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括约肌切断术

2024-06-29

内括约肌切断术(精选7篇)

内括约肌切断术 篇1

笔者采用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5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2例男15例, 女37例;年龄20~60岁;病程1年内8例, 1~3年12例, 3年以上32例。后位47例, 前位5例。合并前哨痔43例, 并发肛乳头肥大32例, 并发内痔5例。临床表现均为典型的周期性疼痛和便后鲜血。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右侧或左侧卧位, 常规消毒, 肛周三点浸润麻醉或骶麻后, 先行扩肛, 左手食指伸入肛管内, 触及齿状线及内括约肌下缘, 从肛门外约0.5cm截石位5点或7点处作纵行切口约1cm长, 将微式钳从皮下插入向肛门皮肤的正下方剥离, 至齿状线对应处。从此处一边用微式钳轻压条状硬化了的内括约肌外侧, 直至齿状线, 在左手食指配合下, 将内括约肌的硬化部分挑起, 用2把微式钳垂直夹住挑出的肌束, 从两钳中间用电刀切断, 使紧缩的环行束完全松解至容纳3~4指。如有结缔组织外痔, 肛乳头肥大及潜行窦道一并切除, 修剪陈旧性肛裂边缘, 刮除增生组织。切口全层缝合2针, 在切口周围注射含有肾上腺素的麻醉剂并用折叠纱布压迫。

1.3 术后处理

术后当天控制大便, 半流质饮食, 排便后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如大便干结, 可服麻仁丸;若大便带血, 可服槐角丸;疼痛较甚者, 应用吲哚美辛栓剂。

2结果

本组治疗时间5~10d, 平均7d。全部病例术后创口均愈合, 大便通畅, 肛门疼痛、出血等症状消失, 治愈率100%。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随机取25例, 采用中号肛镜均顺利插入, 指诊宽畅, 无痛感、无肛门狭窄。

3讨论

对慢性肛裂的手术方法, 选择切口在肛门右后或左后, 其优点: (1) 切口偏离了肛管后正中, 亦避开了张力的着力点, 术后及排便时患者痛苦小[1]; (2) 该切口较后正中切口小, 且排便时不受力的作用, 创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易于愈合; (3) 该术式切断肌束的多少根据内括约肌硬化程度及肛管狭窄程度确定, 此术能使肛管彻底松解改善局部血运, 有利于局部组织的营养, 使疼痛消除, 痉挛缓解[1]; (4) 该手术方法简单, 容易掌握, 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在应用该手术过程中, 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手术前在检查肛裂时, 应让患者放松肛门。必要时, 可在表面麻醉后再作检查, 切忌粗暴用力。 (2) 手术中在行内括约肌切断时不应切除过多, 以防影响肛门功能, 但切除过少, 则手术效果不佳[2]。 (3) 手术后应注意:伤口的出血要密切观察, 必要时结扎止血;伤口的疼痛, 可发生尿潴留, 必要时行导尿术;伤口表现红、肿、疼痛, 患者有全身发热、表示有感染, 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362-363.

[2]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476-477.

内括约肌切断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符合环形混合痔诊断[2]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120例, 男59例, 女61例, 平均年龄44.1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 与对照组 (60例子) ,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距肛缘0.8~1cm处沿内外括约肌肌间沟处作一纵行放射状切口, 翻转弯钳沿皮下将内括约肌下缘部分约1cm挑出, 直视下切断。对照组先用单手1~2指扩肛, 再用双手食、中指左右两侧反方向采用刚柔相济的手法扩肛3min, 最后再向前后方向扩肛。

1.3 统计学处理

观察2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采用SPSS 12.5进行数据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 组患者均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 2 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

3 讨论

环形混合痔手术难度较大, 其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等是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研究表明, 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可有效地预防上述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发生。本组资料表明, 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术后, 治疗组的止痛药次数、尿潴留、切口愈合时间、肛缘水肿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证明了该术式的有效性。术后疼痛是各种手术常见并发症, 但肛门部手术后疼痛较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3]。而在手术中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后, 可避免水肿的发生。本资料治疗组的止痛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肛缘水肿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证明了其对疼痛及水肿的有效缓解。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是常见现象, 主要与术后疼痛有密切的关系。内括约肌切开减弱了膀胱及尿道肌反射性收缩, 达到降低尿潴留的目的。本资料中治疗组仅出现4例尿潴留, 显著低于对照组, 由此证明了内括约肌切断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在手术过程中, 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注意事项:首先, 内括约肌切断宽度应在0.5cm左右, 以保证手术效果;其次, 切断的内括约肌断端应予以结扎, 防止伤口愈合过程中重新粘连, 达不到扩肛的效果, 此外, 扩肛伤口要引流通畅, 以防止感染及延缓伤口的愈合。

参考文献

[1]李春雨, 张有生.实用肛门手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18~122.

[2]喻德洪, 杨新庆, 黄莚庭.重新认识提高痔的诊治水平[J].中华外科杂志, 2000, 38 (12) :890~891.

内括约肌切断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2 0 0 8年5月至2 0 1 2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后位肛裂患者64例, 均参照《中国肛肠病学》相关诊断标准诊断[1]:疼痛剧烈且每天持续时间>1 h, 病程>2个月, 有肛门出血、便血等临床表现;肛管皮肤裂开, 裂口边缘皮肤硬结, 有溃疡形成;内括约肌暴露, 可伴有肛乳头肥大或哨兵痔等。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2例。对照组中男6例, 女26例, 年龄 (3 5.6±8.1) 岁, 病程 (7.7±2.1) 个月。观察组中男5例, 女2 7例, 年龄 (3 5.7±8.3) 岁, 病程 (7.8±2.2) 个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排空大便, 采取俯卧位, 臀部抬高, 局部浸润麻醉, 消毒肛管和直肠后手术。对照组给予侧切手术, 做长约1.0cm的放射状皮肤切口于右侧位 (相当于3点位) , 内端距肛门约0.5cm, 外端距肛门约1.5cm。右手持血管钳, 左手食指插入肛内作引导, 从括约肌沟插进并挑出肛门栉膜带的部分内括约肌 (长约0.6cm) , 给予电刀切断, 并扩肛至两指。合并前哨痔者用剪刀剪除, 合并肛乳头者给予电刀切除, 电凝止血。观察组给予后侧位切除术, 做长约1.5cm的梭形切口于后侧位 (相当于11点或1点位) , 从肛门外延至肛裂裂口下端, 与肛裂裂口直接相连, 切口宽度一般不超过0.7cm。用血管钳挑出部分内括约肌 (长约0.6cm) , 给予电刀切断, 并扩肛至两指。修剪部分切口周围组织, 部分切断肛门外括约肌, 使创面形成V形坡状。前哨痔和肛乳头处理方法同对照组。

1.3 效果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裂口愈合;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裂口有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和裂口均无明显变化[2]。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由表1可见, 两组治疗均有效, 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5, P<0.05) 。

[例 (%) ]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由表2可见,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一周V AS疼痛评分及创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84、17.08、3.2 6, P均<0.0 1) 。

3 讨论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 长0.5~1.0 c m, 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 呈梭形或椭圆形, 发生位置以肛门后部居多。其诱发因素较多, 如饮食、解剖结构、感染等[3]。其中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其可能的原因有妊娠导致肠蠕动减弱、分娩用力过度、经期卫生较差等。

后位切除手术操作简单, 但对机体创伤较大, 伤口不易愈合, 容易发生感染[4]。侧位切除手术对机体创伤小, 但术中有时不能准确判断挑出切断的组织是否为内括约肌组织, 可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需要医师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 侧位切除手术需要同时做两个切口, 麻醉范围较大, 对于肛乳头和前哨痔的处理也需要相对较高的技术[5], 其手术效果与医生的技术水平有较大关系。

因此, 我们将两种手术的特点结合起来, 采用后侧位切除术, 只需要做单一切口, 手术范围集中, 又不影响操作, 对于前哨痔和肛乳头的处理较为方便, 而且可以很容易判断挑出的内括约肌组织, 对于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此外, 后侧位切除术不在后正中位做切口, 避开了Minor三角区, 从而较好地弥补了后位切除手术后伤口愈合慢的局限。

从临床统计来看, 两组治疗均有效, 但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术后一周VAS疼痛评分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我们分析, 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将切口处理成V形坡状, 从而更有效解除了内外括约肌的皮下部痉挛, 更好的缓解了疼痛;而且V形坡状切口换药和引流更为方便, 这无疑也加快了患者康复的速度。总之, 我们认为, 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后位肛裂,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摘要:目的 探讨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后位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慢性后位肛裂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侧切手术, 观察组给予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效,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术后一周VAS疼痛评分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后位肛裂,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慢性,后位肛裂

参考文献

[1]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744-745.

[2]黄平, 沈杰, 王锋, 等.后侧位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后位肛裂[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13 (7) :44-45.

[3]程小玉, 罗虎, 吴武松.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102例体会[J].海南医学, 2010, 21 (22) :112-113.

[4]牛立军, 牛志宝, 丁燕平, 等.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后位部分切开对慢性肛裂术后疼痛的影响[J].四川医学, 2009, 30 (1) :117-118.

内括约肌切断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 男68例, 女32例, 年龄21~61岁, 平均45岁。

1.2 方法

采用骶管麻醉。取佣卧位, 以外剥内扎法处理混合痔, 即将混合痔的外痔部分用组织钳钳夹牵引, 以"V"形剪除外痔至齿线上, 大弯钳钳夹该处内痔基底部, 随即用7号丝线缝扎或结扎。剪除远端外痔部分。于该切口深处 (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切口者, 选靠近KC位3、9点的一处为佳) 以小弯钳挑起内括约肌下缘+于该肌束上夹两把止血钳, 于两钳间切断内括约肌。扩肛后橙掉止血钳。未结扎的内痔可用l:1消痔灵液注射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紊, 便后1:5000PP水坐浴, 每日换药。

2 讨论

肛门内括约肌系直肠内环肌下段的增厚部分+止于肛管的肌间沟, 包绕着肛管上2/3。受内脏神经支配, 其生理功能是协助排粪内括约肌有高度张力, 与其他肌肉一起维持直肠的张力及肛门自制。正常情况下呈持续收缩状态, 当直肠内充胀刺激使直肠收缩时, 引起内括约肌反射性舒张即"直肠舡门反射, 使粪便排出体外。Phillips曾指出"切除部分或全部内括约肌后, 肛管内的压力减少, 但仍能对抗腹内压的增加.维持肛门自制也就是说, 切断或切除部分内括约肌不会致大便失禁。痔手术后的创口, 可直接刺激内括约肌, 使其张力升高, 出现反射性痉挛, 此时肛管压力增高, 致肛管内层和皮下直肠上动、静脉, 骶中动静脉和相应的淋巴循环受阻.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行内括约肌切断术有以下优点: (1) 减轻肛门疼痛:术后肛门疼痛主要由于手术伤口位于感觉神经束梢极为丰富的Ij工管内外区, 同时手术伤口亦可直接刺激内括约肌, 使其发生痉挛致疼痛。受用内括约肌切断术.解除了内括约肌的痉挛, 使手术伤口周围的肌肉受到外来因素的刺激后.不致于发生强烈收缩而产生剧痛, 至少使病人的痛苦减少到不使用止痛剂也能忍耐的程度; (2) 减少痔的发生:内括约肌痉挛是形成痔的原因之一。当某些因素使内括约肌张力增加或痉挛时.形成了直肠颈的高压状态。当某种诱困使腹内压增高时.可形成痔静脉丛内压升高, 血管丛充血, 从而形成痔。行内括约肌切断术可使肛管扩大, 减轻直肠颈高压状态,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使痔块缩小或消退, 达到降低痔发生率的目的; (3) 改善便秘症状:手术伤口等刺激可引起内括约肌痉挛而致便秘, 另外内括约肌失弛缓症亦可导致便秘该病症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 在排粪过程中内括约肌不能松弛, 以顽固性便秘、排粪极为困难为主要症状的肛管直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由于在排粪过程中内括约肌不能弛缓, 导致肛管直肠内括约肌的神经肌肉运动失常, 粪便常滞留于直肠, 故命名为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由于长期的粪便滞留于直肠, 使直肠的顺应性明显增高, 直肠的收缩运动逐渐减弱, 肛管内口以上的直肠发生囊性扩张, 甚至形成继发性巨结肠, 内括约肌逐渐增厚。行内括约肌切断术后, 解除了内括约肌的失弛缓状态, 降低了直肠的顺应性, 使肛管直肠紊乱的功能得以纠正, 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内括约肌切断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1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的肛裂诊断标准 (试行草案) [1]。入选的125例Ⅲ期肛裂患者中, 男55例, 女69例;年龄18~59岁, 平均 (36.74±4.56) 岁;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 (10.26±2.14) 个月;所有患者裂口均位于后位正中线附近, 其中6点位102例, 5、7点位23例;单一裂口者116例, 多发裂口者9例;伴有哨兵痔56例, 肛乳头肥大30例, 皮下瘘5例, 内痔32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腰部局部麻醉, 麻醉成功后, 全部取臀高俯卧位, 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 肛内再次消毒, 检查肛门大小, 是否存在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等, 首先切除患者肛裂裂口以及出现并发前哨痣、皮下瘘、肛乳头肥大组织, 然后于五点位做一切口, 切口略微向下方倾斜并逐步与肛门外括约肌下方组织相连, 接着将患者肛门内括约肌充分暴露后, 使用弯血管钳将患者部分内括约肌从肌间沟处向外挑起并固定完全, 然后根据患者肛门大小或者是患者肛门括约肌的肥厚程度确定内、外括约肌切断长度, 一般以0.5~1.0 cm为宜,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剪皮缘时需要尽量避免修剪中间部分组织, 如若患者肛门过紧, 则可以选择性的切断少量内括约肌以保证患者肛门正常的松弛度, 一般以三指轻松出入为最佳。最后行完全止血处理, 在创面填塞止血纱布后放置一根排气管, 加压固定后手术完成。

1.3 中药治疗

便后中药熏洗苦参外洗方组成 (苦参30 g, 黄柏20 g, 生大黄20 g, 忍冬藤20 g, 秦艽20 g, 防风20 g, 五倍子20 g等) , 由本院制剂室制备, 将方剂加入1 000 ml开水中浸泡3~5min后, 熏蒸患者肛门5 min, 然后待水温达到患者耐受后坐浴5 min, 坐浴完成后涂抹麝香痔疮膏。患者每天接受中药熏蒸以及坐浴1次, 7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严禁摄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宜食用富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以保证治疗过程中大便顺畅。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肛门裂口完全愈合或术后创面完全愈合;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肛门裂口或术后创面明显缩小;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出现不同程度恶化。

2 结果

治愈118例 (94.4%) ;好转7例 (5.6%) , 有效率为100.0%, 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 术后住院时间在 (4~7) d, 平均住院时间为 (5.14±0.24) d,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在 (14~29) d, 平均愈合时间为 (17.23±2.52) d, 治疗结束后, 未见患者出现肛门失禁、变形等不良反应。随访共随访110例, 随访时间最短3个月, 最长2年, 平均0.9年, 再发3例, 占2.7%, 其余患者肛门功能良好, 随访率为88.0%。

3 讨论

一般来说, 内括约肌反复痉挛缺血是诱发肛裂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 诸多外因共同作用也是诱发肛裂的途径之一。对于Ⅲ期肛裂患者而言, 手术治疗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身体康复的主要途径, 一般在临床上多采用侧方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或闭合式内括约肌切断术, 但是该术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即术后患者肛裂复发率较高, 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 我院经过多年临床分析与验证, 多名肛肠科主治医师深入探讨, 对患者行内、外括约肌松解术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内、外括约肌切断松解术相较于侧方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与侧方闭合式括约肌切断术而言, 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首先, 内、外括约肌切断松解术切口位于肛裂处后侧位, 有效规避了在Minor三角无血管区域操作, 术后不会存在锁孔样畸形的风险, 同时与患者肛裂创面较为贴近, 若出现不良反应或是并发症, 临时处理措施也相对简单, 其次, 在松解患者肛管时, 先行切断患者肛门外括约肌, 将着力点从内部向外推移, 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术中肛门压迫, 对手术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第三, 充分暴露患者肛门裂口, 术中主刀医师能够更好的掌握实际切断括约肌长度, 降低术后肛裂的复发率;第四, 该术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引发外痔样水肿, 最后, 术后无需采用四指扩肛术, 患者耐受性较高。

中药坐浴, 即中医之“涤法”, 是以中药熏洗肛门, 利用温度使中药方剂发挥其功效, 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从祖国医学角度看, 肛裂病因主要是气血交错于肛门并存在肛肠燥热。中药熏洗方剂中苦参、黄柏、生大黄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 熏洗完成后患者温水坐浴, 能够明显的促进药效吸收, 消炎止痛, 促进患者术后创面愈合。

总之, 从后侧位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联合切断行括约肌松解并配合中药熏洗对Ⅲ期肛裂的治疗疗效确切, 复发率低,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肛裂,内、外括约肌切断松解术,中药熏洗,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肛裂、直肠脱垂、肛瘘、痔的诊断标准 (试行草案) [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 24 (4) :42-42.

[2]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87-87.

[3]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56-256.

内括约肌切断术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 男105例, 女95例;年龄18~72岁, 平均45岁, 病程6~40年, 其中三、四期脱出痔75例, 嵌顿痔20例, 环状混合痔105例。

1.2 治疗方法

鞍麻成功后取右侧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充分扩肛至5~6指, 以内痔为中心分段, 外痔不分段。先用组织钳钳夹并提起最大的内痔, 再用组织钳钳夹住其下端相应部位的外痔, 分别牵开相邻两痔核, 紧贴内痔核向下用剪刀或电刀V型切开其下方外痔的皮肤、皮下, 向上稍作分离以显露下方的内括约肌并用纹式钳挑出切断, 然后用中弯止血钳沿直肠纵轴夹住混合痔内痔及切开的外痔部分, 用圆针10号丝线 (线尾对齐) 自钳下钳夹组织正中处贯穿, 自针尾处剪线, 分别行上、下U型结扎, 剪除多余游离痔体。以同样方法处理其他点位大痔核 (其下的内括约肌不必再切断) 。一般处理4~5处, 切缝和剥离创面应尽量不在同一平面上。对于两痔核之间的外痔部分多采用横行切开横行钳夹结扎或横行切除横行缝合粘膜皮肤的方法, 以使术后肛门平整光滑, 并最大限度地保留肛管粘膜桥以防止术后肛门狭窄。最后用喇叭型肛门镜插入肛门直肠以适度扩肛并检查有无出血, 术后肛门以能轻松通过两指为宜。注射蓝布合剂以长效止痛, 肛内塞入肛管及少许凡士林纱条, 塔型敷料包扎。

2结果

本组200例混合痔全部一次性手术治愈, 平均愈合时间22 d。30例出现术后尿潴留, 21例经下腹部热敷及注射新斯的明后缓解;导尿9例, 大多于术后第二天恢复自主排尿。术后2~3 d排大便, 其中有12例出现粪嵌塞, 肛注开塞露或灌肠后即能顺利排便, 肛门轻度狭窄5例, 经扩肛后恢复正常。4例肛缘水肿, 经换药修剪后正常。其余病例均肛缘平整, 无狭窄、感觉性肛门失禁及复发。

3讨论

混合痔的常用手术方式仍然是外剥内扎术, 术后肛门疼痛及肛门狭窄是其主要并发症, 而大型环状混合痔术后发生肛门狭窄的比例更高, 本组采用纵向分段式结扎术加创面下内括约肌挑断术治疗大型混合痔具有以下优点:①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因为缝扎痔核为上、下多点位小块结扎, 故疼痛较轻, 加之创面下内括约肌挑断, 有效地减轻或防止了内括约肌痉挛, 从而阻断了脱出-痉挛-嵌顿的恶性循环[1], 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另外, 术后肛周注射长效麻醉及术后留置镇痛泵也使疼痛明显减轻。②有效防止术后继发性大出血。母痔的好发部位与痔上动脉的分支类型有关, 在做内痔结扎及混合痔外剥内扎时常对痔上动脉分支进行结扎, 以便达到高位截流, 预防或减少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本组多点位缝扎了痔动脉, 大大减少了出血几率, 实践证明, 本组200例手术无一例出现继发性大出血。③有效防止肛门狭窄。因为大痔核缝扎后其间的小痔核采用横行切开横行钳夹结扎或横行切除横行缝合粘膜皮肤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管粘膜桥, 扩大了肛门周径, 加之内括约肌挑断后肛门松弛, 故肛门狭窄几率大为减少。总之, 本术式既保证了治疗大型混合痔的彻底性, 又有效地防止术后肛门疼痛、肛门狭窄、继发性大出血及肛门感觉性失禁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摘要:为提高大型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效果, 采用纵向分段式结扎术加创面下内括约肌挑断术治疗大型混合痔200例。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治愈, 平均愈合时间22d, 大大减轻了术后疼痛、大出血、肛门狭窄及肛门感觉性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痔,纵向分段式结扎术,创面下内括约肌挑断术

参考文献

内括约肌切断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陈旧性肛裂治疗的患者98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 女21例, 年龄28~68岁, 平均 (51.8±4.3) 岁;试验组患者中男32例, 女17例, 年龄27~65岁, 平均 (53.6±3.9) 岁。两组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药物过敏、糖尿病等症状,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方式, 具体方法为:患者取胸膝位, 常规消毒后, 在患者的肛裂处作一梭形切口切除肛裂的溃疡面, 若患者有肥大肛乳头、皮下瘘管症状, 可予以切除。将左手食指插入肛门内做引导, 右手用止血钳从切口内挑出内括约肌, 切断内括约肌保持宽度为0.8~1.2 cm, 扩大肛门能容纳4指, 缝合切口后进行止血、包扎。手术结束后用碘伏溶液清洗创面, 术后7 d拆线。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联合内括约肌下缘松解术治疗方式, 具体方法为:患者取胸膝位, 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 骶管部位实施麻醉, 在患者的肛裂处作梭形切口切除患者肛裂部位的溃疡面, 若患者有肥大肛乳头以及皮下瘘管等予以切除。在患者肛门后正中做纵行切口, 在切口上缘至裂口近齿状线部位, 切口下缘至肛缘外15 mm, 切断患者的外括约肌皮下部分以及内括约肌下缘部分, 扩大肛门至能容4指, V形引流切口, 结束后不缝合, 止血、包扎。手术结束后常规坐浴, 定期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1.3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以及创口愈合时间等情况。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 手术创面完全愈合, 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为治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手术后创面缩小为有效;手术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手术创面不愈合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创口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7%;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试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术后重度疼痛对比

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1例患者出现重度疼痛症状, 发生率22.45%;试验组患者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重度疼痛症状, 发生率8.16%;两组患者的重度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0~12 d, 平均 (11.7±2.4) d;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5~18 d, 平均 (16.4±3.6) d;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 经理疗恢复或自行消失, 患者无感染、大出血、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无感染、出血、肛门失禁以及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陈旧性肛裂是反复感染或外伤引起肛管皮肤裂开形成慢性溃疡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为肛门周期性疼痛, 伴有肛乳头肥大、肛窦炎等症状[2]。目前临床医学中认为肛裂的本质是一种缺血性溃疡病, 发生病因是高括约肌张力诱发肛管后中线供血不良, 也是肛裂持续存在并转为慢性的重要因素。缓解内括约肌痉挛和降低肛管静息压, 改善肛管后中线供血是治疗肛裂的关键[3]。内括约肌痉挛可导致创面不能愈合, 因此手术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主要方法。内括约肌具有易痉挛特点, 若遇到刺激可出现持续性痉挛, 其肌肉组织的结构改变可引起永久性痉挛从而发生病理变化, 如肛裂、肛门狭窄等。目前临床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手术方式较多, 扩肛法、肛门松懈术、皮瓣转移术以及侧切横缝术等都可治疗陈旧性肛裂症状, 其治疗机制均为切断部分括约肌[4]。肛裂创面若反复撕裂可引起黏膜下肌变形, 发生环形狭窄, 影响相邻的括约肌持续痉挛, 引起慢性增生。部门内括约肌被切断后可有效解除痉挛与肛门狭窄情况, 解决肛裂创面被反复牵拉以及不能愈合情况。本组研究中采用了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方式,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 此种治疗相较于常规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方式效果较好,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洪波.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42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3) :2911-2912.

[2]陆新建, 杨关根.肛门后侧位内外括约肌联合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0例[J].河南中医, 2013, 33 (11) :1957-1958.

[3]高兰华.陈旧性肛裂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加内括约肌松解术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4, 20 (32) :72-73.

上一篇:光照处理下一篇: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