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规范

2024-09-14

排水规范(精选6篇)

排水规范 篇1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排水防涝系统上的问题。近些年由于天气的原因暴雨时常发生, 面对这一自然因素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很多的城市中内涝灾害频繁的发生, 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排水防涝系统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上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城镇建设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排水防涝系统已经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脚步, 出现的这些问题几乎成了各个城市的一个通病, 怎样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专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所要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1]。规范排水行为, 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安全, 是保障城市生产活动与人民生活稳定有序的关键。

1 城市内涝现状及产生原因

当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 导致排水受阻从而使城市内部积水严重, 从而引发城市内涝。就外部因素上来讲, 则是由于天气因素, 就内部因素来讲则是我国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还不够完善, 一旦受到暴雨, 内涝灾害也就在所难免。就我国范围内而言, 尤其是南方的一些大城市, 比如深圳、重庆及南昌等, 从2004 年到2012 年期间内, 在遭受暴雨袭击之后, 就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内涝问题。另据数据显示, 2012 年夏季暴雨当中, 由于内涝问题则总共导致死亡人数高达80 人左右,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的同时, 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2 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 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受重视程度并不高, 排水理念与想法仍然较为传统, 并不能够有效适应城市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及要求。尤其是当城市遇到暴雨袭击的时候, 防控环节则显得较为薄弱。

2.2 排水防涝系统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建设过程的不断推进, 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 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然而, 降雨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考验较大。举例来讲, 就2009 年的苏州而言, 强降雨形成了300 多毫升的降水量, 在这样的强降雨影响下, 某些地下空间遭到重大影响, 只得采用机器抽水的方法来做应急处理, 首先不说机器抽水本身具有怎样的局限性, 其也有着固有的缺陷, 比如很可能出现故障或者是运行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这样仍然不会缓解或者杜绝内涝灾害的发生。

3 城市排水规范措施

3.1 兴建蓄水池、打造海绵城市

通过在城市地下兴建蓄水池, 让城市积水顺利流进蓄水池, 从而减少大面积、长时间地积水, 对外排水量进行有效控制, 缓解下游排水管网的压力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防洪和排水问题, 再加之雨水蓄水池的净化水源的作用, 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 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 在必要地区设置雨水泵站

在城市中针对一些有必要的地区设置雨水泵站, 对积水进行集中收集与合理分散, 做到更有针对性地疏导积水以及缓解积水压力。举例来讲, 就城市立交桥这一特殊区域而言, 桥下很容易形成积水, 对此设置雨水泵站, 对桥下积水进行抽排, 从而改善交通环境的同时, 也能够对这些雨水进行集蓄和再利用。

3.3 转变观念, 加强认识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并没有形成合理有效地排水行为观念及规范。对此, 我们需要转变观念, 加强认识。举例来讲,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来进行应急演练, 针对各地多种方式来备战汛期。

3.4 做好排水管道清淤工作

在当前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 城市用水量逐步的提高, 给排水系统要求也在随之提高, 其排水量日益的扩大, 造成在排水的过程中对排水系统质量要求也日益变化。其管理、养护维修、疏通的手段和方法逐步受到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视, 更是保证当前城市用水和排水能够正常进行的关键。清淤作为当前保证排水正常运转的主要措施受到人们的关注[2]。具体来讲, 基于管道清淤工作的重要性, 也基于其工作特点, 我们可以开发与引进工业用机器人, 安装各类传感器, 使其具备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当然, 开发与引进机器人不仅耗资不小, 而且相关技术还不够完善, 同样也缺乏一定的技术性人才。但是, 这是未来城市排水管道清淤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3.5 城市排水管网建设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订排水规划, 应经多方预测并留有发展余地;排水管网的设计应根据城市的特点, 合理选择排水体制;排水管网与污水厂应同步建设;设计时应兼顾其他管线;管网建成后必须加强管理等, 才能真正发挥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作用[3]。

总之, 城市排水行为影响着城市排水设施安全, 而城市排水设施安全有影响着整个城市的良好运转, 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此,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排水行为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来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使排水设施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石工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排水防涝系统上的问题。排水防涝系统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上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城镇建设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排水防涝系统已经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脚步, 出现的这些问题几乎成了各个城市的一个通病, 怎样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专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所要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对如何规范排水行为从而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安全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关键词:规范,排水,行为,城市,设备

参考文献

[1]高雅彬.关于城市排水防涝规范若干问题的探讨.低碳世界[J].2014 (06) :88-89.

[2]许清亮.城市排水管道的清淤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 (全文版) , 2015 (12) :122-123.

[3]叶娟.浅议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J].中国市政工程, 2004 (02) :39-40.

排水规范 篇2

关键词:室内排水管道施工监理控制污水排水管道安装雨水管道安装

0 引言

由于建筑施工是个系统工程,室内排水管道施工不当就可能出现堵塞的现象,特别是卫生间排水管口与地漏更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室内排水管道系统施工控制的各各节点加以分析,并在重点部位加以控制,以提高室内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污水排水管道与配件安装检查

1.1 主要控制项目 ①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的高度。检验的方法是: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②生活汗水铸铁管道及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及相关规定。③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米。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颜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此项检验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检查。④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求实验,通球球径不应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三分之二,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1.2 一般项目的控制

1.2.1 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面的规定:一是,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闭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为一米,允许偏差±20mm;检查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二是,在连接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便器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或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三是,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四是,在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1.2.2 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5%的坡度,坡向检查口。

1.2.3 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大于两米;立管不大于三米。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四米,立管可安装一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排水颜料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相关建筑标准的规定。

1.2.4 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且应符合下面的规定:一是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二是在通气管出口四米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三是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两米,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四是如层顶有隔热层应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1.2.5 如安装未经消毒处理的医院含菌污水管道,不得与其他排水管道直接连接。

1.2.6 饮食业工艺设备引出的排水管及饮用水水箱的溢流管,不得与污水管道直接连接,并应留出不小于100mm的隔断。

1.2.7 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45°三通和45°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

1.2.8 由室内通向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井内引入管应高于排出管或两管顶相平,并有不小于90°的水流转角,如跌落差大于300mm可不受角度限制。

1.2.9 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45°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四倍管径的90°弯头。

1.2.10 室内排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注和相关建筑规范。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的检查

2.1 主要控制项目 ①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②雨水管道如采用塑料管,其伸缩节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③悬吊式雨水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得小于5‰;埋地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应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的要求。

2.2 一般项目的控制 ①雨水管道不得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接。②雨水斗管的连接应固定在屋面承重结构上。雨水斗边屋面连接处应严密不漏。连接管管径在设计没有要求时,不得小于100mm。③悬吊式雨水管道的检查口或带法兰堵口的三通的间距不得大于相关的技术规定。④雨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及雨水钢管道焊口允许偏差均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定及设计要求。对室内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检查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①通向室外的排水管下返出户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②柔性连接机制排水铸铁管立管根部加支撑。立管根部没有支撑或不牢靠,管道支吊架间距过大,用临时铅丝固定管道造成管道接口松动漏水或塌腰倒坡。③排水塑料管应注意伸缩节和固定卡子的安装位置。高层建筑明设排水塑料管应在立管穿顶板处设阻火圈,若立管在管井内则阻火圈设在支管穿管井处。④考虑到将来检修的方便,立管检查口朝面应90°向外。⑤地漏水封深度不能小于50mm,地漏箅子及扣碗应便于取出,地漏排水应通畅。⑥排水管的坡度也是检查的重点之一。如果管道安装坡度不均匀,可能会出现局部倒坡。⑦生活污水管不得与雨水及空调冷凝水管合流。⑧高层建筑生活污水管道着层应单独排出。⑨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伸缩缝、烟道和风道。⑩生活污水管道直线管段管径100至150mm时,清扫口的最大间距为10米;管径达到200mm及以上时,清扫口最大间距为20米。避免管道连接使用的三通、四通、弯头等管件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样很可能会造成管道排污不畅或堵塞。避免管道支墩、支吊架不牢固、位置不合理。检查时要注意埋在地下的污水管道有没有设置检查口,地上管道检查口位置设置是否不当或漏设检查口、清扫口。注意管道穿地下外墙或地下构筑物时有没有做防水套管或穿套管安装时防水捻口有没有做好,立管及托吊支管穿卫生间楼板时有没有做很好的防水措施。埋地的污水管道以及有保温和防结露保温的管道、有吊顶的污水托吊管、管井内的污水立管在隐蔽前一定要做好灌水试验。管道和支架在做防腐、刷油之前如没有做好除锈工作,可能会造成返锈,管道防腐如没做好的话,支吊刷油漆可能会出现脱皮、起泡现象。塑料排水管道安装之后还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工作,如果保护不当也有可能造成污染和损坏。结语

排水规范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规范性;实用性

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与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使用功能的充分发挥。如果在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那么整个建筑物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就导致给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加大了后期的维护与管理难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1.消防给水系统安装的规范性分析

消防给水系统的安装与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环节,然而在其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对其合理设计,然后认真完成施工,避免其中存在各种安全问题。首先,在安装之前需要对管道进行压力试验,以保证管道的质量,并且需要对管道进行全面的检查,避免管道出现沙眼或者杂物,导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或者堵塞问题。其次,在准备施工时,施工人员需再次对管道进行检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使用功能。在对管道检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直接在常压下检查,当检查完毕之后再在起压的情况下检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管道对水压的承载力,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提高管道的稳定性。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往往忽视了企业测试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在施工中给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消防给水系统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1按照国家及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安装

在消防给排水系统安装之前,技术人员需要明确掌握国家及企业的相关规定,然后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合理的安装,等到管道安装完毕之后,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测试,以保证整个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如果是生活给水系统的安装,当系统安装完毕之后,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在常压下进行测试,还需要在起压的状态下进行测试,也就是说,首先企业的状态下进行测试,其次在常压下对管道进行十分钟的测试,将其压力控制在0.05MPa,最后再逐渐减小压力,对管道进行全面测试,如果整个测试过程都没有出现渗水的情况,这就表示系统安装合格。如果需要对自动式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测试,那么首先需要将水压不断加大,在测试的过程中若没有出现渗水情况,这就表示该系统安装合格。对管网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对其测试时间不得少于三十分钟,在整个过程中,若压力一直保持稳定状态,这就表示安装合格,而在常压下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其测试时间不得超于24h,只有在这一时间段内保持稳定的压力状态,则表示给水系统安装合格。

1.2严禁采用塑料管道直接敷设于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网中

在对消防给水系统进行安装与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施工,直接将塑性管道直接埋设于系统的观望中,然而在其使用过程中,管道将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印象,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管道的强度也会随之变化,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消防给水管道并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消防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将塑料管道转变成钢制管道进行施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使其在紧急情况下充分发挥作用。

1.3感温喷头的设置

在消防给水系统安装与施工过程中,感温喷头的设置是技术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如果设置过远,当建筑物出现紧急情况,设备将无法准确感应,最终导致火势蔓延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敢问喷头设置国金,那么在如果建筑物发生紧急情况,该设置也就不能够对周边近距离的事物加以保护。

2.应注意生活给水系统安装的合理性

2.1水表安装不符合要求

各户水表、阀门明装在首层的公共地方,有些工程为考虑抄表方便和美观.将各楼层各户的管道总阀门和水表均设置在首层的公共地方,无任何防护措施。当楼层各户水表集中布置在水管井处时,由于管井尺寸的限制或者施工工艺欠佳,使得水表相邻距离或水表外壳距墙内表面距离过小,造成了抄表和维修的不便。并且水表前后直线管段长度不符合孔规定,影响了水表运行的准确度。

2.2生活水池的溢流管管径选择不当,并且无防污染措施

部分工程水池溢流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出口直接伸入集水井中。而且无设置网罩。这样当水位控制器失灵时。不能保证将多余的水从溢流管顺利排出。不致从水池顶盖满溢。合理的做法是溢流管的管径应按排泄贮水池最大流量确定。并宜比进水管大一级。溢流管的出口应设置网罩或溢流阀,溢流管的排水方式宜采取二次排水方式。

2.3部分工程采用塑料管作为冷、热水管

暗敷在楼层混凝土楼板内,由于塑料管的线膨胀系数相对钢管要大,因水温或环境温度变化,其热胀冷缩的长度变化值较大。对于有分支管或管接头的管道来说,产生渗漏的机会较高,因此在卫生器具集中的厨房、卫生间内,宜采用分水器多支路单向布管方式。

3.应注意排水系统安装的实用性

3.1地漏的安装不符合实用要求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我们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地漏的安装不符合实用要求。比如有些室内的地漏在安装过程中高出了地面,这样很难将水排出,造成积水现象。对居民使用带来很大麻烦,还有的地漏设置过低,不仅清洁打扫不便,且影响行走,给中老年人带来健康威胁。因此,地漏的选用应遵循下面一些原则:公用卫生间不宜采用钟罩式存水弯地漏钟罩式地漏过水横断面小,杂物不易通过,易产生上部堵塞,而且钟罩地漏水流转弯急,水头损失大,使上升段水流冲力小,易导致悬浮物下沉产生下部堵塞。因此,建议采用格栅加P型或S型存水弯式地漏,不能用地漏取代屋面雨水斗,因标准雨水斗顶部有盖,水从侧面进入,空气不能进入管中,在雨水斗处产生真空抽吸,管内为满流。

3.2高层建筑中设置的UPVC排水管,无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室内装修时将排水立管围蔽,但在立管检查口处无设置清通用的检查口。给以后的维修清扫带来麻烦,各楼层外墙无于顺留空调机凝结水排水立管,让凝结水自由地散落,容易污染建筑物的外墙面。

4.结语

总之,在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只有按照规范性和实用性去操作,才能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质量,才能保障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筑给排水问题是工程中的大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而且建筑给排水多为隐蔽性工程,一旦出现问题或者故障都很难以维修,或给维护和维修带来难度。 [科]

【参考文献】

[1]章俊慧,黄祥生.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6).

排水规范 篇4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已经成了人类文明的一个象征,同时也是我们生存的一个核心载体,现在我国正处在城市发展的转型时期,生态城市以及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潜藏的问题也慢慢的开始暴露了出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暴雨频发,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一度瘫痪,多数的城市都受到了影响,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故此城市的排水防涝问题已经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1 我国城市内涝的现状及其原因

城市的内涝概念是说在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中出现的排水问题受阻而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的城市积水严重的现象。发生内涝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的的排水防涝系统的不完善,其次就是天气的主观因素。

在天气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常常遭到暴雨的袭击,造成了严重的内涝灾害,在重庆、北京、武汉、深圳、成都、南昌等各城市,都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内涝的情况。例如成都,在2011年夏季的时候受到了暴雨的严重袭击,造成了六座下穿人行隧道发生了积水问题,40多个路段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水问题,八个地下停车库遭到了严重的积水,350多辆汽车被暴雨积水淹没;而我国的首都北京也在2004年、2007年、2011年、2012年的夏季遭遇到了暴雨的袭击,造成了很多区域都发生了内涝问题;在2012年夏季的一场暴雨中,由于内涝造成的人员死亡达到了近80人,直接对人们的生命带来了严重迫害,暴雨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交通也陷入了瘫痪状态。在一次对我国300多个的城市调查中得到数据显示,在2008~2010年这三年期间,有63%的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内涝问题,在这三年间内涝次数发生三次以上的城市占有137个之多,几乎成了在大雨期间各个城市的通病,这对我国的城市形象以及城市排水防涝排水系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

2 对于规范我国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在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的认识上不够充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国对于在城市建设中的排水系统的认识还不够,主要是依靠着传统的一些排水理念和方法,设计标准也没有立足于长期的发展,对于暴雨袭击造成的城市内涝问题在防控策略上还处于相当薄弱的环节,在2011年我国对于城市的内涝问题修订了《室外排水规范》的管理办法,对城市的内涝所具有的定义是由于连续的降水或者是强降水超过了城市的排水能力而发生的积水灾害问题。与此同时还应要求那些有条件的城镇对排水的系统进行规范建设以及防涝的标准。以上对《室外排水规范》中内涝以及相关的内容所做的阐释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在发生内涝的原因上归结于降水量的范畴上,对于实际的多重因素并没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这样就很难长期的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对于城市的防涝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当下我国在大型的排水系统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

2.2 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缺陷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间的联系也在不断的加强。全球气候变化,暴雨频发对于我国而言在城市的排水系统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热岛效应的不断加剧以及自然天气的影响,降水给各大城市在排水防涝上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下面以苏州为例进行说明:在苏州每年夏季都会经历两三场大范围的暴雨袭击。比如在2007年的时候,工业园区的降雨量超过了200ml,2009年的时候一场强降雨达到了300多毫升的降水量,一些地下空间在遭到这样的强降雨的时候只能是用机器往外抽水,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如果机器设备临时出现了状况或是抽水能力不足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内涝灾害。比如在我国的首都北京2012年夏季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内涝灾害,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抽水机器的抽水能力不足。

苏州的道路立交以及地下的停车场等都是现在正在迅速发展的一个阶段,现在却已经成了排水防涝的一个重要区域,比如在2009年和2010年的时候苏州的一些立交桥下以及工业园区等地下停车场都受到了严重的内涝,大量的车辆被积水淹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2013年的汛期之前国务院对于各地做出了要求,面对内涝严重的一些城市要在2014年的年底之前进行对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的设置上要达到一年一遇及三年一遇,对于较为重要的干道要达到三年一遇及五年一遇的标准,但是对于目前的苏州来说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上基本是按照一年一遇进行设计的与上级的要求还差距甚远,在标准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2]。

3 我国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规范措施

在我国的城市排涝系统中面对的问题比较的繁杂,和传统的排水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别,城市的排涝系统主要是由雨水管道、蓄涝区、城市的河湖、泵站等这些内容构成的一个整体,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自身的价值,在对排水防涝进行规范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要把城市排水防涝的标准得到相应的提高,在标准上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实施,要开展好排水规划的修编工作,对于开发的理念要努力地进行探索并加强对于这方面的意识,在长远的思想上要得到充分的认识。

(2)要把设施进行规范化,要用调蓄水池和低洼绿地以及透水铺装这些相关的措施对道路以及小区的雨水进行渗蓄,尽量在内涝的源头上进行控制。

(3)按照规划的标准对排水的通道和雨水管道以及小河道的系统进行规范化建设,在治理河道以及修建雨水管道的标准基础上依照着排涝标准所对应的雨型大小对数学模型模拟城市的积水情况进行防治,在范围内的地段与区域超过了排涝标准时就要利用调蓄的方法以及调整竖向高程的方法进行,对积水问题给以解决。例如把这些积水暂时排泄到体育场以及公园的绿地这些有着相对容纳能力的区域,对标准以内的排涝能够使得城市的交通正常的运转,努力做到不调整和不修改已经对排涝设施和雨水管道完成的标准规划[3]。

(4)对那些超过了排涝标准的情况发生时要尽快的对城市的内涝进行编制积水图,尽快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预案把财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灾害风险降到最低。

4 结语

在新的时期,对于我国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长远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排水防涝系统来说它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城市的重要生命线,而在当下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排水理念,没能够从整体上来进行把握,这就要求在我国的城市排水防涝的规范化上要做出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一重要的民生问题,只有通过在排水系统上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才能够在城镇化的质量上得到有效的保障,正真把我国建设成生态的城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排水防涝系统上的问题。近些年由于天气的原因暴雨时常发生,面对这一自然因素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很多的城市中内涝灾害频繁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排水防涝系统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上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城镇建设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排水防涝系统已经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出现的这些问题几乎成了各个城市的一个通病,怎样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专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所要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根据在当下城市中普遍出现的一些在排水防涝上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并结合相关例子作出笔者的阐释。

关键词:城市,排水防涝,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文涛.基于水力模型技术在城市排水中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2]周玉文.构建三套工程体系确保城市洪涝安全[J].给水排水,2011(25).

排水规范 篇5

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公司,各区、县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政府《关于做好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津政发[2010]23号)要求,为加强本市新建住宅小区及公建排水工程(以下简称排水工程)建设收费管理,结合本市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水工程建设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具体收费标准是:住宅项目每建筑平方米29元(其中:雨水12元,污水17元);公建项目按照市有关部门届时发布的工程定额,双方协商确定。

二、排水工程建设的界定范围为:

(一)污水:从建设项目用地界线临界支管检查井(不含检查井)到楼体出户管一米处(含检查井、化粪井);

(二)雨水:从建设项目用地界线临界支管检查井(不含检查井)到楼前收水井(含收水井)。

三、外环线外5公里以内地区排水工程建设费由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公司按建筑面积收取。其他区县排水工程建设收费标准仍按原规定标准执行。

四、排水工程建设费使用范围:

(一)前期费用;

(二)直接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

(三)间接费用。

五、排水工程设施建成后的管理责任是:污水管道由化粪井外至市政排水干管之间,由市政排水部门管理;化粪井至建筑物由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负责其日常运行和维护。

小区内的雨水管道由市政排水部门管理。

六、建设开发单位所交纳的排水工程建设费须计入房屋建设成本,不得向购房者另行收取,也不得委托物业管理企业在房价外追加任何费用。

七、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公司所收取的排水工程建设费要专款专用。应在收费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收费项目,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物价部门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本通知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原《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建住宅小区及公建排水工程建设费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津价房地[2000]705号)同时废止。

排水规范 篇6

关键词:地铁设计,防火规范,地铁设计防火规范,消防设计,地铁水消防设计,地铁消火栓设置

由于地铁行业发展迅速, 相关的技术条文需要及时更新以满足要求, 《地铁设计防火规范》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新规范) 结合了目前国内地铁建设特点, 某些内容与现行标准比更为详尽、具体而更具可操作性, 并且参与编写的是具有多年国内地铁设计经验的专家和设计院, 具有先导性, 目前已是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有可能在近期实施。

笔者参加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的给排水及消防技术要求编写工作, 本文就十三号线给排水消防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探讨, 供参考。

十三号线西起白云区凰岗, 经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 最后止于增城市新塘镇象颈岭。线路全长约57km, 均为地下线敷设方式;共设置27座车站, 其中换乘站13座, 平均站间距约2.15km。全线共设置停车场两座, 车辆段一座, 主变电站四座。其中穗莞深城际铁路广州段连接工程鱼珠至象颈岭段线路 (首通段) 长约27.23km, 共设置10座车站, 其中换乘站4座。在象颈岭站东北侧设置车辆段 (含控制中心) 一座, 在夏园、新塘站附近各设置一座主变电站。十三号线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完成施工图设计, 为防范将来消防设计调整时引起建筑规模发生变化及二次设计等风险, 十三号线给排水消防设计参照了《地铁设计防火规范》 (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的一些条文按以下原则进行设计:在新规范正式颁布之前, 新规范当中, 凡与现行规范有抵触的, 不一致的, 按照现行规范执行;现行规范未明确, 而在新规范当中明确的, 在实际条件允许下按新规范执行。主要涉及的部分如下:

1 地面及高架车站消防水量的调整

根据新规范7.2.1, 地面及高架车站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2h。地面及高架车站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根据新规范要求, 当地面及高架车站达到一定规模时 (如V>50000m3) , 消防用水量随之增大, 如市政管网不能满足用水要求, 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用水量要求考虑水池容积, 或对车站规模进行调整、控制。

2 车站消火栓的设置要求

7.2.3.1提出,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站厅层、侧式站台层、车站设备区和公共场所宜设单口单阀消火栓;岛式站台层宜设两只单口单阀消火栓。

在《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19.1.28及其条文说明中, 只强调站台层公共区消火栓宜设在站厅层至站台层的自动扶梯或楼梯的下部, 因楼梯间距可能超过30m, 所以站台层公共区的消火栓宜按双口双阀设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保护范围内任何部位的理论, 是考虑到火灾时, 若大火就在某一消火栓箱附近燃烧, 此处的消火栓箱根本无法靠近, 不论它的栓箱里装了几个消火栓都无法使用, 只能通过相邻消火栓的水枪 (不是双出口消火栓) 充实水柱提供救援。所以, 公共建筑中的消火栓箱内不论装了几个消火栓, 都只按一股水柱计算。因此, 在有条件的场所, 优先采用单口单阀消火栓按不大于30m间距进行布置。此处新规范明确规定了侧式站台层的消火栓宜采用单口单阀消火栓, 因侧式站台具备安装单口单阀消火栓的条件, 可靠墙安装;而对于岛式站台, 由于站台建筑布置的特点, 使得消火栓间距难以满足30m要求, 因此, 在提高供水可靠程度的前提下, 采用设置两只单口单阀消火栓。

另外, 虽然十三号线不设高架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 新规范7.2.3.4提出, 高架区间所经过的区域如无市政消火栓时, 宜在高架区间投影下方的检修道边设区间消防管, 并按市政消防设施的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当高架区间投影下方不设检修道时, 宜在高架区间上设区间消防管, 并按地下区间要求设置消火栓。

3 地下物业空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

7.3.1要求, 设置在地下车站单处面积大于50m2的商铺, 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面积小于500m2的商铺按局部应用系统设计, 大于500m2的商铺按中危险Ⅱ级设计。

为充分利用地铁开通带来的巨大客流, 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十三号线部分车站设置了物业开发空间。新规范明确了地下车站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最小商铺面积要求。对于面积介于50m2至500m2的商铺, 采用局部应用系统设计。当室内消火栓水量能满足局部应用系统用水量的要求时, 局部应用系统可与室内消火栓系统共用, 以减少设备及土建投资。

4 消防稳压罐的设置

7.4.1.4临时高压系统应设消防稳压罐。其有效容积, 对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不应小于50L, 对两者合用的消防给水系统不应小于80L。

笔者认为此处宜作细分, 对于地下车站的消火栓给水系统, 当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 可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稳压, 不设稳压泵及稳压罐;而对于地面车站及高架车站的消火栓给水系统, 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应设置稳压装置及稳压罐。

5 车站控制室的气体自动灭火系统设置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19.1.31要求, 地下车站的车站控制室、通信及信号机房、地下变电所应设置气体自动灭火装置。而新规范7.5.1明确下列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地下车站的环控电控室、通信设备室 (含电源室) 、信号设备室 (含电源室) 、公共无线引入室、降压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屏蔽门 (安全门) 控制室、蓄电池室。此处新规范已不再提地下车站的车站控制室作为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保护区。此外, 在实际运营中, 车站控制室为24小时有人值守区, 经征询《地铁设计规范》编写组意见, 认同取消车站控制室的气体自动灭火装置, 因此在十三号线设计中, 不再将车站控制室纳入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保护范围。

另外, 新规范中 (7.5.1.3) , 也明确指出了控制中心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房间:通信信号、综合监控设备及AFC系统的中央计算机设备各用房等。

综上所述, 地铁水消防设计具有其独特之处, 与一般公用建筑有着很多不同点, 如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布置、地下物业空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等。在设计中应及时更新、研究各适用规范条文, 强调从满足规范要求的角度出发, 全面、合理地设计地铁给排水消防系统。●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防火规范》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上一篇:《猫和老鼠》下一篇:人口普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