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教学

2024-08-24

新闻传媒教学(精选9篇)

新闻传媒教学 篇1

作为传统大众媒体的广播电视具有特殊的传播作用。长期以来, 播音员、主持人、出镜记者的语音风貌对全社会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传播作用, 因此坚持在各类节目中说标准的普通话, 不说各种方言、土语, 并且做到自觉抵制各种语言糟粕的侵袭, 是对所有普通话传媒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按照央视国家级电视台的标准, 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一级甲等, 省级以上主持人持有一级甲等普通话证书是上岗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一名主持人、一名传媒工作者, 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素质。2005年, 在央视众多富于影响力的名嘴中, 主持风格独树一帜的毕福剑、阿丘、张羽等险些因普通话不达标而面临下岗的危机;同年, 中国广电总局出台限制方言剧的规定, 2009年广电总局在官方网站上重申2005年的相关规定, 广电总局的这一举措体现了传媒行业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作为传媒工作者——在校的新闻传媒专业大学生, 更应该肩负起净化传媒语言这一重任, 学好普通话。

然而, 随着中国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播音员、主持人队伍迅速扩大, 一些非播音主持专业的传媒从业者——编辑、记者、演员等没有接受系统、严格的普通话口语训练, 或者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注重普通话的学习, 再加上外来文化和一些社会不良语言文字使用现象的影响, 出现了普通话水准下降、知识性的错误时有发生等问题, 对净化我们的语言传播文化产生了不良影响。那么, 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新闻传媒专业普通话教学呢?结合本人多年传媒专业普通话教学经验, 我认为应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规范语言观念

新闻传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面对传媒从业人员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专业素养要求, 主持人与一般传媒从业者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 对于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 无论是播音主持专业还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或者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 都需要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着重强调普通话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意义, 结合大量实例, 如白岩松、水均益、柴静、朱军、李咏的专业学识背景展开讨论, 使学生转变观念, 切实认识到未来个人事业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二、体现传媒专业特色

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普通话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 开展课前说新闻实践环节。

课前说新闻, 要求每节课前四至五位学生脱稿为大家播报一则新闻或者讲述一个故事, 然后教师对学生发音中出现的语音错误予以指出。此项环节计入课程期末总分, 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氛围, 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视野, 增强其新闻敏感度, 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语音缺陷,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 充分挖掘广播、影视资料的相关素材。

结合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作品《普通话与方言》、《北京话》来分析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历年CCTV新年新诗会来讲授朗诵和朗读的差异;结合多部经典电视散文以及“孙敬修讲故事”等广播节目来分析不同体裁不同对象的朗读要求;结合《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与老妇人唇枪舌剑的精彩片段, 来分析普通话中的“停连”作用;结合《霸王别姬》中念白的使用来分析吐气归音的特点;结合《挑战主持人》、《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分析普通话的语气、语态等。

3. 邀请有实践经验的记者、主持人为学生进行普通话实践教学。

针对新闻传媒专业的特点, 普通话教学应打破由任课教师单一授课的模式, 尝试在实际教学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主持人、记者和编辑穿插为学生讲授实战经验,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又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理论教学紧贴普通话测试, 突出说话训练

吕叔湘先生于1980年10月22日下午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所做的学术报告《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里说:“语言不存在于真空, 语言就是供人们使用的。”[1]对于新闻传媒专业的普通话教学, 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讲授, 更要根据其专业特点加强实践应用, 重视发音、朗读、说话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部分新闻传媒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在高考时有普通话加试, 所以整体来说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较高。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 多数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在“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这三题中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但在“说话”这道考察普通话应用水平的题中, 却往往出现不够自然流畅甚至部分语法失误的情况。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 从而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2]要想切实全面提高传媒专业学生的口语综合表达能力, 使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测试成绩达到一级乙等甚至一级甲等, 就必须加强说话项目的训练。

影响说话流畅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类:一类是思路不够畅通, 缺失了“说”的内容;另一类是“说”的内容和形式不和谐, 有声无义缺少感情, 有背诵的痕迹[3]。对于新闻传媒类学生来说, 属于第一类原因者居多。

为了突破说话难关, 加强学生整体设计语言的能力, 培养其思维能力, 本人在加强思维训练的实践教学中, 引入“语结”概念。在说话中, 思维和情感都要处于积极运动的状态, 如何保持思维和情感的良性互动, 使二者相互激发、相得益彰, 主要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 这其中就有比较实用的方法——语结。语结存在于人们的实际语言表达。人们发言前在纸上写的几个词、一些新闻标题, 还有一些文章的关键词, 都是语言展开的种子, 也就是语结。语结有的是语言表达之前先有的, 有的是表达之后总结出来的。[4]比如在谈购物与消费这样的话题时, 一些人如果是随口说的, 就会拉杂拖沓, 中间时有中断, 但是如果想到“购物档次随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变化”;“购物消费的各种形式:商场消费、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男女购物差异:男性买电子商品、运动鞋, 女性买化妆品, 服装”等这些语结时就会说得比较流畅。找到语结就像找到了可以生长的种子, 也比较容易使语言自然流畅, 在具体训练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各抒己见分析自己想到的语结,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开阔思路。

在普通话教学中, 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加强与训练, 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定能摆脱原有的观念与困扰, 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普通话的学习, 养成良好的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做到说话自然、流畅、有条理, 从而使普通话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注释

1[1]中国语言学会编:《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年, 第12页.

2[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3]赵俐:普通话教学新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28-29.

4[4]於春:《论语结》,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 第27页.

新闻传媒教学 篇2

1:谈谈你对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方针的理解

2:美国报业近来持续下滑,请分析其原因

3:长尾理论对新闻传媒的影响和启示

4:以你熟悉的一个报纸为例,谈谈它的报道思路、办报特点和竞争优势等等,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建议

二:翻译(英译中)

一篇关于美国报业发行量下滑的文章,

 

新闻传媒笔试真题分享

 

三:论述

1:任选一道作答

(1):在网络时代,你认为新闻采访应该坚持的原则有哪些?要实现这些原则,我们在新闻采编管理方面应做到哪些?

(2):Google高价购买某视频网站,谈谈你的认识。

试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篇3

1945年生于山东。1986年调入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任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学院党委委员。其间,曾在新华社国内部任记者。1999年起被聘为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代表性著作有《新闻学导论》、《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当代新闻理论》、《新闻学概论》(合作主编)等。曾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韬奋园丁奖,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增强公信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公信力(Credibility)最先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的能力。在我国,这个概念首先是在港台兴起的,在大陆使用是近几年的事。公信力问题先是产生于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和平等公开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因此要求金融、房地产、商业等市场经济的行业必须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新闻传媒公信力(the Credibility of News Media)概念在我国的提出,同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出现的传媒行为失范,并导致传媒可信度降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传媒可信度的问题,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上个世纪中叶,阿特休尔(J.Herbert Altschull)就指出:报纸和电台“必须具有可信度” 。西方新闻界经常进行的对传媒可信度的调查显示了传媒公信力的下降。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分别于1973年、1993年对13个社会机构的可信度进行调查,发现报业、电视的可信度都处于倒数两三位,且显示美国民众对传媒的不信任度逐渐上升。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1999年~2001年为期3年的调查更令新闻从业人员震惊和尴尬——73%的美国人对充斥媒体的大量新闻越来越表示怀疑。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使得受众对传媒的可信度产生了质疑,不少传媒遭遇到了信任危机。有关传媒公信力的讨论日趋热烈,对传媒公信力的调查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在2001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所做的中国传媒“议题设置”的调查表明,仅有2.6%的人相信传媒完全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而97.4%的人则对传媒或多或少持有怀疑的态度。

可以看出,国内外新闻传媒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到了信任危机,面临着公信力丧失的危险,这充分说明了探讨传媒公信力的现实意义及增强媒体公信力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丧失公信力将对传媒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从社会效益角度看,公信力差的传媒不能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因为公信力是传媒舆论引导机制发挥的前提,是传媒舆论导向作用产生效果的保证,公信力决定着传媒舆论引导作用能否发挥及发挥的程度;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公信力差的传媒不能形成竞争力,传媒一旦失去公信力,意味着最终将失去受众的信赖和支持,结果是失去受众市场,无法生存。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传媒竞争的重要砝码。

针对新闻出版工作中存在的远离实际、远离群众、远离社会生活的问题,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改进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三贴近”,新闻传媒就必须提高公信力,因为只有具有公信力,才能够真正贴近群众,才会真正受到群众欢迎。

新闻传媒公信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

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指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它是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的反映。传媒公信力受到传媒内部制度建设及自律规范、从业者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新闻观念及经营理念、物质条件等内部因素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国家和政府的传播政策及法律法规、社会与公众对传媒的监督机制、受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不同传媒机构的公信力有强有弱、有优有差,但均可以通过以下逐渐递进的三个层次的指标加以评价,并通过受众调查而确定其公信力强弱的程度:

受众对传媒单篇报道(包括广告)的信任度。受众对传媒单篇报道的信任,是传媒公信力最直接的体现。如果受众对一家媒体的每篇报道均持怀疑态度,只能说明该媒体过去的一些虚假报道或歪曲报道伤了受众的心,让受众上了当,逐渐给受众形成了这家媒体的报道不可信的印象。其责任,不在受众,恰恰在媒体自己。4月1日傍晚,张国荣自杀身亡的消息通过一些网站率先报道后,竟遭众多网民质疑。真实的新闻却不被受众信任,其原因在于,曾经在网站上泛滥成灾的虚假新闻早已腐蚀了一些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使得受众对网络媒体的新闻形成了“将信将疑”的惯性。

受众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或遇到真相不明的事情时,对传媒的依赖度。希望了解事实真相的受众对传媒的依赖度,是传媒公信力最显著的体现。根据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和对受众的调查发现,受众对新闻的关切度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受众自身的生活情况或接触到传媒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经常发生变化:如果闲暇时间多,且能够很方便地接触到报纸、电视等传媒,受众便可能终日遨游在新闻信息的海洋里;如果工作太忙、时间紧张,受众则可能无暇关注传媒。

但有一个特殊情况,当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出于对事件的关切,一般都会主动地阅读或收看、收听新闻传媒的报道。而此时,在获取的方便程度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最被受众依赖的、最常被受众做出第一选择的传媒,基本上都是公信力最强的传媒。同样道理,在遇到一些真相尚不明晰、清楚的事情时,或不同媒体对新闻做出不同报道时,最受急于了解事实真相的受众依赖的传媒,其公信力也基本上是最强的。这就不难理解一些主要通过上网获取新闻信息的受众,在质疑某些网上新闻时,为何会特意去看电视或者报纸的报道了。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电视、报纸的公信力要强于网络媒体。

受众对传媒诚信、信誉等做出的倾向性、整体性评价的美誉度。受众对传媒做出认可、信任、赞美等评价的美誉程度,是传媒公信力最本质的体现,也是传媒公信力最高层次的表现。在这个层次上拥有公信力的传媒,势必也是拥有众多忠实受众的传媒,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传媒,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传媒。

公信力是新闻传媒取信于社会与公众,保持自身良好社会形象,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反言之,一家传媒机构要想取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想在社会上保持良好的形象,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公信力。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凡是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传媒都会受到社会与公众的信任和拥护;凡是公信力很差的传媒,都会遭到社会与公众的反感和唾弃。

新闻传媒丧失公信力的行为表现

新闻传媒丧失公信力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刊播虚假新闻欺骗受众。虚假新闻,指的是那些违反真实性原则,导致失实、失真的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义,然而一些新闻传媒,常常出于某种目的或为短期利益所驱使,置事实于不顾,刊播虚假新闻。他们或是不顾客观事实,进行新闻炒作,添油加醋地把一些并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炒成热点新闻,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或者,仅凭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任意编造新闻,甚至直接捏造新闻事实,以轰动、刺激等效应来吸引受众。值得忧虑的是,后者在我国新闻界并不鲜见。

虚假新闻被人随心所欲地炮制出来,又轻而易举地通过传媒向受众传播,对传媒的公信力是最为严重的伤害。传媒负有传播真实、客观的信息的社会责任,真实是传媒的第一生命。如果一家传媒总是在不断地刊登虚假新闻,又总是在不断地“推翻”自己刊登的虚假新闻,久而久之,人们不但对它刊登的虚假新闻不敢相信,对它“推翻”虚假新闻时所作的澄清恐怕也不敢相信,那么它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无论假新闻的制造者是有意造假,还是无意失误,只要虚假新闻在客观上混淆了受众的视听,伤害了公众的感情,相关传媒就难辞其咎,就面临着失信于人的危险。某些传媒炒作虚假新闻的一个动因是新闻竞争,其结果却是使自己在新闻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这恐怕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同样,虚假广告对传媒的公信力也是非常严重的伤害。一些传媒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加判断、甄别,肆意刊发虚假广告(例如一些虚假的致富广告、医疗用品广告),一些受众受到虚假广告的蒙骗后,自然也降低了对传媒的信任感。长此以往,读者不再相信传媒上的广告,广告效应也将逐渐丧失,最终客户会减少在该传媒上的广告投放,自吃苦果的还是刊播虚假广告的传媒自己。

刊播低俗新闻毒害受众。低俗新闻,指的是那些迎合低级趣味,品位低下、粗俗不雅的新闻。一些新闻传媒刊播的低俗新闻已严重侵害了其公信力,并使其社会形象受到损害。

竞争失范所产生的热衷于求刺激、挖隐私、揭内幕等做法,导致了一些低级趣味、格调低下的新闻信息泛滥。一些传媒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热衷于传播一些荒诞、变态、色情、暴力等方面的有害信息;大肆炒作所谓“名人轶事”,揭人隐私。难怪有人说,现在许多新闻已变成“腥”闻、“性”闻和“星”闻,这些低俗新闻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污染了舆论环境,并最终侵害传媒的公信力。

刊播偏见报道误导受众。偏见报道,指的是那些违反客观公正原则,带有明显偏见的新闻报道。其表现为或者受利益驱使,故意发表有失公允的言论,或者不负责任地主观臆断,对客观事实进行歪曲报道。偏见报道,以牺牲新闻传媒的客观公正原则为代价,将新闻传媒沦落为实现某些个人或利益集团私利的工具,对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尤为严重的是,现在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也时常出现偏见报道,如某些批评报道仅仅是因为记者发泄私愤或被竞争者利用,或者出现一些被某家媒体监督和批评的对象却受到其他媒体吹捧的现象,严重侵害了传媒的公信力。

刊播“有偿新闻”侵扰受众。“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利用其传播权力,向要求刊播新闻者索取钱财而刊播的新闻。它把新闻刊播权作为一种用金钱自由交换和让渡的权力,谁给钱,就可以为谁刊播“新闻”。用金钱换来的新闻刊播权,使得原本应本质纯洁的新闻,走了形,变了质,难怪群众对其深恶痛绝。

“有偿新闻”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90年代日益泛滥,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毒瘤”,它既助长了新闻界的不良风气,腐蚀了新闻从业人员,也败坏了新闻传媒的社会形象。对受众而言,它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堂而皇之地传播广告信息,严重地侵扰了受众,损害了受众的利益,侵害了受众获取新闻的自由权利。“有偿新闻”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腐败现象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侵害传媒公信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增强新闻传媒公信力的途径

我们认为,要增强我国新闻传媒公信力,应该从以下途径入手,把好“五关”:

把好政治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闻传媒应时刻保持政治敏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

把好是非关,坚持公正立场。新闻传媒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要对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现象进行大张旗鼓的宣扬,对假恶丑的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传媒应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和身份,务必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所有新闻报道均要严格忠实于客观事实,且应尽量采取客观报道的形式,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主观愿望选择筛选事实来报道,尤其注意不能在报道中表现强烈的感情色彩,也不要随意做主观的解释和评论。

把好事实关,杜绝虚假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传媒必须严格把好事实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真实而公正的报道和评述新闻作为新闻传媒应当向社会与公众承担的首要的职业责任。因此,在向社会与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时,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杜绝虚假新闻,是社会与公众对传媒最基本的要求。

把好道德关,杜绝“有偿新闻”。新闻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规范自己传播行为的各种观念、习惯、信息的总称。它往往同新闻法制原则一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制约和规范新闻传媒职业行为的重要手段。我国对新闻工作有着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都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恪守新闻道德规范。而其中,自觉杜绝“有偿新闻”,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1993年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多次颁布禁止“有偿新闻”的相关规定,但“有偿新闻”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不但败坏了参与搞“有偿新闻”的媒体的形象,也对我国新闻事业整体声誉和公信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切实按照有关规定,“从我做起”,坚决杜绝有偿新闻,为重塑传媒公信力而努力。

把好品位关,抵制低俗新闻。低俗新闻的泛滥已严重侵害了传媒的公信力,新闻媒体应该追求新闻传播的高品位,坚决抵制品位低下、粗俗不雅的低俗新闻,以净化新闻传播环境,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并最终维护传媒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传媒公信力直接影响到传媒的生存与发展,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都应当从传媒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维护和增强公信力的重要性。要提升传媒的公信力,需要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新闻传媒及广大新闻从业者多方面共同的努力。

注释:

①James M.Kouzes.Barry Z.Posner.Credibility//How leaders gain and lose it. why people demand it. lsted.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1年版。

②〔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212页。

③端木义万:《美国传媒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2版第52页。

④⑤资料转引自:彭伟步:《中美传媒公信力比较》,《新闻记者》2002年第7期第26页。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功能 篇4

“新闻博客”的概念及其影响

所谓博客, 是指在互联网上基于Web2.0技术而建立、由个体自主决定其内容主旨、按时间序列不断更新并通过链接与其他网站相互联系的个人网站。在众多的博客中, 有一类博客被称为“新闻博客”。所谓“新闻博客”, 一般是指那些以发布新闻为主的博客网站以及网站的主人。1998年, 美国一名新闻爱好者麦特·德拉吉 (Matt Drudge) , 在他的个人网站“德拉吉报道” (Drudge Report) 上, 率先发布了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这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使“德拉吉报道”受到广泛的关注, 日访问量曾达千万次。此后, “9·11”事件、印度洋海啸、卡特琳娜飓风、伊拉克战争、伦敦地铁爆炸, 以及2004年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 使“新闻博客”受到了社会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除了美国的“新闻博客”外, 在其他国家还有几家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韩国的Oh My News、加拿大的Tyee网站等。

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 一些人认为: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博客是未来的新闻传媒;“新闻博客”将颠覆现有的新闻媒体, 彻底改变目前新闻传媒的“点对面”的、单向的垄断传播或精英传播或“大教堂式”的传播, 形成一个交互的、“集市式”的、由大众控制的“草根”新闻传播时代。由此, 新闻传媒与受众的界限将不复存在, 新闻传播的现实图景将无可避免地因为“新闻博客”而彻底改变。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主体与功能角度的辨析

新闻传媒。传统的新闻传媒作为传播主体, 是一个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机构;这一机构的组成人员, 是按照其生产要求而受过专业训练、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和职业规范要求的人员。它的生产方式和运作机制, 是经过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在遵循基本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作为新闻传播主体, 它拥有采访权、编辑权和出版 (播放) 权, 相对持久地向大众定期、定时或实时传播新闻信息, 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较强的影响力。作为社会主体和法律主体, 它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新闻博客”。“新闻博客”的主体是采集并在博客网页上编发新闻的个人。这些人一般都是对新闻传播有强烈兴趣的人。“新闻博客”采集的新闻, 都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看见的事件, 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性。特别是在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上, 在传统媒体的记者们尚未赶到现场时, 身处现场的博客们会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报道。如“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美国的卡特琳娜飓风、伦敦地铁爆炸等。同时, 由于不需经过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流程的层层把关, 以及极少受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 博客对新闻的发布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主体和功能辨析。我们知道, 博客的基本特性是它的个体性。博客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有思想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大量的私人感情内容进入公众视线。因此, 个人主观思想的客观化进程大大加速, 大量个人思想得以解放, 个人感情及思想的客观化、公开化走向了博客这条高速公路。 (1)

由此看来, 传统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主体, 与博客最大的区别之一, 表现在现代新闻媒体是一个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建立起来的高度组织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新闻采集、编辑和发布机构, 而博客则是一个个人化的传播媒体, 它通过互联网网页来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历, 以及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互联网上链接的网页来聚合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现代新闻媒体的运作过程, 更多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这决定了它的社会性、相对客观性和理性等特征。而博客较少受到社会的制约,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情感情绪等因素。这便决定了博客的个体性、自由性、主观性、感性等特征。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的发展走向探析

在现代社会里, 某一媒介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主体, 它必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区域或一定的领域 (行业) 内, 相对持久地、比较全面地传播具有客观真实性和权威影响力的新闻信息。由于单一的个人力量、个人资源、个人的亲历是有限的, 要做到这一点的可能性极小。以备受推崇、“使传统媒体蒙羞”的“德拉吉报道”报道为例:网站主人麦特·德拉吉是一个礼品店老板, 他所经营的“德拉吉报道”的新闻来源, 并非是自己采集新闻, 而是从网上和传统媒体中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和信息, 重新进行编辑加工后, 发布在“德拉吉报道”上。据中国传媒大学胡晓生对美国几个著名的“新闻博客” (Drudge Report、Wonkette.com、Politicalwire.com) 的研究表明, “新闻博客”网站的信息来源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 而且, 越是知名的大型媒体和通讯社用得越多。如《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今日美国》报和美联社、路透社, 以及Yahoo网站, 而由其自己采写的新闻则属“很少”。胡晓生在对这几个“新闻博客”网站的传播特性和传播形式、结构等进行实证研究后, 得出了七个方面的结论, 其中之一是:所谓“新闻博客”的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传统媒体, 而真正属于自己采写的新闻却“很少”。 (2)

“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的报道, 被人称为“在新闻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 请注意, 这一消息是传统新闻媒体《新闻周刊》的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采写的, 只不过它在刊出的最后时间里, 被该周刊的高层给“枪毙”了。于是, 迈克尔·艾西科夫将这一爆炸性的消息提供给了“德拉吉报道”。

由此, “新闻博客”作为现代新闻传媒, 它的运作机制、运作规则和新闻传播功能, 就不能不受到质疑。如果以“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的报道等现象, 来证明所谓“新闻博客”就是新闻传媒甚至是取代了传统新闻传媒、颠覆了传统新闻传媒, 且不是过于轻率了吗?

诚然, 博客也完全可以发表事实上也的确发表了少数自己采写的第一手新闻。但博客所发表的新闻事实, 一般都是与他个人亲历有关的新闻事实, 而且也只有这种本人在场的新闻事实, 才能赢得公信力, 比如博客们自己亲身经历的“9·11”事件等。但即便如此, 也只能表明, 博客只是具有了新闻媒介传播新闻的特征, 具有了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可能性, 而不能说它就是新闻传媒了。所以, 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 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新闻源。

这里有必要具体分析一下韩国的Oh My News。记者出身的吴延浩 (Oh YeonHo) 有感于韩国媒体的保守, 发誓要创办一份“在主流媒体之外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媒体。2000年, 包括吴延浩在内的4个人创办了“新闻博客”网站“Oh My News”。据言每天有200万人上网收听收看Oh My News的新闻。但是, 我们可以看出, 从内容上看, Oh My News网站设立了传统媒体或主流网站所具备的所有栏目。从运作方式来说, Oh My News已非一个博客网站, 而是以传统媒体运作方式运作的新闻网站。网站的主人虽然是吴延浩, 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它就不是一个个人运作的网站, 而是一个有多人在一起, 并按一定的新闻理念、程序和规则运作的媒体。它的全职人员开始是4人, 到2005年已发展到53人;而给其投稿或提供新闻线索的“市民记者”, 则由初期的700多人增至2005年的26700人。这些“市民记者”包括了从大中学生、家庭主妇、电梯工到律师、法官、教授、政府官员等社会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们。 (3)

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完全符合传统媒体的标准新闻网站, 而与博客的概念相去甚远。因此, 我们认为, Oh My News很可能是新一代新闻传媒的某种雏形, 也很可能代表了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一种方向。

传播和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 无疑最终会改变传播和新闻传播的既有范式和现存图景, 博客的出现虽然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但它自身并不是新闻传媒, 也不能颠覆传统的新闻传媒。未来的新闻传媒具有博客的特性, 但不是博客;具有传统新闻传媒的特性, 但不是传统新闻传媒。它是融会传统媒体和现代技术的新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燕:《透视博客话语的社会建构功能》, 《新闻爱好者》, 2008 (6上) 。

[2]胡晓生:《美国新闻博客的传播特征》, 《青年记者》, 2005 (5) 。

新闻传媒教学 篇5

关键词:新闻传媒,传媒市场化,现状,发展趋势

日常生活中, 新闻传媒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从原来的杂志、报纸、电视、广播, 到现在的互联网、电脑、手机, 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些年来,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杂志、报纸等新闻传媒方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它们会逐渐被替代, 可现实并没有, 这说明它们还有自己的受众, 有它们存在的价值。相信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新闻传媒将不断改革更新, 信息传播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1 新闻传媒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的媒介不断更新, 传播的信息也不断丰富, 附着于新闻传媒的相关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手机、电脑、微信、微博等都是新闻传媒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 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传媒业也逐步转向于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互联网, 淘宝每年“双十一”成交额几秒钟就可以破千万上亿便是很好的例证。

新闻传媒不断发展走到今天, 它始终对人们生活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始终为人民服务。报纸、广播、杂志、电视, 它们无一例外都能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 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报道, 是党和政府对外宣传的最直接声音, 最能够反映基层人民的要求和意愿。

在新闻传媒繁荣发展的背后, 有一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社会公信力。近些年来, 虚假新闻频频发生, 使人们对传媒的信任度下降。据相关调查, 有90% 以上的民众对传媒宣传的信息或多或少有些怀疑, 仅有2% 完全相信传媒传播的信息, 这充分说明了新闻传媒在人们心目中公信度的下降程度。新闻要想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必须要有足够的公信力, 如果人们对新闻媒体信任度下降, 传媒就会失去受众, 进而失去市场。

2 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

2.1 多元化

新闻传媒传播的方式将多元化, 短时间内仍将是多种传播媒介共存, 待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传播方式将趋于统一, 所有的媒介功能通过一种方式就能完成。比如人们用的手机, 刚出来的时候只能发短信、打电话, 可发展到今天, 它还能上网、聊天、照相、作汽车导航, 并且原来的短信功能也逐渐被QQ、微信等取代, 众多新闻传媒介质的功能都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另外, 新闻传媒带来的广告业传播的方式也将更多样化, 广告信息量不断加大, 产生的利润也将越来越高。

2.2 知性化

人们每天通过各种渠道会获得很大的信息量, 其中有内容简单、影响力不大、一会就忘的, 也有意义远大、内涵丰富的, 对于后者, 人们如果只是简单地了解信息本身, 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为他们对这种信息有更高的、更深的需求欲望。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理性化, 他们对信息的接受不只是单纯地了解信息本身, 而是希望了解到更深、更彻底、更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一种观点、一种思想。知识是无形的, 它不仅是财富、力量, 更是一种精神资源, 它与机器、土地等有形资本一样能够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未来, 新闻传媒的发展将更加知识化、专业化, 给人们带来有价值的知识化信息, 尤其是在经济新闻领域, 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趋向于专业化、知性化。

2.3 人性化

新闻传媒承担着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对信息传播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 新闻传媒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传播的内容将更加丰富, 更贴近和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相关信息, 当然, 人们也将越来越离不开新闻传媒的媒介。

2.4 全球化

新闻传媒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全球化可以使企业更好地组合社会上的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 而不是只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 最终企业人才、服务、生产、销售等都将全球化。从目前来看, 新闻传媒全球化主要有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路径。我国的传媒业也必须有全球化的战略, 要敢于接受全球竞争, 这样才能将我们国家更好地展现给世界, 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值得注意的是,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企业一定要坚守国内的市场和资源, 借助相关高新技术, 并充分利用本国的相关资源,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新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进入别的国家和地区之后, 一定要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当地民众的需求发展新闻传媒事业, 这样才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新闻传媒事业。

综上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已经深入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新闻传媒传播的范围将更加广泛, 更趋向于多元化、知性化、人性化、全球化, 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金海, 梅明丽.世界十大传媒集团产业发展报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3-14.

[2]James M.Kouzes, Barry Z.Posner.Credibility:How Ieaders gain and lose it.why people demand it.Lated[J].San Francisco:Josey-Bass Pubishers, 2009:1-2.

[3]周伟.媒体前尚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193-194.

现代传媒如何策划独特新闻 篇6

在这种信息趋同的情况下, 策划是做独特新闻的重要路径之一。“改变新闻素材形态并提升其价值就是新闻策划。”[1]相对于传统的等新闻、记录新闻而言, 新闻策划是“议题设置”。前者依靠记者个人的天赋、敏感、人脉, 后者凭借媒体的理性、远见、谋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后者已显现出日益重要的地位。[2]缺乏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的媒体已很难赢得受众、夺得市场优势。要使一个报道在海量信息中吸引受众眼球, 就必须要有独特之处。现代传媒如何策划独特新闻?独特的选题和独特的报道方式是策划的关键所在。

一、独特的新闻选题

选题策划是组织新闻报道的设想和规划, 是对已有的新闻资源进行筛选、组合与开发, 由于策划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因此策划者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在设置选题前, 要对大量相关信息综合分析, 对受众的需要、欲求和关注点, 社会热点和焦点有明晰的了解, 并对“议题设置”的新闻价值进行判断等等, 成功的选题策划能达到一般消息所达不到的效果。

1. 重视发展性报道

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增长或改善所作的报道。目前农村、农业、教育问题是最典型的发展新闻, 也是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南方周末》在有关农村问题的报道多集中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和农村基础教育, 通过报道引起受众关注并最终成为社会焦点, 促进问题的解决。正如赫伯特·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所说“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目的应该有助于解决人类的问题, 而不是使人类的问题恶化。”[3]

2. 关注生活类报道

通过关注精神变化, 追踪物质感觉, 放大生活细节来报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美国新闻学者曼切尔认为, 最持久的新闻报道依然是人们日常经历的绵绵无尽、平淡无奇的故事。[4]关注人和人的命运、动向是媒体最具质感的血肉之躯, 是新闻最重要的内容, 是最具感染力的报道, 这些报道真实地叙述了人物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及生活经历。虽然内容平常, 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选题的设置最能体现媒体的创新意识和竞争力高低。策划得当很容易出独家新闻。

二、独特的报道方式

好的选题还需有好的报道方式才可以做出好的新闻。有时, 一个内容并不算出色的报道也会因独特的方式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独特的视角

以有别于一般的角度处理重大新闻、趋同新闻。独特视角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既能鉴别该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貌;又能预测其社会效果, 是否为受众所欲知?还要反复掂量这条新闻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与其他同源新闻比有什么独到之处?从“一般”找“特殊”、从“共享”找“独享”, 最大限度地拓宽思路, 多维度分析思考, 全方位寻找契入点, 形成全新的观点和迥异的视角。新闻价值的判断因人而异, 策划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见微知著的洞察力, 才有可能产生独家视角, 做出有个性的独特新闻。

如车祸报道是常见的共有新闻, 大多数报纸常用的标题是“小车撼大货四人亡”或“路人被撞司机逃逸”, 内容不会超出现场所见所闻, 行文轻描淡写缺少人文关怀。但是如果把视角放到这场事故背后, 报道这场车祸对于一个或几个家庭产生的影响, 这就是共享新闻中的“独享”, 凸显了策划者的独特视角。

2.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现在的新闻竞争更多体现在拼原创、比深度上, 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基本不存在, 所谓独家新闻往往隐藏在同源新闻、“通稿”和已经报道过的事件中。这些新闻事件, 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 往往具有多方面价值, 人们迫切想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事件的本质及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策划者要善于二次开发信息源, 通过深入发掘, 寻找信息的延伸点, 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剖析别人没有剖析的, 凸显别人没有凸显的, 写出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见解、思考, 在新闻深刻性上高出一筹, 也是独家新闻。

3. 优化编排手法

同样的新闻资源, 由于编排手法不同, 传播效果也大不一样。资源共享时代, 编辑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深度加工。媒介大师喻国明认为,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所谓强势媒体, 已经不再是看谁拥有更多更勤奋的编辑记者, 而是看谁对资讯分析整合能力更高。因此, 编辑要善于抓住那些最抢眼、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稿件, 通过组合运用各种新闻手段, 如特写、评论、图片、图表, 数据、分析等, 多层次多侧面展示新闻事件, 形成版面或画面的语言张力, 使其具有强烈的新闻冲击力。科学配置、优化组合彰显出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策动传媒》编委会.策动传媒[M].重庆出版社, 2011.

[3]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 1989

民生新闻传媒导向把握研究 篇7

1 对民生新闻的正确认识

1.1 民生新闻的概念

目前很多人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很片面, 认为民生新闻就是百姓家长里短的琐事、小事, 这仅仅是民生新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对民生新闻的片面理解将会造成新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因此, 正确的界定民生新闻是做好此类节目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明确, 民生新闻是以“以民为本”的思想为基点, 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的一个分支。其次, 民生新闻的定位应当体现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与民本取向三个方面, 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的关注点。民生新闻是“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

1.2 民生新闻中的政治含义

民生新闻有其独特的平民化视角和鲜明的社会属性, 但作为新闻传媒的编辑者则需要从更高的政治角度对传媒导向进行把握, 避免因为不恰当的舆论言辞而引发群众的政治思想变动。民生新闻结合了普通民众的呼声与社会反响为一体, 同时也折射出政府的一些行为能力, 因此, 在报道民生新闻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在社会舆论上的引导作用, 要提高政治意识, 将民生问题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新闻解析, 不能够断章取义的将我国的民生现象或问题, 放在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去比较, 这样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丧失了新闻正确导向性。

1.3 还原民生新闻的真实性

目前, 较为常见的一种民生新闻形式是以故事情节作为新闻编辑的主线, 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跟踪报道。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增加的新闻事件的连续性, 能够丰富事件的内容, 给观众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 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对连续报道的关注。但在运用此类新闻表现手段的同时, 必须要注意到如何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不能够为了丰富主题内容而进行不恰当的剧情添加, 这些添加进来的东西将会对观众的判断产生怎样的导向性影响。“事件重演”方式, 增加了新闻的张力, 提高了收视率, 但能否保证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却值得推敲。丰富的剧情会引发观众更多的想象, 从而使舆论导向发生扭曲, 导致媒介社会责任和公信力的缺失, 因此, 还原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求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 尽量选择平实的新闻表现方式, 秉承客观、公正的新闻态度, 这样才能够对民生问题做出更好的阐述。

2 如何正确把握民生新闻的传媒导向

2.1 坚持客观的舆论立场, 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新闻报道的根本属性是其自身的客观性, 不能够片面的将新闻制作人或播报人的意愿或思想通过事件渗透给观众, 从而造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影响。片面性是民生新闻报道中的常见问题, 认清媒体的旁观者立场才能够对事件进行事实报道。新闻媒体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引导者, 因此, 在制作民生新闻的过程中, 不仅要报道民生新闻现象, 更要客观的阐述问题成因, 避免断章取义。在做新闻比较时, 要进行全方位的对比, 不仅要从民众态度上还要从政府工作上进行事实报道, 展现给观众一个真实、客观的新闻现象。

2.2 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民生新闻要确立正确的主题, 要认识到新闻中所反映的民生问题是民生生活中的特性问题, 要在普遍性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新闻的媒体导向功能, 实现民生问题由小处入手到大处着眼的转变, 平衡“小民生”与“大民生”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小民生”作为百姓的呼声要始终放置在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大环境下才能够得到正确的审视。民生新闻不能够脱离“大民生”环境来进行片面报道, 要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民生决策的解读做出很好的解释, 将小的民生事件折射出的问题, 客观的描述清晰, 为国家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 结语

由此看来, 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非常重大, 民生新闻的媒体导向性要依靠新闻工作者来进行严格的把关, 才能够保证新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献忠, 侯磊.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青年记者, 2010 (3) :101103.

新闻传媒的集团化整合 篇8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入, 新闻单位也逐渐由事业单位逐渐借用企业的制度, 借用企业的管理方法, 由传统的计划控制转变为市场运作, 集团化整合就是传媒市场化运作的结果。报业集团又被成为“报系”、“抱团”、“报业联合体”, 是“以报纸为中心, 以报业或带有报业性质的实业作为主体, 同时兼营非报业经济实体的经济联合体。”国际上通用的定义为:“拥有两家以上的报纸的报业联合体”。报业经济实体被定义为报业集团, 首先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必须要有影响较大的报纸为主体;应包括多家新闻出版媒体和依托报业固有功能向外延伸发展起来的其他经营范畴;应拥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1 基于SWOT对报业集团进行分析

1996年除, 广州日报在中宣部及新闻出版总署的共同支持下开展报业集团试点。可见, 国内报业集团是市场经济和政府行政手段共同催生的产物, 与西方报业集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动产生有天壤之别。为了我国报业集团更好更快的发展, 笔者在本文利用了SWOT的分析方法, 对报业集团自身的优势、劣势、内部环境与所处环境机会、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在西方企业的战略性选择时被广泛应用。

1.1 优势

同西方国家的报业集团经营特性相比较, 我国报业集团在经营性质、发展模式上主要有以下优势:集团以党报的巨大影响力与影响范围为发展的依托;国内报业集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一切工作以共产党的领导及社会安定和谐为原则开展, 集团的组建是促进我国报业行业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重要手段。自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之后, 多家报业集团也相继组建, 这些报业集团成为全国报业体制改革的旗帜, 是我国报纸出版行业的主要力量, 也是宣传党重要政策的主要阵地。

1.2 劣势

在报业集团组建之初, 体制与机制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有些报团成为了翻盘公司, 在本质上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内部资源整合不合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中, 机制创新仍不够。

1) 动因与现实相背离, 先天不足

从经济学角度看, 以集团形式整合报业资源, 能对报业的整体发展有好处, 但其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特别是管理能力对报业集团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报业集团组建时本应以市场为主导, 但事实上却依靠的是计划配置的手段。与此同时, 报业集团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连串的产权革新瓶颈, 主要表现为集团发展没有确切的投资方, 虽然集团受到政府的管辖与帮扶, 但政府不能给予全面的人力与资金支持, 没有明确的资产划分标准与制度, 内部职工劳动成果难以公平区分等等。上述问题在前期规模较小的报业单位表现更为明显, 此种单位前期并没有固定、单一的投资方, 在逐渐做大的同时就会面临投资方确立、产权及劳动成果区分与界定的障碍。另外, 一些集团核心企业没有与子企形成明确产权关系, 核心企业没有体现出主导作用, 在发展中协调能力也不强。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我国的报业集团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不是通过合并、兼并、控股或参股等手段组建而成的, 而是报社结构复杂化、经营方式多样化导致的结果。

2) 激励机制不完善

产权单一、所有者缺席、激励机制不健全是阻碍报业集团平稳发展、开拓创新的又一瓶颈。部分管理层利用行政权力对报业集团进项超强控制或是在报团出现问题时一味地推卸责任, 将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1.3 机遇与挑战并存

报业集团的持续建设与发展是依托于经营项目规模化、产业化的成果, 正如“媒介军师”喻国明所说:今天媒体多元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盈利性、资源性与市场性, 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发展道路就会更加艰辛, 但当前的市场环境变化很快, 有了更多的资源配置空间及发展方向, 因而报业集团成功的几率也更高。与此同时, 部分报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经营方向, 并调整了内部结构。但是在报业集团遇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挑战与威胁, 规模较大的报业集团关系着众多经济实体的发展,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这就使得经营的风险相应增大。目前我国的报业集团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 报团之间竞争十分激烈, 如果竞争只顾当前利益, 陷入恶性竞争, 对报业集团的发展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2 报业集团健康发展的途径

根据分析, 报业集团要想把握机遇、克服缺陷, 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那么就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则。

2.1 培养实力较强的市场主体

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李东东曾指出:“针对我国目前传媒分布在各领域、各地区, 各自为政格局要逐步改变, 使传媒集团在已有的区域性传统主营业务基础上, 确立跨地区发展、跨媒体兼营的战略方向, 逐步建立集团层面的新型市场主体, 组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 具备资本运作能力的集团公司, 确立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的治理结构, 形成国内传媒业的战略投资者。”

2.2 在“做强”的基础上“做大”

报社集团要更好的发展就得在“做强”的基础上再“做大”, 而“做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内容, 报业集团是传播机构, 是全民的内容提供商, 因此所传播的内容应符合当今社会的道德观, 避免传播粗俗的信息。同时在发展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字技术对报业形态以及盈利方式的影响, 对报业发展的方向有深刻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所面临的挑战及时作出反应。

摘要:目前在西方国家, 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媒介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从2003年开始, 跨地域、跨媒体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程度传媒集团等开始在我国出现。随着新闻集团的组建, 不断地打破传统新闻传媒的壁垒, 使传媒界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就我国的报业集团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促使其健康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新闻传媒,集团化整合,激励机制,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郭金平.十年科学发展再谱奋进新篇——写在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十周年之际[J].采.写.编, 2012, (5) :4-6.

[2]龚嘉明.多重制度约束下的组织转型——M市新闻传媒集团化改革的个案研究[D].中山大学, 2010.

[3]李然忠, 刘亮.中国广播电视行业集团化规模效应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11) :116-123.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媒自律探究 篇9

一、自媒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在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We Media (自媒体) ”研究报告中, 对“自媒体”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 “自媒体是通过数字技术链接全球知识, 从而提供一种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和分享自身经历和新闻的途径。”显然, “自媒体”是一个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概念, “自媒体”意即网络用户“自己的媒体”, 在进入自媒体时代后, 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发布者和传播者, 交互性和自主性成为“自媒体”的明显特征。

“自媒体”区别于专业媒体和专业新闻工作者, 它是由普通大众、普通网络用户主导的信息传播行为, 内容没有一定的局限性, 也没有一定的核心性。信息发布者认为有价值、有必要, 他就可以直接的发布, 认为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了又可以停止发布或撤销, 几乎是想到哪里就可以写到哪里。既可以是长篇大论又可以是简短的几句话, 既可以是文字描述又可以辅以图片、音像说明。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限制, 在表现形式上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现今的“自媒体”形式不仅有博客、个人日志、主页、微博、微信等形式, 还有一些自制的节目以及利用一些平台发布信息的形式等等。

二、传媒新闻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及问题

进入“自媒体”时代后, 传媒新闻的传播渠道和手段更丰富, 传播面更广, 速度更快。传统的新闻发布, 需要专业记者采编后经层层审核, 再根据内容决定发布不发布、在什么时候发布和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布, 往往造成新闻发布后已经成为了“旧闻”。相比较而言, “自媒体”的信息发布灵活性强, 有时在事件刚一发生就会被网络用户通过微博等形式发布, 甚至有时是和事件的发生同步。“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触角已经触及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 一些原来不被传统媒体所注意的事项经网络媒介的披露被广为传播, 其影响往往是巨大的。进入“自媒体”时代后, 网络媒介的新闻传播内容五花八门, 既有国家社会生活方面的又有普通公民日常生活方面的, 既有针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的评论建议方面的也有个人情感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变成了一个个非专业的普通人, 新闻信息的发布渠道从专业的新闻媒体变成了非专业的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媒介, 从需要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审核信息内容到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发布, 等等现象显示了“自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不容小觑。

但是, 在看到“自媒体”影响力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带来的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起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的目的问题, 第二类是发布和传播的新闻的价值问题。在第一类中的主要表现有, 一些网络用户或者信息平台为了追求所谓的点击率和关注度, 刻意制造虚假信息或者对某些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进行放大化公布的无节操行为;还有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在网络上不计手段的去攻击某一个人, 对某人的名誉和声誉造成不法侵害;还有一些人或组织故意捏造虚假信息或扭曲事实真相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等等, 这些信息的大量出现对社会秩序造成了影响。在第二类中的主要表现有, 一些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对一些网络信息不加以甄别和调研就盲目的发布, 造成了大量的信息失真等现象, 另外在“自媒体”传播方式中信息量最大的就是一些娱乐性的信息, 这些信息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甚至一些不良信息大范围传播对人们的心理尤其是青少年心理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没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网络媒介的传播也使人们对“自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这些问题的出现, 除却一部分是法律意识淡薄引发的违法现象外, 大部分还是道德水平的问题, 是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社会责任意识差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 要求新闻传媒首先做到自律。

三、自律是对新闻传媒在自媒体时代的首要要求

自律是内在的自我约束, 它是人或组织对自身的内在要求的体现也是外在行为的体现。“自媒体”自律性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网络用户的新闻采编水平, 另一面可以将一些违法信息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扼杀于摇篮之中, 同时也净化了网络环境提高了网络信誉度。虽然在网络环境治理上还有其他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可循, 但是, 自律是一种“自媒体”时代投入最小、收益最大、在新闻源头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也是“自媒体”时代的首要要求。提高传媒新闻在“自媒体”时代的自律水平需要重点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 提高网络用户的制度意识。网络社会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社会, 但同样需要遵守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 其行为同样要接受社会伦理规范的考量, 同样需要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在“自媒体”时代无论是新闻的生产者还是传播者, 都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 因为其所传播的信息资讯会被他人所看到并传播, 会对大众心理和社会秩序产生影响, 其言行能够产生“善”的结果时就会受到大众和相关组织的支持, 产生“恶”的结果时就会被大众所反对并会受到制裁。我国已经针对网络信息生产和传播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与行为规范, 目的就是规范网络用户的言行以形成文明上网的环境。网络用户在生产和传播新闻信息时, 要思量自己的言行是否为制度所许可, 是否符合相关的行为规范, 是否做到了守法上网、文明上网, 对自我的网络新闻生产和传播行为进行自省、自律才能规范“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目的与行为。

其次, 提高网络用户的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核心, 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不会产生良好的行为, 而道德素养的高低又是一个人是否能自律的内在条件。传媒自律是发自内心的对职业行为的自我约束, 新闻传媒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要建立在网络用户较高的道德修养上。网络用户是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其要有分辨是非的标准、区分善恶的能力、担负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较高的自制力。网络用户道德素养的提高, 一方面要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社会要进行新闻传媒道德教育。网络用户自我道德教育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自媒体”新闻传播中, 自身应负有的责任, 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抱有什么样的目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社会进行新闻传媒道德教育是要告诉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自媒体时代”中应该怎么做、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和应该担负的社会伦理道德责任。

第三, 提高网络用户的新闻传播素养。由于“自媒体”新闻传播不是专业化媒体传播, 但是它的传播影响力不亚于传统媒体的专业化传播, 可是从传播效果来讲其公信力远远落后于传统媒体的传播, 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用户的新闻专业化素养不高。传统媒体在发布和传播新闻信息时, 既有一套专业的人员负责采编又有一套严谨的制度和专业化的人员负责审核, 这样新闻质量就有了保障。而“自媒体”新闻传播在这方面内容缺位, 其新闻的可采信度就会大打折扣。虽然“自媒体”对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传统媒体也产生了冲击,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还不能脱离传统媒体而单独存在。“自媒体”的新闻传播不如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公信力高, 人们往往在网络媒介中得到某项信息资讯后抱着怀疑和求证的心态再去到传统媒体上印证, 这就需要“自媒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提高新闻传播的专业化素养。网络用户在生产和传播新闻信息时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 需要懂得如何获得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 如何分辨已获取的新闻信息, 如何传播和传播哪些新闻信息并需要对新闻信息传播后的结果有一个自身的初步判断。网络用户提高自身新闻传播素养的渠道一方面是学习新闻传播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向传统媒体和专业人士学习、请教。

第四, 成立“自媒体时代”自律公约组织并形成条例。“自媒体”新闻传播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而只有所有人都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才能使“自媒体”生存生长环境得到净化, 但实际运作中法律法规并不能约束到每一个人的行为, 社会伦理规范也不能被所有人所遵守, 这样在以上两项以外, 还需要形成一个自发的、自治的行为规范作为“自媒体”新闻传媒自律的补充, 成立“自媒体时代”自律公约组织并形成一定的指导条例则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自媒体时代”自律公约组织是在网络用户中自发组织形成的, 是一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或组织提倡吸收广大网络用户参加的非强制性组织, 其条例一般来讲是对文明行为的提倡、对恶俗行为的抵制, 是一种自发性、自我约束性的组织和条例, 在这项组织和条例的组建与实施中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给予进行一定的引导与支持。

第五, 完善监督、追责机制。网络用户的新闻传播综合素养提高是自律性的提高, 但自律性提高也需要他律性的支持, 完善监督、追责机制就是通过他律的方法提高网络用户在“自媒体”新闻传播中的自律性。相关部门要提高网络信息技术, 及时发现和筛选出违法、违规及不良信息, 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干预、消除影响。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立法等手段在约束“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行为与结果时, 要坚持监督和追责相结合, 对于故意散播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等危害网络新闻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行为, 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查处, 通过法律强制力提高网络用户的自制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的提高, 我们应当认清“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应当认清“自媒体时代”已经确确实实到来了, 也应当认清自律是解决“自媒体”新闻传播中出现的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网络用户在生产和传播新闻信息时要进行自发的自我约束,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采取一些他律措施切实提高“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自律性。

参考文献

[1][美]E·M·罗杰斯, 著.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106.

[2]陈力丹.我国传媒的自律和他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5) :5-9.

上一篇:数控伺服系统下一篇: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