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2024-05-26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通用12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篇1

摘要:新教育是如此重视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尤其孩子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纯真善感。我认为,朝着新教育为我们指引的方向,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也应该体现、深化这个“情”字。一要激“情”,二要动“情”,三要抒“情”。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激情,动情,抒情

新教育告诉我们,“教育的至高境界,不是纯然去传授一种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给学生熏染一种人生情怀,一种面对世界的人生气度”。理想的教育,就该是“走进学生心灵、追求课堂诗意、享受教育幸福”。

新教育是如此重视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尤其孩子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纯真善感。我认为,朝着新教育为我们指引的方向,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也应该体现、深化这个“情”字。

一、激“情”

幼儿是活泼善动的,要使幼儿跳跃的思维很快地进入到一个预设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来似乎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意境优美的散文、诗歌。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来“启动”。道理很简单,如果把幼儿进入活动的初始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就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会激起我们需要的波澜。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幼儿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的内容,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幼儿对探求新知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

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有物有景、有声有形、卓然有趣的情境,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感知具体事物中学习语言,从而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使幼儿愿意表达,乐于表达。我在面向全体的集体活动中,经常为幼儿创设具有一定语言表演的情境,提供让幼儿参与观察、讲述的卡片、图片和具体形象的表演头饰、道具及背景等,让幼儿产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语言讲述中,我常常提供多幅有关联的图片,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喜爱,在自由选择的情境中与同伴一起选图、一起看图,一起自由地讲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自主选择图片的讲述中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又如在语言活动“数脚”的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相应的故事情境,提供了多种动物的头饰,让幼儿尝试选择动物头饰,扮演各种动物,用语言表述所扮演动物的主要特征,这样的语言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进行语言活动。这样一来,幼儿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活动基调。

二、动“情”

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幼儿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内容的认识相关联,总是受到他们自身经验的限制。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幼儿充分去认识,去感受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情感。幼儿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内容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各种艺术手段,让幼儿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都感受到美好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幼儿不能没有想象,想象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带有幻想色彩。我们语言活动中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丰富、生动、优美的想象和幻想,合理的想象和幻想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兴趣。幼儿的这种心理状态一旦与文学作品中的幻想合拍,就会迸发出无穷的乐趣和想象。

比如故事《七色花》,幼儿很容易被故事里七色花的神奇作用吸引,当请每个幼儿自制一朵属于自己的七色花时,鼓励幼儿想象:你的“七色花”会帮你实现哪些愿望?你想用“七色花”为爱你的人、关心你的人做些什么?进而,幼儿会想到帮助父母、老师、同伴以及有困难的人实现愿望,会油然而生一种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又比如诗歌《摇篮》这一活动,我先让幼儿了解“摇篮”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再让幼儿联想一下,在自然环境中,还有那些事物也有相似的关系呢?然后才让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句式,仿编出新诗歌。很快,一首首新诗歌随着孩子们稚嫩的童声流露出来:“大树是摇篮,摇着叶宝宝,风儿轻轻吹,叶宝宝睡着了”;“大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阳光轻轻照,草宝宝睡着了”;“荷叶是摇篮,摇着青蛙宝宝,浪花轻轻翻,青蛙宝宝睡着了”……瞧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一个个俨然都成了小诗人。

三、抒“情”

幼儿在感受作品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深入引导。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都符合美的规律,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和发展语言的和谐统一。当幼儿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抒发、表达他们对作品中形象、角色的感情,或是喜爱或是同情或是高兴或是悲伤,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达。

如在故事《老爷爷的帽子》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有效地激发、诱导,幼儿的多种情绪体验被调动起来,纷纷表达了对寒风中的小鸟深深的同情,抒发了对热心老爷爷的喜爱之情。当看到老爷爷生病的场面,幼儿立即表露出自然而然的关切、担忧,而面对小鸟与老爷爷之间那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宝贵友情,幼儿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这些美好的情感,幼儿用他们纯真的语言、动人的表情真实地抒发出来,一颗颗幼小、善感的心灵不断发生碰撞,不断受到情感的涤荡。

再比如欣赏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以饱含深情的讲述和今昔生活的对照,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卖火柴小女孩的痛苦生活和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不同,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幼儿发言特别踊跃,个个都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要把小女孩请到家里,好好招待;有的要给小女孩送这送那;有的要带小女孩到处去玩等等。总之,孩子们的热情让人感动,他们真心地希望小女孩像自己一样幸福。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情感抒发,表达了他们对名著的理解,体现了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

纵观始末,将“情”字贯穿于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师幼在共同的情感体验中体会到了学习的真正乐趣,使教育更加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篇2

湖南祁阳师范学校

唐飞云

在您的幼儿园,一般是如何进行幼儿语言教育的? 您认为什么是幼儿语言教育? 了解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语言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的。就个体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严格地说,语言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他们有些音发得还不够准确和清晰。此时是他们语音发展的关键期。这时的幼儿已经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会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他们对词义的理解比较表面化和具体化。

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情况 问题:

1、幼儿园语言教学小学化。有些教师模仿小学语文的授课方式,对幼儿进行“语文教学”,有的甚至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材料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使用;

2、在语言教育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的口语表达。还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幼儿识字方面。另外在口语表达方面也只注意到简单的对话与重要或模仿,体现不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3、在语言教育中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无一定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不去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的研究新成果;

4、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

5、在语言教育中缺乏创造性因素。

什么是幼儿语言教育?

幼儿语言教育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语言教育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也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该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第二部分:幼儿园语言教育实施

第一种途径是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和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第二种途径是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渗透的语言教育

就是充分利用幼儿的各种生活和学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的、多种多样的语言学习机会,使幼儿更好地运用语言获得新的生活经验。专门的语言教育是为幼儿提供与语言进行充分互动的环境,使他们有机会对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零碎语言经验进行提炼和深化,达到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有意识的运用。

专门语言教育活动包括:

是为幼儿提供一种比较正式的语言交际环境,是幼儿在教师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进行比较系统的语言学习。主要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

幼儿园语言教育实施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

一、谈话活动的教育要求:

(一)谈话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活动宗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谈话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类型。

1、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

都具有发展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的作用,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谈话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创造交谈的机会,日常谈话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谈话,是无预期目标和计划的谈话,具有自发性与随机性;

谈话活动明显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日常谈话则更多的是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2、谈话活动与科学活动中的总结性谈话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活动目的和内容不同。

谈话活动侧重于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不特别考虑话题内容的认识范畴;

而“总结性谈话”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巩固加深有关科学内容的认识。

(三)谈话活动的特点:

1、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

有趣的中心话题往往包含三层意思。(1)幼儿对中心话题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2)有一定的新鲜感。

(3)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常常与幼儿近日生活、共同关心的事物或事件有关。一定的时间、一定区域内幼儿生活中出现某些大家共同经历的事物或事件。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

谈话活动的特点表现如下:

一是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

二是幼儿交流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

三是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较多;

3、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

(四)谈话活动的语言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

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别人的谈话,才能真正理解谈话的内容和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并且由此产生相应的个人交谈的见解和表达的内容。倾听是幼儿学会谈话的第一步。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谈话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帮助幼儿建立起几种倾听技能:

第一是有意识倾听能力,即主动培养倾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当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需心地去听,通过主动、积极地倾听去感知、接受别人谈话的信息。

第二是辨析性倾听能力,即学习从仔细的倾听中分辨出不同的言语声音,包括说话人声音的不同特点、声音所表现的不同情绪等。

第三是理解性倾能力,即能够在倾听时迅速掌握别人所说的主要内容,把握一段话的关键信息,连接谈话上文和下文的意思,从而能够获得谈话的中心内容,以便作出反应,交流自己的见解。上述几种倾听技能的培养,在设计谈话活动时应置于重要的地位。

2、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首先,要求幼儿学会围绕中心话题谈话,避免“跑题”现象。

其次,要求幼儿围绕中心话题不断扩展谈话内容,层层深入地表达见解。当有目的地组织谈话活动时,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帮助幼儿获得这种谈话的意识和技能。

3、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原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1)用适合角色的语言进行交谈:每个人在说话中都可能处于某一特定的角色地位,同一个幼儿会在谈话中有不同的角色,因而也要用不同的方式来交流。

(2)用轮流的方式进行交谈:两人交谈需要一一对应地轮流说话,多人交谈便要求按潜在顺序逐个说话。

(3)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所谓修补方法,就是在谈话中出现听错或理解错时,为保证谈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进行及时的修正补充。

修补的方法包括自我修补和他人修补。

自我修补是指说话者在谈话时发现别人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于是进行自我重复或自我确认,从而让别人明白自己真正意思。

他人修补则是谈话时如有不理解的情况,听话人用重复、提问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谈话信息。

培养幼儿的这种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提问或引导,使幼儿学习延续谈话的修补方法,增强有关这方面的敏感性。比如:

林林:我喜欢吃的是跳跳糖 欢欢:什么糖?

林林:跳跳糖,就是那种吃到嘴巴里会跳舞的糖,你没吃过吗?

二、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常模:

“创设情境,引出话题——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谈话情境的创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以实物创设情境;

第二种方式是用语言创设情境;

2、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设计和组织这一步骤的活动时,有几个基本的原则可供参考。

(1)应当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2)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当幼儿分成小组时,教师可让幼儿自己选择交流对象。

(3)在自由交谈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

当幼儿进入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时,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必须在场。教师在场意味着活动的正常进展,二是教师参与谈话。轮番巡视到每一组都听一听幼儿的谈话,用微笑、点头、拍手等体态语言幼儿经鼓励,也可用皱眉、凝视、抚肩等体态暗示那些未能很好进入谈话的幼儿。三是教师要观察幼儿谈话情况,了解他们运用原有谈话经验进行交谈的状态。

3、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所谓新的谈话经验是谈话活动目标在谈话活动中的具体化,是幼儿要学习的谈话思路和谈话方式的总和。

每一次设计谈话活动时,都应当重视根据语言教育的要求和谈话活动的特点,寻找本次活动目标与新的语言经验点,力图从大的方面帮助幼儿整理谈话思路,掌握一定的谈话规则,获得一些适用于谈话的交往方式。

谈话活动向幼儿提供的新的语言经验,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每个年龄班幼儿的谈话水平,应在幼儿原有谈话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们经验范畴。

二是各个谈话活动设计的新语言经验可能有所侧重。还应该明确一点,教师在此阶段向幼儿展示的新的说话经验,不是用示范、指示的方法说给幼儿听的,而是通过深入拓展的谈话范围将这种经验逐步传递给幼儿。教师用提问、平行谈话的方法,将新的谈话经验引入,让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沿着新的思路去说,潜移默化地应用新的谈话经验,最终学会这种新的谈话经验。

幼儿园的讲述活动

(一)讲述活动的作用:

1、培养幼儿讲述能力;

2、锻炼幼儿独白语言能力;

3、教给幼儿认识事物的方法;

4、通过讲述活动,幼儿能够学习认识事物的顺序和方法;

5、发展幼儿思维和想象能力。

(二)讲述活动的特点:讲述活动以培养幼儿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为基本目的。

1、凭借物,指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或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景等。教师通过提供讲述活动的凭借物,给幼儿划定讲述的中心内容,使他们的讲述语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讲述有一定的凭借物,是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独特之处。出现凭借物,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符合幼儿讲述的需要。第二、幼儿园讲述活动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讲述活动出现的一定凭借物,就为幼儿指出了讲述的中心内容。幼儿可以从每个人具体的认识角度去讲述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并且产生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作用。

2、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境。

3、讲述旨在锻炼一种独白语言:独白,顾名思义,需要说话的人独自构思和表达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

二、讲述活动的类型:

如果按编码特点,讲述活动可分成以下几类。

1、叙事性讲述。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就是叙事性讲述。叙事要求说清楚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为什么,并且要求说明白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一般要求幼儿能简洁清楚地按顺序讲述事件即可。

2、描述性讲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讲述出来。在幼儿阶段,幼儿学习描述性讲述的重点在于初步尝试使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词语说话,同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

3、说明性讲述。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讲述形式。说明性讲述不需要使用生动形象的形容词,以表述明白事物状态,交待清楚它的特点、来源为主。

4、议论性讲述。议论是讲道理或论是非,议论性讲述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这种讲述对于培养幼儿语言逻辑水平,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极为有益。

三、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常模: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五、讲述活动案例分析

小班看图讲述活动:森林音乐会 活动目标

1.学习句型:有„„还有„„,举一反三运用句型。2.认真仔细地观察图片,积极主动地参与讲述。3.发展完整、连贯性讲述的能力。活动准备

在课件中展示不同的动物在表演,有的组只有两个动物在表演,有的组有多个动物在表演。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充分感知讲述对象

演示课件:背景森林,主人公动物:小熊、大象、小猫、青蛙等。(夏天来了,草绿了,花儿开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开音乐会,你看他们多快乐啊!

二、幼儿围绕画面内容自由交谈,教师巡回指导。

音乐会上,哪些小动物们正在表演什么节目呢?请把你看到的画面内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先小组讲述,然后请几个小朋友在集体面前讲述。

三、引进新的谈话经验,学习句型:

“有„„还有„„”

教师演示课件,提问:

说说森林音乐会上,有谁在干什么?还有谁在干什么?(森林里真热闹,小动物们正在开音乐会,有两个小熊在敲鼓,有一头大象在吹喇叭,有四只小猫在弹琴,还有一群青蛙在唱歌。)动物的数量可以随幼儿的讲述层次的高低增减,种类也可以变换。

幼儿园的听说游戏

一、什么是听说游戏?

听说游戏是为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而专门设计的,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

二、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

1、语音练习的游戏

案例分析:听说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山上有个木头人(听说游戏).doc就可以让幼儿练习“山(shān)、上(shàng)、三(sān)”三个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

理论归纳:这类游戏是以练习幼儿正确发音,提高幼儿辨音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通过图片或儿歌练习他们感到困难或容易发错的语音,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方言干扰音、普通话声调、发声用气等方面的练习。

2、词汇练习的游戏

案例分析:《词语接龙》的听说游戏是通过组词扩展幼儿词汇,还有的听说游戏练习幼儿对量词、方位词的搭配与运用等。

理论归纳:这类游戏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汇为目的的一种游戏活动。要注意的是,幼儿的词汇是在日常生活经验的积聚过程中逐步增长的,用听说游戏的方式练习词汇,着重是引导幼儿练习运用词汇。

3、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

案例分析:大班听说游戏《盖楼房》听说游戏 盖楼房.doc中,幼儿通过用“„„越来越„„”的句式学习句型。

理论归纳:这类游戏是通过专门的集中的学习引导幼儿把握某一句法的特点规律,并在尝试运用过程中提高熟练使用的水平,主要在中大班进行。

4、描述练习的游戏

案例分析:听说游戏《种莲子》“种莲子,种莲子,不知莲子种哪家。东一家,西一家,到了明年就开花”,让幼儿学会描述人物特征。(游戏方法:孩子们围坐成半圆形,眼睛闭上,手背在后面手掌向上,大家开始念游戏儿歌“种莲子”。种莲子的人会在儿歌结束前将莲子放在一个小朋友的手里,并且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个小朋友的外貌特征,请大家来猜。)

理论归纳:这类游戏是以训练幼儿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的。它要求幼儿语言完整、连贯,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

四、听说游戏的基本环节:

(一)创设游戏情境。

(二)交待游戏玩法和规则。

(三)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四)幼儿自主游戏。听说游戏的组织要点:

(一)创设游戏情境。

在听说游戏刚开始时,老师需要调动一些手段去设计游戏的情境,营造游戏气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好奇心,乐意进一步关注游戏的玩法,为开展听说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般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创设游戏情境:

1、用物品创设游戏情境。

2、语言创设游戏情境。

3、动作创设游戏情境

(二)交待游戏玩法和规则。

在创设游戏情境之后,教师要向幼儿交待游戏玩法和规则,让幼儿明确游戏玩法。可以说,这一环节是教师组织听说游戏的关键环节。有的教师担心幼儿难以明白游戏规则,花很长时间反复啰嗦地讲解,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教师最好通过语言解释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交待玩法和规则。并要注意语言讲解的几个要点: 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

注意讲清楚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

讲清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同的角色做什么。

注意用较慢的语速进行讲解和示范。注意:

1、如果游戏中带儿歌,之前要引导幼儿熟悉儿歌。

2、有的游戏交待玩法要分步骤进行。如《种莲子》:先玩种莲子,再描述。

(三)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游戏,是教师为主导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与部分幼儿游戏。

2、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一部分活动。

3、教师与全体幼儿游戏。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那种方式,教师都是以一名游戏同伴的身份进行指导。如在《顶锅盖》这个游戏中,教师一开始以锅盖的身份组织幼儿玩游戏,逐步过渡到请能力强的幼儿做锅盖,老师用食指顶着锅盖帮助幼儿巩固游戏规则。教师引导幼儿游戏是为了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了解游戏玩法,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准备。

(四)幼儿自主游戏。

形式:集体游戏、小组游戏、结伴游戏。应注意:

1、避免单一的游戏形式玩的时间过长,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让幼儿愉快地参与。案例分析:

搭配量词运用开火车的游戏方式:一人做火车头,念儿歌“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是我的火车厢”,最后被点到的小朋友用量词说出图片上的东西。说的的站在火车头后做一节车厢。说错了不能做车厢。

2、根据游戏需要和幼儿年龄特点决定是否采用竞赛性质。

案例分析:词语接龙——分两组,分别接龙。接了几个,就盖几层楼房,看哪组的楼层高。幼儿园的文学活动

一、文学活动的教育要求

(一)文学作品的特征:

1.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活动

首先,活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文学作品活动的特征。

其次,活动主体的特点也影响了文学活动的这一特征。

2、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3、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包括三个层次:

聆听或阅读、理解文学作品中由具体的语言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各个概念,是第一层次的学习。

透过语言和概念去认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定社会生活内容,实际上是借助语言文学作品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这是第二层次的学习。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结构体,幼儿在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和概念,认识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生活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这是又一个层次的学习。

文学作品本身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是从语言角度进行的,必须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出发点去开展活动,坚决摒弃那种表面热闹、无目的无乱拼凑的“拼盘式教学”。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作品类型 : 故事(包括童话故事、生活故事)、诗歌、散文。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1、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倾听各种语言句式。倾听形象化的语言。倾听不同风格特色的语言。)

2.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3.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4.提高幼儿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怎样呈现文学作品

1、方式小结:

(1)教师口述作品内容;

(2)录音、录象、多媒体和情景表演(真人表演、皮影戏、木偶剧等);

2、需注意的问题:

(1)应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

(2)给幼儿创设更逼真、生动的情境,让幼儿获得更直观的经验,可以作品欣赏与音乐结合、与活动教具结合、与动作结合、与游戏结合;

(3)不宜过多呈现作品,以免降低幼儿对作品的兴趣,故事作品以两遍为宜;(4)根据作品的特点来选择不同方式。

(三)怎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体验作品

1、初步理解作品(了解人物,理解内容)方式:提问和讨论;

2、深入理解作品(体验和感受作品)方式:表演、游戏、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续编、仿编等;

需注意的问题:

(1)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作品内容,而应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涵;(2)可选择作品的一些重点内容,运用讨论法引导幼儿展开深入讨论;

(3)幼儿所有的操作活动应是为了让幼儿更快乐地参与,并能让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而不是让活动更加热闹。

几种特殊活动形式的设计与组织

1、幼儿诗歌和散文仿编(1)准备。

一是对所依照的诗歌或散文要熟悉理解,对要仿编作品的内容、形式都有所认识;

二是要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在仿编过程中调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否则就可能“言之无物”;

三是要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讨论与示范。(3)幼儿想象与仿编。(4)串连与总结。

2、幼儿编构故事

组织幼儿编构故事的基本思路是:在帮助幼儿感受理解故事类文学作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幼儿对故事类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构成的敏感性,从而逐步学会编构出完整的故事。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下列顺序:(1)从理解到表达的顺序。

(2)按照故事类文学作品构成因素,发展幼儿编构故事能力的顺序。

3、故事表演游戏

故事表演游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目的在于帮助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再现文学作品,理解体验作品的内容。

故事表演游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

(1)整体表演型。整体表演型的故事表演游戏要求幼儿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动作,表演的成分比较多。

(2)分段表演型。分段表演型的故事表演游戏是将整个故事情节切成若干段落,讲一段故事,进行一段表演。这种类型的表演游戏可由多人扮演同一角色。这种表演游戏允许全班幼儿共同参加,解决了角色少观众多的矛盾。

(3)角色活动型。角色活动型的表演游戏更多地兼有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双重特点。在表演的场景方面,角色活动型的场景是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人物情节与场设置的,但又有角色游戏角落的特色。在表演动作和情节发展方面,幼儿需要根据作品提供的人物和情节线索去表现,但不严格限制在需要表演范畴内,在玩的过程当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发展动作、发展情节,游戏的成分比较强。游戏的结果具有两种可能性,既可能出现文学作品的结果,也可能出现游戏活动的结果。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

一、早期阅读的教育要求

(一)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价值

1、扩大生活、学习的范围。

2、提高幼儿自我调适能力。

3、享受分享阅读的乐趣。

(二)早期阅读活动的特点:

1.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2.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

3.提倡整合的阅读活动。

(三)早期阅读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1.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1)热爱书籍,建立自觉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

(2)乐意观察各种符号,对文字有好奇感和探索愿望。

2、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

(1)反思的策略预备技能

(2)预期的策略预备技能。

(3)质疑的策略预备技能。

(4)假设的策略预备技能。

(四)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

前图书阅读经验

(1)翻阅图书的经验。掌握一般的翻图书的规则方式。

(2)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连起来理解故事情节。

(3)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4)图书制作的经验。

前书写经验

(1)认识汉字的独特书写风格,例如能将汉字书写区别与其他的文字。

(2)知道汉字的基本音架结构,比如动的汉字可以分成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3)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学习按照规则书写,尝试用有趣的方式联系基本笔划。(4)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知道使用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书写时的不同要求。(5)学会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

二、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常模:

幼儿自己阅读—师生一起阅读—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归纳阅读内容 1.幼儿自己阅读

2.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 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

4.归纳阅读内容

其一是用竞赛性质的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其二,教师亦可通过表演的方式来组织归纳阅读内容。

此外,教师亦可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归纳阅读内容环节的活动。

三、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注意要点:(一)问题法

所谓的问题法是以问题为线索,通过问题使幼儿从整体上把握图书内容的一种方法。在问题法中,一个问题不是针对一个画面,而是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面而提出的。因此幼儿要清楚地回答出问题,必须要同时理解多个画面的内容及它们间的联系。

(二)分段法

分段法是将篇幅较长、情节较丰富的图书内容按情节的发展分成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几段,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一些篇幅多、情节复杂的图书。教师在使用分段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段法只适合于篇幅长、内容多的图书,而那些情节较为简单的图书就没有必要使用分段法,由此可见,分段法适合予中班以后的幼儿。

2.在对图书进行分段时,应怎样划分才最为有效?这一点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是按情节的发展进行划分的,其中教师可以参考地点的变化、新人物的出现等等因素。

(三)讨论法

讨论法主要运用于师生共同阅读步骤的围绕重点开展活动这个分阶段。

(四)游戏、表演法 这两种方法只运用于师生共同阅读步骤的围绕重点开展活动和归纳图书内容这两个分阶段。

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语言

一、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幼儿互动关系 1.指导性互动关系

所谓指导性活动,是指那些教师参与成分比较多,指导作用比较明显的活动。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这样几点来判断。(1)幼儿在活动前的准备状况。

(2)活动内容的难度和知识的接受程度。(3)活动中对幼儿认知能力技能的要求。

在指导性活动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指导来刺激幼儿接受学习内容,并与语言教育活动的环境材料产生交互作用。这种互动关系的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1)活动中教师将学习内容要求传递给幼儿;

(2)教师的指导往往是直接的;

(3)在指导性活动的互动关系模式里,幼儿有两种与教师交往的关系。一是根据教师的要求予以直接反映,另一种是间接反映,幼儿在与语言信息及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对教师的指导给予及时的反馈。2.引导性互动关系

3.中介角色参与的互动关系

二、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方式与途径 1.讲述

概述,即用简练的语言把相关的内容介绍给幼儿。复述,即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相关内容再现给幼儿。2.朗诵 3.提问

提问是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提出问题,促使幼儿想象和思考,以加深理解的一种主要方法。(1)究因性问题。

(2)假设问题。(3)归类性问题。

(4)逻辑性问题。这类问题给予幼儿思考事物本质的机会。4.建议

(1)直接建议(2)间接建议 5.示范

示范往往成为幼儿正确理解、表现的模特,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行为。

示范比较多运用于提供谈话方式、讲述思路和提高幼儿感知诗歌构成的基础上,要求幼儿按照这首诗的结构想象,把个人经验调动起来,编成新的诗歌内容。

6.评论

(1)鼓励幼儿正确的活动方式,激励他们产生更多的教师要求行为;(2)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幼儿更积极地投入活动;

(3)促进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并在集体面前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4)及时纠偏,引导幼儿到正确的学习途径上。

试析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 篇3

关键词:一日活动; 听说内容; 言语交往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10-001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生产经验、思想感情,以达到相互了解的交际工具。①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以语言活动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

那么怎样把语言教育融进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丰富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听说内容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环境。幼儿园的全部活动是语言教育的活教材,把听说练习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运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利用日常生活练习说话。幼儿对周围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并时时伴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所以结合每天的生活,让他们说说看到的和听到的新鲜事,比如“今天下雨了,你是怎么来的?你穿了一件新衣服,什么颜色的?谁买的?”等等。有时我会提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天气怎么样?”幼儿就会这样回答:“今天天气转冷了,小朋友不要随便脱衣服,如果随便脱衣服会感冒的。”你看说得多好。

利用自然物候变化练习说话。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幼儿讲“天气渐渐热了”。“雨渐渐小了。”“颜色渐渐变淡了。”在幼儿散步、参观时,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和现象,引导幼儿边看边说。如观察秋天时,我让幼儿看看树叶有什么变化,被风一吹会怎么样,树叶飘落时一片一片的像什么呀?等等。久而久之,幼儿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利用现代信息渠道说话。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渠道越来越多,电视成为家中的必须品。利用电视里的动画片、连续剧、木偶剧,我会及时选择热点,谈话并且讨论。如看了动画片《西游记》后我就让幼儿说说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兴致浓厚。

二、搭建平台,促进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言语交往

幼儿的语言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要发展幼儿的语言,促进幼儿交往,必须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活跃幼儿的思维,创设平等融洽的气氛入手,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就说。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反复地去实践,让他们逐渐培养正确的发音及运用词语组成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创设平等氛围,让幼儿有话愿说。幼儿生活在各个家庭,性格各异。入园后环境的变化,使他们不愿交谈,为此我们努力创设家庭式氛围,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幼儿,鼓励引导他们说话。遇到幼儿主动找老师交谈时,我总会认真地去听,并热情地与之交谈,从此幼儿就解除了紧张心理,就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我平时也注意经常地故意和幼儿个别地或三三两两地进行交谈,谈他们自己看到、听到的事,表达自己的情感。个别交谈既能培养师生间的感情,养成幼儿与成人交际的习惯,学到些规范的语句,又能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发音和用词,或者有时也用提问扩充幼儿的语汇,使幼儿得到更多的语言训练。

充分利用自由活动、游戏时间,给幼儿更多交往机会。在吃饭、盥洗、睡觉、穿脱衣服时,允许幼儿轻声交谈。例如在午饭前,我们常会安排幼儿进行交谈和看图书活动。幼儿坐在走廊上,互相用普通话交谈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吃的穿的到玩的,幼儿主动说话的积极性被激发了;或是每人一本图书,有时让幼儿自由阅读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书,有时老师带着集体阅读幼儿的统一用书。在幼儿看书时,我会引导和鼓励幼儿相互交谈,讲述书中的故事,便于幼儿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如果是幼儿园统一的图书,我则会集体指导幼儿阅读某页,重点练说某几个句式,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另外我还选了一些语言游戏供幼儿玩,让幼儿在语言游戏中主动说话,并进行交往。

三、改进方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教育过程

《规程》中指出:“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②为提高语言教育的实效性,我采用了以下方式来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过程:首先,提高备课效能,改进提问方法。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提问,哪些问题幼儿会怎样回答,作为老师应该用话来进行启发诱导幼儿说,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在小班儿歌《亲一亲》中我这样提问:小手亲小手,会发出什么声音来?小脚亲地板会发出什么声音来?熟悉的、经常感知的,幼儿都能说出来。遇到捶子亲钉子的时候,幼儿会你望我我望你地答不上来,这时我把原先准备好的锤子、钉子拿出来,亲手敲打,再用语言加以启发:“看,锤子来了,钉子来了,你们两个亲一下吧。咦,它们会发出怎么样的声响呢?”这时幼儿几乎都能积极地听,并用声音的语言予以描述。其次,改進阅读方法,启迪幼儿思考。在阅读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初步尝试仔细看画面的人物、细节,看懂单幅或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再在幼儿看图讲述前,我又提出一些问题使孩子动脑思考、积极阅读。如:阅读故事《小熊住山洞》,向幼儿提问:春天的树是什么样的?小熊会怎样做呢?小熊没能造成新房,为什么还是高高兴兴的?小动物们为什么送鲜花给小熊?这样让幼儿思考理解故事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给故事起名,达到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目的。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善于随时抓住有利时机,即借助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挖掘孩子们的潜力,适当指导,就一定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语言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篇4

一、开发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内容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学习教育内容。比如,可以将日常生活经验作为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在“我的家庭”活动中,可以让孩子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角色,模仿大人的口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再如,在大班情境游戏活动中设置超市情境,通过购物、钱币的交换等活动,发展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幼儿对于自身及日常生活的现象很熟悉,在教师有条不紊的组织指导下,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较规范地进行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同时,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每幅图画中的主要内容,让他们能讲述出图画中的角色行动,能联系起来讲出主要情节并构思、想象,讲出比较完整的故事。早期阅读中,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有些成人往往对此忽略,只是翻阅读字,却忘了图画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阅读图书能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眼睛看书、手指字、耳朵听,使字的音、形、义几方面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听读。经过多次听读以后,孩子们加深了印象,可以跟读。逐渐熟悉之后,孩子们可以放声进行朗读。有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孩子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幼儿有表情、绘声绘色地朗诵与表演,发展幼儿的体态语言。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选出一些常用的字、词迁移出来,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认读,达到离开书本也能认识。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将图画阅读与文字阅读紧密结合,互相促进,能够加深印象与理解。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语言学习形式

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形象丰富的画面吸引孩子进入到学习语言活动中来。多媒体的运用很直观,特别是那些颜色鲜艳、生动活泼的画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幼儿的专注力大大提高。一首童谣,如果它的内容并不容易引起孩子联想,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尾巴歌》中,有那么多动物的尾巴,有的幼儿见也没见过。于是,将童谣中提到的各种动物先找好,利用PPT制作好课件,这样,既能加速幼儿理解,又能帮助他们记忆。其次,参观工厂社区、欣赏风景名胜,多方位接触生活,在拓展视野中丰富语言。大自然是活教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要知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中求得,也应在自然界获得,什么‘动物学’,什么‘植物学’,什么‘地理’,什么‘常识’,大概都是可以在自然界中学得的。”盐城市大丰区拥有亚洲东部最大的黄海滩涂湿地、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放养圈……让孩子欣赏家乡的自然美,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增长幼儿的见识,在参观、欣赏中交流,对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大有裨益。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遇到幼儿个别字、词、句说不清楚的时候,应该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鼓励幼儿互相学习、模仿,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性格等原因不肯说话、不爱说话,教师应该多关心、理解、引导和帮助。可以让活泼的孩子到他们中间去玩,让他们融入班集体,逐步培养他们想说的愿望,并慢慢地敢说、爱说。

三、教育活动中渗透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是最自然和最适宜的途径。比如,幼儿在玩“医院”游戏的时候,有的可能缺少生活经验,只是停留在打针的记忆上。教师可以问:“医院里除了打针,还能做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孩子说:“医院里除了打针,还有配药的。”有的幼儿说:“医院里有拔牙的,你看,我的牙就是让医生给拔的。”还有的幼儿说:“医院里还有挂水的。”他们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获得了有关医院的经验。幼儿在回忆、讨论等过程中,语言内容也得到了丰富。通过开展语言游戏,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语言能力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孩子积累词汇、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期,要开发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资源,丰富表达内容,在游戏活动中相互渗透,激发孩子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欲望,逐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摘要:从开发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变的语言学习形式,教育活动中渗透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几个方面,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以逐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能力,语言教学,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惠玲.从认知角度论幼儿语言习得规律与国际幼儿汉语课堂教学[D].扬州大学,2013.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期末试卷 篇5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教育是有、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他们在()、()、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

2、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帮助幼儿学习运用()与他人进行交谈的活动,是一种有()、有()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

3、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不同于()的语用情境,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

4、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是为培养()倾听和表述能力而专门设计的一种语言教学游戏,它是由()设计并组织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划游戏。

二、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幼儿语言教育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根本目的,因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规律。 A、身心发展 B、行为习惯 C、语言能力

2、重视()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的趋向。

A、儿童身心发展 B、儿童体力发展 C、儿童语言运用能力

3、谈话活动与()都具有发展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的作用,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A、听说游戏活动 B、日常交谈 C、讲述活动

4、设计和组织谈话活动的第一步,是(),引出谈话话题。

A、实物摆设 B、书写教案 C、创设谈话情境

5、()是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教育方式。

A、讲述活动 B、听说游戏活动 C、文学活动

6、语言教育活动是()呈现给幼儿的主要载体。

A、隐性的语言教育内容 B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C、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7、听说游戏不是语言游戏,而是()。

A、游戏着的语言 B、语言教学的游戏 C、动机

8、()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局面语言的教育活动。

A、幼儿园的谈话活动 B、幼儿园的文学活动 C、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 9、再好的书,只有将书和个人的体验联系起来,才能产生趣味和意义,这是()最终的价值。

A、阅读 B、文学活动 C、语言训练 10、()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途径。

A、早期阅读活动 B、文学活动 C、讲述活动

三、多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

1、早期讲述活动的作用,分别是()

A、培养幼儿讲述能力; B、锻炼幼儿独白语言能力

C、教给幼儿认识事物的方法 D、发展幼儿思维和想象能力

2、讲述活动的类型有()。

A、叙事性讲述; B、描述性讲述; C、说明性讲述 D、议论性讲述 3、游戏与活动的基本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A、控制 B、真实 C、动机 D、思想

4、故事活动的特点是()

A、围绕故事开展活动 B、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C、提供多种与故事相互作用的途径 5、故事表演游戏分为()三种类型

A、整体表演型 B、分段表演型 C、角色活动型

6、设计和组织听说游戏活动的步骤()

A、设置游戏情景 B、交待游戏规则 C、教师引导游戏 D、幼儿自主游戏 7、早期阅读的`教育目标着重从()、()和()三个方面的培养来体现。

A、情感态度 B、认识 C、能力 D、方法 8、儿歌的几种特殊形式有()

A、数数歌 B、游戏歌 C、谜语歌 D、绕口令

9、从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出发,我们需要为幼儿提供的早期阅读内容包含三个块面的经验,即()。

A、前图书阅读经验 B、前识字经验 C、前书写经验

10、创意阅读对幼儿的学习价值在于,在创意的阅读中学会()、()、和()。 A、阅读 B、想象 C、仿编 D、创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篇6

[关键词]:开展 亲子 教育 实现 目标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现代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亲子家园教育就是较好地把科学保教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幼儿作为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为数不少的社会群体,其喜、怒、哀、乐,其所思所想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因此,积极发展和培育孩子学前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幼儿入园的前半学期(即小班)学前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教幼儿守规范培养成。是介于幼儿入园和进入小学前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而现在的幼儿教育与过去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过去的幼儿教育是以保育为主,即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的单一教育形式。而现代幼儿教育却是把保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的科学保教形式;其重点是保教兼之,即既要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还要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进行品德规范培养和启蒙教育。

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反馈。作为幼儿老师要做到和每名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一是在幼儿报名入园前要求幼儿家长认真填写联系卡,联系卡中最关键栏就是要求家长认真填写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二是在入园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品德规范操行培养等情况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反馈。

同时,老师自身先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不说粗话,对孩子们用礼貌用语,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将教育深入在日常生活细节中。

2、亲子家园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全新的现代教养理念,改变孩子与家庭中人的交往方式,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员,指导家长营造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耐心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允许孩子提问、争辩,通过与孩子的双向交往,培养孩子想与人交往的愿望,让孩子养成多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有了家庭的配合,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只有家园互动,建立双向的沟通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发展付诸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园在每个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三面向幼儿家长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游戏教育活动。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老师和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玩中学的活动。通过带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亲子教育活动具有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能使家长得到教育孩子的基本训练。可以说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既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堂,也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必修课程。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家长对亲子教育中的认识等具体情况,尝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要求开展亲子活动,包括肢体游戏、语言游戏、认知游戏、美工游戏、家务劳动等,使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让彼此的互动更为亲近,并促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下面,我们就以半日开园的二个实例来说明,开展亲子活动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教案:

⑴拾彩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2个小宝宝参加,海洋球散落在场地中央,二个家长各拿一个筐子站在一边,小宝宝将自己对应颜色的球投到家长的筐子中,当家长发现宝宝拾错了要拿出来。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筐子海洋球多就获胜。

⑵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各拿一把钉耙(塑料制品),互相交替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向前走。可以是宝宝把小猪赶给家长,家长再把小猪赶给宝宝;也可以家长、宝宝并列一起赶小猪向前走,将小猪赶入拱门中,整个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⑶背娃娃、端乒乓球、运球

要求:4岁以上幼儿比赛项目(三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一:背娃娃。家长从起点背起娃娃跑到10米处,进行端乒乓球游戏。

游戏二:端乒乓球。孩子和家长各用一个乒乓球拍运球到10米处进行下一个游戏。

游戏三:运球。两人各拿着一个羽毛球拍共同夹起一个海洋球,绕过障碍物跑到终点放到筐子里,整组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⑷抬花轿(三人集体)孩子抱皮球

游戏准备:皮球3个

游戏玩法:父母上手交错相搭成“花轿”,抬起孩子走来回,孩子抱球后三口一起返回。

规则:孩子脚不能落地。

目的及效果:

⑴在亲子游戏中要使孩子准确掌握执行“口令”的基本要领,学会听口哨(指令、命令)。

⑵父母与孩子在亲子游戏中体会到怎样在“加油”和“快……快”口号声中团结一至、协调前进。

⑶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会动手动脑,四肢驱体运动协调发展。

⑷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家庭温暖”,准确使用文明用语和集体荣誉感。

上述亲子游戏是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更重要是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教育形式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请求、学会等待、学会合作、学会谦让等,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孩子的交往方式,更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過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总之,亲子活动是架构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亲子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也进一步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和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等,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亲子活动促进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达到了家园共育一致的理想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新《纲要》

[2]《现代亲子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篇7

一、教师要对课程素材内容进行分析,发展和寻找新问题

(一)抓住题眼

比如在进行《门铃响了》这篇故事的教学时[1],教师就可以利用门铃来进行问题的发散,向小朋友们提问:“门铃响是什么声音呢?”小朋友们就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在此同时,教师继续发问:“门铃响了,门外究竟是谁?”这样层层递进,才能让孩子们一直都有学习的兴趣。而现在很大一部分幼师在提问时就会问:“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此类的问题,这样孩子根本就无从下手,坚决杜绝为了提问而提问。

(二)抓住重点

比如在进行《好饿的毛毛虫》这篇故事的教学时,毛毛虫在吃坏肚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孩子们提问:“毛毛虫肚子痛,这要怎么办?”或者《姜饼人》的学习中,狐狸要驮姜饼人过河,教师也可以发问:“姜饼人会如何做决定?”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对儿童的发展有一定价值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而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就更是如此。

二、教师要将问题的层次进行合理的设计,清晰问题脉络

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教师也可以把旧知识和新知识做一个整合,进行由浅入深的提问。将学习的目标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合理的进行应用。

(一)对知识水平进行提问

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提问,比如故事中的人物、名字等等。问题要尽量简单,不能胡乱的提问。

(二)对理解水平进行提问

这一层次的问题主要是让儿童明白图片和故事中的基本含义,例如在进行图片描述后,让小朋友们对画面进行描述,这也能锻炼儿童们的反应能力。

(三)对应用水平进行提问

这类问题的提出也是为了激发小朋友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毛毛虫在长大的过程中,第一天要吃一个苹果,第二天要吃两个苹果,那第三天会吃几个苹果呢?儿童对此类问题的解答状态,也能反映出他们的应用能力。

(四)对分析水平进行提问

此类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帮助幼儿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犟龟》这个故事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向小朋友们发问:“当龟陶陶知道自己走错方向之后,它会坚持继续前进参加狮王婚礼吗?”这样小朋友就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长此以往就成为了小朋友的一种习惯。

(五)对评价水平进行提问

此类问题主要想让小朋友能对事物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比如在讲《城里最漂亮的巨人》[2]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让小朋友对巨人进行评价,这也是所有提问类型中难度较高的问题。

三、教师提问后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要机智的回应儿童

(一)随时调整自己的问题方式,给儿童一些回应

在小班的语言活动中,有《奇妙的圆》[3]这节课程,教师就可以向儿童提问:“什么东西是圆形的?”小朋友的回答一般会很局限于太阳、月亮之类的,教师就可以加以引导,让小朋友的思维能够扩展开来,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马路上有什么是圆形的吗?汽车呢?公园呢?”让小朋友能想到更多的东西,从而发散思维。

(二)时刻注意儿童的情况,适当的转移他们的视线

小朋友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没有什么组织纪律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时,经常在讲课当中被小朋友们打断,让活动无法继续下去。比如在进行“老虎”这一话题的介绍时,有的小朋友就会夸张的大叫,或者说一些“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此类的话,教师一定要抓准时机,调整话题和引导话题,让小朋友的思路能跟着教师走。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合理的设计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小问题中往往蕴含着大道理,这些问题儿童也比一定必须完全消化,但是一定会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能在日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的去总结经验,不断的进行创新改革,将问题的有效性逐渐增高,争取让教育作用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汤雅黎.邓李梅.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10):141-142.

[2]吴志勤.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J].考试周刊,2013(64):170.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篇8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信息技术,思维空间,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逐步推广, 幼儿园语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

不仅改变了教育活动的设计理念, 还为教育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路, 真正提高了语言教育的实效性, 促进幼儿各种思维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优势

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较为单一和枯燥,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语言教育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很好的弥补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形式不足的漏洞。信息技术带给幼儿各种生动、直观的信息, 强烈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听觉, 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幼儿学习时不再使用呆板的图画等无生机的教具, 教师可以用电脑合成一些情景或形象, 配合语音播放给幼儿, 不仅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还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也可以为教师“减负”。传统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些抽象的知识可能要讲解很长的时间, 幼儿可能还不理解, 教师已经很累了。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用动画等方式化抽象为形象, 直观的呈现给幼儿, 幼儿轻松的理解了知识, 也将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信息技术为幼儿学习提供了更多元素, 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信息技术使教学不再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 教师随意缩放、快进、定格画面, 幼儿被带入五彩缤纷的数码世界, 使其自由的创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语言教育有机结合的相关对策

(一) 培养幼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幼儿教师大多为师范学校毕业, 学校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但是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教授却不够深入。从当前对幼儿教师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 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人只占幼儿教师总数的很少一部分, 这说明幼师群体中严重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因此, 幼儿园本身加大对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以弥补教师本身的不足。幼儿园首先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的应用。此外, 要加大培训方面和设备购进方面的投入, 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实, 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幼儿园方面可以邀请信息技术应用的专家为教师进行培训, 不仅要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 还要指导教师上机操作, 让教师打好理论基础, 真正掌握操作技能[1]。

(二) 利用信息技术与语言教育结合培养幼儿的德育观念

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突出语言教育活动的重点, 增加学生的理解, 使幼儿印象深刻的记住语言教育的重点。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促进幼儿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选择寓言故事进行语言教育活动, 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过程。例如, 教师在培养幼儿“诚信”这一观念时, 引用《狼来了》的故事, 利用信息技术生动、直观的表现故事情节。教师在课前将故事制作成一幕幕的演示文稿, 并添加文字描述、语音朗读、背景音乐等内容。课堂上, 教师组织小朋友安静下来, 认真听讲, 然后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制作的演示文稿, 教师要适当放慢播放速度, 适时的为幼儿进行讲解, 帮助幼儿正确理解故事内容。当课件播放完后, 教师要半提问半引导的带领幼儿回忆整个故事情节, 强化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然后, 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于是提问:“小朋友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撒谎是不对的, 那么大家应该怎么做?”幼儿被故事所吸引, 主动进行思考, 踊跃回答问题, 从而理解了故事的德育意义。这时, 教师要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积极的评价, 从而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三)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教育中,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课程的结合, 对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的效果[2]。在使用信息技术与语言教育结合时, 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步骤:一是, 创设情境;二是, 谈话讨论;三是, 拓展谈话活动。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情境设计, 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情境体现出来, 并对感知对象进行动态化、形象化的处理, 使其可以吸引幼儿的关注, 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展开无限的思考和想象。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对比功能等功能可以带给幼儿不同的思考方式, 从而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要适当、适时的使用, 以增强语言教育的趣味性, 激发幼儿对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但是不要过度使用, 避免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结束语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进行各类教育活动的基础教育, 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结合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方向。目前, 如何实现信息化技术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有效结合, 促进语言教育科学合理实施, 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未来将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 进一步将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李春英, 蔡守龙.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 (11) :101-113.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浅析 篇9

关键词:安全教育,解决方案,幼儿园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天使, 是祖国的未来,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安全的人生和快乐的成长历程, 是父母和老师的美好愿望。幼儿园时期, 是孩子初次迈出家庭融入集体与社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一方面刚刚脱离父母的监护, 表现出怯弱的特点;另一方面, 孩子对外界又有很强的好奇心, 有积极探索外面世界并寻求冒险的欲望。据国外统计, 孩子在幼儿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概率比成年人高很多。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期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加强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安全教育。幼儿园的教师是幼儿园孩子日常生活及室外活动安全教育的实施者, 其教育效果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安全问题的表现也有很大影响。我根据在幼儿园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 针对幼儿园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 同时结合我国家庭结构及幼儿的身心特点, 总结出“安全教育五件事、更要家长来参与”的解决方案, 希望能给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启发与借鉴。

一安全教育一件事, 危险事物要远离

幼儿园教师做好安全教育的第一件事是要充分利用每天晨检, 把好第一关。在晨检过程中, 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对幼儿进行引导, 使其远离危险事物。例如有些幼儿佩戴项链、耳环、胸针等易引起伤害的饰品, 还有幼儿携带危险物品入园, 如小球类、尖锐物品等, 要及时发现并帮助幼儿把这些存在危险隐患的物品收起保管, 在家长接幼儿回家时嘱咐家长注意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确保幼儿的安全, 减少事故的隐患。例如有的孩子穿着带帽子的上衣, 帽子边沿上穿着很长的绳子, 孩子在活动时, 绳子不注意被夹住后很容易缠在脖子上造成危险。这些潜在的安全问题都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另外幼儿在这一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动, 并且在活动中不注意安全。经常趁老师及家长不注意玩一些危险的物品, 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如把拉链含在嘴里、把手放在桌子及门缝里、玩老师的钢琴等, 所以教师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活动, 如发现孩子接触这些危险事物的时候, 要及时进行教育, 防止发生危险。教育孩子远离火柴和打火机一类易燃物品, 不能去触摸正在运转的电风扇等电器产品, 更不可用湿手去摸电器的开关、插头;千万不要将手指、别针、回形针等放进插座, 以免触电等等。

二安全教育二件事, 良好习惯应关注

幼儿时期, 孩子的身心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接触更多的外部事物, 学习更多的技巧。作为幼儿教师, 要让幼儿清楚地理解日常生活中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知道怎样才能安全地去完成户外活动及各项动作。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年龄小, 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 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这就要求教师反复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 对一些危险动作多进行纠正, 加强幼儿对一些正确的活动技巧的学习, 通过反复教育与引导, 让幼儿反复学习, 促进使其良好习惯的形成。例如引导孩子在吃饭时要专注, 不要过于关注其他事物, 如大声说话、做其他游戏和动作, 避免食物进入气管造成伤害;还有孩子在做游戏时要注意动作轻缓、遵守时序等等。教师在平时教育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 反复地强化幼儿良好的习惯, 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督促和检查, 经常提醒和修正儿童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安全隐患, 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 逐步形成习惯性的行动。

三安全教育三件事, 增强意识学常识

日常教学活动中, 增强幼儿的自我安全意识, 丰富幼儿安全常识。注重对幼儿安全的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园的幼儿年龄一般较小, 自我保护意识较淡薄, 日常生活中极易发生意外伤害。因此, 如何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提高幼儿的生存质量及安全意识, 已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针对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 较容易发生的事故, 通过讲故事、看书、幼儿之间讨论等方式, 教给幼儿自我保护常识, 并使其充分理解。如:针对“鼻子流血了怎么办?”组织幼儿讨论:如果鼻子流血了, 你怎么办?让幼儿知道鼻子流血并不可怕, 头抬起用冷水拍拍额头休息一下就行, 让他们在愉快的、热烈的讨论中轻轻松松领悟自我保护的方法, 同时延伸问题, 怎么才能避免鼻子出血。再如:小班学生讨论“不跟陌生人走”的话题,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件事, 一个陌生人走到一个小女孩面前要带小女孩走, 他告诉小女孩说她的妈妈有点事情让他来接小女孩, 小女孩让这个陌生人说出密码, 这个陌生人一下蒙了, 小女孩一看他答不上来赶紧跑了。把此事讲给孩子听, 提高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如果遇到陌生人给你东西吃, 不能吃, 更不能跟他走, 他会把你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你就再也见不到你的爸爸妈妈了……上好每一堂安全知识课,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提高幼儿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安全教育四件事, 尊重他人多自护

防止伤害别人的教育。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爱护他人, 在平时讲故事时, 给他灌输这方面的内容。要告诉孩子不能伤害他人, 不能石头、棍子打人, 不能用手去触对方的眼睛等容易受伤的部位, 不要用力去推倒小朋友, 不要咬小朋友等等。当然, 也要教育孩子注意避开他人的攻击, 要告诉孩子怎样与小朋友和谐交流。采用表扬和批评、纠正相结合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可能是我们老师都没想到的, 这时, 老师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提高孩子自信心的同时, 还可以引导其他孩子向其学习, 从而对其他孩子产生教育影响。另外, 在活动中, 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能迅速地识别危险行为并及时制止, 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 并将活动中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讨论, 使所有的孩子都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 这样也会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如:有一次, 我教大班幼儿练习走平衡木 (自制) , 轮到胖乎乎的陈××小朋友的时候, 因为身体重量较重, 她刚怯生生地走上平衡木, 就摇摇晃晃的双手乱舞差点掉下来, 我及时的给予帮助和纠正, 使她完成了练习, 小朋们友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她非常高兴, 也从中掌握了走平衡木的技巧, 学会了自护。鼓励孩子积极地参与户外活动不仅能增强运动能力, 而且事故发生率也能相应下降。

五安全教育五件事, 安全技能是必须

当然给孩子以充分自由之前, 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必需的安全行为技能。当孩子尝试某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时, 我们应该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分享如何安全使用一些器械, 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怎样规避危险发生等, 并在儿童对这些器械设施的使用中反复示范, 给孩子以安全指导与提醒。良好的教育内容及良好的教育技巧是孩子安全教育效果的保障。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危险, 怎样规避危险。

当然, 做好以上五项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幼儿园教师要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 让家长充分参与进来。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座谈会、观摩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 使家长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 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 引导家长积极参与、配合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这样在增加家庭亲情的同时, 还可以提高孩子进步的速度, 如我们在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时, 教师安排一个户外活动, 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 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 从中领悟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注意到孩子活动中出现的潜在安全问题。加强家长平时的家庭安全教育意识, 家长就会配合幼儿园随处引导、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从而为幼儿生存自护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浅谈幼儿园教育活动成效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成效

一、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效 (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败)

(一) 要看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理解水平, 恰当地选择教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本身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符合幼儿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 使幼儿有兴趣学, 愿意主动探索, 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 要看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口吻、教态是否有吸引力, 能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使孩子能注意力集中地主动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来, 教师和幼儿要双向互动起来。

(三) 要看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是否能让孩子多种感官参与, 在发现中学习, 在探索中得到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只注重讲授, 一个人讲得再精彩, 学生都只是被动的接收器,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能称之为学习。

(四) 要看在教学组织过程中, 教师能否遵循教育规律, 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语言展开教学, 教学思路清晰, 步骤安排合理。面向全体, 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发展需求。

(五) 要看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 是否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 是否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六) 教具和学习材料的准备是否恰当和充足。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具体直观的教具, 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还能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具一定要能为达到目标服务, 不是越多越好, 越华丽多彩越好, 教具的制作和运用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恰当运用。

(七) 教学环境的创设。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成效与教学环境的创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交通规则就应该把学习场所布置成城市交通的模拟场景, 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就应该创设池塘的环境场景让孩子身临其境, 这样, 掌握知识也就水到渠成。

二、如何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效

明确了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成效的相关因素和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 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的成效,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经常向有经验的幼儿园和身边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 有助于开阔自己的教学思路, 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二) 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材, 把握教材的内容精髓, 为实现教育目标打好基础。

(三) 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反复研究教法, 在备课的时候就预测好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可能带来的效果, 选择出有可能产生最佳效果的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

(四) 设计好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围绕教育目标, 一环紧扣一环, 有条不紊地向最终目标迈进。

(五) 课堂教学中善于把握孩子的“脉搏”, 随机应变, 提高掌控课堂的能力, 能尽快找到孩子学习的兴奋点, 始终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 恰到好处地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

(六) 要善于提问。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 调动孩子思考, 问题要具体, 提问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每一个问题都要有含金量, 能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

(七) 教学中要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优化教育过程, 同时还要勇于创新, 要敢想, 要把自己的创意和教育科学规律结合, 以取得最佳教育成效。

(八) 认真备课和准备教具及学习材料。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要研究自己所在班级的幼儿,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这样才能使教育活动有成效。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问题对策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与敏感期,特别是3~8岁,这一阶段是幼儿阅读能力与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幼儿语言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始终,并且对幼儿教育的其他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幼儿具有语言素质与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但是现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幼儿语言教育的价值难以得到发挥。本文结合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这些实际困境,对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1.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目标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一般情况下,目标是由教育科研人员进行编写,幼儿语言教师进行实施。但是在一些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对教学大纲进行实施,但是却没有结合本班的幼儿特点进行改进与调整,没有做到生成。导致在幼儿教学中,教学内容出现过难或过易的现象,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种一味遵循幼儿语言教学大纲忽视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的行为,忽略了幼儿的自然发展规律,偏离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势必会下降。

2.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脱节

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要与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相一致,要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选择语言教学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从教学时长与教学篇幅的相互协调中做出考虑,对于语言教学的背景知识、语言教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是否相符合、与幼儿的认识水平是否相一致都比较忽视,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与幼儿较少的生活经验相符合,只是教师认为这些教学是具有趣味性的还不够,还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幼儿发展规律。

3.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落后,对于幼儿的实际情况难以把握

教师在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往往注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幼儿的学习缺乏自主的时间与空间,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在集体教学的时候,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都是群体形式的交流,只有一部分活跃的幼儿与教师进行沟通,另外一部分内向的幼儿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从本质上来讲,整堂教学活动的效果是低下的,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的交流都不够科学合理,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4.评价形式较落后,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客观合理地进行评价,对幼儿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评判。很多幼儿教师进行评价的时候,对于幼儿本身的语言能力发展的情况不是很清楚,对于幼儿是否进步也不是很了解。同时评价活动主要局限于幼儿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上,只考虑到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对于幼儿的要与兴趣没有给与高度的評价,这些评价方式的弊端,对于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实施的有效策略

1.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按照教师预设大纲进行知识学习,而学前幼儿的学习则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的大纲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符合他的与一般概念相联系的思维特点”。因此,教师在语言中,要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特点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关注幼儿语言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发展特点,对教学大纲进行改造,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第二教学目标。同时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教师在纵向调整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语言教学是师幼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互相影响的过程,其中语言教学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幼儿实际的需求与发展的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逐渐的形成具有实用性与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从幼儿本位出发,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要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感受出发,选择一些对幼儿具有启发想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让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幼儿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提问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这些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刺激幼儿内心的心理动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捕捉到教学的切入点,促进幼儿语言活动的有效开展。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读物,采取小组合作交流、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个时候教师要发挥示范性的作用,强化幼儿的倾听与表述能力。其次,还要开展亲子活动,增加亲子之间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语言交流能力与社会化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的时候,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每个幼儿都具有个体差异性,他们有不同的智力水平与思维特点,学习方式也是各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够以一段时间的表现或者是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幼儿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信心,同时,评价要注重给与正面的鼓励,对那些内向的、胆小的幼儿,给与赞扬,强化其成功的体验,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大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升幼儿交际能力、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中然.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4).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篇12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可见,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才成长、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 更多的关注幼儿的行为问题, 正确的引导幼儿克服不良行为, 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是我们幼儿教育中的首要任务, 这也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心情教育”在幼儿期实施的重要性。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是幼儿学习知识, 技能,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之一。将心情教育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中, 以好的心情参与活动, 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的内容来感染幼儿的心情, 在活动中体验, 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拥有一份好心情, 从而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

在对本班幼儿一年的观察与研究中发现, 大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备一定的观察力, 对事物的善恶美丑已经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 但由于受家庭环境, 遗传和教养不当及其它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孩子的行为习惯往往具有行为问题倾向。行为问题和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 情绪愉悦稳定, 生活态度积极, 人际关系和谐, 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具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破坏公物的现象比较严重。

这里所谓的“公物”即幼儿园的玩具, 教具及幼儿学习用具等, 经常会有幼儿损坏现象发生。

2、幼儿自我为中心现象比较严重, 不懂得如何去爱护, 关心他人, 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等等。

3、幼儿遇事普遍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针对幼儿现存的几个问题, 围绕主题活动对幼儿实施心情教育,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

一、引导孩子善待自然

善待自然, 珍惜周围世界中的一切事物, 要让孩子体会到世上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 我们可从中寻找它们存在的意义。父母应帮助孩子从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感受和体验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使他们逐步认识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鼓励孩子与自然接触, 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 形成环保意识;懂得善待身边的事物, 如玩具、用品等等。

在主题活动《小鬼当家》中, 我们组织小朋友每人准备一元钱, 自己到菜场上买菜, 在这次社会体验活动中, 原本“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小公主在活动中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就连平时难以驾驭的“调皮王”一下子也变得收敛了许多。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自立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计算能力在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实, 这就是生活中蕴藏的巨大教育作用。小朋友不仅从中体验到了自选自买的快乐过程;也让他们尝试到了讨价还价的乐趣;更让他们改变了对一元钱的价值观:一元钱并不仅仅能乘一次摇马马;也不是只能买一个廉价玩具;通过好好计划, 精打细算还能买许多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也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各行各业劳动人们的艰辛;体验到了父母挣钱多么来之不易, 从而激发孩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 我们需要生活的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生活体验活动为这些温室里的幼苗上了真切的一课。

二、引导孩子善待他人

要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学会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人际关系。引导孩子善待他人要做到“三要”。一要教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爱, 并学会将爱给予他人。懂得珍惜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 知道父母的辛劳, 对父母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是要教会孩子关心他人, 照顾他人。二要鼓励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同伴群体交往会丰富孩子的经验, 培养交往能力;引导孩子注意他人的情感变化, 学会关心与理解他人的感情, 激发孩子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解除别人痛苦的愿望。三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

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 当我们在震惊, 在流泪, 在感动, 在行动中, 我们也鼓励孩子们关注5.12大地震, 开展了主题活动《汶川, 加油!中国, 加油!》。

首先我通过阅读相关资料, 帮助幼儿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当念起《地震后, 大爱无处不在》, 每一个场面的描述尽管简短, 却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 教室内鸦雀无声, 每一个孩子的目光都汇聚到我身上, 倾听着我朗读的的每一句话, 捕捉着我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 感受着遇难同胞的悲痛, 感动于灾区人们的坚强和勇敢。

当我念到《爱的姿势》这篇短文时, 孩子们仰着天真的脸, 一个个似乎成了被那位妈妈爱的姿势庇护着的孩子, 小脸上洋溢着幸福。当我念完妈妈留给孩子的那条短信:“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泪水湿润了孩子们的双眸, 甚至听到了微微的抽泣声。此时, 已不再需要更多语言的修饰, 孩子们已被深深的感动!

其次, 我们在引导孩子了解灾区情况的基础上, 激发了孩子关心, 帮助灾区人民愿望, 化心动为行动, 纷纷自愿多次向灾区捐款。我们小朋友在家长们的支持下有数位小朋友曾多次捐款, 个人捐款数目达600元之多。同时, 我们小朋友还充分运用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自制各种祝福礼物及贺卡, 为灾区小朋友祈祷, 祝福。这就是爱的训练与体察, 使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拥有这种健全人格素质的孩子成人后, 运用到社会上去与其他人相处, 从而建立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

三、鼓励孩子善待自我

帮助孩子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 才能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父母要尊重、相信孩子, 给他们适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择的机会;帮助孩子发展自我设计的能力, 鼓励孩子把远大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培养孩子自我设计能力;促进孩子自我实现欲望的产生和发展, 鼓励他们从事有挑战性的活动, 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实现的能力, 充分挖掘不曾被意识到的聪明才智。

在主题活动《快乐的远足》中, 本次远足的目的地是黎里高中, 远足路程达30~40分钟之远, 改变路线的原因在于:1、到黎里中学路程较远, 更加切合远足的目标, 进一步提高身体的耐力;2、在活动中可以更好的感受春天的自然美景, 体验远足的快乐;3、去更高学历的学校参观, 可以很好的激励小朋友的学习愿望。在远足的过程中小朋友潜移默化的受到了许多教育:遵守规则, 不喧哗, 不乱跑;走累了, 鼓励有困难的孩子克服困难, 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看到同伴背着东西很吃力, 主动帮助一下别人, 也渗透了互助互爱的关怀教育;绿茵场上, 大哥哥, 大姐姐的运动场面;安静的教学楼;宽敞的食堂……无不吸引着幼儿, 激发了他们向往学习的愿望!小朋友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愉悦了情绪, 行为获得了自我调节和控制。远足活动后我还将调查活动扩展到我们大班其它几个班级, 调查发现小朋友在这样的活动中情绪愉悦, 态度积极, 持久力好, 表现勇敢, 坚强, 乐意帮助, 文明交往等良好的行为品质。

通过这次活动也让小朋友发现了自我, 认识了自我, “原来我也是很棒的!我也能坚持走完整个路程!”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心情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但它的关键期是在幼儿期。幼儿期是各种习惯、品格以及智能发展的萌芽阶段、关键时期, 错过了这一时段的教育, 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发展。

上一篇:信用风险管理绩效下一篇:实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