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分析

2024-06-19

企业内部分析(精选3篇)

企业内部分析 篇1

分配机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机制之一, 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分配改革, 就是要通过改革的深化, 促进企业内部分配方式更加科学合理、灵活多样, 最大限度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科学评价, 搞活内部分配

按劳分配的核心是对劳动的评价。企业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才能真正做到按劳分配, 其评价体系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 岗位评价

岗位的职能、技术含量、责任、苦脏累险程度, 构成了岗位激励的要素。岗位评价使企业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有利于考评各岗位职工的工作业绩, 有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二) 业绩评价

工作业绩是企业员工劳动成果的物质反映, 是内部分配的主要依据。对业绩的评价应细致和准确, 考核与评议相结合,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短期与中长期业绩评价相结合。

(三) 人才评价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用各种评价方法, 对职工的德、识、才、学、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定期对有突出业绩的职工进行德、能、勤、绩考核, 要及时发现人才,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做到人尽其才, 唯才是举。

二、遵循原则, 保证公正分配

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坚守其原则, 才能确保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企业内部分配是一项事关全体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 因此必须严格遵循有关的原则。

(一) 要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贯彻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也是企业合理确定分配关系, 拉开收入差距, 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

(二) 要遵循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原则

民主参与工资分配的决策管理, 一方面企业决策管理机构应吸收职工代表参加, 以便在对有关工资分配问题进行决策过程中能反映职工的意见;另一方面重大工资决策要由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代表通过协商谈判来确定。

(三) 遵循遵守国家法律规范和宏观政策指导的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享有自主权, 但并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行使这种权力, 否则, 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是接受国家有关宏观政策的指导, 如要接受国家制定的工资增长指导线及其他工资分配政策的指导。

三、理顺关系, 建立激励机制

企业内部分配机制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织部分, 而要实现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就必须高度重视确立企业内部分配关系时理顺好以下关系。

(一) 要理顺劳动力市场价位与本人实际贡献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职工工资的确定必须考虑劳动力的市场价位, 否则企业的工资管理就会成为脱离市场的一种封闭式管理, 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就会受到阻碍, 最终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 要理顺劳动力供求关系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工资从企业角度讲, 实质是成本投入。根据本企业经济承受力来决定企业工资水平, 是企业自主决定工资的最基本的法则。同时, 企业的工资水平还受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

四、选准方式, 促进持续发展

企业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分配制度, 能有力地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岗位技能工资制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 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制由五个工资单元组成, 其中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基本工资, 工龄工资、效益工资和特种工资为辅助工资。岗位技能工资制通过考工考绩和实行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 能够调动职工在苦脏累险岗位工作和学习技术积极性。

(二) 岗位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最适合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劳动场所相对规定、劳动比较规范、工作对象和工作物等级比较固定、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的企业。因为一岗一薪, 岗动薪动, 简化了工资构成, 操作简便又具灵活性。岗位工资制符合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 是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三) 岗效薪级工资

岗效薪级工资由岗位薪级工资、年功工资、业绩工资 (即奖金) 三个工资单元构成, 各个单元既有其独立功能, 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发挥整体效能。岗效薪级工资是一种实行职称、级别与工资分离, 简化工资单元, 工资设置“一岗多薪”, 向专业带头人和做出重大贡献人员倾斜的分配制度。

(四) 薪点工资制

薪点工资制的主要特点是:工资标准不是以金额表示, 而是用薪点表示, 点值取决于经济效益, 这样就使得企业工资总额的使用比较灵活。薪点工资制使工资分配直接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个人的劳动成果挂钩, 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符合市场取向。

只要深化企业内部分配机制改革的探索, 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必将越来越科学合理, 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静.从国有企业的视角研究薪酬管理[J].生产力研究, 2010 (2) .

[2]肖德贵.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实行岗位效益薪点工资制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 2000 (6) .

企业内部分析 篇2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

(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其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是关于之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为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4)把马克思全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其发展。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但唯心主义不都是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划分的‘二者虽有联系,但又有不同。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当然是错误的.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又认为,人的思想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论。只有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观点。

(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的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并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5.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错误。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1)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2)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事物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6.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错误。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性的认识。

(1)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7.假象是一种错觉。

错误。假象与错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混淆。

(1)假象是现象的一种,是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本质的表现,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环节、一个方面。

(2)假象和错觉有本质的区别: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表现,是客观的,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是主观的。

(3)假象同错觉又有联系,即假象容易引起人们的错觉。8.多数人承认的认识就是真理。

错误。因为多数人承认的认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看它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其标准只能是客观实践。人们是否承认是主观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2)凡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能够指导实践获得成功.迟早会被多数人承认。但不能说获得多数人承认的就一定是真理。迷信和谎言在一定条件下被多数人拥护,但却不是真理;如果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拥护,也不能否认它是真理,最终还是要由实践来证明其真谬。

9.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错误。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1)知识或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实践,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而,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10.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1)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11.劳动创造了人。正确。

因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本质的实践活动。它提供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人类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类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等的全部社会生活。

12.哲学里有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个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错误。

(1)哲学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除此之外并无别的哲学基本问题。(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并不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之外或与之并列的另一个问题。13.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社会意识也必然先进。错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民族,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民族,社会意识不一定落后.14.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因而它们之间是不存在矛盾的。错误。

(1)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为内容的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也依然存在并起作用。当然,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社会基本矛盾有着不同性质和表现。

(2)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基本适合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是基本适合的。但这种适合只是基本适合,不可能是完全适合,更不是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这种基本适合的状况,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改革的必要性。15.既然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创造的,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的主观意志支配下的,那么社会历史也就没有什么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可言。错误。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着与自然界规律一样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社会历史规律也有着与自然界规律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是纯粹客观的、自发的力量,而社会历史规律则体现在人的自觉活动之中,表现为无数个人意志所形成的“合力”。

16.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

(1)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无阶级的社会中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当然,阶级斗争也就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即使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也只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7.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错误。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但毛泽东思想又不是毛泽东同志的个人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正确。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判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19.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正确。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2)“工农武装割据”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①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②只有建立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③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

(3)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20.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错误。

(1)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道路,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和平赎买政策。正确。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用和平赎买手段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必要性看。对民族资本采取与对官僚资本不同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两面性决定的,即它既有剥削工人、追求利润的一面。也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对其进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其现有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可能性看,建国后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为和平改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具体实现步骤上看,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最终逐步实现对所有制和对人的双重改造。

2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错误。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结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深人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23.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只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的综合发展。错误。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21世纪中叶之前我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是指社会现代化,也就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4.特区姓“资”不姓“社”。错误。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是:(1)我国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上。

(2)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主要是:①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经济特区已成为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获得知识和传递信息的窗口,使世界了解我国坚决实行改革开放等政策的窗口。③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④经济特区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总之,特区姓“社”不姓“资”。

25.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正确。

(1)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从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经济体制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2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在我国,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矛盾的这种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其自身的进步与完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7.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错误。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比如,在非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领域,就可以多发展一些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对外开放领域可以多发展一些外资经济。2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引进国外技术。错误。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9.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出资者既享有所有者权益,同时也要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且这种责任是完全的。

前一部分正确,后一部分错误。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权责明确。权责明确是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财产增值的责任。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按投资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0.按劳分配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正确。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按劳分配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体现。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制度,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31.社会主义讲求效率,不可能兼顾公平,否则效率也不可能实现。错误。

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能够做到既提高效率,又兼顾公平。因为,一方面,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分配最终要取决于生产,取决于能够分配的产品。没有效率的提高,不能生产出大量可供分配的产品,社会公平就失去了它的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火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就离不开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公平又是效率的前提,是促进效率提高的强大动力。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效率与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

3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错误。

依法治国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来,是党的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治国方针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3.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①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在我国,要创造使民主得以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条件,不经过长期的努力是办不到的。②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这些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严重障碍,但要完全清除它们,却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③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客观发展过程的认识,对于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制度、措施、办法的选择,对于民主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观察和处理,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依靠反复实践、勇敢探索和长期经验的积累。

34.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错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不可偏废。②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俱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加强理想建设。不全面。

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核心。但这并不是说其他两个方面不重要,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因此,不能以理想建设来代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部。

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错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37.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错误。

和谐社会并不简单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是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的社会是以牺牲社会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38.在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错误。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这里的“东西问题”指的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以及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间的关系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是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都还未解决的一个问题。邓小平指出:“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这里的南北问题指的是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即南方国家)与发达国家(即北方国家)的关系问题。39.对外开放就是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错误。

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即指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本国的经济。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决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本国人民;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争取外援要付出代价。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40.“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错误。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主体,是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但不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坚持“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 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要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41.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确。

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但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一种战略考虑。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反对任何公开的或隐蔽的“台独”,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针对外国势力干涉和“台独”势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有助于和平统一的。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42.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正确。

(1)党风好坏决定了党的事业的盛衰兴亡。党的生命在于联系群众,民心所向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无论是搞改革,还是搞建设,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风好,党员和党的干部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就高,人民群众就信任党,与党同心同德,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风不正,就会玷污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威信,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党就失去了力量源泉。

(2)党风好坏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实现。党要实现自己的领导,不仅要以代表人民利益的正确政策来引导群众,以其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来团结群众,而且要以其好的作风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群众。

(3)党风好坏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风在整个社会风气中居于核心地位,对社会风气起着引导、制约和决定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内出现了不正之风,社会上的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就有所增多。

(4)党风好坏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的作风,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如果用人民给予的权力搞不正之风,以权谋私,甚至作统治人民的工具,不仅会严重脱离群众,而且还会严重腐蚀党的肌体,以至走向腐败。此外,党风不正,政风不廉,还极易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煽动群众的借口,还会引发社会**和**。43.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正确。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因为:

(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是同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根本不相容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消除剥削制度、消除腐败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某些高层领导发生腐败,党和国家就会发生“改变面貌”的问题。

(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惩治,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腐败根本不相容,但我国仍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滋生蔓延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因此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是严峻的、艰巨的。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力求取得更明显的成效。44.是否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错误。

(1)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

(2)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3)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却片面夸大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英雄创造历史。

45.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错误。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企业内部分析 篇3

一、前言

对于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问题, 相关学者做了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若企业采取按时计算工资的分配制度时, 员工的工作效率只能达到20%-30%;而当企业采取激励的分配制度时, 员工的工作效率就能够提高到80%-90%, 两种不同的分配制度具有明显的差距。由此可见, 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有效、完善、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 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分配机制的构建需要在企业盈利的前提下为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待遇, 不仅体现在薪酬方面, 还有精神方面的激励, 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此外, 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也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体现着企业整体的形象与用人理念, 因此需要各大企业注重对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的现状

据调查发现,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执行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被传统企业管理理念所影响, 因而无法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具体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 没有把握恰当的激励时机与方法

一般情况下, 大多企业在落实分配激励制度时往往没有把握恰当的时机与方法, 如采取年终一次性的奖励策略, 这样不利于维持员工对工作的动力, 极易造成员工失去明确的工作目标, 不利于确保员工投入工作中的激情, 同时还会影响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因此激励机制的贯彻执行效果不太理想。

(二) 没有协调好物质与精神的激励分配

完善的企业分配激励机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需要协调好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激励分配措施, 从而发挥分配激励机制最大的作用。但是, 许多企业并没有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既没有给予员工合理的物质奖励, 又没有给予员工一定的精神鼓励, 因此无法真正意义上调动员工工作的态度, 所以企业的工作效率很难得到提高。

(三) 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此外, 大部分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的问题还出现在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没有掌握员工的实际需求, 因而激励机制的建立缺乏针对性, 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没有有效利用, 而员工对现有的激励内容不感兴趣, 所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故而影响着企业的继续发展。

三、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的主要措施

(一) 以激励机制来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资源

当前, 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 以按劳分配为准则, 进而发挥员工的各自能力, 以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 这种分配制度不能有效发挥员工的能力资源, 为此企业应完善内部的激励机制, 进而实现员工能力资源的充分发挥, 通过加薪、发放礼品、语言表扬等激励方法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 利用激励机制来发挥员工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 鼓励员工自觉进行自我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从而实现对企业员工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与管理。

(二) 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为一体的激励机制

由于企业在制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时考虑不周, 因而往往造成激励机制的偏颇性, 或是仅以按劳分配为基准来制定激励机制, 或是仅以按要素分配为基准进行激励机制的制定。殊不知这样制定出来的激励机制都有一定的缺陷, 不能完全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 而正确、科学的策略是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为一体的激励机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重点、以按要素分配为辅助的激励策略。这样有利于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有利于保障企业的有效发展。

(三) 革新与改善激励机制的考核标准

鉴于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 那么激励机制的考核标准也需要进一步的革新与改善。严格执行激励机制的考核标准, 进而确保考核过程的公平与公正, 以真正实现劳动与所得相匹配, 区分出劳动成果的差异化, 这样也有利于激励员工相互之间的科学竞争。关于激励机制考核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包括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岗位的职能要求等, 以员工的业绩考核为主, 以构建一个全面、科学的激励机制考核标准体系。

四、结语

现如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越来越大, 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着国内外竞争的巨大压力, 企业需要树立危机意识, 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来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从而发挥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优势。当然, 企业也需要重视分配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 实现对员工物质与精神上的激励, 以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 进而支持与推动企业的不断前进。

摘要:现如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越来越大, 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着国内外竞争的巨大压力, 为此我国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构建相应的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但在具体贯彻执行过程中发现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着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因此需要企业进行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来完善。在此, 本文首先将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的现状, 而后提出一些完善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宝琦.改革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J].交通企业管理, 1988 (4) .

[2]杜波, 王萍, 高飞.改革分配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建筑企业内部分配改革探讨[J].建筑经济, 2003 (8) .

上一篇:三个1亿人下一篇:FDI外商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