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2024-07-29

企业内部交易费用(通用9篇)

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篇1

摘要:企业纵向并购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现象。通过交易费用理论考察企业纵向并购的成因, 可以认为企业纵向并购是以管理上的协调代替市场机制的协调, 是一种通过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上的战略行为, 从而从交易费用角度给予企业纵向并购一个解释。

关键词:企业,纵向并购,交易费用,产权

一般而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成长扩张的途径既可以通过自身的资本积累, 也可以通过合并其他企业从而壮大自身的资本规模。后者比之前者在于其更加地迅速和便捷, 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企业并购, 一般是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 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的, 是企业竞争、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企业纵向并购则特指企业通过取得位于其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的控制权从而实现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并购。

关于企业纵向并购的动因, 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解释, 或从规模经济角度, 或从协同效应角度, 又或从市场权力角度等等。本文试图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纵向并购进行经济分析, 从而从交易费用角度给予企业纵向并购的动因作一个解释。

一、交易费用理论

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看来, 企业纵向并购的动因主要在于成本方面的因素, 如规模经济, 又或者如贝恩 (Bain, 1968) 提出的来自于单个工厂中生产过程的物质或技术的一体化带来的一体化的成本节约。如果企业并购非出于物质或技术上的原因, 那么并购就可以被视为一种垄断。但是在科斯看来, 企业并购即使没有物质或者技术上的原因, 企业并购也不一定就应该被视为出于限制、排挤竞争的动机, 并购还有其他古典经济学家们所未发觉的动机存在。而这种动机根植于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之上。

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 科斯提出, 企业之所以存在就在于运用企业这种内部组织手段所耗费的成本低于利用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的成本。企业的扩张与收缩企业边界取决于企业内部组织费用和市场交易成本的比较。因此, 基于科斯关于企业性质的认识, 我们可以认为企业之所以并购, 在于通过内部组织代替市场交易以节约交易费用, 而企业并购的边际条件是降低的市场交易费用额等于增加的内部管理费用。

可以说, 科斯关于企业性质前所未有的创见影响是无比巨大和深远的。威廉姆森在继承科斯企业的交易费用观点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他通过构建人性假定和交易维度的分析框架来说明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 (并购) 的动机。不同于科斯简单地比较内部组织成本与利用价格机制成本, 威廉姆森通过更加具体直观的分析框架指出企业与市场两种替代性资源配置手段之间治理成本差别的具体成因和衡量的标准, 从而使得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在威廉姆森的基础上, 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以不完全契约为背景, 通过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效应来解答是否进行合并, 如何合并, 谁合并谁的问题。在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看来, 不同的剩余控制权安排影响资产所有者各方的投资决策, 契约达成之后对各方产生了不同的激励, 并最终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率。企业并购是产权的转让和合并, 从根本上来看, 是剩余控制权的一次再分配。一方面, 它带来了收益, 并购企业通过夺取剩余控制权后提高了对专用性资产的积极性从而增进了效率, 因为对其而言更多的剩余控制权能够分享企业剩余的更大部分;另一方面, 它又带来了成本, 被兼并企业因在剩余控制权上的弱势, 对专用性资产投资积极性下降, 因为更少的剩余控制权意味着企业剩余的更少部分。

由以上各位学者关于企业并购的交易费用理论的探索,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 企业与市场是不同生产工序之间如何分工联结的不同制度安排, 协调分工的方式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 (产权格局, 权力配置结构等) , 因此表现为组织交易的不同交易费用。企业并购是否经济的根本在于合并是否能够带来交易费用上的节省, 从而增进协调分工的效率。

二、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纵向并购决策

企业纵向并购, 意味着兼并方扩大了剩余控制权的广度和深度, 能够实现更强的控制, 通过命令与权威方式协调劳动分工, 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调解分工过程中产生的分歧与矛盾, 并且由于所有权统一, 合作各方期望收敛、信息不对称得以有一定的缓解。但是交易的内部化也带来了负效应, 企业的官僚主义成本上升、激励机制弱化等等。

而市场机制与企业不同, 交易双方是平行、对等的, 合约基于双方自愿的基础之上, 权力的配置更加地平等。一旦双方利益分歧、矛盾, 彼此关系的重新调整适应也就不如企业那般有效和顺利, 很可能就陷入漫长低效的讨价还价。信息不对称问题也相对而言更加地严重。但是, 市场有着企业内部组织所没有的强激励效果, 外购的决策也相应减小企业的组织规模, 降低企业的官僚主义成本。总的来说, 企业与市场既有利也有弊, 关键之处就在于企业组织的交易的特性, 基于特定的交易, 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或者市场的长处、规避短处, 成为企业并购决策的关键所在。

(一) 资产专用性对交易费用影响比较

根据威廉姆森的定义, 资产专用性 (Asset Specificity) 是指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 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企业并购后, 产权的转让和合并给予了兼并方更多的剩余控制权, 而被兼并方的剩余控制权则被削弱, 因此对于兼并方而言, 其专用性投资激励得到了强化, 而被兼并方则相反。因此, 兼并的收益的大小, 就有赖于哪一方的专用性投资对于效率的提高更加重要。由格罗斯曼—哈特—莫尔模型我们可以知道, 如果甲方的投资比比乙方更加重要, 那么由甲兼并乙就更加地有效率。

除了专用性投资激励机制的改变外, 专用性投资给予市场交易机制更多的负荷。专用性投资使得双方的交易关系越发地相互依赖, 越发地紧密。与企业内部组织相比, 市场中交易主体权力配置更加平等, 交易关系的调整有赖于双方的协商对话。但是利益分歧与矛盾的存在, 对双方迅速有效地达成共识造成了障碍, 因此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导致对于外界干扰的再适应就变得尤为困难, 也就带来治理成本的上升。而企业内部组织则不同, 由于更强的控制权力, 企业可以通过命令与权威调整交易双方的关系, 契约的调整更具适应性。从该角度来说, 企业并购在治理专用性资产投资上面有着市场无法相比的优势。

(二) 不确定性风险对于交易费用的影响比较

对于身处于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的企业而言, 生产经营活动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市场交易的对象、价格、需求、偏好、时间、权责利分配承担等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这种变化无疑在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风险, 同时也提出了对于市场交易的适应性要求。而企业并购, 通过产权的转让和合并, 内部化交易, 从而减少这种外部环境“干扰”而导致的风险, 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对于交易环境的适应性。

而且, 当企业投资具有专用性特征, 不确定性风险提出的契约关系调整的内在要求由于双方利益的分歧而遭遇到阻滞。而企业并购, 内部化之后, 由于所有权的统一, 双方期望收敛, 关于利益的讨价还价没有并购前那么激烈, 而且还可通过管理层的协调得以解决, 交易关系的调整更加地具有适应性, 降低了分工合作的交易费用。

(三) 激励机制变化对于交易费用的影响

企业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控制权和企业的剩余价值索取权。企业的并购使得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格局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剩余索取权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构成激励的最关键要素。对于被并购企业而言, 剩余索取权的丧失带来了激励功能的缺失, 诸如偷懒、隐瞒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 由此交易费用大大地增加。对于兼并企业而言, 由于获得了剩余索取权, 其努力、创新、专用性资产投资等行为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 从而效率得到了提升。企业是否并购, 既要考虑被兼并一方机会主义行为上升带来的交易费用, 也要考虑到兼并一方激励机制得到加强而获取的效益。

(四) 层级管理机构对于交易费用的影响

企业纵向并购, 是以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方式代替市场以价格机制交易的方式。一体化带来了企业组织规模的增大, 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高层到基层之间的层级。层级的增加带来了信息损失、控制乏力等问题, 都导致了交易费用的上升。而在市场中, 交易双方之间权力配置较为平等, 在遵守合同的前提下, 双方是独立自主的经营个体, 因此双方之间不存在管理层级, 大大地节省了交易费用。

三、结论和展望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企业纵向并购决策的恰当与否是通过交易费用的变化来度量的。企业纵向并购并不意味着交易费用节约的绝对化, 而是依具体环境、具体交易而变化。企业通过并购而增大自身规模的程度取决于并购后交易费用的节约程度。

企业并购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历程的一种必然现象, 企业通过并购, 从而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转移以及资源的重组, 是企业成长可以选择的一道“捷径”。企业纵向并购, 从根本上来说是企业的组织创新, 通过一种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来协调不同生产工序之间分工协作。

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细化, 纵向分工不断地扩大, 如何更有效率地组织纵向分工协作就越来越成为人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交易成本理论, 从交易费用节约的角度研究探讨了不同制度安排 (市场、一体化等) 组织分工协作的不同效率, 从而为选择恰当的协调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周勤.企业纵向关系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李善民, 陈玉罡.企业并购:基于相对交易成本视角的初步研究[J].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

[5]梁国勇.企业购并动机和购并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 1997, (8) .

[6]王守军.企业并购动机的经济学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2) .

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篇2

为加强公司对费用的管理和控制,使日常开支的各种费用纳入即定轨道,使各项开支合理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费用预算制度

1.董事长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提出公司一定时期的总目标,并下达各机构指标;

2.各机构自行根据下达的指标编制本机构预算(含资金预算、成本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编制的预算应在以收定支的前提下做到可控、符合实际、全面完整;

3.预算指标报财务总监、董事长,董事长召集有关人员讨论通过或驳回修改;

4.批准后的预算下达给各机构执行;

5.各机构应于次月5日之前将上月预算的执行情况报财务总监、董事长;

6.根据公司资金的实际情况,适时修改预算,以便更好的控制资金,避免公司陷入窘困;

7.财务部门核算、监督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超支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二、费用报销的基本程序

1.每项经济活动发生后的三天内,由经办人将发票与单据分类进行粘贴,填制报销单;

2.单据交部门主管,由部门主管对费用的发生给予证明后交各机构负责人审批;

3.交财务部主管审核(审核重点:①预付及应付款项应与合同相核对,看是否与合同相一致。②该项费用是否在预算范围之内,是否超支。③有关金额是否计算正确。),如经审核费用在预算范围之内且无超支,可以批准报销付款。(各机构负责人发生的费用必须报财务总监审查签字);

4.单次金额超过限额(BBB超过150000元、CCC公司超过1000000元、DDD超过60000元、采购单次金额超过1500000元)交财务总监审查签字后方可报销;

5.单次金额超过限额(BBB超过300000元、CCC公司超过2000000元、DDD超过100000元、采购单次金额超过2000000元)经财务总监审核后交董事长审查签字后方可报销;

6.凡现金支付超过100000元、转账支付超过1500000元的事项,必须经财务总监审核后交董事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7.预算外的开支经财务总监审核后交董事长审查签字后方可报销;

8.有规律性报销如税金、养路费、车辆保险费等国家明文规定的开支,经各机构负责人审批后,财务部门可受理。有明确制度规定的报销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通讯费参照附件执行;工资性支出应报财务总监审批后,财务可受理;

9.费用报销必须是谁发生谁报销,严禁代报,对发生的代报费用财务部门应拒绝办理;

10.费用报销中报销人、审批人应坚持分权原则,对报销人、审批人为同一人签字的费用财务部门应拒绝报销。

三、财务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1.财务有权拒绝报销任何不真实的原始单据;

2.财务人员应根据国家的制度和公司的规定,以及合同、协议、董事长批示的报告进行审核,对手续不完整的要求给予补充完整,对不合规的报销凭证予以拒绝并退还报销人;

3.财务每月应汇总各机构费用明细、费用开支实际情况明细表报董事长、财务总监、各机构负责人审阅;

4.对各项报销凭证,财务总监可再次审查,对可疑经济业务提出质询,拒绝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报销凭证;

5.出纳应对已按规定程序审批的报销凭证,进行最后一次全面的把关和审核,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凭证应予以拒绝;

6.对各机构的正常性开支实行财务主管负责制,财务人员必须做到一周内处理,不得无故拖延各机构的票据报销,否则给予公开批评和罚款;

7.财务部将定期对各公司费用情况进行审查,对错报费用进行纠正,并分别向董事长、总公司总经理、各机构负责人提交相关报告。

四、单笔支付金额在150000元以上(含150000元),须至少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门,以便提前做好资金的筹集和准备。

五、本制度附件与本制度具同等效力。

六、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制度解释权由财务部执行,修改权由财务部修订后报董事长审批后执行。

附件一:关于业务招待费的规定

一、业务招待费:包括因生产经营和业务的需要,用于招待相关人员而发生的接待费、餐费等费用;

二、业务招待费各机构内部应实行限额使用、不得超支的的原则;机构内部有关部门实行“先申请,后执行”的原则,申请时应说明招待客人的级别、人数、预算标准等;

三、各机构业务招待费的预算限额:各机构应结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按经营经营指标收入(不含折扣、折让)的1%为限额预算业务招待费并将其分解到各月(鉴于CCC公司于本年刚设立,其本年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定于按经营指标收入的5%为限额;2xxx年1—6月按经营指收入的2.5%为限额;2xxx年7月起按公司业务招待费的预算限额执行);各机构业务招待费限额中的20%由董事长使用;

四、业务招待费按董事长批准的预算规定的数额开支,由各机构负责人决定执行。各部门发生的招待费,由各机构负责人签字,财务部审查后报销。

各机构业务招待费不可突破预算指标。预算外支出部分一律由各机构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向财务总监、董事长汇报后,按董事长批示执行;

五、一般情况下,只有各机构负责人、招待事项所涉相关人员有权出面接待客户。如遇特殊情况:如各机构负责人、部门领导均不在的情况下,需经办人员接待的,应先向各机构负责人提出口头申请,经同意后方可接待;

六、业务招待费发生后,必须及时报账,并在业务招待费报销单(此单仅作内部核算使用,不对外)上注明接待理由、明确接待对象、时间、地点、参加人数、接待规格,否则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报销;

七、财务部门应在每月底汇总各机构业务招待费发生明细表,报财务总监、董事长审阅;

八、各机构负责人对业务招待费使用的合理性、真实性承担责任。财务人员对费用标准的执行及票据的真实性承担连带责任。

附件二:个人借款的规定

为了规范公司借款管理制度,督促借款人及时还款,使公司会计报表反映的费用和利润精确,避免公司的资金损失和沉淀,特对借款作以下规定:

(一)借款条件公司员工为处理业务及采购时,经部门主管→各机构负责人→财务主管(证明其前借款已归还,借款事由及金额是否在预算范围内)签批后,可暂向公司借款;

(二)借款原则1、借款实行“前清后借,前不清后不借”原则,特殊情况需经董事长批准后方可借款。2、超预算借款、单次借款现金额超过50000元以上借款,需经董事长批准后方可借款;

(三)还款期限员工处理完业务后三天内(休息日顺延)必须到财务部门报销,冲抵借款,若超过三天还款报销,则每天按借款金额的1%计算罚息,从工资中扣缴;

(四)财务监督公司财务部门每月底根据员工欠款情况,列出明细报董事长、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各机构负责人,并发出催款通知书,通知借款人速到财务结算。逾期还款,按还款期限相关规定处理。

附件三:车辆费用报销的规定

为有效使用各种车辆,并使车辆费用报销统一合理化,特制定本规定。

1、对公司各机构管理人员的行政配车,在其工作期间的养路费、保险费由公司统一购买。

2、对公司各机构管理人员的行政配车,在其工作期间的燃油费采用按月据票限额报销、超额自理政策,除依照行政级别划分限额分别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000.00元/月公司副总经理: 600.00元/月公司下属各机构总经理: 600.00元/月公司下属各机构主管级别人员: 350.00元/月

3、对公司各机构管理人员的行政配车,在成都市七区十二县内不报销过路费、停车洗车费。因公到成都市七区十二县以外的地、市、州出差,过路费、燃油费在出差后三日内到财务据实报销,如有罚款、超额报支,财务一律不予办理。在车辆使用期间,日常的维修及养护费用由使用者承担。公司不定期对车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因使用者原因造成交通事故,其所有责任全部由使用者个人承担,公司只派遣相关人员协助办理相关保险索赔事宜,除此以外,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附件四:通讯费用报销的规定

公司对各级负责人移动电话话费采用按月补给政策,依照行政级别分别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000.00元/月公司副总经理: 600.00元/月;公司下属各机构负责人: 600.00元/月;公司下属各营销部门主管级别人员: 450.00元/月;各级负责人每月按发票在额度内据实报销,超额自理。

附件五:差旅报销制度

一、公司领导、机构负责人、营销部门主管因公出差可以享受收音机普通舱位、火车软卧、轮船二等舱位,凡超过此标准乘坐者,超过部门自理;

二、其他人员因公出差可享受火车硬卧、轮船三等舱位,特殊情况越级乘坐者,须报相关负责人批准(各机构内部工作人员须报机构负责人、各机构负责人须报董事长),方可乘坐。未经批准越级乘坐者,越标费用自理,未达到标准的,节约归己;

三、因公出差人员在目的地费用(住宿费、市内交通费、生活补贴费)均实行包干,其标准附后;

四、凡带车到外地出差,其包干费用减50元/天。出差时间在一天以上的,算头不算尾,扣减按一天计算;凡出差人员在外地发生业务招待费时,扣减发生当天的包干费用20元/天;

五、凡出差人员均须到办公室填写出差申请表,经分管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出差。出差归来后,凭经过办公室核实出差天数的出差申请单据报销有关费用;

六、报销时,可享受包干标准费:包干费用(未扣除)中60%用于住宿,报销时须提供住宿发票(注明住宿人与住宿时间),如发票金额达到包干费60%按包干费报销。未达到包干费的60%按包干标准给予结余部分80%补贴;

七、到外地学习、参加会议、凭会议通知报销,组织单位已收取含食宿的会议费或组织单位提供免费食宿的,不再报销生活补助费。费用中末包含食宿费用或组织单位未提供食宿的按规定包干标准报销;

八、因公出差人员,顺道(或绕道)控亲者,应事先提出申请。控亲期间不再给予补助,且发生的车船费、住宿费等自理;

九、到外国学习、谈判、考察的经董事长批准后按实予以报销;

十、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同交通费、食宿费用统一报销,凡单独报销者一律不报;

十一、各机构负责人副职按中层干部标准报销。差旅费包干标准表级别一般员工中层干部机构负责人副总以上领导备注一类地区 200 350 400 450 含:京、津、沪、藏、经济特区、直辖市(不含重庆)二类地区 180 310 350 400 含:淅江、江苏、山东、福建、广西、新疆、内蒙、广东

三类地区 150 270 310 350 省内地市 110 200 230 250 省内各县 80 160 200 220附件六:费用开支中的处罚规定

一、凡在费用报销中有弄虚作假、虚报费用、以虚构业务报销费用等行为者,一经核实,除收缴所报费用金额外,按虚报金额的2倍给予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审批签字同意报销的各机构负责人、部门领导给予同等处罚;

二、对于在费用报销中由于财务人员未坚持制度造成公司损失时按公司费用报销制度中财务人员的责任有关规定执行;

三、以上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如出现弄虚作假、虚报费用、违反制度的情况,给予以下处理:

1、给予当事人严重行政处理,收缴多余款项;

2、处以当事人应报销总额的60%以上的罚款;

浅谈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篇3

【关键词】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企业是在一定经济环境下运行的一个社会分系统。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第一要素,具体内容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等。其中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内部环境要素的重要内容,也是上述其他内部环境要素构成内容形成的基础,比如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精明的管理模式都产生于企业文化底蕴当中。企业要实现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落实企业内部控制,我仅就企业内部成本费用控制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概述和内容

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械使用和其他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旨在实现成本费用控制为目标的过程。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内容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子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多数企业都以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的形式建立了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只是有些企业形如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形成只有形式没有实质。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划分为成本内部控制和费用内部控制两个部分。前者关注企业产品的成本情况,旨在合理保证企业所发生成本的合理性、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为企业管理层及相关信息使用者作为决策依据。后者重点关注企业的期间费用的比例、辅助费用的多少,比如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项期间费用。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包括:总则、目标与原则、控制内容。目前国内企业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但都属于硬性控制的单一方面内容,比如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差旅费借款及报销制度等,这些制度只是从侧面反映一定的经济管理形式,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的认识还不全面,不具体。

2. 建立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环境和风险评估

环境是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之规定的范畴内,制定自己的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工作的独立性;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和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并且风险和收益并存,因为风险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无法符合期望结果的可能性。企业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信息,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存在风险,就应当对风险进行评估测试,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评估体系,业务流程制度,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方法和据以支撑的的信息系统。从企业相关的日常经济业务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各个环节,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测试和评估,对产生直接影响或较大的风险事项信息要通过信息系统传达到管理决策层进行研究,由管理层或执行委员会向各部门提出风险控制的方案和措施来应对风险。

3. 梳理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过程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过程实际上是一项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控制成本费用耗费水平、降低涉及成本费用的各项风险所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也就是说,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费用各级管理人员按照既定的成本费用目标,对涉及成本费用的各种风险进行控制,其目的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使实际成本费用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活动的主体是设计企业成本费用的各级管理人员;客体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成本费用的各项风险及成本费用业务流程;活动的目标是将涉及成本费用的各项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预定范围之内。

4. 强化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创新和理念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的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是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手段;另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竟争变得异常激烈,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在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中,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计算出来的产品或商品、服务的成本与其实际耗费资源之间的差异越来越被管理者引起重视,并利用新的作业成本法为企业管理者分析产品成本和寻找降低产品成本途径(作业链和价值链;寻找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分析可能降低的成本金额)的一种手段。因此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新型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质量成本管理理念、环境成本管理理念、目标成本管理理念和其他与成本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树立宏观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对待“投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5.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成本费用进行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实现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信息是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是信息平台传递质量的关键。因为基础信息是一级未经处理和修饰的原始信息,它具有最真实最完整的数据,二级信息是通过管理者提练、汇总的信息资源,根据不同管理的需要,信息内含发生了变化,但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对初始信息要求很高,信息技术系统功能的要求也高。

6. 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共同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六章第四十四第至第四十七条对内部监督作出了相关规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对内部控制缺陷予以弥补,是内部监督的主要内容。成本费用内部监督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成本费用内部审计,这是开展成本费用内部监督其他相关工作的基和前提”。

结束语

企业能否在变幻莫测、充满风险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至上而下的管理核心,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治理机制及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企业内部广泛宣传和普及内控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程新生.2004.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04).

[2]樊行健.2009.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大连出版社.

[3]樊行健,付洁.2007.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会计之友(10).

[4]马艳秋.2007.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商业经济(05).

[5]苏建强.2007.试论成本费用控制.西部财会(09).

[6]杨雄胜.2005.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会计研究(07).

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篇4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一些企业 (1) 基于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竞争力) 的考虑, 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 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 把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 形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联合体, 这就是企业集团 (毛蕴诗等, 2000年) 。长期以来, 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破解如下问题:既然有了企业, 为什么还会出现企业集团 (即企业集团成因是什么) ?企业集团是如何成为成员企业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的帕累托改进的?用交易费用 (2) 经济学解释企业集团的成因, 已经先后有很多学者 (Leff, 1978;Goto, 1982;徐金发, 1992;胡雄飞, 1995) 做过尝试, 尽管这些解释为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某些依据, 但他们的解释并不能说是专属性的, 相关分析没有超出单一企业理论的框架, 因为他们的研究同时也适合于分析核心企业完全兼并成员企业重组成较大规模企业的情况, 因而是不充分的。此外,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当企业集团共用品牌时, 成员企业的专用性资产总和起到了强化品牌信用担保的作用, 也即强化了品牌传递产品质量信息的功能, 使成员企业更容易在 (现货) 市场上取得信赖, 从而完成终产品的交易———这个终产品市场上交易费用的节约被以往研究者忽略了, 因而他们的研究是不完善的。本文认为, 企业集团与企业一样, 其产生的动因的确是为了获取交易费用的节约, 但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相比, 试图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进展:其一, 分析企业间一体化能够引起成员企业在终产品市场上交易费用节约的机理和原因;其二, 通过一体化动因下对成员企业产权交易份额的分析, 解释一体化动因下为什么两个企业没有合并为单一企业, 而是采取了企业集团的一体化形式, 解除理论界长期以来无法回答企业集团与单一企业形成动因完全一样的困扰。

1交易费用节约与企业间的一体化倾向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 本文把现货市场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3) 。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产品, 而且还生产要素。一个有竞争优势的汽车企业产出的不仅是合格质量的汽车, 还产出先进的管理知识, 领先的制造技术, 丰富的信息资源、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品牌, 以及可投入再生产的资金 (资本) 等。当两个企业间有过多的要素交易时, 与单一企业产生之初一样, 过高的要素交易费用促使二者产生了一体化的倾向。企业间成立一体化组织形式至少可以在如下两个方面节约交易费用:

其一是与单一企业功能一样, 企业间一体化组织是替代现货市场中的要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企业间在现货市场上直接进行要素交易的成本是很高的,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要素本身直接定价的困难 (Cheung, 1983) , 比如具有横向关系的小企业向大企业购买管理咨询服务, 这种服务的外部性很难避免大企业的道德风险 (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培育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 还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 很难确定该服务对小企业的产出在边际上到底能够做出多大的贡献, 从而很难基于价值给它定价, 这时事后的利益分配可能就会比事前的频频计较、讨价还价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可能是锁定效应使企业的专用性投资退出交易变得困难, 存在一定的退出成本 (Williamson, 1975, 1979, 1980) , 比如纵向关系中, 一轮胎厂为一汽车厂生产轮胎, 由于轮胎具有专用性, 当轮胎厂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以后, 很难保证汽车厂把资产专用性租金攫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 (4) , 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一个一体化组织, 使外部交易内部化就能够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必须指出的是, 一个长期的重复博弈的外部契约或许可以限制企业双方进行要素交易时的机会主义行为, 却难以排除市场不确定性造成的要素定价成本, 如前述的横向关系例子中, 先进的管理技术给小企业带来的价值与外部市场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一个被高质量替代品充斥的、低迷的、近于淘汰的行业, 再先进的管理技术也没有用, 把市场各种可能的情况写进契约要么是客观上不可能, 要么是成本相当之高———契约是不完备的, 这时一系列内部契约的联结———企业间一体化既可以享受到外部长期契约的好处, 从而限制成员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又可以弥补外部长期契约的不足, 摆脱事前市场不确定性引致的要素定价的困难。

其二是如果企业间实现一体化, 那么相对扩大的专用性资产规模能够强化成员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信用担保功能, 进一步减弱现货市场中的产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已经指出, 至少在纵向关系中, 资产专用性在企业间的要素交易中是不利因素, 是要素市场上机会主义的来源。事实上, 机会主义并不会因企业间的一体化而消逝。新一体化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来源于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产品市场上, 新一体化组织往往对自己终产品的质量更了解, 而买方 (或消费者) 则是相关信息较缺乏的一方, 即终产品市场交易中广泛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一般而言总是正相关的, 所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交易中, 理性的新一体化组织总有以次充好的激励。新一体化组织在实施以次充好机会主义行为中获取好处的同时, 它必须面对产品受到市场抵制而退出市场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专用性资产, 新一体化组织就可以变卖自己的全部资产而变换投资方向, 这样它就可以即享受到机会主义的好处, 又不受到市场的惩罚。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新一体化组织通过加总扩大了的专用性资产规模使其产品受到市场抵制后变换投资方向比一体化之前更加困难, 相对来说, 为了一次机会主义行为付出的期望惩罚成本更加高昂, 更不愿意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因此新一体化组织相对于一体化之前来说强化了成员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信用担保功能。这种信用担保功能是以成员企业共用品牌来实现的。由于共用品牌名称, 成员企业不得不承担来自市场的连带性惩罚, 即“品牌株连”。新一体化组织加总的专用性资产越多, 退出当前市场移做它用的损失就越大, 约束其成员企业维护品牌声誉的积极性越高。现货市场上理性的购买者考虑到这一点, 就会认为规模越大的企业一体化组织越值得信赖, 越有可能提供合格品 (这里假定了规模与专用性资产总量正相关) 。企业间新一体化组织的出现减弱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的影响, 进一步繁荣了现货市场中的产品市场, 与产品市场具有互补的关系。

综上所述, 能够节约大量交易费用是企业间成立一体化组织的动力, 在该动力的驱使下, 企业到底选择哪种一体化形式, 是核心企业完全兼并成员企业形成新的较大的单一企业, 还是核心企业部分购买成员企业的产权形成企业集团, 还有待进一步分析说明。

2一体化动因下产权 (5) 交易的最优份额决定与企业集团的产生

交易费用的节约使企业间产生了一体化的倾向。正如上文分析所指出的, 即使企业间没有任何产权交易, 两个企业加总的专用性资产也能降低二者的产品在产品市场上的交易费用, 极端地讲, 就是一个国家内任何企业之间都存在一体化的倾向, 那么, 我们为什么没有看到整个国家的所有企业一体化为一个生产性组织的现象呢?!原因是企业间一体化本身是需要成本的, 这个成本的存在使企业间不能无限制地一体化下去。企业间一体化会产生“组织成本”, 它包括一体化组织成立时的协商成本、签约成本、成立后的运作管理成本。一体化组织成立时的协商成本、签约成本包括一体化组织成立时的双方的调研信息成本、讨价还价成本、产权交易费用等;管理成本指该一体化组织管理机构在权限内配置要素资源的成本、监督成本、代理成本等。事实上, 也正是因为一体化“组织成本”的存在, 才可能导致两个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企业完全买下另一个企业的产权都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也即出现了一体化倾向下两个企业一体化为一个非单一企业的情况———企业集团。

实践证明, 企业间的一体化过程都是在一个核心企业主导下进行的。核心企业往往是一个较大的企业, 被它一体化的对象往往是一个较小的企业 (以下简称为“对象企业”) 。企业间一体化过程对应的是核心企业的一个内部化过程。核心企业把对象企业内部化是对 (现货) 市场失效的解决方案, 主要是降低要素在现货市场的交易费用, 显然内部化程度 (一体化程度) 越大, 核心企业用权力配置对象企业要素资源的权限就越大, 所节约的要素交易费用越多;核心企业把对象企业外部化 (分立, 与“一体化”相反) 是对组织失效的解决方案, 主要是降低组织内部管理的费用 (包括监督、代理费用) , 显然外部化程度越大, 管理权限越小, 管理费用越低。对于核心企业来说, 拥有对象企业产权份额λ (0燮λ燮1) 是其与该对象企业内、外部化程度的度量, 代表着核心企业对成员企业的控制力。λ越大, 说明核心企业与该对象企业内部化程度越大, 外部化程度越小, 说明核心企业对对象企业的控制力越大。令M (λ) 表示内部化所节约的交易费用, 它是一种“收益”, λ越大, 核心企业用权力而不是用价格配置企业间要素的资源的能力及范围越大, 企业间节约的要素交易费用就越多, 故M (λ) 是单调上升的。再令C (λ) 表示内部化所追加的组织成本, 包括额外追加的管理费用, 一体化组织成立时追加的协商、签约等费用等, 它是一种“成本”, λ越大, 核心企业增加的管理权限越大, 监督费用、代理成本都会相应增加, 而且协商会更困难, 签约费用更高, 故C (λ) 也是单调上升的。这里M (0) >0, C (0) >0, 前者表示组建没有产权联结的松散的一体化组织也能带来成本节约, 这个成本节约来自统一大规模的采购带来单位成本的下降、总的专用性资产在产品市场的担保功能所引致的信息成本 (一种交易费用) 的节约 (是通过品牌共享实现的) 等;后者表示即便组建没有产权联结的松散的一体化组织也需额外追加一定的组织成本。只要存在λ是[0, 1]区间上的点, 使M (λ) -C (λ) >0, 就称两个企业存在一体化的动机, 即通过一定程度上的一体化能够实现Pareto改进。当两个企业间存在一体化动机时, 利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容易证明 (6) :一定存在λ0属于区间[0, 1], 使M (λ) -C (λ) 达到最大值, 并且该最大值为正值。当λ0=0时, 意味着组建没有产权联结的松散型的一体化企业集团是最优的;当λ0=1时, 意味着组建紧密的完全一体化的单一企业是最优的;当0<λ0<1时, 意味着组建带有产权联结的紧密型的一体化企业集团是最优的。注意核心企业与对象企业没有一体化动机时, 企业间的交易完全在现货市场上完成, 此时λ0=0。表1给出了企业间有、无一体化倾向条件下核心企业持有对象企业的最优产权份额选择之间的对应关系。至此, 本文已经可以完全破解企业集团产生的问题了。正是因为存在大量节约成本 (既包括要素交易费用也包括终产品交易费用) 的空间使企业之间产生了一体化的动机, 伴随着企业间一体化进程的深入, 核心企业拥有成员企业产权份额的增多, 不仅只会带来交易费用节约的增加, 同时也会引起额外组织成本的增加, 通过对二者的差额函数的考察很容易发现:有时由核心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完全兼并对象企业并不是最优的, 放弃一体化继续维持现货市场交易方式也不是最优的。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企业集团这种介于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组织, 它既是对成员企业各自单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帕累托改进, 同时也是对所有成员企业通过兼并形成一个单一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帕累托改进。

企业集团产生之初成员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份额决定于产权交易净收益最大化, 是核心企业防止“市场失效”与“组织失效”之间最优选择的结果, 是一种市场均衡状态。事实上, 作为一体化模式之一的企业集团组织与企业组织一样, 产生的动因只有一个, 就是降低交易费用, 并且是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去降低交易费用。

参考文献

[1]汴生.企业集团存在与发展的经济学原因[J].经济经纬, 1998 (6) :66-68.

[2]胡雄飞.企业集团与科斯的经济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 1995 (3) :66-72.

[3]毛蕴诗, 李新家, 彭清华.企业集团-扩展动因、模式与案例[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4]徐金发.企业联合中的交易费用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992 (3) :54-59.

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篇5

关键词:交易费用,节约,组织结构,演变

一、交易费用的内涵探讨

交易费用是一切与市场运行有关的费用, 包括搜寻交易对象、谈判签约、履行交易和监督违约行为等发生的费用。根据交易费用理论, 企业的交易费用包括市场运行时的交易费用 (通过价格机制完成交易的成本) 和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 两部分。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由科斯、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人的工作构成。科斯在《企业的本质》一书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在科斯的基础上, 威廉姆森深化了交易费用的分析。威廉姆森在一个不完全契约框架下, 通过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3个纬度刻画交易成本, 并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行为假设基础上, 认为应将不同的交易属性与不同的治理结构相匹配, 以节约有限理性并抑制机会主义。交易费用经济学从纵向一体化问题出发, 逐步建立了一种对市场、混合形式、企业和官僚组织的“分力的结构选择分析法”。

威廉姆森提出, 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理性, 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考虑:资产专用性原则、外部性原则和等级分解原则。

(一) 资产专用性原则

威廉姆森尤其强调了资产的专用性在经济组织中的重要性。这一原则要求越是具有高度专业性的资产, 就越是要用内部组织的协调 (命令) 去取代市场机制的协调 (用市场机制协调需付出更多的监督和履行合约的费用) 。其隐含的意义为, 对已有企业而言, 为减少交易费用、提高效率应将组织内原有的专用性低的资产转移到市场中去, 仅存留交易效率较高、市场难以做到, 即便做到而成本太高的交易。

(二) 外部性原则

此原则要求将外部性 (交易中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 尽量内部化, 使产销一体化, 降低外部性, 节约交易费用。而且, 外部性在企业内同样存在, 因此将组织内某些不易监督的交易外部化, 以达到减少外部性的目的, 同样也是外部性原则所要求的。如传统科层组织内部对监督费用很高、难度很大的事情设立某种机制 (实为市场机制) 让行为者自己监督自己, 这种契约的安排远比组织内的直接支配 (命令) 更为有效。

(三) 等级分解原则

此原则指组织内部结构安排能够克服各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具体而言, 是将组织中的决策权和相应的责任进行分解, 并落实到每一个便于操作的基层单位, 以进一步节约费用。

二、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及其与节约交易费用的关系

企业组织结构反映了企业组织中的正式活动关系、职位和权利关系以及信息流通关系。组织结构是否有效的最终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尽量寻求组织内交易费用的节约, 以达到组织内管理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的目的。新古典企业理论只谈企业在生产函数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公共政策理论则反对损害竞争, 损害市场的行为。因此它们都忽视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特征, 或干脆就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无足轻重的。然而, 交易成本经济学却认识到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认为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每个阶段都留有节约交易成本的烙印, 不同组织形式的出现也都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

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 无论是从简单组织形态到机械组织形态, 还是从机械组织形态到有机组织形态, 其演变的动力都是一致的。从组织内部来看, 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即避免决策失误, 减少消耗和成本, 提高组织效率;从组织外部看, 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自身开拓生存的空间,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 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类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握企业组织变革的脉络, 可以把企业组织形态归结为以下3种基本类型:

1、简单组织形态。这是企业组织的初期形式, 包括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组织。这种企业组织规模小, 经营复杂程度低, 没有中间管理层。最高管理层 (企业所有者个人或群体) 直接指挥企业员工进行生产活动。

2、机械组织形态。这是随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而产生的现代工商企业组织。它是以韦伯所倡导的官僚组织形态为特征的, 即科层制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官僚组织两个基本特征, 即高度规则化与结构层级化。韦伯称官僚制的纯技术的优势超过任何其他的 (统治) 形式, 它能够“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性、保密、统一性、严格的服从、减少摩擦、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

3、有机组织形态。在经济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知识化的推动下, 企业组织形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其总方向是:消除官僚结构的弊端, 围绕增加灵活性, 提高组织价值增值能力和组织效率, 通过重新整合组织要素, 使企业组织向非层级制发展———企业组织呈现出结构的扁平化、柔性化 (弹性化) 、网络化和机构的小型化;同时, 立足于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 出现了学习型组织;着眼于整合外部资源, 以提高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形成了虚拟组织。这些新出现的扁平组织、柔性组织、网络化组织、分力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和虚拟组织等立足于适应环境的高度复杂性和变动性, 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为基础, 既以组织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又极大地促进了组织成员的发展。与传统组织形式相比, 具有简洁的结构和水平的层次;更强调能力的重要性, 人员和机构配置的精干;组织成员与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 拥有较多的权力;组织运作快捷高效等。

(二) 企业组织结构演变与节约交易费用之间的关系

1、机械组织形态的交易费用节约。现代组织理论通过对组织权变因素的限定, 设计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明确、边界清晰的组织结构,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等是这种组织设计理论的产物。这些组织结构都假定, 通过明确组织内部人事权责结构, 能够实现组织比市场更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在过去市场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这些组织设计的确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为使企业内部管理费用更加节约, 降低组织内部摩擦, 管理者总是尽量建立良好的秩序, 降低组织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

2、有机组织形态的交易费用节约。相对于传统的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而言, 有机组织形态优势十分明显。如网络组织结构, 没有科层组织内部等级森严的制度, 成员间具有平等性和协调合作的多样性, 减少了一体化带来的成本, 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且拥有科层制下资源配置的优势。同时它减少了市场交易中带来的成本, 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但它又具备了市场的灵活性, 组织协调机制多样化, 采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它是一种同时具备企业与市场优势又基本克服了其缺点的组织制度。具体来说, 有机组织形态主要从以下方面节约了交易费用:首先, 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管理费用。将内部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简单化, 这样, 组织内决策层离市场较近, 从而降低决策成本;通过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沟通技术, 可以实现组织内纵横两个方向的信息沟通成本的节约。组织内成员的流动使组织处于流动状态, 从而带来了组织内部沟通成本的节约。其次, 降低了组织外部的交易费用。通过虚拟组织和网络组织设计, 组织不仅节约了寻找市场信息的成本和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沟通的成本, 而且节约了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契约成本。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也拉近了组织与最终顾客的距离, 从而降低了组织与最终顾客的沟通成本。通信、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也促进了虚拟组织和网络组织的发展。最后, 降低了组织的机会损失。由于管理者的时间、知识、精力等都是企业的稀缺资源, 如果管理者将精力分散于企业的各个方面, 就有不能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的管理、革新、改进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业务外包或虚拟组织就能减少这种机会成本。此外, 有机形态组织结构具有与市场的零距离, 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柔性, 因而能较早发现顾客需求的变化, 从而较早做出决策以求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 原来刚性组织产生的机会损失在柔性组织中可以得到降低。

三、对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企业组织及其结构是企业功能和企业绩效的组织保证, 不断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使其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 这也是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

(一) 我国部分国企组织结构变革滞后的主要表现

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未能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高效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现代企业组织结构要求部门精干、层次精简、管理幅度科学、信息传输快速、明确的岗位职责与跨岗位、跨部门协调机制的有机结合以及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组织性能。但我国相当部分企业还存在着划分行政级别、机构部门设置类似行政机关、部分承担政府或社会应承担的职能、机构臃肿、层次过多、职责不清和冗员充斥等“机构病”, 造成企业信息迟滞、决策不明、奖罚不清和运转失灵的不良状况。其后果是, 企业难以以市场为导向, 对市场信息反应能力差, 企业运转成本过高, 决策缺乏明确取向。

2、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结构与现代市场经济不适应。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 我国大部分国企仍沿用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结构。它基本上是一种“封闭式”的生产组织, 适于产品比较单一、市场环境稳定的企业及企业生存环境。其缺点是决策集中导致信息传输慢, 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较差, 内部缺乏有机的协调, 员工缺乏决策权和独立利益体现, 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差。与现代生产组织的体制、运行方式不适应, 与多样化、快速化的市场特征不适应。

3、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 具有科学、高效、开放型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现代企业集团还为数不多。

(二) 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滞后的深层原因

1、以政企分开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最终完成是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改革滞后的首要原因。

2、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信息时代的生产组织方式没有清醒的认识, 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和知识。

3、企业家“动力结构”不健全, 企业管理者薪酬同企业绩效没有紧密“挂钩”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改造升级滞后的另一原因。

(三) 对策建议

1、国企组织结构的现代化改造应以“政企分开“为前提, 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整体改革相配套。以法人财产权为特征的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制度。实现政企分开, 首先就要理清政府与企业的财产关系, 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混沌不清的状态, 使财产边界明晰化, 这也是产权明晰的重要内容。实行政企分开, 一方面有利于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 从而形成有效的产权约束机制;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 形成新型的政企关系。

2、企业构建新的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应以建立科学的信息结构为纲, 形成信息主导型企业。

3、强化激励机制, 硬化约束机制。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 不仅要从机制设计方面形成对经理阶层足够强度的有效激励, 而且也必须使企业员工的收入报酬与其工作努力程度和经营绩效相关, 使个人“偷懒”的成本和劳动损失内部化。通过硬性的制度规定, 促使企业全体员工为增进自身利益而充分发挥其潜能, 提高工作努力程度, 从根本上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德) 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 2000.

[2]、 (美) R·科斯.企业的本质[M].三联书店, 1994.

[3]、 (美)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印书馆, 2004.

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篇6

1、在企业规模扩大中产生大企业病

科斯认为:“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 它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科斯看来, 以价格机制构成的市场中的每一个交易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企业的组织管理也需要成本, 当企业的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 人们就会以企业来替代一部分市场。按照交易成本理论的推理,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 用某些权力或权威配置资源和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呈相互替代的关系, 企业虽然具有不断扩大规模的倾向, 但最多只能扩大到由于规模扩大所增加的组织成本等于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之时。因为组织规模的扩大导致了组织成本的增加、官僚主义盛行和企业效率的降低, 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的激励、活力、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这种情况俗称大企业病, 其原因有:第一, 交通、通讯乃至后信息技术的革命, 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使市场交易费用大幅度降度, 过去我们所依赖的价值链纵向集成, 以达到规模经济, 使交易费用最小化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受到严重挑战。第二,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委托代理链条被进一步延长, 产生“变压器”效应, 企业的激励与约束不够, 权威机制导致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第三, 由于交易费用理论隐含的企业资源是同质的, 可转移的假设不能成立, 就表明权威机制和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 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如果忽视这种互补关系, 就会造成低效率配置企业资源。

2、在解决大企业病中产生中间组织

在一体化大企业里, 权威机制产生了高昂的组织成本, 大大超过了价格机制的交易费用, 出现了规模不经济,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有:第一, 纵向分解紧缩规模, 降低组织成本。即通过裁员、外包等手段变身, 在“归核战略”指导下, 整合资源;第二, 划分业务单元, 引入市场机制, 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化, 以发挥市场机制长处,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针对上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现实经济中, 在分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 存在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协调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契约寻求整个生产系统的有序性和协调性来获得高效率生产过程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其中, 有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于古典的市场关系, 有的更接近于古典的企业内部关系, 由此构成了市场组织化或企业市场化的组织特征。不同的组织特征造成了大量的中间性组织的存在。这就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制度安排———中间性组织。表1显示了市场、一般企业与中间组织的比较。

3、企业集团是中间组织重要表现形式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 以资本联结为主要纽带, 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和契约等多种纽带, 把多个企业联结在一起, 形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在经济上统一控制、法律上各自独立的多法人一体化的经济联合体”。由这种定义可知它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交易的制度安排, 既不同于作为自由市场交易制度安排的市场, 又不同于作为市场替代物的企业的制度安排, 因此是符合威廉姆森的中间规制结构的概念的。企业集团是采用一种规制结构把若干交易往来和市场利益关系经济组织连结起来, 通过这种联合体的作用降低市场风险, 把不确定的市场交易转化为组织内部的协调管理, 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和获取信息成本, 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所谓企业集团就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制度性办法”。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使企业组织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相互替代具有了高度的灵活性, 它是为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

二、企业集团边界的确定

1、边界分析的逻辑

科斯认为:企业的形成原因是通过把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的结果。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内组织管理的成本与市场的交易成本比较而决定的, 由此确定的企业边界即是企业与市场的一条线, 但企业集团这种特殊的企业形式, 强调采用“半市场化”的方式, 将交易与管理两种资源配置方法同时引入企业内部的创新方式, 其边界至少要包括两条线:一条是与市场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边界, 另一条便是与一体化企业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边界。前者保证了企业集团与市场的平衡, 解释了为什么企业集团不可能无限大, 覆盖所有的市场;后者保证了企业集团这种特殊形式与一般形式的一体化企业的平衡, 解释了为什么是企业集团这种多法人联合组织的特殊存在, 而不是普通的单一法人的一体化大企业或多企业的简单加总。由于企业集团内部是即有市场关系又有组织管理关系的高级企业组织形态, 企业集团的内部的交易分为“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和“基于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前者是指企业成员之间产品交易的关系而产生的成本, 后者是指的是母子公司之间, 企业成员之间通过科层结构管理而产生的成本, 即科斯意义上的企业的组织管理成本。两者之和等于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集团的两条边界:企业集团与市场的边界, 关键在于比较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集团内部“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与企业集团“基于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之和。企业集团与一般性大型企业的边界, 关键在于比较企业集团与一体化大型企业的内部两种交易成本之和大小。

2、企业集团与市场的边界

企业集团与市场的边界的确定在于市场的交易成本与企业集团内部的交易成本的平衡点, 即企业集团内部“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与企业集团内部“基于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之和。当“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与“基于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二者之和小于外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之时, 企业集团规模扩张以节省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集团规模扩张后, 企业集团内部“基于市场关系交易成本”与“基于权威关系交易成本”之和上升。因为这时或是增加了管理的链条或是增加了内部竞争对手, 或者二者同时增加, 但一定是导致企业集团内部二种交易成本之和上升。直到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成本与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相等为止, 企业集团停止扩张。这时便是企业集团的最优规模。

3、企业集团与一体化企业的边界

新时代的一体化企业内部同样具有“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和“基于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这两种交易成本。企业集团和一体化企业相比, “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要多一些, 因其阶层的分级较一体化企业少一些, 那么其“基于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较一体化企业少一些。企业集团与一体化企业之间的边界是两者内部交易成本之和均衡点。当企业规模扩张, 内部交易成本上升时, 如果“基于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上升幅度大于企业内部“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上升幅度, 企业倾向于采取企业集团这样的组织形式扩张。反之则愿意采用一体化企业的形式扩张。当我们了解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的规律后, 我们会发现, 企业在规模经济的时候, 这时暗含的假设是企业的组织管理很有效, 那么企业扩张, 其内部的权威关系交易成本较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上升的速度要慢, 这时企业倾向于采用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而企业到达一定规模, 即规模不经济的时候, 这是暗含的假设是企业的组织管理已经因为链条过长而失效, 企业扩张, 其内部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较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上升速度要快, 企业倾向于采用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超大型企业都是企业集团的模式。

三、企业集团边界与交易成本节约

1、企业集团的出现扩大了人力资产, 物质资产, 品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的范围

一些资产诸如人力、物资、品牌、科技、声誉、还有诸如像分销体系、管理方法和企业家精神等等资产一旦投入就难以收回或转换其使用用途, 这就是威廉姆森所说的资产的专用性。在企业集团出现以后, 这些专用性资产的专用性范围扩大, 从一个企业扩张到企业集团, 进而专用性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2、企业集团具有的信息优势降低了外部交易的不确定性

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单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获取的有关市场的信息总是有限的, 因而在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而企业集团则能从更广的范围获取信息, 综合分析成员企业所提供的多种信息后, 再传送给每个成员企业, 从而可以降低单个企业因信息匮乏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 进而节约了企业集团的交易成本。

3、企业集团集中生产某类产品降低了外部交易的不确定性

集中生产某种 (类) 产品的企业集团, 因其规模较大, 实力较强, 还容易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 因其处于竞争中强势的一方, 从而可以降低与处于弱势的一方竞争中交易的不确定性, 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4、企业集团集中获取生产要素降低了外部交易频率

单个企业进行生产要素的交易往往伴随较高的费用, 要在搜寻交易对手、讨价还价等环节耗费较多的资源。如果把各成员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由企业集团统一进行大规模的购买, 不但会节约各单个成员企业耗费在生产要素交易上的费用, 而且还会降低生产要素的单位价格。这些都导致成员企业获取生产要素的单位交易成本降低。此外, 企业集团还能充分发挥其内部协调的功能, 把生产要素在不同的成员企业间进行调配, 集中生产要素的使用, 以盈补欠, 更有效地配置资源, 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实力。

5、企业集团所具有良好的政府关系

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往往受到政府的关注, 经常可以获得某种优惠政策, 如减免税收、原材料优先供应等等。政府的政策支持相当于一个信号, 明确告诉与企业集团交易的相关交易者———供应商, 买家。“政府做了口头上的担保”。减少了相关交易者与企业集团交易的相关风险, 从而减少了企业集团的外部交易成本。因此, 优惠政策带给企业集团的明显效益是单个企业所不易获得的。

6、企业集团的双边治理组织结构

持股企业可以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企业通过建立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方式, 把其它相关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组织, 获得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

四、理论与现实启示

1、“悖论”的提出

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5年, 我国大企业集团的数目达到2845家。我国的企业集团的发展虽有着可喜的骄人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 虽然我国企业集团的规模很大, 但暴露出规模扩大过快而忽略规模质量的粗放型增长的特点, 甚至出现某些规模不经济的特点。也就是我们所分析的企业集团“基于权威管理的交易成本”过高。企业集团的出现就是为了节约“基于权威管理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用“内部的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替代“基于权威关系的交易成本”, 这种情况似乎和企业集团出现的实质相矛盾, 这种“悖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现实原因及启示

从企业集团的形成乃至企业集团边界的确定来看, 企业集团出现的过程一般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 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 即一部分人发现获利机会, 便为之努力, 自发的推动了制度的变迁, 引发了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出现。而我国的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仅有短短的二十几年, 更多地带有政府行政命令的色彩。政府意识到企业集团的种种好处, 注意到企业集团在一些国家 (日本, 韩国) 经济腾飞初期发挥的重要作用, 便迅速出台了一些政策推动了企业集团的发展。因此我国企业集团出现的过程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过程。

这种变迁在迅速把企业集团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引入我国的同时, 带来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这种非企业自发形成的企业集团只具备企业集团的形式, 却未有企业集团的实质, 与超大型的一体化企业并无本质区别, 并未体现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在排除规模经济的交易成本降低以后, 因为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带来的内部交易成本的降低, 引起的边界的扩张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就是企业集团集权与分权的问题:母公司对于子公司不知道什么时候该集权, 什么时候该分权。集权过多, 则“基于权威的交易成本”上升过快。分权过多, 子公司则利用企业集团形态特有的市场竞争关系与母公司讨价还价, 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上升过快, 反而提高了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成本;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常常错用了权威关系来解决本该通过市场关系解决的问题, 导致效率低下。再加上我国企业集团由于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 习惯性的运用权威管理在企业内部进行资源配置, 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不能解决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与正式制度的不匹配问题。在没有观念支持的情况下, 即使企业集团是在企业内部有市场关系的形式, 企业集团也不会使用内部的市场关系, 也不知道如何运用内部的市场关系替代过高的权威关系交易成本。

此外, 我国企业集团引入的竞争关系也值得怀疑, 我国的权利租过大问题导致对于集权的人来说不愿意将本不适合他的权力下放到他人, 对于分权的人却常常渴望得到更多的权利———无论此权利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否有效。因此二者因为权利租的不停讨价还价产生高额交易成本。而讨价还价的目的不是基于市场关系的资源的合理利用, 而是基于各自利益的权利租再分配。此种基于权利租目的的交易成本并非我们想要的替代权威关系的基于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本想找个竞争者促进廉洁, 却找个争权者共同分赃。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还没有解决过度集权交易成本过高问题, 又产生了因分权关系而产生的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从而导致产生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成本过高。

由于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集团还仍处于规模经济的阶段, 即使没有认清企业集团的本质是进一步节约交易成本这一问题, 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成本上升也被规模经济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下降幅度所掩盖。企业集团的规模仍要继续扩张。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当企业度过规模经济以后, 企业深刻理解企业的边界扩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所致;或是企业家意识的自我觉醒, 自发的利用企业集团这样的高级组织形式降低交易成本, 来扩张我国企业集团的边界之时。

参考文献

[1]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 1994.

[2]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 2006.

[3]今井贤一:企业集团[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

[4]蓝海林:中国企业概念的演化:背离与回归[J].管理学报, 2007 (3) .

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篇7

关键词:企业边界,模块化,交易费用

1 引言

企业边界研究一直是企业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在企业的发展史中,企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从直线式组织、U型组织、事业部组织到矩阵型组织,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企业的边界也经历了从刚性到柔性、从统一到分立、从横向到纵向、从独立组织到网络组织的演变历程,直至形成了模块化时代的无边界。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企业界出现了逆一体化的现象,许多著名的大型跨国企业纷纷以外包或者独立的形式剥离非核心业务,将其业务归核化。而这逆一体化和业务归核化正是形成了以模块化为特征的网络组织关系。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边界,突出了企业边界的柔性化、动态化、扁平化,强调组织的渗透性和灵活性。

交易费用经济学把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威廉姆森是这样定义交易的,当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在技术上可分的界面上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而技术上可分的界面指的是技术上不可分的实体之间发生联系的区域。因此,在模块化的过程中,系统结构设计者与各个功能模块团队以及模块系统集成者都是技术上不可分的实体,模块在这几者之间进行转移的过程中,交易便发生了。影响交易性质的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这三个维度在模块化的条件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因素的变化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从而影响了企业边界的变动。本文旨在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分析模块化对交易的三个维度影响来研究模块化对企业边界的变动。

2 模块化对交易的三个维度的影响分析

2.1 对资产专用性的影响

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用于其他替代用途或被替代使用者重新使用的程度(Williamson,1985)。在模块化的过程中,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资产专用性主要表现为模块制造工具的实物专用性和人力资产专用性,故暂不考虑威廉姆森(1991)所列举的其他四类资产专用性。

第一、模块的细化降低了资产专用性。模块化的宗旨是为了降低一体化结构的产品的复杂性,使产品的结构和生产过程分解细化。因此,随着模块化程度的提高,产品被分解成更多功能相对单一和复杂性较低的模块,每个模块的设计和生产的程序和步骤大大降低,模块的资产专用性也相对降低了。第二、模仿降低了资产专用性。当企业进行模块化分离后,它的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往往会努力地去模仿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模块产品。当隐性的架构性知识转变为编码化的设计规则时,知识的理解和传播也变得更加容易,各个公司其特有模块特性和功能也相应的融合在其他公司的模块之中,行业中的模块化资产专用性也相应随之降低。

总的来说,模块化对资产专用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模块化降低了对产品设计进行模仿的难度,而模仿和企业间知识扩散进一步促进具有相似模块架构的形成,各种模块交易的资产专用性被降低;当一种产品存在差异性的产品架构时,模块化却会进一步增强专用模块的专用性,降低通用模块的专用性;模块化在通过鼓励模块化创新而加速现有架构演变的同时,降低了架构性创新的难度,进而促进了专用模块与通用模块的分化。

2.2 对不确定性的影响

在解释经济组织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时,威廉姆森(1991)继承哈耶克和巴纳德的观点,总结了经济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两种调适机制,即自主性(autonomous)调适和协作性(cooperative)调适。自主性调适指的是当受到不确定性影响时,单个参与者可以根据现有信息独立自主地采取正确的行动;协作性则是指,当受到不确定性影响时,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参与者,需要进行及时的协作以免相互矛盾地行事。我们可以根据不确定性的不同扰动后果,将不确定性分为自主性不确定性和协作性不确定性。当面对不确定性时,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越强,他们之间越需要做出协作性调适。因此,交易的资产专用性越高,越容易受到协作性不确定性的影响。

在模块化活动中,自主性不确定性是指那些仅引起模块部件内部做出调整的不确定性,协作性不确定性则是指引起模块产品架构、相关联的模块之间做出调整的不确定性,架构的变动必然会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做出调整。Baldwin和Clark(2000)认为模块化设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包容不确定性。然而这种包容是有条件的,它仅包容了那些影响模块部件设计活动的自主性不确定性。因为,这些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隐藏参数变化,在遵守设计规则的情况下,是不需要与模块外设计者进行协调的。通过对自主性不确定性的包容,模块产品系统可以灵活的吸收多个模块部件共性知识,从而在面对自主性不确定性时,模块化产品系统往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对于协作性不确定性,设计模块化则会尽量消除这类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扰动结果。在制定设计规则阶段,系统架构师会努力地去掌握产品设计的架构性知识,掌握模块之间可能的相互依赖关系,按照一定的规则设计和制定不同模块之间的界面和接口,尽可能有效合理有序的维持模块间的联系结构,把产品架构方面的不确定性减少到最小。

2.3 对交易频率的影响

交易频率是威廉姆森提出影响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交易频率的大小对企业的模块化分离整合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交易频率对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资产专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偶然的非标准化的交易,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形式,如层级或网络,而建立这种组织形式需要付出比较高的成本,交易发生的越频繁,越容易补偿这些成本。由此,对于那些一次性或不经常发生的、标准化程度高的交易,就很难建立起专门的组织形式(Williamson,1985)。

模块化增强了产品的灵活性,通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模块化设计规则下对模块进行组合与搭配,同时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实现了产品的大规模订制。这其中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各种模块的使用频率在组合与搭配的过程中出现了分化,有些模块在订制产品中会被经常使用,而有些模块只有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时才被使用,我们将它们分别称为常用模块和偶然模块。常用模块与偶然模块的分离,不但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常用模块的规模经济。由此可见,设计模块化对交易性质的影响,在于它促进了同一系统中不同模块交易频率的分化,在提高系统集成者与常用模块设计者的交易频率的同时,降低了系统集成者与偶然模块设计者之间的交易频率。

3 对企业边界的影响研究

前文分析了设计模块化对交易性质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利用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讨论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到了企业边界的变化。借鉴威廉姆森(1985)的分析策略,首先假定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是给定的,暂且剔除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这样可以集中分析资产专用性的问题。此时,各种组织形式下的交易成本可以刻画为资产专用性(k)的函数,即M=M(k)、H=H(k)和N=N(k),它们之间有如图1所示的关系。M(0)N>H>0表示,随着资产专用性增加,双边依赖越来越大,层级在协作性调适方面的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在激励、调适和官僚成本方面,网络均介于市场与层级之间,与层级相比,网络牺牲了合作性而有利于更大的激励强度,与市场相比,网络牺牲了激励而有利于各参与者之间更多的协作,此时的企业边界为中等。如果k*是k的最优值,则根据节约交易成本的原则,有效组织形式的选择符合如下规则:(1)当k*k2时,运用层级形式,企业边界最大(Williamson,1991)。

结合前文关于资产专用性的分析可知,引入模块化后,模块设计者与系统集成者之间交易资产专用性的增减取决于模仿与模块创新之间的均衡。根据技术演变周期的观点(Chesbruogh,2003),当产品架构处于稳定期时,模仿将成为主导,模块设计者与系统集成者之间的交易倾向于形成市场或网络的组织形式;当架构处于变动期时,架构性创新将成为主导,参与者之间倾向于形成层级或网络的形式。此时,企业保留了其核心模块,其他的非核心的通用模块则从企业中独立出去,企业边界由此而缩小。

交易频率的变动对组织形式的影响,不仅仅受到资产专用性的调节,还受到来自不确定性方面的制约,它们与组织形式的匹配关系如图2所示。由于通用模块的交易是标准化的,不管交易频率是高或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却由于标准化的规定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也是很小的,所以当交易的对象是通用模块时,采用市场形式的组织模式来完成交易是理想的,也是交易费用最小的,企业可以依据模块功能的划分而分解成一系列模块化的企业组织或者以外包的形式把通用模块分离出去,此时企业的规模最小,企业的边界也最小。如果交易的对象是专用模块时,交易频率较低并且交易不确定性较小情况下,交易适合采用网络形式的组织模式来完成,此时企业的边界适中,其规模的大小介于市场形式的组织和一体化的组织之间。而同样在交易对象为专用模块的条件下,如果交易频率相对较高,以及交易的不确定比较大的时候,通过市场形式的交易方式则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甚至超出了企业进行一体化所带来的管理成本,这时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一体化的形式把专用模块内部化,使该模块的交易变成科层管理模式下的交易活动,此时企业的规模扩张,企业边界也变大。在现实中,产品模块的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以及不确定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因素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中,因此随着交易性质的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也相对的做出一定的调整,企业的边界也会处于不停的变化中。

4 结论

在模块化条件下,企业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活动不再仅限于在企业边界内进行,很多时候,一个产品的生产需要跨越不同企业的边界才能完成。企业之间的相互重叠、渗透与替代使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功能以及企业的边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业绩和企业的运行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模块化的条件下,正确理解和认识企业边界是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只有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将来做什么的前提下,才能集中能力和资源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精力和资源聚核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使自己更加专业化;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模块化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超越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局限,充分吸收与利用其他企业的优势能力和资源,做到与其他企业技术、能力与资源的互补,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使用,以此进一步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奥利弗.威廉姆森,斯科特.马斯腾.交易成本经济学一经典名篇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王洋.企业边界理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郭朝先.模块化组织中的企业边界及其特征[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09):7-8.

[4]曹江涛,苗建军.模块化时代企业边界变动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08):85-92.

[5]侯若石,李金珊.资产专用性、模块化技术与企业边界[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91-98.

[6]陈而新.模块化理论及经济组织的模块化[D].北京,北京航空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集,2005.

[7]徐宏玲,颜安.模块化组织与大型企业的基因重组[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5(6):52-59.

[8]BALDWIN CLARK.Design,rules,volume,the power of modular-ity[M].MIT Press,Cambridge MA,2000.

[9]胡晓鹏.企业模块化的边界及其经济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90-97.

企业期间费用及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篇8

一、企业期间费用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费用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费用范围划分不明确。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管理费用核算范围混乱。一些管理者,为调节利润,任意变更管理费用范围。例如,为达到减少产品成本的目的,将本应计入人工费、材料费、制造费用中的某些费用,故意计入管理费用;还有一些管理者,对企业原材料的管理缺乏有力的监督,致使原材料损失严重,甚至一些仓库保管员将剩余原材料带回家自用或当做废品卖掉,这也是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此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日益被企业接受和推广,然而,在“三新”发展的同时,研发、保险、排污及矿产资源补偿等相关费用,应该按照受益对象,逐一划分到对应账户,不能完全归于管理费用。

2. 计提的折旧、摊销和资产减值准备不合理。

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人为扩大计提金额及减少计提时间等情况时有发生,加大了本期的管理费用。另外,各种资产的减值应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但有些企业却将此计入管理费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

3. 日常费用支出管理不严格。

办公费、通讯、招待、交通、差旅、咨询等费用的日常开支管理不严格,浪费普遍严重。比如,无论是企业内部使用的文件还是外部使用的文件,均采用了单面打印,而不是双面打印,甚至大量使用彩页打印,造成打印费用较高;通讯费用使用也不合理,经常出现员工使用办公电话进行私人会话;交通费用也存在大量浪费,一些管理人员经常利用办公车辆处理私人事情。

(二)财务费用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混淆。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会计核算当中应严格区分开来,不能将二者混淆在一起。比如,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在兴建期间,从银行借款产生的利息费用属于资本支出,应归属到“在建工程”账户,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但在一些企业的会计核算当中,却将在建工程期间的银行借款利息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2. 资金筹集、回收不合理。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链条,没有了资金,企业的发展便会中断。但是许多企业筹集资金方式不合理,即没有有效合理地使用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商业汇票,导致资金成本较高。不仅在资金的筹集方面,在资金的回收方面也存在欠缺。比如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衡量对方企业的信誉及财力,形成了大量的应收款项,且坏账的机率较大,企业为了回笼资金,不得不采取优惠的折扣政策,加大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3. 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

为最大化发挥资金效益,必须合理有效使用资金。而一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管理欠缺,如将大量资金购置不动产、土地,虽然获得大批量的订单,却无剩余资金采购原材料,致使资金周转困难。为解决资金问题,企业不得不用厂房、设备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与此同时也产生了高额的贷款费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三)销售费用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销售费用核算不规范。

一些企业为了不让销售费用超出预算,将某些销售费用随意转入或转出,使其成为管理者调控利润的工具。销售费用随意调转,致使销售费用核算不规范,销售费用金额不真实,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真实性原则,也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2. 宣传费用额度过高。

企业为拉拢客户,促进产品销售,在宣传上大力投入,致使宣传费用过高。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广告宣传方面,广告做的十分到位,但是企业的经营利润不是单凭华丽的广告就能拉动的,还应该做到经济实用,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更应重视产品的质量。

3. 费用报销审批制度缺乏执行力。

企业的销售费用报销审批制度执行不力。一些企业明文规定:凡是报销的销售费用,须填写费用报销单,经上级部门和主管审核签字后方可报销。然而,实际工作中,负责审核的主管并没有严格遵守费用报销的规章制度,不管合理与否,只要主管人员签字,财务人员都会予以报销。

二、企业期间费用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低

为确保期间费用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应保持审计地位的足够独立。然而我国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与销售部、会计部等部门地位相同,开展审计工作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这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在编制期间费用的审计计划、搜集期间费用的审计证据、发表期间费用的审计意见等方面的工作。内部审计独立性低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缺乏法律法规的强制保障;二是内审人员的经济利益受制于企业,经济地位不独立。

(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期间费用的核算范围越来越广,核算内容越来越细化,这就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企业管理、审计、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但大多期间费用的审计人员前身是会计,缺乏其他知识的掌握,应对复杂的期间费用审计工作较为吃力,欠缺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管理者阻碍内部审计工作

期间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利润和关乎着对企业管理层的评价,再加上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审计知识,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职能,因此,企业管理者刻意阻碍审计人员对期间费用审计的情况便屡见不鲜。由于管理者的轻视和阻碍,使审计期间费用的工作困难重重,间接导致了期间费用核算、管理问题重重。相反,若管理层了解审计知识,支持审计工作,组建高效能的内审机构,严格遵守期间费用审计的规章制度,将会使企业的期间费用核算、管理更加规范。

(四)费用报销审批制度不合理

费用报销审批制度不合理也是内部审计期间费用不能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加大内部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多数企业费用报销填制的单据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批、签字,但是这些审批、签字人员往往只是走形式,对费用的发生是否真实、发票是否正规、费用金额是否属实等不去考证,只要上级管理者签字审批,那下级管理者便签字报销,这就使费用报销内部审批制度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内部监管作用,从而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和审计难度。

三、企业期间费用内部审计有效开展的对策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提高审计效率、规避审计风险的关键环节。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做到内部审计机构地位的独立,建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企业股东会或企业董事会;其次要做到内部审计人员的经济独立,其审计经费、审计人员薪酬直接纳入股东会或董事会经费预算。只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了,内部审计人员在对企业期间费用进行审计时才不会有来自其他部门的干扰、压力,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公允、真实、客观的审计,出具有价值的审计报告。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不断修订,不断与国际趋同,要想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职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就必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企业原有审计人员的培训,企业要为他们提供财经法规、审计、税法等培训机会,督促他们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促进他们进行审计经验的交流,不断充实自我;二是招募吸收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比如,招募了解企业管理的人才,聘用精通计算机的人才、吸收懂得收集信息和能够进行综合分析的人才。

(三)提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如果管理层能够对内审工作充分了解,那么期间费用的审计工作便会减少许多阻力。只有管理者认识到内部审计对加强期间费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地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待遇,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才能够调动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那么内部审计人员在对期间费用进行审计时,也才会客观、公正地出具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期间费用的审计工作也才会有效进行。

(四)建立严格的费用报销审批制度

严格规范的制度是保障企业有效管理的关键,企业期间费用的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费用报销审批制度。从期间费用的预算到期间费用的发生以及期间费用的报销,企业都要建立起规范的审批制度,企业的会计部门、审计部门也要及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大额、重点期间费用的报销、核算,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该注意发票单据是否完整真实、手续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报销的金额是否合理、审核是否按企业的规定经过了相关领导的审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企业若想不被时代淘汰,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规范企业的管理模式,虽然多数企业在期间费用的管理、核算上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企业管理者能够认识到企业内部期间费用审计的重要性,转变管理思想,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督促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就会使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摘要: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是企业费用支出的重要部分之一,期间费用的核算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管理质量。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对期间费用的核算和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内部审计独立性低、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是企业期间费用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企业内部期间费用审计的重要性,转变管理思想,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督促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关键词:期间费用,内部审计,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飞.企业期间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财务审计,2015(10)

[2]陈文丽.关于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探讨[J].经济论坛,2013(10)

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模型设计 篇9

2013年6月19日,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启动了我国首个强制性的交易市场, 并在首日完成第一单交易, 标志着我国开启碳交易市场时代的来临。目前我国许多大型企业 (如煤炭企业、化工企业) 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 同时企业内部又存在着组织架构复杂、温室气体排放源比较分散的特征, 如何应对“碳交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有效地在大型企业内部分配有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资源、挖掘大型企业内部各个分子公司 (或不同生产部门) 的减排能力, 形成企业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势, 是每一个企业需要考虑到问题。

本文通过对以往碳交易实践的总结, 以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 (cap and trade) 为设计原则, 提出了企业内部碳交易模型。在大型企业内部不同分子公司 (或不同部门) 之间运用企业内部“市场化”手段, 引入内部交易机制, 调整企业内部温室气体排放量分配, 以达到温室气体排放量资源的最优配置, 为大型应对“碳交易”时代到来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二、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市场

(一) 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概念

碳交易思想是为了解决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现实中诸如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往往产生的是负外部性, 即一方的行为对于其他方产生了负面作用。

企业内部碳交易的思想是指企业将自身的碳排放配额以一定方式分配至下属的各个分子公司 (或各个不同部门) , 各个分子公司将分得的碳排放配额用于抵消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在一定的核算期内, 对于每个分子公司, 结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卖至其他分子公司 (或部门) 获利, 超出给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则必须在内部交易市场上进行购买。

(二)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企业内部碳交易比较成功的有英国石油公司的内部碳交易实践。英国石油公司自2000年开始启动内部碳交易实践活动, 涵盖了包括勘探与生产, 精炼与销售, 化工和天然气、电力及可再生能源四个主要的业务单元。其采用“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 (Cap and Trade) ”的理念进行设计与管理, 通过内部交易系统, 并与毕马威等机构合作开展监测与核证业务, 成功实现了公司的减排目标。此外, 韩国SKL公司, 德国大众公司也开展过类似内部碳交易行动。

国内外学者对于碳交易体系的构建要素、规则进行了研究。David G.Victor, Joshua C.House在《BP’s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中总结了英国石油公司的内部碳交易成功经验, 提出了“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 (Cap and Trade) ”的理念;Stavins (1995) 总结了排放权机制的要素, 认为“一个完整的排放权制度有八个要素: (1) 总量控制目标; (2) 排污许可; (3) 分配机制 (4) 市场定义; (5) 市场运作; (6) 监督和实施; (7) 分配和政治性问题; (8) 与现行法律和制度的整合。”Gunasekera (1998) 则对澳大利亚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了研究, 认为“澳大利亚的排放权交易体系应包含以下因素: (1) 产品定义 (排放许可总量、种类、期限、因子) ; (2) 市场参与者 (强制参与者和自愿性参与者) ; (3) 排放权分配; (4) 运转体系 (许可的核实、监督、励行) (5) 交易机制和市场势力。”王毅刚在《中国碳排放交易道路》 (2011) 中总结了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地的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包含的要素: (1) 目标和分配; (2) 交易体系管理机构; (3) 交易制度; (4) 国家注册系统和清洁发展机制注册系统; (5) 报告制度; (6) 遵约制度。华志芹在《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经济学分析》中做出了碳交易市场结构分析, 提出碳交易市场“包含政治市场、产权市场、“碳信用”虚拟有效市场”, 从而在碳交易体系宏观层面上做出了市场模型的基本设计;王珉在《企业内部碳交易市场探析》 (2011) 中对企业内部碳交易市场构成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企业内部碳交易市场具体包括“碳信用、碳项目和现碳市场三个子市场的模型。”

三、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模型构建

企业内部碳交易理念来自于“科斯定理”的思想应用于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 力求应用市场机制完成碳排放权的最优化分配。企业内部碳交易模型以碳交易理念为出发点, 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采用“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为基本设计思路, 以实现企业的减排目标为根本目的, 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化手段, 允许碳排放配额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流通交易, 优化企业“碳排放量”的配置, 同时应用有力的核算监管机制对于交易系统进行管理。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模型主要包含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确认、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范围确认、配额分配方式、柔性机制、碳交易体系运作流程和碳交易体系中税收政策等六个方面 (如图1) 。

图1内部碳交易模型组成示意图

(一)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确认

企业实施内部碳交易项目, 必须要明确针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确认, 这个排放总量也即整个交易体统实施“目标”。总量确认的设计思路目前看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为绝对数量控制, 即提出具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明确的量化上限, 如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行动;第二种为相对数量控制, 即以之前某一年的排放量为基准, 在基准的基础上削减一定比例, 比如英国石油公司内部碳交易实践活动;第三种为基于“排放强度”的总量目标确认 (针对于企业来说, 排放强度是指一定时间内实现单位产值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 , 以排放强度为衡量手段间接提出温室气体的控制目标。

(二) 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范围确认

整个碳交易系统涵盖的范围主要应当包括:各个交易单位 (或各个主要排放源) 界定与确认以及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各相关方。

(1) 各个交易单位 (或主要排放源) 界定与确认:当一个企业业务范围较广, 主要排放源较多时候, 需要考虑交易单位的划分问题。这就需要在先期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 识别主要的排放源;同时, 详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报告有助于每个交易单位识别自己的业务范围, 从企业内部整个产业链角度看来, 明确不同单位对不同业务环节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责任归属。

(2) 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各相关方: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内的参与方包括了各个交易单位、减排基金管理部门、监测与核证部门。各个交易单位即是大型企业内部的各个生产部门或分子公司, 是内部碳交易体系的主要参与者, 根据领取的配额组织日常生产经营业务活动, 在减排核算期内若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排放配额时需要进行购买;减排基金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运作企业专项的减排基金并通过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开发解决各个交易单位进行减排项目的融资问题;监测与核证部门负责对于各个交易单位每个核算期内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测定与审核, 对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中的参数 (如排放因子) 定期进行测定和修改。

(三) 碳配额分配方式

配额的分配方式分为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其中, 无偿分配主要包括“祖父制”和“基准制”, 祖父制设计思想主要以交易单位历史排放水平为主要分配依据, “基准制”设计思想主要以历史产量为主要分配依据;有偿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拍卖和赎买。

碳配额分配方式是整个交易体系的重点, 分配方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交易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在企业刚刚开始实施内部碳交易的时候, 考虑到保护各个交易单位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保证分配的公平性, 应当以免费分配方式为主;同时为了保证碳配额资源的“稀缺性”和“流动性”, 从已有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实践经验看来, 企业可以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总目标的一小部分保留, 留以拍卖或者赎买, 将剩余的部分进行分配。

碳交易体系范围确认和分配方式确认完成之后标志着内部碳交易体系完成了初次碳配额资源分配。

(四) 柔性机制

柔性机制的含义是指为了便于各个交易单位能够便捷、有效率地使用自身碳排放配额, 在保证目标减排量能够顺利实现的情况下设计的一系列灵活的机制。柔性机制主要包括储存、抵消和预支。储存是指交易单位在减排核算期内的实际排放量少于分配的碳排放配额数量, 对于结余的差额可以累积至下个减排核算期内使用;抵消是指通过开展交易单位正常经营业务之外的减排活动 (如造林项目) 或通过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合减排项目或参与CDM项目以及自愿减排市场减排项目所获得的用以抵消交易单位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活动;预支是指交易单位本减排核算期结余的碳排放配额可以累积到下一个减排核算期使用。

(五) 碳交易体系运作流程

内部碳交易模型每个核算周期的运作流程如下 (如图2) :

(1) 在减排核算期开始时, 各个交易单位根据一定配额分配方式领取碳排放配额, 从而得出本减排核算期的可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量, 具体公式如下:

本减排核算期的可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量=上一减排核算期储存量+本期分配的碳配额数量

(2) 在减排核算期内, 各个交易单位之间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交易平台进行碳排放量交易, 企业内部应当构建后台数据库和交易信息体统对交易活动进行管理。同时, 如果交易体统允许拍卖行为, 则需要在减排基金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开展拍卖活动。

(3) 在减排核算期内, 交易单位自身或者若干个交易单位可以联合发起减排项目, 并上报碳交易主管部门审核。减排项目应当明确减排数量、减排技术路线、项目风险、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以及最终实际实现的碳减排量分配方案。

(4) 在减排核算期末, 监测与核证部门需要根据采集的数据核算出各个交易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若企业在减排核算期末的温室气体排放结余量大于零, 则可以选择累计至下一减排核算期 (如果交易体系允许储存) 或者将温室气体结余量的一部分或全部在碳交易市场出售给其他的交易单位;若企业在减排核算期末的温室气体排放结余量小于零, 必须选择在碳交易市场上购买碳排放配额, 否则将面临企业将对其启动惩罚机制。具体在减排核算期末的温室气体排放结余量计算公式为:

Q=Q1—Q2+Q3

(Q:企业在减排核算期末的温室气体排放结余量, Q1:本减排核算期的可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量, Q2:本期温室气体排放量, Q3:本期开展企业内部“碳抵消”项目获取温室气体减排量) 。

在每个减排核算期, 各个分子公司 (或不同生产部门) 根据自身情况使用碳配额, 并且时刻在进行着碳配额与自有资金的转换, 碳配额在内部交易市场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体现。对于每个分子公司 (或不同生产部门) , 可将其自身的碳配额看成一种流动资产。假设某企业只包含A、B两个子公司, A子公司碳配额流转图如下 (图3) 。

(六) 碳交易体系中的税收政策

在企业内部碳交易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往往是具有比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考虑到系统完备性, 对于企业内部较小的排放源可以采用收取一定“温室气体排放税”的手段促进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由于较小的排放源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有限, 不适合与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一齐进行碳配额分配, 同时由于减排空间有限, 所以不具备交易减排量的条件。对于这类的较小的排放源可以采取收取一定“温室气体排放税”的手段对其进行减排激励。一方面税收的方法便于对于较小的排放源进行管理, 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 收取的碳税可以用于减排基金建设, 为减排基金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同时为企业实施大型的减排项目进行融资。税收政策的关键是税率问题。对于税率的制定, 企业可以从当前减排核算期内部碳交易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为依据进行制定。

四、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实践目前在我国尚属于比较新兴的概念, 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模型的构建对于企业以“内部市场化”手段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企业在实施内部碳交易体系时应重点注意如下问题:

1、进行详实、准确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碳交易”与其他交易的很重要的不同点之一便在于交易的标的物是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不是具体的实物或是货币, 即交易是建立在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准确测算基础之上的。准确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需要准确的, 即时的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撑, 需要企业尽早着手建立自身的“碳数据库”, 同时需要对于企业的组织架构、生产流程甚至于股权结构进行详实的调查。

2、处理好“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碳交易模型的基本设计思路即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 总量控制的思想为排放交易的前提, 为排放交易提供了可能性。对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总量控制问题, 应当在明确总量目标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配额分配方式, 合理的配额分配方式可以使企业更合理配置温室气体排放量资源;同时, 总量控制下的配额分配应当突出“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资源的稀缺性, 只有保证稀缺性才能增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流动性, 才能激发企业的减排潜能;从以往的碳交易实践看来, 总量控制还需要解决企业新增排放源的准入和核算问题, 新增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属于增量问题, 对于新增排放源除了要设置严格的准入标准之外, 新增排放源的配额分配应当从企业的预留碳配额数量中分配。

3、鼓励交易单位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进一步挖掘企业减排潜能。企业应当在碳交易系统框架之下鼓励交易单位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做好减排项目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核证, 鼓励交易单位联合发起减排项目以及在企业内部交易体系以外获得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拓宽企业的减排潜力。对于单个交易单位的减排项目在经过企业批准之后, 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管理机构可以运作减排基金对其进行融资, 对于实现的减排量可以由交易单位和企业共同分享;同时应允许并鼓励多个单位联合发起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明确项目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分配方式。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需要注重其自身的开放性, 做好与企业外部减排项目 (如CDM项目、自愿减排项目) 的对接, 交易单位在企业外部实现的减排量经核准后可以纳入到内部交易体系中来。

摘要:随着2013年下半年深圳、北京等地碳交易市场先后开锣, 中国正式迎来“碳交易”时代。在当前碳交易的宏观经济背景之下, 我国企业如何挖掘、培养应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鉴于目前我国大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大, 企业内部组织架构较为复杂现状, 本文提出了在大型企业内部不同分子公司 (或不同生产部门) 之间建立的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模型, 运用企业“内部市场化”手段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资源分配问题。

上一篇:政府财务管理方法下一篇:数据的动态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