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岗位需求

2024-06-27

专业岗位需求(精选12篇)

专业岗位需求 篇1

1 引言

1.1 调研背景分析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发展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能力, 把握合川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服务区域机械加工行业对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特开展此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调查。

1.2 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当地装备制造业大中小企业和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数控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需求层次、招聘途径、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与学校合作意向等问题。通过对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调研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薪金水平、岗位职责、知识技能应用情况、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建议等问题。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企业数控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人才的岗位分布、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对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评价, 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最根本的依据。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准确定位学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继而制定出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使重庆合川职教中心数控技术专业成为全国同等级学校中有影响力的专业, 并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调研基本情况

2.1 调研内容

针对本次调查的目的, 设计调查问题如下:1) 毕业生目前单位的性质、规模及状况;2) 企业人才需求层次与需求计划;3) 企业聘用一线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与来源;4) 招聘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5) 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因素;6) 目前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

针对上述调研问题, 设计调查内容。企业调研的主要内容:企业性质, 业务领域, 数控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 企业对数控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企业招聘途径,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认识,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 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企业与学校校企合作的意向, 愿意采取的合作方式等。毕业生调研的主要内容:毕业生的基本信息, 就业情况, 专业是否对口, 工作适应程度、胜任程度及工作满意程度, 岗位职责, 岗位培训, 知识技能应用情况, 对中职毕业生的自我评价, 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 对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等。

2.2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装备制造企业和重庆合川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部分毕业生。

企业调研对象分为:国有企业、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调研企业以本地区的企业为主, 主要是最近几年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企业。直接参观走访的单位包括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金华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均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鑫马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渭电汽车维修中心、重庆市合川区港九汽车维修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力天汽车配件厂、重庆市先辉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环宇配件厂、重庆市合川区狮跑塑胶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凉亭保修汽车修配厂、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奥顺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 是一次规模较大, 范围较广的企业调研活动。

毕业生调研对象为:重庆合川职教中心自2009届至2011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分布于重庆市合川区各种制造企业, 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等。

2.3 调研实施方式

对于企业的调查, 通过企业走访、信访、问卷调查、会议交流等方式进行。对于毕业生调查, 通过毕业生问卷调查、走访、信访、电话访问等方式。

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毕业生和有关人员都很认真、客观地填写了问卷上的各个项目。

此次共调研企业10家, 发放《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97份, 收回有效问卷97份;发放《毕业生调查问卷》56份, 收回有效问卷56份。

3 数控岗位需求数据分析

3.1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员学历水平分布

目前, 22家制造企业中,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员共798人, 其中研究生8人, 本科生24人, 大专生308人, 中职生396人, 高中生24人, 高中以下38人。

对于数控技术应用人才需求, 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层次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总体趋势是:技术工人的人才层次集中在高职和中专学生, 动手能力强, 胜任操作岗位快;现场管理人员集中在高职和本科学生, 做事成熟;设计人员通常集中在本科生, 理论扎实, 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强。

调研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现在企业数控技术人员主要工作岗位分布为:零件生产与加工52%, 数控编程33%, 设备维修11%, 企业管理4%。在技术型人才中, 企业较缺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方面的人才。

3.2 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布和能力要求

根据毕业生调查结果统计, 目前学校毕业生从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作的人员, 年龄平均20岁, 平均月薪2700元左右, 略高于同龄其他工种的工人。岗位集中在生产操作一线, 占86%, 从事技术维护的占10%, 生产管理的4%。

在《企业调查问卷》中, 我们将企业对中职数控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划分为6个方面做调研:1) 专业技术能力;2) 计算机操作能力;3) 外语能力;4) 职业道德;5)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6) 社会交往能力。

在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几个方面中, 90%的企业最看重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 其次是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 最不重要的是外语能力。职业道德方面包括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能力、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沟通与协作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 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是制图与识图的能力、零件加工工艺能力、数控机床操作能力、数控编程能力, 其次是工装夹具设计制作能力、普通机床操作能力、二维计算机绘图技能、产品质量控制能力等。

3.3 校企合作意向

被调查企业约90%有与合川职教中心进行校企合作的意向, 愿意采用的合作方式有订单式培养、委派数控技术人员到学校培训学生、接受学校教师下厂实践学习、接受学校学生前往参观实践、学校代为进行员工技能培训。

4 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调研情况, 建议学校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中可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课程体系, 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2) 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深化校企合作, 引进企业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企业文化, 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校内教师“双师型”培养力度, 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正运用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

4) 开设一些实用的企业管理、经济类、市场营销类课程, 目前企业的营销人员、车间基层管理人员大多要有专业背景, 可拓宽学生就业。

摘要:调研企业性质, 业务领域, 数控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 企业对数控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企业招聘途径,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认识,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 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企业与学校校企合作的意向, 愿意采取的合作方式, 就业情况, 专业是否对口, 工作适应程度、胜任程度及工作满意程度, 岗位职责, 岗位培训, 知识技能应用情况, 对企业的自我评价, 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 对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调研目的,调研内容,数据分析,专业建设建议

专业岗位需求 篇2

一、调查任务和目的?

通过调研和收集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的变化趋势,为我校平面设计的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本次调查突出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岗位分析。

二、调查提纲

1、确定调查的主题;

2、调查内容设计;

3、根据选题确定调查形式;

调研的方式有电话访谈,走访广告公司、动漫公司、装璜艺术公司等并与相关工作要求和管理和设计人员座谈,收集网络、媒体以及有关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另外动漫艺术学院还组织了调研组,由系部领导,专业负责人带头,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走访了广告公司、动漫公司、装璜艺术公司等。

4、确定调查对象;

调研的对象为广告公司、动漫公司、装璜艺术公司等

三、调查报告、分析

1、平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我校的职业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指导”,必须摈弃重视层次、忽视类型,崇尚理论、鄙视技能的观念,确立能力为本位的思想。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定位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应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按照职业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把对学生而言外在的知识和感受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新时期企业、行业要求人才不仅应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有过硬的岗位技能和能力,还 1

应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职业对劳动者和人才的普遍要求。近年来,各级政府调整、重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高职教育,但是目前教学过程中,在培养模式、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都还没有充分体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学校的社会声望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度远未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的产品不断涌现。近年来,广告行业持续升温,艺术设计专业渐已成为新兴的热门行业,综合能力强的专业设计人才偏少。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广告策划、产品包装等装潢设计,设计人才是一个行业的智囊和喉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广告公司、印刷制版公司、设计室、报社、图书出版行业、影楼、喷绘制图公司、电子出版社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从事IT行业中美术设计、页面开发制作、界面设计、电子商务等当今流行行业的工作。因此,如何抓住机遇,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职业技术学校图形图像方向平面设计专业的当务之急。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强烈感受到社会对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看到目前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图形图像方向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图形图像方向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2、平面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长期以来,广告行业鱼龙混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正规广告公司人才市场占有份额相对较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对艺术审美理念正发生着改变。随着近年来国家的宏观调控及广告行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艺术设计行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批规模小设计水平低的公司将被重组兼并。个性化、时尚化、正规化、专业化的艺术设计公司正逐渐占领市场的主流阵地。因此,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先进设计理念的艺术设计人员,这在客观上为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起步较晚,所以对该专业的专门人才需求量大,前景十分广阔。为了对该专业的市场状况及人才需求有进一步了解,我们主要从室内装潢与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网页与杂志等媒体的美术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市场调查与分析。

(一)室内装潢设计

1.市场概况

在我国大中型城市,随着地产的热炒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房子的居住要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事内装潢设计人员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情。当然前提是你能为顾

客创造出充满创意而又适宜的生活空间。现在,相当多的室内装潢设计人员,也是“SOHO”一族,在家办公,不论上班时间,只要把作品按时交给客户即可。

2.从业人员薪金水平

室内装潢设计人员的工资水平一般有两种:一种只有固定工资,资深人员月工资一般在5000—7000元左右,年薪一般在8万—12万之间。一般人员工资在2500—3500元之间。另一种是固定工资+提成,起总体工资水平,与前一种相差不大。

3.专业人才要求

对于室内装潢设计人员而言,创意是最关键的。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特别是这个专业的,先找一家比较有名气的室内装潢设计公司,做一名普通小职员,哪怕是实习也行。先感受一下氛围,要注意学习优秀设计师的创意。其次,经验是最宝贵的,但对刚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来说,经验几乎为零,所以在实习或正式参加工作的时候要注意积累经验,各方面都要积极参与一些。再次,你应该学会当今最常用的设计软件,比如PHOTOSHOP、AUTOCAD、CORELDRAW、3DMAX等,最好能再考取一些相关证书。另外,因为装饰行业都是一单业务一个项目,而每个公司都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多个项目,而每个项目都必须有专人——项目经理来负责,因此,在校期间如果能取得建筑项目经理资质和熟悉一些质量控制的流程、知识,对学生将来的求职和未来发展都大有好处。

(二)广告公司平面设计

1.市场概况

据2010年年底的统计,我国广告从业人员共有170.9万人,其中管理人员16.2万人,占9.47%,业务人员80.8万人,占47.27%,其他人员是73.9万人,占43.23%。按照地区来看,广告从业人员82%集中在中、东部,中部地区27.29%,沿海地区含北京占到54.70%,而西部地区十省市从业人员仅占全国的18.01%。按企业性质来说,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相对集中,占42.77%,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占11.72%,国有事业单位占11.26%,集体企业占11.23%,集体事业占1.27%,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占1.21%,联营企业占1.21%,其他单位占19.33%。

2.职业状况

在广告公司,大多数都是从事于平面设计工作,很少涉及到立体空间设计。但对技术含量的要求并没有降低。现在的广告公司,很多都涉及到地产策划及品牌推广,而平面设计又是产品推广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在铺天盖地的报纸广告中,使自己所做的平面广告在几秒之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对平面设计人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目前我国广告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知识面不广,外语水平较低,服务意识

薄弱,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漠,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的矛盾,急需与之配套的专业在职培训和知识更新。

3.薪酬水平

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人员的待遇还是十分可观的,前提是你必须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足以打动人心的创意。一般设计人员的工资在2500—3500元之间;高级设计师工资在4000—6000元之间,美术指导的工资在6000—8000元之间。

3.专业要求

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一场广告论坛会上,广告界的资深专家、学者和著名策划人就广告人才的有关理论、广告人才的培养、使用及广告人才的需求、走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广告业是一个人才密集的行业,是一个靠智力打天下的产业,没有一批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驶能力的创新人才,就不可能有广告产业的大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广告业急需五类人才:一是需要了解国际市场、通晓国际广告运作经验和较强沟通能力的人才;二是需要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高层管理人才;三是需要具有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四是需要能够自己创作、设计的人才;五是需要高层次的各类广告制作,特别是擅长影视广告制作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本专业学生应利用在校时间掌握广告设计的基础知识、学习美学基础、各种广告媒体的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广告创意、设计和制作;学习现代广告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手段,掌握先进的广告设计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培养自己实际工作能力,强化广告人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培养自己的图形图象分析能力、技术延展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文案写作和讲演能力、过程控制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通过这些以为毕业之后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杂志、网页等美术编辑或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专业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不断增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产品的包装装潢和产品的广告宣传,这都需要平面艺术设计方面的专门人才。因此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可以以平面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从事网页的设计工作,以及其他一些媒体的艺术设计、美术编辑方面的工作。

设计人中要适应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目前的发展状况;要重新学习这个行业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个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强。所以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要放宽视野,不要把眼光局限于本专业之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多学习一些本专业之外而自己又感兴趣的知识,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本专业在校生,要掌握了现代平面设计理念与电脑艺术创作的复合型人才,熟悉经济、文化和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中外平面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现代平面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和发布的能力,具备市场分析、策划和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以及装潢实体的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适应中国入世后的新形势,为中外企业进行形象策划。能自主创业。从艺术素质来讲,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础训练,具备了本专业设计创新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对他在市场上的发展尤为重要。还要建立市场营销观念,具有分析和解决具体操作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协调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运用电脑能从事专业艺术设计工作,具备与装潢相关行业实施和经营管理等能力。

根据我省近年来图形图像方向平面设计专业就业情况分析和省外相关学校调查显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可在装璜公司,广告公司,或动画公司,婚妙摄影,照相馆等单位工作,就业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图形图像方面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总的来说,我们针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合理性进行了调研、分析,根据社会需求来指导我们的人才培养,从而确定了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

动漫艺术学院

专业岗位需求 篇3

关键词:服装专业;人才需求;技能竞赛

G712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品牌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近年来,服装产业开始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中国服装行业主流技术现状

1.服装产品研发技术

中国服装企业的业态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批发企业,二类是品牌企业。总体来说,这两类企业中处于一流地位的企业,大致将服装设计分为二大工作版块,即服装产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目前,服装产品企划代表了服装企业研发部门的主流技术。产品企划工作属于规划类,在产品研发工作中处于上游环节,产品企划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产品设计工作的成效,影响企业经营的成败。服装产品设计是在服装产品企划方案编制之后进行的设计工作,目前,在企业中,产品设计一般按照风格、主题、系列以及上货的时间来分类、分批次进行。

2.服装制版及放码技术

在服装设计图纸通过审核之后,即可开始进行服装制版、打样及放码工作,服装制版的中码工业纸样(母板)用于服装样衣的裁片之用,而全套的工业样板则用于工业化服装的大批量生产。目前,服装企业的制版及放码技术一般有二种,一是手工制版与推板,手工制版又可分为平面制版、立体裁剪二种方法。二是服装CAD软件制版与推版。服装制版及放码的技术工作一般由技术部负责。技术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承担了服装制版、工业样版推放、排料图编制、工艺制作文件编制、生产工艺优化、模板制作等工作任务。

3.服装工艺制作技术

服装工艺制作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服装质量的好坏,也关乎到品牌的销售业绩。服装企业中,服装工艺制作一般分为二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样衣制作技术,第二环节为车间批量生产的技术。样衣制作一般由样衣工独立完成一件服装的制作,而车间批量生产是由多人(班组)共同成完多件同款不同尺码的服装生产。样衣制作的工作一般归属在技术部,由服装工艺师指导、由熟练的技术工人完成。而车间批量生产的工作由生产部负责。

二、中国服装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1.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人员。

中国服装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在中低端市场竞争的环境下,随着人工、材料等成本增加,服装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弱,自有品牌缺失,产品定位低档、同质化已经成为产业提升、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中国服装企业品牌升级和产品品质提升的需求下,仅仅靠设计师很难从企业产品总体层面提升品牌整体形象与品质,需要一大批了解服装市场规律、懂得产品整体企划的品牌设计与企划人员,为品牌产品形象构建、产品整体规划服务。

2.服装营销人员。

目前中国服装企业的营销人员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但服装专业知识相对缺乏,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服装企业发展。随着网络服装销售的兴起,网络品牌的销售模式与传统服装品牌营销渠道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服装市场营销人员成了企业的新需求。服装企业急需既懂服装专业知识,又懂新型市场营销理念,具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的营销人员。

3.服装生产管理人员。

企业服装生产管理者大多数是从生产一线培养而来。由于从业门槛偏低,服装生产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管理能力及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有限,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需要。

4.服装制版技术人员。

由于服装产业现有的服装制版师大都是从缝纫工发展而来,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版型的科学性与功能性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提升。随着快时尚品牌运作理念的导入,对制版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制版效率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5.服装生产一线工人。

服装产业一线工人以农民工为主。大多90后的新民工,缺乏父辈吃苦耐劳的品质,向往轻松自在的工作环境,服装企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使得大多数新一代农民工不愿意选择服装行业。而服装科技发展形成的服装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还远远不能解决劳动力缺口的问题。

三、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技术分析

1.女式春夏时装电脑款式拓展设计、纸样设计与立体造型

(1)本赛项的技术难度

①竞赛模块一的技术难度

本赛项主要考核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考核学生的服装设计拓展设计能力;二是考察选手对服装款式图的表现能力;三是服装的配色及纹样整合能力。

服装设计拓展设计能力评价点主要涉及到作品的流行度、形式美、创新点,元素拓展变化、风格的协调统一等,从考核本身来说,这一技能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②竞赛模块二的技术难度

竞赛模块二主要为女式春夏时装的纸样设计,衣身及领子采用立体裁剪的方式完成,袖子采用平面制版或立体裁剪的方法完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制版具有直观,但是松量加放、拓版等具有一定的难度。

③竞赛模块三的技术难度

竞赛模块三主要考察选手的制作能力,采用完成的样板裁剪面料,用大头针或手针、线完成款式的立体造型。领子的里外匀、左右对称;袖子的圆度、前倾度、弯度,袖子的内旋都都是技术难点。

(2)本赛项技术的合理度

从赛项的设置来说,三大竞赛模块与企业产品研发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是一致的,设置合理。从赛项组考形式来说,可作适当调整。

建议:设置理论与技能题库,理论题库给出正确答案,技能题可展示一个技能实践案例,但竞赛时,竞赛试题应与事先公布的技能操作题库不一样。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能培养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

(3)该赛项与企业主流技术的对比分析

目前品牌企业主要通过品牌产品企划方案、主题系列产品设计二个环节来进行设计。由于竞赛主要是针对中职学生,根据给定的款式来做拓展设计是较为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心智特点,拓展设计的表现形式、要求以及评审標准也是与企业的要求相符合的,因此该赛竞赛模块一是与企业主流技术相吻合的。

2.女式春夏成衣(休闲裤)CAD板型制作、推板、裁剪配伍与样衣试制

(1)本赛项的技术难度

①竞赛模块一的技术难度

女式春夏成衣(休闲裤)CAD板型制作、推板,一方面要掌握CAD软件的操作方法,还需要了解服装结构的原理以及制版方法,特别是对于具有省道转移、结构创新的服装样式的制版与推版来说,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

②竞赛模块二的技术难度

女装春夏成衣(休闲裤)的裁剪相对容易,技术难度不高。选手需要正确辨识布料的纱向,合理排料,裁剪流畅,上下两层不走样。配衬正确、掌握烫衬方法及操作流程。

(2)本赛项技术的合理度

从赛项的设置来说,二大竞赛模块与企业技术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是一致的,设置合理。从赛项组考形式来说,全国赛赛的竞赛试题应与事先公布的技能操作题库不一样,培养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湖南省省赛建议增加技能操作题库,竞赛试题事先不公布的传统予以保留。

(3)该赛项与企业主流技术的对比分析

专业岗位需求 篇4

重要的港口地理位置及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决定了北仑物流企业的急剧增加, 导致了物流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量, 为我校学习物流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同时, 我区的物流企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外向型特色, 企业业务内容及流程、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等均与内向型物流企业不同。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生产一线, 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我校对北仑区域内一些典型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进行了走访, 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 对北仑物流行业的岗位设置及相应的能力要求进行了分析 (以理货员岗位为主) , 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能对症下药, 调整教学方案,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北仑物流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调研

(一) 调研方法及对象

1. 调研方法。

采用企业走访、参观座谈、问卷调查和请企业提供资料相结合, 走访4家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一方面, 与目标企业的管理者及一线员工进行深入、详细地面对面沟通、交流, 到企业理货等工作现场进行参观了解, 向访谈对象发放企业的经营和人才需求情况调查表;另一方面, 请企业提供本企业相关的物流岗位职责、流程、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岗位业务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 获取来自物流企业岗位设置、能力需求、工作职责流程等方面的宝贵第一手资料共计67份。

2. 调研对象。

调查者主要为物流企业业务副总经理、人事主管、业务部门主管和业务骨干。被调查的对象普遍素质较高, 对企业岗位人才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有比较客观和深刻的认识, 注重物流员工的能力、知识、素质, 对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较深刻和独到的见解, 也是企业员工引进和考核的主要决策者。

(二) 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1. 北仑物流企业对中职学生岗位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 北仑物流企业面向职高生招聘的基层岗位主要有理货员、叉车工、输单员、配单员 (配载) 、箱管员 (卡口) 、保管员等。而对于我们中职学生来说, 每个岗位需求的状况又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从图示中可以反映出, 北仑物流企业对中职学生的岗位需求主要偏向仓库一线操作的理货员。一方面是因为北仑物流企业以经营外贸型仓储业务为主, 货物进出量大, 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理货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入门门槛等方面相对于其他岗位来说要低。如叉车工要求持有叉车技能证书才能上岗, 但职高生毕业前因未年满18周岁无法参加考试因而不能取得叉车证;配单员 (配载) 要求员工具有丰富的理货岗位操作经验, 能很好地与客户、货代、理货员、现场调度、理货长等内外各方面沟通协调, 综合素质要求高, 任务较重, 刚从学校毕业的职高生还无法胜任;箱管员入职优先考虑持有国际验箱师证书的人才, 而该证书考试对英语要求很高, 对职高生而言难度过大;输单员主要负责录入单据、收费、编制报表等工作, 操作简单, 难度不高, 但岗位设置数量有限, 上升空间不大。总之, 由于北仑物流企业业务类型、岗位设置数量、素质及证书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决定了我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到物流企业一次就业主要是以理货岗位为主, 其他岗位为辅;同时, 由于理货岗位入职门槛较低, 属于仓库一线岗位 (现场工作) , 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上升空间大 (优秀理货员可向配载、理货长、库长、业务副经理等岗位发展) , 对中职物流毕业生而言是比较理想的入职岗位。

2. 北仑物流企业理货岗位职责及能力需求。

以上调研结果表明, 北仑区物流企业对理货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 从整体的基本素质要求而言, 主要集中于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两大方面:

(1) 专业能力要求。从调查结果看, 北仑物流企业比较看重理货岗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有计算机操作能力, 物流单证识读填写能力, 物流英语读写能力, 仓储进出库操作能力, 与理货有关的集装箱知识应用能力, 与理货有关的货物、包装、唛头知识应用能力等。深入分析发现, 在各项专业能力中, 排名前三位的是仓储进出库操作能力、物流单证识读填写能力、与理货有关的集装箱知识应用能力。可见, 掌握物流专业知识, 做技能型人才是从事理货岗位工作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

(2) 职业素质要求。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 我们发现与专业能力要求相比, 北仑物流企业对理货员的职业素质更为关注。他们认为, 一名合格的理货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有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后续学习能力、竞争意识、责任心、诚实守信理念以及是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被调查的企业中, 每个企业都认为以上三项素质是理货员除物流专业技能外所必需的。因为理货员作为仓库一线操作岗位, 工作中需要人不离岗, 从货物进仓、卸货、存放到货物出仓、装箱等环节, 都需要理货员在仓库现场操作、指挥, 还需要倒班, 因此具备吃苦耐劳精神是理货员的一项必备素质;同时, 理货员在进出仓操作中需要与叉车司机、装卸工、现场调度以及配载等相关岗位随时沟通、密切配合, 有较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是专业综合能力的体现, 它包括表达能力在内的多项能力和素质, 在理货日常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沟通能力是达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第三, 北仑物流企业以出口外向型为主, 一般都是经营外贸仓储业务, 大多数货物都直接发往国外且数量较大, 一旦在理货过程中发生错装、漏装等事故, 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作为理货员所承担的责任是极大的, 需要很强的责任心, 工作认真、负责、仔细、踏实, 才能胜任理货工作。

除此之外, 受访企业对理货员的创新能力、后续学习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表示了高度重视, 并表示中职毕业生普遍比较欠缺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 通过本次企业调研,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 企业的岗位素质要求不只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如工作方法、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灵活应变能力等。至于实践经验, 企业认为只要职业素质好, 可以不作要求。由此可见, 企业需要的是具备一定专业技能, 拥有良好职业素质, 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面对企业的岗位素质要求, 我们往届毕业的学生是否胜任, 企业评价又如何呢?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有喜有忧:喜的是企业反映我们一些学生拥有较好的专业技能, 工作上手快, 有比较正确的个人定位, 工作中踏实肯干, 有较强的职业意识等优势;同时, 企业也强调我们很多学生还存在专业知识整合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较弱, 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不够强, 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有所欠缺等劣势。由此可见, 我们培养的学生素质与企业需求还有差距, 而且差距主要不在于专业技能的薄弱, 而在于职业素质的欠缺。面对这些差距, 怎样调整我们的专业教学呢?

二、对策研究

(一) 明确培养目标, 围绕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

中职物流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劳动者, 这类专门人员培养的理想状态是应在生产、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去了解和积累工作知识、经验和技能。因此, 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符合中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 即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掌握物流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具有物流实际业务处理能力, 适应本区域物流行业岗位要求的, 面向物流行业一线岗位需要的全面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企业的需求应当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导向。我们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 企业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我们职业学校就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己任。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工作方法、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灵活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 我们的专业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为目标:

(1) 专业能力: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包括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

(2) 方法运用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包括制订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3)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具有与他人共事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 例如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等。

(4) 个人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环境意识, 例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及认真、细心、诚实、可靠、踏实等。

(二) 立足岗位人才需求, 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

目前, 我们所使用的物流专业课程教材其学科体系特征较明显, 课程内容理论多而实践少, 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 不能较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因此, 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体现能力本位, 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设计, 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课序, 重构教学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体现其内容的先进性、典型性、适用性、拓展性, 培养学生能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由上表可知, 北仑物流企业理货岗位需要开设的专业课程多数与其他物流岗位重复, 属于专业通用课程, 目前我校物流专业已开设, 问题不大。而理货岗位的核心专业课程“外贸仓储作业”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虽已开设, 却存在课程内容地区针对性不强、不贴近岗位工作实际、仍以学科体系为主等弊端。因此, 要真正提高我校物流专业理货岗位人才培养的质量, 必须从企业调研入手, 基于北仑物流企业的理货岗位工作过程和能力要求, 确定理货工作各学习领域内容和相应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 每一个学习情境在内容安排上都体现企业完整工作过程, 进一步通过单元教案设计、工作任务书设计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 使学生所学与北仑物流企业理货岗位需求对接。

通过开发科学合理的、贴近北仑物流企业工作实际的“外贸仓储作业”课程, 将一些典型、具体的理货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情境转化为课堂学习任务、学习情境。在这些任务和情境中, 融入企业的理货岗位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操作注意事项、安全要求、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 真正做到熟悉岗位, 贴近企业, 融入企业。

以下就是笔者根据此次企业调研资料整合分析, 在充分收集网络资料, 征求、吸取有关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意见建议, 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开发理念基础上所作的“外贸仓储作业”课程开发设计尝试 (部分) :

(三)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1.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

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注重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引导文等新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和实训情境中, 掌握物流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以行动为导向选择教学方法, 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每一种方法应与工作任务相适应, 融“教、学、做”于一体, 集理论、实训操作于一体, 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持人”,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者与协调人的作用。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 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2.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组织设计。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教学活动组织由易到难, 结合本土经济特点选择典型物流企业为载体, 配以相应的教学方法, 在不同的教学场地, 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再现企业工作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工作任务, 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 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3. 工学的有机结合, 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点。

在课程的教学情境中, 都是以真实企业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成为企业活动的再现, 寓教学于实际场景中, 教学的地点就是实训现场。通过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操作, 及时总结和升华,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上课开始, 我们或以货物进仓、出仓、在库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导入, 进而运用现场工作场景完成全部教学内容;或以进仓、出仓、在库业务案例导入, 进而分析案例细节进入教学内容;或采取角色模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的实际岗位工作演练, 掌握进仓、出仓、在库的操作方法, 实现各项作业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总之, 只要我们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为契机, 以企业调研为基础, 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基于企业工作流程重构物流专业课程的结构、内容、组织方法, 通过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规划和设计, 展现不同情境下企业完整工作过程, 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 合理使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就一定能培养出符合企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为北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招聘岗位需求范本 篇5

岗位要求:

1.两年以上Oracle数据库(10g / 11g)生产环境下的开发经验并能使用主流开发工具.2.掌握PL/SQL语法,能熟练创建DB对象(表、视图、索引等), 独立编写存储过程、包等各种SQL脚本.3.有较强的DB编程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用于数据调整的SQL脚本,并具有实际操作经验

4.了解DB设计,SQL性能优化,具有良好的SQL优化,问题定位及故障排查的能力,并有在生产环境实际进行此类调优的经验。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者优先: 1.有大数据环境下DB开发或设计经验

2.有财务系统或银行业务系统DB开发或设计经验。

Web前端开发工程师(EXTJS方向)

岗位要求:

1.三年以上前端开发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优秀的设计创意能力,能独立根据需求完成相应模块的代码编写, 2.熟悉Oracle、SqlServer等数据库的基本环境配置,熟悉基本的PL/SQL开发,具体一定的独立手写能力,3.精通html5、css、javascript、jquery语言,有一定的手写能力; 4.有ExtJs,ExtJs4 以上的版本的前端开发经验者优先,5.应聘时请附带作品或作品截图

注:Extjs、JavaScript和CSS特别优秀的,学历和工作年限等不作录取限定。

移动端开发工程师

岗位要求:

1、两年以上前端开发工作经验;

2、精通HTML5,CSS,Javascript;

3、熟悉JS库jQuery;

4、熟悉流行的JS框架,如模块管理 CommonJS、MVC框架Angular.js等;

5、熟悉手机WebAPP开发技术的特点,熟悉.net网站开发优先;

6、应聘时请附带作品或作品截图。

.NET开发工程师

岗位要求:

1、两年以上.net开发工作经验,精通.net程序开发;

2、熟悉Oracle、SqlServer等数据库的基本环境配置,熟悉基本的PL/SQL开发;

3、熟悉Javascript,能独立完成Javascript代码的编写和优化工作,能熟练使用JQuery;

4、有ExtJs,ExtJs4 以上的版本的前端开发经验者优先;

5、应聘时请附带作品或作品截图;

黑盒测试工程师

岗位要求:

1、三年以上测试工作经验,会SQL语句,使用过测试工具及bug管理工具,能独立完成项目测试;

2、根据需求整理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计划,执行测试,撰写测试报告等;

专业岗位需求 篇6

关键词:岗位需求;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通过综合开发,避免分散建设的弊端,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如建筑、建材、化工、轻工、电器等工业的发展。行业迅速地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队伍。近年来,房地产专业人才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有:一手房销售、二手房销售、房地产策划、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

我校《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房地产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就走访、调研了解到部分岗位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从而审视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并结合我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改革方案。

一、房地产专业主要岗位需求面临的问题

(一)一手房销售。通过与房地产专业已经工作或实习半年以上的学生交流,发现此岗位最为看重的是工作人员的接待能力、沙盘讲解、逼订技巧以及处理纠纷的能力。但是目前房地产销售教材偏重于理论知识,对于这部分重要内容却很少提及,而老师上课按部就班,考试也只注重课堂所授内容,缺乏课堂演练。如果能把房屋销售中的各个环节纳入平时课堂的角色扮演,并将此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学生能力将有显著提高。

(二)二手房销售。此岗位最基础的是寻找房源和客源,并将二者进行匹配。只有合适的配对,才能促成交易。但是如何寻找有质量的房源和客源,避免虚假广告,这是需要思考的。已经在此岗位上工作一年的学生提出,课堂上税费、按揭以及过户过程是要重点加强的。

(三)房地产策划。房地产策划岗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高,不仅要对宏观以及区域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还要了解市场供需状况。这一部分因为变化太快,几乎很少有教材会涉及。教师在课堂上也忽略了这一部分的讲授。项目的SWOT分析,也只是停留在了找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诸如优势与机会、优势与威胁、劣势与机会、劣势与威胁的匹配,从而寻找突破点。此岗位除了具备出具策划报告基本知识以为,房地产营销活动中的认筹、开盘、明星活动、暖场活动、拓展活动的实际策划能力,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介,提出中肯的沙盘制作建议也是一名优秀策划人员应当具备的,但是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很少提及。

(四)物业服务。我国房地产开发已经经历了粗放型发展的过程,房地产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开发趋于理性,国民关注的是物业增值与经营管理,那么物业的经营与服务不容忽视。据已经在此岗位上工作的学生介绍,物业服务中楼宇验收、纠纷处理、资产运营是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与此同时,国内的商业地产迅速发展,只租不售的模式已经成为主流,如何做好物业服务、商场运营来吸引顾客值得思考。但是很多讲授次门课的老师还只是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上面,没有深挖物业运营。学生也有反映,现在商业地产不仅仅是购物商场,还涉及到旅游地产等,可以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另外,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房地产专业,其他的更偏向于物业的经营与管理,这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这与欧美国家的状况相吻合,因为这些国家已经经历了城镇化的过程,城市建设趋于稳定。

(五)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估价,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近几年,国内经济迅速发展,涉及到抵押贷款、司法鉴定等等都需要估价人员的参与。但是该门课程一般的教学方法都是按照传统教材的思路,花费过多精力在各种评估方法的讲解上面,而忽略了不同目的的物业评估。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各个省市都需要进行拆迁评估,由于涉及到工程造价、农林地块地评估,很多从业人员这一块的知识在学校几乎是空白,都是在工作岗位上才学习。以及特殊物业如酒店、在建工程的评估,还有变更容积率补出让金该如何操作,这些都是岗位上所需要但是课堂教学中很少提到的。另外,房地产评估涉及到各方利益,如何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公正公平,也需要正确引导。

以上是毕业生去向最多几个的岗位。这几年,全国各职业院校房地产专业招生不容乐观,主要与行业大环境有关。而且过去几年,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业最多的岗位是房地产营销。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存在误区,认为此专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拓宽就业门路,多多融入技术知识的学习。顾名思义,房地产是“房与地”的结合,我们很多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只注重房,而忽略了地。房地不应分家。房价贵主要是因为地价贵,所以土地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单纯地通过卖地获得财政收入,却忽视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如果要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就需要土地规划人员出谋划策。目前这一岗位市场上需求不断。除此之外,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商业地产呈现出来的主流发展趋势是只租不售,前期策划、后期运营人员需求量大且稳定,将成为未来就业的一个大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地丰富,而逐渐倾向于精神生活的富足。很多白领为了缓解工作压力,会利用周末去城市郊区或者年假去旅游胜地度假。越来越多的商家抓住这一机遇,不断进行旅游业地开发。那么旅游业如何吸引游客并使之经常光顾,需要合理的规划以及成功地运营。既要懂地产,又要懂规划以及运营的人才,目前还是十分稀缺的。而且国内开设房地产专业的院校很多还没有意识到适应这些岗位的人才稀缺性。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制定课程时,可以往这方面考虑。

二、原因分析

(一)过于遵从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材章节的编排讲授。房地产专业相关的课程不同于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这些学科的原理是科学家自人类历史以来发现的科学规律,是成文的定律,一环扣一环。而房地产相关的课程诸如营销、策划、物业管理等,虽然有据可循,但是每个项目不同,需要不断地创新,这就注定不能照搬教材。

(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又直接进入学校教书,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毕竟没有在企业锻炼过,不了解企业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的需求。尤其像房地产,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行业,国家政策时刻在变,营销方式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策划也要跟着变化。住宅、商业、工业地产多元化发展,对与物业的经营与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化过程以及经济迅速发展,很多专门讲述房地产评估的老师还只是停留在估价方法上,而忽视了不同目的下房地产估价。这些都只有在企业工作过,并真实出具报告或者参与营销的老师,才会意识到将企业新知识带入到课堂。

三、我校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1)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事业发展急需的,基本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房地产营销策划、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的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房地产经营管理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能从事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工作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心里有思考技能、眼里有观察技能和手上有做事技能的应用型房地产经营管理人才。毕业后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评估机构等就业。(2) 基于岗位需求的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探讨,形成“双环境、双师资、三阶段”两双一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两双指的是:1)以学校和企业为培养学生的摇篮,通过二者联合办学,利用企业门店众多、项目众多的优势,将学期中的认知实习搬进售楼中心现场,学生和企业通过双向选择,可以到合作企业的一二级经销门店的工作现场进行顶岗实习,并由企业给予相应的教育与辅导,形成企业和学校共同培育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双环境”。2)专业课程主要由校内骨干教师讲授,定期邀请不同岗位的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相课程开设期间进课堂开设讲座,形成校内基础知识与校外岗位素养齐并进的“双师资”培养方式。

“三阶段”指的是将学生的三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为主;第二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学习为辅,针对主要的就业岗位,采取学生轮岗实习的方式;第三阶段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

(二)总体教学进程安排。总体教学进程安排,有三个部分组成:(1) 第一学年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前者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体育等课程,让学生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身体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后者课程的开始,可以使学生了解专业组成,为后面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2)第二学年包括岗位支撑课程和岗位技能课程。岗位支撑课程学习后续课程的前提,学生在岗位上充分锻炼需要基础知识做铺垫。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策划、房地产经纪、物业管理涵盖了主流传统的房地产岗位。而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地产规划、商业地产运营是根据这些年市场发展,可以新开设的课程。(3)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以及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锻炼。

四、对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办订单班,工学结合。选择有实力、吸纳能力强的企业,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创办订单班。通过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去企业轮岗实习,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育人才的双环境。(2)鼓励教师去企业兼职,打造双师型教育团队。我们目前的教学方式,仍以教材为主。但是一本教材的出版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而且一个版本会使用3-5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跟不上时代发展。而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管理模式已经远远领先于教材。这时,我们应鼓励老师去企业兼职。这不同于以往教师下企业,只是在企业里呆几个月,完成任务。教师去企业兼职,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参与项目,才能了解到目前企业所需要的技能,才会自我学习。也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断提高,才能将新理念、新技术传授给学生。过去,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的不乏其人,简单地说,“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或者“双职称”教师。但是这样,远远是不够的。“双师型”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应该是一手拿粉笔一手拿扳手的好师傅。好师傅的成长需要在企业里面磨练。

参考文献:

[1] 万婷. 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12): 30-31

专业岗位需求 篇7

1 护理专业与岗位技能对接教学模式的实施

1.1 培训对象

从2009年起, 对我校2006、2007、2008、2009级护理专业学生4 000余人实施岗前培训。

1.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技术中的核心操作项目, 如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鼻饲法、氧气吸入法、吸痰法、灌肠法、导尿术、心肺复苏术、肌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青霉素过敏实验法、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口腔护理、褥疮的预防和护理等。通过对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拓展和补充, 实现了护理专业与岗位技能间的对接。我校根据基础护理技能培训的特点, 制订了基础护理技能培训的操作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操作流程的编写改变了传统的叙述方法, 采用程序化的表格方式, 操作步骤清晰、明确、有序、具体、可操作、可评价。操作流程的内容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渗透人文关怀, 贯彻法制观念, 体现职业防护意识教育, 特别强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每项操作流程后还编有强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选题原则首先是临床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点, 其次是护理学科前沿的知识点, 同时还保证了护理教材的覆盖面, 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护理理论, 巩固护理知识, 提高毕业生执业护士考试的应试能力。在操作流程的编写过程中, 要既结合临床应用的流程和考核标准, 又尽量贴近教材, 凡是临床与教材不一致的地方均要予以注明。目前, 我校护理专业的基础护理技术岗位培训流程已开发出来, 并通过了临床护理专家的指导审查。

1.3 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安排在护理专业学生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 周学时数为4学时, 总学时数为72学时。

1.4 培训方法

(1) 采用校内选拔护理教师和校外聘请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锦州市中心医院等综合性“三甲”医院中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护理专家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培训师资队伍。我们拟订了校内培训教师选拔办法, 并据此遴选出了一批素质高的培训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长期在学校从事护理教学工作, 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护理理念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岗位技能培训的需要, 为此, 我们从加强教师培训入手, 对选拔出来的教师进行素质拓展。这些教师除直接接受临床护理专家的培训外, 还通过临床护理专家的理论引导、举办公开课、邀请临床护理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使他们学会护理实践教学、岗位演练、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为使岗位培训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实际, 我校还聘请了一大批具有临床护理岗位实践经验的临床护理专家为兼职教师, 参与培训与考核工作, 弥补了学校教师在临床经验上的不足, 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2) 与临床及用人单位合作开展教学和训练活动, 在教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转变成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方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按照以“学生演练为主, 教师点拨为辅”的原则组织教学, 课堂上学生演练时间占2/3以上。每节课同时有两位教师带教, 其中一位是主讲教师。主讲教师讲解后将学生分为两组, 每位教师带一组, 指导学生演练。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演练→教师点评→学生强化→技能达标”这一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完成岗位对接内容的技能培训后, 能够把护理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为岗位技能, 并将良好的护士素质转化为行为习惯。为保证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 我们还专门安排学生参加临床岗位见习, 强化护理实践技能, 同时还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岗位技能考核。

2 护理专业与岗位技能对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2.1 学生的就业意识明显增强

参加过护理岗位对接技能培训的学生都能以此为契机, 认真开展职业规划, 并找到了理想的临床实习方式和护理工作岗位。

2.2 学生的职业素养明显提高, 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护理岗位技能, 实习后就可以直接从事护理岗位工作, 省去了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 因此, 用人单位对这些学生十分青睐。

2.3 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将岗位对接培训的教学模式逐步推广到中职课程的教学中, 如已经开展岗位对接培训的护理专业, 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

2.4 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护理专业岗位对接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 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 这些教师既精通护理专业理论, 又具有规范、熟练的专业技能;既懂得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理念, 又掌握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使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活动更加贴近临床岗位实际, 从而更好地提高中职护理教育教学质量。

3 结语

(1) 护理专业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是建立在学生学完本专业课程基础之上的技能培训, 有坚实的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做支撑。

(2) 护理专业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是在临床护理专家指导下开展的培训, 是临床护理专家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 也是经过大批实习护士在临床教学中验证过的成果的推广, 培训技术先进, 技能与临床对接紧密。

(3) 护理专业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是护理岗位的核心技能培训, 针对性、实用性强。

(4) 护理专业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是建立在体验式教学基础上的培训, 注重技能训练, 实效性强, 能使护理专业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实践技能, 并形成良好的职业规范。

(5) 护理专业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是建立在职业活动基础之上的岗位培训, 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这种模式培养了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 提高了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缩短了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护理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完善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创新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培养机制。蒉

专业岗位需求 篇8

一、职业能力和会计职业能力概述

所谓职业能力指的是人们在从事特定职业过程中, 所具备的多种能力总称。职业人在规划职业生涯时, 需要满足一些基本要素, 进而更快的适应岗位需求。总体来说, 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大方面, 分别是一般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对于会计人员而言, 为了能够在工作中顺利完成会计职业活动, 必须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能力。会计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信息处理、会计操作、组织管理、职业判断、创造创新、终身学习等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 概括而言, 即专业能力、工作技能、职业素养等。会计职业人员为了能够在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需要不断的学习专业技能, 提高专业适应能力, 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学会与人协作, 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从而通过提升自我的会计职业能力, 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当前, 中职院校在培养会计职业人才过程中, 应当对多方面因素加以考虑, 对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加以分析, 教育学生不仅学习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注重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全面提升其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中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 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平衡会计职业能力的关系,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二、中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 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为其提供实践机会, 然而, 中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 由于教学模式陈旧,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师生间缺少互动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兴趣降低, 更重要的是, 学生未能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未能在实践中培养其职业能力, 导致学生没有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评价模式单一, 不利于全面考量学生的素质

目前, 大多数职业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学业评价模式还是以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为重要标准, 而忽略了学生工作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同时, 教师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唯一裁判者, 评价主体单一, 对学生的学业成长评价自然缺乏“权威性”。为此, 中职院校应建立能够系统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的模式, 建立专业教师评价、德育教师评价、社团教师评价、企业教师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等多方评价模式, 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企业实践活动、团队活动、德育实践活动、社会 (社区) 公益活动等有利于自身成长的活动, 成长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 有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合格劳动者。

3.师资力量不足, 专业技能教学遭遇瓶颈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想得到有效培养, 必须具备优良的师资力量, 要建立校企互通的教学模式, 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会计人员深入学校教学一线, 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学校教师要深入企业, 了解会计专业岗位需求, 形成教学案例实施教学, 确保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 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训室实验设备不充足, 造成学生虽然学习到了理论知识, 但其实践能力相对欠缺。因此, 由于具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的师资力量不足使得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受到限制。

三、适应岗位需求, 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

1.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为实践性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中职院校要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社会培养会计专业人才,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 让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会计实践有机结合, 从而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采用“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等办学模式, 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搭建校企信息交流平台, 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 企业管理人员、会计人员深入学校的教学活动, 参与学校教学方案的制定;学校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能力;学校教师要深入企业挂职锻炼, 练就实战经验, 形成教学案例, 运用于课堂教学, 促使学校为企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实用操作型人才, 达到校企双方的共赢。中职院校可以与财务公司合作,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财务公司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让学生参与财务会计的日常工作, 与企业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 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并在实践中经过师傅的精心点拨, 提高专业操作能力, 提升职业适应能力。学生通过实践, 能够有利于其掌握相关会计技能, 而且学会处理日常工作事务、专业事务, 学会与人合作, 提升团队意识, 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要想得到明显提高, 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必须针对会计专业技能的特点, 建立健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从而满足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因而教师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 应当将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职业素养作为目标, 要加强具有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的教学力度。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让企业的优秀会计人员走进学校, 进行实践性教学, 学校要在企业中建立学生实践基地, 为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环境;要改善现有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针对不同的专业技能要求, 设计学业评价模式, 凸显专业运用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地位, 促使学生自觉努力学习、实践专业技能。同时, 学校要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训练, 注重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判断能力, 进而提升会计职业能力。

3.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中职院校在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 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养。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直接影响。因此, 中职院校必须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 让企业会计人员走进学生课堂, 担任专业实践指导教师, 教师要自觉深入企业一线, 熟悉专业操作的程序、技能, 总结企业会计工作中的案例, 并很好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既提高教师自身的企业实践能力, 又有利于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更好、更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技能,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而对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同时, 中职院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完善培训渠道, 对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 确保教师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 从而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中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过程中, 应当结合岗位需求, 将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会计人才作为教育目标, 通过对教育教学体系完善, 继而确保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因此, 中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培养、引进企业教师等方法, 从而使得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明显的提升, 并满足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韩俊先.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5, (4) :51.

[2]黄敏敏.关于提高中职中专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考[J].职业, 2014, (33) :82-83.

[3]郑伟平.如何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14) :168.

[4]袁满满.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J].品牌, 2014, (10) :77.

[5]陈蓓蕾.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探讨[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5, (34) :325.

专业岗位需求 篇9

一、调研范围与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在河北省医药单位进行。调查内容包括: (1) 受访单位近三年药学人才录用状况; (2) 受访单位未来药学人才需求展望; (3) 受访单位对高职高专药学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具体要求; (4) 受访单位对高职高专药学人才培养建设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出问卷100份, 收回问卷75份, 其中社会药店26个, 医疗机构38个, 药品生产企业2个, 药品经营企业9个。从这些问卷里抽取资料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样本64个 (社会药店21个, 医疗机构33个, 药品生产企业2个, 药品经营企业8个) 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1.受访单位近三年药学人才录用状况

根据调查认为当前及未来适应高职高专药学毕业生就业的岗位 (群) 有:①在医疗机构内:需要制剂配制岗位的占20%;质量检验的岗位占28%;库房管理的岗位占38%;药品调剂的岗位占59%;临床用药咨询的岗位占23%;静脉药物配置的岗位占13%。②在医药企业内:需要生产操作工岗位的占3%;需要质量检验岗位的占36%;需要医药代表岗位的占28%;需要市场专员岗位的占13%;需要药品采购员岗位的占45%;需要销售内勤19%。③在社会药店内:需要药房营业员岗位的占41%;需要质量管理岗位的占17%;需要库房管理岗位的占9%;需要用药咨询岗位的占39%;需要市场调研员岗位的占13%。

2.受访单位未来药学人才需求展望

(1) 单位就业岗位未来三年最缺的人才学历是:

高中或中专占6%;大专占50%;本科占61%;硕士占6%;博士占6%。

(2) 单位就业岗位未来三年所需的人才类型是:

专业型占41%;通用型占22%;创新型占36%;技能型占42%;综合型占61%。

(3) 单位录用高职高专药学毕业生的优先应聘条件是:

党员占11%;预备党员占2%;学生干部占14%;社团干部占6%;职业能力占91%;社会实践经历占69%。

(4) 单位录用高职高专药学毕业生重点关注的问题是:

毕业学校占13%;所学专业占61%;学习成绩占3%;社会实践与项目经验占66%;知识与专业技能占77%。

3.当前医药产业转型对高职高专药学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

(1) 省市级医院:基本不再需要专科生, 个别医院表示还将招收少量编制外合同工; (2) 县级及以下医院:都还将招收专科生, 但需求都很小; (3) 医药企业:除个别医药企业表示因不可知因素未考虑过5年内的用工计划外, 都表示将招收一定数量的药学专科生, 这也将是药学专业专科生今后就业的主要方向。

4.受访单位对高职高专药学人才培养建设的建议

(1) 根据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需求情况, 不论是医疗单位还是企业, 均认为相关的专业知识十分重要, 这是进行药学专业工作的前提。相对而言医疗单位对药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 而企业更注重技能性操作。 (2) 所有受调查单位都认为爱岗敬业、团队协作、文明礼貌等素质是必须具备的, 同时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不可少。 (3) 80%以上的受调查单位认为计算机、英语、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理、药事法规等课程是药学专业人员必须学习的, 而根据受调查单位性质的不同, 对天然药物学、疾病论、药学英语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四、讨论

根据问卷调查, 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1.药学专业人员需求较大

根据近三年的需求情况调查, 药学专业人员还有很大的缺口, 特别是企业,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急需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的药学人才。

2.药学专业人员学历结构还需完善

根据调查结果, 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 医药行业缺乏具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药学专业工作人员, 学历普遍偏低, 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职业素质要求有了明显变化, 更注重个人能力

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 医药行业更注重药学专业人员的个人能力。具有一定的特长, 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需做相应调整

调查结果表明, 专业相关的知识受到了各医药行业的重视, 而与所从事行业无直接联系的知识则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不必要。在这样的结果下, 应该多增加专业性课程的课时, 增加实训项目, 让学生有多一点的动手机会, 而基础性课程的课时则可以适当压缩。根据调研分析, 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设想: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这一目标, 对实用性不强的有关课程进行调整和整合 (主要是内容) , 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药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为主, 让理论与实践联系更密切;形成三梯次的实验实训体系, 完成药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药学综合实验, 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实行专业顶岗实习与就业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分段实习模式, 使实践技能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设置专业方向, 包括医院药学方向, 药物制剂方向, 药品营销方向, 药品检验方向等, 强化学生的职业岗位素质, 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 开设不同职业方向的选修课。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

专业岗位需求 篇10

针对基于动漫专业岗位需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笔者对学院2013和2014两个年级的动漫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

调查问卷全名为“基于动漫专业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定位的调查和研究”,是由动漫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与学习需求、用人企业对毕业生英语水平要求情况调查、专业课教师意见组成。

通过对于动漫专业的企业调研,对于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水平直接的影响了他们对于专业的认知和对岗位的胜任情况,所以英语学习对于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现阶段高职动漫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二、调查结果

1.动漫专业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薄弱。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分数偏低,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参加过高考而由中专直接升学,英语基础可想而知。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动漫英语教学要求比较低,课程只是完成大纲要求的最低要求,即使这样,有的学生甚至连通过期末考试都存在问题,更别提通过难度更高的A级、B级和大学英语四级等水平考试。

2.动漫专业英语教学教材少匮乏。目前高职英语教材可谓琳琅满目,但培养学生专业方向英语能力,尤其是动漫专业方面的英语教材少之又少,现阶段,动漫专业英语教学往往是采用多专业共用同一本教材,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学到的英语知识对专业帮助有限,而动漫专业所涉及的包括动漫、网络及展会等大量词汇,仅靠公共英语教材显然是不够的,编写适用于动漫专业英语学习的好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

3.动漫专业英语教学目的不明确。我国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突出英语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侧重于有关专业技术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际工作应用英语的能力。

4.高职院校高素质动漫英语教师匮乏。由于高职英语(其中包括动漫英语)是基础学科,很多学校往往不太重视;教师的待遇一般,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许多高校没有赋予大学英语应有的学科地位,在课时安排,进修深造等诸多领域采取双重甚至多重的标准等等原因。这些因素都使得高素质高职英语教师匮乏,其中具备丰富动漫专业知识,又擅长英语教学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素。组织好动漫英语的教学,必须要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

三、建议教学改革方法

1.改变原有教学内容。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使得动漫专业学生及早进入实习工作岗位,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白在学校中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学习。公共英语教师与动漫专业教师加强合作,在确保完成公共英语大纲要求能力的前提下,对动漫英语教学进行整改,广泛吸纳动漫老师、学生及用人企业意见,设计引入计算机英语的同时,加强动漫专业英语培训,努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动漫学生研究阅读国外技术资料,创造一个公共英语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环境。

2.创新动漫英语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动漫英语教学目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以模拟情景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再辅以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举例教学法等方法,例如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面试、动漫产品推介以及自己设计动漫产品的介绍,通过培训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深入研究国外动漫英语教学体系,了解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媒介,扩大教学知识容量,实现教学与就业有效结合。

3.变革动漫英语教学考评体系。打破原有唯分数论的思想,建立以人为本,考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动漫英语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考评档案,其中包括动漫英语运用能力得分、计算机英语运用能力得分、平时情景式课堂表现得分、以及企业实习评价等等,将动漫专业英语教学与就业岗位需求结合统一,实现动漫专业毕业生有效就业。

4.加强动漫英语师资力量。目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扩建和增强师资队伍成为动漫英语教学的关键。一是通过加强现有公共英语教师培训,提高他们动漫专业英语教学水平。二是争取学校更大支持,通过增加学科专业英语教师待遇,吸引高素质优秀人才,进而满足动漫专业英语教学。三是加强高校之间合作,引入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打造一支满足现代动漫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篇11

近年来,崇阳职业技术学校推行学做链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2012年,学校对咸宁市8家汽车4S店、18家汽车维修店进行调研,决定与咸宁驰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共建产教基地合同》,落实双方权责分担,制订了《崇阳职校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教师企业锻炼管理制度》等,规范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操作流程,给“校企合作、学做链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校企共同研究,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维修、汽车整车与配件销售、汽车美容装潢等企业单位,在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汽车维修、钣金、涂装、美容装潢和整车与配件销售等应用型人才。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反复研讨,确定了专业课程三模块设置,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具体要求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执行。该课程模块课时数不低于总课时数的30%。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专业拓展课根据现代汽车服务企业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岗位多样化的需要而设置,主要针对生产实践技能要求而组织教学。专业技能课和实训课时数不少于总课时数的55%。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本专业特点、用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自行设置,课时数约占总课时的15%。

学做有机链接。学校提供场所,投资200万元,企业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崇阳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产教基地”,产教基地按照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建设有汽车机电维修室、汽车美容室、汽车钣喷车间、汽车维护室、汽车营销中心等。从工作车间的布局、岗位的设置、质量的监控、工艺的细化,到工作绩效的评估,都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为学生学做链接提供保障。

学校通过“教室—实训室—产教基地—企业”的四点四循环,完成学和做的有机链接。同时实行三引导三转换,实现三个提升。三引导,即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企业岗位要求引导学生教室中的基础理论学习、实训室的操作训练、产教基地的生产性实训;三转换,即“学生—学徒—员工”三种不同角色的转换,学生在三个不同的地点,进行三个不同角色的转换。通过企业的三引导,学生角色的三转换,实现学生专业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能力的提升。

改革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考试和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构建三方评价机制,推行双证制。

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并举,考试和考核相结合。学生评价分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两大块,校内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基础理论课一般采用笔试,考查课采用问答式考试、开卷考试、面试等形式。技能考核可采用“只记成功不计失败”的办法,即教师提出试题及要求,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但不能代替学生完成操作。对掌握程度低的学生,可不限制时间,教师要有耐心,细致地引导和启发,直到学生完成操作。

学生在企业学、做期间的考核由企业负责,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实践态度、敬业精神、胜任岗位的情况、职业素养等。

专业岗位需求 篇12

1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应具有较高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服务为宗旨, 因而职业教育体系中也必须充分适应这一要求。为此, 从调查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培养方式入手, 对会计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广泛调研, 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 确定培养目标, 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改革。

2 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课程是载体, 培养方式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完成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课程的实用性脱离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 其存在的问题中, 最突出的表现为:

(1) 课程的设置严重滞后, 跟不上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很多院校存在课程设置上未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设置, 脱离了高职的特点。长此以往, 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 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 往往难以胜任, 从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2) 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不能体现自身特色。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清晰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接受会计高职教育是形成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 然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培养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内涵是不同的, 不同内涵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其工作侧重点是不同的。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 均直接来源于1991年国家教委颁布的财经类专科教育有关文件中“普通高校财经专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缺乏对具有本校特色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具体的阐述。

(3) 照搬大学会计课程体系, 没有充分体现高职会计教育的特点。我国会计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 因而必然会受到本科教育的影响, 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方面成为同专业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具体地说, 会计高职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模式, 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仍然重视会计知识的灌输, 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为组成的课程体系, 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没有摆脱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

3 高职会计专业工作岗位需求分析

根据人才培养要求,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研室7位老师组成课程改革的社会调研组, 对部分毕业生、实习生及其工作岗位进行了广泛调查。被调查对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2004~2007级会计专业毕业生及2008级实习生。其中有财务会计、现金出纳、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人员、仓库保管员、收银员等。此次调研形式主要对企业走访, 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就会计专业毕业生对专业课知识与现行岗位能力的适用性, 用人单位会计岗位的需求情况, 对毕业生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要求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 会计基础与操作、企业财务报告编制、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会计基础与操作、企业财务报告编制课程的达到100%, 选择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均达到91%, 而有些课程在各个岗位上作用并不明显, 这些课程可作删改, 数据显示选择证券基础、国际金融知识的只有43%, 而选择国际贸易知识的仅有34%。

(2) 会计电算化、规范的书写、财经应用文处理是必备的技能, 必须加强。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会计电算化技能的达到86%, 选择书法与阿拉伯数字、文字处理与制表的均达到82%, 而有些技能的实用性不强, 比如口才, 可作删改。

(3) 从毕业生综合素质、岗位能力分析得出:第一, 学生就业岗位群:从岗位来看, 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成本核算、出纳和收银、会计、仓管、营销等五大类岗位, 其所占人数分别为36、66、30、24、26人, 其他18人散布于办公室文员、保险员等岗位。各岗位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8%、33%、15%、12%、13%、9%。

第二, 会计人才应具有综合能力。对于“您单位期望会计人员应主要具备以下素质”问题, 列有六个选项:一是“账务核算能力”被选中比例为100%。这表明“账证表”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是“熟悉财务软件”被选中比例为74.6%。这表明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 大部分企业已经采用财务软件记账, 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三是“良好的团队沟通和协调能力”被选中比例为72.3%。这说明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对会计人员也不例外。会计人员需要与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银行部门等企业外部相关机构进行良好的沟通, 为企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企业内部, 财务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 财务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因此, 财务人员需要与企业各个部门沟通协调, 以顺利开展财务工作、实现财务目标。四是“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能力”被选中比例为36.2%。这表明会计人员的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素质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过详细的统计, 选择这项的大多是大中型企业, 说明管理、决策等职能在规模较大企业的重要性。五是“职业操守”被选中比例为100%。这表明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是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六是“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被选中比例为32.3%。这表明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是企业招聘财会人员考虑的一个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 不断有新技术、新的交易手段创造出来, 会计人员必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及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创新能力。

4 结论与启发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是就业市场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中应加入部分财经类专业的相关课程,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例如, 很多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知识, 还需要掌握税务专业的相关知识。

会计专业能力对于从事会计工作很重要, 但一些通用能力, 如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也是职业生涯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开发和培养高职学生的这些能力, 为他们打下从业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基础尤为重要。在课程设置也上应增加通用型、复合型课程, 为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传统课程往往采用“先理论灌输, 再集中实践”的方法, 人为地割裂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因此, 在课程安排上, 理论课与实践课应相互穿插, 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边教边干, 边干边学。

传统的教材专业理论性强、规范、抽象, 缺少应用案例, 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针对性, 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要考虑就业市场的需要以及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 对传统教材可进行修改与重组。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 鼓励教师编写实践材料, 开发校本教材, 克服“学而不用, 用而不学”的弊端。

最后, 应该转变目前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离、教学模式滞后的状况, 做到五个方面:

(1) 进行专业课程改革, 打破学科型体系结构;加强项目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开发,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会计课程体系。

(2) 实现理实一体化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

(3) 建立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

(4) 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评价方式的改革, 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

(5) 建设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

同时,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兴趣, 并结合会计领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 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并根据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方案。

参考文献

[1]程淮中.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结构与范型[J].中国轻工教育, 2006 (3) .

[2]邹永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2) .

上一篇:以人为本大学生管理下一篇:汽轮机检修