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体系课程

2024-06-08

专业体系课程(共12篇)

专业体系课程 篇1

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因为它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整体素质, 关系到培养目标的落实, 在教学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3年6月24日, 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下称《课程方案》) , 要求各院校按照《课程方案》的基本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设课程, 并从2004年新学年入学的新生中开始实施。本文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我国一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从而为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制订切实可行的新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西北民族大学等4所高等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访问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时数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4所院校在课程总时数上, 除上海体育学院达3258学时最多外, 其它三所院校无较大差异, 并且西北民族大学高于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826学时在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600~2800的范围内。

从课程的组成结构分析, 必修课最少, 选修课最多的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必修课时数为1858学时, 占总学时的65.74%, 选修课时数为968学时, 占总学时的34.25%。从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时数的百分比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必修均高于70%) 比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更重视必修课,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选修课百分比高达34.25%, 比其它三所院校选修课最高的武汉体育学院的24.55%, 高出十个百分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贯彻压缩必修课时数、增加选修课比例的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精神方面做得较好, 也更加接近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要求。

注*不包括实践环节。

2.2 课程学分的比较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 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从课程体系的学分总量与结构分析, 在对学生的学习总量要求上, 师范教育性十分突出的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要求最高, 达170.5学分。从学分的课程构成比例上, 将4所院校学分课程进行比较, 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的必修课学分比例最高, 较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出13个百分点, 而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高, 较最低的北京体育大学高出11.06%。这一现象与学时比例反映的情况一样, 说明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课程体系中较为突出选修课程, 而对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在学分总量上不如其他院校。

进一步分析, 从必修课学分及其比例上, 可以看到专业课学分,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数量最少 (59.5) , 比例最小 (34.89)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部分教师反映的学生专项能力下降的原因。由于专业课时数少 (表1中几所院校里最少的) 、学分低, 其他配套措施 (如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的开设等) 没有很好安排或落实, 学生的专业技能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3 教育实践环节的比较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4所院校在教育实践环节的内容与安排上分析, 情况大致相同, 个别院校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如上海体育学院专门安排了1周的教育见习, 突出了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武汉体育学院在第8学期专门给学生2周的求职时间, 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有特色, 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学术活动等, 获得规定的必修学分。由于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 相对以往自由参加、可有可无的状况, 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与参与的动力。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 拓展学生能力, 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更能发挥积极作用。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劳动教育方面没做要求, 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强化, 教育实习为8周, 处于4所院校最低, 见表3。

2.4 技能培养与要求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方面, 北京体育大学对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技能要求最高, 规定学生必须达到外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才能毕业。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对学生外语的要求校四级 (320分) , 对计算机的要求为校一级, 这与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距离, 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必须十分重视与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国家的专业人才标准, 将面临市场的淘汰。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 各院校基本保持了与其技能要求配套一致的课程设置。如在外语课与计算机课的学时数与学分数方面, 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都是最多的, 见表5。北京体育大学的英语课程, 除第1、2学年4个学期384学时的必修学时外, 还在第3学年开设了128学时的限修课, 保证了学生英语学习连续3年不间断。计算机课程, 北京体育大学在必修课的基础上, 也开设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限选课。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牢固掌握外语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提高了该校学生外语与计算机过级率。相比较而言,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外语和计算机在必修学时上相对占有优势, 外语必修学时超过了武汉体育学院, 与上海体育学院持平, 而计算机必修学时数为最高90学时。在运动员等级和裁判员等级上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没有作要求, 这样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对其运动技能和裁判执法能力的学习的放松。

注 *“定点课程”是指为毕业班开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裁判技能等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从4所院校的专项课程教学时数安排看, 见表6, 上海体育学院是最多的, 专项训练课程总时数达到720学时, 比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出504学时。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专项课程时数在四所院校中最少 (432学时) , 这组数据可能从一个侧面部分回答了社会和本院教师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专项技术能力下降的原因。

注*含素质训练 **课程名称为“副项选修课”。

2.5 教育专业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 又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体育师资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学期间培养学生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从4所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整体情况看, 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偏低学时数都远低于5%。在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欠缺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牢固、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 削弱了体育教育专业应有的师范性, 见表7。

2.6 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正从过去单一的体育课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 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 还必须充分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而这些知识主要靠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传授。从表8可以看出, 在4所院校中,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该类课程结构较为单一, 传授的知识较为陈旧, 实用性不是十分突出, 而兄弟院校开设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体质健康教育研究、“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论”、“心理健康与咨询”、“健身学”等课程, 与中学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结合更为紧密, 值得我们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借鉴。

3 结论与建议

1)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选修课学分比例较大, 给学生课程学习的自由选择度较高, 但专项课学时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项能力。

2)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实践环节缺少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

3) 外语、计算机等能力的要求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有必要增加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时, 并采取开设提高性质的课程等形式, 保证这部分课程连续学习不间断, 提高学院学生外语、计算机等能力与通级率。

4)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扩展学生体育教育与健康指导技能, 必须增设更多教育学类与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

参考文献

[1]徐佶, 林文弢.我国部分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兼析我院现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4 (1) .

[2]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处.西北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Z]兰州:西北民族大学教务处, 2006.

[3]薛锋.廖世雄等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本科教学总体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版) , 2007, 9 (3) .

[4]薛锋.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4) .

[5]张萍.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与课程改革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0) .

专业体系课程 篇2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文档有利于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实现,同时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实现规范化、稳定化和可变化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将成熟的教学内容规范地延续下去,而且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状况改变部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加强课程体系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后续工作,但是监督管理工作却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成败。

首先,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授课内容的重复现象,在课时如此紧张的制药工程专业,杜绝重复现象可以节省很多的课时,让学生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其次,强调课程体系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加强教学的监督,特别是实践教学的监督,避免应付导致课程体系改革形式化,失去专业改革的意义。

3.3 正确引导学生选课

引导学生选课的教师必须完全把握课程体系,防止在选课过程中误导选课,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同时,摒弃专业课程必须由专业教研室担任的错误理念,专业课程未必一定由制药工程专业教研室承担,很多课程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专业知识,即使专业教研室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选课。

3.4 加大专业教师的引进和竞争力度

学校应该根据专业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合理的加大教师的引进和竞争。

一般情况应该根据弱势专业方向进行师资力量的引进和调控,促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进行。

同时,要重视和加强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竞争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实现提供保障。

专业体系课程 篇3

关键词:出版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核心课;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高校出版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出版业的飞速发展,对出版专业人才的急需直接推动了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此之后,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制度改革,高校大幅度扩招使得我国开设出版专业的高校数量持续增长,达到目前的80余所。近年来,数字出版的革命性变化给出版专业教育带来了教学改革要求,出版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深入、高校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国内各高校在出版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趋向于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校出版专业的课程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在专业核心课设置上已初步达成共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各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的设置情况,并为《出版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订奠定基础,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称“教指委”)就专业核心课设置等问题对国内开设出版专业的高校进行了专题研讨和系列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对专业核心课设置的认识高度趋同。其中,出版学等八门专业课得到六成以上高校的认可,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我国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标准。

同时,各高校的出版专业课程设置也已形成自己的体系与风格。如武汉大学以出版发行教育为重心,从出版物的市场、经管等方面入手,注重发行人才培养,开设了出版发行学基础、书业财务管理等课程;北京印刷学院倚重行业需求和学科发展,更加强调适用于出版业的实用技能的培养,开设了诸如出版应用写作、校对实务、计算机排版系统等课程;河南大学最早从编辑理论研究发展起来,结合文学专业的特点,建立了理论、历史、媒体编辑应用等一系列揭示编辑活动本质和规律的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开设了诸如大众传播学、中国编辑出版史、电脑编辑等课程。

二、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1.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不是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按其教学内容、课程性质与地位、各门课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要素组织起来的知识系统。事实证明,发达的学科必然有着成熟、稳固的核心课程体系。研究和建立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就是建立出版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它将深化并推动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是指可以在整个出版专业学科建设中发挥骨架支撑作用,凸显专业特色与行业需求,并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因此,构建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首先就要对出版专业教育中所涉及的专业核心知识体系进行必要的归纳。

明确出版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首先,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出版专业教育在专业知识体系层面达成共识;其次,能够使我国开设出版专业的高校在对开设出版专业核心课程达成统一共识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优势特色,开设特色出版专业课,从而形成各自的培养特色与竞争力;最后,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体系的归纳,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对出版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是架构出版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具体专业知识要求,来明确核心课程的设置方案,能够有效帮助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建设。

笔者认为,出版专业确立核心知识体系应具备如下特征:应反映出版专业的学科基本属性,确立学科形象;应有相当的概括性,涵盖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确立学科范围;应当揭示专业的各个分支学科及其关系、层次和结构,确立学科体系;应有利于学科实践与研究,确立学科价值。因此,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体系的架构,应建立在对出版工作全部要素、全部过程进行全方位整体研究的基础之上。出版专业核心知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专业理论知识。探讨出版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出版活动的一般规律,确立科学的专业原理论与历史发展观。二是专业业务知识。研究在编辑、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实践环节中专业具体的业务流程。三是专业要素知识。研究出版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四是专业行为知识。研究出版者在出版活动各环节中特有的专业行为。

出版专业作为一种应用型高等专业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出版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岗位的基本需求,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出版专业人才。由此不难看出,出版专业是一门鲜明的应用型专业,其对人才知识的需求,不仅要有能表现行业专业属性方面的知识,也要有能够凸显行业实用性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将出版专业核心知识大致分为专业基础核心知识与应用核心知识两大类。

2.出版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来源于知识,其目的在于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出版专业基础核心知识与应用核心知识的确立,明确了专业教学的主要方向,也因此能够具化形成与两者分别对应的出版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与应用核心课程。由于出版专业核心知识类别是分别代指两大类的核心知识集合,所以其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也并非个体。此时,可以引入“课程模块”这一概念代指课程集合,对应两大类出版专业核心知识,即形成了出版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与“应用核心课程模块”。

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具体课程的设置,笔者认为可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专业性原则。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任何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应突出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特色。因此,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必须以“出版”为中心,在运用、借鉴、融合新闻传播学科其他理论、数据、模式、体系的同时,应注重明确出版专业学科的主体位置,避免由于核心课程内容的混杂,使得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偏离出版专业的学科本质。第二,时代性原则。在我国文化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出版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国际化以及传统出版媒体与新媒体日益融合等出版新业态的转变,督促着我们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尽快适应发展,积极应对网络化与数字化的挑战,开设专业核心课程要吸纳出版领域内的新知识、新发展。第三,连续性原则。在制订核心课程时,一定要参考和借鉴出版专业以往的核心课程设置情况,通过分析,取其合理的部分,修订和完善其欠缺的部分,使核心课程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第四,关联性原则。出版专业教育作为具有一定历史的学科专业教育,其建设与发展自然也并非独立封闭的,而是关联开放的。无论国内国外,出版专业学科建设始终是不断发展的,且相比国内,国外出版专业教育历史更早,其课程体系更加健全,课程设置能充分结合其他学科以及产业发展趋势,使得学生知识体系更为多元,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时,应该充分参考与借鉴开设出版专业的国内外各主要高校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达到知己知彼、各取所长的目的。

nlc202309011852

出版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出版专业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在出版专业教指委推出的8门核心课程中,出版学、传播学、中外编辑出版史、数字出版概论4门核心课程符合这一核心课程模块的要求。其中,“出版学”作为研究出版活动内在规律的重要学科理论,最能够全面展现出版专业的整体学科脉络。“传播学”由于具有与出版专业学科深刻的学术同一性和交叉性,理应成为了解出版传播本质和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中外编辑出版史”作为出版专业历史沿革全面梳理的课程,是对理解专业本质内涵的有效推动。此3门核心课程充分展现了出版行业的本质与规律,高度符合出版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原则。此外,“数字出版概论”作为对当前出版行业发展方向的必要解读,也较好地体现了出版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原则。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以上4门核心课程在知识层面上也都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出版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

应用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核心知识与培养应用核心能力,该模块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起决定作用。在8门核心课程中,编辑实务、出版物市场营销、版权贸易与管理、出版法规等4门课符合这一核心课程模块的要求。其中,出版专业业务知识要求出版人才熟识专业流程的各项业务技能,“编辑实务”这门课程能够最全面客观反映出版专业业务知识需求。对出版法律法规的掌握与了解,是出版业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与重要因素,也是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中业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法规”的设置较好地满足了上述需求。专业出版要素知识要求出版人才对出版活动内要素知识要有深入的了解,核心课程中“出版物市场营销”的确立,则有力凸显出了对出版物这一出版要素的重视。此外,“版权贸易与管理”充分展现出了出版者在出版活动中围绕版权所进行的特有专业行为的知识需求。

反观本文前面所提及的教指委在2014年对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这8门核心课程不仅在知识层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出版专业核心知识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较好地符合出版专业核心课程设立的原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本次调查结果的的科学合理性。

3.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与模块的归纳梳理,结合对出版教指委提出的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从知识体系到课程体系,是一个自下而上、从分散到集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各要素在这个过程中分别发挥着基础、关联、呈现的作用,也因而构建起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图2)。

图2 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框架

三、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与展望

1.加强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化建设

2013年,教指委在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各高校的很多专业核心课、精品核心课程的名称并不统一,教学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在出版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必须求同存异,加强统一意识。本文提出建设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教指委各委员单位的共识,另一方面,也将为《出版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拟定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下一步,结合教育部对出版专业标准的审定,教指委就可以开展对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规范工作,以及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从而打破我国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教材使用杂乱的现状,促进出版专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2.开展出版专业知识图谱研究

知识图谱属于科学计量学的范畴,是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知识图谱具有可视化、直观化、通俗易懂等优点,其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时作用明显。传统出版专业教育的重点多放在传授本专业固化的书面知识上,忽视了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热点、研究前沿、重要文献等的关注,因此常常导致出版专业知识理论脱离实际、被动知识灌输、忽视科研探索、缺乏创新等负面现象。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出版专业建设发展不能只局限于自身学科之内,而要越来越多地与众多其他学科相融合,从而形成出版专业的新亮点、新方向。出版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日益多元,对出版人才也提出了具备多样知识体系的新要求。因此,在出版专业教育中,急需利用知识图谱相关优势特点,通过对知识领域映射地图的变化,以高校出版专业教育建设为目标,深入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出版专业知识体系和与其他知识体系的相互联系,从而使高校出版专业教育可以有效利用相关知识图谱及其相关联的知识体系,及时调整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完善学科建设,积极主动地适应出版产业对出版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动。

3.提高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开放性

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作为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随着出版技术与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知识信息不断扩展,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随着出版专业核心知识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内部构成上不断扩展,在旧有基础上进行革新。针对这种特性,我们应该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并规划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不断探寻出版专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从而开辟一条观察出版专业教育沿革的新路径,有效提高出版专业教育对出版产业的适应度。

4.逐步与国际出版教育接轨

国际化日益成为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出版专业教育亦应随之国际化。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作为出版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逐步与国际出版教育接轨。对于出版专业教育如何接轨、从哪里接轨等问题的着眼点应放到核心课程体系内部中最为本质的核心知识层面,去深入挖掘国外先进出版专业课程体系中核心知识分布、核心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等问题。国内高校应借助与国外高校出版专业联合办学的机会,在合作中充分借鉴学习国外高校出版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与做法,不断完善国内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陈丹,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教授,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指委副秘书长;仲诚,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编号:14BXW01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 丁林.编辑出版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1.

② 廉同辉,袁勤俭,宗乾进.基于CSSCI的数字出版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出版科学,2013(01):76-80.

③ 潘文年,张岑岑,丁林.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14-118.

④ 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⑤ 李媛媛.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

⑥ 苏世军,张养志.西方出版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⑦ 蔡冬丽. 论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D].河南大学,2009.

⑧ 房宏君,宿迎雪. 知识图谱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为例[J]. 人力资源管理,2014(5):245-246.

⑨ 陈丹,张聪,仲诚.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 现代出版,2014(2):25-30.

专业体系课程 篇4

一、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 课程体系过于传统, 学生基本游离于课程设置之外

传统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以满足社会之需要为根本, 教育结构基本属于典型的线性单向课程, 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通常都是遵从人的认识发展规律, 即大家所熟知的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一个认知规律。相应的, 课程实施上学生不可能成为主体选择。学生只能按照学校已经排定的学期、学年依次修读已经排定的各种课程, 贯穿整个基础课、专业课阶段, 既不能快修、跳修, 也不能重修甚或是选修。学生入学后, 只能像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一样按部就班往前走, 学生基本没有考虑选择课程的余地。

第二, 课程体系过于僵化, 课程设置简单化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大多是一些基础学科的课程, 设置的课程往往少则有几十年, 多则有上百年的历史, 这些基础学科有的很经典, 无疑是值得我们继承或借鉴的。但相应的, 学科古老、课程体系僵化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缺少活力和现代教育理论的信息, 与现实社会的需要距离比较远, 应用的功效相对比较差, 这样导致学生知识结构落后。多年来,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编排方式上基本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这种课程体系虽然保证了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却忽视了学生心理学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技术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简单化。本来, “教育学”的概念中所有的因素不应该被视为“给定的”或“既定的”, 教育的意义必须到教育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 教育类课程应以实践为取向, 而以往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科本位色彩严重, 一味以习得逻辑化、体系化的教育学科知识为目标, 未能很好地解决为什么要学教育学科知识、学什么样的教育学科知识以及学它干什么的问题。这样的结果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短期内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其赖以生存的教育学科知识难以派上用场, 出现了毕业以后, 往往还需要接受在职培训才能胜任其教学工作的现象。

第三, 课程内容陈旧, 考试、考核形式单一

因学科古老的制约, 课程内容难以推陈出新。以公共教育课为例, 它是实施教育专业化的核心课程, 理应成为学生最愿意学的课程。很大程度上脱离时代、脱离现实、脱离活生生的课堂和教育实践的倾向, 现在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师范生最不愿上的课程。教育学科本来教给师范生将来从教的艺术, 但由于课程本身没有艺术性, 教学内容枯燥, 教师讲的单调, 学习效果之劣可想而知。

长期以来, 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 通常都是安排百人以上的大班上课, 不仅课时少, 而且因教师教育课程被当做公共课, 教学时间多安排在晚上或其它被认为相对空闲的时间。相应的, 考试、考查形式单一, 很难考查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 导致部分学生对相应课程的轻视。

第四, 课程管理落后, 改革缺失

受到现有人才模式的制约, 很多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依旧沿袭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方式。1.招生专业划分过细, 学生缺少主体性;2.专业课程覆盖的面过窄, 同时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习中专业主课不突出, 使得学生专业课程不精;3.学制缺少弹性。目前, 多数都实行学年制或学分制, 课程本身缺少独立性和选择性, 这些规定和做法把学生选择教师职业完全变成一种被动的行为, 而不是主动的行为, 因此, 学生学习的时候很少是积极的、快乐的, 导致他们的潜能难以得到发挥。4.学习年限制约严重。教师教育专业通常压缩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 导致学生教育学知识欠缺,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很多学生很难适应培养师范学生教育素质的要求。

二、构建新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要点

为适应当代社会、科技发展和知识转型带来的挑战,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已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课题, 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注重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机会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的专业发展基础向更宽、更厚的方向发展。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选择性, 尽可能方便学生的自主选择而不是方便管理人员的课程安排, 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 要相对淡化课程设置的专业界限, 尽可能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和包容。另外, 需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加强基础理论课程, 特别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往,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学生对课程基本没有选择权。通过研究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 我们发现, 师范学院必须要积极转变自己的办学理念, 努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公平性。面对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多次选择, 课程选择本身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至关重要。正所谓“没有选择权, 就没有责任感”, 学生专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因此, 新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构建必需具有综合性与选择性, 以关注学生的成长为要点, 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使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时, 更有目的性和前瞻性, 相应获得扎实的教师专业能力。

第二, 对现有课程体系不断研究、改进, 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势

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上的合理选择权, 是现代教育一个重要的理念。学分制通过数代人的摸索、研究、完善, 确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它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意向和智能的差异性, 同时照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取向。因此,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需适应学分制管理的要求。1.学生必需达到规定的总学分, 同时还应满足不同类别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分要求;2.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有超前意识, 能够实现课程整合, 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产生厌倦;3.课程设计需具有一定灵活性和选择性, 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第三, 充分满足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需要

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复合性是教师职业复杂性的客观要求,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缺一不可, 不仅要熟谙静态的教学模式, 还要创建与社会变化相适应的动态教学环境。1.舒尔曼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 包括: (1) 内容知识:学科本位的知识基础, 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刻的认识。 (2) 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 (3) 学习者的知识:认识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 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生辅导等。 (4) 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 (5) 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认识。 (6) 教育脉络知识:了解教师群体的文化特征, 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 (7) 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价值的知识。人们对教师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要求是相当狭隘的, 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的完整性, 忽略了其他知识范畴的重要性, 无疑割裂了教师知识体系的的有机统一性。2、人们往往将教育理论课程的目标简单地锁定在教育理论知识方面, 未能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拓展到对教师个人全面素养普遍提高的关注上, 与当前倡导的“终身教育”的理念相去甚远。因此,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智慧的培育和发展, 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 深入研究现代教育和课程理论, 从教师的终身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四, 优化课程设计, 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深入, 很多前所未有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 教师已慢慢成为对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职业。相就地,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乎苛刻, 既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反映教师职业的独特本质, 充分考虑教育活动本身的要求, 又要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它是教师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的有机结合。为此, 要求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与教育改革的要求相结合, 从培养通才或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 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实施新的教学实践方案。其间, 教师还要不断概括和反思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总结教学实践的成败得失, 改进、优化自己的职业行为, 以充分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总之,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它的缺失会导致学生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 出现了“还没有上岗, 就面临着下岗”的尴尬, 我们要充分利用该课程现有的历史积淀、人文环境及教学经验, 以现代课程与教师终身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为指导, 实现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构建的飞跃、创新。

摘要:为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构建一个与师范类院系自身定位、服务领域、办学条件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必须对传统的师范教育专业进行改革, 逐步推进教师专业化, 因此, 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一个教育领域内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本文对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内容、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针对上述不足, 提出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方面, 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 (1) .

[2]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1) .

[3]王伟廉.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上海高教研究.1997. (4) .

[4]岳晓东.龚放,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 1999, (10) .

[5]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 2000, (3) .

[6]尹鸿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创新精神培养[J].教育现代化, 1997, (1) .

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篇5

通过学校课程建设,我校正试图探索并逐步建立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程不断发展完善、促进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教学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

2)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3)对所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

4)教师在实施学校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5)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

6)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

(2)评价的方法

1)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的评价小组,通过听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查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安排等手段给教师作出一定的评价。

2)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以不断提高自己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引导教师学会自我评价,淡化教师之间的相互比较。

3)学生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及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使之更加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2.对学生的评价

对我校学生实行发展性评价的尝试。提倡对学生的激励性、期待性的评价,在自然的真诚的沟通和互动中,渗透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在学生评价标准中,坚持过程性、发展性的原则,既注重定量有形的评价,也注重隐性无形的评价,坚持“认知,情感相统一,能力、道德相结合”的原则。

(1)在全校范围内确立发展性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内容综合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纸笔测验仅仅是评价的一种形式,更重视学生在多方面的表现,如学生在表演探究中,参与动作设计、排练、讨论和交流等各方面的表现等;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要求通过评价去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学生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发现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客观地记录学生和学习小组的具体事实和表现,要将量化评价统整于质性评价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学生和学习小组参与

到评价过程中去,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以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信心。

(2)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改革评价的呈现方式 我校评价工具的制定参照相关条例,将学生的道德评价和学业评价等结合起来,以演出参赛评价为主要方式,根据演出参赛的目的、性质、对象,选择不同的考查方法,使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通过评价反馈机制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

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还有可能得到教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学生的情绪反应、进步效果等,检讨自己的教育行为;校方可以从中洞悉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状态,以调整宏观控制。

3.对课程的评价

我们的评价注重学生发展过程,反映学生成长轨迹,对课程的评价首先从课题开发程起步。我们每一节课都会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

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学期结束的评价以综合学生学习态度,作品、回答等予以评价,取消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尝试多种考核方式如撰写总结、演出考核、创作作品、笔答试卷等同时并举的方法,同时为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成功,每一门课程都进行优秀作品评比和优秀学员评选,不仅在学生的学籍卡中进行记载和奖状、作品粘贴,还要提供一次公开展示和颁奖机会,让获奖学生更有成就感。

教务科

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6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分析

1缺少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树立基本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具体包括会计职业理想、会计工作态度、会计职业责任、会计职业技能、会计工作作风等内容。据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所进行的调查显示,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的院校不多。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体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够合理。在开设的众多课程中,主次不清,内容重叠,如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专业课所占比例不到15%,由于学时有限,学生不能对课程内容系统的掌握。为此,很多院校专业主干课程“财务会计”只设置了72学时的理论教学课,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多数实务性非常强,需要通过大量的会计实战来掌握会计技能,但目前的实践课时在整个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使得学生会计实操技能得不到很好的训练。

3重视职业资格考试,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对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很多院校在实际执行该政策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完全以考证为导向,忽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大多数高职院校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使专业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的完全对接。学生们为了考证,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出现了会考不会用、会做题但不会做业务的现象。导致部分毕业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减弱。但是会计考试制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会计从业资格应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提高其含金量;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多考些体现职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实现真正的“双证融合”。

4专业课程设置缺少特色

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了“工作过程导向、学习领域”等课程模式,改变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取得了丰硕的课程改革成果。但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未完全突破学科课程模式。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主要由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主干课构成,课程设置与本科院校差别不大,缺少高职特色。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专业知识适用原则

专业课程设置应该覆盖中级会计水平所应具备的知识。

具备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如,思想品德修养、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择业指导等素质教育课程。

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知识;如包括出纳实务、财经应用文写作、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等。

具备从事会计工作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如企业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纳税实务等课程。

为适应职业发展需要而储备或选择的相关基础及专业知识。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行业针对性和岗位针对性。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任务,服务区域定向比较明确。因此,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领域需求要基本一致,通过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具备职业能力和基础能力。

3突出实践教学原则

突出实践教学,一要合理安排实践课时比例、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二要建设高质量的校内模拟实训室;三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四要优化课堂理论教学,增加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

4模块教学,对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原则

教学计划设置中,总的学时资源相对不变的条件下,增加理论教学时数,会影响实践教学,反之亦然。采用模块教学,打破课程之间的学科性界限,将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点和各种单项技能融入各职业能力模块中。从各职业能力模块出发,设置课程体系。

即以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从事目标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出发,将每一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详细分解,提炼出若干知识点和技能单元,按照岗位群要求,以模块化方式重构核心主干课程体系。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设想

1课程体系以培养岗位能力、胜任岗位任务为核心

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企业中会计岗位的实际和特点,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会计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按岗位能力需求序化、整合课程内容。我们根据会计工作特点,对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见表1。

根据上述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分析,可以将课程进行删减与整合,如:“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涉及到会计学概述部分,这部分内容可合并在“基础会计”中讲解;“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的大量重复,可以考虑将这两门课程合并,或将“管理会计”作为选修课的内容简单介绍。课程整合后设置“出纳实务”、“会计学基础”、“企业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实务”、“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审计实务”、“财务管理”等主干课程,对应上表中的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

2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会计专业培养的应是能解决职业岗位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应强化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实践课程应包括会计综合训练实习和综合会计模拟实验、毕业实习与设计、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3以就业为导向,考证与就业相融合

高职会计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不能仅仅以考证过级率为教学评价指标。重视培养学生会计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使学生在获得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就能获得相应的会计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因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依据、构建体现会计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淑云.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改革之我见[J].时代经贸,2008(6).

[2]李松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重构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 篇7

一、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1. 按专业学科体系, 不能体现职业岗位要求

德国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 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 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 由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而目前我国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传统专业学科体系, 课程设置与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相脱离。

2. 偏重理论知识, 教学内容枯燥

职业教育是以应用技术培养为主的教育, 因此高职教材应以培养技能操作和技能应用为主, 随着企业的设备更新、应用技术的提高而不断修订。但是, 目前各职业学校使用的数控教材大多是由本科教材转变而来的“压缩饼干”, 理论知识偏重, 很少有来自企业的真实教学案例。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与企业用人要求脱节

现在许多高职学校的课程考核仍采用期末统一的理论考试, 由一张试卷评定学生职业技能, 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有些高职学生理论测试获得高分, 但他们操作技能却一般;而有些学生理论测试成绩一般, 但他们操作技能却非常好。而企业在招聘高职学生时, 更看中的是高职生的操作能力。

二、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工作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强调了实用性, 突破了学科型的课程体系, 数控专业建立起以“工作过程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因此, 我院按以下步骤对基于行动导向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

1. 数控专业岗位调研

在课程体系改革前, 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收集并分析各加工企业关于数控专业的职业岗位及技能要求。在广泛收集企业数控专业职业岗位信息后, 我们最后总结了数控专业的职业岗位:数控铣床编程与设备操作, 数控车床编程与设备操作, 数控铣 (加工中心) 自动编程, 特种数控设备操作, 数控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逆向工程等。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服务于中山市的地方高职学院, 在结合中山市工业企业的特点对数控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后, 认定在企业中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和自动编程三个职业岗位需求的人数最多。因此, 我们确定这三个职业岗位技能为我院数控专业的核心技能, 其他职业岗位技能则作为学生的拓展技能。

2. 课程体系总体设计

依据数控专业职业技能岗位特点, 按照“突出核心技能岗位、兼顾一般技能岗位”的原则, 设计了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分为六个教学模块:基本素质能力模块、基本专业能力模块、典型职业岗位技能模块、职业拓展岗位技能模块、兴趣拓展技能模块、岗前综合培训模块。 (见表1)

表1中, 典型职业岗位技能模块的课程对应培养学生三个典型职业岗位能力, 该模块的课程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岗位技能模块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其他一些非典型的职业岗位能力, 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方向, 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兴趣拓展技能模块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职业兴趣爱好而开设的一些其他相关课程, 该模块课程为选修课程;岗前综合培训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实用综合技能, 该模块要求学生在不同阶段完成中、高级数控技工考证, 再结合专项训练、毕业综合制作、企业顶岗实习等提升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

3. 课程内容和教学情景设计

课程内容和教学情景设计是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课程内容和教学情景的设计要能够充分体现对应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 充分体现企业真实的产品和真实的工作情景。根据数控专业职业岗位特征, 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转化为典型的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每门课程设计为若干个学习情景, 每个学习情景根据教学内容可设计为多个工作任务, 以学生完成企业生产中的数控车床操作、数控铣床操作和数控自动编程等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 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让学生以实际工作任务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学习。 (见表2)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针对职业岗位的专业教学框架指南, 具体的课程实施需要由各职业学校独立承担, 课改前使用的教材、普通教案和课件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在课程开发和教学情景设计中, 我们积极开发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校本教材, 教材中的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产品和项目。经过教学实践探索, 还专门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一套教学文件, 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该套教学文件包括:学生学习手册、学生工作任务完成指南、学生工作记录及考核表、项目指导PPT、项目参考资料等。

4.“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课程体系重构后数控专业的课程内容大部分是来自于企业, 如果教学模式还是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室———课桌———黑板”来进行, 前期改革都将流于形式, 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教学实践证明,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 将实训教室与授课教室合为一体, 从空间上保证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2) 整合教材内容, 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合为一体, 自编讲义或“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 从内容上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3) 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束缚, 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仪器, 积极探索采取演示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 从方法上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5. 学生考核模式设计

数控专业取消了统一的期末考试, 每门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在新课程体系下, 每门课程由若干个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组成, 课程的考核针对课程中每个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对每个工作情景或工作任务我们都设计了三级考核模式: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和教师总评。学期末教师计算出每个学生课程内完成的所有工作情景或工作任务的平均分, 即为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采用“过程考核”的模式不仅公正、客观地评价了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且也极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体系下, 我院数控专业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打破了普通教育的学科体系, 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本位”的宗旨。

摘要: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目前高职教育的需求, 课程体系改革已逐步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的重点。文章在分析目前高职学院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缺陷的基础上, 结合改革实践, 阐述了按行动导向的数控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程体系,数控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天训, 刘正怀, 朱经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09, (12) .

[2]娄锐, 纪红.行动导向高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 .

[3]汤巧英, 丁荣涛.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 2009, (6) .

[4]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6) .

专业体系课程 篇8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控加工,课程设置

一、专业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 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保证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制造业的信息化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根基,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控技术。而在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数控技工已成现实。

2. 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我们通过走访学生就业企业和对辽宁地区数十家数控和模具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初步掌握了辽宁地区数控加工人才的就业岗位和学历结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从事数控技术工作的人员,以中职和高职为主,中职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主要从事一线的数控加工操作,要求掌握数控手工编程及简单的自动编程,更重要的是数控机床的调整和操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企业希望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来操作数控设备和进行设备保养。

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2.2.1在讲课方面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要经常进入工程施工现场,积累实践经验,结合专业特点,了解测量在工程建设中主要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出现了哪些新工艺、新方法,然后对讲课内容做一调整。例如,对于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述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可以略讲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应用,删除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线路工程测量和变形观测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就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掌握更实用的测量知识。

2.2.2在实验教学上要合理选择,突出实用性。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习效率和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为了达到高职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已达50%。学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何提高测量实验、实习效率和质量,是抓好实践教学的关键。

2.2.2.1测量实验

测量实验是测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和对测量仪器的操作、采集数据、进行计算、测图或施工放样,才能真正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足够的测量仪器设备是实验的基础,严格的实验管理是实验质量的保证。

2.2.2.2测量实习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1. 教学改革的目标

通过教学改革,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有特色的中等职业机械制造人才的教学培养体系。要有一整套教学方案,在整体方案的指导下,分步实施教学工作的具体环节。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达到中级以上的水平,毕业时可获得中级证书(个别可获得高级证书)。为社会培养出一专多能或一技之长的人才。

2.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快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出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机械制造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模块+特长”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以能力为中心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强化能力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以数控加工为龙头,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的鲜明特色,走产学结合的路子,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数控技术实用人才。

四、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 专业培养目标

数控专业是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

测量实习是运用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实习质量,应增加测量实习操作技能的考试,要求人人过关,从而防止个别学生因产生倦怠情绪而不亲自动手的情况发生。为了提高学生测量技术操作基本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测量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开展测量技术竞赛活动,并举办测绘技能水平考试,通过者发放测量技能考核合格证书。这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3结语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结合社会上出现的新技术,探索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等、靠、要,而应积极努力地投入到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一步一步地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测绘技术装备,2005(1).

[2]殷耀国.应用测量学及其教学改革[J].测绘通报.

[3]谢宏全.对《工程测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测绘工程,2000.

相结合的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突出,能在数控技术领域面向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不同方向发展,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维护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 培养计划及可行性论证

(1)设立若干个专门化方向。

中职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的特色,必须强化专业方向,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为妥善解决学生择业范围广与针对性强这对矛盾,可设以下几个专门化方向:数控机床操作专门化;数控编程专门化;数控设备维修专门化。通过设立专门化方向,可完成有针对性的就业前培训。

(2)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坚决避免重复。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有一定基础、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知识平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体框架思路如下:

第一,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应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每一教学模块单元主干课程的内容组成,每一课程要传授的知识、能力及考核学生的方法。

第二,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坚决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要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可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启发式”等主动型教学方法。

第四,整个课程设置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

(3)改革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1)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同步进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节约时间与人力。

(2)加强现场教学,充分利用实操现有设备和计算机模拟数控加工软件,模拟实际进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独立上岗能力。

(3)增加实物模型,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透彻的细小部件的知识分析与讲解。

(4)在教学中,采用外出参观交流和校外生产实习方式,使教学更贴近市场,让学生多了解社会。

3. 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

新编或修订以下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工程制图、机械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数控铣削加工与加工、数控加工工艺学、CAD/CAM。

4. 主要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

新编或修订以下主干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大纲:金工实习、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数控中级工考证强化训练、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特种加工实训、CAD/CAM实训。

5. 教材建设规划

在修改主要实践课程讲义的基础上,撰写适合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课程的校本教材并完善实训指导书;在进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撰写专业主干课的校本教材。

6.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现已有三人参加全国数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二人参加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举办的实操培训,有“双师型”教师5人。我们目标是:专职教师6-8人,其中专业带头人2-3人,专业骨干教师3-5人;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7. 实训场地建设目标与规划

目前我校数控专业实训有很大的改善,现有数控车床4台、数控铣床1台、加工中心1台。在此基础上,为使实训室达到一定的工位数量并完善实训条件,现拟购数控车床20台,数控铣5台,加工中心2台。

谈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9

一我国制药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人才需求

近三十年来,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 人民生活改善, 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重视, 对医药保健品需求也越来越大, 加之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的生产大国, 促使我国制药业迅速发展,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飞速发展, 大多数制药企业进行了改造或扩建,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并通过消化吸收, 我国制药行业的技术和装备的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国已经称为世界第一原料药生产大国, 包括专利原料药代替加工生产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的原料药,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水平看, 制药行业的现况仍然与我国的人口大国地位不相称, 存在的问题仍相当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同发达国家相比, 人均年医药品消费不足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的30%, 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不足50%;2.企业规模小, 产品落后, 自主产品少, 产品质量不高, 企业研发能力不足;3.资金技术投入有限等。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但不是最根本问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匮乏才是最根本问题。原因是制药行业的发展首先从制药工程生产效率角度考虑, 应以现代工程技术为基础, 注重品种开发的连续性, 实现高效、低耗、优质的集约化大生产, 其次要注重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生产。而我国医药工业虽然已经进人世界经济体系, 直接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 但是医药企业并没有通过联合形成规模经济, 没能走向增强实力的集团化、现代化生产经营之路。企业要发展壮大, 形成规模化生产, 企业就应当掌握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剂型及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老产品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 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药学类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医药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 医药生产企业急需的是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 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紧密联系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 满足企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 为企业输送具有深厚基础, 知识面宽, 掌握各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制药企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原料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竞争力弱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 尤其是制药工程人才的少。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又懂得工程的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为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 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 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体系的建设[3~8]。1998年我国首批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始招生以来, 到现在已有13年, 但由于各院校层次和性质的差异, 办学规模、专业方向以及师资队伍的差异, 课程体系建设各有特色[3,4,5]。当前国内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所依托的专业基础有如下三大类[6]:化学化工类、药学类、生物工程类。化学化工类的制药工程专业主要是设在工科院校和综合类院校, 专业基础是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特色是通过化学反应与分离等单元操作, 探索药物制作的基本原理, 及符合GMP要求的工业化生产的工程技术, 包括新工艺新设备、GMP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程放大、过程设计、质量控制与优化等。课程包括数理类、药学类、工程类, 侧重于化工过程和仪器设备。药学类的制药工程专业主要设在药科和医学院校, 专业基础是药学和医学, 专业特色是以药学为基础, 研究新药的开发, 探索药物分析方法, 解决制药工程中药学问题。课程主要侧重于药学类。生物工程类的制药工程专业主要设在综合性大学和农林院校及师范院校, 专业基础是生物工程与技术, 专业特色是探索生物和天然药物的加工原理及符合GMP要求的工业化生产的工程技术, 课程侧重于生物科学技术。不同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虽然专业方向不同, 专业基础各异, 但都有共同的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波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事管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在此基础上各学校根据专业特色和方向,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分成几个模块:工程类模块, 化学制药模块, 生物制药模块, 中药制药模块, 药物化学模块等。如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有两个专业方向:药物化学方向和化学制药方向。相应地有两个课程模块:药物化学课程模块和化学制药课程模块。药物化学模块课程包括:生物化学、药理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物设计概论、新药研究与开发。化学制药模块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制图、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过程自动化、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总之,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保证完成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前体, 是当前制药工程专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制药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涉及多个一级学科和众多的二级学科。怎样合理地设置课程, 如何搞好各学科间的衔接, 既要顾及到宽厚的基础, 又要突出某一方向为特色, 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需要我们结合制药行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使之日臻完善。同时, 制药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加大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训练, 建立多个实践实习基地成为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及现代化制药技术的训练平台, 培养出合格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广荣, 元英进, 蒋建兰, 李霞.美国制药工程教育一瞥[J].药学教育, 2005, 21 (1) :56268.

[2]许明丽, 赵广荣, 白鹏, 元英进.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79 (1) :12-14.

[3]元英进, 尤启冬, 于奕峰, 蒋建兰, 赵广荣, 程卯生, 姚日生, 宋航.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87 (1) :12-15.

[4]朱蠡庆, 刘火安, 陈笈, 傅亚, 徐刚.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模式初探[J].重庆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204-205.

[5]冯磊, 许正宏, 邱丽颖, 金坚.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3) :177-178.

[6]帅翔, 徐文芳.制药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和教材刍议[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81 (3) :20-23.

[7]姜海蓉, 彭方毅, 陈忠敏, 郑一敏, 姜和, 彭方兵, 赵卫兵.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 (2) , 440-441.

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思考 篇10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2011年8月,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 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 专业的内涵、课程体系、职业能力的衔接又是其中作为关键的一环, 因此, 我们首先要明确如何在培养目标上衔接, 进而实现中高职的系统衔接。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 探讨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思路和方法。

1 当前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1.1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中高职界限区别不清楚

职业教育的体系由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部分组成, 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都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为办学方针, 在办学模式上和教学模式上比较相似,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都是将学生掌握某项职业技能作为重点, 具有相似性, 但是缺乏清晰的差异定位, 层次性也不是很清楚, 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 差异性不是很清楚, 甚至出现了重复现象, 造成浪费。

1.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 文化基础课程脱节

根据会计专业中职和高职相关的调研资料, 我们发现, 会计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上存在大量重复现象, 它们的课程名称不仅一样, 课程内容也基本相同, 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 学生在中职阶段就已经学过, 有些内容已经非常熟悉, 而高职阶段又开设这些课程, 同样出现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 造成学习要学习两遍的问题, 有的甚至出现了中职、高职采用同一版本教材的现象, 不仅造成学生学习时间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 高职教师反映他们从前学得似懂非懂, 还没有普高生学得透彻等问题。

同时高职以普高生为主要生源,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职的比例比较小, 有的学校则让他们和普高生合班上课, 后果是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 尤其是数学、英语等课程, 这与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有关, 反映出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存在差异。

1.3 专业技能课设置衔接错位

根据会计专业中职和高职相关的调研资料, 我们发现, 不少高职院校在训练方法、实训管理, 设备投入、师资上存在明显的不足;经过长期实践教学的积累, 中职会计自己总结出一套能够培养出学生较强动手能力的经验, 特别是珠算、点钞等课程, 而这些技能恰恰在高职的教学课程设计中没有得到加强, 中职在实践技能训练的程度上明显高于高职, 结果就造成会计高职与中职实践技能训练课“倒挂”的现象。

1.4 在教学管理机制缺乏整体设计

目前高职院校一般实行的是“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市教育局和行业管理, 行政管理部门的不同, 带来了各自为政、相互独立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中高职教育的内部衔接, 在制定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 都是按照各自的思路去设计, 其结果是课程内容重复, 这也是目前会计专业中职与高职衔接的最大问题。

1.5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没有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

在目前的招生政策下, 高职的招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职学校毕业生;二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而后者在高职生源的构成中比例又比较大。普高生在文化基础上功底比较深厚, 而“中职生”大多是在技能上有优势, 而在文化基础课上比较薄弱, 差异显而易见, 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要同时对这两种生源进行授课, 困难可想而知, 这两种生源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但是在现实中许多高职院校对两种生源都采用同一培养方式, 在同一班级学习, 有的院校虽然在编班时单独编班, 让“中职生”在同一班级, 但是仍然在相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下, 忽视了差异, 就必然会造成知识和技能断档的现象。

2 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依据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与依据是什么?是现有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还是其他。中高职衔接除了层次的提升, 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 二者都具有职业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本, 通过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及难度系数来做会计职业能力分析。其课程体系设计首先应当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水平划分人才培养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设计对应的基础课、专业课与职业能力训练课。按照人的认知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 又考虑直接就业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要, 确保形成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毕竟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下, 都有着自己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

3 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策略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首先应解决好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衔接其实是岗位技术能力、操作技能的衔接。一是要注重差异性,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属职业教育的范畴体系, 它们在层级上存在高低之分, 教育内容上有着深度和广度的区别, 所以培养目标有一致性也有差别性。二是要体现层次性。中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 注重学生单一能力的培养;而高职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内容较之深奥、针对性较强, 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的提升, 具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有创新能力。

例如, 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会计从业人员, 在校期间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则是为将来学生成为会计师作准备, 除了应具有中职学生具有的业务能力外, 还应有一定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审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高职学生的课程内容应更宽泛, 如:管理会计、中级会计实务、审计和特殊行业业务会计等知识。高职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 应该体现出其高之所在。

3.2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重构文化基础课程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要分别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普高生源来讲, 加大实训技能的力度, 对于中职毕业生,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向人文基础课倾斜, 但是过多的人文基础课对中职毕业生来讲并非多多益善, 在目前现实情况下, 进入中职的学生大多是对文化课兴趣不大的, 否则他们也会升入普高, 成为大多数中的一员, 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文基础课, 更多的应该是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而非逻辑性强的数学或者其他课程, 要充分考虑会计在职业能力的提升层面, 到底需要多少的文化基础课来支撑, 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缺什么补什么, 他首先必须是合格的公民, 作为社会公民, 只有了解生活, 懂得生活, 产生职业兴趣, 才是最大的动力。

3.3 营造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加强中高职校级间的联系和沟通

当前, 许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大多都非常明显地打上了高职话语权的印迹, 在此情况下, 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进行调研, 根据企业的岗位分析, 按照国家 (行业) 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 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 设计并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 制定各自的专业教学标准。其次, 要加强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联系, 充分发挥职教联盟的优势, 资源共享、形成区域化整合。

3.4 加强教材建设, 实现教学内容衔接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落脚点在于教材的衔接。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中高职教材编写的统筹, 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 组织中、高职骨干教师, 行业专家根据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设计出知识结构单元和能力结构单元, 明确哪些是中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 哪些是高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 然后科学组织, 设计不同层级的教学单元, 同时启动示范教材遴选工作。高质量教材的使用, 也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目前, 中高职衔接还更多地局限在学历衔接上, 以课程体系衔接为核心的内涵衔接才刚刚起步, 中高职衔接关键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中高职衔接教学计划的落实, 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调, 没有他们的支持, 衔接就无从谈起。所以, 要增加政府参与职教的力度, 理清衔接各个环节的关系, 充分发挥职教联盟的作用, 早日实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梅.中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0, (6) .

[2]邵世光, 王月穆.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J].职教论坛, 2012, (15) .

[3]曹毅, 蒋丽华.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 2012, (30) .

[4]贾艳丽.对口单招模式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35) .

专业体系课程 篇11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课程体系教学

0引言

目前,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大量聚集,人口众多的城市迅速增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土地资源和地面空间的现状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充分开展和利用地下空间已呈必然趋势,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系统化开发的首要工程如地铁,地下汽车和人行通道网的建设步伐加快。比如,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地铁已经成为解决中心城区通勤交通的首选方式,并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急需大量的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1-2],因此,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1 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1.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选修课程)

该模块学时总数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公共基础课时占总学时约50%的建议,该模块是全校各工科类专业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学风及心理素质。

1.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该模块学时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专业基础课时占总学时约30%的建议。该模块开设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我国现行的各类规范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范标准; ②缺乏合适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基础平台教材;③考虑我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及学生的入学素质。基于上述原因。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科学原理与工程的关系,掌握实验、运算、分析的方法以及初步的设计方法,这个模块构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共同的专业平台,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程及毕业后在专业的各个领域内继续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该模块学时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专业课占总学时约10%的建议,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主要的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的知识,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1.4专业选修课模块

该模块学时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10%的标准。该模块的课程体系主要考虑如下几点而设置:①如果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想进一步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可继续选修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②如果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与兴趣、就业形势、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可选修其它一个或几个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学习;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2.1课程设计教学模块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中有一项能很好锻炼学生设计能力的工程训练就是课程设计,针对每一门专业课程结束之后,系统的应用本专业课程的知识独立的完成某设计任务。在这过程中,往往是发给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中只有极个别态度认真的学生是自己系统、认真的在做设计,而其他同学都是仿照和模仿甚至照抄其他同学的成果来应付教师,这种现象较常见。

2.2实验教学模块

实验教学属于实践教学中的工程认知型教学,处于实践教学的初级阶段,主要针对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的论证,很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综合创新平台。实验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组数较多,指导老师不能全面的掌握学生实验的能力,有些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就比较懒散,抄袭别人的成果。

2.3实习教学模块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业实习教学中一般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以下问题:

①实习单位的联系方面难度较大。因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对于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多数项目施工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意愿并不强烈,接收度不高,尤其是随着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化,施工企业普遍实行了项目承包,项目经理部受施工工作面的限制,出于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以及工地安全和便于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考虑,担心接受学生实习会对施工带来影响一方面怕由于配合学生实习而延缓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无法按期交工;另一方面由于施工现场状况频发,学生经验不足,担心安全事故的出现。

②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当前前国内工科院校分配于工程实习的费用比例过小,再加上学生之间经济实力差别较大, 因此进行实习地点实习单位的选择时会面临到非常大的局限;不同的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内容、实习条件相差太多,导致各学生的实习大纲差别也很大,施工实习的预期效果较难达到。

③责任制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学生无法深入到各班组进行具体的跟班操作实习。工地上指导学生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而正好那些实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在工地上就不会自主去学习知识,导致实习效果较差。

④许多学生要参加各种类别的社会考试(如计算机、外语、法律等)和考研补习辅导班等,在时间上与实习相冲突,二者难以兼顾。还有实习时间较短,连续性差,导致部分施工单位不愿接受短时间的实习生。

⑤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成果性材料评价与指导不到位, 流于形式。

实践总结出实践教学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指导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3 结论

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其中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课程设计教学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等7大模块,解决各模块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使7大模块有机结合,合理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上过得硬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钱七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空间,1998,18(2):69-74.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体系研究 篇12

“2 + 1”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第三年直接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具体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根据将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一段时期的岗位实践锻炼,从而学习和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年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的安排是很好的,第3年学生到企业去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第3年能顺利地找到工作岗位,并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这就给前两年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两年的时间内如何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广大会计教学工作者的难题。

1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相适应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既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点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素质良好、知识够用、能力较强的能胜任中小企业会计等相关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技能型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理论学习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所谓 “必需”、“够用”就是要以培养目标的各项“能力”为据,确定理论学习的内容和量,而不是以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为据。但是,理论是有系统性的,在教学中也需要遵循理论的连续性,所以在根据某项能力确定需要学习的理论时,还需要考虑到必要的前提学习内容和后续学习的接口。此外,还要允许多样化,即允许对同一“能力”化解出的理论学习有一定浮动幅度的差异,如可以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因为毕竟把综合职业能力转换成课程是个主观能动过程,应允许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同职业、同一类型人才的具体要求也是多样化的。

企业一线的会计、出纳工作岗位主要是与现金、银行存款打交道,包括现金的收入、支出登记,各种有价票据的管理,填制凭证,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审计核算、信贷审查等。这些职业岗位对其人员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 1) 基本素质。主要有: 基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忠诚、守信、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等; 懂得相关法律知识,能自觉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 还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专业水平,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发展,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已成为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必备条件,因此是不可忽视的。

( 2) 专业能力。这主要包括四种能力。第一,会计核算能力,如能够科学建账、熟练运用会计方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进行成本核算、组织财产清查、合理报税等。第二,财务决策能力,指具有财务预测和参与财务决策的能力。第三,会计电算化能力,指掌握财务软件的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有关的财务软件。第四,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能用英语填写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能阅读。

2 拓宽知识层面,强化实践教学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型、技能型人员, 因此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动手实训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环境,熟练顶岗工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要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 加强针对性; 二是要注意与理论教学同步,做到边教学边实践。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突破高等教育长期沿用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两基两能”( “两基”是指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两能”是指相关职业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 。

实践课程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应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实践课程包括三个层次: 1课程实训; 2综合模拟实训; 3岗位见习和毕业实习。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加大技能课和实训课的比重,优化课程设置,推进理论与实践整合,根据部分院校教学实践的体会,会计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时数应占到总课时的30% 以上。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会计核算能力、电算化能力等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3 打破基本学科界限,实现课程优化重组

课程设置一般都要受到学制的制约,要使会计高职学生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拓宽知识基础、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必须打破现有的基本学科界限,重组优化现有课程。一是应考虑适当降低专业课程的教学难度。在以往的职教教学中,人们往往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未来就业的需求。对一些教学难度大,并且对主干课程教学影响不大的基础课与专业课,以适当地削减,而对那些影响学生后续发展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较强、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开发他们的后续发展潜能。二是对相近的学科知识进行重新优化整合,构建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通融的新课程体系。从一线会计人员的实际需要出发, 坚持“适用与够用”的原则,将多学科理论进行合理的编排,减少学科门类,让学生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训练中去。比如将计算技术、点钞、小键盘录入、会计书写等整合为一门会计基本技能操作课程,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会计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采取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 考试、考核与考证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例如考试可分为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核三部分。理论考试采取试题库方式,主要侧重会计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 技能考核可以将考场设计成模拟“现场”,然后规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处理相应的业务; 综合能力考核可以采取问题讨论、答辩、评论写作、企业调查等有创意的新颖的考核方式,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考核。

4 高职会计专业 “2 + 1 ” 教学模式下课程体 系的构建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结构,就必须进行职业分析。职业分析可借鉴国外职教模式的成功经验,对开设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可借鉴劳动部门和行业分管部门颁布的职业资格的技术等级标准,并进行细化分解,这样可以使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会计专业涉及工业、商品流通、金融保险等企业,涉及财会、统计、营销、保险、金融等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职业分析实现了从单一职业、单一专业的分析转向职业群的分析、一组相关专业的分析,拓宽了专业面,为最终形成宽基础加专门化培养方向 ( 活模块) 的专业课程结构创造了条件。课程实施的辅助环节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教育目标的需要,从高职会计教育的师资情况来看,在学历、职称、实践经验、知识更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氛围促使和激励教师更新知识、晋升职称和考取专业执业资质。以上这些情况对提 高教学质量极为不利。从课程实施过程来看,会计与审计专业存在的问题是单一“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依然占据主流。近几年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如由单向讲授逐步转向双向讲授,讲授方式包括教师提问、回答、引导和学生回答、提问、讨论等; 在模拟案例教学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但这些尝试还处于形式阶段,课堂气氛虽然新颖有趣,但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来衡量,是否真的更为有效? 至少在据笔者了解的范围和从自身体验看,有些教法改革仍然流于形式。事实上,我们关心的不是某种教学方法的取舍问题,而是怎样创造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每种方法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再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从教学工具来看,目前会计教育的教学工具主要是教材和教案,辅之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会计准则出台至今,我国公开出版的各类会计教材不胜其数,更追求配套化,大多数教材结构、内容雷同,缺少自己的特色,教材编写重复混乱,各成体系,精品极少。另外,教案 ( 包括教学课件) 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而我们却缺乏合适的会计教案及通用的教学课件。在西方国家,每门课程有配套的教材、教案,其中教案是最具影响力、最重要的教学工具,这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在各教学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教案实际上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学生也以教案为主要学习依据,教案对学生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了教材。

上一篇:思维特点下一篇:资助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