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纪念性

2024-06-20

城市的纪念性(精选10篇)

城市的纪念性 篇1

一、街道景观与纪念性景观

(一) 街道景观概念

街道景观是一个规范严谨的概念, 外部景观的设计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特点, 其一切构成都要和街道自身所处定位的特性统筹规划。将城市交通外部环境和城市广场有机结合, 让外部不光是交通枢纽的集散中心, 也成为景观链带中的一环。

(二) 纪念性景观的概念

纪念性景观的概念比较宽泛, 它包括的景观都带有纪念性的意义, 纪念多指人们内心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讲述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活动, 纪念景观就是围绕这种情感而展开的景观。

(三) 街道景观与纪念性景观的联系

街道景观与纪念性景观都与普通的公共景观有相一致的服务性, 但却区别于普通的公共景观, 它有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独特的功能属性以及特定服务人群。而对于老街道的景观而言, 街道景观围绕于城市故事、建筑、设施、植物、人流等展开。将两种不同的景观融合在一起, 围绕的同一主题则成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联系, 而吸引、服务的人群也更为广泛, 可谓得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城市街道的国内现状

城市街道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 城市街道它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在以车行交通的发展下逐渐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由于这样快速的发展, 城市街道空间普遍整齐而统一, 但是却毫无自己的特点, 导致很多城市很多街道难以分辨, 如果没有指示牌甚至会迷路, 更别说历史情感纪念性。

三、城市纪念性街道景观设计

(一) 尊重纪念特征

1. 注重环境因素

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中, 环境因素在全部设计中所占的比重日趋增加, 注重环境因素的营造, 创作纪念氛围, 日益成为其设计的导向。

2. 具有人文主义内涵

人文主义思想在当代纪念性景观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人文主义推崇人性, 重视自我价值, 反对宗教桎梏, 拥有卓越的前进动力。在纪念性景观中可以让存在记忆中的人物、景象鲜活起来, 从人文关怀人们的精神世界, 以人文主义的前提展开纪念, 起到社会宣传作用。通过对可贵生命的缅怀与赞颂, 来宣扬人文主义, 展现时代风采。

3. 表现时代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应用使现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构建发生了不容忽视的革新, 令其设计的传达形式更为焕然一新, 成为当代纪念性景观的现代化和艺术化的技术支撑。

(二) 多样化的纪念性街道界设计

面对整齐划一的街道空间, 千篇一律的街道界面, 个性化、多样化的建筑界面更加值得鼓励与提倡, 采用合适的建筑及街道记忆性在街道设计中产生变化, 形成自身的街道肌理与文化特点。注重对临街老建筑的保护和改造, 保留城市记忆, 对老街建筑的再利用有效避免了街道空间的单一性, 增加了街道的形态与城市街道的纪念性。

(三) 与纪念性结合的街道标识设计

城市街道的重要功能有疏散人流、引导行人辨认方向的责任, 由此城市街道中的标识尤为重要。而标识设计不仅可以指导方向, 更可以体现城市记忆性。标示的城市纪念性设计应该与整体的城市街道纪念性设计统一风格, 从标识的材质、尺度、色彩、元素等综合设计。

四、结语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是个系统工程, 在现在日益雷同毫无记忆性的街道面前需要我们设计工作者做出更细致更值得回味的街道空间。从基础做起, 方能营造出富有城市特色、有序健康、人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观。本文从对城市街道的纪念性设计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总结, 希望针对中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历史纪念性在街道景观中如何表达?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记忆逐渐迷糊, 而如何保留它的历史感并加以利用变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许多城市老街道仅仅只能在照片影像文学作品中体现, 另外老街道功能上的不健全与配套设施上的不完善已难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如何保留城市老街道记忆与功能成为了问题。面对此现状, 在改善其环境完善设施绿化等建设齐全的功能性的同时, 合理的加以纪念性景观的运用, 使其人文性纪念性与功能性得到好的统一, 掌握其平衡点并加以利用就能使得老街道的保留更具历史意义与人文价值。

关键词:城市老街道,纪念性,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郑宏.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尹安石.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3]王志君.纪念性艺术综合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4]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5]杨嗣信.景观纪念性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城市的纪念性 篇2

麻城信息港讯(记者袁朝高)8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评审全日新公司关于西城新区概念性规划方案,听取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情况的汇报,麻城市评审西城新区概念性规划方案。李开寿、杨遥、涂新年、周晓华、凌礼潮、朱伯儒、李学良、王义阶、尹胜利、朱冬明、唐建勇、骆丽娟等市领导出席会议。湖北省城市规划协会会长、高级工程师蔡汝元主持评审会。上海全日新公司专家分别从规划理念。规划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土地利用、景观结构、道路交通系统、环保绿地系统、电力、水系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西城新区规划方案,并进一步说明如何实现规划,规划方案《麻城市评审西城新区概念性规划方案》。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围绕规划理念、城市定位、中心城区功能划分和总体规划十个关键问题,阐述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随后,与会专家从西城新区定位、规划可操作性、周边区域衔接等角度,对规划进行了分析评审。专家认为,要结合土地规划、城市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西城新区定位,注重规划可操作性,注重市区内外绿地一体化,注重城市经营、城市特色和城乡一体化,从长远和现阶段建设出发,使规划成为战略性规划。市长杨遥强调,西城新区概念性规划,实质是一个区域的战略规划,规划的水平将决定城市建设的水平。他要求,要在总体规划中充分利用好西城新区规划成果,指导当前建设,特别是项目落户不能损害长远发展,开发区、中馆驿镇、城区三办要加强对规划的控管力度,为未来规划实施创造条件,为未来的麻城描绘出美好蓝图。发展西城新区,战略规划很有必要!要有现代、及以后一段时间的超前感再也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了,要高标准的,如果实在没有能力,宁愿先空着!期待早日拿出方案要有现代超前感,在其以后20年至30年我的个天啊!还在评审啊!计划几年了,当时的美好蓝图现在还没有看出一点效果。整个一闹眼子的班子,都开发了几年,还在概念性规划评审,该是中长期规划咯西城新区在哪个鸟地方

城市的“纪念碑”·“他”的肖像 篇3

其中难免有个人化的悲伤或失落作为底色,

但在笔耕不辍的劳动后所获得的充实感受,

却可以让“他”在每日吹灭蜡烛后安心地洗脚睡觉,

或许“他”还会在后半夜

做个关于脱贫致富的实在美梦吧

在名为《没有河流的航标》和《自画像》的双个展中,两位并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用绘画的方式表述着各自不同的关注对象。元文章的“自画像”在不同的装扮间变换着身份的假说,这些形象几乎都是被放在近似的、单调背景的最中心位置的;肖江的绘画则将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城市生活中的片段景观或物象局部提取出来,以粗糙的笔调将它们分别简化成每幅作品中的主角。

技术上的“稚拙”经常会在表象之上进一步显现出绘画性的痕迹,就像塞尚用尽他一生的时间,却几乎从未完成过一幅“像样的”作品一样。在研究形体的过程中,内心的挣扎与犹豫都被明显的笔触书写成一片片极易被辨认,却未必能完全读懂的记号。但元文章和肖江并不是大师,以塞尚举例只是想说明作为画家的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遭遇过類似的心理历程(肖江的绘画在这点上表现的更明显一些)。

在肖江的作品中,内心的犹豫与挣扎明显带有更加扁平化的色彩。油画颜料的滑腻感觉被一种类似水粉画的“干涩”涂抹所替代了,而在图像边角出现的夸张弧线,则为观众提示出一种广角镜头式的观看效果。表象上的唐突将两次对于表象的转换— 一次是通过镜头,一次是通过画笔—拉伸成断续的色阶:从雪后湿润的土地到机器上本应冰冷的高光,都在愣头愣脑的色块分割中被统一成一种离开事物本身质感的臆测式观看,平淡而“粗糙”。在这些关于局部的风景中,我可以看到肖江想要用大刀阔斧的笔触来对抗那个“恋物癖”自我的强烈企图,但这种努力最终还是被放大的细节所简化了,直至被它们消灭殆尽。城市是肖江“永久”的栖息地,而旅行会对熟悉的空间做出暂时的改变,只是在他的旅途中—以火车为代表—意义的确认过程依然是靠对于物象的留恋来完成的:在车轮滚滚的无眠之夜走到车厢的连接处,看到被过度曝光的苍白车门和窗外的无边漆黑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视觉上的颠簸与偶尔被刺痛的情绪或情感有关,可以在文字上引申出“孤独”、“无目的寂静”等情境联想,但却未必能在观众中发酵出持续的意义共鸣。正如展览的标题“没有河流的航标”一样,肖江所描绘的细节景观作为一个个画布上的“航标”,或许在他的生命中曾扮演过不同的意义角色—不论是单纯的视觉意义,还是复杂的情感意义—但当分散的局部变成锁定自我表达的形象代码时(这些代码更像是固定在不同城市中的坚硬‘纪念碑’),它们还能否在更加宽阔的意识河流中表现出“航标”本应具有的漂浮感和流动性呢?

与肖江的城市风景类似,元文章的“自画像”系列也隐约被镜头的光晕所包裹,只是这些居中站立或仰卧的形象,更多了一点在影棚中面对镜头时的“端庄”或“拘谨”。“他”手持烧饼或高举起野鸡的样子,已没有古典绘画中用猎物佐证自己财富或英雄气概的意味,取而代之的则是用简陋的道具来刻画自己仪态的反向表态。与肖江绘画中近乎平涂的光线不同,元文章更喜欢用单向的人造光源来刻画“自己”并不精致的形象—顶光、侧光、被蜡烛点燃的暖色光团等—当这些带有明显乡土气质的形象,被同样“稚拙”的技巧以“漏洞百出”的造型方式刻画出来的时候,画家之死或裸体的自画像等被评论者汪民安解读为:“这同样也是马克思所表述过的,一切人际关系,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巨大威力之下,全部变成了市场关系和金钱关系,市场撕去了一切往昔温情脉脉的神秘面纱……艺术只能通过市场来定义。这就是今天的艺术体制,一个完全被资本主义逻辑所宰制的体制。亓文章试图将这些画出来。他试图将当前的绘画被市场所宰制的体制作为绘画的对象。”但在今天,当很多形象的“隐喻”已成为一种并不具备什么新鲜含义的普遍共识时(如用小丑的形象‘隐喻’被欢乐的表象所掩盖的悲伤等),这种预设了以商业系统作为敌人的形象解读习惯,是否也代表着一种空虚的“英雄主义”强迫症呢?而我在元文章的绘画中看到的只是“他”自己,也许外表被乔装改扮成不同的样子,甚至被不同的熟人所代表,但却与社会学的宏大命题并无太多瓜葛—“他”在镜头前倾力摆完pose,其中难免有个人化的悲伤或失落作为底色,但在笔耕不辍的劳动后所获得的充实感受,却可以让“他”在每日吹灭蜡烛后安心地洗脚睡觉,或许“他”还会在后半夜做个关于脱贫致富的实在美梦吧。

城市纪念性广场设计初探 篇4

《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广场的定义为:“城市广场, 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 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 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 采用步行交通手段, 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其中,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 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城市广场的种类多种多样, 纪念性广场在众多广场类型中对城市历史文化特点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纪念性广场

不论城市大小, 纪念性广场对城市形象的意义不容小觑。城市纪念性广场除了具有一般城市广场的基本功能外, 其特殊的纪念价值使城市的独特性与其它城市的区别一目了然。

城市纪念性广场一般位于有纪念意义的地区, 其题材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历史文化、英雄事迹、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等。纪念性广场主要以具象或抽象雕塑来表现或突出历史文化、事件或人物等, 在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 还可以为集会、纪念活动提供意义非凡的场地。

二、城市纪念性广场主题

纪念性广场设计主题不能过于切忌不能“就事论事”, 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事件、人物不应表现得过于直白, 以免导致广场过于单调, 而降低广场的吸引力。因此, 纪念性广场的主题元素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提炼设计元素, 提升纪念性广场精神层次。同时, 纪念性广场的设计主题还应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的步伐。不应“吃老本”, 把一些广为流传或影响深远的故事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达到休闲、游览、瞻仰和纪念等目的。

三、纪念性雕塑

纪念性广场与一般城市广场的最大区别在于纪念性广场的纪念目的强。而纪念性广场中的纪念性雕塑, 对于纪念的主题、广场氛围的营造等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纪念性雕塑的造型不仅要力求造型美观而且要有新意。而且由于纪念性雕塑通常是突出主题只用, 所以位置通常位于广场的中轴线上。

纪念性雕塑不同于一般城市广场雕塑。纪念性雕塑由于要传达特定的主题思想, 有时需要严肃、有时需要庄重, 不同于一般城市广场雕塑可偏重其参与性和趣味性。同时, 纪念性雕塑的尺度应与广场的大小和观赏者的视距相匹配, 不应过小或过大。

四、景观小品

纪念性广场在核心重点位置的绿化有时为了突出庄严肃穆的感觉, 可以多选用常绿针叶植物。常绿针叶植物相对于落叶阔叶植物来说, 其季相相对稳定, 颜色相对较深, 给人长久、永恒的感觉。而且树木传达的力量、安静、生与死的紧邻关系、变化和持久, 与下纪念性广场的特性一脉相承。

与植物同样可以传达永恒精神的还有石头。石材虽然不如植物变化多端, 四季季相各不一样, 但是石材有着植物没有的特性:坚韧、稳定、不变等等。石材表面可以光亮如镜, 也可以毛糙得像荔枝、蘑菇、龙眼、菠萝表面等。

纪念性广场需要利用植物渲染纪念氛围, 但还需要考虑到纪念集会活动时, 对场地的需求。因此广场需要一定面积的硬质铺装空间, 但过于空旷的场地会显得过于单调, 而且在炎热的夏季, 会严重降低广场的利用率。所以可以利用可移动树池解决此问题, 需要开阔的场地时, 把树池移动到两侧即可。

水景同样属于景观小品的范畴, 可根据广场的大小、位置来决定广场是否需要设置水景。从古至今, 水是生命的源泉, 人类逐水而居的历史悠久, 有水的地方就有文明, 亲水是人的本性。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设置水景小品非常有必要, 就如古语有云:“山是园之骨, 水是园之血。无骨则不立, 无水则枯不得生……”。水对于广场或整个景观设计的作用而言, 并不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还有更多的功能作用。如改善微气候, 炎热天气中, 雾喷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而且还可以降温, 傍晚时候, 在夕阳的照射, 微风的干扰下, 似雾似烟, 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水景的降噪功能同样不容小觑, 若广场整体位置位于嘈杂的街区, 从至上而下的跌水可以很好的掩盖街边的噪音。典型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极简主义设计大师彼得·沃克设计的911纪念广场、泽恩设计的袖珍公园典型帕雷公园, 都是利用水景降噪的典型。

纪念性广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 改变由纪念碑主导纪念性广场的特定形式, 利用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结合场地精神, 设计令人感动的纪念性广场, 使之成为人们常去的景点之一。

参考文献

城市的纪念性 篇5

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讲话稿:践行绿色生活建设美丽城市

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行动能力。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口号为“70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倡导人们合理优化日常生活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认真考量当前的生活方式,评估消费习惯对地球的影响,创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仍旧保持当前的消费习惯和生产模式,人口增长速度也保持不变,那么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达到96亿,届时需要3颗地球来继续人类的生活。与我们所处的地球和平相处才是确保美好未来的最佳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一方面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物质条件极大改善促使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迅速滋长,加剧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近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今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通过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呼吁人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消费、奢侈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今年是实现xx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开局之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彻底改变对生态文明“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现状,以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两大工程”为重点,狠抓环保工作责任落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

让百姓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是政府的奋斗目标,也是工作职责所在。根据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的要求,今年要以淘汰燃煤小锅炉为突破口,到XX年实现市区建成区内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不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政府常务会议对《xx市市区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方案》进行认真讨论,落实主体责任,制定推进措施和时间表。同时,要全面启动工业企业烟粉尘达标治理工程,重点推进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除尘设施改造,加快推进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建设。要加大油气污染治理力度,促进辖区内所有在用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年底前完成油气回收治理任务,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提高机动车环检率。环保、住建、公安等部门切实加强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管控,全面禁止农用秸秆焚烧,真正做到齐抓共管。要以改善水质为目标,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大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对进展慢、问题多的项目实施挂牌督办,确保xx、梨树几个污水厂项目建设按期完工并实现稳定运行。要对污水排放企业加强日常监管,坚决打击非法排放、恶意排污的行为,确保全市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断面水质达标。

今年是实施新《环保法》的第一年。要以贯彻执行新《环保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执法力度。通过开展环保执法大检查,启动“蓝天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绿水环境执法专项行动”。要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环境隐患排查、集中饮用水源地的监管,建立健全定责、履责、问责的工作机制,依法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变被动监管为主动防范,积极适应环保工作新常态,切实保障城乡环境安全。

城市纪念空间的等级性与伙伴关系 篇6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纪念空间是一种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以古都北京为例,北京城市纪念空间不仅数量众多,遍布城市各处,而且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李大钊故居、中山堂、梁启超墓、文天祥祠、徐悲鸿纪念馆、五四大街等。根据目前已经出版的众多专著、文献记载以及相关的网络等媒介资料统计,当前北京明确可考的城市纪念空间总计超过1 350处。这些纪念空间有的是在城市历史演化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了纪念性,有的是为了特定的纪念目的新建或改建而成。

由于城市纪念空间是获得城市与社会认同从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纪念场所,因此往往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统治阶层的思想意志,呈现出不同强度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的强弱不同反映在空间上,使城市纪念空间表现出鲜明的等级性。同时,纪念行为自身的规律又使纪念空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趋势,表现出一定的伙伴关系。城市纪念空间的这种等级性与伙伴关系在古都北京体现得尤为显著。

1 等级性

由于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政治身份,使得等级性成为城市纪念空间的一种突出特征。自元代以后,北京城市纪念空间就以其重要影响力与代表性而全国知名。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的等级性主要表现为众多在全国具有统治力的国族纪念场所以及众多纪念空间的代表性地位。

1.1 国族纪念

北京许多纪念空间是属于国族性质的纪念场所,这些国族纪念空间或在国内独一无二,或在全国同类纪念空间中处于最高等级,不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认同性与影响力,而且在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全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心中的神圣场所。

北京国族纪念空间的兴建从建都起至今未有间断:孔庙、太庙、历代帝王庙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纪念场所,是元明清三代国内最具影响也是等级最高的纪念空间,初步确立了北京城市纪念空间在全国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建国后,以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为中心的天安门广场的建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北京的城市象征;20世纪80年代,北京建成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2000年,北京建成了新千年中华民族纪念的中华世纪坛。一系列国族纪念空间通过国家主导、全民参与的方式,营造出表达国族精神、强化国族身份、创造集体记忆的物质实体和视觉形象。作为民族国家中纪念空间的顶级形态,北京的国族纪念空间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驰名作品,也成为不同时期国家政权合法性来源的城市物体实体的代表(见表1)。

1.2 代表地位

从历史上看,北京纪念空间中有很多场所同统治阶层之间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国内具有代表性地位。

北京历史上不少纪念建筑都带有“敕建”字样,说明兴建之初的政治背景。如元代北京建城之初就兴建孔庙作为皇室宗庙,明代以后又在城内大量敕建关帝庙,与孔庙共同构成“文武二圣”的纪念场所。 很多忠烈祠堂也是由中央敕建,如明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特诏兴建于谦祠,清光绪年间为战死沙场的武将僧格林沁立专祠等。在西山地段的众多皇室陵墓,也是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的国族中心性的代表。

今天,北京很多纪念空间仍然具有国族性甚至世界性的重要地位,不少被作为中国的标志和对外的窗口,成为接待国内外纪念与参观游人的重要场所。

2 伙伴关系

北京城市中的许多纪念空间往往还相互联系结合,构成纪念功能上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有的是主动生成的产物,有的是在共同纪念目的下的无意识结果。这种伙伴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似纪念主题的聚集关系和相同纪念主题的重复关系两种。

2.1 相似聚集

这是具有相似纪念内容与主题的纪念空间在城市中聚集分布的一种现象。通过这种聚集形成的伙伴关系,各个纪念空间凝结为具有多重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无论是空间整体还是伙伴空间个体的纪念功能、城市地位与影响力都得到显著的增强。

相似聚集的最典型代表是天安门广场周边由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太庙、中山公园共同形成的城市纪念空间群体。它们彼此之间的空间形态与纪念主题不尽相同,但同作为国族纪念空间又具有很多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促使它们相互聚集,形成了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的顶级形态,它们共同围合的天安门广场与长安街交接的区域也成为城市的核心。

相似聚集的其他个案还有永定河畔的卢沟桥遗址、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雕塑园等共同形成的以卢沟桥事变为主题的纪念空间聚集群体,五四大街与周边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纪念墙、五四广场、五四纪念碑共同形成的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为主题的纪念空间聚集群体,长辛店以“二七”革命与工人大罢工为主题的纪念空间聚集群体、宣武区的名伶故居聚集群体等。这些纪念群体都成为北京城市中最重要的纪念功能空间和区域,群体中的每个伙伴个体都因为作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体的功能增强同时也是对伙伴功能的提升,单个伙伴空间所具有的纪念功能和承载的历史信息是孤立的、断裂的,依靠伙伴关系聚集起来使空间赋予了崭新的、完整的历史信息,纪念功能的增强远远大于空间的简单叠加。

2.2 相同重复

在北京城市空间中,还有很多具有相同纪念主题与空间类型的纪念空间,它们虽然分布在城市不同位置,但由于相同的纪念内容与空间形态,带给人们一种重复的空间体验。这种相同重复的伙伴关系,正是这一类城市纪念空间提升空间影响力、增强纪念功能的手段。

例如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北京共有七处。从每一处单独的纪念碑个体来看,空间规模与城市影响力都不大,但是相同的主题与形态使它们通过伙伴关系共同形成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既是重复又是互补,通过反复重复的空间体验与刺激,增强了人们对于空间个体的认识,使三·一八烈士纪念碑成为北京仅次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碑空间。同时纪念碑个体通过伙伴关系讲述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历史事件,加强了人们对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记忆。

类似的相同重复还经常在名人故居中发现。北京城中有很多名人保留有两三处以上的故居,例如鲁迅在北京就有过四处故居,老舍有两处故居,毛主席故居有三处。这些故居分布在城市各处,但都具有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通过相互重复加强城市影响力,互相促进补充,共同讲述着一个完整的故事。

3 结语

等级性使城市纪念空间在纵向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划分出具有不同影响力与认知度的纪念空间场所,而伙伴关系是城市纪念空间在横向层次上的一种聚集与联合,是纪念空间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需要,组成伙伴关系的纪念空间之间往往受到等级制约,呈现出等级相似性。当然,作为城市集体记忆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纪念空间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社会认同与社会选择的结果,等级性与伙伴关系的形成也来源于此。它们一种体现出社会对不同纪念主题的重视程度,一种反映出人们对相似主题的持续关注,深层次上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同层面在城市空间投影后的不同反应。

摘要:以北京为例,探讨了城市纪念空间的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了北京纪念空间以国族纪念和代表地位为主的等级性质以及表现为相似聚集和相同重复的伙伴关系,具体介绍了相关案例及其空间特征,以指导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工作。

关键词:城市,纪念空间,等级性,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高巍,朱文一.北京的爱国纪念街巷[J].建筑创作,2008(4):152-155.

[2]高巍,朱文一.北京的名人祠庙[J].建筑创作,2008(2):157-162.

[3]高巍,朱文一.纪念馆园在北京[J].北京规划建设,2008(1):109-113.

[4]高巍,朱文一.北京名人墓[J].建筑创作,2007(10):198-203.

[5]高巍,朱文一.名人故居与北京城[J].建筑创作,2007(8):166-171.

城市的纪念性 篇7

概念规划简称“概规”是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规划, 它强调的是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属于一种宏观发展思路的探讨和研究。概念性规划是一种超空间、超时空、超地域不受约束的一种规划, 它是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僵硬体系而应对的一种规划。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规划界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它一方面希望对目前的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在宏观性、灵活性和战略性等方面的不足给予修正, 同时它也对现行城市规划体制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实效性进行挑战。

概念规划包含:对特定区域或方式的展望;对目标和政策的陈述;以能够被用来达到目标的政策为基础的方法和战略;对战略的评估以及对最佳的一个或多个战略的选择。它响应着一个公认的保护环境、限制合理发展范围及减少旅行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计划发展的政治个体特色的需要。

2 概念规划的特征与优势

2.1 更具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 更具前瞻性。

2.2 讲究结构上、整体上的谋划, 抓主要矛盾。

2.3 运用模糊辨证, 允许存在偏差。

2.4 便于规划的科学分工和组织协调, 少数规划人员即可完成。

2.5 快速灵活, 成本低, 效率高, 便于及时编制, 及时修订, 及时更新, 应用广泛。

3 概念规划的作用

近两年开展的概念规划中, 发展战略研究, 应该站得高, 看得远, 审时度势, 统筹全局, 具有长远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有城市规划机构所作的概念规划, 重点应该放在“空间”上, 但是它必须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配合。

从当前进行的概念规划看, 规划的性质定位为“研究”是比较合适的。理由是:长远的预测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战略规划应保持一定的机动性和多种的可适应性。如果赋予其法定规划的性质, 非但要经过比较复杂的批准程序, 而且会增加它的刚性。其次, 在现在的条件下, 资料的掌握不够全面, 方法不够成熟, 经验有限, 没有法定程序和技术性的评价标准等。其实, 作为研究, 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更不意味着减弱了它的重要作用。

概念规划研究的直接作用就是一种城市与区域宏观战略性核心问题的研究, 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很大程度上, 这些研究都应该在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或过程中完成, 只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被忽略了, 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规划研究层面。

概念规划既然是在城市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成长起来的一种规划研究工作方法, 自然产生出独到的现实作用。

3.1 研究内容向区域和宏观层面的战略性问题集中, 弥补了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己被忽视的前提研究。总体上看, 一些重要结论被政府所接受, 从而为总体规划修编或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惠州在这次总体规划修编之前, 进行了4+1模式的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工作, 即邀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做惠州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然后邀请各有代表性的四家规划设计单位做惠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 在这个基础上召开概念规划的咨询会, 邀请了各个方面的专家参加进来, 进行多方案的比较, 综合, 为下一步总体规划的修编奠定了基础。

3.2 在大多数已开展研究的城市, 城市主要领导, 甚至省主要领导高度关注概念规划的工作, 并与研究工作组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这种充分的沟通使专业的观点能够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 建立了政府决策与规划研究的互动机制, 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3.3 研究过程也特别关注常规的城市规划编制以外的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 从更高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来判断这些问题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策略性建议。从而使规划部门的意见能在相关决策中发挥作用。

3.4 作为城市政府制定地方规划法规、政策, 调整管理机制、机构, 甚至调整市域内行政区划等的依据和参考。

3.5 作为城市重要项目决策的依据。展望长远和未来是保证当前决策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古人云: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制订概念规划并不是要把未来的事情都放到当前来做, 而是使当前的决策能考虑到未来, 以避免决策的盲目性或迷失方向。

4 概念规划的共同点

纵观近些年来的概念规划, 有以下一些内在的共同点:

4.1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围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增长、土地需求、交通运输、空间发展方向、布局形态等问题进行研究, 落实到空间结构的形式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等。这些内容看来比较适合当前一些大城市的需要。有的专家认为:起内容与总体规划大致雷同。这话有一定道理, 但在研究的深度和视角方面还是有所不同。

4.2 全面战略与专项战略。近两年进行的概念规划多为城市全面战略。实际上, 参考国外的做法, 城市发展中的很多专题都应该进行专门的战略研究。结合我国大城市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交通、环境、生态, 以至特色、形象等都可以作为专题战略研究的题目。研究在先, 规划设计在后是一种好的方法。

4.3 时限、时序与目标。概念规划是否需要时限,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无时限就容易过分“超现实”, 缺乏约束, 而误把“未来”当作“当前”。期限可长可短, 视目标、任务而定, 不一定非要几十年。时序, 作为概念规划是应该考虑并予以明确的。时序的划分便于分阶段地实施概念规划并对其过程进行监控。也便于在进入下一阶段前作必要的调试, 使运行良性正常。目标既是概念规划的前提, 也是概念规划研究的结果, 而不是预置的空洞口号, 这一点在我们当前的概念规划中做得还不够。

总之, 本人认为概念规划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然后确定重大战略问题在空间上的基本格局。概念规划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但是概念规划有一个基本的作用就是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进行。所谓概念规划主要是要为地区制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突出发展的主题, 明确发展的动力。

概念规划研究可以视为一种规划的工作方法, 因此对它的开展不宜有过多的限制, 从而有可能产生好的思路和理念, 成为推动城市高效率发展的一种智力资源。而概念规划应当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技术过程、社会过程和政治过程的结合, 其最终的成果则必定是基于技术和社会、经济现实的政治决策, 并有制度性的保障。概念规划有必要和有可能成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一级规划层次, 具有完善的程序和法定的效力。

当前概念规划研究自下而上迅速展开, 表现出了快速、实效、创新、宏观的特点, 使人们对概念规划的未来充满期望。然而同时也应看到, 对这种较新的规划实践要加以总结和施以一定的引导, 并应尽快明确其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定位。

摘要:概念性规划是在规划编制早期的一种研讨性规划手段, 是在理想状态上对土地利用发展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构思, 内容以结构上、整体上的概要性谋划为主。通过对概念规划的介绍, 分析了其特征及作用, 并总结国内概念规划的共同点, 以加强对其的认识。

关键词:概念规划,城市规划,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鹰翅.概念规划刍议[J].规划师, 2005 (2) .

城市的纪念性 篇8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行,为缓解交通压力和带动城市拓展,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加快上马轨道交通项目。轨道交通建设是巨大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工程规模和时空跨度大,项目结构复杂,从轨道交通建设过程、参与主体、业务领域等过程来看,具有明显的开放复杂系统特征。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处理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全过程问题,实现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协调和充分利用,整合业务流程,提高应用系统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一个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环境,实现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整体集成控制,不仅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非凡的研究意义,同时也对于项目的运作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

2 相关领域发展动态

国外及境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开始较早,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系统地推进信息化的国家,它的建设领域信息化(CALS/EC)是最具个性的举措。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1]。

美国通过大型软件公司与建筑业企业有机结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较典型的例子如PM2管理软件,集成进度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内容。其中质量管理子系统由质量规划、质量报告等模块构成,通过建立项目质量标准体系、进行项目质量管理规划和对项目/任务/交付成果的质量检验,实现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及交付成果的质量控制[2]。

意大利的Geo-DATA公司针对地下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推出了名为GDMS(geo-data master system)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GIS和WEB技术,实现了对地下工程沿线既有建筑物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状态评估,盾构数据的管理,监测数据的管理和相关文档管理。该系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意大利罗马和圣地亚哥等地铁工程中得到应用[3]。

韩国首尔地铁扩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基于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的IT-TURISK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地铁施工过程对第三方的影响评估,包括地面塌陷和建筑物损害评估子系统和地下水补给模拟子系统,以模拟潜在风险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4]。

3 需求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型思想和管理应用平台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动态的管理模型,提供一个管理与运行的框架结构,并动态适应建设开发的应用系统和不断改进的业务流程与业务模型,保证建设开发的业务处理功能范围不断扩充,缩短模型适应调整周期。

建设单位与管理公司的业务管理模式和实施过程应更贴近实际需求和工作习惯,实现数据、信息、文档、流程、分工层次上进行高层次紧密协作,以信息管理总体架构,分步实施,自底向上分层搭建的方法,从信息处理机制上为实现业务的分布式管理和动态扩展提供支持,实现信息模型和管理方式的高度统一。充分担当起机构中各个管理层的各项工作,使复杂、繁琐的办公事务及业务处理变得自动化、流程化、数字化,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整体工作效率,从基础业务的数据处理实现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系与办公事务处理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成。

3.1 三层架构的轨道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思想

轨道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应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验工计价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环境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监理管理、施工管理等内容,应用协同管理平台技术将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多业务统一到管理平台上来实现协同工作,直接进行业务处理。通过C/S和B/S两种方式查询项目各种上报的数据和信息,并生成相关报表,项目的数据信息将系统化、体系化的呈现给相关领导,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统计信息。数据不再孤立的以数据的方式存在,而是建立在平台上转换为经验与知识,形成企业强大的经验库、知识库,从而实现企业级多项目管理。

3.2 实现原理

轨道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综合事务处理为核心,通过公司规范化动态建模体系,实现事务处理从执行、分析、优化到流程再造。通过统一的管理工具使综合业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个人事务处理等全面系统化管理,规划到统一的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上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完全集成。

3.3 提供业务管理应用和数据集成环境

该系统提供全新的开放性设计理念和开发思路,应用全开放的管理功能实现账户、子系统、文件夹、节点、模板、流程、权限、数据表、查询和分析报表等创建、更新与维护,全面满足日常报表、各类审批、远程统计、数据表格、过程监控等协同管理。

4 主要管理功能模块

该系统将轨道建设单位的行政办公与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处理集成于一体,实现对项目管理体系的全过程统一管理。主要分为行政办公层、系统管理层、业务管理层。

行政办公系统包括信息中心、办公助理、工作计划、会议管理、公文管理。

综合业务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招标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验工计价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环保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监理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

协同管理平台功能包括工作任务、事务处理、流程控制、系统管理、开发管理。

各个功能模块可以独立运行同时又可以整合集成的系统组成,系统之间设有良好的数据接口,采用子系统集成模式,集信息、数据采集于一体,从而将企业的资源数据和管理流程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项目计划与管理、数据分析和资源分配控制的集成与协同于一体。

5 系统主要特色

5.1 远程数据传递及脱机工作,广域网应用的最佳选择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采用TCP/IP通讯协议,通过远程接入方式传递数据,因而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拨号网络、广域网或Interne等各种连接方式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提供客户端和Web功能,可实现用户数据输入、审批、附件处理、数据查询及系统维护等。

5.2 所有对象都可自定义,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系统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可以自己定义子系统,树型的功能结构也可以自由设计,自定义模板、数据表,特别是查询,不仅仅能够定义一个所需要的查询窗体,还能够实现数据维护、查询数据节点、数据表关联等复杂功能。

5.3 同时实现文件流和数据流,强大的文档处理功能

与Notes和Exchange等基于文档型数据库的群件平台相比,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实现许多数据控制、汇总和查询的功能;与通常的MIS、ERP系统相比,拥有强大的文档处理功能,能在审批过程中添加、删除和修改文档,并能提取文档中的关键数据入库,对入库的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又能够通过数据快速追踪到相关文档。

5.4 预置通用应用系统接口,提供与其他程序的接口

在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建立与其它应用系统的接口,能够直接连接WEB站点、打开其他应用程序等,并且通过权限管理给普通系统以更高的安全性。

5.5 完整的安全及权限设计,让管理者放心

在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设计有系统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三级不同权限的角色管理,所有对象均拥有权限,所有权限可以指定到用户。系统采用特殊的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压缩和加密,因此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都有更好的安全性。

5.6 数据自动恢复功能,给用户安全保障

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中保留客户端重要数据的镜像,客户端发生故障时,可以初始化从服务器端重新获得重要数据。

6 结束语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投资规模大、技术难度高、相互间接口复杂、专业性强,涉及到线网规划、建设控制、运营管理、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此必须利用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保证系统中每个部分,在运行的每个阶段,都能将正确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需要的单位或个人。本研究结合行业特点,在深入挖掘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及系统的特性,为系统的具体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钦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2]陈洲.P3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06,4(4):72-75.

[3]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4):649-655

城市的纪念性 篇9

1.1城市门户景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品质的关注及要求不断提高,城市门户景观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很多中小城市为了打造自己的城市形象,在注重本身的经济、文化建设之外,也渐渐意识到了良好的城市门户景观对于打造城市名片的重要性。城市门户景观的规划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课题,对城市门户景观建设的重视,也是一个现代城市注意自身空间意象和人文精神、保护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自觉表现。遂宁市打造城市门户景观的诉求,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城市建设观念以及对城市竞争“软实力”的深刻认识。

1.2地域文化分析

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不仅包括本地区与众不同的自然地理状况,还包括本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风俗行为、价值取向等,这使得地域文化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意识形态。在景观设计中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对打造特色地域景观、传承本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2.1适度保留地域传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发现本地域的传统并适时保留。但并不是全然保留,而要对保留下来的建筑或景观在构造和空间上进行再次处理,除去落后的、琐细的,保留进步的、精髓的,以此来突出传统特征。

1.2.2抽取地域文化元素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具有地域特征的资源要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出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资源,然后进行进一步地提炼和抽取,获得能够象征地方传统及民俗风格的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符号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虽然在空间或结构设计上没有遵循传统,但这些符号的鲜明形象和典型的代表性即表现了对传统的极大的继承。

1.2.3融合地域特色与现代手法

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已经发生在了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是传承历史的一种趋势。将现代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新材料新技术,与地域文化中传统的建筑构造手法、布局形式、材料运用特征等相结合, 在传统中进步,在现代中回望,诞生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传承性,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2.项目背景

遂宁作为规划建设的成渝经济圈高速公路网络中心和铁路枢纽城市,正在围绕“构建盆中交通枢纽” 的总体目标,实施“高速骨架”“干线畅通”“通乡通村”三大工程和铁路网络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根据遂宁“两环三横三纵”的交通系统, 玉龙路位于遂宁市中心城区北入口,道路两侧有大量的自然山林,生态保护良好,是城市的重要的入口。

2.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东起明月路Y字路口,西至罗家湾收费站,包括临玉龙路自然山体的景观界面研究。面积为206.5公顷,总长度为4.7公里。其中玉龙路道路宽度40米,两侧建筑控制线宽80米,临自然山体长约2.5公里;基地东部连接城南高速,为互通式立交;基地内部包含多个道路交叉口,站南路连接遂宁火车站。本片区域是遂宁重要的城市门户,是城市形象极为重要的展示窗口。

2.2区域文化资源

遂宁独特的山水格局以及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孕育了遂宁的特色名片:“观音文化城”“生态山水城”和“现代花园城”。

2.2.1独特的山水格局

山——遂宁城市被东山、西山两大风景区所包裹,它们组成河东、河西两条森林植被廊道,是城市重要的林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屏障。

水——遂宁中小河流众多,境内最大河流是涪江,与渠河、联盟河穿城而过,“一江两河”构成城市重要的水生态系统,被誉为“西部水都”。观音湖与圣鹭、圣莲、圣平三个河心岛构成遂宁市区最大的生态廊道和城市开放空间。

2.2.2丰富的旅游资源

遂宁拥有1660多年历史,文人荟萃、贤士辈出, 素有“东川巨邑”与“文贤之邦”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遂宁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12年,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40余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28处、市级40处、县级266处。如:广德寺、灵泉寺、 龙凤古镇、仁里古镇等。

2.2.3观音文化

遂宁作为中国观音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观音故里,得到中国佛教界的认可,被中国广联、中国民协授予“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的殊荣。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包括书法、曲艺、诗酒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观音文化在遂宁广泛流传,被遂宁人民广泛认可,已成为遂宁的特色文化。

3.规划结构——“两轴,四区,多节点”

“两轴”:玉龙路生态景观轴及站南路文化展示轴。

“四区”:根据道路周边用地现状及当地文化特色划分为四个分区:森林之门、生态长廊、城市门户和现代花园。

图片来源:注明图片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注明图片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节点”:在主要道路交叉口与周边用地功能相结合而形成重要景观节点,对其进行详细深化设计,形成本案视觉焦点与城市形象窗口。

4.分区设计

4.1“森林之门”分区设计

“森林之门”分区位于玉龙路最西侧,从城南高速出入口至现状路段。本段重点体现遂宁的生态性及森林门户的感觉。整体设计灵感来源于大地艺术,结合观音玉瓶中柳叶的形态,将其抽象成立体的绿色雕塑草坡结合花灌木和景观树阵的组合,形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生态风景线。

以市花“荷花”为主题元素创作的艺术雕塑,矗立于水景之中,形成视觉的中心,荷花雕塑采用钢结构为主要材料结合钢化玻璃,显得简洁大气。收费站采用仿生叶子的形式进行适当的改造提升,使其更加富有设计感。道路旁边现有停车位未考虑安全性和美观性要求,通过改造设计成港湾式停车位,周围设计了叶形休闲廊架,与对面叶状构筑物共同形成强烈的序列感体现生态文化和观音文化。

图片来源:注明图片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4.2“生态长廊”分区设计

“生态长廊”分区为从现状路至站南路段玉龙路两侧景观区域。本段设计采用折线的形式作为母题,通过加入游步道和自行车道结合的方式形成连续的慢行系统,将分散的道路绿化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沿着人行道两侧采用立体折纸草坡穿插少量花灌木,形成高低错落的效果。

在廊道两侧的休闲区中提供自行车租用服务站点,骑上绿意充盈的自行车道,在起伏跌宕的绿坡中穿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人们也可以选择漫步在万木葱茏的绿色长廊里,换一种方式去享受最接近自然的闲适与舒心。

4.3“城市门户”分区设计

“城市门户”分区位于站南路段,从火车站站前广场至玉龙路区段。 多数用地地势较为平坦,局部有高差40米左右的山丘,景观规划按照“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目标,塑造出“生态山水城”的特征,打造郊野公园与站前公园的南北景观通廊,融入遂宁市的整体山水格局。

将马踏飞燕路口节点作为中心,东面地块形成展示城市形象窗口场所,通过山体结合覆土建筑的形式,形成商业界面,将山上水体设计成错落有致的跌水瀑布景观,将人带入自然的山水之间。山顶上放置大型的遂宁立体英文字母,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体的商业综合体通过二层人行平台将其串联起来,形成流动的休闲观赏空间。

4.4“现代花园”分区设计

“现代花园”分区位于玉龙路最东侧,从城南路至明月路交叉口区域。

在保留原遂宁天友文化旅游城项目内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景观设计从交通流线、入口位置、环境融合、视线分析等多重角度来重新梳理此区域。

原规划将主入口放在丁字路口上不是很合理,经设计后将主入口调整到东西两个山体之间,在此处打通连接天友国际酒店的道路,形成两个公园的入口空间,并能解决人车混行与停车场的问题,做到融入自然的效果。

明月路与玉龙路交叉口的现状交通流线较为复杂,景观将道路交叉口不规则的花坛改成圆形大转盘花坛,景观效果更加大气,车行能更顺畅地通过,提高了交通能力。

在沿街商业界面的处理上遵循“现代花园城”的设计理念,将居民的休闲体验与商业功能有机结合,利用廊架、座凳、花坛、景观灯具、 艺术雕塑小品等综合体现遂宁的文化底蕴,体现观音故里、曲艺之乡、 书法之乡等特色。

5.结语

本次概念性规划运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深度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注重本地的生态性及生态保护,是一次具有传承性、现代性、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希望在其他的城市门户景观规划设计中,能同样注重本地地域文化的发掘,使每个城市都独具特色,尽情绽放在中华大地上。

摘要:城市门户成为了解城市当地文化、风情、自然、特色的快捷窗口,城市门户景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遂宁市城市门户区域的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多重重要的意义,遂宁要创建独具自我特色的门户景观,应着眼于本市的地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来打造鲜亮的城市名片。

城市的纪念性 篇10

21世纪,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影响城市社会形态和居住空间演化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将从快速老龄化阶段逐步过渡到加速老龄化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规模大、增速快、地区差异大等典型特征[1]。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应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指出养老社会服务应“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可见,未来城市大型养老社区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规划建设适合中国社会客观情况的养老社区,提升老年公民的生活质量,应成为城市规划学科讨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二、适合中国社会状况的养老社区规划理念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养老社区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出现过美国太阳城老年社区、日本木下介护老年公寓、澳大利亚和谐社区老年公寓等优秀案例。例如,美国具有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各类项目,包括政府提供的福利性居家养老项目、家庭护理员制度、非营利性质的老年照顾机构“居家养老院”等,有专业的家庭保健护士、家庭护理员和庞大的义工队伍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各类服务等[2]。这些案例对中国的养老社区发展提供了参考,但是,目前国内养老社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往往简单照搬国外模式,缺少对典型问题的深刻讨论,忽视了国家整体的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到老年人的居住习惯等因素对规划的影响[3]。

综合比较东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二者在传统家庭观方面差异显著,这决定了中国社会养老社区的建构基础与西方差异明显。西方更加崇尚自主自立,父母在步入老年后往往不希望拖累子女的生活,多倾向于进入社会性的养老机构;而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孝”观念的熏陶,重视家庭关系和群体文化,将家庭看作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将赡养老人看作构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看,中国老人也更希望和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因此,在中国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发展能与儿女同堂而居或就近生活的全龄化大型养老社区,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

中国养老社区应关注“家文化”,在规划设计中体现责任、关爱与培养。首先要对“家”有个深刻的认知,在住宅的建筑形态基础上,融入“家”的亲情、关爱、融洽、休养、安全、舒适等概念。其次要分析不同年龄段使用者的客观需要,包括老年使用者的健康保障需求,交流与成就需求等;中青年子女由赡养责任和尽孝观念产生的购买需求,包括购置各类生活用品、保健品、健康服务、关爱服务、休闲空间使用权等;还有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儿童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代接送、课外辅导等服务。由于中青年人工作繁忙,社会压力大,往往无暇顾及关爱与培养老人,因此让有养老服务需求的家庭在具有“家文化”的社区集中居住,可以通过由集中所产生的市场化服务、义工服务、互助服务等多元化的服务实现老龄化社会中经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城市养老社区规划设计原则

从“家文化”的规划理念出发,笔者认为城市大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龄化的人口结构规划原则

与美国太阳城中心和日本木下介护等纯老人住区不同,中国的养老社区应结合本民族传统的家庭观念及生活方式,打造全龄化的养老社区,即采用老人和其他各年龄层次人群混居的模式,使老人在享受完善便捷的生活配套服务之同时,又不远离家庭。在社区中规划多种组团,既有独立的老人住宅组团,也有老人和子女合居的住宅,以及可分可合的组合式住宅形式,以满足不同家庭情况的老人亲近家人的精神需求。

2. 多样化的功能体系规划原则

改变传统养老院模式,在老年社区的总体规划层面即考虑容纳多方面功能。老年社区首先应具备较大的建设规模,参考居住区级标准,实现以规模集聚为基础的多样化服务;其次应容纳多种功能,不仅规划居住空间,更应当规划独立的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学习交流,甚至科技策划、旅游观光等功能单元。惟有实现社区功能的多样化才能提供各类专业服务,并使老人的社区生活高质量、丰富化。

3. 组合化的服务体系规划原则

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社区服务是老年社区运作的重要内容。健康及日常护理是第一位的服务内容,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一整套的组合化社区服务。包括安全保护服务、环境卫生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家居生活照料服务、送餐服务、教育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等各种综合性的组合式服务项目。社区内配套的服务设施应配合服务项目设置,以满足老人不同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4. 生态化的环境体系规划原则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易受到居住环境影响,因此社区应注意与周边城市片区之间的生态缓冲,达到闹中取静的环境效果。在社区内部应注意三类环境系统规划,第一是景观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绿心、带状绿地、步行绿道的合理布局提供颐养身心的自然环境;第二是无障碍的交通系统,注意道路竖向设计和地面铺装的安全性;第三是提供明晰的标识系统,包括安全的视觉环境,可靠的听觉环境、健康的热工环境和易辨认的道路标识。

5. 智能化的管理体系规划原则

增加高科技智能化管理系统在老年社区内的使用,构架家庭—社区—城市三级管理系统,分析、管理全区老年人信息,与各级卫生急救、消防、安全系统联网,形成紧急救助网络,实现管理的高效化及智能化,为社区老人提供最快捷的安全服务。

四、规划案例:沈阳市五彩阳光城项目

1. 项目概况

五彩阳光城项目坐落在沈阳市西北部,于洪区东侧造化镇内,紧邻沈于公路及沈北大道,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车行仅需20分钟,至沈阳环城高速及沈通高速均约3公里。从宏观区位环境看,本项目属临近快速交通门户的城市近郊区地段,既与城市中心区有一定距离,又具有较便利的道路和公共交通条件,适合进行低密度的养老住区开发。从周边环境看,五彩阳光城项目紧邻北部大学城,文化气息浓厚,同时位于蒲河生态廊道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根据上位规划控制条件,本项目占地150公顷,预计2万个单位,可容纳6万人口居住,以低密度住宅为主,适合老年人行为特征。

2. 五彩阳光城规划理念

五彩阳光城寓“五彩”之意,从“家文化”中国式养老社区的五大规划原则出发,分别以绿、紫、蓝、红、金五种色彩寓意五个方面的核心规划目标,即:(1)绿色安养天堂,遵循生态化的环境体系规划原则,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创建绿树环抱,空气清新的生态社区,打造安居养老的人间天堂。(2)金色精神家园,遵循组合化的服务体系规划原则,配建老年大学城,组建多种形式的俱乐部,引入多样的老年文化课程,丰富各年龄层次老人的精神生活,实现打造老人精神家园的目标。(3)蓝色疗养圣地,遵循多样化的功能体系规划原则,以康体养生、康复护理等老年服务为特色,以社区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建设城市中退休老人的疗养圣地。(4)红色教育基地,遵循全龄化的人口结构规划原则,创办老年人任教的社会培训机构,针对社区内老人子女的学习需求,发掘社区老人的工作阅历、生活经历、知识技能等为宝贵财富,以发挥老人余热为目标,使养老社区成为具有社会培训功能的智慧传播基地。(5)紫色科技之城,遵循智能化的管理体系规划原则,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等适老性智能化设计,亲情型、邻里型适老性户型设计技术等,增加五彩阳光城综合管理的科技含量。

3. 规划布局

五彩阳光城项目整体规划依据地形因素和规划目标,将生态化景观和组合化服务单元作为平面布局的中心,并依据不同类别的家庭形态划分组团,平面布局上形成“两带、三区、两轴”的基本结构(如后附图1)。

“两带”是养老社区的功能中心,它包括生态景观带和商业服务带。生态景观带是平面布局中的横向中轴,因地形条件规划的生态景观廊道,由社区一端的百亩社区内湖区开始,规划四十米宽的步行曲线景观带,延伸至社区另一端的环岛广场,长度1500多米,蜿蜒成“玉如意”形式,使整个园区平和而生动,为业主家庭提供适应老年人活动需求的优质休闲空间。商业服务带是平面布局中的竖向中轴,结合社区交通流线规划的组合化服务带,以休闲购物功能为主,各类服务设施沿商业步行街两侧布置,方便整个社区的商业服务。

“三区”理念则来源于全龄化养老的主题,针对不同的家庭形态和居住特征,划分出西片生态花园住区、东片人文邻里住区、北片配套康复住区(如后附图2)。生态花园住区是自理型养老组团,以联排建筑及花园洋房为主,结合生态水景公园、老年之家、疗养中心,形成花园式住区。东片人文邻里住区是助养型养老组团,以多层和小高层住宅为主,建筑间距较大,室外空间开敞,结合老年大学、养生会馆、阳光广场,营造利于邻里交往的互助式养老社区生活形态。北片配套康复住区是护理型养老组团,以小高层和高层建筑为主,点板结合,形成较紧凑的住区空间,围绕老年人服务中心布局,包括老人餐饮配送、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等多样化功能。

两轴是分别设置的两条主题文化、配套设施、绿化景观功能轴。在全龄化原则引导下,布置小学、幼儿园、实验中学、会所、超市、家庭酒店等服务于中青年、儿童业主的生活设施,实现多样化的功能体系。

4. 适老性的景观功能设计

五彩阳光城在景观建筑及构筑物设计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延长户外驻留时间,增强户外空间的识别性。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户外建筑小品丰富多彩,提供足够的座椅、休息亭。(2)小品设计的体量、尺度、色彩更适合于老年人,材料的选用应考虑防寒、防潮等。(3)一些功能性的构筑物可与建筑小品设计相结合。(4)在铺地材料的选择上,应注意防滑性、透水性。

为保障绿地的舒适和安全,社区建立舒适、安全的绿化系统,防止有些植物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措施有:(1)乔、灌木的选择应满足净化空气、隔离噪声、遮挡烈日、分割空间等功能。(2)避免种植容易引起呼吸道过敏的植物和人体易触及的带刺植物。(3)避免种植高于视线的灌木,以免遮挡老年人视线。(4)种植易于管理、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且具有特色的优良植物品种。

园区实行无障碍道路设计,高差的缓坡与台阶并用,实行机动车与自行车分离、自行车与人行道分离,增加行人的舒适感,使使用轮椅的老人可以到达园区的任何地方。

室外照明方面保障老年人夜间户外活动的安全,完善夜景的美化功能。采用适度的灯光的照度、色彩度,避免过强过眩的灯光照射。建筑物附近的灯光设计应避免灯光对室内居住者的干扰。道路、园艺和建筑照明施行分项控制。

五、结语

养老社区是养老服务业链条中的本位产业,对养老服务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拉动效应。养老社区包括三要素,第一是设施,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第二是服务,包括家政服务、护理服务等;第三是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4]。本文侧重于对服务与设施的研究,对于养老社区的实际推广具有示范意义。

传统养老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认知转变、经济条件接受度、政府政策支持度、养老产业发展程度等条件共同制约。沈阳五彩阳光城打造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吸引老年人和养老家庭集中居住,为子女创造一个尽孝环境,吸引消费,完成养老社区的自身运转。本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同时也在思考传统养老模式向市场化模式的转变,为规划中国特色的城市大型养老社区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0).

[2]穆光宗.美国社区养老模式借鉴[J].人民论坛,2012(22).

[3]周燕珉,林婧怡.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探析[J].城市规划,2012(1).

上一篇:城镇低收入家庭下一篇:高校政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