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专业

2024-10-09

新闻传媒专业(精选12篇)

新闻传媒专业 篇1

作为传统大众媒体的广播电视具有特殊的传播作用。长期以来, 播音员、主持人、出镜记者的语音风貌对全社会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传播作用, 因此坚持在各类节目中说标准的普通话, 不说各种方言、土语, 并且做到自觉抵制各种语言糟粕的侵袭, 是对所有普通话传媒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按照央视国家级电视台的标准, 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一级甲等, 省级以上主持人持有一级甲等普通话证书是上岗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一名主持人、一名传媒工作者, 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素质。2005年, 在央视众多富于影响力的名嘴中, 主持风格独树一帜的毕福剑、阿丘、张羽等险些因普通话不达标而面临下岗的危机;同年, 中国广电总局出台限制方言剧的规定, 2009年广电总局在官方网站上重申2005年的相关规定, 广电总局的这一举措体现了传媒行业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作为传媒工作者——在校的新闻传媒专业大学生, 更应该肩负起净化传媒语言这一重任, 学好普通话。

然而, 随着中国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播音员、主持人队伍迅速扩大, 一些非播音主持专业的传媒从业者——编辑、记者、演员等没有接受系统、严格的普通话口语训练, 或者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注重普通话的学习, 再加上外来文化和一些社会不良语言文字使用现象的影响, 出现了普通话水准下降、知识性的错误时有发生等问题, 对净化我们的语言传播文化产生了不良影响。那么, 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新闻传媒专业普通话教学呢?结合本人多年传媒专业普通话教学经验, 我认为应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规范语言观念

新闻传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面对传媒从业人员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专业素养要求, 主持人与一般传媒从业者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 对于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 无论是播音主持专业还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或者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 都需要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着重强调普通话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意义, 结合大量实例, 如白岩松、水均益、柴静、朱军、李咏的专业学识背景展开讨论, 使学生转变观念, 切实认识到未来个人事业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二、体现传媒专业特色

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普通话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 开展课前说新闻实践环节。

课前说新闻, 要求每节课前四至五位学生脱稿为大家播报一则新闻或者讲述一个故事, 然后教师对学生发音中出现的语音错误予以指出。此项环节计入课程期末总分, 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氛围, 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视野, 增强其新闻敏感度, 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语音缺陷,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 充分挖掘广播、影视资料的相关素材。

结合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作品《普通话与方言》、《北京话》来分析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历年CCTV新年新诗会来讲授朗诵和朗读的差异;结合多部经典电视散文以及“孙敬修讲故事”等广播节目来分析不同体裁不同对象的朗读要求;结合《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与老妇人唇枪舌剑的精彩片段, 来分析普通话中的“停连”作用;结合《霸王别姬》中念白的使用来分析吐气归音的特点;结合《挑战主持人》、《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分析普通话的语气、语态等。

3. 邀请有实践经验的记者、主持人为学生进行普通话实践教学。

针对新闻传媒专业的特点, 普通话教学应打破由任课教师单一授课的模式, 尝试在实际教学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主持人、记者和编辑穿插为学生讲授实战经验,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又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理论教学紧贴普通话测试, 突出说话训练

吕叔湘先生于1980年10月22日下午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所做的学术报告《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里说:“语言不存在于真空, 语言就是供人们使用的。”[1]对于新闻传媒专业的普通话教学, 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讲授, 更要根据其专业特点加强实践应用, 重视发音、朗读、说话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部分新闻传媒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在高考时有普通话加试, 所以整体来说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较高。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 多数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在“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这三题中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但在“说话”这道考察普通话应用水平的题中, 却往往出现不够自然流畅甚至部分语法失误的情况。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 从而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2]要想切实全面提高传媒专业学生的口语综合表达能力, 使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测试成绩达到一级乙等甚至一级甲等, 就必须加强说话项目的训练。

影响说话流畅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类:一类是思路不够畅通, 缺失了“说”的内容;另一类是“说”的内容和形式不和谐, 有声无义缺少感情, 有背诵的痕迹[3]。对于新闻传媒类学生来说, 属于第一类原因者居多。

为了突破说话难关, 加强学生整体设计语言的能力, 培养其思维能力, 本人在加强思维训练的实践教学中, 引入“语结”概念。在说话中, 思维和情感都要处于积极运动的状态, 如何保持思维和情感的良性互动, 使二者相互激发、相得益彰, 主要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 这其中就有比较实用的方法——语结。语结存在于人们的实际语言表达。人们发言前在纸上写的几个词、一些新闻标题, 还有一些文章的关键词, 都是语言展开的种子, 也就是语结。语结有的是语言表达之前先有的, 有的是表达之后总结出来的。[4]比如在谈购物与消费这样的话题时, 一些人如果是随口说的, 就会拉杂拖沓, 中间时有中断, 但是如果想到“购物档次随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变化”;“购物消费的各种形式:商场消费、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男女购物差异:男性买电子商品、运动鞋, 女性买化妆品, 服装”等这些语结时就会说得比较流畅。找到语结就像找到了可以生长的种子, 也比较容易使语言自然流畅, 在具体训练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各抒己见分析自己想到的语结,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开阔思路。

在普通话教学中, 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加强与训练, 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定能摆脱原有的观念与困扰, 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普通话的学习, 养成良好的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做到说话自然、流畅、有条理, 从而使普通话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注释

1[1]中国语言学会编:《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年, 第12页.

2[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3]赵俐:普通话教学新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28-29.

4[4]於春:《论语结》,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 第27页.

新闻传媒专业 篇2

--摘自澳洲留学网首席咨询顾问宋凡澳洲考察札记

一、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学习新闻

很多学生在无专业可选时,朦胧的认为对写作还有些兴趣,写了一些好文章、老师表扬过我、能不能当记者?其实若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新闻记者,尤其是国际新闻记者,除了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之外还应考虑诸多其它的因素:

第一,你是否是一个性格开朗、容易与人沟通的人?作采访首先应该让交流对象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想知道的事情,若能做到更进一步的只愿与你敞开心扉,那独家新闻也就由此而来了;

第二,你是否有冒险及不怕苦的精神?传媒职业一致被列在全世界最危险的专业之一,无论是国际记者还是国内记者,总是出现在危险与复杂的环境中,若胆小怕事,则不会有任何建树;

第三,你是否天性敏感、目光独到、有自我独立的思想?很多新闻题材的发掘,并不来自于命题与经历,而是需要凭借记者对问题独到的分析、判断与敏感,这也是作为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若不具备这种素质,将来的职业生涯将困难重重;

第四,文笔是否流畅,有没有基本的文学功底?联系到出国留学在文字要求中包括了英文写作能力必须是要强于一般专业的学生;

第五,专业的选择与个人兴趣也相当重要,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只有喜欢,才能干得好,干得长。

二、传媒专业的具体分类及就业前景

传媒专业分类广泛,大致包括了以下几大类及延伸的分支:

第一、营销广告类(如广告、市场营销、文化政策、文化研究)

广告和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即可以在政府部门,也可以在私人企业从事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消费者营销、销售、品牌经理、广告设计、广告执行、营销咨询等。目前这类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在银行、保险和旅游等行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媒体发布类(如桌面发布、媒体产品、电影与媒体研究)

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专业的创造才能和技能,具备一些艺术天斌,未来的职业方向包括摄影、编辑、数码编辑、音效处理、互动游戏设计、光盘媒体制作、网络设计等。

第三、创作表演类(如创作性写作、表演艺术、剧院艺术等)

此专业毕业生将具备专业的创作才能和技能,未来的职业方向包括创作性导演、艺术导演、导演脚本写作、摄影、编辑等

第四、大众传媒类(如大众传媒、公共关系)

传媒和公关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公关人员,在企业、政府、社区、教育机构、酒店、医疗福利机构、文化交流组织等行业找到理想的工作。与此专业相关的称呼有:公共事物、企业事物、消费者关系、投资者关系、雇佣者关系、政府关系、媒体关系、常务处理等。

第五、新闻类(如传统新闻、网络新闻、新闻摄影)

新闻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各大中小型报纸和新闻出版社工作,也可以从事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工作。此外,还可以在广告、公关、出版等领域工作。

三、选择传媒新闻专业学习的问题:

1.对语言要求很高

2.对个性方面的要求较高

3.就业情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压力还是不小

4.某些传媒专业需要理科的基础工作支持,比如:互动游戏设计、网络设计等

经典的新闻传播专业高校排名

1,人民大学,〈尽管他比较黑,但你一只脚迈进人大就等于踏进了政府!录取比例约50:1

录取人数110人〉

2,中国传媒大学,推荐报考〈学校虽小势力却强,看看央视有多少牛人是这儿毕业的?录

取各个专业共有300多,比例15:1〉

3,清华大学,〈虽然新闻不怎么地,但凭他的名气就牛死了。录取比例约30:1录取人数40

人〉

4。华中师大 < 已进911,其实力和发展势头不可小视,在武汉仅次于武大,华科,招16,公费60%,比例5:1>

5,北京大学,〈绝对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也是许多考生一生的梦想,人生只为圆梦!值!

招40个,15个推免生,比例约30:1〉

6,浙江大学,〈有新闻宗师老邵在哪儿撑着,他的弟子也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录取大

概30个左右吧,比例11:1〉

7,南京大学,〈绝对是中国最令人尊敬的大学,绝对是最能学到真东西的地方,录取30人

左右,录取绝对公平,比例15:1〉

8,华中科技大学,推荐报考〈有周济在,值得去!这校有钱,人人都能得奖学金,虽没公

费胜似公费!录取110人,录取比例10:1〉

9,武汉大学,推荐报考〈研究生的加工厂,大批量生产,实力也不错,招190人,报考的大多是垃圾,上线率很低,别看报的人多,其实不难考,录取比例9:1跨专业的学生很受欢

迎,〉

10,厦门大学,推荐报考〈广告第一牛,城市好,压力小,公费多,难度小,招80人,公

费1/:3,〉

11,暨男大学,推荐报考〈在广州这块传媒高地很有前途,还可以去南方周末。招70人。

比例8;1〉

12,广西大学,推荐报考,〈最被人忽视的新闻强校,实力不比武大差,就是没人家名气大,在业内很有名气,外行不知道而已,录取65人,比例6:1,只要上线就很有希望〉12,北京印刷学院,〈出版行业的老大,很 容易靠,基本 没什么淘汰,招30人吧,比例

4:1〉

13,南京师范大学,推荐报考〈美女多,学校漂亮,就业不错..最权威的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排名

收藏 | 打印

发言者 发表于 2004-12-06 20:45:00

1,中国人民大学

2,复旦大学

3,中国传媒大学

4,武汉大学

5,清华大学

6,华中科技大学

7,北京大学

8,南京大学

9,四川大学

10,厦门大学

11,兰州大学

12,河北大学

(以下排名略)

传媒学(Media Studies)

课程介绍:

大众传媒专业是使学生了解传媒业的主体,传媒业的产品和运用于传媒业中的最新技术。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传媒专业课程的主要目的便是通过传媒业在社会特别是在文化

上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电视、电影、广播、新闻通讯等传媒载体的逆向思维能力。尽管传媒专业比较强调理论学习,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也在强调学生在传媒业中的实习,以及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在传媒业中的应用。

在西方的传媒学院,通常包括如下的专业: 广告学(Advertising)、电影和录像(Film and Video)、多媒体技术(Interactive Multimedia Technologies)、新闻(Journalism)、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s)、媒体(Media Studies)、影像媒体(Photomedia)、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传播与文化(Communications and Culture)、视觉艺术(Visual Arts)、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等等。留学建议:

国外绝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相关专业,一般除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外,和传媒有关的专业要求的英文水平比较高,很多大学传媒专业的硕士要求雅思7分或者以上,同时类似新闻这些专业(journalism)对于英文的写作等要求很高,很多学生反映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收获甚丰。美国的传媒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工作,而且往往资深的记者并不是学该专业的,所以如果想去美国读传媒要非常慎重。

试论新闻传媒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3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一、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每年春季或年底,各路新闻媒体到大学招募新闻采编人员,大量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笔试和面试中淘汰,败给法律、经济、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认为,中国新闻教育正渐渐背离新闻学的核心价值,新闻或传播学院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来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①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哪里?他们的基本技能从哪里来?他们的后劲在哪里?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她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她立足于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技艺和形式中,更植根于肥沃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土壤里,而要让新闻传媒专业学生获取“源头活水”,在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进行通识教育则是必由之路。正如武汉大学知名学者郭齐勇教授所言:“大学就是大学,不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博而且雅),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方法学训练,走上社会,后劲与潜力较大,可适应面较宽。”②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由人文教育发展而来。通识的“通”是指“融会贯通”,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③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倡学习西学,中西兼融。他把“中学”(中国固有之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体”,即作为基础和根本;把“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艺)作为“用”,即作为实务、实用之学。其实,通识教育和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关系亦如同“体”和“用”的关系,即通识教育是新闻传媒专业的基础和源头活水,是为“体”,新闻传媒专业则为“用”,即职业实用、工具技艺之学,是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基。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变革传统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培育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二、怎样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在目前的新闻传媒教育中,培养“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文明的推动者”已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为此,新闻传媒教育正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新时期传媒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新闻传媒教育指导思想是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

1、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

全球化首先向中国新闻传媒教育提出的挑战,就是培养目标的挑战——迫切需要新闻教育加紧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新闻传媒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造精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合理,层次欠清晰。我们认为,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实力和特色,在培养目标上不必求“一律”,更没必要一哄而上,盲目拔高。但是,对于处于“第一世界”(新闻学科基础良好的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传媒学院,如人大、复旦、北大、清华等,宜以《2005北京共识》为参照系,强调通识教育,偏重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如培养专家学者型、经营管理型和媒介融合型、传媒策划型人才。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比较合理。对于处于“第二世界”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如上海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宜结合本校特色,以通识教育为基座,培养复合型、职业技能性人才;至于其他新成立的“第三世界”非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院系,宜培养专业型(如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技术型、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对于有博士点、硕士点的新闻传播学院,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中应有级差,至少有高端、中端和实用的区别。

2、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新闻传媒教育事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师队伍,“既需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掌握实务工作的方法;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需要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④具体而言,从以下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或有效果。一是引进和培养通识教育课教师;二是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以名师的学术力量带动、提升现有年轻教师的科研水平;三是吸纳新鲜血液,从国内外引进科研水平高的高层次教师人才;四是从国内外引进有科研潜力、有跨学科背景的优秀硕士、博士、博士后或其他青年教师人才。五是学院派教师与社会业界师资的互动。目前,国内一些新闻或传播学院积极谋求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打破人事管理对师资的限制,引进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师潜质的人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年拥有全职教师40人,来自媒介的兼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占31.03%。越来越多的新闻传媒院系教师与媒体轮换,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课程以新闻传媒理论、新闻传媒实务和新闻传播史( 含外国新闻史)三分法的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政治理论课为骨干的课程体系。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过于强调新闻传媒专业自身,基本属于在新闻言新闻的课程架构。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忽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利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课程比例结构;二是设置通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三是课程设置的内部构成——以“经典原著课程”为主导;四是新闻传媒专业课程的优化。

4、“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教学的传统与变化

中国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改变,改变概论(原理)+通史(专史)的泛通识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讨论古今中外的原著经典(尤其是元典)为主导的“核心课程”模式。在通识课的设置上,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这些的通识课程居主导地位,不直接让学生读中西方文明史上和各自学科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通史”的泛通识模式,是以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经典原著为“议程设置”(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名词)的。事实上,概论、通论、原理、通史等只是一些专家学者嚼过的馒头,是转述的二手材料,以此来填鸭式地喂养学生,会使学生养成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思想的原创力,容易人云亦云。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著作作为大学的共同核心课程,深入挖掘其精粹和核心价值,并以深度阅读和讨论、探究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例如中华元典“四书”“五经”,“前四史”、四大名著等。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像马列经典著作《资本论》(选读)、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拉里·A·萨默瓦等的《跨文化传播》,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通史》,等等。在新闻传媒通识课设置中,选读、导读这些经典原著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要让新闻传媒院系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原创力,最好到中西方文明经典和新闻传播学经典原著中去寻找。

5、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变革必然引起优化教学方式的连锁反应。目前,我国诸多大学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由于受大学扩招、专业设置蜂拥而上(比如新闻传媒专业就很典型)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人满为患,几十人、一两百人上大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给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诸多问题,需要变革。比如,在课时安排上,安排一些几周的短期课程或假期课程;在课堂规模上,采取大班化小、小班讨论课、互动教学的模式,以小而精的方式来替代目前单一的大而长、蜂拥而上的选课和授课方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

新闻与传播院系在校学生既要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奠定较为扎实的新闻和传播理论基础,又要动手动脚,培养采访、写作、编辑及其他实际操作能力。惟此,才能学以致用。然而,当前新闻教育的偏差和缺失在于,我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理论“腿长”、实践“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满肚子理论知识,却因为缺乏实践的环节,不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会贯通,因此,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便显得颇为重要。为此,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共建教学平台,学院与业界互动;二是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训练;三是创办校园媒体,打造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2.

②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06(4):19

③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④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7(7):31.

新闻传媒专业 篇4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传媒类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当今社会, 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呈井喷状态, 与此相对应, 高等院校开办了大量的传媒类专业, 但人才的培养上显得被动、滞后, 毕业生到单位后上不了手, 胜任不了基本的工作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媒教育赶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培养目标不具体、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数量缺乏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是高职高专传媒类专业中的代表性专业, 本文将以该专业为分析对象, 对如何提高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四个对策。

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2000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1]。

高职高专教育明确的职业特征, 决定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经过严格的社会调研, 根据行业需要, 结合毕业生就业走向, 从而才能确定合适的办学方向。通过调查分析, 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于学生的就业岗位不能局限于报社、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机构的记者、编辑, 应拓展至文化产业的各行业, 职业岗位可以从新闻采编拓展至广告创意、公关策划等, 学科视野从传统媒介拓展至新媒介。

在把握了这样一个方向的前提下, 影视传媒类院校可以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 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下大力气。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 有条件的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业发展需求, 使学生既能胜任传统新闻媒体单位的采编等工作, 又能适应新闻媒体的工作方式。

2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确定后, 结合各项职业能力, 应有相应的课程支撑。课程设置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 是课程体系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

围绕培养要求及行业发展, 山西传媒学院2011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中, 共开设课程36门, 教学时数为2410学时, 总学分为139学分。课程共分为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职业基本理论、职业技术能力、职业素质拓展、人文与科学素质五个模块。

模块一: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676学时, 占总学时的28%,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课程。

模块二:人文与科学素质模块

本模块按选修课设置, 该模块课时数为90学时, 占总学时的3.7%, 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学、心理健康教育、经济学概论、管理概论、美学、逻辑学、公共关系学、中国传统文化、媒体研究、广播电视前沿动态等综合素质课程。

模块三:职业基本理论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216学时, 占总学时的9%, 包括新闻概论、电视概论、新闻心理学、传播学、视听语言、口语表达等专业理论课程。

模块四:职业技术能力模块

本模块是所有课程中的核心部分, 也是所占学时最多的部分。本模块的课时数为888学时, 占总学时的36.8%, 包括电视新闻摄像、电视新闻编辑、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策划、纪录片创作等专业实务和实训课程, 毕业实习和毕业阐述也属于这一模块。

模块五:职业素质拓展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540学时, 占总学时的22.4%, 包括网络编辑、报纸编辑、新闻图片摄影、语言艺术与写作、非线性编辑、中外名记者、优秀视听作品赏析等职业技术能力的横向拓展和专业理论提升等方面的课程。

3 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到, 实践教学是主要评估指标之一。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特点, 相关院校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大力气。

具体来说, 要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新闻工作的实践性,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加强课程的实训力度, 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应占有较大比重。

在对课程具体时间的安排上, 一般高校在第一学年均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 这样的安排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三年制的学制来说, 对专业核心课的涉及也较晚。应尽量早地让学生树立工作意识, 进入实践状态, 促进他们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换。

3.2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要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开展, 必须重视对校内实训条件的改善, 也要注重对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 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 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同时要建设好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对山西传媒学院2010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调查中显示, 38.6%的学生反映在校期间所使用设备和软件用单位不一致, 还有部分学生反映在实践课中, 老师没严格要求使用专业设备, 在一些作品创作的摄像环节, 很多学生为了方便使用单反相机拍摄, 进入实习单位和工作单位不能很快上手。因此, 必须充分运用现有实训条件, 严格实践教学管理, 才能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个层次, 对于每一个层次都需要有严格的教学管理规范。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 实践教学不应只是一个教学手段, 而应该是涵盖整个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的教学理念, 应有一个全方位的完整体系。

以课程实践为例, 对课程实践的管理需要细化到教学内容、实训方式、结果考核等各个环节。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 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组织、设计和指导, 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4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 所有的教学活动, 包括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管理, 都是通过教育者来进行的。

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 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 应该是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日常的管理中, 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鼓励他们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培养具有“双师资格”的新型教师。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5 结论

本文针对以新闻采编与专业为代表的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结合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 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出了四大对策, 即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希望这些对策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以及其他高职传媒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新闻传媒专业 篇5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一)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历史

1.元谋人:最早的直立人;北京人:华北地区最早的直立人;山顶洞人:我国最早发现的墓地。

2.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繁荣的代表,黄河中游;

河姆渡文化: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位于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陶器,代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后来发展成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从事原始农业为主,还有畜牧业;

马家窑文化:彩陶发达;

北方农耕文化(名词解释/3个阶段);

南方农耕文化(3个阶段)。

3.传说时期:五六千年前直到夏商周4.三皇五帝(掌握几种不同的说法)

5.三代:夏商周(西周的四个阶段,东周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6.春秋五霸(重要):两种说法

7.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8.统一的封建王朝(非常重要)

9.分裂的封建王朝(非常重要)十六国分为前后两期/南朝都是建都南京(建康)/北朝的统治者都来自于鲜卑族/辽金西夏所对应的民族

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媒创新分析 篇6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视新闻;创新;传媒与传播;分析

中图分类号:G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47-01

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网络的追逐已经不再是初期的羡慕与驻足,而变成网络开始为人所用的现实。人们开始利用网络,对各行各业进行现代化与新形式地传播与发展。比如说:新闻传媒行业就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但是,由于现在多元化的媒体传播形式,使得电视新闻已经开始与传媒龙头渐行渐远。这就要求对电视新闻进行新的创新,保持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的新鲜度,使得受众能够响应枪靶效应,使得电视新闻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过程中保住其传媒业龙头的地位。

一、电视新闻的概念

电视新闻通常是指,依托现代先进的电子手段,在传播的过程中既有图像文件,又有声音文件与之相配合。在传播的同时,借助于电视的屏幕,对受众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与传播。换言之,电视新闻主要是由专业的电视摄像师进行摄像工作,并由记者出镜对新闻加以解说与阐释,再由后期制作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的制作,通过屏幕向受众将新闻传播出来。总之,电视新闻就是将新闻形式与新闻内容相结合的一种传播形式,这就是所谓的电视新闻。

二、电视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在经济与文化上的发展,电视新闻媒体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自身,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新需求与对电视媒体的新要求。面对现代多元的传媒发展趋势,受众已经对电视新闻的单一与枯燥性产生了厌倦感,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受众对电视新闻的热情。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电视新闻上的发展仍然受到传统新闻模式的影响,存在着编辑方式与思想上的俗套形式,这种千篇一律的枯燥传播,使得受众的新鲜感渐行渐远,导致其只能在其他的媒体上寻求新鲜与刺激,这就对电视新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感。

由于电视新闻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之后,再经由电视台的后期制作人员对其进行新闻片子的剪裁与制作,这一制作过程亦需要时间上的占用。但是,证是因为在制作时间上的耽误,往往就成了别的媒体爆料的先机,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鲜度不够,受众早已在其他媒体中获得这些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对电视新闻的再次播放,已经不再仔细与感兴趣。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上,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其继承了传统的电视新闻形式,但是并没有创新。这在电视新闻内容的编排上,没有什么新意,大多都是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相结合,且一般情况下都是先阐释国内发生的大事小情,再叙述国外发生政治要点问题。这种固定的播放与编排模式,早已深入人心,使得受众对这种电视新闻的播报形式产生了厌倦心里,对一成不变的内容与形式能够倒背如流,促使受众只能在其他媒体上寻找新鲜的事物,这促使电视新闻在主流媒体上地位的下降。

三、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媒的创新建议

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传媒机构也开始对电视新闻传媒的发展也重视起来。由于在电视新闻传媒的发展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对其提出合理的创新建议,推动其在新时代能够健康稳健发展。

1、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和报道的语态予以新的意义

电视新闻的重点不在于其影视作品的制作有多精致,而在于其新闻内容上的时效与新鲜程度。新闻报道题材的性质,决定了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程度是否能够与其预期相同。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对其传播的新闻题材予以新的时代意义,能够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与政治素养的熏陶。这就要求其在题材的立意上能够更加新颖,注重对主题的凝练上,要将电视新闻在情感的表达方面更加突出人情味,在纯政治的表达上更加注重对严谨性的传递,保证电视新闻在传递上能够做到张弛有度,调动受众对观看电视新闻的兴趣。

在对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更要注重其语言的表达风格,不能过于政治性与繁琐性,这就会造成新闻传播与受众之间产生距离。突破传统电视新闻在语言转述上的高大上,更要注重贴合实际,能够用最婉转与平易的语言将新闻的主要内容,所要传达的主要精神同受众相领会,并通过故事的开头形式,吸引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收视,提高电视新闻在新时代的收拾高潮,推动电视新闻的新发展。

2、注重对电视新闻的新编排与深度的提升

由于电视新闻在传统的发展中,没有脱离固有的模式,带给受众以视觉疲劳的结果。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要在网络时代予以编辑上的创新与新闻深度上的挖掘。为了避免电视新闻的延时性,采取新闻采编与播放一体化的方式,在编辑的过程中实现编与播的同时进行由于传统的电视新闻所传播的内容都与实际生活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新时代对电视新闻予以新的使命,对其新闻的深度附之以深入的报道,能够被受众所接受,能够与受众产生一定的呼应,推动电视新闻在网络时代的健康与稳健发展。

四、结语

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这个媒体发展迅速的年代,更要求多元的存在性。为了能够适应受众在新时代的心里要求,只能对电视新闻传媒进行新的创新,使之能够迎合社会的发展潮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促进电视新闻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存宽.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2012(01).

[2] 蒋浩洁.培养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新闻实践.2014(06).

新闻传媒专业 篇7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重要指标, 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很多高校的团学工作, 活动繁杂而缺乏针对性, 不但不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很多时候还会影响学生基本的专业学习, 与专业建设处于脱轨的背离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的团学组织, 围绕专业建设开展的活动不多。目前多

数团学活动的多围绕思想建设如爱国教育、五四、十八大、中国梦等主题开展, 针对不同院校、专业特色开展的较少。

2、高校团学活动普遍存在偏重于娱乐性活动, 此类活动学生

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比如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院、系两级的十佳歌手比赛, 都是非常的火爆;各种迎新、毕业生晚会也是人气十足。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尤其钟爱此类的团学活动。

3、团学的学生干部, 普遍存在活动轻视学习的情况, 贵州师

范大学求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干部只有个别同学的成绩在班级、专业排名名列前茅, 大部分的排名都中等或中等偏下, 学生干部本应在学习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表率作用, 然而这种团学干部成绩偏差的情况, 对于团学组织的发展、对于专业建设都是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二、造成团学与专业建设分离的原因

1、管理体制的藩篱

长期以来, 高校的团学工作与专业建设完全由两个不同管理体系负责, 看似分工明确、组织完备, 但其实不但会造成团学工作与专业建设各自为阵, 育人责任不明确, 而且会使管理资源分撒, 极易出现“配”而不“合”, 相互排斥的现象。

2、教育形式差异的制约

团学工作多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 重活动内容的影响力、趣味性、娱乐性。专业教育重课堂教学, 基本以教师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 重知识传播的准确性、严谨性、接受度。

3、自身组织不完善的局限

各专业院系团总支是团学工作的主要阵地, 而所有专业的团总支部门设置基本一样, 包括主席团、办公室、文艺部、组织部、纪检部等部门, 负责学生会的日常管理, 缺乏展业特色。

三、立足专业, 发展特色, 高校团学工作与专业建设一体化实施策略

1、学生活动专业化, 专业教师打造专业活动

结合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团学活动, 邀请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为团学活动注入专业特色。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团总支根据学院的师范特性, 系部的专业特性,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开展了形成技能、凸显亮点的各类活动, 实现了学生活动专业化。如:由贵阳初高中一线教师指导的“教学技能比赛”;由电台主持打造的“主持人比赛”;由书法老师指导的“书法展”;由口语实践教师指导的“普通话模拟考试”等, 紧紧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展开, 这些专业特色活动的开展使全系学生的专业意识、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2012年在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第三届教学技能大赛中, 我系代表队荣获团体一、二、三等奖、多项单项奖及组织一等奖, 在进入校级决赛中, 我系代表队荣获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13年在我院第四届教学技能大赛中, 我系再创佳绩, 四支代表队分别获得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的好成绩;09级学生石沛、张佳等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贵阳电视台, 担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11级的卯英、马迎富、穆琴等同学在国家书法等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普通话等级考试”中王吉银、李佩君等人取得一级乙等证书。

2、以实践教学设计为契机, 搭建专业学习、团学协作平台, 实现团学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共促共进

将专业学习的实践部分融入团学活动, 在团学活动中强化专业见习、实习, 把团学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同时要求专业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团学活动课并参与指导。一是可以使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专业素养, 考察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 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和成才教育。二是使团学活动融入专业学习, 融入课堂, 摆脱教学为团学让路, 学生活动影响正常教学的尴尬局面。三使学生在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 既巩固了专业知识的掌握, 又参与了校园活动, 知识与能力同时得到了加强。在求是学院文传系可结合相关专业课程成立专业性较强的团队, 在相关任课老师的管理下开展活动。例如《外国文学史》课程, 可以成立外国文学话剧队, 自选课程篇目排练,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次数、演出效果给予平时成绩认定, 纳入本课程最终成绩计算。在学期结束时, 可推选优秀队伍进行汇报演出, 既能覆盖本专业多数学生, 有可以凸显专业特色。这样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 更能加深对专业内容的认识。

3、建立专业社团, 提升团学内涵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 强化专业教育与团学活动的契合。各学生社团要依托教学院系聘请专业教师成立社团指导委员会,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灵活多样地开展社团活动, 将专业实践充实到社团活动之中, 增强社团活动的学术品味, 改变社团活动缺少教师指导、缺少整体规划、缺少学术氛围、缺少专业特色的“四少”现象, 增强学生社团的吸引力, 强化学生社团的专业教学功能。2011年11月8日,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团总支成立了一个以读书、专业交流为目的的社团——嘤鸣社。嘤鸣社围绕文学性、学术性开展各项活动, 给系团总支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和交流思想的平台。自成立以来, 嘤鸣社每天都会举办涉及《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的读书交流活动, 形成1000余篇读书笔记, 覆盖全系4个年级2000余人;开展23次对外交流活动, 与中国文化书院、博雅书院、贵州阳明讲习会、师大汉韵社、师大国学社、贵医诗苑建立良好关系, 并与长安大学、新疆艺术学院、九江学院、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学院等17所省内外高等院校取得联系, 设立了分社。

高校团学工作与专业建设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 跳出各自工作系统的小循环, 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循环, 有机地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从邀请专业指导教师、搭建合作平台、创建专业性社团上寻求与专业建设的高度契合, 探索团学工作与专业建设一体化的道路, 但是团学工作与专业建设千头万绪, 仅从这三个方面实现二者一体化是不够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双.教学团学一体化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34) .

[2]代浩云.高校教学工作与团学工作一体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4) .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功能 篇8

“新闻博客”的概念及其影响

所谓博客, 是指在互联网上基于Web2.0技术而建立、由个体自主决定其内容主旨、按时间序列不断更新并通过链接与其他网站相互联系的个人网站。在众多的博客中, 有一类博客被称为“新闻博客”。所谓“新闻博客”, 一般是指那些以发布新闻为主的博客网站以及网站的主人。1998年, 美国一名新闻爱好者麦特·德拉吉 (Matt Drudge) , 在他的个人网站“德拉吉报道” (Drudge Report) 上, 率先发布了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这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使“德拉吉报道”受到广泛的关注, 日访问量曾达千万次。此后, “9·11”事件、印度洋海啸、卡特琳娜飓风、伊拉克战争、伦敦地铁爆炸, 以及2004年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 使“新闻博客”受到了社会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除了美国的“新闻博客”外, 在其他国家还有几家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韩国的Oh My News、加拿大的Tyee网站等。

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 一些人认为: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博客是未来的新闻传媒;“新闻博客”将颠覆现有的新闻媒体, 彻底改变目前新闻传媒的“点对面”的、单向的垄断传播或精英传播或“大教堂式”的传播, 形成一个交互的、“集市式”的、由大众控制的“草根”新闻传播时代。由此, 新闻传媒与受众的界限将不复存在, 新闻传播的现实图景将无可避免地因为“新闻博客”而彻底改变。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主体与功能角度的辨析

新闻传媒。传统的新闻传媒作为传播主体, 是一个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机构;这一机构的组成人员, 是按照其生产要求而受过专业训练、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和职业规范要求的人员。它的生产方式和运作机制, 是经过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在遵循基本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作为新闻传播主体, 它拥有采访权、编辑权和出版 (播放) 权, 相对持久地向大众定期、定时或实时传播新闻信息, 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较强的影响力。作为社会主体和法律主体, 它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新闻博客”。“新闻博客”的主体是采集并在博客网页上编发新闻的个人。这些人一般都是对新闻传播有强烈兴趣的人。“新闻博客”采集的新闻, 都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看见的事件, 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性。特别是在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上, 在传统媒体的记者们尚未赶到现场时, 身处现场的博客们会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报道。如“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美国的卡特琳娜飓风、伦敦地铁爆炸等。同时, 由于不需经过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流程的层层把关, 以及极少受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 博客对新闻的发布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主体和功能辨析。我们知道, 博客的基本特性是它的个体性。博客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有思想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大量的私人感情内容进入公众视线。因此, 个人主观思想的客观化进程大大加速, 大量个人思想得以解放, 个人感情及思想的客观化、公开化走向了博客这条高速公路。 (1)

由此看来, 传统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主体, 与博客最大的区别之一, 表现在现代新闻媒体是一个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建立起来的高度组织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新闻采集、编辑和发布机构, 而博客则是一个个人化的传播媒体, 它通过互联网网页来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历, 以及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互联网上链接的网页来聚合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现代新闻媒体的运作过程, 更多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这决定了它的社会性、相对客观性和理性等特征。而博客较少受到社会的制约,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情感情绪等因素。这便决定了博客的个体性、自由性、主观性、感性等特征。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的发展走向探析

在现代社会里, 某一媒介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主体, 它必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区域或一定的领域 (行业) 内, 相对持久地、比较全面地传播具有客观真实性和权威影响力的新闻信息。由于单一的个人力量、个人资源、个人的亲历是有限的, 要做到这一点的可能性极小。以备受推崇、“使传统媒体蒙羞”的“德拉吉报道”报道为例:网站主人麦特·德拉吉是一个礼品店老板, 他所经营的“德拉吉报道”的新闻来源, 并非是自己采集新闻, 而是从网上和传统媒体中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和信息, 重新进行编辑加工后, 发布在“德拉吉报道”上。据中国传媒大学胡晓生对美国几个著名的“新闻博客” (Drudge Report、Wonkette.com、Politicalwire.com) 的研究表明, “新闻博客”网站的信息来源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 而且, 越是知名的大型媒体和通讯社用得越多。如《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今日美国》报和美联社、路透社, 以及Yahoo网站, 而由其自己采写的新闻则属“很少”。胡晓生在对这几个“新闻博客”网站的传播特性和传播形式、结构等进行实证研究后, 得出了七个方面的结论, 其中之一是:所谓“新闻博客”的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传统媒体, 而真正属于自己采写的新闻却“很少”。 (2)

“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的报道, 被人称为“在新闻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 请注意, 这一消息是传统新闻媒体《新闻周刊》的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采写的, 只不过它在刊出的最后时间里, 被该周刊的高层给“枪毙”了。于是, 迈克尔·艾西科夫将这一爆炸性的消息提供给了“德拉吉报道”。

由此, “新闻博客”作为现代新闻传媒, 它的运作机制、运作规则和新闻传播功能, 就不能不受到质疑。如果以“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的报道等现象, 来证明所谓“新闻博客”就是新闻传媒甚至是取代了传统新闻传媒、颠覆了传统新闻传媒, 且不是过于轻率了吗?

诚然, 博客也完全可以发表事实上也的确发表了少数自己采写的第一手新闻。但博客所发表的新闻事实, 一般都是与他个人亲历有关的新闻事实, 而且也只有这种本人在场的新闻事实, 才能赢得公信力, 比如博客们自己亲身经历的“9·11”事件等。但即便如此, 也只能表明, 博客只是具有了新闻媒介传播新闻的特征, 具有了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可能性, 而不能说它就是新闻传媒了。所以, 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 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新闻源。

这里有必要具体分析一下韩国的Oh My News。记者出身的吴延浩 (Oh YeonHo) 有感于韩国媒体的保守, 发誓要创办一份“在主流媒体之外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媒体。2000年, 包括吴延浩在内的4个人创办了“新闻博客”网站“Oh My News”。据言每天有200万人上网收听收看Oh My News的新闻。但是, 我们可以看出, 从内容上看, Oh My News网站设立了传统媒体或主流网站所具备的所有栏目。从运作方式来说, Oh My News已非一个博客网站, 而是以传统媒体运作方式运作的新闻网站。网站的主人虽然是吴延浩, 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它就不是一个个人运作的网站, 而是一个有多人在一起, 并按一定的新闻理念、程序和规则运作的媒体。它的全职人员开始是4人, 到2005年已发展到53人;而给其投稿或提供新闻线索的“市民记者”, 则由初期的700多人增至2005年的26700人。这些“市民记者”包括了从大中学生、家庭主妇、电梯工到律师、法官、教授、政府官员等社会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们。 (3)

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完全符合传统媒体的标准新闻网站, 而与博客的概念相去甚远。因此, 我们认为, Oh My News很可能是新一代新闻传媒的某种雏形, 也很可能代表了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一种方向。

传播和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 无疑最终会改变传播和新闻传播的既有范式和现存图景, 博客的出现虽然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但它自身并不是新闻传媒, 也不能颠覆传统的新闻传媒。未来的新闻传媒具有博客的特性, 但不是博客;具有传统新闻传媒的特性, 但不是传统新闻传媒。它是融会传统媒体和现代技术的新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燕:《透视博客话语的社会建构功能》, 《新闻爱好者》, 2008 (6上) 。

[2]胡晓生:《美国新闻博客的传播特征》, 《青年记者》, 2005 (5) 。

新闻传媒专业 篇9

关键词:新闻传媒,传媒市场化,现状,发展趋势

日常生活中, 新闻传媒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从原来的杂志、报纸、电视、广播, 到现在的互联网、电脑、手机, 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些年来,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杂志、报纸等新闻传媒方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它们会逐渐被替代, 可现实并没有, 这说明它们还有自己的受众, 有它们存在的价值。相信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新闻传媒将不断改革更新, 信息传播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1 新闻传媒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的媒介不断更新, 传播的信息也不断丰富, 附着于新闻传媒的相关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手机、电脑、微信、微博等都是新闻传媒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 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传媒业也逐步转向于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互联网, 淘宝每年“双十一”成交额几秒钟就可以破千万上亿便是很好的例证。

新闻传媒不断发展走到今天, 它始终对人们生活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始终为人民服务。报纸、广播、杂志、电视, 它们无一例外都能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 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报道, 是党和政府对外宣传的最直接声音, 最能够反映基层人民的要求和意愿。

在新闻传媒繁荣发展的背后, 有一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社会公信力。近些年来, 虚假新闻频频发生, 使人们对传媒的信任度下降。据相关调查, 有90% 以上的民众对传媒宣传的信息或多或少有些怀疑, 仅有2% 完全相信传媒传播的信息, 这充分说明了新闻传媒在人们心目中公信度的下降程度。新闻要想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必须要有足够的公信力, 如果人们对新闻媒体信任度下降, 传媒就会失去受众, 进而失去市场。

2 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

2.1 多元化

新闻传媒传播的方式将多元化, 短时间内仍将是多种传播媒介共存, 待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传播方式将趋于统一, 所有的媒介功能通过一种方式就能完成。比如人们用的手机, 刚出来的时候只能发短信、打电话, 可发展到今天, 它还能上网、聊天、照相、作汽车导航, 并且原来的短信功能也逐渐被QQ、微信等取代, 众多新闻传媒介质的功能都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另外, 新闻传媒带来的广告业传播的方式也将更多样化, 广告信息量不断加大, 产生的利润也将越来越高。

2.2 知性化

人们每天通过各种渠道会获得很大的信息量, 其中有内容简单、影响力不大、一会就忘的, 也有意义远大、内涵丰富的, 对于后者, 人们如果只是简单地了解信息本身, 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为他们对这种信息有更高的、更深的需求欲望。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理性化, 他们对信息的接受不只是单纯地了解信息本身, 而是希望了解到更深、更彻底、更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一种观点、一种思想。知识是无形的, 它不仅是财富、力量, 更是一种精神资源, 它与机器、土地等有形资本一样能够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未来, 新闻传媒的发展将更加知识化、专业化, 给人们带来有价值的知识化信息, 尤其是在经济新闻领域, 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趋向于专业化、知性化。

2.3 人性化

新闻传媒承担着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对信息传播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 新闻传媒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传播的内容将更加丰富, 更贴近和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相关信息, 当然, 人们也将越来越离不开新闻传媒的媒介。

2.4 全球化

新闻传媒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全球化可以使企业更好地组合社会上的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 而不是只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 最终企业人才、服务、生产、销售等都将全球化。从目前来看, 新闻传媒全球化主要有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路径。我国的传媒业也必须有全球化的战略, 要敢于接受全球竞争, 这样才能将我们国家更好地展现给世界, 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值得注意的是,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企业一定要坚守国内的市场和资源, 借助相关高新技术, 并充分利用本国的相关资源,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新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进入别的国家和地区之后, 一定要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当地民众的需求发展新闻传媒事业, 这样才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新闻传媒事业。

综上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已经深入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新闻传媒传播的范围将更加广泛, 更趋向于多元化、知性化、人性化、全球化, 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金海, 梅明丽.世界十大传媒集团产业发展报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3-14.

[2]James M.Kouzes, Barry Z.Posner.Credibility:How Ieaders gain and lose it.why people demand it.Lated[J].San Francisco:Josey-Bass Pubishers, 2009:1-2.

[3]周伟.媒体前尚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193-194.

现代传媒如何策划独特新闻 篇10

在这种信息趋同的情况下, 策划是做独特新闻的重要路径之一。“改变新闻素材形态并提升其价值就是新闻策划。”[1]相对于传统的等新闻、记录新闻而言, 新闻策划是“议题设置”。前者依靠记者个人的天赋、敏感、人脉, 后者凭借媒体的理性、远见、谋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后者已显现出日益重要的地位。[2]缺乏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的媒体已很难赢得受众、夺得市场优势。要使一个报道在海量信息中吸引受众眼球, 就必须要有独特之处。现代传媒如何策划独特新闻?独特的选题和独特的报道方式是策划的关键所在。

一、独特的新闻选题

选题策划是组织新闻报道的设想和规划, 是对已有的新闻资源进行筛选、组合与开发, 由于策划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因此策划者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在设置选题前, 要对大量相关信息综合分析, 对受众的需要、欲求和关注点, 社会热点和焦点有明晰的了解, 并对“议题设置”的新闻价值进行判断等等, 成功的选题策划能达到一般消息所达不到的效果。

1. 重视发展性报道

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增长或改善所作的报道。目前农村、农业、教育问题是最典型的发展新闻, 也是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南方周末》在有关农村问题的报道多集中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和农村基础教育, 通过报道引起受众关注并最终成为社会焦点, 促进问题的解决。正如赫伯特·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所说“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目的应该有助于解决人类的问题, 而不是使人类的问题恶化。”[3]

2. 关注生活类报道

通过关注精神变化, 追踪物质感觉, 放大生活细节来报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美国新闻学者曼切尔认为, 最持久的新闻报道依然是人们日常经历的绵绵无尽、平淡无奇的故事。[4]关注人和人的命运、动向是媒体最具质感的血肉之躯, 是新闻最重要的内容, 是最具感染力的报道, 这些报道真实地叙述了人物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及生活经历。虽然内容平常, 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选题的设置最能体现媒体的创新意识和竞争力高低。策划得当很容易出独家新闻。

二、独特的报道方式

好的选题还需有好的报道方式才可以做出好的新闻。有时, 一个内容并不算出色的报道也会因独特的方式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独特的视角

以有别于一般的角度处理重大新闻、趋同新闻。独特视角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既能鉴别该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貌;又能预测其社会效果, 是否为受众所欲知?还要反复掂量这条新闻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与其他同源新闻比有什么独到之处?从“一般”找“特殊”、从“共享”找“独享”, 最大限度地拓宽思路, 多维度分析思考, 全方位寻找契入点, 形成全新的观点和迥异的视角。新闻价值的判断因人而异, 策划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见微知著的洞察力, 才有可能产生独家视角, 做出有个性的独特新闻。

如车祸报道是常见的共有新闻, 大多数报纸常用的标题是“小车撼大货四人亡”或“路人被撞司机逃逸”, 内容不会超出现场所见所闻, 行文轻描淡写缺少人文关怀。但是如果把视角放到这场事故背后, 报道这场车祸对于一个或几个家庭产生的影响, 这就是共享新闻中的“独享”, 凸显了策划者的独特视角。

2.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现在的新闻竞争更多体现在拼原创、比深度上, 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基本不存在, 所谓独家新闻往往隐藏在同源新闻、“通稿”和已经报道过的事件中。这些新闻事件, 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 往往具有多方面价值, 人们迫切想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事件的本质及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策划者要善于二次开发信息源, 通过深入发掘, 寻找信息的延伸点, 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剖析别人没有剖析的, 凸显别人没有凸显的, 写出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见解、思考, 在新闻深刻性上高出一筹, 也是独家新闻。

3. 优化编排手法

同样的新闻资源, 由于编排手法不同, 传播效果也大不一样。资源共享时代, 编辑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深度加工。媒介大师喻国明认为,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所谓强势媒体, 已经不再是看谁拥有更多更勤奋的编辑记者, 而是看谁对资讯分析整合能力更高。因此, 编辑要善于抓住那些最抢眼、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稿件, 通过组合运用各种新闻手段, 如特写、评论、图片、图表, 数据、分析等, 多层次多侧面展示新闻事件, 形成版面或画面的语言张力, 使其具有强烈的新闻冲击力。科学配置、优化组合彰显出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策动传媒》编委会.策动传媒[M].重庆出版社, 2011.

[3]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 1989

新闻传媒舆论引导力的提升策略 篇11

关键词 新闻传媒 舆论引导力 热点 监督 技巧

舆论引导力指的是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对社会舆论产生的影响及干预作用,是评判媒体的影响力及美誉度的重要标准。随着网络媒体及各类电子传媒的普及,新闻传媒已然成了现代舆论的主要表达渠道,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向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力。在现今错综复杂的形势与背景下,新闻传媒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已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能深度剖析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旗帜鲜明的舆论监督,也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参与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起着表达民意、衡定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社会环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控制,舆论引导工作更是团结我国各级社会力量,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在不断地摸索过程中,得以迅猛发展,然而在其舆论引导力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一味追求收视率及经济效益,造成的传媒人文精神缺失及受众信任感滑坡,或是不注重受众的需要,忽略引导舆论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降低了新闻传媒的社会公信力,疑惑是以偏概全地看待问题,缺乏理智的思考及理性的判断等。只有正视我国新闻传媒在舆论引导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逐步提升新闻传媒的舆论引导力,才能引导正确地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社会舆论,真正体现公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一、引导热点,提升新闻媒体影响力

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随之出现。社会就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不断进步。新闻媒体应走在时代的前沿,用于剖析各类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出现此类热点问题的社会背景、深层原因,提出解决熱点问题的对策,帮助受众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迷宫。新闻媒体要引导热点,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练就,而需要当做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来抓,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在不断研习党及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多学习,多思考,以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及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把握社会热点的背景及来龙去脉,加以中肯性地分析判断,使新闻报道能解惑答疑,化解矛盾,以极具见地、分量和深度的报道提新闻传媒的舆论引导力。例如,现今形式下,大学生就业难是个涉及千家万户的敏感话题,新闻媒体在这一热点问题上引导得及时,引导得到位,对拓展大学生就业思路,就业途径,稳定大学生及家长的心绪,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可开设“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题,介绍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层就业的典型,介绍政府、部门、学校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传递各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拓展择业、创业的思路,此外,还可进行一系列分析当地人才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出现的供求总量矛盾和供求结构矛盾的结症,并提出破解就业难题等深度报道,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呼吁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舆论监督,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得以维护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体现以人为本,提升公信力的核心体现。舆论监督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新闻媒体在配合党和政府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主张,将报道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的工作,把握领导的关注点,使其舆论监督的功能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以取得较好的成效。此外,新闻媒体在传达党和政府主张的同时,还需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扎根群众,为人民服务,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及意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工作中的许多难题,防止矛盾的激化,维护稳定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进行编辑内参,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揭露社会上一些不宜公开见报的不良倾向和问题,有着公开报道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使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此外,给新闻监督立法授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信息渠道丰富的优势,搭建公民信息知情权的平台,及时采集有价值的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客观地展示给人民,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对某一问题、现象进行舆论监督,揭露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不法行为,抨击腐败、丑恶及不良的社会现象,能唤起民众的良知和社会正义,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能通过舆论监督的平台,达到为民众解决问题的作用,体现国家的民主、文明和进步,彰显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注重技巧,增强新闻传媒感召力

新闻传媒只有被受众所认可、并使之乐于接受,才能真正具备其舆论引导力,这就需要新闻传媒认清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关系,努力打造一个公众自由参与、交流的平台,以事实为依据,以公众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以客观、公正、全面且准确的视角,公平对待新闻报道中涉及的人与事,增强新闻传播的可信度及说服力,使受众能从中及时得到自身感兴趣的信息,或是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并选取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报道方式及报道内容的取舍,可运用诸如故事化、结构化、视频化等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报道回归受众,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公众乐于接受,活化传媒舆论功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舆论引导,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正面且积极地主流价值观。善于通过典型报道,将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报道出新意与个性,提炼出时代的精神,树立先进楷模,激励民心,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新风尚,疏导公众情绪,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感召力,做好通达民意,传播信息的工作,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导向,引领舆论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潘圆圆.浅析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科技创业月刊,2007.

[2]罗小燕.论新闻报道中舆论引导的普遍原则[J]. 才智, 2009.

[3]汉宇.浅议传媒的多样化形式对受众生态环境的影响[J]. 黑河学刊, 2012.

民生新闻传媒导向把握研究 篇12

1 对民生新闻的正确认识

1.1 民生新闻的概念

目前很多人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很片面, 认为民生新闻就是百姓家长里短的琐事、小事, 这仅仅是民生新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对民生新闻的片面理解将会造成新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因此, 正确的界定民生新闻是做好此类节目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明确, 民生新闻是以“以民为本”的思想为基点, 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的一个分支。其次, 民生新闻的定位应当体现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与民本取向三个方面, 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的关注点。民生新闻是“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

1.2 民生新闻中的政治含义

民生新闻有其独特的平民化视角和鲜明的社会属性, 但作为新闻传媒的编辑者则需要从更高的政治角度对传媒导向进行把握, 避免因为不恰当的舆论言辞而引发群众的政治思想变动。民生新闻结合了普通民众的呼声与社会反响为一体, 同时也折射出政府的一些行为能力, 因此, 在报道民生新闻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在社会舆论上的引导作用, 要提高政治意识, 将民生问题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新闻解析, 不能够断章取义的将我国的民生现象或问题, 放在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去比较, 这样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丧失了新闻正确导向性。

1.3 还原民生新闻的真实性

目前, 较为常见的一种民生新闻形式是以故事情节作为新闻编辑的主线, 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跟踪报道。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增加的新闻事件的连续性, 能够丰富事件的内容, 给观众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 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对连续报道的关注。但在运用此类新闻表现手段的同时, 必须要注意到如何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不能够为了丰富主题内容而进行不恰当的剧情添加, 这些添加进来的东西将会对观众的判断产生怎样的导向性影响。“事件重演”方式, 增加了新闻的张力, 提高了收视率, 但能否保证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却值得推敲。丰富的剧情会引发观众更多的想象, 从而使舆论导向发生扭曲, 导致媒介社会责任和公信力的缺失, 因此, 还原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求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 尽量选择平实的新闻表现方式, 秉承客观、公正的新闻态度, 这样才能够对民生问题做出更好的阐述。

2 如何正确把握民生新闻的传媒导向

2.1 坚持客观的舆论立场, 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新闻报道的根本属性是其自身的客观性, 不能够片面的将新闻制作人或播报人的意愿或思想通过事件渗透给观众, 从而造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影响。片面性是民生新闻报道中的常见问题, 认清媒体的旁观者立场才能够对事件进行事实报道。新闻媒体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引导者, 因此, 在制作民生新闻的过程中, 不仅要报道民生新闻现象, 更要客观的阐述问题成因, 避免断章取义。在做新闻比较时, 要进行全方位的对比, 不仅要从民众态度上还要从政府工作上进行事实报道, 展现给观众一个真实、客观的新闻现象。

2.2 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民生新闻要确立正确的主题, 要认识到新闻中所反映的民生问题是民生生活中的特性问题, 要在普遍性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新闻的媒体导向功能, 实现民生问题由小处入手到大处着眼的转变, 平衡“小民生”与“大民生”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小民生”作为百姓的呼声要始终放置在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大环境下才能够得到正确的审视。民生新闻不能够脱离“大民生”环境来进行片面报道, 要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民生决策的解读做出很好的解释, 将小的民生事件折射出的问题, 客观的描述清晰, 为国家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 结语

由此看来, 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非常重大, 民生新闻的媒体导向性要依靠新闻工作者来进行严格的把关, 才能够保证新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献忠, 侯磊.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青年记者, 2010 (3) :101103.

上一篇:柴达木绒山羊下一篇:民航管理信息化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