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日志

2024-11-18

问题日志(精选12篇)

问题日志 篇1

一切有效的管理都离不开对信息的管理, 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也必须依靠来自班级内外的各种信息。拥有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是班主任开展管理活动的前提, 利用教室日志辅助班级管理, 就是班主任对班级信息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教室日志”, 是用于反馈班级的教学、纪律、卫生、两操、社团活动等情况, 登记学生缺席情况的信息表册。正确使用与妥善实施教室日志, 有利于班主任、级部主任和职能部门主任全面掌握学情动态,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积累各种资料和数据, 有利于研究和改进工作, 不断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教育质量, 从而促进班级建设。作为一名班主任, 笔者在实践中利用教室日志辅助班级常规管理已有多年, 对正确使用教室日志带来的这些积极作用颇有体会。与此同时, 笔者也发现教室日志在实施与使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一、管理者对教室日志关注少或不关注, 导致班级管理效用低

一些班主任错误地把教室日志理解为班干的工作日记, 认为那是班长或者学习委员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在实践中, 班主任既没有对教室日志的撰写提出明确要求, 又没有对填写人进行指导与培训, 更不会定期批审教室日志, 利用其中的反馈信息为班级管理服务。班主任每周都应阅读教室日志, 从中发现问题, 及时了解原因, 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对学生群体或者个体的错误行为倾向加以纠正。教室日志在使用中也没有得到级部和职能部门的重视, 分管主任对教室日志重视程度有待于提高。从实际检查情况看, 只是学期结束前, 统一上交学校。新学期开学时候, 再发一本, 再次填写, 再次上交。如此反复, 年复一年, 效用低下, 也浪费资源。所以, 年级分管主任应该把各班级的教室日志管理纳入自己的工作规划, 对教室日志的记载情况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主要通过教学日志记载检查任课老师上课情况和学生纪律情况。校长管理层应该对中层的教室日志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以引导、规范和促进教室日志的使用。在必要的时候, 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理顺级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 把“瘦长型”体制的优势与“扁平化”体制的长处结合起来, 避免体制弊病导致推诿与扯皮现象。

二、教室日志的形式设置脱离实际, 没有充分体现校本化

信息表册的有效设置, 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执行力与实效。笔者在外出听课的偶然机会里搜集了几所学校的教室日志并进行了比较, 发现这些学校的教室日志在设计形式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情况, 包括课程、内容、课堂纪律情况;学生的出缺席情况, 包括出席人数, 请假、迟到、早退、旷课者的姓名;班级常规情况, 包括纪卫生、两操、社团活动等情况;任课教师对上课情况的意见以及班级的要求、意见和建议等。这些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教室日志, 基本满足了班级信息反馈的一般需要, 序列和绘制样式也能增强图表的视觉效果。但是, 有的内容确实不符合实际需要, 如, 每一节课是什么科目的课, 任课教师是谁等。在内容上, 一些教室日志显得缺乏管理的校本化, 没有体现学校的校本需要与特色, 比如, 某一级部为了监控各学科的作业布置情况, 专门印制了“作业布置情况反馈表”, 交由各班学习委员填写, 每天填写, 每天上报, 每天分析, 这种做法浪费人力、物力, 不如在教室日志中增加“作业布置情况反馈”, 及时评估作业量与时间, 可以有效帮助分管教学的主任及时监控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 减轻学生负担。又如, 有的学校可以增设“有无教师听课”栏目, 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和统计教师听课情况。所以, 教室日志在设置上应该在校本需求上多考虑。

三、教室日志基本由班干填写, 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不填写

从实际情况来看, 各校教室日志的填写者基本上是单一的, 或班长或学习委员, 这种情况危害较大。首先, 填写者的单一性使教室信息反馈仅仅限于局部, 主观性强, 反馈的信息容易不全面, 也容易失实;其次, 填写者的单一性也使填写者由于长期观察班级负面情况, 失去对集体的信心, 容易导致阴暗的人格心理, 甚至导致填写者处于全班同学的对立地位, 和班级同学人际关系紧张。所以, 教室日志除了可以由班干填写外, 班主任还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轮流填写, 也可以增加教室日志的数量, 由填写1本, 变为几人同时填写, 填写3本或4本。笔者深信, 多本日志上的信息量更大, 更方便于班主任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分析, 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真实可靠。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 中小学的任课教师从来就不填写教室日志, 只是在课堂出现大问题后, 到班主任那里“告状”一通就马上离开。所以, 教师日志的填写应该通过学校行为加以规范, 可以对参与日志记录的先进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激励学生们更好地做好教室日志的记录, 可以对教师填写教室日志情况检查反馈, 做到填写完整规范, 真实全面反馈教室情况, 为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来源。

四、记录内容以消极信息为主, 缺少积极信息的记录

教室日志是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教育的重要依据。不同的反馈内容, 会导致班主任不同的管理态度, 导致班主任对学生的不同评价以及不同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从笔者抽样的一个学校70多个班级的教室日志来看, 绝大多数记录都属于以下几种类型的“消极信息”:学生在课堂违反课堂纪律的信息, 如某某在周二化学课看小说;学生来校迟到的信息, 如周三早读某某迟到1分钟;学生违反学校或班级强制性规定的信息, 如某某违规使用手机被主任收存。这些信息记录固然有利于班主任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 却未必有利于班主任有效解决问题。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班主任来说, 教室日志上的不良记录, 容易成为一些班主任急火攻心之下采取“大棒政策”的诱因, 这显然不利于班主任在管理中对学生群体实施有效的激励, 不利于对学生个体实施正向的关怀, 容易使学生长期处于铺天盖地的批评与指责中, 失去积极进取的动力, 不利于班级形成健康和谐的氛围, 甚至导致一些学生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症和个别学生的焦虑症。这就需要班主任对教室日志的信息采取辩证“扬弃”的理性态度, 对教室日志上的信息反馈既“信”又“不信”, 既“说”又“不说”, 需要班主任多观察学生, 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记录人员对班级作正向的关注和积极的观察, 及时发现并记录班级好人好事, 由身边人说身边事, 在管理中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

问题日志 篇2

青年时期作为人生的一个阶段,在整个人生阶段之中显得异常重要。作为正处青年时期的我们更要注重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为上都应该做好一个优秀青年的表率。

《青年八大热点问题》正是描述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书,作者曾燕波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研究员。作为一个致力于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研究员来说,曾燕波对青年这一阶段的研究可谓是相当透彻,研究思路也是比较清楚明了的。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青年”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本书关于青年各个方面的描述客观地反映了当今社会青年发展的一个趋势,以及面临的各种主要问题。

导语一开始就引用了马克思的话,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恰当地指出了人的本质所在。而作为青年来说,无疑是符合这种客观规律的,青年的发展是必然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着的,两者密不可分。青年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的发展也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物质条件的不断提升以及精神条件的不断丰富使得21世纪的青年在现时的社会条件中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现今条件下的青年的能力是以前时代不可比拟的,他们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他们,成了整个社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虽然充裕的现实条件带给青年一个长足的发展空间,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信息的不断膨胀,加之自己的主观方面的因素,青年由于不能具备足够的筛选和趋利避害的能力,因此必然会受到这种客观环境的影响。

本书归纳总结了青年面临的八大热点问题。首先是关于青年的价值观问题,作为新生代的他们有比以前更加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的生活中到处体现着现代科技的快捷便利,但在谋生就业方面他们却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压力。青年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世界性的趋同性,但由于主流环境的不同也相对地呈现出不均衡性的特点。接着本书还讲了关于青年的就业、社会流动、时尚文化、婚恋与性、与网络、心理、犯罪等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直面青年所面临的处境,以及所应采取的措施。问题分析不是从专业理论高度出发,而是选择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每个阅读的人都能够清晰地获得从文章里显露出来的信息。

每一个问题都值得作为青年的我们细细去研究和探讨,我们不仅要学会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还要学会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恰当的方式去改善。我认为,只有做到经常性的自省,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也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赵美珍

教学日志,记录成长 篇3

一、教学日志的意义

1.教学日志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一句流传甚广的经典语句。他告诉我们,人的伟大在于思想。由此,我想说,判断一位教师是否成熟,就看他是否有思想、是否会思想。教学日志可以帮助教师养成思想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不断摸索总结,最终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的。他勤奋写作,一生写了40多本书,1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和短篇小说。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正是勤于思考,勤写日记,魏书生有《班主任工作漫谈》《教书育人之道》《魏书生文选》,李镇西有《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朱永新在《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一书中说:写教学日志,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教学的得失,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我们不一定要成为教育家,但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却是应该的。

通过写作教学日志,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组织教学的特点,了解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自己成长。当我们回头来看数周、数月或数年的教学日志,我们就会发现,在教学中给我们带来欢乐和痛苦的主要情境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盲点又在哪里,哪些耗费精力的无效教学需要改进,哪些方面的教学技能需要增强。教学日志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2.教学日志写作应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

备课是教学预设,而课堂永远是流动的活水。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与我们的教学预设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完整的备课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我们带进课堂的准备材料,二是课堂中师生共同经历过的由我们带出课堂的一笔财富。前一部分,学校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还会定期检查,但对后一部分都不够重视,而这一部分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却远甚于课前备课,教师成长、成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部分决定的。教学日志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

教学日志应该成为教师上课的备忘录,是教师一堂课得与失的记录,但又不仅仅是记录,它应该是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并对课堂予以深层次的梳理与挖掘。写得多了,对教师是一种心智与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3.教学日志写作是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

撰写教学日志是一种教育科研行为。首先,它能透过课堂教学现象看其本质,寻求教学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使教育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其次,优秀的教学日志又是撰写教学论文的第一手素材,可以加工成教学论文。

朱永新先生认为,只有记教学日志,才能把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碎片”粘合成最完美的珍珠。单独看,这些“碎片”好像没有价值,其实那不是因为它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如果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

写教学日志也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的优势。我们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拥有得天独厚的教学实践经验,它是语文教学研究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我们固然要不断钻研教学理论,但芜杂繁多的实践素材更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这更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

随便翻阅任何一本语文类杂志,哪一篇文章记下的不是作者的教学感受和思考?所以教师平时及时整理的文字富有个性、内容富有独创性的教学日志应当是科研的极好材料。

4.教学日志写作是教师使命感的体现

我们常说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有怎样的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实首先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就应当把教学日志写作上升到责任感层面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还说:“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是的,教学日志可以见证学生成长的经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记日记记了三十多年,这是一种对教育事业有责任感的表现。有了这样的责任意识,我们的教学活动肯定会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回味自己的教学过程,我们的教育过程就会充满快乐,焕发光彩。

二、教学日志的形式

1.着眼于叙事

教学日志无疑首先应指向课堂教学,力求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记叙我们身边的、课堂上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它从感性课例出发,通过描述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实践中探索、验证教育教学观点。它内容较零碎、思维较散乱,但正是这种“雏形”,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智慧,能促进教师进行自我研究、自我发展。

着眼于叙事,能使日志记载者注意观察教学情境的发展变化,养成思考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提出问题,积累教学心得。

2.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由于教学反思是教师依凭自己的课堂教学行动,不断探索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它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激发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水平。

江苏苏州中学张广武老师在教学《陈涉世家》后写了这样一段教学日志,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反思的特点:

文言文教学仍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黄厚江老师提出的文言文教学“三文”(文言、文学、文化)结合的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既符合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首先,以文言学习为基础,可以疏通课文,为下一步学习铺垫,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积累一些必备的文言知识。其次,在基本排除阅读的障碍之后,进入到文言文的文章文学方面的学习上来,争取让学生得到文学上的熏染,学习为文的基本章法,力求读写结合,进而有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最后,是文化的学习。通过对这些经典选文的学习,了解一些必备的古代文化常识,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和鉴赏的能力。当然,“三文”必须有机地融合渗透,不可机械划分。

《陈涉世家》教学中我就摒弃了字字落实的串讲,让学生读、译、议、评。特别是在后两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让我着实感到兴奋和激动。比如在讨论陈涉的性格特征的教学中,学生先是从人物语言入手进行分析,了解了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对表现人物的意义。讨论中,一个学生说:“他目光短浅,这也预示着他日后的失败。”我很惊奇,便让他说说理由。他回答说:“‘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涉一心只想着个人的荣华富贵,并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一旦目标达到,他就会沉迷下去,终究会无所作为的。”他还结合陈涉最后的失败加以印证,令大家极为信服,我也给予了肯定与赞赏。反思现实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学生和教师自己的特点,立足课堂,认真践行新课程的思想,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教学必能日渐长进,师生都会受益无穷!

张老师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以学促教,以教验学,相得益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反思日记。

3.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一个喜欢读书、擅长思考的人成长为优秀教师或教育大师的可能性,比不爱读书的人要大得多。这样的人具有一种强烈的、稳定的热爱读书的激情和习惯,擅长传播人类创造的智慧。把自己阅读书籍得到的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也是教学日志的一种重要形式。

笔者刚刚在网络上读到李镇西老师2月21日发布的一篇读书笔记,很受启发。他写的是读《如焉》的体会。他说:“从我已经读了的77页来看,这的确是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作为一个多少有些思考能力,已经因思考而痛苦的知识分子来说,这部书绝对能够引起共鸣。”“我曾激愤地说过,现在是中国知识分子(包括我)集体沉沦或堕落的时代。但现在我要做点小小的更正——有几个人例外,其中包括胡发云。”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日志每次都给我们新的感受,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大师的思想总是那么厚实而灵动。

4.人生感悟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黄厚江老师曾对我说:有时在上课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适时引入生活感悟,拉近与文章的距离,课堂就会生动起来,教室里就会充满灵气与活力。这实在是不错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醉翁亭记》中的结束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含义,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明不会醉的人是痛苦的,不知醒的人是麻木的,能醉能醒,敢为敢乐,才是和谐的人生、快慰的人生。再联系柳宗元、苏轼的人生经历,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恰当地引入人生感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涵的主题。

三、教学日志的写作现状

1.重视不够

事实上,在日常教学中,能坚持写教学日志的老师是少之又少的。笔者曾经在一所学校做过调查,写教学日志的教师不超过10%。每年为评职称赶文章的人不在少数,但他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为自己的疏忽和懈怠辩解。说到底还是他们对教学日志的价值认识不够,错误地以为教学与科研是两码事,“述而不作”,任凭教学中宝贵的教学体验随记忆的消磨而流失。

2.质量不高

写作教学日志是一个提高教学艺术的途径,但有些教师采取应付态度,教学日志成为纯粹事务性的作业。

博客的兴起给教学日志开辟了一个全新空间,很多老师纷纷开辟自己的博客。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他也可以回复,可以随时介入争论,将一种“互看”发展到极致,这固然打破了传统日志单纯的私人写作局限,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一种为了表演的“伪化写作”。

以上两种情形决定教学日志的写作质量得不到保证。笔者有机会检查到某校教师的教学日志,有从网络上复制的,有应景拼凑的,缺少的恰恰就是来源于课堂的个性化的真实写作。

3.急功近利

从人的转型和全面发展出发,从兴趣或责任出发,梳理自己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教育感悟,提升自己,这是写作教学日志的目标。如果为了发表论文,得到职称、职务等功利目的而写作、研究,那就偏离了写作教学日志的正确目标,写作者的理想和激情也不会长久。写作者的成长应该是自然生成的果子,是急不来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平常心才能做成大事业,功到才能自然成。

4.缺少坚持

有些青年教师开始热情很高,但不能坚持。“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爱的热诚、理想的追求,就不可能进入学问和教育研究的至高境界。

不能坚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失败和挫折,一有困难,即自甘平庸。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我有我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我有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世界。”一个人有了精神追求,就能进入探究和修炼的境界,就不会被暂时的挫折打倒。

5.形式单一

教学日志形式多样,但我们看到的教学日志往往比较单一,许多老师不喜欢尝试新的样式。

在《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一书中,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认为:“不管有多简短,写出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即使在教学中没有什么让你感到惊奇,也没有什么感情的跌宕,尽管这种事件没有告诉你关于自己的什么启示,也没有告诉你所工作的条件,也要记下它们。”白天下课后或晚上睡觉前,智慧的火花要记,情感的激荡要写,甚至什么也没有也要记,总之要及时付诸笔端。

四、教学日志的着眼点

1.成功点

在教学过程中,让教者最觉愉悦,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最投入的教学时刻在哪里?这也许是教学日志中最多的内容。事实上,我们看教学杂志,很多教学文章都是由此而发。有时从课堂下来,教学流程中的佳境、师生思维撞出的火花,常常让人兴奋,这些绝妙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情景一定要及时记下,一旦疏忽,过后即忘。

2.失败点

教学中有没有让自己感到最不投入或最厌烦的时刻?教学显得不够机智灵活、失败的教学感觉,或是让教学者感到焦虑的情形,这或许是每一位从教者都经历过的,思考这一过程很有必要,它能为教者积累教学心得。思考时要注意设想:如果重试,将会怎样做?

3.疏漏点(或改进点)

有时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完成之后的反馈来及时找出失误或疏漏,以成为今后教学的借鉴。在平时举行的交流课、公开课、评优课等活动中,同行提出的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记下,这会帮助你走得更快更好。有时学生的意见也很重要,要及时记下。

4.生成点

教学过程与我们的教学预设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学预设未完成的原因以及教学生成的成败分析应该是教学日志中记载最多的内容。事实证明,教学的精彩更多的存在于学生那里,只要你能给他们搭好一个平台,学生就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都要努力去追求,以便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相长。

五、教学日志示范案例

案例一

一听说我今天要教茹志鹃的《百合花》,几位同事嚷着说要来“学习,学习”,我不好推辞。我一直喜欢原生态的教学,所以学生先前并不知道要学《百合花》,当几位老师端着小椅子坐到教室后面时,学生们“乃大惊”。培根曾说:“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我保持了一份陌生感,就是期待能与学生一同享受一份值得记忆的美丽。果不出所料,大家被作品深深感动,不少同学泪光盈盈,有的还不好意思。我说,为小战士的崇高精神流泪,为新媳妇的纯真情感动情,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也不说明你脆弱。老师读这篇小说,每次都流泪的。这是感动的泪、高尚的泪。这样的泪水多流几次又何妨!我担心的是,自读时很感动,听我一讲,大家想流泪却流不出。经我这么一说,教室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在欣赏小说的语言时,大家品得比较好,在回答“这是一部什么内容的小说”时,教室里发生了争论。大家都赞同这是一部有着独特视角的军事题材小说,只是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的小说,而少部分同学则认为是爱情小说。比如故事开端,写“我”和小通讯员之间路上发生的故事,微妙地展示出“我”和小通讯员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男女两性之间的美好纯洁的感情,那种难以言喻的似爱情却非爱情的情感。军民鱼水情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而且写年轻的女文工团员对通讯员的牵挂、思念的地方有很多。

引导学生触摸人物心灵深处的美丽情感是教学《百合花》的一个重点,于是我现场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小说中哪一句话最有意味?”没想到,全班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是下面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从中也可见学生语言的感觉能力是很好的,重要的是教师的问题要设计得巧妙。)

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轻伤的问问,重伤的就得拉开他们的符号,或是翻看他们的衣襟。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我定了下神才看到符号上写着×营的字样。啊!不是,我的同乡他是团部的通讯员。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大家觉得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含义深长,无理而妙。这段描写是在借被子、送馒头之后,年轻的女文工团员和十九岁的战士之间因为渐渐熟悉而情感变得微妙,但无论女文工团员如何开朗泼辣,女性的羞涩让她不能直接明白地表露出来。所以作者用“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这种似是而非的闲笔委婉点出,让读者去揣摩。有没有这一句补充是大不一样的。没有这一句,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牵挂、一个关心,加上这一句,朦胧的爱意、刻骨的担忧,尽在其中。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往往不是由作家直接写出来的,而是从作家高超的叙述中暗示出来的。周致远同学说:“这样写与上文的‘莫名其妙’也一致起来,所谓‘不知道’,其实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愿说罢了。这样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战争阻止不了爱情,阻止不了年轻人对爱情的向往,但又因为战争,爱情的花朵还未绽放就已凋谢,情感的火花刚一闪亮却瞬间熄灭,让人欷歔痛惜。所以这篇小说,在军民鱼水情的大主题下,大概就是通过战争环境下人的生存情态与情感波折的展示,写出那种特殊战争场合中的爱情和残酷,让后来者记住他们和他们曾有过的欢乐和悲伤,包括爱情。”

课堂进行到这里,师生互动非常和谐,我很高兴。谁知颜书影同学又宕开一个层面。她问:“为什么作品对爱情写得如此晦涩?‘我’为什么不将自身感情用某种方式或者神态、行为表现出来呢?”

我说可能是时代原因。这篇小说写于1958年,那时的中国,社会关系紧张,作者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凉,她不得不寻找适当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郁闷。但作者不能也不可能采取直接的心理宣泄,所以她只能选择一种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百合花是通讯员与新媳妇美好品格的一种映衬,是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团结战斗的崇高感情的象征,其实百合花又何尝不寄托了“我”对牺牲了的通讯员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对“我”逝去爱情的一份祭奠?过去的评论家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小说家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对爱情和人性的理解,现在我们把它感受出来了。

最后一个环节,我要求在小说结尾加几句话来表达女文工团员的情感。有几句大家认为比较美。下面摘录三句:

“……也盖在了我的心上。”

“我看见这个躺着的青年脸上挂着阳光的笑容,与百合花一样纯洁。”

“我不能说话,远方的枪声仍不绝于耳,有人在哭泣,但我已经听不清楚。弥漫的硝烟,只看到月光斑驳照亮小媳妇眼中的泪花,与那些百合花绽放在一块,轻轻围绕着那张年轻的脸庞,静静诉说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张寻常的脸庞依旧安详,而我仿佛嗅到一阵淡淡的百合花的香气,在我心头化开,挥之不去。”

林清玄有一篇散文,题目是“心田上的百合花”,我也希望能在学生心田上种下一株《百合花》,不求永远,只求让他们记住,我们在这一课曾经一起流过泪、动过情。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享受,语文是成长,语文是使人更像一个人。这是今天这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

案例二

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对其中“笑”貌“笑”态的品味应该是重点。一“笑”见人性,一“笑”见人情,一“笑”见社会。今天在品读有关人物的“笑”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在品读了三种人物的“笑”之后,王笑天说:“这里有一个‘笑’的链条。”我问怎么讲。他说:“如果把几种笑连起来看,即把成人的笑、小伙计的笑、小孩子的笑连贯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笑’的链条。这篇小说就如同一则寓言,借孔乙己写出了一个‘笑’的转变史,写了一个人从一个正常人向一个非正常人转化的过程。那些孩子的笑容是天真无邪的,可是五年后、十年后呢?身处那个社会,每个人都是按照前人的轨迹,毫无悬念地成长。小孩都要长大,都有可能成为今天的掌柜、今天的长衫、今天的短衣帮,也可能是下一个丁举人,这是一个时代的必然。作者刻画小伙计的目的,正是为了写‘人’的变化,作家把这个过程细细解剖,看一个‘人’怎样被环境同化,慢慢学会‘吃人’。”这个理解非常精彩。

在后面的讨论中,曹越同学说,她最初看小说时,一直以为小伙计毕竟涉世不深,不会像掌柜等人那么冷酷,应该会对孔乙己表现出一点同情。但在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后,再反复读原文,发现这种同情心的确太少。她举例说在第十段,当掌柜结账,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时,“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多好的一个“才也”啊,“也”表明同样,说明“我”与掌柜他们在灵魂上现在可以画等号了。最后孔乙己登场,有这样的描写:“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这里“放在门槛上”的是小伙计,“放在我手里”的是孔乙己,前者表现出的仍然是鄙视,而后者表现出的是尊重,人的性格在此一览无余。如果“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他手上”,小伙计同情心是有了,但人物也就没了。一个十二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突出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这是我教学《孔乙己》以来,收获最丰的一次。

记得李镇西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旦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想的火炬被点燃,其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精彩’和‘独到’……会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也是教师的一个大脑所望尘莫及的,更是教师的任何事前设计所无法预见的。”诚哉,斯言!与古希腊哲人说的“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同样精妙。教师需要的永远是点燃火把的功夫,而非其他。我要做一个好的点火者。

主要参考资料: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本全一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2〕[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解读马云管理日志 篇4

对马云,最好的解读就是不解读,他原生态的声音就是最大的逆势经营精髓。

笑傲江湖的本钱

金庸作品里面的义气,我是断章取义。我买过四五套金庸的书,也买过盗版,上次在香港吃饭,请金庸签名,结果拿出来一看是盗版,很惭愧。因为看得确实比较多,每次看完就忘了,忘了才能再看。最近5年来第一次在马尔代夫度假,睡了三天,醒了就看《笑傲江湖》,这套书认真看了三天。

何为笑傲江湖?“笑”,有眼光、有胸怀才能笑;“傲”,有骄傲才能傲,网络就是江湖。网络是非常不景气的,我这些年走过来,听到很多人骂阿里巴巴一分钱不赚,什么也没练好,皮倒是练得很厚。自己在“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1995年做网络,人家认为我们是骗子,1997年提出中国黄页,人家认为我们是疯子,现在人家认为我们是狂人。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坚持自己是对的就做下去。冤枉、误解在网络中是很正常的。我自己觉得,皮子倒真是越练越厚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做网络,各种各样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员工对我们的看法,也有评论界。特别是互联网的评论家,中国的互联网评论家数量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而且他们的积极态度也是超过任何地方的。我们看网上网民的各种评论很多,评论家多了,这个模式行那个模式不行,众说纷纭。网络现在的变化非常之快,半年以前B2C刚刚热起来,过了三个月突然说B2C不行了;做B2B,B2B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又去做基础设施,变成ASP,现在ASP没搞清楚,又不流行了,这就是网络不断地在变化,如果变化过程当中太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你可能真的什么也做不好了。

——马云2000年9月在第一届“西湖论剑”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之年,一路看涨的互联网神话开始跌落。从2000年4月开始,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点回落,开始了一轮深幅调整。这轮调整直到2001年9月才告结束。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的5 000点下跌到1 300点。互联网分析人士方兴东回顾这一年时,用了一个词汇“从黄金到垃圾”,马云所从事的B2B更是垃圾中的垃圾。方兴东在文章中写道:“市场热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美好的;市场冷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虚幻的。例如com和e标签。市场好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是黄金,市场差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像垃圾。例如B2C、C2C。”对于B2B,方兴东作出了最严厉的批判:B2B,最扶不起来的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云号召起来的第一届“西湖论剑”,一方面是探讨业界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打气。

行动指南

创业初期,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持之以恒,心无旁骛。

有梦想才能无所畏惧

我还不知道您有这么多的“first”。争当第一容易,但是做到最好很难。

时间将证明一切,我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而且幸运的是,未来互联网产业会比较坚挺并且充满希望。我们都很平庸,好在我们有梦想,一旦有了梦想我们将无所畏惧,而且感到不再无能为力!

——马云2001年回答网友提问

背景分析

2000年7月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全球版将马云作为封面人物报道,马云是50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在《福布斯》报道的企业中,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一只小得可怜的小虾米,但是,这只小虾米却以自己无所畏惧的庞大梦想打动了《福布斯》,杂志编辑马修说:“这个网站有巨大潜力。它虽然在香港注册但有超过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千上万的商人在这里买卖各种商品如印度产的活塞,荷兰的猪腰。给予了小商人莫大便利。”

在数年前,马云如此描述自己的梦想:“由得其他人追捕鲸鱼,我们只想捕小虾。”马云形容阿里巴巴的经营模式说:“很快我们就会集齐50万个进出口商,哪有办法不赚钱?”

马云甚至狂妄地说“:我要带领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的商业对商业网站会是全球每年68兆亿进出口零售额的主要入门网站。”今天看来,马云的话听起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怎一个狂字了得。

回过头来看,3年后,马云的梦想没有变,5年后,马云的梦想没有变,8年后,马云的梦想仍然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行动指南

问题日志 篇5

今天观看了《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的讲解,了解到现在中小学教师在竞争的社会里,教师心理出现了教师对自我有了不良认知(自负、自卑),教师情感出现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冲动、紧张的不良情绪。在了解这些心理问题后认识到他们的严重后果,对今后教学有不利影响。学到了一些改进方法:

1对自卑的调适方法: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卑;认清自我,悦纳自我;改变不合理信念,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通过补偿与升华克服自卑心理;多加强人际交往。

2对自负的调适方法:接受批评;与人平等相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

3对焦虑的调适方法:充分认识自我,了解并接纳自己;学会自我放松,能很好地面对现实;工作要有计划性;在有效地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对抑郁的调适方法:要遵守生活秩序;学会主动接受矛盾;将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记录下来,并反复欣赏。

菜鸟水手航海日志 篇6

“还好吧?”大胡子船长亨利今天问我。

“没事。我吐啊吐啊就吐习惯了……哇——”嘿。不管什么时候,咱乐天派的本色不能改。

——海上第三日

夜幕降临时,狂风却呼啸而来,海上巨浪滔天。

几层楼高的大浪像是法力高强的巫师召唤来的一座座小山,向我们的船狠狠砸来!该死的风浪一会儿把我们抛上高高的浪峰,一会儿又把我们丢进深深的浪谷。

“绳子!快!”亨利吼了一句之后,大伙儿立刻把粗绳系在腰上,绳子的一端绑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看见别人这么做之后。我这才恍然大悟,也手忙脚乱地把绳子系在腰上,就在这时,一个大浪打来,船体猛地向一侧倾斜过去,我掉进了海里,冷冷的海水紧紧包裹住我,带着我不断下沉……

我想从水里探出头来,但海浪一下子把我按到水底。忽然我的手碰到了腰里系着的绳子,我像抓救命稻草似的抓紧绳子,

“冷静!别怕!同伴们一定会救我上去的。”我屏住气,一边和海浪搏斗,一边在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

仿佛过了一万年那么久,我感到绳子上传来一股和海浪相反的力道,在把我一点儿一点儿往上拖……忽然我听到了同伴们爆发出的欢呼声,这是我听到过的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然后我晕了过去。

——海上第九日

我醒过来时,已是第二天黄昏,风浪早已过去,天空一片湛蓝,海面平滑如镜,西斜的阳光洒在海面上,如万条金蛇在狂舞。我走上甲板,欣赏着这瑰丽奇异的景色,忽然,眼前的一幕让我大叫起来:“啊,我是在做梦吧?”

我不是在做梦,我是真的看到了,看到了我曾在书上读到过的千载难逢的自然奇观——绿太阳!当时,大海已经吞没了大半个太阳,那个红红的火球即将消失的一瞬间,残留在地平线上的小半个太阳,突然幻化成碧绿色,不可思议!

——海上第十日

我渐渐习惯了水手的生活。我晒黑了,手上磨出了茧,身体却越发结实了,有时瞅瞅自己手臂上的肌肉,我都能笑出声来,哈哈。我越来越像大力水手了。

我们的船已驶近赤道,这片温暖的海域简直是鱼儿的世界,我们的船几乎是在鱼群上漂流。

下午,我和吉尔、哈瑞一起坐着救生筏去看鱼。我把双脚伸进温暖的海水中,嘴里哼着歌。忽然,我看见水下有一个几米长的暗影向我快速逼近。我愣了愣,赶紧把双脚从水里抽了回来。“鲨鱼!”我大叫起来。

吉尔和哈瑞赶紧挥动双桨,向大船划去。说时迟。那时快,鲨鱼从水里冒出头来,尾巴狠狠打向救生筏。救生筏剧烈晃动起来,我抓起渔叉,向它掷去,但是渔叉仅仅刺破鲨鱼背上的一点儿皮,它若无其事地摆摆尾巴。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可是忽然鲨鱼消失不见了。它在搞什么鬼?正当我纳闷时,看见远处有_大群海豚朝这里游来。原来,那条鲨鱼是被这群海豚吓跑了。我们松了口气,“那是虎鲨!可凶了……好险!”吉尔说。是啊,好险!

——海上第二十三日

我越来越喜欢在海里航行的感觉了。可是,今天我看见两只海鸟从西边飞来,绕着我们的船盘旋。大家都高兴地大声欢呼,谁都知道。鸟类一般在陆地沿海附近活动。可是我的心情却有点儿低落,我多希望这次航行能再长一点儿啊!亨利,拍拍我的肩膀说:“米格,你是一名真正的水手,欢迎再和我们一起航行!”我挺直腰板,忍住眼泪,点点头。将来,我要一个人驾驶帆船周游世界……

问题日志 篇7

江西教师网承担了该省“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任务,全省中小学教师均在该平台通过加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网络研修,故遴选该网站选课人数前10位的工作坊为研究对象(截止到2015年3月10日),由于每个工作坊中学员的反思日志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笔者把凡出现“研修日志”“研修总结” “研修心得”“研修反思”“教学反思”等字眼的均认定为反思日志,共得到日志1044篇,囿于精力限制,采用等距抽样法,得样本522篇,去除重复、过于短小等74篇,有效样本448篇,计522,147字,再将文章保存成“.txt”格式,使用Excel词频分析工具进行词频分析,最后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研究发现, 教师研修聚焦于对教学生活体验、教学经验的重构以及教学过程的再定位,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自我认识、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等三个特点。

一、反思再现教学生活体验,在自我认识中专业发展

教师撰写反思日志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日常教学生活的回忆、回放,通过文字记录其教学事件等。 词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符号, 借以表达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沟通,名词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研修领域、[2]动词能够形容出教师和学生的各类动作、[3]形容词突显出了教师的主观感受、[4]副词就是用以修饰动词、 形容词的,具有突出性和强化的作用,[5]各类词汇组合即客观体现教师反思聚焦领域、教师行为指向与教师之情感态度。选择该四类词性,进行频次统计发现,学生一词高达7258次,余下依次为教学3181次、教师2824次、研修1340次、课堂1120次、知识1073次、问题1073次等,取频次前30位词汇分析如下。

(一)反思聚焦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要素

“学生”平均每篇日志出现16.2次;“教师”篇均8.3次(合并计算“老师”893次)“;教学”篇均7.1次。 学生、教师、教学(手段、内容等)正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6]没有教师,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生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生,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学施加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 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词频分析说明,关注教育基本要素,是教师的生活重心,教师研修真正在反思日常教学经验。[7]

(二)反思关注点为课堂教学过程环节

平均每篇日志提及“研修”3次、“课堂”2.5次、 “知识”2.4次、“问题”2.4次。可见教师在研修中较关注课堂本身、问题的解决、知识的传承等教学过程环节,反思是对“研修”解决“课堂”“问题”的聚焦。网络研修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解决现实教育教学问题,如课堂的教学效果、知识的储备量、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等,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培养持续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8]

(三)反思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反思频次在500以上词汇有“反思”、“培养”“认识”“能力”“数学”“过程”“兴趣”“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等。频次统计表明,教师(学科教师)密切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反思日志中,教师在思考、交流、共享如何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探索性教学情境、创设竞争性与游戏性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等教学过程本真课题。

(四)反思凸显主题为理念、教材、教学方式

频次在500以下名词有“理念”“教材”“方式” “教育教学”“内容”“语文”,动词有“激发”“思考”“参与”“总结”“要求”。研修中,教师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交流、总结、反思,对优秀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在教师反思日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同时激发了教师提升教育理念、积极挖掘教育资源,丰富自身的教学模式,关注教育教学方式、 课程内容的生成和提升。

教师在研修中的反思,是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体验的再现,是教师主动审视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 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能动的发展,[10]是教师的职业需要。

二、反思重构教学经验,在自我更新中专业发展

在词频分析基础上,再用ROST CM6软件对文本格式的研修反思日志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启用Net Draw进一步生成共现矩阵知识图谱,共现矩阵具有放大高频词亲疏关系的作用, 使高频词之间的关系近者更近,疏者更疏。通过高频词的共现矩阵可以得出学员们网络研修反思日志领域的内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可以较好地揭示出反思日志中词汇自身固有的复杂网络关系。[11]如图1所示:

(一)研修深化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

聚集中央的词汇有“学生”“教师”“学习”“教学”,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的职责是教学,学生的职责是学习,而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问题,则一直是教育学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它一方面要求充分弘扬个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重点强调让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逐渐地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独立自主学习。[13]通过研修学习, 促进教师深入思考学生主体地位、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等课题。

(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与中央四个词汇连线较多的中间层词汇,如“提高”“交流”“能力”“发展”“课堂”“教育”“过程”“兴趣”“方法”等,连线越多则代表两者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网络研修能够及时记录研修的全过程,以开展集体备课、主题研讨等专项活动为载体,把教育研修聚焦于问题解决和能力提升。在实践研修指导团队的现场实时、远程非实时的跟踪指导下,在网上、网下的协同备课、交流研讨和行为跟进的过程中,按照 “问题诊断—个性论坛—集体研讨—案例修正—效果跟踪—反思提升”的方式,卓有成效地全程记录了整个过程。[8]

(三)研修促动教师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

最外层的词汇有“实践”“充分”“理念”“反思” “思考”“研修”“设计”“引导”“培训”“激发”,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准备水平、兴趣爱好、智力状况和学习风格(它们代表着“学”的变量)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方式,也必然会有所不同。故需要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进度(它们代表着“教”的变量),考虑到学生的这些不同,并与之相适应,才算实施了“因材施教”。[14]研修培训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时、因地、因人地创设各种新颖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新颖有趣和丰富多彩的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在亲身体验和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

教师在享受研修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取长补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反思使教师打破已有教学经验的惯性思维,通过经验聚合、重组完成经验升级,在自我更新中实现专业发展。

三、反思再定位教学过程,在自我完善中专业发展

利用SPSS针对提取出反思日志中高频共词矩阵进行聚类分析, 采用的是 “Between -groups Linkage,简称组间平均距离连接”系统方法,度量标准区间是“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简称平方欧式距离”,选择“全局从0到1”标准化,绘制出层次聚类分析树状图,如图2所示:

所谓聚类就是按照事物的某些属性,把事物聚集成类,使类间的相似性尽可能小,类内相似性尽可能大。[15]即简单地说就是将联系紧密的词汇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更形象地表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如图2,从右往左移动,慢慢出现2条横线,在这区间竖着切一刀,每一条线的左侧为1类,能够聚集在同一区间的说明是有较强的关联性。

(一)反思激发教师深度思考教学过程、方式

图2显示,“学生”“教师”“教学”属于同一个区间,从“课堂教学”至“认识”也属于一个区间,由此: 解析教材内容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研究、顾及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及其特点,并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包括很多方面,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方法等适应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能力及其特点(如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做出教学选择。创建有秩序的课堂环境是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讨论, 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民主精神、 以及对学习的主动性都有所增强。[16]因此,解析教材内容可以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方式的深度思考,促使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反思促进对教育教学过程行为的再定位

从“知识”至“总结”等词汇属于一个区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可以通过撰写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经常有意识地发现和改进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随时记录工作中的感想、体会;进行案例或课例的分析研究,促进先进理念的内化和迁移。 教师要通过对过往的发展行为经常性、系统性的反思,对自己目前的专业发展水平有较为准确的了解; 能利用多种检测手段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通过记录日常专业生活中的关键事件与自我保持专业发展对话;能及时发现发展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适当的规划,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7]

网络研修改变了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撰写反思日志激发了教师的潜能,促使他们通过描述、再现教学过程环节,主动对教学过程进行解构—聚合— 再定位,挖掘隐藏在教学过程中的潜问题、分享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自我完善中专业发展。

四、结语

问题日志 篇8

日志传送的工作机制

在日志传送机制中, 主服务器可以同时对应多台辅助服务器, 即可以存在多个主数据库的副本。

例如, 当存在三台辅助服务器的情况下, 前两台服务器上的辅助数据库设置为无恢复模式, 提供冗余的灾备功能, 即使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 另外一台也可以提供灾难恢复功能。第三台服务器上的辅助数据库可以设置为备用模式, 将诸如报表读查询请求之类的操作交由其处理。

此外, 还可以为日志传送机制配置监视服务器, 主要用来记录备份/还原作业的历史和状态信息, 可以在作业失败时生成警报。

日志传送机制的运作并不复杂, 首先日志传送组件在主服务器上对主数据库进行日志备份.

然后将日志备份文件复制到所有的辅助服务器上, 辅助服务器对备份日志进行还原, 这样的一系列过程不断进行重复, 实现主服务器和辅助服务器上数据的同步。

当然, 需要在主服务器, 辅助服务器和监视服务器上创建相应的Job作业 (例如备份作业, 复制作业, 还原作业, 监视作业等) , 并通过每台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代理服务来触发这些作业, 实现上述备份, 复制和还原动作。

在主服务器上存在一个共享目录, 日志备份作业将备份日志存放到该目录中。通过复制作业, 将备份日志文件复制到辅助服务器上的本地目录中, 同时创建相应的记录信息, 利用还原作业, 将日志备份文件还原到辅助数据库中。

如果在预设的时间内, 无法完成以上备份, 复制和还原作业, 就会在监视服务器上触发监视作业, 创建状态和历史记录以及警报信息。

日志传送的故障转移

当主数据出现异常, 可以将应用切换到辅助服务器上。在一般情况下, 当发生故障时, 主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是不同步的, 如果主数据库还可以访问, 就需要手工对其进行日志备份 (即备份主数据库的尾日志) , 这样就获得了最后一次备份作业触发后所有的数据更新。

然后将主服务器上的共享目录中的所有未被复制的备份文件, 连同尾日志备份, 全部复制到所有的辅助服务器上。

在辅助服务器上, 将所有未还原的事物日志备份按照顺序还原到辅助数据库中, 完成数据同步工作。可以通过查看还原作业的历史信息, 来清晰的了解究竟需要还原哪些日志备份。

接下来对辅助数据库执行恢复操作, 使数据库处于一致的状态。执行“Restore Database”等T-SQL语句, 使其上线并处于联机状态。这样, 就完成了故障转移操作。

日志传送其实只是同步数据库的内容, 并不会同步Logging登录信息, 这些信息保存在Master数据库中, 之后必须通过手动操作, 将登录账号从原始的服务器实例迁移到辅助服务器上, 使其变成新的主服务器实例。

在该主服务器实例上要保证登录名和密码以及登录名对应的SID与和原始数据库一致, 修改应用程序的连接字符串, 使之重定向到新的主服务器上。

日志传送是利用SQL Server Agent来执行备份还原作业, 从而达到主副数据库同步的目的。

因为作业是每隔一段时间才被SQL Server Agent触发, 所以主副数据库的同步并非实时进行, 其最大数据损失量仅仅是由备份作业运行的时间间隔决定的。

因此, 尽可能的减小备份作业的间隔时间, 可以将数据损失尽可能的减低。注意, SQL Server允许的最小间隔时间为10秒。当然, 过小的备份间隔也会给主服务器造成额外的负担。

当然, 日志传送操作起来有些繁琐, 并不适用于高可用环境, 只能作为廉价的灾备方案使用。为主数据库提供一个或者多个副本作为保证。例如, 可以在群集环境中使用日志传送功能, 来提高其应对故障的能力。

注意, 对于启用了日志传送任务的数据库来说, 不能在维护计划中创建事务日志备份, 但是可以创建完整的数据库备份和差异备份, 而无需担心和日志传送产生冲突。因为任何的手动的日志备份, 都会破坏日志传送的工作。如果找不到手工备份的日志文件, 就会导致日志传送链条的中断, 只能重建整个日志传送链条。

实例分析日志传送机制

这里举例来说明日志传送功能的实现方法。例如, SQLnode1为主服务器, SQLnode2为辅助服务器。在SQLnode1中针对名为“chanpin”的数据库进行日志传送配置操作, 将该数据库设置为完全恢复模式, 方法是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中打开该数据库属性窗口, 在左侧点击“选项”项, 在右侧的“恢复模式”列表中选择“完整”项。

并执行“BACKUP DATABASE[chanpin]TO DISK=N'D:bakchanpin.bak'WITH NOFORMAT, NOINIT, NAME=N'CHANPIN-完整数据库备份', S K I P, N O R E W I N D, NOUNLOAD, STATS=10'”, “Go”之类的语句, 对其执行一次全备份。事先需要在SQLnode1服务器上建议一个共享文件夹, 路径为“D:bak”, 用来存储日志备份文件。必须让SQL Server Service账户拥有对该目录的完全控制权限, 让辅助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 Agent代理账户有权读取该文件夹内容。

在“CHANPIN”数据库的右键菜单上点击“任务”-“传送事物日志”项, 在弹出窗口 (如图1) 中选择“将此数据库启用为日志传送配置中的主数据库”项, 点击“备份设置”按钮, 在事务日志备份设置窗口中的“备份文件夹的网络路径”栏中输入共享路径。

例如“\sqlnode1bak”。也可以在其下编辑栏中输入其本地路径。又例如“D:bak”, 这要求备份文件夹存储在主服务器上。可以根据需要, 调整备份文件保留时间和报警时间。

在默认情况下, 备份文件经过72小时会被自动删除, 如果在一个小时的间隔内没有触发备份作业, 将会触发报警动作。为了控制备份文件的体积, 可以在“设置备份压缩”列表中选择“压缩备份”项, 在“作业名称”栏中可以更改其名称, 点击“计划”按钮, 在计划属性窗口 (如图2) 中的“执行间隔”栏中可以设置备份的频率。默认为每隔15分钟执行一次备份。

点击确定按钮保存配置, 在上级窗口中的“辅助数据库”栏中点击“添加”按钮, 在辅助数据库设置窗口中点击“连接”按钮, 在连接到服务器窗口中的“服务器名称”列表中选择“SQLnode2”。

选择合适的身份验证方式, 点击“连接”按钮, 来添加辅助服务器实例, 日志传送机制可以不依赖于AD域环境, 只要服务器之间可以正常通讯即可。

在“辅助数据库”栏中输入“CHANPIN”。因为事先已经执行了主数据库的完整备份操作, 所以在“初始化辅助数据库”面板中选择“是, 将主数据库的现有备份还原到辅助数据库中”项, 在“备份文件”栏中输入备份文件路径, 例如“\sqlnode1bakchanpin.bak”。在“复制文件”面板中的“复制文件的目标文件夹”栏中输入合适的网络路径。

例如“d:bak”, 注意该文件夹位于SQLnode2服务器上。您可以根据需要, 设置复制作业的名称以及删除复制文件的周期 (默认为72小时) 。这样, 当触发复制作业后, 就可以将SQLnode1上的共享目录中的备份文件复制到该文件夹中。

点击“计划”按钮, 在弹出窗口中的“执行间隔”栏中可以更改复制作业的时间间隔, 默认为15分钟。在“还原事物日志”面板中选择“备份模式”和“在还原备份时断开数据库中的用户连接”项, 可以保证还原动作顺利进行。

点击“计划”按钮, 可以修改还原作业的执行间隔。其余设置保持默认, 点击确定按钮, 保存配置信息, 这样, 就创建了备份, 复制和还原作业。在数据库属性窗口中选择“使用监视服务器实例”项, 可以配置监视服务器。在保存日志传送设置窗口中点击按钮“报告”→“查看报告”项, 显示配置成功的信息。在SQLnode2上打开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 在数据库节点上执行刷新操作, 可以看到“chanpin (备用/只读) ”的数据库名称, 说明日志传送已经配置完毕。

在S Q L n o d e 1和SQLnode2上选择“SQL Server代理”项, 在其右键菜单上点击“启动”项, 启动SQLServer代理服务。在SQLnode1上点击“SQl Server代理”→“作业”项, 可以看到创建的备份作业项目。在SQLnode2上点击“SQl Server代理”→“作业”项, 可以看到创建的复制和还原作业项目。这样, 当达到预设的时间间隔后, SQLnode1上的代理服务就会触发备份作业, 在上述共享目录中可以看到生成的日志备份文件。

运用英文日志,拓宽写作思路 篇9

随着社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增加, 具备英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同时,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英语教师也在不断探寻着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完善写作教学。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伴随着应试教育而产生的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也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些问题中, 英语模式化作文的大量存在, 尤其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

2 研究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市属高等农业院校, 全体学生的总体英语入学水平划分为三个程度, 即60%学生的英语分数处于及格线 (90分) 上下, 同时还有20%的较高分数段 (120分及以上) 学生和20%较低分数段 (80分及以下) 学生。英语课程属于基础必修课程。学校实行分级教学, 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把全校学生分为A、B、C三个级别。笔者所教授的学生是大学英语一年级学生, 所授班级属于B级, 全班学生都来自于非英语专业, 班级人数为60人。

2.1 写作课程背景介绍

笔者所授班级的英语课程, 一共包括四个学期的教学安排。授课形式以精读课程为主, 同时包括写作课程和听说课程。针对写作课程, 笔者遵循的是大部分写作教材采纳的写作课程的教授模式, 即句子写作、段落写作、篇章写作。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 句子写作和基本段落写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笔者引入篇章写作, 并以议论文写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第二学期共完成四篇定题议论文写作, 以过程写作法为教学的理论基础, 每篇作文都以多稿写作的形式完成, 即一个月完成一篇定题议论文, 要求学生每篇作文至少修改三稿。每一稿采用自我修改与教师评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2.2 课堂观察与反思

在教授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笔者发现, 以过程写作法为主要教学理念, 学生进行多稿写作及反复修改后, 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英语议论文的谋篇布局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仍然存在内容比较单一, 思想表达比较空洞, 观点陈述模式化及举例比较陈旧等问题。笔者反思以上问题, 认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以往的写作中主要练习的是模式化的写作方式, 忽略了作文内容的凝练。 (2) 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的积累较少, 碰到类似的作文题目, 无从下笔, 缺乏思辨能力。 (3) 受年龄、阅历等影响, 学生在陈述个人见解及观点方面比较幼稚, 作文内容缺乏思想深度。综上所述, 如何拓展学生的英文写作思路, 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是笔者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行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3.1 文献研究及思考

James Britton (1970) 和Janet Emig (1971) 提出了“在写作中学习” (writing to learn) 的教育理论。该理论通过观察发现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得到了发展, 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Humes, 1983) 。Young (1999) 总结了“在写作中学习”这一理论的几个显著特点: (1) 与培养批判性思维相反, 该理论更倾向于发现写作思路和写作观点; (2) 该理论更强调写作内容本身, 而不是文章的多稿写作、修改和文章的条理性; (3) 文章的写作首先是对作者本人有意义, 而不是关注读者的需求; (4) 文章的读者是自己或可信任的人, 而不是其他人; (5) 写作中的语言多为非正式语体; (6)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是指导者, 而非评判者; (7) 作文形式多为日志、初稿或博客而非正式的文章、报道或商务信函。通过查找文献, 笔者发现在写作中学习 (writin to learn) 实际就是作者想到什么写什么, 这种情形常常出现在日志的写作中。作者随时随地地记录自己的想法, 不断收集各种观点, 从而使自身对所记录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加清晰化、条理化, 进而使自己从中受益, 思想变得更加成熟有深度。

“在写作中学习”的教育理论可以与过程写作法恰当地融合, 共同运用于写作课程。过程写作法注重写作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 Cortazzi M.和Jin, L.指出: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完全基于“产品”的教学, 绝大多数的写作教学实践忽视了“写作过程”, 结果导致了其产品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相对的充实内容, 在语言表达方面也略显粗糙,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提高内容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质量。综上所述, 笔者意识到通过撰写英文日志,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深度, 同时也与过程写作教学法中的写作前阶段 (pre-writing) , 即针对一个话题收集各种观点的教学理念相辅相成。

3.2 行动方案制订及实施

基于以上文献研究及思考, 笔者制订并实施了行动方案, 即在大学二年级一年的写作课程中,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一系列英文日志 (Journal) 的写作任务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两个学期的实施方案相同。以第一学期的方案实施时间表1为例。

3.3 课堂观察与反思

在实施此项行动方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笔者及时反思, 查找资料, 寻找相关解决方案。以下总结了此项行动研究中的几个典型问题及教师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在研究方案实施初期, 一些学生对于话题选择无从下手。教师检查学生日志时发现, 学生只是写了一些生活琐事和流水账。发现此类问题后, 教师在写作课堂上重申了英文日志的写作意义, 并每个月给出一些社会热点话题供学生选择或参考。 (2) 在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 部分学生反映很多想法和观点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教师遵循“writing to learn”的理论原则及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 建议学生在英文日志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可以采取三种方式, 即英文表达、中英混合表达或中文表达。同时, 要求学生尽可能记录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遇到不能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可以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或中文的方式书写, 写作完成后再查字典把所有的句子修改或翻译成英语。 (3) 经过一段时间的英文日志写作, 在选择日志话题方面, 部分学生出现选题单一和重复的现象, 如总是选择友谊、爱情、生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单独访谈, 教师发现出现此类问题是由于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学生的英文课外阅读量较小。发现此类问题后, 教师参阅了徐昉 (2012) 关于鼓励母语深层阅读思考, 从而提高英语写作的思想深度的相关研究。徐昉 (2011) 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通常超过他们的外语水平, 二语写作的遣词造句过程就是语言与思维的匹配过程, 这个过程对语言能力弱的学生来讲, 其写作中的表现通常是选用简单的外语从事超出他们语言水平的思维活动, 导致写作中缩减或规避大量思想内容;而对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来讲, 其写作中的表现是不断寻求最合适的词汇和话语方式, 从而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Bereiter和Scardamalia (1987) 的研究发现:写作能力是从低水平阶段的知识述说 (Knowledge-telling) 向高水平阶段的知识重建 (Knowledge-transforming) 不断发展的。语言水平低, 搜索不到合适的词语, 只能规避复杂的思想内容, 满足于知识述说;语言水平高, 不断搜索合适的词语表达深层的意义, 述说的知识得以转化和重构。在这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中, 如果母语阅读能够启动强有力的思辨, 将有力地催化和激发遣词造句过程中的搜索匹配动力, 从而表达出深刻复杂的思想内容, 更加有助于转化和重构知识。基于上述文献研究, 教师建议英语基础弱的学生通过中文阅读量的提高, 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从而带动英文阅读与写作, 逐步拓展英文写作思路。

4 评价此项行动研究

经过两个学期的行动方案实施, 一方面, 教师通过单独访谈的方式, 评价此项行动研究, 以下列举部分学生在访谈中的观点:

学生一:一开始老师要求我们写英文日志, 我比较没思路, 但是慢慢的, 我发现英文日志写作很有趣, 可以写任何我感兴趣的话题, 而不是规定的话题, 我在写作时也变得不紧张了。

学生二:在写英文日志的过程中, 我变得更有创造力, 也喜欢和同伴分享我的 (日志) 内容。

学生三:通过日志写作, 我在看问题时能换个角度去思考。我认为写作变得非常有意思。

学生四:我的英语基础不好, 所以我在日志中会写一些老师建议的社会热点话题或四级写作话题, 通过练习对我备考四级也有很大帮助, 我对英文写作越来越有信心了。

学生五:英文日志写作使我开始关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大家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堂写作测试来评价此项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1) 教师在期中和期末分别进行了四次定题作文写作, 学生的整体水平稳中有升, 部分英语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成绩提升明显, 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的成绩无明显变化。 (2) 大二第二学期期末, 全班四级考试的写作部分成绩与以往写作测验成绩相比有较明显的进步和提升。 (3) 撰写英文日志, 缓解了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焦虑心理, 提升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自信心。 (4)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质量得到提高, 作文内容更丰富, 思想深度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5) 通过写英文日志, 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学生在即兴回答教师提出的口语练习问题时, 回答的内容更加丰富, 思路比以往更加清晰、有条理。

通过课堂观察及课后访谈, 教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 (1) 根据英文日志的写作原则, 英文日志的选词、用词是非正式的、随意的, 因此, 一些学生在撰写正式语体的作文时也常常选用非正式的词语。此类问题的产生使教师意识到进一步探讨英文日志写作干扰性因素的必要性。 (2) 虽然教师预先强调了英文日志写作的意义, 但是在整个行动方案实施中, 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偷工减料、消极应付的态度。这一问题也使教师开始考虑在六十人的大班教学中应当开展哪些课堂或课后的辅助日志写作的教学活动,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兴趣, 使英文日志写作发挥更大的效果。

5 结束语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 中国英语教师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及写作质量的提高。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及其产生的影响, 广大英语教师也在积极探索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 英文日志写作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英语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 保持充分的耐心及长期不懈的坚持,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取得成效。另一方面, 这一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该校学生的英语作文多存在思想表达空洞欠缺深度, 观点阐述机械化, 缺乏个人见解及作文构思模式单一等问题。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运用行动研究方法, 通过给学生布置撰写英文日志 (Journal) 的写作任务, 观察学生写作习惯的变化及写作水平的提升得出如下结论:合理、有效地撰写英文日志, 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深化语言表达, 以提高作文的质量。

关键词:英文写作,英文日志,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Bereiter C, Scardamalia.The psychology of written composition[M].Hillsdale, NJ:Erlbaum.1987:14-22.

[2]Bean J C.Engaging ideas:The professor’s guide to integrat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c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J].SanFrancisco:Jossey-Bass, 1996:50-51.

[3]Cortazzi M, JIN L.State of the Art Article:English Teachingand Learning in China[J].Language Teaching, 1996 (9) :61-80.

[4]Fulwiler T.Teaching with writing[M].Ports-mouth, NH:Boyn-ton/Cook, 1987:78-90.

[5]Scott, J.Baxter.Journal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Englishteaching forum, 2009 (4) :61-70.

[6]Young A.Teaching 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M].3rd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1999:23-40.

[7]徐昉.二语写作研究:遣词造句的困惑与策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问题日志 篇10

日志文件是Windows系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文件, 它记录着Windows系统中所发生的一切, 如各种系统服务的启动、运行、关闭等信息。Windows日志包括应用程序、安全、系统等几个部分, 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对应的文件名为AppEvent.evt、SecEvent.evt和SysEvent.evt。这些文件受到“Event Log (事件记录) ”服务的保护只能被清空, 但是不能删除某一条记录。

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DNS日志等默认存放位置:%systemroot%system32 config, 默认文件大小512KB。

安全日志:%systemroot%system32 config SecEvent.EVT

系统日志:%systemroot%system32 config SysEvent.EVT

应用程序日志:%systemroot%system32 config AppEvent.EVT

可以在注册表中修改这些LOG文件的默认存放位置:

HKEY LOCAL 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Eventlog

2 日志文件的数据结构

2.1 日志文件头结构分析

Windows MSDN中日志文件头的结构体数据类型如下:

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日志文件头的储存结构我们用winhex打开一个日志记录为空的日志文件, 没有事件记录, 只有文件头和文件尾。如图1所示。

可以看到前三行共48个字节是文件头部分, 接下来的40个字节是文件尾部分, 之间没有事件记录。文件头部分其内容和日志文件头结构体相一致。在这里由于日志文件的内容是空的, 所以StartOffset (第一条 (最早) 日志记录的文件内偏移量) 和EndOffset (文件尾的文件内偏移量) 相同都是0x30。这是一个空日志文件, 由于没有事件记录所以OldestRecordNumber (第一条 (最早) 日志记录的记录号) 为00 00 00 00。

2.2 日志文件尾结构分析

Windows MSDN中日志文件尾的结构体数据类型如下:

在图1中所示的日志文件, 是把日志里的事件记录清空后得到的空日志文件, 所以文件尾中的OldestRecordNumber值是1而不是0, EndRecord值0x f4 71 05 00和CurrentRecordNumber值0x 74 06 00 00都是日志事件记录清空前的值, 系统并没有将其立即更新, 而是等到再写入新事件记录时再更新。如果清空日志之前再产生一条记录的话, 那么它的文件内偏移量将是0x f4 71 05 00记录号将是0x 74 06 00 00, 即第1652个记录 (0x674=1652) 。

2.3 日志事件记录结构分析

Windows MSDN中日志事件记录的结构体数据类型如下:

现在我们用winhex打开AppEvent.Evt文件, 以其中一个事件记录为例来分析事件记录的存储结构。

由文件头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个日志文件有3条事件记录, 因为CurrentRecordNumber值为4 (0018H 0400 00 00) 。文件的总大小为 (0020H 00 00 01 00) 0x10000即64K, 第一条事件记录从0030H处开始, 大小为对212 (0xd4) 个字节, 我们就以这条记录为例来分析。

0030H D4 00 00 00 Length该记录的长度为212个字节

0034H 4C 66 4C 65 Reserved保留值

0038H 01 00 00 00 RecordNumber记录号, 当前是第1条记录

003CH D4 44 9D 4C TimeGenerated时间代码

0040H D5 44 9D 4C TimeWritten时间代码

0044H FB 43 00 40 EventID事件ID号为17403 (0x43fb)

0048H 04 00 01 00 EventType事件类型的代码有1表示错误, 2表示警告, 4表示信息, 8成功审核等, 这里的代码为4, 表示信息。高位字是消息量NumStrings

004CH 02 00 00 00 EventCategory事件类别为2, 高位字是ReservedFlags事件的保留标记

0050H 00 00 00 00 ClosingRecordNumber事件的结束记录数其值为0

0054H 7A 00 00 00 StringOffset事件消息的偏移量 (指本事件记录内的偏移量, 本记录开始于30H, 所以事件消息的文件内偏移量应为AA)

0058H 00 00 00 00 UserSidLength用户安全标识符的大小, 如果没有则为0

005CH 7A 00 00 00 UserSidOffset用户安全标识符的偏移量

0060H 46 00 00 00 DataLength对事件进行描述的数据长度

0064H 86 00 00 00 DataOffset对事件描述的数据偏移量

0068H—0087H的内容是信息来源, 每个字母占用两个字节空间

0088H—00A7H的内容是计算机名

00A8H—00B5H服务闲置时间45856秒

00B6H—00FBH事件的描述数据大小为0x46字节

00FCH 00 00 00 00描述数据结束

0100H D4 00 00 00事件记录的长度, 事件记录内容结束。

3 手工删除修改事件记录方法实现

对windowsXP日志的文件头, 文件尾和单条事件记录的结构和存储方式都已经了解透彻了, 根据日志文件的结构来删除记录。在事件服务 (EventLog) 已启动的情况下, 由于系统对日志文件进行了保护, 一般情况下是无法修改这些文件的, 我们先把日志文件备份出来对某些记录进行删除, 然后用修改后的日志文件覆盖原有的日志文件来达到日志内容修改的目的。了解了日志文件的结构及系统的检查验证机制后理论上是可以随便更改事件记录内容的, 但是由于涉及到很多的偏移量值, 有的东西修改起来比较麻烦。

4 结束语

本文详尽描述了Windows XP日志文件的结构, 日志查看器在打开日志文件时的文件完整性验证机制, 在掌握了日志文件结构及验证机制的基础上, 借助winhex对日志事件记录进行删除及修改的具体方法。该方法能够自由删除某一条或者几条系统日志记录, 而且不留下痕迹, 但是该方法仍然不能绕过系统对当前日志文件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吴昊, 鲁海军.Windows 2000下的系统日志修改[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5 (10) .

[2]林辉, 窦旻.系统日志的安全保护[J].计算机工程, 2003 (17) .

世博礼宾日志(续二) 篇11

所谓“荣誉日”,是上海世博会的一项创新举措。根据国展局的规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馆日,上海世博会为了突出自身的特点,在“国家馆日”的基础上,另外以国际组织为主题,推出了“荣誉日”。

“全球环境基金”荣誉日

荣誉日的活动一般安排在下午。7月20日这天,荣誉日的主角是“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基金,成立于1990年。在1989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的年会上,法国提出建立一个基金,用于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全球有益的环境保护活动。于是从1990年开始,许多国家都给这个组织捐款,它再把这些捐款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项目。当天我了解到,全球环境基金在中国有近90个项目,中国是这个基金的创始成员国、捐资国和最大受援国之一。

垒球环境基金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莫妮卡·芭布出席了荣誉日活动。芭布是法国人,特别热情,下车之后,她不仅与中方的主人——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以及其他官员握手,还跟夹道欢迎的群众一一握手。芭布女士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用中文致辞。她说:“尊敬的朱副部长,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来参加全球环境基金的国际组织荣誉日。”虽然听得出来是她刚学会不久,但她说得很热情。她是我迄今看到的第一个在致辞中使用几句完整中文的外宾。

大家准备开始巡馆时,赫然看见车队中有一辆巨大的车,它的外形就跟大公交车一样,车身上写着“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八个字。芭布女士以及中外方陪同人员,一共30多人,即将乘坐这辆“大巴士”参观世博场馆。

这种车用氢做燃料,可以做到零排放、零污染,作为世博园内的辅助交通工具,这天是示范运行。在世博园里,一共有六辆类似的车,其中三辆是加拿大巴拉德利公司研制的,另三辆是清华大学负责研制的,每辆的造价都在100万美元以上。这些车也是全球环境基金在中国的一个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赞助,所以这种车就作为全球环境基金的主车,全程载着我们参观,全球环境基金官员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回到世博中心,晚宴之前,芭布女士在贵宾室内休息,当她经过我身边时,我用法语和她简单闲聊了几句,她显得很惊喜:“在这里能碰到说法语的,真是不错。”我说:“能给我签个名吗?”她欣然同意。这是我这天最大的收获。

“世贸组织”荣誉日

7月22日,我参加了第二个荣誉日——“世贸组织荣誉日”。出席活动的是世贸组织(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位高个子法国人,具有典型的法国气质,非常绅士。拉米主张发达国家应该消除贸易壁垒,放宽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因此赢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誉。拉米于2005年就任世贸组织总干事,2009年连任。之前,他曾担任过法国前总理私人办公室副主任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主任。

按照惯例,WTO荣誉日活动也是在下午举行。这天的活动多了一项日——WTO在世博中心蓝厅组织的报告会,主题是“城市在贸易中的作用”,拉米先生、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等贵宾先后发言。唐副市长历数了上海在贸易中取得的成绩,拉米先生重申了他的观点:消除贸易壁垒、实行全球化治理是对各国经济最好的发展。中国商务部的资料显示,今年,中国已经履行了加入WTO的所有承诺,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符合要求的经济贸易体制,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

报告会结束后,代表团一行开始巡馆,首先是中国馆,然后是比利时一欧盟馆。在馆门口等待馆长的间隙,许多中方陪同都邀请拉米合影留念。在姗姗来迟的馆长身边,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专程前来上海参观世博的比利时前外交大臣、现任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拉米跟德古赫特本就是老相识,在半个地球之外的上海重逢,两人更是倍感亲切。寒暄之后,就一起到二楼餐馆喝啤酒去了!

比利时啤酒虽没有德国啤酒那样闻名世界,但其品质却丝毫不亚于德国啤酒。拉米拿起一杯金色leffe啤酒,细细品味。餐馆里还有许多客人在品尝比利时最著名的点心——炸薯条,虽说炸薯条的英文是“French fries”,但其真正的发明者却是比利时人。

离开比利时一欧盟馆,一行人去了联合国馆。联合国馆副代表、馆长拉斯博士在门口迎接我们。这位老先生个头不高,文质彬彬,一看就是学富五车的人。联合国馆的外观很简洁,主体是蓝色,上面绘有白色的联合国徽章和名称,十分醒目,门口还有两只北极熊的雕像。联合国馆是由联合国的十几个组织组成的联合馆,主题为“同一个地球,同一个联合国”。馆内布置以图片为主,比较简洁,主题也是关于世贸组织的。工作人员正在出售天蓝色的联合国护照,30元一本,可以盖章。

进入贵宾室后,拉斯博士说,前一天联合国馆迎来了中国的第100万名观众——来自河北的女高中生。她非常幸运,不仅赢得了上海往返纽约联合国总部的机票,还有上海世博会联合国总代表为她签发的证书,以及一大堆礼品。到了联合国总部之后,她还将有幸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接见。

在联合国馆内,我们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媒体见面会。在新闻发布厅,拉米与媒体进行对话。拉米表示,经济危机确实影响了世界贸易,但由于各国的贸易政策应变能力强,比较适应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所以整体而言,经济危机期间,各国贸易额没有大规模倒退。2010年供应和需求都已经大幅度回暖,所以贸易额也就相应回暖,上升超过10%,但贸易保护还在个别区域存在。

他强调,贸易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经济条件和贸易政策。中国加入WTO的十年来,许多项目都要在WTO框架下执行,这可能会带来一些束缚,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仍然得益于WTO。

谈及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拉米说,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轻易判断多哈贸易谈判能否圆满完成。虽然问题越来越复杂,新情况和新因素也越来越多,但他还是希望能够成功结束多哈回合谈判。他乐观地说:“如果能够成功结束的话,世界贸易额将再度大幅度攀升。”

中东风情篇

舞动埃及

埃及国家馆日选择在自己的国庆日——7月23日,埃及驻华大使艾哈迈德·里兹克作为埃方代表出席官方仪式。

在升旗仪式之前,我碰到一位埃及电视台的记者,他称赞上海世博会办得“very nice”。他第一次来上海是在去年的11月,当时,世博园内大部分建筑还在建设过程中,一些场馆甚至还未动工。然而,等到今年4月他再来上海的时候,整个世博园已经全部建好了。他说:“从上海世博会的建设,我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速度!”

官方仪式之后,埃及非常著名的伊斯梅利亚民族艺术团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包括独具中东风情的肚皮舞。最出彩的是一位男演员表演的舞

nlc202309011542

蹈。只见他的腰间围着几幅宽大的布,像穿着裙子一样,一路旋转着登上了舞台。在台上,他一圈接一圈地旋转,足足转了五分钟!与此同时,他还和着音乐节拍,像变魔术一样从身上掏出很多木盘道具,一边旋转一边把这些盘子顶在头上、夹在手上,最多的时候是同时控制着七个盘子!随后,他又把腰间的“裙子”移出一条,甩动着,盘旋着放到了头上,再从头上慢慢甩出去,如此重复,他竟从身上扯出四条“裙子”来。看到这里,场下的观众掌声不断,我也忍不住对那位埃及的记者赞叹道:“这个表演太棒了!”没想到记者却说:“如果是在埃及,这位表演者能转上15分钟!可能是他刚到上海,还比较陌生,不敢转得太久吧!”

下午在埃及馆时,我又遇到了这些舞蹈演员,他们正将一名中国摄影师团团围住。原来,这位摄影师上午给他们拍了许多照片,当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他们格外兴奋。虽然埃及演员和中国摄影师之间语言不通,但世博的愉悦氛围感染着大家,语言不再成为障碍。

八件国宝

世博会场馆分为自建馆、租赁馆和联合馆,租赁馆是由我国建造,参展国租下来之后再加以改装。埃及馆就是个租赁馆,外观十分富有现代感,主色调为黑白色。进门之后,展区的背景色也是黑色,只有一条白线蜿蜒曲折。馆内工作人员说,这条白线象征着尼罗河,游客们仿佛是沿着尼罗河参观埃及馆。

埃及馆内一共展出了八件国宝,全部是极其珍贵的文物,比如第18王朝法老的金项链,19王朝国王与王后的雕像,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展品就是第22王朝法老舍松契二世的金面具,面具的工艺水平相当高,甚至连耳骨部分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将近3000年前的作品。八件文物中最“年轻”的一件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古老的可追溯到3500多年前。为了与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相称,馆内的埃及女孩都穿上了古代埃及服装,有的作为解说员,有的担任展示工艺品的模特,令人仿佛回到了古埃及。

埃及代表团中有一位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这些珍贵文物。他指着舍松契二世的金面具说,古代埃及人相信永生,为了让去世的人能够revive,就给他们戴上金子做的面具,因为“金”象征太阳,法老身上的项链、胸针也是用黄金制作的,这些都是为了帮助他们在去世后仍能得到阳光的普照。教授还说:Everyone has his own mask(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具),一位有身份的人去世之后就会有个独一无二的面具,不可能再把这只面具放到其他死者身上。

接下来,教授又指着一尊男性与女性并排而坐的雕像介绍道:在古埃及,一个家庭的男主人叫做Master,女主人则叫做Mastrice,也就是说,古埃及的语言中存在这样一个专门指代女主人的词,可见当时男女是平等的。我们仔细观察了雕像,果然发现雕像中的夫妇是完全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没有高低之分。教授说:“如果一个家庭有孩子的话,那么男孩会站在父亲身后,女孩会站在母亲身后,孩子也是平等的。”这时有人问:“那么古代埃及能离婚吗?”教授回答:“当然可以!”

馆内另外一件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一根比人还高的“爱神柱”,上面不仅有精致的雕刻,还有法老阿普里埃斯的名字,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爱神柱的色泽非常像木头,但是木头怎么可能保存2500年呢?原来这是当地一种极其坚硬的石头。

除了这些珍贵的文物,现场还有一些手工艺制作演示,非常富有异域风情。

在贵宾室内,工作人员向代表团展示了一手“绝活儿”——纸草画。纸草画的纸张很有讲究,据说必须用纸莎草制作,虽然纸质有些发黄、发皱,但却很有韧性。现场展示的这位艺人询问了中方贵宾的名字,然后就根据名字的阿拉伯文,现场完成了一幅纸草画,作为赠送给中方贵宾的礼物。

约旦的“玫瑰红古城”

7月25日,富有中东特色的约旦国家馆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约旦方面的代表是驻华大使安马尔·阿卜杜勒·哈姆德。在简单会见中,大使先生真诚地感叹道:“只有像中国这样伟大的国家,才能办成像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一样规模空前的盛会。”

下午约旦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几个展馆,首先就是约旦馆所在的亚洲联合馆。亚洲馆共有三个展馆,约旦馆位于联合馆二馆,除约旦外还有也门、巴林、巴勒斯坦、约旦、阿富汗、叙利亚等极富阿拉伯风情的国家。也许是因为亚洲联合馆的空间较大,所以展台也不是“摊位”式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入口和出口。约旦馆的入口就非常富有民族风情,模仿了约旦古城佩特拉的建筑风格,建造了一段古城墙。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也是佩特拉古城的巨幅图片。佩特拉古城是由石窟构成的,每当被朝阳或者晚霞映照,整座城市都会变成玫瑰色,所以又称为“玫瑰红古城”。这座古迹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说“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约旦馆不仅讲述了古老文明的魅力,也展示了亚喀巴从港口城市转变为商业都市的现代发展过程。

我和一位约旦馆工作人员聊起来。我说:“我以前是做礼宾官的,在2004年和2008年,我曾两度接待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他感到很惊喜。我们走到工艺品展区,这位先生专门指给我看死海的浴盐、浴泥,他说,这些“死海产品”已经成为很受中国人青睐的产品。约旦馆内甚至专门辟出一个空间,用以经营这些产品。约旦馆会定期向游客派发试用品,不少游客用完试用品后还会来购买,所以这里的生意比较红火。

他还告诉我,现在约旦馆每天接待的参观人数都在四万人上下,我心里暗自吃惊——即使中国馆每天也只有五万人参观!

英文航海日志语言特点分析 篇12

航海日志 (Logbook) , 顾名思义, 就是把船舶营运生产过程中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的一本日志, 内容杂而多, 但是由于航海日志 (Logbook) 上提供给每个驾驶员用于记录内容的空间就几行字的高度, 所以船长及每个驾驶员都要充分了解英文航海日志 (Logbook) 的语言特点, 其特点如下:

1.书面化用语

英文航海日志是英文写作的一种形式, 因此在记录时应尽可能用书面语进行记载。有些词汇在日常生活口语中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出现在英文航海日志里就显得不恰当。比如:“结束”一词在英文中有end, finish, over, complete等, 前三个都是口头语, 只有complete是书面语, 因此像“消防演习结束”这类短语只能用Firefighting drill completed来表示。

2.不产生歧义

航海日志是一本记录船舶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事实的海事文书, 里面不允许有任何评论和推断性的语言出现。但英文航海日志记录过程中有时省略了很多句子成分, 而且大量使用缩略词和专用术语, 由于句子省略成分可能会造成句子本身产生歧义, 所以对于那些可能产生歧义的句子要完整记载, 避免产生歧义。比如:Cargo gear failure due to improper use.此句在航海日志中容易产生歧义, 因为由于使用不当导致装卸货设备故障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由于船员使用装卸货设备不当导致其故障, 另外一种是由于码头工人使用装卸货设备不当导致其故障, 两种情况下责任划分结果明显不同, 如果是船员过失船方要负责, 如果是码头工人过失则码头装卸公司负责,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容易产生误解, 因此在记载时要明确而具体。

3.语言简明

由于航海日志版面留给每个驾驶员填写的空间较小, 所以填写语言要简明, 但不能产生歧义, 语言准确, 据实填写。

比如:0938 Brought up, hoist anchor ball and G flag.意为:9点38分, 锚抓底牢固, 升起锚球和字母G旗。此句语言简明, 记述事实, 用词准确, 在航海业内, brought up意为锚抓底牢固。又如:R/up M/E.完整句子应该是:Ring up main engine.意为:主机定速。

4.时态简明

在日常生活英语中有很多时态, 时态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有不同, 但是在英文航海日志里, 时态主要有两种, 即一般过去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 一般过去时态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和过去正在进行的事情, 一般现在时态表示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 不用现在进行时态。英文航海日志中之所以不出现进行时态, 原因就是航海日志记录的都是事实, 不存在任何评论和推断, 如果一件事情用进行时态记录, 那么事情进行结束时是什么状态, 我们无从得知, 所以英文航海日志很少用进行时态。

比如:1502 Crew mustered at poop deck, check each crew’s outfit and equipment, OK.此句意为:15点02分, 船员在尾楼甲板集合完毕, 检查船员的穿戴和设备, 合格。这里用一般过去时态陈述船员集合完毕, 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当时正在检查船员装备, 但最后用OK来说明检查的结果是合格的。

5.大量采用省略结构

英文航海日志记录时经常省略一些句子结构, 并尽可能采用缩略词和专业词汇用以简明而准确的记录航海事件。

(1) 省略主语

在船上工作中, 每位船员都有自己的明确的岗位职责, 而且大多数船员需要值班, 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工作, 且航海日志是由值班驾驶员在自己值班期间记录的, 而且驾驶员值班有固定的时间表, 所以大家对每个事件的执行人一目了然, 因此在记录英文航海日志时, 经常省略句子主语, 如果每句话都完整的加上句子主语, 反而显得冗余。

比如:1130 notify engine room standby main engine.此句意为:11点30分, 通知机舱备车。那么是谁通知机舱被车呢?11点30分是三副在驾驶台值班, 所以是三副通知机舱备车。又如:Stationed fore and aft for dry dock.完整句子应该是:Crew stationed fore and aft for dry dock.句意为:船员前后就位, 准备进坞。此句省略了主语crew, 但是不会引起歧义。

(2) 省略系动词

Provision truck coming, intake provision as per ordered.此句完整应该是Provision truck was coming, intake provision as per ordered.意为:补给 (食品) 车辆到达, 按照订单装载补给用品 (食品) 。又如:Round patrol, all normal.完整句子应该是:Round patrol, all are normal.意为:巡视全船, 一切正常。这里省略了系动词are, 但不会引起歧义。

(3) 大量采用缩略词和专用术语

航海是一个特别的专业, 从业人员人数少, 专业特色强, 里面有很多专用术语, 只有熟知航海专业的人才能理解, 这些专用术语在使用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慢慢形成了很多固定的缩略词, 比如:DOC (Document of Compliance符合证明) , SSP (Ship Security Plan船舶保安计划) , SSO (Ship Security Officer船舶保安员) , COW (Crude Oil Washing原油洗舱) 等, 在记录英文航海日志时, 为了省时、省空间经常使用缩略词和专用术语。

比如:N/F E/R to S/B M/E.此句完整句子应该是:Notify engine room to standby main engine.意为:通知机舱准备主机。又如:POB (Pilot on board, 引航员登船) , ALL FAST (All lines were made fast to the berth, 所有缆绳已经在泊位上挽牢) , 再比如:Single up F&A (单绑艏缆和艉缆) 因为在航海专业里single up意为“单绑”, single up在这里就是一个专用术语。

(4) 将长单词省略为极少数的字母组合

在英文航海日志记载时, 有时候会将一些字母比较多的英文单词省略为由两个或几个字母组成的字母组合, 中间加上分隔符。比如:Took tug T1 on port bow, T2 on starb’d q’ter.完整句子应该是:Took tug T1 on port bow, T2 on starboard quarter.意为:让T1拖轮在左舷船头操作, T2拖轮在右舷船尾操作。又如:Com’ced loading with ship’s crane.此处将commenced省略为com’ced, 意为:使用船上的克令吊开始装货。

英文航海日志的规范记载是保证船舶正常运营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广大船员英文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广大海员应参考英文航海日志语言特点尽可能规范记载英文航海日志, 提高自身英文写作水平, 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化海员。

参考文献

[1]沈江, 丁自华, 姜朝妍, 航海英语[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建平.航海英语写作[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8.

【问题日志】推荐阅读:

周日志07-02

毕业日志07-04

日志格式10-21

监理日志05-18

访问日志05-27

日志安全05-29

日志管理06-01

日志统计08-24

使用日志08-25

事务日志09-04

上一篇:宏观鉴定战略下一篇:山东无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