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2024-12-03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精选6篇)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篇1

2004年10月,《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出台,标志着在高职层面,新闻专业被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所取代。通过三年的教育,让学生获得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与制作等基本专业技能。新闻写作能力作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性专业技能,对学生胜任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新闻传播工作极为重要。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新闻写作能力一直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一个“短板”,如何培养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依然是一个难题。

1 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新闻写作能力培养的现状

作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写作能力的教学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在一年级开设了《专业写作技巧》,二年级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多门针对性课程。

在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指出:“新闻学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首先指出的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有明确提出实践的要求,但由于缺少实战平台,学生的实践大多是模拟或者是老师布置写作练习的形式,缺乏真正的实战。其次,课堂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仍大行其道。传统的“广播式”教学,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台下,以教师中心,以板书和多媒体为主要手段,向学生灌输式传输知识,课堂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学生专业定位不够清晰,自我要求不高,存在部分学生以“不会写”“写不出”“不从事专业工作”为由,对新闻写作课程采取一种应付和对付的心理。第四,教学的持续性不强,不少学生反映“课程一结束,就不写新闻了,有时候一两个学期一篇新闻都没有写过。”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锻炼与提高随相关课程的结束而停止。

当前,虽然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各院校的高度重视,但其教学效果、培养质量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 原因探究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不足也有其原因,归纳起来说,笔者认为有主观和客观这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主观上来说,就是教学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意识和主体能力都存在不足。教师层面,新闻采编专业开设较晚,教师水平有偏差,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学生到学生,缺乏一定的新闻媒体工作经验,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70%的专业教师都是从学生到学生。此外,随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师资源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很难有过多时间去主动提升对一门课程的研究;从学生角度来说,高职学生底子较差,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不够理想,而新闻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学生报读某个专业,很大程度上都是经由家长选择或者老师推荐,而自身对专业并不十分的熟悉。

从客观方面来讲,学校与行业的互动交流不够,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缺乏与行业的充分互动,如受制于课时费的不高等原因,很难邀请到相关行业专家到校兼课,到校指导学生新闻写作实训;同时,学生缺少校外媒体实践平台,受制于题材与写作水平,学生采写的新闻稿件难以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等。

3“三个结合”培养途径

3.1 行业与学校充分结合

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落实到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要想发挥好行业的指导作用,首先,加强校媒合作,充分发挥媒体单位的指导作用,让行业参与学校教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资深和骨干专家来校客座讲座,聘请行业记者、编导担任新闻写作实训指导老师,弥补校内师资不足、教师缺乏新闻媒体工作经验的缺陷。其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把一些新闻媒体单位建设成为学校长久有效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拓宽平台。最后,与一些媒体单位,尤其是网络新闻媒体单位达成长期、有效的用稿合作协议。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投稿无门”“投稿不用”的尴尬,与媒体单位达成用稿合作协议,让学生采写的新闻稿件得以刊登。

3.2 校内与校外充分结合

把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充分结合起来,鼓励把课堂延伸到校外。“learning by doing”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的共识,本科高校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都高度重视校外课堂的建设,如清华大学的“大篷车新闻学课堂”,把学生拉到远离课堂的校外,进行具有实战性质的采写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写作教学更应加强这方面的认识,适时开展一些校外课堂。如果学生的新闻采写不去挖掘社会中的一些写作题材,只停留在校内进行实践,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被禁锢,极易造成学生只会写作“三段式”的校园活动新闻。

3.3 教师与学生充分结合

教师与学生充分结合,笔者认为,要把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指导、服务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针对高职新闻写作课程教师缺乏新闻媒体从业工作经验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利用节假日时间,深入媒体单位学习、提高,增强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45分钟,提高学生对新闻写作课程的兴趣。传统的“广播式”教学难以适应当前要求,教师要多挖掘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尽可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多与学生分享优秀的获奖新闻作品,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结构安排、新闻点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去分析文章,增强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品评来提升学生的新闻领悟能力。

其次,要多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在课余时间从事新闻的写作,对于学生提交的写作练习,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给予学生辅导,针对写作较好的作品,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联系媒体单位,发表学生的作品。

最后,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部分学生,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制定相关的阅读任务,定期督促和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充分应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如果学生不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就很难写作出优秀的作品。

4 结语

新闻写作能力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要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它对于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而当前,新闻写作能力依然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一个“软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需不断探索新闻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因此,我们仍将继续探索,努力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新闻专业人才。

摘要:新闻写作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分析现状、发掘原因,以期从加强“行业与学校”“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视角,探索培养新闻采编制作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新闻采编制作,新闻写作,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J].青年记者,2006(23).

[2]马晓红.新闻教育与新闻写作能力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6(6).

[3]蒋海文.影响大学生新闻写作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突围路径[J].科技资讯,2014(12).

[4]吴良勤.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江苏地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徐可晶.湖南省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篇2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悉拍摄前期策划、采访、后期剪辑技术,具备拍照技术,熟悉专业相机的使用;熟悉网站制作,平面排版等技术

2、熟悉大洋非线性编辑、edius、PS、PR、AE、AI等软件

3、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

4、熟练计算机日常和办公操作

5、工作能力及动手能力强,敬业爱岗;

个人自传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篇3

自2015年1月起, 至今9个月的时间,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云教函[2014]489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调研及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工作的通知》和《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调研及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方案》, 体育传媒与艺术学院组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带头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到有关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新闻媒体等, 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等就需要的人才规格、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需求等进行调研。并与全国体育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两所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 (体育方向) 专业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体职院等进行联系, 就以下七个方面开展调研工作: (1) 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方向是。 (2) 相同类型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趋势。 (3) 本专业定位与特色。 (4)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5) 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及相应的学时学分分配。 (6) 本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7)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情况等。同时对本专业两届, 即2011级41名、2012级1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座谈等方式多样的调研。

通过调研, 了解当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 找出本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 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特色进行挖掘和修正。

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学生学习、成长的客观规律, 培养“宽基础、高素质、专业精、适应广”的综合人才。大学一年级是学生的入门级塑性期, 该阶段学生需要定位自己的自我擅长能力, 此阶段安排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入门级课程如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平面设计、报刊业务。大学二年级时学生的初级成型期, 该阶段学生要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提升, 此阶段安排课程如新闻专题制作、平面设计、传播心理学、新媒体传播、新闻摄影、广告策划、图形制作、影视制作。大学三年级是学生的中高级成才期, 该阶段学生要开始结合本专业选择社会岗位, 此阶段安排课程如出版业务、纪录片制作、文学欣赏、社交礼仪、文秘基础。

课程的设置同时也分为三个架构:职业基础教育、职业专业教育、职业专长教育。职业基础教育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掌握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通用能力、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职业专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求职能力。职业专长教育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个性能力发展空间, 培养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以培养学生专业文化运用能力为目标。

总之, 在课程建设上, 注重科学性、突出职业性、重视实践性。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在教学方法上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引入实训项目, 以真实工作过程来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特色

通过实际教学, 形成了本专业的自己的特色即培养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

第一, 工学结合——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构建, 为学生搭建平台并让学生学有所用, 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

第二, 体育特色——依托体育行业学校的特色, 开设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体现体育方向。该课程共计开设12个项目, 每个项目均有学院该体育项目领域最优秀最专业的老师或教练员予以授课。授课内容分实战技术训练和专业欣赏两部分, 通过学习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了体育人才的基本素质。

第三, 并行教育——每学年轮换开设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等课程。二到三个年级同时上课, 让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素养熏陶低年级学生, 让低年级学生的新鲜激情影响高年级学生。

总之, 在教学培养上, 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实施工学结合, 由专职教师带领学生打牢基础, 双师型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工作情景, 客座的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 让学生从新手到进步的初学者到内行的行动者到熟练的专业人才向专家靠拢。

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时代,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 (体育方向) 专业极具操作性与前瞻性。新闻采编与专业 (体育方向)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是, 以“培养综合能力型新闻从业人员”为目标, 依靠“采、写、编、制、摄”为能力教育这一主线, 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 站起来能说, 扛机器能拍, 进机房能做”的职业化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 合理安排课程中不同性质和不同教学内容要素的各科目在纵向的排列组合结构, 在突出能力本位的同时, 兼顾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和专业素养;利用行业背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构建了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在教学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获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技能, 为其成为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打下基础。

摘要: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时代,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极具操作性与前瞻性。本文笔者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院校等为期9个月的深入调研, 对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特色等发展模式进行挖掘和修正。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篇4

一、专业现状

传媒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经过近5年时间的专业建设、教学实践和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较合理的专业培养人才方案和教学评价体系。认真探索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设计了较好的教改方案,同时为了继续加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技能教育,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改方案,加强教材、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紧密结合,建立起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专业建设现状情况如下:

1、人才培养方案逐趋完善

经过5年的建设,我们对专业人才培养不断修订调整,最初的职业岗位定位为报社、电视台、文化宣传部门的新闻工作者、编辑人员、媒介管理人员。2008年,我们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对专业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调整,分为大众传媒与媒体策划与创意两个方向,将学生职业岗位定位为广播电视系统、报纸杂志社、公司策划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传媒宣传部门从事宣传、网站维护、文案设计、营销策划的工作人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逐渐完善,但市场是瞬间急变的,人才的培养要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来进行,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近两年,我们放松了对市场人才要求的预测与分析,专业培养方案未能及时更新,未能体现最近的职业教育理念。

2、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本专业现有8名专业教师,期中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4人;在读博士2人,研究生学历3人,在读硕士1人;双师型教师3人,教师结构基本合理。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从行业聘请了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兼职指导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监控。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部分教师未能跟上改革步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未能深刻领会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止步不前;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亟待加强,很多技术实践操作课程没有较为合适的专业教师,如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广告制作与设计等。

3、课程建设情况

本专业教师建设有一门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成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积累不丰厚。2009年我们制定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整体规划,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大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4、教学改革情况

本专业一直在探索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试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每学期制定了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方案,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课程考核改革,本专业在三个专业中率先走在前沿;学生校内实践活动自2007年起有序进行;课堂教学形式较为灵活,一批年轻教师大胆尝试,运用典型案例式、现场点评式、情境式、模拟训练式等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特别是在新闻采写、编辑、制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今后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

5、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3个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起步阶段,未能创设良好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就业效果不佳,学生职业能力尚不能适应新形势行业发展需要。校外实习基地稳固性不高,实习基地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真正能给学生们提供系统实习的社工岗位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也影响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校内实训室只有一个,而且是三个专业共同使用的,没有摄像机、数码相机,一台编辑机也不能正常使用,计算机内存有限,软件不能升级,很多实训项目根本无法进行,如电子报刊编辑与制作、摄像节目编辑与制作等,学生专业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严重影响了专业建设与发展。

6、教研项目、教材建设情况

本专业现有一个省级教改研究项目,教师参编了3本教材,没有自主开发的教材,教材建设力度不够,没有与行业深度合作共同在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教材。

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按照学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坚持将社会行业需求作为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有较好的职业素养的人才为目标,把专业办出特色,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三、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及任务

(一)总体目标

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结合我系专业建设整体规划,坚持发挥本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巩固和加强现有建设成绩。加强行业紧密合作,根据校内外专家的意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

系,在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进行科学而又切实的规划与改革。

(二)具体目标及任务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在充分调研、科学研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全面优化课程体系,认真学习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课程建设理论,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依据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特点,采取“实训室+项目+课程”的专业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具体任务如下:2009年3月份教研室制定专业调研计划,组织教师深入行业、学生中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5月份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骨干教师共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7月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1课程体系构建根据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为新闻记者、新闻编辑、企业新闻策划等,根据岗位职业特点,设置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来构建课程体系,对原人才培养方案的部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课程开设与学生的职业基本功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教研室组织教师制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职业基本功考核方案》,从而推进课程体系构建。

调整课时比例,组合安排专业课程,原则上将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专修课程组合搭配,按照新闻专业的三种技能分类统筹安排课程.第一学年课程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学生新闻意识,新闻素养,使之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技能,学会编辑以文字图片为主的报纸媒介,熟练掌握电子排版技术;第二学年课程的共同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使之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能;第三学年为实习阶段,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通过实习使学生适应具体的媒体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2.2课程开发与建设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要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要在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新闻职业基本功,即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广告策划、企业新闻策划、计算机操作等,那么在课程开发时,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像现代汉语课程优化为普通话和演讲与口才,增开课程为名记者研究、电视栏目策划。学生必须通过上述课程学习获取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记者资格证等。

具体任务:在调研的同时,对现有课程体系开设情况进行调研,组织专家、教师研讨,对部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2.3核心课程建设以学生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为出发点规划出专业核心课程,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

具体任务:2009年5月规划出专业核心课程,制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确定建设人员与建设要求,在2年时间内完成核心课程建设。

2.4重点课程建设本专业要规划出专业所有课程中的20%左右作为今年的重点建设课程,作为改革的试点,要求教师制定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分阶段完成课程建设标准,试点改革课程如下: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新闻编辑、电视栏目策划。具体任务:2009年5月确定课程建设负责人,9月完成课程建设标准,2010年申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自执行以来,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几次修改但还不完善,2007年在修改教学计划时,就充分考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准确分析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及其与之相关联的职业能力结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高职高专培养技能性人才特点,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除了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外,专业教研室必须制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基本功考核方案》,全面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贯穿于三年的教学之中。部分技能性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新闻编辑、电视节目制作、企业新闻策划、非线性编辑等,要全面实行“行为导向教学法”,设置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最终目标。

4、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化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以培养为主。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委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和培训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念,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在小学兼职或参与、承担教学、科研、管理,提高专业技能;申报学校教研项目和省市教学研究项目,探索教育规律,结合教学实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科研论文,聘请小学及社会人士担任部分专业课兼职教师,在2到4年的时间,使本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双师资格和从业经验。

5、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①本专业现有4个校外实训基地,通过 1-3年的努力,建成外省市尤其是

经济发达地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目标是每年扩建1—2个外省市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行业和市场现状及发展动态,毕业后顺利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②图书和资料、网站也要遵循专业建设的要求,进行系统规划建设。

6、教材建设

及时总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适用的教材是专业建设规划的重要方面,加强与行业合作,共同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①关于单门课程建设的要求,学生职业基本功训练教材可以与行业共同开发,自编训练手册或指导书,2010年完成“新闻采写训练”报纸新闻编辑训练”等训练手册。

②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争取 80% 以上的课程都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7、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制定《专业职业技能考核方案》,根据考核要求,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基本功培训与考核,方案2009年4月完成,07级学生按照本方案来进行毕业基本功考核。

8、教研、教改项目建设

每年组织教师申报教研、教改项目,围绕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问题进行立项,明确研究的重点,参与一些基础理论研究,重点侧重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与应用,通过研究,使本专业具有比较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使教学能够与专业的发展同步,从而走在新闻的前面。

四、专业建设的实施措施

1、加强领导,制定激励措施和考核评价制度。系将于2009年全面修订教师教学考核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课程建设与改革、专业建设与改革权重;建立核心课程、重点课程教师制,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建设标准;实行教师业绩考核制,教师业绩与职称评定、岗位评优挂钩,对于连续几次业绩考核不理想的教师报送人事处另作安排。

2、争取系经费支持,加大投入,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运用。

3、教研室加强建设,在专业带头人的领导下,加强学习与研讨,更新观念,不断改革与创新;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到系讲学,提高认识。

4、组织教师到兄弟院系观摩学习,时刻关注本专业最新建设与发展情况。

传媒系新闻采编与制作教研室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篇5

一、高职新闻采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与职业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网络、信息技术在传播中的植入, 媒体传播实务发生了巨大变化, 也使新闻业务活动的科技含量空前提高。信息采集的时效性更强, 编采手段呈现更多科技化特征。另外, 传媒专业社会需求碎片化特征显著, 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 目前, 我国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是全球第一, 而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 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电子期刊等多媒介的呈现, 让相关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状态。但由于信息载体本身的特点, 现代媒介市场急需从业人员具备专业新闻素养、精通新闻传播规律, 熟悉多种媒介的全媒体编采操作技能。然而, 目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媒介领域的变化对新闻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高职与本科新闻教育都面临媒介环境的大变革, 还没有较好区别本科与高职的教育特色, 高职新闻教育还未能打造出现代媒介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还不能真正适应市场、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高职新闻专业教学体系偏重传统媒介, 部分院校课程中虽然开设了公共关系、网络技术、新媒体编辑等部分课程, 但是课程之间断裂、独立, 还未能建立系统的现代媒介教学体系, 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媒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1.高职新闻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现代媒介综合能力培养后劲不足。

目前, 高职院校除了人才培养与与全媒体环境下急需的网络、手机、电子等媒介职业岗位不能良好对接外, 高职院校新闻专业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严重同质化, 缺乏各自教学特色。高职院校在全媒体的媒介环境下想生存, 就必须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本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目前, 高职院校新闻部分实践教学还停留在基础实验阶段, 面对媒介市场的变化, 对培养学生新媒体内容、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经营的侧重及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问题认识模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实践训练缺乏连贯性, 核心技能的实训不明确, 综合实训和单项实训没有合理分配, 忽视了新闻媒介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 不能满足市场对媒介工作的基本要求。另外, 未来媒介将穿越不同的形式, 打破藩篱, 创造出更多媒体融合的新平台, 很多高职院校新闻专业仍然按照报纸、广播、网络媒介形式分别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安排不科学, 缺乏完整的实训计划且实训内容比较单一, 还未能建立“全媒体”的业务技能以及跨媒介平台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实验平台。

2.缺乏全媒体实践训练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媒介市场需求具备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性, 培养学生的职业性离不开实践教学。目前, 很多高职新闻院校建设了校内实践平台, 多以校内电视、校园广播站、校报刊为主, 还没有整合媒体资源搭建新型育人平台, 媒介能力实践训练重复、单一,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之间缺乏深层次的融合训练, 没有很好地把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衔接起来, 还不能全面提高学生对多元媒体的操作能力。

3.高职新闻采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紧密跟进专业发展。面对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 巨变的传媒环境, 高职院校必须结合传媒市场与相关人才的需求变化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及时调整。因此,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师须深入工作一线, 参与现代媒介业务实践, 才能了解当前媒介发展动向,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原理知识, 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一方面要让年轻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去, 构建教师与媒介从业人员的交流沟通平台, 熟悉现代媒体运作模式, 使教师了解业界动态, 更新知识结构, 培养教师具备“专项”“复合”“职业”三个能力;另一方面, 高校新闻专业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记者、编辑、网站、新媒体经营人员不定期地进校授课, 改善师资结构, 补充和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二、媒介变革时期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改革措施

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度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高新新闻专业还需要洞察媒介市场, 进一步增强专业实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转变新闻观念, 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四个要素, 每个要素都应该面向产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需求进行专业定位, 形成了符合现代媒介发展需要的高职新闻教育的专业特色。

2.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新闻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培养方案科学, 呈现鲜明特色。以现代媒介市场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目标, 按照媒介职业成长规律, 进一步确定各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 按照岗位群要求设置课程,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3.深化课程内容改革, 深入企业调研, 进行现代媒介职业领域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 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或基于现代媒介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4.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成为具有观念新、设计精、求精细教学队伍, 从而奠定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5.紧密结合现代媒介发展规律, 完善和创新媒介融合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新闻传播学生培养应更重基础素养》, 《中国教育报》刘磊2012年12月21日

[2]《新闻采编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 《新闻知识》王瑜2013年7月

[3]《新闻专业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思考》, 《今传媒》黄龙2010年10月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传媒类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当今社会, 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呈井喷状态, 与此相对应, 高等院校开办了大量的传媒类专业, 但人才的培养上显得被动、滞后, 毕业生到单位后上不了手, 胜任不了基本的工作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媒教育赶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培养目标不具体、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数量缺乏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是高职高专传媒类专业中的代表性专业, 本文将以该专业为分析对象, 对如何提高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四个对策。

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2000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1]。

高职高专教育明确的职业特征, 决定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经过严格的社会调研, 根据行业需要, 结合毕业生就业走向, 从而才能确定合适的办学方向。通过调查分析, 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于学生的就业岗位不能局限于报社、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机构的记者、编辑, 应拓展至文化产业的各行业, 职业岗位可以从新闻采编拓展至广告创意、公关策划等, 学科视野从传统媒介拓展至新媒介。

在把握了这样一个方向的前提下, 影视传媒类院校可以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 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下大力气。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 有条件的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业发展需求, 使学生既能胜任传统新闻媒体单位的采编等工作, 又能适应新闻媒体的工作方式。

2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确定后, 结合各项职业能力, 应有相应的课程支撑。课程设置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 是课程体系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

围绕培养要求及行业发展, 山西传媒学院2011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中, 共开设课程36门, 教学时数为2410学时, 总学分为139学分。课程共分为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职业基本理论、职业技术能力、职业素质拓展、人文与科学素质五个模块。

模块一: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676学时, 占总学时的28%,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课程。

模块二:人文与科学素质模块

本模块按选修课设置, 该模块课时数为90学时, 占总学时的3.7%, 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学、心理健康教育、经济学概论、管理概论、美学、逻辑学、公共关系学、中国传统文化、媒体研究、广播电视前沿动态等综合素质课程。

模块三:职业基本理论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216学时, 占总学时的9%, 包括新闻概论、电视概论、新闻心理学、传播学、视听语言、口语表达等专业理论课程。

模块四:职业技术能力模块

本模块是所有课程中的核心部分, 也是所占学时最多的部分。本模块的课时数为888学时, 占总学时的36.8%, 包括电视新闻摄像、电视新闻编辑、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策划、纪录片创作等专业实务和实训课程, 毕业实习和毕业阐述也属于这一模块。

模块五:职业素质拓展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540学时, 占总学时的22.4%, 包括网络编辑、报纸编辑、新闻图片摄影、语言艺术与写作、非线性编辑、中外名记者、优秀视听作品赏析等职业技术能力的横向拓展和专业理论提升等方面的课程。

3 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到, 实践教学是主要评估指标之一。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特点, 相关院校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大力气。

具体来说, 要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新闻工作的实践性,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加强课程的实训力度, 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应占有较大比重。

在对课程具体时间的安排上, 一般高校在第一学年均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 这样的安排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三年制的学制来说, 对专业核心课的涉及也较晚。应尽量早地让学生树立工作意识, 进入实践状态, 促进他们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换。

3.2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要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开展, 必须重视对校内实训条件的改善, 也要注重对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 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 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同时要建设好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对山西传媒学院2010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调查中显示, 38.6%的学生反映在校期间所使用设备和软件用单位不一致, 还有部分学生反映在实践课中, 老师没严格要求使用专业设备, 在一些作品创作的摄像环节, 很多学生为了方便使用单反相机拍摄, 进入实习单位和工作单位不能很快上手。因此, 必须充分运用现有实训条件, 严格实践教学管理, 才能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个层次, 对于每一个层次都需要有严格的教学管理规范。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 实践教学不应只是一个教学手段, 而应该是涵盖整个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的教学理念, 应有一个全方位的完整体系。

以课程实践为例, 对课程实践的管理需要细化到教学内容、实训方式、结果考核等各个环节。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 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组织、设计和指导, 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4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 所有的教学活动, 包括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管理, 都是通过教育者来进行的。

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 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 应该是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日常的管理中, 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鼓励他们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培养具有“双师资格”的新型教师。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5 结论

本文针对以新闻采编与专业为代表的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结合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 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出了四大对策, 即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希望这些对策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以及其他高职传媒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分布式管理平台下一篇: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