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学习体系

2024-09-04

动态学习体系(精选7篇)

动态学习体系 篇1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探讨高校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在2014年的2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 构建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 结合百分制评价分析了100名高校英语慕课学习的学生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构建前后的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态度情况。结果:100名学生体系构建后的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 (85.6±5.6) 分, 构建前的知识掌握情况为 (21.3±2.6) 分。构建前后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100名学生体系构建后的技能水平评分为 (95.2±4.3) 分, 构建前的技能水平评分为 (32.1±2.6) 分。构建前后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构建后的学习态度评分为 (98.1±0.2) 分, 构建前的评分为 (25.1±1.2) 分;构建后学生情感评分为 (89.5±2.4) 分, 构建前情感评分为 (20.1±0.5) 分。构建前后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构建高校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同时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 实现学生多方面的反馈,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校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

慕课作为一种学习体验过程, 主要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统一, 在语言智能的知识学习中, 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的培养。 高校英语慕课的学习, 更是本着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 通过构建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 实现学生整体知识技能的综合提升。 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 通过研究分析, 探讨高校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作出相关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高校参加英语慕课学习的100名学生, 女生62名, 男生38名, 年龄在18岁到2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19岁。

1.2方法

对上述100名英语慕课学习的学生, 进行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主要做了五项工作: 1建立评价目标。 提升学生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 注重学生语法和词汇及口语能力的测试, 提高翻译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学生策略性的学习下,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 并结合学习结果进行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尊重, 实现学生多维度的学习目标发展。 2确定评价主体。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重视评价和反思过程。 在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中, 实现学生的积极成长和发展。 3确定评价内容。 在做好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和学习态度情感评价的同时, 要有学习技能及合作学习的评价。 学生成效的评价中, 对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应充分尊重。 4明确评价方式。 在个性化和动态化的学习中, 充分体现学生评价的激励作用, 采取个性化的评价反馈, 保证评价体系的实时性, 充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分析评价结果。 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式, 结合激励性的语言, 对学生进行鼓励, 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3评价标准

结合百分制评价分析100名学生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构建前后的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态度情况。 分值越高, 知识语言技能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t检验计量资料, 以P<0.05为差异,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数据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100名学生体系构建后的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 (85.6±5.6) 分, 构建前的知识掌握情况为 (21.3±2.6) 分。 构建前后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100名学生体系构建后的技能水平评分为 (95.2±4.3) 分, 构建前的技能水平评分为 (32.1±2.6) 分。 构建前后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构建后的学习态度评分为 (98.1±0.2) 分, 构建前的评分为 (25.1±1.2) 分。 构建前后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构建后学生情感评分为 (89.5±2.4) 分, 构建后情感评分为 (20.1±0.5) 分。 构建前后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慕课这种新型的学习过程, 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有效整合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资源, 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学习平台, 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情景化的自主学习。 马桂花[1]在多元智能理论下大学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多维动态评价体系构建中研究表明, 慕课平台的建立, 不仅加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 同时结合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而且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及自我调节的基础过程,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应用能力。 刘海云[2]在多元智能视野下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中研究表明, 多元智能理论, 主要是结合多元的形式, 注重整体能力的全面培养, 在个性智能的评估下, 注重个体差异的结合, 对学生优势智能充分发挥, 并做好学生智能的全面评价和发展。 曲巍巍[3]在多元智能视角下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策略中研究表明, 做好评价目标的建立, 做好学生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提升, 注重学生语法和词汇及口语能力的测试, 结合翻译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策略性的学习下,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 并结合学习结果进行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尊重, 并实现学生多维度的学习目标发展。 洪前蓉[4]在高职学生英语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中强调, 做好评价主体的确定, 教师就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重视评价和反思过程。 在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中, 实现学生的积极成长和发展。 做好评价内容的确定, 在做好学习活动过程评价和学习态度情感评价的同时, 也要有学习技能以及合作学习的评价。 学生成效的评价中,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的差异性。 孙六荣[5]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分析中, 结合学生评价方式, 在个性化和动态化的学习中, 充分体现学生评价的激励作用, 采取个性化的评价反馈, 保证评价体系的实时性, 充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评价结果的分析, 应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式, 并结合激励性的语言, 对学生进行鼓励, 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

本文研究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探讨高校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由研究结果可见,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构建高校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同时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 实现学生多方面的反馈。这一研究结果和Padhi R[6,7]等相关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本研究结合了笔者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 同时结合了我院的实际情况。鉴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条件本身的局限性, 本结果并不能涵盖所有院校的所有学生的具体情况, 研究中的不足, 还望指正。

综上所述, 传统的评价体系呈现的仅仅是单一的量化结果, 多元智能理论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为了进一步优化网络教学环境, 强化高校英语教学效果, 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构建高校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在高校教学中值得探索、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桂花.多元智能理论下大学英语慕课自主学习多维动态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10 (8) :145-146, 149.

[2]刘海云.多元智能视野下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14, 11 (1) :103-106.

[3]曲巍巍.多元智能视角下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32 (7) :129-130.

[4]洪前蓉.高职学生英语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04 (8) :131.

[5]孙六荣.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01 (12) :165-166, 175.

[6]Padhi R, Bhardhwaj JR.An adaptive drug delivery design using neural networks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asimulation study[J].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xchange of Computing Methodology and Software System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Medical Practice, 2009, 94 (3) :207-222.

[7]Huang T, Chan A, Huang Yetal.Stability of CohenGrossberg neural networks with time-varyingdelays.[J].Neura Networks:The Official Journalofthe International Neural Network Society, 2007, 20 (8) :868-873.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篇2

一、创建中国管理科学, 填补我国在管理科学领域的空白是时代的要求

我国是拥有900多万家企业的大国, 但在管理科学上却是空白, 大学教科书上的管理理论完全是引进的。而且, 这些管理理论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历史的大转折——世界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从体力劳动为主过渡到脑力劳动为主, 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因此, 体力劳动时代的管理理论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从管理体系上看, 目前我国企业应用的管理体系是1903年诞生的泰罗制——“以定额管理为基础, 以经济奖罚为手段”, 这个管理体系已经陈旧过时。

当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这就决定了当代的企业管理不应是工业化初期的管理, 也不应是重化工时代的管理, 当今的管理必须与知识经济相适应。正是因为如此,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泰罗制在其故乡美国遭到否定, 美国管理理论界把泰罗制看成导致美国经济停滞的元凶。日本企业界也对泰罗制进行了批判。

1983年, 中国管理学界泰斗袁宝华提出了“以我为主, 博采众长, 融合提炼, 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 发出了创建中国管理科学的号召;20世纪90年代, 时任总理朱镕基在也提出要创建中国的管理科学。

创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已成为必需解决的时代性课题。

创建中国管理科学是个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 是个高难度课题, 需要投入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现在世界上还未诞生新的管理体系。

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学会抓住这个主要课题, 组织全省的优秀专家学者和有创见的企业家, 花大力气攻关, “啃硬骨头”, 结合企业管理中的现实难题求解, 逐步深入, 历时20余年, 调研了200多家企业, 分析了国内外960多家企业例证, 组织20人以上规模的研讨会100余期, 全国25个省、市1000多家企业的管理者参与了研讨。从1995年以来, 递次推出了“三大管理法”——倒逼成本管理法、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特别是于2003年推出了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这是泰罗制以来的第二个管理体系。

“三法一体系”都是由山东省政府领导批示在全省企业界推广的,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理论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中国管理科学的诞生

理论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 管理科学三大领域的原创性、集成性、立体性创新,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国管理科学。

1. 理论创新

在基础原理层, 创建了生命二层级假说、“七五人才”论、人类动力之源、无奈心理理论、不同质劳动不能通约定律、管理中的利益不对称原理、全面公平理论, 形成了以七大原理为主体构架的立体性理论集群。

(1) 生命二层级理论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人类创造力的本源, 为管理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2) 七五人才论把广大职工当成人才来看待, 这与把广大员工当成工具来对待的泰罗制是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 成为不同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的出发点。

(3) 无奈心理“第一次揭示了广大劳动者的常态心理特征, 成为揭示人类行为的一把钥匙, 在心理分析上堪称是伟大的发现” (专家评语) 。无奈心理理论阐明了消极思想的本质, 找到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根本点, 为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4) 竞争公理原理揭示了竞争激励是与物质激励同等层级的原动力, 而且竞争激励的应用领域更宽泛, 竞争公理原理拓宽了人类的动力之源。

(5) 不同质的劳动不能通约定律证明了合理的分配必须以工作岗位的自由选择为前提, 指出了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内部岗位流动机制。

(6) 管理中的利益不对称理论证明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是利益不对称的管理, 这是管理不到位的根源, 也是大企业病的根源, 建立横向的、利益对称的管理是管理体系变革的必然选择。

(7) 全面公平理论指出, 公平是人类特有的需求, 公平是个系统整体的概念, 没有系统整体的公平, 局部的报酬公平不可能实现。

上述七大基础原理构成了新的管理学理论基础。而且, 在这七大原理之上, 还有一系列的相关新的理论范畴和概念、定理, 如“倒逼”机制、“收入—绩效”扩缩效应、边际激励作用递增、企业内部庇护、企业边界等, 形成了新的管理学理论体系。

2. 体系创新

之所以能够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除理论上的创新之外, 关键在于发现了岗位的内部层级——岗次——创建企业管理体系的新的支点或基石。这一发现被资深管理专家称为发现了“管理的基因”。多年来, 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岗位”这个层级上, 在千千万万人看来, 岗位是一个点, 但著名管理学家张庆仁研究员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发现了这个点内部的东西, 并用极强的抽象力, 像钢锭拔丝一样地将这个“点”拔成了长轴, 使之成为考核员工绩效的坐标, 从而建立起新的管理体系——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以横向岗次、纵向岗次、荣誉岗次为基本单元而构建的衡量岗位价值和员工绩效的三元坐标系及与之相应的企业分配体系、劳动用工制度, 以竞争公理为原理, 以持续的岗次竞争为机制, 推动全体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是全员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员创新的管理体制, 是集人事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生产经营管理“三位一体”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也是企业的公平体系。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继泰罗制之后的第二个管理体系, 使企业管理从体力劳动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集成式创新, 有横向岗次、纵向岗次、荣誉岗次三大板块, 五大运行机制, 员工绩效导向调控系统, 岗位绩效动态基准线等一系列创新。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四大转变:

(1) 现行的企管模式的转变——变垂直的利益不对称的管理为横向的利益对称的管理;

(2) 企业管理目标的转变——变要求员工服从, “执行, 执行, 还是执行”到挖掘员工的潜能, 使之成为创新型员工、专家型人才;

(3) 管理手段的转变——变以罚为主的管理为竞争推动为主的管理;

(4) 管理主体的转变——使职工由单纯的管理客体变为管理主体, 实现全员管理, 引发群众的首创精神。

管理科学是应用科学,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的出现, 是中国管理科学诞生的标志。

3. 方法创新

在操作方法上, 创建了倒逼成本管理法、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三大管理方法, 使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工序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一是在价格、成本理论方面实现了突破。倒逼成本管理法以市场价格为起点, 倒逼成本, 它的公式是价格-利润=成本, 即价格成本, 改变了传统的“成本+利润=价格”的成本价格定论, 在成本控制机制方面实现了突破。倒逼成本管理法以制定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市场价格为起点, 采用倒逼成本管理, 把成本指标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使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负起降低成本的责任。这样使市场竞争机制成为降低成本的外在推动力, 不断逼迫企业降低产品成本, 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实现了突破。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是按照用户和市场的特定要求来确定产成品质量标准;再以产成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为起点, 按生产过程向在制半成品、原材料逐级倒推, 制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标准;上道工序必须达到下道工序的质量要求, 下道工序具有检查上道工序质量的责任和质量否决权, 从而构成了全过程、逆向的质量监督链和全员的质量责任体系。该管理法将传统的纵向质量管理转变为横向质量管理, 将事后检查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 以科学的管理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落实。改变了过去企业那种“以不变应万变”、“千品一貌”的静态质量标准来对待所有客户的传统做法。在市场上, 把质量标准的决定权还给了广大用户;在生产过程中, 把质量控制的权力和责任还给了企业的全体员工。

三是在工序管理与链接、管理向量上的突破。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是指企业由过去对各生产环节垂直的“一站式”直接管理, 变为通过主导工序对其相关联的各工序之间实施横向的“递次”的间接管理, 使利益非对称的管理变为利益对称的管理。是根据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选择工序链中最具关键性的工序作为主导工序, 相关联工序递次为主导工序提供服务。主导工序具有使管理向下辐射和延伸的功能, “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而抓住了主导工序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

在管理科学上, 能够在三大层面上都实现出重大创新, 这是创纪录的。

三、中国管理科学实践成效卓著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对岗次动态管理体系进行了鉴定, 《鉴定》结论如下。

(1) 该项成果经济效益巨大该成果解决了我国企业管理中现存的诸多难题。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及其子操作系统——倒逼成本管理法、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 自1995年递次推出以来, 就被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批示在全省企业界推广应用。仅据潍坊振兴焦化公司、山东海化集团公司、晨鸣纸业集团、济南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锅炉集团、德州大坝集团公司、山东太阳纸业有限公司、泰安双丰化肥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提交的资料, 倒逼法所带来的直接效益每年已达54.6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给山东省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至少在100亿元以上, 经济效益巨大, 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 社会效果显著该成果已为中央和省有关高层决策所采用, 如其中的“倒逼”机制已为“十一五规划”所采纳, 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成果已经成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微观机制, 为推进我国的企业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鉴定》认为, 该项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原创性的突破, 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是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兼备的原创性重大成果。

四、中国管理科学横向比较的先进性

《鉴定》将岗次动态管理体系从基础原理、管理体系、管理方法三个层面与国际企业管理作了比较。

在管理理论上, 对比国际上流行的Y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 (激励) 理论、全面公平理论, 中国管理科学的七大原理 (生命二层级假说、“七五人才”论、无奈心理理论、竞争公理原理、不同质的劳动不能通约定律、管理中的利益非对称理论、全面公平理论) 比上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更强。

知识经济说到底说是人才经济和创新经济。以往的经济人理论、社会人理论, 都没有将人看成创造性主体, 都没将员工当成人才来看待, 也就谈不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更谈不上实现员工的价值。以往的管理学说和管理体系都未曾从知识经济和创造性劳动基础上来立论, 也未在这个高度来探讨管理, 其局限性和其根本缺陷就在这里。

以往的管理学说和管理体系都没有自己的人才理论, 因而都没能将企业员工置于创造性主体的高度上, 没有达到将员工看成是创造性劳动的人才的水平。中国管理科学和管理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新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才理论作为整个管理学说和方法体系的出发点。使管理学说和管理理论立足于人才理论之上, 才能把管理理论和体系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之上, 才能称为现代或当代管理理论。仅此, 我们就可以认为中国管理科学和管理体系的确是站在了时代的制高点上。

在实践上, 这一成果圆满地解决了国际上长达半个世纪未能解决的“X低效率”、“全员参与管理”这两大管理难题。

实施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的企业都达到了出口免检的水平, 其质量控制效能超过了ISO 9000质量认证体系。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在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激发全员创新三个方面实践效果非常显著, 国内外几十年来尚未见有成效如此显著的管理方法。

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五、社会反响强烈

自1995年该成果递次深入发展推广以来, 在全国企业界、理论界持续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国内权威学术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及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潘承烈、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吕政所长、清华大学李显军教授等著名专家都作出鉴定, 对这一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红领研究员指出:“19世纪初叶, 泰罗制及由此而生的福特制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多倍, 使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泰罗制是美国崛起的奠基石。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对我国的作用, 应该不亚于此。”

动态学习体系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品德评价,评价体系

品德评价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大学生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 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 各高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普遍存在重视度高, 但科学性不强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较多沿用本科院校的评价体系, 没有突出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致使学生品德评价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脱节, 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的品德评价标准无法对接。因此,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动态多元的、科学的品德评价体系成为高职院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突出职业道德, 强化高职品德评价的特色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目标和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与本科院校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本科院校的品德评价更侧重于对学生基本道德的评价, 着力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认知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等抽象评价。而高职教育的强烈职业性倾向要求其对学生的品德评价除了强调基本道德的共性要求以外, 更应该突出职业道德的特性评价。

(一) 突出职业道德评价特色, 是结合高职办学特色的应然选择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职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生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由此可见,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素质教育。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高职人才区别于普通高校人才的优势所在。高职人才的职业素质由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能力构成,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创造性素质等。其中职业道德素质是统帅, 对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发挥着导向、激励和保证作用[1]。换而言之,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 职业道德评价无疑是设计教育内容、检验教育效果、改进教育方式的标杆。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职院校的品德评价体系要突出职业道德评价的特色, 是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应然选择, 也是其区别于本科院校的重要体现。

(二) 突出职业道德评价特色, 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做了较多的探索和努力, 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仍差强人意。究其原因, 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性与学生的针对性之间存在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密切联系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 没有找到理论知识和学生所关心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例如, “职业道德”这个绝佳的切入点就一直未引起重视,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由于高职教育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而思想政治教育又存在着重基本道德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的传统, 甚至有人偏执地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的事”。所以, 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2]。其次, 由于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是在毕业后的职业实践中体现出来, 因而高职院校一般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而较少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实践及时地对其进行职业道德评价, 所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也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忽视。实际上, 职业道德教育和评价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3], 同时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道德教育和评价构建起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桥梁:一方面, 职业道德教育和评价丰富了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使专业素质教育具备了完整性和统一性;另一方面, 职业道德教育和评价细化了道德教育的内容, 使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贴近性和实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高职品德评价体系中突出职业道德评价特色, 是结合专业素质教育,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三) 突出职业道德评价特色, 是对接企业评价标准的迫切需要

当前, 大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没有形成科学的综合量化标准, 也无质、量合理结合的科学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往往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点的考核, 甚至干脆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成绩替代品德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也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形成的评价结果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际品德修养和水平, 进而导致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中往往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学校里品德评价优秀的学生未必是企业认可的品行高尚的好员工。这也说明,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标准与企业对员工的品德评价标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企业对人才的品德评价更侧重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职业道德表现, 而非对书本中基本道德知识点的考查。高职院校要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满足社会的需要, 就必须按照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来构建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具体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体系而言, 就必须要突出职业道德评价的特色, 实现与企业品德评价标准的有效对接。

二、契合发展理念, 把握高职品德评价的方向

高职品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衡量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水平的过程, 不同的评价理念会有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 也必然引领不同的评价发展方向。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忽视了品德评价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导向、教育、激励作用, 仅仅将品德评价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 认为品德评价的作用在于“选拔”, 旨在通过量化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鉴定排序。这种“选拔性评价”理念决定了高职品德评价在评价方式上相对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 品德评价往往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 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逐步提高并外化为行为的成长过程的连续性评价;决定了高职品德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往往重视老师而轻视学生, 品德评价以老师作为绝对主体, 剥夺了学生对评价标准、测评方法的发言权;决定了高职品德评价在评价标准上通常重视知识而轻视行为, 品德评价以基本道德理论知识掌握作为固定标准, 弱化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道德实践行为的评价。

事实上, 高职品德评价作为高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服务于高职思想品德教育目标要求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明了高校 (包括高职)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高校要全方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 高职品德评价要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方向, 将“发展性评价”作为品德评价的根本理念。

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 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目的以及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等方面实现了根本转变[4]。依照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高职品德评价在评价方式上, 应该多样化、民主化。要研究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方法, 将评价变为大学生探索、解答其发展过程中困惑、疑问的途径;在评价主体上, 应该多元化、复合化。要鼓励学生、企业单位、老师参与到评价中, 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标准上, 应该多维化、发展化。既要考核理论基础, 又要评价实践行为, 更要兼顾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提升等方面的进步, 将评价变为既能衡量过去, 又能激励未来的标杆。契合发展性评价理念, 高职品德评价应把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 构建起更科学的高职品德评价体系。

三、结合办学模式, 构建高职品德评价的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确立了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为主的办学模式。这种“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模式引发了高职教育理念的极大变革[5]。它要求学生走出校园, 到企业的具体生产岗位进行锻炼, 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学习环境、学习重点, 也大大增加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评价的复杂性。在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下, 构建突出职业道德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品德评价体系,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提升评价目标, 突出能力本位

传统的高职品德评价旨在“选拔”, 注重对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的评价。而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审视高职品德评价, 则更应该突出评价以提高学生解决道德冲突能力为本位。特别是在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下, 学生在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中, 按照实际的生产项目、工艺、规范、操作要求等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在这一真实的互动过程中, 不仅有职业操作技能的训练, 还有各方面利与弊的冲突, 取与舍的衡量, 更有各种道德冲突甚至是道德两难问题。学生要完成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角色转化, 实现人生的长远发展, 就必须具备分析道德问题、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也必然反映在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中。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由过去的重知识掌握评价向重能力提升评价转变, 通过对学生解决道德冲突能力的考评, 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观察力、道德理论理解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扩展评价内容, 强调职业实践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侧重理论知识考查, 而忽视对实践行为, 尤其是对职业道德实践行为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不但助长了学生“言行不一、知行分离”, 也给企业单位选拔人才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实际上, 高职品德评价, 既要考评学生内在理论素养, 更应评价学生外在实践行为表现, 而且“卷面考核不应该在整个考核中起决定作用, 必须突出实践考核的分量”[6]。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高职扩展品德评价内容, 探索行为评价方式提供了契机。首先, 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 学生被赋予多种不同的身份:学生、子女、公民、员工。与之相适应, 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也要体现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要求, 彼此构成完整的道德体系, 弥补传统评价体系对职业道德评价缺位的不足, 扩展评价内容。其次,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了一个个逼真的拟制情景, 也提供了全方位考核学生实践行为的平台:除了原有的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社会活动表现的评价之外, 学生实训实习行为表现也成为行为评价的重要环节, 从而建立起以职业道德实践考核为抓手的全方位行为评价体系, 真正实现品德评价由“知识考核”向“知行统一”转变。

(三) 扩大评价主体, 对接企业需求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 要科学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需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除了原有的家长、社会评价之外, 还应尽量扩大对学生进行品德评价的主体范畴。首先, 学生要成为评价主体。学生的品德自评和互评, 既是其自我反省、内化自己道德认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其自我教育、约束自己道德行为的过程。其次, 企业也要成为评价主体。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成果, 最终要接受企业的检验。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具体到高职品德评价, 也就是要将实习企业对学生的道德评价纳入学生的品德评价范畴, 加大实习企业评价在品德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最后, 高职院校在扩大品德评价主体的同时也须建立相应的制度, 保障各种评价主体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互动, 使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企业评价构成“多元复合”的立体评价网络,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学生进行全面、立体的考评, 以保证对学生品德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四) 改变评价标准, 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的高职品德评价以学生思想道德理论的考核结果为主要标准, 属于典型的理论性评价、现实性评价。然而, 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否得到提高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 更是一个长远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长期的实践沉淀形成的。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下, 学生可能因暂时的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而无法获得高分, 但有可能通过日后不断的品德实践修炼体现较强道德素质。因此, 高职品德评价应该立足于现实理论评价, 更应该着眼于长远潜在评价。换而言之, 高职品德评价必须有机结合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 实现由重考核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变, 注重发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点滴进步, 从而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力。

(五) 丰富评价方式, 整合多种评价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学生品德评价在实践过程中, 有盲目量化且倾向于终结性评价的趋势。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都被抽象为一组组僵化的数据, 于每学期末向学生公布一次, 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似乎学生的品德完全可以用具体的数字量化定性, 而学生关注的也只是最后的终结性评价。不容否认, 这种量化的终结性评价具有直观、操作简单等优势, 也避免了定性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然而, 量化的终结性评价只反映了学生品德评价的量化结果, 却忽视了对量化结果作定性分析;只给出了学生品德的终结性评价, 却忽视了对学生品德行为形成过程的研究。这样的评价结果很难使学生心悦诚服, 也不利于发挥评价的制约、激励和指导作用。实践中, 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 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不仅要兼顾学生品德发展可量化的共性要求, 而且要照顾到不同学生不能量化的个性追求,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品德评价的结果, 更要让学生知道品德评价形成的原因, 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自觉调整行为表现, 实现全面发展。因此, 高职品德评价要改变单纯依赖终结性定量评价的做法, 丰富评价方式。将定量评价的激励作用与定性评价的指导作用相结合, 将过程性评价的教育作用与终结性评价导向作用相衔接, 整合多种评价方式, 使评价体系更为丰满、真实, 考评工作更为完整、全面。

参考文献

[1]李爱红.职业道德素质在高职生职业素质中的地位分析[J].职业.下旬, 2009, (11) .

[2]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 2005, (12) .

[3]黄朗.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论略[J].探索, 2003, (2) .

[4]高鹏怀, 马素林.发展性评价: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绩效工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 .

[5]应金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9, (9) .

动态学习体系 篇4

一、生态会计研究发展演变逻辑

正如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1974)所言:“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会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与其它学科一样, 会计必然要与相关学科结合,朝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扩展、演变,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在自给自足、物物交换以及简单商品交换的经济社会形态下,会计为记录产品生产、消费以及结存情况而产生,最初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经济层面为企业内部及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属于经济会计。随着社会资源配置率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出现,社会进入发达的商品交换阶段,会计内容也随之不断扩充,作用也相应扩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使社会会计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最先提出社会会计概念的是经济学和统计学家,并非会计学家,其理念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Willian Petty(1672)所著的《政治算术》一书。社会会计的出现是客观存在,它逐渐被会计理论界了解、接受、并积极参与其发展过程。

随后在历经数百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漫长历史中,企业一直将追逐利润奉为唯一的行动指南,经济目标的狭隘致使社会及公众利益被忽视,最终留下诸如损害消费者权益以及污染生态环境等隐患。随着隐患的暴露,带来的“负效应”让公共觉醒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呼吁计量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由此,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并加以补偿等的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了。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掀起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浪潮,并有不俗的实践应用成果。

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球化推行,不少学者、专家又开始思索资源问题与会计系统有着怎样的关联关系、如何从会计角度展开资源问题研究等。资源会计在秉承传统会计基本原则、方法基础上,吸收了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而产生。目前,资源会计已逐步细分为森林资源会计、海洋会计等会计新分支,是较为成熟的会计理论。资源会计是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反过来又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微观层次上取得不菲的突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四大难题。在古典经济学家庇古(1900)看来,企业行为的外部性能通过政府加大税收力度予以消除。早期环境会计的倡导者———加拿大经济学家安东尼(1956) 提议要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来核算自然资源总量变化。为满足社会经济运行对会计的急迫和重要需要,以企业经济活动的资金变化为主要核算对象的会计,又延伸至与企业相关的环境系统中,形成了以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效益为对象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学分支学科———环境会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环境会计逐渐分为环境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其理论研究逐渐应用于实践,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愈发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导致对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甚,环境会计已无法全面衡量人类活动的外部影响,开始有学者提出生态会计的构想。生态会计一词源于英文中的Ecological Accounting,是继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之后又一个从国外传入的会计概念。虽然生态会计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近十年发展缓慢,比较于传统会计,或者新分支会计如环境会计的发展,生态会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学科。

无论是社会会计、社会责任会计,还是资源会计、环境会计,都与生态会计存在着天然的内在关联。相对而言,生态会计的研究视角更为开阔,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污染末端,综合考虑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绩效的综合协调关系。尽管现下会计在企业发展及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但相关原理和方法仍是生态会计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生态会计的各国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出大量有关“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不少企业也纷纷参与实践应用。尽管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取得不菲的成果,但不断出现的资源、环境、生态等复杂问题,使学者将环境污染会计拓宽到整个生态领域,提出了生态会计理念。目前,关于生态会计的研究,方兴未艾,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一)美国、加拿大的研究进展

1971年Parker在《生态学与会计学展望》一文中提出用环境成本费用分析法来研究企业环境问题,这是生态会计概念的最初由来。发展至今学者对Ecological Accounting概念普遍有四种理解,Frank Birkin(2003)认为Ecological Accounting是以生态和经济两个领域的理念、计量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实现提供业绩评价、控制、决策和报告所需信息目的,取生态会计之义。在某些外文文献中,Ecological Accounting体现的则是生态核算或生态统计之义,即为诸如国家、区域等宏观领域主体提供反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相关信息。一些学者提出Ecological Accounting代表的是一个可以描述、核算以及计量生态环境相关信息的信息系统。有学者则认为Ecological Accounting是生命周期评价的别名,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

除概念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理论模型研究也存在不同看法。Birkin提出的负担—基础模型认为大多数资产和经济活动都被包括在其中,人类及其活动都是自然界的负载,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的客观实在,人们以“负载容量”来度量这些基础的功能。此外,Birkin与Ranghieri在欧盟资助项目“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环境保护系统”中开发了一个包含概念框架和矩阵两部分的名为“立交桥模型”的生态会计系统模型,进一步指出这个模型一旦确立起来,不仅能帮助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和决策,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其基本形式不会改变。

还有不少学者对生态会计的理论与现实背景产生浓厚兴趣。Pennis·P·Bradley & Pamela·J·Jakes(1995)通过文献整理认为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系统已有新的认识,他们试图扩大成本基础,将社会和环境成本、货币与福利措施设计考虑其中。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和学者倡导新理念,主张应用企业环境报告、环境管理会计,并在公布公司报表时进行公司环境支出和负债确认。Frank Birkin(2003)指出生态会计是基于生态理念和经济价值观而萌芽发展的,是一种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随着生态会计研究不断深入,不少学者对生态足迹有所关注,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生态会计研究。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ss率先提出生态足迹概念,紧接着M·Wackemagel(1996)又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述:能够持续提供资源的地域空间。B·Ewing等(2010)认为生态足迹就是一种衡量人类为获得所需资源而对生态系统施加影响的比率。随着生态足迹研究的不断深入,S·O·Idowu(2013)认为由于人对自然资本的需要随所处社会的文化和财富不同而变化,生态足迹计算存在困难,因此需要一个基本假设———资源量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可以可靠、巧妙地量化为一个需要支持这些需求的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欧盟的研究进展

欧盟在环境、生态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生态会计研究较为广泛,虽未形成统一体系,但某些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较具代表性,如生态税。Schneider(1997)认为通过调整现行税收扭曲、创新现行税收制度和引进生态税可以实现绿色税制改革,且生态税的改革能提升环境质量。H·W·Sine(2001)认为如果能源税率低于劳动税率,生态税改革就可以促进就业。欧盟许多成员国视生态税为环境政策工具,并取得不错的实践成果。生态税范围很广,欧盟成员国对燃料、产品及对危害环境的行为都进行征税,如瑞典对天然气征收能源税及二氧化碳税,意大利对柴油征收消费税,丹麦、荷兰、挪威等已实现碳税,德国最早开始征收水污染税。这些生态税的实施使有害生态环境的气体排放量大量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保技术创新。

在社会实践方面,欧盟各成员国的生态举措颇多,如生态工业园区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欧洲各种灾害横行带来的巨大损失,各成员国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其生态工业园形式多样。荷兰阿姆斯特丹园区的建立与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分不开;丹麦卡伦堡随规模大的扩大成为工业共生体系;法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的在于环境保护而不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实践,以农业与森林两块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2005年欧盟理事会通过第1698/2005条例将拍卖视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支付工具。 欧盟通过颁布的“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CAP”对农业生态化生产实施相关补贴措施。根据欧洲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有机农业分析数据显示,欧盟27国的生态农业面积在2005至2011 年迅速扩大,占可利用农业面积的比例由原先的3.6%上升至5.5%。而欧盟的森林生态补偿不论在制度建设还是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先进成果,其通过生态标签以及森林可持续管理计划等措施的结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其中,生态标签是为鼓励生产与消费绿色产品而出台的,最早始于1992年,随后在2000、2010年分别通过1980/2000/EC、2010/66/EC进行修改。生态标签体系的建立肯定与鼓舞了在生态保护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各类产品生产者,逐渐提高欧盟各类消费品生产厂家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是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的绿色产品。除生态标签外,欧盟对森林的生态管理有着匠心独运的设计。欧盟按照其在1999~2004年实施林地管理策略的情况于2005年提出制定欧盟可持续森林管理行动的计划,并在2011年由挪威主持的欧洲森林保护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奥斯陆授权谈判森林公约,欧洲森林部长们与欧盟于决定启动森林公约谈判,并提出欧洲森林2020年建设目标。

(三)日本的研究进展

不同于美国、欧盟的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日本结合土地面积有限、自然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最早的国家之一。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与生态会计内涵一致,循环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态会计在日本的发展。在中宏观层面上,研究者主要针对生态工业园进行专项研究,或者从循环产业角度研究社会的物质循环问题。此外还有一类研究是针对某一类型的特殊物质在整个社会中的循环,如Seiji Hashimoto从物质流分析角度描述社会新陈代谢的六个物质循环指标,Yuichi Morgachi则以日本木材为例阐述社会新陈代谢的六个物质循环指标。日本循环经济实务发展在立法方面体现淋漓尽致,其立法体系可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本法,即《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为综合性法律,包括《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两部法案;第三层面为具体行业或产品的法律法规,如《家用电器再利用法》、《汽车循环法》等。由于具备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日本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十分积极和迅速,很多企业基本达到“产业垃圾零排放”的标准。在循环经济发展完善的基础上,日本生态会计研究迅速展开。

日本生态会计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黑泽清教授因密切关注由生态环境破坏引发的众多公害问题,提出生态会计学的构想,首次使用生态会计这一用语,随后河野正男、八木裕之(2000)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主要从经济层面环境会计、企业层面环境会计以及资源会计这三个层面展开生态会计研究。其中,经济层面环境会计包括社会会计的发展、SNA的修订和宏观环境会计,企业层面环境会计则由公害问题引起社会责任会计、微观环境会计构成,资源会计则特指水资源会计等。经过近十年的深入研究,他们又扩大、修改了生态会计研究内容,环境报告会计、持续可能性报告会计、政府环境会计等也被纳入其中。日本环境省曾就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提出生态会计构筑,随后对利水工程合理化、水资源企业费用负担平衡、水路设施维持、环境资本维持等问题展开调查。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也相继探讨当时会计能否适用面临的环境问题。河野正男(2006)开展关于河川流域水供给引发的费用负担、资本维持等经济问题课题,深入研究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这些正是生态会计努力的方向。

(四)澳大利亚的研究进展

在生态会计研究与实践方面,澳大利亚也不甘落后。Stefan Schaltegger & Roger Burritt在1992年出版的《当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微观环境会计框架,且将微观环境会计划分为环境差别会计与生态会计两部分,并认为生态会计是利用生物物理单位且在遵循某些传统会计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环境的信息加以收集、分类、分析和传递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生态会计是环境会计的子系统,其关键是环境影响,它与环境管理会计最显著的差别体现在以实物单位来记录、跟踪、计量、评价环境影响。澳大利亚1992年签署的《澳大利亚政府间环境协定》标志澳大利亚已进入经济、环境、生态一体化与可持续管理的新阶段。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颁布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也规定企业要对具有相关意义的可靠的环境影响进行计量和披露。

(五)中国的研究进展

随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注意到,现行会计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缺陷,故生态会计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王漾(2010)直接指出由于现有会计理论与实践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因而实施生态会计是经济社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张亚连、张卫枚(2011)则间接指出正是因存在政府、经济利益相关者和环境利益相关者对生态会计信息的需求,才使得生态会计出现成为可能与必要。另外,一些学者站在国家宏观战略角度阐述了生态会计产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于玉林(2014)从生态文明启迪入手,阐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生态会计,可依据环境会计实践经验构建生态会计。沈洪涛、廖菁华(2014)指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三个层面对会计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由此可见,生态会计作为特定条件下的理论产物,与现行会计理论发展紧密相关,更离不开具体时代背景的支撑。

整理国内最新研究进展可知,目前国内研究还停留在概念界定的初步构想阶段,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在耿建新(2005)看来,生态会计不仅是反映会计主体和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信息系统,更是必须满足会计系统信息需求的会计子系统。王中坚(2007)、曹光亮(2007)等人基于Birkin提出的负担—基础模型,将生态会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负担—基础模型中的环境影响会计与递耗资产会计构成微观生态会计,环境容量会计与物质流量会计、传统经济统计组成宏观生态会计。还有学者从生态会计的目标、要素、假设、内容、计量方法出发,提出生态会计框架。

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对生态会计的研究与探讨,研究者主要从两个角度、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两个角度即指理论研究角度和实践应用角度;三个层面即指宏观、中观和微观。其中,美国、加拿大这些美洲国家对生态会计的理论研究较为广泛,某些具体方面的理论已发展得较为完善。但他们大多数文献中,Ecological Accounting更多代表的是生态核算之义,与本文所提的生态会计有区别。欧盟则在生态会计实务方面宏观、中观层面取得许多不俗的成果,如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内容比之美国、日本等更加丰富,名目也更繁多。比较而言,日本在生态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不仅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还与环境会计的发展相辅相成。澳大利亚作为生态强国,生态理念贯彻于城市建设、交通教育等各方面,其水资源会计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因近年国家政策的引导,生态会计逐渐变成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存在因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研究进展缓慢的不足,大部分研究处于概念、背景探索阶段,许多思想还正在发展萌芽中。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森林生态会计理论研究在许家林(2005)、温作民(2008)等人的努力下已日益成熟,其核算理论、方法体系均可为生态会计提供借鉴。

三、生态会计框架体系设计

生态会计研究虽然取得不少理论与实务成果,但仍未形成系统性理论,也未上升至理论指导高度,这与缺少生态会计框架密切相关。笔者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关于生态会计框架体系设计以推动生态会计向理论更深层发展。

(一)资源、环境以及生态之间的概念辨析

十八报告明确提出为了应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崩溃的严峻形势,必须把握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内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其中的“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崩溃”就是明确将“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阐述的。资源、环境以及生态三者之间的概念辨析为生态会计核算范围的界定奠定了基础。

基于生态学的角度,资源、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分别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其中,资源,泛指自然资源,一般分为水、土地、矿产、森林以及海洋五大资源类,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所谓环境,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特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从人类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看,人类与环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谓生态,泛指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陆生、水生以及大气三大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因此,资源、环境、生态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基于生态学的逻辑,资源会计、环境会计与生态会计更是不可混为一谈,三者独立、交叉发展。其中,资源会计着重解决资源计量、披露问题,如埋藏在地底的煤矿、生长在森林里的林木,环境会计则是以环境成本为核心展开计量、披露,如工业企业经过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由资源会计与环境会计解决,比如,一座地下的煤矿被企业挖空,除涉及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外,还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生物群落栖息等,这些无法用资源会计、环境会计解决,故生态会计的出现存在必然性。

(二)生态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逻辑

进行生态会计研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系统集成进行理论抽象研究方法、现场调研方法等方法。系统集成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按会计学的原理与准则,构筑生态会计的理论体系。此外,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并建立专门的信息整合系统,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来整合搜集到数据、信息。

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再根据以下程序进行研究,构建微观生态会计(企业层面)与宏观生态会计体系(区域或整个生态系统层面):(1)针对生态循环的基本环节及其特点进行规范研究,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去分析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的关系,因此确立实施生态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2)以传统会计理论为依据,对生态会计的原理、确认、计量基础展开专项研究;(3)参考资源会计、环境会计体系内容,对生态会计的基本要素,如生态资产、生态成本等进行单项研究,并结合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的数据,构建相关计量模型;(4)针对生态会计核算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涉及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5) 通过单因子分析与多因子分析,寻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优选择(6)对资源、环境、生态循环各个环节特点展开纵向研究以及对各类主要生态系统核算特点进行横向研究;(7) 将上述各项研究成果汇总,最终构筑具有核算、评价、决策与控制功能的生态会计分析体系,为生态会计学科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上述研究逻辑可如图1所示。

(三)生态会计框架体系

通过理论综述整理与社会实践应用的双重验证,可知生态会计能有效解决企业、组织等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根据现代生态学的发展,除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外,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生态系统也是其研究的范围,因此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皆包括在生态学研究范畴里。沿着生态学的逻辑,资源会计、环境会计与生态会计必有重叠交叉部分,这点与日本学者河野正男、八木欲之等人的学术观点相近。但除资源会计、环境会计所研究的内容外,生态效益、生态效率、生态补偿成本、教育医疗福利等问题也应体现在生态会计体系内。笔者尝试从生态学角度界定生态会计核算范围,将生态会计分为微观生态会计与宏观生态会计,并进一步将微观生态会计分为个体生态会计、种群生态会计,宏观生态会计分为群落生态会计以及系统生态会计。其中,个体生态会计是为不同主体提供流入和流出信息,衡量某个企业、团体等单个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种群生态会计是借助生态学中种群的概念而提出的,即确认、计量与披露某个产业链与环境的影响;群落生态会计则是集合某一特定区域内所有企业在内的资源、环境、社会以及生态系统,如工业园区,衡量其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系统生态会计是最为广泛的,是广义层面的生态会计,囊括了所有组织在内,可借助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展开核算与评价,并进行披露。围绕生态会计职能,将方法体系展开为四个维度,即核算、评价分析、决策优化以及控制,研究框架详情如表1所示。

图1 生态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逻辑

注:△—可用,并经计算、应用;○—可用,但未经计算、应用。其中,各维度涉及的方法颇多,鉴于篇幅有限,在此选取应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的方法展开论述

从表1可知,生态会计框架体系大致包括四个维度:核算、评价分析、决策优化以及控制,各维度方法体系在具体会计单位层面的运用如下:

根据上述研究逻辑,生态会计核算层面主要涉及生态资产、生态负债、生态成本以及生态效益的计量。其中,生态资产是指会计主体所拥有或者所控制的能创造生态效益的资产,如处理废水的机器设备、节能减排的专利,生态资产的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法,在市场公允价值可靠计量时,也可结合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生态负债则是会计主体为实现生态效益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如欧盟所采取的生态税属于生态负债,有些负债可用货币计量或者物量量化估计,有些则必须采用文字进行说明。为获取生态效益而付出的各种耗费称为生态成本,如日本学者所提倡的生态环境工作员工工资福利,会计主体应以实际支付费用为计量依据。从以上定义看,生态资产、生态负债以及生态成本均是围绕生态效益存在、展开,生态效益是指会计主体采取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措施而获得的好处,如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通常生态效益又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紧密相关,鉴于生态效益内涵的复杂性,故在生态效益核算时,可从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着手,其中定量分析包括货币计量与物量评估两方面着手,定性分析包括资源、环境、生态及社会四个层面,通过建立的生态会计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整合,对核算对象展开全面计量、披露。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适用绝大部分会计单位的生态核算,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核算研究。

生态会计评价分析层面主要是指生态效率,即会计主体生态业绩与财务业绩的比率,如加拿大学者提出的生态足迹就是对生态效率的评价,且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DEA效率评价分析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法,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 .W.Cooper等学者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优化为主要方法,以数学规划为主要工具,通过建立规划模型来达到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的目的,企业以及工业园区等可通过运用该方法以科学可靠的数据的形式进行评价。由于对某特定主体的业绩评价涉及多个层面,因此可通过选择相关的生态业绩指标与财务业绩指标来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采用一定技术方法或模型,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会计主体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生态会计决策优化维度的方法体系有能值分析方法、物质流分析以及价值量分析方法等。其中,能值分析是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定量分析研究,可为自然资源的评估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等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依据,且能为衡量和比较各种生态流提供技术支撑,适用于企业以及工业园区等层面的决策优化。源于德国的物质流分析在日本得到广泛地应用,其可对生态、经济系统提供的各项服务进行决策优化,其结果避免了主观性与随意性,适合企业、园区等层面的实践应用。价值量分析法是从货币价值量的角度出发,对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定量分析,其优点是将环境纳入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该方法没有考虑到环境的作用与贡献,具有片面性。

控制维度的方法体系有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目标成本控制方法、计划成本控制方法、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以及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等。其中,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目标成本控制方法以及计划成本控制方法都大同小异,均是通过事前设置一定的标杆,再对企业行为进行评价和控制,通过上述方法能较为科学、准确地将实施结果控制到预期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基于其特征,这些方法更多地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控制活动。而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中各阶段发生的成本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此方法既有助于企业树立整体成本意识,又有利于控制环境成本。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采用全新的生态设计,将环境因素纳入了控制范围,这有助于全面开展控制活动。后两种方法均强调起点到终点的全流程控制,皆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适用于企业、园区等层面的控制活动。

四、结论与启示

国外对生态会计相关理论研究较为广泛,具体某些理论已上升至实务指导层面;我国则倾向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丰富经验,对符合自身国情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方面探讨不够。一方面,国外相关机构,无论是政府、机构,或学者,皆从多角度展开与生态会计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市场微观主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而各企业、组织也积极参与新理念的实践试点,反过来成为学术界的研究参考,实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另一方面,我国生态会计研究比较滞后,大部分学者倾向引进和研究西方文献成果,缺乏理论性性的突破与创新,无法满足国内现阶段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需要,且因我国缺乏生态会计研究的外部环境,如缺乏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等,国内实业主体考虑到成本效益等因素,不愿参与新理念的实践应用,有些迫于政府压力,参加新理论的实务应用,但由于补偿机制不完善、成本责任不明确等原因无法持续进行,从而学术界难以进行生态会计的实务研究。为有效突破现阶段研究困境,可尝试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顺利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和集成,为交叉学科———生态会计,提供系统创新理论。生态会计源于基于会计学吸收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形成的环境会计,多学科的融合与集成能更好地为生态会计核算与计量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第二,有目的性吸收国外先进理论,寻找满足我国国情的原创式发展契机点,理论与实践并重。国外从多角度、多方面对生态会计展开深入研究,目前已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我国虽有相关的背景研究,但理论的实践应用一直是短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为此,可由政府牵头、支持和引领着相关行业、机构积极投身于理论的“价值实现”,达到理论与实践“并排走”境界。

第三,丰富相关研究方法,多样性发展实证性研究。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规范性文献多于实证性研究,这使得生态会计相关研究成果不具有信服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深入研究。可运用已发展成熟的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等,如结构性方程模型,突破生态会计研究局限。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会计与会计信息的支撑,当前生态会计的研究契机已成熟。本文系统回顾了生态会计研究的发展历程,按文献发展脉络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尝试从生态学角度界定生态会计核算范围,将生态会计分为微观生态会计与宏观生态会计,且基于核算、评价、决策及控制四个维度设计生态会计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从集成多学科理论、吸收国外先进理念以及丰富研究方法出发推动我国生态会计研究进一步发展。

动态学习体系 篇5

油田公司应根据生产需要并优化方案后安排各项支出, 切实做到量入为出、先算后花, 做好资金预算管理, 改变传统的效益最大化原则, 实现由静态预算向动态预算的转变。通过对预算指标的层层分解, 加强事中控制, 并建立以业绩管理为核心的考核兑现机制, 做到压力、动力和权力的合理配套, 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1. 年度全额资金预算控制体系。

年度全额资金预算的编制与成本预算的编制是紧密相连的, 成本预算是资金预算的编制基础。将年度资金预算按月进行分解、实施和控制, 使资金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从而达到“用年度预算控制指标、用月度预算控制过程”的目的。有关年度全额资金预算的编制程序见图1。

2. 月度全额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月度全额资金预算是由油田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基层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并结合各自控制的成本费用指标提出的具体需求, 经过综合平衡后由财务部门进行要素分析汇总, 以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 从而强化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能力。具体控制流程见图2。

为达到月度全额资金预算事中控制的目的, 在月度全额资金预算中设定了控制程序, 即在每月编制预算时, 必须满足预算中每个项目的“期初累计完成合计+本月预算合计≤本年预算”的要求, 否则不能执行。责任中心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年度预算的, 必须进行分析并作出说明, 经预算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

每月预算管理部门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公开考核, 考核的内容包括现金收支情况、内部结转金额填报准确率以及预算项目之间互相调整的次数, 然后视各单位资金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通过加强对月度全额资金预算准确率的考核, 促使各责任中心的月度全额资金预算必须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 贴近生产实际, 本着“先算后花”的原则进行编制。

二、油田公司动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应用

1. 科学分解内部预算指标。

内部预算指标的分解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预算工作完成的好坏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另外, 指标的科学分解也是达到“严考核、硬兑现”要求的基础。

(1) 分解原则。指标分解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量入为出”的原则;二是坚持公平、公开、科学的原则;三是坚持生产与经营工作紧密结合的原则;四是确保生产重点, 严格控制和积极压缩非生产性开支的原则;五是坚持“以政策为导向, 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2) 分解各项经营指标。 (1) 安排专项资金。为解决增储稳产降成本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油田公司每年应从年度预算中安排一部分资金作为专项资金, 主要有电力改造专项资金、科研专项资金和测井试井费补贴专项资金。另外, 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 每年还可以安排三次采油补贴专项资金、油藏精细描述专项资金、精细注水专项资金等。 (2) 油气生产单位成本指标的分解。以上一年度预算为基础, 将操作成本指标划分为基本固定性支出、管理性支出、一般生产性支出、井下作业费、电费、测试费六项。各基础数据分别由油田公司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预算年度油气生产计划并考虑方案优化、节能降耗等情况后测算。 (3) 天然气公司根据当年天然气价格、销售量、处理量和轻烃产量, 分别核定利润指标、单位输气费、单位净化费和单位轻烃回收费。 (4) 各经费单位根据机关及附属职能部门的定员和管理幅度的大小, 采用零基预算方式核定其费用。 (5) 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中心根据企划处提供的预算年度投资工作量, 按照国家、行业的收费标准核定预算年度的监督费用。

各项指标分解完毕, 经预算委员会审核批准后, 由油田公司经理与所属单位负责人签订经营承包合同书。这种“滚动预算+挤压倒算”的测算方法, 将所承担的成本费用指标分解到各基层队、站等,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成本控制网络, 改变了以往的“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现象。

2. 注重动态分析, 加强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

加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动态分析, 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是避免预算管理失控的重要举措。为此, 各油田公司应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包括文字、图、表等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体系, 其包括本期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业绩指标 (利润、成本等) 完成情况、本期所做的主要工作、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的安排意见等;然后由财务部门牵头, 组织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到有关单位进行调研, 并于每季度将调研报告随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结果向预算委员会汇报, 针对特殊情况随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解决。这样做保证了预算管理的平稳、可控。

3. 加强监督, 兑现奖罚。

为保证预算有效执行, 油田公司应积极地推行成本控制措施, 严格按照业绩合同实现“严考核、硬兑现”, 以确保油田公司成本预算指标的全面完成。

(1) 制定油气操作成本与业绩薪酬挂钩联动政策。除股份公司调整操作费或油田公司调产外, 各单位的单位油气操作费指标在考核期间内不做调整;由于内部经营等主客观原因, 经油田公司资金预算委员会同意必须调整操作费指标的, 根据油田公司业绩薪酬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应调整单位薪酬基数。

(2) 制定成本费用指标节约、超标的奖罚政策。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 按股份公司有关政策兑现奖励;实现成本节约的, 按节约额的30%兑现奖励, 按节约额的20%兑现流动资金;对成本超支单位, 按超支额的30%扣减单位薪酬指标。天然气公司与计划产量相对应的超额利润, 扣除成本降低额部分后再按20%兑现奖励。

4. 关注重点费用, 严格控制生产成本。

找准单项成本的形成点和可压缩点, 保证重点生产性开支, 适度紧缩一般生产性开支。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主要控制电费和井下作业费两项费用。

(1) 降低电费。节电降耗、降低电费是油田公司控制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我们可通过对内依靠科技进步降单耗、对外加强治理推彻改、天然气发电机并网、降低变压器运行网损、提高员工技术水平等多种有效措施, 从技术和管理上加大治理力度。

(2) 降低井下作业费。为进一步提高修井质量、降低修井费用, 各油田公司可积极探索“区块承包、联责联效、风险共担、互惠双赢”的市场开放新途径, 各作业区要继续完善与保持企业的经营管理新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将区块油井检修任务一次性委托给存续企业的修井公司。同时, 加大管杆治理力度, 努力降低修井费。

5. 加大对资产运营指标的考核力度。

自油田公司成立以来, 资产规模逐年增大, 从长远来看, 油气产量不可能永远增加, 其结果是单位资产的利润越来越低。要改善这种状况, 就必须使企业达到最经济的资产占用, 但目前企业的资产占用缺乏约束机制, 未与效益指标直接挂钩。因此, 笔者建议油田公司修订业绩指标考核体系, 对资产占用和营运指标有一个定量考核, 以促进企业的资产结构优化。

全面预算管理是油田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 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通过建立动态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对预算指标进行细化分解, 可以对油田公司的预算管理进行事中控制, 并实现以业绩管理为核心的考核兑现机制, 实现财务部门对整个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控, 落实油田企业的低成本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王磊.浅谈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20

[2].王进军.石油企业施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1

动态学习体系 篇6

一、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一)内涵

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建设是指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结合饭店行业发展与宾客需要,把课程本身作为建设目标和对象,着重建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和考核办法等。

(二)意义

通过对课程学习的调研分析,有助于打破只注重对学生课本知识的刻板传授、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心理健康的培养的陈旧观念,为研究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打开新的思路与突破口。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改革,有助于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最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

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偏差

课程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不能抓住社会、市场的脉搏满足其需要。通过对旅游饭店工作的毕业生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主要差距是:课程知识太杂,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强;过多传授知识性内容,对深层次理论分析不够。这些都反映出课程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二)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宾客个性化需求的增强,对旅游饭店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此,课程要满足社会需求,就要不断的升级,更新授课内容,例如购买饭店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更新课程需要的影像资料、增开部分实践操作内容、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等一系列问题,但因为现今课程建设资金的不足,极大的影响到了课程的教授。

(三)复合型师资队伍的缺乏

饭店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扎实的饭店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但大多数任课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模式,缺少相关行业经验,极大地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教育与产业需求的严重脱节。

(四)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闭卷考试为主,很少以口试、实操为考核依据。同时考试内容主要是课程的基本理论、原理和众多知识点,这就导致学生花大量时间精力去记忆理论知识,很少去理解课程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只是对教科书内容死记硬背,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考核,几乎没有涉及到,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完善课程动态体系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对教学活动起导向和激励作用。旅游饭店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专业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饭店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常用研究方法,是第一层次的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对旅游饭店管理有一个整体性认识,明确其基本的概念与理论。

2、意识培养目标。

饭店意识是饭店经营管理的出发点,也是饭店管理能否成功的前提。这是课程学习的第二层次目标。它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制度意识、团队意识、成本意识、宾客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3、能力培养目标。

对能力的培养是课程要求的第三层次,也是较高层面。具体就是学生要对旅游饭店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能够专业的从事饭店管理实践工作,并能够用专业理论加以解释。

(二)教学内容

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具有更新性快、实践性强、讲授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其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不断根据社会变革、饭店行业发展以及宾客的需要,以加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使之适应行业发展。

1、构建科学的讲授体系。

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讲授内容,科学合理构建讲授层次,并使讲授的内容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脉络,并清晰认识课程的整体框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必须跟随社会、行业的发展及时调整,而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为此,任课教师在讲授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自身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准,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依据课程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环节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运用的具体方式。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改良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依托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依托网络、教学软件等设施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饭店网络预订、饭店财务信息系统、饭店办公系统等一系列软件在饭店的应用,旅游饭店与网络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课程的教学中也必须紧跟饭店业的发展,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种相关教学软件,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学习使用,为今后的饭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合理选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以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典型案例为依托,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针对旅游饭店管理的教学特点,对于教学内容中涉及解决旅游饭店管理实际问题的部分,例如对饭店西餐厅、客房等场所发生的案例,通过分析、总结,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饭店管理理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指利用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方式,使学生模拟其中环境、角色,从而更加容易的理解饭店管理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校内的模拟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采用学生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等教学方式,提高对饭店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4、提倡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上,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案例或理论,使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提倡参与、互动式的讲授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四)教学模式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对饭店行业的理解,可以加大与饭店行业的合作力度,采取课堂与基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课堂与校内基地结合模式。

在课程教学中应坚持充分校内资源,将课堂教学与校内实习基地紧密结合。为此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内容的安排,例如客房做床的训练、餐厅摆台的训练、饭店的形体礼仪训练。从而增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加大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2、课堂与校外基地结合模式。

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培养。首先,采用饭店参观、调查、实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安排和设计上,增加去饭店参观、调查、实习的机会,或是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收集国内外关于旅游饭店方面的信息、理念、管理模式、案例,增强对饭店的感知。其次,邀请饭店管理人员、一线员工以及校外专家参与课程教学。根据课程需要,通过聘请旅游饭店的管理者、一线员工以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承担部分课程的讲授任务,借用以上人员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促使学生对新理念、新方法的掌握。

(五)师资建设

课程任课教师实践能力较差,课程只有一位老师承担、讲授质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是非常紧迫。

1、强化课程教学组的构建。

旅游饭店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成立课程教学小组,小组中的每位老师集中负责课程的一部分教学任务,同时也要对整个课程的教学相当熟悉。此外,对于课程的教授质量方面,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

2、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

首先,为定期提升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必须定期分批的送去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增加旅游饭店管理的理论素养与专业知识,和对饭店管理的前沿把握。此外,为弥补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必须要求任课教师深入旅游饭店内部,了解饭店工作的细节,提升经验阅历。

(六)考核办法

考核方法对于教与学的引导与指示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为此对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建设就有着必然的意义。

1、考核方式的改革。

旅游饭店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通常都是以闭卷考核的方式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极易造成学生在期末的突击复习,却忽略平时的学习,而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旅游饭店管理课程而言,不失为一种遗憾。为此,应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可以尝试性的选择:小组合作、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课后作业、饭店考察等组成的考核方式。通过考试方式的变革,主动性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分值构成比例的改革。

通常旅游饭店管理课程考试试卷的题型比例构成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等常规题型比例较高,案例分析、论述等主观性的比例较小。以上这种分值比例和题型比例的构成,导致学生对饭店管理的理论不求甚解,更多的是死记硬背。因此课程的考核建设中,应尝试性的把期末闭卷成绩的比重下调到50%,而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同时增加案例分析、材料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题型的比重。

四、建设课程监督反馈体系

动态学习体系 篇7

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自主计算,演化,建模

0 引言

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简称SA)自提出以来,得到学者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软件体系结构为控制软件复杂性、提高软件系统质量、支持软件开发和复用提供了理论支持,能够有效地组织软件的开发、 部署、 维护与演化。 研究该领域的学者逐年增多, 研究内容范围也由原来的软件设计阶段扩展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如需求、设计、开发、部署、后开发阶段的软件体系结构研究[1]。后开发阶段的软件体系结构这一阶段的软件体系结构研究主要是软件开发完毕运行阶段继续围绕软件维护、演化、复用等方面展开。本文所研究是在此范围中的软件运行阶段的动态演化相关内容。

1 问题提出

传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研究设想体系结构一旦建立,就不会在运行时刻发生变动,研究的是静态软件体系结构[2]。但现实中的软件往往具有动态性,例如,微软IE浏览器的插件机制允许用户根据需求随意插入新的构建以实现新的功能,即体系结构会在运行时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就完成对体系结构的修改。

那么如何在设计阶段捕获体系结构的这种动态性,或者说如何在体系结构设计中更好地支持软件动态演化,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文中借鉴自主计算的思想[3]为软件系统设计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模型。本文主要介绍该模型的组成部分及相对应关系,并给出应用示例说明该模型具有自主特性和提供支持动态演化功能。

2 相关研究

2.1 自主计算

自主计算(Autonomic Computing)的灵感来自人体复杂的自主神经系统,它以同样的方式预测系统的需求和清除故障——在无须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运行。自主计算通过设计和构建一个能够“Self-Management”的计算系统来实现系统的自我管理[4],以便将管理人员从复杂管理任务中解脱出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减少管理成本。自主计算并不将模仿人类思维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具有适应动态变化环境自我管理能力。

自主计算使计算机系统具有自管理能力,其核心思想是实现自主管理功能,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性:自配置(Self-Configuring)、自恢复(Self-Healing)、自优化(Self- Optimizing)、自保护(Self-Protecting)[5]。

(1)自配置:

系统根据专家提供的策略,自动适应动态变化组件的增减或流量的变化,实现动态地自我重新配置,以使架构始终持续稳定运行。

(2)自恢复:

系统能够侦测到运行中的错误,并且在不妨碍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自动修正错误,这对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有很大帮助。

(3)自优化:

系统根据用户在不同时刻的不同需求或流量重新调配资源,以保证最佳的服务质量(QoS)。

(4)自保护:

确保当未授权的入侵、病毒攻击等具有敌意的行为或系统过载发生时,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实施保护。

一个完善的具有自主计算特性的系统应该具备四个特性,其本质是由系统主动监视自身的运行状态, 并按照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运行状态自动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使系统时刻处于一个安全可用的状态。

2.2 动态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性指由于系统需求、技术、环境、分布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运行时刻的变化,主要通过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来体现。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1]:一种是由软件系统内部执行所导致的体系结构改变。例如,系统在运行时动态创建新构件来完成响应需求。另一种是由软件系统外部请求所导致对系统进行重配置。例如,在运行过程中完成对体系结构的修改而无需重新启动。

通常情况下,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演化的实现基本原理是,使动态软件体系结构在可运行应用系统中以一类作为整个系统运行依据的实体表示出来,这种表示是显式的,并且被整个运行环境共享。也就是说,运行时刻体系结构相关信息的改变可用来触发、驱动系统自身的动态调整,从而减少因关机和重新启动而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3 具有自主计算特征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支持动态演化的软件体系结构比传统软件体系结构更为复杂。为支持应用系统的动态演化性,将自主计算特性引入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以期提供自配置、 自恢复等服务。 本文主要阐述在系统运行时刻发生错误时如何进行自恢复功能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机制。

3.1 构件元模型

本文所提出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构件元模型,不仅保留了传统构件的属性和特征,同时增添了自主特性。首先,构件作为应用软件系统的组成单元,其元模型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可以在构件实体中对外提供规定的服务,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和应用被复用和组装。 其次, 为了更好地体现系统运行时动态演化, 将自主管理特性引入构件模型。作为具有自主特性的构件实体, 它不仅对外部提供实现自身目标的服务, 还可以根据运行时刻出现的环境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目标实现方式或提供服务的时机、 方式等。 因此, 系统中应该提供监控系统运行环境以及分析现有状态并作出决策的服务。将这些服务提取出来组成一个可以与构件可以进行交互的自主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五个部分:监控、分析、计划、执行和知识库。这样可以避免在每一个构件中重复出现此类功能服务,使得构件保留着传统构件相对独立的属性和特征。

在借鉴文献[6]中自主元素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出构件元模型,如图1所示,构件模型与自主管理模型进行信息交换。 在自主管理模块中提供监控、 分析、 计划、 执行和知识库决策支持等服务。 其中, 监控主要描述从构件中获得信息 (如环境变化信息等),并根据所得信息来分析当前系统是否处于需要动态演化的状态(如是否有构件失效需要替代等情况),如果需要进行动态演化则从知识库中寻找相应策略,并组织计划并作出相应的决策。构件模型中增加传感器来收集信息,效应器用来改变环境或自身状态。构件元模型中增加了心跳机制,用来提供识别构件是否失效功能。若未接收到构件返回心跳信息,则可以认定该构件已经处于失效状态。

3.2 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具有自主计算特征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可以分为三层逻辑层次,如图2所示。最底层是网络层,第2层运行支撑平台、第3层是可复用构件层和应用系统。以下分别介绍这几层所提供的功能。

3.2.1 网络层

网络层将各处的计算机通过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构成高效率的通讯网。系统运行在这种通讯网上,可以共享所有终端机或电脑上的所有资源。更可以启动所有在网上的终端机或电脑都能享受网上(即其他电脑内)所有的资源,比如程序、图文资料等。

3.2.2 运行支撑平台

运行支撑平台提供系统运行环境,自身具有良好结构,可以提供服务及通信机制。本文中将系统运行支撑平台抽象出一个平台微内核,其主要功能就是有效地管理构件、服务、以及命名服务,对通信框架也做出相应规约,保证系统通信可用、安全并有效。

运行支撑平台提供的自主特性能力是通过增加一个自主管理模块,该模块代替了原本需要人工进行的管理工作,包括状态察觉和系统配置、恢复、优化和保护等。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系统如何依据当前的系统状态来判定或决策该采取何种对策(或执行何种行为),这在多数情况下都依赖于策略知识库中的信息。例如,当知识库中存在一个策略“p1:当构件A发生异常时,则启动构件B替换构件A,并对构件A进行件重新配置与启动”,那么系统运行时监控到构件A发生异常,那么自动启动构件B进行替换,并自动修复构件A。

3.2.3 可复用构件及应用系统

构件是系统运行的核心和基础,通过软件复用,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在内的许多重复劳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这也是软件体系结构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可复用构件是指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构件。领域工程中可复用构件开发的目标是针对于某一特定的应用领域,对该领域中一组已开发的系统进步骤简述如下:

(1)构件需求分析和领域分析。在应用领的接口形式,以保证正确装配和互操作。

(2)构件设计。满足上一步骤的需求,并且设计中重点考虑接复用的框架,同时也提供与本文所提与自主管理相交互功能。

(3)构件测试。测试要保证构件的质量和健壮性,满足复用需求。重点对于构件接口进行测试。

(4)构件组装。构件组装是构件通过它们的软件接口连接起来构造应用的过程。基于可复用构件的开发通过构件组装得到最终应用系统,构件组装可以看作是用构件实例将软件构架具体化的过程。构件组装技术以构件模型,构架描述和开放系统技术为基础,构件实例必须符合系统中其他部分的要求。

基于可复用构件的开发通过构件组装得到最终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符合业务需求。应用系统运行期间时刻保持可用安全和有效,当出现异常时可以自主恢复及重配置。

4 应用实例

4.1 实例介绍

铁路信号监控系统(RSM)是可以供演示的实例应用,以下将利用RSM对本文所提软件系统结构动态演化进行示例。整个RSM是由4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包括行车信息采集(Carriageway Information Collection,简称CIC)、行车信息处理中心(Information Process Center,简称IPC)、监控界面(Monitor GUI)和制动系统模块(Braking System Module,简称BSM)。其中,铁路信号监控业务流程大致如下描述,CIC作为系统的外部接口完成与列车运行信息的采集工作,将行车信息发送给IPC,IPC首先对列车信息进行一定的处理,然后生成的决策信息发送给Monitor GUI。监控人员通过Monitor GUI来发送“执行”或“忽略”的指令,同时将结果返回给IPC。对于被忽略的信息,IPC不做任何处理动作;对于被要求执行的信息,IPC则会启动BSM模块执行,完成一次监控处理流程。

4.2 场景描述及实例运行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CIC提交采集到的行车信息发送给IPC处理过程中,存在系统升级或构件失效情况。假设CIC模块采集到某种行车信息,并发送给IPC,行车信息包括如下信息:机车型号、运行时间、信息描述等内容。信息发送过程中系统的行车信息处理中心IPC突然失效,对提模块备用构件来替代由原来的旧版本。

在上面例子中IPC模块构件的动态演化不仅要求系统运行期动态替换,而且要求替换后运行正确有效。演化过程实例如图3所示。系统在这个情况中分几步来解决问题,如下描述:

(1)自主管理模块未接收到IPC的心跳信息,可以认定该IPC为失效状态,同时CIC已经发送行车信息,自主管理模块提示先将订单数据暂存。

(2)自主管理模块对于监控得到的IPC失效问题提交给分析模块让其在知识库寻找解决策略,策略制定为“p11:当构件IPC发生异常时,则启动构件backIPC替换构件IPC”,执行该行为。

(3)启动backIPC,并提示自主管理模块backIPC有效,CIC模块重新提效行车信息发送给backupIPC。

(4)注销IPC构件。

5 结束语

软件体系结构为控制软件复杂性、提高软件系统质量、支持软件开发和复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对该技术的研究也逐渐从需求、设计,扩展到实施、部署和后运行期,如何能够保证动态演化的正确进行也急需面对和解决。本文提出一种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引入自主计算特性,利用自主管理方式完成系统运行时期的自配置、自恢复等功能。利用一个应用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体系结构模型具有自主特性,可以完成动态演化功能。

下一步工作将主要考虑以下问题,如何在体系结构模型中体现自主计算中的自优化问题,优化哪些方面,优化工作由几部分进行刻画,如何评定优化完成情况,优化指标如何确立。

参考文献

[1]梅宏,申峻嵘.软件体系结构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06,17(6),1257-1275.

[2]Bass L,Clements P,Kazman R.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Practice[C].2nd ed.Boston:Addison Wesley Professional,2003.

[3]Kephart J,Chess D.The Vision of Autonomic Computing[R].IEEE Computer Society,2003:41-59.

[4]SteveR.White,James e.Hanson,Ian whalley.An Architectural Ap-proach to Autonomic Computing[C].IEEE.2004.

[5]张海俊,史忠植.自主计算环境[J].计算机工程,2006,32(7):1-3.

上一篇:部分原因下一篇:ADO数据库访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