完善直播卫星售后服务渠道。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用户故障报修流程, 当用户接收不正常时, 用户可根据用户销售安装单打电话至生产企业、专营点、地方服务机构客服或管理中心客服。管理中心客服接到电话后, 按辖区转给地方服务机构。地方服务机构根据故障情况分别通知相关专营点、服务队伍或生产企业。专营点接到报修电话后, 通知生产企业或服务队伍。生产企业接到报修电话后, 负责排查故障。这个过程不但繁琐费时, 而且很多农村群众并不适应这样的售后渠道, 有些企业出于业务量考虑也不一定会在各个地方设立售后服务点, 致使农户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甚至出现推脱责任的问题。地方服务机构应与有关厂商合作在当地设立地方统一的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维修服务中心, 并建立备品备件库, 满足机顶盒维修、更换的需求, 缩短维修周期、降低维修成本。维修所有厂家的直播卫星接收设备, 都将做到小故障不出乡, 一般故障不出县, 大故障不出省。

二是完善直播卫星客户服务体系。为了给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减少服务环节和缩短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可以将国家广电总局管理中心服务电话转接到当地网络公司呼叫中心, 直接和地方统一设立的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维修服务中心进行对接, 也可以和生产企业指定的服务队伍对接, 为用户提供咨询、安装、报修、回访等一站式服务, 及时处理来自用户和潜在用户的求助信息, 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吸引新用户的加入。

三是建立营销体系。地方服务机构应借助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 对直播卫星业务进行统一宣传, 尤其要在实施区域进行重点宣传, 让群众了解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目的和内容, 让群众切实看到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好处。

为了满足服务区域内不同消费群体对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直播卫星业务必然扩展。在对直播卫星付费节目的经营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广大农村的地理、人文、社会等情况, 研究和建立起符合农村实际、又广受农民群众欢迎的营销策略和渠道。

四是建立直播卫星服务规范及考核指标。建立全国、全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统一的服务承诺、安装及售后服务规范, 细化各项考核指标, 通过考核不断促进业务规范操作、服务优质开展。在考核过程中, 对于不合格的地方服务机构、生产企业、专卖点要责令整改或进行处罚, 甚至撤销服务资格。5.4直播卫星、有线、无线协调发展是硬道理

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在未来将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 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本身已无法回避数字化、双向化改造的压力以及优化业务、提升服务的挑战, 电信企业也想通过IPTV在广电领域放手一搏。随着直播卫星的进入, 无疑会给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公司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处境更为困难。但同时也将使各地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公司加快技术改造、优化业务内容、改善服务方式、拓展业务领域, 以全面应对直播卫星运营在内的各种冲击和压力。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于2007年8月1日起强制实施, 而且广电总局也规划在2015年前关断全国地面模拟信号。可以预见, 随着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过渡步伐的加快, 大量的地面无线频率/频道资源将被释放, 地面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套数、质量等都会有所提升, 而且双向化技术也使广播电视无线信号开展双向信息交互等增值服务成为可能, 为提升广播电视无线传输的产业价值提供资源保证和技术支撑。

为了更好发挥卫星、有线、无线各种形式的优势, 更加优化配置和利用国家资源, 更好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广播影视服务, 也为了不会出现因发展直播卫星业务而延缓有线电视发展、为了发展有线电视而拒绝发展直播卫星业务的情况, 可以组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公司参股的实体公司进行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的公共服务和运营管理, 接受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公司的监督, 但又可以独立开展业务, 直接面向农村开展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可以申请将政府在推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过程中给予的补贴或专项资金由公司具体负责实施, 这样即可以使国家资源和政府资金得到有效配置利用, 也可以通过企业化管理使公共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加速直播卫星的宣传推广, 建立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各地广电有线网络公司参与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的公共服务和运营工作, 有以下优势:

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省、市、县成熟的服务体系, 促进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直接深入基层, 完成发展任务;

二是有利于各项工作和业务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运营、统一管理, 推进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标准化管理;

三是可以利用各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已有的客户服务体系, 保证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长效高效运行;

四是可以有效平衡与避免直播卫星对有线电视的冲击, 从而真正使直播卫星与地面数字电视成为有线电视的延伸和补充;

五是可以为确保直播卫星公共服务长久持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公共服务与产业双赢。

6结束语

高分四号卫星创遥感卫星最高成就 篇5

“在地球同步轨道进行遥感观测,此前国际上还没有高分辨率卫星的安排。”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童旭东说。目前的遥感卫星大多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在距离地面数百公里高度围绕地球旋转,要重复经过同一地点,最快也得三四天,这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比如发生火灾,普通遥感卫星看一次要隔几天,如何监控灾情进展?

高分四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李果介绍,高分四号在地球同步轨道随地球一起旋转,相对地面位置静止不动,可实现对同一位置的持续观测,就像太空中的监视器。借助这一特点,高分四号可实现对各类灾害的宏观监测,也能用于观测台风形成过程,研究其机理等。

虽然“目光”能覆盖1/3个地球,但高分四号的相机并非“广角”,而更类似于“长焦”。而且卫星的机动性可以弥补视野的不足。李果解释说:“它就在我们头顶悬着,如果本来正看着天津,云南出事了,几秒钟就能把镜头调过去。”

长焦镜头带来的好处是,高分四号的光学分辨率达到了50米。国际上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遥感卫星多为气象卫星,分辨率基本在公里级。50米分辨率的同类卫星暂无先例。高分四号卫星相机分系统负责人练敏隆表示,这样的分辨率有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度,以及对小环境、多变气候的预测。“比如目前的气象预报能针对北京某个区,未来有可能精确到某条街道。”

高分四号的一大创新是兼具可见光和红外对地观测。李果表示,如果天气不好,可见光探测会受到影响,红外探测则不然,比如对火灾,即使光学探测器被云层挡住,红外探测器还可以透过云层感知温度变化。

练敏隆介绍,高分四号红外探测器的温度分辨率达0.1度以内,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可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地震预测一直是难题,但高分四号可持续监控地壳温度,积累其发展变化规律,如果地壳温度出现波动,只要符合温度曲线并进入拐点,就能做出预警。类似的方式也能用于对雪灾等预报。

卫星模式 篇6

1 远程教育系统结构设计

1.1 系统总体结构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由前端播出平台、终端接收站点、辅助教学网站、中心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经过全国远程办认证、推广的关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技术模式, 主要区别是教学资源的传输模式不同:电信模式就是利用电信等运营商提供的互联网络实现远程教育;有线电视模式就是利用有线电视网络, 通过开办专用电视频道实现远程教育;卫星模式就是利用卫星和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这种基于卫星网络技术并辅以计算机等交互设备, 用于传输、存储和播放相关教育资源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因信息覆盖面广, 通信距离远, 可实现多址通信, 一般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 非常适合于地形复杂、山大沟深、村镇分散的偏远山区。

1.2 功能结构设计

在进行基于卫星网络模式的远程教育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时, 可以将系统的相关组件按照功能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内容服务平台、存储分发平台、运营支撑平台、网络承载平台、终端服务平台。

(1) 内容服务平台主要完成头端电视节目引入、编码、播控、管理和播出, 主要由卫星接收机/DVB信号接收机、信号冗余交叉矩阵、设备管理平台、播控平台、内容编码设备和操作维护终端组成。

(2) 节目存储分发平台主要负责媒体内容的分发和存储, 其中包含了不同网络层次的存储策略、未命中分发策略、媒体分发技术、媒体位置索引、媒体服务控制业务和流媒体服务业务。

(3) 运营支撑平台主要负责卫星网络系统的业务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媒体内容管理、数据库存储系统、第三方业务平台对等等功能。

(4) 网络承载平台指系统可支持网络的承载形式和接入方式, 这里主要是以亚太6号卫星为中转发射平台的卫星网络, 和以地面卫星接受天线、卫星数据接收卡、接收器及避雷设施构成的网络系统。

(5) 终端服务平台可以是不同档次、配备有专用卫星接收设备 (包括硬件和软件) 的 计算机, 其输出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显示器, 也可以是电视机, 亦可以是显示器+电视机。

1.3 卫星网络模式终端接收站点结构及功能要求

按照全国远程办发布的规范标准, 根据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的配置情况, 一般分为基本型和扩展型两种模式。基本型卫星网络终端接收站由卫星信号接收单元、卫星数字电视收视单元、卫星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 扩展型则是在基本型的基础上, 增加了互联网接入、多媒体教室、打印机等设备的一部或全部, 扩展了服务和教学的功能。基本型卫星接收站点结构, 如图1所示。

无论是基本型还是扩展型接收站点, 都要求能接收、播放、存储和回放亚太6号卫星传输的各种教学资源 (主要为IP课件、IP流媒体和IP信息) ;接收、播放亚太6号卫星传输的电视广播节目和语音广播节目。因此就要求卫星信号接收单元能有效地接收到专用频道的卫星信号, 保证卫星信号的强度和质量;要求卫星数据处理单元能接收、存储和回放专用频道的IP课件, 接收和播放IP流媒体节目, 接收、存储和浏览专用频道的IP信息, 并把相关教学资源刻录成光盘等介质保存;要求卫星数字电视收视单元接收和播放有关电视节目和IP流媒体节目。

2 卫星网络模式终端接收站点的实际应用

2.1 终端接收站点安全管理

考虑到卫星网络模式端接收站点的单向性, 加强安全管理就成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内容安全主要决定于卫星前端播出平台;业务方面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例如, 发现非法和不安全信息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做好记录, 尽快停止接收和播放;设备安全则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 卫星天线应位于有效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并应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

(2) 在停电现象频率较高的地区, 终端接收站点应配置不间断电源;当电压波动范围超出220× (1±15%) V时, 终端接收站点应配置稳压电源;

(3) 接收设备原则上应当取消断信号节目记忆功能, 或断信号节目记忆时间小于2s;

(4) 计算机需要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 并具备系统保护和恢复功能;

(5) 接收站点供电系统要有良好的漏电保护措施;

(6) 接收站点要有防火措施, 配备灭火器;

(7) 接收站点用房要具备基本的防水、防潮、防盗条件, 室内温度、湿度, 及卫生等条件符合设备运行要求。

2.2 终端接收站点使用简介

在卫星信号接收单元正常工作的基础上, 由专用频道播放的电视节目, 可以利用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直接在电视机等显示终端上观看;而对于IP流媒体节目和IP信息, 则需要专用的专用频道资源管理软件和专用频道资源接收软件来接收、存储和浏览。专用频道资源接收软件可以实现资源的自动接收和自动导入资源库。专用频道资源管理软件可以用于浏览、检索、管理已经入库的教育资源。

3 结论

基于卫星网络模式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以投资少、建设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势, 凭借丰富的业务、稳定的性能, 富于创造地建立了一个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远程教育平台, 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有效载体, 全面体现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时代性和规律性, 为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摘要:基于卫星网络技术并辅以计算机等交互设备, 用于传输、存储和播放相关教育资源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因其能实现资源免费共享, 信息覆盖面广, 一般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 非常适合于地形复杂、山大沟深、村镇分散的山区。介绍了基于卫星网络模式的远程教育系统结构设计和卫星模式基本型终端接收站点的功能要求及应用特点。

关键词:卫星网络模式,远程教育,系统结构设计,终端接收站点

参考文献

[1]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技术规范[Z].

[2]甘肃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甘肃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方案[Z].

卫星模式 篇7

关键词:卫星通信,管理深化,探究分析,技术方案

1 关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分析

当今时代, 卫星应用是非常普及的, 实现了各个工业领域的应用。在油田工程的应用过程中, 通过对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可以有效提升油田工作的应用效率, 确保其综合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油田工程的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问题, 需要考虑到各个因素, 比如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应用。受到石油勘探特点的影响, 施工队伍往往要在一些条件恶劣的地方展开工作, 这些地方的通信也是比较麻烦的。如:科尔沁、苏力格油区油气井监控数据的传输、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语音信号传输、网络信息传输均有必要进行卫生通信模式的应用了。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断站, 转发无线电信号, 在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目前, 通信卫星的轨道必须在地球赤道平面内, 这时, 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来说呈静止状态, 所以也叫静止卫星或同步卫星。卫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区域大、灵活、可靠、不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等独特优点。以覆盖面积来讲, 一颗通信卫星可覆盖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一多;若在地球赤道上等距离放上三颗卫星, 就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随着全球化卫星通信模式的应用, 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如今实现了各个城市的有效联网。通过对宽带综合信息传输通道的应用, 来满足现代化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比如VSAT系统的保证, 从而实现现实工作难题的解决。卫星通信技术是当前全球化信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语言沟通手段极其信息交换手段的应用, 实现各个生活信息的提升, 满足了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对于油田在外施工队伍在沙漠、戈壁等偏远地区勘探开发数据的传输问题, 采用VSAT卫星通信系统及INTERNET卫星宽带接入方式。VSAT卫星通信系统从单一窄带业务的卫星电信网, 向一个融合电信、广播、计算机的宽带卫星网络发展。它将是未来电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赖地面超大容量光纤网, 以及空间宽带卫星网, 使用户设备方便地直接接入全国或全球宽带网络。

VSAT卫星通信技术实现了一系列的电信业务的应用, 比如数据应用业务、计算机联网业务及其视频广播业务等。通过对一系列的数据信息交换业务、语言业务等的提供, 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且随着网络宽带化的发展, VSAT设备技术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应用, 比如电视会议模式、远程教育模式及其相关医药应用模式, 通过对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可以保证日常油田开发工作的稳定运行。利用卫星通信的广域覆盖特性和宽带卫星广播技术, 实现新闻和数据分发和广播, 数据音频视频广播到户, 卫星寻呼, Web广播, 视频点播, IP数据音频和视频广播。宽带卫星数据传输作为计算机互连网的一部分, 可提供方便Internet接入, 并通过Internet与辽河油田企业网Intranet互连, 实现生产数据的上传和文件下载, 电子邮件, 信息发布等多种服务。

INTERNET卫星宽带具备良好的业务接入优势, 其下载的速率是非常高的, 比较适合日常的油田开发工作的应用。并且其用户终端设备是非常简单的, 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廉, 施工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特别适合在一些特殊天气条件里应用, 很少受到四周地理环境的约束。由于这种卫星模式自身的应用特点, 其通信距离和费用相比是非正比的。并且这种模式无线链路环节比较少, 非常适合油田通信工作。VSAT用户利用架设在钻井队办公室或井架的VSAT设备, 方便地接入卫星通信网进而接入INTERNET并与企业网连通。用户按照业务的需要来自适应地使用卫星网络的资源, 并构造它与卫星网络的拓扑结构。用户设备是一个小口径的天线, 一个笔记本式附在天线上的室外单元, 一个笔记本式的室内单元。用户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可以像接在地面设备一样地接在VSAT设备上。

2 油田卫星通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优化

2.1 针对油田施工数据调研工作的特殊需要,进行油田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实现野外油田勘探工作的综合质量的提升。通过对数据量数据传输率的控制,可以实现相关信息的有效传递,当然这要符合卫星通信的相关传输协议。卫星租用转发器带宽=符码率 * 滚降系数,滚降系数代表调制器特性:TV 发送=1.35,语音和数据=1.5;符号率=信息速率/FEC 系数/K/R-S 系数,其中 FEC 系数:前向纠错=1/2、4/3、7/8、1,K=1 BPSK、K=2 QP-SK、K=3 8PSK。

通过对卫星通信信息的双向不对称性的深入了解,可以保证用户的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分离,实现其宽带接入业务的稳定运行。通过对相关卫星转发器的应用,可以保证下行信息速率的有效控制,以满足用户的相关需要。并且通过对软件分配模式及其相关调整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有效更改,确保回传信息速率的有效控制,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这对油田信息传输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远端的 INTERNET 请求信息或 EMAIL 数据由远端服用器的广域端口,通过卫星通信设备经卫星发送到卫星网控中心站。卫星网络运行中心与 Internet 骨干网相连,在接收到用户的网站请求信息后,将通过卫星将所要求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象等信息通过 VPN 传送到中原油田企业用户。用户将得到全球唯一的真实 IP 地址;用户的接入是 24 小时全在线式的接入服务。

2.2 通过 Ku 波段卫星室外设备的应用,可以保证油田信息数据传输工作的稳定运行,这需要进行相关功率放大器、变频器的应用,确保其电源设备的正常使用,促进其控制微处理器的稳定运行。通过对上述环节的优化,可以实现中频信号的有效转换,确保其各个程序信号的有效传递。TSI 卫星 Modem,将数据调制成 70M 模拟的中频信号。可传输数据速率随时可软件升级;具有多种不同型式的数据接口,纠错方式也多种可选,并可选上行功率控制功能,遇大雨情况可由主站提升发射功率,防止卫星链路的通信中断。

通过对用户的局域网网关的控制,实现相关卫星下传信号的接收,促进其 IP 数据的有效传输,实现本地局域网相关信息的传递。其支持的模式是比较广泛的,常见的有 MULTICAST 方式。该模式具备 IP 路由的能力,可以保证语音数据信号的有效传递。CX95O多路服用器的主要性能包括:带有 FALSH 的高可靠的平台,一个10/100BaseT 网卡接口,一个 RS232 串口、V.35, V.24, X.21,语音信号接口,FXS/FXO 2/4 线 E&M,支持远程卫星主站进行软件自动升级。

通过对远端站的 Ku 天线口径的控制,可以有效提升其回传速率,确保其现实工作的解决。在此过程中,通过对 4W ODU 的配备,可以保证其回传速率的最大化。通过对组网结构模式的优化,可以满足其各个连接模式的需要,保证其各个站点之间相关信息的有效传播及其控制,确保其卫星单跳连接模式的优化,以满足油田信息数据传输的需要。使得网络没有单一故障点,运行十分可靠。高度灵活的可扩展性--有两个关键的、由软件控制的强大功能。这两个功能可单独或共同向用户提供灵活高效的网络扩展能力。集中监视和控制-本系统具有内置的诊断和自测功能,网络操作员可在远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对端站进行远端监控、控制或配置参数。

3 结束语

卫星模式 篇8

关键词:运输车辆,定位信息,执法查处,GPS

随着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并且被广泛应用于道路运输领域。该系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水平和安全监管能力。近几年来的数据显示, 利用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对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营运驾驶员超速行驶、闯禁令和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 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但是, 该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 比如警告不具有威慑力, 部分驾驶员忽视系统警告, 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014-07-01,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2014 年5号令) 出台, 其中, 第31 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将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系统记录的交通违法信息作为执法依据, 依法查处”, 从而使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体系得以完善, 也使利用道路运输车辆动态定位记录信息进行执法查处成为可能。我们在无技术标准、无先例的基础上, 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利用大数据分析、海量数据通讯和GIS电子围栏技术, 创建了利用动态数据进行违法取证的新模式。

1 数据获取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数据取自上海市交通委统一车辆监管平台。该平台中的数据来源于各客运车辆管理单位自建的GPS车辆定位信息平台。在从交通委统一车辆监管平台获取动态数据的过程中, 不必对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进行核查和判断, 以保持动态数据的一致性。目前, 上海监管车辆有16 000 辆左右, 经过统计, 每天接收的信息为2 300 万条左右。

2 工作原理

2.1 GIS虚拟电子围栏

虚拟电子围栏是指在电子地图上对所管控的区域进行虚拟范围划分, 并对进入 (或离开) 管控区域的移动物体进行管理。由于其工作方式类似于周界报警电子围栏, 因此被称作“虚拟电子围栏”。

虚拟电子围栏主要通过与GPS (全球定位系统) 配合, 借助GIS (地理信息系统) 进行空间计算, 确定移动物体是否在管控范围内, 并对移动物体的进入 (或离开) 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

在需要监管的路段设置电子围栏, 长度大于5 km, 宽度以能覆盖整个路面为准, 且一般沿道路方向设置。

2.2 电子围栏的建设

以上海市为例, 在电子地图上 (1∶2 000) , 按行驶方向和车辆入口对全市高速公路、中环道路划段, 依据空间位置在每一段设置电子围栏区域, 并标注其所在路段和方向。

为尽可能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可采用空间计算方式消除各电子围栏间的重叠部分。

2.3 测速原理

目前, 道路运输车辆安装的卫星定位系统一般通过“位置差分”或“多普勒频移”计算车辆的行驶速度。但是, 在车辆高速行驶的过程中, 连续获取高精度定位结果并进行差分计算的结果和利用多普勒频移获取的车辆速度均因车辆高速移动状态、道路路面周边遮挡状况的变化而存在较大的误差。

根据超速违法执法的要求, 我们将一段时间内的段平均速度作为最终执法的依据。该速度的计算方法为:首先将依据GPS获取的车辆速度作为初步判断的依据;其后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 结合GPS高精度定位结果对一定时间段内的GPS信号坐标位置点进行绘制、分析;接着将该时间段内各个GPS坐标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之和作为该时间段内的总行驶距离, 并除以相应的时间, 所得的速度就为该时间段内的平均时速。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总距离和平均时速均为可能的范围值的下限,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判断误差;再加上这一段平均速度是通过多点位置与时间计算得出的, 避免了因单点速度偏差而造成的判断误差。因此, 最终的超速执法应以通过上述计算方法求得的平均时速为处罚的依据。

具体的数据分析流程为: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每天接收的海量卫星定位数据进行预处理, 将车辆速度大于设定的限速值的数据筛选出来, 并按照车牌号分类存储;同时, 对数据进行属地化处理, 并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找出落在电子围栏内的数据, 对有数据落入的电子围栏进行标记。2对有数据落入的电子围栏进行分析。如果落入电子围栏内的定位数据有三点, 且为同一车辆超速, 那么, 可认为起点和末点定位数据时间差已超过设定时间。此时, 将根据上述要求选出的电子围栏内的定位数据标记为“嫌疑数据”。3对嫌疑数据进行逐一分析和计算。先判断区间时间, 然后还原此时间段内的车辆定位数据 (未进入筛选的未超速数据) 。4在点位还原后进行距离计算。将所有点位依序连线并计算距离, 所有的两点间距离之和为“区间距离”。任意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式 (1) 中:di为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λi、Φi分别为第i点的经度和纬度;λi+1、Φi+1分别为第i+1点的经度和纬度。

距离计算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速度计算。第一个坐标点和最后一个坐标点的时间差为该区间的行车时间, 以此计算车辆在该区间内的平均速度。如果平均速度超过限速值, 则判断车辆为超速, 可以进行轨迹分析和取证。

3 结束语

利用运输车辆卫星定位信息进行执法查处可填补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运输车辆监管方面的空白, 增强车载卫星系统的威慑性, 有利于督促运输企业和驾驶员认真履行安全行驶职责, 真正将动态监控工作落到实处。新执法模式的应用可弥补固定电子警察布局不足的缺陷, 满足公安配合主管部门对重点车辆加强监管的职责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杏元, 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卫星模式 篇9

SAR是20世纪5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一种微波传感器。随着遥感技术的蓬勃发展, SAR很快成为微波传感器中发展最迅速最有效的传感器, 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1]。随着SAR技术的发展, In SAR技术开始得到研究和应用。2007年德国Terra SAR-X的成功发射, 标志着雷达卫星从此进入了高分辨率时代。Terra SAR-X卫星不但能提供米分辨率的卫星数据, 还具备优良的干涉性能。

1 Terra SAR-X卫星简介

Terra SAR-X是固态有源相控阵的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分辨率可高达1米。Terra SAR-X提供3种成像模式:分别为条带式, 聚束和扫描模式。其中聚束模式分辨率可达1米。

Terra SAR卫星根据高分辨SAR遥感影像的需求, 采用滑动聚束模式成像方法, 获取1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2]。高分辨率成像模式也导致了多普勒中心的频率的变化, Terra SAR-X卫星采用精确的轨道和姿态控制技术, 根据全零多普勒导引律[3], 调整偏航角和俯仰角, 使全部测绘带内的多普勒中心接近零频[4], 确保了影像中心多普勒偏移频率小于120HZ。其卫星成像处理方法和其它卫星不同, 它采用扩展的线调频变标成像算法对所有模式的数据进行成像处理。成像流程见图1。

2 Terra SAR-X重复轨道干涉处理

Terra SAR卫星采用精确的轨道控制技术, 实时双频GPS来获取坐标信息, 从而确保在获取地面信息的同时用同一个角度对该地区进行拍摄, 保证了同一地区观测时卫星斜视角基本一致。重复轨道干涉处理时干涉影像对的多普勒中心频率差异一般小于100Hz, 基线距小于24米, 特别适合影像的配准和干涉处理。以前的卫星干涉处理方法对Terra SAR-X卫星干涉也同样适用, 在本文中就不再赘述, 只探讨Ter ra SAR-X卫星数据干涉过程中区别于其它卫星数据的重采样过程。滑动聚束模式在成像过程中方位向多普勒中心变化较大, 在干涉处理的重采样过程需要做必要的算法修改。

聚束模式数据和条带模式数据一样, 为零多普勒坐标系, 而不同的是聚束模式的多普勒中心频率用影像的第一行开始到最后一行结束多普勒变化范围从+6000Hz到-6000, 而在条带模式数据多普勒中心仅仅是随着列的变化而稍微变化。聚束模式影像干涉处理时这一差异必须考虑。

3 Terra SAR-X影像重采样

影像配准过后均要进行辅影像的重采样, 以利于干涉条纹的生成重采样一般先用插值核对源图像进行卷积, 重建连续的图像信号, 再将采样后的信号采样至新的采样格网当中[1]。理想的插值函数是sinc函数, 但在实际运作中, 以具有类似sinc函数功能的方法进行内插。常用的插值核有最邻近插值法, 分段线性插值法和四点立方卷积和立方卷积。上述的插值函数未考虑相位的信息保护, 而雷达影像为复影像要保护相位信息, 应进行频谱分析。下图为插值核的频谱。

由图2所知, 卷积核频谱均在基频部分, 仅适合于基频信号的内插, 复杂的SLC数据的方位向频谱因受雷达姿态和地球自转影响, 常不集中在0附近, 因此根据雷达影像提供二次多项式参数来获取每一个方位线的多普勒偏移情况, 然后根据多普勒偏移参数将方位向数据频谱偏移处理以降至基频。对于Terra SAR-X卫星聚束模式, 因多普勒中心随着方位向时间呈线性变换, 所以根据卫星多普勒参数做线性拟合, 其中多普勒中心变化斜率为:

其中fDc, n为最后一行多普勒中心参数, fDc, 1为第一行多普勒中心参数。最后在采样后对方位向数据做一下处理。所以在重采样时应乘以下式

这是Terra SAR-X聚束模式数据重采样采样时, 为了保护相位信息必须采取方位向频谱平移技术。下图为根据该方法处理得到的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的干涉条纹。

总结

Terra SAR-X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民用SAR卫星之一, 随着Tan DEM-X系统组成, 该卫星将可以根据In SAR技术获取世界上精度最高, 分辨率也最高的DEM, 而聚束模式影像的成功干涉, 改变以前SAR卫星仅仅能从宏观上检测地面形变的技术现状, 可以直接根据干涉处理结果去监测地物的细节变化信息。目前聚束模式干涉已在我国矿区沉降和输电线路的走廊沉降监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超, 张红, 刘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 002.

[2]Helko Breit, Thomaz Fritz, Ulrich Balss and Marie Lachaise."TerraSAR-X SAR Processing and products."IEEETrans.Geosci Reomote Sens., vol.48, no.2.pp.727-740, Feb2010.

[3]张永俊, 黄海风, 张永胜.椭圆轨道全零多普勒导引律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 32 (4) :938-940.

[4]J.Mitermayer.Sliding spotlight SAR processing for TerraSAR-X usinga new formulation of the extended chirp scaling algorithm.Proceedingsof IGARSS 2003.

[5]Josef Mittermayer, Birgit Schattler, Marwan Younis."TerrsSAR-Xcommissioning phase exection summary", IEEE Trans.Geosci.RemoteSens., vol.48, No.2, pp.649~659, Feb.2010.

卫星模式 篇10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进行卫星导航技术试验,初步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该试验系统已圆满完成各项试验任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二阶段,2020年前,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连续、稳定的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该阶段于2004年9月正式启动,2007年4月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颗中圆轨道卫星,预计2010年左右系统建设覆盖亚太地区。

本次发射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设计寿命为8年,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阶段建设的第二颗卫星。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该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三级液体火箭,与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共同构成了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基本型谱。该火箭捆绑两枚助推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3.8吨,火箭拥有灵活的姿控系统,具有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的能力。

卫星模式 篇11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出现之后, 在各个领域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民航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让航空业得到了革命性发展。在2005年之后, 为了满需航空业的发展, 美国、欧盟以及国际民航组织退出了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实施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航空业提供实时、全球、精准的定位服务, 让航空业摆脱了对传统导航的依赖, 有效解决了地理条件恶劣、荒漠位置的导航问题, 让航空器具备全球性、连续性、全时性定位能力。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提升导航工作的精确性, 在这一背景之下, 又衍生出了ADS监视技术, 该种基础可以实现飞机与飞机之间、飞机与地面之间的协同监视, 不仅有效提升航空业管制能力, 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飞行安全。

总之, 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航空系统的核心。

二、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我国民航的发展作用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 在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之下, 人们对于民航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这一背景, 必须要建立起新型空管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需要大范围推广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就现阶段来看, 可以使用的有美国GPS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与俄罗斯GLONASS系统, 这些系统的应用还有一些风险, 而应用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就可以有效解决以上的安全顾虑。

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定位系统, 这一系统可以实现定时、高精度、高动态定位, 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 在市场认可度、导航性能、配套产品上, 与美国、俄罗斯、欧盟还存在一些差异, 同时, 这一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竞争对手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得到顺利的使用, 必须要站在国家战略性角度进行思考, 考虑到国际环境的变化, 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政策, 让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作用。

三、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与民航卫星导航的应用建议

3.1设置好目标

为了让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得到顺利的应用, 必须要致力于提升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导航精度以及可靠性, 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卫星导航系统存在的法律责任与安全性问题, 从国际角度上提升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地位。

3.2需要考虑的问题

3.2.1空间信号接口

为了有效推广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 需要对其空间信号接口进行科学的定义, 让接口标准化, 具体的接口内容包括系统的精度、系统可靠性、射频特征、坐标系统、电文信息等等。

3.2.2时间与坐标基准

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时间与坐标基准, 要想在民航业得到广泛的使用, 需要使用统一的时间与坐标基准, 给出具体的坐标偏差。

3.2.3国际标准

二代二星导航系统不仅需要为我国的民航业服务, 还需要为国外民航业服务, 因此, 其信号、星座与频率同需要符合国际组织的相关标准, 根据国际惯例的规定, 卫星导航系统的相关标准被国际接受需要花费三年到五年的时间, 如果计划在2020年投入使用, 那么至少需要提前五年提出申请。

3.2.4技术资料的公开

我国民航系统使用的客机有空中客车飞机、波音系列飞机, 其中大部分都有GPS能力, 要让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成为标准配置, 需要将部分必须技术资料公开, 允许国际厂家进行开发, 促进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

3.2.5系统兼容性

在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之后, 必然会出现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共存问题, 这些系统能够提供不同的导航频率, 但是, 民航系统是十分脆弱的, 不能够依靠单独的导航系统, 必须要使用多卫星导航系统来提升其故障监测水平与定位精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未来阶段下, 需要在相关部门指导下深入研究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与宣传手段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参与到标准化组织中, 让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得到顺利的推广。

摘要: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航空业提供实时、全球、精准的定位服务, 让航空器具备全球性、连续性、全时性定位能力。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 在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之下, 人们对于民航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 必须要研究与推广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本文主要分析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民航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与民航卫星导航应用方式。

关键词:代卫星导航系统,民航卫星导航,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中良, 李卫民.卫星导航接收机芯片核心技术与发展趋势的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 (03)

[2]连远锋, 赵剡, 吴发林.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可用性分析[J].电子测量技术.2010 (02)

[3]郑雅丹, 董明科, 程宇新, 吴建军.卫星在新一代航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上一篇:案例思考下一篇:作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