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2024-07-26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共12篇)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1

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办学热潮面前, 新闻实践教育机制的保障, 是新闻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新闻专业实践教育在国际上尽管有很多成功案例, 但记者的培养首先是为本国服务的, “拿来主义”也要符合我国国情。因此, 新闻专业实践教育要在吸取西方记者培养的优点上, 结合中国特色加以改善, 在新闻理论、政策路线、新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勤于实践, 勤于动手, 勤于操作, 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又有国际化眼光的中国新闻人才。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新闻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通识化教育需要与实践结合。创立于1912年的威斯康辛大学 (Wisconsin University) , 其麦迪逊分校新闻专业有近百年的历史, 办学经验丰富, 其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堪称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典范。2000年以前, 威斯康辛大学的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实行各专业打通的基础教育, 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中选拔新闻专业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以前修满40学分, 并且已经修读过大众传播概论课程。其中, 修新闻与传播学专业30~40学分, 专业以外80~90学分。专业外的课程相当广泛, 可以涉及商业、工程、农艺、生命科学、教育等多种领域。2000年威斯康辛大学教学改革后, 仍然没有动摇通识化教育的原则, 而是用多学位制度代替了原有的新闻人才选拔体制。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也有培养“杂家”的说法。老作家、出版界前辈叶圣陶, 在一个新闻界的座谈会上说:“我们的记者编辑就应该成为‘杂家’。报纸本身是‘杂’的, 我们也要‘杂’一点了。” (1)

通识化教育离不开通识的实践。目前, 绝大部分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都是以新闻单位为媒介去了解各行各业的, 即便拥有很多的实习机会, 仍然缺乏实践的直接性, 做不到真正了解某一报道对象, 势必影响到新闻的公正和客观。而多学科的专业实践, 有助于新闻的多样化, 有助于打破新闻的模板趋势。近年来, 新闻专业的学生撰写报道有程式化的倾向。一方面, 这与媒体缺乏多样性有极大的关系, 程式化的报道倾向, 对在校大学生起了误导作用。另一方面, 这也与新闻教育面过于窄小有关。新闻专业学生应该广泛地接触多种学科, 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正确地把握报道对象之间的联系,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总体中把握真实。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新闻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学校可尝试以下三种方式完善其学科教育:一是文科生大二选新闻专业。这样使学生在大一期间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了解专业, 开拓视野, 再确定专业发展方向, 能够扩宽新闻报道面。二是多学位制度。新闻报道本身存在着短平快的特点, 新闻到底有学无学在学界仍争议颇大, 因而, 新闻专业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三是增加并提早实习时间, 重视实践学分。一些高校往往存在着重分数, 轻实践的思想, 这种思想误导了新闻专业学生, 使其认定新闻是一门和文学、外语、历史一样的专业课, 而轻视了实践学习, 最终培养出的高分学生却经受不了实践的检验。

鼓励学生自办媒体, 自行创造实践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媒体开始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新闻的采集越来越难限制于对设备的占有上。一部小小的手机拥有拍照、摄影、录音、文本编辑、连接网络等多种功能, 3G手机更是使得手机的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提升, 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的能力加强,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机的普及和其功能的扩大为开拓新闻能力提供了更为廉价的硬件。与此同时, 数码产品全面降价, 小型DV、数码相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网络的高速发展, 博客、视频网站、BBS的兴起和发展, 为自主的新闻采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使学生有机会利用身边的采集设备进行采集新闻。从当前的情况看, 学校网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把学校网站打造成一个新闻专业实践的平台, 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努力。首先, 学校网站要扩大报道范围, 不仅要关注学术和学校会议, 还要把触角伸向教师、学生的日常生活。其次, 要培养校园新闻专业学生参与到新闻制作中来, 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盘活僵化的校园网站。再次, 网站编辑要把好关、把好度, 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最后, 要增强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把蛋糕做大, 使校园网站成为一个在学校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先有实践平台, 后有应用型人才。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 更要鼓励学生自行创造机会进行社会实践。

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媒体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新闻单位选用, 新闻单位要获得好的人才也主要靠学校培养。培养与选用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从广义上说, 新闻单位同样也是新闻教育者, 是新闻人才的培育者。新闻单位要树立“产学一体”的观点, 把人才培养纳入自己工作的轨道, 以解决培养选用“两张皮”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可以提倡联合办学, 让一些实力雄厚的新闻单位提前介入培养环节, 包括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 派遣有实践经验的采编人员兼职讲学, 为学生提供常年的实习机会, 以及共同制订教育方案。在培养过程中, 新闻单位可以按需“订货”, 可以对看中的对象进行跟踪培养, 并且以某种协议方式保证优先获得优秀毕业生。日趋激烈的新闻业竞争, 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 支持新闻教育, 将被证明是最高效的一种投资。 (2)

美国是媒体行业最发达的国家, 教学实习对于每个新闻学院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学校和本地的一些媒体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 而学校的教师也常常是媒体的资深编辑或记者。与很多中国院校不同, 美国对新闻实践工作更加重视, 实习的时间会比较长, 一般要花一个学期时间。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当地媒体有长期的联系, 实习的时间也不短于一个学期。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实习活动必须经学术主任批准后方可开始, 去媒体实习的学生通常可以得到半个学分, 实习结束后, 学生必须交出一个报告来说明实践所得, 同时媒体也要寄出一封信对此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创造机会让学生与职业新闻工作者交流。新闻教育要适应当下新闻行业的发展步伐, 这就需要学生一方面要关注现在的新闻教育, 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当前的新闻事业, 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新闻教育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境界, 与职业新闻工作者的互动必不可少, 这些互动包括邀请新闻记者到学校来与学生交流, 让学生走进媒体机构进行参观学习等。另外, 学校新闻专业的教师也应呈现出“复合型”的状态, 既要有高学历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型教师, 又要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的新闻记者拥有大量的尚未公开的第一手资料, 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讲授, 把自己的“直接经验”, 转化为学生的“间接经验”。具体来讲, 有如下几种方法:一是聘请当地媒体资深编辑、记者, 定期为学生讲课, 让学生了解新闻产业运作流程和当地新闻热点;二是灵活安排课程, 使学生分批次到新闻媒体实习, 深入实地学习新闻, 与编辑记者更好地交流, 了解新闻行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更好地为自己做出职业规划;三是邀请著名新闻人来校讲座, 培养学生用大视野看世界。

新闻实践教育要面向现实, 就要从课程 (包括实践课程) 上增加职业教育的因素。职业的从业人员带来鲜活的新闻事实, 有助于新闻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否则, 新闻专业学生一味从学理上深究新闻如何如何, 最多只能成长为万年寒草, 可以傲霜雪, 却不可为栋梁之才。

新闻实践教学是新闻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 直接影响到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效果和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新闻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取决于不同环节的链接和整个体系的系统性。只有不断加强新闻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实践能力, 从而适应媒体的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朱建飞、周立荣:《媒体与高校合作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实践》, 2009 (5) 。

[2].王立人、顾建民:《国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4].马永春:《论大理学院新闻专业实习平台的建构》, 《大理学院学报》, 2009 (9) 。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2

关于新闻学专业学生专业理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闻专业理念既是新闻从业者的思想引擎,也是新闻从业者发挥媒体社会职责的品质保证.在新闻专业理念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精深的专业教育、追求互动的社会教育和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以适应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

作 者:张明海 Zhang Minghai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学生   专业理念   教育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3

[关键词]新闻院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51-01

在信息时代,网络传播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现代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新闻专业人才是当前重要的命题。然而,目前新闻传媒行业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一方面,毕业生挤破头想进媒体,却越来越艰难,另一方面,很多媒体苦恼找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而导致这种怪状?新闻专业的学生应当怎样学好专业,需要达到怎样的能力才算理想的新闻传播人才呢?

实践证明,高校新闻院系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培养适应新闻传媒行业现实需求的新闻人才,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以新闻媒介市场需求导向人才培养的路子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新闻传媒行业现在急需三类人才:一是上岗后就能补位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三是精通新媒体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专家保守估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新媒体人才以及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新媒体人才急缺的岗位,不仅仅包括各传统媒体纷纷建立的网站需求,也包括发展快速的新闻门户网站、专业网站,还包括具有潜力的手机媒体、金融机构电子信息服务平台等未来的“新新媒体”的市场需求,而这些单位,几乎都是盈利能力强、收入水平高、具备国际化视野、态势良好的优质企业。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新闻院校应当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新闻应用性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实践环境中进行,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从而今后能够实现学生们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防止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出现“水土不服”的尴尬现象。

二、把培养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全能记者作为目标

什么是全能记者?有记者用这样一段话描述自己的工作,“当我们在现场连线的时候,你可能会以为我们是电台的;当我们拍照时,你可能以为我们是摄影记者;当我们在拍摄视频时,你大概觉得,嗯,可能是电视台的;当我们蹲在地上,双手在键盘上翻飞写快讯时,你恍然大悟,原来是网站的。可是,在今日看到我们的长篇报道时,你又有点疑惑了,我们是报社的!”这大概可以诠释当前记者的“全能”。事实上,我们很难想象媒体会聘请一位不懂电脑的记者,而几年后也同样不能想象某家媒体聘请一位不能跨媒体工作的记者。在众多新闻现场,“背囊记者”随处可见,他们是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的新闻工作者,他们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报道任务,他们背一个包,里面有录音笔、日记本、笔、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等,他们随时随地记录下突发的事情。设想有这样一个情景,你在路边看到一位突发疾病的老人倒地,好心人现场施救,作为新闻记者,你迅速拿出摄像机,将事情的经过录制成短片,在笔记本电脑上简单剪辑,通过网络发送到编辑那里,以视频新闻方式同步播出,同时,你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拍摄下清晰的画面,然后传送到编辑那里,然后,你撰写了消息稿随即发布到了网站上……这时候的记者,就是全能记者,培养专业全能记者,是当前媒介融合形势下的必然之路。

三、培养锻造既懂新闻又懂媒体经营的管理人才

目前,媒体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出身于新闻业务部门,有的则是上级行政部门委派到媒体的管理者,很多缺乏经营管理媒体的实际经验,而媒体急需大量既懂新闻又懂媒体经营的管理人才加盟媒介,尤其随着新闻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日报网站消息称,在北京举办的一场传媒类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多家传媒单位都表示,一般的新闻采编人员已经饱和,现在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新闻专业知识基础,同时需要掌握另外一门学科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既懂新闻又懂媒体经营的管理人才。

中华传媒英才网曾对前程无忧招聘网、中华英才网与智联招聘网站北京地区招聘信息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对传媒业的人才需求具体职位进行分类,“市场、广告、公关”类人才需求最多,占传媒产业人才需求总量的39.74%,其后依次为“创意、策划、设计”类,“文案、编辑、记者”类,“影视、制作”类,“经营管理”类。可见,“文案、编辑、记者”类人才需求数量并不大,而经营管理类人才虽然目前需求数量有限,但是其潜在的用人需求会逐渐地上升。这是因为,目前活跃于国内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人才,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新闻行业进行改革转型的环境之下涌现出来的,其中很多人对中国报业、广电行业,尤其是新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的理念没有完全吃透,所以,随着中国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这种懂得经营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有可能持续增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明认为,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不再喜欢用万金油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而需要具备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学科背景的人才,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这无疑给新闻专业的科班学生提出了更大地挑战,他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必须在学好专业知识,发挥上手快的最大优势的同时,努力把自己塑造成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比如可以在学校里选修一些经济、法律等课程,力争让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更多一些、知识面再广一些。对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刘建明教授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也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有些学校还开始招收媒体经营管理方向的研究生。但是即使是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也很难说就是合格的新闻经营管理人才,他们很容易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新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高层次的新闻经营管理人才还必须要在实践中锻炼成材”。

当然,目前媒体也特别需要跨媒体的全方位人才,因为现在媒体的融合在加快,这个就必须要懂网络、手机新兴媒介,也得懂传统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两个都懂,这就非常厉害了。《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曾说,“《北京青年报》基本上每年有一次公开招聘,最后录取的最多的不是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个我觉得有点可惜。有时候我一看他们的简历,大多是我们过去非常崇敬的那些新闻学院,如果这些学生进来,要过去的话是非常好。但是我们有笔试,有面试,有实习,有最后的考核等等。一串下来,最后剩下的却不见得是新闻专业,或者是名牌大学……我曾经说过需要三种人,就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现在我又加了一个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

参考文献

[1]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李希光主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4

一、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现状与缺陷

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 到2006年, 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点达661个之多, 在校人数达到13万余人, 而追溯到1994年, 我国新闻专业点不过66个。高校新闻专业发展的速度十分之快, 但目前的发展结果却警示着我们高校新闻教育似乎并未跟上步伐。据专家保守估计, 在未来三至五年内, 媒介市场的人才缺口达60万至80万人[1]。但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式却依然严峻, 由此可以看出, 现行的高校新闻专业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必须对此作出思考与总结。

1. 新闻教育与媒介实际相脱节

媒体环境是多变的, 特别是在新媒体成为主流, 媒介融合正在进行的环境下, 媒介的发展更是飞速, 但我国新闻教育却并未及时更新、与时俱进。例如, 仍有许多高校未把能与当今媒体相适应的媒介管理或新技术运用等课程纳入教学体系, 并且大部分高校在基础的新闻写作课程上所讲授的仍是从几十年前的教材上复制下来的知识, 已不符合如今实际媒介机构内的写作要求了。

2. 思考与动手的培养未能良好的结合, 缺乏突出能力

媒体的工作需要能把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素质, 会思考的新闻人能拥有敏锐的新闻嗅觉, 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并且有独特的视角, 而会动手的新闻人则能把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通过实际的操作以一种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 优秀的新闻人就是这两者的结合。但从就业中的情况来看, 高校新闻的培养还没有良好的将两方面融合, 有些注重思想却不重操作, 培养出来的学生十分有思想, 但无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将思想表现出来, 而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很强, 但却只能在别人提供主旨的基础上完成后期制作, 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 这就造成了综合的人才少之甚少。

二、对高校新闻专业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基于上述对现今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现状与缺陷的总结, 针对性的对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1. 加强高校教育与媒体的沟通, 更新教育模式

高校新闻专业教育要与时俱进, 就不能“闭关造人”, 必须打开大门走出去与人才输出的接收方—用人单位交流。只有与实际的市场媒介机构进行沟通才能洞悉最新的媒介环境, 才能了解市场需求和新技术。在此基础上高校的新闻教育模式还需根据交流结果不断更新教育模式, 采纳好的建议, 这样才能培养出新媒体时代所需要的真正的新闻人才, 为国家的传媒事业输送人才, 并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做到真正的负责。

2. 培养精通其它专业的复合人才, 适应市场需求

媒体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 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 一个优秀的新闻全才, 不仅是采编写能力需要集于一身, 会使用新技术、善于利用互联网和操作各种软件也是一大标准。“新闻院系是钢铁公司, 不是自行车厂, 不是拖拉机厂, 不能像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那样一出去就只能是自行车, 不能搞别的了。”[2]因此, 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不仅要包括能扎实学生采写编等基本功底的课程, 也要加入应用软件和新技术的使用等适应新时代媒体发展的课程。这样, 学生在毕业后才能更快的融入媒体工作中。

3. 在培养操作能力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

当今媒体工作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和依赖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扎实的基本新闻基础也不能被忽略。传播技术无论如何改变, 都离不开新闻写作与采访这一类最基本的新闻能力, 但是, 现在有许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却连这些基本的能力都没有掌握好, 甚至有同学闹出了把“范长江”当作“潘长江”的笑话, 还有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面试时连消息都不会写, 这都突显了当代新闻专业的大学生的新闻功底极不扎实的情况。因此, 高校在进行新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措施杜绝这些现象的继续泛滥, 如果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新闻稿都不会写, 那新闻学教育存在的意义则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 为了培养更优秀、能被市场所认同和需要的新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 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教育不是关起门来进行的, 需要和外界进行交流, 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 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只有在不断的改进与发展中才能突破瓶颈, 为我国媒体事业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精英。

参考文献

[1]袁丽媛, 《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探析》[J], 中国信息化, 2013年第06期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5

1.1 教学环节纷繁复杂,没有体现出教学的效果

应该以培养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为标准和目标,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实际的社会需要来设置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环节。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牵扯到一系列的例如开题报告的撰写、参考文献的搜索、外文文献的翻译等诸多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复杂,很多的环节并没有起到预先设置时所期望的效果,实际上收效甚微,与学生投入的精力不成正比;此外,学生与指导老师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时间去填写大量表格、文档,经历层层评审,极大地分散了学生及导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本身的钻研。而同时,学生及导师对论文(设计)本身的探讨与交流过程反而被忽视,压缩了原本花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时间精力,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成果的含金量下降,更没能到达应有的目的。

1.2 选题把握不当,抄袭成风,论文缺乏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选题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第一项重要任务,选题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败。学生极易在选题上陷入“大题小做”的误区。甚至很多选题远远超过他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在现有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下无法进行,更谈不上完成。很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倾向于选择“高大上”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研究内容十分宽泛,涵盖的知识点和研究方向有许许多多。受限于本科学生的研究能力,往往导致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空虚以致选题脱离实际,理论性的研究占据其中相当的比重。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数量爆炸性增长,很多时候获取信息已经不再困难,加上理论性文章多属于定性分析,毕业论文(设计)中涉及到的相关的知识数据资料也极易获取,使得学生无需实际和实地调研,就能写出一篇很容易达到论文要求的字数的所谓的“论文”。同时如何评估一篇理论性文章的优劣也是个非常困难问题,无法具体使用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所以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滥竽充数,“混”个毕业。学生不愿意去自己实地调研、收集数据、深入研究,而是生搬硬套地将别人已发布的研究东拼西凑。往轻了说,研究的主题和目标与本科毕业生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相距甚远,准毕业生无法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环节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往重了说,这样生搬硬套,复制粘贴的行为就是学术欺诈,是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1.3 实习实践经验欠缺

各个院校都有对广电新闻专业的学生提出实习实践要求,也安排了这一环节,实习单位一般是在传统的媒体例如电视台、电台、报社或杂志社,或者是媒体相关的诸如广告公司或者站等等。但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实习前并不了解电视台、电台、广告公司等媒体机构的架构及工作规范和流程,而且通常实习时间十分短暂,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学生在撇除一开始的适应期后,实际的工作时间并不长,结果是学生才刚了解企业单位的架构,对负责的工作有所熟悉的时候实习期便已经满了。所以,这样安排学生的实践环节并不符合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所具有的渐进性、累积性和反复性规律。目前国内的高校除了对毕业实习有所要求外,一般不另设实践环节,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寻找相关的实习单位,这就导致实习的单位与专业的吻合度以及实习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最终不能很好的实现预期的效果。

1.4 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和考评机制

为了不耽误学生找工作,减轻学生就业压力,部分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抱着走过场的心态。由于评审老师基本上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简单的查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就能看出论文是学生东拼西凑的还是认真撰写的。不少评审老师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只是学生对本科四年学习成果展现的一个形式,而因为毕业论文(设计)不合格会导致学生无法正常毕业,对毕业生的就业、升学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有意无意地降低评审论文的标准,尽可能地让学生顺利通过。因此,建立对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评估的监管体制对于提升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2 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2.1 建立学年论文制度

学年论文制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灵活运用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知识来解决一些不太复杂,但却是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能独立地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研究条件来解决问题,对参考文献所提供的论点及自己收集的材料有一定得组织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图表,系统地、完整地表述所研究的成果。

要求本科生对于毕业论文能有所创新,能有所建树,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本科生的核心培养需求是满足两点:一是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二是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作为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

,创新是核心和立论之本,没有创新的论文,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现有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往往需要学生在几个月之内完成,造成的结果是复制与粘贴他人的文章拼凑成了毕业论文(设计),这样的东西毫无意义。而学生在第五学期时即开展学年论文工作。三年级学生通过写学年论文,可初步了解论文写作的步骤和过程,既可以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之后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延伸性探讨,使其前后连贯,而不致于忙乱失措。

2.2 突出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性质

尝试改变毕业论文(设计)的单一形式。结合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点。要改变原先单一的论文形式要求,更多的用一些体现实际应用性的、实践性的成果。不一定非得要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科研论文等全套齐备才能答辩,对于有独特观点的、经过学生本人独立研究而撰写的文献综述,也可以算做毕业论文,毕竟较之单纯以抄袭为主的论文,此类文献综述更能反映作者自己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密切学院、系和实习单位的联系,本科第六学期暑假可有计划地派遣学生前往实习,而经实习所得而成的实习报告、调研报告、设计方案、案例研究报告等,经指导教师和系里的统一评定,也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2.3 加强过程监管

建立审题制度。组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师共同拟定论文候选题目作为题库;建立和健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例如,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领导、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撰写要求及书面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过程的管理及指导教师给予的阶段性成绩评定、答辩初评及终审成绩等;编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在《手册》里明确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及对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主要任务、论文的进程计划、结构内容等。该《手册》的内容可以作为中期检查的依据。

2.4 改革评定标准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建议将当前盛行的以答辩评定最终成绩的测评方法尝试转换为新的模式,即:指导教师30%+评阅教师30%+答辩40%=最终成绩。也就是说,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先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这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的30%;为避免指导教师评审标准的主观性,再由(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定成绩,这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的30%;最终,由答辩委员会给出答辩成绩,这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的40%,将上述三项得分相加,即为论文的最终成绩。

2.5 开展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培训

改变原来单一的论文形式要求,认可能够达到广播电视新闻学培养目的、提升素质、加强能力的作用的例如实习总结、策划方案、案例研究、文献综述、设计方案、调查报告等一切形式的设计(论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于

浅析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的论文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文献利用的效果研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范文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模板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模板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模板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模板法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提纲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写作模板

的要求:具有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或具体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的要求。

3 总结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教育 跟进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20-01

对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教师和教材是加强和改进新闻传播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端,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教育广大学生。要坚持做到“学生的思想走向哪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跟进哪里”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行“跟进式教育”,这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进一步延伸了思想教育工作的空间。

1 新闻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单独为了教育而教育,对于新闻传播类的大学生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应该将新闻观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在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爱国意识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学生的新闻观,强化新闻理念,将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素质作为开展各项活动的初衷,拓宽学生课堂,内化专业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作为指导思想,弘扬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将这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无疑对于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充当新闻工作者主力军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新闻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

2 提高学生的职业操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重

目前,新闻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来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重心前移,也就是一定要在学生时期抓好这项工作。学生的实践活动正是增强大学生们职业精神的一剂良方,牢固地把握住学生进入媒体实习的第一次机会,在这之前加固学生职业操守的阵线,要在第一次深入社会采访时就把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例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兴盛,各种形式的假新闻、有偿新闻层出不穷,对社会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输出地,必须从源头上杜绝这种不良行为,引导同学尊重新闻事实,强化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诉求。针对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各个阶段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同,利用学生的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实习,在亲身的体验中逐渐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有利于为培育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打好提前仗。

3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魂

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个性化,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团结学生、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功能。当代学生对学生工作的要求更丰富、更深刻、标准更高。学生利益无小事,学生工作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仔细研究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需求没有终点,对学生的服务业没有终点,这就是学生工作充满活力的原因。

大学里学什么?大學四年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规划?这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困惑。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就业压力、情感压力、心理压力等扑面而来,大多数学生都是远处着急,近处却不知从何下手。从服务育人的思想出发,认真研究总结大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疏导;积极启发同学根据自身的特质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培养一批“术业有专攻”优秀新闻人才,这些都是“跟进式”教育的有效实施手段。

4 积极推进“跟进式教育”,充实第二课堂是加强新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本

“跟进式教育”是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发生新的变化,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同时,也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近年来“跟进式教育”实践成果突出,社会各界对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跟进式教育”是高校在育人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与突破。该理念的提出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出发,积极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立足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它最鲜明的特点在于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跟进学生思想,做以人为本的教育,跟进学生成才需要,作务实务真的教育,打造“合格+特长”型的专业实用型新闻人才。坚持做到理论与实践互动,课堂与课外互动,学生成长与社会评价互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教学的需要,对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倡导“跟进式教育”,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课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化管理,从实践选题、实践途径及实践结果等多方面加强管理与引导,切实发挥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

5 教师是开创新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跟进式教育”的重要承载者

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知识和思想的重要场合,很多思想的火花往往是在课堂上碰撞出来的。因此,如何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既理直气壮又入情入理地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解惑释疑,是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讲的舆论导向当然比生活导向复杂得多,但归根到底是指导人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去行事,去认识世界。当然,我并不为某些生硬、僵化的“导向”护短,而始终认为,我们的舆论引导应该更讲究方法,讲究艺术。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上取得成效,老师必须放下架子,先当学生,了解他们的现实思想状况,然后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和人生经历,试着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说点新鲜话。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多,知识面广,思维敏捷,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比我们那一代大学生复杂得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去探索新途径,研究新方法,争取“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努力找到符合学生口味的教授方式,来适应学生不断更新的需求。

总之,当代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大学生的思想状态,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的素质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真正做到了点上,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李众和.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16):5.

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7

一.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意义及价值

当前, 多数地方院校新闻专业的文学课程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的, 这对于新闻专业学生全面打牢基础, 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继而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和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开设文学课程是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是指学生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 也是新闻专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客观必然。一般来讲, 语言文字是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而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围绕着“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本能力展开的, 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无不以扎实的文学功底为前提。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媒体的迅猛发展, 当前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具备更加全面的科技素质, 然而, 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支撑的写作能力、编辑能力、评论能力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据此, 在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打牢语言文字基础, 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写作评论、语词运用和积累创新等能力, 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 文学课程的设置, 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开设文学课程是培育新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根本途径。人文素养是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前提条件。普利策认为, 新闻永远是文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社会力量, 新闻专业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的职业, 要具有最渊博的知识和最高尚的品格。特别是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渊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编辑或者记者能够开展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科学方面的素质和精神。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掌握如此众多的科学门类和如此丰富的知识显然不切实际。文学课程的开设恰恰可以弥补和排除这种不足。文学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 涉及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信息, 学生通过文学课程的学习, 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还可以汲取文学中的精神财富, 全面提升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建构价值观念、培养爱国情怀等。

(三) 开设文学课程是实现新闻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当前, 多数地方院校新闻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 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能力, 能在新闻单位、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媒介传播的专门人才。”这其中, “能在新闻单位、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媒介传播的专门人才”是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落脚点。然而, 据来自新闻媒体一线部门的反馈信息看, 新闻专业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特别是撰写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 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相关部门严重缺乏的“多能”甚至“全能”人才。通过文学课程的设置,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鲜明的个性, 实现“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 (2) 此外, 文学课程对于新闻专业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 是新闻专业学科发展的有利支撑。

二.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现状和教学效果评价

新闻专业最初是作为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出现的, 因此, 在我国多数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由来已久。经过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不懈努力, 新闻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 部分院校由于领导思想不够重视、教学指导思想不统一等原因, 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 严重影响了新闻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目标错位。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新闻专业的培养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新闻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 素质高、能力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和网站等新闻媒介机构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采访、写作、编辑、节目制作、策划、主持工作;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广告的策划、制作工作。就目前新闻类专业文学课程的设置看, 部分高校课程与中文专业没有差异, 而多数的文学课程, 依然是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讲授方法和讲授内容来设计, 根本不能突出应用型的培养目标。

(二) 教学模式单一。从当前教学模式看, 一直以来沿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力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以黄淮学院为例, 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均开设中国文学作品选讲课程, 然而, 由于教学目标设置错位, 当前的课程内容庞杂、重点不够突出, 与新闻专业的特点结合不够紧密, 不能很好的适应新闻专业教育的需要, 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与当前形势发展联系, 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此外, 当前专门为新闻专业文学课程培养的师资力量比较少见, (3) 封闭式、内在式教育倾向仍然突出, (4) 教师往往是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 趣味性较差, 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三) 评估考核机制不科学。如果说教学模式单一是造成当前新闻专业文学课程尴尬境地的主要原因的话, 那么, 对于课程缺乏有效管理, 特别是缺乏相关评估考核机制则进一步恶化了这种境地。当前, 对文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考核仍然处于传统模式, 简单的“线型管理”对于最具有发散特性的文学课程进行评估考核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特别是, 当前我国多数地方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有关教学评估的规章制度比较粗疏, 对于课程考核的检查监督和评估考核程序缺乏规范性, 导致了新闻专业文学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 相应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对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改革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媒介融合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是培养新型新闻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教学改革中,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和对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实施教学改革试行效果分析, 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机制, 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 合理制定教学大纲

转移教学重心, 要针对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对当前新闻专业学生使用的文学教材组织重新编撰, 突出新闻专业的特色和重点。以黄淮学院为例, 《中国文学作品选讲》开设时限为半年, 学时60。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解的, 因此必须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选择。作品选讲课程, 很容易给人一种教师可以随便讲的感觉, 但是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 因此要合理制定教学大纲, 相对规范上课内容。如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优秀的作家作品的理解, 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 一方面也应强化文学作品艺术手法如对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对偶、顶真、仿拟、双关等辞格的讲解, 适当增加语言规范和法规方面的内容, 同时, 针对现代社会对文学经典反复改编影视剧的现象, 适当加入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正确比较、看待改编剧等, 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二) 深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 注重作品内涵探讨,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辨析能力。如《诗经·氓》, 中学讲解注重藉此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作品的结构、章法、赋比兴的艺术分析, 在此基础上, 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 在课堂上展开古今爱情观的讨论, 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 同时对了解大学生心理、情感状态有一定的帮助;再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大家对人才观的讨论, 适时加以引导, 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开放性教学模式, 注重作品的美育作用。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 改革当前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势在必行。应积极探索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 组织专家讲座、影视教学等, 增强文学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如, 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意境制作FLASH, 或者对叙事文学作品进行改编, 以情景剧的形式表演等, 让新闻专业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教学方式中汲取营养, 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三) 适度引入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导向作用。在开学之初向学生说明课程考核方式, 可以打消部分同学对于课堂模式改革的顾虑, 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 为最终达到课程目标奠定基础。传统的考试基本是平时成绩占30%左右,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基本由期末的一张试卷决定, 这很难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尤其是文学课程。因此, 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 丰富平时考核内容, 注重过程考核, 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同时, 对于新闻专业文学课程考核, 不仅要把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 还要把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 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除此之外, 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和中文专业文学课教师不分家, 造成了教授新闻专业学生文学课程的教师不懂新闻的奇怪现象, 导致了教学重点主观化和偏移化, 不能很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因此, 要想有效提升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效果, 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学队伍。

参考文献

[1] .苏焘.新闻传媒专业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新探[J]语文学刊, 2011 (1 3)

[2] .胡连利.美日两国新闻教育的共性比较[J].河北大学学报, 1997 (2)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8

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一时间,“新型主流媒体”成为新闻界热议的话题。在这一思想及“互联网+”背景影响下,以上海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浙江报业集团为代表的国内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开始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探索和改革;新闻学界在这轮改革中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新闻教育该如何适应传媒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需求?答曰:改革。

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会对旧有媒介环境和新闻教育产生影响,诱其改变。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主流媒体依次诞生,各具市场。后者分流前者之受众、分割其市场,却未曾现出颠覆之势。新闻教育亦只需根据新出现媒体之特点,增加所授内容。网络的出现,却彻底打破了这已有的平衡。其及时、互动和多媒体融合的优势,给传统媒体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媒介生态。

新闻教育在这场媒介变革中同样受到挑战。原有的教育思路显得力不从心,培养出的人才输送到社会后无所适从。传统媒体从业者或转行或转战新媒体,让新闻院校在读学生看不清前路。新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且应是颠覆性的。要涉及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思路、管理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全方位。但笔者认为,依照媒介环境现状,改革的核心是要在坚持新闻专业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实践性教学。不能忽视新闻生产本身、不可被媒介绑架。新闻真正的“媒体”还是文字和书写。[1]因此,本文以探索新闻人才培养的思路为导向,唤起新闻界对“新闻是什么”的再思考,期望在改革中不要“忘本”。

一、应对媒介变革,我们遗失了什么

早在2002 年,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卡莱(Jam es W ·C arey)就提出“新闻教育必须将新闻学本身作为目标”,“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不等同于或包含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2]他指出了新闻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期望以此促进新闻教育的改变。然而,今天看来,卡莱教授的建议仍然是一种理想的新闻教育存在,同时又受到“互联网+”的强烈冲击。

(一)过度追逐市场,忽视新闻本身

“互联网+”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一切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喊出“用户至上”、“用户为王”的口号。大量博眼球的“标题党”,“公器私用”的虚假新闻、失实报道,一时间泥沙俱下,难以辨识。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改革中举步维艰。融合,意味着有所坚守和摒弃。一旦向利益倾斜,坚守少了,舍得多了,特别是舍弃“内容为王”的安身立命之本,那么,“新闻是不是等同于或包含广告、传播、公共关系”也就鲜有人关注,无从言说。

2014 年7 月11 日,央视财经频道知名主持人芮成钢被检方带走调查。同年9 月25 日,21 世纪报业总编沈灏涉嫌敲诈勒索被带走调查等案件,是媒体过于追逐市场的记者个体极端行为的表现,却也披露出当下媒体对“新闻”的亵渎。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在媒介市场化的今天被现实击打得七零八落。报人张季鸾的“不党、不私、不卖、不盲”,本应是做新闻遵循的根本,却在当下受到严峻挑战。很难想象,当媒体不再做新闻、做自由的新闻时,它还有何存在理由?

学者李欧梵曾深刻洞察到新闻面临的危机,指出香港报纸早已放弃了新闻的社会调查、思想启蒙作用,变成了与公关和广告相差无几的媒体和商品。[3]反观大陆,何尝不面对同样严峻的问题。

(二)业界优秀记者不断“出走”,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

2014 年是中国新闻发展历程中值得书写的一年。当年记者节前夕,以《财经》杂志副主编、深度报道资深记者罗昌平离职为代表,国内一些优秀新闻记者先后离职或转行,让那一年的记者节蒙上阴冷的色彩。“未来记者的出路在哪里”成了讨论焦点。2015 年1月9 日,《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朝华离职,爆出“2014 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聘用员工202 人离职,且以记者编辑为主”的消息。[4]柴静、张泉灵、郎永淳等一批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的请辞,无疑都是对严峻现实的有力回应。

业界优秀记者的“出走”,引发在校新闻专业学生对“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办”的讨论和忧虑。课堂上,学生常问老师:“您怎么看当下的媒体发展现状?未来我们还能继续做新闻吗?”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学了新闻也没出路,干脆放弃本专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实用的“二学位”。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越来越弱,新闻类相关专业日渐降温。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两点:其一,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博而专的学科素养。“博”要广泛涉猎文、史、哲、经济等多学科领域,“专”需努力钻研,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行家。学生与此,常常心有余力不足,能达到此要求者寥寥。其二,新闻的职业发展先于教育存在,教育总是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加之新媒体环境瞬息万变,业界也常被动应对,学界更是尾大不掉,赶不上媒介发展步伐,培养的学生难以得到认可。学生辛苦修得学位,毕业后却发现不能适应职业需要。

(三)新闻教育受到新媒体发展的强势“倒逼”

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从技术层面看长期存在脱节。这种脱节在“互联网+”时代更加突出。

网络媒体时代促成的媒介融合,要求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要能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新闻表现形式的采编和制作,成为全能型记者。目前,国内900 多所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中,有能力给学生提供优质、全面实践平台的当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为典范。以笔者所在独立学院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院校,都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平台少,加上本地区媒体发展形态本身落后于经济发达省区,虽然更强调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很难提供优质实践平台,培养出媒体需要的优秀人才。往往培养的学生到媒体后,见识少、上手慢,需要更加勤奋地弥补学校学习不足,才能适应岗位要求。

新媒体如此强势“倒逼”,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大力改革,增加实务课程的实践课时、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增设网络信息传播、数字出版等新兴专业方向,一切向媒体需要看齐。新闻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媒体培养人材,为媒体服务无可厚非。然而过度强调媒体的实用要求,舍本逐末,就难免遗失新闻的本真。这一趋势,造成了目前以培养“传媒人材”取代培养“新闻人材”的危机。[5]

二、变“倒逼”为“应对”,化被动为主动

面对以上问题,新闻教育应该主动应对,化被动为主动,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展开,有效促进新闻教育改革。

(一)重塑新闻理念,养成“价值理性”[6]

“价值理性”是人们自觉追求价值的“应然”状态的体现。新闻“价值理性”的养成,要着眼于塑造优秀人性、培养思辨能力。以新闻骨干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该课程多被安排在第二、三学期,这一时期学生开始对所学专业形成初之印象。因此,任课教师除了教学生采写的技巧和方法外,应重视加强学生对新闻的理性认识,塑造强烈的新闻价值理念,让学生知道新闻这个“专业”到底是什么?真正的新闻是什么样?新闻是不是等同于媒体?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尊重新闻?要培养学生明辨社会已有的对新闻认识的消极观和错误观。

在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惟有通过新闻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会做“真新闻”的新闻人,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的新闻人,新闻这个职业才会长盛不衰。

“价值理性”的养成要将“大文科”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卡莱说,新闻学要建立在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学新闻必须要懂政治,才能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要通过学习文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丰富的叙述方式;学习哲学,用它确立自己的道德基准;和艺术联系,帮自己捕捉完整的视觉世界;掌握历史,形成自己的意识和直觉。

教学生掌握新闻采写的技术不难,难在培养学生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武装大脑,对社会问题和现象有独到、深刻见解。说到底,新闻生产的技术核心是“思维”和“头脑”。笔者曾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修,听夏琼教授讲 《新闻采访学》,除了教学生基本的采访技巧和方法外,常语重心长地劝诫学生:“要注重提升自我综合素养”、“自学一些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课程”。这恰是看到了当下新闻人才培养的缺失而发出的有力声音。

郑保卫教授也呼吁,不能把新闻降格为没有灵魂、思维和方向的简单媒介传播。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驯化为一种纯粹的营利工具、公关帮手的做法。[7]

(二)摆脱滞后的理论限制,走在实践前沿

新媒体发展的“倒逼”,要求新闻教育要颠覆传统,大力改革,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优秀的新闻人才。实现这一目标,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所在院校要拿出充足的经费进行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跟进,二是要完全实现和公共媒体的无缝对接。达不到这样两个要求,势必会被市场淘汰。

具体来说,新闻教育要完全转变原有观念,兼容并包,对不断涌现出的新媒体的新闻表现方法都要学习、掌握和实践。这需要开设有新闻学相关专业的院校不断投入充足经费支持专业技术发展所需资金,如果主管领导没有这样的意识,专业生命终要衰退。关于和媒体对接,很多院校早前就已有相关内容的设置,比如安排毕业实习等。然而面对当前的形式,需要重新洗牌,从课程设置通盘考虑,给新闻采访与写作这样的实践课以更多的课时和空间,将绝大部分的实践安排从“课堂”搬上“媒体”,由原来的“模拟实践”转为“实战实践”,其效果将会更好。

作为一个实践先行的学科,新闻教育什么时候走在实践的前面,说明它才是成功的。

(三)加强媒介素养的提升

2012 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前主编雷恩尼和加拿大社会学家威尔曼在著作 《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N etw orked:The N ew Social O peration System) 中提出了新媒介素养的要求,指出公众要具备图像处理、导航、信息的组织和联通以及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同时要有怀疑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这对于未来将从事权威信息发布的准新闻记者来说,无疑应成为学习的重点。

因此,除了教学生掌握多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外,在所谓“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教他们通过媒体写出真实的新闻,对泛滥的信息做出深刻地分析、判断、挖掘、选择、整合、追踪和评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做好“把关人”,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指导。建议高校新闻学教育中要重视提升学生专业媒介素养,应开设专门课程,培养具有实践性的批判能力和带有批判性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优秀新闻人,能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时刻保持独立思考和良好的判断力,做好“瞭望者”。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安排,让学生实地接触媒体运作流程,在实践中学会判断、分析,具备良好的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四)业界和学界协作共建

新闻业界和学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常有意见分歧。业界抱怨学界培养的学生学究气浓重,不能很快适应媒体和市场的需要;学界责备业界商业气息浓重,过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惜违背新闻原则。其实,换位思考,两者各有其道理。但笔者以为,新闻就是新闻,不应将其商品化,成为媒体组织盈利的手段。那么面对媒体经营的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办?

笔者以为,新闻教育必须持续将新闻学本身作为目标,以此确定自己的办学方针和课程设置,切不可一味地追寻业界的需求。要持续对业界的实践采取审视和批判的态度,否则,将印证卡莱的预言:新闻教育将沦为传媒产业反民主、反人文发展的工具,为其提供适用的工匠和理论资源。至于业界,应该认识到当新闻成为组织盈利的手段时,陈永洲、芮成钢、沈灏等人的结局将警示每一个媒体人。保持新闻的本真,“以新闻为品牌,但不以其谋利益”,盈利的事交给新闻以外的其他经营内容。这一点,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下“羊城创意产业园”的运营思路,给当下传统媒体改革提供了样板。

新闻媒体和新闻教育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业界和学界在此方面达成共识,我们的新闻教育才可以朝着理想的新闻教育迈进,实现新闻教育的应然角色。

三、结语

(一)理想和现实的博弈

关于新闻教育的讨论话题从未停止,新闻教育“应然”和“实然”的角色却长期存在着差异。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做的过程中总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笔者做这样的讨论,出发点就在于对“如何做好新闻教育”的话题进行呼吁,传好接力棒,扩大讨论范围、加深思考,用学界的坚守,影响业界的操作,在理想和现实的博弈中让理想居上。难以想象,一个没有理想的个人、行业和社会该是多么可怜和可怕。但愿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从业者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

(二)“舍”与“留”的较量

论文讨论最后,笔者试图大胆借鉴“报刊退出机制”的方法,关照当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是否也可以引进科学的“退出机制”,通过一个长效机制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改变现存的一些学校新闻专业“只生不死”或“死不了,活不好”的状况。随着高校合并和扩招规模的扩大,国内新闻专业数量远大于社会的需要,全国范围内,除名校以外的独立院校、职业院校,甚至多数二本院校,普遍存在师资薄弱的问题。以笔者参加的某次新闻学术年会为例,会程中邀请来自全国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相关学院院长们讨论“融合时代高校新闻教育理念和方法”,然而讨论过程中,一些学院,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现实困境依然是“没有资深教师授课、实践缺少平台”等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媒介融合的教育改革”根本无从谈起。可见实际教育中地区之间的差异之大。

如果能引入合理的退出机制,让新闻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学校有效开展教育、学生毕业好就业,何乐而不为。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全国各传媒集团探索“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改革过程中,新闻教育势必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转变思维、与时俱进。本文通过梳理媒介变革中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试图唤起对“新闻是什么”的再思考,并提出改革不能忘记新闻教育的使命和职责,要回归新闻本身。

关键词:专业理念,实践性教学,“互联网+”,新思考

注释

1[1][3]李欧梵.媒体更新与新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2(3).

2[2]James.W.Carey.新闻教育错在哪里[J].国际新闻界,2002(3).

3[4]新浪新闻.南方报业集团去年202人离职[EB/OL].http://news.sina.com.cn/m/2015-01-12/094331388393.shtml,2015-1-12.

4[5]潘忠党.新闻与传播之别[J].国际新闻界,2006(4).

5[6]董天策.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中的“价值理性”养成[J].新闻与写作,2014(9).

探析当前新闻学教育专业的矛盾 篇9

专业化与宽口径的悖逆

根据职业社会学原理, 专业化教育被视作是一个行业的独立专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成为专业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这些专业化的标准就是通过专业化教育而落实到具体的个体身上的, 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专业领域独特的专业价值体系和从业规范标准。经过近百年的辛勤努力, 中国的新闻教育已经成为新闻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尽管在中国新闻业获得从业资格还不像医生、律师、会计等职业那样需要通过严格的专门考试来领取从业执照, 但新闻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分工中需要高度专业技能的具有极强专业化特征的职业, 并且这些技能性职业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最终完成。也就是说, 中国的新闻业已经开始走向专业化的道路。这也是几代新闻学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

然而,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以及随之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各高校纷纷提出了所谓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办学新思路。近年来许多大学模仿台湾地区及欧美而设置的大量“通识”类课程, 除了相近学科之间的课程如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法学、文化学、美学、逻辑学等课程之外, 还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量子力学、有机化学、环境科学等理工科课程引进了新闻学专业, 甚至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不少大学的新闻院系还开设了管理学、文秘学、会计学、旅游、护理、化妆、烹饪、裁剪以及与师范类专业相关的教育学、课程论、演讲学、教案课件、板书设计等, 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这些多学科课程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开阔视野, 为他们日后成为“杂家”型新闻记者打下“通识”性基础, 然而不可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 由于大量通识课程挤占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 致使许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到大三时还没有接触到本专业课程, 甚至不少新闻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在修读了大量的通识课程之后, 竟然还不知道新闻是什么, 这不能不说是“宽口径、厚基础”办学思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尴尬。

尤其是在某些实施按大类招生的高校, 新闻学专业和文史哲中各种专业共同招生, 其中的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文献学以及新闻传播学类的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学科专业统一招生、共同培养, 其结果便是这些不同类别的专业学科的基本课程都将作为新闻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内容, 按照现在的热门流行语来说, 学生学习的专业“口径”确实“宽”了许多, “基础”也“厚”了许多,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 这种所谓的“宽”“厚”是以牺牲学生的专业知识甚至是专业思想为代价的。

最近许多新闻院校开始尝试将新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提前插入到低年级的通识教育中, 以改变学生进入专业意识缓慢的局面。然而, 在校学生的总学分数是有限的, 在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同时, 还有多少余地留给新闻学本专业的课程呢?实际上, “宽口径、厚基础”与专业化在本质上就是相悖逆的思维方式和办学理念。虽然这种相悖的尴尬在不同的学科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但是对于作为新兴专业的新闻学教育来说, 这种悖逆无疑是致命的。

师资建设与教育产业化的冲突

由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所决定, 师资建设就成为兴办教育最基本的前提保证, 没有师资的教育活动就像没有劳动者的劳动一样不可思议。尤其是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 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显得越来越重要。综观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专业化教育, 谁占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谁就抢占了现代教育的先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任何一个大学的专业化教育都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专业建设的首要位置。

由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起步较晚, 与传统的强势学科相比, 新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也相应比较薄弱。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新闻专业招生迅猛发展, 新闻学专业的师资就显得更加匮乏而急需建设。就全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师资状况来看, 除了少数几个资深院校之外, 绝大部分兴建不久的新闻院系的师资队伍都处在临时搭建状态, 一方面, 这些临时拼凑的师资大都缺乏纵深的专业背景, 教学和科研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 即便是临时拼凑, 但由边申报边建设的新增专业特点所决定, 师资数量仍严重不足。可以说, 现在全国绝大部分高校的新闻学专业都急需大量优质的师资力量。

然而与此相悖逆的是, 1999年以后在全国普遍兴起的“教育产业化”, 却又使得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新闻学专业师资建设雪上加霜。不可否认,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高等教育与国家财政匮乏的矛盾, 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教育全面产业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全面市场化, 却将全国的高等院校推向了商业化的危险境地。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 校方看到的往往是新闻专业的商业价值, 是新闻人才的市场需求, 是就业市场对高校普遍存在的招生和就业压力的缓解。至于专业化教育是否规范, 如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师资结构是否健全、招生规模是否合理等都往往会被弃之不顾。

就全国范围内的文史性专业来看, 新闻学专业还是一个兴起不久的新专业, 其学理的积淀无法和一些传统专业相提并论, 相对于中文、数学、外语等强势学科来讲, 刚刚建立的新闻学专业规模也都往往较小, 为了保证学校的整体利益, 缺少了规模效益的新闻学教育便不得不将市场效益作为专业整体规划的基本标准, 同样的师生比, 新闻学专业的师资则必然处处捉襟见肘, 一名教师同时兼授四五门课的现象在全国新闻院校司空见惯。同时, 由于缺少了规模效益, 新闻学专业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也往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样, 专业积淀本来就较为薄弱的师资队伍在这种不良环境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刚刚兴起的新闻学教育来说, 这种打击无异于釜底抽薪。可以说, 由教育产业化而导致的与新闻教育专业师资建设的矛盾不解决, 新闻学教育危机的解决就无从谈起。

学理性与技能性的两难

新闻学专业到底是“学”科还是“术”科的问题历来就有争论, 虽然已经历尽艰险具备了一级学科的地位, 但是有关“学”与“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矛盾却远没有得到解决。

其实, 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 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 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 大多是请业界资深记者编辑入学讲授, 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 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 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 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到新闻学教育高潮迭起的上世纪80年代, 学院型的新闻教育机构开始逐渐增加, 旧有学徒型的新闻教育机构才逐渐减少, 但仍然处于“无学找学教”的地位。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 为了解决新闻专业毕业生“后劲不足”的缺陷, 改变新闻学早期重技能训练、轻学理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 从而彻底改变“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 新闻学教育才开始从传播学汲取学理营养向学术性倾斜, 并因此奠定了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的地位。

然而, “学”与“术”的矛盾和分歧并没有因为新闻学学科地位的提高而在新闻学教育界停止或缓和。随着近年来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的日益兴起和大规模发展, 新闻学教育的学理性与技能性的矛盾表现更加凸显。近年报载的《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 算合格吗?》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消息援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的话:“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 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1]虽然也有人坚持相反意见, 但是明显的技能性倾向已经在新闻学界形成。再加上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次高薪聘任曾任新闻高官的范敬宜担任院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两个新闻教育重镇紧随其后的效法, 重术轻学的教育风气便在全国各大新闻院校迅速形成。

然而就在新闻教育界开始向技能培养转型的同时, 新闻学又遭到“上手快却后劲不足”的指责。众所周知, 当年夏骏面对新闻专业学生所说的“新闻学科的厚度不够, 能给予你们的知识准备和知识联想力不足”以及“出色的编导和记者都不是学新闻出身”这样一番话还被视为惊人之语, [2]而现如今, 公开放言不招收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体已经相当普遍。实际上, 这种观念和行为是许久以来的“新闻无学”理念的一种回归和复辟。据唐远清博士归纳整理, 目前来自我国学界、业界甚至是政府权力部门的“新闻无学”的代表性观点至少有20种之多。[3]我们不想对这些观点做过多的是与非的判断, 然而重要的问题是, 这些新旧理念遥相呼应, 以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共同抵制和解构着本来就稚嫩脆弱的新闻学教育体系, 从而将新闻学教育与生俱来的“学”与“术”的矛盾激化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 目前新闻学教育所处的尴尬地位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左右维谷的两难之中:强调新闻学理被说成是脱离实践, 强调实践技能又被指责为缺少后劲甚至“新闻无学”, 这种两难实际上就使得新闻学教育处在了学理与技能无可选择的矛盾状态。

从1918年10月蔡元培、徐宝璜和邵飘萍等人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起, 中国的新闻教育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 算起来, 也仅仅比美国密苏里大学1908年建立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晚了十年。但是在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 中国的新闻教育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挑战, 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发展甚至是整个中国新闻业的发展, 只有关注正视这些矛盾, 并认真进行深入思考, 才有可能将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和新闻业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陈栋, 柯根松.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 算合格吗?[N].新华每日电讯, 2005-12-08.[1]陈栋, 柯根松.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 算合格吗?[N].新华每日电讯, 2005-12-08.

[2]刘明华, 徐泓, 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10.[2]刘明华, 徐泓, 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10.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10

笔者在高校主要从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广告制作教学工作,在本专业的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在笔者看来,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出的这些问题在高校广告制作专业课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此进行粗浅的探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高校广告制作专业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校广告制作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偏重于广告技术教学而忽略了广告理论传授

在高校广告教学中往往偏重于技术的培养而对理论教学疏于重视。高校广告教学是为生产建设一线提供一批批具有实用技能和高文化素质的广告人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技术的学习本来就是正确的,但是新闻专业中的广告制作并不仅仅是完全强调技术应用,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还需要一定的广告制作的科学理论来进行指导。而我国当前的广告制作教学大体情况是: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广告制作教学的教师们并未认识到广告制作基础理论的重要作用,依然只是重视广告制作技术的应用教育,这将导致培养出的广告制作人才缺乏一定的广告制作的理论基础。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广告制作专业教学的总体水平停止不前,从而出现广告制作教学中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的教学局面。

2、我国高校广告教学中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新时期社会发展现状要求广告以电脑、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为广告提供主要的传播媒介。但其他形式的广告传播媒介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广告发展景象。诸如以手机、车载LED显示屏、建筑物墙体液晶显示屏等广告传播的新式媒介层出不穷。

社会上这些广告媒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校在广告专业的教学中也不断进行改革,实现与社会发展实时接轨的教学发展目标。然而,在不少的高校广告教学过程中,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了相当数量的比例,对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广告教学中的应用却发展缓慢。从而造成广告教学与社会的发展不能相接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将来在社会中就业力度,不利于广告人才的就业发展。

3、我国当前的广告教学中实践教学力度不够

介于社会对广告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对广告人才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较强的实际就业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广告制作教学应加大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以期达到增强学生的广告制作实际操作的能力。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广告制作专业的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与实践不能互动的问题,高校广告制作教学内容往往与学生毕业后进入广告公司就业后所需要的广告实践知识和技能不相符合。这就形成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还得花相当一段时间去学习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所从事实际的广告制作工作,这就大大地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所以,高校广告制作教学应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增强广告制作教学的实践教学水平。

二、改革实践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广告制作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高校广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入新的活水,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才能顺应社会对广告人才的需要,促进广告教学专业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新闻专业广告制作是一门新兴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接轨的课程,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和改革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力争高校新闻专业中的广告制作教学达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1、改革广告教学实践,实现多学科多元化教学发展

广告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经济应用性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教学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理论改革。广告学作为新兴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它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统计学、文学和艺术等诸多知识领域,而现代高校广告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广告学科应用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强等特点,用传统基础学科的管理模式建构广告专业势必会产生诸如广告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广告实践,学科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师资力量薄弱和经费不足,教材资料和教学设施普遍缺乏等等的教学问题,从而使广告教学无法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广告人才相符合,出现高校广告教学与现实社会的就业相矛盾。

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广告制作教学的实践中应注重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来进行教学。广告制作的专业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广告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学科间相关知识的相互渗透,教师有必要使广告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础广告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开阔视野,提升广告理论的跨学科性知识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广告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增强对广告流程的认识,提高他们知识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2、引进现代教学设备,使广告教学与社会相接轨

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就要求现代社会中广告教学要与社会的发展相接轨,那么,就要求高校必须具有现代的教学设备和最新的教学模式对广告专业学生进行广告教学。在广告教学中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广告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广告图像和声音并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它能够提升学生对广告色彩、图像、声音等方面的敏锐度和洞察力,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这对广告制作专业的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展示成功的广告案例,可以将更新更快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达到全方位,多方面的教学效果。

3、加强高校和企业合作,提高广告教学的改革实践

高校广告专业教学应该从学校走向社会,实现改革发展。高校广告教学与社会中具有经济实力的广告公司相互合作,共同建立广告教学和广告制作的实训基地,达到互利共赢,相融相生的发展目标。实际的广告工作岗位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广告知识的试金石。但我们不能等到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再去验证学校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不可逆的,即使到时候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对教学的损失无法弥补的。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广告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高校新闻专业的广告制作教学中,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浅的探析和提出一些教学改革设想,希望能够对改进高校广告制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本文就我国高校广告教学以及我国广告业现状来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指出我国广告业与高校广告教学尤其是新闻专业中开设的广告制作对以后就业作用进行研究和探析。

关键词:实践,改革,新闻专业,广告制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金海.广告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胡晓芸.四大矛盾困扰着我国广告学高等教育[J].现代广告,2000(9)

广播呼唤新闻专业频率 篇11

【关键词】 新形势;广播;新闻;频率

广播专业频率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十多年前,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便崭露头角。我国国内省级电台中,最多的有八九个专业频率,少的也至少有五六个。但尽管专业频率在国内广播界已经非常普及,可是广播媒体中功能最重要的新闻板块至今却没有形成专业频率的格局。当前,国内广播电视界正出现新一轮的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专业化”趋势,我们也可以说这种“专业化”并不是个人意志所能左右,而是在广播电视媒体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取向中逐渐形成的。

一、广播新闻传播的优势

首先,与其它媒体相比,广播传递信息的快捷得天独厚。听众听到的节目与广播播出的几乎同步。另外,广播不需要复杂的技术设备和后期制作,没有电视的图像、文字入录,没有报纸的排版、印刷、发行等环节。广播可以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使新闻传播的时空距离接近于零。广播可以全天播放,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其次,听众收听广播节目,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和影响,接收装置可以随身携带。另外,由于广播听众处于半接收状态,收听广播是一种伴随行为,与做其他事情并不互相影响。这种在移动状态下的伴随收听,是电视、报纸、互联网不具备的。与电视相比,广播的互动具有隐秘及声音审美的特点,自由度、灵活性也更大一些。尤其是在异地传播中,广播的优势更为明显。而电视则要受到信号传输等技术因素的限制。

另外,与其它媒体相比,广播的投入比较低廉。广播的产品成本最低,听众的接收成本最低。低成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竞争的最大优势,成本是市场竞争的根本砝码,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所以说广播的低成本是抗衡其他媒体市场冲击的有力武器,广播是一个在新世纪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知识媒体。

二、广播呼唤新闻专业频率

广播的频率资源是宝贵的矿藏。从某种意义上说,频率就是广播赖以生存的土地,发展的载体。广播若谋求进一步发展,除办好现有节目,使之在单位时间内产出更大效益外,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频率资源,从而拓展出新的空间。

在我国广播事业中,要完成从新闻综合频率到新闻专业频率的转变,总体构思、节目定位等固然必不可少,但支撑整个广播新闻频率的基石是健全的体制和灵活的机制。这里指的是新闻频率的管理调度体制。新闻的采、编、播一条龙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既然新闻专业频率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反映人民群众建议呼声的渠道,那么,各种消息必须是准确、及时的,广播言论必须是权威、公正的,直播交流必须是坦诚、积极的,乃至新闻频率中所穿插的各类广告必须和整体风格相协调吻合。在这之中我们强调新闻频率风格的统一协调,并不排斥播报形式的多样化,主持风格的个性化,栏目节目的独特化。但频率管理层要从宏观和中观上把握好频率的导向、架构、模式、风格以及包装,只有这样,新闻频率才能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在受众市场上,以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当然,任何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广播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少不了人才的支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用人机制,是保证新闻频率永远充满勃勃生机的基础。而在建立新闻专业频率的过程中,灵活应变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每一个新闻播报者都是一个能力和素质的考验。在机制上根据需要也要作出调整,主持人应成为某档新闻时段编播的主角,而编辑则为主持人提供所需的各种国内外信息,最终由主持人决定取舍、编排。针对广播新闻而言,制作和生产是一项高难度、快节奏的工作,需要的是综合性的通才,采访记者要擅采访、能口播、会制作,集采编播于一身。因此,新闻专题要逐步向采访、编辑、主持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技术设施是广播电台的重要基础,也是宣传效果的根本保障。要采取争取政府支持和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办法,每年把资金用在基础设施、传输手段改善和技术引进上。因此,想要利用广播这一形式呼唤新闻的专业频率,足够的财力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新闻频率的日常运作,特殊任务的外出采访,广播人才的培养奖励,大型活动的策划操作等,都需要相当的资金予以保证。这就不仅仅是人才的大量投入,也需要重要的财政保证,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的话,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想扩大影响,占领市场,留住人才,也就难上加难了。

因此,在新闻专业频率里,除了以上一些特性,我们更应以名牌主打栏目和节目作为主体,将同类的节目加以合并。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名牌栏目和节目的辐射效应,又可以使广大听众对主持人以及栏目和节目耳熟能详,增强可信度、亲近感和权威性,同时,又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增强广播呼唤新闻专业频率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炘炘、黄京华著;《广播频率专业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胡正荣、曹璐、雷跃捷主编;《广播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

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篇12

关键词:翻译专业本科,新闻英语听说,教学改革

对于翻译专业来说,《新闻英语听说》为翻译专业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其内容以最新的英语新闻为依托,主题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等),训练模式多样(口头概述,开放性问答等),旨在通过学习,提升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及听说能力。一门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让学生可以熟练地应用所学语言,从英语新闻中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在世界范围内最新发生的时事新闻,还可以获得广泛而丰富的知识,为其将来进行国际交流打下基础。其前续课程为《大学英语听力》。本课程可以对翻译专业后续的《专题口译》与《同声传译》所需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学情分析

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学生在进入此课时有一定的听力基础,对于学习的主动性稍弱,思想较为活跃,有一定的探索心和好奇心,但是同时学习主动性稍弱,注意力容易分散。45分钟的课堂当中,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授的时间平均为20分钟左右。而在课程进行中,课上大部分同学课堂表现认真,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参与课堂,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是很积极。期末考试整体表现不错,速记能力加强,能听懂一般难度的新闻,在表达的过程中选择了适当的词汇且语句逻辑通畅。但也暴露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听辨能力有待提高,发音水平有待改进,复述能力有待提高。

二、课程目标设置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紧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如:学生应掌握新闻类材料听力技巧,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基本听懂VOA常速,BBC及CNN等新闻节目内容并能就相关内容进行评论。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关注时事新闻意识较强的推理判断能力和多角度思维能力,应具有较高的听力速记水平。

三、教学环节改革

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课堂中被动的受体,而是主动就听力内容中不确定的语言点及教师的引导问题之下与对话者进行互动商讨,要求解释或给予反馈来保证成功的交流。并对特定环境下的主题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主动代替被动,加强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此课型中的特点,针对其能接受的程度、循序渐进并有针对性提升其在新闻英语方面的听说能力。

1. 教师教法改革

在教授模式上,传统的《新闻英语听说》课程采取主题式教学,如以两会为主题,新闻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训练。而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建议将其转换成主题+技能模式,可以按照三阶段及技能进行分类。

这种按时间段标出的技能训练安排对于基础,中期,及课程结束时的难度做了相应的调整,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的锻炼相应能力的模块。如:了解新闻英语相关知识、听力技巧并对于相关主题进行发言,并能良好衔接后续口译课程。

2. 学生学习模式改革

学生的学习模式由以往的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过渡,仍以三阶段循序渐进为宗旨,具体实施见下图:

其中,模拟实践为实践类课程,为中期选择一课时或适当调整,给出学生新闻主题与线索,要求其分组进行讨论并进行新闻录音,要求模拟真实环境,学生饰演主持人及新闻评论员,对新闻进行报道。课程作业的设计也应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初期阶段制作新闻并录音,在中后期阶段要求自制新闻并脱稿录制视频。而线上学习则充分考虑到新闻英语学生自主能动性学习能力,要求其在初始观看相关新闻视频,并对相关新闻分析后自主学习词汇并进行新闻的模仿录音。而在中期以后加上广泛的新闻阅读,难度加深,如:economist,Fox News,对相关主题设定时间段与学生进行互动。

结语

翻译专业本科《新闻英语听说》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从整体规划到各模块的实践,需要教师以学生的需要去考虑。该门课的教学改革不仅让对本门课的授课提供新的思路,对于其同类课程的设计,也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京艳.以学生为中心的听力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性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04).

[2]梁丁强.基于网络的新闻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上一篇:传统文化雕塑艺术下一篇:语言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