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课程体系

2024-07-02

动态课程体系(通用10篇)

动态课程体系 篇1

旅游饭店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对其加强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监督体系,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一)内涵

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建设是指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结合饭店行业发展与宾客需要,把课程本身作为建设目标和对象,着重建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和考核办法等。

(二)意义

通过对课程学习的调研分析,有助于打破只注重对学生课本知识的刻板传授、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心理健康的培养的陈旧观念,为研究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打开新的思路与突破口。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改革,有助于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最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

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偏差

课程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不能抓住社会、市场的脉搏满足其需要。通过对旅游饭店工作的毕业生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主要差距是:课程知识太杂,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强;过多传授知识性内容,对深层次理论分析不够。这些都反映出课程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二)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宾客个性化需求的增强,对旅游饭店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此,课程要满足社会需求,就要不断的升级,更新授课内容,例如购买饭店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更新课程需要的影像资料、增开部分实践操作内容、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等一系列问题,但因为现今课程建设资金的不足,极大的影响到了课程的教授。

(三)复合型师资队伍的缺乏

饭店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扎实的饭店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但大多数任课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模式,缺少相关行业经验,极大地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教育与产业需求的严重脱节。

(四)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闭卷考试为主,很少以口试、实操为考核依据。同时考试内容主要是课程的基本理论、原理和众多知识点,这就导致学生花大量时间精力去记忆理论知识,很少去理解课程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只是对教科书内容死记硬背,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考核,几乎没有涉及到,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完善课程动态体系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对教学活动起导向和激励作用。旅游饭店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专业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饭店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常用研究方法,是第一层次的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对旅游饭店管理有一个整体性认识,明确其基本的概念与理论。

2、意识培养目标。

饭店意识是饭店经营管理的出发点,也是饭店管理能否成功的前提。这是课程学习的第二层次目标。它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制度意识、团队意识、成本意识、宾客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3、能力培养目标。

对能力的培养是课程要求的第三层次,也是较高层面。具体就是学生要对旅游饭店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能够专业的从事饭店管理实践工作,并能够用专业理论加以解释。

(二)教学内容

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具有更新性快、实践性强、讲授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其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不断根据社会变革、饭店行业发展以及宾客的需要,以加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使之适应行业发展。

1、构建科学的讲授体系。

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讲授内容,科学合理构建讲授层次,并使讲授的内容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脉络,并清晰认识课程的整体框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必须跟随社会、行业的发展及时调整,而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为此,任课教师在讲授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自身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准,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依据课程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环节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运用的具体方式。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改良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依托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依托网络、教学软件等设施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饭店网络预订、饭店财务信息系统、饭店办公系统等一系列软件在饭店的应用,旅游饭店与网络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课程的教学中也必须紧跟饭店业的发展,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种相关教学软件,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学习使用,为今后的饭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合理选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以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典型案例为依托,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针对旅游饭店管理的教学特点,对于教学内容中涉及解决旅游饭店管理实际问题的部分,例如对饭店西餐厅、客房等场所发生的案例,通过分析、总结,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饭店管理理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指利用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方式,使学生模拟其中环境、角色,从而更加容易的理解饭店管理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校内的模拟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采用学生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等教学方式,提高对饭店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4、提倡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上,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案例或理论,使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提倡参与、互动式的讲授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四)教学模式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对饭店行业的理解,可以加大与饭店行业的合作力度,采取课堂与基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课堂与校内基地结合模式。

在课程教学中应坚持充分校内资源,将课堂教学与校内实习基地紧密结合。为此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内容的安排,例如客房做床的训练、餐厅摆台的训练、饭店的形体礼仪训练。从而增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加大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2、课堂与校外基地结合模式。

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培养。首先,采用饭店参观、调查、实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安排和设计上,增加去饭店参观、调查、实习的机会,或是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收集国内外关于旅游饭店方面的信息、理念、管理模式、案例,增强对饭店的感知。其次,邀请饭店管理人员、一线员工以及校外专家参与课程教学。根据课程需要,通过聘请旅游饭店的管理者、一线员工以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承担部分课程的讲授任务,借用以上人员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促使学生对新理念、新方法的掌握。

(五)师资建设

课程任课教师实践能力较差,课程只有一位老师承担、讲授质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是非常紧迫。

1、强化课程教学组的构建。

旅游饭店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成立课程教学小组,小组中的每位老师集中负责课程的一部分教学任务,同时也要对整个课程的教学相当熟悉。此外,对于课程的教授质量方面,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

2、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

首先,为定期提升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必须定期分批的送去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增加旅游饭店管理的理论素养与专业知识,和对饭店管理的前沿把握。此外,为弥补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必须要求任课教师深入旅游饭店内部,了解饭店工作的细节,提升经验阅历。

(六)考核办法

考核方法对于教与学的引导与指示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为此对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建设就有着必然的意义。

1、考核方式的改革。

旅游饭店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通常都是以闭卷考核的方式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极易造成学生在期末的突击复习,却忽略平时的学习,而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旅游饭店管理课程而言,不失为一种遗憾。为此,应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可以尝试性的选择:小组合作、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课后作业、饭店考察等组成的考核方式。通过考试方式的变革,主动性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分值构成比例的改革。

通常旅游饭店管理课程考试试卷的题型比例构成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等常规题型比例较高,案例分析、论述等主观性的比例较小。以上这种分值比例和题型比例的构成,导致学生对饭店管理的理论不求甚解,更多的是死记硬背。因此课程的考核建设中,应尝试性的把期末闭卷成绩的比重下调到50%,而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同时增加案例分析、材料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题型的比重。

四、建设课程监督反馈体系

为更好的了解饭店行业对旅游饭店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并及时的根据反馈调整课程的讲授内容、重点、层次,对其的动态评估就有着现实的意义。首先,应加强与旅游饭店、饭店业协会、旅游主管部门的沟通,分析国家的相应政策,预测旅游饭店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从而对旅游饭店业所需人才的技能、学历、人数、工种等进行分析、预测与监控评估,并根据发展趋势调整课程的讲授内容。其次,通过对旅游饭店需求人才的情况统计,例如需求的人数、层次、技能等因素,反向追溯课程的设置、讲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进行调整。

动态调控 三级体系 篇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005年4月,中央企业推行了董事会试点制度,中央企业的董事会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理论体系。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子体系,是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种必然行为。

建立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是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中央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下,中央企业大都建立健全了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其中,新兴际华集团探索建立了具有“新兴际华”特色的动态调控的三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特色之一:以董事会薪酬与考核专业委员会为主导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兴际华集团),前身是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12月22日更名),于2000年10月由总后勤部、武警所属78家军需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的集团公司。2005年,新兴际华集团被国资委确定为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企业,以建立规范的董事会运作体系为契机,建立了以薪酬与考核专业委员会为主导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一是建立集团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机制。集团公司董事会于2006年成立了薪酬与考核专业委员会,3名成员全部为外部董事,集团董事会办公室和资产财务部为薪酬考核专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2007年起,制定了《集团公司经营班子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集团公司经营班子成员薪酬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初,又根据国资委第22号令发布的修订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重新修订了业绩核办法。办法中的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的主要原则有:①经营业绩目标值的确定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相衔接;相比上一年实际完成值或前三年实际完成值有所提高,最低不低于前三年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所属板块要与国内同行业的增长幅度保持同步;完善集团公司价值创造机制。②完善分类考核机制,在指标选定和考核办法上力求符合集团公司实际;引入平衡积分卡的部分考核思路和办法,考核指标分为经营效益指标和战略发展目标;针对集团公司管理的“短板”,强化价值能力创造、管理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抗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的考核。③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挂钩,严格体现“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的原则;考核侧重建立强激励、硬约束的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或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④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全面建立经营业绩考核体系,逐级传递和衔接保证指标落实;加快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与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套衔接。⑤按照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科学的严格考核。公司董事会每年与经营班子成员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将考核目标值细化到每个人的责任书中。在集团董事会与集团经营班子签订考核责任书同时,集团总经理也与所属二级公司的总经理签署业绩考核责任书,将考核目标和责任层层传递,级级负责,确保国资委业绩考核目标的实现。

二是建立覆盖三级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2008年,集团分别颁布实施了对所属二级集团的经营班子业绩考核办法、薪酬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集团又着力引导和帮助二级集团制定了所属三级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规定每年4月将办法向集团公司报备、在薪酬考核兑现的15个工作日内向集团公司报备,集团组织抽查,保证考核工作的刚性和严肃性。2010年开始,对二级公司和全部三级企业按“A、B、c、D”四个档次进行评价,激励各个企业科学管理上水平。三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定位是:集团董事会负责集团公司经营层、二级公司主要正职领导的业绩、薪酬考核制度的制定、修订及实施,并监督二级集团对三级企业主要领导成员的考核;二级公司董事会负责对其副职领导及三级企业主要领导成员的业绩、薪酬考核制度的制定、修订及实施,并监督三级企业对副职领导人员的考核;三级公司董事会负责对本部副职领导的业绩、薪酬考核制度的制订、修订及实施。

三是健全外部董事为主导的考核、沟通机制。在集团建立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工作中,薪酬考核委员会牵头,经过了近3年的探索,通过大量的研讨、考察、学习和沟通,完成了业绩考核工作的制度建设、体系建设,主导实施了集团经营层和二级集团领导班子的业绩考核和薪酬考核,并指导二级集团健全、完善了对三级企业的考核体系。

在建设制度体系和实施业绩考核的过程中,薪酬考核委员会特别注重沟通,做到了薪酬考核委员会形成决议前、议案提交董事会前,与董事长和其他董事的充分沟通,与党委书记的充分沟通,与经理层的充分沟通;涉及二级公司还做到了与其董事会及经理层主要成员的沟通。由于综合考虑并兼顾各方意见,增强了所制定指标、办法以及考核方案的可操作性。

建立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是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5段。

特色之二:以年度预算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为核心

集团的业绩考核分任期考核和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主要按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年度考核由年度预算目标、战略发展目标两部分内容构成。年度预算目标考核内容主要是董事会批准的年度经营预算指標,战略发展目标主要是董事会批准的年度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与年度预算目标相结合。集团在年度考核目标和指标的设定方面,一直坚持先进、实际、严格的原则,一方面遵循国资委的规定,另一方面结合公司的实际,设定了目标更高、指标更细、程序更严的考核体系。

二是与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考核经营班子成员对董事会确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各项重大决策落实情况和企业安全、环保、隐定、质量情况,董事会每年制定并批准年度十大重点工作,具体指标由董事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实际情况,每年根据班子成员各自不同的分工分别在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中明确。

动态课程体系 篇3

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学和技术专业相继开设了“ASP.NET网页设计”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各个学院要求以及教学目标不同以及专业不同,有的是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开设,有的则是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的。除了开设形式不同之外,各校以及各个专业讲授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有的侧重于介绍Visual Studio,有的则是侧重于介绍动态网页,有的侧重于网页设计,有的则是四者兼顾。虽然目前各个高校授课的形式以及授课的内容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针对这门课程的性质、作用、地位以及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这门课程覆盖的专业门类多、开设广,并且涉及各种类型的学校,因此针对“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对于很多问题还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其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2 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是学生在高校期间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更是步入社会以后能够影响其学习、就业以及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将会影响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不仅仅要认真授课,学生也要努力掌握,只有师生配合,才能熟练地掌握这门技能。

3 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构建一个合理的高等专科院校的“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课程体系,分析和研究部分其他高校的“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效果外,还充分结合了本高校教育自身的特点。只有适应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和目标。

3.1 课程概述

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专业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以及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网络以及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是本课程的目的。因此,学校、老师以及学生都担负着这个重任,为了更好地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需要三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3.2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授课时数:36学时实践时数:26学时

实训时数:10学时

先修课程:Photoshop图像处理、Dreamweaver静态网页设计、SQL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编程。

3.3 课程内容

“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体系应由动态网页设计理论知识、实验及实训三大部分组成。

3.3.1 理论知识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ASP.NET动态网页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及研究方法,从而全面了解动态网站概貌。

从学科特点、学科形态、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及知识组织结构考虑,“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理论知识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动态网页设计基本概念。 (2) 面向对象编程。 (3) ASP.NET基本对象编程。 (4) 数据库操作及ADO.NET技术。 (5) 控件和客户端脚本。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3.3.2 实验

实验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ASP.NET动态网页设计重点技术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 动态网站制作环境的搭建。 (2) C#语言中的实验。 (3) ASP.NET中的6个基本对象。 (4) 数据库操作技术实验。 (5) ASP.NET各类控件的实验。

3.3.3 实训

训练学生建设动态网站的技能和技巧是实训环节的主要目的。具体内容如下:

(1) 动态网站功能分析。 (2) 编写实际程序代码。

在过硬的理论基础没有实践的检验都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实践不仅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中只有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4 结束语

虽然目前各个高校对于“ASP.NET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开设方向不同造成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以及试验环节和实训环节等都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但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地探索,其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合理性必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网站设计与维护人员的需求,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实践型人才,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也应当都自身重视本课程的学习,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毕业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以及各个规模的企业, 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全面地铺展开来。包括中小型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网络带来的新机遇, 因此这些企业都希望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来宣传自己的公司以及公司的产品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每个公司都需要专门人员来维护自己的公司网站, 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网站设计以及维护人员”。本文分析了“ASP.NET网页设计”课程性质、地位、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教育特点及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其课程体系, 该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ASP.NET,动态网页,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陈语林.ASP.NET2.0程序设计.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年.

[2]尚俊杰.ASP.NET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刘卫国, 严晖.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西城局队建立人才动态评估体系 篇4

打造综合潜力新星库

西城局队近年来新入职人员较多,为了能够利用新入职人员的活力和新的知识架构,实现整体业务能力升级,局队一方面加强初任培训工作,一方面通过组织专题知识更新培训和英语人才库等实践活动,为青年统计人创造舞台,带动一批青年骨干迅速成长。

打造管理人员储备库

中层干部是局队运转的枢纽。为此,西城局队采取分级培养的模式,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储备。首先,统筹协调处级后备干部参加组织调训和知识拓展学习培训,重点放在对于多项工作的统筹安排和人员管理调度上;其次,组织协调好科级干部任职培训,通过举办科级干部能力提升讲座,拓宽科级干部视野;再次,加强科级后备干部培养,培育年轻有为的科级后备干部。

打造动态评估信息库

局队在制度建设上提倡通过动态评估,对人员进行综合评定: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二是建立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规范选拔人员任职资格考评和组织考察程序;三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考核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以知识、能力、业绩为取向的评价标准;四是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活力和潜力。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篇5

一、创建中国管理科学, 填补我国在管理科学领域的空白是时代的要求

我国是拥有900多万家企业的大国, 但在管理科学上却是空白, 大学教科书上的管理理论完全是引进的。而且, 这些管理理论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历史的大转折——世界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从体力劳动为主过渡到脑力劳动为主, 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因此, 体力劳动时代的管理理论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从管理体系上看, 目前我国企业应用的管理体系是1903年诞生的泰罗制——“以定额管理为基础, 以经济奖罚为手段”, 这个管理体系已经陈旧过时。

当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这就决定了当代的企业管理不应是工业化初期的管理, 也不应是重化工时代的管理, 当今的管理必须与知识经济相适应。正是因为如此,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泰罗制在其故乡美国遭到否定, 美国管理理论界把泰罗制看成导致美国经济停滞的元凶。日本企业界也对泰罗制进行了批判。

1983年, 中国管理学界泰斗袁宝华提出了“以我为主, 博采众长, 融合提炼, 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 发出了创建中国管理科学的号召;20世纪90年代, 时任总理朱镕基在也提出要创建中国的管理科学。

创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已成为必需解决的时代性课题。

创建中国管理科学是个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 是个高难度课题, 需要投入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现在世界上还未诞生新的管理体系。

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学会抓住这个主要课题, 组织全省的优秀专家学者和有创见的企业家, 花大力气攻关, “啃硬骨头”, 结合企业管理中的现实难题求解, 逐步深入, 历时20余年, 调研了200多家企业, 分析了国内外960多家企业例证, 组织20人以上规模的研讨会100余期, 全国25个省、市1000多家企业的管理者参与了研讨。从1995年以来, 递次推出了“三大管理法”——倒逼成本管理法、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特别是于2003年推出了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这是泰罗制以来的第二个管理体系。

“三法一体系”都是由山东省政府领导批示在全省企业界推广的,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理论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中国管理科学的诞生

理论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 管理科学三大领域的原创性、集成性、立体性创新,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国管理科学。

1. 理论创新

在基础原理层, 创建了生命二层级假说、“七五人才”论、人类动力之源、无奈心理理论、不同质劳动不能通约定律、管理中的利益不对称原理、全面公平理论, 形成了以七大原理为主体构架的立体性理论集群。

(1) 生命二层级理论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人类创造力的本源, 为管理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2) 七五人才论把广大职工当成人才来看待, 这与把广大员工当成工具来对待的泰罗制是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 成为不同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的出发点。

(3) 无奈心理“第一次揭示了广大劳动者的常态心理特征, 成为揭示人类行为的一把钥匙, 在心理分析上堪称是伟大的发现” (专家评语) 。无奈心理理论阐明了消极思想的本质, 找到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根本点, 为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4) 竞争公理原理揭示了竞争激励是与物质激励同等层级的原动力, 而且竞争激励的应用领域更宽泛, 竞争公理原理拓宽了人类的动力之源。

(5) 不同质的劳动不能通约定律证明了合理的分配必须以工作岗位的自由选择为前提, 指出了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内部岗位流动机制。

(6) 管理中的利益不对称理论证明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是利益不对称的管理, 这是管理不到位的根源, 也是大企业病的根源, 建立横向的、利益对称的管理是管理体系变革的必然选择。

(7) 全面公平理论指出, 公平是人类特有的需求, 公平是个系统整体的概念, 没有系统整体的公平, 局部的报酬公平不可能实现。

上述七大基础原理构成了新的管理学理论基础。而且, 在这七大原理之上, 还有一系列的相关新的理论范畴和概念、定理, 如“倒逼”机制、“收入—绩效”扩缩效应、边际激励作用递增、企业内部庇护、企业边界等, 形成了新的管理学理论体系。

2. 体系创新

之所以能够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除理论上的创新之外, 关键在于发现了岗位的内部层级——岗次——创建企业管理体系的新的支点或基石。这一发现被资深管理专家称为发现了“管理的基因”。多年来, 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岗位”这个层级上, 在千千万万人看来, 岗位是一个点, 但著名管理学家张庆仁研究员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发现了这个点内部的东西, 并用极强的抽象力, 像钢锭拔丝一样地将这个“点”拔成了长轴, 使之成为考核员工绩效的坐标, 从而建立起新的管理体系——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以横向岗次、纵向岗次、荣誉岗次为基本单元而构建的衡量岗位价值和员工绩效的三元坐标系及与之相应的企业分配体系、劳动用工制度, 以竞争公理为原理, 以持续的岗次竞争为机制, 推动全体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是全员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员创新的管理体制, 是集人事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生产经营管理“三位一体”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也是企业的公平体系。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继泰罗制之后的第二个管理体系, 使企业管理从体力劳动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是集成式创新, 有横向岗次、纵向岗次、荣誉岗次三大板块, 五大运行机制, 员工绩效导向调控系统, 岗位绩效动态基准线等一系列创新。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四大转变:

(1) 现行的企管模式的转变——变垂直的利益不对称的管理为横向的利益对称的管理;

(2) 企业管理目标的转变——变要求员工服从, “执行, 执行, 还是执行”到挖掘员工的潜能, 使之成为创新型员工、专家型人才;

(3) 管理手段的转变——变以罚为主的管理为竞争推动为主的管理;

(4) 管理主体的转变——使职工由单纯的管理客体变为管理主体, 实现全员管理, 引发群众的首创精神。

管理科学是应用科学,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的出现, 是中国管理科学诞生的标志。

3. 方法创新

在操作方法上, 创建了倒逼成本管理法、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三大管理方法, 使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工序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一是在价格、成本理论方面实现了突破。倒逼成本管理法以市场价格为起点, 倒逼成本, 它的公式是价格-利润=成本, 即价格成本, 改变了传统的“成本+利润=价格”的成本价格定论, 在成本控制机制方面实现了突破。倒逼成本管理法以制定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市场价格为起点, 采用倒逼成本管理, 把成本指标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使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负起降低成本的责任。这样使市场竞争机制成为降低成本的外在推动力, 不断逼迫企业降低产品成本, 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实现了突破。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是按照用户和市场的特定要求来确定产成品质量标准;再以产成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为起点, 按生产过程向在制半成品、原材料逐级倒推, 制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标准;上道工序必须达到下道工序的质量要求, 下道工序具有检查上道工序质量的责任和质量否决权, 从而构成了全过程、逆向的质量监督链和全员的质量责任体系。该管理法将传统的纵向质量管理转变为横向质量管理, 将事后检查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 以科学的管理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落实。改变了过去企业那种“以不变应万变”、“千品一貌”的静态质量标准来对待所有客户的传统做法。在市场上, 把质量标准的决定权还给了广大用户;在生产过程中, 把质量控制的权力和责任还给了企业的全体员工。

三是在工序管理与链接、管理向量上的突破。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是指企业由过去对各生产环节垂直的“一站式”直接管理, 变为通过主导工序对其相关联的各工序之间实施横向的“递次”的间接管理, 使利益非对称的管理变为利益对称的管理。是根据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选择工序链中最具关键性的工序作为主导工序, 相关联工序递次为主导工序提供服务。主导工序具有使管理向下辐射和延伸的功能, “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而抓住了主导工序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

在管理科学上, 能够在三大层面上都实现出重大创新, 这是创纪录的。

三、中国管理科学实践成效卓著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对岗次动态管理体系进行了鉴定, 《鉴定》结论如下。

(1) 该项成果经济效益巨大该成果解决了我国企业管理中现存的诸多难题。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及其子操作系统——倒逼成本管理法、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主导工序横向递次控制法, 自1995年递次推出以来, 就被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批示在全省企业界推广应用。仅据潍坊振兴焦化公司、山东海化集团公司、晨鸣纸业集团、济南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锅炉集团、德州大坝集团公司、山东太阳纸业有限公司、泰安双丰化肥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提交的资料, 倒逼法所带来的直接效益每年已达54.6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给山东省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至少在100亿元以上, 经济效益巨大, 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 社会效果显著该成果已为中央和省有关高层决策所采用, 如其中的“倒逼”机制已为“十一五规划”所采纳, 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成果已经成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微观机制, 为推进我国的企业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鉴定》认为, 该项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原创性的突破, 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是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兼备的原创性重大成果。

四、中国管理科学横向比较的先进性

《鉴定》将岗次动态管理体系从基础原理、管理体系、管理方法三个层面与国际企业管理作了比较。

在管理理论上, 对比国际上流行的Y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 (激励) 理论、全面公平理论, 中国管理科学的七大原理 (生命二层级假说、“七五人才”论、无奈心理理论、竞争公理原理、不同质的劳动不能通约定律、管理中的利益非对称理论、全面公平理论) 比上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更强。

知识经济说到底说是人才经济和创新经济。以往的经济人理论、社会人理论, 都没有将人看成创造性主体, 都没将员工当成人才来看待, 也就谈不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更谈不上实现员工的价值。以往的管理学说和管理体系都未曾从知识经济和创造性劳动基础上来立论, 也未在这个高度来探讨管理, 其局限性和其根本缺陷就在这里。

以往的管理学说和管理体系都没有自己的人才理论, 因而都没能将企业员工置于创造性主体的高度上, 没有达到将员工看成是创造性劳动的人才的水平。中国管理科学和管理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新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才理论作为整个管理学说和方法体系的出发点。使管理学说和管理理论立足于人才理论之上, 才能把管理理论和体系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之上, 才能称为现代或当代管理理论。仅此, 我们就可以认为中国管理科学和管理体系的确是站在了时代的制高点上。

在实践上, 这一成果圆满地解决了国际上长达半个世纪未能解决的“X低效率”、“全员参与管理”这两大管理难题。

实施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的企业都达到了出口免检的水平, 其质量控制效能超过了ISO 9000质量认证体系。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在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激发全员创新三个方面实践效果非常显著, 国内外几十年来尚未见有成效如此显著的管理方法。

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五、社会反响强烈

自1995年该成果递次深入发展推广以来, 在全国企业界、理论界持续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国内权威学术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及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潘承烈、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吕政所长、清华大学李显军教授等著名专家都作出鉴定, 对这一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红领研究员指出:“19世纪初叶, 泰罗制及由此而生的福特制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多倍, 使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泰罗制是美国崛起的奠基石。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对我国的作用, 应该不亚于此。”

网络安全动态防护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动态安全,策略联动,主动响应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世界各地的网络应用日益广泛。由于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中网络安全就是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目前, 常见的网络交换设备一般采用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等方法来确保信息安全, 但这些措施只能实现静态安全保护, 无法满足复杂网络运行环境下的动态安全要求, 一旦出现问题, 这对于计算机用户信息、国家信息、政治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保障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因此, 为解决网络交换设备动态安全问题, 技术人员有必要加快网络安全动态防护体系的构建速度, 确保网络交换设备在复杂网络运行环境下的安全防护。

1 动态性

1.1 安全系统要求动态化

网络信息的安全系统动态化的要求就体现在需加入更多的新的变化因素, 从而使其能够向前扩展。网络信息的安全系统中的加密信, 其信息在被黑客破译时其本身的保密性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表明加密算法也是存在漏洞的, 需保护的信息自然也具有安全性。故加密信的变化因素持续增多、生 存期不断变短, 那么, 其系统的安全性级别相对就较高。也就是说, 由于在各类密码被不断攻击, 破译密码的手段处于不断更新的情况下, 设备的性能也就随之而不得不发展, 网络安全应用系统也得为了实现自身功能而变化、发展。由此 可知, 人们所说的网络安全不是永恒的, 它只是暂时的[1]。

1.2 安全漏洞具备动态性

网络中的设备和软件本身就具有大量的缺陷、漏洞, 从而给网络安全带来危险。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中的漏洞也具有动态性, 它会随着网络中各类配置、新部件的安装而出现和扩展。因此, 需要用动态的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网络安全中的漏洞问题, 它所具有的时效性、攻击性、复杂性、相对性 等, 均会造成安全漏洞动态性这一现象。

1.3 实现动态网络的安全策略

建立网络的基本意图就是进行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流, 而在进行这些操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安全问题。网络安全强度就取决网络最弱的连接强弱度。 而随着我国网络技术升级、网络设备更新及规模扩展等,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处于动态发展的个体。动态网络的安全策略指的是在定期内采取安全措施, 这种安全措施随着网络更新, 也具备自身的防范性和发展性, 所以制定出来的新的安全措施也要随着网络发展而变化, 也就是说安全策略也许具有动态性[2]。

2 网络安全动态防护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2.1 主动防御的模型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是具有动态性和主动性的安全防御的手段之一, 它是在静态安全防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的模型还具有可扩展性, 具体包含管理、策略和技术等相关部分:(1) 管理层是安全模型的主体, 它经过一定的科学体系, 并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 使那些自身带有网络信息安全防御功能的软硬件完全和使用者连接为一, 让网络系统处于信息安全的环境中, 从而实现了管理层的主动防御目的。(2) 策略层是安全模型的基础, 它在安全策略的基础上, 把诸多安全技术融合再一起, 使网络处于最佳的安全状态。(3) 技术层包含的内容很多, 如监测、预警、保护措施、 检测和响应等。监测就是用特定技术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威胁, 使网络安全工作处于主动状态。预警就是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网络攻击行为的一种技术, 它对从开放信息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 并仔细分析这些数据, 从而明确哪些行为属于入侵或潜在的入侵; 保护就是针对分析数据流的结果, 采取相关的防护行为; 检测就是检测系统现阶段的运行状态, 从而锁定入侵者。响应则是对危及网络安全的行为采取主动防御或查杀的行为[3]。

主动防御就是分析诸多攻击手段的特征, 从而制定出防御措施, 重点修改及完善网络交换设备系统软件, 采取给累安全构件构建具有弹性、比较集中的一个安全管理的平台, 每个安全构件都将安全管理平台当作核心, 从而共同构成动态的安全主动防御系统, 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网络安全预警这一模块主要是采取网络的主动扫描、探测、获得网络信息等技术, 使攻击者无法破坏网络的一种安全状态。网络安全预警模块的监控手段就是网络交换设备的扫描与探测这两种技术, 并按照网络目前的状态信息的变化, 对网络安全的防护系统表项进行实时更新, 让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模式在匹配时, 所采纳规则与当前的网络实际情况相一致, 从而将网络安全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安全管理平台中的安全策略表是网络数据流处理的前提条件, 安全策略表内定义规则可成为数据流访问的控制模块、行为安全分析模块等的依据, 对匹配数据流实行控制及处理; 日志报警管理则经对数据流的行为安全分析和网络安全预警两个模块的工作日志进行查询, 并监视其发展的动态, 并自动通知网络系统管理员对需要警告的攻击行为进行处理; 用户操作管理的工作就是实时接收用户自己输入命令, 并将命令进行解释, 使其符合安全防护系统内相关的查询及管理等诸多要求[4]。

2.2 动态策略联动响应

2.2.1 网络数据流的分类

网络数据流进到网络中, 首先会被访问控制规则将其过滤, 过滤后的数据流, 其报文会被提交, 到达数据流识别及分类处理这一模块内, 而在此数据流被分类处理前, 还要经过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五元进行组 对, 并根据流识别后的数据库内给出的规则, 从而最终给本批数据流一个合理的分类结果。

2.2.2 深度特征的匹配

数据流被分类和识别后, 直接进入到检测器给予深度的特征匹配, 其结果也会直接送达行为安全分析模块, 让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进而判断数据流的危险系数, 之后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策略响应。检测器通过其数据库对攻击流进行检测的相关规则, 用报文内的字段对其实施特征的检查和匹配工作, 从而确认数据流属性。

2.2.3 策略联动的响应

一旦网络攻击被发现或者检测出来的时候, 数据流行为安全的分析模块就会对攻击等级进行分析, 之后再给予相应的响应机制。安全策略的中心、防火墙、Scanner等的交互信息量不多时, 可以定义以XML为基础的专用数据的交互格式。

SSL协议可确保安全策略的中心和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通信, SSL协议中有2个工作协议, 即SSL记录协议和SSL握手协议, 分别具有身份认证和安全传输服务功能, 恰好是安全策略中心和其他设备进行交互时需要的。所以选用SSL, 配合数字证书这一身份认证[5]。

3 网络安全动态防护体系的应用验证

做好以网络的安全动态防护体系为基础的安全网络交换设备设计工作, 同时对网络安全动态防护体系技术在实际网络应用中真正起到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验证, 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安全网络交换设备的硬件逻辑的组成部分来实行, 其内容包括: 数据处理、安全监测和管理控制这3个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具有的功能, 不仅有实现网络数据的转发处理和控制等方面, 还有把出现在网络交换设备中的数据流, 直接镜像到网络的安全监测模块中; 安全监测模块会直接分类并识别这些数据流, 并分析和确定这些匹配的数据流属于安全或者不安全的行为, 再按照策略应用规则, 将匹配的结果置于数据的处理模块中, 同时还要向管理控制模块报告这些数据流的状态信息。管理控制模块主要就是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查询, 同时对状态信息的组成部分实行管理和规则、策略配置和协议处理等工作。另外, 管理控制模块经CPCI总线和数据处理模块实行交互, 完成管理控制数据处理模块, 并将需要上报的网络协议报文合理地处置。安全监测模块则在网络和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相连时, 接收数据处理模块镜像来的网络报文, 仔细对其进行分析, 并进行科学的处理, 再将相应的策略用于数据处理模块中。

4 结语

动态课程体系 篇7

一、生态会计研究发展演变逻辑

正如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1974)所言:“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会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与其它学科一样, 会计必然要与相关学科结合,朝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扩展、演变,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在自给自足、物物交换以及简单商品交换的经济社会形态下,会计为记录产品生产、消费以及结存情况而产生,最初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经济层面为企业内部及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属于经济会计。随着社会资源配置率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出现,社会进入发达的商品交换阶段,会计内容也随之不断扩充,作用也相应扩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使社会会计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最先提出社会会计概念的是经济学和统计学家,并非会计学家,其理念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Willian Petty(1672)所著的《政治算术》一书。社会会计的出现是客观存在,它逐渐被会计理论界了解、接受、并积极参与其发展过程。

随后在历经数百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漫长历史中,企业一直将追逐利润奉为唯一的行动指南,经济目标的狭隘致使社会及公众利益被忽视,最终留下诸如损害消费者权益以及污染生态环境等隐患。随着隐患的暴露,带来的“负效应”让公共觉醒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呼吁计量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由此,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并加以补偿等的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了。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掀起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浪潮,并有不俗的实践应用成果。

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球化推行,不少学者、专家又开始思索资源问题与会计系统有着怎样的关联关系、如何从会计角度展开资源问题研究等。资源会计在秉承传统会计基本原则、方法基础上,吸收了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而产生。目前,资源会计已逐步细分为森林资源会计、海洋会计等会计新分支,是较为成熟的会计理论。资源会计是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反过来又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微观层次上取得不菲的突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四大难题。在古典经济学家庇古(1900)看来,企业行为的外部性能通过政府加大税收力度予以消除。早期环境会计的倡导者———加拿大经济学家安东尼(1956) 提议要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来核算自然资源总量变化。为满足社会经济运行对会计的急迫和重要需要,以企业经济活动的资金变化为主要核算对象的会计,又延伸至与企业相关的环境系统中,形成了以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效益为对象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学分支学科———环境会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环境会计逐渐分为环境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其理论研究逐渐应用于实践,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愈发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导致对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甚,环境会计已无法全面衡量人类活动的外部影响,开始有学者提出生态会计的构想。生态会计一词源于英文中的Ecological Accounting,是继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之后又一个从国外传入的会计概念。虽然生态会计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近十年发展缓慢,比较于传统会计,或者新分支会计如环境会计的发展,生态会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学科。

无论是社会会计、社会责任会计,还是资源会计、环境会计,都与生态会计存在着天然的内在关联。相对而言,生态会计的研究视角更为开阔,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污染末端,综合考虑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绩效的综合协调关系。尽管现下会计在企业发展及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但相关原理和方法仍是生态会计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生态会计的各国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出大量有关“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不少企业也纷纷参与实践应用。尽管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取得不菲的成果,但不断出现的资源、环境、生态等复杂问题,使学者将环境污染会计拓宽到整个生态领域,提出了生态会计理念。目前,关于生态会计的研究,方兴未艾,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一)美国、加拿大的研究进展

1971年Parker在《生态学与会计学展望》一文中提出用环境成本费用分析法来研究企业环境问题,这是生态会计概念的最初由来。发展至今学者对Ecological Accounting概念普遍有四种理解,Frank Birkin(2003)认为Ecological Accounting是以生态和经济两个领域的理念、计量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实现提供业绩评价、控制、决策和报告所需信息目的,取生态会计之义。在某些外文文献中,Ecological Accounting体现的则是生态核算或生态统计之义,即为诸如国家、区域等宏观领域主体提供反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相关信息。一些学者提出Ecological Accounting代表的是一个可以描述、核算以及计量生态环境相关信息的信息系统。有学者则认为Ecological Accounting是生命周期评价的别名,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

除概念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理论模型研究也存在不同看法。Birkin提出的负担—基础模型认为大多数资产和经济活动都被包括在其中,人类及其活动都是自然界的负载,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的客观实在,人们以“负载容量”来度量这些基础的功能。此外,Birkin与Ranghieri在欧盟资助项目“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环境保护系统”中开发了一个包含概念框架和矩阵两部分的名为“立交桥模型”的生态会计系统模型,进一步指出这个模型一旦确立起来,不仅能帮助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和决策,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其基本形式不会改变。

还有不少学者对生态会计的理论与现实背景产生浓厚兴趣。Pennis·P·Bradley & Pamela·J·Jakes(1995)通过文献整理认为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系统已有新的认识,他们试图扩大成本基础,将社会和环境成本、货币与福利措施设计考虑其中。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和学者倡导新理念,主张应用企业环境报告、环境管理会计,并在公布公司报表时进行公司环境支出和负债确认。Frank Birkin(2003)指出生态会计是基于生态理念和经济价值观而萌芽发展的,是一种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随着生态会计研究不断深入,不少学者对生态足迹有所关注,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生态会计研究。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ss率先提出生态足迹概念,紧接着M·Wackemagel(1996)又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述:能够持续提供资源的地域空间。B·Ewing等(2010)认为生态足迹就是一种衡量人类为获得所需资源而对生态系统施加影响的比率。随着生态足迹研究的不断深入,S·O·Idowu(2013)认为由于人对自然资本的需要随所处社会的文化和财富不同而变化,生态足迹计算存在困难,因此需要一个基本假设———资源量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可以可靠、巧妙地量化为一个需要支持这些需求的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欧盟的研究进展

欧盟在环境、生态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生态会计研究较为广泛,虽未形成统一体系,但某些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较具代表性,如生态税。Schneider(1997)认为通过调整现行税收扭曲、创新现行税收制度和引进生态税可以实现绿色税制改革,且生态税的改革能提升环境质量。H·W·Sine(2001)认为如果能源税率低于劳动税率,生态税改革就可以促进就业。欧盟许多成员国视生态税为环境政策工具,并取得不错的实践成果。生态税范围很广,欧盟成员国对燃料、产品及对危害环境的行为都进行征税,如瑞典对天然气征收能源税及二氧化碳税,意大利对柴油征收消费税,丹麦、荷兰、挪威等已实现碳税,德国最早开始征收水污染税。这些生态税的实施使有害生态环境的气体排放量大量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保技术创新。

在社会实践方面,欧盟各成员国的生态举措颇多,如生态工业园区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欧洲各种灾害横行带来的巨大损失,各成员国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其生态工业园形式多样。荷兰阿姆斯特丹园区的建立与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分不开;丹麦卡伦堡随规模大的扩大成为工业共生体系;法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的在于环境保护而不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实践,以农业与森林两块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2005年欧盟理事会通过第1698/2005条例将拍卖视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支付工具。 欧盟通过颁布的“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CAP”对农业生态化生产实施相关补贴措施。根据欧洲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有机农业分析数据显示,欧盟27国的生态农业面积在2005至2011 年迅速扩大,占可利用农业面积的比例由原先的3.6%上升至5.5%。而欧盟的森林生态补偿不论在制度建设还是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先进成果,其通过生态标签以及森林可持续管理计划等措施的结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其中,生态标签是为鼓励生产与消费绿色产品而出台的,最早始于1992年,随后在2000、2010年分别通过1980/2000/EC、2010/66/EC进行修改。生态标签体系的建立肯定与鼓舞了在生态保护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各类产品生产者,逐渐提高欧盟各类消费品生产厂家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是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的绿色产品。除生态标签外,欧盟对森林的生态管理有着匠心独运的设计。欧盟按照其在1999~2004年实施林地管理策略的情况于2005年提出制定欧盟可持续森林管理行动的计划,并在2011年由挪威主持的欧洲森林保护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奥斯陆授权谈判森林公约,欧洲森林部长们与欧盟于决定启动森林公约谈判,并提出欧洲森林2020年建设目标。

(三)日本的研究进展

不同于美国、欧盟的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日本结合土地面积有限、自然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最早的国家之一。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与生态会计内涵一致,循环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态会计在日本的发展。在中宏观层面上,研究者主要针对生态工业园进行专项研究,或者从循环产业角度研究社会的物质循环问题。此外还有一类研究是针对某一类型的特殊物质在整个社会中的循环,如Seiji Hashimoto从物质流分析角度描述社会新陈代谢的六个物质循环指标,Yuichi Morgachi则以日本木材为例阐述社会新陈代谢的六个物质循环指标。日本循环经济实务发展在立法方面体现淋漓尽致,其立法体系可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本法,即《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为综合性法律,包括《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两部法案;第三层面为具体行业或产品的法律法规,如《家用电器再利用法》、《汽车循环法》等。由于具备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日本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十分积极和迅速,很多企业基本达到“产业垃圾零排放”的标准。在循环经济发展完善的基础上,日本生态会计研究迅速展开。

日本生态会计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黑泽清教授因密切关注由生态环境破坏引发的众多公害问题,提出生态会计学的构想,首次使用生态会计这一用语,随后河野正男、八木裕之(2000)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主要从经济层面环境会计、企业层面环境会计以及资源会计这三个层面展开生态会计研究。其中,经济层面环境会计包括社会会计的发展、SNA的修订和宏观环境会计,企业层面环境会计则由公害问题引起社会责任会计、微观环境会计构成,资源会计则特指水资源会计等。经过近十年的深入研究,他们又扩大、修改了生态会计研究内容,环境报告会计、持续可能性报告会计、政府环境会计等也被纳入其中。日本环境省曾就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提出生态会计构筑,随后对利水工程合理化、水资源企业费用负担平衡、水路设施维持、环境资本维持等问题展开调查。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也相继探讨当时会计能否适用面临的环境问题。河野正男(2006)开展关于河川流域水供给引发的费用负担、资本维持等经济问题课题,深入研究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这些正是生态会计努力的方向。

(四)澳大利亚的研究进展

在生态会计研究与实践方面,澳大利亚也不甘落后。Stefan Schaltegger & Roger Burritt在1992年出版的《当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微观环境会计框架,且将微观环境会计划分为环境差别会计与生态会计两部分,并认为生态会计是利用生物物理单位且在遵循某些传统会计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环境的信息加以收集、分类、分析和传递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生态会计是环境会计的子系统,其关键是环境影响,它与环境管理会计最显著的差别体现在以实物单位来记录、跟踪、计量、评价环境影响。澳大利亚1992年签署的《澳大利亚政府间环境协定》标志澳大利亚已进入经济、环境、生态一体化与可持续管理的新阶段。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颁布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也规定企业要对具有相关意义的可靠的环境影响进行计量和披露。

(五)中国的研究进展

随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注意到,现行会计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缺陷,故生态会计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王漾(2010)直接指出由于现有会计理论与实践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因而实施生态会计是经济社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张亚连、张卫枚(2011)则间接指出正是因存在政府、经济利益相关者和环境利益相关者对生态会计信息的需求,才使得生态会计出现成为可能与必要。另外,一些学者站在国家宏观战略角度阐述了生态会计产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于玉林(2014)从生态文明启迪入手,阐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生态会计,可依据环境会计实践经验构建生态会计。沈洪涛、廖菁华(2014)指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三个层面对会计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由此可见,生态会计作为特定条件下的理论产物,与现行会计理论发展紧密相关,更离不开具体时代背景的支撑。

整理国内最新研究进展可知,目前国内研究还停留在概念界定的初步构想阶段,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在耿建新(2005)看来,生态会计不仅是反映会计主体和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信息系统,更是必须满足会计系统信息需求的会计子系统。王中坚(2007)、曹光亮(2007)等人基于Birkin提出的负担—基础模型,将生态会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负担—基础模型中的环境影响会计与递耗资产会计构成微观生态会计,环境容量会计与物质流量会计、传统经济统计组成宏观生态会计。还有学者从生态会计的目标、要素、假设、内容、计量方法出发,提出生态会计框架。

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对生态会计的研究与探讨,研究者主要从两个角度、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两个角度即指理论研究角度和实践应用角度;三个层面即指宏观、中观和微观。其中,美国、加拿大这些美洲国家对生态会计的理论研究较为广泛,某些具体方面的理论已发展得较为完善。但他们大多数文献中,Ecological Accounting更多代表的是生态核算之义,与本文所提的生态会计有区别。欧盟则在生态会计实务方面宏观、中观层面取得许多不俗的成果,如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内容比之美国、日本等更加丰富,名目也更繁多。比较而言,日本在生态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不仅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还与环境会计的发展相辅相成。澳大利亚作为生态强国,生态理念贯彻于城市建设、交通教育等各方面,其水资源会计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因近年国家政策的引导,生态会计逐渐变成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存在因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研究进展缓慢的不足,大部分研究处于概念、背景探索阶段,许多思想还正在发展萌芽中。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森林生态会计理论研究在许家林(2005)、温作民(2008)等人的努力下已日益成熟,其核算理论、方法体系均可为生态会计提供借鉴。

三、生态会计框架体系设计

生态会计研究虽然取得不少理论与实务成果,但仍未形成系统性理论,也未上升至理论指导高度,这与缺少生态会计框架密切相关。笔者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关于生态会计框架体系设计以推动生态会计向理论更深层发展。

(一)资源、环境以及生态之间的概念辨析

十八报告明确提出为了应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崩溃的严峻形势,必须把握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内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其中的“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崩溃”就是明确将“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阐述的。资源、环境以及生态三者之间的概念辨析为生态会计核算范围的界定奠定了基础。

基于生态学的角度,资源、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分别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其中,资源,泛指自然资源,一般分为水、土地、矿产、森林以及海洋五大资源类,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所谓环境,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特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从人类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看,人类与环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谓生态,泛指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陆生、水生以及大气三大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因此,资源、环境、生态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基于生态学的逻辑,资源会计、环境会计与生态会计更是不可混为一谈,三者独立、交叉发展。其中,资源会计着重解决资源计量、披露问题,如埋藏在地底的煤矿、生长在森林里的林木,环境会计则是以环境成本为核心展开计量、披露,如工业企业经过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由资源会计与环境会计解决,比如,一座地下的煤矿被企业挖空,除涉及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外,还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生物群落栖息等,这些无法用资源会计、环境会计解决,故生态会计的出现存在必然性。

(二)生态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逻辑

进行生态会计研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系统集成进行理论抽象研究方法、现场调研方法等方法。系统集成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按会计学的原理与准则,构筑生态会计的理论体系。此外,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并建立专门的信息整合系统,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来整合搜集到数据、信息。

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再根据以下程序进行研究,构建微观生态会计(企业层面)与宏观生态会计体系(区域或整个生态系统层面):(1)针对生态循环的基本环节及其特点进行规范研究,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去分析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的关系,因此确立实施生态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2)以传统会计理论为依据,对生态会计的原理、确认、计量基础展开专项研究;(3)参考资源会计、环境会计体系内容,对生态会计的基本要素,如生态资产、生态成本等进行单项研究,并结合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的数据,构建相关计量模型;(4)针对生态会计核算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涉及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5) 通过单因子分析与多因子分析,寻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优选择(6)对资源、环境、生态循环各个环节特点展开纵向研究以及对各类主要生态系统核算特点进行横向研究;(7) 将上述各项研究成果汇总,最终构筑具有核算、评价、决策与控制功能的生态会计分析体系,为生态会计学科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上述研究逻辑可如图1所示。

(三)生态会计框架体系

通过理论综述整理与社会实践应用的双重验证,可知生态会计能有效解决企业、组织等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根据现代生态学的发展,除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外,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生态系统也是其研究的范围,因此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皆包括在生态学研究范畴里。沿着生态学的逻辑,资源会计、环境会计与生态会计必有重叠交叉部分,这点与日本学者河野正男、八木欲之等人的学术观点相近。但除资源会计、环境会计所研究的内容外,生态效益、生态效率、生态补偿成本、教育医疗福利等问题也应体现在生态会计体系内。笔者尝试从生态学角度界定生态会计核算范围,将生态会计分为微观生态会计与宏观生态会计,并进一步将微观生态会计分为个体生态会计、种群生态会计,宏观生态会计分为群落生态会计以及系统生态会计。其中,个体生态会计是为不同主体提供流入和流出信息,衡量某个企业、团体等单个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种群生态会计是借助生态学中种群的概念而提出的,即确认、计量与披露某个产业链与环境的影响;群落生态会计则是集合某一特定区域内所有企业在内的资源、环境、社会以及生态系统,如工业园区,衡量其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系统生态会计是最为广泛的,是广义层面的生态会计,囊括了所有组织在内,可借助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展开核算与评价,并进行披露。围绕生态会计职能,将方法体系展开为四个维度,即核算、评价分析、决策优化以及控制,研究框架详情如表1所示。

图1 生态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逻辑

注:△—可用,并经计算、应用;○—可用,但未经计算、应用。其中,各维度涉及的方法颇多,鉴于篇幅有限,在此选取应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的方法展开论述

从表1可知,生态会计框架体系大致包括四个维度:核算、评价分析、决策优化以及控制,各维度方法体系在具体会计单位层面的运用如下:

根据上述研究逻辑,生态会计核算层面主要涉及生态资产、生态负债、生态成本以及生态效益的计量。其中,生态资产是指会计主体所拥有或者所控制的能创造生态效益的资产,如处理废水的机器设备、节能减排的专利,生态资产的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法,在市场公允价值可靠计量时,也可结合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生态负债则是会计主体为实现生态效益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如欧盟所采取的生态税属于生态负债,有些负债可用货币计量或者物量量化估计,有些则必须采用文字进行说明。为获取生态效益而付出的各种耗费称为生态成本,如日本学者所提倡的生态环境工作员工工资福利,会计主体应以实际支付费用为计量依据。从以上定义看,生态资产、生态负债以及生态成本均是围绕生态效益存在、展开,生态效益是指会计主体采取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措施而获得的好处,如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通常生态效益又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紧密相关,鉴于生态效益内涵的复杂性,故在生态效益核算时,可从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着手,其中定量分析包括货币计量与物量评估两方面着手,定性分析包括资源、环境、生态及社会四个层面,通过建立的生态会计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整合,对核算对象展开全面计量、披露。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适用绝大部分会计单位的生态核算,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核算研究。

生态会计评价分析层面主要是指生态效率,即会计主体生态业绩与财务业绩的比率,如加拿大学者提出的生态足迹就是对生态效率的评价,且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DEA效率评价分析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法,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 .W.Cooper等学者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优化为主要方法,以数学规划为主要工具,通过建立规划模型来达到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的目的,企业以及工业园区等可通过运用该方法以科学可靠的数据的形式进行评价。由于对某特定主体的业绩评价涉及多个层面,因此可通过选择相关的生态业绩指标与财务业绩指标来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采用一定技术方法或模型,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会计主体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生态会计决策优化维度的方法体系有能值分析方法、物质流分析以及价值量分析方法等。其中,能值分析是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定量分析研究,可为自然资源的评估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等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依据,且能为衡量和比较各种生态流提供技术支撑,适用于企业以及工业园区等层面的决策优化。源于德国的物质流分析在日本得到广泛地应用,其可对生态、经济系统提供的各项服务进行决策优化,其结果避免了主观性与随意性,适合企业、园区等层面的实践应用。价值量分析法是从货币价值量的角度出发,对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定量分析,其优点是将环境纳入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该方法没有考虑到环境的作用与贡献,具有片面性。

控制维度的方法体系有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目标成本控制方法、计划成本控制方法、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以及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等。其中,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目标成本控制方法以及计划成本控制方法都大同小异,均是通过事前设置一定的标杆,再对企业行为进行评价和控制,通过上述方法能较为科学、准确地将实施结果控制到预期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基于其特征,这些方法更多地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控制活动。而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中各阶段发生的成本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此方法既有助于企业树立整体成本意识,又有利于控制环境成本。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采用全新的生态设计,将环境因素纳入了控制范围,这有助于全面开展控制活动。后两种方法均强调起点到终点的全流程控制,皆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适用于企业、园区等层面的控制活动。

四、结论与启示

国外对生态会计相关理论研究较为广泛,具体某些理论已上升至实务指导层面;我国则倾向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丰富经验,对符合自身国情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方面探讨不够。一方面,国外相关机构,无论是政府、机构,或学者,皆从多角度展开与生态会计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市场微观主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而各企业、组织也积极参与新理念的实践试点,反过来成为学术界的研究参考,实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另一方面,我国生态会计研究比较滞后,大部分学者倾向引进和研究西方文献成果,缺乏理论性性的突破与创新,无法满足国内现阶段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需要,且因我国缺乏生态会计研究的外部环境,如缺乏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等,国内实业主体考虑到成本效益等因素,不愿参与新理念的实践应用,有些迫于政府压力,参加新理论的实务应用,但由于补偿机制不完善、成本责任不明确等原因无法持续进行,从而学术界难以进行生态会计的实务研究。为有效突破现阶段研究困境,可尝试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顺利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和集成,为交叉学科———生态会计,提供系统创新理论。生态会计源于基于会计学吸收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形成的环境会计,多学科的融合与集成能更好地为生态会计核算与计量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第二,有目的性吸收国外先进理论,寻找满足我国国情的原创式发展契机点,理论与实践并重。国外从多角度、多方面对生态会计展开深入研究,目前已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我国虽有相关的背景研究,但理论的实践应用一直是短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为此,可由政府牵头、支持和引领着相关行业、机构积极投身于理论的“价值实现”,达到理论与实践“并排走”境界。

第三,丰富相关研究方法,多样性发展实证性研究。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规范性文献多于实证性研究,这使得生态会计相关研究成果不具有信服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深入研究。可运用已发展成熟的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等,如结构性方程模型,突破生态会计研究局限。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会计与会计信息的支撑,当前生态会计的研究契机已成熟。本文系统回顾了生态会计研究的发展历程,按文献发展脉络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尝试从生态学角度界定生态会计核算范围,将生态会计分为微观生态会计与宏观生态会计,且基于核算、评价、决策及控制四个维度设计生态会计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从集成多学科理论、吸收国外先进理念以及丰富研究方法出发推动我国生态会计研究进一步发展。

动态课程体系 篇8

关键词:热力企业,成本管控,现状,建议

一、热力企业成本管控的现状

热力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变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基本上在70%左右,其余为固定成本。由于热力企业是传统的重资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固定成本中折旧和人工成本是成本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到固定成本的80%左右,相当于总成本的25%左右。因此,热力企业成本管控的重点是能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人工成本。 大型的热力企业一般采用纵向成本管控,纵向层级制为主、横向部门化为辅的管控方式,即集团掌控总成本,通过年初制定预算,把成本指标分解到各分公司,分公司负责按照经济责任考核书所框定的范围控制分公司的成本。这种成本管控的方法经过这几年的管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控的基础信息不到位,难以科学合理地归集成本

目前成本的原始记录还不健全,有些数据无法提供, 有些数据不准确,有些口径不一致,而且由于一大部分资源是共用的,如大网的购热成本,补水成本和管道的输送成本是共用的,这种共用性导致了成本核算困难,无法科学合理地将共用的成本归集到适合的责任主体上。

2、成本管控以经验数据为主,缺乏权威性

目前企业的成本管控以经验数据为主,由于历史经验成本数据的积累不够和缺乏对各单位之间的经营情况的横向深入比较,因而尚未能制定统一权威的成本预算标准, 存在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有些公司为了保持现有的预算水平或者希望获得更多的资金会想尽办法用完所有的资源,这就使得很多的浪费和无效行为被保存下来, 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成本预算的依据性不足,降低了成本预算的权威性,不利于成本预算工作的实施和执行,也使成本管控的工作比较粗略,不够细化,很容易使预算的执行任意化。

3、成本管控中存在着信息孤岛,跨部门协作需要加强

目前企业的职能部门分管了企业的各项业务,表现为纵向层级制和横向职能制的矩阵。这无意中也分隔了企业内的原本应该统一的信息数据,导致横向联系分散,相互间交流少,存在着信息孤岛,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出现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现象,各项成本信息不能在功能上实现关联互助。企业员工还没有形成主动的信息需求意识,缺乏将自身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的动力。即使提出较明确信息需求,但由于信息共享度差,信息价值低。

4、成本管控中缺乏明确的成本责任界定

企业员工只对工作过程负责,不对工作成效负责,承担的工作,无论大小都是尽力争相投入,存在着年初争预算,年底拼命花钱的现象,缺乏对投入的回报承担责任。

5、资源配置和业务目标不一致,成本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

成本的发生部门制定的业务计划与后续的管理单位的业务目标存在着差距,有些资源有企业统筹制品,分公司一线难以了解并掌控自身实际成本开支。

6、成本分析评价反馈的深度还不够

现有的成本分析一般局限与往年数据的比较,与预算的比较,缺乏分项目,分流程进行的分析,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三、打造热力企业多维动态高效的全成本管控体系

建立全成本管控体系,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各种成本进行全方位考察,实行全过程控制,从成本的发生过程分析、控制成本,并分别站在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角度,分析哪些是可控成本、哪些是不可控成本,把成本以谁受益谁承担的方式,按责任成本分摊到其所对应的成本对象上。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艺、每一个部门、甚至生产现场每一个工位操作工,都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同时,要汇集全员智慧,发挥全员主动性,让各部门全体员工自主改善不断降低成本,即把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全员参与改善的主动性相结合,来达到经营层的要求同基层部门的追求的一致性,推行全面成本管理体系 (TCM),谋求在最低成本状态下,进行生产管理与组织运做。要构建全成本管控体系就需要从企业的各个职能门到分公司到基层班组都参与到全成本管控的体系中来,构建多维度的全成本管控体系,涵盖全成本层级,全成本环节, 全成本要素。

第一个维度:按照企业的管理层级从企业,分子公司, 热力站构建全成本管控体系,即成本精益层,成本管控层, 成本战略层三个层次构建全成本管理体系。

第一个层次,成本战略层。侧重从企业的成本集中管控的角度,帮助企业建立成本分析、预测、预算模型及成本结算考核模型,实现对成本指标的智能分析、科学预测与异常预警。

第二个层次,成本管控层。侧重实现成本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成本生命周期内数据衔接的一体化,涵盖从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到成本分析考核成本管理全过程,建议以分公司作为成本的管控层。

第三个层次,成本精益层。作为成本的精益层应该能够提供成本要素管理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并且这些做法应该是涵盖了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的显著性最终取决于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相对成本和收入有所作为,低成本成为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两个重要标准之一。 向成本要效益、向损耗要利润已是企业的共识。那么,如何控制企业的营运成本?如何从成本中合理“抠”出利润?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效益?精益成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的供应链成本。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从而达到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特殊化多样化的需求,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精益生产的宗旨是在企业整个供应链环节“杜绝一切浪费”;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动因为切入点,作为整个精益成本管理的基石;敏捷制造的目标是“速度”和“满意度”, 以达到综合性竞争能力。考虑到热力企业的生产特点,笔者建议以热力站作为成本的精益层,因为热力站具有以下几个条件:可以实现投入和产出的独立核算;具有独立完成业务的能力,能够独立提供服务或完成作业;能够贯彻企业整体的目标和方针,是企业落实经营战略的基础执行单元。因此我们以热力站为成本的精益层,统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责、权、利”关系,核算其投入和产出,并根据产出效益进行利益分配,把精益层转变为独立的自主经营主体,从而更好地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和创新动力。对于成本的精益层,通过彻底排除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浪费,进行持续的成本改善活动。

第二个维度:根据不同的产品,分产品构建全成本管控体系。

目前热力企业的产品主要是供热和生活热水。供热可以细分为按面积采暖,计量采暖,智能卡采暖,蒸汽,生活热水可以细分为非智能卡,智能卡,趸售。全成本管控体系应该能够计量分析评估每一个细分的产品全部生命周期的成本,满足企业内部成本的过程控制和决策支持要求。

第三个维度:根据管控的模式,分渠道构建全成本管控体系。目前热力企业的管控模式一般有分公司、子公司、 供热服务商,全成本管控体系应该能够计量分析评估每个渠道的所有产品,产品的生产管理组织流程的所有环节的成本。

第四个维度:按照客户的类型,可以把客户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全成本管控体系应该能够计量分析评估不同类型客户的全部成本,以便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更有针对的服务。

第五个维度:分项目。全成本管控体系应该能够记录分析评估不同项目的全部成本,以便企业做好决策,更有针对性的投资建设项目。

第六个维度:分季节。热力企业的生产带有很强的季节性,全成本管控体系应该能够记录分析评估不同季节的全部成本,以便企业针对淡旺季,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不同的生产方式,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通过多维度多层次成本管控,实现成本控制对象扩大、成本控制层级下沉、成本控制范围延伸、成本控制流程精细的价值创造过程,将成本发生的业务前后端、成本管理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成本的严密监控,确保成本支出按照计划目标执行,同时每个维度的成本都要和相应的收入做成本效益的对比分析,促进公司成本资源有效配置。

四、打造全成本管控体系的步骤

1、根据作业成本法,进行精益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相当于一个滤镜,它对原来的成本方法做了重新调整,使得人们能够看到成本的消耗和所从事工作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样人们可以分析哪些成本投入是有效的,哪些成本投入是无效的,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推行作业成本法,首先要分析成本动因,确定成本管控的重点内容。通过厘清成本资源特性和业务规律,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对公司成本完成有较大影响的成本项目作为管控的重点。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目前热力企业的成本管控抓住三项重要成本:能耗,折旧,人工。针对能耗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很多改善建议,比如管网改造的方向,通过积累基础数据,合理分配成本,认真分析差异, 结合关键环节采取应对措施。折旧体现了一个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有折旧就一定有对应的收入,从这个角度,可以将折旧进行分解:处于实际生产状态的资产应该承担的折旧,应该针对生产作业进行归类;而闲置的资产就不应该进行归类计算。根据这个指标,企业闲置的资产越多,折旧越多,资产产能的利用效率就越低。企业可以根据这个指标对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得出比较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人工成本是一种消耗性要素,这种消耗的必要性取决于它为企业带来产出效益的大小。显然,当企业人均人工成本增长时,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也要有所增长,且增长幅度应高于人均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才是增收增效的人工成本。反之,对于人工成本增长时其它产出指标反而呈下降状态的企业来说,其人工成本的投入就是不合理的,这部分人工成本的投入未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作用是负面的,说明该企业在人工成本弹性方面失控,需要合理调节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关系,减少无效人工成本消耗,保持良好增长的态势。加强定期分专业、分层次、分用工类型的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实时掌握人工成本资源的使用方向;根据月度生产经营及业绩的变化情况,按组织指导人工成本预清算,及时监控下辖各单位人工成本使用情况,对超发、超提人工成本提前预警、及时处理。

其次要确定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思路,应该坚持成本费用总额不变的原则,即基于管理维度的全成本是在不改变现有成本费用核算模式基础上,对现有成本费用项目按管理线进行重新的分类归集,不会增加或减少某项成本费用总额。同时还应该坚持同类性质成本费用归属同一成本费用要素的原则。按照全成本归集的要求,效能相同的成本费用项目归属于同一管理线,以消除不同分公司经营上的差异。

2、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引导资源配置价值发现

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并作为合成中心全体职工奋斗目标而设定的一种预计成本,它是成本预测与目标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将成本水平控制作为工作的目标,目标成本的表现形式很多,如计划成本、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等,一般情况下要比实际成本更加合理和科学。通过目标成本管理,我们要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使成本由少数人核算到多数人管理,为各部门控制成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1)制定标准成本,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我们要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订立合理科学的数量化标准,再将数量化标准金额化,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计算的基础。它是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制定的,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合理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下可以达到的成本。

(2)制定目标成本,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 它可以是国内外同种产品的先进成本,也可是本企业历史最好的成本水平,还可以是按平均先进水平制定的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

通过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实现目标控制、过程控制以及弹性控制。

3、做好标杆成本管理,打造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者进行生产经营和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来自于成本计算得出的成本信息。而不同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不同时期的决策提供支持。而根据涉及时间的长短, 企业的决策可以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成本标杆法是企业与同行业中强大的对手进行成本比较的持续过程,是企业掌握竞争对手信息,做到知己知彼的有效手段。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同优秀企业的成本信息及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标杆, 树立标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它可以作为企业长期的成本战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提供支持。

五、全成本的评价体系

为了多维度、全方位进行对比,必须建立相对应的全成本管理的评价体系,即横向的对标评价、纵向的(年度, 季度)成本改善评价体系,这样有利于公司宏观上对各条管理线及其成本费用的有效利用,及时地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采用EVA,综合反映资产运营状况;采用收入市场份额,反映在市场的经营地位及发展潜力;采用收入利润比,反映盈利能力;采用人工成本占收比,反映人工成本的总体使用效率;能耗成本占收比,反映能耗成本总体使用效率;采用成本费用占收入比,反映企业的运营效率。

动态课程体系 篇9

1、体系内涵

在生产活动中建立以项目为主体的薪酬管理体系,与工程实际完成情况相结合,形成动态薪酬管理体系。

动态项目核算体系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配合项目金评估会等手段,将经济责任制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动态项目结算体系以工程进度为项目金发放主要依据,结合工程质量、服务等进行动态考核,形成项目结算与工程管理挂钩。动态项目核算体系和动态项目结算体系以增强服务观念,激发生产经营活力、鼓励技术进步,提倡机制创新为目的,形成生产与薪酬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核算和结算体系各自包含不同的流程,各项流程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确保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体系的实质是项目金的动态管理,以项目金核算为基础,以薪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考核和发放为形式,最终达到依托项目薪酬动态的目的。构成了项目金下达→项目月度预结算→项目实施考核→项目金相应奖罚→项目开展,实际情况发生变化→项目金调整→项目完成→项目最终考核→项目完成结算一个闭环流程。在这个流程中,把薪酬动态管理的要素整合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使工作由始至终构成一个封闭的回路,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科学、高效、有序开展。

2、体系结构

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动态薪酬管理体系共有三层结构,第一层为定义层即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动态薪酬管理体系为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结合实时考核和调整,对于职工薪酬进行动态控制的体系;第二层为职能层即此体系的相关职能分配在由动态项目核算体系和动态项目结算体系中,两个体系共同作用,形成大体系循环;第三层为运行层即此体系的具体运作完全依靠动态项目核算体系下的经济责任制、项目金评估会议、经济责任制补充规定和动态项目结算体系下的项目金月度预结算、项目金实时考核和项目完成结算来实现的。

3、体系内容

1)动态项目核算体系

(1)经济责任制

各类设计项目实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金实行总额包干制,按项目核算。项目立项后,依据经济责任制进行项目核算。项目按六类划分,即:变电工程、线路工程、系统工程、通讯工程、可研项目、投标项目。项目金基准值依据专用标准值作为技术,考虑项目的设计规模、技术难度、作业距离等因素综合确定。

项目金由经营部项目管理人员计算确定、经营部主任审核,经营院长批准后,下达项目组。

(2)项目金评估会议

项目评估会议由项目小组人员参加。项目评估小组由经营副院长、生产副院长、总工、副总工、经营部主任、相关生产部室主任等组成,必要时邀请专家参与。新型项目、零星工程或临时性工程任务,经济责任制中无明确的项目金,全部由院项目评估小组进行评估,依据评估会议结果下发项目金。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情况发生变化或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费用有分歧意见时可提出申请,依据评估会议结果对项目金进行调整。

项目金评估会议补充了经济责任制中未涵盖部分项目金核算的空缺,同時应对了目前项目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对动态薪酬管理进行了有力的补充。

(3)经济责任制补充规定

随着经济责任制的实施的日益深化,业主需求的多元化,设计范围的不断扩展,原经济责任制不能完全满足动态薪酬管理。不断出台补充规定,对原经济责任制的部分条款进行解释、细化,对新型工程核算进行了补充。

2)动态项目结算体系

(1)项目金月度预结算

项目金实行月度预结算,以实际进度为基础,项目金各阶段按照相应工程进度比例进行结算。

项目金的月度结算作到了奖金与工程进度的同步,使员工的工作量在薪酬中得到了体现,真正将动态项目结算体系落到了实处。

(2)项目金实时考核

定期回访顾客了解工代服务质量;每月对所有开展工程进度情况、创优执行进行核查;工程考核结果在每月月度例会上进行通报。对工程进度未按计划完成项目、工期不满足业主需求、与业主的配合和服务不到位、工代服务不及时的项目依照相关规定扣发相应项目金。

项目金实时考核做到了薪酬管理在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控制,通过动态考核使薪酬管理与项目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3)项目完成结算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提交项目结算申请。经各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发放。

动态课程体系 篇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经过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十几年的共同努力,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学生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制度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1 贫困学生资助国内外研究综述

1994年之后, 我国初步建成了“奖、贷、助、补、减”及国家助学贷款与国家奖学金高校大学贫困学生资助的体系。虽然初步构建了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 但是由于资助体系是一个全方面的资助, 其既包含了奖、助学金的资助还包括了心理资助、就业能力资助。因此, 学者提出了发展型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发展型资助不仅是一种“功能性”资助, 而且也是一种造血型资助。从“功能性”资助而言, 即财务帮助, 事实上我国资助政策的制定过程都是围绕物质资助展开 (高艳丽, 2012) 。

从心理方面看, 贫困生的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解困, 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多有自卑、嫉妒、虚荣等不良思想, 社会和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 (王东华, 2005) 。从贫困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角度来讲, 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中必然包含了贫困生素质提升的内容, 对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对其个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李华明, 2008) 。

通过文献综述, 可以发现对于发展型资助体系的研究, 还存在着一下问题:1) 对发展型学生资助概念内涵相对模糊;2) 缺乏系统性的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3) 学术界多为理论性讨论缺乏实践性的检验。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我国的国情, 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2 我国发展型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 截止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总金额达到了293.7亿元, 共资助学生达到了4156.24万人次。但是在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构建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贫困生认定困难

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构建, 对于贫困学生的认定取决于当地民政部门对贫困家庭的认定。只限于学生入学时出示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 以地方政府出具的证明为依据, 入学后也只能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反映, 不能对贫困学生的经济情况作全面的调查, 由于认定标准的单一、认定信息的不完全性, 这就有可能不能有效的反应学生家庭经济的真实情况。在对学生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只有60%左右的同学真正有申请贫困生的意愿, 有近20%的学生是因为从众心理而报名了贫困生。

2.2 勤工助学基金、岗位缺乏

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的经费, 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但据调查, 目前高校一般只从当年学费收入中划拨出1%作为勤工助学基金真正用于勤工助学, 与国家规定的规定相差甚远。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中, 岗位锻炼作为进行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学校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比较少, 学校有能力安排的岗位不到申请学生总数的30%, 校内兼职机会较少, 与校外公司和企业联手的机会就更少。

2.3 发展型资助的育人功能缺失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更多的是从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的, 忽略了对贫困学生思想、人格等各方面状况的密切关注以及相关的心理援助。无偿资助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 这不但不能起到资助的目的, 还容易使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在对他们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 要让他们懂得承受一定的义务, 学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回馈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2.4 发展型资助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资助体系无论在程序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面临着管理上的困难。尚未设计出一种既方便学生申请又便于学校、银行有效管理全国通用的集学生申请信息、各类资助资源等功能于一身的学生“资助包”, 也未设计出一种集学生借款个性化、还款差异性、信用历史数据齐全、个人追踪信息有反映的学生“还贷包”。

3 动态的混合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发展型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发展, 其不仅包括了贫困学生的学业资金的发展型资助, 关键在于帮助贫困学生提高具有自我生存能力, 真正将“资助”模式变成个体的“自助”模式。

3.1 动态混合的贫困生认定工作

动态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是整个动态混合贫困资助体系公平、公正实行的关键。可以制定出一套“量化指标”, 对贫困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采取“民主评议”的方法, 对贫困程度进行定性分析。在定量和定性的基础上, 对贫困生进行动态混合认定。

1) 量化指标设计

根据贫困的指标把贫困生的贫困程度进行量化, 可以设置二级指标, 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收入情况、现受资助情况。二级指标包括了:家庭成员就业等情况、年收入人均收入、受资助金额等。都需要分别赋予分值, 同时进行分别考核得出考核分数。最后进行汇总。

2) 民主评议

可以组建“民主评议”小组, 主要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其成员主要有院/系分管资助领导、各院/系辅导、学生代表。中间的辅导员在两个组中都分担着不同的角色并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学生代表主要包括:班干部、成绩优异学生、成绩中等学生、成绩差等学生、贫困学生, 其比例分别为20%。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民议评定”流程。即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组别评审之间的互动, 其主要包括了信息的传达、认定评议、反馈、举报、监督、名单公布等, 环节。

3) 分配动态混合资助权重

限定每个人应接受资助的总额, 可以把学生当年所需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作为学生受资助总额的最高限制。在总额的限定下, 根据学生受资助情况, 从可受资助额度中去除已受额度, 剩下余额作为下次接受资助时的一个参考指标。

3.2 设置动态分层次贫困资助体系

动态混合资助体系表现为贫困学生资助总额的动态平衡分配和整体的混合均衡, 也表现资助中的过程均衡和发展性平衡。

1) 纵向的动态资助

由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所接受教育年限、阅历有所不同, 就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 选择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于一年级刚刚进校的学生, 理论课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因此, 勤工助学所占比重相对偏低, 特困生补助和减免学费所占比重相对偏高。随年级上升勤工助学比重应该逐步提高, 特困补助和减免学费应该逐步降低。在此基础上, 高校也可以考虑有偿资助等方式。把应该承担的高等教育成本承担起来, 实现资金回收, 重复使用, 使更多的人得到资助, 同时, 又与成本分担、收费改革的精神相吻合, 与无偿资助相比更为公平。

2) 横向动态资助

学校通过“量化指标”和“民主评议”认定出不同程度的贫困生, 而且每年定期对贫困生状况进行审核, 其贫困情况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因此, 就应该根据每年所认定出学生的不同贫困程度, 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

长期资助与临时资助动态结合。长期资助对象主要针对那些来自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 家庭平均收入在当地处较低水平, 以及一些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一般资助与特困资助动态调整。一般资助主要针对那些家庭平均收入相对较低, 家庭尚能承担一部分学生支出的学生。特困资助则是针对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无力承担学生支出。两者结合, 满足各个不同贫困程度学生的需求。

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动态融合。例如, 学校为贫困生开展成才培训、拓展训练和相关课程, 为贫困学生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 把受助学生组织成公益团队开展活动等。

3.3 完善动态混合资助的管理机制

动态的混合资助体系的实现, 需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要成立相关的资助委员会, 整合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利益, 形成总体利益动态混合统一。需要制定动态混合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可操作办法, 加强资助体系中各条块之间的内部联系, 提高资助管理效率。需要设立资助过程中的申诉机制监督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违规行为。发现其中存在着的管理问题和机制本身问题, 并在委员会统一讨论的基础上及时对机制进行修改, 以确保动态混合资助体系的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彦周.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1) .

上一篇:锂硫电池下一篇:引导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