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24-06-15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共12篇)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篇1

我校机械专业以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加工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为达到此目标, 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学科为导向,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严重脱节的课程体系, 建立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实用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教材教学的开发以及教师专业水品的提高做保证。

一、按就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体系。

(一) 了解行业情况, 进行专业调研

行业情况及专业需求调研是课程体系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需要了解机械行业、机械生产企业对机械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 了解机械生产岗位对机械知识能力的要求, 学校现阶段对学生培养的现状。在总体上把握以上几点的基础上确定改革思路、培养目标, 最终形成专业调研报告。

(二) 分析职业岗位, 明确工作任务

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可采用专家座谈、实地调研、头脑风暴法等进行。我校采用实地调研加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其中头脑风暴法要求参与人员以机械加工、生产、管理的一线技术专家为主体, 在调研报告的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的引导下, 以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确立机械专业的工作任务, 并对每一项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列举。为确保分析的全面性, 我们通常选择不同的专业人员分批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再将分析结果进行整合, 形成全面、完整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报告。

(三) 课程结构和体系分析

课程结构和体系分析是由专业教师和部分行业人员组成的课改小组, 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报告为依据, 将分析报告中能单独成为一门课的工作任务挑选出来, 整合成一门课程, 将有工作任务关联性的其他任务整合成若干门课程, 整合过程主要依据工作任务的关联性而非知识的关联性。在课程内容上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来设计课程, 反映某一工作任务的基本素质要求, 将这些基本要求归纳总结为具体化的机械专业课程标准。整合后的课程则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再根据各课程工作任务的重要性、难易程度、数量等制定出机械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四) 实验实训室建设

实验实训室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基础, 它直接关系到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我校建立了工厂型实训室, 营造与机械加工生产企业工作环境相同, 具有浓郁企业文化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确保学生在学校使用的实训设备与企业相联, 进入企业后能快速适应企业生产环境。

二、教材教学开发

(一) 教材开发

教材开发上, 如可用国家规划教材则用, 如不合适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发校本教材, 在教材开发时应严格按照机械专业课程标准进行。我校校本教材的开发了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 开发与专业发展、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教材, 完全打破学科体系, 按照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 使其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二) 教学开发

在教学方法上, 增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机会,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手段上可采用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模拟仿真软件等辅助教学;在专业基础课上以学生的能力和培养要求来设计学习工作任务, 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在实验实训课上则采用教、学、做、考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习, 让学生在做中学, 并通过过程考核和结果 (产品) 考核的方法促使学生做好、学好。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实施者,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成果的应用。我校教师多为高校直接进入, 其理论知识丰富, 但普遍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学校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有半年的企业进修经验, 并取得一项职业技能证书, 以后还要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习。

摘要:根据职高机械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探讨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确定其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服务型人才, 并由此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课程改革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篇2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根据汽车维修专业各学科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汽修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方便教学管理、节省财力等因素,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这对学生来说,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的。

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界限分明,各课程之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授课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体现在汽车维修专业,操作实习课程将汽车实际维修工作过程分解后再分别进行,无法体现汽车维修过程的完整性,维修技术的掌握周期长。因此,对汽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式教

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教材的选用

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据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的选择甚为关键。现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的“压缩本”,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在按照学科系统化课程和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考学生,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中高级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不少学校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还是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减”,或只对版面加以设计,使之生动活泼一些。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而是靠教材开发者对职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

目前缺乏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我们根据项目式教学需要,正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新技术与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

2、实训场地的建设

好的教材必须有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相匹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同步,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改造和提升。建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中心,也是搞好项目式教学的根本保证。

我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多项技能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建设专业教

室,实行“讲练一体化”。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室,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里,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师资队伍的提高

实行项目式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

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推动教改的进行。

4、教学文件的改革

我们通过外出交流、上网查阅、校内研讨等多种形式获得大量的资料,对现行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修改。先对项目式教学有了总体方向的把握;然后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现有的师生情况、教材情况、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集思广益,制订出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方案;项目式教学方案应强调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动态管理,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5、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职校生的普遍特点是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低,但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因此,我们将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有

熟练维修操作技能的操作工人”。这一定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用”与“学”的双向要求。

汽车维修专业项目式教学体系的核心就是考虑如何使教学满足“操作工人”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应当包括对汽车工作原理、结构的了解,正确使用工具、量具,掌握汽车各部位的解体方法和步骤,正确判断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极限,快捷准确地查阅维修资料,掌握装配与调整的方法和步骤,利用主要检测仪器检测、诊断故障,并能制定维修操作的完整工作流程以及正确而强烈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

(1)课堂中教师角色变主体为主(指)导。“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指)导”为基本特征的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从讲台上讲授、灌输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

(2)项目的选取要适应企业的需要。汽修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操作性强,社会对汽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项目式教学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校每个项目由两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名教师来自企业,他们都能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实习场地、设备,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确定实验实习项目,制作配套课件,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式

教学,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训练。实现了教室与工场的贴近、教师与师傅同堂、课程与设备配套、真实与虚拟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零距离上岗作好充分的准备。

(3)教具的选择要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技能。在进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时,我们使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结合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现场教学。把各种机构、系统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组合关系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4)学习效果的考核应灵活多样。考试考核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改变了用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现状,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反馈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个别考核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法。

三、通力合作才能收到效果

可以说,项目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项目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对本课程要有一个系统的思路,发挥创造性,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掌握学生的特点并相应设计出教学方案。

当然,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一项综合性的教改工程,牵扯面广,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能完成的。要取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使各科教师的理解和达成共识,必须经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开发、5

实训实习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全体教师的团结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篇3

1.加强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

在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旨,以职业规格要求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学习借鉴各高校的培养经验,突出专业素质的培养,更新教学内容,重组和优化原有的课程结构;建立科学的教学监控和保障机制,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评估与激励体系,规范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2.基于岗位能力分析,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时,围绕素质目标、知识结构、核心能力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配合,合理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针对市场人才需求,按照本专业发展的需求建构四个维度的课程体系。这四个维度课程体系内容如下:

(1)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教育等课程。

(2)专业教育课程。涉及中国设计史、世界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二维设计基础、三维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室内软装设计、景观设计、植物种植与设计、专业写生、毕业设计,其中包括这两个方向都必须学习专业学位课程,即:材料与施工工艺、展示设计、设计透视学、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手绘造型表现等,以及重点打造专业技能的专业方向课程。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将重点打造专业核心课程群。

(3)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设计人员进入职场前后相关的培训;谈单技巧以及项目管理等课程。

(4)创新教育课程。这类课程意在有效促进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以专业课程为主要对象,从大纲、教材、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不断加强对课程的改革力度,重视精品开放尤其是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的组织工作,以精品课程为龙头,投入足够经费支持,并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带动课程群中其他课程的建设。本专业目前正在计划建设的校级精品课程有《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室内效果图制作》等。所有精品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都上网,供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访问,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

4.建立建全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为了保证高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融合基本规范与就业需求制定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保障课程体系更新。具体措施为:①组织保障,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专家组负责起草和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②程序保障,指定专门教师担任特定课程模块责任人,具体负责课程模块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并组织协调该课程模块的教学;③反馈制度,重视学生、同行的反馈意见;④建立课程设计信息平台,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管理、课程知识点输入管理、知识点与课程对应关系管理及课程协同管理等功能;⑤完善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包括课程规划、教学过程控制、课程评估、选课规定、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规范、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和学生创新能力保障系统等。⑥持续跟踪与改善,对教学的每一环节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如图1)

5.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将室内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两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成融科研、教学、创新活动、技能培训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开放性实训基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湖南科美景观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共建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订单式培养使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贴近岗位的要求。

(1)在完善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建立针对性较强的实践基地。基于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单项实践能力、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四个不同层次能力,形成了一系列有序衔接的实践环节:专业见习、技能实训、职场培训、订单实习。

(2)以解决当前设计人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目标,合理规划基地实践内容和实训人才培养框架。通过立足于实践企业的核心业务实践,围绕基础层、工作层、高级层、专家层等四个能力层级,根据专业基础、软件操作能力、职位差异能力、核心行为能力、领导力等多个能力纬度,与实践基地共同协商构建完成企业实训人才培养体系和企业实训人才培养框架。

(3)增加实践基地数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实践基地水平,有序打造优质实践基地。在现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以每年发展1-2家校外实习基地的速度逐步增加基地数量,进行毕业生就业和“工学交替”办学试点,并争取在五年内建设校级或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2个。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篇4

中国大陆的旅游院校起步于1978年的南京旅游学校,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诞生,继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迎来了普通高校地理系、管理系办旅游专业的第一个高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普通高校历史系、外语系办旅游专业的第二个高潮。普通高校办旅游专业的两次高潮的来临,顺应了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理性要求和召唤,促进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到2007年末,全国已拥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70所,比上年增加8所,在校生39.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1],而且呈现出明显发展的趋势。在现有旅游高校中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五个层次的完整旅游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中国开设旅游专业的69所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管理类课程高居榜首,课程数量达141门次;居于第二位的课程是经济学,课程数量达到68门次。除此之外,其他开设门数超过10门次的课程类型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统计会计、旅游法规、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外语课程、信息系统技术、导游、心理学、地理、服务、文化民俗、生态环境、会展等[2]。目前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都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的规定而设计的,基本上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要求,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1)课程体系呈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教学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实用性不强;(2)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任意选修课所占比重较低,课程前后次序安排不合理;(3)在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中,对于课程见习和服务技能课的安排非常模糊,实践教学课明显不足,服务技能课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技术,实习课管理技能很少得到训练;(4)选修课和拓展知识课所占比重低,只有总学时的5%左右;选修课带有较强的旅游专业色彩,拓展课严重不足,不能有效达到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作用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原则

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学校体制、教学模式和评价程序的规范性整合的指示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3]。适应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这种原则应符合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走向。

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政府当前和未来所要实施的两大战略,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而旅游教育是灌输这种思想观念、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观念及其实施能力,并能将这些自觉地贯穿于他们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旅游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 创新性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课程体系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知识经济为重要特征的21世纪,需要大量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见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的规范化编订时,应从形式到内容都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应克服过去脱离现实社会需求的弊端,面向社会,面向现实,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根椐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来调整课程,注意相关科学的交融,又要突出本学科专业特色。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依据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各相关领域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通过对现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和探讨,拟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根据学校实际,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应加强专业基础课,协调好专业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整个课程体系,有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加强学生平时科研素质培养,强化研究创新能力。

1. 调整培养目标,力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统一。

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教育,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基层的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工作初期,不能有不求实际、盲目攀高的心态。因此,课程设置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应用型特点,以利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改革,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既能给学生打下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锻炼出较强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平时科研素质培养,强化研究创新能力,以满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各相关领域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注重旅游专业理论的系统化。

为了达到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必须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注重旅游专业理论的系统化。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都应服从课程设置所要实现的总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要认真界定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方位,果断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比如管理学原理、旅游管理学、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的重复性较高;旅游地理学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基本一样;对旅行社概论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老师讲课内容几乎一样等。另外,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的原理如何定位、定性等。将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的课程整合,同时增设专业性强的旅游行业管理课程,将课程体系与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结合起来,使旅游专业理论更加系统化。

3. 课程设置以传统课程为依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扩展。

旅游教育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教育,高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课程体系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拓展。国家教育部把旅游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一个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以传统课程为依托,加强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为学生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保证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后劲。其次是旅游学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及拓展课程,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拓展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储备、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加强财务管理、会计统计、策划和营销管理、会展旅游等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千人一面”的状况,以增强社会适应性,体现出院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

4. 倡导实践、重视素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倡导实践:专门设置实践、实习、实训的课程板块;重视素质:就是强调专业培养,注重素质教育,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旅游行业对于从业者的经验非常看重,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比较强。所以旅游教育过程必须突出实践性,按照“理论一技能一实践”的教学链,建立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循环模式。通过这样的教学循环,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培养合格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合理、有效的途径。所以,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协调好专业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整个课程体系,通过搞好实践调查和增加模拟教学的途径来有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酒店管理、餐饮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景点讲解等,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该课程总课时之中,其实践时间应占各课程学时的一半。具体方式是: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饭店实习,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了解饭店业的实际同步进行;二年级学生要求在定点景区做景区导游四周,饭店的教学实践时间可安排在旅游旺季。毕业前,要有为期半年在酒店或旅行社实习的实际经验,实习结束时需提交一份内容充实的实习报告。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学分应占总学分的30%以上。在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安排学生实习,将学生的实习时间累积起来记入学分,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对旅游行业的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N], 2008-09-10.

[2]吴必虎, 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2005, (8) .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篇5

浅谈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而深切的关注.针对培养适合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外语专业人才问题,本文侧重探讨如何通过改革和优化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 者:张福勇  作者单位:烟台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刊 名:外语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3 关键词: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复合型外语人才   改革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篇6

关键词:艺术修养;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艺术教育;课程内容

动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与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一成不变,而不同的答案反映的是动画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也是推动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改革的主因。

21世纪初,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动画产业由加工型向原创型转变。为应对庞大的人才需求,地方高校动画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至2010年,全国有超过500所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每年输送数十万人才。[1]然而高校动画专业并未探索出与之相匹配的成熟的发展模式,而是为了填补人才的缺口而激进兴建的,在培养模式上强调应用技术的重要性,这种培养模式带来诸多问题,即因过分注重操作技能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在分析能力、创作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据相关调查表明,动画专业毕业生真正处于行业核心环节的人才不足五万人,多数人处于以软件操作为基础的制作环节,预计市场对高素质动画人才的需求在百万以上。面对市场的反馈,留给高校的问题是,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具备優秀的艺术素养与专业应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各地方高校开始启动新一轮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国内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沿革与困境

我国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动画老艺术家钱家骏、范敬祥等人,在上海等地设立动画专科,开启了中国动画职业教育的先河。[2]这一时期,学习动画的青年学生在进入培训前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课程体系内没有开设绘画类的基础造型课程,课程教育注重动画的艺术创作。该阶段,我国动画人才的培养体系与西方国家相近。

20世纪70年代后期,北京电影学院恢复动画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借鉴欧美的培养模式,强调开发创作能力。这一时期,开始淡化对动画专业学生美术功底的要求,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内开始加设造型训练课程,并增加了大量的视听课程。至学科培养方式稳定后,北影率先开始了对艺术性动画的探索,聘请国外动画专家来学院授课,[2]并增添艺术赏析课程帮助学生分析艺术创作原理。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内唯一的动画专业高等教育院校,对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并将动画专业定位为电影艺术。

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报考和学习动画专业的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各地承办动画专业的教学机构不断涌现。为应对市场的需求,各高校在课程体系上突出了对动画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掌握制作TVP、MAYA、AE、AU、PRO等动画软件,忽视动画艺术当中对于美学、文学、思辨力的培养。这种轻创意重技术的现象,不知不觉使动画专业培养沦为“上岗培训”。

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困境首先来源于高校对动画人才培养目标的盲从。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对其考察目标培养方式照搬照抄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在未能探索出真正适合自身动画专业发展模式、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就开展动画专业的建设;其次,动画专业各方向课程设置无侧重。动画专业应用方向广,为适应社会对动画专业应用类型的需求,高校尝试在动画专业开设动画艺术、电脑动画、动画设计、动画影视等方向,但其开设的课程体系仍以操作类课程为主;第三,高校开设动画专业的条件及师资力量薄弱。各地方高校拥有动画专业的专职教师甚少,为弥补师资空缺,便把其他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师调配过来,或采用外聘的形式,这种方式可暂时解决一定的授课难题,但师资方面对于专业理论素养的匮乏,导致高校动画人才培养难以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动画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研表明,不少学生反映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只能在动画公司从事基础环节,如果还想进一步提升要去专业的软件培训公司再学习,或者如果想要走向高层次的职位,如原画师、分镜师、导演,则需要补充大量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涵养。下面引用几例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反馈:

“这段工作经历让我发现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课堂上学的与实际相差太远……”“……在公司里进行的半年左右的入职培训都比学校里学的更实用……”[3]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动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强烈感受到了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难以支撑行业的应用要求,动画专业到了不改革就将举步维艰的境地。

2 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理念

“注重艺术修养”是本次改革的改革理念。该理念重视艺术修养对实践创作的重要性,这一理念的推行也有助于奠定动画专业为艺术教育的本质。为实现本改革的理念,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1 调整艺术类课程比例,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为创造出有风格、有思想的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增加艺术类课程门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动画艺术作品赏析、艺术风格分析、动画表演等课程。艺术类课程模块的增添旨在能通过对动画创作艺术能力的训练以及剖析艺术作品的创作原理与规律,帮助学生在动画创作过程中把握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传达出艺术创作的世界观、文化气质和艺术风格,这也有利于学生在创作方面继续深入。而对掌握软件操作的技术类课程可以通过简化或合并的方式,来打破动画专业教育的唯技术论观念,如将实现动画创作的应用软件PS、Flash、PRO、AE、Nuendo等课程整合为动画设计电脑基础课程(包含PS、TVP、Flash等动画设计基础类运用软件)和动画创作计算机辅助课程(包含AE、PRO、Nuendo等动声音制作、数字合成等模块类软件)。高校动画专业要求学习掌握各种动画类制作软件,这种全而广的要求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事实上,学生掌握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足矣,如有进一步需求可以单独研究。这种同类型软件整合的授课方式将加快学生学习软件的速度与自学软件的能力,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自由的学习空间与抉择权利。

2.2 改革课程内容,促进艺术与技术兼容并包

仅具有艺术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艺术创作,同样,顽固扎根技术操作,最后会跟艺术失之交臂。艺术与实践之间没有衔接容易造成两者的脱节。在数字合成、三维造型制作、影片剪辑、动画声音制作等软件课程或包含软件应用的课程里加入艺术与技术兼具的教学要求,是一种促进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以及软件操作的应用能力,也使教学成果更加突出。例如,影片剪辑是一门教授影视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与原理的课程。高校在开设此课程时多以讲授剪辑理论为主,侧重分析影片的剪辑原理,学生上手实践能力弱。而在此类型课程里加入实践应用则有利于学生对影片素材的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形成完整作品的理解。这种课程改革的方式使学生不仅接触了理论知识,并加强了对软件的操作能力。

2.3 优化专业选修课,强化艺术认知力

为保证关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还可以通过对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里开设中外电影史、戏剧作品研究、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社会与文化等课程来延续动画创作里艺术的认知。此类课程的开设能帮助动画专业学生从电影、戏剧、文学、人文等方向挖掘养分,补充专业知识体系的主干,获得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

3 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策略

3.1 明确改革目标

本课程体系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操作能力、造型能力等素质,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式与能力,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对动画设计课程体系、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将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动画专业功底,拥有比较广泛的艺术、人文类学科知识,具备出色的学习、创造、思考、合作能力并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新的培养目标在要求具备动画创作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艺术教育的要求。这一目标的确立依据的是动画专业是艺术教育的本质,通过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方法,激发动画创作里所包含的文学、个性、风格、世界观、社会、精神来进行艺术交流,摒弃动画创作技术论观点,这既符合动画专业的专业定位,也符合大学教育是博雅教育的观点。

为体现动画教育的本质,保证艺术教育在专业学习中得到明确的渗透,笔者依据课程的性质将专业理论课程分为专业类、艺术类、技术类这几个类型。专业类课程是动画的专业基础,包括运动规律、动画造型设计等课程。艺术类课程包括动画大师研究、艺术表演、中外文学名著赏析、艺术作品分析等课程。艺术类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及毕业创作中;技术类课程包括动画设计电脑基础、动画创作计算机辅助等课程。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进行动画创作的技术支持。此项改革里的课程设置在遵循动画专业应有的课程模块外,突出了学生艺术表达、研究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培养中注重艺术素养教育。从表1可以看出,三大模块课程的构建,将实现学生创作能力、表达能力、艺术表达、研究能力、创作效率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3.2 重构课程体系

我国地方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将课程类别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即:一、二学年学习专业基础课;三、四学年进行专业核心课;四个学年内根据专业需要开设专业选修课。这种课程体系模式,体现了对专业基础美术技能的重视,并将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门类进行普适。在第一学年开设有:设计色彩、色彩构成、现代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等课程;第二学年学习的课程有:动画概论、视听语言、动画角色设计等课程;第三年,进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设置课程主要有: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绘制等课程以及大量的软件类課程;第四学年主要是动画短片创作等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和应用型软件课程的学习。这种课程体系模式涵盖面广,但是也体现出培养的杂乱性。

本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学生学习动画的学科规律,以递进式的培养方式进行课程设置,并在现有课程体系的课程类别基础上依据动画专业的特性以及本次改革的理念将课程类别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能力课、综合能力课以及专业选修课4个部分。专业基础课是动画专业基础性领域学习的开端,开设时间为第一学年。此类课程的开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造型能力、色彩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并且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动画理论到创作基础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课程有动画概论、动画技法、造型基础等;专业能力课是学生进入动画专业学习动画专业技能的课程模块,本模块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开始掌握动画制作的各单项知识,从剧本创作到运动规律,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素质,该模块建立在对专业基础课程中对于造型能力的把握,色彩的运用,镜头语言的掌控之上。此阶段课程开设时间为第二学年到第三学年,开设课程有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表演、动作设计等;开设综合能力课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掌握把控影片整体基调的音乐、对白、镜头、构图、光影、色调、表演等高级动画应用艺术,通过动画声音制作、动画分镜绘制、动画短片制作等课程来检验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本模块开设时间为第三学期到第四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拓展动画专业学生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认知能力,该模块开设的时间为第一学年至第四学年,主要课程有定格动画、戏剧作品研究、社会与文化等。

改革后的课程设置表(表2)显示,艺术类课程达到11门,包括动画理论类、艺术分析类、文学类、人文类等。此外,非选修课类的技术类课程为2门,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将应用技术运用到专业课程内,弱化技术类课程的比重,通过此种方式实现能力培养与技能训练的结合。

本课程体系的改革旨在建立一个能培养动画专业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有效课程构架,这一改革的定位来源于动画专业早期艺术人才培养的方式,反映了21世纪的动画产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这符合动画专业师生的发展需求,也体现出对艺术的追求是创作的根本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杨瑛.中外动画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2011(11).

[2]葛宗男.中国动画教育研究[D].吉林:吉林艺术学院,2007.

[3]动漫就业前景:一边毕业生就业难一边专业人员[DB/OL] . www.sina.com.cn,2016-05-10.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篇7

一、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实现培养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基础课以够用为度, 不能按照研究型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进行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基础课上不能像研究型高校一样进行基础课讲授和教材的选取, 应淡化抽象的定理证明和推导, 讲清楚应用方法和应用领域。专业课教材建设有些滞后, 目前专业课程按照课程群进行课程设置, 适应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但是专业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需要加快适用于课程群课程的教材建设。

(二) 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展相对困难

人才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很多校企合作的课程, 但是如何聘请企业专家进校授课, 课程内容如何选取, 校内教师如何配合企业专家等方面还有一定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通过调研并借鉴国外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 明确专业适应的行业和岗位

通过对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技术与行业相关性分析, 参考最近几届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 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需要主要有两类, 即技术应用类岗位和技术研发类岗位。

技术应用工程师 (一线工程师) :要求获得一定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应用工程师。能从事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相关领域的一般工程计算、工程施工设计, 项目实施与管理、设备选型, 安装与调试, 运行、维护与检修等工作。

技术开发工程师:要获得一定资格证书, 具有专业技术开发能力、创新意识、素质较高的开发工程师。技术开发工程师是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能从事电气领域相关的设计、开发、设备和系统升级改造、新技术引进应用等技术开发工作。

(二) 通过工程对象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突破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以学科系统性为重、轻视工程实践的现状, 转变为以行业和岗位要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面向应用, 突出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设置课程群为单元新型课程体系。

梳理整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依据不同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以课程群的方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群由一系列相关课程构成, 既相对独立, 又通过群内调整课程或整群增减满足不同生源的培养要求, 针对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岗位适应等要求编制新的课程教学大纲, 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评价标准来实施。从工程系统对象提取相应的知识点、应用能力培养点, 以工程系统对象为导向开展实践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等。专业课程运用真实案例开展教学, 同时采取小组方式实施, 培养项目管理、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人际技能等。

(三) 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教学中需要对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改革。教学中采用实验驱动型教学、基于CDIO项目驱动教学、基于工程对象教学、以工程设计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方法。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作为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依据工程现场需求和能力需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设置课程群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 把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行业需求进行修订, 不断深化改革, 提高教学水平, 争取培养出更多“本科水平, 技术特长”具有一定工程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注释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篇8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 一批20世纪50年代前留学苏联的工程经济专家与20世纪50年代前留学英美的工程经济专家在我国开设技术经济学科, 该阶段主要研究的是项目和技术活动的经济分析, 如项目评价与可行性分析。1979年国内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11所院校开办了管理工程专业, 1980年华中工学院开始招收物资管理工程本科生, 1981年哈尔滨建筑大学招收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学生, 此后相继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专业。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先后经过1963年、1989年、1993年及1998年4次修订, 对原有相关专业包括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工程 (建筑管理工程方向) 、房地产经营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专业整合成工程管理, 于1998年正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学科。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 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2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新的挑战要求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一是语言能力。FIDIC合同一般都在特别条款中确定“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二是经营素质。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金融、财务等方面的知识。三是要熟悉相关国的法律、规范及国际惯例。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 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要接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 打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管理学院在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提供相应条件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 能够攻读相关学科专业的双学位和双专业。

3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建议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宏观上讲, 这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等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从教学这一特定范畴来讲, 包括3个层面:一是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有机部分, 相对于教学改革的其他方面而言, 它是基础性的, 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二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 体现和落实第一层面的要求, 同时检验和校正第一层面的要求是否合适, 是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三是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评价、师资构成等环节, 对前2个层面起保障和制约作用。3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课程体系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与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此体系之下, 既能使学生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基本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要有理论深度, 使学生具备发展后劲, 又要能提高实践能力;既要保证基本业务技能, 又要有利于人格品质的塑造, 还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课程体系设置时, 形成以下5个课程模块。

3.1 公共基础课

此类课程主要是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 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能力的基础。它为学生提高基本素质以及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的设置, 应淡化专业界限, 拓宽基础学科范围, 尤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诚信观念的培养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突出强化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特色。

3.2 专业基础课

此类课程由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组成, 虽有应用背景但并不涉及具体的管理对象。它的覆盖面较广, 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因而它对学习专业课和培养工程管理专门人才的理论基础十分有用。这类课程的设置决定了专业面的宽窄和学生将来自我发展的能力。务必本着扎实而宽厚的原则, 亦即“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来设置, 尽量使其内容综合化。

3.3 专业课

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 去掉重复的内容, 合并相近的课程, 取消不成熟、内容贫乏、口径过窄的课程。专业课的设置应体现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法律环境和国际惯例, 体现工程管理新的发展趋势。乌拉圭回合缔结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建筑及相关工程”列入12项服务之一, 建筑业使服务项目的性质派生出一些新的行业, 如投资咨询、市场法律服务、项目营造服务、房地产评估等, 都对工程管理专业提出新要求, 应在专业课设置上得到体现。

3.4 选修课

此类课程包括限定选修和任意 (自由) 选修两大块。限定性选修课的设置主要应体现本专业及其发展方向的特点, 加深理论基础, 训练科学方法和技能, 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的设置主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

3.5 实践类教学环节

缩小学校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是建构主义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 因此应尽量多地采用情景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课时量, 必须注重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向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变, 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采用电化教学, 提高教学趣味性, 实施现场教学。人才培养是我国工程管理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 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改革课程设计, 调整授课内容, 改善教学方法是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必由之路。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资格考证: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国际工程管理认证等

摘要:本文在工程管理专业概况基础上, 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9 (3) :175-183.

论物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篇9

近年来, 基于种种原因, 教育教学中对于物理教师的培养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一直都贯彻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伴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如今的物理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1、物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安排多以必修课为主, 教学内容复杂繁琐, 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选择范畴来选取自身所爱好的专业。

(2) 综合课程以及人文类的课程比例较低。

(3) 教师缺乏充分的物理思想与培养, 对能力重视程度偏低, 教师明显缺少实践的时间及机会。

2、物理教育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1) 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匮乏, 模式单一, 缺乏灵活性, 因此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到教学中去。

(2) 教师一味的讲求物理方面的理论知识, 而缺乏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体会, 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课程教学。

(3) 物理教师的知识水平与学生所学专业学科不相适应。

3、存在于物理教师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

(1) 我国的物理教学手段还相对落后, 教学仪器老化, 已不能使学生的学习要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

(2) 我国各大院校的物理教学手段基本相同, 没有结合各自高校的专业特点, 没有建立健全其各自院校的物理教学特色。

(3) 高校的物理教学单一, 不能与其他科目进行联系。

二、“专业课程平台”在物理教育中的建立

1、“专业课程平台”的建立

对于专业课程平台的设立我们可以制定成为四门选修课程以及三门必修课程。对于物理学科选修的课程, 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物理文化、学生职业生涯、物理教学技能以及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四方面的内容。物理文化的选修课程主要简述的是物理学方面的历史以及物理学方面与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关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则是为今后学生走出大学校门后所要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职业生涯则是更具学生的特点来规划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物理教学技能包括了当今时代所具备的物理应用技术, 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选修课程的设定给物理教学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务必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才可以参与到选修课的教学中来。对于选修课程, 我们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选课模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去参与选修课的教学;同时还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基本功的情况, 结合选修课程的特点来进行选修课的选定, 更好的帮助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

2、“学科基础平台”的建立

在采取以专业课程平台建设为核心的基础上, 学科基础作为平台建设的基础也尤为重要。学校的物理教学通过学科基础平台的建设, 学生可以通过基础平台的学习, 以便掌握有关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 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学生可以更为深入的理解相关的理论方面的物理知识, 增强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技能的能力。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教学器材,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理解到有关物理方面的相关动态, 通过实验课程的设计, 让学生增强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答能力。

同时, 根据物理学科所内在的逻辑体系, 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物理学科框架, 方面学生接受以及理解和获得物理学习中所存在的乐趣, 学生通过基础教育中明确物理学科所要研究的科学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基础学习中明确物理学习的目的以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3、“实验以及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

物理教育存在这较大方面的学科性, 对于技术性以及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受重视程度以及广大家长的青睐程度明显要高于与物理教育, 如物理师范教育相近的专业。正是由于对师范教育方面缺乏重视以及学科自身内容复杂、逻辑性强的特点, 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开设实验以及实践性的教学平台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实验课程的设定, 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分析, 获得答案;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成就感以及趣味性, 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 实验平台的设定为今后学生的工作提供了实践方面的基础, 更有利于今后的物理教学。

三、有关物理教师的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 面临着有关基础教育的相应改革, 各校物理教师的教育改革也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科建立的改革。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 积极主动的建立健全个学科之间的整合, 在坚实学科基础之上, 合理的扩大学科的范围, 在进行学科多样化改革的基础上, 还应该注重重点学科的大力培养与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学科的结构层次, 完善学科建设, 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以及教育水准。

2、物理教师专业技能的改革。

教师作为物理教学的引导着, 必须拥有专业的职业技能才能满足学生教学的需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停滞不前或者落后的知识技能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 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实验课的设定, 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的师范性以及专业学术性的有机结合。

3、物理教育模式的改革。培养多样化的, 多才能的专业教师教育, 积极开展开放性的物理教师的培养模式。

四、总结

实践告诉我们, 固有的师范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 因此,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物理教育事业, 就要求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强化我们物理课程的教育体系的改革, 建立完善具有物理特色的专业体系来促进物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苟渊, 刘贵华.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 14 (2) :22-25.[1]苟渊, 刘贵华.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 14 (2) :22-25.

[2]易元祥.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100-102.[2]易元祥.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100-102.

[3]赵丽娟, 刘思敏.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学修课教学的思考和尝试[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89-91.[3]赵丽娟, 刘思敏.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学修课教学的思考和尝试[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89-91.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体系研究 篇10

“2 + 1”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第三年直接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具体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根据将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一段时期的岗位实践锻炼,从而学习和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年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的安排是很好的,第3年学生到企业去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第3年能顺利地找到工作岗位,并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这就给前两年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两年的时间内如何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广大会计教学工作者的难题。

1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相适应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既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点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素质良好、知识够用、能力较强的能胜任中小企业会计等相关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技能型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理论学习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所谓 “必需”、“够用”就是要以培养目标的各项“能力”为据,确定理论学习的内容和量,而不是以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为据。但是,理论是有系统性的,在教学中也需要遵循理论的连续性,所以在根据某项能力确定需要学习的理论时,还需要考虑到必要的前提学习内容和后续学习的接口。此外,还要允许多样化,即允许对同一“能力”化解出的理论学习有一定浮动幅度的差异,如可以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因为毕竟把综合职业能力转换成课程是个主观能动过程,应允许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同职业、同一类型人才的具体要求也是多样化的。

企业一线的会计、出纳工作岗位主要是与现金、银行存款打交道,包括现金的收入、支出登记,各种有价票据的管理,填制凭证,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审计核算、信贷审查等。这些职业岗位对其人员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 1) 基本素质。主要有: 基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忠诚、守信、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等; 懂得相关法律知识,能自觉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 还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专业水平,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发展,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已成为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必备条件,因此是不可忽视的。

( 2) 专业能力。这主要包括四种能力。第一,会计核算能力,如能够科学建账、熟练运用会计方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进行成本核算、组织财产清查、合理报税等。第二,财务决策能力,指具有财务预测和参与财务决策的能力。第三,会计电算化能力,指掌握财务软件的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有关的财务软件。第四,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能用英语填写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能阅读。

2 拓宽知识层面,强化实践教学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型、技能型人员, 因此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动手实训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环境,熟练顶岗工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要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 加强针对性; 二是要注意与理论教学同步,做到边教学边实践。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突破高等教育长期沿用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两基两能”( “两基”是指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两能”是指相关职业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 。

实践课程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应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实践课程包括三个层次: 1课程实训; 2综合模拟实训; 3岗位见习和毕业实习。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加大技能课和实训课的比重,优化课程设置,推进理论与实践整合,根据部分院校教学实践的体会,会计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时数应占到总课时的30% 以上。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会计核算能力、电算化能力等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3 打破基本学科界限,实现课程优化重组

课程设置一般都要受到学制的制约,要使会计高职学生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拓宽知识基础、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必须打破现有的基本学科界限,重组优化现有课程。一是应考虑适当降低专业课程的教学难度。在以往的职教教学中,人们往往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未来就业的需求。对一些教学难度大,并且对主干课程教学影响不大的基础课与专业课,以适当地削减,而对那些影响学生后续发展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较强、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开发他们的后续发展潜能。二是对相近的学科知识进行重新优化整合,构建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通融的新课程体系。从一线会计人员的实际需要出发, 坚持“适用与够用”的原则,将多学科理论进行合理的编排,减少学科门类,让学生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训练中去。比如将计算技术、点钞、小键盘录入、会计书写等整合为一门会计基本技能操作课程,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会计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采取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 考试、考核与考证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例如考试可分为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核三部分。理论考试采取试题库方式,主要侧重会计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 技能考核可以将考场设计成模拟“现场”,然后规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处理相应的业务; 综合能力考核可以采取问题讨论、答辩、评论写作、企业调查等有创意的新颖的考核方式,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考核。

4 高职会计专业 “2 + 1 ” 教学模式下课程体 系的构建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结构,就必须进行职业分析。职业分析可借鉴国外职教模式的成功经验,对开设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可借鉴劳动部门和行业分管部门颁布的职业资格的技术等级标准,并进行细化分解,这样可以使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会计专业涉及工业、商品流通、金融保险等企业,涉及财会、统计、营销、保险、金融等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职业分析实现了从单一职业、单一专业的分析转向职业群的分析、一组相关专业的分析,拓宽了专业面,为最终形成宽基础加专门化培养方向 ( 活模块) 的专业课程结构创造了条件。课程实施的辅助环节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教育目标的需要,从高职会计教育的师资情况来看,在学历、职称、实践经验、知识更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氛围促使和激励教师更新知识、晋升职称和考取专业执业资质。以上这些情况对提 高教学质量极为不利。从课程实施过程来看,会计与审计专业存在的问题是单一“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依然占据主流。近几年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如由单向讲授逐步转向双向讲授,讲授方式包括教师提问、回答、引导和学生回答、提问、讨论等; 在模拟案例教学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但这些尝试还处于形式阶段,课堂气氛虽然新颖有趣,但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来衡量,是否真的更为有效? 至少在据笔者了解的范围和从自身体验看,有些教法改革仍然流于形式。事实上,我们关心的不是某种教学方法的取舍问题,而是怎样创造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每种方法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再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从教学工具来看,目前会计教育的教学工具主要是教材和教案,辅之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会计准则出台至今,我国公开出版的各类会计教材不胜其数,更追求配套化,大多数教材结构、内容雷同,缺少自己的特色,教材编写重复混乱,各成体系,精品极少。另外,教案 ( 包括教学课件) 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而我们却缺乏合适的会计教案及通用的教学课件。在西方国家,每门课程有配套的教材、教案,其中教案是最具影响力、最重要的教学工具,这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在各教学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教案实际上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学生也以教案为主要学习依据,教案对学生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了教材。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篇11

【关键词】项目课程 中职课程 中职教学

前言

现如今的中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院校已经对课程进行了改革,项目课程体系的建设被广泛的应用到中职院校的教学当中。但是,在构建项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漏洞,下文主要对构建项目课程体系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中职院校的教学带来帮助。

1 项目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比较

1.1 从课程目标比较

学科课程是作为教学课程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采用一些客观知识来发展学生学习的心智;而项目课程则是以实践的形式对学生展开的教学,主要就是通过对理论性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有效的培养学生自我实践的能力。

1.2 从课程内容上比较

学科课程主要是发展学生学习的心智,可以通过对知识的逻辑关系、基本结构、意义等方面掌握来获得,学科课程可以说是主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性知识[1]。对于学科课程的内容来说,只要是受过理论性教育的就是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内容,而且也算是获得了该学科知识的思维模式;而从内容上项目课程是与学科课程有着截然不同的教学内容,项目课程主要是必须通过实践的过程,才算是对知识有了掌握的能力,因此,知识的实践性也可以说是项目课程的核心。但是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有些特殊的项目课程,需要在实践之前要对理论性知识做充足的了解。

1.3 从课程内容组织上比较

学科课程是需要根据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进行分析,进而组织课程内容;项目课程则是以工作项目的实践为主体,通过工作项目的实践性来组织教学课程的内容。

1.4 从学习方式上比较

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理解、记忆是学科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而在项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是以实践形式为主的教学,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

2 构建项目课程面临的问题

2.1 核心问题

在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中心的新课程教学体系中,由于面临教学专业的领域不同,就要考虑到项目课程对职业岗位人群的技能和知识的覆盖率,这也是确保学生能在社会有着适合自身专业的工作。因此,要确保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技能与社会的就业市场中对职业技能的要求相互吻合,这也是现今构建项目课程所考虑的核心问题[2]。中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被广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通过构建项目课程对教学进行实践创新,能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能力,提高就业率。

2.2 观念问题

在现今的中职教学课堂中,已经逐渐的采用项目课程进行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局面对中职院校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效率。但是,项目课程在中职教学课堂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盲目地构建项目课程不仅不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这种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能力过低,或是投入不积极等因素都会影响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改变自身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2.3 技术问题

在项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熟悉的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技术等知识。因为项目课程的建设是具有综合性的技术项目,这也是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较强的教学技术,那么在进行课程项目设计时就不会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能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人才。

2.4 实践问题

如何使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专业技术更适应社会,就需要构建项目课程的中职教学,以及不断的进行实践,通过对社会中各种职业能力进行相关的调查,才能让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不断的提高,也就直接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但是,也会有很多的中职院校在盲目的改革项目课程教学体系,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这需要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

3 构建项目课程的方法

3.1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

在构建项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要被眼前一时的成败所误导,要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断地扩展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且,要不断地参考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项目课程的构建,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扎实的职业技术。一时的成败只能决定一时,却不能决定一世。因此,在构建项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终身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进行教学。

3.2 以实际工作过程构建项目课程

在构建项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多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性,通过与实际工作相互结合,可以让学生对自身所学的专业技术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通过与实际工作相互的结合,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如何利用自身专业技术完成整个工作的流程,这也是学生从一个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转换的过程。

3.3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中职院校通过对社会需要的技能进行调查,再对项目课程进行改革,同时要设立一定学习的任务。设定的任务要围绕着职业能力为中心,通过工作任务充分的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把相应的技能、知识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完成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

3.4 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在中职教学中,会涉及很多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拓展和完善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展开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让工作任务拥有具体化和典型化,而且,通过获得成果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专业技术应用的直观体验,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能通过成果来激发学生对自身专业技术学习的动力,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当然,在选取产品的过程中要是比较讲究的,不能随便选取,要尽量选取能体现出地方的经济特点,一些具有可行性、典型性、先进性的典型例子,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4 对项目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

4.1 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项目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设计的项目课程教学的优劣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从老师建设的项目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根据项目课程内容的适用性、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此外还要调查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结果以及反馈等综合来评价教师。这样才能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教师通过不断的完善项目课程教学体系,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的提高。

4.2 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分为阶段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两种。阶段性评价,就是通过阶段的项目课程教学,调查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学习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这也是对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比较重要的阶段,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就要分析下问题出在了哪里,以及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更改,因此,阶段性的学生评价和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整体性评价,是学生通过2-3年的项目课程教学训练,然后调查学生是否达到职业技能的要求,还要从学生的岗位以及是否能通过职业技能的鉴定等展开调查,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调查,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中职学校项目课程体系的良好发展,促进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良好进行。

总结

通过对项目课程建设体系的改革,不仅能够实现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对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还提高了中职院校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中职课程进行改革,促进中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春,张秀国. 浅析高职项目课程的开发过程[J]. 教育与职业,2011(17).

[2]丁春明. 中职校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J]. 江苏教育,2010(09).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篇12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知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过程控制、学习考核方式、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教材开发在内的课程教学样式。其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一、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许多高校专业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越来越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学科型教学思想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中,还有相当部分教师仍然忽视高等教育的特征,仍在沿袭学科型教学模式,专业课程教学仍是普通教育的简单复制。其主要表现是:

1.以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为导向,忽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2.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职业能力训练;

3.以教科书为平台,忽视职业活动实际状况;

4.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5.以终结性评价(期末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忽视职业能力的日常养成。

其主要弊端:一是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二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分离;三是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客观验证。(因为学科型教学体系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是“纸上谈兵”,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考核,其核心指向是看“老师讲不讲得好”)。四是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是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中一个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迫切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愈加严峻,所以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高等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以工作过程确立课程教学体系。即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或活动。具体来说,课程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要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要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

2.以能力培养确定教学目标。即课程教学组织必须重点突出的六个核心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包括职业技能和相关素质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性考核。

3.做到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即“课程对接岗位”为内核,将上述六个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为一体而形成的高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及程式。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以职业岗位活动调研为前提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以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职业能力目标;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按“必需、够用”原则确定明确、具体的知识目标;以课程目标、岗位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组合教学模块,设定教学内容;以能力训练项目作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载体;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作训练素材,实现项目教学的职业仿真性;以项目教学为平台,真正实现“教学做”三者的融合;以学习过程中训练项目完成情况及主观性表现考核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见图1。

参考文献

[1]罗桂兰.基于工作过程的《出纳业务核算》课程教学[J].现代营销,2012,(10):46-47.

[2]潘钦锋.应用型院校建筑结构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143-144.

[3]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43-44.

上一篇:数字遥感下一篇: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