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

2024-07-07

部分高校(精选12篇)

部分高校 篇1

引言:众所周知大学教育承担着整个社会进步的重任, 高校体育教育肩负着“健康教育, 终生锻炼”的教育责任, 我国高校顺应网球文化发展的要求针对体院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而开设网球专业课程, 为社会培养专业的网球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网球的需求, 但由于高校网球专业教学的不足与网球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困难等多方面原因, 造成大学网球专业人才的流失;伴随着国名经济的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全民健身意识的加强, 体育活动已越来越成为人民大众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很多社区顺应网球热潮开设网球项目并在社区中推广与普及, 但其推广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将针对成都社区群众网球的推广与解决网球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开展的实际研究与分析, 提出见解与建议, 最终以达到加快社区网球发展速度,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为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现状

1.1、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开展规模

高校作为我国新事物、新思想传播的集散地, 网球运动在这里有了很好的发展。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网球运动在成都市有了较快的发展, 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球人口的不断增加, 成都市的整体网球水平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 这其中离不开成都高校网球专业人才的推动与指导。成都高校顺应社会网球热潮积极开设各种网球课。以成都市区高校为例, 根据调查走访成都各高校了解情况得知, 其中开设网球专业课程的高校一共有14所学校, 如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4所高校;其中大多数院校开设网球专业课程的时间为两年半, 每个年级大约20人。经过计算成都高校所有网球专业学生大约850人到900人之间。由于各高校网球师资力量不足, 多数高校网球教师网球专项技能要多是自学或通过临时培训获得,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学校开设网球专选课时间较晚, 导致学生学习网球时间较短, 平均为2年到3年的时间, 学生专选能力差距较大。

1.2、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就业问题

1.2.1、就业方向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经过2学年的网球专项学习, 理论上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成都市各类大、中、小型网球俱乐部、学校、自行成立网球俱乐部或其他方面的工作。在这些网球专业学生中主要分成2类。一类为网球专项能力突出的学生, 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成都各大俱乐部。一类为网球专项能力较弱的学生, 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学校、公司与其他工作。

1.2.2、就业率

升学率的高低直接代表着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 就业率的高低代表着一个专业在社会中认可程度的好坏。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是成都较早开设网球专业课程的一所师范类高校。该高校开设网球专选为大二下学期, 每年级进行网球专业学习的学生大约为20人, 体育专业进行网球专业学习的学生一共60余人。经过与2009、2010级网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 2009级、2010级网球专业学生分别为21人、20人, 其中毕业后从事网球工作的学生分别为3人、2人, 其余学生则选择从事与网球无关的工作。2009级、2010级网球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只有14.28%、10%。

1.2.3、就业现状及原因

网球运动在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与喜爱, 网球职业本应该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热门职业, 但是由于社会种种原因导致就业率的不理想, 其主要的现状与原因如下:

网球俱乐部要求对专业水平较高。由于成都开展网球项目较早, 城区中不缺乏网球俱乐部的存在, 中高端的网球俱乐部10余所, 是成都大多数的网球毕业学生的选择, 但是由于网球俱乐部考虑自身利益的关系对毕业生的网球水平要求较高, 且各俱乐部教练员数量处于饱和状态。

开设网球教学的中小学数量较少。在成都市虽然各中小学积极的开设网球课程, 但是开设网球课程的中小学数量依然较少, 并且体育教师岗位处于饱和状态, 无法满足就业的需求。网球专业学生需要与其他专项毕业生同场竞争, 竞争压力巨大。

高校网球教师学历要求的限制。大学本科网球毕业生由于学历的限制, 无法进入到高校网球教师的行列当中。

自行成立网球俱乐部或承包网球场进行教学风险较大。不少的网球专业毕业生选择自行成立网球俱乐部进行自主创业, 但是由于社会网球场数量有限, 其中成规模的大型网球场 (4片及4片以上的网球场) 一票难求。所能够承包到的网球场多数以1片或2片球场为主, 由于场地数量较少等原因, 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网球俱乐部, 造成网球专业学生自主创业风险过大。

2、社区网球

2.1、社区推广社区网球的重要意义

2.1.1、满足人民对网球运动的需求

人民对网球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 而网球俱乐部数量有限, 且中高端网球俱乐部收费昂贵。如果人民只在俱乐部或体育馆中进行网球运动的学习与锻炼不仅费用昂贵且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球的需求。社区推广与普及社区网球课满足人民群众对网球的需求, 网球大众化、平民化理念运用到社区中有利于丰富社区人民体育活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1.2、缓解就业压力

就业难, 难就业, 是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承担起响应的社会责任, 同时社区网球作为社区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应该主动为高校、为社会分担就业问题。社区网球可缓解大学网球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应的配套服务机构可以解决社会再就业人员的安置, 以具名为本, 从居民的健身实际出发, 为居民解决一系列在网球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2.3、社区普及网球运动可提高社区品质, 提高社区核心竞争力。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体育硬件设施的完善是现代校区生活品质的集中体现。网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民群众的目光;社区网球的开展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丰富业主的体育活动内容;社区推广与普及大众网球运动项目可吸引更多的人群选择其小区入住, 使该小区在城市中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2、社区群众对网球运动的需求

受到网球独特魅力的影响, 吸引着无数的社区群众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来。群众希望在空余休闲时间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 以丰富生活内容。

2.3、社区网球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建设脚步的加快, 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的完善, 通过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得出, 成都市网球场主要分布在高校、企事业单位、宾馆与住宅小区;经过仔细阅读文献资料分析得出:网球场主要集中于大学, 由于大学响应政策进行扩招, 高校网球场教学任务加重, 对外开放时间缩短, 导致群众参与到网球运动中的时间减少;有的学校网球场只对学校教师开放, 社会群众与学校学生无法进行网球运动;在社会中网球场主要以企事业单位或体育馆的形式存在, 在企事业中网球场大多数以封闭的方式进行管理或只针对少数人而开发, 人们几乎无法使用这些网球场, 造成球场资源的浪费。在体育馆中的网球场一般收费价格昂贵, 人民在此进行网球运动有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而群众参与网球主要在社区俱乐部网球场自行练习或是在广场上进行个人网球活动, 进行网球运动时无人指导, 技术动作的错误, 器材场地的利用不合理。在社区网球俱乐部中没有合理的利用网球场、俱乐部没有定期的比赛或推广活动。这些种种现象的存在最终导致社区网球开展不合理, 进而影响群众参与网球的热情。

2.4、社区网球运动群体特征

2.4.1、教练员基本状况

社区网球教练员数量较少, 总体情况则表现为以年轻教练员为主, 球龄较短, 大多数以自学为主;教龄较短, 多以经验传授为主缺乏理论的支撑。在教练员当中具备高水准高级别的网球教练数量少之甚少。并且社区网球俱乐部教练员收费普遍偏高, 对于群众经济而言有较大的压力。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社区网球的普及与推广。

2.4.2、社区网球参与人群特点

社区网球参与人员主要是由公务员、教师组成, 这些群体工作稳定, 空余时间相对较多是社区那个球人口的主力军;也有不少的公司老板追求网球的时尚、成功的特性而参与到网球中。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 有不少父母吧孩子送到网球场参与网球的学习。总之社区网球群体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稳定的收入、空余的时间, 这些共同点可以看出社区网球具有广阔的市场, 群众参与网球的热情需要得到满足。

2.5、社区网球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 场地不足与浪费并存。缺乏场地管理人员和运营人才, 社区体育随着经济的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网球场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缺乏场地管理人员与运营人才, 导致场地资源浪费现象频发, 造成不合理的运用现象的发生。

第二, 居民在网球运动中伤害事故的频发;由于缺乏网球专业人才的指导, 社区群众在参与网球运动时运动方式、技术动作、球拍球鞋等器材的选择不当, 造成不必要的运动伤害。社区应该招聘高校网球专业学生进行网球项目的指导, 与运动安全、运动保健知识的普及。

第三, 宣传力度的不足, 信息交流不畅。在社会中, 有着这样的现象“懂推广的人不懂体育, 懂体育的人不懂推广”。社区网球俱乐部、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缺乏有关网球文化、网球知识的人才, 无法很好的根据网球的特点、根据小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网球推广与项目活动的开展。

第四, 社区网球协会较少。很少有社区会成立网球协会, 群众参与网球活动没有组织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高校的需要

高校作为我国新事物、新思想传播的集散地, 高校网球专业为社会培养专业的网球人才。高校网球专业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或工作专业“不对口”等现象。高校网球专业人才需要得到与相关网球的工作, 有利于学生能够“学有所有, 更能够学以致用”避免网球人才的流逝。

3.1.2、社区推广网球的需要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健康意识的加强。人民在休闲空余时间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来丰富业余生活活动。网球作为时尚的运动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 但是由于现阶段社区网球推广缺乏教练、管理人员、宣传手段等软硬件条件, 从而限制了社区网球推广的发展速度。

3.1.3、两者结合的需要

两者相互结合是网球发展趋势的必然趋势。社区想要合理的推广网球的发展以达到提高社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就必须与高校网球专业毕业生相结合。高校网球专业毕业生可以解决社区网球推广过程中遇到网球文化推广、场地利用管理、项目宣传、组织活动与比赛、保健知识宣传等的各类问题, 提高社区网球项目推广的有效性, 使社区网球项目成为该社区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同时社区聘请高校网球毕业生, 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发挥学生在网球专业方面的特长。社区网球项目推广与高校网球专业毕业生相结合, 必然会对网球的开展、普及、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2、建议

3.2.1、建议加强社区与高校网球专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社区可根据所需向高校提出意见与要求, 高校根据社区特点加设网球专业课程内容, 以适合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

3.2.2、两者寻找结合点更好的发展网球项目的推广。高校网球专业学生利用“快易网球”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社区网球教学与开展进行指导, 并且两者要不断更新内容, 根据发展的情况不断调节方式,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球发展情况。

3.2.3、“以官方带动民间”的形式推广网球的发展。在政府的指导下, 高校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开设社区网球推广方面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够适应社区网球项目推广的需求;在政府的指导下, 开设网球社区试点, 一方面解决高校网球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方面作为经验的积累, 最后由较为成功的社区网球试点总结经验、方法, 并且将其推广到其他社区当中, 以“点带动面”的方式在社会中推广与普及网球项目。以达到社会与高校网球共同进步的目的。

3.2.4、在教学模式中, 由于“快易网球”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因素条件相对较少, 社区当中是否拥有网球场都可以采用“快易网球”的方法进行社区网球项目的开展;高校网球专业应开设“快易网球”相关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适应其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点, 最终使网球项目在社区中成功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建辉.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综述.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 2010年12月.

[2]谢孟瑶.试论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网络财富, 2010年5月.

[3]马玲丽.试析社区体育的就业功能.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12月.

[4]黄伟清.温州社区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3月.

[5]张涛.快易网球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 (第3卷) 第36期.

部分高校 篇2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全国性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21世纪联想杯英语演讲比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高校招生》杂志社主办)省级英语竞赛(演讲、辩论比赛等)有航空模型(制作和飞行操控方面)“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 全国数学奥林匹克 全国物理奥林匹克 全国化学奥林匹克 全国生物学奥林匹克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

高校认可的有分量的奖项:

1、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且品学兼优者;

2、曾公开发表过法学、经济学或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论文(限第一作者);

3、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和“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并获一等奖和特等奖;

4、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性英语竞赛获得决赛三等奖(含)以上;

5、全国创新英语大赛(《高校招生》杂志社主办)中获“优胜者”奖项;

6、省级英语竞赛(演讲、辩论比赛等)获得二等奖(含)以上;

7、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及国际重大比赛获奖;

8、有航空模型(制作和飞行操控方面)的特长,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比赛和世界级比赛名次;

9、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或物理省赛区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

10、高中阶段同时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省赛区二等奖以上;

11、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或拥有专利者;

12、获得“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二等奖以上;

13、在民乐、舞蹈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长(其中民乐单项须获得七级以上合格证书或者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奖励,舞蹈须获得五级以上合格证书或者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奖励)者;

14、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可推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部分高校 篇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教育部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我国部分高校新修订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以《方案》为指导,总体上反映出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神,适应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但也存在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方案”;贯彻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38-03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师资,尤其是基础教育体育师资的主要和重要阵地。本课题以我国部分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就《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施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相互学习交流,为切实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作出努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课题以部颁《方案》后各高校经修订的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样本院校8所,其中体育院校2所(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师范大学2所(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综合院校4所(三峡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各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立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从8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总体上都反映出所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又能从事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与《方案》主体精神一致。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对人才的定位,8所院校有“体育人才”、“体育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等6种提法;对服务的定位,也有“学校”、“各级各类学校”、“中等学校”、“学校及其他体育相关领域”等4种提法(表1)。

2.2人才培养规格《方案》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不仅包涵思想品德、基本素质、科研能力、健康体魄、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而且对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社会适应性、外语与计算机、审美及创造美等方面也都提出了要求。因而8所院校也基本遵照这些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所不同的主要反映在两点:一是对运动能力水平的要求,如有3所院校提出了达到二级运动员等级的要求;二是对外语和计算机的要求,如有4所院校明确了大学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的规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较好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对于他们今后从事教学与管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十分必要。但一直以来,体育类考生入校时文化成绩(包括外语)的“门槛”普遍较低,若把达到英语四级作为学生毕业或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与当前的实际不太相符。另外,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重点应是实际的操作与运用,如能够使用相关的教学软件、网上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而不是二级所要求的计算机语言等知识,因而也不能“一刀切”。

2.3课程设置

2.3.1课程结构各院校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不一,故在课程结构上也有所不同,如有按修习要求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按知识结构层次分为普通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学课和选修课;有按平台划分为学校平台课程、学院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等。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对学生的修习要求基本一致。为便于分析研究,本文数据统计统一按《方案》的修习要求进行(表2,表3)。

从表2表3我们可以看出:1) 各院校教学计划的课内总学时较以往均有了大幅度的压缩,为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搭建了平台,体现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2) 8所院校课程结构比例的均值表现出与《方案》基本一致,但院校之间的相互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各院校教学计划的总学时有明显的差异(如最高与最低相差近300学时)。二是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其课程结构比例的差异性,体现其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与特色。如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院校,其课程结构比例相对均衡,公共教育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大;注重专门人才培养的院校,其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对较大。三是“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归属不一,导致课程结构比例的差异。如有的院校归属于公共课程,有的院校归属于专业必修课程,有的院校归属于学生必选模块课程等。3) 各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与选修、学科与术科的结构比例表现出明显差异。如2所体育院校因“主副项提高课程”的高学时(T1比Z2高出536学时,T2比Z2高出264学时)导致术科与学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院校,反映出体育院校在培养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水平方面的突出特点。当然,“主副项提高课程”学时过低(Z2为168学时),对于如何加强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培养以体现专业特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4) 8所院校中有5所院校都或以公共课、或以专业基础课、或以方向模块课等形式明确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且学时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表明各院校对教师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2.3.2课程内容

2.3.2.1公共课公共课作为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大学生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虽然《方案》只提出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的建议,但各院校都力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很下功夫,表现出:1) 开设的课程门数和门类较多,教育辐射面广,如绝大部分院校在部颁有关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人文、艺术、美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综合教育类课程;2) 重视方法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时普遍较多,并开设“高等数学”、“应用写作”课程等;3) 教师教育课程一改过去“老三门”的局面,课程设置学时增多、门类较广,并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当然,从总体来看公共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院校之间不平衡,有的还是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品德、外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教育覆盖面较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开设总体偏弱;教师教育类课程中,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课标解读、新课程与教学观念更新与方法改革、课程开发”等内容涉及少,而这些是学生走上教师岗位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

2.3.2.2专业课专业课程决定着培养对象的知识、智能结构和整体素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8所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表现在:1) 主干课程遵照《方案》6大领域,体现出因校制宜地构建课程的灵活性。如有的院校为加强学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侧重开设体育康复、运动营养学、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有的院校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侧重开设社会体育学、体育法规、旅游体育、体育管理等课程;有的院校为增强课程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加强了课程整合,如将解剖与生理、生力与生化、营养与损伤整合成3门“体育生物学科基础”课程等。2) 一般必修课为拓宽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搭建良好平台。各院校一般必修课基本都超过《方案》4~5门的规定,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开设各具特色的课程,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跳竹竿、腰鼓、秧歌、瑜珈、木兰拳、舞龙舞狮等;运动与康乐管理、新兴运动项目等。3) 方向选修,突出专项,各具特色。8所院校的方向选修在将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主副项提高)方向课作为学生必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侧重学生在某一方向上的培养,即设置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等4个方向课程模块,学生任选1个方向;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培养,即设置若干课群,每个课群都规定一定的选课要求,综合组成学生的方向选修课。4) 任选课为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及自我发展多种能力搭建平台。各院校根据实际设置体育学科、术科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化素质等多学科课程供学生任选,而且学科课力求体现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术科体现出时尚、实用的课程价值取向。

当然,综观8所院校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有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方:如受总学时的限制,有的院校术科必修课程学时压缩过低(如田径类64学时等),这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具有生活实用价值取向的课程(如野外生活生存、户外运动等)设置较缺乏;一些非竞技性的、大众健身娱乐性的运动项目开设相对较少,而这些既是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应具备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各院校对“顶点课程”(《方案》中指为毕业班开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课程设置中体现不够明确。

2.3.3实践教学环节各院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了课程实验、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科研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术活动)等环节。从总体上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实验环节的设置普遍较弱(各院校对体育学科课程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和实验设备条件的不一,有的院校仅限于生理、生化等极少数课程开设了实验,且实验学时较少);二是教育实习的形式较单一,如基本都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集中一次性完成;有的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如只有6周等;三是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不够,如有的院校只安排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环节,缺乏低年级的学年论文训练和平时科研活动训练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新一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方案》为指导,总体上较好地体现了新形式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精神,但各院校体现改革的力度不一;2) 各院校对人才与服务定位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类型院校的办学特色,但应如何站在社会发展与需求变化的高度去更好地把握新时期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尚需进一步研究;3) 教学计划课内学时的普遍压缩,拓展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适应了新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4) 体育院校表现出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上的突出特点,而综合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突显优势,但需要加强互补,取长补短;5) 各院校在课程整合、强化基础、优化必修、突出主干、增加选修等方面各具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培养要求,但对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素养、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些非竞技性大众健身娱乐项目等课程设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建议

1)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即将完成四年一轮的运行实践,各院校应结合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2) 加强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新型体育教育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4) 加强院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广泛开展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把实证研究取得的成果加以巩固和推广,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Z].2003.

[2] 顾伟农,刘传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方案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6(3).

[3]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2).

[4] 肖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新旧两种课程方案比较及实施要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部分高校 篇4

1、高校特殊群体的内涵与产生的原因

1.1、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 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 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根据朴永馨在《特殊教育概论》中对特殊儿童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一般意义上的特殊群体学生定义为“指身心发展上与普通人有较大差异、在正常范围之外的学生, 或者说, 是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身心某些指标异常或在常态以外的学生”。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是由于、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家庭贫困、自身生理原因等原因而呈现出来的某种共同的不良心理特征的非正式群体, 相对而言, 他们是高校的弱势群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处于生命历程重要转折阶段的大学生, 面对着交友、学业、择业、恋爱等人生重大课题, 必然给他们带来适应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心理困惑, 这类人群可以通过体育健康教育, 进行调解、减缓这些问题带来的压力。

1.2、体育健康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 体育教育对发展大学生智力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否学有所成, 除了智力因素之外, 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如独立的性格、广泛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稳定的情绪等。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及运动对心理健康与调适调接后, 可以更好地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提高身心健康的水平, 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习的任务。

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品格培养和完善体育锻炼, 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 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有效地克服自傲或自卑的偏执心理, 形成健康的自尊心、自信的心理品质和自立、自律、自强的良好个性。体育锻炼对心理的调适, 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开阔的胸襟, 不求全责备, 对人无偏见。通过体育活动, 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 树立积极乐观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事物, 学会遇事能进行正确地科学辩证分析和逻辑推理, 乐观地看待挫折和人生。

2、高校部分特殊群体的类型

2.1、高校贫困生群体

随着高校改革不断深入, 学生家长所承受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来自相对贫困地区的学生, 往往难以承受大学学费以及维持生活所需的费用, 他们只能选择勤工俭学等方式来维持生计。据调查显示, 贫困生一是生活简朴, 二是学习压力大, 三是心理负担沉重, 四是社交能力差, 就业压力大。他们也往往由于经济压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性, 一般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 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 把很多问题都积压在心中, 容易引起心理疾病。这个群体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 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 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 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2.2、欠学分较多、学习有困难的群体

近几年,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 学生的能力和入学成绩也参差不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缺乏远大的理想, 学习动力不足, 没有确定学习目标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会比较有挫折感;二是一些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至任课老师, 提不起学习兴趣, 甚至厌恶学习, 或是对老师的要求和管理方式产生逆反心理, 学习消极被动, 影响到学习的质量, 从而使学业严重受挫;三是有些大学生因为恋爱受挫等原因影响了学业, 从而引发了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四是学生学习基础太差, 虽主观上很努力, 考试却往往不及格, 就会产生较强的挫折心理。这样, 造成考试多门功课通不过, 欠学分较多, 对身心造成较大的损伤。

2.3、有生理缺陷的群体

有生理缺陷的群体主要指生理有缺陷或身体有疾病的群体。对于这些学生, 不仅是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要比其他学生要困难的多, 严重影响着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的心理发展。随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高校招生制度的深入改革, 高校不能拒收有生理缺陷的考生, 因此, 这部分学生的数量相对于以前多了很多。体育教师需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 这些条件包括包括一些诸如要有爱心等软条件, 也具备教师资格及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硬条件。一般情况下, 教师条件可以用会当、爱当和能当来表述。能当和会当表述的是能力条件和知识, 爱当则表示的是思想、心理条件。特殊群体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此是一致的。但是, 因特殊群体自身的特点, 这些条件在具体的表述上又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恒心;要有相应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结构, 可以处理突发状况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要树立正确的特殊体育教育观。但是, 目前高校特殊群体体育课一般都是由普通体育教师兼任, 大部分未经过特殊教育的上岗培训, 教师要完全达到上述要求是有难度的, 这是努力的目标。

2.4、心理障碍群体

心理障碍学生是指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适应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持久的不良情绪体验。近年来, 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越来越多。引起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学生应对就业、情感、学习、经济等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从而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压抑感、失衡感、焦虑感、困难感和烦躁感。有调查表明, 现在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5、其他特殊群体

主要是指网瘾学生群体、就业弱势群体及违纪学生群体等。自从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又些学生染上了网瘾, 从中不可自拔;还有一些受到学校严重违纪处分的学生, 思想上有包袱等。

3、高校部分特殊群体对体育健康需求

高校不同的特殊群体对体育健康又不同需求, 如高校贫困生群体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重视膳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促进身体健康。在欠学分较多、学习有困难的群体、就业弱势群体、网瘾学生群体及违纪学生群体中, 大力倡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有益于健康的文体活动, 调节行为, 疏通情感, 使学生的身心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针对心理障碍群体, 需要营造活动的良好氛围, 共同挖掘社区、家庭和学校的资源潜力, 联合行动, 创建健康、安全、宽松的外部环境。而对于有生理缺陷的群体, 则需要强化体育健康课内外结合。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机制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还要发挥各种学生体育社团作用, 组织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燕丹, 白永正.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 (4) :85-87, 90.[1]吴燕丹, 白永正.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 (4) :85-87, 90.

[2]李飞.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1) :551, 582.[2]李飞.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1) :551, 582.

部分高校就业工作经验汇总 篇5

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方面一些主要的做法和经验有:

一、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年的示范建设,学院完善了施工(工作)过程导向的“123”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学交替法等教学改革。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能力;优秀的“双师”团队,保障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无缝衔接”。

二、学院建立了一套“四步法”开发就业市场的“营销策略”。在考虑开发就业市场时,第一考虑的是在现有就业市场上,为各专业的毕业生扩大就业市场份额;第二重点研究开发新的就业市场;第三考虑开发现有就业市场上有较大需求的新专业;第四寻求在新的就业市场上开发有良好就业前景的新专业。

三、学院与上千家用人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建立了3500毕业生的就业平台。

四、学院将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当做一项校园民生工程来抓,制定了《“双困”毕业生就业帮扶办法》。对这部分学生采取“一对一”的帮扶,特别是针对“5·12”地震重灾区的毕业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五、学院利用每年暑期开展了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家长三方的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家长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六、就业成效显著,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上级多次表彰。培养出的高素质、高技能毕业生贴近社会需求,实现了“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就业质量高:40%以上毕业生就业于行业骨干企业,如中建集团、中铁集团、北京建工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率高:保持在97%以上;成才率高:许多毕业生通过努力很快成为企业骨干,“有的四五年后就能担任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学院连续九届成功举办了大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6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大型双选会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学院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特色一:“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模式理念在西部高职院校中比较超前,效果明显。早在1996年,贵州交职院就开始尝试“双元制”办学模式,如以汽车工程系为例,陆续与贵州省汽车修理公司、贵州雪铁龙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学生课程一半以上在工厂由老师和技术工程师共同完成,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学生毕业就可上岗,缩短了培训期,增强了竞争力,据了解,其他各个系部都采取类似模式,成效显著。

特色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依据,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就业前景得以保障。提出了 2+1教学模式;真实建造教学与工作一体化模式;订单式培养;量身订制;

根据市场需求,新增相关专业,拓宽就业口径,这一系列实行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模式是值得肯定和总结推广的。学校优化资源配置,与东部先进学校联合办学,实行东西联合订单培养的思路,也走在了西部高职院校发展思维的前列。

特色三:创业教育平台构思新,探索工作有成效。以“两书一示范”推进,自编的《优秀毕业生实习创新案例》、《大学生创业项目手册》为架构,以校内一些列创业示范店为载体,走出了创业教育与创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特色之路。

大理学院:

大理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毕业生就业政策,把就业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强理论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些主要的做法和经验有:

一、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大了学生转专业的力度,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人生职业追求,让每个学生能读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同时,根据专业就业率,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有效促进了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二、以扎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基础实、专业强、素质高、服务好、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四个结合”为重要途径和方法,以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专业建设出特色、出品牌为显著特点,配合教学改革,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修订。

三、建立兼职就业联络员制度,在昆明等13个地州市人事劳动部门选聘了25名兼职“就业联络员”。

四、实施“一对一”就业服务,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每人具体联系1个或几个毕业生,帮助其积极就业。

五、大力开展毕业生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学校拨出专项经费200万元,设立毕业生创业基金。09年毕业生中有32人自主创业。

六、加大对贫困毕业就业援助力度。从专项助困经费中划拨10%作为“助学育人创业就业培训”费,用于对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求职补助。

西安交通大学:

1、深化教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设立“钱学森实验班”、“宗濂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实行“书院制”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和现代的“大学之道”融入其中,营造育人新环境。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

2、重视就业市场建设,积极组织校园招聘。2009年组织各类招聘会600余场,接待用人单位2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吸引包括周边地区兄弟院校在内的毕业生30

余万次。就业网络平台日访问量高达20000人次。

采取多种形式推动职业发展教育。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教育部创业教育基地”,开展职业咨询等多种形式,推进就业指导工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组织机构完善,政策保障有力。学校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出台并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在场地、人员、经费等方面优先给予保障。

2、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近年来,对就业需求少的专业减少或停止招生,同时根据社会需求,恢复和增设了一些专业。

3、立足行业,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发挥原隶属冶金部的优势,不断开拓,与全国有关行业1070家单位建立了就业合作关系,“实习+就业”模式成效显著。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一、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构建校县校企合作联盟

该校为涉农院校,农业生产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过程等迫切需要企业参与及政府部门的协调。为积极加强校县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撑,学院提出并启动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该工程根据行业企业岗位不同特点,以社会需求为依归,利用学院和农、林、水三个厅的共建优势及杨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学院在生产实习、招生就业、外事接待、校友联谊等渠道建立的联系,以现有的校县、校企合作基础为平台,选择与学院开办专业密切相关的县(区)政府、企业为联谊点,按照优势互补,联谊联姻,合作创新,共赢共进的原则,建成融省内外100个左右县、1000个左右企业的联谊会,形成紧密合作型、松散结合型、辐射互惠型三级合作联谊圈。使全院每个教学系合作面理论上平均达到10个县、100个企业,每个专业合作面理论上平均达到2个县、20个企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工程

(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努力实现教学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坚持走“创特色、建名牌”之路,抓点带面,打造品牌,创出特色,推动全院专业建设与改革。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市场定位原则,按照改造、整合、扩充、开发四种途径,提出了专业设置的四个协调与统一。即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协调统一、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专业设置与陕西经济结构调整协调统一、专业设置与学校教育资源协调统一。

(二)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开展顶岗实习,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性教学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

上,学生还要求有最少半年的时间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毕业生除具备毕业证外,还至少要有1-2个社会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在校内建有11个融职业技能培训、行业技能鉴定、生产能力、科研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同时与企业广泛合作,建有163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与用人单位分工实施的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季节分段、工学交替”、“新洛桑”、“合格+特长”等适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兰州理工大学: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05年以来,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着眼点,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停招、增加、增设了一批专业。

2、狠抓就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到全国21个省市开拓就业市场,10年来共建立了400多家就业基地,成为学生就业的主阵地。

3、通过“三种途径”抓就业指导。一是广泛宣传就业形势和政策;二是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课效果好;三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宁夏医科大学:

1、创新思路,全程开展就业教育。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服务月”等多种形式,使就业指导覆盖每一位学生。

2、广开渠道,创建“就业基地”。先后成立了5家附属医院,在全国建立了80多家临床教学实践基地,“以实习带动就业”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3、适应社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贴近行业要求,构建以“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践体系”和“双螺旋式实习临床教学改革”为核心的一体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4、不断探索,加强就业工作研究。完成了“宁夏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专题调研,为学校就业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就业工作的主要经验特色表现在:

60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新疆和兵团经济建设的战略需求,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把兵团精神融入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育人工作当中。通过开展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扎实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边疆繁荣,加强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始终坚持兵团精神塑造师德,多年积淀形成了教师们“献身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共同品格,涌现出了“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孟二冬精神,以及12年扎根边境贫困团场,传播科技,帮助职工群众科技致富的“平凡教授”代江生等全国模范教师,在育人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是始终坚持兵团精神培育学生。学校把兵团精神系统地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兵团精神全过程引导(入学、培养、毕业、就业)、全维度渗透(教学、管理、服务)、全方位导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培养了大批政治过硬、作风朴实、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成为自治区和兵团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骨干力量。

部分高校 篇6

《课程方案》颁发4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依然呈下降趋势,体教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严峻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受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数量上还存在扩张趋势的影响外在,实践中,对新课程方案的理解及执行存在偏差,也是导致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不高,毕业生应对用人单位的选择方面余地有限,可塑性低,难以被社会承认和接受的重要因素。

二、新课程方案的内涵解读

1.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受历史和现实的许多社会条件制约,但更受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影响。2003年《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即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这个目标既把握了人才素质的内涵,又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优化体教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2.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2003年课程方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选修课的比例上升到32.13%,必修课比例为67.87%,课程体系更显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2)选修课中任意选修课的学时增长幅度较大,约占选修课总学时的40%。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越来越大,既保证了学生所学选修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保证了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3)学科课程的比例达到了65.7%,接近本科课程学时的两倍。(4)限选课程与任选课程结构比例接近1∶13。新课程方案的课程设置以必修课为主,形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学科课程体系,促进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3.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设置

必修课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保证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保证了学生拥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必修课学时呈逐年下降趋势,符合现代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专业必修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新课程方案的专业必修课程比例下降到41.13%,在保证主干课程地位的同时,注重突出一般必修课的灵活性。按学科的形式来设置一般必修课程,各校可根据所提供的课程选择开设4-5门(球类课程中篮球、足球、排球除外),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实际情况置换其中的1-2门课程或自主开设1-2 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4.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新课程方案按照“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确定学科主干专业课程内容,按照综合课程进行分类,设置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等6类主干课程,表现出主干课程“领域”化。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教学内容方面增加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突出教学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5.体育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各校可根据社会需要和本校实际具体确定开设分方向选修课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本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和跨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增设的新课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应用性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知识,提高了高等院校选修课程设置的权利和学生课程选择的数量,为发展学生个性、创新潜力和特长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三、新课程方案施行以来依然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差

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环节与国外相比,存在时间短、形式较为单一的缺陷,有些实践环节甚至是流于形式。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实行教育实习改革,采取分散实习,无人带队指导,基本就是“放羊式”实习。体育教育实习存在“时数少,学期安排不合理;实习形式少,带队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实习的前、中、后期工作不完善,对实习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这种实习方式不仅得不到切实的效果,相反还助长了一些人自由、散漫的习性和对事情无所谓的态度,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就更无从说起。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落后,校本特色不明显

笔者对学生的访谈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课程开设科目太多,学得太粗太浅;理论教学门类分的过细,重复内容较多,缺乏教材之间的系统性;部分科目不能与毕业后的就业紧密结合。另外,许多高校由于师资的限制,使得一些在中小学开展较好的小球类项目和新兴项目课程不能开设。

对于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训练和社会体育锻炼的指导能力的教学内容重视不够,学时偏低,如体育教与学的方法、锻炼与养护的指导方法、训练与恢复的指导方法等,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需求。

许多高校注重贯彻执行新课程方案基本内容,却未能充分根据自身特点,从人才优势、院校资源、地域特点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本校特色。

3.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评价手段单一

理论课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已在课程改革以及国内外该专业的发展中得以证实。新课程方案中理论课程比例增高,教学状况却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体育院系学生理论课隐显逃课的比例高达88.8%,而且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课堂教学多采用“输入式”教学,教师单口相声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收集、处理信息以及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

由于用人单位人才考察过程中“重技术”的思想,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成绩为主要目的,重视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对技术原理、技术分析、锻炼价值、锻炼方法的讲解不够重视,忽略了对学生体育教学所需基本功的培养。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分数论成败”,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和考察。老师考前给学生划定复习重点,平时学习不认真的同学背背复习题也能考高分,使得认真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建议

1.针对社会需要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改变各门必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造成课程的堆积和臃肿的状况,把相邻或同类能合并的课程简化、整合,减少相关课程之间的重叠现象,压缩教材篇幅,为新内容的引进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必修课程成为覆盖面广、内容精、能充分反映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课程。

2.根据培养目标大力改造技术教育课程

在精简重复的技术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体育方法教学,形成运动技术和体育方法合二为一的金字塔式的教学,改变传统的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倾向,突出它们作为健身方法和手段的功能。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加强学生师范素质的培养,在必修课中增设一些针对性强、适应性广的师范性课程,如开设体育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体育学术动态等。

3.重视选修课的规范

合并性质相同、重复较多、内在联系密切的课程,删减陈旧、落后、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新成果,学科前沿水平、与基础教育中新课程标准相关的内容;增设教育类选修课程;确定选修课程后,应制定选修课指南,介绍选课的办法和时间的安排,介绍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要求;科学安排课程,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延长开放时间;多渠道加强教材建设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科、术科教师的特长,将新开课程落实到人,积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外出进修和自编教材,不断根据专业的发展开设新课。

4.对体育教育见习、实习、调查、科研等环节予以高度重视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学生教育见习、实习可校内、外互相结合;加强学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5.加强地方课程的开发,突出地域特色

各学校可充分运用其独特、宝贵的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课程特色,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特色人才,有效地提高课程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适应性以及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部分高校 篇7

关键词:高等学校,党务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务工作队伍, 是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建立健全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激励保障制度, 进一步激励高校党务干部队伍主动积极地干好本职工作, 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健全和完善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机制保障, 促进高校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机制保障机制建设, 改进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作者对广西部分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与运用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门调研, 调研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 辅以网上收集资料等方式。抽样调研的高校共有3所, 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78份。通过调查分析, 所在高校建立的激励保障机制对促进高校的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还存在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1高校党务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取得的成效

1.1激励竞争机制的建立, 干部队伍的结构逐步优化

激励竞争机制的实质是畅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 其最终效应是把一批素质高、潜力大、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 能及时不断地被选拔到适合的领导岗位, 一些素质偏低、能力偏弱、潜力不大的干部, 及时不断地被调整下来, 使整个干部队伍的结构逐步趋向于合理化。通过对广西部分高校的调查资料整理, 一些高校引入了激励竞争机制, 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有所变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激励竞争机制的建立, 使一些适合从事党务干部的博士、硕士补充到了党务工作队伍中来, 党务干部的老龄化得到了有效解决, 干部队伍整体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30岁以下的占26.3%, 30—39岁的占36.8%, 40—49岁的占28.7%, 50岁以上的仅占8.2%。另一方面, 通过竞争上岗与公开选拔, 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学历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从相关资料了解到, 广西高校从2003年起就制定了竞争上岗与公开选拔的制度, 党务干部队伍中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得到明显增加。具体数据显示如下:“博士学历 (含博士班) 学历占0.8%, 硕士研究生 (含在职研究生班) 学历占44.2%, 本科学历占49.2%, 专科学历的只占2.9%。”

1.2工作待遇保障机制的建立, 干部队伍的稳定性逐步加强

党务干部工作的待遇主要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目前, 广西地区部分高校在党务干部的政治待遇方面, 制定了科学的选用标准, 提拔任用干部时, 逐步倾斜于表现突出的一线党务干部, 同时, 重视行政和党务工作者的交流任职, 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工作任用与行政管理人员轮岗交流, 把党务工作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有些高校在经济待遇方面, 制定了党务干部工作者的工资补贴标准与专业技术岗位工资补贴标准相一致的薪酬保障机制, 并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逐年递增机制。总之, 工作待遇保障机制的建立, 广西地区部分高校党务干部队伍的稳定性逐步加强, 据调查资料显示, 广西部分高校有4-6年党务工作经历的占24.8%, 具有7年以上党务工作经历的占28.1%。

2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激励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党务干部的薪酬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高校党务干部和业务教师一样都是教育工作者, 但在广西地区, 工作在教学或科研岗位上的教师明显高于党务干部的薪酬水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由于党务干部日常事务性工作又比较繁重, 这很容易导致年轻党务干部心理失衡, 通过对问卷调查资料的整理, 72.9%的党务干部主要收入是基本工资和薪酬, 50.7%的受访者年收入在2.5万以下, 问卷调查中, 35.6%的对自己收入不太满意, 不满意的占33.7%。高校党务干部奋战在学校工作的最前沿, 尤其是处于维护安全稳定的第一线, 承担着繁重的任务, 工作辛苦, 责任重大, 但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匹配, 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有的甚至一门心思向教学、科研方向转型, 从而造成党务干部队伍的不稳定。

2.2党务干部的晋升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学术发展角度看, 年轻党务干部不可能像专业教师一样有相对充裕的时间、精力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有的由于岗位限制的原因, 更没有教学的经历, 加之缺少对自身工作的分析、总结、提炼与创新, 因此他们的教学、科研成果比较少, 在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职务上晋升就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从行政管理发展的角度看, 由于目前高等院校的很多领导职位都要求高职称、高学历, 对职称和学历要求不高的职位已经越来越少, 加之管理体制和培养制度的不健全, 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从工作内容上看, 年轻的党务干部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 形式单调, 缺乏工作的活力, 缺少了解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经历, 工作绩效也不明显, 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很难实现。通过对调查资料整理显示, 对学校的晋升不太满意的占20.2%、不满意的占12.4%, 对自己深造和进修的机会不太满意的占25.6%, 不满意的占了13.6%。

2.3党务干部的考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

高校党务干部的考评机制是指高校对所属党务干部的工作及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和评定, 具有导向、反馈调节、强化等作用。通过考核和评比, 及时指出成绩、不足及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从而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考评内容主要由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组成, 但是从当前情况看, 有些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从内容、程序、办法和效果等方面对党务干部进行考评的完整体系, 难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党务工作者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党务干部队伍考核也难以形成规范。由于党务干部工作性质繁杂性与琐碎性, 决定了党务干部的考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难以衡量性, 导致有些党务干部对学校的考评结果不满, 影响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对问卷资料的整理显示, 对党务干部实行德、能、勤、绩、廉规范合理考评的学校占34.8%, 对学校实行的考评不太满意的占32.6%, 不满意的占22.5%。

3完善高校党务干部激励机制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高等院校年轻党务干部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建立健全党务干部的激励机制, 并将激励机制有机地贯穿于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工程中。本文作者结合广西地区部分高校的实际, 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务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3.1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薪酬机制为重点, 完善党务干部的薪酬激励机制

在高校党务干部中实行绩效薪酬制度, 是完善党务干部薪酬激励机制最有效的途径。建立科学的绩效薪酬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校的发展入手, 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同教职工的薪酬分配机制统一起来, 才能够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学校在制定党务干部个人绩效薪酬制度时, 要将学校的发展战略、办学目标的实现融入到管理干部的考核当中, 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提供支撑保障, 要将实现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目标的具体举措转化为每一个管理干部的努力方向, 从而把促进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从党务干部与教学科研人员的关系入手, 建立党务干部相对独立而又与教学科研人员协调一致的绩效薪酬机制, 高校党务干部的绩效薪酬应当与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薪酬密切挂钩。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薪酬增加了, 管理干部的绩效薪酬应相应增加。这样才能够提升管理干部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共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

3.2以党务干部的岗位激励为主线, 改善党务干部的晋升激励机制

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普遍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 在影响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诸多激励因素中, 晋升是最有效、最重要的激励方式之一。要完善党务干部队伍的晋升激励机制, 为党务干部找好出路, 鼓励一部分有志于从事党务管理的优秀干部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 成为党务干部队伍骨干, 长期从事党务工作;也可以根据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晋升相应的职务, 对连续从事党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党务干部, 可通过设立相应的领导职务岗位, 解决他们的职务和待遇问题。对一线党务干部中的优秀人才, 及时提拔到学校三级或二级领导岗位上来, 或横向交流到校内其他党群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 也可输送到校外单位挂职锻炼。对于业务能力比较强的党务干部可以考虑转向教师岗位, 确实解决党务干部的流向问题。制定并坚持行政职务晋升制度, 可以提高和保持队伍的整体活力, 使一线党务干部成为学校后备领导干部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来源。

3.3以党务干部的业绩考评为主导, 完善党务干部考评激励机制

党的十七大指出, 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新形势下, 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科学的高校党务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激励引导党务干部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是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德、智、能、绩是高校党务干部考评的四个主要方面, 而业绩考核又是最明显的、起主导作用方面。对党务干部的政绩考评,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与党务干部的使用挂钩。对考评业绩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 真正实现能者上。同时以党务干部平时工作业绩考核、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结果运用到党务干部换届调整中, 真正把凭实绩用干部落到实处。二是与党务干部的管理挂钩。把业绩考核结果在适当的范围进行公示, 让干部群众了解考评结果, 使实绩较差的产生压力感、危机感, 激励党务干部学赶先进、争创佳绩。把业绩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起来, 对干部的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 物质奖励为辅。三是党务干部培训挂钩。根据党务干部的考核结果, 通过适当的形式进行反馈, 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党务干部知识、经验、能力、修养等方面的不足, 找出干部素质构成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分层分类对干部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教育, 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整体提高干部综合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源平.广西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09) .

[2]万云波.建立高校管理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部分高校 篇8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旧校区的水体景观由于扩招建设,城市内不合理利用淡水资源等影响,存在水污染日益加剧、水体更换频率低、景观设施陈旧等问题,甚至威胁到生态安全;新校区景观建设则往往过度注重校园主体建筑和活动空间等方面,对于水体景观和它所展现的美化效果等考虑较少,大大降低了水体景观的功能作用和利用价值。因此如何设计一个集生态与艺术文化于一体的校园水体景观,为在校园中奔波的人们营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是现代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1]。

1 高校校园水体景观评价方法

1.1 校园水体景观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在校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水体景观设计所包含的重要元素,在众多要素中进行提炼,从不同景观类型中选取易于考察和分析的要素作为本文的评价指标,从而建立起评价体系[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一种综合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5],它将对复杂系统的思维决策过程数量化、模型化、简单化。在分析时,AHP把复杂问题分解成与决策有关的元素,这些元素又因属性及关系不同而包含各种层次,一般而言这些层次从上而下分为三类: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不同的层次按照支配关系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2]。

1.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的方法,结果清晰,系统性强,适合于解决各种难以量化、非确定性的问题。FCE计算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即权向量,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评价指标众多并且存在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直接给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困难,而这正是AHP所擅长的。因此,采用将AHP与FCE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不失为一种最佳方案。

1.2.3 调查问卷法

本文研究所基于的的调查问卷分为专家调查问卷和群众调查问卷两类。其中,专家调查问卷使用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群众调查问卷使用李克量表问卷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开放式问卷中的问题不提供备选答案,而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结构化调查问卷的不足[3]。

1.2.4 统计分析方法

在调查和分析过程中主要用到yaahp、SPSS和EXCEL等数据计算和处理软件。利用yaahp,可以方便地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将二者相结合等以完成多准则决策分析任务,从而进行基于专家调查问卷的评价指标权重分析,利用SPSS和EXCEL可以对李克量表的调查结果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4]。

2 成都部分高校水体景观现状调查

现将对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校区水体景观的实地调研情况进行汇总,以表格形式展示出来(见表2、表3、表4、表5)。

3 成都部分高校水体景观综合评价分析

3.1 数学模型的建立

3.1.1 层次结构模型

首先根据评价目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最上面一层为目标层———成都高校水体景观,中间一层为准则层,共包括水体、驳岸、园路、地形、植物、景观小品与休闲建筑六个评价准则,即从这六个方面对目标层进行比较评价,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为:校园水体景观综合评价O={C1(水体),C2(驳岸),C3(园路),C4(地形),C5(植物),C6(景观小品与休闲建筑)},每个准则又包含3个评价指标,作为层次结构模型的最底层———方案层,即:

水体C1={P1(水体视觉美观性),P2(水质清澈性),P3(形式与变化愉悦性)};

驳岸C2={P4(岸线形态艺术),P5(驳岸生态性设计),P6(亲水性与安全性)};

园路C3={P7(园路线形与铺装样式),P8(材料生态性),P9(可达便捷性与可意象性)};

地形C4={P10(竖向空间变化),P11(地形因地制宜设计),P12(地形刺激性与多样性)};

植物C5={P13(形态、层次、季相变化),P14(环境调节性、生物多样性),P15(功能需求性)};

景观小品与休闲建筑C6={P16(艺术造型与设计风格),P17(公共服务的组织管理与生态性),P18(休闲娱乐性)}。

方案层的各个要素即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

3.1.2 排序权重的确定

根据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并经过一致性检验后即可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排序权重值。

判断矩阵是在确定影响某因素的各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将这些比重定量化的结果。假设要比较n个因子X={x1,…,xn}对某因素Z的影响大小,采用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的办法,即每次取两个因子xi和xj,用aij表示xi和xj对Z的影响大小之比,用矩阵A=(aij)n×n表示所有的比较结果,称A为Z-X之间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简称判断矩阵)[5,6]。此处采用专家调查问卷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共发放专家调查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

判断矩阵A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W,将其归一化后得到每一层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某因素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对于准则层中的每一准则,都建立相应的判断矩阵,即得到每一准则下各个评价指标的排序权值。运用层次单排序可以得到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要得到各元素,尤其是最低层中各方案相对于目标层的排序权重(称为层次总排序权重),则要自上而下将单一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并。假设上一层(A层)共包含A1,…,Am共m个因素,它们的层次总排序权重分别为a1,…,am,又假设其后的下一层(B层)包含n个因素B1,…,Bn,它们关于Aj的层次单排序权重分别为b1j,…,bnj(当Bi与Aj无关联时,bij=0)。通过,i=1,…,n,即求出B层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权重b1,…,bn,也即B层中各因素关于总目标的权重。对于各层次单排序以及层次总排序结果都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7,8]。

这里运用yaahp软件进行计算,直接求出各评价准则以及评价指标的排序权重。

3.1.3 模糊综合评价

设置李克特量表式群众调查问卷,对各个评价准则(共6个)和评价指标(共18个)的评价等级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等级,对应评价分值依次为5、4、3、2、1,在成都市各大高校图书馆、食堂、教学楼、水域景观附近等地发放问卷400份,共收回问卷38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79份。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各个高校水体景观每个评价准则、以及每个评价准则下各个评价指标的平均评价分值。然后按照AHP方法计算出的排序权重,可以计算出成都市各个高校的水体景观综合评价分值,以及每个校区水体景各评价准则的评价值。运用yaahp软件,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见表6)。

3.2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校园水体景观综合评价[8]结果,发现调研的四所高校校园水域景观的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西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东湖)、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西湖)。四所学校的水体驳岸、园路和地形评价值普遍较好,都在3分以上。而在水体、植物和景观小品建筑方面,各学校都有所欠缺。

4 成都高校水体景观优化与改造建议

4.1 优化的方向

4.1.1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西湖)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西湖)水域景观现存问题主要是对水体和植物的养护不到位,水污染日渐严重,植物杂乱,人行道路太少,交通不方便,一些穿过湖面和水道的地方都用石块搭路,安全性较差。改造方向定位为对水域周围护坡进行改造,更换植物种类,净化水质,加装小品设施等,增加其吸引度。

4.1.2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东湖)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东湖)的特点是水域面积大,水质较好,清澈且有水鸟戏水。以自然造景手法为主,人工驳岸,水中植物以菖蒲、睡莲等为主,但植物稀疏且种类不够丰富,显得整个景点很空旷。周围的道路环绕曲折,方便性较差。优化方向则以结合现状为主,进行道路交通的改造,使得其具有可达性。

4.1.3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水域面积大,水质比较清澈,湖体与河道相连,使其形成活水。同时,道路铺装种类较为丰富,给人一种变化的空间感。其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搭配较为合理。其存在的问题有木制亲水平台安全性存疑,且平台之间由石块相连,水道边无护栏。所以优化方向为局部提高的优化措施,同时增加一定的安全措施,如设置栅栏或者安全提醒的标识牌等。

4.1.4 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水域景观主要特点是水域面积大,水质较好,有大量的鱼生存。以自然式手法为主,其优化方向定为对周边景观进行特色化营造(如特色廊道、小品、植物景观等),对交通进行规划,有目的的引导人流在此处停留。

4.2 改造建议

4.2.1 提升水体景观的利用率

校园水体景观利用率与校园中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等地的距离远近有关,而这些区域都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中区,因此水体景观设置在这些区域可以有效提高其利用率。

4.2.2 完善休闲景观小品

在休闲娱乐层面上,增加休闲娱乐的多样性,如利用水面空间,建设亲水平台,让水体景观充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游散步道、观景步道、休息亭、休息坐椅等均最大化地供学生和老师们使用,营造一种适合休闲娱乐的轻松氛围,让身处其中的学子找到温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4.2.3 改善水质,提高水质清澈性

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质改善,沉水植物可以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水体溶解氧、降低氮磷营养物含量。在土质护坡上种植根系较强的植物,防止土质流失,后期养护要定时打捞。同时,工作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水质进行清理,并且改善将水域尽量打造成活水。

4.2.4延续人文地域性,营造校园特色文化景观

各个学校历史久远,以自身特点营造特色景观。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校的一大特色是水杉,则可以大力推进水杉植物的应用,辅以其它植物,形成特色景观。

5 结论

通过本研究分析得出,首先,因地制宜是高校校园水体景观设计、规划与建设中的一大关键问题,应当尽量做到依据现有的地理和水文元素,选择合理的景观场地;其次,要建立在校园历史文化底蕴上。校园景观应充分展示学校宗旨,用景观环境传达校园景观文化的内涵;第三,应以生态理念为基础。校园水体景观应体现生态、环保的景观特征,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保持动植物多样性,清洁周围空气,起到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最后,应以人为本,即从师生角度出发,营造人性化的亲水空间,以不同的观赏形式展现水的活力。

摘要:水体景观是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都部分高校为例探讨了水体景观的相关理论与规划设计,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结合评价因子创建一套数学模型,初步建立校园水体景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部分高校水体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优化与改进建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校园水体景观,优化

参考文献

[1]多贝尔理查德.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北京世纪英闻翻译公司,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许喆.大学校园水景空间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3:1-67.

[3]唐勉.广州大学城校园理水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5:1-108.

[4]张舜.大学校园水体景观艺术设计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5]武月龙.大学校园水环境景观规划设计[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6]蔡迎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科图书采购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J].图书馆学理论研究,2010(21):36-39,104.

[7]杜峰.基于AHP的示范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47-50.

部分高校 篇9

1 突发性事件特征

1.1 自然属性

促使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来自于自然界, 并不是来自于社会。比如说由于地球内部区域性对应力的调试导致的地震, 水循环平衡遭破坏引发的洪涝灾害, 同样是为了平衡整个大气圈。像这样具有自然属性的同人为因素导致的社会经济或秩序混乱的突发公共事件区别明显。

1.2 社会属性

促使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人为因素或者社会因素, 并非来自自然界。比如说2012年7月2日, 贵州省师范大学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一名徐姓男子不顾保安人员劝阻, 持刀强行闯入贵州师范大学校园内, 值班保安对其进行盘查、制止, 此过程中, 犯罪嫌疑人刺伤3名保安, 其中2名保安因伤势过重, 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3 突发性

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 没有预期, 突然到来的事件。比如说2009年8月18日, 贵州省贵州大学南校区生物楼一楼实验室发生了火灾, 没有人预见会发生火灾, 当火灾发生的时候学生们才赶紧去报警, 提前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1.4 难控制性

因为突发公共事件预先是没有预兆的, 同时加上事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在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损害。甚至还不知道事件的发生原因, 在短时间范围内也不能够找到真正原因, 控制事件发生后的事态, 人为因素并不能够全部解决。人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正确的认识突发事件, 通常是被动情况下采取控制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这些对策均出自实践经验总结, 有些甚至是先辈用鲜血换取而来。

1.5 毁灭性破坏

突发性公共事件引起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 对于公众的健康菜场安全威胁尤为突出, 部分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全面性且潜在的。一般而言, 突发即指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 也是最让民众以及整个社会所措手不及的, 社会动荡随之产生, 社会秩序混乱。所以, 加强并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预防及处理机制尤为重要。

2 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案例分析

贵州省6·28“瓮安事件”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但是对政府的挑衅, 而且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公共安全保障性不高。由贵州“瓮安事件”我们还可以看到, 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事务时反应过慢, 应对能力仍然较为欠缺。各级政府的应对能力可以说是逐级递减, 镇政府、县政府的能力薄弱, 但是却是最靠近群众的一环。正因为如此, 我们不得不引起对提高较低级别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实践能力的重视。首先是要重视, 然后才能使处理事件的能力不断加强, 将此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损失最小化。

贵州省6·28“瓮安事件”不但是一次突发性事件, 也是一次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其涉及的群众范围更广, 对于社会秩序的扰乱程度也更深。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协调, 动辄引起群众的围观和静坐示威, 更有甚者, 会引起一系列暴力事件。这些状况导致的后续问题可能更严重, 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两者都会受到打击, 政府机关遭受围攻在过去屡屡发生, 执法者必须为自己敲响警钟。更为严重的是, 突发性公共事件还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致使社会动荡。如果给那些对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前进不怀好意的人以口舌, 他们必定会借机制造事端, 扩大矛盾, 破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3 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系统是由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预案的编制以及应急管理的运行三者共同构成的。

3.1 应急管理机构设置

(1) 应急决策。当面临突发性公共事件其特点——不稳定性和突袭性, 这就要求管理层的高速反应, 即便如此也要像对待普通事件一样, 但要以更沉着冷静的态度去指挥引导决策的制定。让信息渠道保持完整畅通, 将实际情况和之前类似的事件处理方案相结合, 实事求是, 突破难点, 掌握事件核心, 更精准、细化地制定相关决策, 并保持应急工作的稳定有条理地开展。有关部门不推诿扯皮, 在其位, 谋其事, 也是相关工作开展顺利的保障之一。

(2) 实时协调。有关应急协调, 还是一个如何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伤害最小化的问题。针对突发性事件的特性, 协调工作应该保证两点:第一, 在最短时间内协调成功;第二, 针对不同的协调人群实施不同的调解方案。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 正是人心大乱, 社会秩序不稳定的高峰, 及时协调安抚人心, 稳定群众情绪是相当必要的, 这有赖于决策高层和群众沟通桥梁畅通的保证。同时突发性事件影响的范畴涉及较广, 不仅仅是学生, 还有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在媒体舆论效应日趋上升的当代, 高校决策层也可以通过媒体来释放缓解人心的药剂, 第一时间协调将负面影响最小化。

(3) 应急预案。机制的塔基要稳, 必须要夯实基点, 而在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当中, 高校应急管理的建设必须不断完善机制的基础环节, 使预案尽可能科学化、合理化, 加大落实的可行性, 以便应急时更好实施。古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必须防患于未然, 敌不动我先动, 提高危机意识和反应速度, 可以高效地稳定校园环境的稳定与和谐。

3.2 应急管理运行

(1) 预警机制。为了能够防患于未然, 尽快的发现问题并且在萌芽阶段就将问题解决, 应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 就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预案及时、熟练的启动, 应急处置机构工作成效和资源利用率仍有待提高, 要做到事无巨细, 方可有备无患, 胸有成竹, 将突发性公共事件带来的损失最小化。预警同时, 也不得不对既定风险进行识别判断, 可借鉴以往做法,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择优选择最合理、有效的方案, 从而建立起分工明细清晰的系统。

(2) 应急处置机制。应急处置就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它有关应急处理机制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 是应急处理机制的根本保证。应急处理机制的原理就是通过应急预案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通报和发表, 同时能尽快找到对策, 加以对应急方案落实。第一步我们是要凭借应急管理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向有关部门以及领导进行及时报告, 使应急预案得以启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就应该加快组织协调与发展, 使人力、物力调度、资源配置得到充实的分配, 全面并且有序的从发生、遏制或者处理与善后等方面处理这些突发事件, 保证机构的实施。然后就应该用正式的应急管理途径对社会、广大师生通报及时应急处置信息, 这样他们才能够对事情的真实性有所了解, 并清晰的认识事件。这种透明公开的方式也能够使社会矛盾与误会有效减少, 同时他们也能更加听从指挥, 执行法案能够更加认真, 从而保证大局的稳定。

(3) 心理干预机制。高校应急管理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的, 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 各高校理应以大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为依据, 同时和事件的性质、诱导因素以及危害程度等相结合, 再采取对应的解决办法。所以在制定预案以及考虑一些大学生具有的特殊性, 心理干预机制就是要以此建立并得到很好的实施。关于大学生的特殊性, 主要在于大学生本身情绪容易激动燥热, 所以要启用心理干预机制, 使大学生的激动燥热的情绪得到慰藉, 使得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并有效地脱离, 保全自身, 令突发事件的不良后果伤害最小化, 这样他们才能够恢复情绪进而保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全文) .

[3]李燕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 2009 (5) .

[4]莫利拉, 李燕凌.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 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7 (9) .

部分高校 篇10

一、样本高校选取及制度运作现状

1. 样本高校的选取。

江苏现有普通高校122所, 在校生176.73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但依据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源状况来看,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有较大差别。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笔者分别选取苏南的常熟理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常州工学院, 苏中的南通大学、扬州大学和苏北的盐城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为研究对象, 并就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采访调研:一是有关各校开始宣传并实行助学贷款的时间、贫困生比例及能够获得助学贷款的贫困生比例、贫困生的生活费标准以及助学贷款到期未还比例等问题;二是近10年以来各校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有何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及改进后师生、社会、家长的反响。各个地区高校的情况如表1所示:

综合以上3个地区的高校情况, 学生助学贷款到期未还的比例平均约达22.5%, 其原因主要有:经济困难无力偿还 (35%) , 仅还本金和部分利息 (30%) , 等到催款再还 (15%) , 忘记什么时候归还 (15%) , 恶意不还贷款的情况基本没有。在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 学校和银行始终保持密切联系。一方面, 学校根据已有资料对学生进行广泛提醒, 要求他们不要错过还款期限;另一方面, 学校根据银行反馈信息, 对学生进行个别提醒。在每年毕业生离校前, 学校都要与银行合作, 对获贷毕业生进行诚信教育并签订还款确认书, 做好还贷咨询工作。

2. 制度运作现状。

自国家在高等学校实施助学贷款工作以来, 为不断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制度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等部门或联合或单独下发了若干文件, 对促进高校助学贷款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相关制度的运作过程中, 也存在难以想象的困难, 这些困难成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瓶颈。

第一, 贫困生贷款申请难度大。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后, “申请人数多”常被认为是贷款申请难度大的主因。但在调查中我们看到, 有大量非贫困生也利用这一政策申请助学贷款, 从而挤占了部分贫困生指标, 使贫困生贷款难度加大。事实上, 以下3个因素是造成制度运作困境的真正原由:一是贷款申请对象。申请助学贷款者, 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申请人数多和银行怀疑学生还款能力, 使贫困生不能都获得贷款。主观因素是申请人贷款手续不齐备, 未能及时获得银行贷款。一般而言, 贫困生借款主要是经济原因, 所以学校对制度的宣传运作也主要集中于经济层面, 而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 这就为今后部分学生的违约行为埋下了隐患。至于非贫困生, 他们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则往往并非经济层面考虑, 而是独立、公平、反叛等非经济因素使然。二是贫困认定方式。高校认定贫困生的材料主要包括生源地乡政府或民政局开具的贫困证明, 抑或是辅导员、同学推荐。调查表明, 贫困证明可信度并不高。由于不同地区的乡政府或民政局对贫困生的认定、审核没有统一标准, 因而他们对贫困学生的审核并不严格。辅导员和同学的推荐因感情因素的干扰也难以客观。按照大学生平均学费和生活费用, 家庭年收入在1万以上就基本有能力自理学费[2]。但调查表明, 家庭年收入万元以上者中有25%的同学获得了助学贷款, 并且在贷款申请者中有近一半同学个人月生活费达到了班级平均生活费标准, 也就是说, 有相当一部分贷款申请者会将贷款挪作他用。三是供给贷款银行。银行认为学生贷款风险高, 对学生贷款管理成本也会提高, 因而他们不会迅速扩大贷款规模。从3个地区高校贫困生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看, 学生贷款形势相当严峻。

第二, 学生贷款违约率偏高。目前, 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很低, 根据笔者对3个地区高校的调查, 贷款未还比例高达22.5%, 即银行违约风险高达22.5%。学生还贷率低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以及银行缺乏有效的催款手段不无关系。虽然银行已通过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加强了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但由于催款成本高, 违约现象并无多大改变[3]。学生贷款违约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不足。学生不按时还贷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 而并非故意拖欠。二是从众心理作祟。调查表明, 在一些未还贷的非贫困学生中, 接近一半的人存在从众心理;1/3的人将该还的贷款挪作他用。三是银行追偿乏力。银行缺乏有效的追偿机制以及对违约者的惩罚机制, 同时也未积极与学校沟通,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四是社会环境影响。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 有80%的用人单位更看重实际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道德指标, 更不会去留意应聘者是否按时偿还了贷款利息, 特别在私营企业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这种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学生道德的要求, 降低了对违约学生的道德约束[4]。

二、制度运作出现困境的原因分析

1. 助学贷款机制不合理。

通过对江苏3个地区高校的调查, 笔者初步了解到3个地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由于放贷银行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 因而在学生贷款上出现严重的“惜贷”行为, 不愿扩大学生贷款规模, 使得国家、银行、高校和学生四位一体的贷款机制出现危机。从根本上讲, 我国助学贷款机制设计的不合理和学生贷款的商业性特点, 势必导致公益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

2. 信用制度缺失。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助学贷款合同的签订实际上就是贷款学生对未来支付做出的承诺[5]。如何确保这种承诺的可信, 如何约束这种承诺的履行, 需要建立对学生承诺的未来收入使用流向作适当信息追踪、风险防范、借贷双方利益兼顾等信用制度。信用制度作为一种交易规则, 其最大的功能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 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根据新制度经济学派科斯 (Ronald Hcoase) 、阿尔奇安 (Amen Alchian) 、张五常 (Steven Nscheung) 等人的理论, 交易成本是指交易双方在完成一笔交易的过程中, 除生产成本之外的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 “是指达成契约和保证契约执行的费用”。在助学贷款中的交易费用主要是合约的执行成本, 它完全体现在大学生信用上。在信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 贷款学生对自己还款的承诺是否履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观念。因为没有信用经济制度对其行为进行约束, 学生的违约成本相当小, 甚至不用对自己的违约行为负责, 这就无法保证其履行还款承诺。

三、破解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困境的基本对策

在申请助学贷款的过程中, 一方面是大量贫困生急需贷款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却是银行的大量资金闲置而不愿用于学生贷款。学生贷款资金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笔者以为, 解决这一矛盾可从以下5个方面做起:

1. 搭建政府宏观调控的相关职能框架。

一是要强化政府分级承担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的经济职能, 及时解决高校面临政府承担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职能严重缺位问题。二是强化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职能, 坚决杜绝政府职能上的错位、缺位与越位。三是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监管的职能、机制和网络, 对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或消极作为进行监管、巡回督察与督办。四是强化政府制度创新职能, 进一步激发助学贷款机制活力。

2. 建立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转移支付制度。

运用转移支付经济手段进行调控, 建立政府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的合理负担比例与方式, 应成为当前改革的主要方向[6]。2005年以来, 湖北、山东两省通过建立省级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调整有关各方承担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的比例与方式, 为解决助学贷款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与此同时, 我们应进一步丰富贷款品种, 制定更加灵活的还贷政策。我们应完善制度设计, 区别对待一般困难学生和经济特别困难学生, 在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还贷期限、制定更加灵活的还贷政策上, 给特困生以更多的关照。

3. 健全助学贷款奖励惩罚机制。

为调动有关各方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必须充分拓展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以奖代补”、“以奖代偿”等奖励惩罚机制的功效。一是积极兑现“以奖代补”政策。2006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对部分省份的国家助学贷款予以通报表扬, 并一次性下达国家助学贷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补助高校承担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贴息资金。二是积极推动“以奖代偿”制度实践。2006年9月财政部、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 此次代偿资助涉及中央所属100多所高校;部分省份也正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其有效实现形式。三是完善惩罚制度, 强化约束机制。这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保障, 针对目前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惩罚制度、约束机制的薄弱环节, 借鉴教育部、财政部在2005年9月针对8省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执行不力而专门颁布限制招生计划、取消省部共建经费并减少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等强力惩罚措施, 推进惩罚措施制度化, 扩大惩罚适应范围, 实行责任问责制。

4. 构建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

从制度、机制、操作、观念等层面全方位构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 这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一是制定信用专门法规, 建立失信监管奖惩制度, 实施信用警示机制, 评估个人信用行为, 建立动态信用档案, 构建高校助学贷款信用制度。二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诚信服务市场, 推动社会成信体系建设, 建立监督评估中介机构, 打造信用政府与社会, 构建高校助学贷款的信用运行机制。自2006年起,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在全国范围正式运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集个人的基本信息、开立结算账户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信用卡、担保等信贷信息, 并将个人在全国所有商业银行的所有信贷信息汇集其公民身份号码下, 经人民银行将信息整合后向商业银行提供实时查询服务。三是加强诚信教育, 提高诚信素养, 营建诚信氛围, 构建国家助学贷款信用自我约束机制。四是在政府的主导下,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并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可以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将使政府和社会成为最大受益者。

5. 创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要使助学贷款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是模式的创新。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助学贷款的第三方制度:学生向银行提出申请, 学校为银行对学生进行信息筛选和管理, 签订贷款协议后, 将其委托给非商业银行性质的部门或企业。该部门或企业会请信用评价机构对协议背后的学生作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 该部门或企业可以将长期学生贷款打包上市, 转移风险。对评价结果在某个级别以下的协议, 再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在风险被保险情况下, 该公司对高风险协议进行特别关注。贷款者在计划内无法还款, 则将协议送往催债公司。美国各州都设立了担保机构,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回收银行转来的拖欠贷款, 如果能成功回收贷款, 担保机构可以将回收额的30%留为己有。如果拖欠发生后270天仍不能回收贷款, 担保机构可以向教育部申请补偿, 让联邦政府履行最后的担保职责。在担保机构对违约贷款进行补偿的同时, 联邦政府对拖欠者做出处罚。将拖欠情况报告给信用局, 记入学生信用档案;拖欠账户转给专门的追款机构进行追逃, 拖欠者交纳滞纳金、罚金和相关费用;授权税务部门从个人所得税中扣款;媒体曝光等[7]。可见, 第三方制度安排基本上内化了学生贷款风险, 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信用制度。

纵观10年来我国高校助学贷款政策的变化, 政府、银行、学校、学生等四者之间的利益在政策变迁中不断得到调整, 其目的就在于寻找到一种临界状态, 使得各方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都承担一定风险。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 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 助学贷款机制必须切实解决银行风险问题。同时助学贷款更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国家大事, 必须引起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 财政部.关于重新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的通知 ([87]教计字139号) [Z].

[2]于晓波, 马静, 康健.高校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06 (05) .

[3]曹和平, 林卫斌.信用缺失与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建立[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09) .

[4]陈灿平.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 2007:87.

[5]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21.

[6]李文长, 刘亚荣.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政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5) .

部分高校 篇11

关键词 天津高校 课余体育活动 学生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天津市的这四所高校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频率

经过调查,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每周参加3~4次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前两所高校有明显的减少,而每周参加1~2次的人数比例有所增加,特别是天津理工大学,说明这两所高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频率明显不足。天津理工大学每周参与课余体育活动5~7次的学生人数比例在这四所高校中比例最高,分析其原因,虽然该校整体参加课余体育活动频率并不高,但是该校开展的课余体育训练人数较多,同时爱好足球和篮球项目的人数较多,这类群体的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抽出时间参加篮球和足球运动项目的活动。因此天津理工大学出现了每周参加5~7次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在上述四所高校中最高的情况。

(二)天津市的这四所高校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时间

调查显示,每周课余活动4个小时以上的,交通职业学院有67%,天津农学院有54%,天津师范大学有42%, 天津理工大学有52%。天津理工大学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相比其它三所高校有些特殊,就是其每周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时间超过8个小时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了17%,分析其原因,天津理工大学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人数较多,参加课余体育社团的人数较多(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在下午下课后必须到场活动),因此虽然其学校总体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其每周参加课余体育活动超过8小时的人数相对较多。

(三)天津市的这四所高校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强度

据调查,在课外体育活动开始10min的时候,天津理工大学的学生心率最高达到了108次,最低得是天津农学院的学生77次,其他两个高校学生在10min时刻的平均心率为82次和96次。活动开始的10min时间,基本上是属于学生热身的时间,也就相当于准备活动的时间,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之前的准备活动要求心率到达120~150次/分之间,而上述四所高校的学生,只有天津理工大学的学生接近这一值,其他三所高校的学生均远离准备活动应该达到的心率,说明天津市四所高校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的准备活动效果较差,通过调查,学生在课外自由活动期间不进行任何准备活动。这样导致学生在活动中肌肉粘滞性较强,身体没有到达预热,可以会发生一些运动损伤,不利于学生的正常体育活动。

调查显示,当活动进行到30min的时候,也就是活动的中期,观察几个学校学生的平均心率,只有天津理工大学的学生心率超过了160次,其他几所高校的学生心率在120~140左右,这个心率表明学生仅仅处在比准备活动强度稍大的状态下进行活动的,不能够起到较好的锻炼身体的作用。最后60min的时候,也就是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几所高校的学生心率也没有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心率,势必影响到部分学生晚自习的上课。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其活动之后基本上依靠自然恢复,没有任何的放松练习和恢复性训练。

分析上述结果,天津市四所高校的学生进入活动状态速度较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强度较低,活动后的放松效果较差。这3个方面不仅影响了该地区高校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而且对其晚自习的上课也会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需要改进。

(四)天津市的这四所高校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场所

调查显示,天津市四所高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使用的场地主要有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指田径跑道,不包含中间的足球场)、乒乓球台这几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足球场和篮球场,使用频率最低的是排球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其中只有天津师范大学有10块以上的排球场地,说明这几所学校的排球场地较为欠缺,使用足球场活动的并不只是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而是很多其他项目也使用足球场进行活动,但是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不同项目的学生在争像足球场这种比较平整的场地。据调查,使用其他场地的总人数也较多,达到了48人,这48人主要是在教学区域,以及利用学校的其他空地进行的活动。从活动的场地看,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活动需要适当的增加体育活动的场地,特别是平整地面的场地(可进行多种活动)。

(五)天津市的这四所高校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调查显示,天津四所高校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是足球、篮球分别有44人次和42人次。参与羽毛球和乒乓球的人数居中,参与排球项目的人数最少,只有6人。参与排球项目人数较少的原因是场地较少,只有天津师范大学有两块排球场地,排球运动在天津市四所高校开展的较差。其他项目中,包含了足球、篮球项目,根据现场的实地观察,其从事该两项人数较多,导致场地不足。

二、结论与建议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频率明显不足,需要增加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频率。

交通职业学院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最多,其次是天津农学院和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需要增加。

从活动的场地看,天津市四所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活动需要适当的增加体育活动的场地,特别是平整地面的场地(可进行多种活动)。

教师指导和协会社团的形式开展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掌握各类技术动作,同时可以减少损伤。建议四所高校在学生课外活动期间加强教师的指导和组织学生报名参加社团。

部分高校 篇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南京12所均开设网球课的高校室外网球场地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高校网球教学场地设施的相关文章, 收集整理了万方数据库大量的有关资料。

1.2.2 实地调研法

亲自前往高校校园, 实地进行网球场地设施的调研。

1.2.3 访谈法

走访与电话采访了南京12所高校的网球教学一线教师及体育部门负责人。

1.2.4 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 进行归纳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本文调查研究的网球场地设施是指:场地数量、面层类型、观众座椅、遮阳蓬和练习墙。其中场地数量和面层类型为硬件设施;座椅、遮阳蓬和练习墙为配套 (辅助) 设施。作为调查对象的12所高校均为白天教学, 故灯光设备不在调查研究之列。

2.1 网球场地数量明显不足

网球场地数量的多少, 是高校网球教学的首要问题, 也是推动高校网球运动普及和发展的保障。以每所大专院校9000名学生、本科院校12000名学生计算, 对照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的场地数与学生数之比为1:1000的标准, 只有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达到要求, 其他院校均未达标。 (见表1)

调查的12所高校网球场都是标准的双打球场, 每片场地的面积约一亩地大小, 较篮球场和排球场, 网球场最长、最宽、面积最大。每片网球场地最多可以容纳4个人进行比赛或练习, 故也称网球为“贵族运动”, 这也是网球运动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

网球场地的数量直接影响网球课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以一个班32名学生为例, 每片场地8个人 (4个学生进行双打比赛;2个学生做裁判员;2个学生做观众) 进行“角色体验式”教学, 场上比赛负方的2人轮换别的角色, 继续体验, 每班需要4片场地。从表1看出, 12所高校均能保证一个班的上课。如果一个班是40名学生, 亦或单元时间内有2个以上班级的网球课, 那么就凸显了网球场地数量的不足, 对教师排课与学生选课不利, 影响网球教学需要正常的教学秩序。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教学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扩建, 校园可建空间相对较少, 这给投资大、占地多的网球场地建设加大了难度。同时, 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后勤物资的保障等因素影响, 高校增设网球场地设施受限, 也制约了高校网球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2 网球场地的面层类型有待优化

场地面层是指:场地地面材质的类型。按照本调查的高校室外场地的面层分为:丙烯酸塑胶、水泥和沥青。

水泥或沥青场地的材料主要是水泥和沥青构成, 也是其它面层类型场地的基础。这种场地很硬, 长期在这种球场打球, 容易关节疲劳或损伤。从表1可以看出, 目前南理工紫金学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使用。

丙烯酸塑胶场地是在水泥或沥青场地上面铺设粘结剂、丙烯酸加石英砂的填充层、油面等若干遍。它颜色鲜艳且不易褪色, 不太受气候、地域等因素影响, 场地平整度好, 表面较耐磨, 使用时间长。在所调查的网球场地中占主导地位, 这也符合国际网球场地发展的趋势。

2.3 网球场地配套设施不健全

网球是一项高雅、文明、注重礼节的运动。观众座椅、遮阳蓬作为网球场地的配套设施必不可少。

座椅可以在上课或课间休息时, 为学生体验“观众”角色或休整;也可以用来放置学生的拍套、衣物等。如果没有座椅, 学生席地而坐或是物品随意堆放在地上, 未免有失网球运动的大雅风度。在调查对象中, 场地内设有座椅的高校, 每片场地内有6~12个座位不等, 基本上能满足上课学生轮流休息和放置物品。在中国药科大学并排相连的6片网球场地的两侧, 分别有能容纳200人的大看台;看台下方是体育器材储藏室, 合理利用。

场地中的遮阳蓬也不可或缺。南京是个“火炉”城市, 每年5、6月份进入初夏季节, 骄阳似火。加之, 调查中绝大多数高校网球场在远离城中的新校区, 栽种的树木较小, 网球场上基本没有阴凉地儿。除了设有遮阳蓬的高校外, 仅南理工紫金学院的大树树荫可以起到遮阳的效果;没有遮阳蓬的高校: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南航金城学院, 室外网球教学内容基本在6月份前已完成, 余下的学时, 教师会带领学生在室内场馆或阴凉处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2.4 对网球练习墙的建设不够重视

网球练习墙是高校网球教学很好的辅助设施。有学者定义为:具有一定的高度、硬度, 其表面光滑平整, 上面标出规定的线型或图样, 且用于网球训练的一种墙。

对于绝大多数刚接触网球运动的大学生来说, 墙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最理想的陪练”。墙能反弹回所有的来球, 与每名学生的网球水平一样高低。它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熟悉球性, 提高控球能力以及巩固技术动作;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更好的把握与球的时空感、距离感;减少学生练习中捡球的距离和时间;解决教学中学生多、场地少等问题。

如表1, 南京师范大学和南航金城学院各有一面高约4m、宽约30m的水泥练习墙。距离地面约1m, 墙上画有一条水平的油漆线。

3 建议

(1) 各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与时俱进, 顺应广大师生对网球运动喜爱的需要, 利用新、老校区的建设与改造等机会, 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大经费投入, 兴建或增设网球场地。

(2) 在满足教学的同时, 网球可以作为校内或高校间的交流和赛事活动, 争取荣誉, 提高学校领导对网球运动的关注和重视, 促进网球场建设。

(3) 学校相关部门做好网球场地设施的设计规划, 改善球场面层材质, 优化网球场质量。将座椅、遮阳蓬和练习墙作为必备配套设施, 以期提高网球教学的效率。

(4) 在现有网球场地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的挖掘场地利用率, 充分开拓学校网球场地资源。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发挥网球场地的最大功效, 满足日益增加的网球人口, 让每一位学生充分享受到校园网球带来的快乐。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访谈与数据统计法, 通过对南京12所高等院校室外网球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 结果发现:所调查的高校均开设了网球课, 但场地数量、配套设施不足, 影响了教学的开展。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旨在推动南京高校网球教学的顺利、健康发展。

关键词:南京高校,网球运动,室外网球场地

参考文献

[1]王培基.把好网球场地质量关[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5 (1) :60-61.

[2]陈文冬, 孟敏.对淮北市网球场地设施开发和利用的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2) :98-99.

[3]李勇妹, 骆积强.福建省高校网球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 2007, 26 (6) :44-46.

上一篇:父母的时间表下一篇:产品周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