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原因

2024-09-04

部分原因(精选11篇)

部分原因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要“以增强诚实守信为重点,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然而,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 考试作弊、借贷不还、毕业自荐材料注水以及找工作时随意毁约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十分突出。近年来, 我们对重庆地区的四所高校的4600余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

一、传统的诚信教育存在缺陷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首要原因

在“您认为当前我们的诚信教育是否有效”的调查中, 从下表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认为当前诚信教育效果不理想。

结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反思传统的诚信教育, 笔者认为, 传统的诚信教育存在明显的缺陷。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自相矛盾。

家长对青少年在诚信方面的要求很高, 青少年出现不诚信行为时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但教育方自己却常常出现不讲诚信的情况。

2.传统的诚信观不能解决当今社会的诚信问题。

传统诚信观的许多精髓, 在今天仍然适用, 但是, 也有一些糟粕的成分, 不能作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此外, 中国古代的信用观大多是停留在理想层面, 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又有很浓厚的血缘性和强烈的地域性, 难以形成市场条件下所要求的普遍信用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现状, 认真挖掘当今社会诚信的新内涵, 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诚信教育。

二、受现实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有学者指出, 现在社会大众的信用意识正在受到冲击。主要表现在商业活动中, 假冒伪劣泛滥, 制假贩假活动猖獗, 不守信用, 不践契约, 破坏市场秩序, 损害公民利益;也涉及社会政治领域, 投机钻营意识影响着国民素质, 腐蚀着干部队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形成和完善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三观”往往很不稳定、不成熟, 这导致大学生很容易被影响, 当然也容易被塑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社会国民总体诚信状况持悲观或否定的态度。

三、缺乏诚信制度的约束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经济转型时期, 约束信用机制的必要市场条件还没有完全形成。信息的传播渠道还不够畅通和对称, 交易双方往往不以长久的合作为前提, 弱化了讲诚信的必要性;特别是由于法规滞后、政策不完善和制度的不健全, 对不守信者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 以至于诚信建设实际上常常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学校、家庭和社会夸大了诚信道德教育的作用, 在面对学生的失信行为时, 教育工作者常常选择教育为主的方式, 就是对已经建立的一些规章制度, 也会以“影响学生的前途”和“再给学生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等理由不去执行, 造成许多事实上的“有法不依”的情况。

根据大学教育的实际,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建立诚信记录制度, 其次建立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制度;同时还要建立诚信补救制度, 特别针对有过不诚信行为的人, 可以对他们进行监督, 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重塑诚信。

四、大学生人生态度不稳定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又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形成和完善的关键阶段, 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不全面, 容易以眼前利益作为行为选择的依据。因此, 大学生在面临诸如诚信问题时, 由于无法准确定位诚信与自身的利益关系, 往往会出现有时讲诚信, 有时不讲诚信的状况。在对待诚信这个问题上, 大学生人生态度的不稳定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 对诚信的认识不全面, 不清楚诚信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较多, 对此, 主要应加强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研, 通过诚信教育的途径解决大学生在认识层面上的问题。

2. 对诚信的好恶、趋避不明确, 没有建立正确的诚信荣辱观, 不能在面对选择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的影响, 体现为一种随大流的心态, 也体现为对别人的不诚信行为的宽容和理解上。结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经验, 我们应该加大“讲诚信光荣, 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 不讲诚信受损”的宣传和惩治力度, 使大学生面对诚信问题时能够旗帜鲜明。

3. 对实践诚信没有一定的能力准备, 不能做到知行统一。

事实上, 大多数大学生愿意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 但是在实践中却又常常出现相反的情况, 也就是“知行不统一”。究其原因, 实践诚信的能力有限是一个主要原因。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真正作到诚信, 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综上所述, 大学生诚信缺失是客观环境影响和主观选择偏误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 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要政府、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们共同努力, 必须要从道德、制度和经济等方面共同着手。首先要尽快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诚信观, 树立以诚信为荣的社会风尚, 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其次要尽快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大学生诚信记录工作;最后必须要加强素质教育, 为大学生践行诚信打好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毛克平, 唐彰新, 张光慧:《诚信教育:高校德育的基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0期.

[2]、洪涛等:《加入世贸组织后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加入世贸组织后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03年.

[3]、《诚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德纽带》中山日报2004年10月10日, 第3565期B3版.

[4]、《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及评估标准指导手册》, 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4年.

部分原因 篇2

2.ie浏览器组件被病毒修改导致的IE打不开网页,使得本机不能正常访问一些指定的网站。下载包含浏览器修复功能的金山卫士,安装后,点击“查杀木马”使用快速扫描功能。

3.IP地址设置错误或者获取失败导致IE打不开网页。有些ADSL用户看到“本地连接”上有个黄色三角形,就喜欢自己手动设置IP。这时也会出现的疑问,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将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就OK,除非是局域网,且有固定IP,需要网管解决。

4.可以打开主页,但点击二级链接打不开。此类问题大部分是由于IE的组件缺失所致,解决方法有:

a. 重新注册IE组件。

打开“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svr32 jscript.dll 回车,如果看到成功的提示,再输入regsvr32 vbscript.dll 回车即可

部分原因 篇3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泯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较高,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然而,过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又给他们幼小心灵抹上了层层阴霾,在家倍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就比吃穿、比玩阔、霸气……,缺乏伦理道德教养和国家政治信仰的教育。其主要表现为:娇生惯养、厌学逃学、挥金如土、好吃懒惰;道德败坏、丧失伦理、情趣低下、言行粗暴;缺乏信仰、思想叛逆、性格倔强、不受管教等,请看以下几则案例:

案例一:

【娇溺的爱几时休——从小娇惯15岁终入狱】圆圆两岁时父母便离异了,母亲因为忙于工作,把她寄养在外婆家,过分的溺爱使圆圆从小就无拘无束,特别任性。母亲再婚了,圆圆又回到了母亲身边,几年来,母亲觉得欠孩子的太多,为了补偿女儿从小失去的爱,母亲对圆圆加倍地溺爱,圆圆更加任性了……。2002年,15岁的圆圆开始在社会上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学会了盗窃,渐渐加速了她的质变过程。这时,母亲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次,母亲并找圆圆谈话,没等母亲把话讲完,圆圆竟然把她母亲从楼道上推下来,造成骨折。母亲干脆不管了,任由她自由发展,摆脱了母亲的约束,圆圆更加胆大妄为,常常结伙打群架并盗窃,直到最后因盗窃罪,圆圆被判刑3年。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天经地义,但过分地溺爱,很可能会害了孩子,圆圆的悲剧就是最好的证明。圆圆的母亲用“爱”酿造的苦酒给每一个父母敲醒了警钟:对于自己的孩子,简单的、过度的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要真正塑造起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

案例二:

【传统伦理道德的泯灭——学生门事件】丑陋社会现象和低俗黄毒使部分学生伦理道德丧失,从陈冠希的“艳照门”开始,网络上相继出现了“上演集体艳照门”、“开平中学性虐门”、“慈溪摸奶门 ”及“湖南秋千门”等一系列的 “中学生门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对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发起了挑战。这表明部分中学生在传统伦理道德方面的泯灭,对社会造成的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国家政治信仰的沦失

信仰是人人需要的,也是天生就有的,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包括国家民族信仰、政治信仰、生命崇拜、家庭主义、金钱物质、宗教信仰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会是多么可怕?没有信仰,就没有力量,没有了发展的方向,只能被欺辱、被奴役,甚至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滅亡、被淘汰。据一分“心目的名人”调查资料显示,中学生崇敬孔子、老子、孟子、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钱学森等名人只占10%,而“宠爱”香港、韩国、日本以及国外的明星等占到80%之多,这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中学生处于信仰的迷失阶段,学生把明星当作信仰不仅仅是一种潮流,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时常可以看见,在人头攒动的演出和比赛场地,集聚着多少星迷们狂热地为自己崇拜的明星摇旗呐喊,如醉如痴;在学校,甚至在家里,墙上,书包上,用具上,无处不是明星的画片,使自己随时模仿明星的言行举止,亦或是明星们的衣着法式来张扬自己……同时还成天关注明星动态,四处收集他们(她们)的资料,给他们(她们)写信来换得签名并以此作为莫大的荣耀,这些盲目的追星,最终给自己带来悲剧。

三、个体行为的过失

在今天,一些学生受外界不良环境和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追求玩乐、追求时尚、沉迷网吧、早熟早恋;个人主义、哥们义气、蛮不讲理、我行我素;吸烟喝酒、破坏公物、打架斗殴、赌博偷盗;为人不诚、不敬父母、不尊师长、骗师瞒父的不良行为,对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血的教训。

案例三:

【15岁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15岁少年小洪(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洪投案自首。小洪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由此可见,学生上网成瘾带来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案例四:

【哥们义气害死人】我县一中学初三(2)班学生刘伟(化名)躺在医院里,因失血过多而面色苍白。原来,昨天同班好友金彪找到刘伟,让他一起去教训教训初三(6)班的邵武,因为邵武总是带着一帮人欺负金彪。刘伟和金彪是铁哥们,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结果,他们和邵武一帮人恶战了一场,最后,刘伟被人捅了一刀,昏迷在打斗现场。

矫正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前途,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途,2004年3月国务院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里,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大力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青少年学生造就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生力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与思想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德育工作又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使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更加艰巨而困难。

部分原因 篇4

1 免疫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1.1 疫苗保存运输不当

目前, 许多运输生物制品的条件不符合要求, 特别是市 (州) 到县、县到乡, 有的是用保温箱运输, 有的则用没有冷藏设备的车进行长途运输, 由于运输存储条件不当, 将会影响疫苗的效力。在疫苗的保管过程中, 个别乡镇站和养殖户没有冷藏设备, 或冷藏设备不足, 无条件进行有效贮藏, 有的将疫苗运 (购) 回后置常温下保存;个别乡镇站兽医人员和规模养殖户保管人员意识淡薄, 有冷藏设备不用, 将生物制品随意堆放;有的防疫人员和养殖户不看疫苗保存说明, 把冷冻苗放在冷藏室中保存, 把冷藏苗放在冷冻室中保存, 有的不分冻干苗还是灭活苗都放入冰箱冷冻室保存等, 这些现象必然会影响疫苗的效价, 从而影响免疫的效果。

1.2 免疫程序不合理

一是缺乏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大部分县市由于监测经费有限, 技术力量薄弱, 对辖区内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和疫病流行情况缺乏动态监测, 动物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以行政命令为主, 免疫时机的选择随意性较大, 免疫程序选择也缺乏合理性。二是不进行母源抗体消涨检测。许多规模养猪户没有对母源抗体进行科学检测, 对母源抗体消涨不清楚, 导致接种时间过早或过晚。

1.3 疫苗注射不当

1.3.1 有的防疫人员注射之前对疫苗的外包装、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失效期、是否破损等不进行检查登记, 没有仔细阅读生物制品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 常常忽视在注射过程中温度上升使保存期缩短。为了节省疫苗, 部分防疫人员将疫苗稀释4~6小时后还在使用, 造成免疫效果不佳。

1.3.2 部分防疫人员注射之前不按要求对免疫动物进行健康检查, 不了解动物的免疫史及病史等, 被注射动物由于本身处于疫病发生期、潜伏期或临产期, 致使发生不良反应或免疫失败, 甚至导致“不打没有病 (正处于潜伏期) , 一打就发病”, 给免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3.3 注射器械及注射局部消毒不严。在动物免疫接种过程中, 有的防疫人员不按规范操作, 对器械、注射部位消毒不严, 大多数不是一畜一针, 而是一圈一针或一户一针, 造成疫苗污染或动物疫病交叉感染。

1.3.4 免疫注射剂量不准。在免疫注射过程中, 有的防疫人员为了提高免疫效价随意加大注射剂量或免疫次数间隔时间太短, 造成免疫耐受或免疫麻痹;有的怕出现免疫应激反应而随意减少剂量, 造成免疫剂量不足, 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有的防疫人员没有按要求将疫苗注射到适宜的部位, 而是采取打“飞针”的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注射剂量和注射部位的准确性;有的不根据动物的大小和说明书要求统一注射相同剂量, 导致有些动物免疫剂量不足。

1.3.5 接种途径不当。一是应该肌注的, 有的防疫人员使用针头过短, 使大部份疫苗留在脂肪内, 不易吸收, 影响免疫效果。二是部分防疫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 同时接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干扰的疫苗导致机体对各种疫苗的应答显著降低, 影响免疫效果。

1.4 免疫抑制

1.4.1 环境等应激因素造成的免疫抑制。部分养殖场户饲养密度大、拥挤、环境卫生状况差, 畜禽在环境过冷、过热、过湿、通风不良, 噪声、捕捉、运输、转栏、免疫注射时保定等应激因素作用下, 将会造成抑制, 降低免疫效果。

1.4.2 营养性免疫抑制。营养不良,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某些成分的缺乏或过多均可造成免疫功能受损, 导致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

1.4.3毒物与毒素所引起的免疫抑制。饲喂霉变饲料或垫料发霉、重金属、工业化学物质和杀虫剂等损害免疫系统, 引起免疫抑制, 即使在不使畜禽群体发生中毒症状的剂量下, 也能使畜禽群体易发感染性疾病, 降低免疫力。

1.4.4病原体感染性免疫抑制。有些疾病, 如猪瘟、圆环病毒病、严重的寄生虫感染、雏鸡的传染、法氏囊病以及其它疾病等处于潜伏期时, 将抑制免疫反应, 降低免疫效果。

1.4.5 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滥用药物或免疫接种期使用一些药物, 如地噻咪松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 可致畜禽机体的免疫器官受到抑制, 也会造成免疫抑制。

2 对策与建议

2.1 加大生物制品 (疫苗) 监管力度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对生物制品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辖区内生物制品的管理力度,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不合格生物制品的行为, 确保生物制品的主渠道供应。规模养殖场 (小区) 要在当地动物疫控中心的指导下,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具有国家批准文号的疫苗。

2.2 加强生物制品的储藏和运输条件

在储运生物制品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类别和性质, 储放在低温或超低温环境下进行运输和保存, 应避免强光、暴晒、高温造成损坏。生物制品在运输时应注意包装严密, 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加强冷链体系建设, 使用冷藏车运输疫苗, 如条件暂不具备的, 必须用装入有冰块的保温瓶进行疫苗运输。督促规模养殖场 (户) 配备必要的冷藏设备, 确保生物制品 (疫苗) 按要求保存。

2.3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 畜禽的品种、日龄、母源抗体的消涨规律和疫苗种类、性质等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免疫程序, 并视情况的变化而对免疫程序进行适时调整。

2.4 加强培训, 不断提高防疫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完善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管理, 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动物防疫队伍, 做到任务明确, 责任到人。同时, 加强对村级和规模养殖场 (户) 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并严格按照“五统一”、“五不漏”的原则和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等要求, 正确使用生物制品, 规范免疫操作, 严禁使用过期疫苗和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严格免疫程序, 提高防治效果。

2.5 加强抗体监测, 确保免疫效果

监测工作包括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通过疫病监测, 对辖区内及时预警, 及时开展补免工作。通过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进行适时免疫和加强免疫, 使一个区域内动物免疫水平常年保持较高的水平。加强动物防疫的基础设施建设, 并及时组织免疫抗体监测, 存栏畜禽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应尽快加强免疫, 同时对漏免、新补栏的畜禽和患病、体弱暂不宜接种的要及时进行补免。对免疫监测结果未达到国家要求标准的, 要查找免疫失败的原因并予以弥补, 全面提高免疫抗体水平, 确保免疫效果。

2.6 健全防疫制度, 减少应激因素

部分原因 篇5

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曹久贤

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相当一部分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本文通过自己多年教学反思,调查了解、分析、探索,针对我校高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下降谈谈造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分类问题。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曾在多届高一学生中了解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但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我多次观摩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演练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练习。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

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在逻辑思维方面引导学生,重在提高学生的分析、发现、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是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出现了部分学生刚一入学就成为数学学科的学困生。

3.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不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死记硬背,不善于思考,也就是说在思维能力的开发和训练上比较缺失。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和课后反思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述的学习方法,均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的学习。

4.成绩的显著落差带来影响

高一入学后,有许多同学还沉浸在升入高中的喜悦之中,没能尽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疏于学习,不严格要求自己,结果成绩一下了变得很差,特别是许多初中时学校的佼佼者,老师的宠儿,而现在却什么都不是,成绩很不理想,于是就承受不住了,心理一直不能很好的调整起来,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科学,尽管已经竭尽全力去学习了,但成绩仍然不好,甚至退步。与那些不怎么刻苦但成绩却很不错的学生一比较,这些同学心理就产生了不良影响,自怨自艾,心情很糟,忧虑、烦闷,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二.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数学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

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学情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新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根据实践,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周测、月考试题难度不能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思考并完成,自读课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订正错题,课后反思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要始终贯穿在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逐渐使其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的密度可适当增加,即周测必须落到实处,每节课要尽可能地

做到质量检测,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课前5分钟小纸条测验应经常化,不能流于形式,以此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及认真组织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化要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要不定期地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5.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在工作中,要时时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只要多和学生交流,打开学生心结,让学生信任你,在教学中多付出,少责备、少埋怨,这样学生就会告诉你他在学习中的困惑,只有了解了病因,才可以对症下药,为学生减压,使他们真正走出困境。彻底解决困扰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使我校在数学教学上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扭转数学学科在高考中的被动地位。

庆阳二中曹久贤

部分原因 篇6

一、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分析

1.部分小学教学设施不好

因为乡村经济落后,配套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加上小学领导对数学教学不够重视等原因,造成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设施不好,一些偏远的地方甚至教学设施都无法配备整齐,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益。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数学是实验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依靠很多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这些教学设施种类丰富,价格昂贵,很多乡村小学没有条件配备。很多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这样数学教学过程不能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不能得到体现。教师缺少使用教学用具辅助教学,这样,学生难以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内化,学生对知识运用生疏,对知识点记忆不深刻,这些都影响到乡村小学的数学教学效益。

2.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提升

部分乡村教师学历层次不高,虽然都是大专、本科,但是很多都是函授、电大和成人自考。大多数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教学的有关的课程。这些教师专业知识准备不充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益。部分教师的素质不够好,还出现了体罚学生等现象。乡村教师很多人对待听讲不认真,严重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采用罚站、罚抄写,甚至是骂学生,打学生,这样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创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在乡村小学是常见的现象,影响了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益。

3.教学观念跟不上,教学手段滞后

一些教师没有形成自己的实用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认识模糊,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时间,主次环节不分,平均使用教学力量,教学主线不够清晰。

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方法陈旧,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只有老师讲解,没有学生说的满堂灌,教师问,学生回答,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形式,教師重视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不能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中理解知识,内化知识,产生结论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讲授式教学形式,还有教师讲解,学生不参与,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状态。

二、乡村小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对策研究

1.加强乡村小学数学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小学领导必须重视小学数学教学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充分利用教学资金配备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施,改变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当地政府要加大乡村小学教学投入,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研究教学内容的需要,为乡村小学配备更好地教学工具,保证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学校要尽量保证每个基层的数学教师都有完整的教学工具,保证小学教具的充足,全面提高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益。

2.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多元化地培养乡村小学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学校要加大政策指引,鼓励数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来乡村小学支教,另外,学校要加强乡村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全面开展形式丰富的培训,提高乡村教育的人才队伍素质,为乡村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

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上课的时候,要能够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运用乡村日常知识和数学信息,让学生逐渐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的演变过程,实现数学的抽象概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3.运用乡村资源,实现乡村实践改革

生活是学生的老师。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乡村的实际生活状况,针对乡村的独特的特点,开展丰富的数学教学活动,让乡村小学数学课堂展现充分的活力,改变教学的状况,避免教学的生搬硬套的现象,让数学课堂萌发出勃勃的生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乡村教学资源,开展乡村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农作物,例如小麦等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练习,让小学生能够触摸,能够看到,能够运用,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4.重视乡村留守儿童

在乡村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感情的滋养,长期父母不在留守儿童的身边,造成这些留守儿童不能形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相对比较差。

家里的年长的老人,也不能给留守儿童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以满足,也不能及时地捕捉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和思想状态。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还要争取父母的支持,和家长一起共同管理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

如何提高改进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益,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使命,是一个长久而深刻的课题。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在新形势下,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数学教学质量,深层次思考如何提高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课题,通力合作,大力实践,全面提高乡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益。

部分原因 篇7

当然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在诸多因素中, 监督力量缺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而监督力量中知识分子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又是一个重大原因, 造成了部分知识分子在政治责任方面的缺失。部分知识分子政治责任缺失, 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有缺失

知识分子重视学术知识而忽视社会实践知识, 甚至社会实践知识严重不足。如果一个人社会实践知识不太健全, 又怎能指望其有能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呢?现在的知识分子多是实验室性的知识分子, 在一定的人为环境下去做一些实证性的工作, 往往为了一组数据而兀兀穷年, 他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又怎能指望其对世界有指点江山的能力呢?孔子时代的知识分子要懂得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学问。礼是人际关系能力, 乐是自我涵养能力, 射是体育技能, 御是操作交通工具能力, 书是学习前代经验的能力, 数是逻辑推理能力。这些技能今天看来也不过时。

二、知识分子本身重智育、轻体育

体能不足是当代知识分子的通病, 一提知识分子就是深度近视镜、驼背、胃病、面黄、身材削瘦等等不健康的词汇跃然纸上。经常有报道知识分子积劳成疾的事例, 这些知识分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锻炼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账, 体质不强, 自然胆气不壮。在应试教育下, 许多知识分子重文轻武, 在体育方面有很大的缺欠。一个人面对自己身体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区, 平时不善休养, 病时不善调理, 加上社会舆论的误区, 经常有舆论表彰, 某某人带病坚持工作终于导致死亡。在我们对其精神的赞赏下, 难道对其作法不能给以一定的批判吗?一个病人其工作状态能好到哪里, 其给工作、家庭所造的损失, 又该怎样计算衡量呢, 起码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忽视了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还经常有报道说某某人昏倒在工作岗位上云云。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状况都不能控制、不能了解, 又算得上什么真正的知识分子, 身体是做事业的本钱, 而知识分子多做着赔本的买卖, 这也是经营不善, 这样的知识分子可谓杀身而未能成仁, 舍身而未能取义, 在糊里糊涂中失败了。这样的知识分子又能参与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呢?舆论可杀人尤其是捧杀, 知识分子有这样的分辨力吗?

三、当代知识分子群中理科普遍重理轻文, 文科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 是自然科学方面偏重, 社会政治属于人文方面的知识居多, 许多知识分子专业知识丰富, 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 理工科知识多是实证方面的知识, 需要大量的实验作支撑, 而这些实验有许多是本人亲自做的, 而人文方面的知识多储存历史资料的档案中。例如一国一朝的兴衰, 往往不是一个人能所亲见亲为的, 多是借助于他人的记述和材料, 如果把整个社会当成一个大的实验室的话, 皇帝和大臣们是实验员, 史官是记录员, 他们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 对于这些资料却成为许多人的盲区。杜甫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在万卷书中领略到的精神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才能把文章作好。这些从政的一手材料是知识分子们所应该学习的, 知识分子在专业领域钻研越深, 对社会的认识越窄, 没有时间照看家人, 没有时间照顾老人, 实践的不足使知识分子对人的认识, 对社会的发展、变迁, 都缺乏足够的发言权。

四、现代社会, 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摇篮———大学存在着种种弊端

“我是研究机器人的, 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 但作为校长, 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如是说。把人培养成机器是当代教育最大弊端,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 中国教育界培养的学生都是统一化、标准化, 很少有个人创新, 学校从小就教育学生要成为听话的好孩子, “听话”乍一听对维持权威和稳定有积极意义, 但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却无疑是一柄杀人利刃。考试不按标准答案没有成绩, 论文不符合导师观点不能通过, 出校门没有毕业证, 将很难找到工作, 有的地方连门卫都要求有相当的学历, 中国社会为盲目的追求学历而浮躁, 大学也在学历的追逐下忽视了质量。大学里缺乏应有的关心时政, 用心学术的氛围, 今天的有些大学已经不利于有志于学术追求的人生活, 有些大学老师包括年轻老师正处于一种委靡的精神状态, 在一起常常议论的不是房子孩子, 就是如何找关系发论文。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王天定教授如是说。

五、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缺乏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机制

知识分子没有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 所以其本身的价值得不到表现而变得与周围不相协调, 久而久之变成一种牢骚。学者往往在解释一定的政策法规, 而在制定的时候, 往往缺乏学者的参与。没有不同声音就不会有责任感, 知识分子自然也会明哲保身, 自由参政是体现民众活力的最有效的机制。

六、在“十年文革”中知识分子学会了逆来顺受

如果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当时的是参政知识, 那“十年文革”则摧毁了知识分子的参政之心, ”五七”年反右的阴影, 一直在知识分子的心头挥之不去, 有的知识分子甚至于想到大事有政府在管, 小事有个人在管。在中国历来是权术大于学术, 学者不如政客, 著名的学者马寅初的因控制人口论的提出而受到打击。对知识分子的摧残, 使其内心对参与政治有一种畏惧感, 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现象比比皆是, 尤其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政府要政绩的虚假工程中, 一些知识分子缄默无语, 使三十年来中国海洋被污染、水质被污染, 大气被污染, 森林被滥砍。如果说“五七”年反右后中国有了“五八”年大跃进, 而七七年后知识分子的“唯物质化”使中国的政绩浮夸风得以盛行, 知识分子更热衷于解释领导的政治意图, 而漠视于事实和群众的要求, 一方面知识分子被打怕了, 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从被打击的“臭老九”变成了社会的“宠儿”后, 一些人开始伸手向社会索要物质回报, 丧失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 只想到自己的职称、工资晋级、房子的分配, 自己所应尽的责任在物欲横流中被冲得无影无踪了。

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太大、从而使部分知识分子无暇顾及社会责任

职称学术的重压, 超负荷的工作量, 以及各种名目的评估检查, 使知识分子本已经虚弱的身体、受伤的心灵难以分出心来关心社会。每到职称评定期间, 相应的一些知识分子就会坐卧不安。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够不够、著作够不够、工作量够不够, 不知道名额够不够, 从这一点看知识分子是弱势群体, 又怎么承担社会的大任。

总之, 部分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历史的先天不足, 也有现实的客观条件, 更有自身的弱点。时至今日改造知识分子知识结构, 加强知识分子身体素质训练, 改变社会人才标准是当务之急。知识分子是社会的喉舌, 理应代表正义之声。一个没有监护的儿童是不幸的, 一个没有监督的社会是危险的, 古往今来的社会都说明了这一点, 而培养社会的监督者是每个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工作, 今天提高知识分子的参政能力、参政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随着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并漫延, 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社会可信度在逐步减弱, 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部分知识分子为民请命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渐缺失, 他们在忙碌于职称、职务、学历过程中, 锐气在减弱, 在忙碌于房子、车子、孩子的同时, 逐渐远离于自己的历史责任。如何焕发知识分子的政治青春, 是社会机体保持健康的前提。如何从根本上关心知识分子、培养知识分子, 保证他们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是知识分子的群体要求, 也是当今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部分原因 篇8

1、联合收割机电气电路的特点

1) 各用电设备与电源均为并联。即每—个用电设备与电源都构成—个单独的回路, 都可以独立工作。

2) 开关、保险、接线板和各种仪表采用串联连接。即一端或一个接线柱与火线相接, 另一端或另一个接线柱与用电设备相接。当打开开关或某处保险丝熔断或接头松动接触不良时, 该电路即断开, 不能通过电流。

3) 电源为低电压 (一般为12伏, 少数为24伏) , 直流。

4 ) 联合收割 机上有两 个电源:蓄电池和硅整流发电机。蓄电池的主要功能是当联合收割机的柴油机启动时, 在几秒钟内向直流起动动电机供给强大的电流 (200-600安) , 使启动电机转动, 并产生足够的扭矩, 以带动柴油机运转并使其开始工作循环。另外一个功能是当硅整流发电机不工作或发出的电压较低时, 可向用电设备供电。硅整流发电机输出的是直流电, 用来给蓄电池充电和给其他用电设备供电。

5) 采用单线制。即各用电设备均由一端引起一根导线与电源的一个电极相接, 这根导线称为电源线, 俗称火线。另一端则均通过联合收割机的机体, 与电源的另一极相连, 称为搭铁。也就是说联合收割机的机体是电气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的一根公共导线。按照国家标准规定, 联合收割机的电气系统采用负板搭铁。蓄电池是负板搭铁, 若接成正级搭铁, 则会烧坏硅整流发电机上的二级管, 同时其他一些用电设备也不能正常工作。采用单线制可以节省导线, 减少线路故障, 简化电气设备的结构。

2、电气系统的主要故障诊断及处置

联合收割机电气系统出现问题时, 要对照线路图, 认真分析, 确定故障部位, 予以排除。一般方法是:先检查保险丝盒中的保险丝是否烧断, 接线处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在保险丝、接线和蓄电池都良好的情况下再去分析排除故障。

1) 灯光和指示仪表故障

(1) 灯不亮。灯不亮多是保险丝烧断。如保险丝完好, 可检查灯泡和导线接头。

(2) 指示仪表没有指示。仪表没指示, 可接通电源, 短路相应的传感器。如仪表出现指示, 说明传感器损坏;若仍没有指示, 则仪表损坏, 应换新的。

( 3 ) 指示不回 位。接通 电源, 仪表指示最高位, 发动机工作时, 指针不能回到正常指示。断开传感器, 如仪表指示能回到零位, 说明传感器短路, 应换新的;如断开传感器, 仪表指示仍不能回零, 说明仪表损坏。

2) 蓄电池的故障

蓄电池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制成的。当蓄电池向外供电 (放电) 时,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当向其充电时, 则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它在工作时, 容易受气温条件、行驶状态、周围电气设备工作状况的影响, 所以要正确使用。若使用不当时, 可能出现极板硫化, 蓄电池跑电, 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等故障。

(1) 极板硫化。是在极板表面有一层白色粗大晶粒的硫酸铅。表现为蓄电池容量降低, 内阻增大, 发动机起动困难。原因主要是蓄电池长期处于全放电或半放电状态;电解液液面低;电解液的密度大, 电解液不纯等, 此时应查找原因并逐一加以排除。

(2) 蓄电池跑电。蓄电池充电后几小时, 存电就不足。主要原因是电解液中有杂质;隔板损坏;使极板短路;电池表面不干净, 极桩短路等。充足电的蓄电池长期放置不用, 也会逐渐失去电力。这种电能自然消失的现象, 称为自 (行) 放电。一般规定, 蓄电池每昼夜自行放电率不超过额定容量的1%, 为正常, 若超过, 则称蓄电池“跑电”, 此时应根据上述可能存在的原因逐一排除。

(3) 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是影响蓄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在蓄电池充电、放电过程中, 极板上的活性物质 (正极板上为深棕色的二氧化铅, 负极板上为青灰色海绵状纯铅) 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 如在放电过程中, 电解液与活性物质不断地起化学反应, 正负极板表面的活性物质都变成细小晶粒的硫酸铅并生成水。这时体积缩小, 电解液密度变稀 (小) ;在充电过程中, 正极板上的硫酸铅变为深棕色二氧化铅, 负极板上的硫酸铅变为海绵状纯铅并消耗水, 使电解液密度变浓 (大) , 这时体积要增大。在如此反复多次的体积变化中, 活性物质会发生脱落, 这是无法避免的。但若活性物质过早地从极板脱落, 则不正常, 是故障。主要原因是:大电流放电时间过长 (如起动发动机时) ;充电电流过大;电解液密度过大或温度过高;电解液太脏;蓄电池固定不牢、振动过烈, 使极板受到振动, 此时需对照可能的原因逐一排除。

( 4 ) 蓄电池外 壳破裂或 爆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 特别是在大电流放电和过充电情况下, 电解液中的水被电解为氢气和氧气, 若不及时从蓄电池排出, 会使电池槽内压力升高, 使电池槽胀裂, 若遇火花, 还会引起爆炸。因此, 要保持加液盖上的通气孔畅通, 使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另外, 还要避免振裂和冻裂电池槽。

(5) 蓄电池使用注意事项:1发电机工作时不准切断与蓄电池的接线;2不准用导线打火法检查硅整流发电机是否发电;3在电器修理前, 应拆下蓄电池的搭铁线;4在对联合收割机焊修时, 电焊机的接地线应尽量靠近焊接处, 拆下蓄电池正极线和发电机正极线;5正确保管暂时不用的蓄电池。

3) 起动故障

(1) 不能起动。用万用表或测试灯泡检查起动电机接线柱间有无12V电压。如有, 则说明起动电机没有故障, 若没有, 则起动开关勘虫不良, 应修理或更换。

(2) 起动无力。蓄电池极桩接触不良 (称虚接) , 或蓄电池电力不足都会造成起动无力。应紧固极桩或充电, 闭合灯系开关或喇叭开关, 若灯亮度正常、喇叭响声正常, 则电力充足, 否则电力不足。判断极桩虚接的方法是起动一下发动机, 然后用手触摸极桩, 如极桩发热说明虚接。

4) 充电故障

(1) 不充电。不充电可能是调节器或发电机出了故障。判断的方法是起动发动机, 在怠速状态, 用导线 (体) 短路调节器电源和磁场端, 看电流表反应, 若无变化, 可慢加油门, 提高转速, 若有充电电流, 说明调节器损坏, 应更换调节器;若仍无反应, 说明发电机损坏, 应修复或换发电机。

部分原因 篇9

一、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问题

1. 处理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与民生富裕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民生放在了第一位, 西方国家主要是为了迎合选民心理, 不断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待遇。但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地制造了经济危机, 使民众生活水平跌宕起伏, 有时甚至是民不聊生。原因是民生保障持续地开出支票, 但其保障的根基不牢固, 既国家对民生的负担超出了国力。可见, 过度强调民生, 不一定能带来持久、高水平的民生。在民生与国强的关系中, 国强是第一位的。小康水平的民生保障是我国目前的奋斗目标和未来民众的生活底线。但现阶段, 过分强调民生的经济政策必然影响国家的整体快速发展。在目前的国力情况下, 对民生的经济政策大规模的倾斜来的越早, 幅度越大, 国家财力分散的越严重, 整个国家发展速度会降得越快。反之, 向民生做有限倾斜, 会更长时间维持人们创造财富的工作欲望, 能为国家积累更多物资财富。

例如:近年来, 国家给农民发放名目繁多的补贴, 国家因此每年付出的资金达几百亿元。但这些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多大作用呢?农民从每垧地中得到2 000多元人民币的国家补贴款, 并未用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造, 因为大多数土地较少的农民都将土地转包了, 然后再去打工。农民得到了国家补贴款, 粮价的不断攀升使土地转包费持续上涨, 所以, 很多农民都是将土地外包, 坐吃土地转包费及国家补助款。今年将土地包给张三, 明年包给李四, 你种一年他种一年, 谁也不搞农田基本建设。种地人又不可能花钱修建别人家的地再增加种地成本。这样, 土地的耕种条件在不断恶化, 田间道路不通, 秋天收获的粮食很难从地里运出。排、灌渠系不畅, 缺少水库及水井, 机井无配套电力, 到农田急需用水时却无水可用。如果将直接投给农民的款项, 先投入到水利、水库、农用电力及农田改造方面, 农田的基本设施会得到大大改观。按每垧改造后的高产田较未改造的中、低产田增产15%计, 由此而产生的增收效果及由于农田基本条件改善后节省的人力物力投入合计, 远不止2 000多元, 会超出补给农民的款项额, 同时又提高了农田的产量潜力。如果将补给农民一年的钱, 用在农田基本建设, 国家即使以后多年不给农民投钱与国家年年投给农民补助款的效果是相近的。可见, 这不是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的简单关系, 而是国家多投了好几倍的钱却少办了好多事的问题。更不合情理的是, 真正种粮的人并未得到补助, 因为大多种地者都是转包他人土地。更有甚者, 这部分补助款大量流入了拥有上百垧土地靠地租生财的少数人手中, 这与补助款发放的初衷肯定是不一致的。

2. 国家的经济增长形式和统计方法问题

国家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资积累, 而不是虚幻的数字指标上的增长游戏。只有物资上的切实积累, 国家才有底气。数字指标的增长是西方的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的所谓增长, 其实绝大比例已被财富的浪费所抵消。因此我们的增长应以全社会物资总量的增加为目的。简单地举两个例子: (1) 城市建设模式与经济增长。如果不能适当辟出农业用地为新城区建设用地, 只有扒老楼。若一栋价值1 000万元的旧楼占地1公顷, 则它的价值是这一公顷农用土地生产能力的几十倍以上。国家限制了城市的扩张,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土地的农业用途性质。但从国家的大局、整体而论, 损失的是大头, 保护的是小头。现在国民还不富裕, 住棚户区及草房的人们仍然有。一幢并不过时的中型大楼, 非要拆掉, 在原址盖起更高的大楼, 结果是原大楼没了, 增加的物资财富只能是新大楼的价值减掉原旧楼的价值, 从纯物资增长的角度是绝对不花算的, 从经济价值增长的角度, 多数情况也是不合算的。相反, 如果适度松动现有的农田用地政策, 有计划地少量放开城市周边的土地政策, 开辟新城区, 这样老楼也留下了, 无论从价值角度还是物资总量角度, 都增加了一幢新楼。何况城市扩大是迟早的事, 何不等旧楼到了使用年限后再翻盖呢?从国家增长数据的角度, 盖新楼提高了增长率, 扒旧楼也同样提高了增长率, 这种增长的数据与实际的增长情况之间出入太大, 不反映事实情况。 (2) 第三产业的过分涌入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并不增加社会物资总量, 只改变财富的性质及价值。拥有与物资总量相适应的第三产业规模是必要的。但我们同西方发达国家不能相比, 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物资提供给流通领域。第三产业人员过多, 使每个人在流通中平均分担到的流通物资量不足, 为了维持相应的收入水平, 人们是一定要抬高单位商品的流通价格, 结果是物价因拥挤的流通而升高, 导致通货膨胀, 结果又反过来增加着生产成本。物价之所以不断上升, 原因大都积于此。也就是过多投入的第三产业, 一方面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 带来了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而且并未增加社会物资财富量的积累。

二、原因分析

1. 政策上的纰漏导致一些人滋生懒惰、务高心理

适当向增加人们收入倾斜的政策是必要的, 但有意助长人们过高的收入欲望, 并不适合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的国情。笔者曾了解过周边的农民, 他们对月薪1 000多元钱的工人岗位均表现出不屑一顾。可见, 国家的政策不但消除了原城乡剪刀差, 而且因校正过激而出现了相反的乡、城反向剪刀差, 明显滋生了农民群体的懒惰、好大、务高情绪, 使今日的企业常常处于长期用工雇不到、短期用人工资高的离谱的现状, 出现闲人多又多, 企业闹人荒, 干中、小型企业的老板比打工的还累的不正常现象。这种累活、较脏的活、工资稍低的活没人干的现实, 意味着我国已经渐渐步入了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缓慢增长阶段的状况, 其结果是积累财富的人变少, 制造通货膨胀的人多了。

2. 法规出台的方式过于简化

法规是政府部门行政作为的基准和依据, 涉及到政府、各行各业、普通百姓。关系着各领域, 左右着经济建设、人文道德全局, 最终又都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套具有策略性、富有强势活力的法规, 是适应世界新形势、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的迫切需要。就我国的现行法规整体而言是科学合理的, 但其中某些条款的合理性、实施后的效力、效果的反馈还不及时, 对实施中必要的尺度及时机的拿捏、推敲远远不够。这些已给我国某些经济领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法规的严密性及预期效力的实现应该是建立在仔细推敲、多方位设想, 充分听取有关专家、基层专业学者、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的。诸如此类重大经济政策、法规, 在各大报刊、期刊没有大规模、深入讨论, 显然会有局限性。

高层领导没有进行常规性调查研究, 或是基层人员懒于调查而渎职问题。一句话, 调查、分析、研究不够, 官僚作风。

3. 法规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 法制观念不强

国家级政策研究办公室, 应与各地基层具体工作人员形成密切联系, 基层的情况应畅通无阻地传递到决策层。但这一体制还没有完整形成和广泛覆盖, 起码还算不上是一种固定的机制。基层向上反映情况的渠道和深入探讨的空间不畅通。所以, 政策制定者常常闭门造车, 难免出现纰漏。

4. 法规制定者不能多方位变换视角

研究、推敲、制定法规时, 决策者应将自己置于多重身份的位置。既要高瞻远瞩, 目光远大, 纵观全局;又要放低身份, 置身于不同领域的百姓中间, 平衡各种关系;还要跳出圈子, 做为旁观者从外部的不同角度看其合理性、科学性;也要变换时空角度兼顾历史事实及预测未来。以公心、平常心, 高度责任感制定法规, 适度考虑到以后的政策衔接。

总之,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运行中, 仍存在着一些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切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 无疑与法规制定的理论依据、法规具体条款、法规制定过程及具体实施有关。根源是法规的相关条款有纰漏, 或是法规制定时没有考虑到具体执行中将出现的漏点。堵住这些纰漏点, 我国的经济运行将会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摘要:国家的长久强盛, 经济、社会、法律、道德水准等各领域的高速发展及进步, 都紧紧依靠着相关法规、政策的规范及具体实施。在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向好的大环境中, 部分经济领域出现了资金浪费、效率低下等情况, 只有从政策制定到具体操作等多方位入手, 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才能使我国经济及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经济法规,财富积累,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5.

部分原因 篇10

1 暴发蚕脓病的原因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蚕桑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 2001~2010年这10年间, 感觉今年这一时间脓病的暴发程度比以往严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蚕病暴发的局面, 笔者经分析总结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1.1 小蚕共育室及蚕农超负荷生产

2011年初, 广西的茧价格高涨, 第一批蚕茧价格每公斤最高达到48元, 已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 2011年蚕农的桑园面积与2010年相比略有增加, 但由于茧价较高, 蚕农养蚕获得的回报丰厚, 蚕农对桑园的投入大幅增加, 加强了管理, 积极的施肥、灭虫, 桑园的产叶量大幅度提高。由于桑园产叶量多了, 导致小蚕共育室订单的数量急增, 连平时质量较差的共育室都接到很多客户, 小蚕专用桑园, 生产设备并没有增加, 也来不及增加, 这导致了小蚕共育室满负荷, 甚至超负荷生产。据笔者了解原先每批饲养100张小蚕的小蚕共育室, 当时每批都要养120甚至150张, 蚕室、蚕框、人力远远不够。有的共育室的蚕框、蚕室早上刚消毒, 蚕框、蚕室还未干, 下午就使用了, 工人天天加班加点, 忙于喂蚕, 都没有时间撒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严重影响蚕室的防病工作。一些共育室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 只要有人要, 就拼命生产, 从而导致蚕病的发生。

1.2 桑叶虫口多, 叶质差

在5月中、下旬, 有15d左右的时间, 出现了高温干旱, 干旱导致了桑树缺水, 叶子生长缓慢, 而这一时期桑蓟马等害虫又大量繁殖, 严重时每张桑叶有上千只蓟马, 从叶背吸取大量水分和养分使叶子扭曲、卷缩、失水老化, 连顶端的嫩叶也受其危害, 桑叶根本无法使用。由于旱害与虫害同时发生, 叶质严重下降, 此情况一直延续到6月下旬, 所以这一时期饲养出来的小蚕, 由于吃到老化、缺乏营养的叶子, 小蚕发育参差不齐, 大小蚕分差较大, 小蚕、弱蚕较多, 抗病力明显下降, 暴发脓病是难免的。目前, 尚不了解虫害叶与脓病暴发的关系, 脓病的暴发是否因家蚕食下虫口叶直接造成, 这有待蚕病专家的进一步分析研究。

1.3 高温、闷热天气较多

2011年6月中旬, 热带风暴“海马”到来前, 贵港连续5d以上出现35℃以上高温, 连续性的高温, 使蚕承受不了过高的温度, 抵抗力大大下降, 相反脓病病毒在这种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最适合繁殖, 病毒较为活跃, 所以脓病在这一时期集中暴发。

1.4 异常天气, 打乱了共育室的养蚕计划

按照正常的年份, 贵港市共育室在清明前应把小蚕发放到蚕农的手上, 由于去年冬天遇到极低温的气候条件, 桑树生长缓慢, 收蚁时间一拖再拖, 一直过了清明才开始养蚕。蚕农桑树矮时不订蚕, 桑树高时又集中一起来订蚕, 造成共育室不能按计划分批次饲养小蚕, 而是一次性大批量的生产, 使共育室蚕室、蚕具、工人一下子紧张起来, 消毒防病措施落实不到位, 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6月初。

1.5 大蚕户忽视消毒工作

6月份共育室和蚕农的蚕室经过多次养蚕, 蚕室及周围环境已积累了大量的病毒, 消毒不彻底, 容易引起接触传染。可是, 很多蚕农误认为只要共育室把小蚕育好了, 大蚕就一定能养好。因此, 在养大蚕的过程中, 很少甚至不进行蚕室、蚕座的消毒和蚕药的添食, 结果大蚕很容易发病。

2 防病对策

出现上述的不利天气情况,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大气候, 但是我们应该尽量想办法改变养蚕室内的小气候, 比如人为升温或降温等, 为养蚕创造更好的环境, 减少恶劣天气对蚕的影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 首先要做好消毒工作, 减少环境中的病毒数量, 蚕病就不易发生。针对以上暴发脓病的原因, 小蚕共育室应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来进行蚕病的综合防治呢?笔者认为小蚕共育室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确保小蚕生产顺利进行。

2.1 科学安排小蚕饲养量

小蚕共育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养蚕批次和规模, 即使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 也不要盲目扩大生产, 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饲养量, 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防病工作, 在确保小蚕饲养质量的情况下满足市场需求。

2.2 防止小蚕饲养批次过密

很多共育室采取5~6d收一批蚁蚕的饲养方式, 这样虽然提高了蚕室、蚕具的利用率, 较紧凑地安排工人的工作, 但收蚁密度过大, 蚕室经常有1、2、3龄3批蚕同时出现, 若隔离不好, 容易造成小蚕交叉感染。很多小蚕共育室, 前一批蚕出了问题, 接下来的一批蚕也出问题, 这就是小蚕交叉感染病原的原因造成的。因此若遇到恶劣的天气状况, 共育室要适当推迟小蚕的收蚁时间, 使共育室和蚕农有更多的时间来消毒和干燥蚕室、蚕具, 避免3批蚕同室同人饲养, 预防小蚕的交叉感染。

2.3 小蚕共育室要做好以下防病工作

(1) 加强蚕室、蚕具消毒。由于在每年的6月份, 一般是蚕农养蚕的第4批蚕, 小蚕共育室已经过多批次养蚕, 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积累了大量新鲜的病原体, 又加上遇到高温多湿的气侯条件, 最易诱发蚕病, 此时也是一年之中小蚕最难饲养的时间, 共育室应该采取“两消一洗”的消毒方法, 彻底消灭病原。同时蚕农用共育室的蚕框领蚕回去, 蚕框拿回去后蚕农又拿来饲养大蚕, 病原就从蚕农那里带回共育室, 笔者建议共育室在领蚕时不要给蚕农拿蚕框回去, 让蚕农自备领蚕工具。

(2) 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加大强氯精的使用量, 配备一定量的新鲜石灰, 早上、晚上各撒1次蚕体、蚕座, 对蚕体、蚕座进行干燥和消毒, 防止病原在蚕座上繁殖和扩散。

(3) 添食抗菌素

2龄、3龄小蚕在眠起第2、3餐叶时添食抗菌素蚕服康1号。

(4) 勤除沙

及时把积压在蚕座上过久的蚕粪除去, 防止蚕粪蒸热发霉, 给小蚕生长创造清洁的生活环境。

2.4 大蚕户要特别做好以下消毒工作

(1) 加强蚕房消毒。在领小蚕前3天, 大蚕房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这是养蚕成败的关键。具体做法如下:第一, 清理蚕房中的蚕粪、蚕匾、蚕蔟等杂物, 只留砖头, 把蚕房消毒并打扫干净;第二, 用清水清洗蚕房, 直到无污水为止;第三, 称取1kg次氯酸兑10kg水 (一桶水) 喷洒15m2蚕房的地面、窗口、门口、墙壁, 喷后马上关闭窗半天;第四, 取药再喷洒贮桑室、盖桑膜及走廊。最后打开门窗晾干, 再关紧, 等待领小蚕回来。蚕房远离水源, 养蚕经常失败的蚕农, 或在高温季节经多次养蚕的蚕房一定要实行“两消一洗”即先把蚕房打扫干净, 然后称取1kg次氯酸兑1kg水, 喷洒15m2的蚕房, 关闭门窗3h后再用清水冲洗蚕房, 直到无污水。晾干后, 再称取药水兑好后再喷蚕房一次, 喷后关紧门窗半天再打开晾干。

(2) 4龄蚕的饲养。小蚕领回来后, 先在地面上撒一层石灰, 然后把小蚕放到地面上饲养。饷食后第二口桑添食一次蚕服康1号。对防治由细菌引起的蚕病效果较好。当有少量蚕眠后, 要切三角叶进行漂叶。当蚕眠定后再撒上一层石灰粉。如果发生未眠蚕, 加网提出另外饲养。

(3) 5龄蚕的饲养。当有95%的蚕眠醒后撒上石灰粉, 然后加蚕网饷食, 最后除蚕沙, 除过蚕沙的地方, 打扫干净再撒上石灰;除蚕沙后要及时扩大蚕座, 饲养一张小蚕到5龄, 要求达到40m2, 若面积过小, 密度过大, 蚕易感染蚕病。5龄蚕的第1、2天连续添食 (下转第46页) (上接第38页) 蚕服康1号, 若发现病死蚕, 拾起放到石灰缸里, 同时要增加一倍浓度的蚕药和次数进行添食。5龄蚕起除后不再除蚕沙, 但每天早上要坚持撒一次新鲜石灰粉, 使石灰粉盖住蚕沙, 15min后才给桑喂蚕。

2.5 有计划安排采叶

在5月中旬时, 应把共育室小蚕专用桑园的叶子摘光一点, 只留顶上二三张叶子, 便于彻底杀灭桑园里的害虫。

2.6 及时抽水抗旱

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抗旱, 避免桑树受到干旱的影响。

2.7 科学饲养

俗话说“小蚕靠烘, 大蚕靠风”。共育室在饲养第一批小蚕的时候, 温度不够, 必须加温, 确保小蚕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生长;5龄蚕要保持蚕房通风, 保证蚕室的空气质量, 防止闷热和污浊空气影响大蚕的生长。桑叶采回后, 马上抖松放到贮桑室, 等热气散发后, 用薄膜盖好, 以免桑叶发热变质, 引起蚕发生细菌性肠胃病及脓病。

2.8 加强桑园管理

桑园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 少施氮肥, 及时喷杀桑叶害虫。

摘要:2011年6月份, 在贵港很多蚕区暴发脓病, 蚕农损失很大, 这是近10年来蚕病发生最为严重的月份, 笔者凭借自己多年蚕桑生产的经验, 对暴发脓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 以供大家参考。

部分原因 篇11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区域选择,原因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原因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展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调节过程和经济互动现象。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和动态位移。在具体落实机制上产业转移原因主要表现为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导的企业行为和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两大因素。

1. 市场机制原因

(1) 资本、土地、劳动力因素。产业转移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 而资本的本性则是追逐利益, 就是说, 资本总是从获利低的区域或部门转到获利高的区域或部门。当产业在某一地区聚集发展过程中, 由于不可流动要素供给固定, 而产业聚集区内对土地等不可动要素需求增大的情况下, 土地的价格就会上升, 而在企业运作过程中, 土地价格实质上表现为企业的成本, 成本上升则资本的获利能力下降。劳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也一样, 当产业聚集区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聚集区内生活水平提高、雇主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等因素导致劳动力报酬提高, 劳动力作为企业的成本提高则意味着资本的获利能力下降。

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

上图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的地价和劳动力价格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这也意味着资本在东部地区的获利能力不如西部地区, 因而市场推动着东部产业往西部转移。

(2) 产业梯度因素。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 这是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偶然事件、市场供需等原因造成的。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梯度水平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劣程度, 而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取决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部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产业部门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初创期和成长期, 则该区域为高梯度区域。经济技术存在从高梯度区域转向低梯度区域, 是因为低梯度处于产品成熟期和衰退期, 技术易于掌握, 变成劳动密集型产业。

2. 转入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

步入2000年以来, 国家意识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各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或者说招商引资的重要性, 因而各地方政府着重改善地方投资环境, 包括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宽松的信贷、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等。还有相应的基础设施, 比如交通运输环境, 治安等环境。也就是说产业转移也会考虑到承接地的投资环境而决定转移到哪里。

二、珠三角产业转移到粤北、粤西的原因分析

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广东省表现得很明显。占广东省53.81%的户籍人口即56125515人的珠三角地区 (包括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深圳、江门、肇庆、惠州等总共23个地级市及县区) 却拥有全省78.8%的GDP即37388.21亿元, 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均GDP为66610元。而粤西、粤北山区以及粤东地区 (包括韶关、清远、河源、梅州、云浮、阳江、茂名、湛江、汕头、汕尾、揭阳、潮阳等) 占广东省46.19%的人口即48177761人只拥有全省11.2%的GDP即10055.74亿, 人均GDP为21000元。换句话说就是珠三角地区的1个人占有了非珠三角地区3个人的收入。 (数据来自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产业结构来讲, 第二产业即制造业大部分分布在佛山、惠州、中山粤东的汕头、潮州等部分地区以及, 第三产业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而落后的第一产业主要分布于粤西和粤北山区。

2. 粤北、粤西地区拥有比较优势

珠江三角洲从改革开放以来, 以承接港澳台以及国外产业已得到迅速发展, 从早年从中西部招来的低廉劳动力和尚未发展健全的低廉的房地价格为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地区, 但经过长达三十年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正在逐渐失去这些竞争优势, 深圳地区稳升不将的房价, 从早年的民工潮到2010年开始的民工荒。这些都体现出珠三角依仗廉价生产要素, 进行重复简单劳动密集型的时代已经过去, 摆在珠三角企业面前的问题就是寻求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充分利用资金、人才和技术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而将现有的已经进入成熟期或衰老期的劳动密集型包括纺织业, 电子加工业等合理转移出去以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相反, 粤西和粤北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基础的原因一直处于缓慢发展, 相对珠三角地区要素价格显得较为低廉。更为重要的是比起意欲承接珠三角区产业的中西部省份, 粤西北地区在运输成本上占有绝对优势, 在这个高昂的油价, 不合理的站点收费, 欠发达的物流产业的时代, 运输成本也是产业转移问题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3. 转移产业对产业集群的依赖

清城石角的再生铜、海丰可塘的珠宝、江门蓬江的摩托车、阳江东城的五金、澄海凤翔的玩具、花都狮岭的皮具、增城新塘的牛仔服、梅县石扇的金柚、顺德陈村的花卉、和平下车的猕猴桃、南海大沥的铝型材。经过多年的发展, 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诸多产业群。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群已经达到123, 其中, 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有91个, 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45个, 年产值100亿以上的有24个, 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等行业。从产业集群的效应来看:知识的溢出效应、人力资源的高度流动性、企业间低廉的交易成本。

其中, 知识的溢出效应是指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信息就会因为企业的集聚而相互传播并得到利用。人力资源的高度流动性是指当产业集聚在一起时, 一个行业的人才基本就集聚在一个地方, 人才之间的交流也就更为广泛, 信息就会比较公开透明, 企业招聘人才比较符合预期, 并且高度流动的人力资源性会给企业增添活力和新的思想。当企业集聚时, 即这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都聚集在一起, 不管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都是充满竞争, 而且流程化程序化的交易手段使得企业间交易变得简单透明效率高。这些效应的产生给企业的转移产生了巨大的粘性, 使得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倾向于将产业转移到本省一些欠发达地区。

4. 符合梯度转移规律

产业梯度概念本身就是承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中可能出于高梯度区域, 在另一个地方则属于低梯度区域, 特定产业总是从高梯度区域转移到低梯度区域。在产业梯度测算中我们引入区位商的概念。区位商=地区某行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比重/全国相应行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从区位商看, 珠三角地区有15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 而外围区域没有一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珠三角应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区位商大于1的产业为其重点发展方向。粤西北地区今后应借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机遇, 主动创造条件, 弥补与珠三角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 寻求产业支撑点, 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和能源、原材料加工为主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及适宜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逐步融入地方性产业。

三、结束语

第一, 根据广东省内各地区不同的比较优势, 发挥各自特长, 形成各地特色产业, 争取形成特色镇品牌, 提高区域竞争力, 避免同质生产, 恶性竞争。第二, 通过前文分析, 粤西北地区是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的条件, 而且条件优越与中西部省市, 管理当局应该实现先把珠三角产业逐步向粤西北转移后考虑转移到其他条件具备的省市, 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20-226.

[2]欧阳南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J].地理学报, 1993, 48 (3) :204-216.

上一篇:自主表达下一篇:动态学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