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喷泉

2024-10-15

水景喷泉(精选11篇)

水景喷泉 篇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城市化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有效地绿化城市,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水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水景的合理设计, 能有效增加园林的空间感和动感, 对园林工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 我国兴建了许多园林, 这些园林是现代园林建设的珍贵资源, 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合理地借鉴传统园林水景设计方案, 确保园林工程的整体效果。

1 园林水景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林立的高楼大厦已经产生厌倦心理, 各种景观环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因此, 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林水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有效满足人们亲水、赏水的需求。水不仅是人们的生命源泉, 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自古以来就有“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的说法, 水承载了我国的许多传统精神文化。园林水景的设计能有效增加园林的空间感和动感, 增添园林的活气, 水是至善至美的生命象征, 园林水景是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和对传承精神文化的追求, 因此, 园林水景的设计对园林工程和城市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传统园林水景对现代园林水景设计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设计理念冲击着传统的园林水景设计, 喷泉、涌泉、瀑布跌水、湖水、池水等各种水景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人们在欣赏水景的同时, 偶尔会感觉这些水景同周围的环境并不是十分协调。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 发现园林水景同周围的环境十分搭配, 因此, 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借鉴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理念, 注重天然水景及人工水景的合理设计, 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要求, 又带有传统感觉的现代水景。

3 传统园林水景的设计

在传统的思想中, 水景是指根据自然的湖泊、河流的形式, 设计出的各种河流、湖泊、水池、小溪、泉水等。从水景的形态划分, 人工开挖大的水体是湖, 小的水体是池, 在传统的水景造型设计中, 古人推崇的是青山绿水的环境, 涧、溪、泉等水景在设计时, 一般会和山体设计在一起, 采取筑山、置石等手法。根据大自然的山水景观, 构建壑、洞、峦等山体结构, 形成蜿蜒流淌的溪水、灵动优美的山泉、波澜壮观的涧流等水景, 水景和山体的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出古人对天人合一心境的遐想。

3.1 传统园林水景的特色

传统园林水景的主要特色有形神兼备, 崇尚仙境思想、水景与文化的有效结合、形式和功能的结合等。在传统的园林水景中, 水景不论是动态, 还是静态, 都能和周围的景观合理搭配起来, 形成独特的景观。仙境思想对传统园林设计有很深的影响, 古代帝王都称是龙的化身, 而龙是我国神话故事中的存在, 因此, 古人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经常会用到仙境意识, 例如, “双龙戏水、铜龙吐水、仙人承露”等, 仙人思想对园林设计的影响甚至延至现代。高雅脱俗、高风亮节是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境界, 而在传统的园林水景设计中, 经常会感觉到这种意境, 水景和文化的有效结合是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的一大特色。在传统的园林水景设计中, 水景除了观赏价值外, 还具有报时、灌溉、消防等诸多实用功能, 例如, 圆明园12生肖喷水池具有报时功能, 形式和功能的结合是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的另一大特色。

3.2 传统园林水景的运用手法

传统园林水景的运用手法也是多种多样, 常见的运用手法有以小见大、步移景移、空间分割、水园旱做等。在传统的园林水景设计中, 常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延伸园林空间, 利用以小见大将园林的山体演化成名山大川, 将园林的水体演化成江河湖泊, 从而体现出古人宽广的胸怀。传统园林景观的外延水或动或静、若隐若现, 给人一种朦胧感, 游人在观赏过程中会感觉景观在随着游人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同时利用外延水中物体的倒影, 体现出水的深远。古人常使用岛、桥、堤等实物对园林的水景进行空间划分, 让水景的动静结合, 丰富园林的空间感。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 人们更加注重景观的神似, 采用山石、白沙等实物, 抽象的将水景表现出来, 这种不用水体却能表现出汪洋大海的造景手法比真实的水景更具有美感。

4 现代园林水景设计

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结合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的特色和手法, 设计出带有传统韵律的现代园林水景。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首先要注重意境的营造, 合理的安排水景和石景, 科学的布置水中植物, 注意水景和周边建筑物的结合, 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园林水景。

4.1 意境的营造

在进行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学习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的意境营造方式, 采取合理的水景布置手法, 扩展园林水景的空间感, 注重水景的动静结合。恰当的运用周围环境在水中的倒影, 为人们营造出若隐若现的水景, 给人一种朦胧感, 虚景和实景有效结合起来, 让人们感觉身临其境, 同时在设计园林水景时, 要合理运用仙境意识, 满足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4.2 合理安排水景和石景

在设计园林水景时, 要合理的安排水景和石景, 在人工设置的水景中, 摆放独特的石景, 这些石景在水面上的倒影会随着泛起的涟漪不断发生改变, 从而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感。要注重山体和水景的搭配, 让人们感觉处于大自然的环境中, 有效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

4.3 科学的布置水中植物

设计园林水景时, 要科学的布置水中植物, 植物要远近相宜、疏密有序, 在传统的原理水景植物布置中, 古人主要在水边布置垂柳, 为人们营造一种柔条拂水的感觉, 同时在水边配置池松、水杉等植物, 有效增强水景的线条感。水生植物可以选择苦草、金鱼藻、睡莲、王莲、芦苇、香蒲、纸莎草、浮萍、花叶芦竹等植物, 从而有效增加水景的生气。

4.4 水景和周边建筑物的结合

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注重水景和周边建筑物的有效结合, 景桥、木栈道等建筑物是在水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 在设计景桥、木栈道时, 要结合传统的设计手法, 增加水景的整体感。榭、廊、舫等建筑物是传统水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物能让人们倚栏赏景, 因此, 在现代园林水景设计过程中, 合理的布置榭、廊、舫等建筑物, 从而增加园林水景的整体美感。

5 总结

园林水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水景的合理设计能有效增加整个园林工程的空间感, 满足人们亲水、赏水需求, 在进行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合理借鉴传统园林水景的特色和运用手法, 最大程度发挥出园林水景的观赏功能和实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沈缙琦.传统园林水景对现代水景设计的影响[J].艺术科技, 2012 (3)

[2] 张威, 张兴田.试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水景物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27)

[3] 刘玉安, 张勇, 赵汝芝.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景艺术与现代水景设计[J].美术界, 2012 (2)

[4] 陈立欣.现代园林的水景设计经验谈[J].现代园艺, 2013 (8)

[5] 张中旭, 崔阳.论园林水景设计与环境的关系[J].知识经济, 2013 (8)

[6] 徐维堪.浅谈园林绿化中的水景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12)

小喷泉,自己造 篇2

生物化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儿子孙一非从小就经常参与各类科普活动,爱动手,爱观察。

互动邮箱:ytwang.kids@gmail.com

也许孩子不一定能明白游戏中的科学原理,但是,一位会“创造”游戏的家长,会让孩子倍感幸福。

秋天有只“秋老虎”。小朋友们,我们来做喷泉,给秋老虎降降温吧。

游戏名称:自制喷泉

材料:一个饮料瓶,两根可弯曲的吸管,一个水杯,湿纸巾,水。

做法:把两根带弯口的吸管分别剪去一部分,保留弯口部分,且一长一短。在空饮料瓶中装入大半瓶水,把两根吸管用湿纸巾包裹紧紧塞在空饮料瓶的瓶口,使长吸管伸入水中,短吸管不接触水面。将两根吸管的弯口分别朝向两边,向短的一根吸管里吹气,将看到长吸管向外喷出水来。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制作喷泉的方法:像上面一样把吸管塞紧后,把另外一个水杯装满水,将饮料瓶倒置过来的同时,迅速把长吸管的末端插入水杯里的水中,而使短吸管露在杯子外,这时可以看到短吸管中有水流出。同时,饮料瓶中的长吸管里会有水向上喷出。为避免洒水弄湿台面,可以在厨房水槽上方进行游戏。

为什么?

一个趣味喷泉实验 篇3

一、实验仪器和药品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带有支管的圆底烧瓶、铁架台 (2个) 、止水夹 (3个) 、烧杯、20mL注射器、三通管、橡皮塞、玻璃管、橡皮管、硫化亚铁粉末, 稀盐酸、浓NaOH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二、实验装置图 (铁架台略)

三、实验原理

1.常温下, 稀盐酸与硫化亚铁粉末反应生成H2S气体和浅绿色的FeCl2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FeS=H2S↑+FeCl2。

2.浓NaOH溶液能快速吸收H2S气体, 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Na2S+2H2O。

3.在2号烧瓶中收集H2S气体, 用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吸收H2S气体, 使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然后通过控制止水夹a和c, 从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喷泉。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按上图连接好装置, 把两个圆底烧瓶分别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1号烧瓶中放入硫化亚铁固体, 分液漏斗中装入适量的稀盐酸, 烧杯中装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20mL注射器中装入约10mL浓NaOH溶液。

1. H2S的制备与收集

打开止水夹b、c, 关闭止水夹a。然后控制分液漏斗的旋塞, 让稀盐酸缓慢滴入烧瓶。这时, 稀盐酸迅速与硫化亚铁反应, 生成浅绿色的溶液,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不久溶液变红 (这时可以认为H2S已经充满了3号圆底烧瓶) 。迅速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停止反应。关闭止水夹b、c。

2. 用收集满的H2S来做彩色喷泉

(1) 红色喷泉

快速推压注射器, 让浓NaOH溶液充分吸收H2S气体, 然后打开止水夹c, 烧杯中红色的溶液进入烧瓶中产生红色喷泉。

(2) 绿色喷泉

在2号烧瓶中重新收集H2S气体, 向2号圆底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 稀释浅绿色的FeCl2溶液, 快速推压注射器, 让浓NaOH溶液充分吸收H2S气体。打开止水夹a, 1号烧瓶中的浅绿色的FeCl2溶液进入2号烧瓶中, 产生绿色喷泉。

(3) 红色-绿色喷泉

重新收集H2S气体, 快速推压注射器, 让浓NaOH溶液充分吸收H2S气体, 然后打开止水夹c, 产生红色喷泉。持续1~2秒后, 立刻关闭c, 红色喷泉消失;打开a, 产生蓝色喷泉。

(4) 绿色-红色喷泉

重新收集H2S气体, 快速推压注射器, 让浓NaOH溶液充分吸收H2S气体, 然后打开止水夹a, 产生绿色喷泉。持续1~2秒后, 立刻关闭a, 绿色喷泉消失;打开c, 产生红色喷泉。

五、实验的创新点及应用

第一, 本实验打破了喷泉实验只能由NH3或HCl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的思维定势, 运用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只要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就能产生喷泉。

第二, 本实验也打破了彩色喷泉只能由烧瓶中的气体与烧杯中的溶液反应产生的思维定势, H2S的红色喷泉是由烧瓶中的H2S与烧杯中的紫色的石蕊试液反应产生的, 而H2S的绿色喷泉是FeCl2溶液产生的。

第三, 本实验的最大特点在于用一套装置演示了H2S的四种彩色喷泉。在一次实验中既可演示一种颜色的喷泉, 又可演示多种颜色的喷泉, 极大地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 从本实验的设计到H2S制取和性质应用, 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参考文献

关于音乐喷泉的作文:观音乐喷泉 篇4

我们的车停在喷泉不远的地方,刚下车就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一阵阵悦耳的音乐,我们随着音乐声来到了西湖边的喷泉处。

只见那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挤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挤到前面一点。那水管是由多个复杂的小水管组成的,喷泉是由声音操控的,它的灯光是五颜六色的,前面的刚喷出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像一个漂亮的舞台,真是美丽极了。

后来,喷泉突然不再喷了,原来每次只能放三首歌曲,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双体希罗喷泉 篇5

希罗喷泉是古代欧洲科学家希罗发明的。它的结构巧妙,趣味十足。希罗喷泉的工作原理是在密封的容器里,利用水流位置落差下行到容器底部,水体对底部容器内的空气进行挤压形成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再将储水器里的水体挤压喷向高处形成喷泉,这种“自压自喷”喷泉现象给人一种神秘悦目的感觉。

平常我们能见到或动手仿制成的多数是单体希罗喷泉,尤其是以塑料瓶做成的柱状希罗喷泉居多(如图1所示)。

可是,你们发现了没有?单体希罗喷泉工作结束后,需要将模型进行翻转,利用大气压和水体自身重力实现水体高低位置换,这样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启动下一轮的喷水,这会让心急的小伙伴们等得不耐烦,希罗喷泉的趣味性因此而大打折扣。

不但如此,该类希罗喷泉的内部气压稳定性较差,刚开始喷水时,水柱扬程高度还是很高的,可没过多久,水柱高度就慢慢地变矮变短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原来喷泉水柱的扬程高度跟其内部气压强度有关。刚开始流水注入时水位落差最大,水压最大,此时气压最大,水柱也最高;待到底部容器水位上升,其水位落差就缩短,水压就会减弱,容器内的气压也跟着减弱,从而影响到水柱喷射高度(如图2所示)。

为了解决换水不便和气压强度不稳等问题,有人改造出了分体式希罗喷泉(见图3)。

然而,目前可以在网上查找到的分体式希罗喷泉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为了调节水位高度落差而需做成管道外置,这就使得分体式希罗喷泉结构过于松散;其次是需要辅助支架,造成了体积庞大,携带与操作均不便等问题。

我认为,一款轻盈、简洁,且能克服换水不便、保持喷射稳定的希罗喷泉模型更能吸引人们的兴趣。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单体希罗喷泉进行结构分析应该是改造努力方向。

改造的方法及过程

先从单体希罗喷泉构成人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组联体喷泉,合并成一款双体反向连接的希罗喷泉。双体希罗喷泉由两组个体相同但方向相反的结构组成,这样的目的是使其中的一组A在做喷水动作的同时,另一组B会同时做换水动作;待A组喷水结束,我们只要将双体希罗喷泉模型“翻个跟头”,B组就立即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只要往接水瓶中添加少许水,喷泉就会再次启动,我们就又能看到美丽的喷泉了!而这时,刚完成喷水工作的A组正处于换水状态,等待着下一轮的喷水,缩短了转换时间。

在不改变喷泉现有高度的情况下,将水容器的形状由“柱状”改成“扁状”,这样的目的是使上方的流水行至底部时,水位落差幅度变化不大,有助于保持高水压,高水压能维持对密封空气压缩,使其产生的高气压持续将储水喷向高处。双体希罗喷泉的结构见图4。

为了证实改成扁状后的喷泉能保持稳定的高压,在教师的协助下,我对单体和双体喷泉实行两组实时全程录像。从启动到结束,我们从回放录像中用随机截图方式采集了各个时间节点与喷泉高度等要素进行比对分析,形成了实验数据,相关参数通过Excel辅助分析形成曲线图表。

测试结果描述与分析

单体柱状希罗喷泉在启动之时的有效水位落差高度最大,形成的气压最足,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形成内部高气压,喷泉扬程达到了最高位;然而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底部容器水位上升,水位有效落差缩小,气压变弱,喷泉扬程状态渐渐出现萎缩,直至消失。

改造后的双体喷泉自启动之时起,喷泉扬程能迅速达到高位状态,受容器扁平形状影响,水位有效落差幅度变化较小,密封容器内的气压变化也小,反映喷泉扬程高度的曲线始终维持着稳定平缓的状态,说明其内部容器保持着稳定的高气压,并能够维持到喷泉结束的那一刻。

改进后的双体希罗喷泉结构紧凑、轻巧,通体透明直观,便于演示,便于携带,达到了原设想的改造要求。它美丽而稳定的喷水现象引人入胜,自动切换功能更是增加了它的神秘魅力。

该项目获得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小学组技术与设计一等奖。

专家评语

现代室内水景设计 篇6

水景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提高室内氧气与空气负离子含量、给人很好的视觉感受。南方盛行的风水说也对水景盛行有影响, 而且“聚水聚财”的说法已经得到现代不少人的认可。观赏性水生植物不仅赏心悦目, 还能为生活增添情趣。而潺潺的水声更能让心神沉静融入自然, 可以让人释放身心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

2 室内水景常见形式

可分为动态水景和静态水景两大类[1,2]。

2.1 静态水景

静态水景平静幽深, 可以缓冲和软化建筑物硬质界。静态型的包括水族箱和小型水池。目前家庭常用的水族箱包括很多种形式:顶天立地的大鱼池、手掌大的小鱼缸、薄薄的水墙或礅厚的水台。目前室内设计中, 水族箱不单作为鱼缸或者水幕墙来设计, 往往还承当玄关、隔离空间等作用。小型水池有下沉式和凸起于地面两种形式。下沉式适合于建筑的底层, 凸起的只要求地板有足够的强度即可。根据水池形状又可以分为规则式和仿自然形。前者一般用于较庄重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住宅, 相对轻松流畅, 形态也相对丰富与更具个性。材料可选用石头、木材或其它仿天然的材质。可与各种水生动植物结合为起居、餐饮等空间平添情趣, 而成为视觉焦点。

2.2 动态水景

常见有水帘、水幕、壁泉、涌流、管流、叠水等。水帘与水幕利用成排的小孔使水从高处直泻下来形成一个平面的水帘幕, 一般都借助于玻璃、石头等墙体形成水帘门、水幕窗或者流水墙, 可分割室内空间和降温增湿, 营造出闲适、雅致、朦胧的气氛;壁泉主要选择在建筑的墙面, 不论其凹凸与否都可形成, 分墙壁型和雕塑型。前者的水顺着墙壁顺流而下, 或从石砌的墙缝中流出, 后者是将水与挂于墙面的雕塑结合, 水从雕塑的某个部分流出;涌泉的水从水池底部涌出, 在水面形成翻涌的水头或从特殊加工的卵石、陶瓷或其它构造物表面涌出, 有流水的动感, 却没有水花飞溅和大的声响;叠水利用水的连续高差使水从构造物中分层连续流出而形成, 这种构造物为规则的台阶与水槽、独立雕塑、陶瓷水罐或其它富于想象力的自然形态;管流的水从管状物中 (竹竿或其它空心管状物) 流出, 营造出返璞归真的乡野情趣;除以上的类型还有山涧溪流、水车、溢水等。

3 水景规划设计

3.1 水景位置的选择

3.1.1 家装水景位置选择

家装水景最好设在房间深处, 不宜放在门口, 因为门口的空气流通不是特别稳定, 容易导致房间阴冷。在实际装饰中, 水景多建于客厅、休闲室或楼梯口, 但也要具体根据房子的整体风格具体分析。

3.1.2 复式或大房子水景位置选择

复式或大房子可选择在露台或小庭院里做水景;如楼梯在室内, 可在楼梯脚下做小水景。露天阳台和屋顶花园比较适合做水景。房子面积大、装修风格简洁大方的家, 可以在客厅角落辟出几平方米来做水景, 形成一个休闲区域。

3.1.3 小房子水景位置选择

小房子可做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在墙上, 流动的是真的水或瀑布, 感觉也有水的景观。也可自己动手建造鱼缸。小面积住房可在客厅或走廊养上一缸鱼, 放上几根绿草, 既增加了整个房子的生动性, 又增添了一处新景, 还能起到玄关的妙用。而不喜欢养鱼的可栽养亲水性植物, 如水仙、荷花等, 能增加不少流动的气息。

3.2 容器的选择

各式桶、盆、槽、盘、罐, 各种培养器皿、古老的喷壶、木箱、废旧的浴缸, 甚至有孔的容器, 都可作为水景容器。木桶和陶罐是最常用的容器, 为得到最佳效果, 选用的容器应有较宽的口径 (至少45~60cm) , 深度至少为38~45cm[3]。静态水景基本由各式盛水容器单独或多个组合而成。动态水景中, 容器选择更加广泛, 有孔的容器如喷壶、各类雕像、导水管、喷头、磨石等。

3.3 植物选择和配置

3.3.1 植物选择

营造室内水景的水生植物按其生态型有以下几类[4,5,6,7]:

a.挺水植物。常用有荷花, 还有菖蒲、纸莎草、慈姑、小香蒲、千屈菜、泽泻、梭鱼草等, 姿态挺拔而清秀。

b.浮水植物。如睡莲、槐叶萍、凤眼莲、满江红、大等, 颇具观赏性, 且能很好地净化水质。在容器水景中最常用的浮叶植物是睡莲的矮生品种。

c.沉水植物。各种水草如眼子菜、金鱼藻、黑藻、伊乐藻等, 主要为容器水景中的鱼提供氧气, 而且它净化水体的能力是其它类型植物所不能比的。

d.湿生植物。常用的有芋、驴蹄草、鱼腥草、鸢尾属、落新妇、灯心草属、水薄荷、珍珠菜、荚果蕨、花蔺、水芹等, 它们既可以是水景的主体, 也可以用来修饰容器水景的边缘。柔和它与环境间的界限使容器和环境完美地融合, 既可种植在容器中, 也可种植在容器的外缘。

3.3.2 植物配置

静态水景中, 植物既可点缀水面, 营造景观, 又可遮蔽水面, 防止水温过高, 其种类选择比较宽松。对于动态水景来说, 因为水景不需要将整个容器都种满, 过于拥挤常常使水景看上去很混乱。不论植物种类和数量多少, 所有植物应该形成统一的风格。主要选择湿生植物, 种植在容器的周围作为衬托和辅助。在植物选择和配置时, 既要营造景观效果, 又要考虑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 并起到水体供氧、保持水体澄清的作用。大部分湿生、水生的草本植物都可以应用容器水景。各种阔叶、细叶植物, 根据其体量大小和色彩反差, 可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和色彩组合。

结束语

合理设计室内水景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在室内水景设计时, 根据室内空间规模、性质、风格合理选择风格类型。同时结合水生植物、观赏鱼类、山石或小品、地灯等, 取得景物交融的效果。在设计中首先应该注意安全和清洁, 尤其是要重视防漏的问题。室内要有完善的排水、滤水、循环系统, 墙上和地面也要做好防水措施, 在施工后一周左右还要进行静态检查。为了保持水景清洁需要经常换水, 在换水时要用钢丝刷或毛刷把脏东西清洗干净。

摘要:在室内合理设计水景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室内水景的特点、形式的基础上, 从设计的原则、位置选择、容器选择、植物配置等方面, 对室内水景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室内水景,水景形式,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张德祥.室内水景设计[J].园林.1999 (2) :20-21.

[2]刘文海.浅议室内水景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4 (1) :50-52.

[3]Peter Robinson.Complete guide to water gar-dening[M].New York:DK Publishing, Inc.1997.

[4]徐锐.利用野生水生植物资源美化水景园[J].中山大学学报论从, 2002, 22 (3) :126-128.

[5]崔娜欣.庭园水景园常见水生植物及其配置[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01 (6) :6-7.

[6]陈甜甜, 夏宜平.容器水景——庭院理水的奇葩[J].广东园林, 2007 (J) :38-41.

氨气喷泉实验的探究 篇7

实验仪器:烧瓶烧杯带双孔的橡皮塞止水夹胶头滴管玻璃导管

铁架台 (带铁夹)

实验药品:滴有酚酞的水氨气

实验步骤: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操作按照下面问题进行

(2005年海淀模拟)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式:______。

(2) 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法,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做干燥剂的是______。

(3)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 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实验现象实验原理______。

答案为:

(2) 向下排空气;碱石灰

(3) 打开止水夹, 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顺着导管被压进, 从导管中喷出时, 形成红色喷泉;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当挤压胶头滴管时, 氨气减少, 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利用压力差) 。

实验分析: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当挤压胶头滴管时, 致使烧瓶内氨气量减少, 压强变小, 使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利用压强差把水从导管中压上去。

事先滴酚酞试液的水在喷出时遇氨气反应即溶液显碱性, 所以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综上所观, 形成喷泉的关键是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性。气体在溶液中溶解性的强弱决定着容器内外压强差的大小, 而压强差决定着实验的成败, 此外, 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收集氨气的烧杯是否干燥以及量是否足够, 也对该实验的成功有着本质的影响。

(4) 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答:______。

分析:此问是对课本实验的拓展, 隐去了胶头滴管。从根本上考虑, 形成喷泉必须产生容器内外压强差即打开止水夹后, 用手或热毛巾“热敷”烧瓶, 使瓶内氨受热气体体积膨胀, 向外溢出, 接触到烧杯中的水, 立即溶于水, 又使烧瓶内外造成压强差, 达到喷泉目的。

答案;打开夹子, 用手 (或热毛巾等) 将烧瓶捂热, 氨气受热膨胀, 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 氨气与水接触, 即发生喷泉。

综上所述:气体体积迅速减小是导致容积内外压强减小的直接原因, 是进行喷泉实验的根本依据。为了减小瓶内压力, 除了气体溶解于水外, 还可采用气体与溶液反应或物理方法来实现。

应用: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

A.HCl和H2O B.NH3和H2O

C.NH3和汽油D.CO2和NaOH溶液

(2) 在图B的锥形瓶中, 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 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

(3) 在图B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 锥形瓶中加入酒精, 水槽中加入冷水后, 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 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

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烧碱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比较图A和图B两套装置, 以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 图A是_______

上部烧瓶内压强;图B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的压强 (填“增大”或“减小”)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 (填图A或图B) 装置的原理相似。

答案: (1) C (2) D

(3) C浓硫酸、生石灰、烧碱溶于水时, 放出大量的热, 温度升高, 酒精挥发加快, 锥形瓶内压强增大, 从而形成喷泉。

论水景的美学特征 篇8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水也从单纯的物质功能状态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水景。水景设计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较高的变化频率层次, 富有生命力, 是一门综合性的现代学科。

水景广义上包括河流、湖泊、山川等大尺度水体及围绕水体周边的景观, 狭义上包含广场、公园、庭院等小规模的水体景观[1]。众所周知, 杭州西湖是以水景为特色的自然园林, 早已举世闻名;印度的珍珠——泰姬陵园里树木花草苍翠欲滴, 流水喷泉明澈荡漾, 陵墓建筑纯净明丽。在“无水不成园, 无园无水”的中国古典园林中, 建筑与水体的有机结合更是成功园林的标准之一, 临水设亭, 环水筑厅、堂、楼、阁, 使建筑、人、自然三者和谐相处。狭义方面, 作为景观工程的灵魂和点睛之笔的景观水体, 其景观价值有“无水不成景”的精妙说法。它能够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 给人以感官的冲击, 并可以调节城市的气候, 增添流动美、透亮美, 为生活增添诗意和活力。

水之所以能构成景观效应, 是人们会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对水体及其周围环境产生感知, 进而激发某种情感和兴致, 也就是产生景观感的人与自然形意相融的效应[2]。这些景观效应, 可由不同景观要素的形态美、线条美、色泽美、动态美、静态美以及听觉美和嗅觉美等美学特征所诱发。

本文将对水景的美学特征作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从六个方面探寻水景构成的关键因素, 从而可以为今后的水景设计提供参考。

1水的形状特性与景观构成

水没有固定的几何形态, 可以被圈成任何形状, 自作一景[3]:点状水小巧、聚焦;直线水欢快、流畅;曲线水含蓄、深幽;面状水平静、坦荡……各种不同形状的水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即可形成漂亮的水景。

人工开凿成的几何形状的水面包括水池、水渠、水井等, 常与山石、雕塑、花坛、花架、路灯等居住区小品组合成景。小规模的水池或水面形成的点式水景布置灵活, 与花坛、平台、装饰小品结合, 可装点外部空间的空隙。可在水面上设置亭廊、汀步、浮桥等水中景观小品, 为人们提供戏水、亲水的便利条件。规模较大的水面, 能弱化建筑实体、扩展视觉空间界限, 形成开阔、深远的景观, 是外部空间的视觉焦点, 对周围环境起控制作用。

对于自然界中的水体, 大多表现为有侧界的线形延伸空间, 属于边沿性空间形态。在组织水景时, 应以线性延展的水体为主景线, 沿岸线设置林荫步道、建筑小品、绿化带等休息设施, 将边沿扩大为区域, 形成可行、可停、可观的滨水景观走廊。线形结构的水景过长会显得单调乏味, 应在适当部位改变空间形式, 或收或放、或藏或露, 形成开放的空间节点, 与其他元素共同构成层次分明的居住区外部空间。

2水的包容性与景观构成

水可以包容各种各样的东西, 如植物, 荷花, 湖心岛, 水草, 鱼, 鸭等, 这也是构成景观的一大特性。

城市居住小区的主景、配景或小景常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的景观。水边植被绿地与水面空间结合, 可使外部环境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植被应多样化, 草坪、绿篱、灌丛、高大乔木不同种类搭配, 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以维持生态平衡。常用的水景植物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四类[4]。植物配置时, 挺水植物只能配置在深1 m之内的浅水中, 挺出水面, 如德国鸢尾、黄菖蒲、花菖蒲等;浮叶植物可延至稍深的水域种植, 叶漂浮在水面上, 点缀水景, 如萍蓬莲、荷花、睡莲等;漂浮植物全植株都漂浮在水面或水中, 所以配置起来比较灵活, 如水浮莲、浮萍等;沉水植物种类繁多, 有金鱼藻、茨藻等。

对一定规模的水景或自然水体可考虑在滨水地带多层次地种植水生植物, 如在人工河湖边缘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溪涧沿岸应尽可能地种植当地的野生花卉, 构成不同的色彩群落, 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5]。另外, 在水中也可养殖有观赏价值的水生动物, 与自然驳岸配合增加山林野趣, 使水边景观层次丰富[6]。

3水的倒映性与景观构成

水可以将周围的景观映入水中成为倒影, 形成景观的层次和朦胧美感:

1) 倒影成双:四周景物反映水中形成倒影, 使景物变一为二, 上下交映, 增加了景深, 扩大了空间感, 一座半圆洞的拱桥, 可起到功半景倍的效果。水中倒影是由岸边景物生成的, 故水面旁边要精心布置各种景物, 以获得双倍的光影效果。

2) 借景虚幻:由于视角的不同, 岸边景物与水面的距离、角度和周围环境也不同。岸边的景物设计, 要与水面的方位、大小及其周围的环境同时考虑,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这种借虚景的方法, 可以增加人们的寻幽乐趣[7]。

3) 优化画面:在色彩上不十分调和的景物, 倒映在绿水中, 就有了共同的基调。在理水中注意水面本身的色调以及水色的深浅等, 就可以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水景。

4) 逆光剪影:岸边景物被强烈的逆光反射至水面, 勾勒出景物清晰的外轮廓线, 就会出现“剪影”, 从而产生一种“版画”的效果。

水既是景, 又是镜, 如何再找这类的事物。

4水的流动性与景观构成

水的本性是静的, 但可以让它动起来, 成为多种独特的景观。

1) 喷泉:

水体由下向上喷涌而出的一种水态, 它是模仿大自然中的地下泉水向上喷涌的一种自然状态。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 以喷泉为主的水景形式在欧洲园林营建中大行其道, 如意大利的台地园、埃斯顿庄园中蜚声与世的“百流喷泉”等。举世闻名的欧洲最大的宫殿——法国凡尔赛宫园, 由“园师之王”勒洛特尔设计, 为制造出壮观的活动水景, 建造喷泉多达1 400座 (今尚存607座) [8], 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 令人惊叹。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水分子特性的了解的加深, 现代喷泉艺术开始变得非常复杂。通过使水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 控制时间, 可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水的舞蹈”。此外还出现了层流喷泉 (光亮泉、跳泉等) , 可以创造出新、奇、特的水形, 正在被广泛应用。

2) 瀑布:

是优美的动态水景, 通常的做法是将石山叠高, 下挖池做潭, 水自高处泻下, 击石喷溅。一般主要欣赏瀑布的瀑形、落差、水声等。瀑布常使用阶梯状设计, 通过一系列台阶、水流落差, 可降低水的损耗和噪声, 丰富景观的变化。

3) 水幕:

是指水越过水坝、堰口或叠水阶梯落下而形成的一种水帘效果, 是克什米尔地区很多莫卧尔式庭园中常用的一种形式, 在现代城市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4) 水墙:

其实是依托墙体的跌水瀑布。包括钢丝网 (水篦) 、溢流口、池壁压顶等主要部分。

墙上可布置面具, 既是装饰品, 又与喷泉、瀑布或水钵相结合。常用怪诞的面具使其口中喷出水流, 体现出精致小巧的情趣。比如用来自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形象来作为装饰。

5) 落水槽:

是伊斯兰庭园中特有的一种落水形式, 石制的水槽表面进行礓礤处理后, 将水从一个平台引落到另一个平台, 这种形式常常修建于庭园边缘, 在落水槽不同的标高台地进行过渡, 其表面礓礤处理使水呈现出乳白色的光效, 能很好地反射光线, 形成眩目的效果。在现代水景中, 落水槽还可以和不同的水生植物与硬质景观相搭配。

6) 四方园:

也是伊斯兰庭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景设计形式, 通常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园空间被十字形的水道平均划分为4部分, 形成4个对称的空间。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录姬陵的水道设计。它不同于瀑布, 允许水能平滑而不间断地从高处流向低处, 经常用于地势较陡的台式庭园中, 富有装饰意味。

7) 溪流:

也是一种常见的落水形式。水面不需要很大。蜿蜒曲折方有情, 顺坡而下, 听到潺潺水声, 看到涓涓的溪流。所有的活力与灵性, 都在流水的痕迹中体现。溪流属线形水体, 水面狭而曲长。水体汇集而下, 至平缓时, 流淌而前, 形成溪流水景。有仿效自然式的, 流淌于参差的石岸、覆盖的土坡、配置的花木之间;有规则式的, 形成水渠、运河状贯穿住宅区。

5水的声音性与景观构成

水本无声, 但可随其构筑物及其周围的景物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 产生丰富多姿的水景。

王维的“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是动与静的对比, 也是石与林的交替而产生的一种水景。在现代水景中, 能够利用先进的喷泉技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水声效果。如音乐喷泉, 不仅有音乐配合, 还可以声控使水体翩翩起舞。在音乐喷泉韵律与节奏的跳动中, 人们可以感受到水的灵性的存在。

英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杰里科设计的舒特住宅花园, 最吸引人的就是链式小溪, 他将水链和小溪合二为一, 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 水不断的跌落下来, 伴着音乐般响的小瀑布, 然后是淙淙的泉水, 再到平静的水池。

6水的交互性与景观构成

水景处于大自然之中, 会与自然水 (雨水) 、风等产生交互效应, 扩大水景的美学效果。

1) 与雨水的交互。

雨点会使水面的倒影支离破碎, 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所谓:“人间美景不胜收, 引得天水下地游, 真景倒影难分辨, 万点直冲水面皱。”

2) 与风的交互。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风还会产生波——波纹涟漪, 波光粼粼。风平浪静时, 水面清澈如镜, 微风送拂, 送来细细的涟漪, 为湖面倒影增添动感, 产生一种朦胧美。

7结语

所谓“水聚成湖自成景, 倒映环境又成景, 雨打水面添奇效, 何物堪比此镜景。”

在水景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的今天, 对水景的设计也应当从单纯的设计手法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 从更深的层面上表达人们对自然、社会、情感的领悟和感受。本文从六大方面深入分析了水景的美学特征, 可以帮助人们在处处可见的水景中找到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今后的水景设计提供参考, 展现现代水景的风采, 进一步增强水景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禹.建筑水景设计与实例赏析[J].福建建筑, 2007 (3) :34-37.

[2]柯根星.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手法浅析[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1) :156-158.

[3]王占柱, 吴彦, 彭春东.往高处走, 还是往低处流?——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8 (1) :72-75.

[4]杨晓姝.浅谈水景的植物配置[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9) :116-118.

[5]钱亦阳.居住区水景的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 2008, 34 (7) :75-76.

[6]赵祥, 李嘉华, 成斌.对城市水景住区设计的思考[J].工业建筑, 2007, 37 (1) :115-117.

[7]柯根星.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手法浅析[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1) :156-158.

美丽的音乐喷泉 篇9

音乐喷泉安装在蓝溪中, 伴着美妙的音乐, 在五颜六色的灯光映照下, 千万支水柱翩翩起舞, 变幻莫测, 淡红的、淡青的、淡绿色、金黄色———各种颜色交相辉映, 真是瑰丽无比。喷泉形状也变化万千, 一会儿像两道彩虹挂在半空中。喷泉落下的时候, 有的像珍珠, 有的像烟雾, 有的像小豆子, 飘落在我们身上, 冰冰的, 凉凉的, 舒服极了, 当我伸出手要抓住它时, 它却顽皮地从我的指缝中溜走了!

音乐喷泉当之无愧是我们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趣味喷泉实验 篇10

一、单喷泉实验

(一)实验用品

600mL塑料瓶1个(或可乐瓶,在瓶侧上端开一个透气孔)、500mL的圆底烧瓶1个、单孔橡皮塞(带尖嘴的玻璃导管和橡皮管,尖嘴一端插入烧瓶内)、止水夹、铁架台;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试液、水。

图1图2(二)实验操作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滴有酚酞试液的一小团棉花放置在玻璃管口,按图1向上排出空气收集氨气。

3.当管口棉花团变红后,关闭止水夹,将棉花取出,按图2用铁架台将烧瓶固定。

4.打开止水夹,塑料瓶中的液体沿玻璃管缓缓上升,最后形成美丽的喷泉。(三)实验优点

1.使用仪器少,烧瓶不需干燥也不需换,可随时反复使用,无需事先收集。

2.喷泉可随意控制(通过透气孔),操作简单易行,高效省时,成功率高。

3.喷管口细小,仪器容量也变小,药品用量减少,实现实验微型化。既适合教师课堂演示,又适合学生的分组实验。

二、双喷泉实验和彩色喷泉实验

方法:通过更换烧瓶中气体及塑料瓶内的溶液,随意组合,形成的压强差更大,产成的颜色变化更丰富多彩。现象更明显壮观,趣味性强。用HCl和Cl2等也能按图2做喷泉实验。

操作:同氨气单喷泉实验相似。比如做双喷实验(双喷管)用2个塑料瓶分别装3%的CuSO4溶液、酚酞溶液,带双喷嘴橡皮塞;彩喷实验用(三喷管)3个塑料瓶分别装3%的FeCl3溶液、3%的CuSO4溶液、酚酞试液,带三喷嘴橡皮塞。

通过对实验的创新改进,使课堂实验演示更加直观和丰富多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加深学生对喷泉实验原理的理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责任编辑罗艳)

(上接第68页)

四、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1.激励学生敢于提问

与中小学生相比较,高中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更为安静,不愿意主动提问,教师应当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励学生勇于发问、大胆解答,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争当有心人,遇见某个物理现象时,要经常想象产生这些物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例如,在进行万有引力教学的过程中,某些学生可能会问:“万有引力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呢?为什么他要起名叫万有引力,而不叫万有斥力呢?”还有的学生会想“在太阳系中的第十大行星是我们没有发现,还是根本就不存在呢”,等等,这些问题无不闪现着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切不可随意泼冷水,横加指责,只有这样才可以学生让敢于发问,善于问。

2.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要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地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联想和理性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如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普通人与身体健壮的运动员拔河时必输无疑,是否因为运动员队的拉力大于普通人队的拉力呢?学生往往给予肯定回答,教师则予以否定,抓住学生的认识错误,使学生的心理进入非平衡状态,产生思维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意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参考文献

[2]龚明玉.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M].长沙:湖南社会科学,2010.

[3]李敏秀.浅论强化问题意识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与途径[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

园林工程水景浅析 篇11

关键词:园林,工程,水景

1 水景的定义

所谓水景就是以水体作为主要视觉对象和基本构成要素的景观的统称。因篇幅所限, 本文主要研究人造的水景, (静态水景) 水池、人工湖等以水为主体的人工构筑物, (动态水景) 以流水、瀑布、喷泉为代表。

2 水景的类型

按水体动静状态和作用来划分, 可分为静态和动态2大类水景。静态水景又分为大型水体、中小型园林水体和景观泳池3种类型。动态水景包括流水、落水、喷水3大类。流水是1种流动的带状水体。落水泛指跌落的水, 按形态又划分成瀑布、跌水及滚槛3种。喷水又名喷泉, 分为单喷、组合喷泉、复合喷泉3大类。

3 水景的美学艺术表现

中国园林是动静交织的艺术, 山静水流、水静鱼游。水本无形, 但水形却随池岸水面的复杂多变而千姿百态;水本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但因为光影效果而色彩纷呈,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赞美杭州西湖的名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堪称对水中光影描写的典范。随处可闻的水声为自然界的五音之一, 老子有“五音令人耳聋”之说。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 就利用激水之声, 形成水剧场、水风琴、惊奇喷泉等所谓的水魔术。在现代园林中, 高科技与传统手法完美结合, 营造出种种水体之音, 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游客的听觉享受。

4 水景的设计

4.1 聚散——水的比例和尺度

园林理水布局分为聚集型及分散型2种模式。聚集型多以水池为中心, 周边配置花木、建造建筑等, 便于形成向心的空间格局。分散式则采取分隔的方法, 将大的水域分成形态各异的局部水域。但往往这2种手法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根据需要, 交错运用而相得益彰。例如, 闻名天下的我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 就以水为中心, 池水面积占总面积的1/5, 各种亭台楼榭等多临水而筑, 但又不局限于单一的水景中心, 园林的布局和分割非常巧妙, 达到美在不言中的独特效果。

4.2 曲折——自然式水体形式的变化

陈从周在《说园》中有“水不在深, 妙于曲折”的描述。水体曲折主要由4个方面来反映:藏源、引流、集散、掩映。藏源就是把水源作隐蔽处理;引流即引导水体在空间中逐步展开, 形态宜曲不宜直, 以形成优美的风景线;集散就是水体要开合有序, 以保证水景的多样性和灵动性;掩映的含义除了掩 (遮蔽) , 还有映 (显露) , 指的是用山石、树木、建筑等遮蔽水口水岸, 营造出幽邃深远的意境。在掩的同时要注意映, 即水域的适当开敞, 以便形成水体、山石、花木、建筑交相辉映的生动景象。

4.3 临近——亲水性

人们与生俱来就有亲水的本性, 人们不仅要能远观其景, 而且还要能近距离地亲近水体, 发挥人的能动性。

4.4 水景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水岸边水深的控制, 在离水岸边宽1m范围内, 水深应不超过50cm。若深度超过50cm, 为了“亲水性”的需要未修建护栏、则必须设置注意安全的警示防护标志。对于水与电的结合设计, 要以人为本, 保障细节安全。喷泉可能导致的伤人问题, 则应在突出喷水效果的喷头附近建造围栏, 而亲水喷泉的设计以轻柔为主。

5 静水的设计要素及瀑布的设计要点

作为一名园林工程专技人员, 除了对上述的水景美学艺术、理水手法及安全问题应该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以外, 对水景设计要素的掌握及运用, 也是设计及建造水景的必备条件。下面以静水 (规则式) 、动水中较为常见的落水 (落水中的瀑布) 为例, 分别细谈 (规则式) 静水的设计要素、瀑布的设计要点。

5.1 静水的设计要素

静水是现代水景设计中最常用而效果又最明显的一种形式, 静水设计的重点在于其平面的变化, 或方或园、或组合、或成自然形, 且要与周围环境整体造景效果一致。根据平面形式的变化, 静水又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2种。规则式静水设计要素大致有以下5点:水池面积与环境空间面积要比例适当, 过大则散漫, 过小则局促, 水池的大小要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水面的清洁度及距离、水池的方位、人的观赏角度在设计水池时都应加以仔细考虑;较浅的水景池池底图案设计要能增加视觉的趣味性, 植物种植池一般深0.5~1m, 植物配置也要合符池体风格;水池四周可铺装地坪, 也可布置草坪, 还可建造独具特色的构筑物;水池水面高度的选择应视环境需要而定, 一般低于或高于相邻地面均可, 但在有霜地带, 池底应位于霜冻线以下, 水面也要低于地面。

5.2 瀑布的设计要点

动水水景主要以落水、喷水2种形式较为常见。落水是使水流从高处跌落而形成垂直水带景观, 瀑布是落水最常见的形式。瀑布的设计要点如下, 筑造瀑布应师法自然。设计瀑布前需先勘察现场地形, 以决定大小、比例及样式, 并绘制平面图。瀑布设计要考虑水源和水量的问题, 因瀑布跌落而瀑面将不再完整, 所以水量要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保持水形。为减少水量的损失, 可装置循环水流系统的水泵, 以达到节水的环保要求。为保持景观的自然性, 对于水管及固定山石的水泥, 应尽量以植物栽培来掩蔽, 以免破坏山水的意境美。

6 结语

上一篇:医院全成本核算研究下一篇:五大文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