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学习

2024-08-08

动态学习(共12篇)

动态学习 篇1

速写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仅是基础训练中贯穿始终的课题,也是造型艺术中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这里笔者就人物动态速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速写的几种方法

1. 多临摹优秀的速写作品。对优秀速写作品的临摹,是初学速写者最快捷简便的学习方法,通过临摹,可学习其表现方法,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

2. 熟能生巧。速写的工具较为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记录生活的每一个侧面,只有多画多练才能提高专业水平。

3. 勤用脑、多动手。学习速写是一种艰辛的劳动,画速写决不是照抄对象,所以在速写中应注意多动脑筋,结合优秀范画作品认真对照、思索,勤于练习。

4. 由慢到快循序渐进。速写训练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由慢到快,这是速写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慢,是指以较慢的速度将对象较准确地表现出来,形体的准确是关键。但速写又有时间限制,高考一般是半个小时,速度只能在速写实践中逐步锻炼提高。

二、速写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 以线为主的速写。在表现物象的过程中,从结构出发,将物象的形体转折、变化运动和质感用概括简炼的线条表现出来。它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刚柔等变化表达人物形象的主次关系、空间关系和形体关系。

2. 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速写。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速写表现形式,在写生中尤其在课堂时间相对长的针对美术高考的训练中,能较好地发挥速写的特点,这也是目前速写训练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三、线的运用

1. 线的穿插与呼应。表现好线与线之间的穿插和呼应关系,是使速写画面富有节奏感的重要因素。同时,线的穿插呼应关系和透视关系对表现物象的空间感、层次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方向的线的组织穿插,给人前后的方向感是不一样的,它可以直接表现物体的透视方向。

2. 线的取舍与提炼。速写训练中,基本形肯定之后,对于线的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衣纹线”忌平行、交叉,应注意疏密对比,体现结构;“结构线”要准确,紧贴形体处要画的实一点,线要准;紧紧抓住“动态线”,动态线即能够体现动态特点的实线;“惯性线”刻画时要画得虚一点。

3. 线的对比。在速写中利用和强调线的对比来强化形象,通常有以下几种对比手法:线的曲直对比、线的浓淡对比、线的虚实对比、线的长短对比、线的疏密对比、线的粗细对比。

4. 关于人体结构及运动规律。人体的内部结构是没有变化的,变化的只有随着人体运动的动态、衣纹等。因此,写生者必须具备扎实、熟练的人体解剖知识、人体运动规律,这样在写生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慢写人物画的基本步骤

1. 整体观察、熟悉对象。整体观察对象,掌握对象的形体、比例、运动特征,从这些基本点着眼来分析研究感受对象,表现对象。

2. 构图布局。根据选择的角度,把写生对象安排在画幅的适当位置,将对象大的比例、动态画出。

3. 落幅定形。轻轻落笔,从整体出发,用长直线或长弧线很快确定大的基本形体,抓住大的形体比例关系及透视关系。基本形体抓住之后,进一步检查画面是否需进一步调整,可将画面推远,从整体检查形体比例、动态,透视是否准确无误。可以说,作画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

4. 局部肯定。在基本形体确定的基础上,从局部开始塑造形体,一般从头部画起,用准确肯定的线条开始描绘对象的五官形象,从上到下,将对象的手及身体轮廓、衣纹等做进一步刻画。这里应注意手、脚的透视方向,头发部分不要画得太早;对衣纹部分的处理应注意几种对比变化,即浓淡、虚实、粗细、曲直、长短、疏密对比等;在对头、肩、手、脚刻画时应注意其内部结构关系。

5. 调整完成。整体——局部———整体,在作画时应始终把握这一原则。局部肯定之后,继续回到整体,该加强的加强,该弱化的弱化,重点刻画之处一定要细致入微。头发应画出其蓬松之感,手的刻画要注意关节处的刻画。对一些小的饰物刻画,不易太重、太多,应根据需要将部分衣服饰物省略掉以免造成画面琐碎之感,对衣服的缝制线不宜画得太重。

总之,在作画时应时时把握整体,从整体出发,不断调整、修改,直至最后完成。

关键词:人物速写,学习方法,表现形式,慢写人物画,步骤

动态学习 篇2

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组织学习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一点已经为大多数企业经营和管理人员所接受并认同.那么,如何才能最大效能的发挥人的能动性,使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呢?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在企业中营造出一个人与企业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环境,企业的.活力和智能都会得到不断的提升,企业发展的步伐也会更加强劲而有力.

作 者:刘晓梅 麦勇  作者单位: 刊 名:企业文明 英文刊名:ENTERPRISE CIVILIZ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谈地理学习中阅读动态生成培养 篇3

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明确对预习内容要达到的目的与要求。即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哪些知识,达到何种程度,教师应事先给出要求与内容。如要求把握概念、原理简析、规律性描述等,这样学生在每一次阅读时才能有侧重,知道把握什么内容,筛选出有意义内容,摘录出其精华。摘录有两大好处。一是它有利于记忆,抄写时手眼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所抄的东西印象深刻,正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二是有利于理解,摘录便于逐字逐句体会,更能深刻领会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同时,教师要强调阅读并不仅限于动手动笔摘录,要动脑筋思考。在反复精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时还要大声朗读,这样才能做到摘录时有选择性,即突出重点。并非不加筛选地摘抄,那就不能突出知识的重点,难以快速、准确、高效地掌握知识。

二、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批注

在阅读中进行批注,自古以来便有,谓之评点。批注是指学生进行阅读时,对知识内容进行感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它的好处在于:在形式上,它能随读随写,不受约束,往往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在作用上,它能够在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感知理解能力、悟性各不相同的基础上,有效激发其个性思维。传统地理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地理新课程改革,不管是强调提高学生素质,还是强调主体的发展,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本身、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因而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写批注,有意识地去引导其结合知识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阅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对学生的批注行为,教师要进行反复强化。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一定时间的训练,并以一定时间为间隔进行强化。教师一方面强调批注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意识上重视这方面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监督学生,对优秀的批注进行公布表扬,对不做批注的学生提出批评,使之成为学生自觉、自动、自主的要求。

三、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整理

学习“动态对等”理论有感 篇4

一、主要内容:

该书解说详尽、条理清晰, 每章节都辅以大量的实例、图表,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作者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翻译的本质、翻译的准则、翻译的过程和对译文的检验。

1、翻译的本质。

书中第一章首先就将新旧翻译方法的重点进行了对比, 指出翻译的重点不应该是注重语言的形式, 而应该是接受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还应该把这种反应和原语读者对原文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由于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和特性, 要求译者力求再现原作者的写作意图, 保存原作内容, 适当改变其形式。第二章开篇作者就给出了一个定义:什么是翻译?翻译的本质就是首先在意义上, 其次在风格上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时要注意:上下文一致优先词语一致;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口头形式优于书面形式;听众和读者所通用、接受的形式优先于传统形式。

2、翻译的过程。

第三章至第七章依次介绍了翻译的过程的三个步骤:分析;传译;重组。此外, 作者又将翻译中的分析阶段分为三方面:语法意义分析;所指意义分析;内涵意义分析。在第三章中作者指出语法也是一种具有意义的语言现象, 相同的语法结构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语法结构也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词的分类问题上提出了四大语义范畴, 即:“物体词”、“活动词”、“抽象词”和“关系词”, 它们是各种语言通用的范畴, 是语言学家所称的语言的“核心成分”。按照“转换语法”的一个观点, 作者还指出了英语中构成表层结构的七大核心句, 并将语法意义分析的程序分为了五个步骤。第四、五章里作者还指明在分析词义时要注意一词多义, 在表达时要注意近义词之间的选择, 还要注意词语在不同说话人、不同语言场合和环境里的内涵意义。进行信息的传译时译者要对语义和结构进行调整, 在尽可能传递原语信息和内涵意义的前提下, 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但是由于受到语言之间的差异、文体的特征以及用途等等因素的影响, 还要将译文重新组织。

3、翻译的检验。

在第八章中探讨对译文的检验时, 作者强调应把注意力放在译文是否做到了与原文动态对等, 而不是词语对等上。也就是说对翻译的检验, 不仅只比较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形式上是否一致, 而主要在于判断可能的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如果译入语读者的反应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达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接近, 这样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

二、奈达理论的作用

在奈达看来, 最好的翻译读起来应该不像翻译, 他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所展现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与传统理论相比, 这一理论不仅仅看重文字本身, 看中语言形式上的对应, 而是把判断译文优劣的标准从“文本形式的对应”转到了“读者的心理反应的对等”上来, 不仅提高了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也使译者有意识地将原语中那些可能使译入语读者难以理解的隐含意义明确地表达出来, 增加了译文的可理解性。

此外, 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提出的分析方法, 也是值得推崇的。对语法、所指和内涵意义的分析方法, 可以帮助译者全面准确的理解原文, 并使之找到最贴切最符合原语信息的译语表达方法。转换生成语法认为, 人类的各种语言虽然在表层结构层面上是不同的, 但在深层结构层面上却是相似的。语言与语言之间在深层结构层面上的相似性, 就构成了翻译的基础。翻译中引入核心句的分析方法, 可以很好地帮助译者理解原语中的长句、难句, 防止在表达时信息缺失。例如:

Very shortly after his election the secession of certain Southernstates led to the Civil War, which in turn induced Lincoln to free theslaves on January 1, 1863, by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封权初)

按照奈达的核心句分析法, 我们可以将上面这个句子分成五个意群: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某些州脱离联邦政府;内战爆发;林肯颁布了《解放宣言》;黑奴解放。根据以上分析, 这个句子可以改写为五个英语核心句:1) Lincoln was elected.2) Certain Southern states seceded.3) The Civil War broke out.4) Lincoln freed the slaves on January 1, 1863.5) Lincoln promulgated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我们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就很自然地翻译成:林肯当选后不久, 南方某些州就脱离了联邦政府, 引发了内战。这场战争 (又) 促使林肯于1863年1月1日 (颁布) 了《解放宣言》, 解放了黑奴。这个译文就使一些在原文中隐含的内容也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语义更加完整。

奈达的翻译理论要求译者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在进行信息传译时适当地对语义和结构进行调整, 使表达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习惯。但其动态对等翻译也不同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和“活译”, 因为动态对等翻译有严格的要求, 它要求接受语文本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源原文本旨意;而自由译或活译则没有此种要求, 自由翻译往往是译者毫无节制地自由发挥。 (谭载喜, 235) 海明威的《乞力玛扎罗山》中有一句话:“It was morning and had been morning for some time and he heard the plane.”有人就译作:“现在已是早晨, 已经是早晨好一会儿了, 他听见了飞机声。”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 译文用了三个短句, 改变了原文的形式, 并在语义上增加了一个“声”字, 完整的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三、“动态对等”理论的不足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提出, 是以《圣经》的一百多种语言的翻译实践为基础的, 虽然如此, 它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要看到奈达的翻译理论是针对《圣经》的翻译提出的, 翻译《圣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达上帝的旨意, 使人们接受上帝的教诲。在这个基础上, 就要求译者最大程度上传达出原文本的信息,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因此形式在这里自然就处于了次要地位。当内容与形式相冲突时, 就要改变形式来保存内容。但是应该看到的是, 在任何语言信息中, 内容和形式往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谭载喜, 235) 形式在某些时候也传达了一定的信息, 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只管内容不顾形式的话, 就无法反映出原文的美感, 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尤为突出。诗歌的特殊美就在于其韵律, 翻译只顾诗的内容时, 形式的美就不复存在了。

其次, 由于《圣经》具有一定的祈使功能, 它希望受众在接受其旨意后能有所行动, 故在翻译时要求口语形式优于书面语, 易于译入语读者理解, 因为口语比书面语更为简洁。但是在文学翻译中, 我们不能不顾文学作品中的“雅”, 而为了让原文意思表达充分, 就采取简洁的口语形式表达;同样在哲学、科技翻译中, 我们也不能不顾及其中的专业性, 直接采用直白的表达方法。所以说, 在进行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和针对不同译入语读者翻译时, 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译法, 该“文”时“文”, 该“雅”时“雅”。

再次, 奈达将翻译检验上升到读者反应对比的层面上来, 确实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 原语读者对译文和译入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会相似吗?即使是不同的原语读者对同一原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何况是译入语读者呢?在这里, 奈达忽略了两方读者自身之间应该有怎样的对等条件这个前提, 这就无法衡量读者反应的相似性了。如果我们在他的标准上加上一个这样的条件:“双方读者的自身条件 (包括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世影响界观的因素) 相似”, 这个标准是不是更科学一些呢?只是这样做似乎也非常复杂。所以象奈达说的那样寻求相似的读者反应是不切实际的。

一处旅游景点的介绍碑上这样写道:“……封建诸侯们将一大批珍宝带进坟墓陪葬, 但是在清朝末年, 英法联军不惜充当盗墓者的角色, 将这些稀世珍宝掠夺一空……”, 其英文翻译为:“…local feudal princes buried a large quantity of treasure with them here in the tombs, but much of them was dug up and stolen by British&French allied army in the late years of Qing Dynasty…”汉语中我们用“偷”, 中国的游客自然会产生愤概之情, 英文中翻做“stolen”, 试问英法游客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吗?作为旅游景点的翻译, 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前来参观的, 可当他们看到这刺目的“stolen”时, 可能就会产生与中国游客相反的心理, 使他们不愿再游览下去, 这样一来, 翻译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所以为了缓和外国游客的心理, 可以将“stolen”用一个语气较弱的词来代替。

四、结语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是以现代语言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的比较系统翻译理论, 与中国的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翻译理论完全不同的。它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以“信、达、雅”为基础的翻译标准, 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理论使人们从一味地追求语言层面上的对等, 转移到了读者反应相似上来, 把译者从字字对应、句句对等的桎楛中解放了出来, 是翻译理论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 我们要对它进行辩证的认识, 吸取它的优点, 并结合中国传统译论中的精华, 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摘要:通过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学习, 笔者认为该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它将翻译的检验标准上升到了“读者反应”的层面上来,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将就其优劣两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动态对等,形式对等,读者反应,翻译

参考文献

[1]封霁芯.奈达翻译理论浅识-动态对等理论在实用翻译中的应用及在文学翻译中的不足[J].新西部, 2008. (12)

[2]龙芳菲.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普遍适应性[J].铜陵学院学报, 2006 (5) .

[3]林克难.“动态对等”译论的意义与不足.翻译杂谈.

[4]石锡书, 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5]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 [M].商务印书馆, 2004.

动态学习 篇5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尤其是在知识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学习方法,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现实中很多中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预习,不会听课,不会复习,学习效率较低。绝大部分学生迫切希望了解并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选定了《中学生学习方法研究》这一课题,试图从中学生学习现状入手,对目前不当学习方法的原因进行剖析,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一些高效学习方法。

2.理论学习;

3.优秀学习经验推广学习; 4.当今先进学习方法介绍;

5.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撰写论文。

五、研究计划:

1.2005年5月-9月,理论学习资料搜集

2.2006年10月-12,资料汇编和学习经验推广;

3.2006年元月-3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撰写论文。

二、基本研究内容:

1.当前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对中学生不当学习方法现状进行座谈、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主要包括:

(1)听课方法调查。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情况、课前预习情况、听课情况等进行调查。(2)复习方法调查。(3)习题方面。(4)学习方法不当的日常行为习惯表现。

2.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学习问题自我评价。为了更好认识自己,我们收集了以下资料,对学习问题从四方面的自我评价,自测一下自己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1)时间安排问题。①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②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③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④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⑤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⑥是否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①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②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③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④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①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②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③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④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①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②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③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④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⑤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回答“是”)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3.各学科老师介绍学习方法;

4.学校各年级各学科优秀学生学习方法介绍; 5.优秀学生家长家教经验; 6.高考状元学习经验介绍; 7.各学科学习方法。

三、课题应用价值:

通过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以及学习方法介绍,使更多的老师、家长和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指导更多的中学生走上成功之路。

四、研究方法:

1.在同学、家长、任课老师中做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研究打下基础;

05至06年,进行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我把它成为学习的一般规律研究,主要完成了四部分内容:

一、当前学校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二、查阅资料,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分析,对学习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

三、重点对中学生在校学习的一般策略进行总结。

中学生在学校学习,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方式,以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因此,中学生的学习是同教材和听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在校学习的基本环节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个环节,都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四、科学学习方法介绍——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的八个学习环节

06年至今,开始带领小组成员重点对各学科学习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各学科老师谈学习方法;学校各年级各学科优秀学生学习方法介绍;优秀学生家长家教经验;高考状元学习经验介绍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学科学习方法。我在研究地理学习方法的同时,结合高三文科教学,按照原来的研究思路。整理出了一套高中文科学习方法。

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词:重视基础构建网络科学记忆学以致用

一、文科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文科各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科知识体系缺乏认识。2.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3.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4.不能形成知识结构。5.理论与实际脱离。

二、学好文科必须重视的六个基本环节

1.学会阅读。2.课前预习。3.专心听课。4.做好笔记。5.加强练习。6.及时复习。

三、高三文科学习、复习技巧

1.千头万绪抓基础。2.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3.学习目标明确,要有计划。4.注意建立 “错题档案”。5.适当练习,注重知识的运用。

五、文科状元学习成功个案介绍

以上是这项课题现在的进展情况,总结出基本学习方法之后,我们还将结合实际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继续完善我们的课题。

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一、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集中识字 口语突破”这个名称,我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好象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后来我看了一下内容,知道是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研究,我想能不能改为“集中识字 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写好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鸿业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这里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有的也写问题提出背景的,比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承担的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 实施方案 的“课题的提出”是这样写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的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无论是语文界的教育专家,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甚至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师教得死,考试考得死,学生学得死。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

时此刻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的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就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应该讲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域实现“两个转变”和我省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活语文”。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自然摆脱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不熟读背诵课文,经典语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扩大阅读,就不可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营养,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写作就会无病呻吟,搞文字游戏,抒虚情假意。因此,要使师生共同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应是它的施教者——教师的素质要提高、观念要更新。我校作为中新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内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经严格考核选拔出来的,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着较新的教学理念,愿意尝试,敢于创新。新的学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学思想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众多来自各所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来将他们统一到一起,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学校没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没有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的制约,更适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我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出发,针对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有效指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深入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把广东建成教育强省作出贡献 ”。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如《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研究》,应先界定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什么

是人格,什么是性格,性格形成的有关理论,性格与人格的区别和联系,什么是创造性人格,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有何关系等。研究内容的确定一是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二是从现状研究、归因研究、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几方面来确定。现状研究是基础。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是研究的重点。如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其拟定的研究内容和重点为:⑴ 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⑵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分类。⑶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⑷ 研究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建立。⑸ 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及操作方法。其中第(5)是本课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

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举例:“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工作”分课题“爱国主义教育”(初中段)研究报告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1997.9——1998.3)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校长张胜利为组长,吴大伟副校长为副组长,曾成彬、刘晓华、阳虹、胡艳为主研人员。团队会干部、初中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及初中各备课组长为参研人员的研究小组,研究人员在初中教师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题的研究重点。

这里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广东有个课题《小学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

3、根据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研究是否要设定子课题。各子课题既要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形成课题系统。作为省、市级课题,最好设定子课题。形成全校的课题研究系统。

2、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 要研究如何优化小学生个性宜采用实验法;要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可采用经验总结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3、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最好能把调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突出介绍行动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

2、确定研究对象:从研究的实效性出发,既注意中学教育的连续性又兼顾高、初中教育的阶段性特点,与分课题组的兄弟学校协商后,我们选择了初中三个年级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即我们主要进行初中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3、选择实验班: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选择初2001级1班(先进班集体)和之班为研究实验班(班主任均为主研人员)。

4、前测、分析和调研。在总课题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西北中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表”并侧重在初中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认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我校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宏观认识,从而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对过去我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标高、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手段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既总结了成功之处,又找出了研究的主攻方向。

5、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构建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1998.3一1998.9)

1、构建一级目标:

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分为“国家意识”、“国情乡情校情”、“民族意识”、“集体观念”、“历史文化”、“壮丽山河”六个方面的分项目标。

2、构建二级目标:

为实施一级目标,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认知规律,构建出六个方面的一级目标在各年级段应完成的年段教育目标。

3、设计教育内容:围绕教育目标,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体系及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等设计出实现二级目标的教育内容。

4、选择教育方法、途径:

本着科学、实效原则,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相结合,围绕目标和教育内容分别选择出多种不同的方法、途径。

第三阶段:研究方案实施阶段:(1998.9——1999.12)将构建的教育目标,设计的教育内容,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分别在初中各年段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作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整调、完善目标体系、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

2、将前四个阶段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教训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

3、撰写论文、个案分析、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工作报告等。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十一)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如课题组活动时间;

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

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点:

1、要学会搜集和获取信息。在百度上,打入“研究方案”四字,搜集到10500篇相关内容。

2、要多学习,多借鉴。

3、创新。

处处留心皆学问(积累)

动态学习 篇6

【关键词】模块化 动态学习环境 Moodle 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平台概述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学生被动听为主,在备课时教师只注重讲授知识和教的方法,很少考虑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教育是被灌输知识,而不是自主学习知识、多方互动学习知识。当前中职学校遇到最大的教学问题正是学生不愿学,学不懂,那么教师教学的根本点就难以顺利进行。目前国家实践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来解决此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技术的日臻成熟,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同一门课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完全控制互动,课堂引导学习,线上线下融合学习。

Moodle信息化教学指的是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是一个用于制作网络课程或网站的软件包,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之一,由于它是开源软件,其开放的理念使得全世界的老师和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到系统的设计开发中,其功能愈来愈强大,成为国际上首选的适合中小学基础教育选用的学习环境。教学方面将知识点文档、视频动画、教学PPT课件、课程习题、部分课程的实训源程序、教学案例、岗位技能考核、竞赛方案、国标行标和仿真软件等集成于课题资源。具有3大功能系统:网站后台管理系统,课堂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网站后台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对网站前台的信息管理,如文字、图片、影音、和其他日常使用文件的发布、更新、删除等操作,同时也包括会员信息、访客信息的统计和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网站数据库和文件的快速操作,以使得前台内容能够得到及时更新和调整。课堂管理系统的使用主要针对管理者,该系统可以显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在管理者的掌控之中。合理使用可以起到对好学生激励,坏学生鞭策的作用。学习管理系统也就是学生在课上需要一步步完成的各个操作,包括填空、选择、判断、视频观看等内容。

二、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的模式特征

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平台的特征主要有:

1、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应做到的目标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2、模块化动态学习转变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撑学习,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3、信息化教学带动师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往互动。

4、Moodle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讲授,完全控制互动,一对一、一对多交流、讨论,完全自主学习,课堂引导式学习,线上线下融合学习。

5、Moodle学习平台允许点面结合的布置,既可以全市统一,又可以各校分别布置。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举例

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平台的资源整合包括知识点文档、视频动画、教学PPT课件、部分课程的实训源程序、教学案例、国标行标、竞赛方案以及岗位技能考核等内容。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之前对信息化教学有系统的规划,这个过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既体现信息化教学理念,又将在实践上指导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师要依照教学目标,在信息化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因素进行最优化组合。

比如,在进入Moodle信息化课堂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事先的考量和设计,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在什么时候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技术怎样与教学实践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达到教学目标等在系统全面考虑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将做完的积件课程导入到大平台里,Moodle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在搭建好的平台下每位同学可以访问它,建立以迁移后续为特征的运用Moodle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框架(即Moodle→课前→预习、分析;Moodle→课中→资源、训练;Moodle→课后→拓展、互动)

三、使用模块化动态教学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中职学校实践应用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信息化课程的实施可以取代老师80%的工作量,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师生互动少于生生互动。学生跟教师之间有距离感,当学生和老师之间对话时经常语无伦次,紧张得很。应加强师生互动,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用于开口。在课堂上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鼓励学生在课上用于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改变学生跟随教师“口味”走的现象,师生互补,共同进步。

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整个学习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完成课堂上给出的要求,能够从学习的海洋中提取自己学到的知识,调动学生的自主权。个性化学习强调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学习,每次随堂考试练习成绩会进入系统保存,为以后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提供了依据。整个过程由于学生积极性高,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反复思索和实践中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模块化动态学习在我国各类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也会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环境、资源等尚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教学要求,Moodle信息化教学模式也在实践中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小凤.网络互动教学模式试探.教育论丛,2013,01。

组织学习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探析 篇7

关键词:组织学习,动态能力,知识管理,竞争优势

按照结构学派的观点, 组织通常可以描述为某种稳定的结构状态, 这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会被某些转变过程所打破。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企业如何通过迭代性机会选择和高效的资源配置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以前影响较大的产业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 由于忽略了环境高度动态的属性及理论自身存在某些固有缺陷, 对战略的现实解释能力受到人们的质疑。在Teece等人提出动态能力概念后,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成为战略管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笔者认为动态能力作为推动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保障, 其本质是组织学习问题。动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动态能力更新和发展的基础。

一、组织学习研究评述

(一) 组织学习内涵

从能力角度界定, 学习是指相对长久且不属于自然成长过程结果的人的能力的改变。学习成果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运动技能、态度和认知策略。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获得知识的过程, 得到的经历体验导致持续的行为改变。

组织学习是企业在面临复杂环境下, 企业适应环境的一种必然选择。离开组织学习, 企业必然将被迅速变革的环境抛弃。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组织学习是一种行为上的改进, 这种改进可以产生抽象或具体的积极结果”;从管理与创新学的角度看, 组织学习是“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保持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 组织学习是“企业在特定的行为和文化下, 建立完善组织的知识和常规, 通过不断应用相关工具与技能来加强企业适应性与竞争力的方式”。前两种定义主要描述了学习的结果, 第三种定义主要关注学习发生的过程。组织学习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Argyris和Schon (1978) , 他们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在既往经验和活动的基础上开发或者发展相应的能力和知识, 并将这些能力和知识应用于日后行动的过程。Lee认为组织学习是一种基于个体对环境解释的组织、环境运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对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学习。Bates认为组织学习代表所有知识产生程序的组合, Levitt和March认为组织学习中获取的经验编码, 可以形成指导企业未来行为的组织常规程序。

(二) 组织学习的阶段

对于学习过程的发展阶段, 最为经典的是Huber的理论, 他将组织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知识获取、信息分发、信息解释和组织记忆。Crossan等人认为组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经历着直觉、解释、集成以及制度化这四个发展阶段, 在个人、团体及组织这三个层面同时展开, 循序前进, 并且指出组织学习是企业学习存量和流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直觉阶段发生在学习的个人层面, 制度化阶段发生在学习的组织层面, 解释阶段跨越了个人和团体层面, 集成阶段则联接了团体和组织这两个层面的学习。Bontis等 (2002) 把组织学习视为各种知识生产过程的组合, 并把它分为知识生产、精炼、促进和扩散四个阶段。

(三) 组织学习的类型

组织学习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按学习目, 分为维持学习、危机学习、期望学习。维持学习即学会处理日常工作、制定短期工作计划的一种学习形式;危机学习即依靠应变策略来处理危机和动荡的一种学习形式;期望学习即对问题或未来形势进行预测的一种策略学习。按学习策略分, 分为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即组织成员不断搜寻并试验新的组织活动形式及程序来提高组织效率;开发式学习即组织成员学习如何提炼和改善现有的组织活动形式及程序, 以提高组织效率。按组织学习的深度, 分为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重构学习。单环学习是以适应环境为目标的“刺激一反应”式学习, 以既定的模式、方法和规则来应对环境的变化, 致力于当前问题的解决, 而不是检查组织的规范和要求是否恰当。双环学习对既有的假设规范和目标产生质疑, 进而对之进行修正, 从而导致对基本组织假设和心智模式的重建过程。组织不仅要发现组织策略和行为错误, 还要发现指导策略和行为的规范方面的错误, 通过成功地转换组织运作模式来增强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强化组织的竞争优势。重构学习则是组织成员探究过去组织学习的过程和方式, 找出有碍和有助于组织学习的因素, 对指导组织学习的原则、策略、方法、方式的重新认知和修定, 以提高组织适应性和效率。

(四) 组织学习评述

通过上述对组织学习的分析, 笔者认为:首先, 组织学习的环境基础是动态复杂的环境变化, 正是由于环境的动态性, 才决定了学习的持续性;其次, 组织学习是多层次的开放互动过程, 正是由于组织学习的多层次和互动性, 才决定了组织学习能够跨越个体、部门和组织边界, 使学习成为组织因应环境, 促成组织演化的根本动力;再次, 组织学习的媒介和成果是组织知识, 正是由于学习所推动的知识创造、传播、储存和分享过程, 才使组织成为知识型组织, 通过知识的积累和构造推动双环学习和重构学习的开展, 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因此, 组织学习就是企业为了适应高度动态的环境变化, 通过在个体、群体、组织和组织间层次上进行知识的创造、整理、传播、储存和共享, 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组织学习是交互开放的过程, 建立在个体学习基础上, 集中于在组织范围内和组织网络中创造和分享知识上。

二、企业动态能力研究评述

(一) 企业动态能力提出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动态能力理论逐步成为当前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与以下两方面密切相关:

第一, 环境高度动态化, 竞争优势来源被高速创造和侵蚀。George (1997) 认为一个战略的作用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实施的措施, 而且也取决于对手、顾客和其他参与者的反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 高度动态的商业环境对资源基础理论及核心能力理论对环境的静态假设提出了挑战。竞争优势成为与竞争对手互动效果的概念, 一个停留在已有优势基础上或仅追求已有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 很快就会被更有进取和创新精神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第二, 核心能力导致的“核心刚性”, 影响企业战略转换能力。核心能力和核心刚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企业在发挥核心能力的同时, 面临着核心刚性所形成的边界制约。多萝西·伦纳德一巴顿 (1992) 认为核心刚性是企业由于核心能力的长期积累所产生一种难以适应变化的惰性。由于核心刚性具有隐性知识和自我强化的性质, 核心刚性一旦形成, 必将影响企业对动态环境的敏感感知和响应能力, 影响企业的环境判断、机会选择和战略转换, 给企业带来负价值。

因此, 在超竞争环境中, 必须把高度动态的环境变量纳入研究视野, 形成新的理论观察视角。动态能力理论把主要注意力放到研究“动态”和“能力”两个方面, 开拓了人们的研究思路。

(二) 动态能力评析

动态能力的构架在1994年由Teece和Pisano提出。他们认为动态能力是“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新过程, 以及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响应的一系列能力”。1997年Teece等对其进行了更精细的阐述, 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胜任力, 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学习机制使企业能够有效因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

Zollo等 (2002) 指出动态能力是一种稳定的集体学习模式, 能使企业通过系统创造或调整运营规则来提升自己的效能。企业从下而上存在业务流程、动态能力和学习机制三层能力, 上层的能力对下层的能力施加作用, 决定了下层能力演化的频度和方向。他们认为动态能力和组织学习密切相关, 植根于企业组织学习的流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 动态能力就来源于组织学习。Wang等 (2007) 将动态能力概括为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类。适应能力聚焦于企业高效的搜索能力, 并在企业的探索性和开发性学习过程中实现柔性平衡。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识别、利用外部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并将其转化为商业结果的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指企业通过创新行为和过程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创新定位, 进而开发新产品或市场的能力。

王翔 (2006) 在其博士论文“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中, 对企业动态能力给于了较为科学简洁的界定。他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来感知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 并据此更新组织资源能力构形从而支撑企业适应的惯例化的整体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强调企业整体层面上的能力的“动态性”, 二是动态能力内嵌于组织流程或惯例, 三是动态能力的本质更多与知识及其创新相联, 知识创新是更新资源能力构形的基本驱动力。

在上述关于动态能力的文献中, 笔者认为不管是基于战略整合观念、组织演化观念的动态能力分析, 还是基于组织学习角度的动态能力分析, 动态能力研究的核心问题都是围绕企业要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同时把组织学习作为创建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来源。

三、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的关系评述

在现代社会, 环境变化迅速, 知识不断推陈出新。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的唯一手段就是不断进行组织学习, 把知识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 把组织学习作为组织发展的根本保障。动态能力是一个新兴概念, 关于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现有文献中已经体现出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基础作用。

早在30多年前, 马琪 (March) 等人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 通过与环境发生互动而进行学习的过程。Nelson和Winter (1982) 认为, 组织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操作和管理惯例组成, 这些惯例根据组织的绩效反馈而缓慢进化。因此, 知识学习, 尤其是有意识的学习可以系统地建立和改进组织的经营惯例, 推动动态能力的形成和进化。Teece等人在论述企业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时候, 把学习作为过程的组成部分, 认为学习过程具有内在的社会性和集成性, 不仅仅通过模仿和个体的竞争来进行, 也通过个人之间理解复杂问题的合作效应进行。学习需要交流的共同编码, 需要协调的探索程序。企业管理和更新其能力的能力是以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体现出来的, 组织学习是解释动态能力的核心要素。由于路径依赖性的存在, 包含着企业能力的组织流程不是短时间内形成或获得的, 而是在长期不断的试验、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组织学习是企业形成和发展动态能力的根本手段, 是企业在市场动态环境中赢得动态能力和提升绩效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说动态能力本身是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

探究学习中动态生成的引导策略 篇8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引导下, 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局面: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新的方法、新的手段都不同程度地走进语文课堂。为了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 老师们可谓煞费苦心, 精心准备。可是,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不尽如人意。无论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怎样周密, 也难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令人猝不及防, 甚至乱了阵脚, 以致破坏了课堂气氛, 影响了教学效果。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师该怎样处理呢?这让笔者想起了××年××月×日在××学校听课时碰到的一件小事。

课上, 朱老师以她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 引领着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 教学顺利进行, 当课进行到一半时, 朱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课文写了西沙群岛哪些地方的景物?”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探究, 学生们经过热烈的探究、讨论交流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突然, 一个男生的声音在课堂突兀地响起:“老师, 西沙群岛由多少个岛组成?”这声音很响亮, 盖过了所有人, 以致课堂气氛有点紧张、混乱。

“××同学, 认真听课, 不要问与课文无关的问题。”朱老师严肃批评××同学, ……这种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会产生的新问题、新想法, 而在原教学计划中所没有的目标, 可以视为“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指在解决问题的特定的教育情景中产生的, 而原教学计划中所没有的, 是教师与学生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二、关注“动态生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可见, 课堂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 资源的生成性, 交往的互动性。诚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言:“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的轨道进行, 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 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 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 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 从教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 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 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 抓住教育时机, 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着眼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 而不能固守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探究学习中动态生成的引导策略

在探究性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 思维活跃, 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对此, 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指导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从而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

1. 把问题抛给学生,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让学生自觉地探究, 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 自主地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服务者, 而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问题全部在课堂上解决, 把学生教到没有问题, 正是我们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如果学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走进广阔的社会, 去主动思考、探索, 才是教育的成功。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主动去探究。当学生提出了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 让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 教师不妨把问题转移给学生, 同时点拨启发, 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探讨, 分享各自的智慧。一位教师正在教学《孔乙己》一文, 突然一个学生问道:“老师, 孔乙己为什么姓孔呀?”教师不由一愣, 转而灵机一动对大家说:“咦, 真的, 这孔乙己为什么姓孔呢?他姓张姓王不可以吗?”学生们似有所悟, 纷纷议论起来。教师因势利导, “请大家结合小说的主题一同来探讨一下, 好吗?”于是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积极而热烈的讨论, 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探究式学习案例中, 教师并不是亲自给出答案, 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的思维明显被激活了, 不论是提出问题, 展开讨论, 还是发表见解, 都是学生自主探索完成的, 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控制和引导探讨的方向。以上案例说明, 课堂上的意外和小插曲并不都是添乱, 关键还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因势利导, 巧妙转化。

2. 提供探究时空, 适度拓展延伸。

探究学习理论认为:传统教学热衷于灌输和记取结论性知识,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该理论强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开发学生的思维并获取知识。现代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与给予的过程, 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 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和自我探究的能力。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不断地反思自己探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从中锻炼和增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想让学生自主探究, 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的时间, 学生的探究才能够有所深入, 对问题的理解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叶澜教授曾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 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少讲、少问、少写, 把更多的时间、空间、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尝试, 拓展开放。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木兰辞》一课时, 有学生问:“‘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花木兰真的是‘无所思, 无所忆’吗?”有学生问:“十年的军中生活为什么只用短短的六句 (即‘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来描写呢?”对于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 教师不急于解答, 也不刻意回避, 而是空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去探索, 去发现。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 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学会了思考, 学会了学习, 学会了创造。

3. 及时反馈, 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由于语文学习的教育价值、目标的不断生成性, 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特点, 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 抓住教育时机, 用好课程资源, 善于及时对课堂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 而不能固守既定的教学计划。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备课再仔细, 预设再充分, 也无法预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由此可见,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必按部就班照章办事, 当生成性目标出现时, 教师就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甚至放弃原来的教学预设, 及时作出调整。如一位教师在教《春》一文时, 刚一亮出题目, 就听到有学生说:老师, 我们在小学就学过了。我们都会背了。师:你们能告诉老师, 你们都了解了课文哪些内容?生:我们知道课文写了春花图, 春雨图, 春风图。生:我们知道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预设中这些都是课文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 学生必定会感觉味同嚼蜡, 于是该老师及时做了调整。师:进了初中, 我们所学的内容应该要与小学不同了,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品味语言, 仿写语句。请同学们找找自己喜欢的语句, 说出喜欢的理由并仿写。这样不仅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而且使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加浓厚, 探究过程更加深入, 探究发现更加精彩。

总之, 语文教学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过程, 教师要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智慧, 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思考、在反思中实践, 把握生成课堂的一些引导策略, 才能真正将课改精神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 开辟语文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胡君.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陈惠英.课堂中的学生资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江平, 朱松生.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

[5]何廷智.教育机智—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2007, (8) .

[6]卓和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J].福建教育, 2008, (10) .

小学语文虚拟学习社区的动态构建 篇9

一、人员的动态组合是构建成功的前提

语文学习社区的构建主体, 传统印象中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对象。一般由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或语文教师完成构建。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 力求使构建主体呈现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 把更多的学生及家长也纳入到构建主体之中。学生主体的加入, 培养了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 又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社区的归属感及亲切感。家长主体的参与, 也增强了他们对学校、对孩子的关注, 进一步提升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1.教师主体———搭建框架, 引领方向。

(1) 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负责搭建社区框架, 建立模块, 建构社区。对社区的主要成员设定权限, 并按社区成员的不同贡献, 制定出等级上升制度, 同时加强对社区成员的审核。

(2) 语文骨干教师担任各版的版主, 负责对社区的有关板块的管理。结合课文内容或学生实际情况, 发起针对性的讨论帖, 引领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关注与参与。

2.学生主体———自主参与, 体验成功。学生自主参与相关课程资料的收集。在学习新课文前, 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 对课文的背景资料进行初步的了解, 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上传到相应主题帖中。

3.家长主体———关注学校, 共谋发展。家长的加入, 使他们更关心孩子的进步, 更关注学校的发展。在学习社区中, 首先, 他们增强了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并加以针对性的辅导。其次, 他们能合理利用社区资源, 发挥资源共享的功能, 协助孩子在自主学习社区中提供各项资源。第三, 家长们也积极为学校社区提供资源, 出谋划策;有的家长还利用自家的录像机, 拍摄春天、秋天的美景, 上传到社区, 把这一社区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园。

二、时空的动态拓展是构建成功的保证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 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 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 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我们通过学习社区这一平台, 对教学时空加以拓展、延伸, 更注重培养学生自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发展性学力。

1.学校为主, 开放最大时空。我们在学校, 利用专门的综合性研究课程, 组织学生在学习社区中学习。有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学习, 也有学生根据爱好, 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了筛选材料、重组材料, 锻炼了语文的概括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在中午课余时间, 喜爱学习社区的同学们, 三三两两, 结伴而行, 他们来到社区, 侧重于习作的交流;他们会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文, 上传到学习社区, 供同学们学习和交流。

2.家庭为辅, 适当拓展时空。有条件的家庭, 学生在家庭中也可以和家长一起在学习社区中学习。在家长的指导下, 进行课外书的阅读, 上传交流习作的感悟, 也可以对某一主题帖, 跟上自己收集的材料。他们在学习社区中徜徉, 按自己的兴趣, 尽情浏览、学习, 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 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又培养了亲情和师生情谊。

三、内容的动态更新是构建成功的关键

虚拟学习社区的内容, 因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 处于日益更新状态, 呈现出丰富性、综合性等一些特质。我们将学习社区内容划分为主题阅读、名著导读、习作分享、“网上中华行”等特定栏目。

1.主题阅读, 丰厚课文内容。主题阅读, 主要由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一方面是对教材进行前置性学习, 了解课文背景及作家资料等, 一般从文字资料、照片、视频等方面进行收集。如在学习《秦兵马俑》一课时, 学生找了大量的资料, 包括秦兵马俑如何被发现、秦兵马俑如何制作、各俑坑的介绍, 以及秦始皇陵、后世影响等, 收集了丰富的照片及视频材料, 丰厚了课文内容, 拓展了学习视野。二是对教材内容的适当延伸。如在学习了《海伦·凯勒》后, 同学们上传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并在阅读后写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及感受, 对海伦·凯勒坚忍不拔的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2.名著导读, 积淀文学素养。学习社区中的名著导读资源丰富, 也是由教师和学生, 根据课文内容的延伸及小学生必读书目, 选择搜集材料, 并不断丰富的。学生或独立或和家长一起, 在名著中徜徉。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曾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进行快读或精读。名著导读的资源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3.习作分享, 提高习作水平。网络资源是开放的,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们注意从扶到放的过程。“扶”时, 我们按门类在相应专区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如四季景色的优美词句, 人物的外貌描写……) , 使学生能参考素材, 写出自己的习作。在佳作区, 学生的优秀范文附上教师的点评, 也在指导着学生在写作上的要求。“放”的过程更侧重于相互的分享与交流。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上传的作文进行点评。首先教师要作好点评指导, 点评的内容包括明确习作要求、纵观习作的结构、揣摩习作的遣词造句等方面。其次是学生在指导下的点评, 他们对欣赏的优美的字、词、句等做上记号, 在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批注。这样, 一篇文章, 多人阅读, 多人点评, 多人受益。以评促讲, 以评促写,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习作区, 我们还非常重视习作成长的过程———新手区, 这里都是第一次上传的文章, 未经修改, 还显得相对粗糙;进步区, 是在多人点评的基础上, 进行修改后的文章……这样, 激励学生不断学习, 不断交流, 不断修改, 从而使习作水平有较大的飞跃。

四、方式的动态变革是构建成功的本质

基于网络的学习社区活动中, 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为主导型的教学模式, 表现为一种全新的、灵动的、有生命张力的学习形式。它着力倡导的是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1.自主成就活力。在学习社区学习中, 学生不再是传统教育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知识寻觅者和学习的参与者。每个学生都是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个体。学生只要通过网上注册, 就可以进入一个适合自己个人特点的体系, 从社区的资源中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学习时间也更具弹性, 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的教学特点。

2.合作提升有效。《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们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实现学习的互助合作。在虚拟学习社区中, 每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经讨论、沟通, 使知识得以分享, 智慧得以撞击。学生在沟通和分享中藉由别人的观点促使自我反思, 并能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在《新型武器》的教学中, 学生自发分成N个学习小组, 搜集各种不同的新型武器, 概括不同武器的特点和作用, 形成一个个系列, 不仅节约了搜索时间, 而且更多地分享到他人的学习成果, 从而对新型武器形成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基于系统动态的学习型组织研究 篇10

在当今“超竞争”环境中,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组织成为“21世纪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新趋势”,能够适应复杂、混沌、变化的环境,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组织管理变革的要求,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之一。

1 系统动态学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

系统动态学是面向各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以系统论、控制论、决策论为基础,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1]。它能够处理行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系统问题,认为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系统在内外动力和制约因素的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发展演化。同时,系统动态学是研究组织或企业动态行为特性的方法;它通过对组织内部信息反馈过程的分析,能对系统的动态发展及趋势进行考察。

人类组织具有“动态性复杂”的特征,学习型组织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及反馈性的复杂系统。在系统动态学视角下,学习型组织系统内部与外部不确定性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互动适应,使组织处于持续学习与不断变革的动态过程之中。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运作模式等与环境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系统反馈机制形成了企业的涨落(员工认知的加深、凝聚力的产生、整体绩效的实现等),从而不断推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企业的成长。管理学界认为,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因此,研究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功能、行为与环境之间变化、发展的动态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2 学习型组织的系统动态分析

学习型组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活动,从系统动态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与把握,对于建设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非常重要。

第一,学习型组织可以看作是以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为基础的、具有控制反馈功能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能动的“自学习机制”;其实质是在企业中形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知识共享、学习互动的氛围。

知识的获取、共享、转移、创新和应用都离不开组织学习;这是组织获取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动态过程。图1描述了组织学习与环境之间的反馈机制——组织通过监控环境变化,解释反馈信号,辨析并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与加强。其中,知识库反映了组织的知识积累和组织学习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它对每个阶段学习行为均产生影响和反馈。环境变化则可能导致企业目标、经营战略等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不断调整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通过反馈来分析问题的本质并加以解决。同时,反馈增加了组织学习的有效性,使组织成员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让学习在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三个层次上得到共同发展,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形成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型组织应该与环境建立一种互塑共生的关系,成为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即与相关的社会经济主体共同构建一个组织共同体。通过组织共同体实现信息交流,获取知识,分享想象力,捕捉并挖掘市场机会,形成内部知识联盟,拓展为动态的组织共同体知识联盟。这不仅能加速知识的内部流动与共享,也可以超越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界限,使组织中的各个层次能够不断地与客户、竞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有效地进行信息互动,扩大知识的共享范围,从而最终实现组织的有效学习。

组织学习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学习能力影响着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影响组织生存能力[2]。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与残酷,学习型组织正是通过动态持续的学习,提高了组织结构柔性,让组织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灵活的资源获取能力和高效的输出能力,使企业能够在“超竞争”市场环境下实现长远发展。

第二,组织结构是组织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它通过权责划分、决策过程、信息沟通以及过程控制等影响并决定着组织的运行效率。佛睿斯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时,就认为它应当具有“一种新型的结构设计”,其特征是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彼得·圣吉也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必然意味着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改造。因此,与以往所有的组织形态不同,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以及调整能力的组织形态,其组织结构可以随环境变化而自我调整。

时代发展加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学习型组织的结构经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组织、网络制组织两个阶段演进而来[3];其动态性就是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一种反应。图2表明了组织结构与环境间的动态关系。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制定相应的战略,然后根据新战略及时调整原有组织结构。技术可以让组织突破很多旧有规则束缚,也是影响组织结构的关键要素。技术变革意味着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关系改变,只有重新调整组织结构才能把新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学习型组织形成不断变动的有机结构以满足企业在反应速度、适应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竞争需要。最终,企业竞争力提高又会反作用于环境,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反馈环。“不断变动”表明组织结构既可以容纳集权与分权,变化与稳定,单一性与多样性等一系列的相反倾向,同时又能保持着连贯的内聚作用[4]。正是这种动态化的组织结构促进了组织内外沟通,增加了组织应对变化的能力,减少了由于组织剧变而引起的摩擦,有效深化了企业间分工与协作,使企业达到效率与效益最佳状态。

从系统动态上来看,学习型组织体现为一个过程,一旦过程的动态性消失,它就会演变为一个僵硬的“运作型组织”,即由一套规章制度框架构建起来的刚性的组织模式。因此,在构建学习型组织时,既要分析组织的环境变化,又要把握组织的发展趋势,从而使学习型组织具有促进组织不断学习、自我超越、创造未来的动态组织结构的特点与个性。

第三,“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被管理学界称为学习型组织的“圣吉模型”。在动态复杂系统中,系统的反馈观点显示出人类语言的局限性,而系统思考这种丰富的语言,可以描述各种不同的环状互动关系及其变化形态,其侧重点是强调因果互动、不确定性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以及整体性与历时性[5],所以用它来解决学习型组织的动态性复杂问题。

“五项修炼”在学习型组织中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们与环境共同形成了一个具有多重增强回路的反馈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它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在极大地提高组织凝聚力的同时,为组织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为避免共同愿景的夭折,应坚持系统思考的整体动态思维方式,将“五项修炼”融为一体。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成功实现或企业的转型都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一个思维变革、文化变革、不断深入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不仅需要企业及其员工付出持续的努力,做出不断的改变,而且其效果也是渐变与缓慢的。因此,为了增强组织活力、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持不懈的致力于“五项修炼”。

3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建议

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复杂、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提升组织学习力、建立知识共享系统、完善激励机制、塑造学习型组织文化四方面着手来构建。如图4所示,虚线是反馈线,组织学习力、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对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学习型组织又强化这些因素的不断形成与完善。即在系统动态视角下,学习型组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存在着动态反馈机制。

首先,提升组织学习力。组织学习力作为组织成功的源动力,反映了组织能力的动态获得和积累。组织学习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员工不断更新知识与观念,形成反思、互动的变革式学习,促使员工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发挥,是组织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保证。

其次,建立知识共享系统。企业应当打破部门间的界线,建立开放的工作环境,促进信息和知识传播机制的形成,保证它们最大限度地扩散和交流,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保证,使企业在此基础上能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创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

再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可以变压力为动力,企业通过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目标激励、环境激励、情感激励、制度激励等方法,对组织成员的学习和创新给与支持和奖励,通过鼓励员工知识共享、不断思考、勇于实践,激发他们持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学习型组织文化。文化是组织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员工之间的粘合剂,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学习型组织文化已成为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时,要努力形成以“崇尚组织学习”为起点,以“共同愿景”为核心的组织文化。

以上四方面在有助于学习型组织形成的同时,它们之间也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组织学习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前提与基本保障,提升组织学习力不仅有利于组织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还有利于组织“学习型”文化的形成;知识共享加强了成员学习间的联系,促进了组织群体学习能力改善和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主动、持续、高效的学习离不开激励机制驱动,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习毅力,鼓励知识共享,创造学习氛围,为培育学习型组织文化提供有力保障;学习型组织文化有助于组织学习力提升和员工凝聚力与应变力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激励机制与知识共享系统建立,为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契机。

在当今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经济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环境变化速度和知识更新频率非常高,这样的竞争环境要求企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既是组织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获得生存和保证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仍在进行中,人们从各个角度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演进,所以,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通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种种努力,不断地寻求创新,树立持续学习、持续改进的新观念,开创组织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未来的新局面。

摘要:学习型组织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组织管理模式变化的要求,代表着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以系统动态学的视角,从组织学习、组织结构、系统要素三方面对学习型组织这个复杂系统进行了动态分析,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动态反馈模型,揭示了学习型组织系统内部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学习型组织的建议。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系统动态学,组织学习,组织结构,五项修炼

参考文献

[1]俞金康:《系统动态学原理及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1。

[2]李勖、汪应洛、孙林岩:《组织的环境适应性及生存战略》[J];《南开管理评论》2003(4):61-65。

[3]王润良:《未来企业成功模式——学习型组织建设策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66-169。

[4]冯奎:《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182-183。

动态学习 篇11

关键词:混合学习;动态分层;QQ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2-0046-04

一、引言

混合学习作为信息化教育的新产物近年来备受追捧,其开放性与多元性特征使教学更多地倚重学习者自身,这极好地契合了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倡导理念,满足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彼此间存在一定差异,能力上更是参差不齐,因此目前混合学习的整体实施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常常是部分学生受益良多、部分学生却收获甚微。

如何在混合学习实践中让每位学生得到最好发展,将混合学习带来的教育收益最大化,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究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个问题,扎根混合学习理论,结合动态分层的优势,借助目前广泛流行的QQ软件平台,设计了更加优化的混合学习模式,并在七年级信息技术课中尝试应用。希望本研究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些许借鉴,同时为学校教学的开展和新时期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启示。

二、基于动态分层的混合学习

对混合学习的认识,各个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国际上典型定义认为:混合学习的核心是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人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和为适应“合适的”学习风格而传递“合适的”技能来优化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业成绩。[1]

李克东教授从传播学角度认为:混合学习是把传统面对面(Face-to-Face)的教学与在线(Online)学习两种模式进行结合,从而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2]

何克抗教授从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角度认为:混合学习是把传统学习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

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从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将混合学习界定为课堂面授与课后在线、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方式的双结合,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动态分层是依据个体的兴趣、特点、能力等将其划分为不同层组,针对不同目标开展不同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依据个体发展随时调整其层组归类。应用于教育中就是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等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指导,并根据习得情况调整学生层次。[4]动态分层体现了教学民主原则、因材施教思想,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凸显及自尊心的培养。[5]

基于动态分层的混合学习是将二者交叉,无论在课堂或课外,还是面授或在线,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教师将学生良性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学生接受不同的任务、实施不同的步骤、追求不同的目的;同层次学生则竞争协作学习,并伴随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断调整层组构成。基于动态分层的混合学习是混合学习的一种优化模式,意在能兼顾优生与差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彰显学生个性。

三、QQ群下开展动态分层混合学习的可行性

QQ作为一种即时通讯软件在网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又成为辅助师生教与学的有效工具。QQ的普遍性、时效性、多功能性等优势使其成为支撑动态分层混合学习的良好平台。借助QQ开展动态分层式混合学习,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软件层面

QQ应用广泛,大部分学生都有QQ账号,且操作简单,只要会打字,便能实时交流,语音、在线视频更是拓展了沟通途径、增加了趣味性。QQ群组聊天、资源共享功能为“分层”与“层内协作”提供了便利。QQ空间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学生可用写日志、编辑相册等方式抒发心得、描绘学习过程。QQ的追踪记录功能更为学习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回看聊天记录,学生可反思学习、改进不足,教师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总之,QQ独特的优势、完善的功能为开展动态分层混合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在实行者层面

因混合学习融合了数字化学习的部分,学习者必须有一定的网络应用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故学习群体一般是中学生及以上层级。他们使用QQ软件轻而易举,在群组内沟通也无任何障碍,且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就教师而言,需要将学生合理分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学习追踪、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层组结构,而这些正是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总之,从师生的能力水平来说,可以轻松借助QQ开展动态分层混合学习。

3.在课程层面

“动态分层”关键是可分,就课程而言,要确保其传授的知识能合理分类且学生在选择性学习的同时获得最优发展。换而言之,即要求教学内容通俗易懂且之间能够融会贯通。而像信息技术、文史类、实验类等一大部分课程,其知识结构松散、概念性弱、易于理解和掌握、扩展空间大,很适合分层教学。

在这些课程中采用分层理念,借助QQ融入混合学习模式,不仅能很好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更能推动学生的广泛化、个性化发展。总之,依托QQ在适当的科目进行动态分层混合学习,不仅可行,亦将是大有裨益的。

四、QQ支持下的动态分层混合学习模式

1.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网络学习共同体”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组成,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基于互联网而建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6]在QQ支持下构建基于动态分层的网络学习共同体,首先教师要全面剖析每个学生,在综合学生的智力特点、认知水平、习得能力等的情况下,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且师生一起为三个层组起名字。之后教师建立三个QQ群,分别以每个层组的名字命名,并让每个学生都申请一个QQ号,实名制加入自己所在的群组中。教师一方面作为三个群的总领导者管理一切资源及活动;另一方面可邀请一些专家、科任教师等加入三个QQ群做“助学者”,协同组织学习活动、管理群内资源等。学生作为“学习者”在这些“助学者”的引领下,在群内交流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其构建形式如图1所示。

2.动态分层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

本文结合动态分层的优势,借助QQ平台优化设计了混合学习模式。动态分层混合学习应以一定课时为阶段,因为学生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故在同一阶段内,保持学生层次不变,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每节课都应不同,做到每节分层设计,以保障不同层次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得。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师生需要调整教学和学习策略,并将学生重新分层。具体包括:学生分层(阶段性)、课前分析、课堂面授、课后在线学习、反思与调整(阶段性)五个环节,具体如图2所示。

(1)学生分层(阶段性)

这部分主要是在一个阶段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认知等方面特征,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层次,以便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地分层设计活动,避免揠苗助长。

(2)课前分析

在每节课前,教师都要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确定好他们的教学起点。此外,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将其按照难、中、易指标分层编排,并最终设定三个不同起点的学习任务,旨在能以“高—难、中—较难、低—易”对应关系将学习任务指派给学生。前期分析与分层设计有助于确保课堂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一定的进步,增加自信和满足感。

(3)课堂面授

课堂上,要求学生人手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或手持设备。各个层次学生在明确教师分配的任务后,先整理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教科书、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重要的是学生要能从网上下载一些支持资源。接着学生可以在建立好的QQ群学习共同体内围绕学习任务共享资源、交换意见;也可以一个层组的学生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而教师则要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分组给予指导、答疑解惑。最终,教师需分别在不同层组内组织课堂总结及学习评价。

(4)课后在线学习

课后,教师要统一安排时间组织学生QQ在线学习,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作业和练习来巩固学生认知。教师在不同的群内布置不同的作业和练习题目,各层的学生围绕自己的作业,在QQ群的学习共同体内整合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进行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主作业的过程中,助教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料、学习建议的方式辅助学生。之后学生完成练习题目来强化学习效果,期间对不明白的问题可在群内请教同学或教师。在练习过后,教师分别在不同的群内组织评价,并要求每位学生在空间内以日志形式记录评价、抒写学习心得。

(5)反思与调整(阶段性)

在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师生要通过查看课堂活动资料、QQ聊天记录、空间日志等,回顾和评价这一阶段的教学和学习状况,评价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并反思不足之处、制定策略,争取在下一阶段改进。此外,教师在整体把握上一阶段教学情况、学生进步程度及学生当前水平的前提下,要将学生重新分层,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3.动态分层混合学习的实施

动态分层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颠覆了以往传统的同步教学。我们结合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了动态分层混合式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强、拓展与创新空间大且饶有趣味,易于学生进行探究协作学习,但由于生活中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程度和应用方向不同,故学生间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访谈和简单上机测试初步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发现16%左右的学生对网络搜索资源、办公软件操作轻车熟路;73%左右的学生知道如何上网查找资料、掌握word等基本应用;其余一部分学生计算机使用技能匮乏。

鉴于上述情况,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先对学生QQ软件使用、网络资源搜索做简单培训。之后依据学前测试结果,将学生编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分别命名为“信息A组”、“信息B组”、“信息C 组”,同时建立三个相对应的QQ群。学生、班主任、副班主任、其他几位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构建三个QQ群为基础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课上通过分层制定学习目标、指派任务、开展活动,让C组学生真正学懂本节课的知识点、B组学生熟练巩固教学内容、A组学生得到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提升。每次课后的当晚6时,师生登录QQ一起做作业、巩固练习,如图3分层指派作业,并分组交流。待所有活动结束后,学生在空间内记录学习感受和收获等。

在一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反思不足,教师一方面修正策略,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平日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调整学生分组,师生共同迎接下一阶段的到来。

从总体应用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喜欢这种轻松且新鲜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且每个人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而该模式对于教学的真正价值,还需要通过反复实践来验证。

五、结束语

如今,混合学习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QQ平台凭借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等特征为混合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所有学生得到最好发展,除了依靠信息技术的优势外,我们更要不断去优化学习模式。本研究将动态分层的思想融入混合学习,意在能兼顾所有学生,不管智力高与低、能力强与弱,都使其真正学有所得,让教育成果公平地惠及每个人,培养更广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3]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4]苑惠娟,孙永全,苏子美等.动态分层异步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13,35(5):71.

[5]葛朋利.初中语文教学中“动态分层方法”的实践和认识[J].考试周刊,2013,(30):40.

[6]万力勇,赵呈领,廖伟伟等.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54.

动态学习 篇12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概念的提出

1.“蜂巢式”

“蜂巢式”源于蜜蜂的穴巢形态结构。

2.“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

(1)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概念。在大学英语的课堂学习中, 如果将学生以六人为单元, 且每个内部学生可以自由三向转换单元属性, 即以动态的形式参与课堂英语学习交互, 称之为“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 如图1“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 (A……为部分学生课堂平面位置) 。

(2)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运作程序。①教师将多个课堂训练题目公布, 训练时间为20分钟不等。②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 以六人为单元, 如将A与B、C、D、E及F组成六人小组, 进行兴趣课题讨论、交流与训练, 完成第一个训练题目后, 可以再与B、J、K、L和M组成新的小组, 继续第二个题目的训练, 同样, 还可以与J、F、G、H及I再次重新合组……③每个小组进行即兴交流, 最后将交流成果以书面形式作出总结, 课堂学习基本结束。④英语教师作出本次学习、交流的课堂总结, 以备下一次课堂英语训练的延续衔接或参考。

(3)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特征。①课堂剧情化。在“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内, 所有学生分工合作, 互动频繁, 在英语课堂上如同“英语剧情”播放, 故而, 本模式是一种互动的剧情模式。②角色灵活。在课堂上, 根据需要, 可以随时、随剧而更换角色人选, 从而增加了和扩大了学生的英语训练机会, 进而丰富了学生的英语训练视野, 增强了英语的积累厚度。③角色平等化。在本模式内, 课堂上任何人在训练剧情内都是平等的, 没有主次之分, 从而降低了角色相互间的距离感, 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和放松。

(4)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运行要求。①集体所有制。在本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上, 每人形式上是个体, 但更是团体中的一分子, 他们所有的角色训练都在团体中完成, 所以这种形式叫作“集体所有制”。②轮流主演制。在本模式中, 每位学生都会是课堂英语剧情中的主演, 否则, 部分学生将会失去学习、交流、互动的激情, 可能导致“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实施的失败。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实效分析

通过对一个学生自然班 (30人) 进行一学期“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的实训, 其中在模式实施前后进行了百分制试卷测试, 结果如下:

从表1和表2的结果不难看出,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尤其是“语句表述”和作文部分, 所以,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消除了传统课堂英语的填鸭式、任务式、被动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压迫, 解放了大学生对课堂英语的学习情绪束缚;其次, 它在大学生的心理层面是稳定可持续发展的, 具有良性滚动效应和排旧性, 使之长效不腐;第三, 其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速效性。

结束语

“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的实施, 基本结束了大学生对课堂英语长期所形成的传统思维模式, 使他们真正意识到, 如果要真正快速主动学习英语, 必须重视课堂英语的学习, 而采用“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 是快速溶解、吸收课堂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摘要:“动态蜂巢式”交互学习模式使大学课堂英语成为富有激情、快乐情感的高度互动的英语剧情, 改变了大学生对传统课堂英语的固定思维模式, 通过实训, 表明它具有其他学习模式所不具有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性、速效性以及较强的适应性等优点。

关键词:动态,蜂巢式,交互

参考文献

[1]徐显明.大学理念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 2010, (6) :37.

上一篇: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探讨下一篇:营销沙盘模拟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