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2024-06-14

专业岗位课程体系(通用8篇)

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篇1

从护理岗位需求调查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业 岗位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改革与课程内容改革。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调查,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及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推进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岗位就业。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任务。建国以来,我国中职护理专业教育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普高热”及高等护理专业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出现生源质量差、招生难、管理难、就业难的局面,师资流失严重,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开设中职护理专业的学校纷纷要求并入高等医学院校或升格为高职院校,这将严重影响中职护理专业乃至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影响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关键。从教育学原理来看,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用人单位对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外部与内部的客观规律。笔者拟通过对安徽淮南市各级医院护理人员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探讨将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医疗行业用人要求结合起来,以国家护士执业考试的要点为基点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护理岗位调查研究的过程

笔者设计了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问卷调查表,对安徽淮南市17家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部分科主任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回收调查表汇总进行了统计处理;对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由学生科主持,在各实习医院进行,并当场回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笔者还邀请安徽淮南市17家医院的分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及部分优秀护士长座谈,征求对中职护理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认真分析。

护理岗位调查的内容与分析

为切实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以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出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分别对医疗卫生用人单位(医院)及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用人单位中职护理专业岗位需求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870份,实际回收852份,其中有效问卷738份,有效回收率为84.83%。调查问卷涉及安徽淮南市17所医院的院领导、护理部主任、部分科主任及护士长。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调查(1)政治素质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较好的各占97.28%、97.27%、89.29%、87.94%,认为我校毕业生法制观念一般或较差的占21.41%。(2)文化素质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基础文化知识与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各占94.17%、90.92%;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差的方面依次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各占31.16%、15.31%、13.55%、6.23%,故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与应变能力的培养。(3)业务素质方面。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好的方面依次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护理能力,各占96.83%、95.39%、83.06%。评价较差的方面为: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心理护理能力、健康指导与宣教能力、急救护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各占20.73%、15.58%、13.00%、6.78%、3.93%。(4)身心素质方面。对我校毕业生的身心素质普遍反映良好。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调查调查表明,认为需要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基础、护理心理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各占42.82%、18.70%、16.12%、15.58%;认为对护理工作有指导作用的传统专业课与医学基础课因理论教学课时比较合理而无需改变课时安排的课程依次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妇产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认为与护理职业关系不大、需要减少课时或删除的课程依次为:物理、数学、政治、化学,各占66.53%、56.91%、48.51%、40.24%。认为需要增加实践课时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心理学、外科护理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各占54.47%、40.38%、38.48%、36.99%、34.96%、33.47%、30.89%,因为这些学科的临床应用性与针对性较强,越来越受到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重视,而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传统上比较注重实践的学科则无需改变实践课时。认为政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课程应适当减少课时或删除的,各占56.77%、49.42%、48.77%、42.22%,因为这些课程与本专业联系较少。从调查排序可以看出,认为需要增加课时的课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为:法律基础、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人际沟通、表达能力训练,各占91.12%、84.14%、83.74%、78.18%、74.39%,这些课程多是适应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能体现时代特征的课程。

(二)对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

中职护理专业的实习生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和近一年的护理临床实习,对护理专业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会,并且非常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前途,通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有助于了解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及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

本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为100%。

调查表明,选择在毕业后到二级以下医院就业的占58.26%,选择到社区医院就业的.占10.09%,选择到乡镇医院就业的占5.96%,还有选择到外省就业的,占19.72%,说明大多数毕业生能够面对现实,实现就业目的。

在对“中专毕业后的打算”的调查中,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占66.05%,选择通过考试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占25.22%,说明当前在中等卫校中“就业导向”仍是主流。

在对课程设置的调查中,认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46.79%,认为护理专业理论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23.39%,认为医学基础理论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17.43%。学生希望学校增加有助于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护理文件书写能力的课程,另外认为增加实习、见习时间,特别是社区见习的时间非常重要,这与对用人单位护理管理人员的调查基本一致。对于教学方法,所有学生均不喜欢传统的授课法,喜欢案例式教学法的学生占38.53%,喜欢角色扮演法的学生占31.65%,喜欢多媒体授课方式的学生占29.82%,说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就业途径方面,选择由学校推荐的学生占48.16%,选择由家长找关系的学生占36.69%。在当初选择护理专业时,大多数学生家长也是看中护理专业能学到一技之长,便于就业,这说明学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指导,提高育人质量,提高就业率,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核心。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也要充分体现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与现代护理理念,应通过岗位需求调查,提出课程改革措施。

长期以来,在中职护理专业占主导地位的课程设置模式是传统的“三段式”,普通文化课程偏多。因为中职生入学分数偏低,基础知识较差,教师普遍反映难教,学生也反映难学,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结果是基础没有打牢,而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导致教育与岗位需要脱节。据调查,考入中职卫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分数低、不能升入高中或高职,家长与学生之所以选择护理专业,主要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奠定基础。在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下,中等卫校过度强调普通文化课的教育,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与自卑心理,既不利于学生成长,也有悖于职业教育的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应适当删除或减少文化课,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课的时数,增加人文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学时,如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法学基础、预防医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概论、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精神病护理学、创业与就业指导、康复护理学等,将预防保健、康复等理念贯穿于护理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还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品德操行训练、表达能力训练与职业技能训练的“三个不断线”。

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篇2

关键词: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

一、引言

在电子计算机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之中,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各行业、各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否具备会计信息化技术和专业岗位实操技能已经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由于会计工作的专业技术性很强,兼具“会计专业岗位实务能力”和“会计信息化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素来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已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力度的加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也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但是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用人单位反馈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较好地胜任会计岗位信息化技术工作,多数毕业生仅能利用财务软件处理日常核算业务工作,不能解决会计信息化技术问题,与高职教育的经历极为不相称,由此折射出高职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方面存在亟待完善之处。既然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强调专业岗位实务能力和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那么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将目标定位为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会计专业岗位实务能力”和“会计信息化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基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相应地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对信息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增设了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作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各高职院校在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定位与认识不同,导致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差异。笔者经过对多所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发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课程名称的认知差异导致课程目标定位不一致

大部分高职院校均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会计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均增开了会计信息化类的课程。会计信息化类在课程名称上最初流行的叫法为会计电算化课程,随后又紧跟时代步伐改称之为会计信息化系统课程。这两种对课程名称的定位有着质的区别。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计算机开始应用于会计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为培养这一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会计教育界将开设的相关课程名称称之为会计电算化。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强大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行业,使得会计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等有了超强的技术手段支撑。在此时代背景下,相应的会计教育课程应称之会计信息化系统课程,但是至今为止仍还有不少的职业院校将这一类课程称为会计电算化课程。课程名称定位不准确导致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偏差。市面上有关这一类的教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侧重培养操作技能,主要介绍财务软件的操作;另一类是侧重培养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维护等。很明显,选用的教材不同,实现的教学目标自然存在差异。只注重操作能力和只注重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的能力都无法实现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应构建起将两者相融合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定位不准确

应设置哪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会计岗位实务信息化能力呢?各职业院校的做法不一。至今为止,不少的职业院校仍在倡导“一门课程论”,仅将会计信息化课程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将课程定位为某一两类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应用教程,旨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企业日常会计业务的核算处理能力,忽视对学生会计信息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导致学生缺乏信息系统的专业维护能力,毕业后在专业岗位上无法应对会计信息化的技术问题。而有些职业院校则主张开设多层次的计算机类的课程,从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开发到高级语言的编程设计等。知识维度过高的课程设置让基础知识薄弱的高职生无所适从,且从学制与学时上无法进行相应的时间配比。知识维度过高或过低的课程设置都不利于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从时代的需要出发,构建起以培养专业岗位实务能力和会计信息化综合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专业岗位实务课程与会计信息化课程相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三)专业课程知识不能相互衔接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设置出纳岗位实务、财务会计岗位实务、成本会计岗位实务、流通会计岗位实务、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岗位实务、查账岗位实务、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岗位实务、会计信息化岗位实务等岗位课程并分岗位、分模块、分阶段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实务技能。但是由于各岗位的知识体系是分散的、割裂的,相互间不能融合,会计岗位实务知识与会计信息化知识不能相互衔接,导致知识内容分散,专业岗位实务能力与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不能相互融合,不利于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高职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总体设计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既能适应现代会计信息技术的要求,又能适应会计专业岗位实务操作的要求,以培养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一)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应构建起一个脉络清晰的课程框架,以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先修课程,以会计岗位核算实务和会计信息化操作实务等课程为核心专业课程,以综合实践的课程作为能力拓展及延伸课程。学生通过先修课程掌握了会计专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而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将基础知识应用在相应的专业岗位上,进而通过综合能力拓展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达到专业岗位实务操作能力及信息化处理的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如表1所示。

(二)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以就业导向为出发点,以职业岗位任务为内容主线,以岗位实务信息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以综合岗位运用能力为评价标准。将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技术应用与会计专业岗位实务操作有机融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理念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课程设计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统一,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探索学习过程与学习领域目标、工作项目,设计学习情境,分解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要素和条件、场景、环境等客观要素,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角色扮演、仿真操作、实训强化、项目教学等形式展开教学,让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培养目标是职业能力与职业标准,培养的内容是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培养的途径是工作情境与项目,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与规范的行为,锻炼学生迎难而上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零对接,有助于学生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三)会计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课程体系实现途径

1. 以专业岗位实务与信息化系统相融合的理念进行课程开发,实现专业岗位实务信息化综合能力的培养。处在信息化时代的会计人才是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去处理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数据分析及管理决策业务的,因此在教学的开发设计上应致力于将专业岗位实务与信息化系统知识相融合。如在开发《出纳岗位实务》课程教材时,在介绍出纳岗位实务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应介绍出纳信息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完成教学内容设计的工作任务,掌握相应的岗位实务操作技能,还需要利用教学体系搭建的会计信息化的平台,运用出纳管理系统来完成出纳岗位实务的工作任务,体现了专业岗位实务与信息化技能的融合。这一门课程的教材框架可做如下设计,如表2所示。

2.以“把企业搬进校园”的理念建设实训基地,搭建信息化财务实践操作平台。把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搬进”实训室,建设“会计教学工厂”,设置满足学生实训的会计专业岗位工位数,配置仿真教学资源,构建信息化的网络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训室里就能体验职业岗位的工作氛围。利用信息化的网络平台仿真的实训资源,完成相应的专业岗位任务,感知会计数据从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到分析决策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从会计信息化的视角去认知、分析和掌握会计业务,从而掌握该岗位实务操作技能。

四、结束语

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篇3

关键词:现代物流 物流管理 课程体系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与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这就迫切需要物流行业能够迅速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急需大量的物流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显然需要物流管理专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即便这样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物流业的认识上,人们往往将物流等同于物流业中的具体操作层,即认为物流就是仓储和运输,从而对于物流的认识不足。在我国,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于物流的认识尚不明确,甚至于对于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物流人才都不能确定。这样的一些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我国的物流行业整体素质较低,很难与国际接轨。

2.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现代物流行业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系统,涉及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具体业务,物流从业人员需要管理六大要素,并且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经济管理等多项职能,因而需要具备一系列必须的能力。

2.1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交际能力

在当前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现代物流行业成为了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系统,它强调功能的整合。作为现代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2.2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于物流行业具有的一系列特点,要求物流行业的信息传递必须及时准确,计算机在物流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现代物流主管使用计算机的时间约占其工作总时间的30%,不仅如此,普通的物流管理和操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软件的操作,例如office软件、网络通讯工具软件、数据库软件等。

2.3不同职位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

依据工作性质和所从事工作在物流系统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可将物流人才划分为管理决策人才、理论研究人才、理论应用人才和实际操作人才等。

2.3.1管理决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管理决策层在企业中负责的是制定宏观上的具有全面性和方向性的整体物流方案,他们是拥有一定决策权和承担相应责任的人群。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对本单位的整个物流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2.3.2理论研究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理论研究型人才主要是在各种院校和研究机构工作,从事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培养更多物流人才的人才。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这部分物流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2.3.3理论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物流理论应用型人才在企业中主要负责制定具体物流计划,进行物流作业流程控制和资源调度的工作。这一层次的物流人才既要面向实际操作,又要实际运用物流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因而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4实际操作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实际操作型物流人才,主要是进行物流工作中的现场作业和具体操作,这就需要掌握相关的、具体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例如包装、运输、仓储等方面的技能。

3.基于岗位专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课程体系构建中应遵循的原则

3.1.1职业导向性原则

培养人才的目的不是束之高阁,而是要使其能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做出更大的贡献。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能够符合未来职业的要求,坚持职业的导向性。

3.1.2能力本位原则

竞争的残酷性要求竞争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未来的物流行业必然也是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行业,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必然更高。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标,体现能力本位原则。

3.1.3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全面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实行素质教育。在实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要求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習主体的作用,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课程设置上应突出的特点

3.2.1适应性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需求和学制,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亦或者职业院校,培养的都是较高层次的物流人才,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包括公共基础课(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学科平台、专业平台、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五大模块,这五大模块应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

3.2.2实用性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整合了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的综合性、交叉性强的新兴行业,它包括了仓储、运输、包装、装卸、等多个领域,对于知识技能的要求更高更复杂。针对现代物流行业的这些特点,为物流行业培养人才的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增加新兴交叉课程,从而使课程的设置更符合实际需要,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3.2.3可操作性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物流行业中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增加实践科目的学时。通过实践科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3.2.4先进性

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应当较多的利用当下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先进物流工具和手段的技能。

4.结语

基于对物流行业专业能力的认识,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突出专业特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操作时坚持“三个原则,四个要求”,必将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符合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天龙.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浅谈[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01):72.

[2]周桂香,田宁,陈志新.宁夏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浅析[J],中国市场,2014(06):117-119.

[3]高姝擘,杨爱明.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1):152-153.

作者信息:杜娟,女(1975.10—),汉族,籍贯成都,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物流管理。

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篇4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1、强调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以理论知识够用为构架,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就业落脚点,为形成突出实践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涉及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规格需求零接轨,与就业相结合。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实际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把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

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选择。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的细化目标,并不断优化每门课程的结构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将绝大多数专业的课程调整为五大模块式课程体系,即:公共课与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能力专项训练和选修课。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也大大提高。职业技术及能力模块课程实现有机衔接,逻辑关联,使课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关系。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和职业能力专项训练课程分段设置,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按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进行安排。

3、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矿山机电专业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采用系列化、层次化模式。设有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专业的或社会性的实践,形成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训练模式。

4、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体现专业技能与证书的一致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1、编制新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课程方案和过程的纲领文件,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教

学大纲是教学计划对课程内容界定和对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教学大纲规范的教学是盲目的,很难做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体现。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贯彻执行,纠正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重视课程教学执行情况的反馈分析,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教学文件逐年进行滚动修订。

2、按新专业方向要求重构课程。

我院主要面向纺织、轻工、建材、化工等行业开设专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认真进行专业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改造和整合了部分专业,一些专业还派生出了很多新的方向。

针对我院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原培养计划与纺织产业形势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相距较远的情况,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口率、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等),按照上述思路进行专业调整优化和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进行专业培养方向的划分与重组,即将一个专业方向调整为三个专业方向:棉纺专门化方向、机织专门化方向、染整专门化方向。向学生介绍纺织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专业分工细化的趋势,纺织行业每个领域的技术范畴和技术发展前景,分析当前每个人的学习优势(特长),指导学生选择新的专业方向,贯彻新的分专业方向计划和课程体系。

为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与质量,落实国家提出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能紧缺性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从2004年学院启动了软件技术专业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二年制改革试点。学制缩短一年,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重新设计,做到培养目标更明确,结构调整及优化力度更大,课程体系打破常规、更有针对性,体现特色。打破三年制课程体系设置的传统框架,根据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细化”要求,重新设计开发了两年制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3、新课程体系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的最主要资源与载体。教材必须是反映教学大纲规定与要求的产物,课程教材的组织和选用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一是优化选择教材,即大量使用近三年出版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获奖教材和教育部规划教材,同时借鉴使用兄弟院校的优秀教材。

二是倡导教材创新,即鼓励教师对原有教材进行更新和改造。贯彻实、新、宽、活的原则,在结构上更符合实际和使用要求,强调实际应用功能,体现最新内容与方法,教材涉及面宽,形式符合学生灵活的学习需要,既要适用学生“学”,又要适用教师“教”,还要能指导学生“用”。

三是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编写特色教材。近两年来,为满足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我院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一批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并朝着立体化教材方向发展。重视实训教材的编写,学院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新形势,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组织专家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了《维修电工》、《钳工》等一批职业技能鉴定教材。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与之配套,才能体现出它的进步和优势,发挥其作用。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

理论教学内容以专业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构成。使学生掌握必要、适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才能实现理论教学与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对接,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接。组织教师对各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能力层次进行剖析和研究,找出其对应课程的知识点,并分析其内在的联系,为专业课程的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例如在矿山机电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开发出矿井维修电工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共计700个左右,分别对应了煤矿安全规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原理、电气控制、煤矿电工和矿山供电等课程,根据以上对应关系,修订了教学大纲,将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分模块、分阶段、分学期融合到相应课程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训练中。

2、实现实训教学与工程技术应用的对接。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灵魂”和特色表现。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依赖于“环境”的作用与功效。“培养工程师,就要有培养工程师的环境”,在此理念下建成了综合实训环境,形成了实训中心和煤矿安全实训基地,使实践教学具有模拟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氛围、体现工艺规范的作用,使技能操作训练能高度集中,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课程体系中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理论教学“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使各专业实践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40%以上。设置循序渐进、覆盖面宽、有针对性、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相配套的实训“小项目”,通过组织实施这些活动,促使学生打好实践基础,为综合性的工程项目训练“热身”,使实训教学与工程技术应用对接,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网络综合布线”、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服装制作”等课程就按照这一模式组织实施。

3、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一书多证”制度。

倡导和推进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相一致的思想和方针。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确定时注重课程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挂钩”,实施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以国家或行业岗位技能认证考试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成果,通过职业资格培训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使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资格认证和创业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一种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证书。同时,我院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晚自习时间、双休日全天候开放实验、实训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我院聘请技能型人才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更贴近实际,既提高了培训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两年来,学生考证率达98.3%,通过率在90%以上。

4、实现以真实工程项目教学的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

将学生放在实际工程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利用工程现场运用专业技术在实际岗位上开展实训,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利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工程项目,以校企合作模式,以工程项目建设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指导学生经历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让学生担任工程建设中的诸多角色,如设计员、项目经理、工程监理、施工员等,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术,巩固与提高专业技能。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获取多个工作岗位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时达到检验前期课程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实际工作现场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战”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做人的“硬环境”,是实现技能培养与综合素养培育的一个有效途经。

5、开展以“创新课程教学,创造我的产品”为主题的课程改革。

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电气控制》、《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模式、实施方案及考核手段等方面做了较大的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来掌握一门技能,特别是通过“创造我的产品”,使学生更有成就感。在考核中以学生能力的最终物化成果作为课程考核依据,让学生创造自己的产品。在教学中,真正改革了教学方法实现了“激趣、求异、探究、迁移”。

四、创建综合性、多功能的实践教学环境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篇5

刘迎辉

(陕西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设置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现在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相对进入到了一个学科体系比较完整的阶段。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641所,其中高等院校770所;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73,757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97,365人[1]。目前在我国,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都不尽相同,值得在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探讨与研究,以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本文就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做以分析。

一、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以及特点

1、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西安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高校数量比较多,同时在西安现有的高校里,80%的高校都设有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相对比较全面。有博士、硕士与本科层次的,也有专科层次的。不同学校依据各自的培养重点与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差异比较大。

一是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各个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都列入在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与饭店管理。

二是在课程体系中一般都包含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一个是旅游企业方向,如旅游饭店、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区,另一个是导游方向。

三是在现有所有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都包含有专业综合实习。但是,因不同的培养层次,关于旅游技能课程的设置,各个学校不尽相同。本科层次偏向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与高职层次差异就显著点。高职层次更注重于素质、技能、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课程往往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多,并且一般设置有四到六个月的顶岗实习。

2、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基于上述不同院校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目前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如下: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变化与需要。西安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地,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收入与旅游接待人次都排在全国前列。因此,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与市场人才需求吻合。二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依托不同的学科,形成不同培养方向。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一般内容

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

部分内容。一是大学公共课程;一是专业理论课程,包含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一是实践教学。在不同院校,这三个部分的课时比例要求不一样。本科阶段,理论课程的课时相对对于实践可的课时,高职阶段,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专业理论课课时与实践以及技能教学的课时不会相差很多。以《旅游学概论》为例,它是专业必修课,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三个课时,总课时五十四,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四节。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与优化

近30年来,高等旅游教育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刘迎辉(1977——),女,汉,陕西韩城,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讲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与旅游规划。

但同时,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两大突出问题。一方面,本科层次的毕业生转行放弃本专业;另一方面,高职层次学生不甘就业现状,跳槽频频发生,同时还存在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空缺成为企业发展的尴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陈旧老化以及学生能力与技能培养的欠缺是重要原因。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分析

(1)、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课程体系一般都包含三部分,公共课、专业课与实践课。就旅游管理专业来说,也不例外。所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严格由着三部分组成。一般这三部分的比例是,公共课程占总课时的40%,专业课与教学实践占60%。但是由于旅游管理学科较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课时比例进行教学,很显然在某些环节的教学是缩水的,不够的。因此,不同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应该显示专业的差异性,应根据该专业的实际进行课程比例的设置。

(2)、技能与能力培养不突出

从现有设置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的调查分析,造成学生普遍就业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业技能与能力培养不突出。旅游管理学科较强的操作性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与专业能力。例如,人际交往的能力、语言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等,适应企业与工作需要的饭店一线基本技能。但是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则是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技能等不够理想。

(3)、专业特色不显著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传授,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的问题。由于旅游学科的不成熟和复杂的依托专业背景,许多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有些教育机构主持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特色已经淡化到难以识别的地步,各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大同小异。所有课程包括饭店管理的有关课程与导游有关课程,学生在校期间都无一例外地学。说明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缺乏明确的核心主干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另外,适应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学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应体现一定的地域性,将与本地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业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列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形成地方特色课程。

(4)、教学实践环节不突出

实践教学的问题一个方面是教学学士不足,一是实践内容不到位,缺乏相应的考核体系。根据对西安部分本科院校教学计划的分析,本科高校一般在第8学期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时间都为6周。而一般的高职层次,专业综合实习是安排在第六学期4到6个月。专业综合实习环节各个院校都能体现在教学计划中。但是关于课程实习与技能实训,却存在实践环节严重不足的现象。大多数旅游院校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不能进行良好的校企互动。即便是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因与企业的沟通有限,旅游企业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此外,由于实习安排在毕业最后一学期,学生都有就业的压力,往往造成实习流与形式。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1)、细化培养目标,力求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统一[8]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办学方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统一的原则,同时适应市场的需要。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以及相应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研究的基础上,分方向确定旅游企业方向的相关

课程与导游方向相关课程以及旅游休闲、旅游卖场、旅游航空等方向的相关课程。同时,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各高校可以针对地方实际或学生就业的领域,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例如西安高校可以开设《陕西文化史》、《陕西民俗》等课程。

(2)、调整学科课程体系设置结构与比例,突出能力与技能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强的实践与应用以及操作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处理理论教学外,应强化突出学生能力与技能的培养。例如,陕西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严格区分了课程实习与专业综合实习,基本上该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有对应有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理论课的实践环节一般是4到8课时,而实务课的实践环节课时一般是理论课的两倍。同时在第六学期集中进行专业综合实习。因此学生在旅游企业的表现都十分突出,有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解决就业问题。可见,能力与实践培养仍然是该学科课程体系的重点。

(3)、从业职业意识教育应纳入到课程体系设置中

在课程体系中纳入旅游职业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就业意识,可以引导大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使学生明白熟悉基层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是成为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础。旅游行业就业以及职位晋升的潜规则与其他行业的差异使得学生在从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必须从事一线工作,在一定历练后才能晋升。因此,有必要在专业培养的开始进行这样的职业意识教育。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篇6

摘要:在职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计算机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骨干专业,其改革的必然性是显而易见的。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新的认识,改革就成了我们职业教育人当前的使命,就要求我们重新用新职业教育理念来指导专业教学改革,让职业教育出人才出成绩,让职业教育受到尊重。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中要求我们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要求以需求为向导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以能力为基础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中去;使用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贯穿动中学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途径。

计算机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骨干专业,其教学改革也是必然和必须的。为此结合我们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探索,总结了几点改革的思路:

一、以需求为导向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新标准

以需求为导向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它提供了满足行业需求的教学和培训。我们的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如果说学生在中小学时是以升学作为他们的目标,那么,进入中职后他们的目标已经转向了就业。中职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如果学的知识技术与就业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学生将失去学习信心,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了解本专业相应的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及其变化,因而他们可能十分关注自己专业的课程设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我们要进行计算机课程设置改革就应从社会调查→岗位群→专业模块→课程设置等几步进行,即根据中职生就业的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并经过这几年运行,不断修改调整,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1)根据职业标准指导的能力本位原则按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职业标准反映了目前情况下该职业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课程改革中我们的课程首先要体现“职业性”,即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围绕职业标准考虑满足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反应的需求,培养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比如可以将学生比较难以接受的专业基础课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适当压缩,仅仅将其引入门而不做深入的研究,也可将其作为限选课(也要考虑照顾部分升学的学生)。同时重点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如 3DMAX、网页制作,这些课程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做到精通,并能够举一反三,自学与之类似的其他课程。同时我们仍应根据学生就业的实际把《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常用计算机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数码设备的基本使用》等增加到学生的知识技能中去。

(2)根据职业能力系统化原则建立中职学校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之间的联系,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学计划。这样可以从职教课程中清晰地看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兼顾学生的其它素质培养,并使学校教育的课程在打破学科系统化课程与模块组合的经验课程后,形成新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

(3)根据行业技术标准指导下的先进性原则及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的特点,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计算机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不能适应

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二、以能力为基础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逐步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课程改革应以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逐步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改革,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实现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所谓整合,不是把有关内容机械地拼接,而是根据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水平以及中职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1)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进行整合。例如,我们现在就把原来的《计算机中英文录入技术》、《计算机文字表格处理》等几门课程进行整合,增加《电子表格(EXCEL2003)》、《幻灯片制作(Powerpoint2003)》和《WPS2003》等内容,把以前《计算机中英文录入技术》中单纯的汉字录入技术与常用文字表格处理融为一体,既可让学生利用录入软件练习汉字录入,又可让学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等进行汉字录入排版,让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杜绝了学生练习汉字录入技术中的枯燥感觉,也让学生知道汉字录入在文字处理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2)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这一类的课程整合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关键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实际任务来驱动教学,把单纯的理论和实作有机结合,把相关相邻课程进行合理整合。例如《局域网基础教程》以某种局域网为项目,通过讲授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使学生理解网络传输的协议;掌握在不同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线材的设计、安装、铺设的原则及方法;学会分析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如何配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选用与安装;网络管理、资源分配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使学生具备网络组建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的目的和内容,能将多种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生能力差异,实现分层教学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期望值高、起点却参差不齐,学生存在的潜质和个性也有差异,例如,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强,理论学习效果较好;有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由于成功的刺激来源不一样,反作用于学习动机,不仅学生之间学习动机强弱有差异、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其学习动机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的不均衡发展。如果仍吃大锅饭,则就会出现“吃不饱”和“不够吃”的现象。

实行分层施教,即让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能力相近,目标相同,教师的教学就能兼顾大多数学生求知的需要,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班中的优势和弱势差距不大,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努力存在着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职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中学,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大,中职没有高考的压力,给我们实行个性化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只要我们认真去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因人施教,就存在着通过中职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才的可能。我们现在就已经把计算机专业学生分为两大模块教学:高考升学班和技能训练班,学生进校时就对学生及家长介绍两个不同模块的培养方向、区别、适宜人群、出路等,让学生自己认清自己和自己未来的方向后作出明智的选择。这样就兼顾了学生能力差异,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在高考升学班中,除了要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外,还加强了文化学科、专业理论学科的教学力度。这样就扩大了计算机专业中部分较好学生的发展空间,为升学铺平道路;在技能训练班中我们则加强了动手性强的学科的教学,让稍差或很差的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和技术,为就业打下基础。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替代传统教学,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鉴定评价方式

新职业教育理念中,灵活的教学方法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贯穿动中学的理念为前提,利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

板,用计算机教“计算机”。在教学中,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手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如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实验模式等等,在诸多种教育模式中,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学中,采用那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总结。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层层递进、分段分项目测试”和“因人施考、重测法”是非常有效的。

1、层层递进、分段分项目测试即对部分学科特别是技能学科系统地划分成若干个可行的项目,然后在教学中针对各个项目进行层层递进、分阶段训练并测试,让学生在各项目的训练和测试中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最后行成这门学科的综合技能。首先,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摸底,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动手能力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制订阶段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接着,当堂鉴定验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努力的新台阶,“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2、因人施考、重测法即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人施考,对每次测验不合格的学生在组织他们补课后进行重测,直到达标,不放过任何差生。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鉴定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人施考。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另外选择一至二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进行发展,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这样可以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不过关是不行的,差生也不会因一次的“失败”,影响自信而放弃,绝大部分学生会在激励机制中努力。总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热起来,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计算机专业作为决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基础专业、骨干专业,其教学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如何应用职业教育的新理念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来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

小结:本文是在学习了新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探索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从新职业教育理念的角度提出应以需求为向导、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使用灵活的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思路。

改革只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部分,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必须相互配合。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中职计算机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我们认识了自己,认识的市场,认识了学生,我们才会给自己找到一条成功之路,才能让我们的计算机专业也真正的热起来。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冯巩湖南省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面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后,毕业生难就业的问题。探讨了在课程设置、师资投入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措施。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专业现状;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然而当前中职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困难,专业与市场需要脱节等问题。当前中职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学生综合素质不够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一、中职教育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专业课缺少实用性

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平台。细分专业课程,不断推出与计算机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课程,是专业建设重要的途径。

(二)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很多教师没有认真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不同,没有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有的教师备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三)缺少高素质专业课教师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专业教师其知识储备也大多来自前些年甚至更早的计算机书籍,因而使得其知识显得相对陈旧。对教师专业培训重视不够,教师缺乏或没有机会和外界同行交流,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少教师教学靠自学或吃专业老本,教师更新知识备感吃力。

(四)硬件建设滞后,教学设施不完善

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是当今社会的要求,各个学校为此也都建设了计算机机房。有些学校认为,既然有机房,就可以开设计算机专业,于是不少学校计算机专业仓促上马,不分析现有的硬件条件能否满足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否顺利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以致出现不少问题。

(五)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教学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目前许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硬件并未达到相应的条件,却仓促开设计算机专业。结果学生是招来了,但是实训条件达不到要求,于是让学生“纸上谈兵”式的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或者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通过理论与实训课的非合理设置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想应该综合分析,认真研究,从改革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工作,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具体从以下几

个方面着手:

(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要想走向稳定与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中职学生就业的岗位群,确定技能教学体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职业定位为计算机软件操作员、录入员、计算机维护员、网络维护员、电脑美工、网站维护员、电脑动画工等。

(二)改革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模式

在课程体系结构上要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的教材。对不同专业方向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各种应用软件课程进行取舍,注重社会实效性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应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实际应用获取知识。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但通过实践证明,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一门课程中选择若干个任务(或项目),在实现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讲解如何把任务分解成许多简单的子任务,从应用各种的顺序关系来组织相关知识点的讲授,而不从学科的角度系统讲授知识。从某种意义来讲,需要在透彻了解整个知识结构之后才能掌握好这种教学法。应提倡做大作业,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作业和考试中的题型如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动手做大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更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完成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要重视上机实践环节教学,提倡教师面对面直接对学生辅导。只通过看书本、听讲课是学不会计算机的,必须重视面对面的辅导环节,特别强调在实验课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辅导作用。

(四)加强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好上机实验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是学不会、学不好计算机课的。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和学习的平台建设,创建良好的、能调动教学双方积极互动教学平台,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计算机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应注重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依靠每一位热爱职教的同行们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力争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这才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走向市场的真正出路。

参考文献:

[1]聂津.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2009-1-9;

[2]孙宝发.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2008-6-26;

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篇7

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 我国汽车行业已经完成了从公务用车向家庭用车阶段的转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为1900多万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也使得我国汽车服务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快速的发展, 各地的汽车4S店、汽车快修服务、汽车租赁企业、汽车金融公司、汽车会展公司都应运而生,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 导致汽车服务人才缺口巨大, 大量汽车技术人员或者其他服务行业的人员转到普通的汽车服务岗位, 表面看似乎达到了量的要求。但是, 由于汽车产品的特殊性, 没有工科背景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汽车专业技术知识, 没有汽车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 对汽车技术不了解, 技术服务不到位;汽车技术人员只懂技术, 不懂服务管理, 服务理念缺乏, 服务意识薄弱, 这两类汽车服务人员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顾客满意度低, 对于汽车服务“质”的要求大打折扣。复合型汽车服务人才的缺乏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汽车服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此, 我国许多具有汽车专业的高校应时代要求开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部分缓解了该领域人才缺乏的局面。各高校一直以来比较擅长于培养传统的汽车技术人员, 但由于汽车服务工程是一门新设置的多学科复合型专业, 涉及到较多不同学科的知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师资的数量不够, 实践经验也明显不足;教学内容上, 比较偏重汽车理论知识, 缺乏服务实践。这样的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汽车服务行业的需求。因此根据汽车服务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来培养合适的汽车服务人才, 提升学生竞争能力, 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当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一门新设置的专业, 它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多学科复合型专业。传统的汽车专业在培养汽车技术人才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 但是汽车服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较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 部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的现象。例如汽车服务工程课程中就包含了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贸易方面的内容。重复课程的教学使教师浪费了精力, 学生失去了兴趣, 教学效果较差。

(2) 服务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落到实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主要由汽车技术知识的实践和汽车服务类实践组成。有传统汽车专业为基础开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高校在汽车技术知识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安排在校内实验室进行, 教学效果较好。汽车服务类实践由于缺乏校内实验室, 受到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限制, 大多安排为下企业实习。但是, 企业有自己的生产任务要求, 并不会让学生参与企业主要职能岗位的实习, 学生的动手能力未能得到真正训练。

(3) 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非常缺乏。传统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以“学科本位”来设置的, 过于重视学科的完整性, 过于强调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没有考虑到汽车服务企业实际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容易造成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上岗就业, 而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上岗培训后才能正式走上工作岗位。

要解决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上述问题, 需要根据汽车服务人才需求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然后,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以汽车服务企业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设置有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改进本专业培养计划, 并对教学实践不断加以完善, 努力探索和发展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3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我们在对社会和汽车服务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宁波工程学院的“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教学理念, 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 并提取出汽车服务企业的主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根据企业的能力要求, 设置相应的课程。

3.1 培养目标的设置

结合宁波市汽车服务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宁波工程学院“知行合一, 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理念, 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以汽车服务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 培养具有职业岗位需求的素质和能力, 掌握汽车技术基本知识和服务管理基本知识, 适合汽车服务发展所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2 汽车服务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对汽车服务企业进行走访和调查, 了解到宁波市汽车服务企业急需的既懂汽车专业知识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德育先行, 熟练掌握汽车专业知识, 熟悉汽车构造、检测和维修理论, 熟悉服务市场的贸易规则, 懂市场营销和企业经营管理, 并具备较强的汽车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主要职业岗位进行深入分析, 提取出宁波市汽车服务企业主要的职业岗位具有的能力, 包括工程技术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工程技术能力是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机械设计基本能力、工程计算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是对汽车结构、原理的基本认知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是汽车故障诊断检测能力、市场分析策划能力、保险理赔能力、机动车评估鉴定能力和汽车业融资信贷能力。

3.3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结合宁波市汽车服务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岗位能力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理论课程体系和各类项目的实践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4 总结

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起点, 将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转换成内容、课程、课程体系;以专业核心课程为贯穿主线, 强化专业综合能力。搭建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渗透培养专业综合能力的平台, 所有课程和活动都围绕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使教师参与投入, 更有利于现有师资、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 并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条件,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群, 陈明, 冯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其类别的分析——以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No.25811:146-148.

[2]刘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v.25;No.9203:126-128.

[3]吴海荣.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11, No.14612:58-60.

[4]姜莉, 于春鹏.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1, No.38320:229-2306.

[5]戴建国“.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2, v.25;No.11702:89-93.

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篇8

关键词:岗位群视角;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F5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35-2

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总体就业需求与困境

1.1 旅游人才有效供给不足

通过相关统计得出,在2013年我国共有959所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共有49.44万的在校生,与2012年相比数量有着一定程度的下降,共计有138所的学校停止了旅游专业课程,8.18万人的减少。当前高校由于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够充分、全面的对旅游企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解,而每年留在旅游行业的本科专业人才占到总数量的20%,造成了旅游专业人才的严重流失。同时旅游行业也有着自身的一些问题,例如人才吸引力弱、聚集能力不强、队伍稳定性差等问题,给旅游行业的人才供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 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近些年来,旅游人才整体素质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本科院校在招生中,旅游专业很少有学生选择。例如在2010年安徽省院校就业中,研究生学历以及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少,分别占到总人数的0.83%与6.67%,而大专学历人数最多,占到了总人数的额92.50%。在今后的发展中,若是不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状况,将直接制约旅游行业的发展。

1.3 旅游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当前旅游行业人才结构当中,缺乏专业性人才,例如缺乏对国际市场十分熟悉的专业人才和职业经理。而近些年来,旅游行业快速发展,不断推出了一些高端的产品,相应的人才显得更加的短缺。例如安微省旅游行业,其旅游科研人员、策划规划设计人员、电子商务人员及其的短缺,数量只分别占到总数量的0.09%、0.71%、0.44%,同时智慧旅游人才、温泉和度假区管理人才、小语种导游员、市场营销人才、文化体育旅游人才等都十分的匮乏,严重影响了旅游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4 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亟待优化

在旅游专业师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近些年来,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地缩小,致使相应的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教师在评职的时候大多都是初级和中级,影响了院校旅游专业的教育水平。而在旅游专业教学当中,通常都是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没有充分与实践相结合,造成了学生毕业后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需求现状分析

2.1 调研对象及实施过程

笔者以所在的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对学校2009、2010、2011、2012、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是通过QQ、邮件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87份问卷,其中223份有效问卷,达到了77.7%的有效率。而在2013届毕业生43人进行调查中,实现就业的人数为33人,其他,包括继续学习等10人,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没有了解到具体的分布行业,需要后续统计。

2.2 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分布

2.2.1 “非本行业就业”现象依然突出

近些年来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十分巨大,而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存在严重的“非本行业就业”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这几届毕业生最多只有15人在行业内就业。当前旅游企业向外界招聘的旅游专业岗位层次较低,也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薪酬也较低,致使旅游专业人才转向其他行业,而对旅游行业产生抵触。这种“非本行业就业”的现象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学生也浪费了几年辛苦学习的知识。

2.2.2 传统旅游业态是就业主力军,新型旅游业态吸引力增大

在旅游行业就业中,传统旅游行业是就业的主力,包括旅行社业、饭店业、景区、餐饮业等。而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毕业生越来越多的选择在线旅游咨询、旅游规划、旅游策划等岗位发展。

2.2.3 行业内就业比率大幅提升

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本行就业率也逐渐增高,通过分析可知,2009年的行业内就业率为16.7%,2010年为19.5%,2011年为31.7%,2012年为33.3%。而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也积极的一些教育活动,例如旅游企业进课堂等,强化了旅游专业学生对于旅游行业的了解,对于旅游行业发展方向的认可,有助于提升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内的就业率。

3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在旅游专业教育当中,课堂设置应当以提升学生工作能力为目标,以就业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岗位的具体需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这就需要学校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的了解,并进行准确的预测,然后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课堂体系进行优化,提高旅游专业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就业。

3.1 强化学科特征,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应当针对近些年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设置了一些通用性、综合性的课程,以提升毕业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旅游行业培养通用性、综合性人才。作为管理学的一级学科,旅游管理需要强化力度,大力加强管理类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以及理论有着充分的掌握,培养学生工作的基本能力,做到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在课程设置时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中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要求为基础,合理的进行基础课程的开设。

3.2 结合行业特征,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具体旅游工作中,其较为复杂,专业性、综合性都较强,并且涉及到多个行业,因此满足学科交叉的需求是旅游管理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在具体课程开设中,需要以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为基础,合理的进行其他课程的开设,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商务英语、现代服务业管理等。同时需要实时关注旅游行业的具体发展,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一些课程进行强化,增强培养力度。

3.3 聚焦地方特色,加强文旅人才培养

河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旅游行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国家的一些政策扶持促进了河北省的旅游业发展,尤其是向着文化旅游方面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当结合河北省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河北省历史文化特征及文博部门对文化、旅游人才的需求,加大河北地方史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化旅游与遗产管理、民俗旅游开发、文化产业概论等课程的开设力度,加强地方性人才的培养。

3.4 顺应市场特征,加强企业人才培养

随着河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受到广泛认同,政府引导、企业操作已成为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结合旅游产业市场化的需求特征,应该加强适合于企业运作与管理的管理人才培养。具体而言,除开设管理学基础课程之外,还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

特征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同时结合旅游市场新的变化,加强学生对于社交媒体等诸如微信、微博、社交软件等知识和使用能力的培养;另外应该加强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4 结语

我国旅游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为国家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当前在旅游行业人才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制约了旅游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作为院校应当积极的了解旅游行业的动态,调整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使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具体课程设置时需要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于行业岗位的相应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作为课程优化的基础,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顺利的就业,能够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奉献力量,促进旅游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何叶.浅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4:270+272.

[2] 谢维光.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体系优化设计[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v.16;No.5901:69-72.

上一篇:小学舆情网络管理制度下一篇:四首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