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

2024-06-05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精选4篇)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 篇1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 (UPFS) 是由于肛门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在排便过程中的反常收缩, 导致直肠排空障碍性的一种盆底疾病,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便秘[1], 常给患者带来极度的不适感, 并对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性。临床上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可考虑手术治疗, 但既往手术方式所获疗效均不甚理想。本研究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进行治疗, 获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UP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有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症状, 每次排便时间>30 min, 保守治疗半年以上, 且均经直肠排粪造影、盆底肌电图等检查确诊为UPFS。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治疗组男7例, 女23例, 年龄29~67岁, 病程2.5~11年, 本组均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切除术;对照组男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 (46.7±2.2) 岁, 病程3~12年, 本组均行单纯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麻醉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骶管麻醉成功后, 对照组取右侧卧位, 常规消毒, 牵开肛门, 在尾骨尖下0.5 cm处, 做与肛门平行的弧形切口或沿臀沟纵行切口, 长约3~4 cm, 切断肛尾韧带, 显露耻骨直肠肌, 以弯血管钳在靠近尾骨尖处挑起一束1 cm宽的耻骨直肠肌, 血管钳向左右钝性分离约0.5~2 cm, 切除其间约1.5 cm的肌束, 两切端自动回缩, 缩短和重建肛尾韧带。治疗组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同对照组, 再选肛门一侧, 先摸到内括约肌间沟, 在肛门缘外侧皮肤做2 cm弧形切口, 血管钳仔细剥离肛管皮下与内括约肌之间, 用弯血管钳挑起内括约肌, 以两把小弯钳夹住内括约肌, 在两钳之间剪断内括约肌, 肛缘切口缝合。两组术后1个月内定期扩肛, 隔日1次, 每次约5~10 min。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均行肛管区压力测定, 同时另选同期无排便功能紊乱症状的健康志愿者30名为正常组进行对比。随访1年, 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症状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

治愈:排便通畅, 症状消失, 术后指检肛管张力正常, 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 力排时肛直角明显变大;有效:排便改善, 稍费力, 偶尔仍需服用通便药物, 排粪造影搁架征基本消失, 力排时肛直角稍变大;无效:症状无改善, 排粪造影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肛管直肠压力变化

UPFS患者术前均存在明显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升高情况, 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术前均显著下降, 而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 已接近于正常值, 见表1。

mm Hg

*与正常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术前比较, P<0.05。

2.2 肛管直肠力排时压力变化

与正常组相比, UPFS患者术前均存在明显异常的肛管直肠力排时压力以及直肠肛管压力差,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肛管直肠力排时压力以及直肠肛管压力差均有显著改善, 而且治疗组变化的幅度更大, 已接近于正常值, 见表2。

2.3 疗效比较

从表3可知, 治疗组术后有效率为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并发症情况

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 治疗组无复发, 亦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对照组术后有4例复发, 2例发生大便失禁, 2例发生肛门狭窄。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UPF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便秘, 约占成人便秘的8.4%以上[2],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是盆底横纹肌由于神经支配异常或反射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患者在排便时盆底肌不松弛, 甚至反常收缩, 阻塞盆底出口, 导致排便困难[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 而便秘又可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4], 如头晕、头痛、心情烦燥、口苦口臭和食欲不振等, 还可使肠内有害物质, 特别是致癌物质逐渐蓄积, 对局部肠黏膜刺激作用延长, 以致发生慢性结肠炎, 甚至有诱发癌变倾向。

mmHg

*与正常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术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UPFS目前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闭孔内肌移植术及这两种术式联合等。虽然近期疗效满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远期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5]。为了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对30例UPFS患者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切除术进行治疗, 结果发现, 与正常组相比, UPFS患者术前均存在明显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升高情况, 而且力排时直肠肛管压力差为负值, 表明UPFS患者术前排便动力显著异常, 导致直肠排空障碍, 与国内文献[6]报道一致。按组别进行手术后, 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 而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已基本接近于正常组, 表明两种术式均可有效逆转排便动力异常情况, 但治疗组效果更优, 这从治疗组术后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也可以得到体现。此外, 经随访1年后, 治疗组无复发, 亦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 而对照组则出现了复发以及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后遗症, 充分表明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切除术远期安全性高, 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可作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UPFS患者的理想术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Lacy BE, Weiser K.Common anorectal disorders:diagnosis and treatment[J].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09, 11 (5) :413-419.

[2]Rao SS, Go JT.Treating pelvic floor disorders of defecation:manage-ment or cure?[J].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09, 11 (4) :278-287.

[3]张波, 王凡, 陈文平.盆底肌电图在出口梗阻性便秘中的诊断价值[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 13 (2) :68-70.

[4]Lacy BE, Loew B, Crowell MD.Prucalopride for chronic constipation[J].Drugs Today (Barc) , 2009, 45 (12) :843-853.

[5]李志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42例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7) :1685-1686.

[6]华扬, 马秀坤, 乔立.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28 (10) :888-889.

[7]刘志苏, 钱群.便秘的手术适应证和术式选择[J].腹部外科, 2008, 21 (3) :134-136.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 篇2

1.1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肛裂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取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肛裂,临床症状: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0~54岁,平均(33.2±3.5)岁;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9~55岁,平均(34.5±3.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排空大便,并对肛周皮肤、肛管、直肠消毒,肛周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只采用肛裂切除术,观察组在肛裂切除术后,将其后位内括约肌下缘0.5~1.0 cm处切开,电凝止血。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疼痛时给予氨酚待因口服。观察组术后同时采用中药辅助治疗,具体如下:1坐浴法,排便后将中药煮出药液让患者坐浴(组方:苦参15 g,黄柏15 g,赤芍药15 g,蒲公英15 g,芒硝15 g,五倍子15 g,石ā皮15 g,当归l5 g),坐浴时间15~20 min,该方法可减轻患者肛周疼痛,消除水肿;2外敷法,以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组方:紫草0.5份,甘草3份,血蝎1份,白蜡5份,芝麻油90份,当归5份,轻粉1份,白芷1.2份),将药膏平摊消毒纱布上直接敷于患者肛门创面,直至愈合。

1.3观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 并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镇痛剂用量以及大便失禁等情况。

1.4疗效判断:参照《中国肛肠病学》相关诊断标准: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伤口愈合完好,肛门功能正常,排便通畅,无并发症为痊愈;术后症状有所改善,局部伤口缩小,无明显并发症为有效;术后伤口未愈合,症状无改善,仍存在肛门失禁现象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6.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对比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采取t检验,若P<0.05则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30例)经综合治疗后痊愈、 有效、无效患者人数依次25例、5例和0例,痊愈率83.3%,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50例)治疗后治愈、有效、无效患者人数依次20例、6例和4例,痊愈率为66.7%,总有效率86.7%。两组患者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P <0.05)。

2.2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20.2± 3.8)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29.6±3.5)d,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4.3,P<0.05)。术后1个月两组治愈患者肛门功能均恢复良好, 无大便失禁等现象发生。

2.3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止痛药用量比较:观察组平均疼痛指数(2.62± 1.21),对照组平均疼痛指数(5.45±1.5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t=3.1, P<0.05)。观察组止痛药平均用量(3.35±0.84)片,对照组止痛药平均用量(7.54±0.97)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P<0.05)。

3讨论

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肛裂发生与肛门内括约肌压力在静息期增高有着密切的关系[1]。由于肛周特殊环境,患者排便用力时,很容易造成肛管上皮撕裂,引起疼痛和出血,若不及时处理,严重时极易引起感染导致病情加重[2]。目前治疗肛裂有两种方法: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急性或初发的肛裂采用润便和坐浴方法即可取得理想效果,慢性肛裂也可采用润便、坐浴外加扩肛方法进行治疗,但保守治疗无效, 经久不愈甚至出现症状加重现象患者就必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则包括肛裂切除术和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以往对于患者治疗一般都采用肛裂切断术,即彻底切除肛裂溃疡,但该方法愈合较慢,会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随着医学发展,中药治疗开始应用到患者术后处理中,对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起着非常大作用[3,4,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伤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和止痛药用量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肛裂术后患者创面会出现稠厚分泌物和肉芽组织水肿, 与中医湿、热、淤等特点非常相符,中药由于其具有清热去燥、解毒镇痛、润肤生肌、活血化瘀等作用,因此本研究中将中药坐浴和外敷方法用于患者术后处理,能极大程度消除肛门水肿,减轻患者疼痛, 对于患者良好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有明显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重要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方赤波,林东华,邓振辉,等.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2(8):1293-1294.

[2]王兆春,王鹏飞.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5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11(8):6-8.

[3]孙栋森,于群,卢培东.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21(26):63-64.

[4]付金显,张莉莉.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在肛裂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3915.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2 0 0 8年5月至2 0 1 2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后位肛裂患者64例, 均参照《中国肛肠病学》相关诊断标准诊断[1]:疼痛剧烈且每天持续时间>1 h, 病程>2个月, 有肛门出血、便血等临床表现;肛管皮肤裂开, 裂口边缘皮肤硬结, 有溃疡形成;内括约肌暴露, 可伴有肛乳头肥大或哨兵痔等。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2例。对照组中男6例, 女26例, 年龄 (3 5.6±8.1) 岁, 病程 (7.7±2.1) 个月。观察组中男5例, 女2 7例, 年龄 (3 5.7±8.3) 岁, 病程 (7.8±2.2) 个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排空大便, 采取俯卧位, 臀部抬高, 局部浸润麻醉, 消毒肛管和直肠后手术。对照组给予侧切手术, 做长约1.0cm的放射状皮肤切口于右侧位 (相当于3点位) , 内端距肛门约0.5cm, 外端距肛门约1.5cm。右手持血管钳, 左手食指插入肛内作引导, 从括约肌沟插进并挑出肛门栉膜带的部分内括约肌 (长约0.6cm) , 给予电刀切断, 并扩肛至两指。合并前哨痔者用剪刀剪除, 合并肛乳头者给予电刀切除, 电凝止血。观察组给予后侧位切除术, 做长约1.5cm的梭形切口于后侧位 (相当于11点或1点位) , 从肛门外延至肛裂裂口下端, 与肛裂裂口直接相连, 切口宽度一般不超过0.7cm。用血管钳挑出部分内括约肌 (长约0.6cm) , 给予电刀切断, 并扩肛至两指。修剪部分切口周围组织, 部分切断肛门外括约肌, 使创面形成V形坡状。前哨痔和肛乳头处理方法同对照组。

1.3 效果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裂口愈合;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裂口有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和裂口均无明显变化[2]。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由表1可见, 两组治疗均有效, 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5, P<0.05) 。

[例 (%) ]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由表2可见,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一周V AS疼痛评分及创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84、17.08、3.2 6, P均<0.0 1) 。

3 讨论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 长0.5~1.0 c m, 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 呈梭形或椭圆形, 发生位置以肛门后部居多。其诱发因素较多, 如饮食、解剖结构、感染等[3]。其中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其可能的原因有妊娠导致肠蠕动减弱、分娩用力过度、经期卫生较差等。

后位切除手术操作简单, 但对机体创伤较大, 伤口不易愈合, 容易发生感染[4]。侧位切除手术对机体创伤小, 但术中有时不能准确判断挑出切断的组织是否为内括约肌组织, 可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需要医师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 侧位切除手术需要同时做两个切口, 麻醉范围较大, 对于肛乳头和前哨痔的处理也需要相对较高的技术[5], 其手术效果与医生的技术水平有较大关系。

因此, 我们将两种手术的特点结合起来, 采用后侧位切除术, 只需要做单一切口, 手术范围集中, 又不影响操作, 对于前哨痔和肛乳头的处理较为方便, 而且可以很容易判断挑出的内括约肌组织, 对于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此外, 后侧位切除术不在后正中位做切口, 避开了Minor三角区, 从而较好地弥补了后位切除手术后伤口愈合慢的局限。

从临床统计来看, 两组治疗均有效, 但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术后一周VAS疼痛评分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我们分析, 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将切口处理成V形坡状, 从而更有效解除了内外括约肌的皮下部痉挛, 更好的缓解了疼痛;而且V形坡状切口换药和引流更为方便, 这无疑也加快了患者康复的速度。总之, 我们认为, 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后位肛裂,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摘要:目的 探讨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后位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慢性后位肛裂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侧切手术, 观察组给予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效,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术后一周VAS疼痛评分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后位肛裂,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后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慢性,后位肛裂

参考文献

[1]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744-745.

[2]黄平, 沈杰, 王锋, 等.后侧位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后位肛裂[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13 (7) :44-45.

[3]程小玉, 罗虎, 吴武松.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102例体会[J].海南医学, 2010, 21 (22) :112-113.

[4]牛立军, 牛志宝, 丁燕平, 等.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后位部分切开对慢性肛裂术后疼痛的影响[J].四川医学, 2009, 30 (1) :117-118.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 篇4

关键词:混合痔,内括约肌切开,外剥内扎

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 我科对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 在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基础上, 增加肛门内括约肌本分切开术, 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断明确, 并在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患者364例, 分为观察组 (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术) 184例, 其中男104例, 女80例, 年龄18~78岁, 平均39.1岁;病程1~30年, 平均4.7年;混合痔点位 (2.3±1.2) 个。对照组 (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 180例, 其中男103例, 年龄19~75岁, 平均38.5岁;病程1~35年, 平均5.2年;混合痔点位 (2.4±1.3) 个。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混合痔点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及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 [1,2]进行诊断。混合痔具有内痔和外痔的特征, 即在同一方位内痔静脉丛与外痔静脉丛融合为一体, 齿线消失。混合痔可为单个, 也可呈环状。排除标准: (1) 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 (2) 混合痔伴有痢疾或者严重腹泻患者; (3)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4) 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 (5) 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 (6) 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7) 非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 (8) 瘢痕及过敏体质患者。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P<0.05

注:*采用连续性校正χ2值;**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1.3 治疗方案:

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术前予以常规保留灌肠后, 于腰俞穴麻醉 (低位骶管麻醉) 下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予以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 并于肛管后侧部分切开肛门内括约肌, 并反复扩肛, 以肛管顺利通过2~3指为度;对照组行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 术后单纯手法扩肛, 不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亚甲蓝复方制剂封闭切口及结扎组织基底部, 常规刚感染治疗3~5 d, 塔形纱加压包扎24~48 h, 后局部予以苦参汤坐浴后[3], 常规换药。

1.4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创口水肿、出血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 并观察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观察患者术后第1~4天疼痛程度及24 h内最大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 取一条长10 cm的直线, 最左端0点代表无痛, 最右端10 cm处代表疼痛剧烈, 难以忍受。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 在直线上某一点作记号, 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代表疼痛的强度。肛门狭窄诊断标准采用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肛门直肠狭窄诊断标准》。轻度:可排出轻便, 但需努挣或轻压肛周帮助排便, 指珍时食指通过困难;中度:排便困难, 指珍狭窄部有阻力感, 食指不能通过并触痛;重度:排便困难, 常伴假性失禁, 指珍时小指通过困难并触痛。

1.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1) 治愈:临床症状 (便血、脱出或疼痛) 及痔消失, 创口愈合, 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 (便血、脱出或疼痛) 改善, 痔部分消失或明显缩小, 创口愈合;未愈:临床症状 (便血、脱出或疼痛) 未改善, 痔未消失。 (2) 肛门功能评价标准。正常:肛门对肠液、肠气、稀便不能控制, 或污染内裤;肛门完全失禁;肛门对成形大便不能控制。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标示, 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术后第1~4天, 观察组每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24 h内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和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两组术后大出血及肛门直肠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肛缘水肿通过局部坐浴换药及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对照组出现的2例术后肛门直肠狭窄, 于术后1~2个月行手术治疗后均治愈。无肛门失禁发生, 见表3。

2.3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情况:

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98.9%, 2例术后发生肛门直肠狭窄, 于术后1~2个月行手术治疗后均治愈。观察组愈合时间为术后16~22 d, 平均19 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术后23~29 d, 平均26 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肛门括约肌有括约肛门的功能, 由于其收缩痉挛而引起术后痉挛性疼痛, 或因手术瘢痕挛缩而致肛门狭窄, 肛门内括约肌持续性痉挛则是肛裂、肛门狭窄和内痔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4]。肛门括约肌部分切开后, 能部分甚至完全解除由于括约肌收缩痉挛而引起的术后疼痛, 使痔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得以尽快恢复, 改善淤血所致的缺氧状态, 使疼痛缓解;并减弱了膀胱及尿道肌反射性收缩, 从而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李春雨等的研究也表明, 痔切除术后配合内括约肌切开术能显著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解除括约肌收缩痉挛, 使组织内回流血管及淋巴管通畅, 可以减轻肛缘水肿、渗血、疼痛、残留皮赘和瘢痕性狭窄的发生, 有利于创面早日恢复, 并能改善术后的排便情况, 对肛门括约肌功能无明显影响。

因此, 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基础上, 增加肛门括约肌部分切开, 并适度扩肛, 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减少患者术后肛缘水肿、尿潴留的发生, 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 9 (5) :461-46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3]徐天舒, 钱海华.针药结合麻醉下手术治疗混合痔40例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 2009, 34 (6) :403-405.

上一篇:危险货物包装下一篇:膜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